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又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入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人体寄生虫学包括医学原虫学(medical protozoology)、医学蠕虫学(medical helminthology)和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三部分内容。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寄生虫病在人类传染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寄生虫的危害包括作为病原体引起寄生虫病和作为媒介传播疾病,由此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一直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培训研究特别规划署(UNDP/World Bank/WHO Special Program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Tropical Diseases, TDR)联合倡议要求重点防治的10种热带病中,除麻风病、结核病和登革热外其余7种都是寄生虫病,即症疾(malaria)、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淋巴丝虫病(lymphatic filar诅SIS)盘尾丝虫病(onchocerc诅SIS)俐什曼病(l eishmaniasis)、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沮sis)和美洲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 asis)。根据WH0(2015年)发布的资料,目前疤疾仍流行于全球108个国家,约32亿人口受到感染威胁。2015年全球症疾病例为2.12亿例,其中约90%病例发生在非洲,东南亚地区占7%,东地中海区域占2%。全球疤疾死亡人数42.9万人,其中非洲占92%,主要死亡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平均每2分钟就有1名儿童死千该病。疤疾仍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杀手,迄今仍居寄生虫病的死因谱之首。血吸虫病流行于世界的78个国家,至少2.18亿人感染血吸虫病,其中一半以上是学龄期儿童。全世界仍有54个国家约9.47亿人生活在受到淋巴丝虫病威胁的地区,因患淋巴丝虫病而致残的人数高达4000万人。引起河盲症(river blindness)的盘尾丝虫病主要流行在非洲的31个国家。利什曼病至少在全球的97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每年约有70万~100万新发病例和2万~3万死亡病例。在非洲和中、南美洲流行的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约有数百万感染病例。此外,土源性肠道蠕虫感染也十分严重,尤其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农业地区,据估计全球有超过15亿人感染蛔虫、钩虫和鞭虫。 发展中国家由千经济和生活条件相对滞后,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远较发达国家严重。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人口流动、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的影响,以及HIV感染、器官移植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寄生虫病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蓝氏贾第鞭毛虫病、阴道毛滴虫感染、粪类圆线虫病等均受到关注。而一些机会性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釭asite),如弓形虫、隐抱子虫等引起的感染已成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也导致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的感染率增高。据WH0(2013年)的资料,全球每年有17.9万~20.9万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病例,其中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占了相当的比例。此外,异尖线虫病、输入性症疾和锥虫病等在日本和欧美等国家也常有报道。 寄生虫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也造成社会经济的巨大损失,如劳动力的丧失、工作效率的降低、额外的治疗费用及预防费用等。例如,据估计非洲国家因疤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近10年经济损失已达数十亿美元。据WHO资料报道,仅2015年用于资助症疾防治的国际资金就高达29亿美元。寄生虫病进一步加重了贫穷国家的负担,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此外,一些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is),如棘球蚴病、肝吸虫病、猪袭尾蚴病、旋毛虫病、隐抱子虫病等也常使畜牧业蒙受重大损失,阻碍畜牧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中国寄生虫病防治的成就、现状及任务 中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动物种群极为丰富,入们的生活和生产习惯复杂多样,加之社会和历史的因素,中国曾是寄生虫病种类较多且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查,当时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五大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是:疤疾年发病人数为3000万人,血吸虫病患者超过1000万人,黑热病患者为53万人,丝虫病患者为3000万人,钩虫感染者达2亿多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中国在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黑热病在1958年已基本消灭。丝虫病于1994年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并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阻断丝虫病传播的目标。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在2010年实施了中国消除疤疾计划,目前本地发病人数显著减少,并呈逐渐下降趋势,正向2020年在中国实现消除症疾的目标迈进。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在2015年实现血吸虫病防治基本达到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的标准,目前已有70%以上的流行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血吸虫病的疫情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传染源控制措施已见成效,综合治理措施正稳步推进。据2014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的初步结果,土源性肠道蠕虫病感染率大幅下降。与2001-2004年的第二次全国流调结果相比,钩虫平均感染率从6.12%下降为1.12%,蛔虫感染率从12.72%下降至0.90%,鞭虫感染率从4.64%下降至0.36%。 尽管中国在寄生虫病的防治方面巳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目前形势仍不容乐观。如黑热病虽已基本消灭达60年,但每年仍有新发病例。丝虫病尽管已实现了阻断传播的目标,但传染源仍未能完全根除,加之传播媒介的存在,后期的监测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随着中国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近年输入性疤疾病例不断增加。2012年以来全年境外输入性疤疾病例占全国症疾报告病例的9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因输入性传染源导致本地症疾传播的潜在风险依然不容忽视。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地形复杂,螺区分散,钉螺控制难度很大,加之多种动物保虫宿主的存在容易引起疫情复燃;同时,气候变暖、经济全球化下的人口流动以及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播媒介的入侵风险,都为血吸虫病的监测和防治增添了新的难度。中国人口众多,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土源性肠道寄生虫,例如蛔虫、钩虫等的感染人数基数较大。一些组织内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猪翍尾蚴病、棘球蚴病等在中国西南西北地区也是常见和多发病种。尤其是棘球蚴病已成为流行区人民因病返贫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巳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市场开放和一些不良饮食习惯的存在,食物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i.·asitic disease)的种类和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华支睾吸虫在广东、广西、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仍有流行,部分地区感染严重。艾滋病的流行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弓形虫和隐抱子虫等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的感染率有增高的趋势。此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一些输入性境外寄生虫病,如卵形症疾、罗阿丝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锥虫病、异尖线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等在中国也时有报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发端千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覆盖约44亿人口。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有不同的寄生虫病流行,随着国际经贸合作增加、入口互通和出入境旅游等,输入性寄生虫疾病谱将发生变化,一些病原体在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传播速度也会加快,寄生虫病的地理分布会更加广泛,这些都增加了国家对寄生虫病的监控和防治难度。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寄生虫病在中国的流行仍会非常严重,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三、新现与再现寄生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和食物源性寄生虫病新现寄生虫病(neoemerging paras itic diseases)是指新识别的和未知的寄生虫病,而再现寄生虫病(reemerging p釭as iti c di seases)是指一些早已熟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不再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寄生虫病。这些新现和再现的寄生虫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对此毫无警惕和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及措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它不仅会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而且可能给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稳定带来重大影响。 新现寄生虫病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对此类寄生虫病或综合征已被认识,但未被确认或病原体尚未被确认,如铁线虫等;第二类,此类寄生虫病已在人间存在,但病原体被重新鉴定或分类,如湍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亚洲牛带绛虫等;第三类,营自生生活或寄生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以偶然在入体寄生,如巴贝虫新种、棘阿米巴原虫、东方次睾吸虫等;第四类,是指新出现的人体寄生虫病,如以腹泻为特征的微小隐抱子虫病、比氏肠胞微抱子虫病、卡耶塔环抱子虫病,引起结膜炎的海伦脑炎微抱子虫病,以及徐氏拟裸茎吸虫病和非典型巴贝虫病等。 再现寄生虫病主要有:疤疾、血吸虫病、痰尾蚴病、棘阿米巴病、内脏利什曼病、弓形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棘球蚴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等。再现寄生虫病大多发生在原流行区,但也有发生在以往的“非流行区”。目前,已有20余种再现的寄生虫病被联合国列为”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NTD)"。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釭as山c zoonosis)是指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并引起感染的寄生虫病。目前,在全世界已证实的250多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中,约67%的病原体是寄生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造成畜牧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时还可造成社会动荡。在中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种类繁多,常见的种类有: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带绛虫病、棘球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经接触疫水或饮水传播的血吸虫病、隐抱子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等;经媒介传播的利什曼原虫病、巴贝虫病等。近年来,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也不断发现诺氏症原虫感染人体的病例。 食物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osis)某些寄生虫的感染阶段寄生在动物肉类或水产品,人因摄入生或半生的这类食品而感染。例如,生食或半生食含褒蚴的鱼、虾可感染华支睾吸虫;生食或半生食含感染期幼虫的猪肉可感染猪带绛虫、旋毛虫。此外,经口食入或饮入被感染期虫卵或卵裂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常成为广义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传播的重要方式。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和卫生条件差异较大。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群寄生虫感染谱不断发生变化。除症疾、血吸虫病等长期受到广泛重视的寄生虫病外,食源性寄生虫病、土源性肠道蠕虫病、输入性寄生虫病和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病将成为未来防治的重点。 (诸欣平) Human parasitology(medical parasitology)is a branch of the medical sciences dealing with the members of the animal kingdom living in and on the body of humans and with aspects of this host-parasite relationship having medical significance. This science includes the study of vectors, reservoirs, definitive and intermediate hosts, and all factors of an ecologic and epidemiologic natur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ion. The parasites of medical importance may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major groups:Protozoa(one-celled organisms), Helminths(worms)and Arthropods(insects and their allies). In this section, we shall introduce the detriments of parasites to human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asitic diseases in China. —、寄生关系及其演化 (一)寄生与寄生关系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凡是两种不同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称为共生(symbiosis)。根据共生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又可将共生现象分为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 1.共栖(commensalism)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如海洋中个体较小的鲍鱼用其吸盘吸附在大型鱼类的体表,被携带到各处,觅食时暂时离开大鱼,这对大鱼无利也无害,但却增加了鲍鱼觅食的机会。 2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例如白蚁的消化道内定居着大量的鞭毛虫。白蚁能吞食木屑,但缺乏消化木屑纤维的酶,鞭毛虫能合成和分泌分解木屑纤维的酶,两者生活在一起,白蚁为鞭毛虫提供食物和栖身地,而鞭毛虫将木屑纤维分解成能被白蚁和自身利用的营养物质,两者互相依赖,彼此受益。 3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关系称为寄生。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若寄生物为动物则称为寄生虫(parasite)。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host)。例如,寄生于人体小肠的蛔虫以宿主消化道的食物为其营养来源,同时可造成宿主营养不良及发育障碍。 (二)寄生关系的演化 自生生活方式本是动物界生活的特征,现已有证据证明寄生现象源千生物间的偶然接触,然后经历了漫长的环境适应过程,最终导致两者之间相互适应,其中一方产生了对另一方的依赖,并且依赖性愈来愈大,即从自生生活演化为寄生生活。为适应寄生生活,寄生虫的基因、形态及功能均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1.形态结构变化由自生生活的环境变为寄生环境,寄生虫可发生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体形的改变器官的变化和新器官的产生。如肠道寄生的线虫和绛虫多演化为线状或带状,以适应狭长的肠腔。又如体外寄生的跳圣,虫体为两侧扁平、无翅,外形如梭,以便于在皮毛之间移动。 寄生虫为适应寄生生活,某些器官可能更加发达或退化,如某些寄居于宿主消化道的吸虫和绛虫,演化出了附着器官(吸盘、吸槽、顶突和小钩等),以免被宿主排出;营寄生生活的绛虫通过体壁吸收宿主肠腔中的营养,其消化器官则完全退化;寄生于宿主组织、细胞和体液中的原虫,因无须自主运动,则运动细胞器缺如;为了增加在复杂环境中生存的机会,不少寄生虫具有发达的生殖系统,甚至发展为雌雄同体,如大多数吸虫和绛虫。 2.生理功能的变化自生生活的生物常利用有氧代谢的三狻酸循环途径进行能噩代谢,但肠道寄生虫处于低氧环境下,因此适应性地将能量代谢转变为以糖酵解方式获取能噩。 3.繁殖能力的加强为了维持种群的繁衍,寄生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超强的生殖潜能。表现为生殖系统的发达和繁殖方式多样化。如绛虫每一个成熟节片都具有雌雄生殖系统。每条雌性蛔虫每天产卵约有20万个,一条雌性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ii)一生可产数百万条幼虫,大量的产卵或产幼虫以便于其种群的维持。又如吸虫具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世代交替(al ternation of generation)现象这种繁殖方式的多样性,也是其对寄生环境多样性的适应。 6第一篇总论 4.侵袭力的变化寄生虫为增强入侵宿主的机会,其入侵机制得到专化和强化,如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的棒状体能分泌一种穿透增强因子(penetration enhancing fac t or)以增强其侵袭细胞的能力。又如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 tolytica)能借助合成蛋白水解酶侵入宿主肠壁组织,导致宿主细胞的溶解破坏,而共栖型的结肠内阿米巴则不能合成此类酶。 5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寄生的同时也不断遭到宿主的免疫攻击,在两者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寄生虫产生了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能力。如非洲锥虫在宿主体内能有序地更换表被糖蛋白,产生新的表面抗原,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曼氏血吸虫肺期童虫表面可结合宿主血型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从而以抗原伪装的方式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6.基因变异或重组在寄生物由自生生活演化成寄生生活的过程中,环境变化的压力使寄生虫的结构基因或调控基因序列出现突变或重组,并可产生可见的表型变化。某些基因的变异还可改变寄生虫的生理功能和致病能力,如在中国台湾的日本血吸虫,由于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从而表现为对人体不致病。 二、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称为生活史(li fe cycle)。寄生虫的生活史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宿主的方式,以及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宿主(包括传播媒介)种类和内外环境条件等。寄生虫生活史中对人有感染性的阶段叫作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除需要适宜的宿主外,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生活史越复杂,寄生虫存活的机会就越小,但其高度发达的生殖器官和生殖潜能可弥补这一不足。了解和掌握寄生虫的生活史,不仅可以认识人体是如何感染某种寄生虫的,而且还可针对生活史的某个发育阶段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有些寄生虫的生活史比较简单,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仅需要一种宿主,有些则相当复杂,完成整个生活史除需终宿主外,还需要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中间宿主。因此,根据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将其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O直接型: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如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和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noeba histolytica)等原虫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此外,蠕虫中的蛔虫和钩虫,它们的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可直接发育至感染期而感染入体,在流行病学上将具有此类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间接型:有些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后才能感染人体,如症原虫。蠕虫中如血吸虫和丝虫的生活史也属此种类型,在流行病学上又将具有间接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二)寄生虫及其类型 寄生虫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与宿主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指寄生虫的整个生活史过程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如疤原虫的各个发育阶段都必须在入体和蚊体内进行,否则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又如钩虫,其幼虫虽可在自然界营自生生活,但发育到某一阶段后必须侵入入体内营寄生生活,才能进一步发育为成虫。 2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有些寄生虫主要在外界营自生生活,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侵入宿主过寄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伈)一般在土壤内是自生生活,但也可侵入人体,寄生于肠道营寄生生活。 3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指寄生千宿主体内器官或组织、细胞内的寄生虫。如寄生于肠道的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组织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伈),寄生千各种有核细胞内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ma gondii)。 第二章寄生虫的生物学 4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主要指一些昆虫,如蚊、白蛉、乱、圣、婢等,当它们刺吸血液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吸血后便离开。体外寄生虫多属千暂时性寄生虫(temporary parasi te)。 5.机会性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其死亡。此类寄生虫称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微小隐抱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oum)等。 (三)宿主及其类型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宿主的数目不尽相同,有的仅需一个宿主,有的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根据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对宿主的需求,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并在人体内产卵,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有两个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如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某些种类的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某些淡水鱼类。 3保虫宿主(reservoi 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千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例如华支睾吸虫的成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猫,猫即为该虫的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4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或transport 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其有机会侵入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此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例如,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的适宜宿主是入和犬等动物,野猪是其非适宜宿主。其童虫侵入野猪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维持在幼虫状态。如果人或犬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此种幼虫的野猪肉,则童虫即可在适宜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因此,野猪即为该虫的转续宿主。 三、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一)营养 各种寄生虫所需的营养成分基本相同,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原虫类寄生虫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大多与一般动物的相同,如葡萄糖、氨基酸、碱基及核昔、脂肪酸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一般而言,原虫从细胞外获得营养的方式包括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汃易化扩散(fac山tated diffusion)、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和胞吞(endocytosis)等。有胞口的原虫,如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从胞口获取营养。有伪足的原虫,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吞噬食物后在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再消化吸收。 有的蠕虫有消化道,有的则没有。前者如线虫,主要从消化道摄取和吸收营养物质。后者如绛虫,主要借助体壁吸收营养物质。(二)代谢寄生虫的代谢主要是能量代谢和合成代谢。大多数生物能量代谢的本质是将营养源内的葡萄糖等分子的化学能量转变为ATP。寄生虫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通过糖酵解获得的。由于寄生环境及其含氧量的差异,使得寄生虫在能量转化过程中采取的呼吸方式也不同。如蛔虫的感染期幼虫生活在氧分压高的外界环境中,行有氧呼吸,即葡萄糖经酵解和三狻酸循环分解,生成大量的ATP。而当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后,在氧分压相对较低的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则通过延胡索酸呼吸系统也可获得较高数量的ATP。除蛔虫外,许多其他蠕虫和原虫也采取这种方式,如寄生千宿主红细胞内的疤原虫,寄生于肠道内的蓝氏贾第鞭毛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等也主要通过糖酵解产生。 8第—篇总论 ATP来获取能量。 合成代谢方面,虽然寄生虫的生长、繁殖需要高速率的合成代谢,但由于其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宿主,因此大多数寄生虫的合成代谢种类十分有限。如寄生蠕虫大多不能合成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缺乏从初始阶段合成脂类的能力。多数原虫也不能合成胆固醇。 核昔酸代谢:寄生性原虫和蠕虫缺乏嗦呤初始的合成途径,完全依赖补救途径。大多数寄生虫自身不能合成噤呤,而是依赖宿主体内含量丰富的碱基、核昔来适应嗦呤合成途径。与嗦呤的合成途径不同,啼唗的合成可通过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途径同时发挥作用,如锥虫、症原虫和弓形虫均是如此。 氨基酸代谢:有的原虫,如罗得西亚锥虫,可以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即磷酸烯醇丙酮酸合成多种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原虫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因虫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先将甘氨酸转变成丙酮酸,再参与能量代谢。有些原虫,如非洲锥虫、利什曼原虫在媒介昆虫体内,利用脯氨酸作为能显来源。蠕虫则以主动吸收的方式从宿主获得氨基酸。关于蠕虫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尚不清楚。 四、寄生虫的分类系统 根据动物分类系统,寄生虫属千动物界中原生动物亚界的3个门,即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a)和纤毛门(Phylum C山ophora),以及无脊椎动物的4个门类,包括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汃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和节肢动物门(Phylum Arthropoda)。在医学上,一般将原生动物称为原虫,将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统称为蠕虫,棘头动物门中的棘头虫原认为属千线虫中的一类,但因其形态与线虫有明显不同,故自成一类。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习惯上也将之称为医学昆虫,是指身体具有外骨骼、分节,有成对附肢的一类动物。动物的分类系统反映了存在于自然界中各类动物由低级到高级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当然,有关寄生虫的分类系统,目前仍存在不同看法。随着分类手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寄生虫的分类会逐步清晰和统一。 寄生虫的命名遴循动物命名的二名制(binomial system)原则,即学名(scientific name)由属名和种名组成,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表示,属名(genus name)在前,第一个字母需大写;种名(spec i es)在后,如有亚种名,则放在种名之后。种名和亚种名之后是命名者的姓和命名的年份。例如,日本血吸虫的学名为Schistoso,na japoni cum Katsurad a,1904,表明该虫是由Katsurada于1904年命名的。 (诸欣平) Any two organisms living in close association ai·e termed sy呻iosis. When one of the associat ed organisms has a benefit and the other is neither advantaged nor harmed, the relationship is te1med corrunensalism. A symbiotic associ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both parts, is termehism):一方面,在选择压力的作用下,红内期症原虫入侵红细胞相关成分会发生明显的变异,从而表现为各地理株疤原虫之间的表面蛋白(如MSP-1和AMA-1等)出现高度的多态性,以逃避宿主免疫攻击;另一方面,编码恶性症原虫红细胞膜蛋白-1(Pf-EMPl)的Var基因有60多个不同拷贝,而症原虫在每一个裂体增殖周期只有一个Var基因拷贝得到表达,甚至导致不同疤原虫克隆之间所表达的Var基因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某一种Var基因所产生的抗体不能识别新的Var基因,从而使症原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例如,诺氏症原虫在慢性感染的猴体内每次再燃都有抗原变异。 @改变宿主的免疫应答性:在红内期感染过程中,症原虫能明显地抑制DC的交叉递呈能力,而毒力不同疤原虫株则能不同程度地抑制DC活化C D4+T细胞能力。对恶性疤和间日疤患者外周血的分析发现,患者的DC明显表现为失能、甚至凋亡,从而抑制后续抗疤原虫适应免疫的活化。另外,红内期症原虫甚至能通过其诱导宿主产生的IFN--y诱导活化了的症原虫特异CD4+T细胞的凋亡;而恶性疤原虫的漫性感染能诱导T、B细胞的耗竭。 5)疤疾疫苗:疫苗接种是防治症疾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根据作用时期的不同,症疾疫苗主要有红外期疫苗、红内期疫苗和蚊期传播阻断疫苗。根据疫苗形式,症疾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和全虫减毒疫苗两种。经过近50多年的努力,目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红外期、红内期和蚊期传播阻断疫苗已有近40种。虽然减毒或灭活全虫症疾疫苗能诱导宿主产生较好的保护性免疫,但是受症原虫来源的限制,以及全虫疫苗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受保存和运输的影响,终究很难大规模地推广应用。亚单位疫苗仍然是疤疾疫苗的首选形式,其中以基于恶性症原虫子抱子表面蛋白CSP的R, TSS/ASO l的效果最好。该疫苗虽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预防症疾的作用,但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疤疾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疫苗的保护效果有所下降,但巳经基本达到第一代症疾疫苗的标准(保护效率达到50%,持续时间1年以上)。2015年,该疫苗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正面评价;2016年WHO推荐该疫苗在中/高度症疾流行区进行大规模的试验性应用。 为了加快症疾疫苗的研究进程,“Roll back malaria“国际组织制定了症疾疫苗研究的路标,争取到2025年研制出第二代更有效的症疾疫苗,其保护效率要达到80%,持续时间在4年以上。 2.媒介按蚊对疤原虫的免疫按蚊(A nophel es)是症疾的传播媒介,不但为疤原虫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和抱子生殖提供了必要的内环境和相关因子,而且按蚊的免疫系统也对症原虫的发育和繁殖发挥抑制作用。蚊吸血时,通常有大量的配子体随血餐进入蚊胃,但是蚊胃内的症原虫受按蚊的免疫攻击,只有约1/20~1/10的能发育成动合子,当动合子穿过蚊胃上皮细胞后,只有极少数卵裂成熟,抱子生殖产生大量的子抱子释放到蚊血淋巴中,但能在唾液腺内发育成感染性子抱子的也只有很少一部分。由此可见,按蚊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抑制症原虫的发育。与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不同的是,按蚊缺乏T、B淋巴细胞,因此只有固有免疫而没有适应性免疫。按蚊主要依赖细胞吞噬、结节形成、包被等细胞免疫反应和前酚氧化酶(prophenoloxidase, PPO)级联反应、抗菌肤和NO组成的体液免疫反应,抵御和杀灭入侵的病原体。 研究媒介按蚊对症原虫的免疫将有助于了解疤原虫和媒介的相互关系,为药物和疫苗发展提供新靶位,为阻断疤疾传播提供新的方法。【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厚、菏血膜染色镜检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法对镜检者有比较高的专业要求。最好在服药以前取受检者外周血液制作厚、薄血膜,经吉姆萨或瑞特染液染色后镜检查找疤原虫。薄血膜中症原虫形态完整、典型,容易识别和鉴别虫种,但原虫密度低时,容易漏检。厚血膜由千原虫比较集中,易检获,但染色过程中红细胞溶解,原虫形态有所改变,虫种鉴别较困难。因此,最好一张玻片上同时制作厚、淜两种血膜,如果在厚血膜查到原虫而鉴别有困难时,可再检查菏血膜。 恶性症在发作开始时,间日疤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采血能提高检出率。恶性症原虫的晚期滋养体和裂殖体通常黏附在内脏毛细血管内皮上,并不出现在外周血中,血涂片一般只能检测到环状体和配子体时期。 另外,在进行症原虫的病原学诊断时,一定要注意与巴贝虫的鉴别诊断。巴贝虫和疤原虫在形态彸•J1,上比较相似,但巴贝虫拥有自身的主要形态特征:形态和大小多变,可能含有食物泡,但没有症色素;而且巴贝虫的裂殖子尖端相连后通常会构成特征性的十字形。 2.免疫学诊断 (1)循环抗体检测:常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测受检对象外周血中的疤原虫特异性抗体。然而,抗体IgG在患者治愈后仍能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检测抗体很难区分现症和既往感染,主要用于症疾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治效果评估及输血对象的筛选,而在临床上仅作辅助诊断用。 【流行】 1流行概况症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间题,降低症疾发病率、减轻疤疾疾病负担已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据世界卫生组织(WH0)2016年统计,目前全球有91个国家流行症疾,约40%的人口受威胁,每年有约2.16亿症疾新病例,大约44.5万人死千症疾。症疾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其中9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非洲,7%在东南亚地区,2%在地中海地区东部。 疤疾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自2010年中国启动消除症疾工作以来,成效显著。2016年全国共报告疤疾病例3373例,其中,中国籍病例3189例,外籍病例184例。在3189例中国籍病例中,本地感染病例3例、境外输入病例3184例、输血感染病例1例、感染来源不明病例l例,其中死亡15例。目前,消除疤疾的重点地区已从24个传统疤疾流行省份扩大为全国31个省份,重点人群已从本地人群转变为以境外旅游、务工返乡为主的入群。因此,输入性疤疾是我国目前疤疾防控的重点。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患者和带虫者是疤疾的传染源。间日疤原虫的配子体常在原虫血症2~3天后出现,恶性症原虫配子体在外周血中出现较晚,要在原虫血症后7~11天才出现,血中带红细胞内期疤原虫的献血者也可通过供血传播症疾。 (2)传疤媒介:按蚊是疤疾的传播媒介,我国主要的传症按蚊是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 (3)易感人群:除了因某些遗传因素对某种症原虫表现出不易感的人群及高疤区婴儿可从母体获得一定的抵抗力外,其他人群对人症原虫普遍易感。反复多次的疤疾感染可使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因此症区成人发病率低于儿童,而外来的无免疫力的人群,常可引起疤疾暴发。 疤疾的流行除需具备上述三个基本环节外,传播强度还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中温度和雨量最为重要,适合的温度和雨量影响着按蚊的数量和吸血活动及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全球气候变暖,延长了虫媒的传播季节是疫情回升的原因之一。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水平及人类的社会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疤疾的传播与流行。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疫情上升,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开发后流动入口增加,输入病例增多,引起传染源扩散。 68第二篇医学原虫学 [防治] 1946年DDT杀灭成蚊的试验取得成效后,使得消灭疤疾成为可能,1955年第8届世界卫生大会把以前的控制症疾策略改为消灭症疾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利用杀虫剂消灭媒介按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耐药蚊种的出现,杀虫剂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等问题,终使全球灭疤规划受到严重挫折。l978年第31次世界卫生大会决定放弃全球限期灭疤的规划,把对疤疾的防治对策改回到控制的策略。20年间经历的这两次策略大转变,不仅反映了症疾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亦体现了人们对与疤疾作斗争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我国的症疾防治策略是执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方针,采取相对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症疾防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疤疾发病人数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000万降到现在的不到1万,而且绝大多数为输入性病例。鉴此,2010年我国制订并启动了国家消除症疾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目标。《中国消除症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了“2015年除云南边境地区外达到消除疤疾,2020年全国消除疤疾"的目标。另外,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所的牵头下,已将中国防控症疾的经验推广到非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消除症疾不等于没有症疾病例,WHO的消除疤疾标准是连续3年以上无当地感染病例。随着援非政策的不断推行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相关人员将不断进入症疾流行区,面临感染症疾的威胁。 1预防包括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预防措施有蚊媒防制和预防服药。蚊媒防制包括个人涂抹驱避剂、使用杀虫剂浸泡的蚊帐和室内喷洒杀虫剂,以及清除蚊虫滋生环境、杀灭蚊成虫和幼虫等群体蚊媒防制手段等。预防服药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可杀灭肝期疤原虫和休眠子的预防药物只有伯氨嗤(primaq uine),由于该药物对G6-PD缺乏人群有很大的副作用,因此,常通过服用长半衰期的抗红内期药物进行预防。预防性抗症药有氯啥(chloroquine),对抗氯喳的恶性疤流行的区域,则可用甲娠哩(me伽q uin e)。为了维持体内的血药浓度,一般在进入疤疾流行区前2周服用,并在流行区逗留期间每周服用1次,离开流行区后仍需继续服用4周。对于在恶性疤高流行区孕妇和5岁以下小孩,WHO则推荐使用磺胺多辛-乙胺l密哫(sulfadoxine-pyri methamine)进行疤疾季节性化学预防(Seasonal mal釭ia chemopreventi on)。不论个体或群体进行预防服药,每种药物疗法不宜超过半年。 2.治疗药物仍然是治疗症疾的最主要手段。按抗疤药对症原虫不同虫期的作用,可将其分为杀灭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及休眠子的抗复发药,如伯氨嗤;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的抗临床发作药,如氯嗤、咯祡唗(pyronaridine)、青嵩素(artemisin i n)类。 疤疾治疗应包括对现症病人的治疗(杀灭红细胞内期疤原虫)和症疾发作休止期的治疗(杀灭红细胞外期休眠子)。休止期的治疗是指在症疾传播休止期,对l~2年内有症疾史和带虫者的治疗,以控制间日疤的复发和减少传染源。目前抗症药的使用基本遵循WHO推测的青嵩素复方arlemisi n in 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ACTs),即青嵩素的联合用药策略和原则,以延长抗疤药的使用寿命。 对间日症、卵形疤、三日疤和诺氏疤患者,选用氯啥进行治疗;如上述疤原虫己对氯嗤产生了抗性,则采用青嵩素联合用药。抗间日疤复发(休止期治疗)可用伯氨嗤加乙胺啥唗、青篱唬酷加伯氨嗤效果更佳;恶性疤可单服氯嗤,抗氯哩的恶性疤则同样采用青嵩素联合用药,如嵩甲酪加本芴醇(釭temether+lumefan trine)、青茜酷加阿莫地嗤(artesu nate+amodiaqu ine)青嵩酷加甲氮哇(artesunate+mefloquine);二氢青篱素加磷酸眽嗤(dihydroartemi sinin+piperaquine);青嵩酷加磺胺多辛/乙胺啼唗(artesu nale+sulfadoxine-pyrimethamine);重症疤疾(如脑型症)首选青嵩素类药物肌注或静脉给药,如荔甲酪油剂肌注、青嵩唬酷钠静注,或静注双氢青煎素加二盐酸嗤啾;此外,青嵩素类药物的栓剂适用千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上述各种抗症药物必须足槛并服完全程才能达到根治疤疾的目的。 (徐文岳) 第十—章抱子虫 第二节刚地弓形虫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Nicolle&Manceaux,1908)是顶复门原虫。该虫呈世界性分布,猫科动物为其终末宿主,但人和许多动物都能感染,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致严重后果,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 【形态l弓形虫发育的全过程有5种不同形态的阶段:滋养体、包袋、裂殖体、配子体和卯裂。其中滋养体、包娱和卯襄与传播和致病有关。 1滋养体(trophozoite)指在中间宿主细胞内营分裂繁殖的虫体,包括速殖子(tachyzoite)和缓殖子(bradyzoite)。游离的速殖子呈香蕉形或半月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一边扁平,另一边较膨隆。速殖子长4~7µm,最宽处2~4µm。经吉姆萨染剂染色后可见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红色,位于虫体中央;在核与尖端之间有染成浅红色的颗粒,称副核体。细胞内寄生的虫体呈纺锤形或椭圆形,以内二芽殖法繁殖,一般含数个至20多个虫体,这种由宿主细胞膜包绕的快速增殖的虫体集合体称假包襄(pseudocyst),内含的虫体称速殖子(图11-6)。 类锥体 内膜 公夕售 滋养体(速殖子)分裂中的滋养体棒状体 高尔基复合体核 核仁内质网线粒体 假包襄包获速殖子电镜结构图11-6 刚地弓形虫形态模式图 2包襄(cyst)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100µm,具有一层富有弹性的坚韧粪壁。碌内含数个至数百个滋养体,毅内的滋养体称缓殖子,可不断增殖,其形态与速殖子相似,但虫体较小,核稍偏后。包襄可长期在组织内生存(图11-6)。 3卵霸(oocyst)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0~12µm,具两层光滑透明的襄壁,其内充满均匀小颗粒。成熟卯襄内含2个抱子痪,分别含有4个新月形的子抱子。 【生活史】 弓形虫生活史比较复杂,全过程需要两个宿主,分别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在猫科动物(例v飞岔}如家猫)体内完成有性生殖,同时也进行无性生殖,因此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兼中间宿主。在人或其他动物体内只能完成无性生殖,为中间宿主。有性生殖只限于猫科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内,称肠内期发育;无性生殖阶段可在肠外其他组织的有核细胞内进行,称肠外期发育。弓形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极不严格,除哺乳动物外,鸟类、爬行类和人等都是中间宿主,实验条件下,可感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图11-7)。 子合 言`量了 获卵熟成 1终宿主体内的发育猫或猫科动物食入动物内脏或肉类组织时,将带有弓形虫的包艇或速殖子(宿主假包翍内)吞入消化道而感染。此外,食入或饮入被成熟卵媒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获得感染。包嫘内的缓殖子、卵巍内的子抱子以及速殖子在小肠腔逸出,主要在回肠部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发育增殖,经3~7天,上皮细胞内的虫体经裂体增殖形成裂殖体,成熟后释出裂殖子,侵入新的肠上皮细胞形成第二、三代裂殖体,经数代增殖后,部分裂殖子发育为雌、雄配子体,继续发育为雌、雄配子。雌、雄配子受精成为合子,最后形成卵痪。卵袭破上皮细胞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经2~4天即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卵裂。猫吞食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后排出卵艇的时间也不同,通常吞食包损后约3~10天就能排出卯袋,而吞食假包燧或卵埏后约需l9~48天排出卯嫘。受染猫每天可排出卵艇1000万个,持续l0~20天。成熟卯娱是重要的感染阶段。 2.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当猫粪中的卵褒或动物组织中的包痪或假包痰被中间宿主如入、牛、羊、猪等吞食后,在其肠内分别逸出子抱子、缓殖子或速殖子,随即侵入肠壁经血或淋巴进入单核巨噬份。细胞系统的细胞内寄生,并扩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如脑、淋巴结、肝、心、肺、舌、肌肉等,进入细胞内并发育增殖,形成假包翍。当速殖子增殖到一定数量,胞膜破裂,速殖子侵入新的组织细胞,反复增殖。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包括黏附、穿入和纳虫泡形成三个阶段。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部分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后(特别是脑、眼、骨骼肌细胞),虫体增殖速度减慢转化为缓殖子,并分泌成襄物质,形成包襄。包翋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时,组织内的包袋可破裂释出缓殖子,缓殖子进入血流后可侵入其他新的组织细胞继续发育增殖成为速殖子。速殖子和包燧是中间宿主之间或中间宿主与终宿主之间互相传播的主要感染阶段。 【致病】 弓形虫的致病作用与弓形虫的基因型、虫株毒力和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 弓形虫虽然在分类学上只有一个种,即刚地弓形虫(T. gondii),但是对世界各地的虫株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发现,弓形虫具有丰富的基因结构差异,亦即基因型(genotype)。例如欧洲和北美的人畜分离株为I、II和皿型,野生动物体内多为12型;非洲以1I、皿和Africa1型多见。I型虫株毒力较强,II型和皿毒力渐弱。欧美人体的感染以1I型弓形虫居多。南美洲的从人兽分离的弓形虫具有极为复杂的基因型别,毒力较强。据近年研究,中国大陆人兽分离虫株基因型以Chinese1占优势,并具有独特的调控宿主免疫的效应分子。不同基因型虫株的毒力、诱导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致病机制不尽相同。 1致病机制如前所述,根据虫株在小鼠体内的侵袭力、增殖速度、包毅形成与否以及对宿主的致死率等,刚地弓形虫可分为强毒株(如RH株)和弱毒株(如Pru, VEG株)。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人及家畜等都是弓形虫的易感中间宿主,然而感染后结局则因基因型、虫株毒力、宿主的种类和免疫状态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速殖了是弓形虫急性感染的主要致病阶段,在细胞内寄生并迅速增殖,破坏细胞,速殖子逸出后又侵犯邻近的细胞,如此反复而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水肿、单核细胞及少数多核细胞浸润。 包搅内缓殖子是慢性感染的主要阶段。包袭因缓殖子增殖而体积增大,挤压器官,可致功能障碍。包襄可破裂,释放出缓殖子。释出的缓殖子多数被宿主免疫系统破坏,一部分缓殖子可侵入新的细胞并形成包毅。游离的虫体可诱导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肉芽肿、纤维钙化灶等,这些病变多见千脑、眼部等部位。宿主感染弓形虫后,正常情况下可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抑制虫体的增殖,机体一般无明显症状,当机体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时才引起弓形虫病。 2.临床表现弓形虫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但先天性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获得性感染常引起严重的弓形虫病。 先天性弓形虫病:孕妇在孕期初次感染弓形虫,虫体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在妊娠期的前3个月内感染,可造成流产、早产、畸胎或死胎,其中畸胎发生率最高,如出现无脑儿、小头畸形、脊柱裂等。若孕妇于妊娠后期受染,受染胎儿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有的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据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出现症状或发生畸形者病死率为12%,而存活者中90%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典型临床表现为脑积水、大脑钙化灶、脑膜脑炎和运动障碍;其次表现为弓形虫眼病,如视网膜脉络膜炎。此外,还可伴有发热、皮疹、呕吐、腹泻、黄疽、肝脾肿大、贫血、心肌炎、癫病等。巴西的孕妇和儿童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先天弓形虫病多表现为眼病和听力障碍。近年也有研究显示,弓形虫感染导致的孕妇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失衡,而非虫体直接入侵,也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病因之一。因此中国已将弓形虫感染的免疫检测作为产前感染性疾病(TORCH)筛查内容之一。 获得性弓形虫病:在免疫力正常的个体,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亦无特异的症状与体征,病程呈自限性,需与有关疾病相鉴别。但是近年日益增多的报告显示,这种所谓“无症状”的感染可能与精神疾病有关,例如感染者常伴有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等。急性感染阶段患者常表现为低热、头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多见于颌下和颈后淋巴结。弓形虫常累及脑和眼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脑炎、脑膜脑炎、癫痛和精神异常。弓形虫眼病以视网膜脉络膜炎为多见,成人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婴幼儿可见手抓眼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也有出现斜视、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等,多为双侧性病变。 隐性感染者若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或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长期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诱发隐性感染活化,转变为急性或亚急性感染,从而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弓形虫病,其中多因并发弓形虫脑炎而死亡。 【免疫】 弓形虫是一种机会致病性原虫,机体的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状态与感染的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致敏的T细胞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弓形虫感染可诱导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Thl)产生抗感染免疫的细胞因子。其中IFN--y是抗弓形虫免疫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胞因子,可活化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杀伤虫体。在弓形虫感染后,由千抗感染的细胞因子例如IL-12和IFN--y等表达水平及出现时间有所不同,而直接影响宿主的免疫力,导致不同的感染结局。 免疫功能健全的宿主感染弓形虫后,细胞免疫起主要保护性作用。巨噬细胞、Th l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等介导的免疫应答起主导作用。其中固有免疫激活以及随后的适应性免疫发挥极为重要的抗虫作用。虫体入侵时,其表膜的大分子(如GPI、profilin)经TLR2和TLR4激活巨噬细胞以及经TLRll活化DC,分泌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活化Thl、NK细胞并表达IFN--y。后者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分泌高水平的一氧化氮(NO)以及活性氧(ROS),可有效杀伤细胞内虫体。IFN--y是防止脑和其他组织内包艇破裂的关键细胞因子。因此,任何免疫功能缺陷(例如HIV/AIDS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性药物(例如肿瘤化疗、器官移植等)均可显著抑制IFN--y的水平,诱导隐性感染的复发。 人类感染弓形虫后能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感染早期IgM和lgA升高,前者在4个月后逐渐消失,但也有较长时间呈阳性者;后者消失较快。感染l个月后IgM即逐渐被高滴度的IgG所替代,并维持很长时间。IgM和IgG抗体的此消彼长称为血清学转换,动态监测IgM和IgG抗体滴度和IgG的亲和力,有助于判别孕妇弓形虫感染的时间和胎儿受累的概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IgG能通过胎盘传至胎儿,因此新生儿血清检查常可出现阳性结果,这种抗体通常在出生后5~10个月消失。无论成人还是新生儿,抗体在抗弓形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中作用不明显。但有研究证实,特异性抗体与速殖子结合,在补体参与下可使虫体溶解或促进速殖子被巨噬细胞吞噬。 [实验诊断]主要包括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1.病原学检查具有确诊意义。(1)涂片染色法:可取急性期患者的腹水、胸腔积液、羊水、脑脊液、骨髓或血液等,离心后取沉淀物做涂片,或采用活组织穿刺物涂片,经吉姆萨染液染色,镜检弓形虫滋养体。该法简便,但阳性率不商易漏检。此外也可切片用免疫酶或荧光染色法,可提高虫体检出率。 (2)动物接种分离法或细胞培养法:将待检样本接种于小鼠腹腔,1周后剖杀,取腹腔液,镜检滋养体,阴性需盲传至少3次;待检样本亦可接种于离体培养的单层有核细胞。动物接种分离法和细胞培养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病原检查法。 2.血清学检查由于弓形虫病原学检查比较困难且阳性率不高,所以血清学检查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几种常用的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染色试验(dye test, DT):为经典血清学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其原理是:活的弓形虫速殖子在有致活因子的参与下,与样本的特异性抗体作用,使虫体表膜破坏而不为亚甲蓝所染。镜检时60%虫体不着色者为阳性,如测定滴度,则以so%虫体不着色者为判断标准。虫体多数着色者为阴性。 (2)间接血凝试验(in d irect hemagglutinationassay, IHA):该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勹』易,适用千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广泛。 第十一章抱子虫 3分子诊断(molecu l ar diagnosis)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早期诊断价值的Real-time PCR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验室诊断,常用诊断靶标为Bl基因。该法常用于疑有先天感染的羊水标本检测。 【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该虫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体内,人群感染也较普遍。据血清学调查,人群抗体阳性率为5%~50%,但绝大多数属隐性感染。巴西的孕妇和儿童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国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的分布十分广泛。至今,已发现人畜弓形虫感染和病例的地区有30个省(市、自治区),但人群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多在10%以下。弓形虫感染常与生活习惯、生活条件、接触流浪猫等因素有关。弓形虫感染的家养动物有猪、猫、牛、羊、犬、马、兔、鸡等;野生动物有猩猩、狼、狐狸、野猪等至少32种以上,曾在52种嗤齿类动物体内发现弓形虫。家畜的感染率可达10%~50%,可食用的肉类感染较普遍,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亦威胁人类健康。 2.流行环节(1)传染源: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家猫尤其是流浪猫是重要传染源。孕妇经胎盘的垂直传播也具有传染源的意义。 (2)传播途径:食入未煮熟的含各期弓形虫的肉制品、蛋品、乳类或被卵痰污染的食物和水可致感染;肉类加工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有可能经口、鼻、眼结膜或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输血或器官移植也可能引起感染;节肢动物携带卵嵌也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 (3)易感人群:人对弓形虫普遍易感。胎儿易经胎盘感染,肿瘤和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损患者由于隐性感染的活化而罹患弓形虫病。人的感染风险随暴露机会增多而上升,但无性别上的差异。 [防治】 加强对家畜、家禽和可疑动物的监测和隔离;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和肉类食品卫生检疫制度;包誕对热敏感,在50屯30分钟,56°C l0~15分钟即丧失活力;卵粪具有双层痰壁,对酸、碱、消毒剂均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可存活3~18个月,在猫粪内可存活l年,但对干燥和高热的抵抗力较差,80屯1分钟即可杀死。因此,加热是防止卵弱经口传播最有效的方法。 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不吃生或半生的肉、蛋和奶制品。孕妇应避免与猫、猫粪和放养动物的生肉接触,并定期做弓形虫血清学检查,以减少弓形虫感染所致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于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化疗前患者,以及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治疗开始前应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查,以防隐性感染转变为继发性弓形虫病的风险。 对急性期患者应及时治疗,但至今尚无特效药物。乙胺啥唗、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嗯嗤对弓形虫。 74第二篇医学原虫学 速殖子阶段有抑制作用。这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并辅以叶酸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对孕妇感染的首选药物是螺旋霉素。疗程中适当佐用免疫增强剂,可提高疗效。(彭鸿娟) 第三节隐抱子虫 隐抱子虫(Cryptospor心um Tyzzer,1907)属袍子虫纲(Sporozoa),真球虫目(Eucocc吐da),隐抱子虫科(Cryptosporidiidae),隐抱子虫属(Ct-yplosporidium),为体积微小的球虫类寄生虫,广泛存在于多种脊椎动物体内。经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表明,隐抱子虫属有多种不同的种,已确认的有20种,另有60多种尚待进一步确定。目前发现只有微小隐抱子虫(C. parvum)和入隐袍子虫(C. hominis)对人有致病性,但小鼠隐抱子虫(C. muris)、猫隐袍子虫(C.felis)、犬隐袍子虫(C. canis)、火鸡隐袍子虫(C叩leagri心)、猪隐抱子虫(C. suis)和安氏隐抱子虫(C. andersoni)等6种隐抱子虫也有人体自然感染的报道。由隐抱子虫引起的疾病称隐抱子虫病(c1-yp tosporidi osis),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兽共患原虫病。 【形态] 卵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6µm,成熟卵娱内含4个裸露的子袍子和残留体(residual body)。子袍子呈月牙形,残留体由颗粒状物和一空泡组成(图11-8)。在改良抗酸染色标本中,卵毅为玫瑰红色,背景为蓝绿色,对比性很强,襄内子抱子排列不规则,形态多样,残留体为暗黑(棕)色颗粒状。 【生活史】隐抱子虫完成整个生活史只需一个宿主。生活史简单,可分为残留体裂体增殖、配子生殖和抱子生殖三个阶段。虫体在宿主体内的发育时期称为内生阶段,随宿主粪便排出的成熟卵袭为感染阶段。 子抱子人和多种脊椎动物都是本虫的易感宿主。当宿主吞食成熟卵娱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子抱子在小肠脱袭而出,先附着于肠上皮细胞,再侵入其中,在被侵入的胞膜下与胞质之间形成纳虫空泡,虫图11-8隐抱子虫卵蠹模式图体在空泡内开始无性繁殖,先发育为滋养体,经3次核分裂后发育为I型裂殖体。成熟的I型裂殖体含有8个裂殖子。裂殖子被释出后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发育为第二代滋养体。第二代滋养体经2次核分裂发育为II型裂殖体。成熟的II型裂殖体含4个裂殖子。此裂殖子释出后侵入肠上皮发育为雌、雄配子体,进入有性生殖阶段,雌配子体进一步发育为雌配子,雄配子体产生16个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为卵痰,进入抱子生殖阶段。卵襄有薄壁和厚壁两种类型,薄壁卵痰约占20%,仅有一层单位膜,其子袍子逸出后直接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继续无性繁殖,形成宿主自身体内重复感染;厚壁卵痪约占80%,有两层埏壁,具抵抗性,在宿主细胞内或肠腔内抱子化(形成子抱子)。抱子化的卵痰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即具感染性(图11-9)。完成生活史约需5~11天。 【致病】本虫主要寄生千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纳虫空泡内。空肠近端是虫体寄生数量最多的部位,严重者可扩散到整个消化道。亦可寄生在呼吸道、肺、扁桃体、胰腺、胆姬和胆管等器官。 寄生千肠黏膜的虫体,使黏膜表面出现凹陷,或呈火山口状。寄生数僵多时,可导致广泛的肠上皮细胞的绒毛萎缩、变短、变租,或融合、移位和脱落,上皮细胞老化和脱落速度加快。固有层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此外,艾滋病患者并发隐抱子虫性胆艇炎、胆管炎时,除呈急性炎症改变外,尚可引起坏疽样坏死。 隐抱子虫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很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由千虫体的侵犯,宿主小肠黏膜的彷i'受损,肠黏膜表面积减少,影响了肠道吸收功能,特别是脂肪和糖类的吸收明显下降,导致患者严重而@再感夺尸气老/勹\I型裂殖体抗性卵森\白乌咸边、、、、雄配子f=K雄配子体持久的腹泻,大量水及电解质从肠道丢失。此外,肠黏膜表面积的缩小,还使得多种黏膜酶明显减少,例如乳糖酶,这也是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 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程长短亦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正常宿主的症状一般较轻,潜伏期一般为3~8天,急性起病,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呈水样或糊状,一般无脓血,日排便2~20余次。严重感染的幼儿可出现喷射性水样便,量多,常伴有痉挛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或厌食、口渴和发热。病程多为自限性,持续7~14天,但症状消失后数周,粪便中仍可带有卵痰。少数病人迁延l~2个月或转为慢性反复发作。免疫缺陷宿主的症状严重,常为持续性霍乱样水泻,每日腹泻数次至数十次,量多,达数升至数十升。常伴剧烈腹痛,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病程可迁延数月至1年。病入常并发肠外器官隐抱子虫病,如呼吸道和胆道感染,可使得病情更为严重复杂。隐抱子虫感染常为艾滋病病人并发腹泻而死亡的原因之一。 【实验诊断l1病原学检查粪便(水样或糊状便为好)直接涂片染色,检出卵痪即可确诊。要注意与环袍子虫(Cyclospora cayetanensis)及微抱子虫鉴别。有时呕吐物和痰也可作为受检标本。检查方法有:(l)金胺酚染色法:新鲜或甲酪固定后的标本均可用此法,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卵襄圆形呈明亮乳白-黄绿色荧光。低倍镜下为圆形小亮点,周边光滑,虫体数擞多时可遍布视野,犹如夜空中的繁星。高倍镜下卯誕壁薄,中央淡染,似环状。本法简便、敏感,适用于批量标本的过筛检查。 (2)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后背景为蓝绿色,卵翍呈玫瑰色,圆形或椭圆形,襄壁薄,内部可见l~4个梭形或月牙形子抱子,有时尚可见棕色块状的残留体。但粪便标本中多存在红色抗酸颗粒,形同卵损,难以鉴别。 (3)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先用金胺-酚染色,再用改良抗酸染色复染,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卵痰形态同抗酸染色所示,但非特异性颗粒呈蓝黑色,颜色与卵痪不同,有利千查找卵痪。此法优化了改良抗酸染色法,可提高检出率。 (4)基因检测:采用PCR和DNA探针技术检测隐抱子虫特异DNA,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在PCR中使用相应的引物,可扩增出隐抱子虫DNA特异的片段,其敏感性可达0. lpg的水平,6即相当于可以检测出每克粪便中含有5个卵袋的水平。此法也可用千虫株基因型分析。2免疫学检查隐袍子虫病的免疫学诊断近年发展较快,具有弥补粪检不足的优点。(1)粪便标本的免疫学检查:需采用与卵褒具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门)的检测中卵秘在荧光显微镜下呈明亮黄绿色荧光,特异性高、敏感性好,适用于对轻度感染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技术检测粪便中的卵嵌抗原,敏感性、特异性均好,无须显微镜。 流式细胞计数法可用于卵襄计数,考核疗效。 (2)血清标本的免疫学检查:常采用IFA和ELISA等技术,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用千隐抱子虫病的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流行】 1.分布大洋洲、北美、南美、亚洲和非洲隐抱子虫病病人以人隐袍子虫(C. hominis)感染为主,而欧洲以微小隐抱子虫(C. parvum)感染更普遍。人隐抱子虫主要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染,其感染性与入隐抱子虫的宿主特异性有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腹泻病人的隐袍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20%和0.6%-20%。高危人群如婴幼儿、免疫功能抑制者、免疫功能缺陷者的感染率高达15%~49%。1986年,WHO将隐抱子虫感染作为艾滋病患者的一项怀疑指标。2004年WHO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该病列入新发传染病。 国内韩范千1987年在南京首先发现了入体隐袍子虫病病例。此后安徽、内蒙古、福建等至少19个省(自治区)也相继报道了一些病例,近年感染率有上升趋势。调查发现,我国腹泻患者中隐抱子虫感染率为0.31%~15.21%。 很多研究认为,隐袍子虫的发病率与当地的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相近,在寄生虫性腹泻中占首位。同性恋并发艾滋病患者近半数感染隐袍子虫。在与病人、病牛接触的人群和在幼儿集中的单位,隐抱子虫腹泻暴发流行时有发生。 隐抱子虫病流行具备下列特点: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男女间无明显差异;温暖潮湿季节发病率较高;农村多于城市,沿海港口多千内地;经济落后、卫生状况差的地区多千发达地区;畜牧地区多于非牧区;旅游者多千非旅游者。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隐抱子虫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大址卵载,多数患者在症状消退后仍有卵森排出,可持续数天至5周,是主要的传染源,而健康带虫者和恢复期带虫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交叉试验证实,牛、羊、猫、犬和兔等动物的隐抱子虫卵襄亦可感染人,成为畜牧地区和衣村的重要动物源性传染源。 (2)传播途径:隐抱子虫病的传播主要是经”粪-口"途径,通过人-动物,人-人和人-环境(包括水源、食物源和空气源)之间的接触而误食了隐抱子虫卵毅而受到感染。在病人、畜禽的粪便中含有大扯的卵森,含有卯级的粪便通过污染水源、食物和环境等经口进入人体而感染。在拥挤的家庭、幼儿园或托儿所以及医院接触传播率也很高;同性恋者口交、肛交行为(特别是在艾滋病患者)也是感染隐抱子虫的重要途径;痰中有卵痰者可通过飞沫传播。隐抱子虫对臭氧和加氯消毒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自来水厂的加氯消毒基本无效,隐抱子虫比其他寄生虫更易突破供水系统的过滤和消毒环节而造成隐抱子虫病的水源性暴发。英、美等国均有水源污染引起暴发流行的报道。 3.易感入群人对隐袍子虫普遍易感。婴幼儿、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大批应用多种抗生素,患水痐、麻疹和经常感冒者等均易感本虫。美国每年大约15万名腹泻患者中,有3万名感染隐抱子虫。调查发现,1%~2%艾滋病患者的死亡是由隐袍子虫感染造成的。 [防治】 应防止病人、病畜及带虫者的粪便污染食物和饮水,注意粪便管理和个入卫生,保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人,增强其免疫力,避免与病人、病畜接触。凡接触病人、病畜者,应及时洗手消毒;因卵襄的抵抗力强,病人用过的便盆等必须在3%漂白粉中浸泡30分钟后,再行清洗。10%甲酸溶液和5%氨水可将卵痪杀灭。此外,65~70°C加热30分钟可杀死卵埏,因此应提倡喝开水。饮用牛奶也要彻底消毒。 治疗隐袍子虫病至今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抗虫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一般认为对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免疫功能受损者,恢复其免疫功能、及时停用免疫抑制剂则是主要措施,否则治疗大多无效。硝嗤尼特(nitazoxanide, NTZ)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唯一可以用于治疗婴儿隐抱子虫感染的药物,但不适合免疫缺陷患者隐抱子虫感染的治疗。螺旋霉素、巴龙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抗感染药物可以减轻腹泻症状,缩短腹泻时间,减少隐抱子虫卵痰排出量,缩短排出时间。用人工高免疫牛初乳(hyperimmune bovine col ostrum)、牛乳球蛋白、牛转移因子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国内用大蒜素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徐文岳) 第四节其他抱子虫一、肉抱子虫 肉袍子虫(sarcocystis)属于真球虫目,肉抱子虫科,种类较多。目前已知寄生人体的肉抱子虫有三种:林氏肉抱子虫(S. lindemanni Ri volta,1878),也称为入肌肉肉袍子虫,人为中间宿主,终宿主未确定;牛人肉抱子虫[5. bovihominis(Railliet&Lucet,1891)Dubey,1976],又名人肉抱子虫(S. lwmin儿s);猪人肉抱子虫(S. uihominis Tadzos&Laarman,1976)。后两种的中间宿主分别是牛和猪,人、牙弥猴、黑猩猩为终宿主。因牛人肉抱子虫和猪人肉抱子虫的形态与生活史基本相同,且均寄生于人体小肠,统称为人肠肉抱子虫。 [形态与生活史] 成熟的卵痰(oocyst)为长椭圆形,大小约9-16µm,内含2个抱子翍(sporocyst),常在肠内自行破裂,抱子袭即脱出。抱子痪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壁双层而透明,其内各含4个子抱子。肉抱子襄(sarcocyst)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径为1-5cm,横径0. I-lcm,痰壁内有许多间隔把痪内的缓殖子分隔成簇。 牛或猪等中间宿主食入随终宿主粪便排出的卵裳或抱子裳而感染。终宿主则是由于食入中间宿主肌肉内的肉袍子碌而感染。 肉抱子虫卵裂壁菏,破裂后可释出抱子毅。终宿主粪便中的卵裂或抱子袭可被牛或猪等食入,在其小肠内,子抱子脱痰而出并穿过肠壁侵入血流,在多数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内行裂体增殖,经几代裂体增殖后,裂殖子即向肌细胞内移行,发育成肉抱子毅,褒内的滋养母细胞增殖生成缓殖子。一旦含肉抱子觉的肉类被终宿主(包括人)摄入后,娱内的缓殖子可侵入终宿主小肠固有层,无须经过裂体增殖而直接形成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最终形成卵森(图11-10),并在小肠固有层逐渐发育成熟。肉抱子袋破裂时,缓殖子可循血流到达肠壁并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也可见于鼻涕或其他分泌物中。因此,肉抱子虫也可由缓殖子通过粪便或分泌物途径而传播。入偶可作为其中间宿主在其肌组织内形成肉抱子裂。除了人以外,猴、猩猩等动物也可成为人肠肉抱子虫的终宿主。 [致病】 人因生食或误食含有人肠肉抱子艇的肉类而感染,袭内的缓殖子侵入肠壁细胞而致病。肉抱子虫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宿主感染肉抱子娱的数量。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有的可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感染猪人肉抱子虫后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血性腹泻。严重感染可引起贫血、坏死性肠炎等。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但是免疫受累的宿主则可出现严重症状。 人肌肉肉袍子虫病的临床表现与虫体的寄生部位有关,寄生千重要部位可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明显症状。如,寄生于喉头肌的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或声音嘶哑,寄生千心肌的可引起心肌炎。此外,。 78第二篇医学原虫学 动物 I譬\@ 了 肌肉内的 三肉抱子襄、/.)、内皮细胞。肉类,加强肉类检疫制度,加强牛、羊、猪等动物的科学饲养为主肉袍子袭可破坏所侵犯的肌细胞,并造成邻近细胞的压迫性萎缩,肌肉可因水肿而出现疼痛。一旦毅壁破裂,释放出的肉抱子毒素(s扣cocysin)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肾上腺、肝和小肠等脏器,严重时可致死亡。感染林氏肉抱子虫的人,其心肌、舌肌、隔肌和骨骼肌可存在肉袍子痪,并出现相应症状。肉抱子毅崩解后释出的肉抱子毒素也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可造成死亡。 [实验诊断]有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可采用直接涂片法、庶糖浮聚法或硫酸锌浮聚法等,从粪便中检出痰卵或抱子碌即可确诊。肌肉内的肉袍子虫可利用常规活检诊断,同时可发现有肌炎甚至肌坏死。[流行与防治】人肉袍子虫为世界性分布,欧洲人体肉抱子虫病较其他地区普遍。肌肉寄生的肉抱子虫有许多尚未知晓的野生动物作为保虫宿主,许多类型的肉抱子虫均称为林氏肉抱子虫,对其的研究尚未完全,全世界虽仅有40余例报告,但危害较大。目前除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低过敏反应,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可试用磺胺晚哫、复方磺胺甲嗯嗤(TMP-SMZ)等。预防感染以不生食牛肉、猪肉或其他贝氏翍等抱球虫[Cysto从,os belli(Woodcock,1915)Wenyon,1923]为寄生于人体的一种肠道寄生虫。根据Bush等(2001)等袍球虫分类体系,贝氏毅等抱球虫隶属于艾美球虫科痪等袍球虫属,但之前的教材或文献多数将其归为等抱球虫属,因此与贝氏等抱球虫(lsospora belli)是同物异名。主要寄生千小肠,引起毅等抱球虫病(cys toisosporiasis),除免疫受累的宿主外,疾病常呈自限性。翍等袍球虫病的易感者主要见千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旅行者。 [形态与生活史】 在人类小肠上皮细胞内存在有贝氏痰等袍球虫的裂体增殖期和抱子生殖期虫体。雌、雄配子体结合形成合子,进而发育为卵弱,卵痰脱入肠腔可经粪便排出体外。卯媒呈圆形或长圆形,约(20~33)µm x(l0~19)µm(图1l-11)。出现在粪便中的卵毅仅含1个抱子体,经48小未成熟卵获成熟卵襄'o时后形成内含2个抱子体的成熟卵袭,每个抱子体中包图11-11贝氏娱等抱球虫卵圾模式图含4个半月形子袍子。成熟的卵袋为感染期,卵毅污染子抱子食物或饮用水,继而经口侵入人体,在小肠中脱痰,释出子抱子,后者侵入肠黏膜细胞。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子抱子发育成为滋养体,经裂体增殖形成裂殖体,裂殖体成熟后释放出的裂殖子可侵入邻近的上皮细胞。裂殖子可继续裂体增殖或形成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体结合形成合子,最终形成卵娱,排出体外,完成其生活史(图1112)。排卵袋时限尚未明了,推测短于15天,但在慢性感染者可持续排卵翍数月至数年之久。 [致病】 贝氏裂等抱球虫的滋养体侵袭肠黏膜,导致增生性肠炎,但出现临床症状或被明确诊断者较少,有无临床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免疫功能正常患者感染后,经7~11天的潜伏期后病人可有发热、持图11-12贝氏器等抱球虫生活史示意图续数月至数年的腹泻、体重减轻等。腹泻每天6~10次,呈水样便或软便。免疫受累的宿主或艾滋病患者可出现持续腹泻,伴虚弱、厌食和体重减轻。艾滋病患者可发生肠外感染,有些患者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发热,同时伴有吞咽困难、恶心、呕吐、水样便。典型的病理表现有肠绒毛变平、变短、融合、变粗、萎缩,隐窝增生肥大,肠上皮细胞增生,固有层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实验诊断】 该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粪便中检测卵袭,方法包括直接涂片或浓缩后涂片法。但由于卵痪较小容易涌诊。在感染早期,尽管症状很严重,但由于原虫仍处于无性生殖阶段,粪检亦呈阴性,只有在有性生殖阶段方可检获卵痰。应用抗酸染色或改良抗酸染色可以比较清晰地检出卵弱。若在粪便中未能检查到卵溪有怀疑此虫感染者,可做十二指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流行与防治】 毅等抱球虫病为世界性分布,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比较普遍,如中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中国海南、云南、贵州、新疆、福建、湖南、黑龙江、广东、广西、浙江、山西及台湾等省、自治区有病例报道。随着艾滋病的发病率增多,姬等抱球虫病在艾滋病病人或同性恋男性中的发病率也在升高。贝氏毅等袍球虫被认为是仅引起人类感染的等抱球虫,而无其他保虫宿主。因摄入成熟卯嵌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亦可通过粪-口途径直接感染。卯翍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寒冷或潮湿的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预防本虫传播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和阻断粪-口途径等。治疗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嗯嗤(TMPSMZ)进行治疗,疗程1个月,一般在用药2天内即可控制腹泻。对磺胺过敏者单用乙胺啥唗治疗亦有效。 三、微抱子虫 微抱子虫(microsporidia)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其生物学分类地位尚存争议。既往将其列属于抱子虫,但在形态与生物学特性上介千原虫与真菌之间。晚近,根据分子生物学水平鉴定,许多学者将其定为真菌。微抱子虫有1000多种,广泛寄生千节肢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迄今已发现至少有8个属约15种微抱子虫可感染人体。主要有匹里虫属(Pleistophora)、脑炎微抱子虫属(Encephalitophora)、肠上皮细胞微抱子虫属(Enterocytozoon)和微粒子虫属(Nosema),可引起人类微抱子虫病(mi crospori di os i s)。有关人体感染微抱子虫的最早报道是在1959年,随后陆续又有十几例报道。1985Q年,Desporles在法国HIV感染者体内发现微袍子虫。之后,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微抱子虫是引起HI 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因而应引起重视。 [形态与生活史] 微抱子虫发育过程包括裂殖体,也称分裂体、抱子体、成抱子细胞和抱子等阶段。抱子是其典型的阶段,也是微抱子虫的感染期,也是微袍子虫生活史中唯一可在宿主细胞外生存的发育阶段。成熟的袍子呈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0-3. Oµ,m,宽约15~50µm,但不同属微抱子虫的抱子大小各异。袍子在光镜下有折光,呈绿色。成熟的抱子内含有极管(pol扣tube),亦称极丝(polar fi lamen t)。极管呈螺旋状从抱子前端的固定盘(anchoring disc)连至虫体末端,并缠绕胞核(图]1-13),后端有一空泡。极管的螺旋数依不同属的微袍子虫而异。 性抱子,再感染其他细胞并开始新的周期,也可随坏死脱落的肠细胞排出宿主体外,被释放到外界环境中的袍子可再感染新的宿主(图11-14)。在抱子生殖过程中形成厚壁抱子,成为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抵抗力的感染期虫体。 抱子增殖 (致病】 虫子 肠人 @胞细 质胞 的肠子入抱注 不同种的微抱子虫对入体的致病力不同,感染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也与宿主的免疫状态相关。微抱子虫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无特异性,例如感染脑炎微抱子虫属的虫种后,患者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发病者以艾滋病病人多见;微粒子微袍子虫属的虫体,寄生在内脏组织,主要累及肝雇肾脏、眼等器官,可表现为肝炎、肾炎等临床症状;肠上皮细胞微抱子虫屈的虫体主要累及小肠,主要症状是慢性腹泻、水样便,伴恶心、腹痛等,但无脓血便,亦可累及胆痰、角膜等部位引起病变。 第十一章抱子虫免疫正常的宿主往往出现慢性或持续性感染或仅有少量的体征和症状,而免疫受累的宿主可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实验诊断] 可采集粪便直接涂片或检查尿液、十二指肠液、胆汁等标本。用吉姆萨染色法、韦伯染色法(改良三色法)和Uv itex2B等染色法进行染色镜检;组织电镜检查可鉴定虫种,但其敏感性稍低;血清抗体检测法如ELISA和IFA亦已开始应用;此外,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也可试用,目前已建立了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解法的快速微抱子虫属特异性诊断方法。 [流行与防治] 微抱子虫病为人兽共患病,呈世界性分布。人类感染来源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人-人传播或动物-人传播,主要通过宿主吞食成熟抱子污染的水或食物或性接触等途径感染。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加,微袍子虫病在HIV感染者中的感染率日趋升高,达7%~50%不等。我国的发病率也有增加,故微抱子虫病作为一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原虫病应得到更多的重视。目前,在有关该病的传染源及传播模式尚未完全明了的情况下,注意个人卫生应该是重要的预防感染措施。 对此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嗤和烟曲霉素。阿苯达嗤可抑制微抱子虫微管蛋白的聚合,干扰细胞的分裂和营养的摄取有关,但治疗后仍存在复发现象。烟曲霉素对于脑炎微抱子虫引起结膜炎的局部治疗十分有效,但当对患者进行全身给药时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以及血小板减少。 四、人芽囊原虫 人芽嵌原虫由Perroncito于1899年首次报道,1911年Alexieff将其命名为Blastocystis enterocola,并将其归属于人类肠道内的酵母菌,随后1912年Brnmpt首次描述,并将其更名为Blastocystis hominis,这一命名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此后该虫一直被认为是对入体无害的酵母菌,直到1967年Zerdt根据其超微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而将其归为原虫类,并且指出其为引起人类腹泻的病原之一。1993年江静波等将其归入芽襄原虫新亚门(Blastocysta)。 [形态与生活史] 人芽艇原虫形态多样,在体外培养时可见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复分裂型、包誕型。空泡型虫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2~200µm之间不等,多为4~15µm,虫体中央有一透亮的大空泡,核呈月牙形或块状,数目1~4个不等,一般位于虫体周缘。颗粒型由空泡型发育而成,虫体中心内充满圆形颗粒状物质,在更换培养基种类、提高培养基中血清浓度、无菌化或加入某种抗生素诱导时可见此型。阿米巴型外形多变,有伪足突起,虫体可做缓慢移动,胞质中含细菌或颗粒状物质。复分裂型虫体含多个核,核与核之间有胞质相连。包毅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5µm,胞质中含有1~4个核,外覆一层厚的翋壁,森壁厚约5~100nm,因此包痰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 人芽痪原虫可行伪足运动,行二分裂和抱子增殖,富含空泡,呈厌氧代谢,可摄取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该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回盲部,在成形的人粪中典型形态为空泡型虫体,大小为6~40µm,而在腹泻水样便中则可发现阿米巴型虫体。致病期为阿米巴型虫体,但生活史的详尽过程尚未明了(图11-15)。 【致病】 人芽痰原虫致病性尚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该虫是一种机会致病性原虫,其致病力较弱,感染后是否发病主要与机体免疫力有关。但也有学者认为人芽襄原虫的致病与否或强弱与该原虫的基因型有关。人芽襄原虫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其可能的致病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破坏紧密连接蛋白导致肠黏膜屏障通透性增高及诱导促炎因子分泌增加等。体外试验研究发现,虫体本身及其溶出液可使中华仓鼠卵巢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等出现病理损害;B. homini.s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可以降解分泌型IgA。免疫抑制的BALB/c小鼠经感染后,仅出现体重减轻或反应淡漠,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小鼠的盲肠和结肠壁均有炎症细胞浸润、绒毛水肿等病变,在肠黏膜细胞边缘可见虫体,但虫体未侵入肠壁,亦未见引起溃疡。 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数感染者无任何症状,部分感染者则可出现腹泻、痉挛性腹痛、腹胀、呕吐等,也可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症状会反复出现,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急性病例较少,往往呈慢性迁延病程。一般来说,免疫功能低下者、精神障碍者及热带地区旅游者更易感染该虫。 [实验诊断】 常规的粪便检查可以检测虫体,包括直接涂片法、殡液染色法和培养法等方法。有时由千水的混人等可以破坏虫体而造成假阴性,亦应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哈门内阿米巴、微小内蜓阿米巴、微小隐抱子虫、真菌等相鉴别。目前,临床巳有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人芽痰原虫核糖体小亚基(SSU-rDNA)基因的PCR技术诊断入芽袋原虫感染。血清学诊断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等,但尚未用于临床。 [流行与防治] 入芽誕原虫呈世界性分布,在东南亚、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尤为多见。在免疫功能低下、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衰弱病人或热带地区旅游者中最常见。国内人群感染率多在10%以下,正常人群的感染率06%~58%,腹泻患者的检出率则为8.5%-18%,曾有报道安徽省阜阳市HIV阳性者合并入芽蜓原虫感染率为17.11%。该虫也可以寄生在猴、猩猩、狗、猫、猪、鼠等多种动物体内。能排出该虫的人或保虫宿主均是感染源,主要通过污染食物或水经粪-口途径传播。此外,接触动物(宠物)可引起粪-口途径感染。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等均与传播有关。昆虫在传播中亦起到了一定作用。 预防关键是消除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发现带虫者或患者应及时治疗。甲硝嗤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服用7~10天,症状可完全消失,但有复发现象。对甲硝哩有抗性的虫株可用复方磺胺甲嗯嗤、味喃嗤酮(痢特灵)等。 五、巴贝虫 巴贝虫(Babesia)在分类学上属于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a)、袍子虫纲(Class Sporozose)、梨形·o虫亚纲(Subclass Prioplasmasina)、梨形虫目(Order P1ioplasmjda)、巴贝虫科(family Babesidae)。该虫主要寄生于各种家养和野生哺乳动物(牛、马、羊、猪、啃齿类等)的红细胞内,引起红细胞破坏溶解。该虫感染人体可引起巴贝虫病(babesiosi s)。主要有三种巴贝虫可感染人体,即微小巴贝虫(Babesia micro饥)、分歧巴贝虫(B.如ergens)和邓肯巴贝虫(B. duncani,以前称为WAl),也曾有牛巴贝虫(B. bov is)和犬巴贝虫(B. canis)感染人的报告。巴贝虫病是一种由婢媒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巴贝虫病主要通过婢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血液交换和母体胎盘传播。自1957年,南斯拉夫报告了第一例人体病例以来,全球巳经报道了上于例人感染巴贝虫病例。我国在云南、内蒙古、台湾、浙江、广西等地亦有巴贝虫病病例报道。 【形态与生活史】 巴贝虫根据大小分为两型:大型虫体长2.5-5. Oµm;小型虫体长1.0-2.5µm。红细胞内的虫体形态多样,可呈逗点状、阿米巴状、环状、梨形、圆形、卵圆形等。单个或成对排列(双梨形,尖端互相靠近,钝端互成角度),也可为四联型(分成4个排列成十字形小体)。虫体的核呈点、球或块状,紫红色。一个红细胞内可有多个虫体寄生,以1~4个居多,并表现为不同发育期。 该虫生活史尚未完全明了。巴贝虫生活史包括在媒介婢体内有性繁殖阶段和哺乳动物红细胞内无性发育两个阶段。幼婢叮人吸血时,吸入宿主外周红细胞内的雌雄配子体,后者进入婢的小肠上皮细胞等各个器官内发育繁殖。两周后,幼婢唾液腺内即出现含许多子袍子的抱子母细胞(sporoblast)或卯娱。子抱子通过幼婢叮咬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内。幼婢持续存在感染宿主的能力,即使发育为若虫时仍存在感染性。另外,有些巴贝虫尚存在经卵传递的现象,主要是动合子可进入婢卵巢并通过卵传递至子代,并可经卯传递数代。 子抱子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后,虫体自纳虫空泡内逸出,消化宿主的血红蛋白,不产生任何色素或其他残留体。在宿主红细胞内,大多数裂殖子发育为滋养体,并以二分裂法繁殖。当红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逸出,再侵入新的红细胞,重复分裂繁殖。某些滋养体发育为配子体,配子体在红细胞内除体积增大外并不繁殖,只是进入婢肠后才继续发育并进行有性生殖。巴贝虫除了通过婢媒传播以外还可通过输血传播。 【致病l人巴贝虫病的临床表现是由宿主红细胞内无性繁殖期虫体的作用及宿主红细胞溶解所致,并与宿主免疫状态有关。 巴贝虫病的潜伏期1~4周。免疫功能正常宿主多呈自限性,即症状仅持续2~4周。症状包括发热、不适、疲劳、肌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偶有心动过缓。重症感染者可突然起病,高热、寒战,体温可高达40°C,症状类似疤疾。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黄疽及血红蛋白尿,也可有肝、脾肿大。危重患者出现肝肾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此外,脾切除者往往起病突然,出现血尿、黄疽及严重贫血,伴有肾衰竭、肺水肿等。血清中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未结合的胆红素以及乳酸脱氢酶等水平升高。其死亡率高可超过50%。另外,被婢叮咬而发病的患者还会出现一些诸如螺旋体、立克次体合并感染的情况,使症状更为严重。艾滋病患者感染巴贝虫后易转化成慢性感染。 [实验诊断】 末梢血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是诊断该病最常用的方法。红细胞感染率往往会高至49.8%,甚至达85%。依据感染宿主的不同,血涂片所见虫体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血涂片中可查见原虫的持续时间为3~12周。血清学检测已被广泛应用千流行地区人感染巴贝虫病的确诊,如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适用于低感染率的虫体检测,如PCR等,可用千辅助诊断。此外,动物腹腔接种是诊断巴贝虫病的敏感方法之一,但无法满足临床大批量、快速检测的需要。【流行与防治】巴贝虫的宿主非常广泛,多种家畜如牛、马、羊、犬、猫等和野生动物均可感染,人类可以感染其中的一些虫种。例如,欧洲主要流行牛源性分歧巴贝虫,美国主要流行微小巴贝虫,我国有近十例感染两种虫种的报告。巴贝虫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婢叮咬、器官移植、输血和经胎盘传播等途径。传播巴贝虫病的主要婢种有草原革婢、森林革婢、银盾革婢、中华革婢、濂形扇头婢、长角血婢等。 目前常用的有效药物为克林霉素和奎宁,阿托伐酰(atovaquone)和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等可以作为二线药物。联合用药效果好,但毒性较明显,包括听力障碍、低血压、胃肠不适等。严重感染者首选克林霉素和奎宁治疗、中等严重程度患者选择阿托伐醋和阿奇霉素治疗。在免疫抑制、HIV感染者或严重巴贝虫感染者,有时药物治疗不能奏效,则需采用其他疗法。本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防止被婢叮咬,加强公共卫生设施管理,消灭婢滋生环境,灭鼠,以及发展免疫预防等。已经研制用于牛和其他动物的疫苗,包括减毒疫苗、体外培养的可溶性抗原疫苗以及重组疫苗等。 (刘登宇) The phylum Apicomplexa consists of numerous genera, several of which ru·e pathogens of considerahle medical, veterina1-y and economic importan ce. The phylum includ es parasites of humans(Plasmodium, Toxoplasm,a, Cryptosporidium, lsospora, Babesia), cattle(Theileria, Babesia)and poultry(Eimeria), Other, less pathogenic pru·asites of domestic animals include S(J,rcocystis and Neospora. The phylum Apicomplexa includ es over4600species of protozoa that all are obligat01-y parasites and all of which have a unique complex of organelles specialized for movemen t and invasion of hosl cells and tissues. Toxoplasma gondii and Cryptosporidium are major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Others caus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nimal diseases such as babesiosis, coccidiosis and theileriosis. Some are important causative agents of human and animal diseases, the most potent of which is Plasmodium, the agent of malaria,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being in the top three killers in the world.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s caused by medically important pathogens is expected to rise as a result of widespread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and also due to the increasing in number of humans with AIDS, in whom而ec tion s by cocc心a such as Toxoplasma gondii and Cryptospor心ump(J,门)um are potentially fataLSporozoa alternate between asexual and sexual development in one or more vertebrate or invertebrate hosts, they are transmitted to the new host in various ways:some, such as the malaria parasite, are transmitted by infected mosquitoes, whereas others are transmitted in the feces of an infected host or when a predator eats infected prey. 第十二章纤毛虫 纤毛虫隶属纤毛门(Ph y lum Ciliophora)动基裂纲,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ci lia),即便有些虫种在生活史的某阶段缺失纤毛,也普遍存在表膜下纤毛系统。纤毛短而密,在虫体表面有节律地顺序摆动,形成波状运动,加之纤毛在排列上稍有倾斜,因而推动虫体以螺旋形旋转的方式向前运动。虫体也可依靠纤毛逆向摆动而改变运动方向,如向后移动等。 纤毛虫有大核和小核各一个,偶尔也可见数个小核。前者采取无丝分裂,后者为有丝分裂。接合生殖时,遗传特征由小核传递,但也有证据表明大核可能含有决定虫体表型特征的因子。虫体近前端有一明显的胞口,下接胞咽,后端有一个较小的胞肛。纤毛覆盖整个虫体或位千虫体的部分表面,呈略倾斜的纵向排列。多数纤毛虫营自生生活,但也有不少虫种可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消化道内以共栖的方式存在。与医学有关的仅结肠小袋纤毛虫一种。 结肠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几tidium coli Malmsten,1857)属小袋科、动基裂纲,是人体最大的寄生性原虫。Malm s ten于1857年首次从两名痢疾患者的粪便中发现了该虫,当时定名为结肠草履虫(Paramecium coli)。Stein千1862年将该虫种归千小袋属(Balanlidium),更名为结肠小袋纤毛虫。该虫寄生于人体结肠内,可侵犯宿主的肠壁组织,引起结肠小袋纤毛虫病(bal antid团SIS),也称为结肠小袋纤毛虫痢疾(balantidial dysentery)。该虫的流行特征和致病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似。 [形态与生活史】 结肠小袋纤毛虫有滋养体和包蜓两个生活史阶段。滋养体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无色透明或淡灰略带绿色,大小为(30~150)µmx(25~120)µm。虫体外被表膜,有许多斜纵形的纤毛,活的滋养体可借助纤毛的摆动做快速旋转式运动。虫体富弹性,极易变形。滋养体前端有一凹陷的胞口,下接漏斗状胞咽,颗粒状食物借胞口纤毛的运动进入虫体,形成食物泡经消化后,残渣经虫体后端的胞肛(cy top yge)排出体外。虫体中、后部各有一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具有调节渗透压的功能。苏木素染色后可见一个肾形的大核和一个圆形的小核,后者位于前者的凹陷处。包誕圆形或卯圆形,直径为40~60µm,淡黄或浅绿色,嵌壁厚而透明,染色可见一明显的腊肠型大核(图12-1)。 包痪随食物或水经口进入宿主体内,在胃肠道脱娱逸出滋养体。滋养体在结肠内定居,以淀粉、细菌及肠壁脱落的细胞为食,迅速生长,以横二分裂进行繁殖,在分裂早期虫体变长,中部形成横缢并收缩,后部的个体另长出胞口,小核首先分裂,大核延长并在中部收缩形成两个核,然后从横缢处分开。前面的收缩泡进入前面的子体,后端的收缩泡则进入另一子体。刚形成的子体较母体小,通过接合生殖逐渐恢复原来大小。在一定的条件下滋养体还可侵犯肠壁组织。由于肠内理化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滋养体变圆,同时分泌襞壁将虫体包围成裂,包痪随粪便排出体外,包翍在外界不再进行分裂增殖。滋养体若随粪便排出,也有可能在外界成翍,而人体内的滋养体较少形成包燧。 86第二篇医学原虫学 胞口胞咽 襄壁 纤毛 大核 滋养体包痰 【致病】 滋养体寄生于结肠,大量增殖,可引起宿主消化功能紊乱。虫体分泌透明质酸酶并借助机械运动侵犯结肠黏膜甚至黏膜下层,引起溃疡。严重病例可出现大面积结肠黏膜的破坏和脱落,病理变化颇似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多数感染者为无症状型,但粪便中可有包痪排出,因此,这部分感染者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慢性型患者表现为周期性腹泻,大便呈粥样或水样,常伴有黏液,但无脓血。急性型亦称痢疾型,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病,可有腹痛、腹泻和黏液血便,并伴有里急后重,有的出现脱水、营养不良及消瘦。本虫滋养体偶可经淋巴管侵袭肠外组织,如肝、肺或泌尿生殖器官等。 [实验诊断】 粪便直接涂片查到滋养体或包痪可确诊。由于虫体较大,一般不易漏检。新鲜粪便反复送检可提高检出率,必要时亦可采用乙状结肠镜进行活组织检查或用阿米巴培养基进行培养。【流行与防治】结肠小袋纤毛虫呈世界性分布,以热带、亚热带地区较多,已知3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虫,其中猪的感染较普遍,感染率为14.2%-72.2%,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一般认为人体的大肠环境不适合该虫的生长,因此入体的感染较少,呈散在发生。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吉林、辽宁、台湾等地都有病例报道。通常认为人的感染来源于猪,不少病例有与猪的接触史。有的地区人的发病率与猪的感染率一致,故认为猪是入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但也有的地区猪的感染率很高,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极低,或只发现猪感染。 人体感染主要是通过食入被包痰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包袋的抵抗力较强,在室温下可存活2周至2个月,在潮湿环境里能存活2个月,在干燥而阴暗的环境里能存活l~2周,在直射阳光下3小时后死亡,对于化学药物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在10%甲睦溶液中能存活4小时。 本虫的防治原则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同。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病率不高,重点在于预防,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管好人粪、猪粪,避免虫体污染食物和水源。治疗可用甲硝嗤或小架碱等。 (刘文琪) Balantidiasis is worldwide, with pigs as an animal reservoir, and human infection occurs more frequently in regions where pigs are raised. Balantidium coli is the largest parasiti c protozoan in human. Cysts are the parasite stage responsible for transmission. The trophozoites establish th e订colonization in1缸ge intestine by binary fission, durin g which conjugation may also occur. Some trophozoites invade the wall of the colon, but the infection is normally asymptomatic. Symptoms,when present, can be severe in deb山tated persons, including persistent diarrhea, dysentery, abdominal pain, and weight loss. Laboratory diagnosis is usually based on detection of trophozoites in stool specimens or in tissue collected during endoscopy. The principle of prevention refers to Enta rrweba histolytica. 第三篇 医学蠕虫学 蠕虫(helminth)是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由于这些动物依赖肌肉的收缩进行蠕动状运动,所以通称为蠕虫。蠕虫不是动物分类上的概念。蠕虫包括环节动物门(Phylum Annelida)、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和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中的动物。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统称蠕虫病(helminthiasis),以寄生蠕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称蠕虫学(helminlhology)。本篇主要涉及有医学意义的吸虫、绛虫和线虫。 第十三章吸虫 第一节概论 吸虫(trematode)属千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Trematoda)。该纲下包括3个目,即单殖目(Monogenea)、盾腹目(Aspidogas trea)和复殖目(Digenea)。单殖目吸虫为水生冷血脊椎动物的寄生虫,特别是鱼类寄生虫。盾腹目吸虫为软体动物、鱼类和龟、鳖等动物的寄生虫。寄生人体的吸虫都屈复殖目,称为复殖吸虫(digenetic trematode)。复殖吸虫种类繁多,生活史复杂,具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软体动物中寄生,有性世代大多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 【形态】 复殖吸虫成虫大多背腹扁平、呈叶状或舌状,少数呈扁锥形或近圆柱形,虫体大小因种而异。虫体表面光滑或覆盖有小棘的角质层。吸盘为附着器官,通常有2个,体前端的一个包围着口孔,称口吸盘,体后一个位千腹面,称腹吸盘。生殖孔开口千腹吸盘的前缘或后缘处,个别虫种具生殖吸盘。i排泄孔位于虫体的末端(图13-1)。 1.体壁吸虫的体壁是由皮层(tegument)和皮层下的细胞体构成,系合胞体(syncytium)结构,覆盖千虫体的体表。皮层和细胞体之间有胞质小管相通。皮层整层为胞质性,无核也无细胞界线,由外质膜(external plasma membrane)、基质(matrix)和基质膜(basal plasma membrane)组成。感觉器位千基质中,有纤毛伸出体表之外,另一端有神经突(n erve process)与神经系统相连。基质膜之下为基层(basement layer),基层之下为外环肌和内纵肌。皮层细胞(tegumentary cell)位千肌层下,较大,内有胞核、内质网、核糖体、吞噬体(phagosome)、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有许多胞质通道与基质相通,也有的通到虫体内的实质细胞(parenchymal cell),胞质内及胞质通道中均有许多分泌小体。吸虫的体壁具有保护、吸收营养和感觉等功能(图13-2)。 孔末袋#管腺腺管管痪, 支殖宫茎界谍氏黄氏精合 盘咽管出丸 胞腺体,各有管道通向虫体前端。肠管分左右两支向虫体后端延伸,绝大多数虫种的两条肠管在虫体后端形成封闭的盲端,不再合拢,少数吸虫(如裂体科)的两条肠管在体后部汇合成单一的盲管。吸虫无肛门,未被消化吸收的废物经口排出体外。 3.排泄系统由焰细胞(flame cell)、毛细管、集合管、排泄痪和排泄孔等组成(图13-3)。焰细胞为凹形细胞,具有一个大的细胞核,显微镜下核仁明显可见,在凹入处有一束纤毛(图13-4)。焰细胞因其纤毛颤动时似火焰跳跃而得名。排泄液借纤毛的额动而进入胞腔,然后经毛细管、集合管集中到排泄毅,最后从排泄孔排出体外。复殖目吸虫的排泄孔只有一个,位千虫体的后端。 4神经系统复殖吸虫的神经系统不发达。在咽的两侧各有一个神经节,相当于神经中枢。神体棘感觉纤毛外质膜感觉器焰细胞基质分泌小体分泌小体线粒体皮层细胞排泄森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实质细胞排泄孔图13-2复殖吸虫成虫体壁结构模式图图13-3复殖吸虫排泄系统模式图经节间彼此有背索相连。两个神经节各发出前后三条神经干,分布千背面、腹面及侧面。向后伸展的神经干,在儿个不同的水平上皆有横索相连。感觉末梢由前后神经干发出到达口吸盘、咽、腹吸盘等器官,以及体壁外层中的许多感觉器(图13-5)。 细胞核 线粒体 纤毛腹索 内质网腹吸盘 背索 毛细管 5生殖系统复殖吸虫中除了裂体科是雌雄异体外,其他均为雌雄同体。雌雄生殖孔开口千生殖窦(genital sinus)内,或各自由生殖孔开口。雄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输出管、输精管、储精袭、射精管、阴茎袋、前列腺与阴茎。阴茎开口于生殖窦或生殖孔,交配时阴茎可经生殖孔伸出体外与雌性生殖器官的远端相交接。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卯管、梅氏腺(Mehlis's gland)、卵模(oo type)、卵黄腺及子宫等。另外还有劳氏管(Laurer's canal),其一端接受精禄或输卯管,另一端向背面开口或成为盲管。卵黄腺由许多卵黄泡组成。卵黄细胞或卯黄球由卯黄泡经小管、上下纵管、横卯黄管、卵黄痰进入卯黄总管。卯黄总管与输卵管汇合后在子宫的起点前,其周围有一群单细胞腺即梅氏腺,被梅氏腺包圉的部分称卯模。卵细胞由卯巢排出后在输卵管中与精子相遇而受精,然后与由卵黄管排出的卵黄球一同进入卵模。各虫种卵壳的特殊形状为卵模收缩的结果。虫卵出卵模后经子宫逐渐向生殖孔移动,卵的成熟程度随移动而增加。子宫长短不一,靠近生殖孔的一段称为子宫远端(metraterm),为肌质结构,虫卯由此排出;子宫远端尚有阴道的作用,吸虫可进行异体受精或自体受精(图13-6,图图13-6复殖吸虫成虫卵巢卵模结构模式图图13-7复殖吸虫成虫生殖系统末端结构模式图【生活史】 复殖吸虫的生活史复杂,不但具有世代交替(即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的交替),还有宿主转换。宿主转换包括在有性世代寄生的宿主(终宿主)和无性世代寄生的宿主(中间宿主)间的转换。有些吸虫在无性世代还需转换宿主(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等)或通过转续宿主进入终宿主体内。复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或其他软体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依虫种不同而异,有鱼类、甲壳类或节肢动物等。终宿主大多为脊椎动物和人。 复殖吸虫生活史较为复杂,各种吸虫也有差别,但基本生活史类型相同,生活史发育阶段主要包括卯(ovum/egg)、毛蚴(m irac心um)、胞蚴(sporocysl)、雷蚴(red国)、尾蚴(cerc虹ia)、嵌蚴(encysted me t.acercaria)后尾蚴(metacercaria)(从簇中脱出的幼虫)与成虫(adult)。复殖吸虫的生活史离不开水,虫卵必须入水或在水中被软体动物吞食后才能孵化出毛蚴,毛蚴进入中间宿主后发育为胞蚴,胞蚴体内的胚细胞经反复分裂后发育成许多雷蚴,最后从母体逸出。胞蚴和雷蚴可有多代,有的虫种可继续产生三四代雷蚴。每个雷蚴内的胚细胞经无性分裂发育成许多尾蚴,这种现象称为幼体增殖或多胚增殖。尾蚴成熟后,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影响下即可从母体逸出。通常一个受精卵或一个毛蚴进入螺体内,经过发育可形成大量的尾蚴。尾蚴借助尾部的摆动,在水中游动,在某些物体上结艇形成嵌蚴,或进入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褒蚴。檄蚴进入终宿主消化道后,后尾蚴即脱誕而出,在适宜的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裂体科的吸虫(如血吸虫)的生活史无雷蚴和痪蚴期,但有两代胞蚴,由子胞蚴内的胚细胞分裂发育为许多尾蚴,尾蚴直接侵入终宿主经童虫发育为成虫。 【生理]寄生吸虫在其种系发生过程中不仅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一系列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变化,而且也产生了适应寄生生活所需要的生理功能。 吸虫营养来源主要为宿主肠内容物、肠黏膜、血液或组织液,因虫种和寄生部位差异而不同,消化过程主要在吸虫的肠内进行,但有的吸虫兼有细胞外和细胞内消化。寄生吸虫与宿主体液间有一层变动着的界面,这种界面既存在于虫体的体表,也存在千虫体消化管道的内面。气体(如氧)和小分子物质可经此界面直接进入虫体,如有的吸虫可以通过体表皮层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核昔酸等。因此,此层界面可称为营养界面。吸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等也可经此界面排出体外。 吸虫主要通过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获得能最。葡萄糖和糖原等碳水化合物被认为是吸虫重要的能噩来源。大多数寄生吸虫的成虫主要依靠糖的无氧酵解获得能微,但在某些吸虫的幼虫期,还需要从有氧代谢中获得一定的能蜇,以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吸虫生活史过程中基本是需氧的,但吸虫缺呼吸系统,氧主要是由体表、消化道内壁或其他与氧接触的部位进入体内,有的虫种氧是随食物摄入到消化道,然后再向组织扩散。不同种类吸虫寄生部位各异,所处环境的氧含星差别也很大。即使同。 第十三章吸虫 一种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对氧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长期适应的结果使得吸虫获得了良好的调节氧消耗率的能力,并能在氧分压低时更经济地利用氧。 吸虫体内的蛋白质主要为结构蛋白(包括胶原蛋白、硬蛋白、血红蛋白、收缩蛋白及弹蛋白等)、游离蛋白质和酶三大类。吸虫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从其所处组织周围通过其消化道或体表吸收。蛋白质与酶还参与吸虫各种酶促反应及维持虫体正常运转;构成吸虫的保护性因子、毒素、激素、氨基酸储备;参与渗透压调节及氧与二氧化碳运送。 吸虫组织中的脂类具有多种功能,既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组分,又是重要的能量储备形式,部分脂类组分也是细胞色素链和膜运转机制中的一个组分,类固醇在代谢调节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虫体所需的脂肪酸全部靠从宿主获得,吸虫本身只有加长某些脂肪链的功能,脂肪酸主要积存千虫体的组织和排泄系统中。 【分类】 我国常见的人体吸虫分类及寄生部位见表13-1。 科属种感染期感染途径寄生部位 后睾科支睾屈华支睾吸虫 Opisthorchiidae CLonorclus C. sinensis痰蚴经口肝胆管 异形科异形屈异形异形吸虫 Opisthorchiida e Heterophyes H. heterophyes痰蚴经口肠管 姜片屈布氏姜片吸虫片形科Fascwlops从F. b购.如痰蚴经口小肠Fasc iol idae片形属肝片形吸虫溪蚴经口肝胆管并殖属卫氏并殖吸虫并殖科Paragon.ui吵P. westermant襄蚴经口肺Paragonimidae狸殖属斯氏并殖吸虫Pagw,wgonim监P. skrjab四痰蚴经口皮下或其他组织器官Sch istosomatidae Sclustosoma S.Japomcwn尾蚴经皮肤门脉系统(吴忠道) 第-一4_硬匕-cb:I n.,.,.....L.. -T-J巳文幸吸虫} 华支睾吸虫[Clono rchis sinensis(Cob bold,1875)Looss,1907],又称肝吸虫(liver fluke)。成虫寄生千入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诅SIS),又称肝吸虫病。本虫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McConnel1878年报道了我国第一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香港一位厨师)。1975年先后在湖北江陵西汉古尸和战国楚墓古尸体内发现了本虫的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 [形态J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雌雄同体。虫体大小一般为(JO-25)mm x(3-5)mm。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前者位千体舫端,后者位于虫体前L/5处。消化O道简单,口位于口吸盘的中央,咽呈球形,食管短,其后为肠支。肠支分为两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不汇合,末端为盲端。排泄痪在体后为一略带弯曲的长袋,前端到达受精娴水平处,并向前端发出左右两支集合管,排泄孔开口于虫体末端。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l对,前后排列千虫体后部1/3处,呈分枝状。两睾丸各发出1条输出管,向前约在虫体中部汇合成输精管,与储精襄相通,经射精管进入位千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缺阴茎袋、阴茎和前列腺。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个,浅分叶状,位千睾丸之前,输卯管发自卵巢,其远端为卵模,卵模周围为梅氏腺。卯模之前为子宫,盘绕向前开口于生殖腔。受精毅在睾丸与卵巢之间,呈椭圆形,与输卵管相通。劳氏管位于受精痰旁,也与输卵管相通,为短管,开口千虫体背面。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千虫体的两侧,两条卵黄腺管汇合后,与输卵管相通。 虫卯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端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究。卵甚小,大小为(27~35)µmx(12~20)µm。从粪便中排出时,卵内已含有毛蚴(图13-8)。 毛蚴 小虫卵 卵巢 丿受精蹊 雷蚴尾蚴成虫 【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为典型的复殖吸虫生活史(图13-9),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襄蚴及后尾蚴等阶段。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狗、猫等),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成虫寄生于入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痪内,也偶见千胰腺管内。成虫产出虫卵,虫卯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类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成为胞蚴,再经胚细胞分裂,形成许多雷蚴,每个雷蚴又进一步分裂,发育为许多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则侵入其肌肉等组织,经20~35天,发育成为袋蚴。痪蚴呈椭球形,大小平均为0.138mmx0.15mm巢壁分两层。裂内幼虫运动活跃,可见口、腹吸盘,排泄痰内含黑色颗粒。襄蚴在鱼体内可存活3个月到1年。痰蚴被终宿主(人、猫、狗等)吞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痰壁被软化,痰内幼虫的酶系统被激活,幼虫活动加剧,在十二指肠内破袋而出。一般认为,脱襄后的幼虫进入胆总管循胆汁逆流而行,在几小时内部分幼虫即可到达肝内胆管,在此发育为成虫并产卯。但也有动物实验表明,幼虫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到达肝胆管内。袋蚴进入终宿主体内至发育为成虫并在粪中检到虫卯所需时间随宿主种类而异,人约1个月,犬、猫约需20~30天,鼠平均21天。人体感染的^}成虫数量差别较大,曾有多达21000条成虫的报道。成虫寿命约为20~30年。 第十三章吸虫95 第一生匣宿主沼螺、涵螺、豆螺\-_虾 【致病】 1.致病机制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脏受损。病变主要发生千肝脏的次级胆管。成虫在肝胆管内破坏胆管上皮及黏膜下血管,虫体在胆管寄生时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机械剌激等因素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及炎性反应,出现胆管上皮增生及胆管局限性的扩张,扩张多呈圆柱形或禄状。受累胆管多呈腺瘤样改变,感染严重时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引起胆汁流通不畅,往往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可出现胆管炎、胆艇炎、阻塞性黄疽或胆管肝炎。 胆汁中可溶的葡萄糖醒酸胆红素在细菌性B-葡萄糖醋酸昔酶作用下变成难溶的胆红素钙,这些物质可与死亡的虫体碎片、虫卵、胆管上皮脱落细胞等形成胆管结石。因此华支睾吸虫感染常并发胆管感染和胆石症,胆石的核心往往可找到华支睾吸虫卵。 华支睾吸虫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很多,其中较常见的有胆痪炎、胆管炎、胆结石、肝胆管梗阻和胆管肝炎等。成虫偶尔寄生千胰腺管内,引起胰管炎和胰腺炎。 此外,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还可以引起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而致胆管癌,主要为腺癌。 2009年2月在法国里昂国际肿瘤中心(I ARC)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生物致癌因素审定工作会议上提出“华支睾吸虫致人类胆管癌证据充分"。这是世界权威机构第一次对华支睾吸虫致癌证据充分做出评定。关于华支睾吸虫感染并发原发性胆管癌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2.临床表现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与寄生的虫数及患者的机能状态有关。潜伏期1~2个月。轻度感染时不出现临床症状或无明显临床症状。重度感染时,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包括发热、胃痛、腹胀、食欲减退、四肢无力、肝区痛、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状不很明显。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表现为慢性症状,患者的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疲乏、上腹不适、食欲减退、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较为常见。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多在左叶,质软,有轻度压痛,脾肿大较少见。严重感染者伴有头晕、消瘦、水肿和贫血等,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胆管癌,甚至死亡。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华支睾吸虫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除消化道症状外,常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水肿、肝肿大和发育障碍,以至肝硬化,极少数患者甚至可致侁儒症。 【实验诊断】 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有时不够典型,应注意与病毒性肝炎急慢性胆毅炎,胆结石,胃、十二第三筛医学蠕虫学指肠溃疡病等相鉴别。注意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曾生活于流行区,有无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史。1病原学检查粪检找到华支睾吸虫卵是确诊的根据,一般在感染后1个月可在大便中发现虫卵,常用的方法有:(I)涂片法:直接涂片法操作虽然简便,但由千所用粪便拭少,检出率不高,且虫卯甚小,容易淜诊。定量透明厚涂片法(改良加藤法,Ka to-Katz tech n iq u e),在大规模肠道寄生虫调查中,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粪检方法之一,可用千虫卵的定性和定量检查。 (2)集卵法:此法检出率较直接涂片法高,包括漂浮集卵法和沉淀集卵法两类,沉淀集卵常用水洗离心沉淀法、乙酪沉淀法。 (3)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引流胆汁进行离心沉淀检查也可查获虫卵。此法检出率接近100%,但技术较复杂,一般患者难以接受。临床上对病人进行胆汁引流治疗时,还可见活成虫,虫体表面光滑,姥缩有蠕动,根据形态特征,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华支睾吸虫卵与异形类吸虫卵在形态、大小上极为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应注意鉴别。另外也要注意与服用灵芝及其制品的患者粪便中的灵芝抱子相鉴别。 2免疫学诊断近年来随着酶、放射性核素、生物素、胶体金等标记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新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检测血清抗体或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华支睾吸虫病的检出率大大提高。目前,在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免疫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汃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等方法。 3影像学诊断用B型超声波检查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时,在超声声像图上可见多种异常改变。肝内胆管壁回声发生改变,胆管壁回声增多、增粗、增强、呈小等号样,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或呈弥漫性扩张,胆管结石或局部见钙化点。肝脏轻度增大,肝内回声增租、增强,分布不均匀。胆载壁增厚,合并结石,胆袭息肉。胆弱内有可飘动、不伴声影的细管状高回声带,森内出现粗大或细小的散在光点。对超声显像图有改变者,应高度怀疑此病的可能,应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做出诊断。B型超声波检查对于肝吸虫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CT检查对华支睾吸虫病诊断也有较大价值。在CT照片上,华支睾吸虫病所致的肝内胆管的改变特征是:胆管扩张由周边小胆管向肝门区及III级以下胆管发展,尤其是向被膜下小胆管发展,肝外胆管无明显扩张。肝边缘部小胆管细枝状、小毅状扩张是特异性征象。少数病例胆森内可见不规则组织块影。因此认为CT是本病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流行]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汃1,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中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地未见报道外,在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现或流行。据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流行区感染率为2.4%,推算流行区感染人数为l249万人。其流行区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上升了75%。感染率最高是广东省,为17.48%,其次是广西和黑龙江,分别为9.44%和4.54%,分别上升了.182%、164%和630%。因该病屈人兽共患病,估计动物感染的范围更广。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除衙要粪便入水,水中有适宜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外,还与当地居民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1传染源能排出华支睾吸虫卵的病人、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主要保虫宿主为拙、狗和猪。另外还有报道,牛、鼠类、水貂、狐狸、野猫、猫、水獭、材、狼、虎等30余种哺乳动物也是保虫宿主。在实验室,豚鼠、家兔、大鼠、海狸鼠、仓鼠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华支睾吸虫。 有报道,2010—2012在广东珠三角地区检查家猫5l6只,其中214只感染华支睾吸虫,阳性率为41.47%。华支睾吸虫有若广泛的保虫宿主,其感染率与感染度多比人体高,对人群具有潜在的威胁性。 第十三章吸虫 2传播途径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有赖于粪便中的虫卯有机会入水,而水中存在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以及当地人群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作为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可归为4科6属12个种,最常见的有:纹沼螺、赤豆螺(傅氏豆螺)、长角涵螺。这些螺均为坑塘、沟渠中小型螺类,适应能力强。各种螺感染华支睾吸虫的程度各地报道不相同,而且感染率随季节变化。在螺体内,华支睾吸虫一般只发育至尾蚴阶段。但也有报道华支睾吸虫在螺体内能发育成为载蚴,这可能是尾蚴成熟后因环境变迁,螺不能在水中生活,尾蚴不能逸出,而进一步发育为级蚴。 华支睾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选择性不强,我国已证实的淡水鱼宿主有15科57属]01种。但从流行病学角度看,起传播作用的主要是常见的经济鱼类和常见的野生鱼类。养殖的淡水鲤科鱼类,如草鱼(白皖)、青鱼(黑皖)、链鱼、捕鱼(大头鱼)、绫鱼、鲤鱼、编鱼和卿鱼等特别重要,是居民最常食用的鱼类。有调查报告,2008—2009年分别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江门市新会区、中山市、龙川县等4个县(市、区),采获11种淡水鱼共488尾,狐蚴阳性率在14.70%-56.25%之间。其中皖鱼、链鱼、屾鱼、绫鱼、白卿、梭边鱼及石娟鱼7种淡水鱼检出华支睾吸虫娱蚴阳性。2009年在长春市市售淡水鱼中检测到的华支睾吸虫痰蚴的感染率平均为l.72%,其中鲤鱼的感染率为5.26%。常见的野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克氏鲸鱼感染率很高,与儿童华支睾吸虫病有关。在中国台湾省日月谭地区,上述两种小型鱼华支睾吸虫褒蚴的感染率甚至高达100%。2008年前的资料表明在黑龙江佳木斯和绥滨、广东珠江三角洲、安徽合肥、重庆、山东莱西、四川遂宁、吉林永吉等地麦穗鱼感染率曾达100%。2013年5-11月的调查资料显示,从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段采集野生淡水鱼,共采集到9种1175尾野生淡水鱼(包括卿鱼、麦穗鱼、翘嘴红舶、蛇蚐等),华支睾吸虫翍蚴总感染率为51.2%(602/1175)。誕蚴可分布在鱼体的各部分,如肌肉、皮、头、俭限鳍及鳞等,一般以鱼肌肉最多,尤其在鱼体中部的背部和尾部较多。因鱼的种属不同,娱蚴的分布亦可不同。除淡水鱼外,淡水虾如细足米虾、巨掌沼虾、中华长臂虾和赘虾等也可有毅蚴寄生。 3易感人群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无性别、年龄和种族之分,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当地人群是否有生吃或半生吃鱼虾的习惯。实验证明,在厚度约Imm的鱼肉片内的袭蚴,在90't:的热水中,1秒钟即能死亡,75't:时3秒内死亡,70't:及60't:时分别在6及15秒内全部死亡。痰蚴在醋(含醋酸浓度3.36%)中可活2个小时,在酱油中(含NaCl19.3%)可活5小时。在烧、烤、烫或蒸全鱼时,可因温度不够、时间不足或鱼肉过厚等原因,未能杀死全部痪蚴。成人感染方式以食生鱼或未煮熟的鱼为多见,如在广东珠三角、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人群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而感染;东北朝鲜族居民主要是用生鱼佐酒吃,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部分地区居民因有活吞小鱼、吃盐拌小生鱼的习惯而感染;福建省晋江地区南安县部分居民喜食生虾也曾有感染。儿童的感染则与他们在野外进食未烧烤熟透的鱼虾有关。此外,抓鱼后不洗手、使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祜板切熟食、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等也有使入感染的可能。 [防治] 1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和感染者。治疗药物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咄嗤酮(praziquantel)与阿苯达嗤(albendazole)。家养的猫、狗如粪便检查阳性者应给予治疗。根据近年全国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防治经验,在重感染地区(感染率超过40%),应全民服药;感染率低于20%的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防治,措施均为每年服药1次,经过连续3年的防治,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不让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进入鱼塘。结合农业生产清理塘泥或进行药物灭螺,对控制本病也有一定的作用。本病是由千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袋蚴的淡水鱼、虾所致,预防应抓住经口传染这一环节,防止食入活嫘蚴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3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本病的危害性及其传播途径,自觉不吃生的及未煮熟的鱼肉或虾,改进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注意生、熟食的厨具要分开使用。不要用未经o. 98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煮熟的鱼、虾喂猫等动物,以免引起感染。随着淡水养殖业迅速发展,还应加强鱼类等食品的卫生检疫工作。 第三节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心幻(Lankesler,1857)Odhner,1902]简称姜片虫,是寄生千人、猪小肠内的大型吸虫,可致姜片虫病(fasciolops田sis)。我国医书中早有“肉虫”“赤虫”等记述。姜片虫病的流行常常与种植人、猪食用的水生植物和养猪业有密切关系。姜片虫病主要流行千亚洲,故又称为亚洲大型肠吸虫(giant asian intestinal fluke)。 [形态】姜片虫成虫(图13-10)硕大、肉红色,肌肉丰富而肥厚,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窄后宽,长为20~姜片虫需有两种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图13-11)。中间宿主是扁卷螺(Segmenl,ina),终宿主是人及猪(或野猪)。以菱角、苹弃、荌白、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为传播媒介。 姜片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上段,虫卵随终宿主粪便排入水中,在适宜温度26~32t,经3~7周的发育孵出毛蚴。毛蚴侵入扁卷螺的淋巴间隙中,发育为胞蚴胞蚴经1~2个月完成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的发育和无性增殖,尾蚴自螺体陆续逸出。尾蚴在水中吸附于水生植物等物体的表面,分泌成袭物质包裹其体部,脱去尾部而成娴蚴。战蚴呈扁圆形,光镜下见两层裂壁:外层草帽状,脆弱易破;内层扁圆形,透明而较坚韧。痪内后尾蚴的排泄艇两侧的集合管中含许多折光颗粒,为其特征。宿主食入嫘蚴,在消化液和胆汁作用下,后尾蚴逸出并附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的黏膜上吸取营养,约经l~3个月发育为成虫。在猪体内,感染后5~7个月内产卵垃最多,一天约可产25000个卵,9个月后排卯数渐减少,估计姜片虫的寿命,在猪体内不超过2年,在人体内据观察最长可达4年半。 [致病】姜片虫成虫的致病作用包括机械性损伤及虫体代谢产物被宿主吸收引起的超敏反应。姜片虫虫体硕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可使被吸附的黏膜坏死、脱落,肠黏膜发生炎症、点状出血、水肿以至形成溃疡或脓肿。病变部位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肠黏膜分泌增加,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寄生虫数较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及消化不良,排便量多、稀薄而臭,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发生肠梗阻。在营养不足、又反复重度感染的病例,尤其是儿童,可出现低热、消瘦、贫血、水肿、腹水以及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等,少数可因衰竭致死。 姜片虫成虫偶尔可寄生在胆道,患者可出现右上腹反复隐痛,伴低热、腹胀。 [实验诊断】 检查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因姜片虫卵大,容易识别,应用直接涂片法检查3张涂片,即可查出绝大多数患者。但轻度感染的病例往往淜检,采用浓集方法可提高检出率,常用的有离心沉淀法及水洗自然沉淀法;采用定噩透明厚涂片法(即改良加藤法),其检出效果与沉淀法相仿,既可定性检查,又可进行虫卵计数,以了解感染度。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有时少数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中偶可发现成虫。 用免疫学方法对感染早期或大面积普查,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常用的有ELISA和IFA等。 【流行与防治】 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千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姜片虫病流行的地区有: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北、陕西和台湾等省、市、自治区。姜片虫病主要流行于种植菱角等经济水生植物及其他可供生食的水生植物、地势低洼、水源丰富的地区;猪姜片虫病也流行于种植和喂饲水生青饲料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如农村都市化,农业区变工业区,农作物种植的改变以及养猪饲料和条件的改变等,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感染率和感染度均迅速下降,如广东新会、浙江萧山和绍兴、江苏南通、江西南昌、安徽合肥、湖南长沙、山东微山等地,但也有一些地区出现新的流行点。目前就全国而言,姜片虫病流行区在缩小,人群感染率已明显降低。 人体姜片虫病一般以青少年为多见,但在严重流行区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均很高,这主要取决千感染姜片虫袋蚴的机会。生食菱角、荌白等水生植物,尤其在收摘菱角时,边采边食易于感染。在城镇集市上购得的菱角也有活的觉蚴,曾有在一只菱角上找到688个痪蚴的报道。如经常在菱角上洒水,痪蚴生存力可保持较久。猪感染姜片虫较普遍,是最重要的保虫宿主。用含有活棠蚴的青饲料(如水浮莲、水莲萍犹菜、菱叶、浮萍等)喂猪是感染的原因。将猪舍或厕所建在种植水生植物的塘边、河旁,或用粪便施肥,都可提供粪内虫卯入水的机会。实验证实姜片虫尾蚴可在水面上成娱,如自然水体中存在此种情况,则饮生水可能受感染。 人、猪感染姜片虫有季节性,因虫卯在水中的发育及幼虫在扁卷螺体内的发育繁殖的快慢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夏、秋季是感染的主要季节,江浙一带水生植物上发现痰蚴以8~10月为多。 姜片虫毅蚴具有一定抵抗力。实验证明,28~30屯时痪蚴在湿纸上可存活10天以上,5"C可活一年3娱蚴不耐高热,在沸水中1分钟或阳光下暴晒1大即处亡。袭蚴在干燥环境中不易存活。 防治原则为在姜片虫病流行区大力开展卫生宣教,普及防治本病的知识。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体;关键的措施是勿生食菱角等水生果品,不喝河塘的生水,勿用被裂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流行区开展人和猪的姜片虫病普查普治工作。目前治疗病人和病畜最有效的药物是咙嗤酮。 第四节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L inn,1758)是牛羊及其他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人体亦可被感染,引起肝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 hepati ca)。[形态与生活史】 肝片形吸虫与姜片虫同属片形科(Fasciolidae),是大型吸虫之一。虫体呈棕红色,长约30mm,宽约13mm,雌雄同体。肝片形吸虫与姜片虫的形态相似(OO13-l2),其区别在千:O成虫较姜片虫狭长,体前端有一锥形突起称头锥;@腹吸盘较小,不甚明显,肠支位于头锥基部水平;@肠支有许多侧分支;@睾丸2卵巢个,分支很细,前后排列于虫体中部、卵巢之后;@卵睾丸巢较小,分支细;@卯的纵径略长(130-150µm),卵盖略大,卵壳周围可见胆汁染色颗粒,胚细胞较明显。肝片形吸虫的终宿主是牛、羊等哺乳动物,中间卵盖宿主为椎实螺类。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流入肠腔混在粪便中排出体外,虫卵细胞卵入水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侵入椎实螺,在螺体内的发育包括胞蚴、雷蚴(1~3代)和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后在水生植物上形成痰蚴。娱蚴被终宿主食入后,在小肠内脱狐的后尾蚴穿过肠壁,经腹腔侵入肝脏并最终进入胆管,也可经肠系膜图13-12肝片形吸虫成虫和虫卵模式图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胆管。在移行过程中,部分童虫可停留在其他脏器如肺、脑、眼眶、皮下等处异位寄生,造成损害。自袋蚴感染到成虫产卯最短祔10-11周。成虫每天可产卵约20000个。在绵羊体内寄生的最长纪录为11年,在人体可达12-13年(图13-13)。 [致病】 肝片形吸虫引起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O童虫移行期对各器官特别是肝组织的破坏,引起肝脏炎症反应及脓lj中,出现急性症状如高热、腹痛、荨麻疹、肝肿大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成虫在胆管寄生期间对胆管的机械性刺激和代谢物的化学性刺激而引起胆管炎症、胆管上皮增生及胆肝胆管内成虫厂/_::二亵蚴-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管周围的纤维化。胆管上皮增生与虫体产生大量脯氨酸有关C胆管纤维化可引起阻塞性黄疽,肝损伤可引起血浆蛋白的改变(低蛋白血症及高球蛋白血症),胆管增生扩大可压迫肝实质组织引起萎缩、坏死以至肝硬化,还可累及胆痰引起相应的病变。 肝片形吸虫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潜隐和慢性3个时期。也有少数为无症状带虫者。 1急性期相当于童虫在组织中的移行过程,亦称侵袭期,发生在感染后2~12周不等,突发高热、腹痛,并常伴有胀气、呕吐、腹泻或便秘、肝肿大、贫血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等表现。有些病人还可出现肺和皮肤超敏反应症状。此期表现持续2~4周。 2潜隐期通常在感染后4个月左右,相当于虫体已进入胆管,患者的急性症状减退或消失,在数月或数年内无明显不适,或稍有胃肠不适症状,而病变在发展之中。3慢性期为成虫在胆管内寄生引起胆管炎和胆管上皮增生阶段,亦称阻塞期,主要有乏力、右上腹疼痛或胆绞痛、恶心、厌食脂肪食物、贫血、黄疽和肝肿大等表现。 4异位损害或称肝外肝片形吸虫病。童虫在腹腔中移行时,可穿入或随血流到达肺、胃、脑、眼眶以及皮下等处。常在手术后始获确诊。在有生食牛、羊肝脏习惯的地方,虫体可寄生在咽部,引起咽部肝片形吸虫病。 【实验诊断】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镜检获虫卵是确诊肝片形吸虫病的根据,但应与姜片虫卵、棘口吸虫卵相鉴别。对急性期胆管阻塞患者以及异位寄生的病例,采用免疫学检测有助千本病的诊断。如ELISA、IHA和IFA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流行与防治】 肝片形吸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国外个别地区有局部流行区存在。在中国,人群感染率为0.002%~O.171%,散发千15个省市,其中以甘肃省的感染率为最高。迄今为止,全国共发现片形吸虫及巨片形吸虫感染者200余例。肝片形吸虫寄生的宿主甚为广泛,在牛、羊等家畜中感染率在20%~60%。入体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水田芹等茎叶或喝生水而感染裴蚴。在低洼潮湿的沼泽地,牛、羊的粪便污染环境,又有椎实螺类的存在,牛、羊吃草时较易造成感染。预防人体感染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勿生食水生植物或饮生水。治疗药物有三氯苯达嗤(tr卜。 102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clabendazol)簇酪柳胺(rafoxanide)等,或试用阰嗤酮,但据报道疗效不一。治疗动物的药物还有硝氯酚(niclofolan)、硫双二氯酚(别丁,bitin)等。(何蔼) 第五节并殖吸虫 并殖吸虫属(Paragonimus)的成虫主要寄生千宿主的肺内,故又称肺吸虫(lung fluke)。并殖吸虫成虫首先由Diesing千1850年在巴西水獭肺中发现。此后,Cobbold(1859)在印度灵豹及Westermani(1877)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动物园的虎肺内发现成虫。人体感染病例首先由英国医生Ringer于1879年在中国台湾一葡萄牙籍水手尸体的肺内检获成虫,次年Manson在福建厦门当地人的痰内检查到虫卵。 并殖吸虫以寄生人体吸虫中种类繁多、致病性最复杂为特征。目前已报道的并殖吸虫有50多种(包括同物异名)。其中32种是在中国报道的。近年来经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认为可以成为独立有效种或亚种的约为20余种。其中对人体具致病性的虫种至少有7种: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斯氏并殖吸虫(P. skrjab四)异盘并殖吸虫(P. heterotremus)、宫崎并殖吸虫(P. miyazkii)、墨西哥并殖吸虫(P. mexicanus)和双侧宫并殖吸虫(P. uterobilateralis)。并殖吸虫所致的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也称肺吸虫病(lung fluke disease)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被我国卫生部列为重要的食物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一、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Kerbe rt,1878)Braun,1899]是人体并殖吸虫病的主要病原,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并殖吸虫,以在肺部形成襄肿为主要病变,以咯烂桃样血痰和咯血为主要症状。【形态】成虫虫体肥厚,活体为暗红色,体形随其伸缩蠕动而改变,静止时外形椭圆,背面稍隆起,腹面扁平。其长为7-12mm,宽4~6mm,厚2~4mm。虫体表披细小单生型尖刀状皮棘。口、腹吸盘大小相似,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腹面中线前缘。消化器官包括口、咽、食管及肠管。口位于口吸盘中央,连接球形咽部及短小的食管,其后分为两支肠管沿虫体两侧形成3~4个弯曲延伸至虫体后部,以盲端终。卵巢6叶,与子宫并列千腹吸盘之后,2个睾丸分支如指状,并列千虫体后1/3处。由浓密的卵黄滤泡组成的卵黄腺分布于虫体两侧,经卵黄管汇合于卯黄襄,通入输卵管。排泄管长袋形,向后以肛孔开口于虫体末端。卵巢形态、口腹吸盘大小之比例、睾丸分支及长度是并殖吸虫形态鉴别的重要特征(图13-14)。 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大小为(80-118)µm x(48-60)µm,前端较宽,有扁平卵盖,后端稍窄。卵壳厚薄不匀,后端往往增厚,卵内含有1个卵细胞和10多个卵黄细胞(图13-14)。娱蚴乳白色,呈球形,具两层娱壁,外层较薄,内层较厚,裂蚴直径,;;:;400µ,m。内含后尾蚴,光镜下可见虫体黑色的排泄袋和2个弯曲的肠支(图13-14)。[生活史】卫氏并殖吸虫终宿主包括人和多种肉食类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的黑贝科和姥科中某些属的螺,第二中间宿主为甲壳纲的淡水蟹或蜊姑。生活史过程包括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嵌蚴、后尾蚴、童虫和成虫阶段(图13-15)。 成虫主要寄生于终宿主的肺内,因所形成的虫痰可与支气管相通,虫卯可经气管随痰排出或随痰吞咽后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虫卯只有进入淡水中才可继续发育。在适宜的温度下约经3周虫卵孵出毛蚴,遇到适宜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主动侵入,经由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发育成尾蚴。成熟的尾蚴具球形的短尾,凭两个吸盘做尺嫂式运动,在水中主动侵入或被溪蟹、蜊姑吞食,在这些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痰蚴。人或其他终宿主因食入含有活痰蚴的溪蟹、蜊姑而感染。痰蚴进入终宿主消痪蚴成虫虫卵图13-14卫氏并殖吸虫形态模式图肠黏膜形成出血性或脓性窦道。童虫若进入腹腔游走,早期可引起浆液纤维素性腹膜炎,诱发混浊或血性腹水,内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以后腹壁及大网膜等可有粘连。虫体进入腹壁可致出血性或化脓性肌炎,如在腹内停留并发育亦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森肿,其内容物为果酱样黏稠液体。当侵入肝时,在经过处有纤维蛋白附着,肝表面呈虫蚀样,若虫体从肝穿过,则表面呈针点状小孔,肝局部有时出现硬变。若虫体在脯、脾等处穿行,也可形成点状出血、炎症。虫体进入肺部并形成典型的虫痪是最具特征性的病变。一般一个虫嫘内有两个虫体成双寄居。虫袋在肺内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大致可分为3期:(I)脓肿期:主要为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出血及继发感染。肉眼可见病变处呈窟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渗出,继之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菏膜状翍肿壁。 (2)毅肿期:由千渗出性炎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聚集、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充满赤褐色果酱样液体。镜下检查可见坏死组织、夏科雷登结晶和大量虫卯。檄肿壁上皮本身就是宿主的细支气管上皮,故有人认为碌肿是虫体穴居引起细支气管扩张及炎性增厚所致。 (3)纤维瘢痕期:由千虫体死亡或转移至他处,森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裳内由肉芽组织充填,继而纤维化形成瘢痕。 以上3期是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可同时存在于同一器官中。 2.临床表现与感染的时间、程度及宿主的免疫力有关。 (1)急性期急性期症状多出现在食入娱蚴后数天至1个月左右,偶有在第2天即出现症状,也有12个月后才出现症状。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腹痛、腹泻、发热等一般症状。重者可有全身过敏反应、高热、腹痛、胸痛、咳嗽、气促、肝肿大并伴有荨麻疹。白细胞总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升高明显,一般为20%~40%,高者可达80%以上。急性症状可持续l~3个月。 (2)慢性期与分型:由于虫体的移行和窜扰,可造成多个器官受损,且受损程度又轻重不一,故临床表现较复杂,临床上按器官损害主要可分为:l)胸肺型:最常见,以咳嗽、胸痛、咳出果酱样或铁锈色血痰等为主要症状。血痰中可查见虫卵。当虫体在胸腔窜扰时,可侵犯胸膜导致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粘连、心包炎、心包积液等。 2)腹肝型:约占1/3的病例,虫体穿过肠壁,在腹腔及各器官间游窜,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等症状。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隐痛。也可引起腹部器官广泛炎症、粘连,偶可引致腹膜炎及腹水。较多病例在虫体侵及肝脏时引起肝损伤或肝肿大。 3)皮下型:约10%病例可出现皮下包块。包块大小不一,大多为l~3cm。表面皮肤正常,肿块触之可动,常呈单个散发,偶可见多个成串。一处包块消失后,间隔一些时日又在附近或其他部位出现。常发部位为腹壁、胸背、头颈等,亦可出现在腹股沟、腰背部、大腿内侧、眼眶和阴裳等处。卫氏并殖吸虫所致的皮下包块多数呈游走性,有时在包块内可检出成虫和虫卯C4)脑脊髓型:占10o/o~20%的病例,多见于青少年,常同时合并肺或其他部位病变。虫体沿纵隔向上经颅底孔进入颅内,早期可形成隧道及渗出性炎症,后出现水肿、脓肿等病变,继而形成戏丿仲。可在脑内发现虫体或虫卵。由于虫体游窜,造成多处损伤,因此病变位置和范匝多变,症状复杂。临床以出现阵发性剧烈头痛、癒症发作、癫病、瘫痪等为主要表现,也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膜炎、视神经受损、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若虫体沿神经根移行或定居脊椎管,在脊髓旁形成褽肿,司造成脊髓损害或脊髓受压,出现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甚至截瘫等。 5)亚临床型:在流行区有些感染者,皮试及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嗜酸性粒细胞数增高,有时伴肝功能损害。X线胸片可有典型改变,但无明显症状。这类患者可能为轻度感染者,也可能是感染早期或虫体已消失的感染者。 6)其他类型:因人体儿乎所有器官均可受到侵犯,故除上述常见的几种类型外尚可有其他受损类型。如虫体窜向腹膜后侧可侵入肾或膀胱,造成周围粘连或在肾内形成狐肿;有的虫体在纵隔内游窜进入心包导致心包炎;虫体进入眼眶可导致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受损甚至失明;虫体移行至阴旋形成包块。 临床上并殖吸虫病分型方法较多,难以统一。有的患者可有多种类型损害,因此上述分型只是便千临床处理而已。【实验诊断]1病原学检查拔或粪便中找到虫卯或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或虫卵即可确诊。轻症患者应留24小时痰液,经JO%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离心沉淀镜检。 2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常用千普查初筛,但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高。ELISA的敏感性高,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方法。近年对检测循环抗原也进行了研究和应用,该方法具敏感性高和可考核疗效的优点。 3. X线、CT及MR(磁共振)等检查适用千胸肺型及脑脊髓型患者。 第十三章吸虫105 【流行与防治】 1地理分布卫氏并殖吸虫在世界上的分布以亚洲地区为最多,并以中国为主。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泰国、印度均有病例。在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报道。中国除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未见报道外,目前至少有27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的报道。 7防治措施预防本病最有效方法是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蜊姑及其制品,不饮生水。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治疗药是咄嗤酮,该药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对千脑型或较重型肺吸虫病,则可能需要两个或更多疗程的治疗。 二、斯氏并殖吸虫 斯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中切abini(C hen,1959)Chen,1963]系1959年陈心陶教授报告的新种,1963年陈心陶教授又将其置新建的狸殖属(Pagumogon i mus)下,更名为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 i)。2003年英国学者Cox FEG报道了人体寄生虫分类的新体系,在Cox的分类系统中,斯氏并殖吸虫被归属到并殖吸虫屈中。一些国内外学者应用核糖体DNA第二间隔区(ITS2)基因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l(CO i)基因序列对狸殖属与并殖属的虫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种系发生树中狸殖属不是一个自然的分类单元,也认为狸殖属不能单独成立,斯氏狸殖吸虫应恢复为斯氏并殖吸虫原名。但是,目前在虫种的确切分类上仍有争议。 斯氏并殖吸虫在国外尚未见报道。一般在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主要是童虫寄生或不断移行引起幼虫移行症。 [形态与生活史】 1形态成虫虫体窄长,呈梭形,长11.0~18. Smm,宽3.5~6.0mm。虫体最宽处约在虫体前1/3或稍后,腹吸盘位于体前约1/3处,略大千口吸盘。卵巢位千腹吸盘后侧,形如珊瑚,其大小及分支悄况与虫龄有密切关系,虫龄高者分支数也多。睾丸2个,左右并列,为长形且有分支(图13-16)。虫卯椭圆形,大多形状不对称,壳厚薄不均匀。虫卯大小及内部结构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痪蚴圆球形,直径~420µ,m。 2生活史生活史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第一中间宿主属圆口螺科的小型及微型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多种溪蟹和石蟹。多种动物,如蛙、鸟、鸡、鸭、鼠等可作为本虫的转续宿主。终宿主为猫科、犬科、。 106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灵猫科多种野生或家养动物,如果子狸、猫、犬、豹猫等。人不是本虫的适宜宿主,绝大多数虫体在人体处于童虫阶段,但也有虫体在肺中发育至成熟并产卵的报道。 【致病】 本虫是人兽共患、以兽为主的致病虫种。在动物体内,虫体在肺、胸腔等处结毅,发育至成熟并产卵,引起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的病变。如侵入肝,在肝浅表部位可形成急性嗜酸性粒细胞脓肿,有时还能在肝中成襄并产卵。人为本虫非正常宿主。在人体内,侵入的虫体大多数仍处于童虫状态,到处游窜,造成某些器官或全身损害,引起以肺外型肺吸虫病,或称幼虫型肺吸虫病为特征的幼虫移行症。