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是调整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卫生法是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法的目的在于保护和发展人的健康权益,维护和促进卫生秩序。 卫生法概述主要介绍了卫生法的概念、特征及其渊源,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卫生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卫生法的产生与发展。 “卫生”一词,最早见千我国战国时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中《灵柩》就有题为《营卫生会》之篇章。 《庄子·庚桑楚》中也有“愿闻卫生之经”的记载。 在古代,”卫生”一词的含义主要是指“养生“,有“护卫生命”的意思。 郭象将“卫生“解释为“防为其生,令合道也”。 明代杨继洲的《针炎大成·足太阴脾经六歌》说:“善卫生者养内,不善卫生者养外”。 在现代汉语中,卫生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卫生是指一种状况,如人的身体或精神的健康状况,环境的清洁状况等。 广义的卫生则是指为了一种好的状况而进行的个人和社会活动的总和,确切地说,也就是为了维护人体健康而进行的个入和社会活动的总和。 在卫生系统,通常把保护和增进人的身体或精神健康的各种服务,称为卫生服务;把提供卫生服务的各种机构,称为卫生机构;把从事卫生服务的各类技术人员,称为卫生人员。 卫生是在卫生习惯和卫生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概念,而且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充实和扩大。 现在,人们谈论的卫生已经不局限千传统意义上的卫生领域,而是把卫生概念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比如,用健康来形容经济运行形势,用卫生来表达清除社会上不良风俗习气等。 所以,法律上的卫生比医学上的卫生要广泛得多。 二、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法是调整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简言之,卫生法是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一)卫生法调整的对象是卫生社会关系 卫生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法律性质上分,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卫生行政关系,另一类是卫生民事关系。 卫生行政关系,是指经卫生法确认,具有行政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 卫生行政关系是在卫生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在通常情况下,卫生行政部门总是卫生行政关系的一方。 卫生民事关系,是指经卫生法确认,具有民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 卫生民事关系是在卫生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卫生民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例如医患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卫生民事关系。 卫生行政关系和卫生民事关系虽然是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但两者关系十分密切。 有效的卫生行政关系是良好的卫生民事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卫生民事关系是有效的卫生行政关系的结果。 (二)卫生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和 我国的卫生法是由一系列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 卫生法律规范分两大组成部分,一部分是在专门制定的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中,另一部分是散在千其他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中。 目前,我国主要的卫生法律有:《药品管理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传染病防治法》《红十字会法》《献血法》《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职业病防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食品安全法》《精神卫生法》《中医药法》。 主要的卫生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食盐加碳消除碳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医药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入体器官移植条例》《国务院关千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护士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以及《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 此外,国务院卫生等行政部门也单独或者联合制定发布了大量的卫生规章。 三、卫生法的特征 (-)卫生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从内容上看,卫生法是一种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卫生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有着与其他法律部门不同的特点。 卫生法以调整卫生社会关系为主要内容。 卫生社会关系既存在于卫生机构、卫生人员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也存在千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层与卫生人员之间;既存在千卫生行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之间,也存在千卫生机构、卫生人员与患者之间,还存在于其他产生卫生社会关系的主体之间。 同许多国家一样,在我国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提供卫生服务时,其与患者的关系多是由行政法律规范来调整的,但这并不妨碍医患关系受民事法律规范的制约。 如患者权利主要具有民事性质,但我国将患者的权利纳入了行政法律规范,同时又规定侵害患者权利的行为要承当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对严重的侵权行为还要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卫生法是多元的。 国外卫生法学将卫生法解释为,与卫生保健以及与卫生保健直接有关的一般民事法、行政法及刑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卫生法是在医学发展演变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专门法律从卫生法的发展过程上看,卫生法是在医学发展演变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专门法律。 卫生法既是法律的一个分支,又与医学密切相关,是法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卫生法具有浓厚的技术性。 医学的进步为卫生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卫生法的发展则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从医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映客观规律的医学技术成果不断被卫生法所吸收,是卫生法生命力的源泉。 卫生法的内容中含有大量的医学技术成果,既显示了卫生法的技术性、专业性,也说明了卫生法的普遍性、广泛性。 医学技术成果是卫生法的立法依据,也是卫生法的实施手段。 离开了医学技术,卫生法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 所以,在卫生法中,医学技术规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卫生法的技术性,一方面要求人们要了解卫生法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要求人们要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 否则,就无法熟悉卫生法、遵守卫生法和适用卫生法。 (三)卫生法是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的法律从卫生法的规范性质上看,卫生法是一种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按照对人们笔记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程度,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 卫生法中的规定,既有强制性的,也有非强制性的,但以强制性的规范为主。 在现代社会,卫生已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以,卫生法作为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专门法律,具有鲜明的国家干预性。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卫生行政部门有效地行使职权,以维护社会安全和卫生秩序,保障公民健康。 如果卫生机构可以任意设立、任意解散、任意开展业务范围,势必会造成卫生秩序的混乱。 当然,卫生法在突出强制性规范的同时,按照当事人自主原则,也允许人们在规定范围内自行选择或者协商确定”为“还是“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具体的权利和义务。 卫生法中有许多“可以“条款,对这些条款,管理相对人可以选择适用,也可以放弃适用。 (四)卫生法是具有一定国际性的国内法 从卫生法所确认的规则看,卫生法是具有一定国际性的国内法。 卫生法虽然在本质上属千国内法,但由千对卫生本身共性的、规律性的普遍要求,特别是随着各国之间入员往来和贸易与合作的快速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置身千世界之外,而只能从自身利益的互补性出发,去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各国卫生法在保留其个性的同时,都比较注意借鉴和吸收各国通行的卫生规则,使得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卫生法具有明显的国际性。 四、卫生法的渊源 卫生法的渊源又称卫生法的法源,是指卫生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和根本来源。 我国卫生法的渊源有以下几种形式。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所有立法的依据。 宪法作为卫生法的法源,其包含的卫生法规范主要有: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第21条第1款);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第2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第45条第1款);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第49条第1、2款)等。 (二)法律 法律作为卫生法的渊源,包括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非基本法律。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卫生基本法律,但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卫生非基本法律比较多,如《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等。 这些卫生法律被称为单行法。 作为卫生法渊源的法律除了专门的卫生法律外,还包括有卫生法规范的其他非专门卫生法律。 (三)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依宪法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它的法律效力低于法律而高千地方性法规。 到目前为止,专门的卫生行政法规已有40个之多,分布千卫生领域的各个方面。 同法律一样,卫生法规范也大量存在千非专门的卫生行政法规中。 在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简称《立法法》)实施前,卫生方面的行政法规发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国务院直接发布,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另一种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单独或者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如《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等。 在研究卫生法时,要注意行政法规发布形式的前后变化。 (四)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在卫生法法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的入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OTE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五)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时合称为自治法规。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作为卫生法法源,只限于民族自治地方适用。 根据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六)规章 规章分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者也统称行政规章。 国务院卫生等行政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入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 规章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地方政府规章还不得与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规章作为卫生法法源,其数量远比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多。 (七)卫生标准 卫生标准是卫生法的一种特殊法源。 由千卫生法律、行政法规比较原则、抽象,除了需要卫生规章予以具体化外,还需要卫生标准予以细化。 根据卫生标准的法律效力,分为强制性卫生标准和推荐性卫生标准,但可以作为卫生法特殊法源的卫生标准只能是强制性卫生标准。 另外,根据卫生标准的发布形式,分为狭义卫生标准和广义卫生标准两种。 狭义卫生标准是指以标准形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分为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 广义卫生标准除了包括以标准形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外,还包括以其他形式发布的以标准命名的规范性文件。 前者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者如《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八)法律解释 有关机关对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所作的解释,通常也视为卫生法的法源。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千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规定,@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出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 @凡属千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千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 两院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入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中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出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 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学理解释和非有权机关进行的解释不是卫生法法源。 (九)卫生国际条约 卫生国际条约是卫生法的一种特殊法源。 卫生国际条约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同外国缔结,或者由国务院按职权范围同外国缔结。 卫生国际条约虽然不属千我国国内法的范畴,但其一旦生效,除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外,对我国具有约束力。 五、卫生法与卫生法学笔记卫生法与卫生法学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卫生法律规范的总称,后者指有关卫生法律规范的学说。 卫生法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形式意义上的卫生法和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 所谓形式意义上的卫生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以“卫生法”或者”卫生法典“命名的法律。 所谓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则是指调整卫生社会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法律部门。 我国目前还没有以“卫生法”命名的形式意义上的卫生法,但存在大量的调整卫生社会关系、不以卫生法命名的单行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 制定一部以“卫生法”命名的法律,一直是卫生系统或者说是卫生法学界的一个强烈愿望。 另外,借鉴国外经验,收集、整理、改造我国现行的散见于单行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文件中的卫生法规范,编纂一部卫生法典,应当是我国卫生法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 因此,本书所称的卫生法,如无特别说明,皆指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 卫生法学是以卫生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法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卫生法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卫生法学是指以实质意义上的卫生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卫生法学,既包括研究以“卫生法”或者”卫生法典”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卫生法规范,也包括以单行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卫生法规范。 在学术界,也有把狭义的卫生法学称为卫生法规范学或卫生法解释学。 广义的卫生法学,除了上述的狭义卫生法学外,还包括卫生法哲学、卫生法社会学、卫生法史学、卫生法伦理学和比较卫生法学等。 卫生法学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专著、学术论文,也可以是教科书、条文注释等。 卫生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而卫生法学只是一种学说,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但是,卫生法学能影响卫生立法,在许多情况下,卫生法学对卫生立法起着先导作用。 卫生法学总的研究对象是卫生法现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卫生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卫生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虽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卫生法有不同的表现,但总的来说是有规律可循的。 为了深入研究卫生法,应当研究卫生法的历史,特别是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卫生法的表现和卫生法不同表现背后的社会环境。 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卫生法表现、不同社会环境加以排列和组合,可以对比卫生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掌握卫生法在各个时期的演变轨迹,发现卫生法在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规律,进而认识卫生法今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条件。 (二)卫生法的内容、形式与本质 卫生法涉及面广泛,内容十分丰富。 研究卫生法要从卫生法规则、卫生法原则、卫生法概念等卫生法的构成元素入手,进而研究卫生法内部的组织结构。 卫生法虽然目前还没有一部统率各单行卫生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卫生法律,但卫生法的基本架构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根据卫生法的编制体例,结合我国各单行卫生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我国现行卫生法由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产品三部分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所组成。 所以,在研究卫生法时,既要注意研究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规定、具体制度,又要注意研究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机制、相互联系。 对卫生法的形式研究,要把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法源形式和编、章、节、条、款、项等结构形式结合起来。 在内容和形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卫生法的价值、功能和本质。 (三)卫生社会关系 在社会关系中,许多关系与卫生有关,但卫生法并不调整所有的与卫生有关的社会关系,而只是调整其中的一部分关系,也就是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这些卫生社会关系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另一部分是卫生民事法律关系。 前者是卫生行政机关在卫生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后者是平等主体在卫生民事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 研究卫生法,必须同时研究卫生法所确立和维护的社会关系。 无论对卫生行政法律关系,还是对卫生民事法律关系,研究的重点都是相应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双方当事入的权利、义务及所构成的法律地位,以及这些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等。 ~o罚卫生法学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法现象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即卫生法现象,因此,法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同样适用千卫生法学。 同其他法学的分支学科一样,法理学、法史学等是卫生法学的基础课程。 卫生法学与行政法学、民法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因为卫生法的绝大多数规范分别属千行政法和民法范畴,所以,行政法学和民法学在广泛的领域为卫生法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根据。 同样,卫生法许多规范的根据,如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国家赔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民事诉讼法、刑法等在卫生领域的具体应用,也为行政法学、民法学和刑法学提供了鲜活的实证研究素材。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反映卫生法立法精神、适用千卫生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 卫生法以增进个人和社会健康、均衡个人和公共健康利益为宗旨,以发展卫生事业、保护患者权利、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为己任。 因此,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是卫生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依据,是卫生法所确认的卫生社会关系主体及其卫生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卫生司法活动中起指导和制约作用。 二、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卫生保护原则 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 卫生保护是实现人的健康权利的保证,也是卫生制度的重要基础。 虽然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卫生保护的内容和水平有所差别,但卫生保护原则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始终是一致的。 概括地说,卫生保护原则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人有获得卫生保护的权利。 任何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都有权获得卫生保护,同时他们依法所取得的卫生保护权益都受同等的法律保护。 要实现这一权利意味着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安排卫生设施,而不是任由市场机制来完成卫生资源的配置,并建立起一个合理的财政系统,以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卫生保护。 第二,人人有获得有质量的卫生保护的权利。 这一权利要求卫生保护的质量水平应达到一定的专业标准,它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卫生人员的医护质量等。 卫生保护的质量是每一个人关心的问题,但一般来说患者本人并不能判断卫生保护质量的高低、优劣。 这就需要政府加以监督,例如对药品的质量检验,对医护质量制定标准,对过失造成医疗损害的责任人进行处罚等。 (二)预防为主原则 卫生法实行预防为主原则,首先是由卫生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 预防在本质上是积极地、主动地与疾病作斗争。 预防的目的是建立和改善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其次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医疗保障水平还不高,人们医疗费用支付能力比较低,所以,卫生工作只能把重点放在预防上。 实践证明,预防为主不仅是费用低、效果好的措施,而且能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预防为主原则有以下几个基本含义:@任何卫生工作都必须立足于防,无论是制定卫生政策,采取卫生措施,考虑卫生投入,都应当把预防放在优先地位;@强调预防,并不是轻视医疗,预防与医疗不是一对矛盾,也不是分散的、互不通联的、彼此独立的两个系统,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预防和医疗都是保护人体健康的方法和手段。 无病防病,有病治病,防治结合,是预防为主原则总的要求。 (三)公平原则所谓公平原则就是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配置卫生资源,协调卫生服务活动,以便每心己个社会成员普遍能得到卫生服务。 它是伦理道德在卫生法上的反映,是社会进步、文明的体现。 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合理配置可使用的卫生资源。 任何人在法律上都享有平等地使用卫生资源的权利,但是,个人可以使用的卫生资源的范围和水平,客观上要受到卫生资源分布和分配的影响。 所以,如何解决卫生资源的缺乏和合理分配问题是卫生法的一个主要课题。 公平是配置卫生资源的基础,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是公平的必然要求。 不公平就不会有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只有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才是真正的、实质上的公平。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公平不是指人人获得相同数量或者相同水平的卫生服务,而是指人人达到最高可能的健康水平。 要达到这样一种健康水平,政府就对人民负有一种责任,即通过采取适当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措施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平不是一个单一的、有限的目标,而是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 (四)保护社会健康原则 保护社会健康原则,本质上是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健康利益的关系,它是世界各国卫生法公认的目标。 入具有社会性,要参与社会的分工和合作,所以就要对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 这个义务就是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社会健康利益。 这是个人对公众的责任。 社会健康利益是一种既涉及个人利益但又不专属千任何个人的社会整体利益。 这种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有可能导致对个人权利的限制,如对某些传染病病人,法律规定不得出境或者入境。 由千社会健康的日益重要性,导致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卫生介入不断增加,如对某些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法律规定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寻找有碍健康的直接因素有时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法律采取的措施往往既针对生产经营者,也针对消费者。 例如为了控制吸烟,国家干预烟草的生产、广告和销售,并且禁止在某些公共场所吸烟;为了防止与交通安全有关的车祸,国家不准驾驶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强制系安全带等。 (五)患者自主原则 保护患者权利的观念是卫生法的基础,而患者的自主原则是患者权利的核心。 所谓患者自主原则,是指患者经过深思熟虑就有关自己疾病的医疗问题作出合理的、理智的并表示负责的自我决定权。 它包括:O有权自主选择医疗机构、医生及其医疗服务的方式;@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有权自主决定接受或者不接受某一项医疗服务;@有权拒绝非医疗性服务等。 一般认为,在卫生服务中,对患者作出各种限制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限制原则上须经患者同意,并尽可能减少至最低程度,而且这些限制应当具有法律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卫生法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即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患者权利的保护问题,有的甚至制定了专门的患者权利保护法,如荷兰、丹麦、美国等。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两个比较明显的趋势:一是患者的权利迅速扩大。 一些传统的观念和惯例发生了改变,如患者享有可以查阅甚至复制本人病历资料的权利等;二是把医疗卫生人员的职责转化为患者的权利。 如医务人员履行告知和说明的义务转化为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这一情况的改变与卫生人员的道德规范的影响力下降有直接关系。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患者权利保护法,但我国现行的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都从不同角度对患者权利,如医疗权、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参与权、隐私权、申诉权、赔偿请求权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卫生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与每一个人都有密切关系。 从人出生起到死亡,卫生法都在为维护人的健康权益而服务,而这些是其他法律所不能取代的。 (一)卫生法是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门 法律体系是由各个部门法所组成的。 人们通常把一国的法律体系划分为宪法统率下的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三大法律部门。 而法律部门的划分则是以规范的对象和内容为标准的,比如,民法调整硕以平等为特征的民事社会关系;行政法调整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行政社会关系;而刑法没有自己单独的调整对象,其职责是保护民法和行政法所确认的法律关系,维护民法和行政法所确认的法律秩序。 卫生法虽然也有不少规范是调整以平等为特征的卫生民事社会关系的,但就其整体而言还是调整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卫生行政社会关系为主的。 由千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和调整内容的系统性,卫生法在行政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卫生法是宪法的实施法 宪法是法律体系中地位最高的法律,它调整着根本的社会关系,确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 所以,它的许多规定相对比较抽象、原则,需要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加以具体化;也即民法、行政法和刑法都是宪法的实施法。 卫生法作为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门,担负着将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健康权利义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使命。 从这个意义上说,卫生法是否完备对千贯彻宪法精神、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卫生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 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部门法是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独特的对应关系。 这种对应关系决定了各部门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 (一)卫生法与行政法卫生法从性质上说属千行政法,都是调整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行政社会关系。 所不同的是,卫生法调整的是卫生方面的行政社会关系,而行政法调整的则是包括“卫生方面的行政社会关系”在内的所有行政社会关系。 由于行政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所以,行政法的一般规定比较原则、概括,在具体运用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具体化。 对卫生法来说,它就是行政法在卫生领域的具体化法。 一方面,卫生法保证了行政法所确立的基本思想、基本制度、基本原则等在卫生领域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它又根据卫生领域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思想、制度、原则等进行细化,也有力地促进了行政法的发展。 (二)卫生法与民法 卫生法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范围不相同。 卫生法调整的是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行政社会关系,民法调整的是以平等为特征的民事社会关系。 此外,两者在调整方式上也不相同。 卫生法确认卫生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不同地位,强调被管理者对卫生行政管理者的服从;而民法确认民事主体的平等地位,反对一方强迫另一方成立民事关系。 卫生法要求卫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将卫生行政机关的合法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法律关系发生的唯一依据;而民法要求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意志,将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形成的共同意志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重要依据。 卫生法只允许被管理者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两种途径解决行政纠纷;而民法允许民事主体通过诉讼、仲裁、第三人调解、自行和解等多种途径解决民事纠纷。 行政责任具有惩罚性,而民事责任具有补偿性。 (三)卫生法与刑法 卫生法和刑法都属于实体法,但前者是调整型实体法,后者是保护型实体法。 卫生法通过建立权利义务模型体系,对人的行为进行正面引导,其职能是通过调整现实的卫生社会关系,建立理想的卫生社会秩序;而刑法通过法律制裁的威慑力量,禁止人实施反常行为,其职能之一是保护卫生法所确认的卫生社会关系,维护卫生法所建立的卫生社会秩序。 卫生法规范表现为强制性规范(也有部分任意性规范),而刑法规范表现为禁止性规范。 卫生法对所确认的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也建立了自己的法律责任制度,但是,它所使用的制裁手段仅限千财产剥夺、行为限制等行政处罚,有关刑事处罚需要适用刑法。 卫生法受到刑法建立的刑事法律制度的保护。 三、卫生法的作用才一记卫生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章卫生法概述 (一)维护社会卫生秩序 卫生社会关系是丰富的、复杂的,也经常是矛盾的、冲突的,所以,它需要不断被调节、整理,也就是通常说的调整,使之条理化、秩序化。 调整卫生社会关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市场途径,即由市场进行调节,如用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来满足高层次的医疗需求等;另一条是政府途径,即由政府进行干预,如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等。 但是,无论是市场调节还是政府干预,都离不开卫生法。 一方面,卫生法通过建立市场的卫生秩序,约束市场的卫生主体,规范市场的卫生行为,维护市场的卫生安全;另一方面,卫生法通过界定政府干预卫生的范围与程度,使政府对卫生的干预既不窒息市场的活力,也不失控卫生的本质,实现国家对卫生的宏观目标。 卫生法中的禁止性规范、强制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或者任意性规范在调整卫生社会关系上的角度、力度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把各种卫生社会关系纳入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秩序中去。 (二)保障公共卫生利益 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卫生需求,实现公共卫生利益,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整合社会卫生资源,组织卫生管理活动。 卫生法作为一种手段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即通过调整卫生社会关系来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利益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是权利,公共卫生利益在卫生法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公共卫生权利。 卫生法有关公共卫生权利既体现在公共卫生领域,也体现在医疗保健领域;既体现在个人身上,也体现在群体身上。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卫生法是权利法。 在卫生法上,除了授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可以取得各种行为资格,赋予他们依法可以取得包括民事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外,还规定了他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或者履行他们的义务时,不能侵害公共卫生利益。 卫生法为保护公共卫生利益以及公共卫生利益关系人的权利,建立了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 (三)规范卫生行政行为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但是,调节器本身并不会自动运行,需要人或者组织来操作,而且运行的好坏也主要取决于这些操作的人或者组织是否遵守操作规程。 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法的主要操作手之一,它代表国家运用公共权力维护卫生社会关系权利主体的权利,强制卫生社会关系义务主体或责任主体履行其义务、承担其责任,最终实现卫生法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目的。 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自己的职权;同时,也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行使自己的职权。 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要把维护社会卫生秩序和保障公共卫生利益作为宗旨,切实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防止违法、滥用行政权力,并把自己的行政行为始终置千社会监督之下。 第四节卫生法的产生与发展一、中国卫生法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古代最早的卫生法规范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从商周到秦朝,是我国卫生法规范萌芽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周礼》。 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分食医(负责饮食)、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和兽医四种。 在天官之下设有“医师”职位,作为医疗行政管理的最高负责人,”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另外,在“医师”下面再设士、史、府等官职。 士分上士、中士、下士,皆为医官。 史官管文书医案,府官管药物、器械等。 在周朝,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病历死亡报告制度,"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 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千医师”;也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根据医疗成绩确定俸禄等级的医生年终考核制度,”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从秦代起我国有了比较系统的法典,卫生法规范逐渐增多,有关医疗管理制度和药品管理制度也趋千规范化。 例如,秦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了太医令丞,掌管医药政令。 汉朝建立了军医制度,内硕容包括病号登记、病假批复、看护人员考勤、疾病统计等。 公元659年唐朝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还早800年。 宋朝建立了国家药品检验制度,颁布了生产成药的法定标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我国古代对医疗活动的刑事责任规定比较多,例如,《唐律》规定,拿错药、贩卖毒药、行医诈伪等要处以刑法。 《宋律》规定,庸医伤人致死要依法绳之;利用医药诈取财物者,以匪盗论处。 《元典章》规定,禁止医生出售剧毒药品和堕胎药品,禁止假医游街卖药,医生治死人命必须酌情定罪。 《大明会典》规定,医家要世代行医,不许妄行变动,违者要治罪。 《大清律》规定,庸医治病致入死亡,经过辨验,不属于故意伤害的,以过失杀人论罪,不许再行医;以治疗疾病为名谋取财物的,追脏,以盗窃论;故意致人死亡或者用药杀人的斩。 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卫生法规范开始趋向专门化。 当时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些卫生法规,例如:传染病预防条例、医师暂行条例、助产士条例、中医条例等。 但由千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腐败,经济衰落,制定的诸多卫生法规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卫生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规定,提倡国民体育,推广医药卫生事业,并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 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宪法》)第93条规定,中华入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卫生法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国家制定了卫生工作方针,确立了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了卫生防疫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实行了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同时,颁布了许多卫生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了我国卫生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工作方式和责任,也规定了我国基本卫生制度、卫生管理领域和卫生管理方式。 主要的卫生行政法规有:《管理麻醉药品暂行条例》《麻醉药品临时登记处理办法》《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劳动保险条例》《医师暂行条例》《中医师暂行条例》《牙医师暂行条例》《药师暂行条例》《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公费医疗管理办法》《传染病管理办法》《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卫生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简称《国境卫生检疫条例》)。 由千受“法律虚无主义”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卫生法的立法速度有所放缓,但也制定颁布了一些重要的卫生法规,如《食品合成染料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关千加强药政管理的若于规定》《农村联合医疗机构和开业医生暂行管理办法》《农村医生集体办的医疗机构和开业医生暂行管理办法》等。 到了1966—1976年,卫生法立法几乎完全停顿下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卫生法的立法工作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 1982年宪法是我国卫生法发展的重要基础。 它不仅规定了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的目的与指导思想,也规定了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的内容。 在20世纪末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我国建立了卫生法体系的基本架构。 1982年制定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食品卫生法(试行)》;1985年制定的《药品管理法》建立起了新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1987年制定的《国境卫生检疫法》和1989年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领域进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1994年制定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揭开了医疗领域立法的新序幕;此后相继制定的《母婴保健法》《献血法》《执业医师法》使我国医疗领域立法不断迈上新台阶。 进入21世纪以来,卫生法不断完善,连续创下了几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第一,如2002年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次系统地规定了我国患者的权利;2003年的《中医药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中医药专门法规,2016年的《中医药法》又为中医药服务和中药保护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3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2007年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将医学伦理审查确立为一项新的医疗法律制度。 在这十几年里,国家还制定了《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精神卫生法》,重新修订了《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 目前,在卫生领域,有12个专门法律,40个专门行政法规,100余个部门规章。 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实施,对于监督和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秩序,保障和促进公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外国卫生法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卫生法规范,如古印度的《摩奴法典》、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阿基拉法》《科尼利阿法》等,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涉及的内容包括饮水、尸体掩埋、牲畜屠宰、食品卫生、弃婴、堕胎、行医资格、医生失职的惩处等。 欧洲封建国家兴起后,开始出现专门的卫生法律,如13世纪法国胖特烈二世制定发布的《医师开业法》《药剂师开业法》等。 15世纪后英国编筷了系列药典,如1499年的《佛罗伦萨药典》和1618年的《伦敦药典》等。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卫生立法。 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保险制度。 英国早期颁布的卫生法律有1859年的《药品、食品法》,1875年的《公共卫生法》等。 日本的近代医疗制度是从1874年的《医务工作条例》起步的。 美国1909年即制定了《药政法规》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卫生领域成为各国立法的重点。 很多国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利,明确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 英国1945年着手建立国民卫生服务体系,1946年颁布了《国家卫生服务法》,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卫生服务。 1968年颁布了新的《药品法》,1983年颁布了新的《医疗法》等。 法国1956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1970年制定了《医院法》等。 美国1965年出台了《医疗照顾及援助法》,明确提出要建立老人医疗保险(Medicare)和穷人医疗保险(Medicaid)。 1979年出台了新的《食品、药品、化妆品法》等。 日本1947年发布了《食品卫生法》,1948年发布了《医疗法》等。 加拿大1984年有了《卫生法》,巴西1988年有了《卫生组织法》,泰国2002年有了《国家健康保障法》,墨西哥2003年有了新的《卫生基本法》等。 三、国际卫生法 (一)国际卫生法的概念和性质 国际卫生法,是指国际组织制定的卫生方面的国际公约或者其他法律文件。 国际卫生法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传统的公共卫生领域,如传染病控制、食品、饮用水、药品等,也包括日益国际化的医疗保健领域。 国际卫生法与国际环境法、国际入口法、国际劳动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禁毒法、国际贸易法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国际卫生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各国在卫生领域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共同抵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各国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提出的目标作出更多的努力。 国际卫生法对各国卫生立法提出了许多立法要求,对各国卫生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例如,20世纪70年代WHO在提出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后,即要求各国进行必要的改革,制定新的卫生法规或者修改现行卫生法规,以促进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及其策略的实施。 国际卫生法在性质上属千国际法的一个分支。 作为国际法的一种,国际卫生法是由主权国家之间缔结的文件组成的。 国际卫生法的主要体现形式为《国际卫生条例》以及其他各种卫生条约、公约等。 经成员国批准或者认可的条例、公约等文件对该成员国就具有国际法上的约束力。 (二)国际卫生法的发展历史 国际卫生法是国家之间卫生合作和交流的产物。 最初的国际卫生法产生千国际卫生检疫领域,如1851年有12个国家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卫生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明确规定,进出各国港口的船舶要办理检疫手续,实施消毒、隔离等卫生措施。 这个文件即是后来的《国际卫生条例》的雏形。 1926年6月又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卫生会议,有37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国际卫生公约。 此后,该公约经历了数次修改、补充,在1951年将名称改为《国际卫生条例》。 从1951年到1981年间,WHO对该条例做多次修改、补充。 最近一次修改是在2005年5月。 新的《国际卫生条例》将适用范围从1969年商定的六种严重传染病一一霍乱、鼠疫、黄热病、天花、回归热和斑疹伤寒,扩大至国际关注的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正在出现的疾病。 同时,新的《国际卫生条例》要求各国加强能力建设,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发现并应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常规措施包括在港口、机场、陆地边界以及对用千国际旅行的运输工具采取公共卫生行动。 新的《国际卫生条例》还强调采取的公共卫生行动要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健康,同时又要将对国际旅行和贸易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 我国是WHO的创始国之一。 1945年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会议上,一致通过了中国和巴西代表团提出的建立一个普遍性的WHO的提议。 1946年6月,国际卫生会议在纽约举行。 7月22日,国防卫生会议通过了WHO组织法。 1948年4月7日WHO组织法正式生效,WHO宣告成立。 从此,国际卫生法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WHO成立以来,根据“使全世界人民获得最高可能水平的健康”的宗旨,积极指导和协调国际卫生工作,协助各国加强卫生事业,提供技术合作,组织制定了大批卫生条约、公约、协定、宣言、议定书等相关文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卫生法。 在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WHO做出决定,要求加强WHO在卫生法规方面的规划,并协助各成员国制定适合其需要的卫生法规;同时,根据其“国际卫生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机关”的职能,做好在国际层面上的卫生立法协调工作,包括协调欧洲共同体、经互会、加勒比海共同体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国际组织的有关卫生立法活动。 (三)国际卫生法的主要渊源国际卫生法的渊源,是指根据制定主体不同而将国际卫生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国际卫生法的主要渊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WHO制定的文件WHO是联合国系统内专门负责卫生事务的机构,其通过的国际卫生条约、公约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丰富,是国际卫生法最主要的渊源之一。 WHO除自己单独制定文件外,也与其他国际组织联合制定了大量的与卫生有关的文件,前者如《国际卫生条例》,后者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等。 2.联合国和联合国系统其他组织制定的文件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政府间组织。 自1945年成立以来,其通过的有关卫生的文件不计其数,如著名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1961年麻醉药品单一公约》《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等。 此外,联合国所属的组织也通过了许多与卫生有关的文件。 3.联合国系统以外的国际组织制定的文件如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职业安全、卫生和工作环境公约》和同名建议书(l981年)、《港口装卸的劳动安全和卫生公约》和同名建议书(1979年)等,又如世界贸易组织通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I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Agreement on the App lication of Sanitai-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SPS)、《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Agreement on Technica l Barriers to Trade, TBT)等。 此外,许多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也制定了大量的行为规范,如世界医学大会通过的《国际医学伦理法〉),国际护士大会通过的《国际护士伦理法》等。 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制定的这些文件虽然不属千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法,但是,这些文件在指导和规范相应领域的行为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这个角度上说,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文件是国际卫生法的补充。 1.什么是卫生法? 它有哪些特征? 2.卫生法有哪些表现形式? 3.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卫生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 5.什么是卫生法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汪建荣) 卫生法律关系是人们在卫生领域里所形成的与卫生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和卫生服务法律关系。 每一个卫生法律关系都由卫生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简单地说,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是主体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内容是主体在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屈行的义务。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事实,称为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调整的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 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律规范调整的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每一个法律部门都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 卫生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调整人们在卫生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卫生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实际上,卫生法律关系是卫生法律规范通过调整法律行为而作用于卫生活动的结果,是卫生法运行过程中立法指令转变为社会行为的形式,也是法律调整功能的实现途径。 人们把卫生法律规范的抽象规定转化为卫生法律关系时,就把卫生法上的一般的权利和义务与具体的人或组织结合在一起,使静态、抽象的卫生法变成了动态、具体的卫生法。 卫生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在卫生法律关系内,实现了一定的利益和自由,从而使卫生法的立法宗旨和调整目的得以实现。 二、卫生法律关系的特征 卫生法律关系是根据卫生法律规范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除了具有一般法律关系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特征:(—)卫生法律关系是卫生法确认的具有特定范围的法律关系卫生法并不调整所有与卫生有关的社会关系,而只是调整其中的一部分关系,也就是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与卫生权利义务有关的社会关系,该社会关系称为卫生法律关系。 显然,卫生法律关系是由卫生法确认的具有特定范围的法律关系,该特定范围就是卫生领域,是与卫生有关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个体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二)卫生法律关系既有行政法律关系又有民事法律关系由千卫生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也就决定了人们在卫生活动中形成的法律关系,既有行政法律关系又有民事法律关系。 在卫生活动中,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提供卫生服务,与接受卫生服务的人员之间法律地位平等,双方意思自治,权利义务对等,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也称为横向法律关系。 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在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一定法律关系,该种法律关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也称纵向法律关系。 (三)卫生法律关系所体现的利益是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利益卫生法以保护入体健康为宗旨,人们在卫生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也都围绕着健康权利和义务而进行。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所体现的利益也有所不同。 但无论是在卫生行政管理中形成的卫生法律关系,还是在卫生服务中形成的卫生法律关系,其内容都是卫生法所确认和保护的健康权利义务。 虽然其表现形式为一定的物质利益和人身利益,但都是以健康利益为法律前提的。 没有健康利益,也就没有卫生法律关系。 因此卫生法律关系所体现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利益,社会健康利益主要指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利益。 (四)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机构是卫生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主体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卫生活动的监督管理者,是卫生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在卫生行政许可、监督、处罚等所有行政过程中,与被管理者形成卫生行政法律关系。 任何一个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中,必定有一方是卫生行政主体,否则就不成为卫生行政法律关系。 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卫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最主要参加者,在提供临床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时,与接受服务的对方形成广泛的民事法律关系。 同时,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要接受卫生行政监督管理,在接受卫生行政监督管理时,又与卫生行政主体形成行政法律关系,是卫生行政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三、卫生法律关系的种类 人们在卫生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主要有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和卫生服务法律关系两大类。 而这两大类法律关系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一)卫生行政法律关系 1.卫生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卫生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在依法进行卫生行政管理过程中,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 为发展国家的卫生事业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卫生行政机关及其他有关机关对与生活卫生、生产卫生以及其他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活动进行行政管理,以规范医疗卫生行为,控制有害千人体健康因素的产生。 卫生行政主体在进行这些行政管理过程中,与被管理者之间会形成领导与服从的行政隶属法律关系。 被管理者称为管理相对人(方)或者行政相对人(方)。 2.卫生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属千行政法律关系,所以它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一,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中必定有一方是卫生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卫生行政职权的行使是卫生行政关系得以发生的客观前提,因此,任何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中,必定至少有一方主体是卫生行政主体。 第二,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 非对等性,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的不对等。 在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主体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卫生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进行行政管理时,法律赋予它一定的优益权,承认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用以保证行政管理的效率。 而行政相对人有义务接受行政主体的监督管理,在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情况下,必须服从行政主体的监督管理。 所以,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行政隶属法律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服从的关系。 第三,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按照行政法治性原则的要求,行政权必须依法取得,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可见,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是法定的。 同样,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被管理者,其权利义务也多是法定的,行政主体的执法和行政管理,是贯彻实施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行政主体将法律规定贯彻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上,行政主体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是相互约定的,也不能自由选择权利和义务,行政管理和执法实质上是督促被管理者履行其法定的义务,保护被管理者的权利得以实现。 第四,卫生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实体法中规定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也称为职权,职权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权能,职权从本质上说来自国家和人民,对千赋予其权利的国家和人民而言,行政职权也是行政主体应尽的义务,所以也称职责。 职权和职责的重硕(二)卫生服务法律关系1.卫生服务法律关系的概念卫生服务法律关系,是指在卫生服务活动中,提供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单位和个人与接受医疗卫生服务者之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卫生服务法律关系非常广泛,包括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所形成的医患关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与公众之间所形成的公共卫生民事法律关系,健康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者与医疗卫生机构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健康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者与公众之间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等等。 其中,医疗卫生机构与患者和公众所形成的医患关系和公共卫生民事关系是最主要的卫生民事法律关系。 2.卫生服务法律关系的特征卫生服务法律关系属千民事法律关系,所以,它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但是由千医药卫生的特性,尤其医疗服务活动中形成的医患法律关系又不同千一般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卫生服务法律关系中必定有一方是取得特殊许可的组织或个人。 由千涉及人体健康,所以卫生服务的提供者依法必须得到法律的特殊许可,如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证书》等。 没有取得特殊许可的组织和个人,是不能从事相关卫生服务活动的,任何没有取得许可的行医行为都是法律严禁的行为。 第二,卫生服务法律关系双方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 在卫生服务法律关系中,服务者与接受服务者之间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通常情况下,接受服务是自愿的。 第三,医患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 医患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是因为医患关系是卫生服务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并且与其他卫生服务关系存在一定差异。 医疗活动具有试验性、侵袭性、风险性、服务性和公益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医患关系不同千一般的民事关系。 它的特殊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医疗机构无特殊情形不得自行决定停止营业或拒绝诊疗,医务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必须接受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等。 医患关系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需用专门的卫生法来调整,一般民事法律中的有些规定不适合它。 如果完全按照一般民事法律来调整,将不利千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患双方权益的保护。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每一个具体的卫生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因素,包括卫生法律关系主体、卫生法律关系客体和卫生法律关系内容,三者缺一不可。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卫生法律关系、享有卫生权利和承担卫生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依照卫生法的规定,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 任何一个卫生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方当事人。 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主体;负有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主体。 二、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卫生权利和卫生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人的生命健康利益、物、行为和智力成果等。 (一)人的生命健康利益人的生命健康利益是人身利益的一部分,包括人的生命、身体、生理功能等。 人的生命健康利益虽然与自然人主体不能分离,但并非主体本身,而只是能够满足主体人身需求的客观事物,因此它是心(,人的生命健康权关系的客体。 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利益是我国卫生法的基本目的。 第二章卫生法律关系 卫生法的制定与实施,在国家卫生法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卫生法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原则;根据立法权限的划分进行立法活动。 卫生法的实施主要有卫生法的遵守和卫生法的适用两种方式。 卫生法适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及时、合法;卫生法遵守的基本要求是恪守卫生法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 第一节卫生法的制定—、卫生法制定的概念 卫生法的制定,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活动,又称卫生立法活动。 卫生法的制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卫生法的制定,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卫生法律这种特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广义的卫生法的制定,不仅包括狭义的卫生法的制定,还包括国务院制定卫生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卫生部门规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卫生法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卫生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制定卫生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等活动。 卫生立法具有以下特点:(—)卫生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卫生立法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只能由享有卫生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进行,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不得进行卫生立法活动。 (二)卫生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享有卫生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只能在其特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与其职权相适应的卫生立法活动。 (三)卫生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卫生立法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才能保证其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稳定性。 (四)卫生立法是制定、认可、修改、废止卫生法律的活动卫生立法活动不仅包括制定新的规范性卫生法律文件的活动,还包括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等一系列卫生立法活动。 制定,是指国家机关进行的直接卫生立法活动;认可,是指国家机关进行的旨在赋予某些卫生习惯其他卫生规范以法的效力的活动;修改和废止,是指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适时变更现行卫生法律规范的活动。 卫生法的制定是卫生执法、卫生司法和卫生守法的前提和基础,在国家卫生法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宪法、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有关立法制度作了明确规定。 二、卫生法制定的依据 (一)宪法是卫生立法的法律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 宪法中有关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护入民健康的规定,是卫生法制定的来源和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第21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 卫生立法必须以宪法的上述规定为法律依据,同时卫生立法也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化。 (二)保护人体健康是卫生立法的思想依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以卫生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卫生法必然要把保护人体健康作为其立法的思想依据、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极其广泛的。 其中,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权益,是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失去了生命和健康,一切权利都成空谈。 以保障人体健康为中心内容的卫生法,无论其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也无论其调整的是哪一特定方面的社会关系,都必须坚持保护人体健康这一思想依据。 (三)医药卫生科学是卫生立法的自然科学依据 卫生工作是以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科技密集型行业,现代卫生事业是在现代自然科学及其应用工程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展开的。 以卫生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卫生法,必然要涉及与人的生命、健康相关的自然科学。 因此,卫生立法工作在遵循法律科学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卫生工作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必须把医学、卫生学、药物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作为卫生法制定的科学依据,遵循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相协调的规律,使法学和医药卫生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地立法,促进医学科学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保护人体健康的立法目的。 (四)社会经济条件是卫生立法的物质依据 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最终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社会经济条件是卫生法制定的重要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新时期的卫生立法工作提供了牢固的物质依据。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卫生立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我国的综合国力、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是卫生立法工作的制约因素。 因此,卫生法的制定必须着眼千我国的实际,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正确处理好卫生立法与现实条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卫生政策是卫生立法的政策依据 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规定的活动准则。 卫生政策是党领导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它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理论基础,正确反映了医药卫生科学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经济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人民共同意志和卫生权益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主要包括: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坚待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硕第三章卫生法的制定与实施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卫生立法以上述卫生政策为指导,才能反映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使卫生法律规范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普遍遵守和贯彻,最终形成良好的卫生法律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卫生权益的实现。 因此,党的卫生政策是卫生法的灵魂和依据,卫生立法要体现党的卫生政策的精神和内容。 三、卫生法制定的基本原则 卫生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是指卫生立法主体进行卫生立法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卫生立法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待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集中反映,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所有立法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当然也是卫生立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宪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只有坚持和维护宪法原则,才能使卫生立法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反映人民群众医药卫生方面的愿望和要求,以保障和实现宪法所确定的公民的卫生权益。 (二)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的原则 国家机关应当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立法活动也不例外。 卫生立法必须遵循《宪法》《立法法》和有关法律关千立法权限划分的规定。 立法机关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不能超越法定的权限范围。 立法机关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是违法的、无效的。 卫生立法不仅须依照法定的权限,还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 遵守法定程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程序性规定反映了民主原则,民主的实质须通过相应的程序表现出来。 遵守法定程序,是实施法治的重要内容。 (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和尊严的原则 卫生立法活动应站在国家和全局利益的高度,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从入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出发,防止出现部门利益、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四)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 民主立法,就是在整个立法过程中,国家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使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立法的全过程,建立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立法机制,推进法制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使法律真正体现和表达人民的意志,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因此,卫生立法要坚持群众路线,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实现卫生立法的民主性、科学性。 同时广泛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卫生立法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使卫生立法更具民主性,而且有利千卫生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真正的遵守。 (五)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卫生法的制定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从我国的卫生国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充分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各地的卫生条件、人员素质等状况,科学、笔记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坚持从实际出发,也应当注意在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前提下,适当借鉴、吸收外国及本国历史上卫生立法的有益经验,注意与国际接轨。 四、卫生立法体制立法体制,是指关千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贯和立法权的行使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其核心是立法权限的划分。 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实行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这个体系又是多层次的。 根据《宪法》和《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卫生法律;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卫生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卫生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卫生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卫生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入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卫生规章。 五、卫生法制定的程序 卫生法的制定程序,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卫生法所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等的总和。 程序是立法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民主立法的保障。 卫生法的制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卫生法律的制定程序 1.卫生立法的准备主要包括:编制卫生立法规划、作出卫生立法决策、起草卫生法律议案等。 2.卫生法律议案卫生法律议案的提出是指享有法律议案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卫生法律的正式提案。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有权提出法律议案的,一是,全国人大代表30人以上或一个代表团,或全国人大常委10人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卫生法律议案;二是,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卫生法律议案,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提出卫生法律议案;三是,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议案。 3.卫生法律草案的审议卫生法律议案列入日程以后,有权机关或者有权机关委托专家起草卫生法律草案。 卫生法律草案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或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审议等。 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卫生法律草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对千重要的卫生法律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将卫生法律草案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 4.卫生法律草案的表决、通过卫生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3次审议后,由常委会全体会议投票表决,以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5.卫生法律的公布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卫生法律,由国家主席以主席令的形式公布,使社会各界周知,便于熟悉并遵照执行。 卫生法律的公布是卫生立法的最后一步,是卫生法律生效的前提。 法律通过后,凡是未经公布的,均不发生法律效力。 (二)卫生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 1.立项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社会发展状况,认为需要制定卫生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总体工作部署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报国务院批准。 2.起草卫生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OIT. 24第三童卫生法的制定与实施 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3.审查卫生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单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 4.通过国务院法制机构对卫生行政法规草案审查完毕后,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提请国务院审议,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通过或者总理批准。 5.公布卫生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6.备案卫生行政法规公布后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地方性卫生法规,卫生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程序1.地方卫生立法规划和计划的编制。 2.地方性卫生法规的起草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或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起草地方性卫生法规草案。 3.地方性卫生法规案的提出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召开时,地方人大主席团、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以及10人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地方性卫生法规案;人大闭会期间,常委会主任会议、教科文卫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地方性卫生法规案。 4.地方性卫生法规案的审议向地方人大提出的地方性卫生法规案由人大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教科文卫委员会审议后提请人大会议审议;向地方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地方性卫生法规案由常委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教科文卫委员会审议后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5.地方性卫生法规案的表决、通过、批准、公布与备案地方性卫生法规案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表决,以全体代表、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有关机关依法公布,并在30日内报有关机关备案。 (四)卫生规章的制定程序 1.卫生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主要是:@立项;@起草:卫生部门规章案的起草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的内设职能机构为主、政策法规机构参与配合。 起草时可以请卫生专家、法律专家参加论证;@审查:卫生部门规章案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的业务主管司(局)在其职责范围内提出,送政策法规机构审核;@决定:卫生部门规章草案审核后,提交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通过;@公布:卫生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备案:卫生部门规章公布后30日内报国务院备案。 2.地方政府卫生规章的制定程序主要是:@起草:政府卫生规章案由享有政府卫生规章制定权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起草;@审查:政府卫生规章案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提出,送地方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审核;@决定:政府卫生规章草案经法制机构审核后,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定通过;@公布:政府卫生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或者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并在30日内报国务院备案。 第二节卫生法的实施 —、卫生法实施的概念卫生法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卫生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卫生法的实施过程,是把卫生法的规定转化为主体行为的过程,是卫生法作用千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卫生法的实施主要有卫生法的遵守和卫生法的适用两种方式。 二、卫生法的适用卫生法的适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卫生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社心七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行使国家权力,将卫生法律规范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专门活动。 它包括卫生行政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进行的卫生执法活动和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有关卫生违法和犯罪案件的司法活动。 狭义的卫生法的适用,仅指司法活动。 这里指的是广义的卫生法的适用。 (—)卫生法适用的特征卫生法的适用是一种国家活动,不同千一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现卫生法律规范的活动。 它具有以下特征:3.合法性有关机关及授权组织对卫生管理事务或案件的处理,应当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否则无效,甚至还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程序性卫生法的适用是有关机关及授权组织依照法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 5.国家强制性卫生法的适用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卫生法的活动,对有关机关及授权组织依法作出的决定,任何当事人都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6.要式性卫生法的适用必须有表明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如卫生许可证、罚款决定书、判决书等。 (二)卫生法适用的基本要求卫生法适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及时、合法。 所谓准确,是指适用卫生法律时,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确凿,对案件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所谓及时,是指适用卫生法律时,应严格遵守法定的时效期限,提高办案效率,加大执法力度,防止久拖不决,或者任意拖延。 所谓合法,是指适用卫生法律时,要以卫生法律规定为标准,严格依法办事。 三、卫生法的效力范围 (—)卫生法效力范围的概念卫生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卫生法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卫生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适用,包括卫生法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三个方面。 1.卫生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卫生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对卫生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卫生法的生效时间。 通常有下列情况:@在卫生法律文件中明确规定从法律文件颁布之日起施行。 如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卫生法律文件中明确规定由其颁布后的某一具体时间生效。 如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卫生法律公布后先予以试行或者暂行,而后由立法机关加以补充修改,再通过为正式法律,公布施行,在试行期间也具有法律效力。 如全国人大常委会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戏规定,自1983年7月1日起试行。 @在卫生法规、规章中没有规定其生效时间,但实践中均以该法公布的时间为其生效的时间。 这种情况多见千一般的规范性文件,如卫生部2007年2月6日颁布的《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试行)》,本身并没有规定其生效时间,该规范就是以其颁布日期为生效时间。 卫生法的失效时间通常有下列情况:@从新法颁布施行之日起,相应的旧法即自行废止。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1989年9月1日生效后,197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防治条例》自行失效。 @新法代替了内容基本相同的旧法,在新法中明文宣布旧法废止。 如1986年哪26第三章卫生法的制定与实施12月2日第六届全国入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本法自1987年5月1日起施行,1957年12月2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同时废止。 @由于形势发展变化,原来的某项法律己因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复存在或完成了历史任务而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自行失效。 有的法律规定了生效期限,期满该法即终止效力。 @有关国家机关发布专门的决议、命令,宣布废止其制定的某些法,而导致该法失效。 如2009年5月27日卫生部发布《卫生部决定废止的部门规章目录》,废止了《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工作规程》等23件规章。 卫生法的溯及力,亦称卫生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法颁布施行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如果适用,该卫生法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卫生法就不具有溯及力。 我国卫生法一般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入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2.卫生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卫生法生效的地域范围,即卫生法在哪些地方具有拘束力。 卫生法的空间效力有以下几种情况:C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卫生法律,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发布的卫生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颁布的地方性卫生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政府卫生规章,只在其行政管辖区域范围内有效;@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卫生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特定的适用范围的,即在其规定的范围内有效;@某些卫生法律、法规还有域外效力。 3.卫生法对人的效力是指卫生法对哪些人具有拘束力。 卫生法对人的效力有以下几种情况:O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一律适用我国卫生法。 @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内,也都适用我国卫生法,一律不享有卫生特权或豁免权。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以外,原则上适用我国卫生法。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按法律规定。 @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外,如果侵害了我国国家或公民、法人的权益、或者与我国公民、法人发生卫生法律关系,也可以适用我国卫生法。 (二)卫生法的适用规则卫生法的适用规则,是指卫生法律规范之间发生冲突时如何选择适用卫生法律规范的问题。 卫生法的适用规则主要有: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法的位阶是指法的效力等级。 效力等级高的是上位法,效力等级低的就是下位法。 不同位阶的卫生法律规范发生冲突时,应当选择适用位阶高的卫生法律规范。 2.同位阶的卫生法律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卫生部门规章之间、卫生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卫生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3.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即“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同一机关制定的卫生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地方性卫生法规卫生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卫生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4.新的规定优千旧的规定即“新法优于旧法”。 同一机关制定的卫生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地方性卫生法规卫生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卫生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适用这条规则的前提是新旧规定都是现行有效的,该适用哪个规定,采取从新原则。 这与法的溯及力的从旧原则是有区别的。 法的溯及力解决的是新法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5.不溯及既往原则任何卫生法律规范都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三)卫生法效力冲突的裁决制度l.卫生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卫生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笔记时,由国务院裁决。 3.地方性卫生法规、卫生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进行裁决:©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地方性卫生法规与卫生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卫生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卫生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卫生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卫生部门规章之间、卫生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卫生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卫生法规与卫生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四、卫生法的解释 卫生法的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为适用或遵守卫生法,根据立法原意对卫生法律规范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作的分析、说明和解答。 卫生法的解释是完备卫生立法和正确实施卫生法所必需的。 按照解释的主体和解释的法律效力的不同,卫生法的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一)正式解释 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法定解释、官方解释,是指有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对卫生法所作的具有法的效力的解释。 正式解释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是对立法意图的进一步说明,具有填补法的漏洞的作用,通常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1.立法解释是指有卫生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对有关卫生法律文件所作的解释。 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卫生法律的解释;国务院对其制定的卫生行政法规的解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地方性卫生法规的解释;国家授权其他国家机关的解释。 2.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对具体应用卫生法律的问题所进行的解释。 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检察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入民检察院联合作出的解释。 3.行政解释是指有解释权的行政机关在依法处理卫生行政管理事务时,对卫生法律、法规的适用问题所作的解释。 包括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行使职权时,对如何具体应用卫生法律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二)非正式解释 非正式解释,又称非法定解释、无权解释,分为学理解释和任意解释。 学理解释一般是指宣传机构、文化教育机关、科研单位、社会组织、学者、专业工作者和报刊等对卫生法所进行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常识性解释。 任意解释是指一般公民、当事人、辩护人对卫生法律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非正式解释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对法律适用有参考价值,对卫生法的遵守有指导意义。 五、卫生法的遵守 卫生法的遵守,又称卫生守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及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等都必须恪守卫生法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 卫生法的遵守是卫生法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法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卫生法遵守的主体 卫生守法的主体,既包括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中国公民,也包括在中国领域内活动的国际组织、外国组织、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二)卫生法湮守的范围 卫生守法的范围极其广泛。 主要包括宪法、卫生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地方性卫生法规、卫生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卫生规章、我国参加的WHO的章程、我国参与缔结或加入的国际卫生条约、协定等。 对千卫生法适用过程中,有关国家机关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书,如人民法院的判~OTE守范围。 此外,公共卫生秩序、居民卫生公约、卫生公德等也属千卫生守法的范围。 (三)卫生法遵守的内容卫生法的遵守不是消极、被动的,它既要求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承担和履行卫生义务(职责),更包含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享有权利、行使权利,其内容包括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两个方面。 I.卫生法制定的概念、原则及其依据是什么? 2.卫生法律制定的程序是什么? 3.什么是卫生法的实施? 4.卫生法的效力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苏天照) 卫生行政执法是将卫生法律规范适用于现实社会,实现国家卫生管理的活动。 本章介绍了卫生行政执法的特征、依据、执法主体和成立的有效条件,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检查、卫生行政处罚、卫生行政强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卫生行政执法要接受来自全社会的监督,包括国家有权机关的监督,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公民的监督。 —、卫生行政执法的概念 卫生行政执法,是指国家卫生行政主体、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具体卫生行政事务,将卫生法律规范适用于现实社会,实现国家卫生管理的活动。 卫生行政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卫生行政执法,是指卫生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和具体运用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处理卫生行政事务的一切活动,既包括具体卫生行政行为,也包括抽象卫生行政行为。 具体卫生行政行为是针对某特定人、特定事物、特定对象等作出的直接对相对人产生法律后果的行政行为。 如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处罚、卫生行政强制等行为。 抽象卫生行政行为,是指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制定或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的行为。 狭义的卫生行政执法,仅指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将法律、法规、规章运用千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对象,处理具体卫生行政案件所作出的具体卫生行政行为。 本章所阐述的卫生行政执法即指具体卫生行政行为。 二、卫生行政执法的特征 (—)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特定性 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只能是卫生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不是卫生行政主体或者没有依法取得执法权的组织不得从事卫生行政执法。 (二)卫生行政执法职权的法定性卫生行政执法是卫生行政执法主体代表国家进行卫生管理的活动,是行使职权的活动。 而行政职权是法定的,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履行其责任,不得越权或者滥用职权。 (三)卫生行政执法对象的特定性卫生行政执法行为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具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特定的、具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称为卫生行政相对人(方),或者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方)。 (四)卫生行政执法依据的法定性卫生行政执法主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 卫生行政执法的依据只能是国家现行有效的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发布的决定、命令、指示等。 第四章卫生行政执法 (五)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主动性 在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卫生行政执法主体与相对人之间所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隶属关系。 行政行为具有单方性特点,即行政行为由行政执法主体单方意志作出并发生法律效力,无需征得相对人的同意。 卫生行政执法是一种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主动行为。 (六)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强制性 卫生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权运转的一种特殊方式,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具有强制性。 行政行为成立生效后,行政相对人必须遵守或者履行义务;否则,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强制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相对人也可能因为不遵守或者不履行义务而受到法律的追究。 (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可诉性 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是确定特定人某种权利或义务,或者剥夺、限制其某种权利的行为。 由此,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相应的、现实的法律后果。 当相对人(方)认为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因此,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具有可诉性。 三、卫生行政执法主体 (一)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概念卫生行政执法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卫生行政执法权,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执法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人。 尽管具体的执法行为是由卫生行政主体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工作人员来行使,但是工作人员不是行政执法主体。 在有些情况下,卫生行政主体依法委托其他单位或组织行使执法权,但受委托的单位或组织并不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执法,执法后果依然由卫生行政主体承担,因此,受委托的单位或组织也不是卫生行政执法主体。 需要指出的是,卫生行政执法主体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般认为,狭义的卫生行政执法主体仅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但是,卫生事业需要许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所以,广义的卫生行政执法主体,既包括卫生行政部门,也包括其他与卫生有关的执法部门和机关,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海关)等。 根据卫生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不同,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可以分为职权性执法主体和授权性执法主体两种。 1.职权性执法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行政组织法的规定,在机关依法成立时就拥有相应行政职权并同时获得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组织。 也就是说,该类执法主体资格的获得,是依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是国家设立的专门履行行政职能的国家行政组织,是以完成一定的国家行政职能为设立要素的,因此,宪法和有关组织法对其行政职权与职责的规定有一定的原则性和概括性。 职权性执法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 2.授权性执法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行政组织法以外的单行法律、法规的授权规定而获得行政执法资格的组织。 依照现行法律规定,被授予执法权的组织必须同时具备匹个基本条件:CD有依法成立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责的组织;©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的人员;@具有相应的检查鉴定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被授权的组织既可以是非行政机关,通过授权取得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也可以是原本没有该项职权的行政机关,通过授权使其原有行政职权范围扩大。 被授权组织取得了授权后,要在授权的权限范围内依法行为,并且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二)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种类及职责由于本章所阐述的卫生行政执法是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以执法主体的职责,也仅心七限于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职责,对千各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立法、发布决定命令等抽象行政行为的职责,这里不做介绍。 1.卫生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执法主体所监管对象的不同,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包括卫生行政机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等。 上述部门或者机关所涉及的卫生行政执法活动非常广泛。 根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对卫生行政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了调整。 该调整主要包括:@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国民健康政策,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卫生应急,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 @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其主要职责之一是,负责食品安全监管。 @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注册并实施监督管理。 药品监管机构只设到省一级,药品经营销售等行为的监管,由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统一承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 @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 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相关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组建生态环境部。 其主要职责之一是,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 @组建农业农村部。 其主要职责之一是,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 卫生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和行政组织法而设立的履行卫生行政职能的国家行政组织,即狭义的卫生行政执法主体。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称各级卫生行政机关。 卫生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卫生行政执法主体。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需要,经国务院批准,从2000年起,卫生部根据《关千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将原来由各卫生事业单位承担的各项卫生监督职能集中,对原有机构适当加以精简、归并和调整,组建卫生监督机构,专职承担卫生执法任务。 卫生监督机构是同级卫生行政机关在其辖区内,依照国家卫生法律、法规行使卫生监督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卫生行政执法工作。 2.卫生行政执法人员为了履行卫生行政执法职能,必须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优、执法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和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员队伍。 卫生监督员是通过卫生监督员资格考试,经依法聘任,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履行卫生监督职能的卫生行政执法人员。 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交付的任务,行使下列监督职权:@依法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进行现场调查和监督记录,依法取证和索取有关资料;@进行现场采样,提出检测项目;@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参加对有害人体健康事故和疫情的调查处理;@宣传卫生法规和业务知识,指导、协助有关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交付的其他监督任务。 卫生监督员的职权和人身安全依法受到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阻挠和侵犯。 卫生监督员应当遵守以下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实事求是;@忠于职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风纪严谨,证件齐全,着装整齐,文明执法,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监督执法程序、标准、规范和制度;@取证及时、完善,方法科学、手段合法;@执法文书书写规范,手续完备;@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密义务;@不与被监督者建立经济关系,不担任被监督者的顾间或在被监督单位兼职;@遇有与被监督者有直接利害关系或其他有碍公正执法情况时,应当回避。 四、卫生行政执法依据 卫生行政执法是卫生行政机关依法对卫生事业进行管理,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OTE~具体方法和手段,因此,卫生行政执法的依据主要是现行有效的有关卫生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千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可见,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是行政执法依据,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执法依据。 至于行政规章,应该说也是行政执法的依据,但是,由千它的效力低千法律和行政法规,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规章只做参照。 所以,在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前提下,要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无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时,依据规章执法。 