并殖吸虫引起的幼虫移行症可分为皮肤型与内脏型。 皮肤型患者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常见于腹部、胸部、腰背部,也可见千四肢、臀部、腹股沟、头颈部、阴袋、腋窝等处。大小一般在l~3cm左右,也有大如鸡蛋,可单个或多个存在,形状呈球形或长条形,边缘不清,包块间有时可们及条索状纤维块,皮肤表面正常。切开摘除的包图13-16斯氏并殖块可见隧道样虫穴,有时可见童虫,镜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坏死渗吸虫成虫模式图出物及夏科-莱登晶体等。 内脏型患者因幼虫移行侵犯的器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损害及表现。侵犯肺时一般仅有咳嗽、痰中偶带血丝等表现,痰中通常无虫卵。胸腔积液较为多见,且量也较多,胸水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近年来也屡有报道斯氏并殖吸虫进入肺并发育成熟产卵,所引起的胸、肺部症状和体征与卫氏并殖吸虫引起者基本相似。如侵犯肝,则出现肝痛、肝肿大、转氨酶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丫球蛋白升高等表现。如侵犯其他器官,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在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往往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有时可高达80%以上。因本病损害器官不定,且可能同时有多个器官受损,因此临床上误诊率相当高,应特别注意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炎、肝炎等鉴别。 【实验诊断】在痰和粪中找不到虫卵。当有皮下包块出现时,切除并做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除此之外,免疫学检查则是最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流行与防治】斯氏并殖吸虫在国外尚未见报道,国内发现分布于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15个省、市、自治区。已发现自然感染斯氏并殖吸虫的动物有棘腹蛙、白枕鹤等。实验动物感染发现,豚鼠、小鼠、家兔、猴、鸭、鸡、前鸟享趴鹦鹉、虎纹蛙、黑斑蛙等多种动物可作为本虫转续宿主,人如果生食或半生食这些动物的肉,有感染本虫的可能性。 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与卫氏并殖吸虫病相似。治疗首选药物咄嗤酮,其治疗本病的疗效稍逊千卫氏并殖吸虫病。(安春丽) 第六节裂体吸虫(血吸虫) 裂体吸虫(sc histosome),亦称血吸虫或住血吸虫,成虫寄生千人或哺乳动物的静脉内,隶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寄生入体的血吸虫主要有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 Bilharz,1852),日本血吸虫(S. japonicum Katsurada,1904),曼氏血吸虫(S. ma11Soni Sambon,1907),间插血吸虫(S. intercalatum Fisher,1934),消公血吸虫(S. mekongi Voge et al,1978)和马来血吸虫(S. malaye,觅s Greer et al,1988)6岔6'I2种。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引起血吸虫病(sc histoso mi asis),常见的血吸虫病有埃及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和日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在中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入类健康的寄生虫病。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女尸(B. C.186年)和湖北江陵的西汉男尸(B. C.163年)体内均发现有典型的日本血吸虫卵,由此证实,远在2100多年前,中国已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 [形态l 1日本血吸虫的形态 (I)成虫:雌雄异体。虫体呈圆柱形,外观似线虫。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雄虫长10~20mm,宽0. S-0.55mm,乳白色,背腹扁平,自腹吸盘以下虫体两侧向腹面卷曲,故虫体外观呈圆柱形卷曲形成的沟槽称抱雌沟(gynecophoral canal)。雌虫圆柱形,前细后粗。虫体长12-28mm,宽0.1-0.3mm。腹吸盘不及雄虫的明显,因肠管内含较多的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的物质,故虫体呈灰褐色。雌虫常居留于抱雌沟内,与雄虫呈合抱状态(图13-17)。 卵黄腺 l)消化系统:包括口、食管、肠管等。肠在腹吸盘后缘水平处分为左右2支,延伸至虫体中部之后汇合成单一的盲管。 2)生殖系统:雄虫由睾丸、输出管、输精管、储精毅和生殖孔组成。睾丸多为7个,呈串珠状排列,每个睾丸发出一输出管,汇千输精管,向前通千储精痰,生殖孔开口千腹吸盘后方。雌虫生殖系统包括位千虫体中部、呈长椭圆形的卵巢l个,卵巢下部的输卵管绕过卵巢向前,与来自虫体后部的卵黄管在卵巢前汇合成卵模。卵模为虫卯的成形器官,外被梅氏腺并与子宫相接。子宫开口千腹吸盘下方的生殖孔。 排泄系统和神经系统参见吸虫概论部分。 (2)虫卵:成熟虫卯大小平均为89µ,mx67µ,m,淡黄色,椭圆形,卯壳厚沛均匀,无卯盖结构,卯壳一侧有一逗点状小棘。卯壳内侧有一薄层的胚膜,内含一成熟的毛蚴,毛蚴和卯壳间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油滴状毛蚴分泌物。电镜下可见卵壳有微孔与外界相通。 (3)毛蚴:从卵内孵出的毛蚴游动时呈长椭圆形,静止或固定后呈梨形,平均大小为99µ,mx35µ,m。毛蚴的体表长有纤毛,具有运动功能。毛蚴前端有一锥形的顶突(亦称钻孔腺),体内前部中央有一袋状的顶腺,开口于顶突,顶腺两侧稍后各有1个长梨形的侧腺,开口于顶腺开口的两旁。毛蚴的腺体分泌物中含有中性黏多糖、蛋白质和酶等物质,是可溶性虫卯抗原(soluble eggs antigen, SEA)的主要成分,在毛蚴未孵出前,此类物质可经卯壳的微孔释出。\叮l O1}(4)尾蚴:血吸虫的尾蚴属叉尾型,长约280-360µm,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又分尾千和尾叉。尾蚴的外被是一层多糖膜,称糖萼(gl ycocal yx)。尾蚴的体部前端为头器,内有一单细胞头腺。尾蚴的口孔位千虫体前端正腹面,腹吸盘位于体部后1/3处,由发达的肌肉组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尾蚴的腹吸盘周围有5对左右对称排列的单细胞腺体,称钻腺;位于腹吸盘前的2对称前钻腺,内含钙、碱性蛋白和多种酶类,具有粗大的嗜酸性分泌颗粒;腹吸盘后的3对称后钻腺,内含丰富的糖蛋白和酶,具较细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前、后钻腺分别由5对腺管向体前端分左右2束开口于头器顶端(图13-18)。 虫卵 母胞蚴 毛蚴子胞蚴 (5)童虫:尾蚴钻入宿主皮肤时脱去尾部,进入血流,在体内移行直至到达寄生部位,在发育为成虫之前均称为童虫(sch i stosomulum)。 2.其他人体血吸虫成虫的形态(图13-19)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溜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的形态与日本血吸虫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异。6种人体血吸虫成虫、虫卵的形态区别见表l3-2。 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图13-19人类3种主要血吸虫和虫卵形态模式图日本血吸虫大小(mm)(雄)(10~20)X(O.5~O.55)(雌)(12~28)X0.3(雄)无结节,有细尖体棘(雌)小体棘体中部卵圆形或圆形,侧棘短小【生活史】 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毛蚴凋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6种人体血吸虫的生活史大致相同,终宿主为人或其他多种哺乳动物,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现以日本血吸虫为例,阐明血吸虫的生活史(图13-20)。 `勹丿三-二三三三 厂i尾蚴钻进皮肤 毛蚴在水中图13-20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示意图 110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在肠黏膜下层静脉末梢内产卵。产出的虫卵一部分沉积于肠壁小静脉内,有些则可循门静脉系统流至肝门静脉并沉积在肝组织内。由千虫卵成簇分布,排列成串,故在终宿主的肝、肠血管内的虫卵多呈念珠状沉积。沉积于组织内的虫卵,经过约11天其内含毛蚴发育成熟,成熟虫卵在l0~l1天后死亡,故虫卵在组织内的寿命为21~22天。由千卵内的毛蚴分泌物可透过卯壳作用于血管壁及肠黏膜组织,可引起炎症及组织坏死,同时在血管内压、腹内压力增加以及肠蠕动的作用下,致使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可伴随肠壁坏死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虫卯,沉积在肝、肠等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据报道,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大陆株的小鼠体内,22.5%的虫卵沉积在肝组织,69.1%的虫卵沉积在肠壁,0.7%在其他组织,仅7.7%的虫卯自粪便排出。 成熟的虫卵在血液、肠内容物或尿中不能孵化。随粪便排出体外的虫卯入水后,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孵化。毛蚴的孵出与渗透压、温度和光照等条件有关,其中水的渗透压被认为是孵化的主要条件。在清水中(渗透压接近12m0srn/L)毛蚴的孵化率为100%,盐浓度达1.2%时孵化被完全抑制。温度和光照对孵化过程起促进作用。日本血吸虫毛蚴在温度低于10°C或高于37°C时,孵化被抑制,黑暗也可抑制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孵化。孵化的最适pH为7.5~7.8,自来水中余氯含掀大于3xl0一5mg/L时也可影响毛蚴的孵化。 毛蚴孵出后,在水中一般能存活15~94小时。一个毛蚴钻入螺体后通过无性繁殖可产生成千上万条同性别的尾蚴。 尾蚴在水中游动时若与宿主皮肤接触,即利用其吸盘黏附于皮肤表面,此时,尾蚴的两组穿刺腺迅速分泌组织蛋白酶等物质,并借助尾部的摆动和体部的强烈伸缩活动钻进宿主皮肤。尾蚴钻皮过程非常迅速,实验发现,在20~25°C时,日本血吸虫尾蚴10秒钟即可侵入小鼠和家兔皮肤。 尾蚴侵入终宿主的皮肤到发育成熟前称为童虫。童虫的移行途径按先后可分为从皮肤到肺、从肺到肝内门静脉分支以及从肝至肠系膜静脉3个阶段。 通常认为尾蚴钻入皮肤时,尾部和体表的糖萼脱落,但近年来对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研究均发现,大部分尾蚴钻入宿主皮肤时尾部并未脱落。钻入宿主体内的虫体在宿主皮下组织做短暂停留。血吸虫童虫在不同哺乳动物皮肤内停留时间不相同,实验发现,在感染24小时内部分日本血吸虫童虫就离开了小鼠皮肤,而绝大多数则于感染后72小时离开。随后,童虫进入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再由左心进入体循环,到达肠系膜动脉的童虫可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肝门静脉。最后,童虫移行到肝门静脉发育到性器官初步分化后,即雌、雄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静脉及直肠静脉寄居、交配、产卵。从尾蚴钻入皮肤到虫体发育成熟并产卵,日本血吸虫约需24天,曼氏血吸虫需30~35天,埃及血吸虫需60~63天。 不同种的血吸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不一,日本血吸虫的平均寿命为4.5年,曼氏血吸虫为3.5年,埃及血吸虫为3.8年。曾有报道,在离开流行区到非流行区定居多年的血吸虫病患者中,其肠黏膜组织中也能检到活虫卵,据此推测埃及血吸虫的最长寿命可达27年,曼氏血吸虫为32.5年,日本血吸虫为46年,但这一结论还存在争议。 6种入体血吸虫生活史的区别见表13-3。[营养与代谢】 血吸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来源于宿主。血吸虫的体壁和肠道是血吸虫吸收营养的两个界面。血吸虫通过口部不断地吞食宿主的红细胞,在肠道中的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红细胞被降解为血红蛋白,其中的珠蛋白进一步被降解成多肤和游离氨基酸,供虫体利用。由红细胞中核背酸而来的核昔,被虫体肠道上皮细胞所吸收。血吸虫肠道内的棕黑色物质是红细胞消化后的残存物。新近的研究证实,血吸虫具有能进一步降解血红素的血红素加氧酶和胆绿素还原酶。体壁是血吸虫营养来源的另一重要途径,通过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及胞饮等方式转运营养物质,主要摄取的营养flo·,':物质是单糖和若干种氨基酸,如半胱氨酸和脯氨酸等。 第十三章吸虫111 地理分布中国、菲律非洲、拉丁美亚洲、非洲及喀麦隆、加柬埔寨、老马来西亚宾、印尼、日洲、亚洲葡萄牙等欧蓬、乍得、扎挝、泰国血吸虫的物质代谢包括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核酸代谢、神经介质代谢等。在终宿主体内,血吸虫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依赖糖酵解,其次是三狻酸循环有氧代谢。血吸虫性成熟后,还需要合成大釐卵壳的物质才能产生大量虫卵,这些物质属于酣鞣蛋白类,其前体是蛋白质、酚类及酚氧化酶,均存在千卵黄细胞的颗粒球中。由于血吸虫缺乏合成长链脂肪酸及胆固醇的途径,因此,必须利用细胞膜和质膜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F ABP)来结合和转运宿主血液中的脂肪酸,以合成磷脂和脂肪,进而实现血吸虫多种生物功能,如膜的形成等。 [致病】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造成损害,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血吸虫不同虫期释放的抗原均能诱发宿主产生一系列免疫病理变化。因此,目前普遍认为血吸虫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1尾蚴所致的损害尾蚴钻入宿主皮肤后可引起尾蚴性皮炎,表现为尾蚴入侵部位的小丘疹,并伴有盛痒。初次接触尾蚴的人这种皮疹反应不明显,重复接触尾蚴后反应逐渐加重,严重者可伴有全身水肿及多形红斑。病理变化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伴有出血、水肿和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尾蚴性皮炎发生机制中既有速发型(I型)超敏反应,也有迟发型(W型)超敏反应。 2童虫所致的损害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器官(特别是肺)可因机械性损伤而出现一过性的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在童虫发育为成虫前,患者可有潮热背痛、咳嗽、食欲减退甚至腹泻、白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这可能与童虫机械性损害和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超敏反应有关。 3成虫所致的损害成虫寄生于血管内,利用口、腹吸盘交替吸附千血管壁而做短距离移动,因而可引起静脉内膜炎。成虫的代谢产物,分泌、排泄物和更新脱落的表膜,在宿主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免疫复合物型(皿型)超敏反应。 4虫卵所致的损害虫卵是主要的致病虫期。成熟雌虫在终宿主的肠系膜静脉及直肠静脉内产卵,虫卯主要沉积在宿主的肝脏及肠壁等组织的小静脉内。在组织中沉积的虫卵发育成熟后,卯内毛蚴释放的可溶性虫卯抗原经卯壳上的微孔渗到宿主组织中,通过抗原递呈细胞如巨噬细胞等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Th),致敏的Th细胞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引起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趋向、集聚于虫卯周围,形成虫卯肉芽肿(W型超敏反应),俗称虫卵结节。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有利于隔离虫卵所分泌的可溶性抗原中的肝毒抗原对邻近肝细胞的损害,避免局部或全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或加剧,而反复的炎性刺激及迁延不愈的病程,在虫卯周围形成肉芽肿及其纤维化又可不断破坏肝、肠组织结构,是导致慢性血吸虫病病变的主要原因。 日本血吸虫产卵量大,急性期的肉芽肿易液化而出现嗜酸性脓肿,虫卵周围出现许多浆细胞伴以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称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on)。当卯内毛蚴死亡后,逐渐停止释放抗原,肉芽肿直径开始缩小,虫卵逐渐消失,代之以纤维化。在肝脏,由于虫卵沿门静脉分支(窦前静脉)分布,故纤维组织可沿小叶周围伸展而形成干线型结构,引起干线型肝纤维化(pipestem fibrosis)。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的终端,重度感染时门脉周围可出现广泛的纤维化。窦前静脉的广泛阻塞可导致门脉高压,引起肝、脾肿大,腹壁、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等症状,故称为肝脾型血吸虫病。有人认为肝脾型血吸虫病的发生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不同表型有关,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与HLA-Al有显著相关性,而与HLA-BS相关不显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巨脾腹水型者的HLA-Al和HLA-Bl3出现频率显著增高。 [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病常见千初次感染者,慢性病人再次大量感染尾蚴后亦可发生。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病例于感染后5~8周出现症状,此时正是成虫大翟产卵,卵内毛蚴向宿主血液循环释放大量抗原的时候。毛蚴释放的抗原引起特异性抗体水平急剧升高,在抗原过剩的情况下,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血清病样综合征。少数病例潜伏期短于25天,最短者为14天,此时的临床症状可能是由童虫的代谢产物引起。临床上表现为:畏寒、发热、多汗、淋巴结及肝肿大,常伴有肝区压痛、肝肿大左叶较右叶明显,质地较软、表面光滑;脾肿大常见千重症感染;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或脓血便等;呼吸系统症状多表现为干咳,偶可痰中带血丝,有气促、胸痛,X线检查可见点状、云雾状或雪花状浸润性阴影,多在发病后月余出现,一般持续2~3个月消失。重症感染者可有神志迟钝、黄疽、腹水、高度贫血、消瘦等症状。患者除有皮疹外,还可能出现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出血性紫畿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 2慢性血吸虫病急性期症状消失而未经病原治疗者,或经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免疫力的患者常出现隐匿型间质性肝炎或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隐匿型)和有症状两类。隐匿型患者一般无症状,少数可有轻度的肝或脾肿大,但肝功能正常。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或慢性痢疾,症状呈间歇性出现。肝肿大较为常见,表面光滑,质稍硬,无压痛。肝功能试验除丙种球蛋白可能增高外,其余均在正常范围内。脾脏多数呈轻度肿大。 3.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是指肝硬化后出现的门脉高压综合征、严重生长发育障碍或结肠显著肉芽肿性增生的血吸虫病患者。由于反复或大量感染,虫卵肉芽肿严重损害肝脏,最终导致干线型肝硬化,临床上出现肝脾肿大、门脉高压和其他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中国将晚期血吸虫病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侁儒型。巨脾型指脾肿大超过跻平线或横径超过腹中线。脾肿大达Il级,但伴有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或上消化道出血者亦属此型。腹水型是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与肝功能代偿失调的结果,常在呕血、感染、过度劳累后诱发。高度腹水者可出现食后上腹部胀满不适、呼吸困难、跻茹、股茄、下肢水肿、胸水和腹壁静脉曲张。此型容易出现黄疽。结肠增殖型是一种以结肠病变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类型,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严重者可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本型可能并发结肠癌。{朱儒型系患者在儿童时期反复感染血吸虫,引致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影响内分泌功能,其中以腺垂体和性腺功能不全最为明显。患者表现为身材矮小、面容苍老、无第二性征等临床征象。此型患者现已罕见。 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昏迷。50%以上的晚期病人死于上消化道出彸飞',血,出血部位多位千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肝性昏迷占晚期病入总数的I.6%~5.4%,以腹水型为最多。晚期病入若并发肝性昏迷,死亡率可达70%以上。 在中国,血吸虫病患者并发乙型肝炎的比率较高。有人对29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肝细胞活检,发现62.4%的病例HBsAg阳性,这可能与晚期病人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因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机会较多有关。当血吸虫病合并乙型肝炎时,常可促进和加重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4异位血吸虫病重度感染时,童虫也可能在门脉系统以外器官或组织寄生并发育为成虫,此为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异位寄生的成虫产出的虫卵沉积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也可引起虫卵肉芽肿反应,由此造成的损害称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病。当肝纤维化引起的门~腔静脉吻合支扩大时,肠系膜静脉内的虫卵也可能被血流带到肺、脑或其他组织,造成异位损害。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部位在肺和脑,其次为皮肤、甲状腺、心包、肾、肾上腺皮质、腰肌、茄毅、生殖器及脊髓等组织或器官。 [免疫】 1抗原血吸虫生活史较为复杂,在人或哺乳动物等终宿主体内存在虫卵、尾蚴、童虫和成虫四个生活史阶段。因此,血吸虫抗原成分十分复杂,不同的虫株、虫期既具有共同抗原又具有各自阶段性或特异性抗原。其中,特异性抗原在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免疫病理或诱导宿主的保护性免疫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血吸虫抗原成分复杂。按照其化学成分可以将血吸虫抗原分为蛋白质、糖蛋白和多糖蛋白等。按照抗原的来源可以将血吸虫抗原分为排泄/分泌抗原和虫体抗原,这些抗原可直接接触并致敏宿主的免疫细胞,是血吸虫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产生、维持和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排泄/分泌抗原来源千活的虫体,是活虫体存在的标志,可作为免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宿主体内排泄/分泌抗原的含量与虫体的感染负荷呈正相关,感染一且终止,排泄分泌抗原会很快在宿主体内消失。因此,血吸虫排泄/分泌抗原和抗循环抗原的短程抗体是血吸虫活动性感染诊断的重要靶标,且具有考核治疗效果的价值。循环抗原也可诱发宿主的保护性免疫,或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免疫病理变化,而虫体抗原则包括虫体的表面抗原和内部抗原,其中表面抗原常是免疫效应攻击的直接靶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而内部抗原主要指的是血吸虫虫体内部结构中的某些成分和抗原,如副肌球蛋白等,也具有一定免疫原性,可诱发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不同生活史阶段、不同来源的血吸虫抗原引起宿主的免疫应答不同,血吸虫不同感染阶段的免疫应答状态是众多不同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综合结果,通过研究血吸虫抗原也能够深入了解血吸虫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2免疫应答血吸虫侵入宿主后,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等各虫期抗原物质均可使宿主免疫系统致敏并引起免疫应答。宿主对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包括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其中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宿主抵抗血吸虫感染的第一道屏障,反应迅速,但特异性较差。针对血吸虫感染的固有免疫包括: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抗原递呈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的吞噬作用和抗原递呈作用;一些体液因素如补体等对血吸虫的杀伤作用。目前认为,人类对血吸虫的获得性免疫机制可能主要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ADCC),所涉及的抗体主要有IgG和IgE,效应细胞则主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ADCC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幼龄童虫,因此,再感染时童虫被清除的部位主要在皮肤和肺脏。 血吸虫感染早期产生的针对血吸虫特异性抗原的获得性免疫应答,与宿主抵抗再感染的免疫保护力有关,主要表现为对再次入侵的堂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concomi tant immunity)。中国的现场研究证实,反复感染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获得保护性免疫力的前提和基础,其中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持续时间短,发展慢,更需要频繁地重复刺激。血吸虫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具有年龄依赖性,即再感染率和再感染强度随年龄增大而降低。而另一方面,血吸虫感染后,宿主体内逐渐增强的免疫应答在引起抗再感染的保护力的同时,也会对宿主造成免疫病理损害。 114第三筒医学蠕虫学 同时随着病程的延长,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不是无限制的增强,而是逐渐受到抑制,从而利千血吸虫的免疫逃避和感染的慢性化。 3免疫调节与大多数的蠕虫病一样,血吸虫感染主要引起显著的Th2型免疫应答,从而造成宿主免疫下调,使感染出现慢性化。但比较特殊的是,在血吸虫尾蚴经皮肤人侵机体后,在感染的前5周,首先诱导机体的初始免疫应答主要是Th l型免疫应答,在此期间,尾蚴发育为童虫,并在体内移行,最后定居千门脉-肠系膜静脉内,同时逐渐发育为成虫。然而,当血吸虫成虫雌雄交配,虫卵开始产生之后,Th2型免疫应答逐渐增强,同时Thl型免疫应答逐渐减弱,最终Thl型优势免疫应答逐渐被转换为Th2型优势免疫应答。Thl和Th2型免疫应答的平衡问题,与血吸虫的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最新研究表明,Treg、Th l7和Tfh细胞亚群也在血吸虫感染宿主后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平衡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机体的免疫调节效应既是保证血吸虫能够在宿主体内存活、生长和发育而不被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所损伤的关键,同时也对血吸虫造成的病理损害程度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4血吸虫的免疫逃避血吸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在免疫功能正常、并巳建立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宿主血管内长期存活并产卵,表明血吸虫具有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能力,称为"免疫逃避(im mune evas10n)"。血吸虫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诱导封闭抗体、抗原伪装和抗原模拟、表面受体和表膜改变、干扰补体作用、直接裂解抗体、虫源性分子的免疫调节作用等。 【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从受检者粪便或组织中检获血吸虫病原体(血吸虫卵或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依据。在中国,曾经使用过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包括厚涂片透明法(加藤法)、改良加藤法(Kato-Katz法)、重力沉淀法、离心沉淀法、过滤浓集法、改良氢氧化钠消化法、三角烧瓶毛蚴孵化法、塑料杯顶管孵化法、集卯透明法、尼龙绢袋集卵法等粪便检查法及直肠黏膜活组织检查、肝活组织检查等组织检查方法。但由千受到现场适应性、使用方便性及技术或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群查病常用的病原学方法仍是粪便检查法,主要为改良加藤法和尼龙绢袋集卵法。然而粪便检查方法对轻度感染者、晚期病人及经过有效防治的疫区感染人群常常会发生湍检。 (I)改良加藤法:利用甘油的透明作用使粪便涂片薄膜透明,以便发现虫卵的一类方法。此类方法可做虫卵计数,因此可用千测定人群的感染度和考核防治效果,是目前我国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之一。但由千该方法所取粪便址较少,并受粪便的新鲜度、干湿度、制片数址以及操作规范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查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漏检率。 (2)尼龙袋集卵法:此法适用千大规模普查,是推荐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应防止因尼龙袋处理不当而造成的交叉污染。(3)毛蚴孵化法:利用虫卵中的毛蚴在适宜条件下可破壳而出和毛蚴在水中运动具有一定的特点而设计。由千孵化法可采用全部粪便沉渣,因此发现虫卵的机会较直接涂片法大。 (4)直肠镜活组织检查:对慢性特别是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从粪便中查找虫卯相当困难,直肠镜活组织检查有助于发现沉积于肠黏膜内的虫卵。但是,直肠镜活组织检查发现虫卵只能证明感染过血吸虫至于体内是否有活虫,必须根据虫卵的死活进行判断。 第十三章吸虫 便且用血量少,判读结果快,因此在中国仍广泛应用。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 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可反映抗体水平,阳性检出率为95%~100%,假阳性率为2.6%,可作为血吸虫病人筛查、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监测疫情趋势的较好方法。近年来,在载体、底物及抗原的纯化方面都作了改良,如快速-ELISA等。 其他检测血吸虫特异抗体的方法还包括有: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胶乳凝集试验(LA)、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由千血清抗体在病人治愈后仍能存在较长的时间,因此,检测抗体的方法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3生物标志物检测检测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DNA片段与病原学检测具有同样的确诊价值。应用PCR、LAMP(th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 ification)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的血清DNA与粪检阳性的符合率可达95.5%,与其他吸虫及健康人血清无阳性交叉反应,并显示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 【流行】 1.地理分布和流行概况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是寄生人体的3种主要血吸虫,广泛分布千热带和亚热带的76个国家和地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亚洲,日本已消除了该病,目前仅有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有该病流行。本节主要叙述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有关问题。 日本血吸虫病曾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上海、福建等12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据估计,在20世纪50年代,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全国流行的县市有346个,累计感染者达1130余万人,钉螺面积为142亿m2,受威胁人口在1亿人以上。经过近60多年的努力,截至2015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巳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四川、云南、江苏、湖北、安徽、江西及湖南等7个省巳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总人口2.52亿人;共有29980个流行村,总人口6861.30万人。全国453个流行县(市、区)中,343个(占75.72%)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10个(占24.28%)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15年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77194例,现存晚期血吸虫病人30843例。 中国计划于2030年达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全国巳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部分新达标地区疫情尚不稳定,仍需加大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工作力度。此外,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地区也应加强疫情和螺情的监控。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日本血吸虫的终宿主除人以外,还有多种家畜及野生哺乳动物。粪便中含有能孵化出毛蚴的活虫卵的血吸虫病患者或感染动物是传染源。其中,病人和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其粪便是有螺地带虫卵污染的主要来源。 (2)传播途径:血吸虫卵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包括虫卵入水、毛蚴孵出、侵入钉螺、尾蚴从螺体逸出和侵入终宿主这一全过程。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卯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体中存在钉螺和人群接触疫水(含有尾蚴的水体)是3个重要环节。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属两栖淡水螺类,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有螺才有血吸虫病"。钉螺雌、雄异体,螺壳小呈圆锥形,长10mm左右,宽约3~4mm,壳口呈卯圆形,外缘背侧有一粗的隆起称唇崝,有6~8个右旋的螺层。平原地区的钉螺螺壳表面有纵肋,称肋壳钉螺,山丘地区钉螺表面光滑,称光壳钉螺。钉螺在自然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土壤和植物,食物包括腐败植物、藻类、苔鲜等,寿命一般为l~2年。肋壳钉螺滋生于平原水网型地区和湖沼型地区的潮湿有草腐殖质多的泥岸,河道水线上下各约33cm内的岸上和水中。在水流缓慢、杂草丛生的小沟里钉螺密度较高,与有螺沟渠相通的稻田、水塘也有钉螺滋生。光壳钉螺滋生在山丘型地区的小溪、山涧、水田、河道及草滩等处。在流行区,钉螺的分布具有聚集性。钉螺主要在春季产卯,螺卵分布在近水线的潮湿泥面上,并在水中或潮湿的泥面上孵化。在自然界,幼螺出现的高峰时间多在温暖多雨的4~6月份。 (3)易感者: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对日本血吸虫均易感,但在流行区,人群对血吸虫再感染的感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3流行因素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与中间宿主钉螺滋生有关的地理、气温、市僵、水质及水位、土壤、植被等。社会因素除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外,还包括暴露(接触疫水的频率,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污染(含有血吸虫卵的人畜粪便污染有螺地带或水体)、易感地带的形成、人群流动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在控制血吸虫病流行过程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4.流行区类型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钉螺滋生地的地理环境,中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划分为3个类型,即水网型、湖沼型和山丘型。 (1)水网型:又称平原水网型,主要指长江与钱塘江之间的长江三角洲的广大平原地区。这类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道纵横如蛛网,钉螺随网状水系而分布。该地区的有螺面积占全国钉螺总面积的7.9%,人群主要因生产或生活接舶疫水而感染。 (2)湖沼型:亦称江湖洲滩型,主要指千长江中、下游的湘、鄂、赣、皖、苏5省的沿江洲滩及与长江相通的大小湖泊沿岸。该地区水位有明显的季节性涨落,洲滩有冬陆夏水的特点。该地区有螺面积约占全国钉螺总面积的82.1%,为当前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地区。 (3)山丘型:该型的地理环境复杂,包括平坝、丘陵和高山,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的大山区。钉螺一般沿山区水系分布,水系以山峰为界,因此,钉螺的分布单元性强。山丘型流行区有螺面积约占我国钉螺总面积的l0%,面积虽不很大,但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和当地经济水平的限制,血吸虫病的防治难度较大。 [防治】中国防治血吸虫病的指导思想是: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求目标可及,措施可行,效果可评。具体措施包括:1控制传染源人畜同步化疗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途径。咙嗤酮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具有安全有效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人群化疗措施分为全民化疗、选择性化疗和高危人群化疗3种。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流行程度,因地制宜。 2切断传播途径 (1)灭螺:灭螺是切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主要措施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改造,改变钉螺滋生地的环境以及局部地区配合使用杀螺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化学灭螺药为氯硝柳胺(niclosamide)。在短期内不易消灭钉螺的湖沼洲滩地区,可采用建立“安全带”的方法,即在入畜常到的地带(称易感地带)反复灭螺,以达到预防和减少感染的目的。 (2)粪便管理:血吸虫感染的人和动物的粪便污染水体是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因此,管好人畜粪便在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方面至关重要。在重疫区实施推广“以机代牛”,即用机械代替耕牛,可以有效减少家畜粪便污染。由千人尿和尿素分解后产生的氨能杀灭虫卵,因此,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的方法杀灭粪便中的虫卵,也有助于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3)安全供水:结合农村卫生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安全供水设施,可避免水体污染和减少流行区居民直接接触疫水的机会。尾蚴不耐热,在60"C的水中会立即死亡,因此,家庭用水可采用加温的方法杀灭尾蚴。此外,漂白粉、碳酌及氯硝柳胺等对尾蚴也有杀灭作用。 3保护易感者加强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产、生活方式,对预防血吸虫病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难以避免接触疫水者,可使用防护药、具,如穿长筒胶靴、经氯硝柳胺浸渍过的防护衣或涂擦苯二甲酸二丁酷油窃等防护药物。由中国学者自行研制的青嵩素衍生物嵩甲酰和青嵩唬能对童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已接触过疫水者,在接触疫水后第7天至第10天服用青篱唬酣,成人每次服300mg,儿童按6mg/kg体重计算,以后每周服用1次,离开疫水后再加服1次,可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目前,血吸虫疫苗的研究离实际应用尚有一定距离,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血吸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以及诸如非表面抗原、混合抗原、细胞免疫及佐剂等基础方面的研究。随着血吸虫基因组和转录组计划等的宪成,结合高通量抗原筛选等新型生物技术的应用,新型疫苗研究有望取得新的进展。 [附】尾蚴性皮炎 裂体科下分10个属,其中只有裂体属的虫种能在人体寄生,、其他属的虫种寄生千鸟类或哺乳动物,但有的虫种的尾蚴可钻入入体,尽管不能发育成熟,却常引起皮肤超敏反应。由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引起的超敏反应称尾蚴性皮炎(cercarial dermatitis)。尾蚴性皮炎在不少国家都有流行或病例报道,中国的吉林、辽宁、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省、市也有流行。入群主要在种植水稻、养鸭或捕鱼等活动中被感染。在中国的稻田区,尾蚴性皮炎又称稻田性皮炎,在国外,人多因游泳而感染,故称游泳者痒症(swimmer's itch)。 在中国引起尾蚴性皮炎的主要是寄生于鸭的多种毛毕吸虫(Trichobilharzia)和寄生于牛的东毕吸虫(Orientobilh扛zia)。其中间宿主为椎实螺,分布于稻田、水沟和池塘,人因接触疫水而发生皮炎。 尾蚴性皮炎属I型和N型超敏反应。在尾蚴侵入皮肤后1小时至2天,入侵部位出现刺痒,继之出现点状红斑和丘疹,反复感染者丘疹数蜇多且可融合成风疹块,如播破皮肤,可出现继发性感染。反应一般在3~4天达高峰,1周左右消散。 尾蚴性皮炎属自限性疾病,若无继发感染,一般几天后即可自愈。治疗主要是止痒,局部止痒可用1%~5%的樟脑酒精、鱼黄软秤或复方炉甘石洗剂,中药如五倍子、蛇床子等煎水洗浴也有止痒作用。症状严重的可用抗过敏药。 (夏超明) 第七节其他人体寄生吸虫—、异形吸虫 异形吸虫(Heterophyid trematodes)是指属于异形科(Heterophy idae)的一类小型吸虫。成虫寄生于鸟类哺乳动物,也可寄生人体引起异形吸虫病(heterophyd团SIS),为人兽共患病。我国常见的异形类吸虫有十多种,其中已有人体感染报道的有11种,即:异形异形吸虫(Heterophyes heterophyesV. Siebold,1852)、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 Katsurada,1912)微小后殖吸虫(Metagonimus minutus Katsuta,1932)扇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taichui Katsuta,1932)、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ts pum如Looss,1899)多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yokogawai Katsuta,1932)、犬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cam-nus Lei per,1912)、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 N咖gar,1924)、长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longus Onji and Nishio,1916)、尖端棘带吸虫(Centrocest心cuspida四Looss,1896)和锁刀星隙吸虫(Stellantchasmus falcat让s Onji&Nishio,1924)。 【形态】 虫体微小(图13-21),成虫体长一般为0.3-0.5mm,大的也不超过2~3mm,体表具有鳞棘,雌雄同体。虫体呈椭圆形,前半略扁,后半较肥大,除口、腹吸盘外,很多种类还有生殖吸盘。生殖吸盘或单独存在或与腹吸盘相连构成腹殖吸盘复合器(ven tro-genital sucker complex)。前咽明显,食管细长,肠支长短不一。睾丸1~2个,储精痪明显,卵巢位千睾丸之前,受精翍明显。卵小,各种异形吸虫的虫卵形态相似,自宿主体内排出时卵内已含成熟的毛蚴。除台湾棘带吸虫的卵壳表面有格子状花纹外,其他异形吸虫卵与后睾科吸虫(如华支睾吸虫)和微茎科吸虫的虫卯形态相似,鉴别有一定困难。 118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生活史] 肠壁的倾向,因而虫卵可进入肠壁血管。异形吸虫在小肠一般只引起轻度炎症反应,如侵入肠壁则可造成组织脱落、压迫性萎缩与坏死,可导致腹泻或其他消化功能紊乱,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和消瘦。 成虫深入组织时,肉眼可见到微小的充血及黏膜下层的淤点。虫体的周围组织可见炎症反应,出现组织增生和不同程度纤维化。进入肠黏膜下层肠壁血管的虫卵有可能进入小静脉,也可能从门静脉通过肝小叶叶间小静脉进入血窦,经血流进入体循环,虫卵也就可被带至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如脑、脊髓、肝、脾、肺、心肌等,引起急性或慢性损害。成虫也可能异位寄生于人体其他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临床表现因寄生的虫数多少及是否有异位寄生而异。虫数少时症状轻微甚或无明显表现,虫数多时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如有异位寄生则视虫卵沉积的部位而定。若虫卵沉积于脑、脊储,则可有血栓形成、神经细胞及灰白质退化等病变,甚至血管破裂而致死;如虫卵沉积在心肌及心瓣膜,可致心力衰竭。若虫体异位寄生在大脑,可导致颅内感染,患者可出现面部抽榴、语言不利、肢端麻木等脑部受损的临床症状。 [诊断】 常规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是用粪便涂片法及沉渣法镜检虫卵,但要注意与华支睾吸虫、后睾吸虫、微茎吸虫等虫卵鉴别,还需与灵芝抱子区别。异形吸虫多在十二指肠以下的肠道寄生,华支睾吸虫则寄生于胆管系统。如十二指肠引流液未找到虫卵而粪便出现虫卵,应考虑到异形吸虫的可能。异形吸虫在人体内寄生虫数少,产卵址也不多,而华支睾吸虫产卵拭较大,因此每个视野有多个虫卵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可能性大,当然也不排除两类吸虫混合感染的可能。 此外,了解一个地区的吸虫流行种类,特别是该地区有无异形吸虫存在,将有助千鉴别诊断。若能获得成虫,可根据成虫形态进行判断。 【流行与防治】 异形吸虫病在亚洲地区的菲律宾、日本、韩国、朝鲜、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以色列、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等都有流行,欧洲一些地区、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国家、澳大利亚也有流行。异形吸虫病例在中国分布在广东、海南、安徽、福建、湖北、新疆、江西、湖南、上海、浙江、广西、山东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市)。迄今为止,中国大陆报道的病例有300多例,广东省病例较多,约占50%。 异形吸虫病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与华支睾吸虫病相似,在一些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常出现混合异形吸虫感染。异形吸虫痰蚴在酱油、醋和5%的盐水中可分别存活13小时、24小时和4天。50°C水中7分钟,80°C水中3分钟,开水中20秒,袭蚴即可被杀死。因此,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肉和蛙肉是避免异形吸虫感染的重要方法。目前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咄嗤酮。 二、棘口吸虫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报道的有600多种。宿主主要是鸟、禽类,其次是哺乳类、爬行类,少数寄生千鱼类。有的棘口吸虫往往可在多种动物宿主内寄生。棘口吸虫也可寄生于人类引起棘口吸虫病(echinostomiasis)。 寄生于人体的棘口吸虫主要分布于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已知的有38种。我国已报道的可在人体寄生的棘口吸虫有16种,主要有:圆圃棘口吸虫(Echinostoma hortense Asada,1926),马来棘口吸虫(Echinostoma malayanum leiper,1911),接睾棘口吸虫(Echinostoma paraulum Dietz,1909),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Frohli ch,1802)Dietz,1909]卷棘口吸虫日本变种(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 var. japonica, Vkurisa,1932),曲领棘缘吸虫(Echinoparyphium recurvatum Linstow,1973),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 Tanabe,1926),抱茎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perfoliatus(V. Ratz,1908)Dietz,1910],九佛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iufoensis liang et Ke,1988),貌小棘隙吸虫(Echinochas mus liliputanus Looss,1896)和福建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fujianensis Chen et al,1992),埃及棘口吸虫(Echinostoma aegyptica khalil,1924)。 [形态与生活史】 棘口吸虫为肠道寄生的小型吸虫。如日本棘隙吸虫(E. japonicus)虫体大小为(1.16-1.76)mmx(0.33-0.50)mm(图13-22)。虫体长形,体表有棘,雌雄同体。口吸盘位千体前端亚腹面,周围有环口圈或头冠,环口圈或头冠之上有1或2圈头棘。腹吸盘发达,位千体前部或中部的腹面。睾丸2个,一般前后排列在虫体的后半部。卵巢位千睾丸之前。虫卵较大椭圆形,壳薄,有卵盖。成虫寄生千肠道,偶尔也可侵入胆管。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毛蚴侵入螺体后经胞蚴和2代雷蚴阶段后发育成尾蚴。尾蚴侵入第二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包括淡水鱼、蛙或蜊蚌。但棘口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要求不很严格,尾蚴逸出后侵入其他螺蛔或双壳贝类体内结痪比较常见,尾蚴也卵巢可在原来的螺体内结森,甚至在子雷蚴体内结裴。有的还可在植物上结艇。人或动物因食入含弱蚴的第二中间宿主而感染,娱蚴在小肠脱痪,7~睾丸9天即可发育为成虫。 [致病] 成虫多寄生千小肠上段,以头部插入黏膜,引起局部炎症,轻度感染者常无明显症状,或者仅出现腹痛、腹泻或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有厌食、下肢水肿、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甚至死亡七图13-22日本棘隙吸[诊断]虫成虫模式图实验室诊断常用粪便检查方法,如直接涂片法、沉淀法等,但由于多种棘口吸虫的卵在形态上都很相似,因此不易区分,若能获得成虫,则有助千定种。【流行与防治】人体棘口吸虫病主要见千亚洲的朝鲜、韩国、日本、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多数是散发病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新疆、安徽、海南、湖北、福建、江西、四川、云南、浙江、黑龙江、辽宁和台湾等地。棘口吸虫病是人兽共患病,在我国动物体内很常见,因此有感染人的可能性,实际上的病例可能更多。人多因食入含袋蚴的淡水鱼、蛙及螺类而感染,生吃嵌蚴污染的水生植物和喝生水也可感染。巳证实泥鞦为圆圃棘口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在我国感染的病例多为用偏方吃生泥鞦治疗肝炎和去肝120第三篇医学蠕虫学火,或食入烹调未熟的泥鞦所致。因此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目前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咄嗤酮。 三、徐氏拟裸茎吸虫 徐氏拟裸茎吸虫(Gymnophalloidesseoi儿Ida Ching,1988)屈复殖目,拟裸茎吸虫科,拟裸茎吸虫属。该虫于1988年首次在韩国一急性腹痛妇女体内发现,经拟裸茎吸虫分类学家Hilda Ch ing鉴定,确认为拟裸茎吸虫属的新种。 图13-23徐氏拟裸茎吸虫成虫(腹图13-24徐氏拟裸茎吸虫成虫扫描面观,未染色)图(显示口腹吸盘和腹凹)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呈短卯圆形,前端椭圆、后端略尖,体长0.33~0.50mm,中部宽0.23~0.33mm,雌雄同体。口吸盘大,两边各有一明显的侧凸。咽发育良好。食管短,肠支呈载状,通常仅达虫体中部。腹吸盘位于虫体后端1/5~1/4处。拟裸茎吸虫属的特征性结构一—腹凹(pil),位千腹吸盘之前。睾丸2个,卵圆形,左右对称,位于腹凹和腹吸盘之间。生殖孔不明显,开口千腹吸盘前缘。卯巢椭圆形,位千右侧睾丸前方。卵黄腺2个,致密块状,分叶少。子宫盘曲,大多数位于虫体中部1/3处(图13-23,图13-24)。 虫卵椭圆形,长0.02~0.025mm,宽0.011~0.015mm,壳蒲而透明,有明显的卵盖(图13-25)。 终宿主除人以外,主要为涉水候鸟-—-舫鹅。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虫卵随粪便排出。该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主要也是小肠。第一中间宿主尚不清楚,第二中间宿主为牡蚚(Crassostrea gig心),后尾蚴主要寄生于牡颊咬合部被膜表面,感染较多时可播散到牡蜗口部,人因生食牡蚚而感染。 【致病与1侣床表现】 成虫在肠道寄生可引起肠绒毛萎缩和腺窝增生。轻度感染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感染较重时可出现胃肠症状,如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可伴有发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虚弱图13-25徐氏拟裸茎吸虫虫卵(显岔。等。本虫感染除累及肠道外,还可侵犯胆毅或胰管,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诊断】 本虫产卵量少,据估计寄生于人体的每条徐氏拟裸茎吸虫成虫每日产卵量仅2~84枚,且虫卵比华支睾吸虫卵还小,因此除重度感染者外,常规的粪检方法常易漏诊。此外,由千不同种的拟裸茎吸虫卵在形态上很难区别,因此确诊还依赖驱虫后做成虫鉴定。 [流行与防治】 本虫主要分布于韩国西北到东南海岸。2001年调查发现,Shinan-gun岛的流行率最高,人群虫卵阳性率达49.0%,至于韩国其他海岸或与其邻近的中国、日本和俄罗斯海岸是否有本虫存在,还有待研究。NIT嗤酮对本虫有效。 四、后睾吸虫 接咽,食管短,两支盲肠终于近末端。睾丸较小,不分支,但分叶,在虫体后部前后排列。卵巢较小,位千虫体后1/3起始部的中线上;卵黄腺在虫体中部两侧,由许多横列腺泡组成。子宫位千卵巢前,从中线盘曲向前。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的前缘(图13-26)。 虫卵大小为(26-32)µmx(ll-15)µm,黄褐色,长椭圆形,壳厚,有的虫卵不对称,有卵盖,无肩峰,小棘很少见到,卯内含有一个成熟的毛蚴(图13-27)。入和哺乳动物(如猫、犬、狐及野猪等)是猫后睾吸虫的终宿主,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肝胆管和胆痰内。第一中间宿主是李氏豆螺(Bithynia leachii),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类(主要是鲤科鱼类)。艇蚴寄生于鲤科鱼类的肌肉内,是感染阶段。入主要因生食含有活艇蚴的鱼肉而感染。 纤毛 [致病与临床症状]成虫寄生于入体的胆道,可以引起胆管上皮细胞的炎症、增生、纤维化,胆管肿胀和胆汁淤滞,严重者可波及胆弱,并由于压迫性坏死而导致门图13-27猫后睾吸脉周围性肝硬化,引起肝肿大及黄疽,个别可能发展为肝癌。虫卵模式图轻度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感染较重时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消瘦等。患者感染2~6周后嗜酸性粒细胞普遍升高,可达l5%~88%。【实验室诊断]诊断本病应询间有无生食或半生食鱼肉的习惯。病原学诊断主要是检查患者粪便中的虫卵,但与胳猫后睾吸虫卵难以区分。免疫学方法如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也常使用。【流行与防治]本病主要流行于东欧、西伯利亚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一般以13~15岁儿童感染率最高。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同华支睾吸虫病,治疗本病可选用1l比嗤酮。腺(二)麝猫后睾吸虫麝猫后睾吸虫(Opistlwrchis viverrini Poirier,1886),又名小麝猫后睾受精袭吸虫,可引起麝猫后睾吸虫病(opisthorchiasis vi verri n i)。1911年,Leipe1在泰国清迈尸检时发现了本虫的人体感染。1965年,Wyko证实了本虫的生活史。 【形态与生活史】成虫形态与猫后睾吸虫相似,大小为(5.4-10.2)mm x(0.81.9)mm。雌雄同体。与猫后睾吸虫成虫的主要区别是:本虫的卵巢与图13-28麝猫后睾吸虫睾丸的位置较接近,卵巢小,呈卵圆形。卵黄腺常聚集成若干个颗粒样成虫模式图腺群。睾丸分为4叶,呈深裂状,前后斜裂千虫体后1/3。食管较长,为咽的3倍(图13-28)。虫卵与华支睾吸虫卵相似,卵圆形或灯泡状,黄褐色,大小为(19-29)µmx(12-17)µm。一端有卵盖,另一端有突起,内含毛蚴(图13-29)。成虫寄生于入和哺乳动物等终宿主的肝胆管和胆痪内。第一中间宿主是豆螺(如Bithynia gonionmphalos、Bithynia faniculata、Bithynia laevis和Bithynias siame应s),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主要是麝猫后睾吸虫病主要流行千泰国、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与当地居民食生鱼的习惯有关。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同华支睾吸虫病,治疗本病可选用咄哇酮。(何蔼) 户 斗 第十三章吸虫123 The trematodes ar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flukes. The most common and importan t trema todes in China are Schistosoma japonicum, Clonorchis sinensis, Fasciolopsis bus如and Pa rago nimus westermani. According to their sites of living in the host, trematodes may be grouped into two categories:those that reside in the intestine, bile duct, or lung(organ dwelling)and those residing in the blood vessels around the intestine and bladder(blood dwelling). The organ-dwelling flukes includ e all trematodes except those of thegenerus Schistosoma. Infection of humans by such organ-dwelling flukes results from the ingestion of water plants, fish, crabs, or crayfish contaminat ed with encysted metacerc扣·i ae. The blood-dwelling flukes consist of the Schistosoma species and infection with them occurs by the penetration of cercariae into the skin of humans who come in contact with contaminated water.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trematodes is accomplished by detection of the eggs in stool, b山ary drainage, duodenal drainage, or sputum. With S. japonicum, the observation of hatching mirac心a is useful for the diagnosis. In addition, a number of immunodiagnostic techniques, including COPT, IHA,and ELISA,are also availabl e. Praziquantel is the drug of choice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of human trematode infections. 第十四章绛虫 第一节概论 绛虫(cestodes)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绛虫纲(Cestoidea),因其成虫背腹扁平、长如带状而得名。绕虫生活史各期都营寄生生活,成虫绝大多数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幼虫需在1~2个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幼虫通常被称为中绛期幼虫(metacestode)。可寄生人体的绛虫共有30余种,分属于多节绕虫亚纲的圆叶目(Cyclophyllidea)和假叶目(Pseudophyllidea)。这两个目绛虫的形态和生活史有较明显的区别。 【形态】 1成虫虫体外观呈白色或乳白色,扁长如带状、左右对称、分节,缺乏消化系统,也无体腔,寄生于人体的绛虫均为雌雄同体。体长因虫种不同可从数毫米至数米不等。虫体前窄后宽,顶端为具有固着器官的头节(scolex),其后是短而纤细、不分节的颈部(neck),颈部以后是分节的链体(strobila)。链体是虫体最显著部分,由3~4个节片(proglo ttids)至数于个节片组成,越往后越宽大(图14-1)。圆叶目绛虫头节多呈球形,固着器官常为4个圆形的吸盘,分列千头节四周;头节顶部可有能伸缩的圆形突起,称顶突(rostellum),顶突周围常有1~2圈棘状或矛状的小钩。假叶目绛虫头节呈梭形,其固着器官是头节上的两条吸槽(bothrium)。绛虫靠头节上的固着器官吸附在宿主肠壁上。 绛虫的颈部具有生发功能,链体上的节片由此向后连续长出,靠近颈部的节片较细小,其内的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称为未成熟节片或幼节;往后至链体中部节片较大,其内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称为成熟节片或成节;链体后部的节片最大,为妊娠节片或孕节,其中圆叶目绛虫孕节中除了储满虫卯的子宫外,其他生殖器官均已退化,而假叶目图14-1牛带绛虫成虫模式图绛虫孕节结构与其成节相同。末端的孕节可从链体上脱落,新的节片又不断从颈部长出来,这样就使绛虫得以始终保持一定的长度。绛虫的内部结构如下:(I)体壁结构:绛虫的体壁结构与吸虫的相似,体表也可分为两层,即皮层(亦可称体被,tegument)和皮下层。皮层是具有高度代谢活性的组织,电镜下可见其外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指状或棘状胞质突起,称微毛(microthrix)。微毛下是较厚的具有大量空泡的胞质区或称基质区,胞质区下界有明显的基膜(basal membrane)与皮下层截然分开,在接近基膜的胞质区内线粒体密集。整个皮层均无胞核(图14-2)。 皮下层主要由表层肌(superficial muscle)组成,有环肌、纵肌及少量斜肌,均为平滑肌。此肌层下的实质组织中有大量的电子致密细胞,称核周体(perikai-ya),核周体通过若千连接小管穿过表层肌和基膜与皮层相连。核周体具有大的双层膜的胞核和复杂的内质网,以及线粒体、蛋白类晶体和脂或糖原小滴等,所以皮层实际上是一种合胞体结构,它靠核周体的分泌而更新。 表层肌中的纵肌较发达,它作为体壁内层包绕着虫体实质和各器官,并贯穿整个链体;但在节片成熟后,节片间的肌纤维会逐渐退化,因而孕节能自链体脱落。 接连管 巳体体小体网体核 颈拉顷矶扭5绥拉质周胞 虫体内部由实质组织充满,缺体腔和消化道;生殖、排泄和神经系统均包埋在实质组织中。在实质组织中还散布着许多钙和镁的碳酸盐微粒,外面被以胞膜而呈椭圆形,称为石灰小体(calcareous body)或钙颗粒(calcareous corpuscle),可能有缓冲酸碱度的作用,或作为离子和二氧化碳的补给库。 (2)神经系统:包括头节中的神经节和由它发出的6根纵行的神经干,左右侧各有一根主干和2根辅干,均贯穿整个链体,在头节和每个节片中还有横向的连接支。感觉末梢分布于皮层,与触觉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图14-2绛虫体壁超微结构模式图相连。 (3)排泄系统:由若干焰细胞、毛细管、集合管及与其相连的4根纵行的排泄管组成。排泄管贯穿链体,每侧2根,以近腹面的一根较粗大,并在每一节片的后部有横支左右连通。在头节内排泄管更为发达,往往形成排泄管丛。排泄系统既有排出代谢产物的作用,亦有调节体液平衡的功能。 (4)生殖系统:链体的每个节片内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雄性生殖器官一般都比雌性先成熟。雄性生殖系统具有几个至几百个睾丸(图14-3)。睾丸圆球形,位千节片上、中部的实质中,通常靠近虫体的一面,习惯上称此面为背面。每个睾丸发出一根输出管,然后所有的输出管汇合成输精管,输精管通常盘曲延伸入阴茎艇,在阴茎痰内或外输精管可膨大成储精襄。输精管在阴茎痰中接纳前列腺后延伸为射精管,前列腺可位千阴茎毅内或外。射精管的末端是阴茎,其上具小刺或小钩,并能从阴茎袋伸出,为交合器官。 生殖腔 卵黄腺 假叶目 卵巢 头节成节 子宫 睾丸 圆叶目生殖腔卵巢 卵黄腺 头节成节 雌性生殖系统有一个卵巢,大多分成左右两叶,位于节片中轴的腹面、睾丸之后。卵黄腺在有的绛虫是数量众多的滤泡状体,分散于实质的表层中,围绕着其他器官,而有的绕虫其卵黄腺聚集成单一的致密实体,位于卵巢后方。由卵黄腺发出的卵黄小管汇集成卵黄总管,常膨大成卵黄艇,并与输卵管连接。阴道为略弯曲的小管,多数与输精管平行,其远端开口千生殖孔,近端常膨大成受精艇。 126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输卵管自卵巢发出后,依次与阴道、卵黄总管连接,然后膨大成卵模,再与子宫相通。子宫呈管状或艇状,管状的子宫盘曲于节片中部,开口于腹面的子宫孔;毅状的子宫无子宫孔,随着其内虫卵的增多和发育而膨大,或向两侧分支几乎占满整个节片。 假叶目和圆叶目绛虫成虫的生殖器官有如下区别:假叶目绛虫的卵黄腺呈滤泡状,散布在节片的表层中,卵巢之前;生殖孔位于节片中部;子宫具有子宫孔通向体外;成节和孕节结构相似。圆叶目绛虫的卵黄腺聚集成一块,位于卵巢之后,生殖孔位千节片侧面;无子宫孔(图14-3)。 2虫卵假叶目绛虫卵与吸虫卵相似,为椭圆形,卵壳较菏,一端有小盖,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圆叶目绛虫卵多呈圆球形,外面是卵壳和胚膜,卵内是已发育的幼虫,具有3对小钩,称六钩蚴(oncosphere)。 【生活史】绛虫的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虫卵自子宫孔排出或随孕节脱落而排出。以后的发育在假叶目和圆叶目有很大的不同。 假叶目绛虫生活史中需要2个中间宿主。虫卵排出后必须进入水中才能继续发育,孵出的幼虫亦具有3对小钩,但体外被有一层纤毛,能在水中游动,称为钩球蚴(corac心um)。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圣,钩球蚴在其体内发育成中绛期幼虫原尾蚴(procercoid),原尾蚴已初具绛虫雏形;在进入第二中间宿主鱼或其他脊椎动物如蛙体内后,原尾蚴继续发育为裂头蚴(plerocercoid, sp缸ganum),裂头蚴己具成虫外形,白色,带状,但不分节,仅具不规则的横皱褶,前端略凹入,伸缩活动能力很强。裂头蚴必须进入终宿主肠道后才能发育为成虫。 圆叶目绛虫生活史只需l个中间宿主,个别种类甚至可以无须中间宿主。虫卵在子宫中即已发育,内含一个六钩蚴。由千这一目绛虫无子宫孔,虫卵须待孕节自链体脱落排出体外后,由于孕节的活动挤压或破裂才得以散出。待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其中的六钩蚴才能孵出,然后钻入宿主肠壁,随血流到达组织内,发育成各种中绛期幼虫,常见有以下类型(图14-4):1嵩尾蚴(cysticercus)俗称痪虫(bladder worm),是半透明的小娱,褒中充满痰液,娱壁上有一个向内翻转卷曲的头节。另一种握尾蚴型幼虫,毅内有多个头节,称多头蚴(coenurus)。2棘球蚴(hydatid cyst)是一种较大的痰,痰内有无数头节称原头蚴或原头节(protoscolex);此外,还有许多小的生发襄(brood capsule),生发艇附于溪壁上或悬浮在袋液中,其内又往。可有许多原头节或更小的生发痰,以致一个棘球蚴中可含成千上万个原头节。 第十四章绛虫127 3泡球蚴(alveolar hydatid cyst)或称多房棘球蚴(mu ltilocu la r hydatid cyst)属棘球蚴型,痰较小,但可不断向艇内和袭外芽生若千小袋,襄内充满的不是翍液而是胶状物,其中原头节较少。 4.似囊尾蚴(cysticerco id)体型较小,前端有很小的痰腔和相比之下较大的头节,后部则是实心的带小钩的尾状结构。 各种中绕期幼虫名又可代替属的名称,来表示该种绛虫的这一期幼虫,如曼氏裂头蚴(Sparganum mansoni)即表示曼氏迭宫绛虫(Spirometra mansoni)的裂头蚴,猪痪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指猪带绛虫(Taenia solium)的艇尾蚴等。 中绛期幼虫被终宿主吞食后,在肠道内受胆汁的激活才能脱痰或翻出头节,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存活的时间随种类而不同,有的仅能活几天到几周,而有的可长达几十年。 [生理] 绛虫的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的肠道里,节片直接浸浴在宿主半消化的食物中,但由千它没有口和消化道,只能依靠体表的皮层来吸收营养。通过皮层扩散和主动运输等方式,绕虫可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肪酸、氨基酸、甘油、维生素、核昔以及噤呤和啼唗等。皮层胞质区的大量空泡具有对营养物质的胞饮作用和运输作用。有的绛虫头节上的顶突可能穿入宿主的肠腺,经胞饮作用摄取黏液和细胞碎片以及其他营养微粒。皮层表面带有尖棘的微毛,既有固着作用,可避免虫体因宿主消化道的蠕动而被排出,又能擦伤宿主的肠上皮细胞,使富含营养的高浓度细胞质渗出到虫体周围有利千虫体吸收,遍布虫体表面的微毛还可大大增加吸收面积,这样就提高了绛虫营养吸收的效能。另外,由千皮层的特殊结构使其也具有向外界进行分泌,以及保护虫体、抵抗宿主消化液破坏等作用。 绛虫主要通过糖代谢来获得能量。成虫主要靠糖酵解,而有的幼虫则可通过三狻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系统获得能量,如细粒棘球绛虫的原头蚴(protoscolex)就具有完全的三狻酸循环功能。 绛虫虽然是雌雄同体,但交配及受精过程可以在同一节片或同一虫体的不同节片间完成,也可在两条不同虫体之间进行。除成虫营有性生殖外,有的中绛期幼虫可进行无性生殖和芽生生殖,如棘球蚴可从毅壁生发层长出许多原头蚴和生发痪。曼氏裂头蚴在宿主免疫功能受抑或受到病毒感染时,也可能发生异常的芽生增殖,引起严重的增殖型裂头蚴病。此外,裂头蚴还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在部分虫体被切除后,可以重新长成一条完整的虫体。 【致病】 绛虫成虫寄生于宿主肠道可大量地掠夺宿主的营养,但引起症状的主要原因却是虫体固着器官吸盘/吸槽和小钩以及微毛对宿主肠道的机械刺激和损伤,以及虫体释出的代谢产物的刺激。成虫引起的症状通常并不严重,仅有腹部不适、饥饿痛、消化不良、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个别种类如阔节裂头绛虫因为大量吸收宿主的维生素Bl2可引起宿主贫血。绛虫幼虫在人体寄生造成的危害远较成虫为大,痰尾蚴和裂头蚴可在皮下和肌肉内引起结节或游走性包块;若侵入哏、脑等重要器官则可引起严重的后果。棘球蚴在肝、肺等亦造成严重危害,其娱液一旦进入宿主组织更可诱发超敏反应而致休克,甚至死亡。 [分类】 常见人体绛虫的分类地位及与疾病的关系见表14-1。 第十四章129 虫绕 第二节曼氏迭宫绛虫卢;;T尹回 生于:二言二二ns二言言二二二二二二尸;斗危动害了嘟为大。 【形态] 1成虫长60-100cm,宽0.5-0.6cm。头节细小,长1-1.5mm,宽0.4-0.8mm,呈指状,其背、腹面各有一条纵行的吸槽。颈部细长,链体有节片约1000个,节片一般宽度均大于长度,但远端的节片长宽几近相等。成节和孕节的结构基本相似,均具有发育成熟的雌雄性生殖器官各一套。肉眼即可见到每个节片中部凸起的子宫(图14-5)。 贮精森雄生殖孔雌生殖孔 子宫孔子宫阴道 卵巢 成节切面 睾丸呈小圆球形,约有320-540个,散布在整个节片的深层实质组织中,由睾丸发出的输出管在节片中央汇合成输精管,然后弯曲向前并膨大成储精襄和阴茎,再通入节片前部中央腹面的圆形雄性生殖孔。卵巢分两叶,位千节片后部,自卵巢中央发出短的输卵管,其末端膨大为卵模后连接子宫,卵模外有梅氏腺包绕。阴道为纵行的小管,其月牙形的外口位于雄性生殖孔之后,另端膨大为受精襄再连接输卵管。卵黄腺小滤泡状,散布在节片实质组织的表层,包绕着其他器官,子宫位于节片中部,作3~4个或多至7~8个螺旋状盘曲,紧密重叠,基部宽而顶端窄小,略呈发髻状,子宫孔开口于阴道口之下方,因此在节片腹面正中线上依次有3个开口。 2虫卵呈椭圆形,两端稍尖,长52~76µm,宽31-44µm,呈浅灰褐色,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内有一个卵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图14-6)。3裂头蚴为长带形,白色,大小(0.5-30)cm x(0.3-1.0)cm,头端膨大,中央有一明显凹陷,与成虫的头节相似;体不分节但具不规则横皱褶,后端多呈钝圆形,活动时伸缩能力很强(图14-6)。【生活史】曼氏迭宫绛虫完成生活史需要3~4个宿主。终宿主主要是猫和犬,此外还有虎、豹、狐和豹猫等食肉动物。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蛋,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蛙。蛇、鸟类和猪等多种脊椎动物可作其转续宿主。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小肠内,当虫卵自虫体子宫孔中产出,即可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适宜的温度下,经过2~5周发育,即孵出椭圆形或近圆形、周身被有纤毛的钩球蚴,钩球蚴直径为80~90µm(图14-6),常在水中做无定向螺旋式游动,当其主动碰击到剑水圣时即被后者吞食,随后脱去纤毛,穿过肠壁入血腔,经3~11天发育成原尾蚴。一个剑水圣血腔里的原尾蚴数可达20~25个。原尾蚴长椭圆形,260µm x(44~100)µm,前端略凹,后端有小尾球,其内仍含6个小钩。带有原尾蚴的剑水圣被蜊斜吞食后,失去小尾球,随着蜊蚌逐渐发育成蛙,原尾蚴也发育成为裂头蚴。裂头蚴具有很强的收缩和移动能力,常迁移到蛙的肌肉,特别是在大腿或小腿的肌肉中寄居,多卷曲穴居在肌肉间隙的一小弱内,或游离千皮下。当受染的蛙被蛇、鸟类或猪等兽类非适宜宿主吞食后,裂头蚴不能在其肠中发育为成虫,而是穿过肠壁,移居到腹腔、肌肉或皮下等处继续生存,蛇、鸟、或猪等兽类即成为其转续宿主。当猫、犬等终宿主吞食了带有裂头蚴的第二中间宿主蛙或转续宿主后,裂头蚴逐渐在其肠内发育为成虫。一般在感染后约3周,终宿主粪便中开始出现虫卯。成虫在猫体内可活3年半(图14-7)。 当人不慎误食到带有原尾蚴或裂头蚴的剑水圣、蜊斜或蛙时,以及原尾蚴或裂头蚴偶然通过皮肤或黏膜侵入入体时,裂头蚴可在人体各种组织内寄生并引起裂头蚴病,少数甚至还可侵入肠道并发育为成虫。 【致病机制】曼氏迭宫绛虫成虫较少寄生人体,对入的致病力也不大,可因虫体机械和化学刺激引起中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裂头蚴寄生人体引起的曼氏裂头蚴病危害远较成虫为大,其严重程度因裂头蚴移行和寄居部位不同而异。常见寄生于人体的部位依次是:哏部、四肢躯体皮下、口腔颌面部和内脏。在这些部位可形成嗜酸性肉芽肿袭包,使局部肿胀,甚至发生脓肿。毅包直径约1~6cm,具娱腔,腔内盘曲的裂头蚴可有1条至10余条不等。【1侣床表现】根据中国学者对836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曼氏裂头蚴病大致可归纳为以下5型。 第十四章绛虫131 蜊斛 1眼裂头蚴病占患者总例数的34.08%。多累及单侧眼脸或眼球,表现为眼脸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微疼、奇痒或有虫爬感等;有时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在红肿的眼脸和结膜下,可有游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直径约1cm。偶尔破溃,裂头蚴自动逸出而自愈。若裂头蚴侵入眼球内,可发生眼球凸出,眼球运动障碍,严重者出现角膜溃疡,甚至并发白内障而失明。眼裂头蚴病在临床上常误诊为脸腺炎、急性葡萄膜炎、眼眶蜂窝织炎、肿瘤等,往往在手术后才被确诊。 2.皮下裂头蚴病占患者数的35.53%,常累及躯千表浅部,如胸壁、乳房、腹壁、外生殖器以及四肢皮下,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可呈圆形、柱形或不规则条索状,大小不一,直径约0.5-5cm,局部可有强痒,有虫爬感等,若有炎症时可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或触痛,或有荨麻疹。 3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占16.39%,常在口腔黏膜或颊部皮下出现硬结,直径约0.5-3cm,患处红肿,发痒或有虫爬感,并多有裂头蚴逸出史。 4脑裂头蚴病占12.44%,侵犯部位以脑颌叶、顶叶多见,也有侵犯颇叶、内毅、外泌、小脑以及基底神经节的。临床表现酷似脑瘤,主要症状为癫病样发作,常有阵发性头痛,严重时昏迷或伴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间歇性口角抽描,肢体麻木、抽揣,甚至瘫痪等,很容易误诊。 5内脏裂头蚴病仅占l.56%,临床表现因裂头蚴移行位置而定,有的可经消化道侵入腹膜,引起炎症反应,有的可经呼吸道咳出,还有见于脊髓、椎管、尿道和膀胱等处,引起较严重后果。【诊断】 曼氏迭宫绕虫成虫感染可以采用粪检虫卯以确诊。曼氏裂头蚴病则主要靠从局部检出虫体作出诊断,询问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综合采用CT等放射影像技术可提高脑裂头蚴病确诊率,亦可用裂头蚴抗原进行各种免疫辅助诊断。 【传播与流行】 曼氏迭宫绕虫分布很广,但成虫在人体感染并不多见,国外的病例报道仅见千日本、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在中国,成虫感染人体病例报道近21例,分布在上海、广东、台湾、四川和福建等省市。患者年龄最小3岁,最大58岁。 曼氏裂头蚴病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沙I1也有记录。在中国已有一于多例报道,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依感染例数排序是广东、湖南、福建、吉林、浙江、海南、四川、广西、湖北、上海、重庆、江西、贵州、江苏、河南、辽宁、云南、安徽、台湾、河北、新疆、青海、北京、黑龙江、山东、宁夏、香港。感染者年龄为未满周岁~85岁,以10~30岁感染率最高,男女比例为2:l,各民族均有。人体可能通过两种途径感染裂头蚴,即裂头蚴或原尾蚴经皮肤或黏膜侵入,或误食裂头蚴或原尾蚴。具体感染方式可归纳为以下3种:1局部敷贴生蛙肉为主要感染方式,约占患者半数以上。在中国某些地区,民间传说蛙有清凉解毒作用,常用生蛙肉敷贴伤口或脓肿,包括眼、口颊、外阴等部位。若蛙肉中有裂头蚴即可经伤口或正常皮肤、黏膜侵入人体。 2.吞食生的或未惹熟的蛙、蛇、鸡或猪肉民间沿用吞食活蛙治疗疮痄和疼痛的陋习,或喜食未煮熟的肉类,吞食到的活裂头蚴即穿过肠壁入腹腔,然后移行到其他部位。3.误食感染的剑水蛋饮用生水,或游泳时误吞湖塘水,使受感染的剑水圣有机会进入人体。 据报道原尾蚴也有可能直接经皮服侵入,或经眼结膜侵入人体。[预防和治疗】主要是加强健康教育。不用蛙肉敷贴,不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不饮生水以防感染。成虫感染可用咙嗤酮、阿苯达嗤等药驱除。裂头蚴主要靠手术摘除,术中注意务必将虫体尤其是头部取尽,方能根治,也可用40%酒精普鲁卡因2~4ml局部注射杀虫。 第三节阔节裂头绛虫 阔节裂头绛虫[Diphyllobothrium latum(Linn,1758)]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也可寄生于人裂头蚴寄生于各种淡水鱼类。[形态】1成虫外形和结构均与曼氏迭宫绛虫相似,但虫体较长大,可长达10m,最宽处20mm,具有3000~4000个节片。头节细小,呈匙形,长2~3mm,宽0.7~1.0mm,其背、腹侧各有一条较窄而深凹的吸槽(图14-8),颈部细长。成节的宽度显著大于长度,为宽扁的矩形。睾丸数较多,为750~800个,雄性生殖孔和阴道外口共同开口千节片前部腹面的生殖腔。子宫盘曲呈玫瑰花状,开口于生殖腔之后,孕节长2~4mm,宽10~12mm,最宽20mm,但末端孕节长宽相近。孕节的结构与成节基本相同。 2.虫卵近卵圆形,长55~76µm,宽41~56µm,呈浅灰褐色,卯壳较厚,一端有明显的卵盖,另一端有一小棘;虫卵排出时,卵内胚胎已开始发育(图14-8)。【生活史]阔节裂头绛虫的生活史与曼氏迭宫绛虫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其第二中间宿主是鱼类,人是主要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人,以及犬、猫、熊、狐、猪等动物的小肠内。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在15~25"C的水中,经过7~15天的发育,孵出钩球蚴。钩球蚴能在水中生存数日,并能耐受一定低温。当钩球蚴被剑水圣吞食后,即在其血腔内经过2~3周的发育成为原尾蚴。当受感染的剑水圣被小鱼或幼鱼吞食后,原尾蚴即可在鱼的肌肉、性腺、卵及肝等内脏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并可随着鱼卵排出。当大的肉食鱼类吞食小鱼或鱼卯后,裂头蚴可侵入大鱼的肌肉和组织内继续生存。当终宿主食入带裂头蚴的鱼时,裂头蚴方能在其肠内经5~6周发育为成虫。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可活5~13年。 [致病与诊断】 由于成虫在入体小肠内寄生时一般不引起严重的病理变化,故多数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仅间或有疲倦、乏力、四肢麻木、腹泻或便秘以及饥饿感、嗜食盐等较轻微症状,但有时虫体可扭结成团,导致肠道、胆道口阻塞,甚至出现肠穿孔等。另外,还有阔节裂头蚴在人肺部和腹膜外寄生的报道。约有2%的阔节裂头绛虫病病人并发绛虫性贫血,这可能是由千与造血功能有关的维生素B12被绛虫大量彸户1d吸收,或绛虫代谢产物损害了宿主的造血功能的缘故。患者除有一般恶性贫血的表现外,常出现感觉异常、运动失调、深部感觉缺失等神经紊乱现象,严重者甚至失去工作能力。一旦驱虫后贫血即很快阔节裂头绛虫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亚寒带和温带地区,以前苏联病人最多,约占全世界该病患者人数的一半以上。在人群中感染率最高的是北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83%),其次是前苏联(27%)和芬兰(20%-25%)。中国仅在黑龙江和台湾省的当地人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外出归国人员中有十余例报道。人体感染都是由于误食了生的或未熟的含裂头蚴的鱼肉所致,如喜食生鱼及生鱼片、果汁浸鱼、盐腌或烟熏的鱼肉鱼卵。在烹制鱼肉过程中,有尝味习惯也易导致感染。流行区人粪污染河、湖等水源也是本病流行的重要原因。本病防治关键在千健康教育,改变喜食生或半生鱼肉的习惯,加强对犬、猫等动物的管理,避免入、畜粪便污染水源。驱虫方法同其他绛虫。