五、卫生行政执法的有效条件 卫生行政执法的有效条件,是指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 只有符合有效条件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一般情况下,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产生法律效力需要同时具备以下要件。 (一)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必须合法实施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具有该项行政执法权力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他任何个人或者组织不得行使卫生行政执法权力。 (二)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权限必须合法实施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必须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从事行政执法行为,超出权限范围的执法是无效的。 实质上,执法主体超出权限范围时也就失去了执法主体的资格。 (三)卫生行政执法的相对方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卫生行政执法的相对方主体必须是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O要处千卫生行政执法主体行政管理职权的相对一方地位,是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管理的相对人;@具有法定的责任能力;@发生了应当由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处理的行为或事实;@依法应当享有相应的权利和承受相应的义务。 (四)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合理 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与合理,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效果。 合法,即严格依据卫生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而作出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合理,即卫生行政机关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公正、适当地实施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五)卫生行政执法的程序必须合法实施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方式、步骤、顺序、期限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违反法定程序,即使内容合法、合理,同样构成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无效。 (六)卫生行政执法的形式必须合法形式要件,是指卫生行政执法机关所实施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外在形式要求。 卫生行政执法的形式是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存在的外在表现,不具备法定的形式要求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就不能有效地成立。 如行政处罚必须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符合法定的内容、项目;卫生行政许可必须颁发相应的卫生许可证书等。 —、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概念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是指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卫生行政执法活动,管理社会公共卫生事务的过程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力的行为。 笔记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从其直接法律功能出发,可以分为行政赋权行为、行政限权行为、行政确认行为、行政裁决行为和行政救济行为。 行政赋权行为,是指创制权利,赋予卫生行政相对人一定的权利和利益。 主要有卫生行政许可、卫生行政奖励、卫生行政救助等。 行政限权行为,是指剥夺与限制权利,即予以卫生行政相对人一定的义务,限制或者剥夺其一定的权利和利益。 主要有卫生行政处罚、卫生行政强制、卫生行政命令等。 行政确认行为,是指卫生行政主体依法对卫生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行为。 主要有卫生行政证明、卫生行政鉴定等。 行政裁决行为,是指卫生行政主体以中间人的身份裁定一定范围内的卫生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 如医疗损害赔偿裁决、卫生权属纠纷裁决等。 行政救济行为,是指卫生行政主体对已经作出的卫生行政行为本身以及卫生行政行为的后果进行补救。 主要有撤销卫生行政行为、变更卫生行政行为、卫生行政赔偿和卫生行政补偿等。 二、卫生行政许可 (一)卫生行政许可的概念 卫生行政许可,是指卫生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卫生行政许可是卫生行政机关的主要执法活动之一,如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卫生行政许可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是一种依申请而为的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卫生行政许可的,应当向卫生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卫生行政机关依法审查后,只要申请人符合某些特定条件,才可准予其从事某种特定活动。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简称《行政许可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 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二)行政许可的设定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千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34第四章卫生行政执法 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入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三)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1.卫生行政机关卫生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卫生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卫生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这种情形下,委托机关应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并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 2.法律、法规授权机关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下,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实施行政许可的卫生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关,统称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四)卫生行政许可程序卫生行政许可程序,是指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从受理卫生行政许可申请到作出准予、拒绝、中止、收回、撤销行政许可等决定的步骤、方式和时限的总称。 卫生行政许可程序是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行为,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环节。 1.申请与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卫生行政许可的,应当向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提出申请。 申请书需要采用格式文本的,实施机关应向申请人提供格式文本。 除了依法应由申请人到行政机关办公场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外,申请入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许可申请。 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 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申请事项依法不属千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申请事项属千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2.审查与决定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对申请入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许可实施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直接报送上级行政机关。 上级行政机关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申请材料。 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以外,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实施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卫生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需要颁发行政许可证件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加盖本心己行政机关印章的下列行政许可证件:CD许可证、执照或者其他许可证书;@资格证、资质证或者其他合格证书;@行政机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证明文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许可证件。 3.行政许可的期限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按照规定,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卫生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45日;45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依法应当先经下级卫生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卫生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 4.听证卫生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应当在20日内组织听证。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听证费用。 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卫生行政机关应当千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听证应当公开举行;@卫生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三、卫生监督检查 (一)卫生监督检查的概念 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遵守卫生法律规范和履行卫生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的情况予以察看、监督的行政执法行为。 其方法和手段包括:检查、调查、审查、勘验、检验、查验、抽验、监测、登记、统计等。 卫生监督检查是卫生行政执法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以下特征:1.监督检查相对人守法清况一种情况是对相对人是否遵守卫生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检查;另一种「青况是对相对人是否履行卫生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行政决定进行监督检查。 2.不直接影响相对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监督检查只是监督相对人是否正确行使或者履行卫生法规定的权利义务或者卫生行政决定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如果发现不正确行使权利或不依法履行义务时,需要另行作出相应的制裁性行政决定或采取某种强制执行措施。 3.具有强制性监督检查是卫生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是依法进行的职权行为,被检查者必须接受并配合检查。 如果被检查者拒绝监督检查,卫生行政机关可以强行检查。 4.具有专业性卫生监督检查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执法人员依法对相对人遵守法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不仅要求其具有法律知识,还要求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否则,不能胜任该执法工作。 (二)卫生监督检奎的种类 1.—般卫生监督检查与重点卫生监督检查这是以监督检查的对象是否具有特定性来划分的。 一般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依照职权对管辖范围内的管理相对人进行普遍监督检查。 重点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针对某类特定的相对人或卫生法律、法规的部分要求进行监督2.事前卫生监督检查、事中卫生监督检查与事后卫生监督检查这是以监督检查实施的阶段不同来划分的。 事前卫生监督检查,是指监督检查的实施是在相对人的某一行为开始之前。 事中卫生监督检查,是指监督检查的实施是在相对人的行为过程中。 事后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在相对人的行为结束后实施的监督检查。 3.定期卫生监督检查与不定期卫生监督检查这是以卫生监督检查是否以固定期限来划分。 定期卫生监督检查,是指按照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和要求,卫生行政机关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有规律的监督检查。 不定期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对相对人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临时、无规律的突击性检查。 4.现场卫生监督检查与书面卫生监督检查这是以卫生监督检查的不同方式来划分。 现场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卫生行政执法入员亲临被检查的现场,实施监督检查。 书面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书面材料进行检查。 5.主动卫生监督检查与被动卫生监督检查这是以卫生监督检查依职权而为还是依申请而为划分。 主动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直接到相对人的所在地主动对其守法情况进行检查。 被动卫生监督检查,是指被监督检查的相对人主动向卫生行政机关提供材料,并说明自己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以接受检查。 6.联合卫生监督检查与单独卫生监督检查这是以卫生监督检查的主体多少来划分。 联合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机关共同实施卫生监督检查。 单独卫生监督检查,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单独对相对人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 卫生行政机关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后,发现个人、组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没有履行卫生行政决定时,依法应当对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执行。 四、卫生行政处罚 (—)卫生行政处罚的概念卫生行政处罚,是指卫生行政执法主体依据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对相对人违反卫生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制裁的行政执法行为。 卫生行政处罚对卫生行政执法主体而言,是卫生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实施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对管理相对人而言,是相对人违反卫生行政管理秩序而依法承担的一种法律后果。 卫生行政处罚具有以下特征:1.卫生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卫生行政处罚的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据法定的程序实施卫生行政处罚。 2.卫生行政处罚的前提是相对人实施了违反卫生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 这里有三层含义:一是卫生行政处罚针对的是管理相对人;二是相对入的行为必须是违反了卫生法律规范;三是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按照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必须是依法应当给予卫生行政处罚的行为。 3.卫生行政处罚是对违反卫生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的制裁。 卫生行政处罚只能针对一般的违反卫生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 如果行为触犯刑法,构成犯罪,就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不能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4.卫生行政处罚既要遵循卫生行政处罚的实体性规范,又要遵循卫生行政处罚的程序性规范。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依据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违反了法定程序作出的卫生行政处罚归于无效。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立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996年3月17曰,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入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简称《行政处罚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心i'.,次会议对《行政处罚法》进行了修正。 (二)卫生行政处罚的原则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卫生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4.合法、适当、公正、公开原则所谓合法,主要指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合法,程序合法。 所谓适当,主要是指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根据具体违法事实,作出比较合适的处罚决定,不可畸轻畸重,显失公正。 所谓公正,是指在同等情况下所作处罚应当公平相等。 所谓公开,是指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个入隐私之外,行政处罚一律公开进行。 5.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处罚的目的在千教育违法者改正不法行为。 一味地处罚不教育是达不到最终目的的。 但是,对千经过再三教育仍不改正的,要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在处罚过程中,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三)卫生行政处罚的管辖 管辖,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对千违法行为负责行政查处工作的分工。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关负责查处所辖区域范围内的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 省级卫生行政机关可依据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所辖区域内管辖的具体分工。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查处重大复杂的案件。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移送下级卫生行政机关处理;也可以根据下级卫生行政机关的请求处理下级卫生行政机关管辖的案件。 两个以上卫生行政机关,在管辖权发生争议时,报请共同的上级卫生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卫生行政机关发现查处的案件不属千自己管辖时,应当及时书面移送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机关。 (四)卫生行政处罚程序卫生行政处罚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方式、步骤以及实现这些方式、步骤的时间和顺序的行为过程。 卫生行政处罚程序包括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 1.一般程序也称普通程序,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基本工作程序。 包括以下几个程序:(l)受理与立案。 卫生行政机关对下列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做好记录:@在卫生监督管理中发现的;@卫生机构监测报告的;@社会举报的;@上级卫生行政机关交办、下级卫生行政机关报请的或者有关部门移送的。 卫生行政机关受理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有明确的违法行为人或者危害后果;@有来源可靠的事实依据;@属千卫生行政处罚的范围;@属于本机关管辖。 卫生行政部门对决定立案的应当制作报告,由直接领导批准,并确定立案日期和两名以上卫生执法人员为承办人。 (2)调查取证。 卫生行政机关立案后,在作出具体的处罚决定之前,必须先依法调查取证,查明违法事实。 调查取证时,必须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并出示有关证件。 应分别询问当事人或证人,并当场制作询问笔录。 经核对无误后,执法人员和被询问人应在笔录上签名。 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应有两名执法人员在笔录上签名并注明情况。 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经核对无误后,执法人员和被检查人应在笔录上签名。 被检查人员拒绝签名的,应有两名执法人员在笔录上签名并注明。 调查取证应是原件、原物;调查取证原件、原物却有困难的,可由提交证据的单位或个人在复制品、照片等物件上签章,并注明”与原件(物)相同”字样或文字说明。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检查笔录等,经执法人员审查或调查属实,为卫生行政处罚证据。 卫生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卫生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出具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发的保存证据通知书。 卫生行政机关应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3)听取申辩与听证。 卫生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复核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依法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卫生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卫生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卫生行政机关决定予以听证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在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之日起2日内确定举行听证时间、地点和方式,并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听证由卫生行政机关内部相对独立的机构和工作人员主持,由案件调查人和当事人参加。 案件调查人提出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 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当场交当事人和案件调查入审核,并签名或盖章。 当事人拒绝签名的,由听证主持人在听证笔录上说明情况。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依据听证情况,提出书面意见。 卫生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情况进行复核,违法事实清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违法事实与原来认定有出入的,可以进行调查核实,在查清事实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4)处罚决定。 承办人员调查终结后,应写出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案由、案情、违法事实、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具体款项等,并对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进行合议并做好记录,分别作出下列处理:CD确有应当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依法提出卫生行政处罚的意见;@违法行为轻微的,依法提出不予卫生行政处罚的意见;@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依法提出不予处罚的意见;@违法行为不属千本机关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违法行为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同时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还应依法提出卫生行政处罚的意见。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卫生行政机关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决定书应当记载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地址;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事实与证据;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不服处罚决定申请复议或起诉的途径和期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卫生行政机关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前款规定的,应报上级机关批准。 2.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对一些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罚较轻的案件实行现场处罚的程序。 依照法律规定,对于依法应当予以瞥告的行政处罚;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在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卫生行政机关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当场处罚应向当事人出示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3并加盖卫生行政机关印章的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在7日内报所属卫生行政机关备案。 第四章卫生行政执法 (五)卫生行政处罚的执行 卫生行政处罚的执行,是指执法主体实现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 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但是,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当事人在法定时间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诉讼又不执行的,卫生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到期不交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卫生行政处罚决定履行或者执行后,承办人应当制作结案报告,并将有关的案件材料进行整理装订,加盖案件承办人印章,归档保存。 卫生行政机关应当将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在结案后1个月内报上级卫生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备案。 五、卫生行政强制 (-)卫生行政强制的概念 卫生行政强制,是指卫生行政机关为保障卫生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者为维护公共卫生利益、保护人民健康、安全,对有关场所和卫生管理相对人人身或财产采取的紧急性、即时性的强制措施的卫生执法行为。 按照我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卫生行政强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行政性卫生行政强制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为实现一种行政目的所实施的一种行为;@行政强制必须由行政机关承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一种例外情况);@行政强制行为中所采取的行政强制手段都是行政手段,而不是司法手段或其他手段。 2.具体性卫生行政强制是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或者特定的物,就特定的事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为的主体、行为的对象、行为的事由、实施的措施等,都是具体的。 卫生行政强制执行也是卫生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针对具体的人、行为或物进行的。 3.强制性当被强制对象不履行被强制义务时,行政强制主体可以实施强制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达到义务被履行的相同状态;行政强制主体在实施该强制行为时,相对人有容忍的义务。 4.非处分性卫生行政强制会限制相对人的权利行使,但不直接发生相对人权利的被处分。 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简称《行政强制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卫生行政强制的种类和方式 卫生行政强制包括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和卫生行政强制执行。 卫生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在卫生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卫生行政机关或者卫生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卫生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O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三)卫生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 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并且应当适当。 第四章卫生行政执法 1.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千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千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和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但是,法律规定特定事项由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管理措施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2.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现行卫生法律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没有强制执行权,应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行政强制实施的要求根据《行政强制法》,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四)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1.一般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 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入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按照《行政强制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入员实施;@出示执法身份证件;@通知当事人到场;@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24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依照法律规定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除应当履行规定的程序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O当场告知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当事入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法律规定的其他程序。 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条件已经消失,应当立即解除。 2.查封与扣押《行政强制法》规定,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不得查封、扣押。 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 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履行《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笔记行政机关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事实,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 对违法事实清楚,依法应当没收的非法财物予以没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销毁的,依法销毁;应当解除查封、扣押的,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决定。 3.冻结《行政强制法》规定,冻结存款、汇款的数额应当与违法行为涉及的金额相当;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 依照法律规定冻结存款、汇款的,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日内向当事人交付冻结决定书。 自冻结存款、汇款之日起30内,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决定或者作出解除冻结决定;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延长冻结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五)卫生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1.一般规定《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规定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 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 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 《行政强制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CD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 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3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执行:@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执行标的灭失的;@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根据《行政强制法》,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 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2.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当事人超过30日不履行该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义务,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 划拨存款、汇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决定,并书面通知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接到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划拨存款、汇款的决定后,应当立即划拨。 3.代履行《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胁迫以及其他非法方式。 (六)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法》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催告书送达10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进行书面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行政决定具备法定执行效力的,应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作出执行裁定。 NO冗{ti第三节卫生行政执法监督一、卫生行政执法监督的概念卫生行政执法监督,是指国家有监督职权的机关和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对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的监督,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 行政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必定要受到限制和约束,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 200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千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执法部门任何违反法定义务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纠错问责机制,指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依法行政、执法受监督、违法受追究成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二、卫生行政执法监督的特征 (一)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卫生行政执法受到来自全社会的监督。 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全方位、各角度地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包括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的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二)监督对象的确定性 卫生行政执法监督的对象是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 作为承担国家卫生行政执法任务的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入员,必须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严格依法行政,遵守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执法职责。 (三)监督内容的特定性 卫生行政执法监督的内容限千执法主体及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一切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无关的行为不受行政执法监督。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行政执法主体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即要遵守实体法规定,又要遵守程序法律规定。 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中,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四)监督行为的法定性 卫生行政执法监督的行为,一是要依照法律提供的权利义务标准进行判断;二是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并且能产生一定法律后果。 国家有权机关按照其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其他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公民个人依法都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入员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也要依法进行,不能滥用该项权利从而产生不良后果。 三、卫生行政执法监督的种类 对卫生行政执法进行监督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国家监督国家监督,也称有权监督,是指负有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对千卫生行政主体实施的行政执法行心1.,为是否符合行政法律规范进行监察和督促,并对违法行为予以纠正的活动。 负有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等。 1.权力机关的监督也称为代表机构的监督或立法监督。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卫生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权力机关对卫生行政机关进行全面性的监督,不仅监督卫生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且监督其工作是否有成效。 监督的方式有: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财政预决算;质询和询问;视察和检查;调查、受理申诉、控告和检举;罢免和撤职等。 2.司法机关的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的监督。 检察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对卫生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职务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督;人民法院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对卫生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3.行政机关的监督简称行政监督,是指人民政府对卫生行政机关的监督,以及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对下级卫生行政机关的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对卫生行政机关、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对下级卫生行政机关的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对政府部门权力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阶监督和专门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的具体体现。 通过行政监督,及时纠正行政违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能力。 监督的方式包括:工作报告,调查和检查,审查和审批,考核,批评和处置,也包括行政复议等。 (二)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也称非国家机关的监督,是指国家监督机关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对卫生行政执法的监督。 1.社会组织的监督是指除了国家监督机关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行政机关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任何社会组织、企业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均有权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监督的方式包括举报、检举等。 2.新闻媒体的监督主要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对卫生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新闻与生俱来的功能是对社会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权利和职责,也是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 新闻媒体通过对卫生行政执法活动和执法人员的活动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与评论,对违法行为进行批评和揭露,从而发挥监督作用。 3.公民个人的监督是指公民个人对卫生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千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千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具有监督权,公民对千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监督权。 公民对于卫生行政机构及其执法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对于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工作,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认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卫生监督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卫生行政执法的概念、特征和有效条件是什么? 2.卫生行政许可的概念及其实施程序是什么? 6.卫生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及其实施程序是什么? NOTE第四章卫生行政执法7.卫生行政机关怎样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8.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杨平) 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 卫生法律责任必须由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具体规定。 根据行为人违反卫生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卫生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造成自己合法权益的损害时,有权请求有关国家机关给予法律救济,途径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 第一节卫生法律责任—、卫生法律责任的概念 卫生法律责任,是指卫生法主体由千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千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后果。 卫生法律责任具有以下特点。 (一)卫生法律责任是违反卫生法律规范的后果一般而言,只有在构成卫生违法的前提下,行为人才有可能承担相应的卫生法律责任。 不构成卫生违法,也就无须承担卫生法律责任。 但是承担卫生法涉及的民事责任,并不必然是由违反卫生法引起的。 (二)卫生法律责任必须由卫生法律规范明确规定卫生法律责任必须由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具体规定。 卫生违法行为很多,但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承担法律责任。 只有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在设定权限范围内作了明确规定,行为人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卫生法律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违法者拒绝承担由其违法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时,国家强制力将强制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卫生法律责任必须由法定机关予以追究卫生法律责任必须由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予以追究,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行使这种职权。 二、卫生法律责任的种类 根据行为人违反卫生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卫生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一)卫生民事责任卫生民事责任,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工作人员或从事与卫生事业有关的机构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公民的健康权利时,应向受害人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由千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46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 与行为人的过错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等要件。 3.卫生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卫生法所涉及的民事责任以赔偿损失为主要形式。 (二)卫生行政责任卫生行政责任,是指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卫生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现行卫生行政管理法规的规定,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 1.行政处罚是指卫生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职权范围内对违反卫生行政管理秩序而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卫生行政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我国现行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卫生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等。 在具体的卫生法律规范中,对各类卫生行政处罚,依具体管理的内容,有不同的具体规定。 如吊销有关许可证,《药品管理法》规定吊销“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执业医师法》规定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 卫生行政处罚一般由卫生行政、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决定,其中有的还须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2.行政处分是指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机关或医疗卫生机构对所属一般违法失职人员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三)卫生刑事责任卫生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卫生法的行为,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卫生法律、法规对千刑事责任的规定,是直接引用刑法中有关条款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称《刑法》)规定,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是刑罚。 刑罚是国家审判机构依照《刑法》的规定,剥夺犯罪分子某种权益直至生命的一种强制处分。 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对一个犯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而不能适用两个以上的主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附加刑也称从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附加刑既可以随主刑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附加刑的附加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附加刑。 它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千外国人犯罪,还可以独立适用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刑法》对与卫生有关的违法行为及其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并确定了罪名。 主要有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卫生器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非工作人员受贿罪,组织贩卖人体器官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非法组织卖血罪,强迫卖血罪,故意伤害罪,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污染环境罪,食品监管渎职罪等。 一、卫生法律救济的概念卫生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造成自己合法权益的损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给予补济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包括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加以纠正,以笔记及对千因行政行为而遭受的财产损失给予弥补等多项内容。 其主要特征是:CD卫生法律救济是对权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利所进行的救济;@卫生法律救济是对行政所实施的救济;@卫生法律救济一般应在法律上形成为某种制度;@卫生法律救济一般是事后的救济。 二、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救济的问题,即相对人在受到卫生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侵害时,通过何种程序,何种路径实现救济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卫生法律救济途径主要是卫生行政复议、卫生行政诉讼和卫生行政赔偿。 从我国的法律规定来看,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比,有以下区别。 (-)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属于行政机关系统内部所设置的对千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救济的制度;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属于在行政机关外部设置的对行政管理相对入实施救济的制度。 (二)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程序;行政诉讼适用司法程序。 (三)审查范围不同行政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既审查合法性又审查合理性;行政诉讼主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四)法律效果不同行政复议以后仍可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是两审终审。 因此,一般情况下,发生行政争议后,行政复议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解决途径,而行政诉讼是最为客观公正的解决途径。 卫生法律救济是为矫正卫生行政机关的侵害行为和相对人受到侵害的情况而建立的解决纠纷、补救相对人受损权益的制度。 有利千保护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卫生法律的权威、促进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推进卫生法制建设。 第三节卫生行政复议 —、卫生行政复议的概念 卫生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卫生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卫生行政复议包括以下几层含义:CD卫生行政复议只能由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除此以外,任何其他主体不得提起行政复议;@卫生行政复议权只能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行使;@卫生行政复议对千公民、法入和其他组织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一种程序性权利,不得被非法剥夺;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主处分自己的程序性权利,即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放弃行政复议的权利;@卫生行政复议的对象原则上只能是卫生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入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简称《行政复议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行政复议法》进行了修正。 为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48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 二、卫生行政复议的特征 卫生行政复议是一种具有行政与司法双重性的活动,即行政复议以准司法的方式来审理特定的行政争议。 行政复议既不完全等同千行政行为,又不完全等同于司法活动。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行政复议是具有一定司法性的行政行为这是指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借用法院审理案件的某些方式来审查行政争议,即行政复议机关作为第三人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 (二)卫生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纠错机制 卫生行政复议是行政系统内部的行政机关对下级或所属的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的一种纠错行为,不同于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审查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司法审查制度。 三、卫生行政复议的原则 卫生行政复议的原则,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反映行政复议的基本特点,贯穿千《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活动并对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复议机关在行使复议权时必须合法。 具体要求包括:O复议机关和复议机构主体必须合法;@审理复议案件的依据应当合法;@审理复议案件的程序应当合法。 (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复议机关在行使复议权时应当公正地对待复议双方的当事人,不能有所偏袒。 (三)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活动应当公开进行,复议案件的受理、调查、审理、决定等一切活动,都应该尽可能地向当事人、公众及社会舆论公开,使社会各界了解行政复议活动的基本情况。 (四)及时原则及时原则在行政复议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在保证公正、效率的前提下,应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相对人一个答复,以减少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之前的负担。 具体要求包括:O受理复议申请应当及时;@复议案件的审理要按审理期限审结案件;@作出复议决定应当及时;@对复议当事人不履行复议决定的情况,复议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五)便民原则便民原则,是指复议机关在复议的一切环节和步骤上尽最大可能使行政复议制度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经济、实用、卓有成效的救济手段。 (六)有错必纠原则 有错必纠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的审查,不论是违法,还是不当,也不论申请人有否请求,只要有错必予以纠正。 (七)诉讼终局原则诉讼终局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是最终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复议当事人对该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作出的终审决定才是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局决定。 四、卫生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卫生行政复议仅能对卫生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议,其受案范围也是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 主要有:@对卫生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对@红卫生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强制性措施决定不服的;@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认为卫生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经营自主权的;@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等。 