对并发贫血者还应补充维生素B,2o链状带绕虫(Taenia solium Linnaeus,1758)也称猪肉绛虫、猪带绛虫或有钩绛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猪带绛虫病(taeniasis suis),幼虫寄生于人体皮下、肌肉或内脏,引起痪尾蚴病(cys ticercosis)。 在中国古代医籍中猪带绛虫与牛带绕虫一起被称为寸白虫或白虫。早在公元217年,《金匮要....、·、·O'·、000。。 输精管:. L实,.介n 子宫孔 睾丸::..•••••·.,.. o。 卵黄腺 卵模及梅氏腺 成节图14-8阔节裂头绛虫模式图 好转。实验诊断在于从患者粪便中检获虫卵。[流行与防治] 134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略》中即有关千白虫的记载,公元610年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该虫体形态描述为“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并指出是因"炙食肉类而传染"。中国《神农本草经》中记录了三种驱白虫的草药。【形态】1成虫乳白色、带状,长约2~4m,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整个虫体的节片均较薄,略透明。 头节近似球形,直径0.6-lmm,头节上除有4个吸盘外,顶端还具有能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内圈的钩较大,外圈的稍小。颈部纤细,长5~l0mm,直径约为头节之半。链体由700-1000个节片组成,靠近颈部及链体前段的幼节细小,外形短而宽;中段的成节较大,近方形,末端的孕节最大,为窄长的长方形。 每一成节均具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睾丸约完整虫卵不完整虫卵150-200个,散布在节片的两侧,输精管由节片中头节二部向一侧横走,经阴茎痰开口于生殖腔;阴道在输\ll\丿精管的后方并与其并行,也开口千节片边缘的生睾丸殖腔。各节的生殖腔缘均略向外凸出,沿链体左子宫阴输茎稍囊管右两侧不规则分布。卵巢位于节片后1/3的中生殖孔央,分为三叶,除左右两叶外,在子宫与阴道之间卵卵受巢腺另有一中央小叶。卯黄腺呈块状,位千卯巢之后。卵筷孕节孕节中仅见充满虫卵的子宫向两侧发出分支,每侧约7~l3支,各分支不整齐并可继续分支而呈图14-9链状带绛虫模式图树枝状(图14-9),每一孕节中含虫卵3万~5万个。 2虫卵卵壳菏且脆,在虫卵自孕节散出后多数巳脱落。光镜下这种脱掉卵壳的虫卯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31-43µm。外面是较厚的胚膜,呈棕黄色,具有放射状的条纹。在电镜下可见胚膜实际上是由许多棱柱体组成。胚膜内是球形的六钩蚴,直径约14~20µm,有3对小钩(图14-9)。 3幼虫即猪痰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俗称嵌虫(b ladder worm),为白色半透明、卵圆形的娱状体,约黄豆大小(8-10)mmx5mm,毅内充满透明的娱液。痪壁分两层,外为皮层,内为间质层,间质层有一处向娱内增厚形成米粒大小的白点,是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其形态结构和成虫头节相同。 【生活史]人是猪带绕虫唯一的终宿主,同时也可作为其中间宿主;猪和野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曾有用猪溪尾蚴实验感染白掌长臂猿和大拂拂并获得了成功的报道,提示某些灵长类动物也可成为猪带绛虫的终宿主。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以头节固着千肠壁。孕节常单独或5~6节相连地从链体上脱落,随粪便排出,脱离虫体的孕节,仍具有一定的活动力,可因受挤压破裂而使虫卯散出。当虫卵或孕节被猪和野猪等中间宿主吞食后,虫卯在其小肠内经消化液作用,24~72小时后胚膜破裂,六钩蚴逸出,然后借其小钩和分泌物的作用钻入小肠壁,再经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到达宿主身体各处,虫体逐渐长大,中间细胞溶解形成空腔,充满液体,约经10周后,发育为檄尾蚴并成熟。痪尾蚴在猪体内寄生的部位主要是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然后依次为深腰肌肩肿肌、隔肌、心肌、舌肌等,还可以寄生千脑、眼等处。娱尾蚴在猪体内可存活很长时间,但随着寄生时间的延长,痪尾蚴会逐渐死亡并钙化。 有痪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为“米猪肉”或“豆猪肉”。当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痰尾蚴的猪肉后,痪尾蚴在人小肠内受胆汁刺激而翻出头节,附着千肠壁,约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并开始排出孕节和虫卵。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可达25年以上。当人误食虫卯或孕节后,也可在人体内发育成毅尾蚴,但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图14-10)。 第十四章绛虫135 成虫 二``节 剿尾衅/2-东.扯\/\钩蚴 中间宿主 [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猪带绛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猪带绛虫病。寄生在人体小肠的成虫一般仅为1条,但在地方性流行区患者平均感染的成虫可多至2~4条,国内报道感染最多的病例为19条。猪带绛虫病的临床症状一般比较轻微。粪便中发现节片是最常见的患者就诊原因。少数患者有上腹或全腹隐痛、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因虫体头节固着于肠壁而致局部损伤,偶可致肠穿孔和肠梗阻。 猪带绛虫幼虫引起的褒尾蚴病也称袋虫病,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成虫,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其危害程度因猪旋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晕不同而异。人体寄生的猪袭尾蚴可由1个至数千个不等;寄生部位很广,好发部位主要是皮下及肌肉、脑和眼,其次为心、舌、口腔,以及肝、肺、腹膜、上唇、乳房、子宫、神经鞘、骨等。寄生千不同部位的褒尾蚴,其大小和形态也有所不同。在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脑室中的艇尾蚴多呈圆形,大小约5~8mm;在肌肉中略伸长;在脑底部的约2mm,且可具分支或葡萄样突起,称为葡萄状袋尾蚴(cysticercus racemosus)。 根据对10328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入体袋尾蚴病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主要临床表现如下: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占26.29%。裳尾蚴位千皮下、黏膜下或肌肉中,形成结节。数目可由1个至数千个。以躯干和头部较多,四肢较少。结节在皮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5-1.5cm,硬度近似软骨,手可触及,与皮下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常分批出现,并可自行逐渐消失。感染轻时可无症状。寄生数最多时,可出现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或呈假性肌肥大症等。 2脑蠹尾蚴病占65.32%。由千痰尾蚴在脑内的寄生部位、数量和发育程度不同,以及不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不同,脑襄尾蚴病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有的可全无症状,而有的可引起猝死,但大多数病程缓慢,发病时间以1个月至1年为最多,最长可达30年。 脑袋尾蚴病的临床分型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癫痛型:最常见,占53.18%。发作形式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一个病人可以有两种以上形式的发作,并可互相转化。()(2)高颅压型:占18.76%。多数患者起病急,具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脑脊液压力增高等症状。(3)脑炎脑膜炎型:占1.78%。患者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长期待续或反复发作。(4)精神障碍型:占1.77%。以早期出现进行性加剧的精神错乱、幻听、幻觉、语言障碍等突出症状为特征,严重者可产生痴呆。(5)神经衰弱型:占0.06%。患者表现有轻微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6)混合型:占21.78%。可表现为癫病合并高颅压型,患者既有癫病发作,又合并颅内压增高;癫病合并高颅压及精神障碍型,患者癫病发作、高颅压及精神障碍三种症状均有之。(7)亚临床型:占2.67%。该型又称隐性脑褒尾蚴病,患者脑内有艇尾蚴寄生,但无任何临床表现和体征。 3.眼霞尾蚴病占7.23%。痰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在眼球深部玻璃体(49.80%)及视网膜下(41.25%)寄生。通常累及单眼,但也可双眼或与其他部位的褒尾蚴病合并发生。症状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眼底镜检有时可见头节蠕动,重者可失明。眼内痰尾蚴存活时,一般患者尚能忍受。而娱尾蚴一旦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可产生强烈刺激,造成眼内组织变性,导致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细菌性眼内炎等,终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4其他部位的福尾蚴病口腔褒尾蚴病,占0.59%。痪尾蚴可寄生于口腔的舌部、颊部黏膜和唇黏膜等。寄生数量较多时可引起舌体肥大,造成运动受限。心脏嵌尾蚴病,占0.43%。患者可有胸闷、心慌、心律失常等表现。脊髓载尾蚴病,临床上较少见,占0.14%。痪尾蚴在椎管内压迫脊髓而引起类似前角灰白质或侧索硬化的症状,如感觉障碍、大小便洈留、瘫痪等。 猪带绛虫病和猪损尾蚴病,可单独发病,也可同时存在。据报道,16%-25%猪带绕虫感染者伴有襄尾蚴病,55.6%誕尾蚴病患者伴有猪带绛虫病。国外报道,在450例褒尾蚴病中,有21.6%同时伴有猪带绛虫病史。 【诊断】 1猪带绛虫病的诊断询问有无吃生猪肉和排节片史对诊断具重要价值。粪便检查可查获虫卵或孕节,对可疑的患者应连续数天进行粪便检查,必要时还可试验性驱虫。收集患者的全部粪便,用水淘洗检查头节和孕节可以确定虫种和明确疗效。将检获的头节或孕节夹在两张载玻片之间轻压后,观察头节上的吸盘和顶突小钩或孕节的一侧子宫分支情况及数目即可确诊。 2蠹尾蚴病的诊断视寄生部位不同而异。皮下或浅表部位的痰尾蚴结节可采用手术摘除活检。眼部的袭尾蚴可用检眼镜检查来发现;对千脑和深部组织的襄尾蚴可用X线、B超、CT和MRI等现代影像设备来检查,并可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如癫病、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等作出判断。免疫学试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无明显临床体征的脑型患者更具重要参考意义。目前经实验证明有效的免疫学方法有IHA、ELISA和ELIB等,可检测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的抗体(IgG、IgG4、lgM等)或循环抗原(CAg)。 【流行】 1分布猪带绛虫在全世界分布很广,但感染率不高,主要流行千欧洲,中南美国家以及亚洲的印度等国。在中国分布也很普遍,散发病例见千全国27个省、市,呈现为流行的地区主要在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以及南方的云南和广西。一般农村病入多千城市。 2感染方式和特点人体猪带绛虫病是因为误食粱尾蚴引起,而痪尾蚴病的原因则是食入了该虫的虫卵。入体感染燥尾蚴病的方式有三种。(1)自体内感染,即患者体内已经有成虫感染,当遇到反胃、呕吐时,肠道的逆蠕动可将孕节反推入胃中引起自身感染。 彸七ii,..(2)自体外感染患者误食自己排出的虫卵而引起再感染。 第十四章综虫 (3)异体感染,误食他人排出的虫卵引起。 感染者中以青壮年和男性为主。根据对1978例痰尾蚴病患者资料分析,青壮年占83.8%,男性占75.29%,女性占24.71%。猪婉尾蚴病的流行多与猪带绛虫病分布一致,调查发现凡是猪带绛虫病发病率高的地方,猪体的痰尾蚴和人体娱尾蚴感染率亦高,三者呈平行消长趋势。 3.流行现状据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人群中毅尾蚴病血清阳性率为0.58%(标准化阳性率为0.55%),据此推算全国的毅尾蚴病人约为100万人。入群血清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标化阳性率的省市为山西、福建、西藏、宁夏、青海、湖北和广西等。 2014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的分布、疾病数、发病率及对经济的影响,将猪带绛虫病列为十大食源性寄生虫病之首。 4流行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即生猪饲养方法不当和居民不良的饮食及卫生习惯。我国有些地区养猪不用猪圈而习惯散养,或是厕所建造简陋,猪能自由出入和吞食入粪便;有些地区居民不习惯使用厕所,随地大便或将人厕与畜圈相连(连茅圈),都造成了猪容易受感染。在流行严重的地区,当地居民常有喜食生的或未煮熟猪肉的习惯,这对本病的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皮""刹生”"噢喘",均系用生猪肉制作。另外,西南各地群众喜爱的“生片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福建的“沙茶面”等,都是将生肉片在热汤中稍烫后,颇佐料或拌米粉或面条食用。其他地区的散在病例则往往是偶然吃到含有活翍尾蚴的猪肉包子或饺子,或食用未经蒸煮的带痪尾蚴的熏肉或腌肉,或用切过生肉的刀、祜板再切熟食而致人感染。 【防治】 除了加强卫生教育外,要抓好"驱、管、检"的综合防治措施。 1驱虫治疗病人在普查的基础上及时为患者驱虫治疗。由于本虫寄生在肠道常可导致毅尾蚴病,故更须尽早并彻底驱虫治疗。 殡概南瓜子法有良好的驱虫效果,其疗效高,副作用小。用南瓜子、棕梆各60~80g,清晨空腹时先服南瓜子,1小时后服嫔椰煎剂,半小时后再服20~30g硫酸镁导泻。多数患者在5~6小时内即可排出完整的虫体,若只有部分虫体排出时,可用温水坐浴,让虫体慢慢排出,切勿用力拉扯,以免虫体前段和头节段留在消化道内。使用过的水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免虫卵扩散。服药后应留取24小时粪便,仔细淘洗检查有无头节。如未得头节,应加强随访,若3~4个月内未再发现节片和虫卵则可视为治愈。此外,米帕林毗嗟酮、甲苯达堕阿苯达嗤等都有很好驱虫效果。 治疗艇尾蚴病常用的疗法是以手术摘除虫体,特别对眼袋尾蚴病是较好的方法,若待虫体死亡引起剧烈的炎症反应,则最后不得不摘除整个眼球。近年证明咄嗤酮、阿苯达嗤和甲苯达嗤可使痰尾蚴变性和死亡,特别是前者具有疗效高、药扯小、给药方便等优点,对皮下及肌肉嵌尾蚴病疗效显著。脑袭尾蚴病治疗期间可出现颅压增高及过敏反应,因此需住院治疗观察疗效。 2管好厕所、猪圈教育群众管好厕所、猪实行圈养,防止人畜互相感染。 第五节肥胖带综虫 肥胖带绛虫(Taenia saginata Goeze,1782)曾被称为肥胖带吻绛虫(Taeniarhy几chus saginatum),俗称牛带绛虫、牛肉绛虫或无钩绛虫等,在中国古籍中也被称作白虫或寸白虫。它与猪带绕虫同属于带科、带属。两者的形态和发育过程相似。 138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形态] 成虫外观与猪带绛虫较相似,但在虫体大小和结构上存在差异,主要区别点见表14-2及图1411。两种带绕虫卵的形态在光镜下难以区别。 区别点猪带绛虫牛带绛虫 虫体长2~4m4~8m 节片700-1000节,较沛,略透明1000-2000节,较厚、不透明头节球形直径约1mm,具有顶突和2图小钩,略呈方形、直径1.5-2.0mm,无顶突小钩约20~50个•·,..1••·'...··1,.,·:'.....^.,••-.···•:...:'··..:..... 成节 头节 孕节 【生活史】 人是牛带绛虫唯一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上段,头节常固着在十二指肠空肠曲下40-50cm处,孕节多逐节脱离链体,随宿主粪便排出。通常每天排出6~12节,最多达40节。每一孕节含虫卯8万~10万个,其中40%需在外界发育2周才成熟,另有10%为未受精卵。从链体脱落下的孕节仍具有显著的活动力,有的可自动地从肛门逸出。当孕节沿地面蠕动时虫卵从子宫前端排出或因孕节的破裂而散出。当中间宿主牛吞食到虫卵或孕节后,虫卵内的六钩蚴即在其小肠内孵出,然后钻入肠壁,随血循环到周身各处,以运动较多的股肩、心、舌和颈部等肌肉处为多。六钩蚴经60~70天发育为牛艇尾蚴(cysticercus bovis)(图14-12)。除了牛之外,羊、美洲驼、长颈鹿、羚羊等也可被虫卵图14-12肥胖带绛虫生活示意图牛袋尾蚴寄生。人若吃到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牛娱尾蚴的牛肉,经肠消化液的作用,痰尾蚴的头节即可翻出并吸附于肠壁,经8~10周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可达20~30年,甚至更长。 [致病] 成虫寄生千人体小肠引起牛带绛虫病。寄生的虫数多为1条,但在某些流行区,如贵州的从江县,患者平均感染成虫2~8条,最多的竟达31条。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腹部不适、饥饿痛、消化不良、腹泻或体重减轻等症状。由于孕节活动力较强,常自动从肛门逸出,多数患者都能自已发现排出的节片,并常觉肛门报痒。脱落的孕节在回盲瓣处移动受阻时,因蠕动加强可引起回盲部剧痛。偶可导致阑尾炎、肠腔阻塞、肠穿孔等并发症。偶有节片在其他部位(如子宫腔、耳咽管等)的异位寄生报道。 在牛带绛虫病患者指甲缝中常能发现绛虫卵,故误食虫卵的机会必然不少,但人体几乎没有牛媒尾蚴寄生,表明人对牛带绕虫的六钩蚴具有天然免疫力。 [诊断] 由于牛带绛虫孕节活动力强并且常自动逸出肛门,很易引起患者注意,故询问病史对发现牛带绕虫病十分重要。病人常自带排出的孕节前来就诊。观察孕节的方法与猪带绛虫相同,根据子宫分支的数目和特征可将两者区别。若节片已干硬,可用生理盐水浸软,或以乳酸酚浸泡透明后再观察。通过粪检可查到虫卵或孕节,但采用肛门拭子法查到虫卵的机会更多。还可采用粪便淘洗法寻找孕节和头节,以判定虫种和疗效。 [流行与防治】 牛带绕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多食牛肉,尤其是有喜食生或半生牛肉的地区和民族中流行广泛。中国20多个省、自治区、市存在散发的牛带绛虫病例。在若干少数民族地区,如新拟、内蒙古、西藏、云南、宁夏,四川的藏族地区,广西的苗族地区,贵州的苗族、侗族地区,以及中国台湾的雅美族和泰雅族地区均有地方性的流行。感染率高的可达到70%以上,患者多为青壮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 造成牛带绛虫病地方性流行的主要因素为:病人和带虫者粪便污染牧草和水源及居民食用牛肉的方法不当。在上述少数民族流行区里牛的放牧很普遍,而当地农牧民常在牧场及野外排便,致使人粪便污染牧场、水源和地面。牛带绛虫卵在外界可存活8周或更久,因此牛很容易因吃到被虫卵或孕节污染的牧草而受感染。在广西和贵州的一些地区,苗族、侗族群众的居住习惯常常是人畜共居一楼,人住楼上,楼下即是牛圈,人粪便可直接从楼上排入牛圈内,使牛受染机会增多。这些地方牛的砐尾蚴感染率可高达40%。 许多地区的少数民族都有喜食生的或半生牛肉的习惯。如贵州、广西和湖南的苗族、侗族人喜吃“红肉”"腌肉”,云南的俸族人喜吃"刹生”等,都是将生牛肉切碎后稍加各种佐料即生食;藏族人则喜欢将生牛肉挂于屋檐下稍稍风千即生食,或直接在簧火上烤食大块牛肉。这些食肉习惯都很容易造成人群的感染。在非流行地区的群众虽然并无吃生肉的习惯,多因牛肉未煮熟或用切过生牛肉的刀、咕板再切凉菜时沾染了翍尾蚴而引起感染。 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人群中带绛虫平均感染率为0.28%,比十年前第一次全国调查时的0.18%上升了52.49%。显示我国带绛虫病的流行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感染率排在前几位的省市为西藏、新驱、四川、青海和陕西等5省。 防治原则同猪带绛虫。 第六节亚洲带绛虫 最近40年来,入们发现在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入们较少吃牛肉,某些地区的人甚至根本不吃牛肉,而是喜欢吃生的或未熟的猪、野猪或松鼠等其他野生动物的肉和内脏。虽然这些地方的猪体内常可发现痪尾蚴,但是当地人体感染的带绛虫却非常像是牛带绛虫而不q九是猪带绛虫。经过中国学者范秉真等自1988年以来对中国台湾省十余个县的调查和研究,提出这实际上是一种外形极似牛带绛虫的新的虫种。以后在广西、贵州和云南也发现了这种新的绛虫种类。近十年来许多学者不断从流行病学、动物和人体感染实验以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两种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它应当作为一个新的虫种,称之为亚汃'|带绛虫(Taenia asiatica);另有部分学者认为它是牛带绛虫的一个亚种,称为牛带绛虫亚洲亚种(Taenia sagi nat a asiatica)或亚洲牛带绛虫。 【形态与生活史】 亚洲带绛虫的成虫与牛带绛虫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头节上均无顶突和小钩,虫体外形以及成熟节片的睾丸数目、分布以及孕节子宫的分支数目等都很相似,唯亚洲带绛虫虫体稍短、节片数略少一些。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痰尾蚴阶段,即亚洲带绕虫痪尾蚴体积较小,头节上具有两圈发育不良的小钩;而牛带绛虫的痰尾蚴较大,头节上没有小钩(表14-3)。 区别点亚洲带绛虫牛带绛虫 成虫长4~81114~12m节片数260-1016节1000-2000节头节直径1430-1760µ,m935~1430µ,m成节睾丸数630-I190个765~1059个孕节子宫分支数Il~32支14~32支艇尾蚴长1290(450-2000)µm3410(1650-5720)µm宽1160(580-1850)µ,m2240(1160-3580)µ,m头节大小640(580-1850)µ,m1720(590-3410)µm头节小钩有2圈发育不良的小钩无亚洲带绛虫的生活史与牛带绛虫也很相似,不同之处表现在其中间宿主、埏尾蚴的寄生部位以及人的感染方式等方面。亚洲带绛虫成虫寄生千人的小肠,人是唯一的终宿主。中间宿主是家猪、野猪、牛、羊以及一些野生动物,裳尾蚴主要分布在中间宿主的肝脏,特别在肝实质较多见,弱尾蚴的发育成熟时间约4周,人因食入含活毅尾蚴的内脏而感染;而牛带绕虫的中间宿主是牛或牛科动物,痰尾蚴主要分布在中间宿主的全身肌肉组织,很少到内脏,嵌尾蚴的发育成熟时间约需10~12周,人因生食牛肉而受感染。 【致病】 亚洲带绛虫的致病机制与牛带绛虫相似。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排节片史、肛门痛痒,并伴有消化道和神经方面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头痛,有的食欲亢进或食欲减退。多数患者的排节片史为1~3年最长的可达30年。尚未见亚洲带绛虫引起媒尾蚴病的报道。 【实验诊断】 询问患者有无吃生的或不熟的猪或野生动物内脏的习惯以及排节片史。病原学检查仅检获虫卵而无法确定感染的虫种,要通过患者排出的孕节或试验性驱虫后获得的虫体来确定虫种。近年来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虫体节片进行基因分析鉴别区分亚洲带绛虫与牛带绛虫。 【流行与防治】亚洲带绛虫主要流行千亚太地区。自范秉真等在中国台湾省首先发现并命名以来,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也不断有发现该虫种和病例的报道。中国大陆地区自1999@.,j七年首次报道云南省兰坪县发现本虫以来,近年经调查证实贵州省都匀市、云南省大理市和兰坪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及宾阳县、四川省雅江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地方性流行。不同地区的人群感染率为0.12%-21%,感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居多。此外,本病的感染还表现出一定的家庭聚集趋势。 影响亚洲带绕虫传播与流行的主要因素与当地有传染源存在以及当地居民喜生食家畜内脏的饮食习惯有关。在流行区病人和带虫者的粪便污染外界环境,从而易造成放养的家猪或野生动物的感染,调查发现一些流行区家猪艇尾蚴感染率为I.01%-22.4%。此外,某些少数民族群众喜食生的或未熟的猪肝或野猪的内脏,如中国台湾土著居民有喜食生猪肝的习惯。贵州省布依族少数民族居民喜食生的或不熟的猪肝、猪脑等,如将猪肝切成块放入开水中片刻即醮香料食用,俗称"梭火锅"。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均造成亚洲带绛虫病的地方性流行。 防治原则同猪带绛虫。 第七节微小膜壳绛虫 可寄勹言言二二((hVyn:二二'a1:S52二勹。称短膜壳绛虫。该虫主要寄生于鼠类,亦掣(形态】 1.成虫为小型绛虫,体长5~80mm(平均20mm),宽0.5~1mm。头节呈球形,直径0.13~0.4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短而圆、可自由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20~30个小钩,排成一圈。颈部较长而纤细。链体由100~200个节片组成,最多时可达近千个节片。所有节片均宽大于长并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孕节达(0.15~O.30)mmx(O.8~l. O)mm,各节片生殖孔均位于虫体同侧。成节有3个较大的圆球形睾丸,横列在节片中部,储精袭较发达。卵巢呈分叶状,位于节片中央。卵黄腺椭圆形,在卵巢后方的腹面。子宫呈袋状,其中充满虫卵并占据整个节片(图14-13)。 2虫卵圆球形或近圆球形,大小为(48~60)µm x(36~48)µm,无色透明。卵壳很菏,其内有透明胚膜,胚膜两端略凸起并由该处各发出4~8根丝状物,弯曲地延伸在卵壳和胚膜之间,胚膜内含有一个六钩蚴(图14-13)。 成虫虫卵 142第三蹄医学蠕虫学 【生活史] 微小膜壳绛虫的生活史既可以不经过中间宿主,也可以经过中间宿主而完成(图14-14)。 1直接感染和发育成虫寄生在鼠类或人的小肠里,脱落的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若被另一宿主吞食,则虫卵在其小肠内孵出六钩蚴,然后钻入肠绒毛,约经4天发育为似毅尾蚴(cysti cercoid),6天后似袋尾蚴又破肠绒毛回到肠腔,以头节吸盘固着在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从虫卵被吞食到发育至成虫产卵共需2~4周。成虫寿命仅数周。此外当孕节在所寄生的宿主肠道中被消化而释放出虫卵后,亦可孵出六钩蚴,然后钻入肠绒毛发育成似痪尾蚴,再回到肠腔发育为成虫,即在同一宿主肠道内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并且可在该经中间宿主感染宿主肠道内不断繁殖,造成自体内重复图14-14微小膜壳绛虫生活史示意图感染。我国曾有一患者连续三次驱虫共排出完整成虫37982条,这显然是自体重复感染所致。 2.经中间宿主发育实验证明印鼠客圣、犬圣、猫蛋和致痒圣等多种圣类及其幼虫、面粉甲虫(Tenebrio sp)和拟谷盗(Tribolium sp)等可作为微小膜壳绛虫的中间宿主。当这些昆虫吞食该绛虫卵后,卵内的六钩蚴可在昆虫血腔内发育为似娱尾蚴,鼠和入因误食含似誕尾蚴的中间宿主昆虫而感染(图14-14)。 成虫除寄生千鼠和人体外,还可感染其他啃齿动物如旱獭、松鼠等。另外,曾有报道在犬粪便中发现过微小膜壳绛虫卵。[致病】该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于成虫头节上的小钩和体表微毛对宿主肠壁的机械损伤以及虫体的毒性分泌物所致。在虫体附着部位,肠黏膜发生坏死,有的可形成深达肌层的溃疡,并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人体感染数址少时,一般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特别是儿童,可出现胃肠和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以及头痛、头晕、烦躁和失眠甚至惊厥等。有的患者还可出现皮肤痛痒和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但也有个别患者感染很重却无任何临床表现。 实验证明,鼠类感染微小膜壳绛虫后,能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主要表现为成虫产卵批减少,产卵期缩短,并促使成虫较早地从鼠体排出,从而减低了再感染的程度。人体感染这种绛虫后,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黏度增加,同时也产生特异性的IgM和IgG等。研究证明,这些免疫球蛋白能损伤和破坏新入侵的六钩蚴。同时,体内致敏的T细胞对虫体的生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故宿主的免疫状态对该虫的感染和发育过程影响很大。近年来发现,由于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造成的免疫抑制,可引起内脏中似娱尾蚴的异常增生和播散,而大多数重度感染者又都曾有过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史,所以,该虫感染者如需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其他疾病,应先驱除体内的微小膜壳绛虫。 [实验诊断]从患者粪便中查到虫卵或孕节为确诊的依据。采用水洗沉淀法或浮聚浓集法均可增加检出虫卵的机会。【流行】微小膜壳绛虫呈世界性分布,在温带和热带地区较多见。国内各地的感染率一般低于1%,有的地区,如新疆的乌旮木齐、伊宁和喀什三市稍高,感染率分别为8.7%、11.38%和6.14%。各年龄组人群都有感染,其中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较高。由于微小膜壳绛虫生活史可以不需中间宿主,由虫卵直接感染人体,故该虫的流行主要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关。虫卵自孕节散出后便具有感染性,在粪、尿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如在抽水马桶内可存活8.5小时,但虫卵对外界的干燥抵抗力较弱,在外环境中不久即丧失感染性。所以,虫卯主要通过手-口的方式进入人体,特别在儿童聚集的场所更易互相传播。偶然误食到带有似痪尾蚴的昆虫是感染的另一原因。另外,由于自体重复感染可造成虫体顽固性寄生,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曾经有学者认为鼠体的微小膜壳绛虫与人体的微小膜壳绛虫虽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但不易相互传染,二者是不同的亚种或不同的生理系。但也有人将人体的微小膜壳绛虫经过多代小鼠感染后,逐渐变成了对小鼠易感的虫种,说明人类和鼠类的微小膜壳绕虫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因此推测鼠类可能在本病的流行上起着贮存和传播病原体的作用。 【防治原则] 彻底治疗患者,以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环境卫生,消灭鼠类、圣类;注意营养,提高个体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驱虫治疗可用咄嗤酮15-25mg,一次顿服,治愈率达90%-98%;亦可使用阿苯达挫等。 第八节缩小膜壳绛虫 缩小膜壳绕虫[HJmenolepis diminuta(Rudolphi,1819)],又称长膜壳绕虫。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偶然寄生千人体,引起缩小膜壳绛虫病(hymenolep团sis diminuta)。【形态]与微小膜壳绛虫基本相同,但虫体较大一些(图14-15)。两者区别点见表14-4。 I士,心i1^,况丸乙, 庐.?·•.:•·•·....·...、'···...:·吸盘贮精襄生殖孔八/心·岊:'j平亏~:..-“·•.·`......t区别点微小膜壳绛虫缩小膜壳绛虫虫体小型绛虫,长5~80mm中型绛虫,长200~600mm头节顶突发育良好,可自由伸缩,上有小钩20~30个发育不良,藏在头顶凹中,不易伸出,上无小钩孕节子宫袋状子宫袋状,但四周向内凹陷呈瓣状【生活史] 与微小膜壳绛虫的生活史相似,但发育过程必须经过中间宿主。中间宿主包括圣类、甲虫、幛螂、倍足类和鳞翅目等20余种昆虫,以大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谷蛾(Tiniagranella)、具带病蛋(Nosopsyllus fasciatus)和印鼠客圣多见。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中,脱落的孕节和虫卯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肠中孵出六钩蚴,然后穿过肠壁至血腔内经7~10天发育成似痪尾蚴,鼠类或人吞食了带有似艇尾蚴的昆虫后,似襄尾蚴在肠腔内经12-13天发育为成虫(图14-16)。 /了吸附肠黏膜 虫成育发内体主出宿终 蚴在 心一\1 终宿主吞食 【致病与诊断】 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神经和消化系统症状,如头痛、失眠、磨牙、恶心、腹胀和腹痛等。严重者可出眩晕、精神呆滞或恶病质。诊断方法同微小膜壳绛虫。 [流行与防治】 缩小膜壳绕虫在鼠类极为普遍,但人体感染比较少见,国内人体病例报道仅百余例,分布在江苏、湖北、广西、云南、四川、山东、浙江、湖南、台湾、广东、上海、安徽、北京、福建、江西、河南、新疆、宁夏、辽宁、河北、贵州、陕西、海南和西藏等25个省、市、自治区。多数为散发的儿童病例。患者无自体内重复感染情况。故寄生的虫数一般较少,最多的曾驱出过40条成虫。也有家庭聚集性感染的报道。 人体感染主要是因误食了含有似痪尾蚴的昆虫。缩小膜壳绕虫的中间宿主种类较多、分布广泛,特别是它的最为适宜中间宿主大黄粉虫和谷蛾等都是常见的粮食害虫,储存粮食的仓库有时会有多种家鼠栖息活动,这样也易造成鼠类的感染。人主要是误食了混杂在粮食中的中间宿主昆虫而受染,儿童因不良卫生习惯则更易误食昆虫,故感染率较高。 积极消灭保虫宿主鼠类和中间宿主仓库害虫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治疗药物同微小膜壳绛虫。(陈艳) 仿九 第十四章综虫145 第九节细粒棘球绛虫 细粒棘球绛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Batsch,1786)属带科、棘球属,又称包生绛虫。成虫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的小肠,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及其他动物的肝、肺、脑等组织中,引起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或棘球蚴病(hydatid disease, hydatidosi s),俗称包虫病或毅型包虫病。棘球蚴病分布地域广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现已成为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子宫【形态]输精管1成虫是绛虫中最小的虫种之一,体长2~7mm,平均3.6mm。 卵巢除头节和颈部外,整个链体只有幼节、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偶或多一节,所有节片均长大千宽。头节略呈梨形,具有顶突和4个吸盘。顶突富含肌肉组织,伸缩力很强,其上有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共28~48个,呈放射状排列。顶突顶端有一群梭形细胞组成的顶突腺(rostellar子宫gland),其分泌物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成节的结构与带绛虫略相生殖孔似,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的中部偏后。睾丸45~65个,均匀地散布在生殖孔水平线前后方。孕节的生殖孔更靠后,子宫具不规则的分支和侧袋,含虫卵200~800个(图14-17)。 2.虫卵形态上与猪、牛带绛虫卵基本相同,在光镜下难以区别。图14-17细粒棘球绛虫成虫3.幼虫即棘球蚴,为圆形襄状体。随寄生时间长短、寄生部位模式图和宿主不同,直径从不足1cm至数十厘米不等。棘球蚴为单房性袋,由娱壁和禄内含物(生发痪、原头蚴、娱液等)组成。有的还有子痰和孙誕。痰壁外有宿主的纤维组织包绕(图14-18)。 痪壁分两层,外层为角皮层(lami nated l ayer),厚约1mm,乳白色、半透明,似粉皮状,较松脆,易破裂。光镜下无细胞结构而呈多层纹理状。内层为生发层(germinal laye1)亦称胚层,厚约20µm,具有细胞核。生发层紧贴在角皮层内,电镜下可见生发层上有无数微毛延伸至角皮层内。娱腔内充满纵液,亦称棘球蚴液(hydatid fluid)。埏液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比重l.01~l.02,pH6.7~7.8,内含多种蛋白、肌醇、卵磷脂、尿素及少量糖、无机盐和酶,其中蛋白质和酶,具有抗原性。 生发层(胚层)向痪内长出许多原头蚴(protoscolex),原头蚴椭圆形或圆形,大小为170µm x l22µm,为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其顶突和吸盘内角皮层陷,保护着数十个小钩。此外,还可见石灰小体等。子襄原头蚴与成虫头节的区别在于其体积小和缺少顶孙耍突腺(图14-19)。原头蚴生发翍(brood capsule)也称为育娱,是具有一原头蚴层生发层的小痰,直径约1mm,由生发层的有核细胞发育而来。据观察最初由生发层向艇内芽生成群的细胞,这些细胞空腔化后,形成小痪并长出小襄液蒂与胚层连接。在小嵌壁上生成数撮不等的原头生发耍蚴,多者可达30~40个(图14-20)。 原头蚴可向生发襄内生长,也可向痰外生长为图14-18细粒棘球综虫棘球蚴模式图图14-19细粒棘球绛虫原头蚴模式图图14-20棘球蚴及生发森模式图外生性原头蚴。子娱(daugh ter cyst)可由母袋(棘状蚴娱)的生发层直接长出,也可由原头蚴或生发褒进一步发育而成。子毅结构与母弱相似,其袋壁具有角皮层和生发层,毅内也可生长原头蚴、生发袭以及与子痰结构相似的小损,称为孙痪(granddaughter cys t)。有的母娱无原头蚴、生发袋等,称为不育嵌(infertil e cyst)。原头蚴、生发娴和小的子溪可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艇液中,称为棘球蚴砂(hydatid sand)或袋砂。 【生活史l 细粒棘球绛虫的终宿主是犬、狼和材等食肉动物,中间宿主是羊、牛、骆驼、猪和鹿等偶蹄类,偶可感染马、袋鼠、某些咽齿类、灵长类和人。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上段,以顶突上的小钩和吸盘固着在肠绒毛基部隐窝内,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孕节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沿草地或植物蠕动爬行,致使虫卵污染动物皮毛和周围环境,包括牧场、畜舍、蔬菜、土壤及水源等。当中间宿主吞食了虫卵和孕节后,六钩蚴在其肠内孵出,然后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至肝、肺等器官,发育成棘球蚴。棘球蚴痰内可有数千至数万,甚至数百万个原头蚴。原头蚴在中间宿主体内播散可形成新的棘球蚴,在终宿主体内可发育为成虫(图14-21)。 癹织, 棘球蚴羊肝内 棘球蚴被犬、狼等终宿主吞食后,其所含的每个原头蚴都可发育为一条成虫。故犬、狼肠道内寄.,生的成虫也可达数千至上万条。从感染至发育成熟排出虫卵和孕节约衙8周时间。大多数成虫寿命约5~6个月。 本虫只有棘球蚴阶段能在人体寄生。当人误食到细粒棘球绛虫的虫卵后,卯内六钩蚴在小肠内孵出,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液循环侵入组织,引起急性炎症反应,若六钩蚴未被杀死,其周围逐渐形成一个纤维性外毅,嵌内六钩蚴缓慢地发育成棘球蚴,故棘球蚴与宿主间有纤维被膜分隔。一般感染半年后嫘的直径达0.5-1.0cm,以后每年增长1~5cm,最大可长到数十厘米。棘球蚴在人体内可存活40年甚至更久。 棘球蚴在人体内可寄生于几乎所有部位,最多见的部位是肝(占69.9%),多在右叶,肺(19.3%)次之,此外是腹腔(3%)以及原发在肝脏再向各器官转移(5.3%),其他部位分别是:脑(0.4%)、脾[致病机制和临床症状】 由细粒棘球绛虫幼虫引起的通常为单个的娱性病变,又称为裂型棘球蚴病或损型包虫病。袋型棘球蚴病对人体的危害以机械损害为主,严重程度取决于棘球蚴的体积、数量、寄生时间和部位。因棘球蚴生长缓慢,往往在感染后5~20年才出现症状。原发的棘球蚴感染多为单个,继发感染常为多发,可同时累及几个器官。由于棘球蚴的不断生长,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组织细胞萎缩、坏死,因此,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常见症状有:1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受累部位有轻微疼痛和坠胀感。如累及肝脏可有肝区疼痛。在肺部可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呼吸道刺激症状。在颅脑则引起头痛、呕吐甚至癫病等症状。骨棘球蚴常发生于骨盆、椎体的中心和长骨的于衙端,可破坏骨质,易造成骨折或骨裂。位置表浅的棘球蚴可在体表形成包块,触之坚韧,压之有弹性,叩诊时有震颤感。若包块压迫门静脉可致腹水,压迫胆管可致阻塞性黄疽、胆嵌炎等。 2毒性和过敏反应常有荨麻疹、哮喘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毅液大量溢出可产生过敏性反应,如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此外,可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瘦、贫血、发育障碍和恶病质等毒性症状。 3.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棘球蚴载一旦破裂可造成继发性感染。如肝棘球蚴碌破裂可进入胆道,引起急性炎症,出现胆绞痛、寒战、高热、黄疽等。破入腹腔可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肺棘球蚴如破裂至支气管,可咳出小的生发袋、子娱和角皮碎片。 【诊断]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来自或去过流行区,以及与犬、羊等动物和皮毛接触史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X线、B超、CT或MRI等对棘球蚴病的诊断和定位也有帮助。特别是CT和MRI,不仅可有助于早期诊断出无症状的带虫者,且能准确地检测出各种病理形态的影像。 免疫学试验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常用的有卡松尼(Casoni)皮内试验和血清学检查法,如ELISA、胶体金法、PVC薄膜快速ELISA等。通过血清学检查棘球蚴病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可辅助影像学确诊。 确诊应以病原学结果为依据,即手术取出棘球蚴,或从患者痰、胸膜积液、腹水或尿液等检获棘球蚴娱壁、子淡、原头蚴或小钩,同时,对这些检材进行核酸检测(NADH胱氢酶亚单位的多重PCR检测和测序),可对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进行准确区分。 [流行]细粒棘球绛虫有较广泛的宿主适应性,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牧区,主要以在犬和偶蹄类家畜之间形成循环为特点,在我国主要是绵羊/犬动物循环,牛毛牛/犬循环仅见于青藏高原和甘肃省的高山草甸和山麓地带。 我国是世界上棘球蚴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流行区在西部和北部广大农牧地区,即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古和四川7省和自治区,其次是陕西、山西和河北部分地区。另外,在东北三省、河南、山东、安徽、湖北、贵州和云南等省也有散发病例。迄今为止,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 据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棘球蚴病在人群中的血清阳性率为12.04%,患病率为1.08%,由此推算中国的现有病人为38万,其中袋型棘球蚴病占75.13%。受棘球蚴病威胁的人口为6600万人。在流行最为严重的新疆,人群中最易感染者是学龄前儿童,15289例病人中,15岁以下者占32.1%。主要动物中间宿主绵羊的感染率为3.3%~90%,家犬的感染率为7%~71%。 造成流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虫卵污染环境牧区犬的感染通常较重,犬粪中虫卵量大,虫卯可以随犬和人的活动以及尘土、风、水散播在人及家畜活动场所,导致环境严重污染。虫卵对外界低温、干燥及化学药品有很强抵抗力。在2"C水中能活2.5年,在冰中可活4个月,经过严冬(-14~-12"C)仍保持感染力。一般化学消毒剂不能杀死虫卵。 2人与家畜及污染物的密切接触牧区儿童喜欢与家犬亲昵,很易受到感染,成人可因从事剪羊毛、挤奶、加工皮毛等生产活动而引起感染。此外,通过食入被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也可受染。3.病畜内脏处理不当由千缺乏卫生知识,在流行区居民常用病畜内脏喂犬,或将其随地乱抛致使野犬、狼、豻等受到感染,从而又加重羊、牛感染,使流行愈趋严重。 在非流行区人因偶尔接触受感染的犬,或接触到来自流行区的动物皮毛而受感染。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流行区的畜产品大量流向内地,各地也不断开辟新的牧场和草场,引进和饲养大批牲畜,新的污染地带可能形成。因此,必须加强对本病的防治。 [防治原则】 在流行区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普及棘球蚴病知识,提高全民的防病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加强个人防护,并向群众提供安全的饮用水。2.加强卫生法规建设和卫生检疫,强化群众的卫生行为规范,根除以病畜内脏喂犬和乱抛的陋习。加强对屠宰场和个体屠宰户的检疫,及时处理病畜内脏。 3.定期为家犬、牧犬驱虫,控制并妥善处理流浪犬,以减少传染源。 4.查治救助和管理现有的病入。 我国卫生部早在1992年就颁布了全国棘球蚴病防治规划,经过多年的实施已取得明显效果。根据新的2010—2015年防治棘球蚴病行动计划,流行地区家犬、家畜以及儿童的感染率分别下降到8%、15%和8%以下。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棘球蚴病诊疗方案(2017版),进一步规范了棘球蚴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棘球蚴病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术中应注意将虫狐取尽并避免袭液外溢造成过敏性休克或继发性腹腔感染。对早期的小棘球蚴,可使用药物治疗,目前以阿苯达嗤疗效最佳,亦可使用咄嗤酮、甲苯达嗤等。 第十节多房棘球绛虫 多房棘球绛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形态和生活史均与细粒棘球绛虫相似,但成虫主要寄生千狐,中间宿主是啃齿类或食虫类动物,幼虫期是多房棘球蚴(亦称泡球蚴)。在人体引起严重的泡球蚴病(alveococcos is),亦称泡型包虫病(alveolar hydatid disease),或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 hydatid disease)。 【形态和生活史】 成虫外形和结构都与细粒棘球绛虫相似,但虫体更小,长仅为1.2-3.7mm,平均2.13mm,头节、顶突、小钩和吸盘等都相应偏小,顶突小钩为13~34个C虫体常有4~5个节片。成节生殖孔位于节片中线偏前,睾丸数较少,为26~36个,均分布在生殖孔后方。孕节子宫为简单的褒状,无侧袋,内含虫卵187-404个。虫卵形态和大小与细粒棘球绕虫难以区别。 常见的终宿主是狐,其次是狗、狼、猫和猫等。在寄生有多房棘球绛虫的终宿主体内也可同时有细粒棘球绛虫寄生。多房棘球蚴主要寄生在中间宿主野生啃齿类动物如田鼠、麝鼠、旅鼠、仓鼠、大沙鼠、小家鼠以及褐家鼠体内。在我国见千报道的有黄鼠、酚鼠、长爪沙鼠、小家鼠、鼠兔以及牛毛牛、绵羊等。寄生部位主要是肝脏。泡球蚴为淡黄色或白色的痰泡状团块,常见多个大小裳泡相互连接、聚集而成。袋泡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1-0.7cm,内含透明袋液和许多原头蚴,或含胶状物而无原头蚴。襄泡外壁角皮层很薄且常不完整,整个泡球蚴与宿主组织间无纤维组织被膜分隔。泡球蚴多以外生性出芽生殖不断产生新痪泡,长入组织,少数也可向内芽生形成隔膜而分离出新损泡。葡萄状的损泡一般l~2年即可全部占据所寄生的器官。还可向器官表面蔓延至体腔内,犹如恶性肿瘤。 人因误食虫卯而感染,由于人是多房棘球绛虫的非适宜宿主,人体感染时毅泡内只含胶状物而无原头蚴。当体内带有泡球蚴的鼠或动物脏器被狐、狗和狼等终宿主吞食后,一般经45天原头蚴可以在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节和虫卵(图14-22)。 终宿主 节宿孕间 凡\斥5 田鼠 主人 鼠类常因食入终宿主粪便中的虫卯而感染。由千地甲虫喜食狐粪而在其消化道和体表携带虫卯,从而起到转运虫卵的作用,麝鼠又因喜捕食地甲虫而受染。 【致病】 人泡球蚴病通常比细粒棘球蚴病更严重,病死率较高。泡球蚴病几乎100%原发于肝脏。肝内的泡球蚴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肺、脑等其他脏器引起继发感染。由千泡球蚴在肝实质内呈弥漫性浸润生长,并逐渐波及整个肝脏,对肝组织的破坏特别严重,可引起肝衰竭甚至肝性脑病,或诱发肝硬化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而致死亡。 由于泡球蚴生长缓慢,感染后一般潜伏期较长。临床表现最主要是右上腹缓慢增长的肿块或肝\IF;戊}肿大(96.5%)。许多患者有与细粒棘球蚴病相似的肝区疼痛、压迫、坠胀感等,但触诊时肿块较坚硬并有结节感。另有腹痛(77.1%)和黄疽(26.1%)以及门脉高压的表现(10.7%)。几乎所有病人都表现有肝功能损害、食欲减退以及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有恶病质现象。本病症状类似肝癌,但其病程可长达1~5年或更长。 泡球蚴致病机制主要包括直接侵蚀、毒性损害和机械压迫三个方面。由于泡球蚴在肝实质内芽生蔓延,直接破坏和取代肝组织,可形成巨块状的泡球蚴,其中心常发生缺血性坏死、崩解液化而形成空腔或钙化,呈蜂窝状大小毅泡内含胶状物或豆渣样碎屑,无原头蚴,故肉眼难以与肝癌鉴别。此过程中产生的毒素还可进一步损害肝实质,四周的组织则因受压迫而发生萎缩、变性甚至坏死,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若胆管受压迫和侵蚀,可引起黄疽。泡球蚴如侵入肝门静脉分支,则沿血流在肝内广泛播散,出现肉芽肿反应并进而形成多发性寄生虫结节,甚至诱发肝硬化和胆管细胞型肝癌。侵入肝静脉的泡球蚴则可随血液循环转移到肺或脑,引起相应的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咯血、气胸和癫痛、偏瘫等。 【诊断] 询问病史,了解病入是否来自或去过流行地区,有否与狐狸、狗或其皮毛接触史。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块,特别是触诊时发现肿块质地坚硬又有结节感时更应高度警惕。用千细粒棘球蚴病的实验室检查都适用于泡球蚴病的诊断。由千泡球蚴周匣缺纤维组织被膜,虫体抗原很容易进入血液,故免疫诊断效果尤佳。鉴别诊断首先要注意与肝癌和细粒棘球蚴病相区别,其次是与肝硬化、肝脓肿、黄疽型肝炎以及肺癌、脑瘤等区别。 【流行】 1分布多房棘球绛虫分布地区比细粒棘球绛虫局限,主要流行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从加拿大北部、美国阿拉斯加州,直至日本北海道、俄罗斯西伯利亚。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寒冷地区和冻土地带均有流行。 在中国,曾经认为泡球蚴病是罕见疾病,但自1958年首例报道以来,全国各地报道的泡球蚴病人已逾400例,而据推算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远超这一数字。原发病人分布于宁夏、新疆、青海、甘肃和四川。该病已成为我国西部严重危害农牧民健康的疾病之一,现巳查明我国有两个地理流行区:(1)中部流行区:自宁夏西北部起,横穿甘肃东部至四川西北部地区,特别是海拔2000~2800m的高寒山区。多房棘球绛虫循环千狐狸、野狗和多种啃齿动物之间。狐和野狗成为人体感染的重要传染源。患者多为农民,主要因捕猎、饲养狐狸,或剥制狐皮而受感染。藏族群众因宗教原因不伤野狗并喂饲它们,造成野狗成群,到处流窜,人则因与野狗接触而感染。 (2)西部流行区:呈散点状分布在新疆的23个县和青海的17个县,病人分布与野生红狐分布地区一致,患者多是牧民,感染主要是因为猎狐,也可能通过饮水等间接方式感染。这些地区往往同时也有细粒棘球蚴病流行。 2.流行因素多房棘球绛虫在野生动物中存在,形成自然疫源地。入在狩猎等生产活动中误食虫卯造成直接感染,如猎狐、饲养狐和加工、买卖毛皮制品等。狐皮的交易和贩运也可能造成泡球蚴病扩散。虫卵污染环境如土壤、植物、蔬菜和饮用水可引起间接感染。狐和狗粪中的虫卯抗寒能力极强,在严冬的冰雪中仍保持活力,故冬季牧民以融化的冰雪作为饮用水即是受感染方式之一。 [防治措施]泡球蚴病的预防措施如下:1.消灭野鼠是根除传染源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将动物尸体焚烧或深埋。同时也应杀灭或控制野狗,对家犬则应定期给予驱虫治疗。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群众认识和了解泡球蚴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3在流行区还应对人群进行普查,使用免疫学试验和X线、B超等手段可早期发现病人,以便及时根治。 第十四章绛151 4注意个人防护,讲究个人及饮食卫生,生产及生活中注意防止虫卵污染。因虫卵耐寒而怕热,对污染的器具物品可用热力消毒。避免接触野生狐狸。泡球蚴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药物治疗可使用阿苯达嗤、甲苯达哇和咄嗤酮等。(程彦斌) 第十一节犬复孔绛虫 犬复孔绛虫(Dipyl心um caninum Linnaeus,1758)是犬和猫的常见寄生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犬复孔绕虫病。[形态和生活史】 成虫为小型绕虫,长10~l5cm,宽0.3-0.4cm,约有200个节片。头节近似菱形,横径约0.4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发达的、呈棒状且可伸缩的顶突,其上有约60个玫瑰刺状的小钩,常排成4圈(1~7圈),小钩数和圈数可因虫龄和顶突受损伤程度不同而异。颈部细而短,近颈部的幼节较小,外形短而宽,往后节片渐大并接近方形,成节和孕节为长方形。每个节片都具有雌、雄生殖器官各2套,呈两侧对称排列。2个生殖腔孔对称地分列于节片两侧缘的近中部。成节有睾丸l00~200个,各经输出管、输精管通入左右2个储精毅,开口于生殖腔。卵巢2个,位于两侧生殖腔后内侧,靠近排泄管,每个卵巢后方各有一个呈分叶状的卵黄腺。孕节子宫呈网状,内含若干个储卵翍,每个储卯损内含2~40个虫卵(图14-23)。虫卯圆球形,直径35~50µm,具两层薄的卵壳,内含一个六钩蚴。 犬复孔绛虫成虫 阴茎森输稍管 生殖孔阴道 排泄卵巢 卵黄睾丸 头节贮卵痰成节 成虫寄生千犬、猫的小肠内,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地从链体脱落,常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随粪便排出并沿地面蠕动。节片破裂后虫卯散出,如被中间宿主圣类的幼虫食入,则在其肠内孵出六钩蚴,然后钻过肠壁,进入血腔内发育。约在感染后30天,当圣幼虫经蛹羽化为成虫时发育成似毅尾蚴。随着成圣到终宿主犬、猫体表活动,宿主体表31~35t温度有利于似痰尾蚴进一步成熟。一个圣体内的似翍尾蚴可多达50余个,被感染的圣活动迟缓,当终宿主犬、猫婖毛时将其食入而感染。病圣中的似痪尾蚴在其小肠内释出,经2~3周发育为成虫。人的感染常因与猫、犬接触时误食病圣所致。犬祁首圣、猫株首蛋和致痒圣是重要的中间宿主。[致病与实验诊断]人体感染后临床表现主要与感染的数量有关。一般可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尤其是儿童可表现为食欲减退或食欲亢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间或有腹痛、腹泻,因孕节自动从肛门逸出而引起肛门痛痒和烦躁不安等症状。个别病例可出现轻度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询问犬、猫接触史有助千诊断。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孕节即可确诊。 【流行与防治] 犬复孔绛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犬和猫的感染率很高,狐和狼等也可感染。人体复孔绛虫病比较少见,全世界至今报道仅200例左右。患者多为婴幼儿,并有家庭聚集的报道。迄今为止中国仅有21例报道,散在北京、辽宁、广西、四川、山西、山东、广东、湖南、福建、河北、河南11个省、市、自治区,除2例为成入外,其余均为9个月~2岁的婴幼儿,这可能是因为儿童与犬、猫接触机会较多的缘故。 防治措施同膜壳绛虫,即注意治疗患者,灭圣和讲究卫生。家庭饲养犬、猫的尤应注意定期给动物灭蛋和驱虫,以防人体受感染。(陈艳) 第十二节其他人体寄生绛虫 —、西里伯瑞列绕虫 西里伯瑞列绛虫(Ra必etina celebensis Janicki,1902)属于代凡科瑞列绛虫属。这一属绛虫共有200多种,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体内很常见;仅有少数虫种偶然寄生入体,中国有本虫感染人体的报道。 【形态和生活史】 头节斧形小钩 成虫大小约为32cmx0.2cm,节片约180余个。头节钝圆,直径0.46mm, 4个吸盘上均缀有细小的刺,顶突常缩在四周微凸的浅窝内,其上有两排长短阴茎森相间的斧形小钩,共约72个。成节略生殖孔阴道输精管方形,生殖孔均开口于节片同侧。睾丸卵巢睾丸48~67个,输精管长而弯曲,阴茎痰呈卵黄腺瓜嘉形。卵巢分两叶,呈蝶翅状,卵黄腺位千卵巢后方,略作三角形。孕节外形略呈椭圆,各节连续似串珠状。孕节内充满圆形或椭圆形的储卵艇,有300多个,每个储卯翍中含虫卯l~4个。虫卵呈舟形,约45µ,mx27µ,m,具有内外两层菏的壳,内含圆形的六钩蚴,大小为14-15µ,m(图14-24)。成虫主要寄生于鼠类的肠道,孕节脱落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实验证明孕节贮卵森卵虫卵能在蚂蚁体内发育为似痰尾蚴,蚂图14-24西里伯瑞列绛虫模式图蚁为其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鼠因吞食带似翍尾蚴的蚂蚁而受染。人体感染也可能因误食感染的蚂蚁所致。 【致病与实验诊断】 感染者一般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表现为腹痛、腹泻、肛门痛痒以及夜间磨牙、流涎、食欲减退或消瘦等,有的患者出现贫血、白细胞增多等现象。多数患者大便中常有白色、能伸缩活动的米粒状孕节排出。诊断主要靠粪检虫卵或孕节。 [分布及防治】 西里伯瑞列绛虫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主要终宿主有黑家鼠(Rattus rattus)、褐家鼠(R. norvegicus)及小板齿鼠(Bandicota bengalensis)等。人体感染病例常见千东南亚,如越南、缅甸、泰国、日本以及非洲和澳洲的一些国家,约有50例。迄今为止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和江西等地共发现80余例。感染者多为1~7岁的儿童,最小的仅3个月。心结蚁属蚂蚁在热带地区很普遍,也常见于中国南方沿海省份。它们常在厨房或居室内营巢,与家鼠接触机会较多,而幼儿常在地面玩耍易误食蚂蚁导致感染。防治措施同膜壳绛虫。 二、克氏假裸头绛虫 克氏假裸头绛虫(Pseudanoplocephala craw/or小Bayli s,1927)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的野猪体内,以后在印度、中国和日本的猪体内也有发现,该虫的正常终宿主是猪和野猪,中间宿主是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等昆虫。1980年在中国陕西户县首次发现10例本虫的人体感染,由此引起关注。 【形态和生活史] 成虫为乳白色,外形与缩小膜壳绛虫相似,但虫体较大,长97-167cm或更长,宽0.31-1.0l cm,约有2000多个节片。头节近圆形,有4个吸盘和不发达的顶突,无小钩。全部节片都为宽扁的矩形,生殖孔大多开口于节片的同一侧,偶尔开口千对侧。成节中央是呈菜花形的卵巢,其后是形状不规则的卵黄腺。睾丸24~43个,不均匀地分布在卵巢和卵黄腺的两侧,靠近生殖孔的一侧数目较少。孕节中呈袋形的子宫内充满虫卵,约2000~5000个,并占据整个节片(图14-25)。 阴道 成节 孕节 虫卵近圆形,棕黄色,与缩小膜壳绛虫卵相似,但较大,直径为84~108µm,卵壳较厚而脆弱,表面有颗粒状突起,易破裂,内层为胚膜,胚膜与卵壳内充满胶质体,胚膜内含一个六钩蚴,与胚膜间有明显的空隙。 克氏假裸头绕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猪、野猪和褐家鼠的小肠内,虫卵或孕节随宿主粪便排出后,被中间宿主赤拟谷盗吞食,在后者的体腔内经27~31天发育为似痪尾蚴,至50天才具感染性。当猪食入带有似痰尾蚴的中间宿主后,经10天即可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30天后成虫子宫中的虫卵开始成熟。赤拟谷盗常在粮仓、住室和厨房活动,人体感染是因为误食赤拟谷盗所致。 154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致病与实验诊断】 轻度感染的病例常无明显症状。感染虫数较多时可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失眠和情绪不安等症状。腹痛多为阵发性隐痛,以肪周围较明显。腹泻一般每日3~4次,大便中可见黏液。 诊断主要依靠从粪便中检获虫卯或孕节,该虫节片与虫卯都与缩小膜壳绕虫相似,但可根据其虫体和虫卵体积都偏大、成节中睾丸数较多的特征进行鉴别。 【分布和防治】 克氏假裸头绛虫分布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及中国。中国上海、陕西、甘肃、福建、广东等十多个省、市的猪和野猪中曾有发现,入体感染见于辽宁、河南等地。 防治上除了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外,应注意灭鼠和消灭粮仓及厨房害虫。治疗病人可使用巴龙霉素,也可用甲苯达1座或氯硝柳胺加硫氯酚。 三、司氏伯特综虫 司氏伯特绛虫[Bertiella studeri(B lanchard,1891)Stiles and Hassall,1902]隶属于裸头科(Anoplo ce phal id),是猴和其他灵长类常见的寄生虫。曾在菲律宾犬体内发现。人体感染少见,至今仅70余例,见于毛里求斯、菲律宾、东非、西非的加蓬和赤道几内亚、、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也门、越南和新加坡等地,中国至今仅有1例人体病例报道,为安徽宿州的3岁半男性患儿。 成虫长150-450nu11,个别的可长达700n1lll,最宽处为I O n1lll。头节稍扁,顶端有巳退化的顶突,4个卵圆形的吸盘。颈节长05mm。成节长0,75mm,宽6mm,每节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孕节中子宫里充满虫卵。虫卵为不规则的卯圆形,大小为(45-46)µm x(49-50)µm。卵壳透明,其下有一层蛋白膜包绕的梨形结构(p汀iform app出alus),此结构一端具有双角的突起,突起尖端可达卯壳,内有六钩蚴。 虫卯被蟒类(Scheloribates baeviga四和Galumna spp)吞食后,卯内的六钩蚴发育成为似艇尾蚴。 终宿主食入含有似娱尾蚴的蜡类而感染。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肠内,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人误食含有似痪尾蚴的蜡而感染。成虫在肠内寄生时可无任何症状,少数可发生腹痛和呕吐等胃肠炎症状。 粪便中检出虫卯或孕节可确诊。用米帕林驱虫有效。 四、巨颈带绛虫和泡状带绛虫 (-)巨颈带综虫 巨颈带绛虫(Taenia laeniaformis)又名带状带绛虫、带状泡尾绕虫等。成虫寄生于猫、犬等食肉动物,分布甚广;中绛期幼虫称叶状痪尾蚴或带状痪尾蚴(Cysticercus如ciola心),寄生在啃齿类动物的肝脏,特别在鼠类极为常见,幼虫偶可感染入类。 成虫体长15~60cm,头节外观粗壮,顶突肥大、呈半球形突出,4个吸盘也呈半球形,向外侧突出,头节后颈部极不明显。因此又被称为"粗头绛虫”或“肥颈绛虫"。幼虫属链尾蚴型,长链状,头节裸露不内嵌,后接一假分节的链体,后端为一小伪娱(图14-26)。 寄生在猫等动物体内的巨颈带绛虫成虫,其孕节随宿主粪便排出后,通常可自行蠕动,在蠕动时即可释放出虫卯污染外界环境。鼠、兔等中间宿主吞食了虫卯后,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钻入小肠壁,然后随血流到肝,经过2~3个月发育成链尾蚴。猫等动物捕食了带有链尾蚴的鼠或其他啃齿动物后,链尾蚴进入小肠,尾泡和假链体脱落,头节吸附在肠壁上,经1个月后发育为成虫。入体因误食虫卯而感染。中国台湾报道了1例该虫的人体感染;斯里图14-26巨颈带绛兰卡报道一儿童从猫体感染了本虫。 第十四章绛虫155 (二)泡状带绛虫 泡状带绕虫(Taenia hydatigena)又名水泡带绕虫,其成虫寄生于犬、猫、狼、狐狸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其中绛期幼虫称细颈嵌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寄生于猪、黄牛、绵羊、山羊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幼虫可感染人体,引起细颈襄尾蚴病。 细颈褒尾蚴俗称水铃档,呈袭泡状,痪壁乳白色,泡内充满透明液体。裳泡从黄豆大小至鸡蛋大。肉眼即可见到袋壁上有一个不透明的乳白色结节,是其内陷的头节和颈部所在。若使结节的内部翻转出来,即能见到一个相当细长的颈部和其游离端的头节(图l4-27)。但在组织中寄生时,由于其襄泡外通常有一层由宿主组织反应形成的厚膜包裹,故在外观上常容易与棘球蚴相混淆。 图14-27泡状带绛虫成虫是较大型的虫体,体长为75-500cm,白色或微带黄色。链体有的细颈霖尾蚴模式图250~300个节片,头节稍宽于颈部,顶突上有30~40个小钩排成两圈(大钩170~220µm,小钩110~160µm)。成节有睾丸600~700个;孕节全被子宫和虫卵充满,子宫每侧有5~10个租大分支,每支又有小的分支。虫卵近似椭圆形,大小为38~39µm,内含六钩蚴。 成虫寄生在食肉动物小肠内,孕节随终宿主粪便排出,虫卵污染了牧草、饲料和水源后,被中间宿主家畜和野生动物吞食,则在消化道逸出六钩蚴,然后钻入血管,随血流至肝表面和腹腔内发育。人亦因误食虫卵而感染。中国人体感染仅有贵州和安徽两例报道。 五、线中殖孔绛虫 线中殖孔绛虫(Mes ocestoides lineatus Goeze,1782)属千中殖孔科(Mesocesto吐dae),中殖孔属,主要寄生千鸟类和食肉动物,偶然寄生于人体引起线中殖孔绛虫病(Mesocesto心asis lineatus)。 成虫长30~250cm,最宽处3mm。链体节片数为800~1000节。头节大而略方,顶端平而稍凹陷,具四个椭圆形的吸盘,无顶突和小钩。颈部细短。成节宽略大于长,或几近方形,生殖孔位千腹面正中是其显著特点。孕节似桶状,长4~6mm,其内有子宫和一卵圆形的副子宫器(parauterine organ)(图14-28)。虫卯呈椭圆形,无色透明,具有两层薄膜,内含六钩蚴。感染期幼虫为四盘蚴(tetrathyridium),虫体子宫细长,伸缩性很强,长数毫米到9cm,有的可长达35cm。虫体前段长1.5~3.0mm,呈白色,不透明,具有不规则的皱纹,顶端有一长副子宫器的裂缝系内陷的孔隙,头节位于其内。头节具有4个长圆形颜色较深的吸盘。 本虫的生活史不明。一般认为完成整个生活史需要3个宿主。成虫寄生于犬、狐、猫和野生食肉动物等的小肠内,孕节常单节或多节相连随粪便排出。第一中间宿主可能是粪食性昆虫或甲蜡类,第二中间宿主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或哺乳动物。在这图14-28线中殖孔综虫孕节模式图些动物体内幼虫发育为四盘蚴。终宿主(犬、狐等)或人食入含有四盘蚴的动物(蛙、蛇等)的肌肉或脏器而感染,如食入虫卵或六钩蚴不会感染。人体病例报道罕见,迄今为止仅在北美、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朝鲜等报道过20余例。中国仅有黑龙江和吉林两例人体感染报道。 (刘文琪) 156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Cestodes, also known as tapeworms, belong to class Cestoidea of the phylum Platyhelminthes. All species in the class are obligatory parasites and all tapeworms of humans are in the orders Pseudophyllidea and Cyclophyllidea. Typically, a mature tapeworm possesses a scolex at the anterior end, a neck located in the posterior po1iion of the scolex and which contains germinal cells that are responsib le for budding off proglottids. These form a chain of segments and each of proglott1ds contams one complete set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germmal systems. The proglotuds con~tainin g developed eggs are called gravid proglottids. Tapeworms lack a digestive tract, and all required substances are absorbed through their tegument. Mature tapeworms live in the intestine of the definitive host and the larvae, termed metacestodes, live in the intermediate host. According to the species, Metacestodes may present as a cysti一cercus, cysticercoid, coenurus or hydatid cyst in the intermediate hosts. The major tapeworms parasit izing human are Taenia saginata,T. solium,Hymenolepis diminu ta, H. nana, Echinococucs granulosus, E. multilocularis, and Dipyl心um caninum among Cyclophllidea and Diphyllobothrum latum and Spirom肚ra mansoni among Pseudophyllidea. 第十五章线虫 第一节论 线虫隶属于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因虫体呈圆柱形故而得名,其种类繁多,全球已记录25000多种。线虫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见于水和土壤中,绝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营寄生生活的种类中,仅有极少部分寄生千人体并导致疾病。此类线虫在我国已发现有35种,目前流行的重要线虫有蛔虫、鞭虫、烧虫、钩虫、旋毛虫和粪类圆线虫等。 [形态】 1成虫多呈圆柱形,体不分节。前端较钝圆,后端逐渐变细。雌、雄异体。雄虫一般较雌虫为小,尾端向腹面卷曲,且具有某些特征性结构。成虫的外层为体壁,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上皮细胞,故称原体腔(protocoele)或假体腔(pseudocoelom),腔内充满液体,是物质交换的重要介质,内部器官浸浴其中。此外,原体腔内的液体呈封闭状态,具有流体静压的特点,能将肌肉收缩的压力向各方传递,对虫体的运动、摄食、排泄和体态维持均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寄生线虫的大小因种而异,长的可达lm以上(如麦地那龙线虫),小的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如粪类圆线虫)。大多数寄生线虫在1-15cm。 (l)体壁:自外向内由角皮层、皮下层和纵肌层组成(图15-1)。 l)角皮层:具有弹性,是虫体的保护层,由皮下层分泌物形成,无细胞结构,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类脂成分,并含有某些酶类,具有代谢活性。角皮层覆盖虫体表面,并在虫体前后两端衍生出一些特殊结构如唇瓣、乳突、翼、细胞棘、血脊环纹、交合伞等,因种而异。这些结构分别与感觉、运一侧索动、附着、交配等生理活动有关,同时也是鉴别虫种的重要-角皮层依据。皮下层索2)皮下层:由合胞体组成,无细胞界限,其主要功能为分泌形成角皮层。该层含丰富的糖原颗粒、线粒体、内质网图15-1线虫横切面模式图(示及酷酶等。在虫体的背面、腹面和两侧面的中央,皮下层向体壁结构)内增厚、突出,形成四条皮下纵索(longitudinal hypodermal cord),分别称背索腹索和侧索。背索和腹索较小,其内有纵行的神经于;两条侧索较粗大,其内有排泄管穿行。这四条皮下纵索将虫体的原体腔分成四个索间区(quadrant)。3)纵肌层:在皮下层内,由单一纵行排列的肌细胞组成。根据肌细胞的大小和排列方式,可分为三种肌型。在每一索间区内肌细胞较多,细胞突入原体腔内明显者,称为多肌型(po lymyarian typ e),如蛔虫;仅有2~5个大的肌细胞者,称为少肌型(meromyarian type),如钩虫;肌细胞较多而细小者称为细肌型(holomyarian type),如鞭虫(图15-2)。三种肌型的鉴别有利于组织内虫体横切面的辨认。每个肌细胞由可收缩性的肌纤维和不可收缩性的细胞体组成,前者连接皮下层,含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二者的协同作用使肌肉收缩或松弛,发生运动;后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糖原及脂类储存小体,是能量的重要储存部位。 158第三篮医学蠕虫学 多肌型少肌型细肌型 (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腺体。线虫的消化管完整,由口孔、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口孔在头部顶端,外有唇瓣围绕。口腔形状大小因种而异,有的虫种口腔较大,称之为口痪(buccal capsule),其中可含有齿状或矛状结构,用以虫体附着。咽管圆柱形,下段常有膨大部分,其形状是分类的依据之一。咽管腔内覆以角皮层,管腔横切面呈三角形。咽管可以是肌性的或腺性的,也可前段为腺性而后段为肌性的,因种而异。多数线虫咽管壁肌肉内有3个咽管腺,一个背咽管腺升口于口腔,2个亚腹咽管腺开口于咽管腔。腺体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包括淀粉酶(amylase)、蛋白酶(protease)、纤维素酶(cellulase)及乙酰胆碱酣酶(acetylcholinesterase)等。咽管与肠管交接处有一个三叶形活瓣,称咽管-肠管阀(esophago-intestinal valve),以控制食物的流向。肠管为一直形管道,无肌细胞,食物在肠内向下移动依赖咽管肌肉的推动及虫体运动的压力。肠壁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内缘具有微绒毛。肠细胞内含丰富的线粒体、糖原颗粒、内质网及核蛋白体等,以吸收和输送营养物质。雌虫的肛门通常位于虫体末端的腹面;雄虫的直肠通入泄殖腔而开口于体外(图15-3)。 (3)生殖系统:雄虫的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由睾丸、输精管、储精禄、射精管及交配附器组成。睾丸的末端与输精管相连,通入储精娱。射精管开口千泄殖腔。有些虫种在射精管处有一对腺体,能分泌黏性物质,交配后栓塞雌虫阴门。雄虫尾端多有一个或一对角质的交合刺,可自由伸缩。雌虫生殖系统多为双管型,通常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襄、子宫、排卵管、阴道和阴门等部分。卵母细胞在受精痪内与精子结合受精。两个排卵管汇合千单管的阴道,开口于虫体腹面的阴门。阴门的位置依虫种而异但均在虫体腹面肛门之前。咽管(4)神经系统:咽部神经环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向消化系统前发出3对神经干,支配口周感觉器官;向后发出背、腹及两侧共3~4对神经干,包埋千皮下层或纵索中,分别控制虫体的运动和感觉。线虫的主要感觉器官是位于头部和尾部的乳突、头感器和尾感器,可对机械的或化学的刺激起反应,并能调节腺体分泌。尾感器的有无是人体寄生线虫分类的重要标志。前者如尾感器纲(Class Phasmidea)的钩虫、蛔虫、丝虫、烧虫、东方毛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结膜吸吮线虫等,后者如无尾感器纲(Class Aphasmidea)的旋毛虫、鞭虫、肝毛细线虫和肾膨节线虫等。 (5)排泄系统:线虫的排泄系统有管型和腺型两种。尾感器纲的虫种为管型结构,无尾感器纲的虫种为腺型。管犁的基本结构是一对长排泄管,由一短横管相连,构成“H”形、“U”形或倒“U”形等,因虫种而异。在横管中央腹面有一小管,经排泄孔通向体外。有些虫种尚有一对排泄腺与横管相通,其分泌物与虫排泄系统图15-3线虫内部结构模式图体的脱鞘有关。腺型则只有一个具有大的细胞核的排泄细胞,位于肠管前端,开口在咽部神经环附近的腹面(图15-3)。 2卵一般为卵圆形,卯壳多为淡黄色、棕黄色或无色。有的线虫卵在排出体外时含有一个尚未分裂的卵细胞,如蛔虫卵;有的卵细胞正在分裂中,如钩虫卵;有的已发育成蜊蚂期胚胎,如烧虫卯;还有的线虫在产出前巳形成幼虫,如卵胎生的丝虫及旋毛虫等。线虫卵的卵壳主要由三层构成。外层来源于受精卵母细胞所形成的卵膜,称卵黄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见;中层为壳质或几丁质(chitin)层,具有一定硬度,能抵抗机械压力;内层为脂层或蛔昔(ascaroside)层,具有调节渗透作用的功能,能阻止虫卵内水分的丢失,防止虫卵过快干燥死亡,同时可阻止外界一些化学性物质对卵细胞的毒害作用。蛔虫卵的卵壳除了以上三层外,还外附一层由子宫壁分泌物形成的较厚的蛋白质膜。 【生活史】 线虫的基本发育分为虫卯、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根据线虫生活史过程中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1直接发育型(简称直接型)此类线虫生活史简单,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一般需要在外界土壤中发育至感染期。感染期卵可随污染的食物或饮水,直接进入人体发育(如蛔虫);土壤中的感染期幼虫也可主动侵入人体(如钩虫)。另外,骁虫卵可不离开宿主即具有感染性。肠道线虫多属此型。在流行病学上直接型线虫亦称为土源性线虫(geo-nematodes)。 2间接发育型(简称间接型)此类线虫生活史较复杂,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幼虫需先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再经皮肤或口感染人体(如丝虫及美丽筒线虫)。寄生在组织内的线虫多属此型。在流行病学上间接型线虫也称为生物源性线虫(bio-nematodes)。 外界环境因素对线虫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土源性线虫卵和幼虫需在温暖、湿润和荫蔽的外环境中生长发育,在不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阳光直射的环境中,虫卵或幼虫的发育可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外界环境因素也可通过对中间宿主生长、发育、生殖和种群数量的影响而间接影响生物源性线虫的生长发育。如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干燥等都可影响丝虫幼虫(微丝蚴)在媒介按蚊体内的发育。 【生理】 1.虫卵孵化与幼虫蜕皮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分压条件下,有些虫卵能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熟并孵化。孵化过程中,由于幼虫的运动及其所分泌的酶的作用,破坏了卵壳的脂层,使卵壳失去了防水能力,水分渗入卯内,卵壳破裂,幼虫逸出。有的虫卯则在外界发育至含有幼虫的阶段,即感染期虫卯,然后被人食入,在宿主肠道环境条件的刺激下,孵化出幼虫。寄生人体的线虫,其幼虫发育是在人体内不断的移行过程中完成的。除了晓虫和鞭虫的发育无组织内移行,直接在肠腔中完成外,其他如蛔虫、钩虫、粪类圆线虫等肠道线虫和旋毛虫等线虫的幼虫发育,均有在组织内移行、发育过程。线虫幼虫的组织内移行过程可以引起病理损害,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线虫幼虫发育的另一个特征是蜕皮(ecdysi s, molt)。蜕皮时,首先在旧角皮下逐渐形成一层新角皮,旧角皮在幼虫分泌的蜕皮液(exsheat hing fluid)的侵蚀下,逐层溶解,破裂而被蜕去。线虫幼虫一般蜕皮4次。有的线虫于第2次蜕皮后成为感染期幼虫,第4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线虫释放的蜕皮液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变应原(all erge n),可诱发宿主产生超敏反应,如蛔虫性哮喘等。 2成虫期营养与代谢各种线虫成虫的寄生部位、营养来源虽有不同,但获取能噩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糖类代谢。线虫一殷具有较完善的三狻酸循环来进行糖类的有氧代谢。可通过体壁渗透从寄生环境中获得氧,有的线虫可从宿主血液中吸取氧。当环境中缺氧时,代谢受到抑制,中间产物排出困难,能量供应不足,虫体活动与发育受阻,甚至死亡。一般线虫虽能通过厌氧途径来维持低水平的代谢,但往往不能补偿缺氧所造成的损害。蛔虫由千长期适应宿主肠腔低氧的环境,具有较完善的糖酵解及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的代谢途径,从中获取能量。某些驱虫药物的作用,就是阻断线虫糖类代谢,切断能源,导致虫体死亡。另外,许多线虫体内具有与氧有很高亲和力的血红蛋白,可用来贮氧,以供缺氧时使用。脂代谢与线虫寄生环境中氧分压有关。氧充分时,脂肪酸可氧化释放出能量。在缺氧环境中,脂代谢变缓或停止,游离的脂肪酸可形成甘油三酷。在线虫生长、产卯等过程中,氨基酸代谢较重要。线虫的雌虫每天产出大量的卵(如雌蛔虫每天产卵20万个以上),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沉积在卵母细胞内,成为卯壳的结构成分,不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氨基酸及蛋白质代谢的主要产物是氨,它能改变细胞的pH值,影响细胞的通透性等,对虫体是有害的。氨的排出主要通过体表的扩散和肠道排出。 [致病】线虫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线虫的种类、寄生虫数楹(或称虫荷,p釭asit i c burd en)、发育阶段、寄生部位、虫体的机械和化学刺激,以及宿主的营养及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1幼虫所致损害幼虫进入宿主体内并在宿主体内移行过程中可造成相应的组织或器官损害。如钩虫的感染期幼虫侵入皮肤可致皮炎;蛔虫或钩虫的幼虫移行经过肺部时,可引起肺部炎症,甚至引起蛔虫性或钩虫性哮喘;旋毛虫幼虫寄生于肌肉内可导致肌炎和全身症状,如侵犯心肌,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积液,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广州管圆线虫侵入神经系统可造成脑脊髓的损害,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一些寄生于犬、猫等哺乳动物的线虫幼虫进入人体后,由于人体不是其适宜宿主,这些幼虫可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2成虫所致损害成虫在寄生部位因摄取营养、机械性损害和化学性刺激以及免疫病理反应等可导致宿主营养不良、组织损伤、出血、炎症等病变。通常组织内寄生线虫对人体的危害远较肠道线虫严重。如肠道线虫可损伤局部肠黏膜,引起出血及炎症反应;淋巴丝虫可致淋巴系统的损害。 [分类]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分类特征,人体寄生线虫隶属千线形动物门的尾感器纲(Class Phasmi dea)和无尾感器纲(Cl ass Ap h asmidea)。除了鞭虫目和膨结目属于无尾感器纲外,其余线虫均隶属于尾感器纲。常见入体线虫分类地位及与疾病的关系见表15-1。 纲尾感器纲 感染期感染途径寄生部位 第十五章线虫161 续表 162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续表 毛细科毛细线虫属肝毛细线虫含蚴卵经口肝组织 膨结目膨结科膨结线虫屈肾膨结线虫感染期生食蛙、泌尿系统Dioctophymatida D10clophymat1dae Dioctophyma D. renale幼虫鱼似蛹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1758)简称蛔虫(round worm),是最常见的入体消化道寄生虫之一,可引起蛔虫病(ascari asis)。蛔虫呈世界性分布,估计全球有10亿人感染,据第二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的蛔虫感染率平均为12.72%。蛔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夺取营养,也可引起胆道感染、肠梗阻、肠扭结、肠穿孔以及阑尾炎等急腹症,甚至还可钻入肝脏、侵入其他部位引起严重的异位损害。 [形态】 1.成虫圆柱形,形似蚳躬I,活时呈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头部较尖细,尾部较钝圆。雌虫长20~35cm,甚至达40cm以上最宽处直径为3~6mm;雄虫长15~31cm,最宽处直径为2~4mm。体表可见有细横纹,两侧可见明显的侧索。口孔位于虫体头端,口周具有“品”字形排列的3个唇瓣(1个背唇瓣较大,2个亚腹唇瓣略小),显微镜下见唇瓣内缘具有细齿,外缘尚有感觉乳突和头感器。雌虫消化道末端开口千肛门,雄虫则通入泄殖腔。雌虫生殖系统为双管型,盘绕在虫体后2/3部分的原体腔内,阴门位于虫体腹面中部之前。雄虫生殖器官为单管型,尾部向腹面弯曲,末端有一对锁刀状的交合刺。 2.虫卵在入体粪便查见的蛔虫卯有受精卯(fertilized egg)和未受精卵(unfertilized egg)之分(图15-4)。受精卵呈宽椭圆形,大小约为(45~75)µm x(35~50)µm。卵壳较厚。卵壳外常有一层由子宫分泌物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被宿主胆汁染成棕黄色,卵内含有1个大而圆的受精卵细胞,在其两端与卵壳间可见新月形空隙。虫卯在外界发育,胚细胞不断分裂,最后形成含幼虫的感染期虫卵。未受精卯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88~94)µmx(39~44)µm,卵壳与蛋白质膜均较受精蛔虫卵薄,卵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折光颗粒。蛔虫卵壳周围蛋白质膜脱落后,成为脱蛋白膜的蛔虫卵,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虫卵相鉴别。卵壳厚而透明是蛔虫卵的主要特征。 [生活史】 蛔虫属土源性线虫,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寄生千人体小肠中,以宿主半消化食物为营养,雌、雄虫交配后产出的多为受精卯,平均每天每条雌虫可产卵24万个。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潮湿、荫蔽、氧气充足的泥土中,于21~30"C条件下,经5~l0天的发育,受精卵内的胚细胞经分裂并发育为幼虫。再经1周,卵内幼虫蜕皮1次成为感染期虫卵。人因误食被蛔虫感染期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感染期卵在人小肠内孵出幼虫,然后侵入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钻入静脉或淋巴管,经肝、右心,到达肺,穿破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经第2和第3次蜕皮后,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部,最后随人的吞咽动作而入消化道,在小肠内经第4次蜕皮后变为蛮虫,数周后发育为成虫(图15-5)。自入体感染到雌虫开始产卵需约60~75天。蛔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 【致病】幼虫和成虫均可致病,表现为机械性损伤、超敏反应、营养不良以及宿主肠道功能障碍等。 1幼虫致病主要导致蛔虫性哮喘和蛔虫性肺炎。少量幼虫移行经过肺部时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品幼虫在肺部移行时,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肺部点状出血,引起蛔虫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潜伏期一般为1~9天,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呼吸系统症状,病程一般不超过4周。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喉痒、干咳、哮喘或荨麻疹等,偶可伴有发热、痰中带血或过成虫敏性皮炎。听诊有椤音、捻发音。X线胸片检查可见两侧肺门阴影增深,肺纹理增粗,有点状、絮状或片状阴影,一般l~2周内消失。此阶段做痰液涂片检查常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或者蛔虫幼虫。目前严重的蛔虫性肺炎已不多\未蔓精蛔虫卵见。在严重感染病例,幼虫还可侵入脑、肝、脾、肾、1恨和甲状腺等器官,引起异位寄生。甚至有幼虫通过胎盘进入胎i受精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 儿体内寄生的报道。2.成虫致病成虫是主要致病阶段,其致病机制 -------------------~--/图15-5蛔虫生活史示意图如下。 (I)掠夺营养和损伤肠黏膜:成虫寄生于空肠,以小肠内半消化食物作为食物,掠夺宿主大批营养,并且还损伤肠黏膜,导致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障碍,引起营养不良。儿童严重感染时可造成发育障碍。病人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痛为间歇性,常位于肪周围,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儿童病人常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偶尔可出现异嗜症等。(2)超敏反应: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痛痒、结膜炎以及中毒性脑病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蛔虫变应原诱导IgE介导的超敏反应所致。 (3)并发症:由于蛔虫具有钻孔的习性,若在宿主机体不适(如发热、胃肠道疾病等)或大址食入辛辣食物或服用驱虫药物剂揽不当等因素刺激下,蛔虫可钻入开口于肠壁的各种管道(如胆管、胰腺管和阑尾),甚至钻入肝脏,不仅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胰腺炎或阑尾炎以及肝蛔虫病甚至可上窜阻塞气管、支气管,造成窒息,也引起尿道和生殖器官蛔虫病及其他器官组织的蛔虫卵肉芽肿。胆道蛔虫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胆道出血、肝脓肿、胆石症、胆痪破裂、胆汁性腹膜炎。98%的患者有腹痛。蛔虫性肠梗阻进一步可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和肠坏死。蛔虫亦可引起肠穿孔和急性腹膜炎,病死率较高。严重的蛔虫病的并发症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 [诊断】 根据病人间歇性肪周疼痛、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病原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主要从粪便中查见虫卵或虫体。由于蛔虫产卵量大,常用直接涂片法,一张涂片的检出率为80%,三张可达95%。饱和盐水浮聚法或沉淀法检出效果更佳。 [流行与防治】 蛔虫感染分布广泛,主要流行于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较差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的特点为农村高千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农村地区的学龄前和低龄学童的感染尤为明显。非洲有些国家感染率高达95%;南美为45%;在亚洲,印度和其他南亚国家估计有1.5亿人感染。在对重点人群和目标人群采取大规模驱虫治疗后,据第二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显示,我国人群平均蛔虫感染率为12.72%,较1990年大幅下降。在全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体系中建立的22个监测点数据显示,蛔虫感染率从2006年的10.10%下降至2013年的0.76%;儿童和青壮年为蛔虫高感染人群;云南贵州、江西、甘肃和青海5省监测点蛔虫感染水平仍较高。 造成蛔虫感染普遍的主要原因为:心蛔虫生活史简单;©雌虫产卵量大;@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的习惯,使蛔虫卵广泛污染土壤和周围环境;@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缺乏完善的卫生设施;@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荫蔽的土壤中或蔬菜上,虫卵可活数月至数年,甚至在无氧的条件下也可存活2~3个月。由千卵壳蛔昔层的保护作用,食用醋、酱油或腌菜、泡菜的盐水、10%的硫酸、甲醒溶液、低浓度盐酸、硝酸或磷酸等溶液不会影响卵内幼虫的发育,但虫卵对有机溶剂或气体,如氯仿、乙酪、乙醇和苯等有机溶剂以及氨、澳甲烧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则很敏感,卵内细胞或幼虫皆可被杀死。 防治蛔虫感染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查治感染者、管理粪便和通过健康教育来预防感染。目前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嗤、甲苯达嗤、三苯双脉或伊维菌素。群体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期之后的秋、冬季节。对感染率高的人群,由于重复感染机会多,故在流行区应每隔半年至1年驱虫1次。蛔虫引起的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一般通过保守治疗可获得缓解,经保守治疗无缓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伴有肠扭转、肠套叠或肠穿孔者,必须及时手术治疗。管理粪便的有效方法是结合沼气开发利用建立无害化粪池,通过厌氧发酵和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可杀灭虫卵。开展健康教育的重点在儿童,讲究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红薯、萝卜、甘庶和生菜,不饮生水。消灭苍蝇和幛螂也是防止蛔虫卵污染食物和水源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毛首鞭形线虫 鞭虫(Trichuris tric加ura Linna eus,1771)是常见的入体肠道寄生线虫之一,全球感染入数约8亿。成虫主要寄生千人体盲肠,引起鞭虫病(trichuriasis)。[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外形似马鞭,故得名。虫体前3/5呈细线状,后2/5粗如鞭柄。雌虫长30~50mm,尾端钝圆;雄虫稍小,长30-45mm,尾端向腹面呈环状卷曲。虫卯呈纺锤形或腰鼓形,大小约(50-54)µm x(22-23)µm,棕黄色,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透明塞状突起。虫卵随粪便排出时,卵内有1个尚未分裂的细胞(图15-6)。成虫寄生千盲肠,感染严重时也可寄生于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端。虫卵随粪便排出,在20~30"C溫暖、潮湿的土壤中,约经3周发育为含幼虫的感染期卵。感染期卵随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被人吞食,进入小肠。感染后约1小时幼虫从卵内孵出,钻入肠上皮内摄取营养,经8~10天后回到肠腔,再移行至盲肠发育为成虫c鞭虫成虫细长的前端钻入肠上皮层内,以血液和组织液为食。自感染到产卵约需60天,每条雌虫每天产卵5000~20000个,成虫寿命为3~5年。 [致病与诊断】 鞭虫成虫以其细长的前端钻入肠黏膜,引起肠黏膜点状出血、炎症或溃疡。少数患者可有细胞增生,肠壁组织明显增厚。如直肠受累,可出现黏膜水肿、出血,并常因腹泻、直肠套叠而出现直肠脱垂,此症多见千儿童。轻度感染一般无症状,只在粪便检查时发现虫卵。重度感染时,因累及虫卵横结肠、降结肠,甚至直肠和回肠远端,而表现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图15-6鞭虫成虫和虫卵模式图贫血和头晕等症状。重度感染的儿童可出现发育迟缓、水肿和营养不良。也可因大拭虫体结成团导致急性盲肠梗阻。部分患儿可出现荨麻疹、发热、异嗜症等c严重的鞭虫感染可出现并发症,引起消化道出血(大便隐血或便血)、阑尾炎、肠梗阻、腹膜炎、肠套叠等(图15-7)。 临床上鞭虫病常被忽视。当出现严重症状或并发症时往往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常误诊为溃疡病、钩虫病、结肠癌、阿米巴病等。因此,病人出现贫血、消化道出血、右下腹痛等病症,并伴有一般消化道症状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中、重度感染时根据上述临床症状,结合病原学诊断方法,如常用的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法、饱和盐水图15-7鞭虫成虫寄生于肠黏膜浮聚法等,粪检查出虫卵即可确诊。因鞭虫卵较小,容易淜检,如一次检查阴性,应反复检查,以提高检出率。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发现成虫亦可确诊。 [流行与防治】 鞭虫的流行分布与蛔虫一致,但感染率不及蛔虫高,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农村地区。入是唯一的传染源。鞭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温暖、潮湿、荫蔽和氧气充分的土壤中,虫卵可存活数年之久。但对千干燥、低温的抵抗力不及蛔虫卵,因此在我国温湿的南方地区的人群感染率明显高千干寒的北方。根据第二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显示,我国鞭虫感染率为4.63%。后来全国22个监测点调查表明,平均感染率从2006年的5.88%下降到2013年的0.42%。鞭虫的感染方式、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与蛔虫基本相同。常用驱虫药物有奥克太尔、复方嗟晓唗、甲苯达座、阿苯达挫等。 166第三筒医学蠕虫学 懿哏矿 第四节蠕形住肠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 Linnaeus,1758)简称烧虫(pinworm),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引起绕虫病(enterob团SIS)。本病分布遍及全世界,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常在家手-口方式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虫卵也可污染玩具、食物,或散落在衣裤、被褥上,经口使自身或他人感染。粘在灰尘上的虫卵,可随尘埃飞扬,经空气吸入,黏附在咽部,随吞咽进入消化道而感染。食入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在结肠发育为成虫。从食入感染期卵至虫体发育成熟产卵,需2~4周。雌虫寿命一般约为1个月,很少超过2个月。但儿童往往通过自身感染、食物或环境的污染而出现持续的再感染,使骁虫病迁延不愈。 [致病】 成虫寄生于肠道可造成肠黏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雌虫偶尔穿入肠壁深层寄生,造成出血、溃疡,甚至小脓肿,易误诊为肠壁脓肿。雌虫在肛管、肛周、会阴处移行、产卵,刺激局部皮肤,引起肛门痛痒,皮肤播破可继发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婴幼儿患者常表现为夜间反复哭闹,睡不安宁。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烧虫虽不是组织内寄生虫,但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若虫体进入腹腔,可导致蜕虫性腹膜炎和肉芽肿,常被误诊为肿瘤和结核病等。 1.跷虫性阑尾炎成虫寄生在回盲部,容易钻入阑尾引起炎症。根据1352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住院手术的阑尾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烧虫引起的阑尾炎占3.7%,也有报道高达9.2%。阑尾内寄生的虫数为1条至数条,曾有报道虫体多达191条者。骁虫性阑尾炎病人以阵发性腹痛、右下腹压痛为主,局部肌紧张不明显,或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多数病人在术后检获成虫或虫卵而确诊。 第十五章线虫 2.蜕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雌虫经女性阴道、子宫颈逆行进入子宫、输卵管和盆腔,可引起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曾有绕虫卵侵入子宫内膜导致不孕症的报道。国内曾对431名女童采用透明胶纸法于展起粘拭肛门周厮和尿道口,结果骁虫卵阳性率分别为52.5%和35.3%。骁虫刺激尿道可致遗尿症(enuresis),侵入尿道、膀胱可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虫体偶尔也可侵入男性的尿道、前列腺甚至肾脏。此外,还有蜕虫感染引起哮喘和肺部损伤等异位损害的报道。 【诊断} 因为烧虫不在肠道内产卵,故粪便检查难有所获。根据绕虫在肛周产卵的特性,可用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千清晨排便或洗澡前在肛周收集虫卵。透明胶纸法的效果较好,1次检出率为50%左右,3次检出率可达90%,5次检出率高达99%。雌虫常于夜间爬出肛门产卵,若在肛门周围发现白色的线头样小虫,可用慑子夹入盛有70%乙醇的小瓶内送检,根据绕虫的形态特点可做判断。烧虫感染一般无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清IgE抗体水平升高。 【流行与防治】 绕虫呈世界性分布。由于其生活史简单和可致自身感染,其感染率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无密切联系。即使在发达国家蜕虫感染亦较常见。各个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但以5~7岁幼童感染率较高。由千儿童的卫生习惯不良,以及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机构中儿童彼此之间的密切接触,增加了感染机会,并通过患儿传播给其家庭成员,故烧虫病分布具有儿童集体机构及家庭聚集性的特点。近年来衣村集体生活的儿童明显增多,出现衣村儿童感染率高于城区的现象,个别乡村幼儿园感染率高达63.33%。蜕虫生活史简单,虫卵发育迅速,感染期虫卵抵抗力强(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存活20天),因而蜕虫病流行广泛。根据全国监测体系的22个监测点数据显示,烧虫感染率从2006年的10.00%下降到2013年的6.78%。福建、海南、广东、广西和重庆5省(区、市)监测点儿童骁虫感染率较高。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一般有数十条绕虫寄生,亦有重度感染者。 根据蜕虫病传播和流行的特点,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重复感染。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应搞好环境卫生及衣被、玩具食具的消毒。对家庭和集体机构中的患者应同时接受治疗,以免相互感染。对烧虫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阿苯达嗤和甲苯达1坐,嗟瞪唗(pyrantelum)也有一定疗效。局部外用药可用3%I塞瞪唗软音,涂千肛周和肛门内,连用1周。肛门周围痛痒者,可于睡前清洗肛周、会阴皮肤后,涂捺绕虫油吁,连用10~20天。 (段义农) 第五节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其中属于人兽共患的钩虫有9种,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Dubini,1843)(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Stile,1902)(美洲钩虫)。偶尔可寄生千人体的其他钩虫有锡兰钩虫(Ancylostoma ceylanicum Loose,1911)和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num Ercolani,1859)。巴西钩虫(Ancylostoma braz山ense Gomez de Faria,1910)的幼虫也可感染人体,但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仅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cutaneous lai·va migrans)。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在肠道线虫中钩虫的危害较严重,不但可损伤肠黏膜,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而且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重度感染者会产生严重贫血。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约9亿人,我国的感染率为6.12%,估计感染入数为3930万人。本病曾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 [形态l1成虫成虫细长,长约1cm,活时为淡红色,半透明,死后呈灰白色。虫体前端较细,略向背侧弯曲。顶端有1个发达的角质口毅,呈圆形或椭圆形,十二指肠钩虫口袋腹侧缘有2对钩齿,而美洲钩虫口艇腹侧缘有1对板齿。与口痪相连的咽管约为体长的1/6,管壁肌肉发达,肌纤维的交替收缩与松弛有利于吸血并将血液挤入肠道。虫体前端两侧有1对头腺,能合成和分泌抗疑素(anticoagulant)及多种酶类;咽管壁有3个咽腺,分泌乙酰胆碱酣酶(cholinesterase)等,该酶可水解乙酰胆碱,干扰神经介质的传递,以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有利于虫体的附着;排泄腺l对,可由虫体前端达虫体中后部1/3交界处,主要分泌蛋白酶,能抑制宿主的血液凝固。雄虫末端膨大,由角皮层向后延伸形成膜质交合伞,内有肌肉性状辐肋支持。辐肋分为背、侧和腹辐肋,其形状是鉴定虫种的重要依据。交合伞内还有两根从泄殖腔伸出的细长可收缩的交合刺,生殖系统为单管型。雌虫稍大千雄虫,末端呈圆锥形,生殖系统为双管型。十二指肠钩虫雌虫的末端具有尾刺。两种钩虫成虫主要形态区别见表15-2、图15-9和图15-10。 十二指肠钩虫 腹腹辐侧腹辐 十二指肠钩虫(张开)美洲钩虫(张开)交合伞 第十五章线虫169 十二指肠钩虫口襄(示2对钩齿)美洲钩虫口襄(示l对板齿) 2虫卵椭圆形,大小约(57-76)µmx(36-40)µ,m,两端钝圆。卵壳较薄,无色透明,卵内通常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空隙。在便秘者粪便内或粪便放置过久时,卵内细胞可继续分裂成桑其状。两种钩虫卵形态相似,不易区别。 3.幼虫钩虫幼虫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自卵内刚孵出的幼虫称杆状蚴(rhabd山form larva),为自由生活期幼虫,虫体体壁透明,前端钝圆,后端尖细,口腔细长,有口孔,咽管前段较粗,中段细,后段膨大成球状,杆状蚴有两期,第一期长约0.23mm,第二期长约0.4mm。丝状蚴(filariform lar-va)长0.5-0.7mm,体表覆有鞘膜,口腔封闭,在与咽管连接处有2个角质状的矛状结构,称口矛或咽管矛,其形状有助千虫种的鉴定。丝状蚴的咽管细长,约占虫体的1/5。 【生活史] 两种钩虫生活史基本相似(图15-11)。成虫寄生千人体小肠,雌雄成虫交配后产卵,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温度25~30t,相对湿度60%-80%,荫蔽、含氧充分的疏松土壤中,卯内细胞不断分裂,经1~2天,杆状蚴自卵内孵出,以土壤中细菌及有机物为食,经7~8天发育,蜕皮2卢====乏在水平方向上的活动范围有限,却有较强向上爬行能力,可沿植物茎、叶向上爬行达数十厘米。在土壤表面的幼虫常呈聚集性活动,在污染严重的一小块泥土中,有时可聚集数千条幼虫,使宿主与其接触受染机会大为增加。丝状蚴有明显的向温性和向湿性,当与人体皮肤(通常为脚和手)接触后,受人体表温度刺激,幼虫活动能力增强,依靠其机械的穿刺运动及酶的化学作用,通过毛毅、汗腺或皮肤破损处主动穿刺侵入皮肤内。少数丝状蚴也可以经口侵入图15-11钩虫生活史示意图口腔、食管黏膜感染人体。多数幼虫进入皮肤时脱去鞘,0.5~1小时后穿过皮肤,在皮下组织内移行,24小时后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经右心由肺动脉至肺。大部分幼虫穿过微血管进入肺泡,并借助千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运动,沿支气管、气管上行至咽。一部分幼虫可随宿主痰液被吐出,大部分幼虫随宿主的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此过程大约需要1周。幼虫在小肠内迅速生长发育,经蜕皮2次发育为成虫。成虫多寄生于小肠上段,用口痪内的钩齿或板齿咬附和损伤肠黏膜,并以宿主血液淋巴液及脱落的肠上皮细胞为营养。自幼虫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约需4~6周或更久。十二指肠钩虫雌虫平均日产虫卵1万~3万个,美洲钩虫为0.5万~1万个。在冬季,人体内的钩虫有时会出现短期停止排卵现象。十二指肠钩虫成虫一般可存活7年,美洲钩虫成虫可存活5年以上。 钩虫除可经皮肤和口腔、食管黏膜感染外,还发现幼虫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有报道称在产妇乳汁中查见活动的第3期美洲钩蚴,因此经母乳感染也有可能。另外,某些动物可作为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的转续宿主,人若生食这些动物的肉类也有受感染的可能。十二指肠钩虫幼虫进入人体后发育速度有很大的差别,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前,可以"暂停发育”,滞留于组织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入肠腔发育,这种现象称为迁延移行(persisting migrans)。幼虫的这种迁延移行现象原因尚不清楚,但在美洲钩虫尚未发现此现象。 【致病] 两种人体钩虫的致病机制相似,幼虫的侵入、侵入后在肺部的移行及成虫在小肠定居均可对人体造成损害,但以成虫在小肠寄生阶段对人体的危害最严重。与美洲钩虫相比,十二指肠钩蚴引起皮炎者较多,成虫导致的贫血亦较严重,同时还是引起婴儿钩虫病的主要虫种。因此,十二指肠钩虫较美洲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除与感染数量有关外,也与人体的营养条件、健康状况及免疫力等有密切关系。 1.幼虫致病主要是丝状蚴侵入皮肤和幼虫在体内移行对宿主造成的损害。 (1)钩蚴性皮炎:人赤手裸足在田间劳作,接触土壤,丝状蚴侵入皮肤,数分钟至1小时后,在侵入处皮肤有奇痒和烧灼感,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菊嫩处或足背部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肤处可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庖疹,即为钩蚴性皮炎,奇痒难忍,俗称"痒疤疼”“地痒疹(ground i tch)""粪毒"。播破后常继发细菌感染。本病常见千春夏之交,人体接触含钩蚴的泥土后皮炎的发生率达88%~100%,以足部为多见,感染地点多为香蕉园、蔬菜园、甘庶地及红薯地或矿井等。 (2)呼吸系统病变幼虫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可引起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患者可出现阵发性咳嗽、血痰及哮喘,甚至大量咯血。伴有发热、畏寒等症状,有时也表现咽喉部痒痛、干咳、声音嘶哑等。重者呈剧烈干咳和哮喘发作,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哮喘,胸部X线检查示肺浸润性病变。由于幼虫移行至肺为一过性,故常在受染后3~5天出现症状,经数日至10余日可自愈,长者可达1~2个月。 2成虫致病成虫寄生于小肠,引起消化道症状和贫血。 (1)消化道症状:钩虫以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黏膜上,可造成散在性出血及小溃疡(大小约3~5mm),有时可形成片状出血性淤斑,其病变可至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或偶尔大出血。患者早期表现为食欲亢进,但觉乏力,上腹部不适及隐痛,后期常因贫血,胃酸降低而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或便秘。钩虫病引起的腹泻呈黏液样或水样便。重度感染者大便隐血可呈阳性甚至可见柏油样黑便血便和血水便,还可出现水肿、精神呆痴,甚至心力衰竭而死亡。钩虫病所致消化道出血常被误诊为消化道溃疡、痢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和胆石症等,应引起高度重视。少数患者表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食泥土、碎纸、破布等异常嗜好,此种现象称为异嗜症(allotriophagy)。异嗜症发生的原因不明,似与铁的耗损有关,给患者补充铁剂后,症状常会自行消失。 (2)贫血:钩虫以其钩齿或板齿及口裂咬附肠壁,摄取血液和肠黏膜为营养,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再加上患者营养不良,铁和蛋白质不能得到有效补偿,而造成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使红细胞体积变小、色泽变浅,故而呈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轻度感染者表现为头昏、乏力、轻度气促、心悸等;中度感染者表现皮肤黏膜苍白,下肢轻度水肿,明显气急、心悸、四肢乏力、耳鸣、眼花、头昏、心率增快等;重度感染者上述症状加重,并可出现贫血性心脏病症状,劳动能力丧失等,此类患者目前已较少见。钩虫造成患者慢性失血的原因包括:心咽管频繁收缩与松弛形成了"哪筒"样作用,虫体吸血后迅速将血液经消化道排出;@钩虫吸血时头腺不断分泌抗疑素,致使咬附部位黏膜伤口渗出血液,其渗血量与虫体吸血量大致相当;@虫体有更换咬附部位的习性,致使伤口增加,原伤口在凝血前仍可继续渗出少量血液。应用放射性核素s1Cr等标记红细胞或蛋白质,测得每条钩虫每天所致的失血量,美洲钩虫约为0.02-0.10ml。十二指肠钩虫可能因虫体较大,口齿的结构及排卵量较多等原因,其所致失血蜇是美洲钩虫的10倍左右。此外,钩虫对肠黏膜的损伤,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可加重贫血程度。 (3)婴幼儿钩虫病:多由十二指肠钩虫引起。可能是母体在孕期感染后,幼虫经胎盘或乳汁感染婴儿。患儿临床表现为急性血性腹泻,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面色苍白,消化功能紊乱,发热,精神萎靡,肺偶可闻及晖音,心尖区有明显收缩期杂音,肝、脾肿大,贫血多较严重,血红蛋白低于50g/L,生长发育迟缓等。国内曾报道的438个婴儿钩虫病例中,发病年龄多在5个月至12个月,其中有25例为出生后26天以内发病的新生儿钩虫病,包括出生后即发病l例,患儿就诊时粪便均可查到钩虫卵。婴儿钩虫病预后差,目前该种病例已经不常见。此外,钩虫感染早期或急性期的病人,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重者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山a)。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加重,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有下降的趋势。由于感染钩虫后需要4~6周才能在粪便中检到虫卵,而此时因虫卵阴性而被误诊的妇女,可引起停经、流产等。 【诊断] 粪便检查虫卵,或经钩蚴培养检出幼虫是确诊本病的依据。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但对于轻度感染易漏诊。 2.饱和盐水浮聚法操作简单,是诊断钩虫感染最常用的方法,检出率较直接涂片法提高5~6倍。3.改良加藤法采用定量板-甘油孔雀绿玻璃纸透明计数虫卵的方法,简单易行,能定量检测感染度,也可用于疗效考核及用千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4.钩蚴培养法检出率与饱和盐水浮聚法相似,此法在光镜下可观察幼虫形态并鉴别虫种,但需时较长,培养5~6天才有结果,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在流行区患者如有咳嗽、哮喘等症状者,也可做痰液检查,如查出钩蚴也可确诊。如患者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增加,也是钩虫性贫血诊断依据之一。但在贫血晚期,嗜酸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逐渐减少。 [流行] 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以热带、亚热带为甚。我国以黄河以南广大农村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北方及西部地区较少。根据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我国钩虫感染人数约为3930万人,平均感染率为6.12%。南方地区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北方。在虫种地域分布上,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而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但两种钩虫混合感染较为普遍。长江流域是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的混合感染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防制工作的进展,本世纪初以来总的感染率显著下降,感染度亦明显降低,轻度感染者居多。 带虫者和钩虫病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其粪便污染土壤,虫卵在温暖、潮湿等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期幼虫,造成对人体的感染。钩虫病的流行与自然环境、种植作物种类、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等诸因素有密切关系。在疫区,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有较多机会接触疫土和感染期幼虫,极易造成流行。婴儿钩虫病的感染途径除极少数经胎盘感染和经母乳传递外,多为母亲在田间劳动时,将婴儿放在有钩蚴的土地上或将尿布院在被钩蚴污染的地面或植物上,且未经諒干使用引起的。 【防治】 1钩蚴性皮炎的治疗钩蚴钻入皮肤后的24小时内,大部分均停留在局部皮下,此时可采用皮肤透热疗法(用53°C热水间歇浸泡患处,每次2秒,间歇8秒,待续25分钟,或用热毛巾敷于皮炎部位,持续10分钟),左旋咪嗤砚酸乙醇溶液涂于皮肤可预防钩蚴感染;涂于皮炎处,连用2天,能快速止痒消肿。2驱虫治疗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达嗤和阿苯达嗤。此外,三苯双脉(tribendimid ine), I塞密唗172第三篇医学蠕虫学及伊维菌素(i vermectin)也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嗟啼唗对美洲钩虫的效果较差。成人三苯双脉400mg顿服驱虫率可达89.83%。 预防钩虫感染包括粪便管理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应结合农村改水改厕、环境美化、新能源建设等对粪便采取无害化处理,以杀灭虫卵。夏秋季为钩虫易感季节,应避免为旱地作物施用未经处理的人粪,以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个人防护包括不赤足下地作业,尤其避免在雨后赤足旱地劳作等,可显著减少感染机会。近年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从钩虫幼虫获得的多肤疫苗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巳经进入现场实验。 第六节粪类圆线虫 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Bavay,1876)Stiles and Hassall,1902]是一种兼性寄生虫。生活史复杂,包括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在寄生世代中,成虫寄生在宿主(如人、狗、猫、狐狸等)小肠内,幼虫可侵入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引起类圆线虫病(strongylo心asis)。 【形态] 1.自生世代雌虫长为1.0-1.7mm,宽0.05-0.075mm,尾端尖细,生殖系统为双管型。成熟成虫子宫内有呈单行排列的各发育期虫卵,阴门位于虫体腹面中部略后。雄虫长约0.7-1.0mm,宽0.04-0.05mm,尾端向腹面卷曲,具2根交合刺。 2寄生世代粪类圆线虫在宿主体内的生活阶段包括成虫、虫卵、杆状蚴和丝状蚴。在人体内无发现雄虫的报道,但在动物体内发现有雄虫存在。雌虫长约2.2mm,宽0.04-0.06mm,虫体半透明,体表具细横纹,尾尖细,末端略呈锥形,口腔短,咽管细长,约为体长的1/3-2/5。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子宫前后排列,各含虫卵8~12个,单行排列。阴门位于距尾端1/3处的腹面。虫卵形似钩虫卵(但较小),大小为(50-70)µm x(30-40)µm。部分卵内含胚蚴。杆状蚴头端钝圆,尾部尖细,长0.2-0.45mm,具双球型咽管。丝状蚴即感染期幼虫,虫体细长,长0.6-0.7mm,咽管约为体长的1/2,尾端尖细,末端分叉,生殖原基位于虫体后部。粪类圆线虫(图15-12)的丝状蚴与钩虫和东方毛圆线虫的幼虫极为相似,应注意鉴别(图15-13)。 毛方东 门口圆门 杆状蚴自生世代自生世代寄生世代雌虫雌虫雄虫 粪类圆线虫幼虫粪类圆线虫成虫钩虫粪类圆线虫 ·1图15-12粪类圆线虫模式图图15-13三种线虫丝状蚴形态比较【生活史】 粪类圆线虫的生活史复杂,包括在土壤中完成的自生世代和在宿主体内完成的寄生世代(图15-14)。 寄生世代雌虫 自生世代(在土壤中) 自生世代成虫 1.自生世代外界生活的成虫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产卵,数小时内虫卵孵出杆状蚴,1~2天内经4次蜕皮后发育为自生世代的成虫。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自生世代可多次进行,此过程称为间接发育。当外界环境不利于虫体发育时,从卵内孵出的杆状蚴蜕皮2次,发育为丝状蚴。此期幼虫对宿主具有感染性,可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开始寄生世代,此过程称为直接发育。 2寄生世代丝状蚴侵入宿主(人、猫、狗等)皮肤后,经静脉系统、右心至肺,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后,大部分幼虫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部,随宿主的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钻入小肠黏膜,蜕皮2次后发育为成虫。少数幼虫在肺部和支气管也可发育成熟。寄生在小肠的雌虫多隐匿于肠黏膜内,并在此产卵。虫卵数小时后即可孵化出杆状蚴,并自黏膜内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自丝状蚴感染人体至杆状蚴排出,至少需要17天。被排出的杆状蚴,既可经2次蜕皮直接发育为丝状蚴感染人体,也可在外界进行间接发育为自生世代的成虫。 当宿主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发生便秘时,寄生于肠道中的杆状蚴可迅速发育为具感染性的丝状蚴,这些丝状蚴可在小肠下段或结肠经黏膜侵入血液循环,引起自体内感染。当排出的丝状蚴附着在肛周,则可钻入皮肤,导致自体外感染。 有的虫体可寄生在肺或泌尿生殖系统,随痰排出的多为丝状蚴,随尿排出的多为杆状蚴。 [致病] 粪类圆线虫的致病作用与其感染程度、侵袭部位及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在流行区,人体感染粪类圆线虫后可表现出三类病型:第一类由于有效的免疫应答,轻度感染后虫体可被清除,无临床症状出现;第二类为持续存在的慢性自体感染(可长达数十年),可间歇出现胃肠症状;第三类为播散性重度感染(如seminated hyperinfection),在免疫力低下的入或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艾滋病病入中可引发播散性重度感染,幼虫可进入脑、肝、肺、肾及泌尿系统等器官,导致弥漫性的组织损伤,患者可出现腹泻、肺炎、出血、脑膜炎及败血症等症状,甚至因严重衰竭而死亡。故认为粪类圆线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粪类圆线虫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皮肤损伤丝状蚴侵入皮肤后,可引起小出血点、丘疹,并伴有刺痛和痒感,甚至可出现移行性线状荨麻疹,如有自体外感染,病变常可反复出现在肛周、腹股沟、臀部等处皮肤。因幼虫在皮肤内移行较快,故引起的荨麻疹荽延速度也很快,每小时可达10cm以上。荨麻疹出现的部位及快速荽延的特点是粪类圆线虫幼虫在皮肤移行的重要诊断依据。 2.肺部症状丝状蚴在肺部移行时,穿破毛细血管,引起肺泡出血,细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轻者可表现出过敏性肺炎或哮喘,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咳嗽多痰、持续性哮喘,呼吸困难,嗜\OD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幼虫偶可因黏液阻塞在支气管内发育为成虫,若在其中寄生繁殖时则病情加重,病程更长;对死亡病例尸检可见肺内有大量幼虫,肺泡大量出血。胸部X线摄片表现为粟粒状或网状结节样阴影,有时可见肺空洞和胸膜渗出。支气管分泌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检出幼虫。 3.消化道症状成虫寄生在小肠黏膜内引起机械性刺激和毒性作用,肠道病变可分为轻、中、重3型。轻度病变表现为以黏膜充血为主的卡他性肠炎;中度病变以水肿性肠炎为特征,肠壁增厚、水肿,黏膜皱褶减少;重度病变可出现肠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甚至肠穿孔,中、重度者肠壁中常可见虫体。也可累及胃和结肠。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长期腹泻、黏液样血便、里急后重等,并伴有发热、贫血和全身不适等症状。国内报道有重症粪类圆线虫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和死于以慢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粪类圆线虫病例。 4.弥漫性粪类圆线虫病丝状蚴在自体重度感染者体内,还可移行扩散到心、脑、肺、肝、胰、卯巢肾、淋巴结、甲状腺、椎管等处引起广泛性的损伤,形成肉芽肿病变,导致弥漫性粪类圆线虫病。这种病例常出现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或患各种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白血病、结核病等)以及先天性免疫缺陷和艾滋病患者中。组织学研究证实,重度感染病例淋巴结和脾脏的胸腺依赖区均缺乏淋巴细胞,宿主对幼虫缺少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由千大量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将肠道细菌带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可造成各种器官的严重损害;可出现强烈的超敏反应,如过敏性肺炎、过敏性关节炎、化脓性脑膜炎等。迄今为止,由重度粪类圆线虫自身感染致死的报道已有100多例。国外报道1例死千粪类圆线虫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尸检时发现结肠、肝、肺、心内膜及脑膜等处均有幼虫,同时伴有化脓性脑膜炎病变,并在蛛网膜下腔的炎症细胞群中发现了数条丝状蚴;国内报道1例粪类圆线虫重度感染患者,检查发现每克粪便含8126条幼虫,痰涂片每低倍视野中见2~5条活幼虫,该患者曾用大量可的松类药物。 【诊断】 类圆线虫病缺乏特有的临床表现,常被误诊。鉴别诊断时,应首先询问患者有无与泥土的接触史。对同时出现消化道和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并做进一步的检查。本病早期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消化道或呼吸系统症状,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病情不能得到控制。对于此类患者应考虑粪类圆线虫感染的可能性,并做常规粪类圆线虫检查。 1.病原诊断从新鲜粪便、痰、尿或脑脊液中检获杆状蚴或丝状蚴是确诊的依据。腹泻患者的粪便中也可检出虫卵。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低,约为62%;沉淀法的检出率可达75%。由于患者有间歇性排虫现象,故病原检查应进行多次。观察虫体时,滴加卢氏殡液,可使幼虫呈现棕黄色,且虫体的结构特征清晰,便于鉴别。如果在患者的24小时粪便中同时查见杆状蚴和丝状蚴,则提示该患者存在自体感染。 2.免疫诊断采用鼠粪类圆线虫脱脂抗原做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可达94%以上。对轻、中度感染者,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3其他检查在轻、中度感染病例中,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早期粪类圆线虫感染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部分可高达50%。胃和十二指肠液引流查病原体,对胃肠类圆线虫病诊断的价值大于粪检。 [流行与防治] 粪类圆线虫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和寒带地区,呈散发感染。有些国家的人群感染率达30%左右,全球有1亿~2亿人感染。据第一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报告,中国有26个省(市、区)查到粪类圆线虫感染者,全国平均感染率为0.122%,估计全国感染人数为151万人,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感染率最高的是海南省(1.709%)。在局部地区如广西的东南部,人群感染率可达11%~14%,在个别山区20岁以上的人群感染率高达88.2%。近年来该病有增多的趋势,在中国海南、湖南、福建、云南、北京等地均有因重度感染致死的病例报道。 第十五章线虫175 本虫的流行因素与钩虫相似,人的感染主要是与土壤中的丝状蚴接触所致。气候温暖、潮湿的土壤适宜自生世代循环发育,增加感染机会。由于本虫幼虫对环境抵抗力较弱,故本病流行不严重。由于犬和猫可作为保虫宿主,因此本病被认为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本病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与钩虫相似。除加强粪便与水源管理以及做好个人防护外,更应注意避免发生自身感染,使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前,应做粪类圆线虫常规检查,如发现有感染,应及时给予驱虫治疗。此外,对犬、猫也应进行检查和治疗。 治疗类圆线虫病的首选药物为阿苯达嗤,伊维菌素的治疗效果也较好。 第七节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Owen,1835)Railliet,1895]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骨骼肌细胞内。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可作为该虫的宿主,该虫寄生于人体引起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感染时可致患者死亡。 1828年Peacock在伦敦进行尸检时首次在人体肌肉组织中发现该虫。Owen(1835)描述了其幼虫的形态,命名为Trichina spiralis,后由Railliet(1895)改名T兀chinella spiralis。近年,根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尤其是基因分类学研究,将毛形线虫属分为9个种,即旋毛虫(T. spiralis, Tl)、乡土(或北方)旋毛虫(T. nativa兀2)、布氏旋毛虫(T. britovi, T3)、伪旋毛虫(T. pseudospiralis, T4)、穆氏旋毛虫(T. murrelli, T5)、纳氏(或南方)旋毛虫(T. nelsoni, TI)、巴布亚旋毛虫(T. papuae, TIO)、津巴布韦旋毛虫(T. zimbabwensis, Tl1)及巴塔哥尼亚旋毛虫(T. patagoniesis, Tl2),以及3个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基因型(Trichinella T6、T8和T9),其中伪旋毛虫、巴布亚旋毛虫及津巴布韦旋毛虫属千非成艇型(nonencapsulated)旋毛虫。我国已发现的旋毛虫有2种,即旋毛虫和乡土旋毛虫。旋毛虫是引起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多数死亡病例是由此虫种所致。我国首次发现旋毛虫是1881年于厦门的猪肉内,1964年首次在西藏林芝地区发现人体感染旋毛虫病例。 【形态】 成虫微小,细线状,雄虫大小(1.4-1.6)mmx(0.04-0.05)mm,雌虫(3.0-4.0)mmxO.06mm。咽管占体长的l/3~1/2,其后段背面有一杆状体(stichosome),由一列圆盘状杆细胞(stichocyte)组成。两性成虫的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雄虫末端有2片叶状交配附器。雌虫子宫较长,其中段含虫卵,后段和近阴道处则充满幼虫,新生幼虫自阴门产出,大小约124µmx6µm。在宿主骨骼肌内发育成熟的幼虫卷曲于梭形艇包中,长约1mm,其咽管结构与成虫相似;幼虫痪包大小为(0.25-0.5)mmx(0.21-0.42)mm,1个痪包内通常含l~2条幼虫;嫘包壁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厚而外层较薄,由成肌细胞退变以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图15-15)。 【生活史] 旋毛虫成虫主要寄生在宿主的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幼虫则寄生在同一宿主的骨骼肌细胞内,在骨骼肌内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毅包。旋毛虫完成生活史不需要在外界发育,但必须转换宿主才能继续下一幼虫壺包代的生长发育。被旋毛虫寄生的宿主既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 宿主食入含有活幼虫溪包的肉类后,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幼虫在胃中自艇包内逸出,钻入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肠黏膜内,经24小时发。育再返回肠腔,在感染后48小时内,幼虫经4次蜕皮发育为成虫。少数幼虫虫体可侵入腹腔或肠系膜淋巴结寄生。雌雄虫交配后,多数雄虫死亡。图15-15旋毛虫幼雌虫子宫内的虫卵发育为幼虫,于感染后5天开始产出。每条雌虫一虫及嘉包模式图176第三篇医学蠕虫学生可产幼虫1500~2000条,产幼虫期可持续4~16周或更长。雌虫寿命一般为1~2个月,少数达3~4个月。 产于肠黏膜内的新生幼虫侵入局部淋巴管或小静脉,随淋巴和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或体腔,但只有到达骨骼肌的幼虫才能进一步发育,并以脯肌、舌肌、咽喉肌、胸肌和排肠肌等活动频繁、血液供应丰富的部位多见。幼虫刺激肌细胞,其周围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感染后26天幼虫周围形成痪包。袭包若无机会进入新的宿主,多在半年后钙化,少数钙化痰包内的幼虫可存活数年甚至可达30年(图15-16)。 `出。三$霉循环 j监$雷置岱形 腔畔谨黜 玉竺昌 [致病】 旋毛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幼虫。其致病程度与食入幼虫的数量、活力和新生幼虫侵入部位以及人体对旋毛虫的免疫力等诸多因素有关。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若未及时治疗,可在发病后数周内死亡。该病死亡率较高,国外为6%~30%,国内约为3%,暴发流行时可高达10%。旋毛虫致病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 第十五章线虫177 期(muscular phase)。幼虫移行时所经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如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眼脸或面部水肿、过敏性皮疹、肌肉疼痛及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感染后第2周,嗜酸性粒细胞开始增多,3~4周时可达到高峰,占白细胞总数的10%~40%,甚至高达90%。幼虫侵入骨骼肌后,引起肌纤维变性、肿胀、排列紊乱,横纹消失,肌细胞坏死、崩解,肌间质轻度水肿,并有炎性细胞浸润。患者全身肌肉酸痛、压痛,尤以排肠肌、胧二头肌、胧三头肌疼痛最为明显。咽喉部肌受累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 幼虫移行至肺,可导致肺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肺炎、支气管炎及胸膜炎等。移行至心脏,可导致心肌炎。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致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和颅内高压。重症患者可因心肌炎、肺炎或脑炎等而死亡。 3.襄包形成期(恢复期,convalescent phase)为受损肌细胞的修复过程,约4~16周。随着幼虫长大并卷曲,寄生部位的肌细胞逐渐膨大呈纺锤状,形成梭形肌腔包绕幼虫。伴随娱包的形成,急性炎症逐渐消退,患者全身症状相应减轻或消失,但肌痛仍可持续数月。 [免疫] 旋毛虫抗原包括虫体抗原、表面抗原、排泄-分泌抗原及杆细胞颗粒相关抗原。旋毛虫成虫、新生幼虫及肌幼虫抗原均具有期特异性。杆细胞中的a和B颗粒具有高度抗原性,是旋毛虫功能性抗原的重要来源。 动物实验证明,宿主感染旋毛虫后均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对再感染可产生较显著的抵抗力,表现为肠道内幼虫发育障碍,成虫发育不全、生殖能力减弱和早期排出,从而减少肌肉内幼虫的数量。这种保护性免疫力的产生依赖千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也可作为免疫效应细胞而发挥作用,其作用主要针对幼虫期。实验表明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杀伤幼虫的作用依赖于抗体的存在,即抗体依赖的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动物感染旋毛虫后不久,部分肠道成虫即自然排出,可能是T细胞依赖性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另外,抗体参与了减弱虫体活力的作用。因此,宿主在感染旋毛虫后产生的免疫力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同作用的结果。 旋毛虫病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产生免疫抑制。例如患者对病毒的易感性增高,值得关注。临床上出现因旋毛虫所致的肾损害,是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实验诊断】 旋毛虫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临床上难以及时、正确地诊断。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应注重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史询问。患者常有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在本病暴发时同批患者常能追溯到聚餐史。若患者肌肉活检查获幼虫袭包即可确诊。由千取样的范围及数掀所限,肌肉活检的检出率仅为50%左右,故其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该病。对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偶可在脑脊液中发现幼虫。对患者所食剩余肉类做镜检或动物接种,也有助千确诊。 对早期或轻度感染者,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常用方法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ELISA及Western blo t等,目前以IFA和ELISA较常用,阳性检出率均可达90%以上。 【流行】 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以前曾在欧洲及北美国家严重流行,通过严格的猪肉检疫发病率巳明显下降。目前,旋毛虫病在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及泰国、越南、老挝等地仍严重流行,现已将其列入再度肆虐的疾病。 旋毛虫病的流行具有地方性、群体性和食源性等特点。据1964—2009年报道,在我国的云南、西藏四川、广西、河南湖北、山西、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河北、台湾13个省、市、自治区发生过581起本病暴发,发病人数25227人,死亡251人,而在17个省、市、自治区有散发病例报道。我国人体旋毛虫病的流行区主要有3个区域心云南西藏广西、四川;@湖北、河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死。t}亡病例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据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10个省(市、区)的人群旋毛虫血清阳性率为3.31%,最高的为云南(8.26%)。估计全国感染人数超过2000万人。 旋毛虫病是一种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目前已知猪、野猪、狗、鼠等150多种动物自然感染有旋毛虫这些动物因互相残杀吞食或摄食尸肉而相互传播。我国除海南以外的,,,省、市、自治区均有动物感染旋毛虫的报道,其中以西南、中原及东北地区猪的旋毛虫感染率较高,河南个别乡镇猪的感染率曾达50.4%。人体感染主要是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幼虫痰包的猪肉及肉制品引起。近年来随着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已发生多起因食羊肉、马肉、犬肉及野猪肉等引起的本病暴发。 [防治]弱包内的幼虫抵抗力较强,耐低温,在-15"C下可存活20天,腐肉中可存活2~3个月,一般熏、焊腌制和暴晒等方式不能杀死幼虫。旋毛虫幼虫不耐热,在肉块中心温度达到71"C时即可杀死袭包内的幼虫。 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或其他动物肉类及肉制品,以杜绝感染;严格进行肉类检疫,未经检疫的肉类严禁上市;改善养猪方法,提倡圈养;保持猪舍清洁,加强饲料管理,以防猪的感染。 治疗旋毛虫病的首选药物为阿苯达挫,其疗效好,疗程短,毒性低,副作用小。(崔晶) 第八节丝 丝虫(filaria)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寄生性线虫,因虫体细长如丝线而得名。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即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Cobbold,1877)Seurat,1921](班氏丝虫)、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Brng,1927)Buckley,1958](马来丝虫)、帝汶布鲁线虫[Brugia. timori(Davie et edeson,1964)Partono et al,1977](帝汶丝虫)、罗阿罗阿线虫[Loa loa(Cobbold,1864)Castellani and Chalnie巧,1913](罗阿丝虫)、旋盘尾线虫[Onchocerca volvulus(Leukart,1893)Railliet and Hem-y,1910](盘尾丝虫)、常现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perstans(Manson,1891)Orihel and Eberha:t·d,1982](常现丝虫)、链尾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streptocercum(Macfi e and Corson,1922)Peelandchardone,1946](链尾丝虫)及奥氏曼森线虫[Mansonella ozzardi(Manson,1892)Fanst,1929](奥氏丝虫)。8种丝虫的寄生部位、传播媒介、致病性、地理分布以及微丝蚴的主要形态特征均有所不同(表15-3)。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lymphat ic filariasis)和盘尾丝虫引起的盘尾丝虫病(oncho cercosis)也称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是危害严重的丝虫病。200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特别规划(UNDP/World bank/WHO Special Pro驴:am for Rese狙ch and Training in Tropical Dise邸es,TDR)将这两种丝虫病规定为全球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的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所致的淋巴丝虫病曾经是中国五大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近年来,从非洲或美洲回国人员有感染罗阿丝虫或盘尾丝虫的报道。此外,也有某些动物丝虫感染人体引起恶丝虫病(dirofil釭iasis)的报道,成为一种新现的人兽共患丝虫病。 马来丝虫淋巴系统 蚊蚊 淋巴结、淋巴管炎、亚洲东部及东具鞘膜,头间隙长宽=2:1,象皮肿南部体核不均,有尾核帝汶丝虫淋巴系统淋巴结、淋巴管炎、帝汶岛和小粪具鞘膜,头间隙长·宽=3:1,象皮肿他群岛无尾核。 第十五章线虫179 续表 虫种寄生部位传播媒介致病性地理分布微丝蚴形态特点盘尾丝虫皮下组织蚋皮下结节、失明非洲、中美和南无鞘膜,头间隙长宽相等,尾美洲部无核处长10~15µm罗阿丝虫皮下组织斑蛇皮下肿块,也可各脏西非、中非具鞘膜,头间隙长宽相等,核器损害分布至尾尖部链尾丝虫皮下组织库蠓常无致病性西非、中非无鞘膜,头间隙长,尾部弯曲,有尾核,体核较少常现丝虫胸、腹腔库蠓无明显致病性非洲、中美和南无鞘膜,头间隙长、宽约相美洲等,体核分布至尾端,尾钝圆奥氏丝虫腹腔库蠓无明显致病性,偶可中美和南美无鞘膜,头间隙长,体纤细,致阴溪水肿体核少,具尾核,尾端钝圆—、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与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是中国感染入体的仅有的两种丝虫。所致的淋巴丝虫病在我国流行历史悠久,古代医书上即有记载。【形态l两种丝虫成虫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相似。虫体细长线状,乳白色,表面光滑。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可达2~3圈。雌虫尾部钝圆,略向腹面弯曲。阴门靠近头端,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卵巢起千虫体后部,子宫甚粗大,几乎充满虫体,近卵巢的一端内含无数小球,向前逐渐成为不同发育阶段的虫卵。成熟卵壳薄而透明,内含卷曲的幼虫。在向生殖孔移动的过程中,卵壳伸展成为鞘膜(s heath),包被于幼虫体表,此幼虫称为微丝蚴(mi crofil釭ia)。两种丝虫的大小、头端及尾端乳突的数目均有不同,借此可进行鉴别。 微丝蚴虫体细长,在光镜下可见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体内有圆形的体核,头部无核部位为头隙。虫体前部1/5处有神经环,其后为排泄孔,排泄孔后有一个排泄细胞。腹侧有肛孔,尾部可有尾核(图15-17)。以上各结构的大小、长短比例及相对距离因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虫种而异,借此可进行鉴别。班氏微丝蚴和马来微丝图15-17丝虫微丝蚴模式圈蚴的主要区别见表15-4。 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长、宽(µm)(244-296)x(5.3-7.0)(177~230)X(5-6)体态柔和,弯曲较大硬直,大弯上有小弯头间隙长度与宽度相等或仅为宽度的一半长度约为宽度的2倍体核圆形,较小,大小均匀,排列疏松,相互卵圆形,排列紧密,常相互重叠,不易分清分离,清晰可数尾部后1/3较尖细,无尾核有两个尾核,前后排列,尾核处较膨大。 180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生活史] 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生活史都要经过2个发育阶段:幼虫阶段在中间宿主蚊体内发育;成虫阶段在终宿主人体内发育。两种丝虫的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图15-18),但丝虫成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幼虫的发育时间以及微丝蚴在末梢血中出现的周期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微丝蚴进入循环系统 虫在淋巴结中育成熟 人体内 气~)J)/\'夕',,,;)/•微丝蚴1.在蚊体的发育当蚊虫叮吸带有微丝蚴的感染者时,微丝蚴随血进入蚊胃,经1~7小时,脱去鞘膜,穿过胃壁经血腔侵入胸肌,早在蚊吸血后4小时,幼虫即可在胸肌发现,千2~4天内缩短变粗,形如腊肠,称腊肠期幼虫(即第1期幼虫)。其后虫体逐渐变长,内部组织分化,消化道形成,体腔出现,再经2次蜕皮发育为丝状蚴(第3期幼虫),即感染期幼虫。感染期幼虫离开胸肌,移入血腔,其中大多数到达下唇,当蚊再吸血时,自蚊下唇逸出经吸血的伤口或正常皮肤钻入人体。 在蚊体寄生阶段的幼虫仅有发育并无增殖,全程蜕皮2次。微丝蚴对蚊体也有一定影响,如患者血液中微丝蚴密度高,感染丝虫的蚊子死亡率也增高。有研究认为微丝蚴在血液中的密度须达到15条/20mm3以上时,蚊才能受染,高于100条/20mm3时,蚊又易死亡。 微丝蚴进入蚊体发育所需的时间与温度和湿度有关。最适合的温度为20~30t,相对湿度75%~90%。在此温、湿度条件下,班氏丝虫在易感蚊体内约需10~14天发育成熟,马来丝虫则需6~65天。感染期幼虫入侵人体时,也需较高的温度及湿度。 2.在人体的发育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后的具体移行途径,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幼虫可迅速侵入淋巴管内,并移行至大淋巴管及淋巴结,在此发育为成虫。在感染后3个月检查人体淋巴结组织可查到班氏丝虫成虫。 'o人是班氏丝虫的唯一终宿主,尚未发现保虫宿主。马来丝虫除可寄生千人外,还能在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发育成熟。在国外,能自然感染亚周期型马来丝虫的动物有长尾猴、黑叶猴、群叶猴、叶猴以及家猫、豹猫、野猫、狸猫、麝猫、穿山甲等,其中叶猴感染率可高达70%。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周期型马来丝虫引起的森林动物丝虫病,已成为重要的人兽共患性疾病。 丝虫的雌、雄虫多互相缠绕于定居的组织内,交配后,雌虫产微丝蚴。微丝蚴可停留于淋巴液中,但多随淋巴经胸导管入血液循环。它们白天滞留于肺血管中,夜晚则出现千外周血液,一般夜晚8时以后开始出现,9~10时数量已很多。但两种微丝蚴出现数量最多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丝虫为晚上10时至次晨2时,马来丝虫为晚上8时至次晨4时。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nocturnal periodicity)。按微丝蚴出现情况可将丝虫分为周期型、亚周期型及无周期型。夜现周期性虽早被发现,但其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迷走神经的兴奋或抑制、宿主肺血氧含量等因素有关,也与微丝蚴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如是否自发荧光等因素有关。 成虫的寿命,一般为4~10年,但在淋巴系统中常因炎症反复发作而中途死亡。根据感染者移居非疫区后的观察,发现丝虫可活40年。微丝蚴的寿命2~3个月,也有活到2年以上者,在体外4气时可活6周。 【致病】 丝虫的成虫、感染期蚴、微丝蚴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但以成虫为主。人体感染丝虫后,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千人体的机体反应状态、感染程度、重复感染情况、丝虫侵犯的部位以及继发感染等。其机制是虫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虫体寄生及其分泌物对淋巴组织的直接作用,宿主对虫体产生的直接反应及免疫应答,虫体寄生部位有其他病原体感染或共生菌的影响等。 丝虫病的潜伏期多为4~5个月,也有1年甚至更长。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马来丝虫多侵犯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班氏丝虫除侵犯浅部淋巴系统外,多侵犯深部的淋巴系统,主要见于下肢、阴艇、腹股沟、肾盂等部位。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1.微丝蚴血症(microfilaraem ia)潜伏期后血中出现微丝蚴,达到一定密度后趋于相对稳定,成为带虫者。感染者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发热和淋巴管炎表现,如不治疗,此微丝蚴血症可持续10年以上。 2急性淋巴丝虫病患者可出现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等急性病症。其发病机制包括幼虫和成虫的代谢产物、幼虫的蜕皮液和蜕下的外皮、成虫子宫内的分泌物,死虫及其分解产物等均可剌激机体产生局部及全身反应。早期在淋巴管可出现内皮细胞肿胀、增生,随之管壁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细胞浸润,导致管壁增厚,淋巴管瓣膜的功能受损,管腔阻塞。浸润的细胞中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但病变的淋巴管或淋巴结中不一定有成虫或微丝蚴,提示急性炎症与超敏反应有关。 急性期患者出现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等,以下肢淋巴管较为常见心发作时见一红线自上而下发展,此即逆行性淋巴管炎,俗称“流火”或“红线”。丹毒样皮炎为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炎所致,发作时皮肤出现一片红肿,状似丹毒,发作部位多见于下肢小腿内侧及内踝上方。阴毅内的淋巴管受累时可致所在部位的淋巴管及其间质发炎,患者可出现精索炎、附睾炎及睾丸炎。 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患者常伴有畏寒、发热,即丝虫热。有些患者仅有畏寒、发热而无局部症状,可能是深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表现。急性期炎症反应可发生于感染期幼虫侵入入体几周后,在患者血液中尚未发现微丝蚴时即可出现。 3慢性淋巴丝虫病急性病变不断发展,症状反复发作,有部分患者的急性病变局部出现增生性肉芽肿,发展为慢性淋巴丝虫病。其病理特点是肉芽肿的中心可见变性的虫体和嗜酸性粒细胞,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还有大量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组织反应继续出现,最后可导致淋巴管的部分阻塞以至完全阻塞。在阻塞部位以下的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甚至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围组织。由于阻塞部位不同,患者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也因之而异。最常见的病变为:(I)象皮肿(elephantiasis):淋巴造影术证明象皮肿病变中,淋巴管扩张、扭曲,但淋巴仍流通。 182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可能是丝虫所致淋巴水肿,破坏了淋巴管瓣膜,淋巴回流障碍及淋巴滞留千皮下组织,引起局部反应所致。因淋巴液含蛋白量较高,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增厚,变粗变硬而形成象皮肿(图15-19)。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的汗腺、脂腺及毛裂的功能受损,抵抗力降低,易引起细菌感染,局部常致急性炎症或慢性溃疡。这些感染又反过来促进淋巴管阻塞及纤维组织增生,而加重象皮肿的发展。亦有实验证明,象皮肿是机体对丝虫成虫抗原产生细胞间质的免疫反应的结果。象皮肿为慢性丝虫病常见病变,多发生于下肢和阴搅。其他部位如上肢、阴茎、乳房及阴唇等也可有象皮肿出现。病程最长者可达45年。 腿部象皮肿阴要象皮肿 4隐性丝虫病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ropical pulmonary eosinoph山a, TPE),约占丝虫病人中的1%左右。病人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咳嗽、哮喘、持续性超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IgE水平升高,胸部X线可见中下肺弥漫性粟粒样阴影。在外周血中查不到微丝蚴,但可在肺和淋巴结的活检物中查到虫体。其机制主要是宿主对微丝蚴抗原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 此外,临床上还见到眼丝虫病、丝虫性心包炎、乳糜胸腔积液、乳糜痰等少见病例,有脾、肾内丝虫结节,女性乳房丝虫性结节,以及胸、颈部、背部皮下等丝虫的异位寄生现象。 【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从血液中查找微丝蚴仍是诊断丝虫病的主要病原诊断方法。取血时间以晚上9时以后为宜。常用的方法有:(1)厚血膜法:取末梢血涂成厚片,干后溶血镜检,如经染色可避免遗漏。(2)新鲜血滴检查法:取末梢血直接加盖片镜检,可观察微丝蚴在血中卷曲摆动情况。 (3)乙胺唉(海群生,h e trazan)白天诱出法:白天给患者服海群生2-6mg/kg体重,15分钟后微丝蚴密度逐渐上升,2小时后密度下降,可在上升后取血检查。此法可用于夜间不便取血的地方,但对低感染度患者容易淜诊。 第十五章线虫183 此外,微丝蚴可见于体液和尿液中,故可对患者的鞘膜积液、淋巴液、乳糜尿、乳糜胸腔积液、乳糜腹水及心包积液等做离心沉淀涂片染色镜检。对有淋巴结肿大或在乳房等部位有可疑结节的患者,可用注射器从淋巴结或肿块中抽取成虫或利用组织切除物做病理切片查找成虫或微丝蚴。 2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血检受丝虫寄生部位及病变等的影响,有时不易检出微丝蚴,此时用免疫学检查抗原或抗体可做辅助诊断。常用的IHA、ELISA和IFA等对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可达90%以上;抗原检出率为53%~93%。目前,WHO推荐应用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ic technology, IGT)试纸条快速诊断淋巴丝虫病,操作简捷快速,15分钟观察结果,但不适用千低度流行区。应用PCR-ELISA技术诊断丝虫病具有敏感、特异等优点,可特异性检出低度感染者。 另外,采用淋巴管闪烁法及放射性标记等手段诊断丝虫病也具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是一种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 [流行与防治】 丝虫病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是全世界重点控制的十大热带病之一,也曾经是中国五大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根据WHO2001年报告,全世界受淋巴丝虫病威胁的人口达10.1亿人,分布在80多个国家,丝虫感染者约有1.2亿人,其中约4000万人致残。1/3感染者在印度,其余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太平洋和美洲地区。班氏丝虫分布遍及全世界,以亚洲和非洲较为严重。马来丝虫仅局限于亚洲,流行千东南亚、东亚和南亚的10个国家。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丝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除山东、海南和台湾只有班氏丝虫流行外,其他地区两种丝虫均有流行。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受丝虫病威胁的人口达3.3亿人,丝虫病人3099.4万人。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的奋斗,2007年,WHO审核认可,中国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率先消除丝虫病,是全球消除丝虫病进程中的里程碑。这是中国继宣布消灭天花和实现无脊随灰质炎目标以来,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就。但是目前全国尚有100多万晚期丝虫病患者。到2020年,按WHO的要求,将实现全球消灭淋巴丝虫病。 1.传染源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入及带虫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而无症状的带虫者在流行病学上起的作用可能更大。 2.传播媒介蚊类是班氏和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据世界各地报道,适宜的蚊媒共有4属(按蚊、伊蚊、曼蚊和库蚊)30余种。在我国可能传播丝虫病的蚊种虽有十多种,但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只有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和致倦库蚊(C. quinquefasciatus)两种,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叩)为次要媒介;马来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及嗜人按蚊(A. anthropophagus)。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及岛屿,丝虫的媒介是东乡伊蚊(Aedes togoi)。 3.易感人群在丝虫病流行区男女老少均有感染的可能。 4.流行因素影响丝虫病流行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雨量、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丝虫病的感染季节多在5~10月,但在南方如终年温暖的广东省,11月仍可在蚊体查获感染期幼虫。环境对蚊的滋生、栖息等有密切关系,居民点中生产和生活用的污水积留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的滋生以及丝虫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社会因素在控制丝虫病流行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防治,已基本控制了丝虫病的流行。 5.防治原则 (1)普查普治: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以保证人民健康和减少传染源。普查应以l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为对象,要求95%以上的居民都接受采血。完成灭病任务后还要定期普查,以巩固防治成果。 治疗药物有乙胺唉(如thylcarbamazine, DEC),又名海群生(hetrazan)。乙胺嗦对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马来丝虫的疗效胜千班氏丝虫,对微丝蚴的作用胜于对成虫的作用。治疗一次不一定能将微丝蚴全部杀灭,需反复查治以巩固疗效。WHO推荐在丝虫病流行区应用阿苯达嗤(albendazole)和伊维菌素(ivermectin)进行群体治疗,可明显降低微丝蚴血症水平,连续多年可控制淋巴丝虫病的传播。对象皮肿患者除给予乙胺喷杀虫外,可结合中医中药、组织疗法及物理疗法等治疗。对鞘膜积液患者多用手术治疗。乳糜尿患者经卧床休息轻者多可自愈。(2)灭蚊防蚊: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针对主要传播媒介的生态习性,采取综合性措施,清除滋生地,杀灭成蚊、幼虫。 (3)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工作:为切实巩固和发展我国防治丝虫病的成果,监测工作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施。监测内容包括人群监测、原微丝蚴血症人群监测、流动人口监测、蚊媒监测和血清学监测,及时发现可能残存的和输入性传染源,防止丝虫病再度传播。 二、旋盘尾线虫 旋盘尾线虫[Onchocerca volvulus(Leucka rt,1893)Railliet and Herny,1910]简称盘尾丝虫。寄生在人体皮肤内,所引起的疾病称盘尾丝虫病(onch ocerciasis)。因本病可造成严重的眼部损害甚至失明,因此又称河盲症(r iver blindness)或瞎眼丝虫病,在拉丁美洲亦称Robles症。最早的病例发生于18世纪,见于非洲黑人,广泛流行于非洲、拉丁美洲和西亚的也门等34个国家。我国也有非洲工作回国人员被该丝虫感染的报道。 【形态与生活史】 盘尾丝虫成虫形态呈丝线状,乳白色,半透明,其特征为角皮层具明显横纹,外有螺旋状增厚部使横纹更为明显。微丝蚴在雌虫子宫内具鞘,产出时已脱鞘,大小为(220-360)µmx(5-9)µm,头间隙长宽相等,尾端尖细而无核,无核处长10~15µm。 盘尾丝虫的雌、雄成虫成对寄生千人体皮下组织的纤维结节内,寿命可长达15年,可产微丝蚴9~10年,估计每条雌虫一生可产微丝蚴数百万条。微丝蚴主要出现在成虫结节附近的结缔组织和皮肤的淋巴管内,也可在眼组织或尿内发现,无明显周期性。微丝蚴在人体各部位皮肤里的分布因不同的地理株而异。 本虫的中间宿主为蚋。盘尾丝虫病称为河盲症是因为该病多发生在有中间宿主蚋滋生的河川沿岸。蚋的繁殖需要新鲜流动的河水。每当雌蚋叮人吸血时,微丝蚴即随组织液进入蚋的支痰,通过中肠,经血腔达到胸肌,经两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并移至蚋的下唇。当蚋再叮人时,幼虫自蚋下唇逸出并进入人体皮肤而感染。 本虫的终宿主为人,蛛猴和大猩猩也有自然感染的报道。 [致病l 盘尾丝虫的成虫和微丝蚴对人均有致病作用,但以后者为主。微丝蚴可进入宿主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层和皮下淋巴管,引起各种类型的皮肤损害及淋巴结病变,微丝蚴还可进入眼球引起眼部损害,腹股沟部位的淋巴结受损,亦可引起阴襄鞘膜积液、外生殖器象皮肿或股汕。 皮肤病变系围绕死亡的微丝蚴所产生的炎症反应以及微丝蚴释放的抗原或产生的溶胶原蛋白酶对皮肤内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损伤。病变多表现为皮疹,初期症状为剧痒,继发细菌感染后,皮肤上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色素沉着或色素消失的异常区及苔薛样变。 淋巴结病变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而坚实,不痛,淋巴结内含大量微丝蚴,这是盘尾丝虫病的典型特征。 眼损害是盘尾丝虫病最严重的病损。在非洲某些地区,眼受损者高达30%-50%,成人患河盲症者达5%~20%。眼损害的发展较慢,大多数患者的年龄超过40岁。其致病过程为,微丝蚴从皮肤经结膜进入角膜,或经血流或眼睫状体血管和神经鞘进入眼的后部,微丝蚴死亡后引起炎症,导致角膜损伤,形成角膜瘢痕是盘尾丝虫病致盲的主要原因。微丝蚴亦可侵犯虹膜、视网膜及视神经,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图15-20)。 第十五章线虫185 【实验诊断】 活动性盘尾丝虫病患者多有与眼部有关的主诉,包括眼痛、视力下降等。从皮肤、眼、尿液和痰液以及淋巴结等处查见微丝蚴或成虫是本病的诊断依据。免疫学检查亦可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手段。用PCR技术扩增盘尾丝虫150kb的特异性基因,在盘尾丝虫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流行与防治】 盘尾丝虫病广泛流行于非洲、拉丁美洲及西亚的也门和苏丹,共30多个国家。据WHO2012年报告,估计全球受威胁的有9000万人,受感染的有3700万人,致盲达27万人,视力低下50万人,是世界上第二大由感染致盲的疾病。本病治疗除可用乙胺唉和苏拉明外,伊维菌素在安全性、耐受性及药效等方面图15-20盘尾丝虫所致双目失明均优于海群生。眼盘尾丝虫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好角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和葡萄膜炎。虽然盘尾丝虫病眼的并发症不能完全治愈,但成功地治疗继发性眼炎可以维持或改善视力。普查普治患者和消灭传播媒介蚋为预防本病的关键,在流行区应尽量避免黑蝇(蚋属)叮咬。 三、罗阿罗阿线虫 罗阿罗阿线虫[Loa loa(Cobbold,1864)Castellani and Chalmers,1913]简称罗阿丝虫。流行于非洲热带雨林地区,可寄生于眼,是非洲的“眼虫"。引起罗阿丝虫病(lo诅sis),该病以感染局部形成迅速发展的游走性肿块为特征,亦称为游走性肿块或卡拉巴肿(Calabar swelling)。 [形态与生活史] 罗阿丝虫成虫为白色线状,雄虫长30-34mm,宽0.35-0.43mm,雌虫长50-70mm,宽0.5mm,虫体头端略细,口周围具1对侧乳突和2对亚中线乳突,均小而无蒂,体中部角皮层具有小圆顶状的突起,尤以雄虫为多,雄虫具狭长尾翼。微丝蚴具鞘,头间隙长宽相等,体核分布至尾端,在尾尖处有一较大的核(图15-17)。 成虫寄生在人体背、胸、腋、腹股沟、阴茎、头皮及眼等处的皮下组织,偶可侵入内脏,寿命长达15年以上。罗阿丝虫成虫常周期性地在眼结膜下爬动。雌虫在移行过程中间歇性地产出微丝蚴。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呈昼现周期性,当被中间宿主白昼吸血的斑虹(chrysops)吸入,微丝蚴在虹的中肠脱鞘后,移行至蛇腹部脂肪体,经2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并移行至头部。当虹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自其口器逸出,经皮肤创口侵入人体,在皮下组织约经1年发育为成虫。 【致病) 罗阿丝虫的致病阶段主要是成虫。其致病作用为虫体移行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皮下结缔组织炎症反应,虫体停留的局部组织可出现有剧痛的卡拉巴丝虫性肿块。肿块具游走性,如虫体离去,肿块也随之消失为本病特点。最常发生部位为腕部和踝部,患者有皮肤痛痒和蚁走感症状。成虫可从皮下爬出体外,也可侵入胃、肾、膀胱等器官,患者可出现蛋白尿。成虫常侵犯眼球前房,并在结膜下移行或横过鼻梁,引起严重的眼结膜炎,亦可导致球结膜肉芽肿、眼险水肿及眼球突出,患者常表现出眼部奇痒。此外,病入可有发热、荨麻疹,全身痛痒、疲倦,或伴有四肢近端关节疼痛,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等。还可引起高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偶有丝虫性心脏病、肾病、脑膜炎、视网膜出血、中枢或周围神经损害,甚至死亡。 [诊断]有在流行区生活的历史,如来自或到过非洲的人群;典型的眼部奇痒、游走性皮下肿块伴有皮肤痛痒等症状,球结膜下或皮下可见到虫体蠕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白昼血中检出微丝蚴,或眼、皮下包块活检出成虫是确诊本病的依据。【流行与防治]本病的流行主要局限在非洲热带雨林及其边缘地区,重度感染地区为喀麦隆、尼日利亚、刚果(金)、安哥拉、刚果(布)、赞比亚、乌干达、苏丹等国。估计有200万~300万病人。近年来由千国际交往频繁,造成世界各地均有本病病例。中国赴非洲援外或留学人员中也屡见本病的发生。 对本病的治疗基本同班氏丝虫病。乙胺唉和映喃啥酮能有效地杀死罗阿丝虫微丝蚴;杀灭成虫,须用大剂量、多疗程方可奏效。伊维菌素和甲苯达1座均可清除血中微丝蚴,但对成虫无作用。皮下和眼部肿物可采用手术摘除。 本病预后大多良好,但可影响视力。波及中枢神经系统时可导致严重后果或后遗症。(安春丽) 窍笳萝第九节广州管圆线虫 阖广州管圆线虫[AngLOstrongyluscantonens岱(Chen,l935)Dougherty,1946]成虫寄生千鼠类肺部血管,幼虫偶尔可寄生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陈心陶首先在广州的家鼠肺动脉中发现该虫,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 cantonensis Chen,1935),后由Matsu moto(1937)在中国台湾报道,1946年由Dougherty订正为本名。入体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Nomura和Lin于1944年在中国台湾省发现的。【形态】 1.成虫线状,细长,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缺口艇。雄虫长ll~26mm,宽0.21-0.53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雌虫长17-45mm,宽0.3-0.66mm,尾端呈斜锥形,子宫双管型,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间的螺旋纹,十分明显,阴门开口于肛孔之前(图15-21)。 雄虫交合伞 雌虫尾部第三期幼虫 2.第3期幼虫为感染期幼虫。外形呈细杆状,大小为(0.462-0.525)mmx(O.022-0.027)mm,虫体无色透明,体表具有两层外鞘。头端稍圆,尾部顶端骤变尖细,食管比虫体长度1/2稍短,可见排泄孔、肛孔及生殖原基(图15-21)。 3.第4期幼虫体长约为第3期幼虫的两倍,肠内充满折光颗粒。可区分出雌雄虫,雌虫前端有双管子宫,阴道止于虫体近末端的肛孔处。雄虫可见发育中的单生殖管位于虫体的后1/3,交合刺和交合痰位于泄殖腔的背面,虫体后端膨大。 4.第5期幼虫体长和宽均较第4期增加,雌虫阴门已形成,生殖器官位千虫体的后半部。雄虫巳具有一个小交合伞,与成虫相似。交合刺和交合痰均清晰可见,但刺上无或很少有角质层,泄殖腔已形成。 第十五章线 【生活史] 大鼠类是广州管圆线虫的终宿主,淡水或陆生软体动物是其中间宿主,蟾捈等可作为转续宿主(图15-22),生活史包括成虫、卵、幼虫3个阶段。成虫寄生千终宿主鼠的肺动脉内,虫卵产出后进入肺毛细血管。第1期幼虫孵出后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沿呼吸道上行至咽,再吞入消化道,随后与宿主粪便一起排出。第1期幼虫在体外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中可活3周,但不耐干燥。