《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的排除范围作出了规定:O不服行政处分及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和其他处理的。 对这些事项申请人不得提出复议申请。 此外,《行政复议法》还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违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卫生行政复议的管辖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向该卫生行政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卫生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卫生行政机关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卫生行政机关或者该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卫生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两个卫生行政机关或卫生行政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共同作出的行政行为,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六、卫生行政复议程序 (一)申请期限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二)申请人 依照《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 (三)申请方式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四)受理 卫生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卫生复议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卫生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审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卫生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O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五)决定 卫生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 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响50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或者个入收集证据。 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千60日的除外。 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批准可延长期限,但是最多不超过30日。 复议机关经审理,应当按不同情况依法作出决定,并制作复议决定书:@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待;@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适用依据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卫生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六)执行 卫生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具有法律效力。 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由卫生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履行。 第四节卫生行政诉讼—、卫生行政诉讼的概念 卫生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行政案件的活动。 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简称《行政诉讼法》)。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行政诉讼法》进行了修正,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卫生行政诉讼的特征 卫生行政诉讼是通过审判方式进行的一种司法活动,以解决卫生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因卫生行政管理而产生纠纷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它具有以下特征:(一)原告是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卫生行政诉讼是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管理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所谓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是指在具体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处千被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管理的一方当事人。 当事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被告只能是卫生行政机关这是区别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特征。 卫生行政机关作为被告,是因为卫生执法机关一般都有实施卫生行政管理的权利,包括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所以它无需为实施权利而当原告。 作为被告的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可分为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和授权执法组织,受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由委托单位承担责任,以委托单位为被告。 (三)审查具体卫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在实施卫生管理活动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的卫生兑;1.,行政处理决定和具体的执法行为。 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 三、卫生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 卫生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主要有:@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是行使卫生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被诉讼的客体,必须是法律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受理,依法审理作出裁决。 四、卫生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 卫生行政诉讼除了要遵循诉讼制度的共同原则外,它有自己特有的基本制度,主要有以下几项。 (—)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这是指在卫生行政诉讼中,原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因为原告的起诉和人民法院的审理而停止执行的制度。 也就是说,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就假设是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合法的行政行为,对行政机关本身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具有约束力,必须遵守执行。 任何人不得以自己的判断否定行政行为的约束力。 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起诉到法院后,在未经人民法院变更、撤销以前,具体行政行为要继续执行。 (二)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在卫生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只对卫生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一般不进行是否合理的审查。 在一般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也不能直接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只有在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情况下,才能变更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被告负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是指承担责任的当事人必须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举出证据证明其确定存在,否则就要承担败诉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是谁主张谁举证;而在行政诉讼中,则要求卫生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必须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否则要承担败诉的结果。 (四)不适用调解 在卫生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卫生行政案件不能适用调解的审理方式和结案方式,而是由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但在涉及行政赔偿的问题上,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五)相对人选择复议 这是指对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既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裁决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不经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采取哪种救济方法,由相对人自由选择。 五、卫生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卫生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或主管一定范围内卫生行政争议案件的权限,或者说哪些卫生行政案件相对人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卫生行政诉讼。 (一)受案范围 根据《行政诉讼法》,结合我国现行卫生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可以提起卫生行政诉讼的案件范围有以下几类:1.不服卫生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的案件主要是指对罚款、吊销卫生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不服卫生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卫生行政强制措施是卫生行政机关为了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对公民的财产加以限制的一种特别措施。 如在卫生行政执法中,封存某种药品等。 对财产封存扣压等卫生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卫生行政诉讼。 52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 3.认为卫生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当公民申请卫生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时,卫生行政机关拒绝履行。 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欲进行与卫生有关的生产经营行为,认为符合法定卫生条件,申诸卫生许可证,但卫生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也不予批准等,均属卫生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即不履行法定职责,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都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认为卫生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 (二)不予受理的事项 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卫生行政机关的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O规定卫生规章或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以及卫生标准的抽象卫生行政行为。 @卫生行政机关内部行政行为。 如卫生行政机关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 @卫生行政机关对公民、法入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民事权益进行调解或者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仲裁处理,当事人对调解、仲裁不服的。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六、卫生行政诉讼程序 (—)起诉和受理 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依法予以保护的诉讼行为。 起诉分为两种情况:种是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不经过复议,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另一种情况是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审理和判决我国行政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裁判的,可以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是终审裁判,当事人如不服可以进行申诉,但二审裁判必须执行。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采取合议制,开庭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外,一般实行公开审理,由合议庭进行法庭调查和双方当事人辩论,在辩论终结后依法裁判。 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可分别作出以下判决:1.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判决维持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O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3.被告卫生行政机关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卫生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三)执行人民法院和卫生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拒不履行法院作出的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的当事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强制其履行义务。 入民法院对卫生行政案件的执行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义务入不执行生效判决,卫生行政机关可以向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二是卫生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过复议及起诉期限,当事入既不申请复议和起诉又不履行义务时,卫生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五节卫生行政赔偿—、卫生行政赔偿的概念 卫生行政赔偿,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入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心七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行政赔偿实质是国家赔偿的一部分。 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简称《国家赔偿法》)。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国家赔偿法》进行了修正。 二、卫生行政赔偿的特征 1.卫生行政赔偿是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给卫生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害而发生的赔偿。 4.卫生行政侵权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但管理相对人也可以同时或单独请求作出处理决定的卫生行政机关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及其他赔偿形式承担责任。 5.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卫生行政赔偿可以适用调解。 三、卫生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一)侵权主体必须是卫生行政机关侵害权利的主体必须是行使国家卫生管理职权的卫生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及受委托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二)有损害事实存在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以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为前提,无损害就无所谓赔偿。 (三)具体卫生行政行为违法这里的违法既包括程序上的违法,也包括实体上的违法;既包括形式上的违法,也包括内容上的违法;既包括作为的违法,也包括不作为的违法。 (四)行政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损害结果必须是卫生行政机关及卫生监督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所造成的,两者有因果关系。 没有因果关系,卫生行政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 (五)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致害行为必须是法律明确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行为,如果致害行为是法律规定可以免责的行为,则受害人不能请求赔偿。 如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制定规章等抽象行政行为。 四、卫生行政赔偿的范围 卫生行政赔偿范围,是指国家对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给予赔偿的范围。 (—)侵犯人身自由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以殴打、虐待等暴力行为或者咬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的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二)侵犯财产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O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违法对财产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CD卫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情形;@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卫生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机关 (一)赔偿请求人 赔偿请求人,又称为赔偿诉讼的原告,即以自己的名义,就自身合法权益受到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法侵害造成实际损失而依法请求国家予以赔偿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有以下几种:@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害的公民如果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可以提出请求;@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出请求。 (二)赔偿机关 赔偿机关,是作出卫生违法行为的卫生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受卫生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作出违法行为,委托的卫生行政机关为赔偿机关。 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卫生行政机关为赔偿机关;但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损害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赔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卫生行政机关为赔偿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机关。 六、卫生行政赔偿程序 卫生行政赔偿程序,是指赔偿请求人请求赔偿以及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处理赔偿案件的整个过程。 行政赔偿程序有两种类型。 (-)单独清求行政赔偿的程序赔偿请求人没有提出其他行政诉讼的请求,单独就行政赔偿提出请求和诉讼。 单独要求卫生行政机关赔偿的,赔偿申请人必须先向卫生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并按照法律规定递交行政赔偿申请书,卫生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赔偿请求人提交的行政赔偿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依法作出给予行政赔偿或不予行政赔偿的决定。 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入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按行政诉讼程序审理。 (二)附带请求行政赔偿的程序行政相对人在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后者完全适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 (三)申请赔偿的时效赔偿请求人请求卫生行政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七、卫生行政赔偿的方式和标准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害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一)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笔记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第五章卫生法律责任与卫生法律救济 (二)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 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O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 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三)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按照下列规定处理:O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规定赔偿;@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变卖的价款明显低千财产价值的,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八、卫生行政赔偿经费的来源 《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卫生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卫生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题 1.什么是卫生法律责任? 它有哪些特征和种类? 2.什么是卫生法律救济? 有哪几种救济途径? 3.卫生行政复议的原则和受案范围是什么? 4.卫生行政诉讼有哪些基本制度? 5.构成卫生行政赔偿必须具备哪些要件? (苏天照) 传染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 从保障人体健康的根本目的出发,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包括传染病的分类,防治体制,传染病预防,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等制度,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维护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需要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入的途径)和易感者(对传染病无免疫力者)。 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二、传染病防治立法 传染病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 传染病防治立法历来是卫生立法的重点。 20世纪50年代初,卫生部制定了《种瘦暂行办法》《交通检疫暂行办法》《民用航空检疫暂行办法》《传染病管理办法》等。 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同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实施规则》。 改革开放以来,传染病防治立法步伐明显加快。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确定了法定传染病范围及分类管理原则。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1989年发布了《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1991年发布了《中华入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了修正。 国务院颁布了《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199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艾滋病防治条例》(2005年)、《血吸虫病防治条例》(2006年)等。 卫生部发布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年)、《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年)、《消毒管理办法》(2002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2005年)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005年)等。 三、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传染病病种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流行强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参照国际统一分类标准,《传染病防治法》将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疤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乙类传染病的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如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需要解除依照前述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将甲型HlN l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013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出《关千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 l N l流感从乙类传染病调整为丙类传染病,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目前,我国共有39种法定传染病,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传染病防治方针与原则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的方针。 预防为主,是指传染病防治要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从预防传染病发生入手,通过采取各种防治措施,使传染病不发生、不流行。 预防为主并不是不要重视医疗,而是要求无病防病,有病治病,立足千防。 防治结合,是指在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前提下,实行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相结合。 这既符合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传染病防治要求,又适应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分类管理,是指根据传染病不同病种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流行强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所确定的一种科学管理原则,以便有计划地采取不同的措施,更好地降低防控成本,提高防控水平和效果。 依靠科学,是指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要发扬科学精神,坚持科学决策,普及科学知识,做好科哪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学预防、治疗,组织科学攻关。 依靠群众,是指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依靠力量是群众,工作对象也是群众,所以传染病防治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必须以群众自觉参与和积极配合为条件。 二、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疫情报告、志愿服务和捐赠活动。 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置。 各级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 对预防、控制传染病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三、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工作。 起草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运动方面的法律法规,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拟订全国重大传染病防治规划、国家免疫规划和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完善防控体系建设,协调相关部门,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疫情的蔓延;组织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和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拟订监测传染病目录;承担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承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国卫生工作,如拟订传染病的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拟订疾病控制机构建设规划和基层防保组织工作规范并组织实施;指导和协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承担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组织实施对民众的健康教育;组织实施计划免疫工作等。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四、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组织消除农田、湖区、河流、牧场、林区的鼠害与血吸虫危害,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负责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动物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 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五、军队卫生主管部门的职责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1992年10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总参、总政、总后联合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防治条例》。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由总后勤部主管,由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各级卫生防疫、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其防治体系范围内各单位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各级机关在规划部队建设时,应当包括传染病防治目标,并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实施,保证人员、经费、装备、技术的落实。 全军所有单位和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和配合传染病防治工作,并有权检举和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的行为。 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其职责主要有:@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与并指导对暴发的疫情进行调查处理,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 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负责本地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 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七、医疗机构的职责 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同时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八、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责任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衣村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活动。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NOTE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 新闻媒体宣传是提高人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闻媒体多样的宣传方式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同时,新闻媒体具有覆盖面广、传播及时、影响力大的优势,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公众的认知水平,有利千营造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十、各级各类学校的责任 学校入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青少年由千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 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医学院校应当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对在校学生以及其他与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进行预防医学教育和培训,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十一、一切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入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 第三节传染病预防—、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的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是指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处置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事先方案。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传染病的监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任务与职责;@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的分级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方案;@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 二、传染病监测 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三、传染病预警 国家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 地方人民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出的传染病预警后,应当按照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四、预防接种笔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步扩大计划免疫的范围。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用千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一)预防接种管理 1.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2016年4月国务院修订后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做好记录。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2.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管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刹和预警信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 作出批准决定的入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二)疫苗接种单位的管理 1.接种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O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2.接种单位的管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接种单位:O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应当索要疫苗储存、运输全过程的温度监测记录,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记录,做到票、账、货、款一致。 对不能提供全过程温度监测记录或者温度控制不符合要求的,接种单位不得接收或者购进,并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应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居住在其责任区域内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接种,并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接种情况进行登记,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后剩余第一类疫苗的,应当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并说明理由;@接种第一类疫苗,即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接种第二类疫苗,即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可以收取服务费、接种耗材费,具体收费标准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责 1.告知义务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NOTE62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2.接种记录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记录疫苗的品种、生产企业、最小包装单位的识别信息、有效期、接种时间、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受种者等内容。 接种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千5年。 3.医学建议对千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 (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各自职责,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或者接种方案,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记录。 (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1.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概念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2.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请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下列情形不属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O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千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I)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2)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的处理。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发生后,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请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的,接到处理请求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移送上一级入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4.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 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国家鼓励建立通过商业保险等形式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予以补偿的机制。 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传染病菌种、毒种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传染病菌种、毒种,是指可能引起《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发生的细菌菌种、病毒毒种。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200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6年2月6日、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管理1.分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的条件主要是:O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具有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3.管理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菌(毒)种保藏中心或者专业实验室,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二)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 1.实验室的设立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 2.管理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负责;实验室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制定、完善并落实与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以及感染预防控制有关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 3.工作入员培训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 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三)工作人员健康监测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 实验室应当为其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并采取其他职业防护措施。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六、消毒与灭菌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用千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生产用千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千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七、防止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一)医院和医源性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千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入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2006年7月6日卫生部发布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CD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千注射、穿剌、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制定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 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二)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包括大量的一般性废物和少量的危险性废物。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 2003年10月15日,卫生部发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1.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主要包括:Q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和登记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邮寄医疗废物,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4.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活动。 八、自然疫源地大型建设项目卫生调查 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保存并造成动物间流行的地区。 而在自然界中具有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但尚未查明的地区则可能是自然疫源地。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计划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的,应当事先由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调查。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设专人负责工地上的卫生防疫工作。 工程竣工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九、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合法权益保护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入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iOTE同时,为保护其他公民个人权利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健康权益,《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入,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诸如:@饮用水的生产、管理、供应;@饮食服务行业的经营、服务;@托幼机构的保育、教育;@食品行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及保管;@美容、整容等。 (一)疫情报告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入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 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 (二)报告的内容疫情报告的内容主要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及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况。 (三)疫情报告的要求《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依法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四)疫情报告的程序、方式及时限1.报告程序与方式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负责制。 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医疗机构诊断并报告。 采供血机构发现阳性病例也应填写报告卡。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或直接数据交换。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报告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网络报告,同时传真或寄送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区域信息平台或医疗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系统应当具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功能,已具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功能的要逐步实现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自动交换功能。 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当按照上述规定进行传染病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2.报告时限根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千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千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千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二、传染病疫谓的通报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全国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毗邻的以及相关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互相通报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替的相关信息。 接到通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本单位的有关人员。 动物防疫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动物间和入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以及相关信息。 三、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公布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医疗机构采取的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对千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取的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CD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 \OTE68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CD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千采取上述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 当疫情得到控制,需要解除紧急措施的,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三、疫区封锁 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内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 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四、交通卫生检疫 发生甲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1998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列车、船舶、航空器和其他车辆出入检疫传染病疫区和在非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交通工具上发现检疫传染病疫情时,对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入员、物资实施交通卫生检疫。 (—)出入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交通卫生检疫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对出入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有权采取下列相应的交通卫生检疫措施:O对出入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人员、交通工具及其承运的物资进行查验;@对检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和与其密切接触者,实施临时隔离、医学检查及其他应急医学措施;@对被检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实施控制和卫生处理;@对通过该疫区的交通工具及其停靠场所,实施紧急卫生处理;@需要采取的其他卫生检疫措施。 (二)非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交通卫生检疫 在非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交通工具上发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有权对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发现有感染鼠疫的咽齿类动物或者咽齿类动物反常死亡,并且死因不明;@发现鼠疫、霍乱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鼠疫、霍乱病人;@发现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需要实施国内交通卫生检疫的其他传染病。 在非检疫传染病疫区的交通工具上,发现检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检疫传染病病入时,交通工具负责人应当组织有关人员采取下列监测措施:O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报告;@对检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和与其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封锁已经污染或者可能污染的区域,采取禁止向外排放污物等卫生处理措施;@在指定的停靠点将检疫传染病病入、病原携带者、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和与其密切接触者以及其他需要跟踪观察的旅客名单,移交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承运过检疫传染笔记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检疫传染病病人的交通工具和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实施卫生处理。 五、紧急调集人员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入员。 紧急调集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合理报酬。 六、临时征用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 七、尸体卫生处理 对于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进行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按照规定深埋。 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 八、优先运送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供应单位应当及时生产、供应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铁路、交通、民用航空经营单位必须优先运送处理传染病疫情的人员以及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服务网络的建设,指定具备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或者根据传染病救治需要设置传染病医院。 医疗救治服务网络由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和医疗救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医疗救治机构包括:急救中心、传染病医院、核准登记传染科的综合医院和为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经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临时指定的承担传染病医疗救治服务的其他医疗机构。 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医院的传播,以及造成医源性感染,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蚚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三、医疗救治的实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入、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根据2005年2月28日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国家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经费。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监测、预测、预警、监督检查等项目。 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给予补助。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项目范围内,确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等项目,并保障项目的实施经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以备调用。 二、基层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 城乡基层传染病防治体系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础。 基层传染病防治体系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体系。 县级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善疾病控制措施和手段,完善监测和预警机制;重点解决农村基础卫生设施,改善条件,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品、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三、特定传染病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 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 目前实行医疗救治减免医疗费用的病种有结核病、艾滋病、晚期血吸虫病等。 四、传染病防治人员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和津贴《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 一、艾滋病防治艾滋病,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至今,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 为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保障人体健康,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关千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 2006年1月29日,国务院颁fj}·,·;1,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一)艾滋病防治方针 《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千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二)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以及关怀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三)预防与控制国家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实行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入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措施,鼓励和支持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推广预防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措施,帮助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改变行为。 