当它被吞入或主动侵入中间宿主螺类或蚝瑜体内后,幼虫可进入宿主肺、外套膜、肌肉及其他内脏,在适宜温度(25~26"C)下,约经1周蜕皮为第2期幼虫,2周后开始第2次蜕皮,3周后发育成为第3期幼虫,即感染期幼虫。鼠因吞食含有第3期幼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或被幼虫污染的食物而受感染。幼虫在鼠胃内脱鞘后进入肠壁小血管,随血流到达身体各器官,但多数虫体沿颈总动脉到达脑部,在蛛网膜下腔经过两次蜕皮后从脑静脉系统通过右心而到大鼠肺动脉定居。第3期幼虫感染终宿主后大约需5周才能发育为成虫。 二三一二言-一了/-《巨_玄弩一一二 转续宿主 入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第3期幼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而感染,生吃被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喝含幼虫的生水也可感染。动物实验提示,第3期幼虫可经中间宿主的黏液排出也可经皮肤主动侵入终宿主。由于人是本虫的非适宜宿主,故在人体内幼虫通常滞留在中枢神经系统,常见于大脑髓质、脑桥和软脑膜,但也可出现在眼前房、后房、视网膜等部位,虫体停留在第4期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不能移行至肺血管内完成其发育。但是,也有报道在2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病例尸解时发现肺部有成虫。小鼠不适宜该虫寄生,幼虫侵入小鼠脑组织后,不能发育至5期幼虫。因此,一般用小鼠构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动物模型。 【致病与临床】 三期幼虫侵入体内后,通过肠壁、肝脏、肺等组织,最后进入脑组织内寄生。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及炎症反应,部分分泌物及脱落产物具毒性作用。最严重的是幼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病变可发生在大脑、脑膜,还可波及小脑、脑干和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也可受累,主要病理改变为充血、出血、脑组织损伤及由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所组成的肉芽肿性炎症反应。 病人可出现某种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如急性脑膜脑炎或脊髓炎或神经根炎的表现。最明显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颈项强直等脑膜脑炎表现,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吐、低度或中度发热。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起初为间歇性,以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出现持续性头痛。止痛药仅对少部分病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在额部,其次为颖、枕部,也可同时多部位。在严重病例中可出现发热伴有神经系统异常、视觉损害、眼部异常、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全身酸痛,还有脑神经受损、眼外直肌瘫痪和面瘫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头、躯干或四肢的感觉或功能异常,例如麻木、疼痛、烧灼感、针刺感,可有痛觉过敏、暂时性的面部或肢体麻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早期常见间歇性嗜睡或昏睡,可随头痛减轻而好转,还可出现病理反射。少数患者可出现昏迷,为病情凶险征兆。本虫偶见千眼内,可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侵犯肺部出现咳嗽等症状,肺X线检查可见阴影。如侵犯消化系统可有腹痛、腹泻或便秘,部分患者肝肿大。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极个别感染严重者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MRI)表现多种多样,脑、脊髓内多发长条形影或结节状强化病灶和软脑膜强化。 根据一次群体发病事件的47例患者临床信息分析,本病的潜伏期最短为1天,最长的可达27天,平均潜伏期为10.25天。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头痛(91.5%\躯体疼痛(93.6%)、游走性疼痛(70.2%)、皮肤触摸痛(63.8%)、低中度发热(53.2%)或高热(4.3%)。此外,还有鼻部、眼部或肺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报道。国内有报道2岁以下婴幼儿感染,症状比成人更严重,易造成误诊。【实验诊断】本病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常规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 1.实验室常规检查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轻至中度增多。脑脊液检查可见脑脊液压力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超过10%),蛋白、糖、氯化物可轻度增高或正常。 2免疫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或金标法检测血液及脑脊液中抗体或循环抗原阳性。用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目前诊断本病的最常用方法。 3.病原学检查从脑脊液或眼等部位查出幼虫或成虫可确诊,但一般检出率不高。从脑脊液中检测虫源性核酸片段如micoRNAs等可能会成为一种有用的检测方法。本病需与病毒性脑膜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寄生虫病相鉴别。[流行】广州管圆线虫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太平洋岛屿、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勒比岛屿和中南美洲,我国的病例报道主要来自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黑龙江、辽宁、上海、湖南、北京和云南等地。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3000多例病例报道,多数呈散在分布,但也有群体暴发流行的报道,如2006年在我国北方某城市因居民生食福寿螺肉食物,而发生了暴发事件,其确诊病例达160例。该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可寄生在几十种哺乳动物体内,包括啃齿类、犬类、猫类和食虫类,其中主要是啃齿类,尤其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终宿主国内外均以褐家鼠、黑家鼠和黄胸鼠较多见,此外还有黄毛鼠、臭购髓、小家鼠、白腹巨鼠、屋顶鼠、板齿鼠和蛛猴。本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性不强,至少有70余种软体动物可作为自然感染或实验室感染的中间宿主,常见的中间宿主有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和蚝瑜,此外还有双肪螺、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中国圆田螺、铜锈环棱螺、方形环棱螺等。转续宿主有黑眶蟾蛉、沼水虾、虎皮蛙、金线蛙、鱼、虾和蟹等。我国广东、海南、云南、浙江、台湾和香港等地发现的中间宿主主要有福寿螺、褐云玛瑙螺和蚝瑜。 据近年的凋查,我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自治区)。 人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方式有:心生吃或半生吃含有第三期幼虫的淡水螺类如褐云玛瑙嫘福寿螺等或转续宿主如蟾捈、蛙等;@生食被感染期幼虫污染的蔬菜;@饮用被感染期幼虫污染的生水。本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多与入类生活有密切关系,除可供食用外,它们还经常出没于房前屋后、庭院、花园、草地、沟渠,甚至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地方,本虫的感染期幼虫有可能在这些动物活动过的地方,随其分泌的黏液遗留在各处。婴幼儿也可因在地上爬玩或玩弄这些动物而感染,成人也可通过这种方式感染。 本虫感染主要是由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引起,太平洋的一些岛屿、泰国以及我国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和台湾等地居民都有生吃或半生吃螺、虾、鱼、蟹及其制品的习惯,这些都与本病的传播有关。另据报道,美国夏威夷等地的患者多有生食蔬菜的病史。 [防治] 预防本病要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吃生或半生的中间宿主(螺类)及转续宿主的肉食,不吃生菜、不喝生水;对淡水螺食物要加强监管,从事螺肉加工的人员要避免被污染。加强环境卫生和灭鼠工作,灭鼠以控制传染源对预防本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阿苯达嗤对本病有较好疗效,若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则治疗效果好、预后佳。但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凡眼部有虫者,应先经眼科医生治疗后,再进行杀虫治疗;颅压过高者需先行降颅压治疗,以防出现脑水肿、脑庄等严重并发症;使用杀虫药时应联合抗炎药,以防止虫体死亡崩解所诱发的严重炎症反应。 第十节其他人体寄生线虫一、东方毛圆线虫 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是一类动物消化道寄生虫。偶然寄生人体的毛圆线虫有: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沁Jimbo,1914)、蛇行毛圆线虫、艾氏毛圆线虫和枪形毛圆线虫。我国以东方毛圆线虫为主,主要寄生于绵羊、骆驼、马、牛及驴等动物的胃和小肠内,偶然寄生于人体。 [形态与生活史] 东方毛圆线虫成虫体纤细,无色透明,口痪不明显,咽管为圆柱形。雄虫大小为(4.3-5.5)rnmx(0.072-0.079)mm,尾端具交合伞,有一对交合刺,末端有小钩。雌虫长、宽约(5.5-6.5)mmxO.07mm,阴门位千体后1/6处,子宫内含卵5~16个。虫卵长圆形,大小为(80-100)µmx(40-47)µm,似钩虫卵但略长,一端较尖,卵内细胞发育较早,新鲜粪便中的虫卵,一般多已发育至l0~20个细胞阶段(图15-23)。 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胃和小肠。体外发育过程与钩虫相似,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孵出杆状蚴,经两次蜕皮发育成感染期幼图15-23东方毛圆虫,即丝状蚴。人常因生食或含吮丝状蚴污染的蔬菜、草叶而经口感染,也线虫卵模式图有因饮用含感染期幼虫的生水而感染的。感染期幼虫侵入小肠黏膜,数日后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从丝状蚴侵入人体到雌虫成熟产卵约需16~36天,而经皮肤感染则需26~36天。 [致病】 本虫所引起的病理改变不甚明显。一般腹痛症状较钩虫所引起的略为显著。严重时也可出现贫血及由虫体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毒性反应。但本虫常与钩虫感染混合存在,故难以确定哪些症状系由本虫而不是由钩虫所致。 【诊断】 粪便中查见虫卵可确诊。粪检方法常用饱和盐水浮聚法,亦可用培养法查丝状蚴。应注意与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的丝状蚴相区别。[流行与防治】东方毛圆线虫病主要流行于农村和牧区,呈散在性分布。我国第二次全国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4个省(市、自治区)有86例明确报道。本病防治原则与钩虫相同。 190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二、美丽筒线虫 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 Molin,1857)是一种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 口腔与食管的寄生线虫。偶可寄生人体引起筒线虫病(gongylonem团SIS)。【形态与生活史】美丽筒线虫成虫(图15-24)乳白色,细长如线状。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成虫,雄虫长21.5~62mm,直径0.1~0.3mm,雌虫长可达32~150mm,直径0.2~0.5mm。寄生于人体的雄虫颈乳头大小平均25.16mm x0.20mm,雌虫平均为角质突乳头52.09mm x0.33mm。成虫体表有明显的横纹,前部表皮有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角质突纵行颈翼排列。口小,有头乳突,前端两侧有一对颈乳突,交合刺其后为波浪状的侧翼。雄虫尾部有较宽的膜状尾翼,两侧不对称,上有13对有柄乳突。交合刺尾翼两支,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雌虫尾端呈钝锥状,略向腹面弯曲,阴门略隆起,位于肛门稍前方。体前部腹面观雄虫尾部腹面观成熟雌虫子宫内充满含幼虫的虫卯。虫卵呈椭圆形,卵壳厚而透明,寄生于人体的美丽筒线虫卯大小为(46-61)µmx(29-38)µm。 美丽筒线虫成虫寄生千羊、牛、猪、熊、猴及人的口腔和食管的黏膜或黏膜下层。雌虫产出的虫卵自黏膜破溃处进入消化道,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粪甲虫、蟀螂等吞食后,在其消化道内孵出幼虫。幼虫穿过肠壁进入体腔,形成痰状体。含嵌状体的昆虫被终宿主吞食后,在宿主胃内幼虫破痰而出,并侵入胃或十二指肠的黏膜内,逐渐向上潜行直至食管、咽或口腔等处黏膜内寄生,发育为成虫。自吞食痪状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两个月。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1年左右,个别的可长达10年。 【致病] 美丽筒线虫成虫可在上下唇、舌、颊、颗、齿眼、咽喉及食管等多处寄生,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由千虫体移行及寄生时对局部的刺激所致。虫体的快速移动可使患者产生痒感、刺痛感、麻木感以及虫样蠕动感、异物感或肿胀感。寄生局部黏膜可出现水疤或血疮,有的患者可表现精神不安、失眠、恐惧等精神症状。人体内的寄生虫数一般为1~3条,最多者可达16条。 【诊断】以查见成虫为诊断依据。口腔黏膜有异物移动感应疑为本虫感染,检查黏膜有病变或可疑处,以消毒针挑破黏膜,取出虫体镜检即可确诊。【流行与防治】美丽简线虫的宿主范围广泛,终宿主包括牛、羊、马、骡、骆驼、猪、猴、熊、狗、猫和鼠等,中间宿主包括粪甲虫、輩姬、蝗螂、蝗虫、天牛、姻蜊和豆虫等昆虫。人通常因误食或误饮了被感染性昆虫污染的食物和水而被感染。本虫呈世界性分布,已报道有人体感染病例的国家有意大利、苏联、保加利亚、摩洛哥、新西兰、斯里兰卡及我国。2000年至今,我国报道的病例有10例,主要散见于长江以北,江南偶见。大多数感染者为青壮年,最小6岁,最大62岁;两性无差别,以从事农业及家务劳动者居多。卫生条件差和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如有些患者喜烤食或炒食蝗虫、蝗螂、甲虫等昆虫。治疗可用手术取出虫体。防止感染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应特别强调改变岔j.'不良的饮食习惯。 第十五章线虫191 三、结膜吸吮线虫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出lli e t&Henry,1910)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眼结膜袋内,也可寄生于入眼,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thelaziasis)。因本病多流行于亚洲地区,故又称东方眼虫病。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图15-25)细长,圆柱形,乳白色半透明,体表具有明显的环纹,侧面观其上下排列呈锯齿状。雌虫大小为(7.9-20.0)mmx(0.3-0.7)mm。近阴门端子宫内的虫卵逐渐变为内含盘曲的幼虫,雌虫直接产出幼虫,为卵胎生。雄虫大小为(7.7-17. O)mmx(O.2-0.7)mm,尾端向腹面卷曲,伸出长短交合刺2根。雌、雄虫尾端肛门周围均有数对乳突和一对尾感器。初产幼虫大小为(350~414)µmx(13-19)µm,外被鞘膜,盘曲状,尾部连一大的鞘膜艇(图15-25)。在眼分泌物中发现初产幼虫是病原学诊断的依据。 果蝇叮吸眼部分泌物,幼成虫寄生在虫进入眼内眼结膜襄内媒介果蝇婖秪眼部分感染性幼虫泌物,摄取幼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眼结膜痪及泪管内,偶尔寄生于人、兔等动物的眼部。雌虫直接产幼虫于结膜毅内,当中间宿主冈田绕眼果蝇(Amiota okadai)秪吸终宿主眼部分泌物时而被吸入蝇体内,经2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幼虫,进入蝇的头部口器。当蝇再次秪吸人或其他动物眼部时,感染期幼虫自蝇口器逸出并侵入宿主眼部,经15~20天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可达2年以上。 (致病与诊断] 成虫寄生于人眼结膜娱内,以上结膜媒外毗侧为多见,也可见千眼前房、泪小管、泪腺及眼脸、结膜下等处。多侵犯一侧眼,少数病例可双眼感染。寄居人眼虫数1条至数条不等最多可达20余条,qi曾在一只家犬的双眼共检获虫体200余条。由于虫体表面锐利环纹的摩擦、头端口痰吸附作用等的机械性损伤,加上虫体分泌物、排泄物的刺激及继发细菌感染等,可引起眼结膜炎症及肉芽肿形成。感染轻者无明显症状,或有眼部异物感、痒感、刺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疼痛等,一般无视力障碍。婴幼儿惧怕睁眼,有手抓眼的动作。家长可发现患儿眼球有白色细小的虫体爬行。感染重者可发生结膜充血,形成小溃疡面,角膜混浊、眼脸外翻等。如寄生在眼前房,可有丝状阴影移动感、睫状体充血、房水混浊、眼压升高、瞳孔扩大、视力下降等。如泪小管受损,可出现泪点外翻。 诊断主要用慑子或棉签自眼部取出虫体,置于盛有生理盐水的平皿中,可见虫体蠕动,用显微镜检查虫体特征即可确诊。[流行与防治】本虫主要分布在亚洲。印度、缅甸、菲律宾、泰国、日本、朝鲜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均有病例报道。 我国的病例报道始于1917年,为世界最早发现,此后各地均有人体感染的病例报道,其中以江苏、湖北、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的病例较多,累计报道病例近400例,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更多。已证实冈田绕眼果蝇是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感染季节以夏秋季为主,与蝇类的季节消长相吻合。感染者最小3个月,最大者88岁,但以婴幼儿为主。本病在衣村多于城市,传染源主要为家犬,其次是猫、兔等动物。保虫宿主家犬的普遍存在,媒介中间宿主果蝇的广泛分布,再加上幼童不洁的眼部卫生,是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犬、猫等动物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眼部清洁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治疗可用1%~2%可卡因或丁卡因溶液滴眼,虫体受刺激从眼角爬出,或用摄子取出。 (吴忠道) 四、棘额口线虫 棘颗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 Owen,1836)是犬、猫的常见寄生虫,也可寄生于虎、狮、豹等野生动物,偶可寄生于入体,引起颗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 s)。[形态与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胃壁的瘤块中。虫体粗大,圆柱形,两端略向腹面弯曲,色微红。雄虫长11~31mm,雌虫长11~54mm。虫体前端略膨大成球形,上有4~8圈尖锐的倒钩,口周匪有两个明显而肥厚的唇。虫体前部和近尾端体表被有无数体棘,体棘的形状和数目是分类的依据之一。雄虫末端膨大成假交合伞,有4对有柄乳突;交合刺l对,不等长。雌虫阴门位于体中部偏后(图15-26)。 部尾虫雄状 启门炉门比衾 形棘体 虫卵 头部 第十五章线虫 虫卵椭圆形,透明,黄棕色,一端有一透明的帽状塞。虫卵长、宽为(65-70)µmx(38-40)µm,内含1~2个细胞。 棘颗口线虫的终宿主主要为犬和猫。虫卵从瘤块中破溃而出,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27~3l"C水中经1周发育,卵内孵出的第一期幼虫进入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蛋,在其体腔内经7~10天发育为第二期幼虫。此期幼虫长0.5mm,头部已呈球形,上有4圈小钩。含第二期幼虫的剑水圣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吞食后,幼虫经肠壁移行至肌肉,约1个月后形成第三期幼虫,外有艇壁包裹。终宿主犬、猫吞食感染的鱼类后,第三期幼虫在胃中脱袭,幼虫穿过肠壁,经肝脏移行至肌肉或组织中,最后到达胃壁发育为成虫。感染后约100天,卵开始在宿主粪便中出现。在动物胃壁的瘤块中可有1个或数个虫体。 有些动物如蟹、蜊姑、蛙、蛇、龟、鱼、泥鞦、鸟、鸡、鼠及猪等吞食了感染本虫幼虫的鱼后,幼虫不能继续发育,仍停留在第三期幼虫状态,成为本虫的转续宿主。当终宿主吞食了上述动物后,幼虫继续发育为成虫。 【致病] 入是本虫的非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所见的虫体多为第三期幼虫或未完全性成熟的早期成虫。寄生后所引起的病变主要是由于虫体在移行时对全身各处,特别是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的损害。病灶局部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也可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形成以脓肿为中心的结节型损害,常见于胸、咽、面、腹、手及眼前房等处。虫体也可移行于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引起匐行疹或游走性皮下包块,局部皮肤发红或有水肿,疼痛多不明显,可有痒感。幼虫也可在消化、呼吸、泌尿、神经等系统内移行,临床表现因累及的器官不同而异。曾有报道在尿及痰中发现活虫,亦有进入脊髓和脑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脊髓炎的报道。 [实验诊断】 自可疑病变组织中检获虫体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无明显体表损害的可疑患者,可用免疫学试验做辅助诊断。[流行与防治】本虫是颗口线虫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在我国江苏湖区的调查显示,猫的感染率可高达40%。人体病例见于日本、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我国,以日本和泰国的病例为多。我国报道的人体感染约60例。 人体感染主要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幼虫的鱼类所致,生食含有第三期幼虫的猪及鸡等转续宿主肉类亦虫卵可感染。 预防主要是加强饮食卫生,不食生的鱼、肉。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为阿苯达嗤和伊维菌素。对皮肤型患者的治疗也可手术取虫。 五、艾氏小杆线虫 腹面观 艾氏小杆线虫[Rhabd心(Rhabditella)axei(Cobbold,1884)庐Dougherty,1955]亦称艾氏同杆线虫,主要营自生生活,常出现雄虫尾部千污水及腐败植物中,偶可寄生千人体,引起艾氏小杆线虫病(rhab如elliasisaxei)。我国自1950年首次报道以来,巳发现165例,分别从患者粪便和尿液中检出,以从粪便中检出者居多。 [形态与生活史l 成虫(图15-27)纤细,圆柱状,体表光滑;食管呈杆棒状,雌虫雄虫具有前后2个咽管球;尾部极尖细而长。雄虫长约l.2mm。图15-27艾氏小杆线虫模式图雌虫长约L5mm,生殖器官为双管型,子宫内含卵4~6个。虫卵长椭圆形,大小为(48-52)µmx(28~32)µm,无色透明,壳菏而光滑,与卯细胞之间有透明的间隙,与钩虫卵相似。雌、雄艾氏小杆线虫交配后产卵,卵孵化出杆状蚴。杆状蚴能摄食,常生活千腐败的有机物或污水中,经蜕皮发育为成虫。[致病与诊断】人体感染可能是因幼虫经口进入消化道或经泌尿系统上行感染,在污水中游泳、捕捞水产品而接触污水或误饮污水均为幼虫侵入人体提供了机会。本虫侵入消化系统常引起腹痛、腹泻,但亦可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侵入泌尿系统可引起发热、腰痛、血尿、尿频、尿急或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肾实质受损时可出现下肢水肿和阴袭水肿、乳糜尿,尿液检查有蛋白尿、脓尿、低比重尿,也可出现氮质血症。 在尿液的沉淀物或粪便中发现虫体或虫卵是确诊本病的依据。本虫卵与钩虫卵相似,易混淆。成虫与粪类圆线虫极易混淆,可用小试管培养法镜检成虫,根据其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别,鉴别要点见表15-5。 艾氏小杆线虫粪类圆线虫 食管球前后两个仅后端一个食管长度约占虫体长的1/5-1/4约占虫体长的]/3-2/5雄虫末端极尖细而长,呈针状稍尖、呈圆锥状[流行与防治】 我国巳报道的入体感染病例分布于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河南、广东、海南、新册、西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山东、陕西和天津等16个省、市、自治区。日本、墨西哥、以色列等国也有病例报道。曾在兔、犬、猴和鼠等动物粪便中检获本虫。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饮用污水或接触污水及腐败植物是预防艾氏小杆线虫病的关键。治疗药物有阿苯达嗤、甲苯达嗤等。 六、兽比翼线虫 兽比翼线虫属[Mammomonogamus(Rai lliet,1899)Ryjikov,1948]主要寄生于野生哺乳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喉兽比翼线虫(M. laryngeus Railliet,1899)和港归兽比翼线虫(M. gangguiensis Li,1998)偶可在人体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寄生,引起人体兽比翼线虫病(mammomonogamosis)或比翼线虫病(syngamiasi s)。 [形态与生活史】 活的喉兽比翼线虫雌虫呈鲜皿红色,体长8.7-23.5mm。雌虫前端具发达的口弱,口袋壁具粗厚角质环,底部有8个小齿,呈辐射状排列,食管前端紧接口裳后部,向后逐渐膨大,呈棒球棍状;尾部圆锥形,末端尖细。活的雄虫呈鲜橙红色,长30~63mm,交合伞半圆形,交合刺1根。雄虫一旦与雌虫交配,雌雄虫不再分离而呈典型的"Y”形。与喉兽比翼线虫相比,港归兽比翼线虫成虫前端具唇瓣6片;雄虫具交合伞外边缘带,缺交合刺。两种比翼线虫卵均与钩虫卵相似,呈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为(75-80)µ,mx(45-60)µ,m,内含物随发育期不同而各异,可见卵细胞数个或幼胚。 喉兽比翼线虫的生活史不详,据同类寄生虫气管比翼线虫(Syngamus trachea)的生物学资料分析,其终宿主为牛、羊、鹿等食草动物,成虫寄居其喉头,卵随口腔分泌物和粪排出,在外界发育至感染阶段(含第3期幼虫的虫卵),污染食物或水源,被人误食即可感染。幼虫在小肠内逸出,穿过肠壁,经血流到达肺,穿过肺泡上行至呼吸道,定居于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到发育成熟需70天左右。龟和鳖可能是其转续宿主或中间宿主,当人生食或半生食了龟、鳖的肝、胆、血时,亦可被感染。 【致病与诊断]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哮喘及咯血,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早期X线胸片可见短暂浸润性变化。 查获成虫或虫卵是确诊兽比翼线虫病的依据。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从气管或支气管壁上检获成虫,或从支气管镜检查后的冲洗液、痰液中发现成虫及虫卯。 [流行与防治] 全世界报道的比翼线虫病超过100例,大多来自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我国从1975年起,迄今为止巳报道了13例,其中12例为喉兽比翼线虫病,1例为港归兽比翼线虫病。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为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不吃生的蔬菜及动物制品。治疗本病可用阿苯达嗤、甲苯达座伊维菌素等抗线虫药物。 七、麦地那龙线虫 麦地那龙线虫[Drancunculus medinens队Linnaeus,1758)Gollandanl,1773]成虫寄生在入和多种哺乳动物组织内,引起龙线虫病(dracunculiasis, Guinea worm disease)。人或动物因误食含本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蛋(cyclops)而感染。我国猫的感染报道较多,而人体感染至今仅见千安徽阜阳农村l例男童。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形似粗白线,体表光滑,镜下可见细密的环纹。雌虫长60-120cm,宽0.9-2.0mm,子宫双管型,其内充满第一期幼虫。雄虫长12-40mm,宽0.4mm,末端向腹面卷曲,具交合刺2根。第一期幼虫(杆状蚴)长550-760µm,宽15-30µm,体表可见显著的纤细环纹,尾尖细,尾长约占体长的1/3,于肛门后方两侧有尾感器l对。第一期幼虫在水中较为活跃,若被中间宿主剑水圣吞食,在适宜温度下约经12-14天,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圣随饮水被人或哺乳动物误食后,幼虫在十二指肠释出,钻入肠壁,经肠系膜、体腔移行至皮下结缔组织。虫体约经3个月发育至性成熟,雄虫在感染后3~7个月内死亡;雌虫受精后移行至终宿主(人或动物)皮下,产出第一期幼虫。幼虫产出期间引起宿主强烈的超敏反应,结果在皮下形成肿块,皮肤表面出现水疤,继而皮肤破溃。当宿主肢体与水接触时,雌虫头端从破溃部位的皮肤伸出,体壁和子宫破裂,释出大量的第一期幼虫。子宫内幼虫产出后,伸出的部分崩解,其余则缩回皮下组织内。当破溃部位再次与水接触时,又重复这一产幼虫过程,幼虫产尽后雌虫自然死亡,伤口愈合。雄性成虫很少见到。 [致病与诊断】 感染期幼虫在体内移行及发育时,虫体所经之处或所在部位常无明显病变。到达皮下组织的成熟雌虫周围可出现条索状的硬结或肿块。雄虫交配后在皮下组织内死亡,除在虫体周围引起纤维变性外,无其他病变。本虫致病主要是雌虫移行至皮肤时,释放的幼虫及大量代谢产物引起宿主组织强烈的超敏反应。患者可出现荨麻疹、局部水肿和腹泻、发热、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血液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自虫体前端破裂处逸出的幼虫可致皮肤表面丘疹,并发展为水疤、脓疤、蜂窝织炎、脓肿、皮肤溃疡等。水痀内为无菌黄色液体,镜下见大掀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溃疡如果继发感染可致脓肿,愈合后留下永久性瘢痕或肌肉损伤。虫体还可侵及神经系统引起瘫痪,亦可累及眼、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引起病变。在体内深部组织内的雌虫死亡退化后,逐渐钙化,可致邻近的关节发炎。变性的虫体也可释放出大址抗原,诱发无菌性痪液性脓肿。 我国报道的1例12岁男童,其病变部位为左侧腹壁皮下。手术从肿块内取出一条麦地那龙线虫雌虫的片段,术后脓肿痊愈。当水疮破溃后,用少许冷水置伤口上,取伤口表面液体涂片检查,低倍镜下见到活跃的幼虫便可确诊。也可用手术自肿块内取成虫或抽取肿块内液体涂片,镜检幼虫。自伤口获取伸出的雌虫是最可靠的确诊依据,但须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X线检查有助于宿主体内虫体钙化的诊断。血清学检查如IFA或ELISA可作为辅助诊断。血检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流行与防治】麦地那龙线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曾广泛流行于非洲、印度、巴基斯坦、西南亚等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美也有轻度流行。日本、朝鲜和中国人体感染仅见个例报道。本病的流行主要有2个环节:饮用含剑水圣的生水及患者与水接触。动物保虫宿主有犬、猫、马、牛等。本病的感染年龄多在l4~40岁,以5~9月份发病最多。本病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是严重危害入类健康,尤其是对青少年危害很大的寄生虫病,流行于20个国家,约有350万病人。经过多年的大力防治,2013—2015年全球人体病例数已分别降至148、126及22例,2016年全球仅有25例人体报道(乍得16例,南苏丹6例及埃塞俄比亚3例),表明本病的防治已取得了巨大成功。 发现有虫体自皮肤暴露时,先用冷水置伤口上,使虫体伸出产幼虫,然后用一根小棒卷上虫体,每日向外拉出数厘米,直至将虫体全部拖出。此过程操作必须小心谨慎,一旦虫体被拉断,幼虫逸出可致严重的炎症反应。也可手术取虫治疗。治疗药物有甲硝哩(metronidazole)、尼立达嗤或甲苯达嗤等。本虫感染是由于入饮用含剑水圣的水所致,因此避免饮用不洁生水可预防本虫的感染。 (崔晶) 八、肾膨结线虫 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renale(Goeze,1782)Stiles,1901]是一种大型寄生线虫,俗称巨肾虫(the giant kidney worm)。本虫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寄生于犬、水貂、狼、褐家鼠等20多种动物的肾及腹腔内,偶可感染人体,引起肾膨结线虫病(dioctophymiasis renale)。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图15-28)圆柱形,活时呈血红色,体表具横纹;虫体两侧各有一行乳突;口孔位于顶端,其周围有2圈乳突;雄虫长14-45cm,宽0.4-0.6cm,尾端有钟形无肋的交合伞,以及交合刺一根;雌虫长20-100cm,宽0.5-1.2cm,阴门开口于虫体前食管之后的腹面中线上,肛门位于尾端;寄生在人体的虫体发育较差,雄虫为(9.8-10.3)cmx(O.12-0.18)cm,雌虫为(16~22)cmx(O.21-0.28)cm。虫卵呈椭圆形,棕黄色,大小为(60~80)µmx(39-46)µm,卵壳厚,表面有许多明显的小凹陷。 动物可因食人含有第二期肾膨结线虫幼虫的寡毛类环节动物而获得感染。人的感染一般是由千生食或半生食含该虫第三期幼虫的蛙或鱼类而引起,亦可因吞食了生水中的或水尾部生植物上的寡毛类环节动物而获得感染。幼虫进入人体消化道后,穿过肠壁随血流移行至肾盂发育为成虫,并产卵。虫体亦可在膀胱、卵巢、子宫、肝、腹腔等部位寄生。图15-28肾膨结线虫模式图【致病】 肾膨结线虫通常寄生千终宿主肾中,导致肾脏显著增大,约70%的感染者在肾盂背部有骨质板形成,骨质板边缘有透明软骨样物,大多数肾小球和肾盂黏膜乳头变性。肾盂腔中有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或脓液。病变后期,感染肾萎缩,未感染肾则因代偿而肥大。由千虫卵表面的黏稠物易凝成块,加上虫体死亡后的表皮残存,可能构成结石的核心。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腰痛、肾绞痛、反复血尿、尿频,可并发肾盂肾炎、肾结石、肾功能障碍等。亦可见尿中排出活的或死的,甚至残缺不全的虫体。当虫体自尿道逸出时可引起尿路阻塞,亦有急性尿中毒症状。 除肾脏外,本虫也可寄生千腹腔,偶可寄生于肝、卵巢、子宫、乳腺和膀胱。 【诊断l 临床上,若遇有生食或半生食鱼或蛙史,并具有上述临床症状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对无症状仅出现有蛋白尿、血尿、脓尿而用通常方法治疗无效者也应疑为本病。从尿液中发现虫体或查见虫卵是确诊本病的依据。但若虫体寄生千泌尿系统以外的部位,或只有雄虫感染的病例则无法查出虫卵。尿道造影、B超或CT检查可能有助于诊断。 [流行与防治】 入体肾膨结线虫病病例发现不多,至今国外报道17例,中国共报道14例,最早由张森康(1981)报道在宜昌的人体感染4例,Sun(1986)在国外报道1例亦为中国入,其他6例分布在湖北、广东、江苏、河南、四川、宁夏。11例患者尿中排出虫体,少者为1条,多者达11条,排出的虫体活、死和残缺不全者均有,在一例肾的病例切片中发现虫体和虫卵。 治疗可用阿苯达挫和嗟晓唗,但需反复多个疗程。虫体寄生在肾盂者,行肾盂切开取虫为最可靠的治疗办法。勿食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蛙、生水和生菜以预防本病。 九、肝毛细线虫 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比a(Bancroft,1893)Travassos,1919]是一种广泛寄生于啃齿类、食虫类、犬、牛、兔等的寄生虫,偶尔感染人。成虫寄生于肝,引起肝毛细线虫病(hepatic capillru祖SIS)。 [形态与生活史] 肝毛细线虫成虫(图15-29)较鞭虫纤细,乳白色,雌雄异体。雌虫长53~78mm,尾端呈钝锥形,雄虫长为24-37mm,尾端有一突出的交合刺被鞘膜所包裹;食管占体长的1/2(雄虫)或1/3(雌虫)。该虫的虫卯形态与鞭虫卵相似,但较大,大小为(50~65)µmx(25~30)µm,卵壳厚,分两层,其间有放射状纹。外层有明显的凹窝,两端各有透明塞状物,不凸出于膜外。 雌虫头部顶面观 交合刺鞘 化感器 内圈顶乳突-4了讨 胚胎尚未 外圈顶:L:A岁 发育的虫卵 门道 阴阴分部出突 198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成虫寄生于肝实质组织,并在此受精、产卵。虫卵沉积在肝组织中不能发育,直至宿主死亡后尸体腐烂,虫卵释出在土壤中进行发育。虫卵在潮湿的土壤中(23~30"C)经10~11周发育为感染期虫卵,宿主由千吞食被感染期虫卵所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感染后24小时内虫卵千盲肠孵化,钻入肠黏膜,经过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在感染后52小时内到达肝脏。 【致病】 成虫寄生于肝脏,产卵于肝实质中,虫卯沉积导致肉芽肿反应和脓肿样病变,肉眼可见肝表面有许多点状珍珠样白色颗粒或灰色小结节,其大小为0.1~0.2cm。脓肿中心由成虫、虫卵和坏死组织组成,虫体可完整或崩解,虫体和虫卵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图15-30)。患者可表现有发热、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白细胞增多及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低血红蛋白性贫血颇为常见,严重者可表现为嗜睡、脱水,甚至死亡。[实验诊断]肝毛细线虫病例少见,又缺乏明显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和漏诊。肝组织活检病原体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肝病患者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者,可考虑用免疫学方法做进一步检查,研究表明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适合肝毛细线虫感染早期的检测,对于晚期病人则优先考虑酶图15-30肝毛细线虫在肝内(切片) 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 h.:虫体E:虫卵[流行与防治】人感染是由千食入感染期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迄今为止全世界确诊为肝毛细线虫病的患者共72例。中国仅发现3例人体感染,广东、河南、福建各1例。尽管报道的病例不多,但大多数引起死亡,故应予以注意。 另外还发现肝毛细线虫假性感染病例15例,分布在海南10例(1992)、广东3例(1992)、四川1例(1992)和台湾1例(1995),这种假性感染是因为食入含肝毛细线虫卵的鼠肝或兔肝,虫卯仅通过人体消化道随粪排出,虽可在人粪中查见,但人并未获得感染,即所谓假性感染(spurious infection)。真性感染(genuine infection)在人粪中无此虫卵排出。 预防人体感染主要做好防鼠灭鼠工作。治疗首选阿苯达嗤400mg,1日两次,3~12岁小儿减半。甲苯达1座200mg,1日两次抗虫治疗。 十、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Anisakis)是一类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豹等的胃部,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的线虫。它属于蛔线虫目、异尖科。可引起人体异尖线虫病(anisak团sis)的虫种类屈千5个属,即异尖线虫属、海豹线虫属、钻线虫属、对盲翍线虫属和贿蛔线虫属。我国报道的主要是异尖线虫属和贿蛔线虫属的虫种。异尖线虫病(anisak团sis)是由于人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异尖线虫皿期幼虫的海鱼所导致的一种鱼源性寄生虫病。 [形态与生活史] 异尖线虫的生活史过程需要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鲸类、海狮和海豹等作为终宿主,以浮游类和甲壳类动物如磷虾等作为第一中间宿主,海鱼和某些软体动物作为第二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海豚、鲸等,其头部钻入宿主的胃壁。卵随宿主粪便排入海水,在适宜温度下(约10"C)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在卵内蜕皮1次发育为二期幼虫,从卵中孵出的二期幼虫在海水中被中间宿主海生浮游甲壳类摄食并在消化道内发育,在血腔内蜕皮成为第三期幼虫,对终宿主具有感染性,适宜终宿主通过食入含第三期幼虫的鱼类而感染,幼虫在其消化道内发育为成虫。在人体寄生的虫体均为第三期幼虫,体长约l3.5-30mm,头端较尾端尖细,头部有唇块,在腹侧有一明显的钻齿,中肠部体宽为430-550µm,无侧翼。人是该虫的非正常宿主,但幼虫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各部位,亦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人体感染主要是食入了含活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如大马哈鱼、鳍鱼、大比目鱼、绯鱼、销鱼等和海产软体动物如乌贼等而引起。虫体主要寄生千胃肠壁(图15-31),患者发病急骤,酷似外科急腹症,常致临床误诊。 [致病】 人体感染本虫后,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纤维胃镜可见胃黏膜水肿、出血、糜烂、溃疡,晚期患者可见胃肠壁上有肿瘤样物,病理特点是以黏膜下层为中心的伴有大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脓肿或瘤样肿物,肿物内可见虫体断片、角皮或肠管等(图15-32)。除在胃肠外,虫体还可在腹腔、泌尿系统、皮下组织等处形成肿物。根据病变损害程度,可将其分为异物性蜂窝织炎型、脓肿型、脓肿肉芽型和肉芽肿型4类。 【实验诊断】 患者有生食海鱼的病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确诊本病主要依据从胃内检获幼虫。纤维内镜检查是胃异尖线虫病最有效的诊断方法,虫体多在胃大弯侧发现。X线检查胃异尖线虫病的特征为纵向胃壁皱褶肿胀,有时可见幼虫本身呈线性的阴影。肠异尖线虫病可采用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主要特征是以黏膜下层为中心的伴有大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蜂窝织炎和嗜酸性肉芽肿。用体外培养的幼虫分泌-排泄物做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本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流行与防治】 日本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太平洋地区的20多个国家有本病病例报道。仅日本就报道了3万多病例。这些国家的居民喜吃腌海鱼,或生拌海鱼片、鱼肝、鱼子或用乌贼佐酒,由此获得感染,使本病成为一种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国尽管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病例报道,但在国内市售海鱼中,发现给鱼、小黄鱼、带鱼等小型鱼体肌肉或器官组织内的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相当高;从东海和黄海捕获的30种鱼和两种软体动物发现带幼虫率为84%。此外,近年来被国内广为接受的三文鱼也可被异尖线虫感染,可见我国人群有感染异尖线虫病的潜在危险。 胃肠道异尖线虫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可用纤维胃镜检查并将虫体取出。 (刘登宇) 200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Parasitic nematodes ai·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human health. Most nematodes that parasitize humans belong to the Class Phasm心a, the remaining to the Class Aphasm心a. Pa过sitic nematodes are divided into intestinal and blood or tissue nematodes, depending on their dwelling sites in the human body. Common species in the former include Ascaris lumbricoides(roundworm), Necator americanus and Ancylostoma duodenale(hookworms), Trichuris trichura(w hipworm), Enterobius verm儿cularis(pin worm), and Strongyloides stercora伈as well. Symptoms and clinical signs resu lting from intestinal nematode infections釭e characterized by digestive disorders, and the definitive小agnosis is generally made by demonstration of eggs or1扣-vae in the faeces. Occasional ly, adult worms are found in the stools. A diverse group of nematodes parasitizes the blood vascular system or other organs and tissues of humans. Frequently noted nematodes in blood and tissues are Wuchereria bancrofti, Brugia mala yia, and Loa loa(filarial worms), Dracunculus medinensis(gu inea worm)and Trichinella spiralis. Some la!'Vae of animal nematodes(Ancylostoma braziliense, A. ca几inum, Anisakis, Gnathostoma spinigerum etc.)may also invade humans, although as incompatible hosts:they penetrate the human skin or/and viscera then persist and migrate for some time without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lesions caused by these lru-vae are called lal'Va migrans. Several diseases caused by blood and tissue nematodes, and which often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re transmitted by arthropods as vectors, such as filariasis and dracun culiasis. 回心奇 第十六章猪巨吻棘头虫 于回 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Pallas,1781)Travassos,1916],是猪小肠内常见的寄生虫,偶尔寄生人体,引起巨吻棘头虫病(macracanthorhync hosis)。 猪巨吻棘头虫的分类地位处于线虫和绛虫之间,隶属于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后棘头虫纲(Class Metacanthocephala),原棘头虫目(Order Archiacanthocephala),稀棘棘头虫科(Family Oligacanthorhynchidae),巨吻棘头虫属(Genus Macracanthorhynchus, Travassos1916)。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图16-1)呈乳白色或淡红色,活体时背腹略扁,固定后为圆柱形,体表有明显的横纹。虫体由吻突、颈部和躯干三部分组成。吻突呈类球形,可伸缩,其周围有5~6排尖锐透明的吻钩,每排5~6个。颈部短,与吻鞘相连,吻突可伸缩入鞘内。无口及消化道。雄虫体长5~10cm,尾端有一钟形交合伞;雌虫长20-65cm,尾端钝圆(图16-1)。虫卵呈椭圆形,棕褐色,大小为(67-110)µmx(40-65)µm,卵壳厚,一端闭合不全,呈透明状,易破裂,成熟卵内含1个具有小钩的幼虫,称棘头蚴。 韧带 假体腔 虫卵 子宫钟 成虫外形雄虫雌虫图16-1猪巨吻棘头虫成虫模式图猪巨吻棘头虫的生活史阶段包括虫卵、棘头蚴(acanthor)、棘头体(acanth ella汃感染性棘头体(cystacanth)和成虫。本虫的主要终宿主是猪和野猪,偶尔在人、犬、猫体内寄生。中间宿主为鞘翅目昆虫(甲虫),包括多种天牛和金龟子。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散落在土壤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当虫卵被甲虫的幼虫吞食后,棘头蚴逸出,穿破甲虫肠壁进入血腔,发育为棘头体。棘头体发育至感染性棘头体需3~5个月。感染性棘头体在甲虫的整个变态过程(幼虫拽面成虫)中可存活2~3年。当猪等动物吞食含感染性棘头体的甲虫后,在其小肠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人因误食含感染性棘头体的甲虫而感染。但人不是棘头虫的适宜宿主,故本虫在人体内极少能发育成熟和产卵(图16-2)。 202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和猪食入含感染性棘的方式获得感 棘头蚴 成虫 【致病】 猪巨吻棘头虫多寄生于人回肠的中、下段,一般为1~3条,最多的记录为21条。虫体以吻突上的吻钩固着于肠黏膜,造成黏膜机械性损伤,同时在吻腺所分泌的毒素作用下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肌层出血,并形成坏死和溃疡,继而出现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直径约为01~l.0cm大小的棘头虫结节。结节突向浆膜面,与大网膜、邻近的肠管、肠系膜等粘连形成包块。由于虫体不断更换附着部位,使肠壁多处受累,且损伤可达肠壁深层,甚至穿破肠壁造成肠穿孔,导致局限性腹膜炎及腹腔脓肿,亦可因肠粘连出现肠梗阻。患者在感染早期无明显症状,多在感染后1~3个月发病,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乏力、消瘦、腹泻和黑便等症状。右下腹或肪周常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在腹部明显压痛处常可们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卵圆形包块。如虫体的代谢产物及毒素被吸收,患者亦可出现恶心、呕吐、失眠、夜惊等症状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少数感染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自动排虫后而自愈。本病对人体主要危害是引起外科并发症,如肠穿孔、腹膜炎、腹腔脓肿、肠梗阻等,国内临床报告半数以上病例发生肠穿孔。有些患者可发生浆液性腹水,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诊断】 诊断本病首先根据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做诊断性驱虫。急症手术发现虫体也是确诊的依据。因人不是本虫的适宜宿主,故在患者粪便内极少能查出虫卵。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腹腔影像检查异常也有助于诊断。免疫学诊断,如用虫卵抗原做皮试,对诊断本病有一定价值。 【流行与防治】本虫分布广,呈世界性流行,其中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北美、南美、印度、日本等国猪感染较普遍。在我国辽宁、山东、吉林等21个省(市、区)均发现猪的感染。猪的感染率为1.4%-3.0%。入体猪巨吻棘头虫病在国外报道病例数不多,国内目前为止共报道380多例,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吉林、北京、山西、四川、安徽、湖北、江苏、江西、云南、海南和内蒙古等16个省、市、自治区。辽宁和山东部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虫在猪群中分布广。在我国有9科42种鞘翅目昆虫可作为本虫的中间宿主,其中以曲牙锯天牛、大牙锯天牛和棕色金龟子的感染率最高。 人感染棘头虫主要与生食或半生食甲虫的习惯有密切关系。在流行区,人们习惯在高峰季节将天牛或某些金龟子捕获后用沸水烫过,去翅用食油烹炒食用,因食入未熟的含有棘头体的甲虫而感染。儿童常喜捕捉天牛和金龟子生吃或烤吃,故患者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为多。一般在7~11月份发病,9~10月为高峰。 预防本病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特别要教育儿童不要捕食甲虫。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提倡圈养,猪粪应经无害化处理后再用来施肥。出现并发症者,应及时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理想的驱虫药物,阿苯达嗤、甲苯达挫、三苯双脉有一定疗效。 附:水蛭 水蛭(leec h)又称蚂蛾,是一类营自生生活、有强烈吸血习性的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稻田、池塘和沟渠等水土中,当与人体接触时可吸附在人体皮肤上吸血,偶可侵入人体,引起水蛭病。迄今为止,我国贵州、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苏、山东、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等IO多个省、自治区有766例人体寄生病例的报道,突尼斯、也门等一些国家有病例报道。 水蛭属千偶然性寄生虫,寄生人体的有水生和陆生两类。全世界报告的水蛭多达400-500种,其中我国约100种。在我国分布广泛的致病虫种有日本医蛭、棒纹牛蛭、海南山蛭和凶恶怖蛭。水蛭属蛭纲、水蛭科。水蛭为雌雄同体,身体呈扁筒状或扁平纺锤形,长4~l0cm,宽0.5-2cm。身体有多数环节,一节之中有若干环纹,称体环。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l吸盘,水蛭的口内有三片颗片,颗片上有密齿,可以咬破寄主的组织。咽部有发达的肌肉和唾液腺,能分泌蛭素防止血液凝固。吸血后的伤口可流血不止,蛭体可以膨胀至正常的10倍。此外,水蛭有非常发达的嗦嵌,两侧还生出多对盲痪使它们在宿主身上一次就能吸食大量血液,暂存千嗦襄中,供胃和肠不断地消化和吸收。水蛭一般在人下水游泳、捕鱼时入侵入体,也可通过喝含水蛭的溪水、池塘生水进入人体,引起水蛭病(leech disease),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虫体吸血的同时分泌水蛭素,使凝血时间延长,导致寄居部位的创伤因经久不愈合而出血。水蛭侵入的部位均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出血表现。除吸附入体表外,常见的入侵部位有鼻咽喉部、泌尿生殖道、消化道等。 1鼻咽喉部水蛭病虫体从鼻孔或口腔经鼻咽部进入鼻腔或喉部,甚至气管或支气管。在鼻咽部寄生的水蛭,后吸盘附着在鼻腔顶部吸吮血液,常引起鼻出血、贫血等症状,轻者仅有鼻部不适、鼻塞、鼻痒、异物感等表现,重者可出现鼻痛、头痛、紧张,甚至休克。喉部水蛭寄生,有喉痒、异物爬动感、剧咳、咯血及声嘶等症状。寄生数量多为1条,亦见有6条者,病人有喝溪沟、池塘生水史或用溪沟、池塘水洗脸史。 2泌尿生殖道水蛭病当人下水时,水蛭经尿道口或阴道口侵入。阴道内或外阴部常被水蛭咬伤后导致大出血。患者常在发病前一至数小时有下水史,此类病人多为2.5~13岁的女孩,常常由千在水边玩耍或下水游泳而感染。患者除表现为阴道出血外,可有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检查可见外阴处和阴道壁有出血点或溃疡面。阴道是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因此水蛭吸饱血后常自动脱出阴道口,多数病例在阴道内无水蛭存在。 人体水蛭病几乎均为散发病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此时也是水蛭繁殖和活动频繁的季节,因此,在此季节若遇到有鼻出血或阴道出血的青少年,并在发病前数日内有下水或喝生水史者,则应考虑水蛭寄生所致,在出血部位发现虫体是确诊本病的依据。对鼻咽水蛭病的诊断,可以使用鼻窦内镜和纤维喉镜检查发现虫体,该法阳性确诊率高达90%以上。 治疗本病时,对吸附在体表的水蛭不能硬性拉出,否则其吸盘会吸得更紧,可使水蛭被拉断,残留在伤口内而易致感染溃烂。一般可在叮咬部位的上方猛拍身体,使水蛭松开吸盘而自行脱落,也可用食盐、浓醋、酒精等滴在虫体上,使其放松吸盘而自行脱落。对于寄生在各类腔道内的水蛭关键在于取出完整水蛭和止血处理。可直接钳取虫体,钳夹后如拉不出,不可硬拉,应稍候片刻,待虫体吸盘松弛后再牵拉。如水蛭寄生于鼻咽部的部位较深,可用1%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或直接滴在虫体上麻醉,使虫体肌肉松弛,吸盘松动,再钳取出虫体。对寄生在泌尿生殖道水蛭,可用注射器取1~2ml蜂蜜加适盘注射用水,去掉针头,注入尿道或阴道,大约3分钟后虫体会自行脱落掉出。若水蛭寄生在膀胱,可经导尿管注入10%无菌氯化钠溶液,反复抽吸,直至抽出虫体。在消化道可用阿苯达嗤等驱虫药促其随粪便排出。 预防水蛭叮咬的方法主要为:不要在可能有水蛭的湖、河流、溪沟中游泳;经过水体时,应扎紧裤,上岸后应检查是否附有水蛭;野外宿营应选择在比较干燥、草不多的地方,不要在湖边、河边或溪边宿营;尽量喝开水,不喝生水,以免喝入水蛭;在热带丛林中行走时可穿长裤,将袜筒套在裤腿外面或用吠喃丹浸泡后涂在鞋上,蚂蛾触及后会当即死亡。 (何蔼) The life cycle of 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includes egg, acanthor, acanthella, cystacan th, and adult. Adults mainly parasitized in the small intestines of pigs and wild boars and occasionally infect humans, dogs and cats. The intermediate hosts are Coleoptera, such as the Longicom and the beetle. Humans are infected by eating beetles containing cystacanth. Adults are p釭asiti c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釭ts of the human ileum. 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 第十七章概论 节肢动物(arthropod)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占全球动物种类的2/3以上,其中与医学有关的种类,即可以通过骚扰、赘刺、吸血、毒害、寄生和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畜健康的节肢动物,称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分类、形态、生活史、生态、习性、地理分布、致病和防制方法的科学,称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 —、医学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心躯体分节,左右对称,具分节的附肢;@体表骨骼化,由甲壳质(chitin)和酣单宁蛋白(quinone tann ed protein)组成,亦称外骨骼(exoskele ton);@循环系统开放式,整个循环系统的主体称为血腔(haemocoele),内含血淋巴(haemolymph);@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ecdysis, molt)和变态(metamorphosi s)。 二、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节肢动物门通常分为13个纲,其中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分属于以下5个纲,最重要的是昆虫纲和蛛形纲。 1昆虫纲(lnsecta)虫体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触角l对,具有感觉功能;胸部有足3对。与医学有关的常见种类有:蚊、蝇、白蛉、蠓、蚋、蛇、蛋、乱、臭虫、輩频、桑毛虫、松毛虫、刺毛虫和毒隐翅虫等。 2蛛形纲(Arachnida)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或头胸腹愈合成躯体。头胸部无触角,有足4对。与医学有关的常见种类有:婢、革蜡、恙蜡、粉蜡、蠕形蜡、济蜡、蝎子和蜘蛛等。3甲壳纲(Crustacea)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有触角2对,步足5对。与医学有关的常见种类有:淡水蟹、淡水虾、蜊姑和剑水圣等。 4.唇足纲(Chilopoda)虫体窄长,腹背扁平,分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有触角1对,躯干体节除最后2节外,各具足l对,第1对足变形为毒爪,鳖入时,毒腺排出有毒物质伤害人体。与医学有关的常见种类有娱蚥等。 5倍足纲(Diplopoda)虫体呈长管形,由头及若干形状相似的体节组成。头部有触角l对,除第一体节外,每节有足2对,体节内腺体分泌物常引起皮肤过敏。与医学有关的常见种类有马陆等。 三、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由节肢动物直接骚扰、吸血、鳖刺、寄生和由其引发的超敏反应等引起的节肢动物源性疾病,此类危害称直接危害;其二是由节肢动物作为媒介传播病原体引起的虫媒病,此类危害称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 1骚扰和吸血多种节肢动物,如蚊、白蛉、蠓、蚋、蛇、圣、臭虫、乱、蜡和婢等均可叮刺吸血,在其种群数噩高峰季节常常侵袭人体,造成骚扰,影响工作和睡眠。如吸血蠓叮刺人体可引起皮炎,局部可出现红斑、丘疹、肿胀与水庖等;虹叮刺可引起剧痛,皮肤产生大片红肿,叮刺时分泌的抗凝血物质常可导致局部流血不止,并可由此引起全身性症状。 4.寄生有些节肢动物可以寄生于入畜体内或体表引起病变,如某些蝇类幼虫侵入宿主体表或体内器官可引起蝇咀病(my诅SIS);潜圣寄生于人体皮肤引起潜圣病(tung沮SIS);挤蜡寄生于皮内引起疹疮(scabi es)等。 (二)间接危害 医学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造成疾病在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此类由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病原体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虫媒病(arbo-disease),传播虫媒病的医学节肢动物称为媒介节肢动物(entomophilous arthropod),亦简称虫媒(insect vector)。依据病原体与医学节肢动物的关系,可将传播病原体的方式分为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种类型。 1机械性传播(mechanical transmission)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仅起着机械携带、输送的作用。病原体可附着于节肢动物的体表、口器或经其消化道排出,通过污染食物、餐具等方式,从一个宿主被传播至另一个宿主。在携带和传播过程中病原体的数量和形态虽不发生变化,但仍保持感染力。如蝇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等传染病,即属于此种方式。 2生物性传播(biologica l transmission)病原体必须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和(或)繁殖后才具有感染性,然后再被传播到新的宿主。根据病原体在虫媒体内的发育与繁殖情况,可将此种传播方式分为四类。 (三)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需要以下四个方面的证据。 一致或基本一致。3实验室证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可用人工感染的方法证明该病原体能够在某种节肢动物体内。 208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 发育或增殖,并能感染易感实验动物。4自然感染证据在流行区和流行季节采集可疑病媒节肢动物,可经实验室检查、分离到自然感染的病原体,某些病原体须查到感染期。 若符合上述证据,即可初步判定某种节肢动物为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的传播媒介。但由千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温的差异,同一国家、同一虫媒病出现的时间可能不同。另外,媒介可有一种或数种,如有数种时,应区分主要媒介和次要媒介。 四、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是虫媒病防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千大多数医学节肢动物来说,由千其繁殖力和适应力强、生态习性复杂、种群数址大,仅凭单一措施常很难奏效,必须采取综合防制的办法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医学节肢动物综合防制(inte驴ated medical arthropods management)是从医学节肢动物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整体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制的方法,降低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群数量或缩短其寿命,将其种群数盘控制在不足以传播疾病的密度。 医学节肢动物的综合防制方法包括环境防制、化学防制、物理防制、生物防制、遗传防制和法规防制等。(一)环境防制环境防制是根据媒介节肢动物的滋生、栖息、行为习性及其他生态学特点,通过合理的环境处理、改造,减少或清除媒介节肢动物赖以生存的滋生及栖息场所。与此同时,要注意保护益虫及天敌的生存环境,最终达到控制医学节肢动物种群的目的。具体内容包括:1.环境改造,如基础卫生设施的改造和修建、排水沟渠的改造等。2.环境处理,如清除杂草、改变水位、间歇灌溉、水闸冲刷、填堵洞穴、翻盆倒罐和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等。3.改善入群居住条件,搞好环境卫生,以减少或避免人-媒介-病原体三者的接触机会,从而减少或防止虫媒病的传播。(二)物理防制物理防制是利用机械力、热、光、声、放射线等方法,捕杀、隔离或驱走节肢动物。物理防制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不存在抗药性。如用蚊蝇拍打杀蚊蝇,开水烫蝇姐,粘蝇纸粘蝇,装纱窗纱门防蚊蝇进入室内,挂蚊帐防止蚊虫叮咬;用热水及蒸汽喷浇床板、缝隙灭臭虫及体乱;利用灯光、声波和紫外线诱杀、诱捕或驱避医学节肢动物等。 (三)化学防制 化学防制系指使用天然或合成的化学物质,以不同的剂型和途径毒杀、驱避或诱杀医学节肢动物。化学防制虽然存在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但它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适于大规模应用等优点,所以仍然是目前病媒节肢动物综合防制中的重要手段。使用化学杀虫剂前必须了解有关病媒节肢动物的食性、栖性、活动和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以选择最佳种类或剂型。常用的化学杀虫剂主要包括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酷类、拟除虫菊酣类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 (四)生物防制 生物防制是利用捕食性生物、寄生性生物和病原微生物以及昆虫信息素、阿维菌素和灭幼腮等来控制或消灭医学节肢动物的一种防制方法。生物防制特异性强、对非目标生物和有益生物无害,不污染环境,已成为目前医学节肢动物防制的主要方向之一。现在用于医学节肢动物生物防制的生物主要有:心病群,如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和颗粒体病毒(granulosis virus)等;@细菌,如苏云金芽抱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球形芽抱杆菌(Bacillus sphae ricus)等;@真菌,如大链壶菌(lagenidium giganteum)和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等;@原虫和线虫,如微抱子虫(microspor心a)、罗索线虫(Romanomermis)等;@寄生蜂,如蝇蛹桶小蜂(Spalangiaendius)、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vindemmiae汃潜蝇姬小蜂(Diglyphusisaea)等。此外还有捕食性生物,如养鱼以捕食蚊幼虫等。(五)遗传防制遗传防制是通过不同方法改变或移换节肢动物的遗传物质,以降低其繁殖势能或生存竞争力,从而达到控制或消灭种群的目的。目前遗传防制尚处于实验阶段。如将转基因蚊虫或大量经射线照射、化学剂、杂交等方法处理产生的绝育雄虫释放到环境中,使其与自然种群的可育雄虫竞争与雌虫交配,产出不能继续发育的未受精卵,导致自然种群逐渐减少。另外,也可尝试通过培育并释放遗传变异(包括杂交不育、胞质不育、性畸变和带致死因子等)的物种与目标种群交配的方法,以达到种群自然递减的目的。 (六)法规防制 利用法律、法规或条例,以防媒介节肢动物传入本国或携带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登革热曾在某国严重流行,为防制此病,该政府通过全民动员消除埃及伊蚊的滋生地,基本控制了登革热的流行。 又如我国有通告要求加强对医学节肢动物的检验检疫,防止输入性医学节肢动物及其传播的虫媒病进入我国,执行后效果显著。 (李朝品) Arthropods扛ea great v的ety, and hold more than one million species, approximately represen ting two-thirds of the animal kingdom. In terms of zoological taxonomy, arthropods fall into Phylum Arthropoda, and釭e highly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almost present in biosphere of the earth. Most prominent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arthropods consist of:心segmented and b让aterally symmetrical body having paired jointed appendages;(2)chitinous exoskeleton comprising quinine tanned protein; and@o pen circulatory system. The body cavity of an釭thropod is termed as haemocoele containing colorless or diversely colored haemolymph. Typical development of an釭thropod primarily undergoes ecdysis/molting and metamorphosis. Arthropods釭e strongly associ ated with hum扣1beings in medicine, animal husbandry, agriculture, forestl-y, warehousing and so止Medical arthropods are refen-ed to the species as vectors capable of carrying pathogens via harass ment, stinging, blood-sucking, toxicity or p釭asitism to cause h扣ms to hum却s. Generally, medical arthropods contain five classes, including Insecta, Arachnida, Cru"itacea, Chilopoda and Diplopoda, in which Insecta and Arachnida are the most medical importance. Medical arthropodology is a biological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classifica tion, m01-phology, life history, ecology, living habits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pathogenesis and control of arthropods. 第十八章 纲虫昆 昆虫纲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类动物,与人类经济和健康关系密切,也是医学节肢动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虫体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故又称六足纲。 [形态】 昆虫纲的成虫体躯左右对称,分为头、胸、腹3部分。 1.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有触角(antenna)l对,司嗅觉和触觉;复眼(compound eye)1对。头部前方或腹面有取食器官,称为口器(mouthpart),通常由上唇(labrum)、上颗(mandible汃舌(hypopharynx)、下颗(maxilla)及下唇(labium)组成。根据形状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其中与医学有关的有:咀嚼式(如輩棘)、刺吸式(如蚊)和秪吸式(如蝇)。 2.胸部分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后胸(metathorax)。各胸节的腹面有足1对,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多数昆虫的中胸及后胸的背侧各有翅1对,分别称前翅和后翅。双翅目昆虫仅有前翅,后翅退化成棒状的平衡棒(h alter)。 3腹部分节,通常由11节组成,但各类昆虫的体节常有愈合变形,所以外表可见的腹节数目差别很大。雌虫的尾端具有各种形状的产卵器,雄虫的尾端具有构造复杂的外生殖器,形态结构因种而异,是昆虫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生活史l 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它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此过程称为变态(metamorphos is)。昆虫个体发育中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的,称为完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其幼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差别,如蚊、蝇、白蛉和圣等;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卵、若虫(nymph)、成虫3个时期,不需要经历蛹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其若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与成虫差别不显著,通常仅表现为虫体较小,性器官未发育或未发育成熟,如乱、臭虫、辈舰等。在昆虫胚后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通常需要蜕皮数次,两次蜕皮之间的虫态称为龄(instar),其所对应的发育时间称为龄期(s tadium);幼虫发育为蛹的过程称为化蛹(pupation);蛹发育为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emergence)。 与医学有关的昆虫分属于双翅目、蛋目、乱目、輩嫌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本章将对蚊、白蛉、蠓、蚋、血亡蝇、圣、乱、臭虫、輩赚和毒隐翅虫分节阐述。 第一节蚊 蚊(mosqui to)属千双翅目(D i ptera)、蚊科(Cu l ic i dae),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蚊分布广,种类很多,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录的蚊共有3亚科,112属,3500余种。我国已发现18属近400种蚊,其中按蚊属(A几o pheles)、库蚊属(Culex)和伊蚊属(Aedes)与疾病关系最密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蚊类和其他双翅目昆虫的主要区别是: 1.喙细长,数倍于头部,便千吸食液体食物或穿刺吸血。 2翅脉特殊,被有鳞片。 3足细长,足及身体其他部分均覆有鳞片。 第十八章昆虫纲211 片片盾盾小棒 角部须眼胸部胸衡喙触头触复中胸中平 [形态与结构】1形态蚊是小型昆虫,成蚊体长约1.6-12.6mm,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分头、胸、腹3部分(图18-1)。 (1)头部:似半球形,有复眼、触角和触须各一对。触角(an tenna)分15节:第1节称柄节(scape),第2节称梗节(torus),第3节以后各节均细长称鞭节(flagellum)。各鞭节具轮毛,雌蚊的轮毛短而稀,雄蚊的轮毛长而密。在雌蚊触角上,除轮毛外,还有另一类短毛,分布在每一鞭节上,这些短毛对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有反应,对二氧化碳和湿度尤其敏感,在雌蚊寻觅吸血对象时起重要作用。触须的长短和形状随蚊种与性别不同而各异。蚊1一腹部的口器常称为喙(prob oscis),属刺吸式口器,由上内唇、舌各1个,上、下颗各1对,共同组成细长的针状结构,包藏在鞘状下唇之内。上内唇细长,腹面凹陷构成食物管尾突的内壁,舌位千上内唇之下,和上颗共同把开放的底面封闭起来,组成食管,以吸取液体食物。舌的中央有一条涎液管。上颗末端较宽如刀状,其内具细锯齿,是蚊吸血时切割皮肤的工具。下颗末端较窄呈细刀状,其末端也有锯齿,吸血时起锯刺皮肤的作用。下唇末端裂为2片,称图18-1雌蚊成虫模式图唇瓣(labella)。当雌蚊吸血时,针状结构刺入皮肤,唇瓣在皮肤外夹住所有刺吸器官,而下唇则向后弯曲保留在皮外,具有保护与支持刺吸器的作用(图182)。雄蚊也有刺吸式口器,但上、下颗退化或几乎消失,不能刺入皮肤,因而不适于吸血。 心二 头部背面观口器横切面吸血示意图 (2)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每胸节各有足一对,中胸有翅一对,后胸的翅退化为一对平衡棒。蚊翅窄长,膜质,翅脉简单,上疫鳞片。按蚊翅鳞可形成麻点、斑点或条纹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蚊有前足、中足和后足各一对,足细长,足上常有鳞片形成的黑白斑点和环纹,为蚊分类的重要特征。 (3)腹部:分10节,第1~7节明显可见,有的蚊种在其背面有由淡色鳞片组成的横带、纵条或斑点。尾端最末3节为外生殖器;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须一对,雄蚊则为钳状的抱器,构造复杂,是蚊种鉴别的重要依据。 2内部结构蚊具有消化、排泄、呼吸、循环及生殖等系统(图18-3)。(1)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肠及肛门。胃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均。 212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 在胃内进行。蚊有涎腺一对,分泌和贮存涎液。涎液中含有多种酶,包括抗血凝素(anticoagulin)、溶血素(haemolysin)和凝集素(agglutinin)等。当蚊吸血时,涎液进入入或动物组织,可引起局部血管扩张。 (2)生殖系统:雄蚊有睾丸一对,自每一睾丸发出的输精管在远端膨大为贮精娱,两者汇合成射精管。射精管远端为阴茎,阴茎两侧有抱器。雌蚊有卵巢一对,两侧输卵管汇合成总输卯管与阴道相连。每个卵巢由多个卵巢小管组成。每个卵巢小管包含3个发育程度不同的卯泡(follicle),依次为增殖卵泡、幼小卵泡和成卵卵泡。卵泡依次逐个发育成熟,当成卯卵泡中的卵成熟排出后,幼小卯泡发育为成卵卵泡。每排一次卵,在卵巢小管上就留下1个膨大部(inflat ion)。 【生活史】蚊的发育属完全变态,生活史分4个时期,即卵、幼虫、蛹和成虫(图18-4)。前3个时期生活千水中,而成虫生活于陆地。 1.卵雌蚊产卵于积水中。蚊卵小,长不足1mm,多为灰黑色。按蚊卵呈舟形,两侧有浮毅,产出后浮在水面。库蚊卵呈圆锥形,无浮弱,产出后粘在一起形成卵筏浮千水面。伊蚊卯一般呈橄榄形,无浮裂,单个沉在水底。蚊卵必须在水中才能孵化,在夏天通常经2~3天后孵出幼虫。 2幼虫俗称“子平"。幼虫共分4龄,1龄幼虫长约1.5mm,4龄幼虫长约12mm。幼虫分头、胸、腹3部,各部着生毛或毛丛。头部有触角、复眼、单眼各1对,口器为咀嚼式,两侧有细长密集的口刷,迅速摆动以摄取水中的食物。胸部略呈方形、不分节。腹部细长,可见9节。前7节形状相似,第8节背面有气孔器和气门或细长的呼吸管,是幼虫期蚊分类的重要依据。库蚊呼吸管细长,伊蚊呼吸管粗短;按蚊缺呼吸管,但有气门,各腹节背面有掌状毛(float hair),有漂浮作用。在气温30屯和食物充足的条件下,幼虫期经约5~8天发育,蜕皮4次变为蛹(pupa)。 3蛹侧面观呈逗点状,胸背两侧有1对呼吸管,是分属的重要依据。蛹不食能动,常停息于水面,遇惊扰时迅速潜入水中。蛹的抵抗力强,在无水情况下,只要保持一定的湿润,仍能羽化为成蚊。4.成蚊新羽化成蚊经1~2天发育,即行交配、吸血、产卵。自卵发育到成蚊所需时间取决于温度、食物及环境等因素,在适宜条件下约需9~15天,一年可繁殖7~8代。 三属蚊生活史各期主要鉴别特征见表18-1。 【生理与生态】 1.滋生习性成蚊产卵的地点就是幼虫的滋生地,蚊滋生地的区分在防制上有重要的意义。各种蚊对滋生环境有一定的选择,可分为5种类型:(1)田塘型:主要包括稻田、沼泽、芦苇塘、各类池塘、草塘、人工湖等大型或较大积水场所,是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的主要滋生地。 (2)缓流型:主要包括清洁的小溪、灌溉沟渠、溪床、积水梯田、渗水坑岸边等,是微小按蚊的主要滋生地。 第十八章昆虫纲213 按蚊属 库蚊属 伊蚊属 ~橄榄形 舟形 "翌七?节『、散产 ..倒垂水面下 长.一细呼吸管细长口窄 勹一叩芍 、以',二散产 沉于水底 呼吸管粗短 ..倒垂水面下 呼吸管略粗口宽 飞亏 漂浮于水面 无呼吸管 =习说茄气 幼虫平浮千水面(子予) 呼吸管粗短口宽 、于颗须助 \~I翅无黑白斑 ..下频须与喙等长..下颗须长,超过喙,、If..下额须与喙体与停留面平行体与停留面平行图18-4按蚊、库蚊与伊蚊的形态区别表18-1按蚊、库蚊、伊蚊生活史各期主要鉴别特征圆锥形,无浮痰,集成卵筏,浮于水面呼吸管长而细,有呼吸毛多对,无掌状毛,静止时头下垂,与水面成角度呼吸管细长,管状,口小,无裂隙,体大多棕褐色雌蚊触须甚短,短于喙之半,雄蚊则比喙长,翅多无黑白斑,足多无白环。停息时,体与喙有角度,体与停落面平行于水底呼吸管短而粗,有呼吸毛l对,无掌状毛,静止时状态或三角形,无裂隙,体黑色雌蚊触须同库蚊,雄蚊与喙等长,翅无黑白斑,足有白环。停息时,同库蚊214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3)丛林型:主要包括丛林浓荫下的山溪、荫蔽的山涧溪床、泉潭等小型清洁积水体,是大劣按蚊的主要滋生地。(4)污水型:主要包括洼地积水、阴沟、下水道、污水坑、沙井、浅潭、清水粪缸、污水池,是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的主要滋生地。(5)容器型:包括入工容器(如缸、罐、坛才面盆、碗、瓶、盒、废旧轮胎等)和植物容器(如树洞、竹筒、叶腋、椰子壳等),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主要滋生地。 2.成蚊交配蚊羽化后1~2天便可交配,通常在吸血前交配。交配是在群舞时进行的,群舞是几个乃至几百、数千个雄蚊成群地在草地上空、屋檐下或人畜上空飞舞的一种性行为。雌蚊飞入舞群即与雄蚊完成交配,然后离去。通常雌蚊一生只需交配一次。 蚊的活动主要是指寻觅宿主吸血的行为,其活动能力与温度、湿度、光照及风力等有关。多数蚊种在清晨、黄昏或黑夜活动,而伊蚊多在白天活动。在我国偏嗜人血的按蚊,如微小按蚊、嗜入按蚊、大劣按蚊,其活动高峰多在午夜前后;兼嗜人畜血的,如中华按蚊,其活动高峰多在上半夜。 3吸血习性雄蚊不吸血,只吸食植物汁液及花蜜。雌蚊必须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卵巢才能发育、产卵,在吸血过程中雌蚊获得病原体成为传播媒介。 蚊虫对宿主的选择性因蚊种而异。大劣按蚊、嗜人按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等偏嗜人血,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等偏嗜家畜血。偏嗜人血的蚊可兼吸动物血,嗜吸动物血的也可兼吸人血。即使是同一蚊种,其吸血习性也可发生变化,如在海南岛的微小按蚊主吸人血并家栖,而大陆的微小按蚊则不同程度地吸取家畜血液并野栖。这种差别也反映在它们的媒介效能上,即偏嗜人血的蚊,传播入体疾病的机会较多,往往是蚊媒疾病的主要媒介。因蚊能兼吸人和动物的血,故能传播人兽共患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黄热病。蚊吸血习性是判断蚊与疾病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4生殖营养周期和生理龄期蚊每次从吸血到产卵的周期称为生殖营养周期(gonotroph ic cycle)。生殖营养周期分3个阶段:一是寻找宿主吸血阶段;二是胃血消化和卯巢发育阶段;三是寻找滋生地产卵阶段。3个阶段所需的时间主要决定于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的速度,并受栖息场所内的温度和湿度影响。正常情况下,两次吸血的间隔时间与其卵巢发育周期相一致,但也有个别蚊种需吸血2次以上才使卯巢发育成熟。雌蚊一生中会经历3~7次生殖营养周期,产卵总数几十个至几百个不等。雌蚊的生殖营养周期的次数是蚊虫存活时间的一个度量指标,称为生理龄期(physiological age)。蚊虫每排卵一次,在卵巢小管上就留有一个膨大部,所以可根据卵巢小管上膨大部的数目多少,判断雌蚊的生理龄期。生理龄期的次数越多,传播疾病的机会也越大,故生理龄期的判断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5.