血站、单采血浆站应当对采集的入体血液、血浆进行艾滋病检测;不得向医疗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入体血液、血浆。 医疗机构应当对因应急用血而临时采集的血液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进行核查;对未经艾滋病检测、核查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不得采集或者使用。 (四)治疗与救助 务。 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读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入;本入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入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2.救助《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下列艾滋病防治关怀、救助措施:CD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遗留的孤儿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免收杂费、书本费;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应当减免学费等相关费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生活困难并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给予生活救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创造条件,扶待有劳动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和工作。 (五)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权利和义务1.权益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2.义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入应当履行下列义务:@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0疗{ti72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 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入体健康,1991年卫生部发布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2012年11月23日,卫生部发布了经过修订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性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依法防治、科学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指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原则。 性病防治工作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将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整合防治资源,实行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 性病患者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性病。 (一)性病的范围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以下几类:@《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的梅毒和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抚、生殖器痀疹;@卫生部根据疾病危害程度、流行情况等因素,确定需要管理的其他性病。 (二)性病防治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性病防治工作需求,指定承担性病防治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理规划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提供性病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1.医疗机构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条件医疗机构开展性病诊疗业务应当取得与性传播疾病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确定相应科室,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相应的诊疗场所,包括诊室、治疗室和检验科等;@具备性病诊断治疗、消毒灭菌所必需的设备、设施及药品等;@具有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并经性病诊疗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 2.开展性病诊疗业务医疗机构的职责主要是:O根据性病诊断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性病患者或者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并按照规定报告疫情;@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健康教育、咨询和必要的干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性病诊疗业务培训;@开展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性病疫情漏报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三)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在有易感染性病危险行为的人群集中的场所宣传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安全性行为,鼓励有易感染性病危险行为的人群定期到具备性病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性病检查。 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为性病就诊者提供性病和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检测以及其他疾病的转诊服务。 开展妇幼保健和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对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检测、咨询、必要的诊疗或者转诊服务,预防先天梅毒的发生。 (四)性病的诊断和治疗 1.首诊医师负责制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建立门诊日志,对就诊者逐例登记,对有可能感染性病或者具有性病可疑症状、体征的就诊者应当及时进行相关性病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读。 2.转诊和其他伴随疾病诊治支持不具备开展性病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或者科室,在诊治、体检筛查活动中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的性病患者时,应当及时转诊至具备性病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或者科室处置。 当患者存在严重危及健康和生命的伴随疾病,可以安排在伴随疾病的专科继续诊治,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或者科室应当给予性病诊治支持。 3.按照性病诊断标准和相关规范开展工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就诊者进行性病相关检查时,应当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 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性病诊断标准及相关规范的要求,采集完整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临床检验和诊断治疗;@应当告知性病患者及早通知与其有性关系者及时就医。 4.先天梅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开展性病诊疗业务并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推荐方案及时为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提供治疗,并为其婴幼儿提供必要的预防性治疗、随说梅毒相关检测服务等。 对确诊的先天梅毒的患儿根据国家推荐治疗方案给予治疗或者转诊。 (五)性病的监测和报告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是性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开展性病诊疗的医务人员是性病疫情责任报告人。 性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性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性病疫情责任报告人发现应当报告的性病病例时,应当按照要求及时报告疫情。 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不得隐瞒、谎报、缓报疫情。 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泄露性病患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三、血吸虫病防治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千人体或哺乳动物体内,导致其发病的一种寄生虫病。 据WHO统计,血吸虫病流行千世界74个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流行区人口31亿,受威胁人口达6亿,估计感染人数约2亿。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组织了大规模的血吸虫防治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保障人体健康、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6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一)血吸虫病防治领导与管理国家对血吸虫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重点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国务院卫生、农业、水利、林业主管部门依照规定的职责和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制定血吸虫病防治专项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农业或者兽医、水利、林业主管部门依照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农业或者兽医、水利、林业主管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血吸虫病的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或处理措施。 (二)血吸虫病的预防 1.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血吸虫病防治地区根据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标准,划分为重点防治地区和一般防治地区。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公益性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教育、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血吸虫病防治地区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应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2.开展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处千同一水系或者同一相对独立地理环境的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开展血吸虫病联防联控,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同步实施下列血吸虫病防治措施:O在农业、兽医、水利、林业等工程项目中采取与血吸虫病防治有关的工程措施;@进行人和家畜的血吸虫病筛查、治疗和管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调查钉螺分布,实施药物杀灭钉螺;@防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直接进入水体;@其他防治措施。 3.开展公共设施规范化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血吸虫病重点防治地区,血吸虫病重点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渔船集中停靠地设点发放抗血吸虫基本预防药物;按照无害化要求和血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修建公共厕所;推行在渔船和水上运输工具上安装和使用粪便收集容器,并采取措施,对所收集的粪便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在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实施农业、兽医、水利、林业等工程项目以及开展人、家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应当符合相关血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采取的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疫情或者接到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CD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疫情控制方案,明确有钉螺地带范围、预防性服药的人和家畜范围,以及采取杀灭钉螺和处理疫水的措施;@指导医疗机构和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处理疫情;@卫生主管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3.有关单位应采取的措施有关单位对因生产、工作必须接触疫水的人员应当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并定期组织进行血吸虫病的专项体检。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农业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血吸虫病防治技术规范,组织开展对本地村民、居民和流动人口血吸虫病以及家畜血吸虫病的筛查、治疗和预防性服药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治疗。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家畜和植物的血吸虫病检疫工作。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经检疫发现的患血吸虫病的家畜,应当实施药物治疗;植物检疫机构对发现的携带钉螺的植物,应当实施杀灭钉螺。 (四)血吸虫病防治的保障措施 1.防治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血吸虫病防治规划、计划,安排血吸虫病防治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根据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需要,对经济困难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给予适当补助。 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经费、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理经费给予适当补助,对承担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的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跨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重大工程项目给予必要支持。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或者审批血吸虫病防治地区的衣业、兽医、水利、林业等工程项目,应当将有关血吸虫病防治的工程措施纳入项目统筹安排。 2.减免治疗费用国家对农民免费提供抗血吸虫基本预防药物,对经济困难农民的血吸虫病治疗费用予以减免。 因工作原因感染血吸虫病的,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待遇。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血吸虫病病人,不属于工伤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对未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人员因防汛、抗洪抢险患血吸虫病的,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解决所心1.,需的检查、治疗费用。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血吸虫病病人进行救助。 国家对家畜免费实施血吸虫病检查和治疗,免费提供抗血吸虫基本预防药物。 3.防治网络建设和物资储备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需要和流行趋势,储备血吸虫病防治药物、杀灭钉螺药物和有关防护用品;加强血吸虫病防治网络建设,将承担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的机构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列入基本建设计划。 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03年5月12日,卫生部发布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管理的原则。 (一)防治管理的对象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者都是防治管理对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的行为。 (二)预防和控制 1.健全疫清报告体系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入或者疑似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严格执行各项预防制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从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科学研究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3.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以及密切接触者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三)医疗救治 1.完善机构建设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专门的医疗机构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负责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 收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隔离、消毒条件,配备必要的救治设备;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分开隔离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五、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肺部。 结核病在全球广泛流行,已成为重大硕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1991年卫生部发布了《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2013年2月20日,卫生部发布了经过修订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自2013年3月24日起施行。 结核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 加强宣传教育,实行以及时发现患者、规范治疗管理和关怀救助为重点的防治策略。 (-)结核病防治机构与职责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规划管理及评估工作;@收集、分析信息,监测肺结核疫情;及时准确报告、通报疫情及相关信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等工作;@组织落实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的规范管理;@组织开展肺结核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组织开展结核病高发和重点行业人群的防治工作;@开展结核病实验室检测,对辖区内的结核病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培训,提供防治技术指导@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结核病防治应用性研究。 2.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负责肺结核患者诊断治疗,落实治疗期间的随访检查;@负责肺结核患者报告、登记和相关信息的录入工作;@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负责肺结核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的督导管理;@负责转诊、追踪肺结核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有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对辖区内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 (二)结核病预防 1.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对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结核病防治政策和知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易患结核病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开展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 2.肺结核筛查医疗卫生机构在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和预防性健康检查时,应当重点做好以下人群的肺结核筛查工作:CD从事结核病防治的医疗卫生人员;@食品、药品、化妆品从业入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规定的从业人员;@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的教职员工及学校入学新生;@接触粉尘或者有害气体的人员;@乳牛饲养业从业人员;@其他易使肺结核扩散的人员。 3.防止医源性感染和传播医疗卫生机构要制订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开展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工作,落实各项结核病感染防控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和传播。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CD结核病门诊、病房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卫生及消毒隔离制度,注意环境通风;@对千被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痰液等排泄物和污物、污水以及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及处置;@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者肺结核患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个人防护的基本原则,接触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三)肺结核患者发现、报告与登记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确诊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并将其转诊到患者居住地或者就诊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管理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患者诊断、治疗及管理等相关信息。 (四)肺结核患者治疗与管理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对发现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督导管理。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为肺结核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服务。 设区的市级以上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并规范提供治疗。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危、急、重症肺结核患者负有救治的责任,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医学处置,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谈,不得因就诊的患者是结核病病人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掌握肺结核患者的相关信息,督促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落实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工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定期访视、督导服药等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工作规范对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患者进行抗结核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随访复查和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实行属地化管理,提供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服务。 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用千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 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二、临时控制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封存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的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销毁;对未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 第十节法律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 l.地方各级入民政府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者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未及时组织救治、采取控制措施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违反规定,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通报、报告或者公布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时未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未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未及时调查、处理单位和个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的举报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规定履行传染病防治和保障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法律责任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入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未主动收集传染病疫情信息,或者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疫情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措施的;@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三、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违反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四、采供血机构的法律责任 采供血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瞥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动物防疫机构的法律责任芼记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动物防疫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通报职责的,由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铁路、交通、民用航空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 铁路、交通、民用航空经营单位未依照规定优先运送处理传染病疫情的人员以及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七、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1.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Q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生产的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已取得许可证的,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O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未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管理,造成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扩散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 3.未经检疫出售、运输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4.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调查进行施工的,或者未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提请有关人民政府依据职责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5.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法定管理传染病分为几类? 2.我国传染病防治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是什么? 4.预防接种有哪些规定? 80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10.艾滋病防治有哪些规定? 11.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监督管理职责有哪些? 芼记 国境卫生检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栓疫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的传染病桧疫、监测和卫生监督。 国境卫生桧疫法律制度包括入出境人员栓疫、海港桧疫、航空器梒疫、陆地边境栓疫、入出境物品检疫制度,梒疫传染病病人管理制度,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入出境检验检疫应急处理制度,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制度等,为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保护人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一、国境卫生检疫的概念 国境卫生检疫,是指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通过设在国境口岸的卫生检疫机关,依照国境卫生检疫的法律、法规,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根据入境、出境的方向,国境卫生检疫可分为入境检疫和出境检疫;根据实施检疫的国境口岸的地理位置,可分为海港检疫、航空检疫和陆地边境检疫。 二、国境卫生检疫立法 中国的卫生检疫始千1873年。 最早的卫生检疫机构隶属海关,设在上海和厦门,主要是海港检疫。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和1951年先后发布了《交通检疫暂行办法》和《民用航空检疫暂行办法》。 1957年经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八次会议通过,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卫生检疫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195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实施规则》;198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和铁道部联合发布了《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初步建立了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 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实施国境卫生检疫,保护人体健康,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简称《国境卫生检疫法》),自1987年5月1日起施行。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常委员会第十次会议、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入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国境卫生检疫法》进行了修正。 1989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简称《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10年4月24日、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对《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 为了实施《国境卫生检疫法》,原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发布了《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检疫管理办法》《出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处理规定》,使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三、国境卫生检疫主体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 自1986年《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以来,根据国情和对外开放卫生检疫工作的需要,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执法主体经过了几次变更。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总所成立,直属卫生部,管理全国卫生检疫机关,在国境口岸依法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 1998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卫生检疫总所从卫生部划出,与国家商检局和国家动植物检验局合并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01年国务院决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根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入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 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职责主要包括:@执行《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有关卫生法规;@收集、整理、报告国际和国境口岸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终息情况;@对国境口岸的卫生状况实施卫生监督;对入境、出境的交通工具、人员、集装箱、尸体、骸骨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实施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对入境、出境的微生物、生物制品、人体组织、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以及能传播人类传染病的动物,实施卫生检疫;@对入境、出境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检查、医疗服务、国际旅行健康咨询和卫生宣传;@签发卫生检疫证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开展科学实验;@执行国务院主管部门指定的其他工作。 (二)国境卫生检疫人员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设有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员。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人员是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任命,从事国境卫生检疫管理或国境卫生检疫查验工作的人员。 其主要职权有查验权、询问权和签证权。 国境卫生检疫人员在执行各项卫生检疫任务时,代表国家行使国境卫生检疫主权,其执业行为受到法律保护。 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员是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设置的实施卫生监督任务的执法人员。 其职责主要是:@对国境口岸和停留在国境口岸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进行卫生监督和卫生宣传;@在消毒、除鼠除虫等卫生处理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对造成传染病传播、咽齿动物和病媒昆虫扩散、食物中毒、食物污染等事故进行调查,并提出控制措施。 四、国境卫生检疫的对象 国境卫生检疫对象也称为检疫范围。 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出入国境的交通工具、人员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都是检疫对象。 1.入、出境人员是指入、出我国国境的一切人员。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的规定,外交人员不享有卫生检疫豁免权。 2.交通工具和运输设备交通工具是指船舶、航空器、列车和其他车辆。 运输设备是指货物集装箱等。 3.行李、邮包行李是指入境、出境人员携带的物品。 邮包是指入、出国境的邮件。 4.货物是指由国外运进或者由国内运出的一切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废旧物品等。 5.血液及其制品、生物制品、入体组织、微生物等。 6.尸体、骸骨是指在国境口岸以及停在该场所的入、出境交通工具上的所有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的尸体和骸骨。 第二节国境卫生检疫一、入出境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入境、出境的入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都应当接受检疫,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 (-)入出境人员检疫1.入境检疫《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入境的入员,应当在最先到达的国境口岸的指定地点接受检疫。 所谓指定地点,包括检疫铀地、允许航空器降落的停机坪和航空站、国际列车到达国境后第一个火车站的站台及江河口岸边境的通道口。 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 CD入境人员必须在指定地点接受检疫,同时用书面或者口头回答检疫医师提出的有关询问;@检疫期间,除引航员外,未经国境检疫机关许可,任何入境人员不准上下交通工具,不准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不得离开查验场所;@徒步入境、出境的人员必须首先在指定的场所接受入境、出境的查验,未经卫生检疫机关许可,不准离开指定的场所。 2.出境检疫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当阻止染疫人、染疫嫌疑人出境,但是对来自国外并且在到达时就地诊验的人,本人要求出境的,可以准许出境;如果乘交通工具出境,检疫医师应当将这种情况在出境检疫证上签注,同时通知交通工具负责人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这里的传染病染疫人,是指正在患检疫传染病的人,或者经卫生检疫机关初步诊断,认为已经感染检疫传染病或者已经处千检疫传染病潜伏期的人。 传染病染疫嫌疑人,是指接触过检疫传染病的感染环境,并且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人。 (二)入出境交通工具检疫《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入境的交通工具应当在最先到达的国境口岸的指定地点接受检疫,除引航员外,未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任何人不准上下交通工具,不准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 1.交通工具入境检疫(1)入境前报告:在交通工具及人员抵达国境前,交通工具的代理人或者有关管理机关(如港务监督机关,实施检疫的航空站、车站),必须向国境卫生检疫机关通知下列事项:CD交通工具名称、国籍、型号、可供识别的标志;@预定到达的日期和时间;@始发站与目的地;@交通工具工作人员和旅客人数;@货物种类等。 入境交通工具如在行程中发现检疫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或者有人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的,交通工具的负责人除必须立即向最先到达实施检疫口岸的卫生检疫机关报告上述事项外,还应报告病名或者主要症状、患病人数、死亡入数。 (2)提交申报证件:受入境检疫船舶的船长,在检疫医师到达船上时,必须提交由船长签字或者有船医附签的航海健康申报书、船员名单、旅客名单、载货申报单,并出示除鼠证书或者免予除鼠证书。 入境航空器到达机场以后,检疫医师首先登机,机长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必须向卫生检疫机关出示总申报单、旅客名单、货物仓单和有效的灭蚊证书,以及其他有关卫生的检疫证件。 对检疫医师提出的有关询问,应当如实回答。 入境列车和其他车辆到达车站、关口后,检疫医师首先登车,列车长或者其他车辆负责人,应当口头或者书面向卫生检疫机关申报该列车或者其他车辆上人员的健康情况,并如实回答有关问题。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依据检疫医师提供的检疫结果,对未染有检疫传染病或者已实施卫生处理的交通工具,签发入境检疫证。 (3)非口岸检疫:来自国外的船舶、航空器因故停泊、降落在中国境内非口岸地点时,船舶、航空器的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就近的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除紧急情况外,未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任何人不准上下船舶、航空器,不准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 NOTE84第七章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4)电讯检疫:是指出入境的交通工具通过无线通讯或其他便捷通讯方式,按要求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规定内容。 经检验检疫机构进行风险评估,认为其符合检疫要求,准予其无疫通行,不实施登交通工具检疫。 根据2016年8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出入境交通工具电讯卫生检疫管理办法》,船舶在抵达或驶离口岸24小时前、入境航空器在降落30分钟前和出境航空器在离境关闭舱门15分钟前、列车在抵达或离开口岸30分钟前,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电讯检疫。 2.交通工具出境检疫《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出境的交通工具,必须在最后离开的国境口岸接受卫生检疫。 (I)出境前报告:船舶代理应当在受出境检疫的船舶启航以前,尽早向卫生检疫机关通知下列事项:O船名、国籍预定开航的日期和时间;@目的港、最初寄港;@船员名单和旅客名单;@货物种类。 受出境检疫的船舶,船长应当向卫生检疫机关出示除鼠证书或者免予除鼠证书和其他有关检疫证件。 检疫医师可以向船长、船医提出有关船员、旅客健康情况和船上卫生情况的询问,船长、船医对上述询问应当如实回答。 实施卫生检疫机场的航空站,应当在受出境检疫的航空器起飞以前,尽早向卫生检疫机关提交总申报单、货物仓单和其他有关检疫证件,并通知下列事项:@航空器的国籍、机型、号码、识别标志、预定起飞时间;@经停站、目的站;@机组和旅客人数。 实施卫生检疫的车站,应当在受出境检疫列车发车以前,尽早向卫生检疫机关通知下列事项:O列车的车次,预定发车的时间;@终到站;@列车编组情况。 (2)签发出境检疫证: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依据检疫医师提供的检疫结果,对未染有检疫传染病或者已实施卫生处理的交通工具,签发出境检疫证。 (三)入出境物品检疫1.集装箱、货物、废旧物等物品检疫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规定,O集装箱、货物、废旧物等物品在到达口岸的时候,承运人、代理人或者货主,必须向卫生检疫机关申报并接受卫生检疫;@对来自疫区、被传染病污染的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或者发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呥齿动物和病媒昆虫的集装箱、货物、废旧物等物品,应当实施消毒、除鼠、除虫或者其他必要的卫生处理;@集装箱、货物、废旧物等物品的货主要求在其他地方实施卫生检疫、卫生处理的,卫生检疫机关可以给予方便,并按规定办理;@海关凭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卫生处理证明放行。 2.微生物、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检疫按下列规定实施检疫:CD微生物、入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的携带人、托运人或者邮递人,必须向卫生检疫机关申报并接受卫生检疫,未经卫生检疫机关许可,不准入境、出境;@海关凭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特殊物品审批单放行。 3.行李和物品检疫按下列规定实施检疫:@旅客、员工个人携带或者托运可能传播传染病的行李和物品应当接受卫生检查;@卫生检疫机关对来自疫区或者被传染病污染的各种食品、饮料、水产品等应当实施卫生处理或者销毁,并签发卫生处理证明;@海关凭卫生检疫机关签发的卫生处理证明放行。 4.邮包检疫按下列规定实施检疫:@卫生检疫机关对应当实施卫生检疫的邮包进行卫生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时,邮政部门应予以配合;@未经卫生检疫机关许可,邮政部门不得运递邮包。 (四)临时检疫在国境口岸发现检疫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或者有人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的,国境口岸有关单位和交通工具的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报告,并申请临时检疫。 (五)边境接壤地区的来往检疫中华人民共和国边防机关与邻国边防机关之间在边境地区的来往,居住在两国边境接壤地区的居民在边境指定地区的临时来往,双方的交通工具和人员的入境、出境检疫,依照双方协议办理,没豆有协议的,依照我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检疫传染病病人的管理 (一)检疫传染病 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 (二)检疫传染病染疫人及染疫嫌疑人的管理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检疫传染病染疫人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检疫传染病染疫嫌疑人应当将其留验,留验期限根据该传染病的潜伏期确定。 因患检疫传染病而死亡的尸体,必须就近火化。 1,.隔离是指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的危险。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于所发现的检疫传染病鼠疫、霍乱及黄热病病入及处千其潜伏期的人,必须立即将其隔离,及时治疗,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以防播散。 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就地诊验是指一个人在卫生检疫机关指定的期间,到就近的卫生检疫机关或者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去接受诊察和检验;或者卫生检疫机关、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到该人员的居留地,对其进行诊察和检验。 卫生检疫机关对接受就地诊验的人员,应当发给就地诊验记录簿,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该人员出具履行就地诊验的保证书以后,再发给其就地诊验记录簿。 受就地诊验的人员应当携带就地诊验记录簿,按照卫生检疫机关指定的期间、地点,接受医学检查;如果就地诊验的结果没有染疫,就地诊验期满的时候,受就地诊验的人员应当将就地诊验记录簿退还卫生检疫机关。 卫生检疫机关应当将受就地诊验人员的情况,用最快的方法通知就地诊验人员的旅行停留地的卫生检疫机关或者其他医疗卫生单位。 卫生检疫机关、医疗卫生单位遇有受就地诊验的人员请求医学检查时,应当视同急诊给予医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就地诊验记录簿上签注。 如果发现其患有检疫传染病或者监测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监测传染病时,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将其就地诊验记录簿收回存查,并且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和签发就地诊验记录部的卫生检疫机关。 3.留验是指将染疫嫌疑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进行诊察和检验。 留验期限根据各种检疫传染病的潜伏期予以确定。 按照规定,对染有鼠疫、黄热病嫌疑人的留验期限为6天,对染有霍乱嫌疑人的留验期限为5天。 受留验的人员必须在卫生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接受留验。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卫生检疫机关同意,可在船上留验:@船长请求船员在船上留验的;@旅客请求在船上留验,经船长同意,并且船上有船医和医疗、消毒设备的。 留验人员未经卫生检疫机关许可,不准离开留验场所或上岸。 三、疫清通报 (一)疫清通报 1.国境口岸的通报在国境口岸以及停留在国境口岸的交通工具上,发现检疫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或者有人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时,国境口岸有关单位以及交通工具的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卫生检疫机关报告。 2.卫生检疫机关的通报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通报;发现检疫传染病时,还应当用最快的办法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发现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时,应当向卫生检疫机关通报。 (二)疫区的宣布《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规定,在国内或者国外某一地区发生检疫传染病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宣布该地区为疫区。 ~OIT四、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处理(一)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出入境人员和国境口岸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包括:@发生鼠疫、霍乱、黄热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乙类、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或多人死亡的;@发生罕见的或者国家已宣布消除的传染病等疫情的;@传染病菌秤毒种丢失的;©发生临床表现相似的但致病原因不明且有蔓延趋势或可能蔓延趋势的群体性疾病的;@中毒人数10人以上或者中毒死亡的;@国内外发生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国境口岸的。 (二)应急处理 1.紧急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发生地检验检疫机构经上一级机构批准,应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采取下列紧急控制措施:O对现场进行临时控制,限制人员出入;@对疑为人畜共患的重要疾病疫情,禁止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与易感动物接触;@对现场有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临时,隔离留验;@对出入境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采取限制措施,禁止移运;©封存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荽延的设备、材料、物品;@实施紧急卫生处理措施。 2.应急预案检验检疫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现场勘验,确定危害程度,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提出启动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预案的建议。 3.应急物资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处理指挥体系有权调集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依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提请国务院下令封锁有关的国境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 4.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处理出入境交通工具上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告。 检验检疫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卫生检疫处置措施。 对出入境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依法予以留验和医学观察;或依照卫生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对临时留验、隔离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并按规定作详细记录;对需要移送的病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病人及时移交给有关部门或机构进行处理。 第三节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监测对象 传染病监测,是指对特定环境、特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预测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 监测传染病包括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登革热、脊髓灰质炎、症疾、流行性感冒。 《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入出境人员实施传染病监测,并且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传染病监测的对象是入境、出境的交通工具、人员、食品、饮用水和其他物品以及病媒昆虫、动物。 二、传染病监测内容传染病监浏包括以下内容:@首发病例的个案调查;@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调查;@国境口岸内监测传染病的回顾性调查;@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入群、有关动物血清学调查以及其他流行病学调查;@有关动物、病媒昆虫、食品、饮用水和环境因素的调查;@消毒、除鼠、除虫88第七章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品饮用水及其储存、供应运输设施;@监督从事食品、饮用水供应的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查其健康证明书;@监督和检查垃圾、废物、污水、粪便、压舱水的处理。 (二)卫生要求1.国境口岸的卫生要求主要是:@国境口岸和国境口岸内涉外的宾馆、生活服务单位以及候车、候机厅(室)应当有健全的卫生制度和必要的卫生设施,并室内外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国境口岸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啃齿动物和病媒昆虫,使其数量降低到不足为害的程度,仓库、货物必须有防鼠设施;@国境口岸的垃圾、废物、污水粪便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国境口岸环境整洁卫生。 4.国境口岸有关单位和交通工具负责人的责任主要是:@遵守《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实施细则及有关卫生法规的规定;@接受卫生监督员的监督和检查,并为其工作提供方便;@按照卫生监督员的建议,对国境口岸和交通工具的卫生状况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二、卫生处理 国境卫生处理,是指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实施的隔离、留验和就地诊验等医学措施,以及消毒和除鼠除虫等卫生措施。 《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规定,入境、出境的集装箱、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需要卫生处理的,由卫生检疫机关实施。 (一)交通工具的卫生处理入境、出境的交通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卫生检疫机关实施卫生处理:O来自检疫传染病疫区的;@被检疫传染病污染的;@发现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咽齿动物或者病媒昆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 (二)物品的卫生处理卫生检疫机关对入境、出境的废旧物品和曾经行使千境外港口的废旧交通工具,根据污染程度,分别实施消毒、除鼠、除虫,对污染严重的实施销毁。 (三)尸体、骸骨的卫生处理入境、出境的尸体、骸骨托运人或者代理入应当申请卫生检疫,并出示死亡证明或者其他有关证件,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必须接受卫生检疫机关实施的卫生处理。 经卫生检疫合格后,方准将其运进或者运出。 对因患检疫传染病死亡的病人尸体,必须就近火化,不准移运。 在国境口岸或者交通工具上发现咄齿动物有反常死亡或者死因不明的,国境口岸有关单位或者交通工具的负责人,必须立即向卫生检疫机关报告,迅速查明原因,实施卫生处理。 第五节法律责任—、拒绝卫生检疫的法律责任《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警告或者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9,I,己的罚款:CD应当受入境检疫的船舶,不悬挂检疫信号的;@入境、出境的交通工具,在入境检疫之前第七童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或者在出境检疫之后,擅自上下人员,卸装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的;@拒绝接受检疫或者抵制卫生监督,拒不接受卫生处理的;@伪造或者涂改检疫单、证,不如实申报疫情的;@瞒报携带禁止进口的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或者其他可能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动物和物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2条规定,违反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的传播或者有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严重危险的,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是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O逃避检疫,向国境卫生检疫机关隐瞒真实情况的;@入境的人员未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擅自上下交通工具,或者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不听劝阻的。 单位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擅自离开检疫地点,逃避查验的法律责任 《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未经检疫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擅自离开检疫地点,逃避查验的;@隐瞒疫情或者伪造情节的;@未经卫生检疫机关实施卫生处理,擅自排放压舱水,移下垃圾、污物;@未经卫生检疫机关实施卫生处理,擅自移运尸体、骸骨的。 三、未经签发卫生检疫证书擅自入出境的法律责任《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O废旧物品、废旧交通工具,未向卫生检疫机关申报,未经卫生检疫机关实施卫生处理和签发卫生检疫证书而擅自入境、出境或者使用、拆卸的;@未经卫生检疫机关检查,从交通工具上移下传染病人造成传染病传播危险的。 四、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的法律责任 《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工作人员,应当秉公执法,忠千职守,对入境、出境的交通工具和人员,及时进行检疫;违法失职的,给予行政处分。 