栖思习性雌蚊吸血后即寻找比较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栖息。雌蚊在室内多栖于蚊帐内、床下屋角、门后、墙面及杂物上,在室外多栖千草丛洞穴、树下及入畜房舍附近的农作物中。栖性大致分为3类:(1)家栖型:蚊吸饱血后仍停留室内,待胃血消化、卯巢成熟才飞离房舍,寻找产卵场所,如淡色库蚊、嗜入按蚊。 (2)半家栖型:蚊吸血后稍在室内停留,然后飞出室外栖息产卵,如中华按蚊。 (3)野栖型:蚊吸血至产卵完全在野外完成,如大劣按蚊。 蚊栖性分型并非绝对,即使同一蚊种,因地区、季节或环境的不同,其栖性也会改变。蚊虫的活动和栖息习性关系到杀虫剂的应用效果特别是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蚊帐处理的效果。 6.季节消长和越冬蚊的季节消长与温度、湿度和雨扯等密切相关。我国气候南北悬殊,各蚊种季节消长亦不同。同一地区的不同蚊种,或不同地区的同一蚊种,也因蚊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季节消长。如中华按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每年3月初出现第一代幼虫,成蚊密度在5月起始上升,7月达高峰,9月以后下降,但在中国台湾地区,成蚊密度每年4~9月有两个高峰。 第十八章昆虫纲215 虫媒病的流行季节与媒介蚊虫的季节消长有关。 越冬是蚊对冬季气候季节性变化的一种生理适应现象。蚊本身规律性生理状态受到阻抑,进入休眠或滞育状态。以成蚊越冬的雌蚊表现为不吸血,卵巢停止发育,脂肪体增大,隐匿于山洞、地窖、墙缝、暖房、地下室等阴暗、温暖、潮湿、不大通风的地方,不食不动,新陈代谢降至最低点;到次年春暖时,蚊始复苏,飞出吸血产卵。伊蚊大多以卯越冬,嗜人按蚊也可以卵越冬;以幼虫越冬的多见于清洁水体滋生的蚊种,如微小按蚊。骚扰阿蚊也可以幼虫越冬。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全年各月平均温度均达10"C上,蚊虫无越冬现象。越冬机制复杂,受外界因素如温度、光照、内分泌调节、种的遗传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重要传病种类及与疾病的关系l蚊类不仅吸血骚扰,而且传播多种疾病。中国重要的传病蚊种如下:1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灰褐色,中型蚊种。雌蚊触须较细,触须具4个白环,末端两白环宽,常相互连接;翅前缘基部暗色;后足附节仅有窄端白环;腹侧膜上无“T”形暗斑。该蚊是中国独有蚊种,分布仅限千在北纬34°以南地区,主要滋生于水草多、有遮阴、水质清凉的静水或缓流小积水中,如稻田、水坑、灌溉沟、菱白田、苇塘等处,是疤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媒介,传疤效率高于中华按蚊。 2中华按蚊(An. sinensis)灰褐色,中型蚊种。雌蚊触须具4个白环,顶端2个宽,末端2个窄;翅前缘具2个白斑,尖端白斑大;腹侧膜上有“T”形暗斑;后足1~4距节具窄端白环。该蚊分布于除新疆和青海以外的全国各省、自治区,是广大平原,特别是水稻种植区症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媒介,虽然不是高效的传播媒介,但由于种群数植大,可引起暴发性流行。幼虫主要滋生在稻田、缓流,如小溪、沟渠、渗出水等处。 3微小按蚊(An. minimus)棕褐色,小、中型蚊种。雌蚊触须具3个白环,末端2个白环等长并夹一约等长的黑环;触须后部有一较窄白环,上述黑、白环也可有变化;翅前缘具4个白斑;各足趼节一致暗色。该蚊是中国南方山区症疾的重要媒介。 4大劣按蚊(An. dirus)灰褐色,中型蚊种。雌蚊触须具4个白环,顶端白环最宽。翅前缘脉具6个白斑,第六纵脉有6个以上黑斑。各足股节和胫节都有白斑,后足胫节和第l距节关节处有一个明显的宽白环。大劣按蚊是热带丛林型按蚊,主要滋生千丛林边缘荫蔽的溪床积水、浅潭、小池等处。大劣按蚊在我国主要分布千海南以及云南西部少数地区,通常有较高的自然感染率,是海南症疾媒介防制的主要对象。 5淡色库蚊(Cu/ex pipiens pa/lens)和致倦库蚊(Cx. p. quinquefasciatus)色褐、红棕或淡褐,中型蚊种。成蚊的共同特征是:喙无白环;各足附节无淡色环;腹部背面有基白带。两者的形态、生态习性近似,但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不同,以北纬32°~34°分界,致倦库蚊分布在南方广大地区,淡色库蚊分布千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在分界区可有它们的中间型。两者都被称作“家蚊",是室内常见的叮刺吸血蚊虫,也是城市灭蚊的主要对象之一。幼虫主要滋生在污染的小型水体,特别是污染的坑洼、水沟以及容器积水中。两者都是班氏丝虫病的主要媒介,也是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 6三带喙库蚊(Cx. tritaeniorhynchus)棕褐色,小型蚊种。喙中段有一宽阔白环,触须尖端为白色;各足附节基部有一细窄的白环;第2~7腹节背面有基部淡色带。分布除新疆和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自治区,是绝大多数地区稻田优势蚊种,但也广泛滋生在沼泽、池塘、灌溉渠、洼地积水等。雌蚊兼吸人畜血液,但偏吸牛、马、猪、犬等血液,是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 7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中小型黑色蚊种,有银白色斑纹。在中胸盾片正中有一白色纵纹,从前缘延伸至小盾片前区分叉。后驸1~4节有基白环,末节全臼。腹部背面2~6节有基白带。分布较广,北达沈阳(约北纬41.8°),西北至宝鸡,西南到西藏,但以北纬34°以南为常见。多滋生在居民点及其周围的容器(如缸、罐、盆、废弃轮胎等)和植物容器(如竹筒、树洞等)以及石穴等小型积水中,是登革热、寨卡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216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 8.埃及伊蚊(Ae. aegyp ti)深褐或黑色且具银白色或白色斑纹,中型蚊种。中胸背面两肩侧有1对由白宽弯鳞形成的长柄锄刀状斑,两白斑之间有1对金黄色纵线,形成一弦琴状斑纹。分布限于北纬22°以南的海南、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南部。主要滋生在室内及其周围容器积水中。雌蚊偏吸人血,而且在一个生殖营养周期中有多重吸血的习性,因而增加了传播疾病的机会。埃及伊蚊也是登革热和寨卡热的传播媒介。 [防制原则】由于蚊对杀虫剂抗药性愈来愈严重,加之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单纯依赖化学灭蚊的做法已不可取,当前多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进行防制。 1.环境治理通过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改变滋生环境,减少人蚊接触机会。对稻田滋生地采用间歇灌溉、铲除岸边杂草和稻田养鱼等措施;对污水型滋生地可采用疏通下水道、污水沟,改阳沟为暗沟并封闭、污水井加盖、填平污水池等方法;对容器型滋生地采用搞好环境卫生,平洼填坑、处理竹筒、翻缸倒罐及清除废弃器皿、加强轮胎堆放的管理等措施,以达到减少蚊幼虫滋生地之目的。 2化学防制双硫磷、倍硫磷、毒死婢、杀蛂松和辛硫磷等是杀灭蚊幼虫的主要药物。灭成蚊有下列方法:(1)室内速杀:通常采用化学药物复合配合剂,用喷雾器、气雾罐等器械喷洒室内或蚊虫栖息场所。 (2)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多用于媒介按蚊的防制,是防制症疾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家栖蚊类有明显效果。常用的滞留喷洒杀虫剂有马拉硫磷、甲啥硫磷和拟除虫菊酷类等。可湿性粉剂配制的水悬剂适于喷洒吸水性强的泥墙、砖墙,乳剂适用于木板、水泥等表面光滑的墙面。我国率先使用澳氮菊酣或其他拟菊酷类杀虫剂浸泡蚊帐或喷洒蚊帐,控制症疾效果明显。目前,WHO在非洲推荐使用药物浸泡蚊帐防控疤疾。 (3)室外灭蚊:一般用于某些蚊媒病,如登革热或乙型脑炎流行时,对区域或病人家内外及其周围处理。在疫区大面积采用超低容量喷洒法快速灭蚊,在居民点一般用辛硫磷及马拉硫磷合剂;在村庄周围可用马拉硫磷乳油。 3.生物防制包括放养食蚊鱼类和施放生物杀虫剂。例如在水沟、水池、河溪放养柳条鱼,在荷花缸、消防缸及公园内的小型水池放养观赏鱼类,在饮用水缸放养罗非鱼、中华斗鱼,在稻田内放养鲤鱼、非洲卿鱼以及在灌溉沟内放养草鱼等。对一时不能改造的污水池、蓄水池、消防池以及城市的一般水池可投入化学杀虫剂或生物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丛,)Bti-14株或球形芽胞杆菌(B. sphaericus, Bs)制剂。 4法规防制利用法律或条例规定防止媒介蚊虫的传入、对蚊虫防治进行监督以及强制性的灭蚊等。特别要加强机场和港口的检疫,防止媒介蚊虫入境,通过运输工具扩散。 第二节 蛉白 白蛉(sand fly)属双翅目、长角亚目(Nematocera)、白蛉科(Phlebotomidae)。全世界已知700余种,我国记录的有40余种(亚种)。 [形态] 成虫多为灰褐色,体长l.5~4.0mm,全身密被细毛。复眼大而黑。触角细长,分16节,雄蛉长千雌蛉。触须5节,向下后方弯曲。口器较粗短,为刺吸式,基本构造与蚊喙同。口腔内大多有口甲和色板,咽内有咽甲,口甲、色板和咽甲形状为分类依据。胸背隆起呈驼背状。翅狭长,被有细毛,末端尖,停息时两翅向后上方竖立呈V字形。胸部腹侧具足三对,足细长。腹部分为10节,第2~6节背板着毛或竖立或平卧或两者混杂。雌蛉腹部尾端有尾须1对,腹内有受精痰;雄蛉外生殖器如钳状。雌蛉受精狐和雄蛉外生殖器的形态是分类的依据(图18-5)。 第十八童昆虫纲217 雄性外生殖器咽甲受精埏 【生活史】 白蛉的发育属完全变态,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图18-6)。卵呈棕褐色,长椭圆形,卵壳具网纹,长约0.4mm,经1~2周孵化出幼虫。幼虫白色,呈小毛虫状,分4龄。幼虫尾端具尾猴,l龄幼虫只有1对尾泉,2~4龄幼虫有2对尾崇。4龄幼虫长约3mm。幼虫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约经3~4周化蛹。蛹体外无茧,尾端附着4龄幼虫蜕下的皮,淡黄色。蛹不食不动,约经1~2周羽化为成虫。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雄蛉一生可交配2~3次,雌蛉通常一生交配一次,多在吸血前进行,吸血后3~10天产卵,可产卵多次,一生产卵60~80粒。雌蛉寿命不超过1个月。 (生态】 1.滋生地白蛉幼虫生活在土壤中,深度一般不超过10cm。隐蔽、温湿度适宜、土质疏松且富含有机物的场所,如房屋、畜舍、厕所、窑洞、墙缝或洞穴等,均适于幼虫滋生。 2.食性仅雌蛉吸血。腹部背板毛竖立类白蛉 多吸人和哺乳动物血,平卧类白蛉多吸食鸟类、两栖l类和爬行类动物血。中华白蛉在平原地区嗜吸人血,而在山丘地区则嗜吸狗血,兼吸人血。 3.栖息与活动成虫通常栖息千室内外阴暗、 潮湿、避风的场所,如屋角、墙缝、畜舍、地窖、窑洞、桥洞、洞穴、石缝等处。家栖型蛉种主要栖息于居室否18-6白蛉生活史示意图内和畜舍内,如中华白蛉、长管白蛉;野栖型蛉种主要栖息于野外或荒漠地区的洞穴、枯井,如四川白蛉、吴氏白蛉。白蛉的飞翔能力弱,一殷做跳跃式短距离飞荆,活动范围一般在直径30m以内,但野栖蛉种活动范围较广。白蛉活动时间通常从黄昏到次日黎明。 4季节消长与越冬白蛉通常每年出现约3~5个月。如中华白蛉家栖型的活动季节在5~8月,6月为高峰,而野栖型的活动季节在5~9月,7月为高峰。白蛉一年常繁殖l代,少数可繁殖2代。白蛉以4龄幼虫滞育越冬,其滞育期可达8~9个月。 (重要蛉种] 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体长约3.0~3.5mm,淡黄色,竖立毛类,口甲不发达,无色板。咽甲的前、中部有众多尖齿,基部有若干横脊。受精痰纺锤状,分节,但不完全;痪管长度是翍体长度的2.5倍。雄蛉上抱器第2节有长毫5根,2根位于顶端,3根位于近中部,生殖丝长度约为注精器的5倍(图I8-5)。中华白蛉广泛分布在北纬18°~42°,东经102°~124°之间。 218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字 [与疾病的关系】白蛉除叮人吸血外,在我国可传播杜氏利什曼原虫,导致内脏利什曼病。国内主要传播媒介有:CD中华白蛉,是除新疆、甘肃西部及内蒙古额济纳旗以外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长管白蛉(P. longiductus),是新翋南部老居民区的传播媒介;@亚历山大白蛉(P. alexandri),是新疆吐鲁番和甘肃西部的传播媒介;@吴氏白蛉(P. wui),是新耻塔里木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等荒涣地区的传播媒介。[防制原则】白蛉的防制以控制成蛉为主,辅以改造环境以防止幼虫滋生。杀灭成蛉的药剂有澳氧菊酣、顺式氯氮菊酷和马拉硫磷等,用以进行室内滞留喷洒,家犬药浴。个人防护可使用细孔蚊帐、纱窗、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驱蚊露)或以艾嵩烟熏等。(沈波) 第三节蠓 蠓(midge)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蠓科(Ceratopogonidae)0其中库蠓(Culicoides)、细蠓(Leptoconaps)和铁蠓(Forcipomyia)等属是嗜吸人畜血液的类群,通称吸血蠓(b山ng midges)。世界已知吸血蠓有1670余种,我国有410余种。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是同体库蠓(Culicoides homotomus),其次是许氏库蠓(C. schultzei)。 成虫褐色或黑色(图I8-7)长1~6mm。头部半近球形。复限肾形。触角丝状分15节,各节上有轮毛,雄蠓比雌蠓多。口器为刺吸式。在触角基部上方有浅色的单眼l对。胸部背面呈圆形隆起。翅短宽,翅上常有斑和微毛,为分类依据。足细长。腹部末端,雌蠓有尾须1对,雄蠓形成外生殖器。生活史为完全变态。雌蠓交配吸血后产卯,约经5天孵化。幼虫分为4龄,生活于水中、湿土或沙土中,经3~5周化蛹。蛹1周后羽化(图18-7)。雌蠓寿命约1个月。仅雌蠓吸血,吸血对象为脊椎动物。在白天或黄昏和黎明活动,因种而异。成虫多栖息千树丛、竹林、杂草、洞穴、畜舍等避风、避光处。蠓的活动多数在栖息地周围以200~500m为半径的范围内。以幼虫或卵越冬。蠓叮刺可引起皮炎。某些库蠓传播常现丝虫病(分布于非洲和拉丁美洲)、链尾丝虫病(分布于非洲)和奥氏曼森丝虫病(分布于拉丁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我国福建和广东省从台湾蛾蠓体内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在内蒙古分离到土拉弗菌。在我国,蠓与人体疾病的关系尚不清楚。 幼虫 蠓的种类多,数量大,滋生地广泛,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在有吸血蠓类地带野外作业的人员可涂擦桉树油等驱避剂或燃点艾草、树枝,以烟驱蠓。在人群聚居区,应搞好环境卫生,填平洼地;对成蠓出入的人房、畜舍和幼虫滋生地的沟、塘、水坑等环境用马拉硫磷或澳氮菊酷等进行喷洒。 第十八章昆虫纲 第四节蚋 蚋(black fly)属千双翅目、长角亚目、蚋科(Simuliidae)。全世界已知1660余种,我国已知约210种。我国重要种类有:斑布蚋(Simulium maculata)、黄足纺蚋(S. aureohirtum)、宽足纺蚋(S. vemum)、双齿蚋(S. bidentatum)等。 成虫短粗,体长1.2-2.5mm,呈黑色或棕黑色(图18-8)。雄蚋两眼相连;雌蚋两眼分离。触角粗短,如牛角状,具9~l2节。口器为刺吸式。胸部背面隆起。翅宽短,未端圆。足短粗。雌、雄蚋的尾器都不很明显。生活史为完全变态。雌蚋交配吸血后将产卵于清净流水中的水草或石块上,聚集成堆,约5天孵化。幼虫有6~9龄,以尾部附着在物体上,以水中微小生物为食,3~10周发育成熟。成熟幼虫在茧内化蛹。约2~6成虫周羽化(图18-8)。雌蚋寿命3~4周。仅雌蚋吸血。多数蚋种在白天活动。成虫栖幼虫//卵息千野草及河边灌木丛。飞行距离一般为2~10km。以卵或幼虫在水下越冬。 蚋叮剌可引起皮炎、超敏反应及"蚋图18-8蚋生活史示意图热”,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同时,蚋可传播人的盘尾丝虫病(分布千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西部)和奥氏丝虫病(分布于拉丁美洲和西印度群岛)。 消灭蚋成虫,可用药物喷洒畜禽圈舍。在野外工作时,可使用避蚊胺等驱避剂进行个人防护。清除有幼虫和蛹的水草、树叶、石块等以消除滋生地。 第五节虹 虹(tabanid fly)属于双翅目、短角亚目(Brachycera)、虹科(Taban i dae)。全世界已知约4230余种,我国已记录约420余种。国内常见种类有四裂斑虹(Chrysops vanderwulpi)、华广原虹(Taba几us signati pennis)、骚扰黄蛇(Atylotus miser)、中华麻虹(Haematopoatasinesis)等。 成虫粗壮,为中、大型昆虫,呈棕褐色或黑色,多数有鲜艳色斑和光泽,体长6-30mm,体表多软毛(图18-9)。头部一般有称为脾的瘤状物。雄虹两眼相接,雌虹两哏分离。触角短,分3节。口器为秪吸式。翅较宽,具横带、云雾斑或暗斑。雌、雄蚋的尾器较隐蔽。生活史为完全变态。雌虹交配吸血后产卵,通常产千稻田、沼泽、池塘的植物叶上,聚集成堆。约经1周孵化。幼虫有4~l3龄,滋生于水中或湿土中。约经数幼虫-//卵月至]年成熟,移至土中化蛹。经l~3周羽化(图18-9)。雌虹寿命约3~4周。雌虹通常嗜吸牛、马、骆驼等大型家畜的血,白天活动。成虫栖息于草丛树林中,多见于河边植被上。虹的飞判距离多数为5~12km。心忙以幼虫越冬。在稻田区,蛇幼虫叮咬农民的手脚,可引起皮肤损伤。成虫叮咬人体可引起荨麻疹样皮炎。虴传播人畜共患的土拉弗氏菌病和炭疽。在非洲可传播罗阿丝虫病。 虹滋生地高度分散,滋生地类型多样,防制比较困难。防制主要针对成虫,以防护为主,药物杀灭为辅。在野外工作时,裸露皮肤涂擦野蒲荷精油(D-8-acetoxycarvolanaceton e)等驱避剂。在稻田工作时亦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幼虫叮咬。在虹的栖息场所喷洒杀虫剂。 (木兰) 第六节蝇 蝇(fly)属双翅目,环裂亚目(Cyclorrh ap ha),全世界巳知34000余种,我国记录4200余种。在我国与人类疾病有关的蝇类多属蝇科(Muscidae)、丽蝇科(Calliphoridae)、麻蝇科(Sarcophagidae)、厕蝇科(Fanniidae)、狂蝇科(Oestridae)及皮蝇科(Hypoderma tidae)等。 [形态l成虫体长4~14mm。呈暗灰、黑、黄褐、暗褐等色,或有蓝绿、青、紫等金属光泽。全身被有崇毛。1.头部呈球形或半球形。一对复哏大,通常雄蝇两眼间距离窄或相接,雌蝇较宽。头顶有3个单眼排成三角形。触角分3节,第3节最长,其基部前外侧有1根触角芒。非吸血蝇类的口器为秪吸式,由基喙、中喙和口盘(含1对唇瓣)组成,基喙上有1对单节触须。口器可伸缩折叠,以口盘直接祗吸食物(图18-10)。吸血蝇类的口器为刺吸式,中喙较细长而坚硬,唇瓣退化,喙齿发达。 成虫头部 前缘脉业前缘脉 下腋瓣上腋瓣厂『\\\Y//` 翅瓣.、···-~俨·一...-··5爪爪垫爪间突2胸部前、后胸退化,中胸特别发达。中胸背板上梁毛的排列形式、条纹特征是分类的依据。翅除短的前缘脉和亚前缘脉外,有6条不分支的纵脉和1条腋脉,其中第4纵脉末端的弯曲形状为分类鉴别特征。翅基部有翅瓣和上、下腋瓣,部分蝇下腋瓣不发达或退化。蝇足多毛,末端具爪、爪垫各一对和一个刚毛状的爪间突。发达的爪垫密布纤毛,可分泌黏液,具黏附作用并能携带病原体(图1810)。3腹部圆简形,末端尖圆。末端数节为外生殖器。卵生雌蝇有产卵器,产卵时伸出。雄蝇外生殖器是蝇种鉴定的重要依据。【生活史】蝇的发育属完全变态,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图18-11)。多数蝇种为卵生,少数为卵胎生(如狂蝇、舌蝇、多数麻蝇等)。 1卵乳白色,椭圆形或香蕉形,长约lmm,卯粒常堆积成块。约经1天孵化出2幼虫又称为姐,乳白色,无眼也无足,多数为圆柱形,前尖后钝。幼虫分3龄,长l~l3mm不等。头尖小,有1对口钩外露;胸分3节,2、3龄幼虫的第1胸节两侧有前气门1对;腹部10节,第8腹节后侧有后气门l对,由气门环、气门裂和钮孔组成(图18-12)。幼虫后气门的形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幼虫在滋生场所经2次蜕皮发育为成熟的3龄幼虫后,即爬到滋生物周围疏松的土层中,虫体缩短,表皮变硬而化蛹。幼虫期约为4~12天,图18-11蝇生活史示意图而专性寄生蝇的幼虫期可达9~11个月。3.蛹圆筒形,初为黄白色,后转呈棕褐色至黑色,长5~8mm。蛹不食不动,温湿度适宜环境中,经3~17天羽化。蛹对高温耐受性差,但对低温耐受。4.成虫羽化2~3天后进行交配,一般一生仅交配l次,数日后雌蝇产卵。雌蝇一生产卵3~8次,每次产卵数十粒至二百多粒。在适宜条件下,蝇完成生活史需8~30天,成蝇寿命一般l~2个月。 舍蝇丝光绿蝇 蝇金头大 底腐蝇 夏厕蝇巨尾阿丽蝇黑尾黑麻蝇既赘蝇图18-12常见蝇种成虫及其三龄幼虫后气门模式图蝇类一般每年可繁殖7~8代,在我国南方可达10代以上。 【生态l 1.幼虫习性蝇幼虫分为自生和寄生两类。营自生生活的幼虫生长发育以滋生物作为食物和栖息场所。根据滋生物性质分为人粪类、畜禽粪类、腐败的动物质类、腐败的植物质类和垃圾类。蝇种不同,其滋生场所不同。住区蝇种对滋生物要求不太严格。如家蝇幼虫是杂食性的,几乎在上述各类型滋生物中均能滋生,但最喜欢的是畜粪和腐败植物。 寄生千人和脊椎动物的幼虫根据寄生特性分为: (1)专性寄生:幼虫在宿主活组织中寄生才能完成生活史。如羊狂蝇寄生于羊鼻腔和鼻窦,宽额鼻狂蝇寄生于马的鼻腔和鼻窦,纹皮蝇寄生千牛皮下,肠胃蝇寄生于马消化道。部分幼虫对宿主和寄生部位无选择性,如姐症金蝇和黑须污蝇等。 (2)兼性寄生:幼虫通常是腐食性或尸食性蝇种。在特殊条件下营寄生生活,多寄生在坏死组织中。如丽蝇科和麻蝇科的蝇种。(3)偶然性寄生:蝇卵或幼虫被误食入消化道或幼虫入侵泌尿生殖道寄生。如住区蝇类以及果蝇酪蝇和尾姐蝇等。 2食性成蝇的食性复杂。不食蝇类口器退化,不能取食,如狂蝇、皮蝇和胃蝇科蝇类;吸血蝇类以动物与人的血液为食,雌、雄性均吸血,如既鳖蝇;住区非吸血蝇类多数为杂食性,以腐败的动植物,人和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分泌物和脓血等为食。蝇取食频繁,且边食、边吐、边排便,该习性在蝇类机械性传播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活动与栖息蝇类的活动和栖息场所因种类而异。蝇类的活动主要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如家蝇在4~7"C仅能爬动,20"C以上才比较活跃,在30~35"C时最活跃。大多数蝇类在白天活动,夜间常栖息在白天活动的场所,如家蝇常栖息在室内的天花板、墙、电线或悬空的绳索上。蝇善飞期,如家蝇每小时可飞行6~8km,通常活动范围为I-2km内,有时可随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扩散。 4.季节消长一般可将我国蝇类分为春秋型(如巨尾阿丽蝇)、夏秋型(如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黑尾黑麻蝇)、夏型(如舰鳖蝇)和秋型(主要为家蝇)。其中以夏秋型和秋型蝇类与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关系最为密切。 5越冬蝇除卵外的各时期都可越冬,蝇越冬虫期因种或地区而异。多数蝇类以蛹越冬,如金蝇、丽蝇、麻蝇等;有的以幼虫越冬,如厕蝇、绿蝇等;有的以成虫越冬,如舰腐蝇、红头丽蝇等。而家蝇在不同地区可以不同虫期越冬。以蛹越冬者多数在滋生地附近的表层土壤中;以幼虫越冬者多在滋生物底层;成虫则在暖室、地窖、地下室等温暖隐蔽处越冬。在冬季平均气温在10"C以上的地区,家蝇可终年活动,无越冬。 【常见蝇种】 1家蝇(Musca domestica)体长5~8mm,灰褐色。胸部背面有4条黑色纵纹;翅第4纵脉末端向上急弯成折角,梢端与第3纵脉靠近;腹部橙黄色,并具有黑色纵条(图18-12)。幼虫主要滋生于腐败的植物、畜粪和垃圾中,成虫在温暖季节通常在室外,秋凉季节则侵入室内。 2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体长5~10mm,呈绿色金属光泽,颊部银白色,胸背部祟毛发达(图18-12),腋瓣上无毛。幼虫主要滋生于腐败的动物质中,成蝇喜在腥臭腐烂的动物质和垃圾等处活动,在繁殖盛期也常飞入住室或食品店及菜市场。 3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a)体长8-11mm,躯体肥大,头宽千胸,体呈青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深红色,颊部橘黄色(图18-12)。幼虫常滋生在入畜粪便、禽粪、垃圾和腐肉中。成虫活动千腐烂的瓜果、蔬菜及粪便周肥,在繁殖盛期也能侵入室内。 4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体长5-12mm,颊部黑色,胸部暗青灰色,胸背前部中央有3条短黑色纵纹,中央的1条较宽,腹部背面有深蓝色金属光泽(图18-12)。幼虫主要滋生在半稀@.,人粪尿中,也可在腐败的动物质和垃圾中,成蝇主要在室外活动,出没在垃圾、厕所及人的食物等处。 第十八章昆虫纲223 5.黑尾黑麻蝇(Helicophagel/amelanura)体长6~12mm,暗灰色,胸背面有3条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的棋盘状斑(图18-12)。幼虫滋生在人畜粪便中,成虫活动千室外,也可飞入室内。 6眠腐蝇(Muscina stabu/ans)体长6~9mm,胸部背面有4条暗黑色条纹,中央2条较明显,翅第4纵脉末端呈弧形。腹部具或浓或淡的斑(图18-12)。幼虫主要滋生在人畜粪便、腐败植物及垃圾中。成虫见于室内外,春夏季常侵入室内。 7夏厕蝇(Fannia canicularis)体长5~7mm,灰色。翅第4纵脉直,末端与第3纵脉有相当距离;腹部第1、2合背板,第3、第4背板有倒“T”形暗斑,其两侧呈黄色(图18-12)。幼虫滋生于人、畜粪便以及腐烂植物质中。成虫喜入室飞翔,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 8眠鳌蝇(Stomoxys caicitrans)体长5~8mm,暗灰色,形似家蝇,刺吸式口器,胸部背面有4条不清晰的黑色纵纹,翅第4纵脉末端呈弧形弯曲(图18-12)。幼虫主要滋生在禽、畜粪或腐败的植物质中。成虫在室外活动,刺吸入畜血液,多分布千北方地区。 [与疾病的关系】蝇类对人体的危害,除骚扰吸血外,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疾病和蝇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蝇姐病。 1.传播疾病蝇类传播疾病包括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种方式。 (1)机械性传播:蝇类特有的食性使非吸血蝇类通过体内外携带病原体,将病原体传播扩散。蝇可传播痢疾、霍乱、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肠道原虫病、肠道蠕虫病、结核病、细菌性皮炎、雅司病、沙眼和结膜炎以及炭疽等。 (2)生物性传播:舌蝇(Glossina spp)能传播流行于非洲的人体锥虫病。此外,冈田绕眼果蝇(Amiotaokadai)是结膜吸吮线虫的中间宿主。 2.蝇姐病(myiasis)蝇幼虫寄生千入或动物的组织或腔道内而导致的疾病,感染的幼虫以宿主组织为食,引起宿主发病。蝇幼虫为蝇姐病的病原,去除病原后,该病即痊愈,除局部或严重损伤脏器外,一般无后遗症。根据寄生部位,蝇姐病分为以下类型:(3)耳、鼻、咽和口腔蝇咀病:常因患病器官分泌物有异味,而诱使蝇类产卵或产幼虫而致病。致病的有家蝇、腐蝇、金蝇、绿蝇、丽蝇、黑麻蝇、亚麻蝇、狂蝇、污蝇等腐中的蝇种。 (4)胃肠道蝇姐病:通常因人误食被蝇卵或幼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所致。多数患者有消化道症状,常在呕吐物或粪便中发现蝇姐。致病蝇种繁多,以丽蝇科和麻蝇科中的蝇种最多,偶见食岈蝇、酪蝇和果蝇等科中的部分蝇种。 (5)泌尿生殖道蝇姐病:因外阴部的异味诱使蝇类产卵或幼虫,幼虫进入泌尿生殖道而致病。致病蝇类有家蝇、厕蝇、金蝇、绿蝇和别麻蝇等属中的一些蝇种。(6)创伤蝇姐病:由于创伤出血、伤口化脓所发出的气味诱蝇产卯或幼虫而致病。致病蝇类有金蝇绿蝇丽蝇亚麻蝇和污蝇等屈中的一些蝇种。[防制原则】灭蝇的基本环节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蝇的滋生场所。根据蝇的生态和生活习性,杀灭越冬虫期和早春第一代及秋末最后一代成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4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 1环境防制采取多种方法,限制蝇的滋生,如及时清除垃圾、粪便,生活垃圾装袋,堆肥和沼气发酵等。2.物理防制用淹杀、闷杀、烫煮、堆肥等方法杀灭幼虫及蛹;用直接拍打、捕蝇笼诱捕和粘蝇纸粘捕等方法杀灭成蝇;安装纱门纱窗防蝇飞入室内等。 3.化学防制灭蝇常用药物有马拉硫磷、倍硫磷、澳氝菊酷、氯氮菊酉由二氯苯酪菊酷和残杀威等。在蝇滋生场所,将杀虫剂中加入伏虫脉1号可提高杀灭幼虫效果。在成虫栖息场所,将杀虫剂和诱虫烯或23碳烯放入饵料中可提高诱杀成蝇的效果。 4.生物防制应用蝇类天敌和致病生物灭蝇。寄生性天敌主要为寄生蜂类,特异性寄生于蛹期。白僵菌、苏云金杆菌H-9或阿维菌素对杀灭蝇幼虫有很好的效果。(沈波) 第七节蛋 圣(flea)属于圣目(Siphonaptera),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外寄生虫。世界已知约2500余种(亚种),我国记录有650余种(亚种)。重要传媒多属于圣科(Pulicidae)、角叶圣科(Ceratophyllidae)、多毛圣科(Hystrichopsyllidae)和细圣科(Leptop-syllidae)等。 (形态】 成虫两侧扁平,棕黄至深褐色,体长一般为3mm左右。体表有向后方伸延的娱(bristle)、刺和杅(comb),以适于在毛间潜行(图18-13)。头部略似三角形。触角分3节,末节膨大,藏于触角窝内。眼位于触角窝前方,其形状、大小和发育程度因种而异,有的种类完全退化。刺吸式口器。触须通常为4节。胸部分3节,每节由背板、腹板各一块及侧板2块构成。有的种类前胸背板后缘具有前胸桲(pronotal comb)。无翅。足长而发达,附节分5节,末节有爪1对。腹部的前7节为正常腹节,每节由背板和腹板组成。雄圣8、9腹节、雌圣7~9腹节特化为外生殖器。第7节背板后缘两侧各有一组臀前泉,其后方为臀板(pyg心um)。臀板略呈圆形,为感觉器官。雌蛋腹部末端钝圆,在7~8腹板位置的体内有骨化较厚的受精痰。雄圣第9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上抱器和下抱器。 【生活史l触角前胸祁气门臀板圣生活史为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图18-14)。卯椭圆形,长0.4~动突2.0mm,暗黄色,表面光滑。卵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经3~7天孵出幼虫。幼虫分3龄,姐形,体白色或淡黄色,头部有咀嚼式口器和触角1触须对。胸部3节。腹部分10节,各节生有稀疏长猴l~2列,末节端部有1对肛柱。幼虫在阴暗潮湿的条件下,约经2~3周发育,蜕皮2次,变为成熟图18-13蛋成虫模式图幼虫。成熟幼虫吐丝做茧,在茧内蜕皮化蛹。茧呈黄白色,体外常粘着一些灰尘或碎屑。蛹具成虫雏形,头、胸、腹及足均已形成,并逐渐变为淡棕色。蛹期通常l~2周,有时可达1年,主要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蛹羽化时需外界的刺激,如空气的震动,动物走近、接触压力以及温度的升高等,均可诱使成虫破茧而出。由卯发育为成虫需3~8周。在自然条件下,我国北方地区多数圣种一年一代,少数两代;南方地区一年繁殖数代。成虫通常在吸血后进行交配,并在1~2天后产卵。雌圣一生一般产卵数百粒,有的可达数于粒,如蠕形圣。圣的寿命短者约2~3个月,长者可达1~2年。 [生态] 彸勹',1滋生地雌圣通常在宿主皮毛上和窝巢中产卵。由于卵壳缺乏黏性,宿主身上的卵最终都散落到其窝巢及活动场所,这些地方即为幼虫的滋生地,如鼠洞、畜禽舍、屋角、墙缝、床下以及土坑等,幼虫以尘土中宿主脱落的皮屑、成虫排出的粪便及粪便中未消化的血块等有机物为食;阴暗、温湿的周围环境是幼虫和蛹发育的适宜条件。 2.宿主蛋两性都吸血,通常一天需吸幼虫血数次,每次吸血2~10分钟。常边吸血边//卵排便,此与传病有关。有些种类在低温条件下耐饥能力可达3~9个月。圣的宿主范围图18-14蛋生活史示意图很广,包括哺乳类和鸟类,但主要是小型哺乳动物,尤以嗤齿类为多。圣善跳跃,如入圣跳高可达70cm,跳远可达31cm。圣对宿主的选择性可分为:多宿主型(如入圣)、寡宿主型(如缓慢细圣)和单宿主型(如松鼠附圣)。对宿主选择性不严格的种类,在传播疾病上意义较大。圣对宿主的寄生时间分为3个类型:O游离型:分为巢圣(如人圣)和毛圣(如印鼠客圣)两型。毛圣在传播虫媒病上有重要意义。@半固定型:雌圣吸血时间长(1~2周),如蠕形圣。@固定型:雌蛋毕生营寄生生活,如潜圣。 3.季节消长与越冬圣类季节消长大致可分为5型:O春季型(如斧形盖圣);@夏季型(如北方的人圣);@秋季型(如谢氏山圣);@冬季型(如缓慢细圣);@春秋型(如方形黄鼠蛋松江亚种)。同一种圣在不同地区的消长高峰不相同,如印鼠客圣在东北为8~9月,雷州半岛为4~6月。圣类以不同形式越冬,例如:宿主不冬眠的,圣可继续发育和繁殖;宿主冬眠的,圣则以成虫和蛹越冬。 [重要圣种] 1.印鼠客圣(Xenopsylla cheopis)眼崇l根,位千眼的前方。雄圣上抱器第1突起短,略呈三角形,第2突窄长,呈细指形。雌圣受精毅尾部基段微宽或等宽千头部(图18-15)。主要宿主为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在国内除宁夏、新疆、西藏无记录外,广泛分布。 印鼠客圣谢氏山蛋方形黄鼠圣松江亚种人圣.矗:42谢氏山圣(Oropsyl/asilantiewi)眼较小,眼祟3根,前胸梓刺的长度短于其前背板的宽度。雄圣上抱器不动突较宽短,可动突棒状,后缘呈弧形。雌圣受精翍略呈球形,尾部木端有发达的乳突(图18-15)。主要宿主为旱獭。分布于新翋、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 3.方形黄鼠圣松江亚种0 额紧l根,眼紧3根,具前胸祁。 226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 雄圣上抱器可动突略呈三角形,末端较宽,后缘有2根短刺祟。雌圣受精翍头部呈椭圆形,尾部呈纺锤形(图18-15)。主要宿主为黄鼠。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和河北。 4人蛋(Pu/lex irritans)在眼下方有眼娱1根。雄圣上抱器突起宽大呈半圆形,围绕着2个钳状突起。雌蛋受精娱的头部圆形,尾部细长弯曲(图I8-15)。宿主主要是犬、猫、猪、人、旱獭和野生食肉动物等。在国内分布广泛。 【与疾病的关系】 圣对人的危害包括吸血、寄生和传播疾病。蛋叮咬后,局部皮肤可出现红斑或丘疹,重者可出现丘疹样荨麻疹。潜蛋(Tunga spp)的雌圣可寄生千动物和人体皮下,引起潜圣病。该病在人体多见千中南美洲和热带非洲,在我国也曾有报道。蛋传播的疾病有:1.鼠疫(p lag ue)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通常由圣类在嗤齿动物之间传播,人因被圣类叮咬而感染。当圣吸入病鼠血后,该菌在圣前胃的刺间增殖形成菌栓,造成前胃不完全栓塞或栓塞(图18-16)。当栓塞时,圣再次吸血时血液不能到达胃内,反而携带菌回流到宿主体内,使其感染。受染圣因饥饿,吸血频繁,使更多宿主感染。黄鼠、旱獭、长爪沙鼠和黄胸鼠等约13种为主要保虫宿主。印鼠客蛋、谢氏山圣、黄鼠圣和人蛋等约18种(亚种)为主要媒介。目前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千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的19个省(自治区)。鼠间鼠疫时有发生,人体感染偶有报道。 2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又称鼠型斑疹伤寒。病原体是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rwoseri)。主要在圣类与鼠类之间传播。立克次体在··....•圣的中肠上皮细胞内繁殖,细胞破裂后随粪便排出。人类因圣粪污染皮肤伤口或黏膜而感染。亦可通过干中燥圣粪尘埃经鼻、口、眼结膜进入体内而感染。立克次··-体在印鼠客圣可经卵传递。在我国褐家鼠和黄胸鼠是气•::.. 完全菌栓完全齿栓主要保虫宿主。印鼠客圣为重要的传播媒介,缓慢细图18-16圣前胃菌栓模式图蛋为鼠间流行的重要媒介。目前国内已基本控制该病。 3综虫病印鼠客圣、犬株首圣和人圣等可作为微小膜壳绛虫的中间宿主;具带病圣、缓慢细蛋、犬桏首圣、人蛋和印鼠客蛋可作为缩小膜壳绛虫的中间宿主;犬祁首圣、猫秤首蛋、不等单圣和人圣等可作为犬复孔绛虫的中间宿主。 [防制原则】 堵塞鼠洞,清扫禽畜棚圈,保持室内地面、墙角光洁。定期给狗、猫药浴。用敌敌畏、澳氛菊醋、二氯苯酪菊酷、残杀威和灭幼脉等或用鸡血藤、巴豆仁和除虫菊花的乙醇提取物等药物喷洒室内及禽畜棚圈,以杀灭圣及其幼虫。在鼠疫流行时应采取紧急灭圣措施,并加强个人防护,如穿防圣袜、裸露皮肤涂擦避蚊胺、假荆并等。捕杀或毒杀室内外的鼠类。 第八节甄, 寄生人体的乱(louse)属乱目(Phthiraptera)、吸乱亚目(Anoplura),乱科(Pediculidae)和阴乱科(Phthi rid ae)中的入乱(Pediculus humanus)和耻阴乱(Phthirus pubis)。人乱又分为两个亚种,即入体乱(P. h. humanus)和人头乱(P. h. capitis)。[形态] 1人乱成虫背腹扁平,体狭长,灰白色,雌虫体长为2.5~4.2mm,雄虫稍小(图l8-17)。头部往。小略呈菱形,触角分5节,各节粗细一致。眼只具一个小眼面。口器为刺吸式,由吸喙和口针组成。 第十八章昆虫纲227 口针不用时缩入头内的口针裂中。胸部3节融合,中胸背面两侧有气门1对。足租壮,3对足大小相似,各足胫节远端内侧具1指状胫突,附节仅1节,其末端有一弯曲的爪,爪与胫突合拢形成强有力的攫握器,能紧握宿主的毛发或衣物纤维。腹部第1、2节融合。第3~8节两侧有骨化的侧背片,每片上均有气门。雌乱腹部末端有2片瓣状尾叶,第8节腹面有一生殖腹片和1对生殖肢。雄乱腹部末端圆钝,3~7节背面各有两个小背片,腹部后端有缩于体内的阳茎。 雄虫腹面雌虫背面雌虫背面人体乱耻阴乱 人头乱和人体乱形态区别甚微,人头乱体略小,体色稍深,触角较粗短。 2耻阴乱成虫灰白色,体形宽短似蟹。雌乱体长为1.5~2.0mm,雄性稍小。胸部宽而短。前足及爪均较细小,中、后足胫节和爪明显粗壮。腹部前宽后渐窄,气门6对,第3~5节融合,前3对气门排成斜列。第5~8腹节侧缘各具锥形侧突,上有刚毛,第8节侧突较长(图18-17)。 [生活史与习性】 乱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若虫和成虫3期(图18-18)。卯椭圆形,长0.8mm,乳白色。雌虫产卵时分泌胶液,使卵黏附在毛发或衣物纤维上。卵经7~8天孵化。若虫外形与成虫相似,体较小,尤以腹部较短。若虫分3龄,其发育时间人乱需8~9天,耻阴乱需27~34天。完成生活史人乱需16~25天,耻阴乱需34~41天。成虫羽化后12小时即可交配,1~3天内即可产卵。人乱一生平均产卵230粒,耻阴乱约30粒。人乱寿命约为20~30天,耻阴乱寿命稍短。 人头乱寄生在人头上长有毛发的部分,产卵千发根。人体乱主要生活在贴身衣裤的衣缝、皱褶处,卯多产于衣服皱褶的纤维上。耻阴乱寄生于体毛较租而稀疏之处,主要在阴部及肛周等处,也可寄生在眼睫毛上。 在自然条件下若虫和雌、雄成虫都仅嗜吸人血。每日吸血多次。每次需3~10分钟,常边吸血边排粪。离开宿主生存时间,在24"C为5天,15"C为10天。乱的最/了\2适温度为30"C,湿度为70%。当人体发热或出汗之后,成虫乱即爬离原来的宿主。以上习性与传播疾病有关。人乱的播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耻阴乱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WHO已将耻阴乱感染列为性传播疾病之一。 (与疾病的关系】若虫 乱叮咬后,局部皮肤可出现痛痒和丘疹,摇破后可\继发感染。寄生于睫毛上的耻阴乱多见千婴幼儿,引起图18-18人乱生活史示意图Q眼脸奇痒、脸缘充血等。乱传播的疾病有:1.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 i c typhus)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sia prowazekii)。人体乱为主要传播媒介,实验证明人头乱、耻阴乱亦可传播此病。立克次体仅在乱中肠上皮细胞内增殖,上皮细胞破裂,立克次体随乱粪便排出,乱粪中的立克次体在室温中可存活60天以上。人因接触乱粪或压破乱体,立克次体污染皮肤伤口或黏膜而感染,亦可经呼吸感染。我国仅有少数散发病例。 2战壕热(trench feve r)又称五日热,病原体是五日热罗卡里马体(Rochalimeaquintaa),仅在乱肠细胞外繁殖,不侵犯肠上皮细胞。人体感染方式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 3.甄媒回归热(louse-borne re lapsing fever)又称流行性回归热,病原体是回归热疏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人体乱为主要传播媒介。实验证明人头乱可传播此病。螺旋体仅在乱的血腔内繁殖。压破乱体后,乱体液中的病原体经皮肤伤口或黏膜而感染。我国已基本消灭本病,但国际上仍将其列为监测传染病。 【防制原则】 勤换洗衣服、被褥单,勤洗发等,以防生乱。衣物可蒸煮、干热、贵烫等,不耐高温的衣物可在-20"C冷冻一夜灭乱,也可用倍硫磷、二氯苯酪菊酷等喷洒、浸泡、药笔涂抹,或用环氧乙院熏蒸。对人头乱和耻阴乱可剃去毛发,用二氯苯酪菊酷、百部酐等涂擦毛发灭乱。也可用0.9%的多杀菌素(spinosad)治疗4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头乱感染。洁身自好,预防耻阴乱感染。 第九节臭虫 臭虫(bed bug)属半翅目(Hemiplera)、异翅亚目(Heteroptera)、臭虫科(Cimicidae),有80余种。 其中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和热带臭虫(C. hemipterus)为吸食入血的家栖种。(形态】成虫体背腹扁平,卵圆形,红褐色,体长4~6mm,遍体生有细毛(图18-19)。头部两侧有1对突出的复眼。触角能弯曲的有4节,末2节较细。口器为刺吸式,下唇分3节,由头部前下端发出,不吸血时向后弯折在头、胸部腹面的纵沟内,吸血时向前伸与体约成直角。前胸背板大而明显,其前缘有一凹陷,头部即嵌在凹陷内,侧缘弧形,后缘向内微凹。中胸小,其背板呈倒三角形。后胸背板被l对翅基遮盖。在中、后足基部间有1对新月形的臭腺孔。足距节分3节,末端具爪l对。腹部宽阔,外观可见8节。雌虫腹部后端钝圆,末端有生殖孔(只供排卵用),第5节腹面后缘右侧有1个三角形凹陷的交合口,称柏氏器(Berlese's organ),是精子的入口。雄虫腹部后端窄而尖,端部有一铀刀形的阳茎,向左侧弯曲,储千阳茎槽中。 温带臭虫卯圆形,长5.6mm,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较深,两侧缘向外延伸成翼状薄边,腹部较短胖,柏氏器管状,不明显;热带臭虫长椭圆形,长7.0mm,前胸背板前缘的凹陷较浅,两侧缘不外延,腹部较瘦长,柏氏器块状,较明显(图18-19)。 温带臭虫【生活史与习性] 臭虫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若虫和成虫3期(图18-20)。卵黄白色,长圆形,长0.8-1.3mm,一端有略偏的小盖,卵壳上有网状热带臭虫纹,常黏附在成虫活动和隐匿处,在18-25"C时经6~10天孵出若虫。若虫与成虫外形相似,体较图18-19两种臭虫形态主要区别模式图小,缺翅基。若虫分5龄,每龄需时约1周。成虫羽化后1~2天即可交配,雌虫吸血后经数天开始产卵。整个生活史需6~8周。臭虫在温带地区1年可繁殖3~4代,热带地区可达5~6代。成虫寿命通常为9~18个月。 臭虫主要栖息于室内墙壁、木制家具的缝隙、草垫、床席等处。亦可栖息在交通工具及公共场所的桌椅缝隙中。臭腺分泌的聚集信息素,使其有群集现象,分泌警戒信息素,有激动和驱赶作用。臭虫对宿主无严格的选择性,除人外,也可吸嗤齿类、禽类和家畜的血。白天隐匿,夜晚活动吸血,臭虫每分钟可爬行l~2. lm。在5°C以下不动,在15~35°C,其活动随温度增高而加剧。若虫和成虫可多次吸血。成虫每次吸血需l0~15分钟;若虫需6~9分钟。成虫耐饥饿力达6~7个月,若虫为70天。 活动高峰多在宿主就寝后l~2小时和拂晓前一段图18-20臭虫生活史示意图时间。5月开始活动,8月最多,10月以后较少出现,在全年气温不低千13"C时可常年活动。多以末龄若虫和成虫越冬。温带臭虫的分布最南至北纬23°23',以长江以北地区为主。热带臭虫的分布最北至北纬30°44'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广东、广西、海南为主要分布区。 【与疾病的关系】 臭虫夜晚吸血骚扰,影响睡眠。叮咬后可使皮肤敏感性高的人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痛痒。臭虫抗原与过敏性哮喘关系密切。在非洲,有因臭虫大量吸血引起贫血或诱发心脏病及感冒的报道。臭虫长期被疑为传播疾病的媒介。用实验方法可使臭虫感染多种病原体,并发现少数病原体有自然感染。但在自然条件下,能否传播人类疾病尚未得到确证。 [防制原则】消除臭虫的栖息场所,如填塞床椅、家具、墙壁、地板的缝隙;可用倍硫磷、澳氝菊酷等药物杀灭臭虫,也可用氯氝菊酷滞留喷洒或右旋苯倾菊酷热烟雾杀灭臭虫,或用沸水烫杀及蒸汽喷杀。 第十节輩嫌 輩蛹(cockroach)俗称幛螂,属网翅目(Dic lyoptera)、辈姬亚目(Blattaria),世界已知5000余种,我国记录250余种。室内常见的有属于姬蝇科(Phyllodromiidae)、輩擁科(Blattidae)、光赚科(Epilampridae)和地鳖科(Poly phagidae)等。 【形态】成虫背腹扁平,椭圆形,淡灰色、棕褐色或黑褐色,体表具油亮光泽,体长者可达90mm,小的仅2mm。室内常见者为10~35mm(图18-21)。 头部小且向下倾斜。复眼发达,有的种类退化或消失。单眼1对或退化。触角细长呈丝状,其节数可达100余节。口器为咀嚼式。触须5节。前胸背板宽扁,覆盖头的大部,略呈扇形,有的种类表面具有斑纹;中、后胸较小。翅2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翅脉分支甚多。有的种类翅退化或消失。翅的有无及形状大小是輩赚分类依据之一。足基节扁宽,几乎覆盖腹板全部,距节分5节,末节具2爪和1个袋状爪间盘。腹部扁宽。最末腹节背板上着生1对尾须。雄虫的最末腹板后缘两侧着生1对腹刺,雌虫无腹剌(雌性若虫有腹刺)。雌虫的第7腹板为分叶状构造,具有夹持卵荚的作用。 230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 德国小嫌美洲大嫌黑胸大熊 [生活史l 輩缔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若虫和成虫3期(图18-22)。雌虫产卵前先排泄一种物质形成坚硬、暗褐色的长约1cm的卯荚。卵成对垂直排列储于其内。雌虫排出卵荚后常夹持于腹部末端,再分泌黏性物质使卵荚黏附于隐蔽场所或物体上,有的种类卵荚一直附在雌虫腹部末端直至孵化(如德国小蟒)。每个卵荚含卵16~48粒。卵荚形态及其内含卵数因种而异。约需l~3个月孵化。刚孵出的若虫需经一次蜕皮后才能活动。若虫无翅,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若虫经5~7个龄期发育才羽化为成虫。每个龄期约为1个月。成虫羽化后数天即可交配,约10天后开始产卵荚。雌虫一生可产卵荚几个至几十个。整个生活史约需数月或一年以上。雌虫寿命约半年至1年多,雄虫稍短。生殖方式多为卵生,有些种类可孤雌生殖。 【生态】 1食性辈擁为杂食性昆虫,以人和动物的各种食物、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垃圾等为食,此外还啃咬布匹、纸张、书籍、纤维板等。嗜食糖类和发酵的食物,并需经常饮水。輩锁吃食时边吃、边吐、边排便,该习性可传播多种疾病。輩缔耐饥不耐渴,如美洲大赚雌虫,在有食无水的情况下可存活40天,成虫在无食有水时可存活90天。在过度饥饿时,有时可见輩赚残食其同类及卵荚。 2栖息与活动多数种类栖息于野外,少数种类栖息于室内。家栖种类喜栖息于室内温暖、潮湿阴暗隐蔽并靠近水源和食物丰富的地方,如厨房碗柜的缝隙,垃圾以及下水道沟槽等场所。輩赚分泌聚集和性信息素,可引诱群栖和交配。昼伏夜出,一般从19时至翌晨5时。其活动高峰因种而图18-22辈嫌生活史示意图异,如德国小蝇为21时,翌晨2时为次峰;美洲大缔为24时和次晨l时;而黑胸大蛌为20时,23时和次晨2时为次峰。輩嫌爬行迅速,每分钟达21m,通常活动范围为几十至几百米。在24~32"C时最活跃。低千15"C时,绝大多数不动或微动。3季节消长与越冬輩赚的季节消长因地而异。北方地区多在4月中、下旬出现,l0月开始越冬,而南方地区多在3月上旬出现,12月开始越冬。海南地区无越冬现象。在有取暖设备的房间可常年活动。輩嫌的季节高峰多在7~9月。輩赚的季节消长高峰多为单峰型,有的种类为双峰型C当室温低于7.5°C时,便进入越冬状态。各期均可越冬,但以卯荚多见,成虫以雌虫为主。越冬场所与栖息场所基本一致,只是更隐蔽,更不受干扰的地方。 (常见辈嫌种类】 室内优势种有:心德国小蝇(Blattella gennan四),体长10-14mm,淡褐色,前胸背板上有两条直的暗黑色纵带(图18-21);(2)美洲大赚(Periplaneta america几a),体长28-32mm,红褐色,前胸背板淡褐色,中部有黑褐色蝶形斑,接近前缘处有“T”形淡黄色斑(图18-21);@黑胸大嫌(P. fuliginosa),体长24-30mm,棕褐色,前胸背板与体色一致,无花纹(图18-21)。 (与疾病的关系】 輩癫可携带数十种病原体。从其体内分离出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虫卵和原虫包痰等。细菌以肠道致病菌为主,呼吸道病菌次之,尚有其他多种致病菌;病毒以肠道病毒为主。病原体在輩舰体内可存活较长时间,如El t or弧菌可活6天,耶尔森菌10天,鼠伤寒沙门菌16天,乙肝病毒5天,黄曲霉菌3个月。辈蝇体内外可机械性携带多种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和餐具而传播。此外,輩癫还可作为美丽筒线虫、东方筒线虫、念珠棘头虫和缩小膜壳绛虫等的中间宿主。輩蛾的分泌物和粪便作为变应原,可引起过敏性哮喘、皮炎等。 (防制原则】 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垃圾,堵塞缝隙,妥善贮藏食品。清除柜、箱、橱等缝隙内的卵荚,予以焚烧或烫杀。 2.用诱捕器或诱捕盒捕杀或采用化学药物杀灭成虫。以乙酰甲胺磷、、澳氖菊酷、顺式氯氛菊酣或残杀威等喷洒、烟熏或药笔涂抹杀灭輩赚。用杀虫剂与伏虫脉1号复配可达到持效长和延缓抗性的产生。在蔬菜汁或麦芽糖中加杀虫剂和幛螂酮B制成毒饵或胶饵诱杀輩赚。用啃小蜂幼虫寄生于卵荚内残食虫卵,用嗟替派毒饵可使輩蝇绝育。 3对辈蛌变应原皮试阳性的哮喘和皮炎患者,可用辈缔重组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第十一节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毒隐翅虫亚科(Paederinae)、毒隐翅虫属(Paederus)。该属世界已知600余种,我国约有20种,其中褐足毒隐翅虫(PaedenLS fuscipe,)和黑足毒隐翅虫(P. tamulu,)等常见且毒性较强。 [形态】 以褐足毒隐翅虫为例(图18-23)。成虫体长65~7mm,红褐色,有光泽,全身被稷细毛。头部黑色,刻点粗大。复眼褐色。触角11节,丝状,除基部3、4节外,其余各节黑褐色。咀嚼式口器。触须4节。前胸背板比头略窄,呈长圆形,后部略窄。前翅特化为鞘翅,长方形,比前胸背板大,呈黑色,带有青蓝色金属光泽,刻点粗大。后翅膜质,静止时叠置鞘翅下。足粗短,后足股节末端及各足蹈节V黑色。腹部可见8节,前2节被鞘翅所掩盖,外露的前4节两侧有下陷而后隆起的镶边,其后两节黑色,末端有黑色尾须1对。 【生活习性】 毒隐翅虫生活史为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卯、幼虫(两龄)、蛹和成虫4期。多滋生在隐蔽潮湿的环境内,幼虫和成虫营捕食性生活,捕食稻田中的害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潮湿的草地或石下阴暗处。在潮湿闷热的夜晚受到灯光的引诱时常飞入室内。出现季节为4~11月,其中7~9月为高峰。每年繁殖l~3代。以成虫越冬。图18-23褐足毒隐翅虫模式图【致病】 毒隐翅虫的血淋巴液内含有剧烈的接触性毒素,称毒隐翅虫素(pederin),该毒素是复杂的非蛋白质物质。在发育各期都含有这种毒素,具防御性功能。当虫体被压破或击碎时,毒素与皮肤接触引起毒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或称线状皮炎(dermat itis linearis)。接触方式,一是直接与破碎虫体接触;二是毒液经手指携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炎症。主要表现为受损部位有灼热感、痒感及辣痛,严重者出现头痛低热及附近淋巴腺肿大。局部皮肤初呈红斑,稍水肿,随后发生密集小丘疹,继而可出现水疤、脓疤等。病程一般为7~8天。皮损以线状多见,其余依次为斑片状、混合型和点状等。好发于头面部,其次为颈部、上肢与躯干,少数可侵犯阴毅、腹部和腰部等。皮损可见表皮有轻度角化,水疤及脓疤均发生千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内水肿,有网状变性。真皮上部有水肿,小血管扩张,胶原纤维有水肿变性。 【流行与防制】我国自1959年在四川首次报道以来,已有13个省、市、自治区有散发或暴发流行,主要分布于东南西部而北部少见。好发千农村或城郊附近居民。好发季节为夏秋季,以秋季多见。 防制主要包括:清除杂草等滋生地;关好纱门纱窗,防止成虫飞入室内;切忌在皮肤上拍打压碎虫体;在该虫活动高峰季节,在室内外喷洒药物杀虫。当皮肤与虫体接触后应立即清洗或涂以碱性溶液,如氨水等;皮损处涂菏荷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油。在皮肤水肿和糜烂处用高猛酸钾水溶液、半边莲加藤黄酒精浸液、新鲜马齿宽捣烂湿敷等。 (木兰) Insects ru:·e animals with a hard exoskeleton, and the body of adult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the head with one pair of antennae, the thorax which carries three pairs of legs and usually one or two pairs of wings, and the abdomen which contains the guts and reproductive organs. The body cavity(co elom)is often called a haemocoele because it contain the insect's blood. Insect blood is usually colourless and is called haemolymph. Each of the larval stages is called an instar, thus egg hatches into a first instar1釭va which after moultin g passes into the second in s国加a and so on until the pupa is formed. Houseflies and other cyclorrhaphous flies have three larval instars whereas mosquitoes have four larval inst釭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egg stage through the immature stages to the final adult form is referred to as metamorphosis, a word meaning'change in form'. Many insects have what is termed a complete metammphosis, others pass through an 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In incomplete metamorphosi s the last inst釭given rise to the adult, whereas a complete metamorphosis includes a pupa between those development stagesInsects may causes a wide range of health problems in humans, not only by biting, toxication and parasitism, but also by transmitting several important diseases, such as:malaria, fi lar团s i s, dengue fever, leishmaniasis, encephalitis and plague蛛形纲中与医学有关的有婢蜡亚纲(Ac叨)、蝎亚纲(Scorpion es)和蜘蛛亚纲(Araneae)。婢蜡亚纲是本纲中的重要类群,其中有些种类可传播病原体引起婢蜡媒性疾病,有些则可通过叮咬、吸血、毒害、寄生或致敏等引起婢蜗源性疾病。 蛛形纲成虫具足4对,无触角,无翅,仅具单眼(数目不超过12个)。躯体分头胸部及腹部或头胸腹愈合为一体。头胸部由6节组成,背面通常包以一块坚硬的背甲,腹面有一块或多块腹板,或被附肢的基节遮住。腹部由12节组成,除蝎类外,大多数蛛形纲动物的腹部不再分成明显的两部分。鳌肢在口的前方,2~3节,钳状或非钳状;触肢(即须肢)6节,钳状或足状;足4对,通常分为基节、转节、股节、膝节、胫节和附节6节,距节末端有爪。气门有或无,其位置和数目各类群不同。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期。若虫期数因类群而异。幼虫有足3对,若虫有足4对。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但生殖器官尚未成熟。婢端有卯生(ovi pmi ty)或卵胎生(ovovi viparity)。生殖方式主要是两性生殖,也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parthe nogenesis)。 本章将介绍婢蜡亚纲中有重要医学意义的婢、革端、恙瞒、蠕形蜡、济蜗、尘蜡和粉蜗等。 第一节 婢(tick)属千蛛形纲、婢蜡亚纲、寄蜡目(Parasitiformes)、后气门亚目(Metastigmata)、婢总科(Ixodoidea),下分硬婢科(Ixodidae)、软婢科(Argasidae)和纳婢科(Nu ttalli elli dae)。全世界已知近900余种(亚种),我国已记录的硬婢科有100余种(亚种),软婢科10余种。 —、硬蟀 硬婢(h ard tick)属于硬婢科,成婢在躯体背面有盾板,故称硬婢。硬婢是婢蜡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类。 【形态】 硬婢虫体呈圆形或长圆形,体长2~10mm,雌婢饱食后胀大可至20~30mm。表皮革质,背面具甲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颗体和躯体两部分。 额体(gnath osoma)亦称假头(cap i tu lu m),位千躯体前端,向前突出,从背面可见。颗体由颗基、鳌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颗基与躯体前端相连,呈六角形、方形或矩形。雌婢颗基背面有下板对孔区(porose area),司感觉和分泌体液辅赘肢须肢助产卵的功能。鳌肢一对,从颗基背面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l块,位千赘肢腹面,与赘肢合拢时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倒齿,为吸血时固着器官。须肢l对,位于鳌肢两侧,分4节,第4节短小,嵌生于第3节端部腹面小凹陷内,对婢体有固定作用(图背面腹面19-1)。图19-1硬婢额体模式图躯体呈袋状,左右对称。雄婢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整个躯体,雌婢盾板小,有的婢在盾板后缘形成不同花口下板饰称缘跺(festoon)。腹面具足4对,分6节,即基、转、股、胫、后附和附节。基节上通常有距。附节末端有爪1对及爪间突1个。第I对足钳节具哈氏器(Haller's organ),司嗅觉功能。气门l对,位千第W对足基节的后外侧,气门板宽阔。生殖孔位于腹面的前半,常在第II、III对足基节之间的水平线上。肛门位千躯体的后部,常有肛沟。雄婢腹面有甲壳质板(图19-2)。【生活史l硬婢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图19-3)。卵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O.S~lmm,淡爪贵黄色至褐色。适宜条件下卵可在2~4周内孵化出幼图19-2硬婢成虫腹面模式图虫。幼虫形似若虫,但体小,足3对,幼虫吸血后经1~4周蜕皮为若虫。硬婢若虫仅一期,与成虫形态相似,足4对,但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无生殖孔。若虫吸血后再经1~4周蜕皮为成虫。硬婢完成一代生活史需数月、1年、2年或3年,因婢种而异。当滋生环境不利时,硬婢可出现滞育现象,生活周期可延长至数年,但在自然条件下硬婢寿命一般为数月至数年不等。 若虫吸血\ 若虫吸饱血落地蜕皮为成虫 成虫 @幼虫吸血 卵内孵出幼虫雌婢吸饱血落地产卵 [生态】 1栖息地与产卵硬婢多栖息在森林、草原、荒漠地带等草木茂盛处。雌性成虫饱血后落地产卯,产卵场所常为草、树根,畜舍等处的缝隙。硬婢一生仅产卵1次,饱血后卵在4~40天内全部产出,一次产卵数千粒,有些可产卵2万粒以上。雌婢产卵后千瘦死亡,雄婢一般存活1个月左右,可交0I配数次。 第十九章蛛形纲 2宿主与吸血习性硬蟀在生活史各期(卵除外)均需吸血。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幼虫和若虫吸血持续时间一般为2~5天,成虫则需5~l0天。硬婢的吸血量很大,饱血后身体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不等。因为硬婢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均吸血,所以完成一代生活史至少需要l个以上宿主,宿主范围广泛,涉及陆生哺乳类(包括人)、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根据其更换宿主的种类和次数可分为四种宿主类型:O单宿主婢:发育各期都在同一个宿主体上寄生、交配、吸血,雌虫饱血后落地产卯,如微小牛婢(Boophilus microplus)。@二宿主婢:幼虫与若虫在同一宿主寄生、吸血,成虫则寄生另一宿主,如残缘璃眼婢(Hyalomma detritum)。@三宿主婢:幼虫若虫、成虫分别在3个不同宿主体上寄生,90%以上的硬婢为三宿主婢,婢媒病的重要媒介大多数是三宿主婢,如全沟硬蟀、草原革婢。 3寻觅宿主婢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一旦接触宿主即迅速挚爬而上。婢对宿主寄生部位有一定选择性,多寄生千皮肤较菏、不易被播抓的部位,如动物或入的颈部、耳后、腋窝和大腿内侧等处。婢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 4季节消长与越冬溫湿度、光照、土壤和宿主等都可以影响硬婢的季节消长和活动。温暖地区多数婢种在春、夏、秋季活动,炎热地区有些蟀种在秋、冬、春季活动。例如,我国东北林区的全沟硬婢出现于4月中、下旬,5月达密度高峰,6月以后很少见。硬婢多在栖息场所越冬,如动物的洞穴、土块落叶层中或宿主体表。除自然条件外,婢自身的发育类型也与其季节消长和越冬有关,越冬虫期因种类而异。 [重要种类] 1.全沟硬婢(lxodes persulcatus)身体呈卵圆形、褐色。颗基宽短、近五角形。颗基腹面的耳状突钝齿状。须肢细长。雌虫盾板椭圆形,无眼及缘跺,肛沟围绕在肛门之前(图19-4)。成虫多寄生千家畜和野生动物,亦侵袭人,幼虫和若虫寄生于小型哺乳动物及鸟类,为森林脑炎和莱姆病的主要媒介,亦可传播Q热和北亚婢传斑疹伤寒。分布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藏等地。 全沟硬婢(8)亚东璃哏婢(8)草原革婢(o)嗜群血婢(8)2亚东璃眼婢(Hyalomma as砌cum kozlovi)颗基两侧缘略突出。须肢狭长。盾板上刻点稀少。眼大突出呈半球形。雄虫气门板呈逗点状,有狭长的肛侧板。足各关节呈淡色环带(图194)。成虫主要寄生于骆驼、牛、羊等家畜,亦可侵袭人,幼虫和若虫常寄生于小型野生动物,为克里木刚果出血热的传播媒介,多见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带,分布千我国吉林、内蒙古以及西北等地区。 3草原革婢(Dermacentor nuttalli)盾板上法琅斑明显,有眼和缘躲;须肢宽短,颗基矩形,足I转节的背距短而圆钝(图19-4)。成虫寄生于大型哺乳类,有时侵袭人,幼虫和若虫寄生千各种啃齿动物,是北亚婢传斑疹伤寒的主要媒介,多见千半荒漠草原地带,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藏等地区。 4.嗜群血婢(Haemaphysalis concinna)体小,黄褐色;颗基为矩形,须肢为短棒状、第三节前端伸长并向内弯;躯体背面的盾板为圆形,盾板上无色斑,边缘无眼,后缘有缘躲;雌虫颈沟浅而宽,雄虫颈沟短而浅;雄虫和雌虫的气门板分别为椭圆形和亚圆状(图19-4)。成虫多寄生千大型哺乳动物或人,幼虫、若虫多寄生千小型哺乳动物,是森林脑炎的传播媒介,多寄生于林区和灌木丛,分布千我国东北、新疆等地区。【与疾病的关系] (6)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婢咬病”,病原体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SI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新发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婢叮刺吸血传播,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接触急性期病人或病人尸体血液亦可能被传染。流行期为4~10月,流行高峰为5~7月。近年来,我国在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和辽宁等省相继发现病例。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7)人巴贝虫病(babesi asis):是一种原虫病,病原体为巴贝虫(Babesia),主要寄生千牛、马、羊等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内,该虫是通过硬婢媒介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感染。人偶尔感染,我国云南和内蒙古有报道。 此外,硬婢还可作为苏格兰脑炎(Scotland encephalitis)、波瓦生脑炎(Powassan encephalitis)、凯萨努尔森林病(Kyasan ur forest disease)、颗木斯克出血热(Omsk hemorrhagic fever)、落基山斑点热(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和人埃立克体病(human ehrli chios i s)等疾病的传播媒介。 形蛛 第十九章 [防制原则l 1环境防制草原地带可采用牧场轮换和隔离办法灭婢,使硬蟀得不到吸血机会。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硬婢滋生,捕杀啃齿动物等。 二、软婢 软婢(soft tick)属于软婢科(比gasidae),成婢躯体背面无盾板,体表呈皮革质,故称软婢。 【形态l 软婢颗体较小,位于躯体腹面的前部,从背面不可见(图19-5)。颗基背面无孔区,须肢长杆状,各节均可活动。躯体体壁柔韧,体形似扁袋,呈卵圆形,前端突起部分为顶突(hood)。躯体背面无盾板,体表多呈颗粒状小症,或具皱纹、盘状凹陷。气门板小,位于第1V对足前外侧。生殖孔位于腹面的前部,两性特征不显著。各基节均无距刺,距节有爪,无爪垫。肛门位千身体中间或稍后,某些种类有肛前沟、肛后中沟和肛后横沟,分别位于肛门的前后方(图19-5)。成虫及若虫第I、II对足间有基节腺开口。基节腺液有调节虫体血淋巴、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作用。雌雄软婢区别不明显。 顶突须肢 ,领基 ..,_1基节 颗基 背面额体腹面 软婢与硬婢形态特征的鉴别见表19-1。 硬蟀软婢 颗体在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在躯体前部腹面,从背面不可见颗基背面有1对孔区无孔区须肢较短,第4节嵌在第3节上,各节运动不较长,各节运动较灵活躯体背面有盾板,雄性大,雌性小无盾板;体表有许多小抚,或具皱纹、盘状凹陷基节腺退化或不发达发达;足基节I、II之间,通常有1对基节腺开口雌雄婢区别雄婢体小且盾板大,遮盖整个虫体背面;雌雌雄区别不明显婢体大且盾板小,仅遮盖背面前部[生活史】 软婢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卵呈椭圆形。成虫多次吸血,多次产卵,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上千。在适宜条件下卵可在2~4周内孵化出幼虫。幼虫形似若虫,但体小,足3对,幼虫经1~4周蜕皮为若虫。若虫正常为3~4期,有的可达5~8期,若虫经1~4周蜕皮为成虫。多数软婢完成一代生活史需半年至2年。软婢耐饥能力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一般可存活5~6年至数十年。 【生态] 软婢多为多宿主婢,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成虫每次产卵前都需寻找宿主吸血,饱血后离去。软婢侵袭宿主吸血多在夜间,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持续数分钟至一小时。软婢的各龄若虫均需更换宿主,成虫亦多次更换宿主,有时一个世代需要更换5~20个宿主。这种不断更换宿主的习性在虫媒病传播上有重要意义。软婢主要寄生于鸟类和洞穴哺乳类动物等,有些种类可侵袭人体。常栖息千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房舍的缝隙中。候鸟的季节迁移,是软婢播散的重要因素。软婢因多在宿主洞巢内,故终年都可活动。越冬场所主要在宿主住处附近,越冬虫期长短因种而异。 【重要种类] 乳突钝缘婢(Omithodoros papillipes)体缘圆钝,背腹面之间无缝隙相隔。体表颗粒状。口下板短,其前端只达须肢第2节前缘。肛后横沟与肛后中沟交界处成直角。生活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栖息千中小型兽洞或岩窟内,在房舍内亦有发现。寄生千赡蛉、刺猾、野兔、野鼠和牛羊等动物,亦可侵袭人。国内分布于新疆等地,为婢媒回归热的媒介,亦可传播Q热等。 【与疾病的关系】 1婢媒回归热(tick-borne「elapsing fever)又称地方性回归热(e ndemic relapsing fever),病原体为螺旋体科疏螺旋体属中的约20种螺旋体。鼠类及病入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可以通过软婢的唾液腺或基节腺排出体外,经叮刺吸血或基节腺分泌物污染皮肤伤口传播。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乳突钝缘婢和特突钝缘婢,二者传播的病原体分别是伊朗包柔螺旋体(Borrelia persica)和拉氏包柔螺旋体(Borrelia latyshe,办兀)。发病多在4~8月份,人群普遍易感。本病流行于我国新疆及西部边缘省份。 2.其他疾病研究表明,人兽共患病土拉弗菌病的病原体可在拉合尔钝缘婢(0. lahorens丛)体内存活200-700天,故软婢在该病的自然疫源地中参与病菌的循环和保存。软婢亦是Q热和北亚婢媒斑疹热的传播媒介。 【防制原则】居室、禽舍、马既和牛栏内的裂隙或洞缝是软婢的滋生地,应定期予以清理和喷洒杀虫剂。进入这些处所的人员应避免长时间停留,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帽,以防软婢爬附。 第二节革蜡 革端(gamasid mite)属寄蜡目,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与医学有关的属于皮刺蜡总科(Dermanysso1dea)中的皮刺蜡科(Dermanyssidae)、巨刺蜡科(Macronyssidae)和厉蜡科(Laelapidae)。全世界已知革蛾800余种,我国记录600余种。 [形态】成虫呈卵圆形,黄色或褐色,体表膜质。体长0.2~0.5mm,个别种类可达1.5~3.0mm。虫体分颗体和躯体两部分(图19-6)。颗体位千躯体前端,由颗基、赘肢及须肢组成。颗基紧连躯体,其形状是分类鉴定的依据。鳌肢10·1由鳌杆和鳌钳组成,赘钳分动趾和定趾。雄虫赘肢演变为导精趾(spermatophoral process)。须肢长棒状,因基部与颗基愈合,故仅见5节。 躯体一般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背面隆起,有背板1~2块。背板上的刚毛数目和排列的毛胸叉序,因种而异。多数种类躯体腹面前缘具叉形胸叉。雌蛾腹面有胸板、生殖板、腹板和肛板。某胸板些种类生殖板和腹板可愈合为生殖腹板。雄端腹面的骨板常愈合为一块全腹板。雌虫生殖孔气门位千胸板之后,被生殖板遮盖,呈横缝隙状。雄足后板虫生殖孔位于胸板前缘,呈淜斗状。具气门1生殖腹板对,呈圆孔状,位于第皿、W对足基节间的外侧,肛板与向前延伸至足基节II的气门沟连接。足4对,分6节,足I驸节背面亚末端有1个驸感器,司图19-6革锅成虫模式图感觉功能。【生活史】 革蜡生活史分为卵、幼虫、前若虫、后若虫和成虫五个时期(图19-7)。革蜡行卵生、卵胎生或孤雌生殖。雌蜡产卵后一般在1~2天孵出幼虫。幼虫白色,足3对,无气门,不摄食,在24小时内蜕皮为前若虫。前若虫足4对,气门沟较短,雌性吸血2次,雄性吸血1次,经2~6天发育为后若虫。后若虫与成虫相似,但无生殖孔和生殖板,摄食后经1~2天蜕皮为成虫。革蜡一般情况下1~2周完成生活史。自生型寿命通常较寄生型短。 `一、一、`、,2'乙,夕 /雄虫 第二若虫 [生态】 革蜡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营自生生活的革蜡主要捕食小型节肢动物,亦能以腐项1a}败的有机质为食。营寄生生活的革蜡多寄生宿主体表,如厉蜡属;少数寄生宿主体内,如呼吸道、外耳道肺部等,如肺刺蜡属等。革蜡宿主广泛,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及无脊椎动物等,亦可侵袭人。寄生性革蜡,有的为专性吸血者,以宿主的血液和组织液为食,雌、雄成虫、若虫均吸血;有的为兼性吸血,既可刺吸血液,亦可捕食小型节肢动物或有机质,如格氏血厉蛾。按寄生特性可将革蛾分为:心巢栖型:整个发育和繁殖过程都在宿主巢穴中进行,仅在吸血时才与宿主接触,其宿主广泛,吸血量较多,耐饥力较强(可达数月)。此型中兼性血食者如格氏血厉蜡,专性血食者如柏氏禽刺端。@毛栖型:长期寄生在宿主体表,对宿主有选择性,吸血量较少,耐饥力较差(仅为数周)。此型中兼性血食者如毒厉蜡,专性血食者如淡黄赫刺蜡。 革蜡的活动虽受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影响,但整年都可活动。其种群密度一般在9月份后逐渐增高,10~11月份出现高峰,入冬后渐降,春夏季密度最小。季节消长受宿主活动的季节变化,宿主巢穴内微小气候条件以及在巢穴中居住的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 【重要种类】 1柏氏禽剌甥(Ornithonyssus bacoti)雌蜡背板狭长,足Il水平处最宽,向后逐渐狭窄,末端稍尖;背面表皮密生长刚毛,其长度约与背板的刚毛等长。生殖板狭长,后端尖细,肛板长椭圆形。鳌肢呈剪状(图19-8)。属巢栖型,寄生于鼠类,亦可侵袭人。 柏氏禽刺蜡鸡皮刺蜡格氏血厉蜡毒厉蜡 2鸡皮剌蜗(Dermanyssus gallinae)雌端背板前端宽后端窄,末端平直。胸板宽大千长,拱形。生殖板末端钝圆。肛板呈圆三角形。赘肢刺针状或鞭状(图19-8)。属巢栖型,寄生千家禽,常自禽窝中爬出叮刺入体。 3格氏血厉蜗(Haemolaelaps glasgowi)雌蜡背板几乎覆盖整个背部,胸板扁宽,后缘内凹;生殖腹板较短。赘肢发达,钳齿毛中部膨大,末端细长呈弯钩状(图19-8)。属巢栖型,寄生千鼠类,亦可叮刺人体吸血。 4毒厉蜗(Lae/apsechidninus)宽卵圆形,棕黄色,体长I-1.4mm。胸板长宽几乎相等,似正方形,上有3对刚毛。生殖腹板后端膨大、后缘凹,几乎与肛门相接,上有4对毛(图19-8)。属毛栖型兼寄生性革蜡,常寄生于家鼠、野鼠,可侵袭人,世界性分布。 [与疾病的关系】 1直接危害革蜡叮刺吸血可造成局部皮肤损害及过敏性反应,称为革蜡皮炎(gamasidosis),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中央有针尖大小的赘刺痕迹,较痒,重者出现丘疹样荨麻疹。此外,少数体内寄生革蜡偶尔侵入入体,引起各种蜡病如肺蜡病,即由肺刺蜡属(Pneurr幻/iyssus)的革蜡寄生肺部引起。 2.传播疾病 (1)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n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nhagic fever,EHF),病原体为汉坦病毒(Hanlavirus)。传染源主要是鼠类,病原体可随鼠类排泄物(如唾液尿粪便等)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亦可通过革蜡叮刺传播。国内已证实多种革蜡可作为本病的传播媒介。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患者多见千青壮年。该病在欧洲和亚洲流行较广泛,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行。 膜炎等疾病的疫源地,参与病原体的循环和保存。[防制原则] 3个入防护可能接触革蜡的工作人员,应穿“五紧“服,裸露部位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酷等,亦可用布带浸泡驱避剂系千手腕、踝关节,防止革蜡侵袭。 第三节恙蜗 恙蜡(trombiculid mites)属于真蜡目(Ac扛iformes)、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恙蜡总科(Trombicu伽clea)中的恙蜡科(Trombiculidae)、列蛾科(Leeuwenhoekiidae)和无前端科(Walchiidae)。全世界已知约3000余种(亚种)。我国巳记录500余种(亚种)。 (形态】 1成虫与若虫成虫体长1.0~2.0mm,外形呈8字形,通常为红色,全身密布绒毛;若虫形似成虫,体长0.5~1.0mm,体表狻盖的绒毛相对稀疏。成虫和若虫均具有4对足,足末端有1对爪。足I较长,有触角作用。 2.幼虫由千绝大多数恙蜡种类都是从其寄生的宿主体上采得的幼虫,所以目前恙蜡的分类仍以幼虫形态为依据。幼虫一般呈椭圆形,体色为红、橙、淡黄或乳白色。初孵出时体长约0.2mm,饱食后可达0.5~1.0mm以上。颗体位千躯体前端,鳌肢基节宽大,呈三角形;端节称赘肢爪,呈弯刀状。须肢圆锥形,分为转节、股节、膝节、胫节和驸节,转节较小,股节最大,胫节末端有爪,附节呈拇指状,着生于胫节腹面内侧缘。颗基在腹面向前延伸,其外侧形成1对鳌盔(galea)。躯体背面前部有盾板(scutum),是重要分类依据。盾板上通常狻盖有5根刚毛,中部有2个圆形的感器基(sensill ary base),由此生出具有感觉功能的感器(sens illum),感器分鞭丝状和棍棒状两型。多数种类有眼2对,位千盾板两侧的眼板上,少数为1对或无眼。盾板后方的躯体上有横列的背毛,其排列的行数和数目等因种类而异。气门有或无,位千颗基与第一对足基节之间。足3对,分为6或7节,如为7节则股节又分为基股节和端股节,紨节末端有1对爪和l个爪状爪间突,足上多羽状毛(图19-9)。 【生活史】 恙蜡发育过程有卵、前幼虫(p rel arva)、幼虫、若蛹(nymphochrysalis)、若虫(nymph)、成蛹(im agochrysali s)和成虫等七期(图恙蜡幼虫恙蜡成虫19-10)。卵呈球形,淡黄色,直径约200µm,图19-9恙蜗成蜗和幼锅模式图成堆产于土壤浅表缝隙中。卵期约2~8天,适宜条件下,卵内幼虫发育成熟,卵壳破裂,逸出前幼虫。经7~14天,幼虫破膜而出,活动敏捷,成群在地面爬行,遇宿主即攀附寄生,常在宿主皮肤柔软湿润处叮刺,经3~5天饱食后,坠落地面缝隙中,3~7天后静止不动变为若蛹,若蛹内若虫发育成熟后,进入静止的成蛹期,经7~15天发育为成虫。成虫成熟后,雌蜡寻找到雄蜡产出的精胞,摄取精胞并在体内完成受精。雌蜡受精后约3周开始产卵于泥土表层缝隙中,产卯可达15枚/日,持续时间平均为30天。雌虫一生可产卵100~200枚,产卵后约经30天死亡。恙蜡生活史较长,需3个月至1年。 精球 主宿袭侵 若虫\ 总' 幼 【生态】1活动、食性及取食方式 恙蜡幼虫活动范围小,未进食的幼虫水平爬行半径一般不超过3m,垂直范围为0.1-0.2m。在遇到宿主之前,幼虫常聚集于一处,在地表呈点状分布,称瞒岛(mite island)。幼虫喜群集于草树叶、石头或地面物体尖端,有利于攀附宿主。其活动主要受温度、湿度、光照及气流等因素影响,多数种类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幼虫对宿主的呼吸、气味、体温和颜色等敏感主要依靠宿主携带而得以散布。 成虫和若虫主要以土壤中的小型节肢动物和昆虫卵为食,幼虫则以分解的宿主组织和淋巴液为食。幼虫在宿主皮肤叮刺吸吮时,先以鳌肢爪刺入皮肤,然后注入唾液(含溶组织酶和抗疑血物质)溶解周圉组织。同时,由于上皮细胞、胶原纤维及蛋白发生变性而出现凝固性坏死,宿主皮肤在唾液周围形成一个环圈,继而往纵深发展形成一条小吸管通向幼虫口中,称为茎口(stylostome)。液化了的组织和淋巴液,通过茎口进入幼虫消化道。幼虫仅饱食1次,在刺吸过程中,一般不更换部位或转换宿主。 除幼虫必须寄生外,恙蜡其他的生活史期均生活在地面浅表层,滋生地多见千湿润土壤、宿主(鼠类)经常出没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及其卵丰富的场所。恙蜡幼虫在宿主体表寄生的季节消长因种类和地区而异。根据恙蜡种群出现的季节高峰,可将其分为:心夏季型:每年夏季出现一次高峰,如地里纤恙端。@春秋型:有春秋两个季节高峰,如多种纤恙蜡。@秋冬型:在l0月至次年2月出现一个高峰,如小盾纤恙蜡。夏季型和春秋型多以若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秋冬型无越冬现象。 [重要种类】 1地里纤恙甥(Leptotromb昢um deliense)幼虫躯体卵圆形,活体橘红色,体毛较少;2对眼明显,红色。盾板略呈长方形,前缘和两侧缘微内凹,后缘微凸出,而中部微内凹。盾板上有羽状毛5根,包括前中毛l根,前侧毛和后侧毛各1对。感器呈丝状,近基部无棘,端部分为17~l9支。感器基位于后侧毛孔的水平线略前方(图19-11)。地里纤恙蜡是我国恙虫病的主要媒介。以黄毛鼠、褐家鼠、黄胸鼠、社鼠、黑线姬鼠为主要宿主。分布广泛,其中广东和福建省分布最广。 地里纤恙蜡小盾纤恙蜡 2小盾纤恙蜗(L. scutellare)幼虫躯体橘红色,眼红色,明显。盾板长方形,前缘稍内凹,后缘向后略呈弧形凸出。盾板刚毛5根,后侧毛孔的水平线与感器基在同一水平线上。感器丝状,近基部有小棘,端部分支较多(图19-11)。小盾纤恙端是日本秋冬型恙虫病的传播媒介,以黄毛鼠、黑线姬鼠、社鼠为主要宿主。我国分布于除西北、西藏外的省区,以东北和华北为主。 【与疾病的关系】 1恙瞒皮炎(trombiculosis)恙蜡幼虫叮刺皮肤时,分泌的唾液能溶解宿主皮肤组织,造成局部颍固性坏死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性反应。人体被恙蜡叮刺后,初觉皮肤剧痒难忍,被叮刺处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形成水疤、坏死和出血,晚期结成黑色焦痴,焦痴脱落后形成浅表溃疡。 2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称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rickettsia orientalis),也称为恙虫东方体(orientia tsut.mgam.us加)。在我匡,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等是主要保虫宿主,地里纤恙蜡、小盾纤恙蜡、微红纤恙蛾、高湖纤恙蜡、海岛纤恙蜡和吉首纤恙蛾等是主要传播媒介。恙虫病主要流行于南方各省、市、区。江苏、山东、山西、安徽、陕西、河北、天津等省市曾有小规模或散发流行。新疆、西藏和东北等地区曾有人群恙虫立克次体血清阳性的报道。 3加强个人防护,提高防病意识避免在疫区溪沟边草地上坐、卧休息。野外作业人员应注意着装,袖口、裤腿要扎紧,上衣要扎入裤腰内。外露皮肤可涂抹邻苯二甲酸二甲丁酷等驱避剂,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工作后及时换衣、洗澡以减少被叮咬机会。 第四节蛭形蜗 蠕形瞒(demodicid mite)属真蜡目、前气门亚目、擒蜡总科(Cheyletoidea)、蠕形蜡科(Demodicidae)、蠕形蜡属(DeTTWdex),已记录有140余种(亚种)。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有毛袭蠕形蜗(D.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瞒(D. brevis)。 [形态】 毛碌蠕形蜗和皮脂蠕形蜡的形态基本相似,蜡体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略透明,体长为01~0.4mm,雌虫比雄虫略大。颗体宽短呈梯形;赘肢呈针状,须肢]对,分3节,端节有倒生的须爪。躯体分为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足体腹面具4对粗短的足,呈芽突状;足基节与躯体愈合成基节板,其余各节均很短,呈套筒状。距节上有1对铀叉形爪,每爪分3叉。雄虫的生殖孔位于足体背面的第2对足之间,雌虫生殖孔在腹面第4对足之间。末体细长如指状,体表有环形皮纹。毛檄蠕形端较细长,末体占虫体全长的2/3-3/4,末端较钝圆。雌虫有肛道,雄虫无。皮脂蠕形蜡略短,末体约占躯体全长的1/2,末端尖细呈锥状。雌、雄虫均无肛道。卵为无色半透明,毛袋蠕形蜡卵呈小蘑菇状或蜊斜状,大小约40µmxlOOµm,皮脂蠕形蜗卵呈椭圆形,大小约30µmx60µm(图19-12)。 【生活史与习性】 寄生入体的两种蠕形蜡发育过程相似,包括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5期。雌虫产卵千毛痰或皮脂腺内,经2~3天孵出幼虫,幼虫经1~2天后蜕皮为前若虫。幼虫和前若虫具足3对,3天后蜕皮为若虫。若虫形似成虫,具足4对,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不食不动,经2~3天发育为成虫,经4~5天发育成熟,于毛襄口处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雌虫进入毛袋或皮脂腺内产卵。完成一代生活史约需3周,雌虫寿命4个月以上。 人体蠕形蜡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前额、鼻、鼻沟、颊部、下颌、眼脸周围和外耳道,亦可寄生千头皮、颈、肩背、胸部、乳头、睫毛、大阴唇、阴茎和肛门等处的毛痰和皮脂腺中,以毛弱上皮细胞核腺细胞的内容物为食,亦可取食皮成虫卵成虫卵脂腺分泌物、角质蛋白和细胞代谢物等。毛痰蠕形蜡寄毛襄蠕形蜡皮脂蠕形蜡生于毛毅内,以其颗体朝向毛襄底部,一个毛巍内常有多图19-12毛碌蠕形蜗和皮脂蠕形锅模式图个虫体寄居,一般为3~6个。皮脂蠕形蜗常单个寄生千。 第十九章蛛形纲245 皮脂腺或毛娱中,其顿体朝向腺体基底(图19-13)。 人体蠕形蜡对温度较敏感,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37"C,其活动力可随温度上升而增强,45"C以上活动减弱,54"C为致死温度。当宿主体温升高时,毛娱及毛袋口扩张,皮脂腺内容物变稀,利于虫体爬出,在体表爬行,爬出者多为雌蜡。皮脂蠕形蜡的运动能力明显比毛娱蠕形蜡强。蠕形蜡属于负趋光性,多在夜间爬出,在皮肤表面求偶。 人体蠕形蜡对温湿度、酸性环境和某些药物等均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5"C时,成虫可存活约1周;在干燥空气中可存活l~2天;在23~27"C条件下,55%的虫体能存活2天以上。两种蠕形蜡对碱性环境的耐受力弱千酸性环境,尤以皮脂蠕形娥为明显。3%甲酚皂溶液和75%酒精15分钟可杀死蠕形蜡,日常用的肥皂不能将其杀死。 【致病】 人体蠕形蜡成虫具有坚硬的鳌肢、须肢、带刺的4对足等,它们在皮图19-13蠕形蜗寄生在肤内活动时对上皮细胞和腺细胞造成机械性破坏,使毛翍、皮脂腺失去毛溪、皮脂腺中模式图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引起毛淄扩张,上皮变性。当寄生虫体较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皮脂腺分泌阻塞及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等病变;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其分泌物、代谢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皮肤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宿主局部皮肤的非细菌性炎症反应。此外,虫体代谢物可引起变态反应,虫体的进出活动携带其他病原生物进入毛袋或皮脂腺可致继发感染,引起毛毅周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 蠕形蜡具低度致病性。绝大多数人体蠕形蜡感染者无自觉症状,表现为无症状的带虫者,或仅有轻微痒感或烧灼感。临床症状因患者的免疫状态、营养状况、寄生的虫种及感染度等因素有关,并发细菌感染可加重症状,重者可引起蠕形蜡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患处皮肤轻度潮红和异常油腻,继而出现弥漫性潮红、充血,继发性红斑湿疹或散在的针尖至粟粒大小不等的红色座疮状丘疹、脓疮、结痐及脱屑,皮脂异常渗出、毛毅口扩大,表面粗糙,皮肤有报痒感及烧灼感等。 此外,酒渣鼻、毛埏炎、座疮、脂溢性皮炎和脸缘炎等皮肤病患者的蠕形端感染率及感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及一般皮肤病患者,表明这些现象可能与蠕形端的感染有关。 【实验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和皮肤损伤情况,并经显微镜检出蠕形端即可确诊。制作镜检标本的常用方法有:O透明胶纸法:嘱被检对象于睡前进行面部清洁后,用透明胶纸粘贴于面部的鼻、鼻沟、额、颠及颊部等处,至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上镜检。检出率与胶纸的黏性,粘贴的部位、面积和时间有关。@直接刮拭法:用座疮压迫器或酣水笔尖后端等器具,从受检部位皮肤直接刮取皮脂腺和毛裳内容物。将刮出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甘油涂开后,毅盖玻片镜检。@挤压刮拭法:双手拇指相距1cm左右先压后挤,取挤出物镜检。蠕形蜡检出率夜间比白天高。 【流行与防治】 人体蠕形蜡呈世界性分布,国外报告人群感染率为27%~100%,国内人群感染率一般在20%以上,最高达97.86%。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感染以毛袋蠕形蜡多见,皮脂蠕形蛾次之,部分患者存在双重感染。感染的年龄从4个月的婴儿至90岁老人。毛襄蠕形蜡感染随年龄的增长感染机会增加,以40~60岁人群的感染率最高。检查方法、检查次数、取材部位和时间(昼或夜),以及环境因素均对检出率有影响。 人体蠕形蜡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人体蠕形蜡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大。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肥皂、化妆品等均对人体蠕形蜗不具杀灭作用。