思考题 1.什么是国境卫生桧疫? 2.国境卫生检疫对象包括哪些? 3.入出境检疫管理有哪些规定? 4.梒疫传染病人管理有哪些规定? 5.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实施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哪些措施? 6.国境卫生监督的内容是什么? 7.国境卫生梒疫机关的职责是什么? (李莉) 第八章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 职业病防治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确立了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机制与管理原则、职业卫生监管体制、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部门;规定了职业病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栓查法律责任等制度,对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概述 一、职业病的概念和分类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2013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定为10大类132种,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职业性皮肤病9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性传染病5种;@职业性肿瘤11种;@其他职业病3种。 二、职业病防治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职业病防治立法。 1953年政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957年卫生部制定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 改革开放后,职业病防治立法迅速发展。 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入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务院198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2005年颁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2年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修正。 《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国务院2005年颁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安全和防护条例》、2012年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行政法规;卫生部相继发布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规章;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批职业病防治地方性法规,完善了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 根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承担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交由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 三、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机制与管理原则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研究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建设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 四、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对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前期预防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用入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主要包括:O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等。 二、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O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千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制定、调整并公布。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预评价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硕92第八章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和竣工验收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其中,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医疗机构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放射性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他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依法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三节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一、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O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用入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冶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三、职业病危害告知 (一)设置警示标志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二)设置报警装置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晶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心I.,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三)劳动合同内容要求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用人单位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者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四)设备材料中文说明书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时,若为国外产品,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若为外国产品,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 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贮存上述材料的场所应当在规定的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示标识。 (五)首次使用或者进口化学材料管理 国内首次使用或者首次进口与职业病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使用单位或者进口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报送该化学材料的毒性鉴定以及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或者批准进口的文件等资料。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监督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千正常运行状态。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五、职业卫生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六、职业健康检查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强对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规范管理。 七、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是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的一项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八、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九、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O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入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四节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一、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单。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O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入员;@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根据2013年2月19日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是:@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报告职业病;@报告职业病诊断工作情况;@承担《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其他职责。 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诊断权,并对其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负责。 由千劳动者流动性较大,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梵记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求。 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遵循科学、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一)职业病诊断综合分析的因素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O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二)职业病诊断的程序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独立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O劳动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诊断结论。 确诊为职业病的,应当载明职业病的名称、程度(期别)、处理意见;@诊断时间。 三、职业病诊断鉴定 (一)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申请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二)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由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相关的专家库,需要对职业病争议作出诊断鉴定时,由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从专家库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参加诊断鉴定委员会的专家。 (三)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和结论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向当事人出具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专家组应当认真审阅鉴定资料,依照有关规定和职业病诊断标准,经充分合议后,根据专业知识独立进行鉴定。 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鉴定书。 鉴定结论应当经专家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 职业病鉴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O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及鉴定事由;@鉴定结论及其依据,如果为职业病,应当注明职业病名称、程度(期别);@鉴定时间。 鉴定书加盖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印章。 (四)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职责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进行诊断鉴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私下接触当事人,不得收受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四、用人单位在职业病诊断鉴定中的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哪第八章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 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五、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现场调查 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0日内组织现场调查。 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阻挠。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侧结果等资料有异议的,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材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存在异议的资料或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断;有关部门应当配合。 六、职业病诊断鉴定中争议问题的处理 (一)仲裁 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入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接到申请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在30日内作出裁决。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主张有关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二)诉讼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 七、发现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八、职业病病人的待遇和社会保障 (一)职业病病人的待遇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入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二)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t iL1.工伤保险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2.社会救助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入,可以向地方入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3.民事赔偿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三)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权益保障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五节女职工劳动保护—、用人单位的责任 根据2012年4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 将本单位属千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对哺乳未满l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l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l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比较多的,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在劳动场所,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 二、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主要包括:@矿山井下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 2.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主要包括:@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 3.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采及其化合物、苯、锅、皱、石申、凯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烧、苯胺、甲酪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从事抗癌药物、已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高处作业;©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冷水作业;@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低温作业;@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噪声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伺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NOTE第八章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4.女职工在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主要包括:O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第一项、第三项、第九项;@作业场所空气中猛、概、淏、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三、女职工产假和生育保险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l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六节尘肺病防治一、尘肺病的概念 尘肺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包括砂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和铸工尘肺。 尘肺病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疾病。 二、防尘 根据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简称《尘肺病防治条例》)规定,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续建有粉尘作业的工程项目,粉尘处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产。 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停止运行和拆除防尘设施。 严禁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将粉尘作业转嫁、外包或者以联营的形式给没有防尘设施的乡镇、街道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中、小学校各类校办的实习工厂或车间,禁止从事有粉尘的作业。 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粉尘作业。 职工使用的防止粉尘危害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经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又未积极治理,严重影响职工安全健康时,职工有权拒绝操作。 三、健康管理 企业、事业单位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对在职和离职的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必须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并给予治疗或疗养。 四、监督和监测 《尘肺病防治条例》规定,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 测尘结果除需要向有关政府部门和工会组织报告外,还必须定期向职工公布。 从事粉尘作业的单位必须建立测尘资料档案。 t十已 第七节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 一、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概念放射性同位素,是指某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不同的核素。 包括放射源和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是指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二、许可与备案 2005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放的许可证。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当获得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疗辐射机构许可。 许可证内容包括:句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所从事活动的种类和范围;@有效期限;@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 进口列入限制性进出口目录的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在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由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对外贸易的有关规定签发进口许可证。 海关凭放射性同位素进口许可证办理有关进口手续。 禁止无许可证或者不按照许可证规定的种类和范围从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台账,并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编码规则,对生产的放射源统一编码。 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台账和放射源编码清单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未列入产品台账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未编码的放射源,不得出厂和销售。 持有放射源的单位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返回原出口方或者送交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的,应当在该活动完成之日起20日内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应当持许可证复印件向使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三、安全和防护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还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需要终止的,应当事先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进行清理登记,作出妥善处理,不得留有安全隐患。 生产、进口放射源的单位销售I类、II类、DI类放射源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应当与使用放射源的单位签订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规定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放射源上能够设置放射性标识的,应当一并设置。 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NOTE100第八章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对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应当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 对放射源还应当根据其潜在危害的大小,建立相应的多层防护和安全措施,并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保其处千指定位置,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匡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在野外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的,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同级有关部门批准方可进行。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依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按照医疗照射正当化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四、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I类、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I类、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入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事故,是指D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入)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W类、V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报本级入民政府批准。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准备;@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辐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在发生辐射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辐射事故可能发生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权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CD责令停止导致或者可能导致辐射事故的作业;@组织控制事故现场。 辐射事故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辐射事故应急工作:C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公安部门负责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 第八节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有毒物品的分类按照有毒物品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有毒物品分为一般有毒物品和高毒物品。 一般有毒物品目录、高毒物品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定、调整并公布。 201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不得在作业场所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物品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 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使用红」有毒物品的作业。 二、作业场所预防措施 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O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入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 三、劳动过程防护 用入单位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加强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1.提供职业卫生服务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不具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条件的,应当与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合同,由其提供职业卫生服务。 2.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1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1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高毒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经治理,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四、职业健康监护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发现有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对离岗时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九节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一、监督检查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依据职责划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职业病危害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二、临时控制措施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O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OIT`102第八章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在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危害状态得到有效控制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解除控制措施。 第十节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施工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法律责任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三、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职业病诊断的法律责任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可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病诊断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于元的,并处5于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入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和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违反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于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千元的,并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认可或者批准机关取消其相应的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O超出资质认可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不按照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五、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入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给予警告,没收收受的财物,可以并处3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取消其担任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资格,并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的专家库中予以除名。 六、卫生行政部门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卫生行政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级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笔记 思考题 1.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机制和管理原则是什么? 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有哪些规定? 3.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是什么? 4.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5.职业病诊断和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哪些规定? 6.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第九章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 公共场所,是指人群聚集,并供公众进行生活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等使用的一切有围护结构的场所,包括生活服务设施、文娱体育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及公共交通设施。 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范围、卫生项目、卫生管理、卫生监督机构职责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并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凤系统卫生管理等提出更加规范的要求,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创制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节概述 —、公共场所的概念 公共场所,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文化、人际交往的需要而设立,供公众共同使用的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社会公共设施。 我国目前法定管理的公共场所,是指人群聚集,并供公众进行生活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等使用的一切有围护结构的场所。 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生活服务设施、文娱体育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及公共交通设施。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公共场所的范围主要包括:@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场(店)、书店;@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目前尚有部分公共场所未纳入法定监督范围,如集市贸易邮电局、证券交易所营业厅等。 二、公共场所卫生立法 公共场所是人们聚众活动的场所,人口稠密,设施公用,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创制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1987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全国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实行法制管理。 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法规。 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 1987年9月15日,卫生部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1年又对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并予以重新发布,使之更具操作性。 为了更好地实施条例,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1987年卫生部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要点》和《公共场所从业入员培训大纲》。 以后又陆续制定了《旅店业卫生标准》等十几项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2006年卫生部发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2007年卫生部与商务部组织制定了《住宿业卫生规范》《沐浴场所卫生规范》和《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与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制定了《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2011年3月10日,卫生部发布了再次全面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 2016年1月19日、2017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作了进一步修订。 经过多次修订的该实施细则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等相关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解决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主体、公共场所经营者责任及行政处罚力度等问题;增加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要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等,完善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相关制度。 三、公共场所卫生项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公共场所的下列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第二节卫生管理—、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责任 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是指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及经营单位的自我管理。 公共场所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情况;@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记录的其他情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有专人管理,分类记录,至少保存2年。 三、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管理 (一)从业人员卫生培训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卫生培训制度,组织从业人员学习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并进行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岗。 (二)从业入员健康检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入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上岗前须取得“健康合格证”。 “健康合格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 四、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内容 (一)公共场所卫生要求 1.空气质量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室内空气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公共场所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相关卫生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106第九章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 4.用品用具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5.设施设备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根据经营规模、项目设置清洗、消毒、保洁、盟洗等设施设备和公共卫生间。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卫生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改造或者挪作他用。 公共场所设置的卫生间,应当有单独通风排气设施,保持清洁无异味。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配备安全、有效的预防控制蚊、蝇、蝉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并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时清运废弃物。 6.选址设计装修公共场所的选址、设计、装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公共场所室内装饰装修期间不得营业。 进行局部装饰装修的,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营业的非装饰装修区域室内空气质量合格。 7.卫生检测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检测结果不符合卫生标准、规范要求的应当及时整改。 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以委托检测。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并对其卫生检割的真实性负责,依法依规承担相应后果。 (二)公共场所卫生指标的内容1.宾馆(有空调设施的)顾客用具消毒,卧具更换,自备水源与2次供水水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新风量。 2.旅店、招待所脸盆、脚盆配备,顾客用具消毒,卧具更换,自备水源、与2次供水水质,床位面积,二氧化碳。 3.地下室旅店脸盆、脚盆配备,顾客用具消毒,卧具更换,机械通风量,湿度,床位面积,不得生火取暖、做饭,噪声,二氧化碳。 4.影剧院、录像厅、音乐厅场内禁止吸烟,场次间隔时间,立体影院的眼镜消毒,二氧化碳(或总风鼠、新风量)。 5.舞厅、音乐茶座、游艺厅噪声,场内禁止吸烟,人均占有面积,二氧化碳(或新风量)。 6.酒吧、咖啡厅新风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7.公共浴室顾客用具更换、消毒,禁止性病、传染病、皮肤病的顾客就浴,池水浊度,二氧化碳。 8.理发店、美容店理发刀具、毛巾、胡刷消毒,理发刀具、毛巾、胡刷的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瘤患者专用的理发工具,氨(经营烫发的场所),一氧化碳(使用煤炉的理发店),工作人员操作时穿工作服,清面时戴口罩。 9.游泳池池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池水净化消毒设备,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10.体育馆二氧化碳(或总风量、新风量),馆内禁止吸烟,饮用水水质。 11.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照度,噪声,二氧化碳(或总风量),馆内禁止吸烟,阅览室内不得印刷和复印。 12.商场(店)、书店照度,二氧化碳(或总风量、新风械),场(店)内禁止吸烟。 13.医院候诊室细菌总数,室内禁止吸烟,二氧化碳。 @才,1,14.公共交通等候室室内地面保洁,室内禁止吸烟,公用茶具消毒,二氧化碳。 15.铁路客车、航运客轮、客机饮用水水质,卧具、头片更换,茶具消毒、二氧化碳,不吸烟客室(舱)内禁止吸烟。 五、危害健康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是指公共场所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者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危害公众健康事故。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制定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定期检查公共场所各项卫生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危害公众健康的隐患。 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经营者应当立即处置,防止危害扩大,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或者个入对危害健康事故不得隐II岗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II岗缓报、谎报。 第三节卫生监督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及其职责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肾管理工作。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铁路部门所属的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车站、等候室、铁路客车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职责 1.卫生监督职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对公共场所行使下列卫生监督职责:CD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指导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对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2.监督检查依据和方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应当依据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采取现场卫生监测、采样、查阅和复制文件、询问等方法,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隐瞒。 县级以上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向社会公布。 3.卫生监测体系和监督计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体系,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计划并组织实施。 鼓励和支持公共场所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教育,引导公共场所经营者依法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公共场所以及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除公园、体育场(馆)、公共交通工具外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后,还应当按照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方可营业。 XOTE108第九章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根据2004年卫生部《关千暂不将足浴、保健按摩、网吧等场所列入卫生许可范围的批复》,目前不宜将足浴、保健按摩和网吧等场所列为卫生许可范围。 (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应当提交下列资料:@卫生许可证申请表;@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公共场所地址方位示意图、平面图和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还应当提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审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对现场进行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准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载明编号、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发证机关、发证时间、有效期限。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2年复核一次。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 (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变更申请和延续申请1.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变更申请公共场所经营者变更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应当向原发证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公共场所经营者变更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申请卫生许可证。 2.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延续申请公共场所经营者需要延续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三、预防性卫生审查 公共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应当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预防性卫生审查手续。 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和具体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公共场所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设计依据、主要卫生问题、卫生保健设施、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等。 凡受周围环境质量影响和有职业危害以及对周围人群健康有影响的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制度。 卫生评价报告书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施工设计前完成。 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将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经审查同意并取得“建设项目卫生许可证”的建设项目,方可办理施工执照。 设计及卫生评价报告书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不得擅自变更,需要更改的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同意。 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应当通知卫生行政部门参加,验收合格的方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 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评价资格单位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并发给资格证书,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四、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对公共场所的健康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分析,为制定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和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任务。 五、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公共场所心I.,卫生监督实施量化分级管理,促进公共场所自身卫生管理,增强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并根据卫生监督量化评价的结果确定公共场所的卫生信誉度等级和日常监督频次。 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应当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公示。 六、临时控制措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公共场所,可以依法采取封闭场所、封存相关物品等临时控制措施。 经检验,属千被污染的场所、物品,应当进行消毒或者销毁;对未被污染的场所、物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 七、公共场所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等业务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按照有关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检测、评价等报告。 第四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立法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及卷烟燃烧产生的烟劣,也称为“非自愿吸烟“,或“吸二手烟”。 被动吸烟吸入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和致癌物。 被动吸烟对人群健康,尤其对妇女和儿童危害严重。 WHO的研究表明,目前世界上的吸烟人口已达13亿人,大约有1/3的成年人长期暴露千二手烟,约有7亿儿童呼吸的空气遭受二手烟雾污染,每年二手烟夺去60万条生命。 从医学角度看,烟草使用是全世界最大的可预防死因,已知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已达20多种。 据估计,烟草使用每年要夺去超过500万人的生命。 (-)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WHO对保护人们免遭二手烟毒害的建议是完全无烟环境。 加强教育工作,立法并且严格执法以保障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无烟,降低家庭二手烟暴露水平。 为了把控烟活动引向深入,WHO宣布1988年4月7日为第一个“世界无烟日”。 自1989年起,改为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并确定一个主题。 根据WHO的提议,经过政府间谈判,2003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获得一致通过。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旨在限制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公约。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使烟草使用和接触烟草烟雾持续大幅度下降,从而保护当代和后代免受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公约要求批准生效的成员国应采取以下控烟措施:©减少烟草需求的价格和税收措施;@防止接触烟草烟雾。 保护非吸烟者,避免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接触烟草烟雾;@管制和披露烟草制品成分;@烟草制品的包装和标签。 所有烟草制品外部包装和标签上要带有说明烟草使用有害后果的健康警语;禁止烟草制品包装和标签使用虚假、误导、欺骗性文字等信息;@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降低与烟草依赖和戒烟有关的烟草需求;@消除一切形式的烟草制品非法贸易;@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坚待法律诉讼是烟草控制的重要策略;@促进民间社会的参与意识,利用教育、培训等一切交流手段,促进和加强公众对烟草控制问题的认识。 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入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正式批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为第89个批准公约的国家。 2006年1月9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 (二)国外控烟立法为了控制吸烟,减少烟草对入体的危害,全世界已有近百个国家通过立法控烟。 各国的控烟立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控制烟草生产、促销和销售活动的立法,内容包括:@控制烟草广告、赞助和促销活动;而110第九章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健康警语及标明焦油和尼古丁含量;@对有害物质的控制;@对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的限制;@经济策略。 1971年美国国会规定,香烟盒上必须注明“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并开始在中、小学中普遍推行控烟教育。 1996年巴西通过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和加强烟草广告管理的法律,把政府办公室、酒吧、餐馆、医院、学校、公共汽车等列为禁烟场所。 欧盟从2005年7月起开始全面禁止在新闻媒体上做烟草广告。 2006年1月1日生效的西班牙《烟草法》规定,不得在公共管理部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单位出售香烟,禁止销售散装香烟;禁止在任何媒体、影视剧院播放张贴烟草广告,也不允许免费散发烟草制品促销;禁止直接或通过自动售烟机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售烟。 另一类是改变吸烟习惯的立法,内容包括:O税收和价格政策;@控制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控制在工作场所吸烟;@防止青少年吸烟;@健康教育。 1964年美国卫生署开始倡导开展控烟工作,并通过州级立法,禁止在工作场所和包括酒吧和餐厅在内的公共场所吸烟。 1970年,新加坡通过立法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影剧院和其他指定的场所吸烟。 1988年加拿大联邦议会通过了《不吸烟者健康法案》,规定公共场所和公共区域(包括飞机航班)禁止吸烟。 1995年波兰通过了《防止吸烟危害和保护身体健康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医疗单位、文教体育部门禁止吸烟。 2002年美国纽约市通过了《纽约市禁烟法案》。 2004年3月,爱尔兰立法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建立无烟工作场所,无烟化的范围包括公共场所、所有的办公室、餐厅、酒吧和旅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方式建立无烟场所的国家。 3个月后,挪威的无烟立法也开始生效。 西班牙《烟草法》规定,禁止在封闭的工作场所吸烟;100平方米以上的饭店、餐馆、咖啡厅、舞厅等必须设立吸烟区;小于100平方米的如果允许顾客吸烟必须提出申请,并在店外张贴标牌,表明是否允许吸烟;医院、体育场所、学校、公共交通工具、商业中心等禁止吸烟;剧院、机场等地只能在吸烟区吸烟。 2006年3月26日,苏格兰禁二手烟的法律生效。 2008年1月1日,法国也颁布了公共场所禁烟的法令。 (三)我国控烟的有关规定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中国控制吸烟报告,目前我国吸烟人数有3.5亿,居世界各国之首;有7.4亿非吸烟者,包括1.8亿儿童,遭受二手烟危害。 我国二手烟暴露率最严重的3个场所依次为,公共场所72%、家庭67.3%、工作场所63%。 2012年卫生部发布的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据WHO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联合报告,2014年,烟草使用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总损失达3500亿元入民币左右。 从增进国民健康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控烟已引起广泛重视。 我国从1979年起开始倡导控烟工作,并持续开展了多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活动。 1992年在全国开始创建“无烟学校”的活动;1999年开始创建“无烟医院”的活动。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91.9%的公众支持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 2012年12月24日,工信部、卫生部、烟草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一2015)》。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千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领导千部要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 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控制吸烟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仅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或细则中作了相应的规定。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简称《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简称《未成年入保护法》)《中华入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烟草专卖法》(简称《《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细则、《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等。 