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避免与患者接触,家庭中毛巾、枕巾、被褥、脸盆等需专用并常烫煮消毒。不用公共盟洗器具,严格消毒美容、按摩等公共场所的用具。口服甲硝哩、伊维菌素、维生素86及复合维生素B,。 246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 兼外用甲硝嗤霜、苯甲酸节酷乳剂和二氯苯酿菊酷霜剂、桉叶油以及百部、丁香和花椒煎剂等均有一定疗效。 第五节济蟒 济蜡(scab mite)属真蜡目、无气门亚目(Astigmala)、济蛾总科(S釭coploidea)、济蜡科(S釭cop lidae)、济蜡属(Sarcoptes)。已记载的价蜡属有28种(亚种),寄生于人体的为人济蜡(Sarcoples scab四)。【形态】成虫近圆形或椭圆形,背面隆起,乳白或浅黄色。雌蜡体长0.3-0.5mm,雄蜡略小。颗体短小,基部嵌入躯体内。赘肢钳状,尖端有小齿。须肢分3节。无眼,无气门。躯体背面有波状横纹、成列的鳞片状皮棘及成对的粗刺和刚毛等,后半部有几对杆状刚毛和长祟。背部前端有盾板,雄蜡背面后半部还有1对后侧盾板。腹面光滑,仅有少数刚毛。足4对,短粗呈圆锥形,分前后两组。足的基节与腹壁融合成基节内突。前2对足紨节上有爪突,末端均有具长柄的爪垫,称吸垫(ambulacra);后2对足的末端雌雄不同,雌蜗均为长猴,而雄蜡仅第三对足的末端为1根长崇,第4对足末端为带柄的吸垫。雄蜡生殖孔位千第4对足之间略后处。雌端产卵孔呈横裂缝状,位于后2对足之间中央,躯体末端为一纵列的阴道。雄蜡肛门位于躯体后缘正中,雌蜡位于阴道的背侧。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菏,大小约80µmx180µm(图19-14)。 虫卵幼虫腹面若虫腹面 背面腹面背面腹面 雌虫雄虫 (生活史与习性] 济蜡发育过程有卵、幼虫、前若虫、后若虫和成虫5期。济端全部生活史在宿主皮肤角质层其自掘的"隧道“内完成,约需l0~]4天。雌虫在隧道内产卵。卯期约3~7天,在雌虫所掘隧道中孵化为幼虫。幼虫具有3对足,在原"隧道”或新凿的"隧道”中活动。经3~4天,幼虫蜕皮为前若虫。前若虫形似成虫,具4对足,但生殖器尚未成熟。雄性若虫仅有1期,经2~3天蜕皮为雄蜡;雌性有2个若虫期,前若虫经2~3天蜕皮为后若虫,该期的产卵孔尚未发育完全,但已具阴道孔,可行交配。后若虫可钻挖窄而浅的隧道,在隧道内经3~4天后蜕皮为雌虫(图19-15)。雌性后若虫和雄性成虫交配,交配活动一般千夜晚在宿主皮肤表面进行。交配后不久,多数雄蜡即死亡,但亦可在雌蜡的"隧道”内或自行挖掘一个"隧道”而短期生活;雌性后若虫则在交配后20~30分钟内重新钻入宿主皮内,蜕皮变为雌性成蜡。2~3天后,雌蜗即在隧道内产卵2~4枚/次,一生可产卵40~50枚,雌蜡寿命约6~8周。 济瞒多在指间、手背、腕屈侧、肘窝、腋窝前后、跻周、腹股沟、阴袭、阴茎和咎部等皮肤柔嫩皱褶等处寄生,女性患者常见于乳房及乳头下方或周困,偶尔亦可在面部和头皮,尤其是耳后皱褶皮肤。儿童皮肤嫩薄,全身均可被侵犯,尤以足部最多。 挤蜡有较强烈的热趋向性,能感受到宿主体温、气味的刺激,当脱离宿主后,在一定图19-15济蜗寄生在皮内隧道中模式图范围内,可再次移向宿主。雌性成虫离开宿主后的活动、寿命及感染人的能力明显受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影响。温度较高,湿度较低时寿命较短,而在高湿低温的环境中更易存活。在外界较湿润的条件下,雌蜡的适宜扩散温度为15~35t,有效扩散时限为1~6天,在此时限内活动正常并具有感染能力。济蜡寄生在宿主表皮角质层深部,以角质组织和淋巴液为食,并以鳌肢和前两足紨节爪突挖掘,逐渐形成一条与皮肤平行的婉蜓"隧道”,"隧道”一般长2~16mm,最长可达1~2cm。其中,幼虫与前若虫不能挖掘"隧道”,生活在雌蜡所挖"隧道”中;后若虫与雄蜡可单独挖掘,但能力较弱;雌蜡挖掘"隧道”的能力最强,每天可挖O. S~Smm,"隧道“每隔一段距离有小纵向通道通至表皮。交配受精后的雌蜡最为活跃,每分钟可爬行2.5cm,此时亦是最易感染新宿主的时期。[致病]挤蜡在皮肤角质层内挖掘"隧道”和移行过程中对宿主皮肤产生机械性刺激,其排泄物、分泌物和死亡虫体的崩解物可引起宿主产生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导致寄生部位周闱皮肤血管充血、炎性渗出,红斑和结痐,以及皮下组织增生,角质层增厚,棘细胞水肿、坏死;同时由于真皮乳头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进而导致过敏性炎症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的病理性损伤和剧痒。感染者因剧烈癒痒而损抓,致使挤蜗在皮肤内移动、破坏加重。济蜡寄生导致挤疮。病变多从手指间皮肤开始,随后可蔓延至手腕屈侧、腋前缘、乳晕、}挤周、阴部或大腿内侧等好发部位。局部皮肤可出现丘疹、水疤、脓疮、结节及隧道,病灶多呈散在分布。少数患者发生痐型济疮,皮损表现为红斑、过度角化、结痴和角化赘症。挤疮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播痒,白夭较轻,夜晚加剧,睡后更甚,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于虫体夜间在温暖的被褥内活动和啃食力增强所致,症状严重时患者往往难以入睡。由于剧痒而播抓可产生抓痕、血肋汇色素沉着等。若患处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导致毛痪炎、脓疮、痄肿或特殊型挤疮等,严重者可致湿疹样改变或苔薛化等病变。[实验诊断]根据患者接触史及济疮的好发部位、特异损害和夜间痛痒加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别是典型的皮下”"隧道”,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检获济蜡。常用的检查挤蜡的方法有:O用蓝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皮损上,再用棉签揉擦0.5~1分钟,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表面黑迹,即可见染成淡蓝色的"隧道”痕迹。亦可用四环素液,因其渗入"隧道”后,在紫外灯下呈亮黄绿色的荧光。@用消毒针尖挑破"隧道”的尽端,取出挤瞒镜检。@先用消毒的矿物【流行与防治】 传播场所。 家庭中的患者需同时治疗。 第六节粉蜗 粉蜗(flour mite)属千真蜡目、粉端亚目,包括粉蜡科(Acaridae)、脂蜡科(L狙.doglyphidae)、食甜蜡薄口蜡科(His tiostomidae)7科,其中尘蜡属于麦食蜡科、尘蛾亚科、尘蜡属。[形态】 油滴于新发的炎性丘疹上,再用刀片平刮数次,待丘疹顶端角质部分至油滴内出现细小血点为止。将7个丘疹的刮取物混合置千载玻片镜检。@直接用解剖镜观察皮损部位,查找"隧道”中挤蜡的排6~泄物及其盲端的挤蜡轮廓后,用手术刀尖端挑出济蜡。济疮流行呈周期性,以1520年为一周期,一般认为与人群免疫力下降有关。济蛾感染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家庭及学校等集体住宿的入群中。秋冬季感染率高。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与人的密切接触,如与患者握手、同床睡眠等。夜间济蜡活动活跃,常至患者皮肤爬行和交配,致使传播机会增加。雌蜡离开宿主后尚能生存数天,且仍可产卵和孵化。因此,亦可经患者衣服、被褥、手套、毛巾、鞋袜等间接传播。公共浴室的更衣间和休息室床位等是重要的社会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被褥常洗晒。避免与患者接触及使用患者的衣物和用具。及时治疗病人,其衣被可用沸水或蒸汽处理,居室喷洒杀皓剂。常用治疗药物有硫黄软音、苯甲酸韦酷捺剂、复方美曲磷脂霜剂、复方甲硝嗤软膏及伊维菌素等。同一科(Glycyphagidae)、嗜渣蜡科(Chortoglyphidae)、果蝶科(Carpoglyphidae)麦食蜡科(Pyi·oglyphidae)和l2~0粉蜡成虫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背沟,体壁菏,乳白色,半透明,大小多为O50mm,分为颗体(gnathosoma)和躯体(idiosoma)两部分,躯体可划分为足体和末体,足体又可分为前足体(足I、II区)和后足体(足IlI、W区)。在前足体和后足体之间,一般有背沟为界。整个蜡体也可分为前半体和后半体,前半体包括颗体和前足体,后半体包括后足体和末体(图19-16)。颗体由关节膜与躯体相连,活动自如。鳌肢两侧扁平,动趾与定趾呈剪刀状。须肢显著,但较小。躯体前端~_I背面有一背沟和一块盾板,背腹面都着生各种刚毛,刚毛】 体体体 -风后半体 飞牛 爪,爪间突爪状或吸盘状。雌、雄虫生殖孔均位千躯体腹面,雄虫有阳茎、肛吸盘和紨节吸盘,雌虫有产卵孔,无肛吸盘和附节吸盘,肛门为纵裂状,后缘有一陷腔为交合痪。 无气门及气门沟,用皮肤呼吸,表皮柔软而呈膜质。【生活史与习性】粉蜡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第一若虫、第三若虫、成虫5期,但在第一若虫和第三若虫之间亦可有第二若虫,图19-16粉蜗及其体段划分模式图它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休眠体(hypopus)或完全消失。 大多数营自生生活的粉蜡为卵生,即从卵孵化出幼虫,幼虫具足3对,经过一段活动时期,便开始进入约24小时的静息期,然后蜕皮为第一若虫,再经24小时静息期蜕皮为第三若虫,足4对,与成虫相似,经约24小时静息期蜕皮为成虫。 粉端怕光畏热,喜滋生千阴暗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如谷物、干果、药材、皮毛棉。 膝节、胫节和附节I上有杆状感觉毛或称感棒。足间无真的长短、数量、位置、形状因种而异,腹面有足4对,前后半体各2对。足基节同腹面愈合,转节I背面有基节上腺,花,以及入们的居室等均是其理想生境。粉蜡在自然界适应性强,食性也广,既可自由生活,又能在动物和人体表寄生。最适生活温度为25°C左右,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可大蜇滋生,高发于每年的春秋两季。多以雌虫越冬。 [重要种类] 1.腐食酪瞒(Tyrophagus putrescentiae)属千粉蜡科、食酪蜡属。雄蜡躯体长0.28~0.35mm,表皮光滑,附肢的颜色随食物而异,如在面粉中无色,而在干酪中则有色,躯体比其他种类细长,刚毛长而不硬直。雌蜡躯体长0.32~0.42mm,躯体形状和刚毛与雄蜡相似(图l9-17)。腐食酪蛾是一种常见的储藏物害蜡,经常大品滋生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储藏食品中,如火腿、鱼干、于酪、坚果、花生等,亦可在小麦、大麦、烟草等中发现。 腐食酪蜡背面(8)扎氏脂蜡背面(~)家食甜蜗背面(t)拱殖嗜渣蜡腹面(早)甜果蜡腹面(8)速生薄口满腹面(早) 2.扎氏脂锅(Lardoglyphuszacheri)属于脂端科、脂蜡属。雄蜡躯体长0.43-0.55mm,后缘圆钝,表皮光滑,乳白色,所有刚毛光滑或有小桴齿,多数刚毛基部明显加粗。雌蜡躯体长045~0.60mm,后端逐渐变细,后缘凹形(图19-17)。扎氏脂蜡主要滋生千蛋白质含量高的储藏食物中,可在碎肉、皮革、肠衣、骨头等中发现。 3.害嗜鳞蜗(Lepidoglyphus destructor)属千食甜蜡科、嗜鳞蜡属。雄蜡躯体长0.35~0.50mm,长梨形,灰白色,背毛硬直,种齿密。雌蜡躯体长0.40-0.56mm,刚毛与雄蜡相似(图1917)。害嗜鳞蜡是最常见的储藏物蜡类之一,在草地、土壤、谷物、毛皮、潮湿床垫中均可发现此端。 4拱殖嗜渣瞒(Chortoglyphus arcuatus)属千嗜渣蜡科、嗜渣蜡属。雄蜡躯体长0.25~0.30mm,颜色不一,前缘凸出在颗体之上,刚毛细短。雌蜡躯体长0.35-0.40mm,背面刚毛与雄端相似(图19-17)。拱殖嗜渣蜡常在储藏食品、面粉、麦子、大米、稻子等粮食以及动物饲料中发现,亦可在面粉厂、纺织厂、仓库以及房屋的尘埃中发现。 5.甜果甥(Carpoglyphus/actis)属千果蜡科、果端属。雄蜡躯体长0.38-0.40mm,稍扁平,表皮半透明,足和鳌肢淡红色。雌蛾躯体长0.38-0.42mm,与雄蜡相似(图19-17)。甜果蜡几乎在含糖食物中均可发现,亦可在干果、蜂巢、干酪、陈面粉、可可豆和花生中发现。o6速生薄口蜗(His打ostomaferonlarum)属于薄口瞒科、薄口蜗属。雄蜗躯体长0.25~0.50mm,躯体大小及足的粗细变化较大。雌蜡躯体长0.40~0.70mm,苍白色,颗体较小,后缘略凹,背面刚毛与雄蜡相似(图l9-l7)。速生薄口蜡可在各种腐败植物上发现,是栽培蘑菇的重要害蛾。 【与疾病的关系] 1.蜗性皮炎由粉蜡与皮肤接触所致。人被叮咬(蜡唾液中含有毒素)或接舶有毒排泄物,接触处出现丘疹、红斑,骚抓后变为疤疹,继发细菌感染成为脓疤。患者表现为皮肤发痒或持续性奇痒,夜间更甚。引起皮炎的常见蜡种有粗脚粉蛾、腐食酪蛾、纳氏皱皮蛾、甜果蜡和家食甜蛾等。 2.蜗性过敏粉蜡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蜡体的裂解物等可作为过敏原使人致敏,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患者均能出现相应的蜡抗原皮肤试验阳性,血清总lgE和蜡特异性lgE水平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引起过敏的常见蜡种有粗脚粉蜡、腐酪食蜡、家食甜蜡、热带无爪蜡、甜果瞒、椭圆食粉蜡、纳氏皱皮蜡等。 此外,粉蛾耐饥饿,生存力极强,分布广泛,可滋生在谷物、干果、药材和人们的居室中,有较多机会与人接触,除引起蜡性皮炎和蜡性过敏外,若侵染呼吸系统,可引起患者咳嗽、咳痰、胸痛,痰检中常见瞒种有粗脚粉端、腐食酪蜡、椭圆食粉蜗、纳氏皱皮蜡等;若随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可引起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肛门烧灼感、乏力、精神不振、消瘦等,粪检中常见瞒种有粗脚粉蜡、腐食酪蜡、长食酪蜡、甜果蜡、家食甜蜡、河野脂蜡、害嗜鳞姚和隐秘食甜蜡等;若侵染泌尿系统,可引起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检中常见蜡种有粗脚粉蜡、长食酪蜗、家甜食蜡等。 【实验诊断】对粉蜡病的诊断应从临床学、流行病学、病原学以及免疫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患者的痰液、尿液、粪便中检获蜡体或卵即可确诊。【流行与防治]粉蜡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感染率也较高。其感染率与职业有密切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在粮库、粮站、面粉厂、药材库、中药店、中药厂、烟厂、毛纺厂等职业人群中粉蜡感染率较高,其他职业人员感染率较低。调查还发现感染率和患病率随着工龄的延长也相应增高。 防制原则主要是防蜡、灭蜡。保持仓库、居室通风良好,降低湿度,保证粮食或食品等干燥,减少室内蜡类的滋生。亦可使用杀蛾剂,如倍硫磷、杀螺松、尼帕净、虫蜡磷等灭蜡。人体粉蛾皮炎可使用止痒剂或抗过敏药。人体内蜡病应对症治疗,可使用氯嗤、甲硝嗤等药物,或用蜡浸液脱敏。同时注意避免误食粉蟒污染的食品。 第七节尘蜗 尘瞒(dust mite)属于真蜡目、粉蜡亚目(Ac缸1小da)、麦食蜡科(Pyroglyphidae)、尘端亚科(Dermatophagoidinae)、尘蜡属(Dermatophagoides),常见种类为屋尘蜗(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粉尘蜗(D.farinae)和小角尘蜡(D. microceras)。【形态】成虫椭圆形,白色至淡黄色,足色深,体长0.17-0.50mm。颗体位于躯体前端,鳌肢钳状。无顶内毛。体表具肋状皮纹和少量刚毛。躯体背面前端有狭长盾板。雄虫体背后部还有后盾板。肩部有长娱l对,后端有2对。外生殖器位于腹面正中,雌蜡为产卵孔,雄蜡为阳茎。肛门靠近后端,雌蜡呈纵行裂孔,雄蜡呈菱形,肛区两侧有一对肛吸盘。足4对,基节形成基节内突,附节末端具爪和钟罩形爪垫。 【生活史与习性】尘端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第一若虫、第三若虫和成虫5期,无第二若虫期。卵呈长椭圆形,乳白色。卵期约8天,幼虫有足3对。若虫似成虫,足4对,但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其中第一若虫具生殖乳突和生殖毛各1对,第三若虫具生殖乳突和生殖毛各2对。幼虫、第一若虫和第三若虫在发育过程中各经5~12天的静息期和2~3天的蜕皮期。蜕变的成虫经1~3天即可交配,雄虫可终生进行交配,雌虫仅在前半生交配1~2次,偶有3次。交配后3~4天开始产卵。雌虫每天产卵1~2枚,一生产卵20~40枚,多者可达200~300枚。产卯期为1个月左右。在适宜条件下完成一代生活史需20~30天。雄蜡寿命60~80天,雌蜡可长达100~150天。 尘蜡分布广泛,大多营自生生活,广泛滋生千人居室、面粉厂、棉纺厂、仓库等温暖潮湿的场所,以动物皮屑、面粉、真菌抱子、花粉等粉末性物质为食。其生长繁殖和活动的适宜温度为17~30°C,相对湿度80%左右,l0°C以下发育和活动停止。相对湿度低于33%可导致尘蜡成虫死亡。但由于各地气温不同,同一地区各年的平均气溫也有差异,因而尘蜡的季节消长亦各不相同,一般在春秋季大量繁殖,秋后数量下降。尘蜡为负趋光性,其主要通过携带而散布。 (重要种类] 1屋尘瞒体长圆形。雌蜡体长0.29~0.38mm,雄蜡稍小。雌端背部中央有纵行皮纹,足皿较粗长,足W短小。雄蜡后盾板长大于宽,足I、II等粗,基节I内突不相接(图19-18)。屋尘蛾主要滋生千居室内的枕头、被褥、毛毯、毛衣、软垫、地毯、家具和不常洗涤的厚纤维衣服中,是家庭蛾类的主要成员,亦是人类过敏性哮喘的重要过敏原。 屋尘蜡背面(8)屋尘蜡腹面(t)屋尘蜡背面(早)屋尘蜡腹面(卒) 粉尘蜡背面(t)粉尘蜡腹面(t)粉尘蜡背面(卒)粉尘蜡腹面(早) 2粉尘瞒体椭圆形。雌端体长0.37~0.44mm,雄蜡稍小。雌蜡背部中央有横行皮纹,末端拱形。足皿、N等粗。雄端后盾板短宽,足I粗壮,基节I内突相接(图19-18)。粉尘蜡可滋生在面粉厂棉纺厂食品仓库、中药仓库、动物饲料及居室灰尘中,亦是入类过敏性哮喘的重要过敏原。 3小角尘蛾体椭圆形。雄蜡大小和形状特征似粉尘蜡,但交配毅仅是狭窄的颈骨化,而非大部分交配痪壁骨化。雄端趼节lI上刺状突阙如,雌蜡驸节I上的刺状突小。小角尘蜡普遍存在于卧室被褥羊毛衣物等,与人体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 [与疾病的关系l 1甥性哮喘属吸入型哮喘,幼年起病,有婴儿湿疹史,或兼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到3~5岁时,部分儿童转为哮喘,病程可迁延至40岁以上。起病突然,反复发作,开始时常有干咳或连续打喷唗等前驱症状,随后胸闷气急,吐泡沫黏痰,不能平卧,呼气性呼吸困难,发哮鸣音,严重时因缺氧而致口。 252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学 唇、面、指端发组。发作时症状较重而持续时间较短,并可突然消失。发作常在睡后或晨起时。 2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塞、鼻内奇痒、连续喷咙或流清涕不止,有的患者还兼有流泪、头痛。症状持续时间与接触时间和量的多少有关,经过长或短的间歇期后,又重复发作。检查时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涕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3.特应性湿疹(皮炎)多见于婴儿,表现为面部湿疹。成人表现为四肢屈面、肘窝和朋窝处湿疹或苔薛样变,是多年不愈的慢性皮炎,严重时累及颜面,甚至扩展至全身。4.慢性荨麻疹一过性风团,时发时愈。[实验诊断】询问病史如过敏史、发病季节、典型症状及生活在潮湿多尘的环境等。尘蜡性过敏者常有家族过敏史或个人过敏史。常用的免疫诊断方法有皮内试验、皮肤挑剌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放射过敏原固相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其中,皮肤挑刺试验易为患者所接受。[流行与防治】尘蜡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分布也极为广泛。尘蜡性过敏发病因素较多,通常与地区、职业、接触和遗传因素有关。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患者中半数以上在12岁前初发。 防制原则主要是控制尘蜡滋生,减少室内尘蜡密度,降低过敏原量。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如经常清除室内灰尘,勤洗、勤晒被褥和床垫,保持卧室和仓库通风、干燥、少尘,亦可使用杀蜗剂,如林丹、尼帕净和虫蜡磷等。 治疗患者主要包括少量多次注射尘蜡抗原的脱敏疗法和用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用粉尘蜗变应原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皮炎均有良效。近年来,分子克隆技术表达的重组蜡性变应原用于哮喘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李朝品) Ticks and mites belong to subclass_Acari of class Arachnida below phylum Arthropoda, and are found throughout the world. Many mites and ticks are ectoparasites of other organisms. Some species are vectors of bacteria or pathogenic resei-voirs for arbo-diseases(a11hropode-borne diseases)in population through biting, secreting venom or parasitizing to induce hypersens山ve reactions. Bodies of Acarids look depressed and circular or oval in shape. The head, thorax and abdomen are fused to form the gnathoso ma and吐osoma. The generalized life cycle of mites includes the egg, larva, nymph and adult. Life cycle can be complex in ticks, however, only one nymphal instar occurs in hard ticks, whereas three to four nymphal instars occur in soft species. The adult and nymph stages possess four pairs of legs, yet merely three pairs are seen in the larvae. Life cycle of chigger mites consists of egg, pre-larva, larva, nymphochrysalis, nymph, imagochrysalis and adult. This cycle involves two nymphal instars in other mites. Some species are parthenogenes is. The medically important ticks are lxodes persulcatus, 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 Dermacentor nuttalli and Haemaphysa lis concinna, while mites of medical impo11ance are associated with chigger mites, gamasid mites, demodicid miles, scab mites and dust mites. 附录一主要寄生虫及寄生虫病一览表(按主要寄生部位排列) 附录一主要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炮表255 续表 附录二中国其他少见寄生虫病简介 少见寄生虫病是指一些对人类感染率很低、临床上少见的寄生虫病。有些寄生虫病在国外某些地区较常见(如锥虫病、埃及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盘尾丝虫病、罗阿丝虫病等),但中国仅有输入性病例,不存在本土感染,亦属少见。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少见的寄生虫病在中国时有发生,输入性病例日渐增多,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间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文献报道在中国发生的少见寄生虫病有: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棘阿米巴病、赚缨滴虫病、弱等抱球虫病、巴贝虫病、双腔吸虫病、阔盘吸虫病、次睾吸虫病、假裸头绛虫病、复孔绛虫病、瑞列绛虫病、伯特绛虫病、中殖孔绕虫病、多头蚴病、链尾蚴病、细颈嵌尾蚴病、恶丝虫病、吸吮线虫病、筒线虫病、颗口线虫病、小杆线虫病膨结线虫病、食道口线虫病(结节线虫病)、兽比翼线虫病、异尖线虫病、肝毛细线虫病、肠毛细线虫病(菲律宾毛细线虫病)、铁线虫病、棘头虫病、舌形虫病等。大部分疾病已经在正文中详细介绍,下表中仅简述其他未述及的八种少见寄生虫病。 其他少见寄生虫病一览表 附录二中国其他少见寄生虫病简介 附录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寄生虫感染的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来势凶猛,群体发病,甚至发生死亡,有些还有传染性,可能使疫情迅速扩大。2003年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暴发流行,使入们再次认识到在全球化的时代,一场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事件本身,它不仅会给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而且会给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寄生虫病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传统寄生虫病大多尚未有效控制,而有些已基本控制的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存在死灰复燃的现象,同时,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城市化、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人群寄生虫感染谱发生了变化。例如,肠道线虫中的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感染率明显下降,但过去一些不为人所重视的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旅游者疾病、食源性寄生虫病及饲养宠物等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却时有发生,新出现的寄生虫感染也时有报道,如某工地曾因食用未煮熟的肉类致十余人集体感染旋毛虫病的事件等。以上种种均可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进行紧急处理,以便尽可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现就我国重要寄生虫病暴发流行的应急处理方案介绍如下:症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WHO始终将其列为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我国经过多年有效防治,症疾流行已在多数地区得到控制,但一些省份仍有本地症疾流行,抗药性恶性症暴发流行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来输入性症疾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出现聚集发病疫情,因此在我国出现症疾暴发流行的潜在威胁仍然存在。 1.症疾病人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诊断标准 l)患者发热,体温38°C以上,伴有畏寒、头痛,无其他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临床症状。 2)病原学检测未进行或结果阴性。 3)试用抗症药治疗效果不明确。 (2)临床病例诊断标准 I)患者发热,体温38°C以上,具有典型症疾周期性发作的体温曲线。 2)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或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阳性。 3)抗症药物治疗后证实治疗有效。 2.暴发流行的判定标准疤疾病例在短期内与往年同期相比成倍增加,或凶险型病例增多,甚至有死亡病例。范围波及2个或以上县的称为大范围暴发流行,局限于数个乡镇的称为局部暴发流行,局限于个别自然村的称为点状暴发流行。 3.控制暴发流行的对策与措施 (])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根据疫情需要,在疫区成立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卫生、财政、宣传、教育、农业、公安等各部门安排落实疫情处理所必需的人员、经费和物资,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同时疫情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参加的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确定控制措施,并及时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附录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寄生虫感染的应急处理259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I)在疫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按报告发病率的高低和距疫点的距离,确立数个调查点。通过现场走访调查、个案调查、带虫者调查等确定暴发流行的范圉、强度和疤原虫的种类。2)检查基层卫生机构的疫情报表、发热病人血液病原学检查登记表以及抗症处方。3)涸查主要传播媒介按蚊的密度及感染性按蚊的比例(紧急情况时媒介调查可推迟进行)。 (二)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据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O]5年底,全国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454个,病入约7.7万人。目前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湖区及沿长江的江、湖、洲、滩地区,四川、云南两省部分大山区的疫情较为严重,存在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威胁。 1急性血吸虫病诊断标准 (l)疑似病例标准l)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2)发热、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2)临床诊断标准:除疑似病例2条标准外,还应包括至少一项血清学试验阳性,如COPl多3%,IHA或乳胶凝集试验血清稀释度l:10以上阳性。(3)确诊病例标准:除疑似病例2条标准外,病原学检测阳性,即从粪便中检出血吸虫卵或孵化出毛蚴。 (2)在流行区,2周内连续发生2批急性感染,每批5人以上;或在同一感染点连续发生急性感染3人以上。 (2)加强疫情报告当发现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或在既往无疫情地区发现首例当地感染的确诊病例时,应尽快报告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为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在处理暴发疫情时,可建立临时疫情报告制度,如实进行疑似病例日报告或零报告等疫情动态报告。 (3)升展流行病学询查和监测:如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应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询查,掌握流行规律,查明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疫情范刚。 (4)及时做好诊断和鉴别诊断工作:出现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时,血防部门应立即组织医疗队深入疫区进行救治。按《血吸虫病防治手册》规定的治疗方案及时予以治疗,防止误诊。对有疫水接触史的疑似病人,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做好诊断和鉴别诊断工作。在出现急性感染症状前进行早期治疗,防止急性血吸虫病发生。早期治疗的时间应在首次接触疫水4周左右进行,P比哇酮顿服剂蜇为40mg/kg。或在接触疫水后2周服用篱甲酪或青嵩唬酷以杀灭瘟虫。 (5)在居民生活区周围建立安全带:在发生暴发流行地区,对居民点周围有螺水域和滩地进行药物灭螺、灭蚴。对居民区附近有钉螺分布的小水域或滩地可用氯硝柳胺杀灭尾蚴和钉螺,喷洒剂址为2-3g/m20有条件的地区,应彻底改造居民生活区周闱的钉螺滋生环境,尽可能消灭钉螺。 260附录 (6)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在疫区参加抗洪抢险人员返回驻地后4~5周,以咄嗤酮60mg/kg,两日疗法治疗,也可先用血清学方法过筛,阳性者予以治疗。对在流行季节进入疫区的水上和洲滩作业人员,应进行登记,做好个案记录,特别是对非流行区外来的水上作业入员,要督促其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记录,避免其离开后发生急性感染。 (7)加强对饮用水的卫生处理:每SO L饮用水加漂白精0. S g或漂白粉l g,30分钟后即可饮用。(8)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4疫情控制效果评价疫情控制期间,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查的基础上,动态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坊治措施的实施效果。疫情控制后,要注意加强疫区的螺情、病清监测,疫情变化情况应及时上报。(苏川) 附录四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 第一节病原学诊断技术一、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是诊断寄生虫病的基本方法。为了取得准确的结果,送检标本必须新鲜,保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如检查肠内原虫滋养体,最好立即检查,注意保温,或有条件时暂存在35~37t。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粪便中不可混入尿液和其他污染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具体方法如下。 (一)直接涂片法(direct smear method) 用以检查蠕虫卯、原虫包艇和滋养体。方法简便,连续做3次涂片,可提高检出率。 1蠕虫卵检查滴1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用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片厚度以透过玻片约可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加盖片后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需注意鉴别虫卵与粪便中的异物。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的色泽,卯内可见卯细胞或幼虫。 (2)包袭碟液染色检查直接涂片方法同上,但以1滴磺液代替生理盐水。若同时需检查活滋养体,可在玻片另一侧滴1滴生理盐水,同上法涂抹粪便标本,再盖上盖片。滴碳液的一侧查包毅,另一侧查活滋养体。 碳液配方:碳化钾4g,碟2g,蒸熘水100ml。 (3)隐抱子虫卵溪染色检查:目前最佳的方法为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其次为金胺-酚染色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新鲜粪便或经10%甲酸溶液固定保存(4°C,1个月内)的含卵嫘粪便都可用这3种方法染色。染色过程是先用金胺-酚染色,再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具体方法如下:金胺-酚(aura血ne phenol)染色法:l)染液配制:lg/L金胺-酚染色液(第一液):金胺0. lg,苯酚5.0g,蒸熘水10011廿;3%盐酸酒精(第二液):盐酸3ml,95%酒精100ml;Sg/L高猛酸钾液(第三液):高猛酸钾0.5g,蒸熘水100ml。2)染色步骤:滴加第一液于皖干的粪膜上,l0~15分钟后水洗;滴加第二液,1分钟后水洗;滴加第三液,1分钟后水洗,待于;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 低倍荧光镜下,可见卵弱为一圆形小亮点,发出乳白色荧光。高倍镜下卵弱呈乳白色或略带绿色,卵媒壁为一膊层,多数卵翍周围深染,中央淡染,呈环状。核深染,结构偏位,有些卵痪全部为深染。有些标本可出现非特异性的荧光颗粒,应注意鉴别。 改良抗酸(modified acid-fast)染色法: 262附录 第三液,1分钟后水洗,待千;置显微镜下观察。 染色后,卵艇呈玫瑰红色,圆形或椭圆形,背景为绿色。如染色(I.5分钟)和脱色(2分钟)时间短,卵敬内子抱子边界不明显;如染色时间长(5~10分钟),脱色时间需相应延长,子抱子边界明显。卵袭内子抱子均染为玫瑰红色,子抱子呈月牙形,共4个。其他非特异颗粒则染成蓝黑色,容易与卯襄区分。 不具备荧光显微镜的实验室,亦可用本方法先染色,然后在光镜下过筛检查。如发现小红点再用油镜观察以提高检出速度和准确性。 金胺-酚染色-改良抗酸复染法:本法可克服上述染色法的缺点。具体方法是:先用金胺酚染色后,再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卵襄同抗酸染色法所见,但非特异性颗粒被染成蓝黑色,两者颜色截然不同,极易鉴别,使检出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二)定量透明厚涂片法(改良加藤法)(Kato-Katz technique)本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粪便虫卵检查法,适用千各种粪便内蠕虫卵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应用改良聚苯乙烯做定量板(附图l),大小为40mmx30mm x l.37mm,模孔为一长圆孔。 检计数。将所得虫卯数x24,再乘以粪便性状系数(成形便为1,半成形便为1.5,软便为2,粥样粪便为3,水泻便为4),即为每克粪便虫卵数(eggs per gram, EPG)。玻璃纸准备将玻璃纸剪成22mmx30rnm大小的小片,浸于甘油-孔雀绿溶液(含纯甘油100ml、水100ml和1ml3%孔雀绿水溶液)中至少浸泡24小时,至玻璃纸呈现绿色。使用此法需掌握粪膜的合适厚度和透明的时间,粪膜厚且透明时间短,虫卵难以发现,透明时间过长则虫卵变形,不易辨认。(三)浓聚法(concentration method)取粪便l g,加适量(约10ml)采姨醒液,充分调匀,用2层脱脂纱布过滤,再加入乙酰4ml,摇2分钟,离心(2000r/min)I-2分钟,即分成乙酪、粪渣、采礁睦及沉淀物4层。吸弃上面3层,取沉渣镜检。采稹醋配制:l)采酪(MF)液:1/1000硫柳采酐200ml,甲醒(40%)25ml,甘油50ml,蒸熘水200ml。 附录四寄生虫病实验诊断忮术263 附图2粪便自然沉淀法及毛蚴孵化法(I)以竹棒挑取粪便30g左右,通过铜丝网调研滤入盛满清水的锥形杯内;(2)静止20~30分钟;(3)倒去上层粪液,留下沉淀物;(4)加清水至满杯;(5)再静止20~30分钟,倒去上层粪液。如此反复数次,直至上层液澄清为止;(6)倒去上层液后将沉淀物倒入三角烧瓶中;(7)加清水至瓶颈处;(8)将三角烧瓶置于25~30"C中进行孵化;(9)孵化2~6小时后即开始观察。观察时将烧瓶对若光,目光向瓶颈平视2)卢戈液:碟5g,碳化钾10g,蒸熘水100ml。检查时取采醒液2.35ml及5%卢戈液0.15ml混合备用。但混合液保存8小时后即变质,不宜再用;碟液亦不宜千1周后再用。 (4)酸酰沉淀法(formalin-ether sedimentation):取粪便l~2g置于小容器内,加水l0~20ml调匀,将粪便混悬液经2层纱布(或100目金属筛网)过滤,离心(200r/min)2分钟;倒去上层粪液,保留沉渣,加水10ml混匀,离心2分钟;倒去上层液,加10%甲醒7ml。5分钟后加乙酷3ml,塞紧管口并充分摇匀,取下管口塞,离心2分钟;即可见管内自上而下分为4层。取管底沉渣涂片镜检。 本法不仅浓集效果好,而且不损伤包袭和虫卵的形态,易于观察和鉴定。对千含脂肪较多的粪便,本法效果优千硫酸锌浮聚法。但对布氏嗜碟阿米巴包溪、贾第虫包痰及微小膜壳绛虫卵等的检查效果较差。 2.浮聚法(flotation method)利用比重较大的液体,使原虫包袋或蠕虫卵上浮,集中于液体表面。常用的方法有:(1)饱和盐水浮聚法(brine flotation):此法用于检查钩虫卵效果最好,也可用于检查其他线虫卵和微小膜壳绛虫卵。但不适千检查吸虫卵和原虫包翍。用竹签取黄豆粒大小的粪便置千浮聚瓶(高3.5cm,直径约2cm的圆形直简瓶)中,加入少量饱和盐水调匀,再慢慢加入饱和盐水至液面略高于瓶口,以不溢出为止。此时在瓶口覆盖一载玻片,静置15分钟后,将载玻片提起并迅速翻转,加盖片镜检(附图3)。 三二勹勹门 附图3饱和盐水浮聚法 饱和盐水配制:将氯化钠徐徐加入盛有沸水的容器内,不断搅动,直至氯化钠不再溶解为止。 常见蠕虫卵、原虫包溪的比重见附表l。 附表1蠕虫卵、原虫包袋的比重 附录四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265 (四)毛蚴孵化法(mirac昢um hatching method) 依据血吸虫卵内的毛蚴在适宜温度的清水中短时间内可孵出的特性而设计的方法。取粪便约30g,先经重力沉淀法浓集处理,再将粪便沉渣倒入三角烧瓶内,加清水(城市中须用去氯自来水)至瓶口,在20~30"C的条件下,经4~6小时后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结果。如见水面下有白色点状物做直线来往游动,即是毛蚴。必要时也可以用吸管将毛蚴吸出镜检。如无毛蚴,每隔4~6小时(24小时内)观察l次。气温高时,毛蚴可在短时间内孵出,因此在夏季要用l.2%食盐水或冰水冲洗粪便,最后1次才改用室温清水(附图2)。 毛蚴促孵法:将用沉淀法处理后的粪便沉渣置于三角瓶内,不加水,或将粪便置于吸水纸上,再放在20~30"C温箱中过夜。检查前再加清水,2小时后就可见到孵出的毛蚴。采用此法,毛蚴孵出时间较一致,数量也较多。(五)肛门拭子法(anal swab)适用于检查肛周产卵的蜕虫或常可在肛门附近发现的带绛虫卵。 1.棉签拭子法先将棉签浸泡在生理盐水中,取出时挤去过多的盐水,在肛门周围擦拭,随后将棉签放入盛有饱和盐水的试管中,用力搅动,迅速提起棉签,在试管内壁挤干水分后弃去,再加饱和盐水至管口处形成张力泡,覆盖一载玻片,务使其接触液面,5分钟后取下载玻片镜检。也可将擦拭肛门的棉签放在盛清水的试管中,经充分浸泡,取出,在试管内壁挤去水分后弃去。试管静置10分钟,或经离心后倒去上层液,取沉渣镜检。 2.透明胶纸法(cellu lose tape method)用长约6cm,宽约2cm的透明胶纸有胶面,粘贴肛门周围的皮肤,然后将有胶的一面平贴在载玻片上,镜检。(六)钩蚴培养法(hookwormlarval cultivation method)根据钩虫卵内幼虫在适宜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孵出而设计的方法。加冷开水约1ml于洁净试管内(lcmxlOcm),将滤纸剪成与试管等宽但较试管稍长的T字形纸条,用铅笔书写受检者姓名或编号千横条部分。取粪便约0.2~O.4g,均匀涂抹在纸条竖部的上2/3处,再将纸条插入试管,下端浸泡在水中,以粪便不接触水面为度。在20~30"C条件下培养。培养期间每天沿管壁补充冷开水,以保持水面高度。3天后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试管底部。钩蚴在水中常做蛇行游动,虫体透明。如未发现钩蚴,应继续培养观察至第5天。气温太低时可将培养管放入温水(30"C左右)中数分钟后,再行检查(附图4)。 266附录 卡红染液配制:钾明矶饱和液100ml,卡红3g,冰醋酸10ml。混合液置千37°C温箱内过夜,过滤后即可应用。各种蠕虫每条雌虫每日排卵数见附表2。附表2各种蠕虫每条雌虫每日排卵数虫名产卵数/(日·条)(平均数)II虫名产卵数/(日·条)(平均数) 二、体液检查 (一)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诊断症疾、丝虫病的基本方法。涂制血膜用的载玻片用前需经洗涤液处理,再用自来水或蒸熘水冲洗,在95%酒精中浸泡,擦干或烤干后使用。洗涤液配制: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液为恪酸洗液,含工业浓硫酸100ml、重辂酸钾80g、水1000ml。先用冷水将重铭酸钾溶化,然后徐徐加入浓硫酸,同时用玻璃棒搅拌。1检查症原虫(1)采血与涂片: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垂,干燥后用左手拇指与示指捏紧耳垂下方,并使耳垂下侧方皮肤绷紧,右手持取血针,刺破皮肤,挤出血滴。蒲、厚血膜可涂制在同一张玻片上(附图5)。间日症宜在发作后数小时采血;恶性症在发作初期采血可见大量环状体,1周后可见配子体。`1)薄血膜的制作:在载玻片1/3与2/3交界处颇血l(1)自耳垂或手指取血一小滴滴在载玻片上;(2)用干。在稀释各种染液和冲洗血膜时,如用pH7.0-7.2的推片之端缘接触血滴;(3)推片与载片成30°-45°角缓冲液则染色效果更佳。染色时缓冲液需要临时配制。向载片之另一端推进;(4)制成油血膜;(5)再取血一大滴滴在载片的另一端;(6)用推片的一角将血滴涂常用的染色剂有吉姆萨染剂(Giemsa stain)和瑞特染成直径约1cm的厚血膜;(7)制成的蒲、厚血膜剂(Wright stain)。 l)吉姆萨染色法:此法染色效果良好,血膜褪色较慢,保存时间较久,但染色时间较长。染液配制:吉姆萨染剂粉l g,甲醇50ml,纯甘油50ml。将吉姆萨染剂粉置于研钵中(最好用玛瑙研钵),附录四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267加小址甘油充分研磨,加甘油再磨,直至50ml甘油加完为止,倒入棕色玻瓶中。然后分几次用少量甲醇冲洗钵中的甘油染粉,倒入玻瓶直至50ml甲醇用完为止,塞紧瓶塞,充分摇匀,置65°C温箱内24小时或室溫内1周后过滤,备用。 染色方法:用pH7.0~7.2的缓冲液,将吉姆萨染液稀释;比例约为15~20份缓冲液加1份吉姆萨染液。用蜡笔画出染色范围,将稀释的吉姆萨染液滴于已固定的菏、厚血膜上,染色半小时(室温),再用上述缓冲液冲洗。血片諒干后镜检。 2)快速吉姆萨染色法:吉姆萨染液1ml,加缓冲液5ml,如前法染色5分钟后用缓冲液冲洗,隙干后镜检。3)瑞特染色法: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诊断,但甲醇蒸发甚快,掌握不当易在血片上留下染液沉渣,并较易褪色,保存时间不长,故多用于临时性检验。 染液配制:瑞特染剂粉0.1~0.5g,甲醇97ml,甘油3ml。将瑞特染剂加入甘油中充分研磨,然后加少量甲醇,研磨后倒入瓶内,再分几次用甲醇冲洗钵中的甘油溶液,倒入瓶内,直至用完为止。摇匀,24小时后过滤待用。一般1~2周后再过滤。 染色方法:瑞特染剂含甲醇,因此制备菏血膜时不需另行固定,而厚血膜则需先经溶血,待血膜干后才能染色。染色前先将薄血膜和溶过血的厚血膜一起用蜡笔画好染色范围,以防滴加染液时外溢。染液应覆盖全部厚、薄血膜上,30秒至1分钟后再用滴管加等量的蒸熘水,轻轻摇动载玻片,使蒸熘水和染液混合均匀,此时出现一层灿铜色浮膜(染色),3~5分钟后用水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注意勿先倒去染液或直接对血膜冲洗),惊干后镜检。 2.检查丝虫微丝蚴 (1)新鲜血片检查:晚间9时到次晨2时取耳垂血1滴滴千载玻片上,加盖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发现蛇形游动的幼虫后,做染色检查,以确定虫种。 (2)厚血膜检查:厚血膜的制作、溶血、固定与疤原虫的吉姆萨液染色法相同。但需取血3滴,也可用德氏苏木素染色法染色。该染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取苏木素lg溶千纯酒精或95%的酒精10ml中,加饱和硫酸铝按(8%~10%)100ml,倒入棕色瓶中,瓶口用两层纱布扎紧,在阳光下氧化2~4周,过滤,加甘油25ml和甲醇25ml,用时稀释10倍左右,将溶血、固定的厚血膜置于德氏苏木素液内10~15分钟,在1%酸酒精中分色1~2分钟,蒸熘水洗涤I~5分钟,至血膜呈蓝色,再用1%伊红染色0.5~l分钟,以水洗涤2~5分钟,諒干后镜检。 (3)活微丝蚴浓集法:在离心管内加蒸熘水半管,加血液10~12滴,再加生理盐水混匀,离心(3000r/min)3分钟,取沉渣镜检。或取静脉血1ml,置于盛有O. lml3.8%袧橡酸钠的试管中,摇匀,加水9ml,待红细胞破裂后,再离心2分钟,倒去上清液,加水再离心,取沉渣镜检。 (二)脑沓液检查 脑脊液中可查见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弓形虫滋养体、肺吸虫卵、血吸虫卵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等。可用直接涂片或涂片染色镜检。取抽出的脑脊液2~3ml,离心(2000r/min)5~10分钟,取沉渣涂片镜检。 三、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检查 (一)痰液 痰中可能查见卫氏并殖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棘球蚴的原头蚴、粪类圆线虫幼虫、蛔虫幼虫、钩虫幼虫、尘蝴等。 1.卫氏并殖吸虫卵检查可先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如为阴性,改为浓集法集卵,以提高检出率。 (1)直接涂片法:在洁净载玻片上先加1~2滴生理盐水,挑取痰液少许,最好选带铁锈色的痰,涂成痰膜,加盖片镜检。如未发现肺吸虫卵,但见有夏科雷登结晶,提示可能是肺吸虫感染,多次涂片检查为阴性者,可改用浓集法。 (2)浓集法:收集24小时痰液,置于玻璃杯中,加入等量10%NaOH溶液,用玻棒搅匀后,放入37"C温箱内,数小时后拔液消化成稀液状,再分装于数个离心管内,以1500r/min离心5~10分钟,弃去上清液,取沉渣涂片检查。 2.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检查取新鲜痰液做涂片。天冷时应注意镜台上载玻片的保温。高倍镜观察,如为阿米巴滋养体,可见其伸出伪足并做定向运动。上述其他蠕虫幼虫及蛾类等宜用浓集法检查。 (二)十二指肠液和胆汁 用十二指肠引流管抽取十二指肠液及胆汁,以直接涂片法镜检;也可经离心浓集后,取沉渣镜检。可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华支睾吸虫卵、肝片形吸虫卵和布氏姜片吸虫卵等。在急性阿米巴肝脓肿患者胆汁中偶可发现滋养体。 检查方法:可将十二指肠引流液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后直接镜检。为提高检出率,常将引流液加生理盐水稀释搅拌后,分装于离心管内,以2000r/min,离心5~l0分钟,吸取沉渣涂片镜检。如引流液过千黏稠,应先加10%NaOH消化后再离心。引流中的贾第虫滋养体常附着在黏液小块上,或虫体聚集成絮片状物。肝片形吸虫卵与姜片虫卵不易鉴别,但前者可出现于胆汁,而后者只见于十二指肠液中。 (三)尿液 取尿液3~5ml,离心(2000r/m in)3-5分钟,后取沉渣镜检。但乳糜尿需加等量乙酪,用力振荡,使脂肪溶于乙酪,然后吸去脂肪层,离心,取沉渣镜检。尿液中可查见阴道毛滴虫、丝虫微丝蚴、埃及血吸虫卵等。 (四)鞘膜积液 主要检查班氏微丝蚴。阴毅皮肤经碳酒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取鞘膜积液做直接涂片检查,也可加适量生理盐水稀释离心,取沉渣镜检。(五)阴谨分泌物检查阴道毛滴虫。用消毒棉签在受检者阴道后穹隆、子宫颈及阴道壁上取分泌物,然后用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可发现活动的虫体。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温。 四、其他器官组织检查 (一)骨髓穿剌 主要检查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一般常做骼骨穿刺,嘱患者侧卧,暴露骼骨部位。视年龄大小,选用17~20号带有针芯的千燥无菌穿刺针,从骼骨前上棘后约1cm处刺入皮下,当针尖触及骨面时,再慢慢地钻入骨内约0.5-I.0cm,即可拔出针芯,接2ml干燥注射器,抽取骨髓液。取少许骨髓液做涂片,甲醇固定,同薄血膜染色法染色,油镜检查。 (二)淋巴结穿剌 1利什曼原虫检出率低于骨髓穿刺,但方法简便、安全。对于以往治疗过的患者,因其淋巴结内原虫消失较慢,故仍有一定价值。穿刺部位一般选腹股沟部,先将局部皮肤消毒,用左手拇指和示指捏住较大的淋巴结,右手用于燥无菌6号针头剌入淋巴结。稍待片刻,拔出针头,将针头内少量淋巴结组织液滴千载玻片上,做涂片染色检查。 2丝虫成虫同上法获取淋巴组织液,染色后镜检。 (三)肌组织活检 1旋毛虫幼虫从患者胖肠肌、胧或股二头肌取米粒大小肌组织一块,置于载玻片上,加50%甘油]滴,盖上另一载玻片,均匀压紧,低倍镜下观察。取下的肌组织须立即检查,否则幼虫会变得模糊,不易观察。 附录匹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269 2.并殖吸虫、裂头蚴、猪嘉尾蚴摘取肌内的结节,剥除外层纤维被膜,在2张载玻片间压平、镜检。 也可经组织固定后做切片染色检查。(四)皮肤及皮下组织活检1.蠹尾蚴、裂头蚴、并殖吸虫参见肌组织检查。2皮肤利什曼原虫在皮肤上出现丘疹和结节等疑似皮肤型黑热病患者,可选择皮损较明显之处,做局部消毒,用干燥灭菌的注射器,刺破皮损处,抽取组织液做涂片;或用消毒的锋利小剪,从皮损表面剪取一小片皮肤组织,以切面做涂片;也可用无菌解剖刀切一小口,刮取皮肤组织做涂片。以上涂片均用瑞特或吉姆萨染液染色。如涂片未见原虫,可割取小丘疹或结节,固定后,做组织切片染色检查。 3蠕形蜗参见第十八章第四节"蠕形蛾"。4济蜗参见第十八章第五节"挤蜡"。(五)直肠黏膜活检1日本血吸虫卵用直肠镜观察后,自可疑病变处钳取米粒大小的黏膜一块,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放在两个载玻片间,轻轻压平,镜检。各型血吸虫卵鉴别见附表3。 2溶组织内阿米巴用乙状结肠镜观察溃疡形状,自溃疡边缘或深层刮取溃疡组织置于载玻片上,加少量生理盐水,盖上盖片,轻轻压平,立即镜检。也可取出一小块病变黏膜组织,固定后切片染色镜检。 五、培养法 培养法可作为其他检查方法的补充。常规方法检查阴性时,可考虑做寄生虫的人工培养,提高阳性率,减少漏检率。培养法常适用千多种寄生原虫,如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和阴道毛滴虫等。(一)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培养阿米巴人工培养方法有常规培养、有菌培养和无菌培养。 1常用培养基 2)培养基制备:配制液相部分时,氯化钾和氯化钙各加少许蒸熘水分别另装小瓶,高压灭菌冷却后再合并在一起。固相部分的各成分经沸水浴2~3小时完全溶解后(若有残渣,须经4层纱布过滤除渣),趁热分装滤液至试管,每管5ml,加棉塞,高压灭菌(12]气,20分钟)后置成斜面,冷却后置千4屯备用。接种前每管加液体部分4.5ml,灭活小牛血清0.5ml,米粉20mg(180°C烤箱消毒3次),青霉素、链霉素各lOOOU/m l。 270附录 熘水1000ml,高压灭菌(110"C,15分钟)。鸡蛋用肥皂水洗净,再用70%乙醇消毒蛋壳后,破壳将蛋清和蛋黄倾入装有70ml洛克液烧瓶内,加玻璃珠充分振摇,混匀,分装至消毒试管内,每管约5ml,斜置并加热至70"C,1小时,使之凝固为斜面,翌日再高压消毒20分钟。接种前每管加洛克液4.5ml,马血清0.5ml,无菌米粉20mg,青霉素、链霉素各lOOO U/ml。 2.培养方法取新鲜粪便0.5ml,直接接种于试管内与培养基混匀,置37"C温箱中培养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取培养液中的混浊部分涂片镜检,查出虫体即可确诊。(二)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培养1.常用培养基3N培养基(Novy-MacNeal-Nicolle cult ure medium)。(1)培养基成分:琼脂14g,氯化钠6g,加双蒸水900ml。(2)培养基制备:将琼脂、氯化钠和双蒸水加热溶解后分装至试管中,每管3~5ml,加棉塞塞紧管口,高压灭菌(121"C,20分钟),冷却至48"C时,每管加入相当于培养基1/3址的新鲜无菌去纤维蛋白兔血l~1.5ml,混匀后冷却成斜面。每管加入洛克液0.2-0.3ml,用无菌的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置37"C温箱中培育24小时,证明无菌后置于4"C冰箱备用。接种前加青霉素和链霉素。 2.培养方法将骨髓、淋巴结穿刺液或皮肤刮取物加入试管中,置于22~25"C温箱中培养。每2~3天取少量培养液涂片镜检。有的需要2~3周才可查见前鞭毛体。若为阴性,则需转种培养l个月再报告结果。培养得到的是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 (三)阴道毛滴虫的培养1.常用培养基肝浸汤培养基。 (1)培养基成分:兔或牛肝脏15g,蛋白脉2g,麦芽糖1. Og,氯化钠0.5g,半胱氨酸盐酸盐0.2g,蒸熘水1001nl。 (2)培养基制备:先将肝脏洗净研碎,加蒸熘水100ml,混匀后置于4"C冰箱中冷浸24~48小时。取出后加热煮沸30分钟,4层纱布过滤,补足蒸发的水分,可得清亮的肝浸液。在肝浸液中加入上述其他成分,溶解后调整pH至5.6-5.8,高压灭菌后置4"C冰箱备用。培养前加灭活小牛血清及青霉素和链霉素。 2.培养方法取阴道分泌物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置37"C温箱中培养。48小时后涂片镜检。 六、动物接种培养法 动物接种是用寄生虫感染其接种的实验动物,使虫体在该动物体内生存或繁殖,这是寄生虫病实验诊断的方法之一。(一)杜氏利什曼原虫动物接种取受检者骨髓、淋巴结穿刺液或皮肤刮取物,加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后,取0.5ml注入仓鼠等动物腹腔内,3~4周后剖杀动物,取肝、脾、泪巴结或骨髓涂片,染色镜检。(二)刚地弓形虫动物接种培养取受检者体液、脑脊液或淋巴结组织悬液0.5-l ml,注入小鼠腹腔内,3周后抽取小鼠腹腔液涂片,染色镜检。如为阴性,取此鼠肝、脾、脑等组织研磨成匀浆,加生理盐水1:10稀释后,再进行第二次接种。如仍为阴性,可按上述方法进行3~5次接种,再报告结果。 第二节免疫学诊断技术 病原学检测技术虽有确诊寄生虫病的优点,但对早期和隐性感染,以及晚期和未治愈的患者却常常出现涌诊。相反,免疫学诊断技术则可作为辅助手段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随着抗原纯化技术的进步、诊断方法准确性的提高以及标准化的解决,免疫学诊断技术已经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考核附录四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271以及流行病学调查。鉴于各种免疫学诊断技术,在相应的免疫学书籍或手册中均有全面介绍,故本节仅重点介绍与寄生虫病诊断有关的免疫学技术。 一、—般免疫学诊断技术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ndirect haemagglut inat ion test, IHA)以红细胞作为可溶性抗原的载体并使之致敏,致敏的红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结合而产生肉眼可视的凝集现象,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即由此而显现。常用的红细胞为绵羊或O型人红细胞。 IHA操作简便,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理想,适用千寄生虫病的辅助诊断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巳用千诊断症疾、阿米巴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猪翍尾蚴病、旋毛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和华支睾吸虫病等。 (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ndirec t fluoresce nt antibody assay, IFA)用荧光素(异硫讯基荧光素)标记第二抗体,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可用于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本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现性等优点,除可用千寄生虫病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外,还可用于组织切片中抗原定位以及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观察和鉴定抗原、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目前已用于疤疾、丝虫病、血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棘球蚴病及弓形虫病的诊断。 在荧光免疫分析的基础上,还发展了另一种基千非核素的免疫分析技术,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 ssay, TRFIA)。该法是以铜系元素作为长效荧光标记物来标记抗原或抗体,用时间分辨技术测量荧光,对波长和时间两个参数进行信号分辨,从而极大提高分析的灵敏度。该方法已应用于一些原虫的检测,如弓形虫、隐抱子虫等。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 zyme-l in k ed immun osorbent assay, ELISA)把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包被千固相载体上的配体结合,再使之与相应的无色底物作用而显示颜色,根据显色深浅程度目测或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OD)值来判定结果。 本法可用千宿主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中特异抗体或抗原的检测。已用千多种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四)免疫酶染色试验 免疫酶染色试验(immunoenzyme staining test,!EST)以含寄生虫病原的组织切片、印片或培养物涂片为固相抗原,当其与待测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可再与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反应形成酶标记免疫复合物,后者可与酶的相应底物作用而出现肉眼或光镜下可见的呈色反应。本法适用千血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丝虫病、猪疑尾蚴病和弓形虫病等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五)免疫印迹试验 免疫印迹试验(immunoblotting)又称免疫印渍或Weslern blot,是由十二烧基硫酸钠-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转印及固相酶免疫试验三项技术结合为一体的一种特殊的分析检测技术。本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千寄生虫抗原分析和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 (六)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immun 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利用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通过带颜色的胶体金颗粒来放大免疫反应系统,使反应结果在固相载体上直接显示出来,用于检测待测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ot-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 DIGFA)、胶体金免疫层析诊断试验(gold immune-chromatographi c assay, GICA)和快速试纸法(dipstick assay)等。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因其快速简便、特异敏感、稳定性强、不需特殊设备和试剂、结果判断直观等优点,巳在临床检验和其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妊娠试验、传染病病原抗体的检测、蛋白质的检测和药物测定等。目前,该技术应用千如恶性疤疾、弓形虫病、猪痰尾蚴病、曼氏血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等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 (七)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 i nked immunospot assay, ELISPOT)是一种体外检测特异性分泌抗体细胞和分泌细胞因子细胞的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基本原理就是用抗体捕获培养的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并以酶联斑点显色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本法不仅可获得更多的分泌细胞因子细胞群的信息,而且能从单细胞水平评价细胞因子产物。具有易操作、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优点。ELISPOT除了直接用于临床诊断,还可对治疗和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二、寄生虫学特殊免疫学诊断技术 (一)诊断弓形虫感染的染色试验染色试验(dye test, DT)是诊断弓形虫病的一种经典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主要缺点是必须要求活的虫体和人血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检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原理将活弓形虫滋养体与正常血清混合,在37"C孵育1小时或室温数小时后,大多数虫体失去原有的新月形特征,而变为圆形或椭圆形,此时若用碱性亚甲蓝染色则胞质深染。相反,将虫体与免疫血清和补体(辅助因子)混合时,则仍保持原有形态,对碱性亚甲蓝也不着色。 2.材料和试剂(I)辅助因子:取正常人血清,与弓形虫速殖子混合,千37"C作用1小时,只有90%以上虫体被亚甲蓝染色,该血清方可使用,分装后置-20"C备用。(2)抗原制备:用弓形虫速殖子经腹腔感染小鼠,3日后抽取腹腔液,以生理盐水离心(3000r/mi nxl0分钟)3次,收集纯净虫体,用含补体的血清稀释后,将虫液调至约50个虫体/高倍视野。(3)碱性亚甲蓝溶液:将亚甲蓝10g,溶于100ml浓度为95%的酒精内,制成饱和酒精溶液,过滤后取3ml再与10ml临时配制的碱性缓冲液(pH1l.0)混合。(4)待检血清:经56"C、30分钟灭活,4"C保存备用。 (5)检测:取经生理盐水倍比稀释的待检血清,每管0.1ml,加抗原液0.1ml,置37"C水浴l小时,加碱性亚甲蓝溶液0.02ml/管,继续水浴15分钟,自每管取悬液1滴镜检。 (6)结果判断:镜下计数]00个弓形虫速殖子,统计着色和不着色速殖子比例数。以50%虫体不着色的血清稀释度为该份受试血清的最高稀释度。以血清稀释度]8阳性者判断为隐性感染;1:125阳性者为活动性感染;I:1024及以上阳性者为急性感染。 (二)血吸虫环卵沉淀试验 1原理血吸虫环卵沉淀试验(circumoval precipitin test, COPT)是诊断血吸虫病特有的免疫学试验。血吸虫虫卵内毛蚴分泌的抗原物质经卵壳微孔渗出后与待检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在虫卵周围形成光镜下可见的免疫复合物沉淀,即为阳性反应。产生阳性反应虫卵占全部虫卵的百分率称环沉率。 2试验步骤在洁净的载玻片中滴加待检血清2~3滴,用细针挑取适量鲜卵或干卵(100-150个),混匀,加24mmx24mm盖片,用石蜡密封,37"C温箱48小时,低倍镜观察结果(必要时可至72小时)。 3结果观察典型的阳性反应为卯壳周围出现泡状、指状、片状或细长卷曲状的折光性沉淀物。观察100个虫卵,计绊环沉率。凡环沉率;:.5%者为阳性(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地区环沉率;:.3%者可判为阳性),国1%~4%者为弱阳性。环沉率的动态变化在治疗上具有参考意义。 (三)旋毛虫环蚴沉淀试验取50~100条脱毅的旋毛虫活幼虫(冻干幼虫或空气干燥幼虫也可)放入待检血清中,37°C温育24小时,如1条以上幼虫体表出现泡状或袋状沉淀物附着,即为阳性反应。 附录四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273 环蚴沉淀试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率可高达97%以上,与常见的线虫(蛔虫、钩虫、丝虫、鞭虫)无交叉反应。一般在感染后的第3周末或症状出现后l0~20天即可呈阳性反应。环蚴试验操作简单,无须任何特殊设备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基层卫生单位应用。 三、单克隆抗体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是用经特异性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融合后分泌的一种单一的特异性抗体。McAb已广泛用于寄生虫种株分型与鉴定,虫体结构与功能分析,免疫病理研究,分析、纯化抗原以及制备保护性疫苗等。利用McAb检测循环抗原诊断疤疾、弓形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棘球蚴病、丝虫病等国内外已有报道。 (刘文琪)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新近发展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即基因和核酸诊断技术,在寄生虫病的诊断中显示了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具有早期诊断和确定现症感染等优点。本项技术主要包括核酸分子探针(nucleic acid probe, probe)、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 一、核酸探针技术 核酸探针是指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酶或其他半抗原标记的特定DNA或RNA片段。可将核酸探针分为基因组DNA探针、c DNA探针、RNA探针和人工合成的霖核昔酸探针等几类。在其与DNA样本杂交过程中,借助上述标记物可探查出特异性或差异性DNA。双链DNA的变性和复性特点是本技术的基础。经加热,或在强酸、强碱作用下,双链DNA氢键被破坏,双股链分离,变成单链(此即变性);而当条件缓慢变为中性或温度下降(50°C左右)时,氢键恢复,分开的两股单链又重新合为互补的双链结构(此即复性)。核酸探针技术就是将样本DNA分子经上述条件处理后,使其变性为单链状态,固定在载体硝酸纤维膜上,再与经小分子标记的核酸探针单链分子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它们互补杂交结合。将未杂交的成分洗脱后,标记物显色,即可观察结果。 目前,核酸探针技术已用于疤原虫、隐抱子虫、贾第虫、锥虫、巴贝虫、弓形虫、丝虫、血吸虫、棘球蚴、猪带绛虫、肝片吸虫和猪袭虫等虫种的鉴定和相应疾病的诊断。 二、PCR技术 PCR是在引物介导下特异性扩增DNA的一种技术。它包括模板DNA热变性解链-引物与模板DNA退火-引物延伸3个步骤的循环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在实验条件下,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DNA解链和退火(引物与模板DNA结合),在引物启动和D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二引物特定区域内的DNA链。上述“解链—退火—延伸“3个连续步骤为一个循环。经过20~30个循环反应,可使引物特定区段的DNA量增加至少十万至百万倍。 此外,PCR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样品处理简单等优点。目前,PCR技术多用于寄生虫病的基因诊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种株鉴定、分析等领域。已应用的虫种包括利什曼原虫、症原虫、弓形虫、阿米巴、巴贝虫、旋毛虫、锥虫、隐抱子虫、贾第虫、猪带绕虫和丝虫等。 三、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核酸分析检测技术,具有高通扯、高集成、微型化、自动化、速度快等优点,其效率是传统检测手段的成百上千倍。目前巳被广泛应用千生命科学,也包括寄生虫学领域。(—)DNA芯片(gene chip)DNA芯片又称基因芯片(gene chip),是目前研究最多、技术最成熟的生物芯片。它将集成电路、计算机、半导体、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标记探针等技术结合为一体,使众多的寡核甘酸探针有规律地排列在硅片上(探针密度可达105/cm勹,用其可与带有荧光标记的DNA样品杂交,再通过计算机分析荧光信号获得待测DNA样品的序列信息。DNA芯片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敏感、经济、自动化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基因探针的检测效率。在寄生虫学领域,DNA芯片技术主要用于病原体的诊断、检测和基因分型。目前,有关症原虫血吸虫等重要寄生虫的基因芯片研究已有报道,针对弓形虫、绛虫和旋毛虫等食源性寄生虫的基因芯片研究也取得进展。 (二)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 蛋白质芯片技术本质上就是利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样本中存在的特定蛋白质进行检测。是将位置及序列为已知的大量蛋白、多肤分子、酶、抗原、抗体以预先设计的方式固定在尼龙膜、硝酸纤维素膜、玻璃、聚丙烯酰胺凝胶等载体上组成密集的分子排列,当荧光、免疫金等标记的靶分子与芯片上的探针分子结合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或光耦合元件(CCD)对标记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样本中靶分子的数量,以达到一次实验同时检测多种疾病或分析多种生物样本的目的。具有快速、高效、并行、高通量等特点,是蛋白质组研究的重要手段。目前蛋白芯片技术巳经在疤疾、弓形虫病和血吸虫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节组学技术 随着系统生物学(Sys tems Biology)等新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各种组学技术(Omics Technology)应运而生,主要包括基因组学(gen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和代谢组学(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技术等,目前已广泛运用到如疾病诊断、药物开发等各个领域。 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全部基因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科学,是其他组学的基础,现今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发现寄生虫基因的速度。迄今为止,已建立了疤原虫、血吸虫、利什曼原虫、丝虫等多种寄生虫完整的基因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阐明基因编码序列的特征,发现并鉴定新基因,提供有用的基因标记,比较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探讨表达蛋白的功能,为寄生虫种类的鉴定、寄生虫病的诊断、药物设计和疫苗研制提供了新的工具。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生物体在特定时空上由全部基因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及其存在方式,注重研究参与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所表达的蛋白质类型及其同周围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常用的包括高分辨率的分离技术、质谱鉴定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目前已应用千血吸虫、锥虫、细粒棘球绛虫、症原虫和弓形虫等虫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筛选寄生虫病诊断标记物的研究中。 转录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凋控规律的组学分支学科,是从RNA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该技术能够在整体水平上研究基因功能以及基因结构,揭示特定生物学过程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目前,转录组学研究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基于杂交技术的微阵列技术(mi croarray)和基于测序技术的转录组测序技术,后者包括表达序列标签技术(Express i on Sequence Tags Tech nology,EST)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SAGE)、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assively paral lel signatur e seq uencin g, MPSS)以及RNA测序技术(RN A seq uenc ing, RNA-seq)。目前已对旋毛虫、绛虫及弓形虫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对发现新的、特异性生物标记具有重要的意义。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分支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研究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受到各种刺激后,产生的所有代谢产物的变化,关注的是相对分附录四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275子质量小于1000的小分子化合物。代谢组学常用的技术包括磁共振(NMR)、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红外光谱、电化学检测等分离分析技术。目前,弓形虫感染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代谢组学以及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学研究等都已取得一定成果,为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将多种组学技术相结合,用于研究日本血吸虫、弓形虫等寄生虫病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杨静) 附录五常用抗寄生虫药物一览表 药物 氯哇 (氯化嗤啾) 奎宁 (金鸡钠霜) 伯嗤 (伯嗤啾,伯氨哇啾) 咯萦唗 甲氛嗤 乙胺晚唗 (息疤定) 用途 作用于各种类型疤原虫红内期裂殖体,主要用于治疗疤疾急性发作,控制临床症状,不能阻止复发作用于各种类型疤原虫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症疾的临床症状作用于疤原虫的红外期和配子体,根治间日疤复发和阻断疤疾的传播主要作用千各种类型疤原虫红内期,控制疤疾的临床症状及用于治疗脑型症等凶险型症疾作用于各种类型疤原虫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疤疾的临床发作,对抗氯嗤恶性疤原虫有较强作用作用于疤原虫红外期,用于传播阻断和预防;作用于弓形虫速殖子,用于治疗急性弓形虫病口服:第1日:I. Og,8小时后0.5g;第2、3日各0.5g静脉滴注:2-3mg/kg置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摇匀,于4小时内滴完0.5g一日2次,两日后0.25g一日2次连用2~3周500mg置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根治:口服每次13.2mg,一日3次,连服7日口服:首日每次300~400mg X2次,间隔6小时;第2,3日:每次300-400mgxl次臀部肌注:3mg/kgx2次,间隔4~6小时静脉滴注:3-6mg/kg,置于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2~3小时滴完,间隔4~6小时重复一次l~1.5g,顿服,儿童用蜇为15~20mg/kg预防症疾:成人每次25mg口服,每周1次,小儿酌减。抗复发治疗:成人每日服25~50mg,连用2日,小儿酌减(与伯氨嗤合用)治疗弓形虫病:50mg/dx30d常规剂掀下副反应较少,主要有轻度头晕、头痛、胃肠道不适等,停药后自行消失。恶性症患者长期使用可产生抗药性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耳鸣、头晕、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严重心脏病患者慎用,对本品过敏反应患者及孕妇禁用郡性比其他抗症药大,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及蚕豆病等溶血性贫血的患者禁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患者禁用口服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注射给药时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有头昏、恶心、心悸等。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慎用不良反应少见,偶有头昏、头捅、恶心、呕吐等;有的可出现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长期大蜇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附录五常用抗寄生虫药物—览表277(环II比异啥酮) 硫双二氯酚bi伽onol (硫氯酚,别丁) 甲苯达挫 阿苯达嗤 (丙硫咪嗤、肠虫清) 伊维菌素 乙胺唉 (海群生,益群生) 用途广谱抗吸虫和绕虫药 治疗吸虫和绛虫病 广谱驱肠道线虫药 用法 血吸虫病:急性期:lOmg/kg一日3次x4日慢性期:总屈60mg/kg,分2日服用晚期:剂址酌减,疗程延长肺吸虫病:25mg/kg一日3次x3日肝吸虫病:15~25mg/kg一日3次x2日姜片虫病:lOmg/kg顿服艇虫病:20mg/kg一日3次x3日棘球蚴病:每日30mg/kgx5日肺吸虫病:lg一日3次x(l0-15)日姜片虫病:3g晚间顿服绕虫病:3g,空腹顿服,3~4小时后服泻药蛔虫病、烧虫病:200mg,一日2次x3日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100-200mg一日2次x3日不良反应较少,偶有头晕、头痛、乏力、腹痛、腰酸、关节酸痛、恶心、腹泻、失眠、多汗、肌束震颤、期前收缩等。偶见心电图改变,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并可诱发精神失常。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急性疾病发热,慢性心、肝、肾功能不全,癫病及精神病患者惧用可有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腹泻、头昏、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若有肠道线虫感染应先驱线虫,再用本品不良反应较少,偶可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等,孕妇禁用主要用于肠道蠕虫、组织蛔虫病、绕虫病:400mg,顿服,儿童除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内线虫感染,亦可用于援减半千治疗盘尾丝虫病(河盲日症),对粪类圆线虫、蛔虫、鞭虫、绕虫感染和其他丝虫病也有效主要作用于微丝蚴,是治普治:1~I.5mg/kg顿服或0.75g疗和预防丝虫病的首选一日2次x l日药重感染:0.2g一日3次x7日间歇疗法:每周0.5gx7周泻等不良反应外,也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严重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两岁以下小儿禁用虚弱、无力、腹痛、发热等全身反应以及胃肠道、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孕妇禁用药物本身引起的不良反应较轻,可有厌食、恶心、呕吐、头痛、失眠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暂缓治疗附录五常用抗寄生虫药物—览表279常用寄生虫学英文网站1寄生虫学英文网站https:IIW\vw. cdc. gov/(美国CDC寄生虫病网站)http:llwww. who.int/en/(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 http:ll www. diplectanum. talktalk. net/purlsl(Pa rasitological URLs)http:ll helminth. net/HN_frontpage. cg!(蠕虫网站)http:ll p釭asites-world. com/web-atlas-of-medical-parasitologyl https:ll www. lshtm. ac. uk/(英国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网站)https:II eupat hdb. org/eupathdbl(真核病原基因组数据库) 2.国外寄生虫学会网站英国寄生虫学会网址http:ll bsp. uk. nel/美国寄生虫学家协会网址http:ll paras itologists. allenpress. com/澳大利亚寄生虫学会网址http:II paras ite. org. au/丹麦寄生虫学会网址http:II parasito logy. dk/w ebl新西兰寄生虫学会网址hups:II nzsp. science. org. nz/比利时寄生虫学和原生物学会网址hLtps:ll www. bspp. bel印度寄生虫学会网址http:ll parasitologyinclia. org/].陈心陶.医学寄生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中山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徐秉银.人体寄生虫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徐秉银入体寄生虫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陈佩惠人体寄生虫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詹希美人体寄生虫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8版北京:入民卫生出版社,201310詹希美人体寄生虫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赵慰先人体寄生虫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吴观陵人体寄生虫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l3汤林华,许隆祺,陈颖丹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许隆祺中国人体寄生虫分布与危害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沈继龙,张进顺临床寄生虫学检验.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6李朝品,高兴政医学寄生虫图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5)Suppl:332-340. 18李朝品医学节肢动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段义农,王中全,方强,等现代寄生虫病学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20.余森海医学寄生虫学词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12,367:2284-2295.23陈颖丹,臧烤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现状及今后监测工作重点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5,27(0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