全国有18个城市制定了地方性控烟条例,如2009年12月10日,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地方法规,并千2016年11月进行了修正;2014年11月28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倡导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烟草专卖法》主要规定:O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心已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国家制定卷烟、雪茄烟的焦油含量级标准。 卷烟、雪茄烟应当在包装上标明焦油含量级和“吸烟有害健康”;@禁止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播放、刊登烟草制品广告。 《烟草专卖法实施细则》规定,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卷烟、雪茄烟,应当在小包、条包上标注焦油含量级和“吸烟有害健康”的中文字样。 2007年2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中、小学校周围不予发放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2.《广告法》主要规定:O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 烟草广告中必须标明“吸烟有害健康”。 《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广播、电视、电影节目以及报纸、期刊的文章,变相发布烟草广告。 在国家禁止范围以外的媒介或者场所发布烟草广告,必须经省级以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或者其授权的省辖市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批准。 烟草经营者或者其被委托人直接向商业、服务业的销售点和居民住所发送广告品,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批准。 烟草广告中不得有下列情形:@吸烟形象;@未成年人形象;@鼓励、怂患吸烟的;@表示吸烟有利人体健康、解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的;@其他违反国家广告管理规定的。 烟草广告中必须标明“吸烟有害健康”的忠告语。 忠告语必须清晰、易千辨认,所占面积不得少千全部广告面积的10%。 3.《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规定:O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入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范围和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千行人必经的通道上。 公共场所不得设璧自动售烟机。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三、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 为做好控烟履约工作,发挥卫生部门示范带头作用,2009年5月20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和武警部队卫生部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千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 (一)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目标 《关千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要求,积极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工作,将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军地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评优指标。 要将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全面禁烟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给予经费支持。 结合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和各类创建无烟公共场所项目,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工作,积极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并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无烟环境监测。 军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卫生城市(镇)、文明城市、健康城市以及部队文明卫生军营建设,加强控烟宣传和法制建设。 要将工作人员戒烟、不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吸烟、宣传烟草危害知识、劝阻吸烟和提供戒烟服务等指标纳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规定,师112第九章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努力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目标。 (二)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为更好地开展控烟履约工作,推进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根据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履约准则一—-《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准则》要求,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和中国医院协会多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原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 标准的主要内容是:O成立控烟领导组织,将无烟机构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 @建立健全控烟考评奖惩制度。 @所属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室内完全禁烟。 @各部门设有控烟监督员。 @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 @明确规定全体职工负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 @鼓励和帮助吸烟职工戒烟。 @所属区域内禁止销售烟草制品。 无烟医院在此基础上还要符合以下标准:@医务入员掌握控烟知识、方法和技巧,对吸烟者至少提供简短的劝阻指导;徇在相应科室设戒烟医生和戒烟咨询电话。 第五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 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概念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指为使房间或者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2012年卫生部在2006年制定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关卫生管理办法和规范的基础上,发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WS/T395一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396一2012)。 2005年建设部与卫生部联合编制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标准《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竣工应当进行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施工和投入运行。 卫生学评价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WS/T395—2012)的规定。 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 (—)设施要求集中空调系统应当具备下列设施:O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或便千拆卸的符合规定的风口。 (二)运行要求集中空调系统应当设置:CD去除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新风应当直接取自室外,不应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新风口应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送风口和回风口应设置防虫媒装置,设备冷凝水管道应设置水封;@加湿方式宜选用蒸汽加湿,选用自来水喷雾或冷水蒸发的加湿方式应有控制军团菌繁殖措施;@开放式冷却塔符合规定要求;@风管内表面应当光滑,易千清理。 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做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 (一)建立集中空调系统卫生档案集中空调系统卫生档案包括以下内容:@集中空调系统竣工图;@卫生学检测或评价报告书;芼记@经常性卫生检查及维护记录;@清洗、消毒及其资料记录;@空调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况记录。 (二)定期检查、检测、维护和清洗 I.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定期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检查、检测和维护。 2.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定期对集中空调系统下列部位进行清洗:CD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1次;@空气净化过滤材料应当每6个月清洗或更换1次;@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1次。 集中空调系统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清洗消毒:CD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送风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风管内表面集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三)应急预案 制定集中空调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应急处理的责任人;@不同送风区域隔离控制措施、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等;@集中空调系统停用后应采取的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等。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集中空调系统方可继续运行:@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的;@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保证该装置有效运行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能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的。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第六节法律责任 一、未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法律责任对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CD擅自营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罚的;@擅自营业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以涂改、转让、倒卖、伪造的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 对涂改、转让、倒卖有效卫生许可证的,由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注销。 二、未按照规定履行公共场所卫生职责的法律责任I.公共场所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造成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未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的;@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 2.公共场所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拒绝监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未按照规定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或者未建立卫生管理档案的;@未按照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或者安排未经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考核的从业人员上岗的;@未按照规定设置与其经营规模、项目相适应的清洗、消毒、保洁、盟洗等设施设备和公共卫生间,或者擅自停止使用、拆除上述设施设备,或者挪作他用的;@未按照规定配备预防控制鼠、蚊、蝇、蝉螂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以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或者擅自停止使用、拆除预防控制鼠、蚊、蝇、蝉螂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以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的;@未按照规定索取公共卫生用品检验合格证明和其他相关资料的;@未硕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办理预防性卫生审查手续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未经卫生检测或者评价不合格而投入使用的;@未按照规定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生检测结果和卫生信誉度等级的。 3.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替告,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 4.公共场所经营者对发生的危害健康事故未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导致危害扩大,或者隐瞒、缓报、谎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公共场所经营者违反其他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按照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三、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取贿赂的,由有关部门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题 1.什么是公共场所? 它的卫生要求有哪些? 2.公共场所经营者有哪些责任? 3.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有哪些规定? 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是什么? 第十章学校卫生法律制度 学校卫生,是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提出相应的学校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学校卫生法律制度包括教学卫生、教学设施卫生、卫生保健、健康管理、营养与饮食卫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以及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和监督等制度,为保护和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身心健康,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目标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节概 一、学校卫生的概念 学校卫生,是指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提出相应的学校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消除各种不利千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保护和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身心健康,以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目标。 学校卫生,包括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卫生。 二、学校卫生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国家颁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之后,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关千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卡片》《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关千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千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30余项学校卫生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1979年和1980年,教育部和卫生部相继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和《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 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制定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管理、监督、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使学校卫生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为了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部、国务院及卫生行政部门还制定了许多规章。 1999年卫生部根据WHO《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纲要》制定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指南》。 2002年5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发布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200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卫生部《关千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 2009年6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学校甲型HlNl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 2015年7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千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为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保障儿童身心健康,2010年9月,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国家根据卫生保健的要求,还批准颁布了一系列学校卫生国家标准,包括:《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一86)、《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87)、《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GB7792—87)等。 第二节学校卫生工作要求—、学校卫生工作的任务《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卫生工作的任务是监测学生的健康水平;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学校卫生工作的内容 (一)教学卫生 1.教学和作息时间学校应当严格遵守卫生保健原则,根据学生年龄,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学生的作息时间,以维护学生的每日学习负担不超过其脑力工作有效能力的限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持在最佳状态。 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为:小学不超过6个学时,中学不超过8个学时,大学不超过10个学时。 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影响学生正常的睡眠和休息的时间。 学校还必须保证学生有课间休息的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应当至少保证有10分钟。 应劝导学生不要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复习或准备下一节课材料,也不应当在课间休息时喧哗打闹,课间休息宜采用户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得以舒展肌肉,消除疲劳,活跃思路,恢复体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劳动卫生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安排适当的劳动工种和劳动量。 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时,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保健待遇,学校还应当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以加强卫生防护。 在安排体力劳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卫生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3.体育卫生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体育及格率在85%以上。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合理安排适合学生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还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二)教学设施卫生 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我国《未成年入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在新建、改建、扩建校舍时,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竣工验收应当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参加;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 寄宿制学校还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澡等1.健康教育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进行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教室宿舍卫生等的教育,开展学生健康咨询笔记活动,使学生掌握健康的知识。 2.健康检查学校应当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有条件的应每年对中、小学学生作一次体检;暂时无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学生进入初小、高小及初中时各进行一次体检,初中及高中毕业时再进行一次体检。 大学要认真做好新生入学体检复查工作。 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学校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3.健康服务各级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和学校向学生提供健康服务,各种常见病的综合防治目标是:常见病防治覆盖率达100%。 肠道蛔虫感染率、贫血患病率、营养不良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分别控制在5%和10%以下。 12岁学生恒牙龋齿控制在0.5%以下,15岁学生牙颉炎患病率控制在30%以下,学生龋齿充填率达60%。 沙眼患病率控制在5%以下。 保健牙刷使用率和及时更换率达90%以上。 4.健康管理学校应建立与健全卫生管理的综合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学校保健科(室)、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学校红十字少年组织、班级卫生值日等组织机构的作用,制订学校卫生规章制度,建立由师生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学校卫生岗位责任制,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课外活动卫生、体育锻炼卫生、劳动训练卫生、学校环境和教育设备卫生以及膳宿卫生、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卫生宣传等的日常管理。 学校要有完善的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并应当纳入学生档案。 学校要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 供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四)营养与饮食卫生 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安全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为学生提供优质安全的食品,保障身体健康。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安全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规定,加强所辖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考核学校工作时,应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学校应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实行承包经营时,学校必须把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五)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第三节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学校卫生管理机构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由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共同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同时将学校卫生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学经费预算。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全面贯彻卫生工作方针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 卫生行政部门设有学校卫生管理专门机构,做好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部署、检查学校卫生工作。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普通中小学,可以设立卫生管理机构。 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者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保健科。 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中等专业学硕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二、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任务 经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区域性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 其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本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矫治;开展中小学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任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校卫生工作承担下列任务:O实施学校卫生监测,掌握本地区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掌握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动态;@制订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计划;@对本地区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学校卫生服务。 第四节学校卫生监督一、学校卫生监督的概念 学校卫生监督,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对辖区内学校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改进,并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单位和个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卫生行政执法活动。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学校卫生监督指导工作,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承担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任务。 二、学校卫生监督职责 根据2012年9月卫生部发布的《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学校卫生监督职责是:CD教学及生活环境的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卫生监督;@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学校内设医疗机构和保健室的卫生监督;@学校内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配合相关部门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的卫生监督;@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申请,开展学校校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的预防性卫生监督指导工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学校卫生监督任务。 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职责时,应当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卫生特点,突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等监督工作重点,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落实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的要求。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职责 主要是:O制订全省(区、市)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制度、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根据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情况,突出重点,确定日常监督内容和监督覆盖率、监督频次;@组织实施全省(区、市)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及相关培训,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督查、稽查和年度考核评估;@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学校卫生日常监督;@负责全省(区、市)学校卫生监督信息管理及数据汇总、核实、分析及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并通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督办本省学校卫生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申请,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学校校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的预防性卫生审查工作;@组织协调涉及全省(区、市)学校卫生监督相关工作,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学校卫生监督任务。 (二)设区的市级、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职责笔记主要是:O根据本省(区、市)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实际,制订本行政第十章学校卫生法律制度119区域内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明确重点监督内容并组织落实;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卫生监督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学校的教学及生活环境、传染病防控、生活饮用水、内设医疗机构和保健室、公共场所等卫生监督;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落实情况的卫生监督;@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卫生监督档案,掌握辖区内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学校卫生工作情况;@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卫生违法案件的查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卫生工作监督信息的汇总、核实、分析及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通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设区的市对区(县)级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和年度考核评估;©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申请,开展本行政区域学校校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的预防性卫生审查工作;@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学校卫生监督任务。 (三)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制度 《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要求,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有关学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开展学校卫生巡查,及时发现并报告问题及隐患;指导学校设立宣传栏,协助开展健康教育及相关培训。 三、学校卫生监督内容 (一)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督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督内容包括:@教室人均面积、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卫生质量情况;@黑板、课桌椅等教学设施的设置情况;@学生宿舍、厕所等生活设施卫生情况。 (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卫生监督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控制度建立及措施落实情况;@学校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情况;@发生传染病后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内容包括:O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建立及措施落实情况;@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学校内供水设施卫生许可、管理清况;@供、管水人员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证明“情况;@学校索取涉水产品有效卫生许可批件情况;@学校内供水水源防护情况。 (四)学校内设医疗机构或保健室卫生监督学校内设医疗机构或保健室卫生监督内容包括:O医疗机构或保健室设置及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医疗机构持有效执业许可证、医护人员持有效执业资质证书情况;@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五)学校内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学校内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内容包括:@持有卫生许可证的情况,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考核情况;@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及卫生管理人员配备情况;@游泳场所水质净化、消毒情况;@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工作情况。 (六)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内容是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申请,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监督指导并参与竣工验收。 第五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托儿所幼儿园的概念托儿所,是指用千专门照顾和培养婴幼儿生活能力的地方。 幼儿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 通常接纳3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而接纳3至6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托儿所幼儿园简称托幼机构。 ~OTE托幼机构应当贯彻保教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二、相关部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和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 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业务指导的内容包括:膳食营养体格锻炼、健康检查卫生消毒、疾病预防等。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为托幼机构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咨询服务和指导;应当收集、分析、调查核实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疫情,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托幼机构,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应当依法对托幼机构的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托幼机构设有食堂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规章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食品安全要求。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负责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的指导与监督检查。 三、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 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机构的建筑、设施、设备、环境及提供的食品、饮用水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 托幼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入是本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新设立的托幼机构,招生前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卫生评价报告。 设有食堂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规章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食品安全要求。 应当根据规模、接收儿童数量等设立相应的卫生室或者保健室,具体负责卫生保健工作。 卫生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保健室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其配置应当符合保健室设置基本要求。 四、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内容 托幼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科学制订食谱,保证膳食平衡;@制订与儿童生理特点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及体育活动,并保证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开展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 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内外环境及个入卫生。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协助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在儿童入托时应当查验其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加强日常保育护理工作,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建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 (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托幼机构应当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托幼机构发现传妇L染病患儿应当及时按照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加强预防控制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收集、分析、调查、核实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疫情,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托幼机构,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儿童入托前健康检查 儿童入托幼机构前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托幼机构。 托幼机构发现在园(所)的儿童患疑似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通知其监护人离园(所)诊治。 患传染病的患儿治愈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入园(所)。 儿童离开托幼机构3个月以上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后方可再次入托幼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开展健康检查,不得违反规定擅自改变。 五、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 (一)上岗资质 托幼机构应当聘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保健人员。 卫生保健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保健员。 在卫生室工作的医师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当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在保健室工作的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经过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具有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掌握卫生消毒、传染病管理和营养膳食管理等技能。 (二)人员配备 托幼机构聘用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保健人员。 (三)健康检查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托幼机构应当组织在岗工作人员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在岗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当立即离岗治疗,治愈后方可上岗工作。 精神病患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 (四)知识培训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对机构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疾病预防、卫生消毒、膳食营养、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第六节法律责任 —、违反《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法律责任 1.对千未经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替告、责令停止施工或者限期改正。 2.对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没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没有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的,寄宿制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澡等卫生设施的,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不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瞥告并责令限期改进;情节严重的,可以同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3.对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致使学生健康受到损害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进。 对学校提供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没有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会同工商行政部门没收其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物品,并处以非法所得2倍以下的罚款。 \0吓负}4.拒绝或者妨碍学校卫生监督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200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1.托幼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逾期不改的,给予瞥告;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O未按要求设立保健室、卫生室或者配备卫生保健人员的;@聘用未进行健康检查或者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工作入员的;@未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的;@招收未经健康检查或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儿童入托幼机构的;@未严格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处理结果通报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将其作为托幼机构分级定类管理和质量评估的依据。 2.托幼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设立卫生室,进行诊疗活动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3.托幼机构未按照规定履行卫生保健工作职责,造成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履行职责,导致托幼机构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思考题 __.一·--.一一一 1.什么是学校卫生? 2.学校卫生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3.学权卫生工作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各是什么? 第十一章生活饮用水卫生法律制度 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 生活饮用水卫生法律制度包括饮用水水庥区保护、供水单位许可、集中式供水单位和二次供水单位监督管理、饮用水污染事故处置等,以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 第一节概述 一、生活饮用水的概念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 生活饮用水卫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暴发和流行,一直是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立法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立法是从标准起步的。 1955年卫生部发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并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城市试行。 在总结试行城市经验的基础上,1956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发布《饮用水水质标准(草案)》,确立15项水质指标。 1959年建筑工程部和卫生部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水质指标增至17项。 1976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草案)》,水质指标增至23项。 1985年卫生部发布我国第一个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指标增至35项。 为促进农村改水事业的发展,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发布了《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针对农村居民点集中式给水和分散式给水提出了水质分级的技术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卫生部于2001年制定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水质指标扩至96项,其中常规指标34项,非常规指标62项,另提出64项饮用水源水中有害物质的限值。 2005年建设部发布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提出93项水质指标,其中常规检测指标42项,非常规检测指标59项。 2006年,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整合,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提出了106项水质指标,并对水源水质、生活饮用水水质、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等提出了技术要求。 同年,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还联合颁布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提出了147项检验指标、302个检验方法。 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规定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并设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在生活饮用水卫生上作了进一步规定,要求集中式供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各单位自备水源,未经城市建设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与城镇集中式供水系统连接;饮用水水源附近禁止有污水池、粪堆(坑)等污染源;禁止在饮用水水源附近洗刷便器和运输粪便的工具等。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传染病防治法》,对生活饮用水卫生作出了新的规定: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水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并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124第十—章生活饮用水卫生法律制度责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水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为了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1996年7月9日,建设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2010年2月12日,卫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2016年4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修订后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自2016年6月1日起施行。 2001年卫生部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其中包括:《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等。 第二节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简称《水污染防治法》)。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正。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我国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权限和程序是:@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跨市、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协商不成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部门提出划定方案,征求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划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部门提出划定方案,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 根据1989年7月10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等部分联合发布,2010年12月修订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的数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划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确保饮用水安全。 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及一切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行为。 (一)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二)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笔记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三)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准保护区内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水体,确保饮用水安全。 (四)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别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陬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有害废弃物;@禁止利用透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农药等;@实行人工回灌地下水时不得污染当地地下水源。 三、饮用水水源受污染时的应对措施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 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停止或者减少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 第三节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一、供水单位的分类 (一)集中式供水集中式供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至用户的供水方式,包括公共供水和单位自建设施供水。 (二)二次供水二次供水,是指将来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另行加压、贮存,再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设施,包括客运船舶、火车客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上的供水(有独自制水设施者除外)。 二、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卫生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供水单位供应的生活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O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常规指标、非常规指标及其限值要求。 集中式供水出厂水中消毒剂限值、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消毒剂余量均应符合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因条件限制,水质部分指标可以按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执行,其余指标仍按一般规定执行。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以适当放宽。 三、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 (—)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许可《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供水单位实行卫生许可制度。 集中式供水单位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后,还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发放的卫\OTf. 申请换发新证。 (二)水源选择集中式供水单位应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千防护的水源。 取水点应设在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上游。 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选择,应根据城市远期和近期规划以及历年来的水质、水文、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取水点和附近地区的卫生状况、地方病等因素,从卫生、环保、水资源、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经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水源水质监测和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 供水水源水质应符合有关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规定。 当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规定时,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若限千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规定,并取得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批准。 (三)生活饮用水生产的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根据《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规定,生产生活饮用水应遵守的卫生要求是:@在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工程时,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申请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 给水工程设计必须符合有关国家给水设计规范和标准;@配备的水净化处理设备、设施必须满足净水工艺要求,必须有消毒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转;@生活饮用水的输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应密封,严禁与排水设施及非生活饮用水的管网相连接;@使用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必须符合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持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加强质量管理,建立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制度及操作规程,保证供水水质;@各类贮水设备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管网末梢应定期放水清洗,防止水质污染;@不得将未经处理的污泥水直接排入地表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域;@针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检查,严防污染事件发生。 (四)水质检验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及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和人员,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检测资料。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规定,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验范围包括水源水、净化构筑物出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 水质检验应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水质检验方法应采用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 水质检验记录应当完整清晰,档案资料保存完好。 (五)饮用水水质污染事件的报告饮用水水源发生水污染事故,或者发生其他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突发性事件,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向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四、二次供水卫生管理 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 各类蓄水设施要加强卫生防护,定期清洗和消毒。 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规定,二次供水设施周围应保待环境整洁,应有很好的排水条件,供水设施应运转正常。 设施与饮水接触表面必须保证外观良好,光滑平整,不对饮水水质造成影响。 通过设施所供给居民的饮水感官性状不应对人产生不良影响,不应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引起肠道传染病发生或流行。 @红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部门负责设施的日常运转、保养、清洗、消毒。 管理单位必须制定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制度并予以实施。 管理单位每年应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并对水质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保证居民饮水的卫生安全。 发生供水事故时,管理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同时报告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并协助卫生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根据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鼓励供水企业逐步将设施的管理延伸至居民家庭水表,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专业运行维护;对新建的居民二次供水设施,鼓励供水企业实施统建统管;对改造合格的二次供水设施,鼓励供水企业负责运行维护;对既有的居民二次供水设施,鼓励业主自行决定将设施管理委托给供水企业。 物业服务企业可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业务委托给供水企业。 五、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的新建、改建与扩建 供水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选址和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必须有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公共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六、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包括从事净水、取样、化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及水池、水箱清洗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第四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具体分工是:O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由该行政区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超出其所在行政区域的,由供水单位所在行政区域的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超出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该供水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项目时,当地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监测和评价。 二、医疗单位的报告责任 医疗发现因饮用水污染出现的介水传染病或化学中毒病例时,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处置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及入体健康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硕128第十—童生活饮用水卫生法律制度查。 当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卫生主管部门对二次供水单位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当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同级入民政府批准后停止供水。 四、饮用水卫生监督员的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设饮用水卫生监督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可聘任饮用水卫生检查员,负责乡、镇饮用水卫生检查工作。 第五节法律责任 —、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法律责任 《传染病防治法》第73条规定,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330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安排未取得体检合格证人员上岗的法律责任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集中式供水单位安排未取得体检合格证的人员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或安排患有有碍饮用水卫生疾病的或病原携带者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对供水单位处以2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其他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地方入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O在引用水水源保护区修建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或进行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项目未经卫生主管部门参加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供水的;@供水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而擅自供水的;@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 思考题 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有哪些规定? (马辉) 芼记 第十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关系社会民生、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包括应急组织体系、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理、应急状态的终止和善后处理等,为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提供了制度保证。 第一节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这种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可能是群体性癒症,也可能是某种中毒。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是指由千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是指针对不特定的社会群体,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重大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千一般的事件,主要有以下特征:O突发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比较突然,没有特别的发生方式,突如其来,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易预测,使人们难以及时预防;@特定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发生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具有公共卫生的属性,它不针对特定的人群发生,也不是局限千某一个固定的领域或区域;@复杂性。 表现在成因复杂,种类复杂和影响复杂;@危害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果往往较为严重,对公众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达到一定的程度。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立法 2003年年初,我国内地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引起国家对突发事件管理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2003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进行了修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总结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管理范围和具体内容进行了制度性的建设,从法律角度进一步确立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处置机制,强化相应责任,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是中国社会危机管理制130第十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法规。 2003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千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作出了明确规定。 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制定颁布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为了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原卫生部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相关法规、规章构成了我国较为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律体系。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l级)和一般(W级)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进行预警。 (—)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 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CD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或人口稀少和交通不便地区1个县(区)域内在一个平均潜伏区内发病10例及以上;@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的省份,并有继续扩散趋势;@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造成重大影响;@发生新发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200入以上,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50入以上;或重度放射损伤人数10人以上;或极重度放射损伤人数共5人以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 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CD边远、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地区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乡(镇),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病5例及以上;或其他地区出现肺鼠疫、肺炭疽病例;@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续发病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地(市);@肺鼠疫发生流行,流行范围波及2个及以上县(区),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及以上;@霍乱在一个地(市)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地(市),1周内发病50例及以上;@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县(区),一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区)以外的地区;©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已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入及以上;@一次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101~200入,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21~50人;或重度放射损伤入数3~10人;或极重度放射损伤人数3~5人;@讯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霍乱、脊髓灰质炎等菌种、毒种丢失;@省级以上人民政知己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较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lI级) 较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边远、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局部地区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流行范围在一个乡(镇)以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霍乱在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30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县;或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一周内在一个县(区)域内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在一个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一次性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50人,或死亡5人以下;@一次性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51~100人,或轻、中度放射损伤人数11~20人;彻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W级) 一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鼠疫在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20例;@霍乱在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在10例以下;@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100人,且无死亡病例报告;@一次性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未出现死亡;@一次性放射事故超剂量照射人数10~50人,或轻、中度放射损伤入数3~10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针和原则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就是提高全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替,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二)统—领导,分级负责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就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三)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就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正确的、果断的措施,处理所发生的事件,不可优柔寡断、玩忽职守,贻误战机。 应该积极主动地作出反应,立即了解情况,组织调查,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四)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就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同时,要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第二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分为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应急指挥部。 每级指挥部硕132第十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成员单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应急处理的需要确定,各级职责分明。 (一)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需要,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和军队有关主管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决策。 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应急处理的需要确定。 (二)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作出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 (三)地市级和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根据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成立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调和指挥,决定采取本行政区域内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二、日常管理机构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能是:O依法组织协调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法律、法规立法的起草工作;@组织制定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组建与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专业人员进行的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指导各地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帮助和指导各地应对其他突发事件的伤病救治工作;@承办救灾、反恐、中毒、放射事故等重大安全事件中涉及公共卫生问题的组织协调工作;@对突发重大人员伤亡事件组织紧急医疗救护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军队、武警系统要参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指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系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协调、管理工作。 各市(地)级、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定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专家咨询委员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 市(地)级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需要,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 四、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 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心己统一指挥和安排,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种类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联合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入民政府制定。 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联合应急预案是为了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的制定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简称《总体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由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和省级地方应急预案构成。 《总体预案》包括4项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即《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1年修订)。 其中,《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适用千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相关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原卫生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了《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以及许多相关的单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如《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处置生物、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医学应急预案》《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CD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一)应急知识教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发挥有关社会团体在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和卫生科普知识方面的作用,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监测和预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县级以上各级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并及时发出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对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跟踪监测,掌握其变化情况,对可能出现的趋势和问题及时进行预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分为国家级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测。 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报告网络体系。 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出入境检疫机构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动监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具体要求是:CD根据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发事件的类别进行;@监测计划的制定要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有的放矢,如对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的监测,要根据不同传染病发病规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环节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运用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按规定程序和时限报告。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 (三)应急储备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 卫生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四)应急演练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组织开展人员广泛参与、处置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 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五)经费保障 必须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按规定落实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费。 应根据需要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给予经费支持。 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入民政府应积极通过国际、国内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六)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建设 1.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入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 2.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七)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是指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建设与管理,参与特别重大及其他需要响应的突发事件现场卫生应急处置的专业医疗卫生救援队伍。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主要分为紧急医学救援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类、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类。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成员来自医疗卫生等机构的工作入员,平时承担所在单位日常工作,应急时承担卫生应急处置任务。 根据2010年卫生部《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国家卫生应急队伍主要由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构成。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职责是:@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参加卫生应急行动;@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委托建设单位提出有关卫生应急工作建议;@参与研究、制订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发展计划和技术方案;@承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四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一)报告主体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责任报告单位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腐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等有关单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 2.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入员、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二)报告内容和时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136第十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到报告l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C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上述需要报告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l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依照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对举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报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通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接到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对涉及跨境的疫情线索,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向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情况。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第五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急预案的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C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和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面及严重程度;@目前已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及控制效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启动应急处理机制是否需要。 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 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的入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监测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二、应急处理措施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评价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二)法定传染病的宣布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 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决定;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三)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运送和人员的调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证及时运送。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四)交通工具及乘运人员和物资的处置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实施交通卫生检疫,组织铁路、交通、民航、质检等部门在交通站点和出入境口岸设置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对出入境、进出疫区和运行中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人员和物资、宿主动物进行检疫查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入、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 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涉及国境口岸和入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需要采取传染病应急控制措施的,依照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五)疫区的控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衙要,可以对疫区的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对需要治疗和转诊的,依照规定执行。 三、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责任 (—)政府 政府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 叶i}138第十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包括:O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菩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皂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依法从严惩处围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二)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O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突发事件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三)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O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督导检查;@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等。 (四)街道、乡镇和居(村)民委员会的责任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四、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 (一)医疗机构的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具体包括:@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入必须接诊治疗,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 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对疑似病入及时排除或确诊;@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 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身体伤害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 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置。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责任国家、省、市(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实验室检测等。 (三)卫生监督机构的责任 卫生监督机构应当:CD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开展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四)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责任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调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技术力量,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口岸的应急处理工作;@及时上报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情况变化。 五、公民的责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第六节应急状态的终止和善后处理一、应急状态的终止《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二是要经过批准程序。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状态(措施)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结建议,报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较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由地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结建议,报地市级人民政府或地市级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结建议,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突发卫生丰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善后处理 (-)后期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叩qf§140第十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评估报告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二)奖励县级以上入民政府人事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民政部门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 (三)责任追究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抚恤和补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参加应急处理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制订合理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五)征用物资、劳务的补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个人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给予补偿。 第七节几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一、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 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为进一步做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升我国应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反应能力,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007年1月16日,卫生部印发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 (二)分级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分为三级。 1级指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II级指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皿级指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的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三)监测国家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工作纳入全国疾病监测网络。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开展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曰常监测工作。 上述机构应及时对群体性不明原@知己因疾病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估,早期发现不明原因疾病的苗头。 (四)现场调查与病因分析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首先应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尽快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分析,查找病因。 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不明,应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 在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实行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若怀疑为中毒事件时,在采取适当救治措施的同时,要尽快查明中毒原因。 查清中毒原因后,给予特异、针对性的治疗,并注意保护高危人群。 若病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或即使初步查明了病原,但无法千短期内找到有效控制措施的,应以查明的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性病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五)现场控制措施应急处置中的预防控制措施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或危害途径以及疾病的特征来确定。 不明原因疾病的诊断需要在调查过程中逐渐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 因此,在采取控制措施上,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决定应该采取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并随着调查的深入,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控制策略与措施,遵循边控制、边调查、边完善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不明原因疾病的危害。 (六)防护措施 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处置早期,需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鉴别有无传染性、确定危害程度和范围等,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千原因尚难判断的情况,应该由现场的疾控专家根据其可能的危害水平,决定防护等级。 二、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 (—)定义突发中毒事件,是指在短时间内,毒物通过一定方式作用千特定人群造成的群发性健康影响事件。 为有效控制突发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突发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中毒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2011年5月12日,卫生部印发了《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二)分级根据突发中毒事件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中毒事件分为特别重大Cl级)、重大(II级)、较大(皿级)和一般(W级)突发中毒事件四级。 (三)监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突发中毒事件的监测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中毒实时监测分析系统,组织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突发中毒事件涉及的中毒病人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组织开展针对特定中毒或人群的强化监测工作;组织同级中毒救治基地(或指定救治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毒物、突发中毒事件及其中毒病例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工作。 (四)应急响应 发生突发中毒事件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技术指导下,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迅速成立中毒卫生应急救援现场指挥机构,组织专家制定相关医学处置方案,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五)现场处置具备有效防护能力、现场处置知识和技能的医疗卫生应急人员承担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现场处置工作,并详细记录现场处置相关内容,按流程转运病人并做好交接工作。 142第十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置 (—)定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指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为进一步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简称“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高人禽流感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人禽流感病例,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2006年5月26日,卫生部印发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级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人禽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系统内的人禽流感防控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入禽流感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由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验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人禽流感防控技术专家组。 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成立人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和卫生行政部门指派,负责开展本单位或本地区的人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农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在上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本地区的人禽流感防控工作。 (三)医疗机构职责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人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负责本机构内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农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以及其他各类医疗机构负责及时报告发现的病死动物情况以及有病死动物接触史的发热病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有关的人禽流感防控工作。 (四)应急处置《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规定,各地应根据以下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本地尚未发现动物和人禽流感疫情本地区内尚未发现动物及人禽流感疫情,但其毗邻国家或相邻地区发生动物或(和)人禽流感疫情。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密切关注国内外动物禽流感及人禽流感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预测预警,开展疫情风险评估;@做好各项技术及物资准备;©开展常规疫情、流感及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医疗机构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的筛查工作;@开展人禽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控人禽流感知识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动物禽流感疫情监测工作,防止疫区受染动物以及产品的输入。 2.本地有动物禽流感疫情,但尚未发现人禽流感疫情本地区内发生了动物禽流感疫情,但尚未发现人禽流感病例。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O与农业部门紧密协作,立即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样品采集工作;@启动人禽流感应急监测方案,疫区实行人禽流感疫情零报告制度;@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疫点内人居住和聚集场所的消毒处理工作;@医疗机构要做好病人接诊、救治、医院内感染控制等准备工作。 @做好疫情调查处理等人员的个人防护。 3.本地出现散发或聚集性入禽流感病例,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l级)本地区发现散发或聚集性人禽流感病例,但局限在一定的范围,没有出现扩散现象的,应采取以下措施:O启动人禽流感应急监测,实行人禽流感病例零报告制度;@按照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查明病例之间的相互关联,判定是否发生人传入现象;©按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心已处理原则,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做好医学观察;@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疫点内人居住和聚集场所的消毒处理工作;@医疗机构要做好人禽流感病例隔离、救治和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的主动搜索、标本采集等工作;@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等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及时向本地区有关部门和邻近省(区、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减少发生入禽流感的危险性,做好公众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社会恐慌;@如经调查证实发现人传人病例,要根据疫情控制的需要,划定疫点和疫区范围,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学校停课、部分行业停业等防控措施。 4.证实人间传播病例并出现疫情扩散状态,属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应按照《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八节法律责任 —、未按规定履行报告职责的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入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医疗卫生机构隐瞒、缓报、谎报的法律责任医疗卫生机构隐瞒、缓报、谎报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的法律责任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未按规定完成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法律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不配合调查或者阻碍、干涉调查的法律责任 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4第十二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各级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各级入民政府有关部门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医疗卫生机构违反规定职责的法律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未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职责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瞥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题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I.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邓虹) 1一记 第十三章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 健康相关产品包括食品、化妆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等,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本章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主要介绍化妆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消毒产品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包括化妆品生产经营的卫生要求,涉水产品的范围和卫生安全性评价,消毒产品的审批与许可、卫生安全评价、命名和标答以及监督管理等法律规定。 第一节概述 —、健康相关产品的概念 健康相关产品,是指依据《食品安全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标准或者审批的食品、化妆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等产品。 二、健康相关产品的命名 (一)健康相关产品命名原则 根据《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等规定,健康相关产品命名应遵循下列原则:CD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规定;@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名称由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三部分组成,器械类产品名称还应当有产品型号。 名称顺序为商标名、型号、通用名、属性名。 (二)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要求 健康相关产品命名的要求主要是:@商标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一般采用产品的注册商标。 健康相关产品不得使用有夸大功能或误导消费者的商标;@通用名应当准确、科学,可以是表明主要原料、主要功效成分或产品功能的文字,但不得使用明示或暗示治疗作用的文字;@属性名应当表明产品的客观形态,不得使用抽象名称。 但消费者已知晓其属性的传统产品,可省略属性名,如:口红、朋脂、眼影等;@产品型号应当反映该产品的特点,如材质、体积、容量、先进程度等。 (三)健康相关产品命名禁止使用的内容 健康相关产品命名禁止使用下列内容:@消费者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及地方方言;@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词语,如“特效”“高效”“奇效”“广谱”“第X代”等;@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已经批准的药品名;@外文字母、汉语拼音、符号等(表示型号的除外)。 如为注册商标或必须用外文字母、符号的,需在说明书中用中文说明。 三、健康相关产品立法 为了加强健康相关产品的法制管理,保护人体健康,国务院颁布或批准颁布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行政法规;原卫生部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化妆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管理的规章。 为了公正、科学、规范地做好健康相关产品的评审和检验工作,原卫生部相继发布了《健康相关产品评审委员会章程》《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工作制度》《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健康相关产品审批工作程序》《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等。 146第十三章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 第二节化妆品一、化妆品的概念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千入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化妆品的特寺根据化妆品的使用方式、使用部位、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其与化学物品进行区分。 化妆品是外用的,所以内服制品如饮品、食用的美容制品均不属于化妆品范围之内;不用千人体的如室内芳香剂、杀虫剂等也不属于化妆品。 另外,香皂、牙裔、爽口水等产品,根据我国工业管理传统习惯和现行的国家标准,暂不属千化妆品卫生监督范围。 化妆品按其用途可以分为普通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按其生产工艺和剂型可以分为液体类、乳液、蜜类或奶类、膏霜类、粉类、块状类和棒状类化妆品。 化妆品有以下特点:1.可以终身使用这是化妆品与药物的根本区别,它不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不会引起人体的病理改变。 2.易被污染化妆品是由水、油、醇、乳化剂、颜料、香料及多种化学物质混合制成,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易被污染。 被污染的化妆品可引起化妆品皮炎,使皮肤受到损害。 3.选择性强化妆品的功效因人而异,使用不当,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护肤类化妆品,要根据季节气候及人体皮肤(干性皮肤、油性皮肤、中性皮肤)的特点,同时还应随年龄的变化加以选用。 4.具有副作用由千化妆品是由多种化学物质混合而成,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物,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如化妆品中的焦油色素可使皮肤出现色素斑和小皱纹。 (二)化妆品卫生立法为了加强化妆品的卫生监督,规范化妆品的生产经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989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行政法规。 1991年2月,卫生部发布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 之后,原卫生部发布或与相关部委联合发布了《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等;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管理办法》《化妆品命名规定》《化妆品命名指南》《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等规范性文件,为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根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其职责之一是负责化妆品的注册并实施监督管理。 二、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概念 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千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 生产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 特殊用途化妆品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产品卫生安全性评价。 对批准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发给批准文号和特殊用途化妆品证书;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为该产品的生产凭证;特殊用途化妆品证书为研制凭证,可用于该产品的技术转让。 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不得涂改、转让,严禁伪造、倒卖。 三、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国家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凡未取得化妆品生笔记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颁发。 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每2年进行一次复核;《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应当按规定重新申请。 申请获批准的,换发新证,可继续使用原《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四、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要求 (一)化妆品生产企业厂址选择与厂区规划 根据《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规定,化妆品生产企业厂址选择与厂区规划的卫生要求包括:O化妆品生产企业厂址的选择应当符合市政总体规划;@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建千清洁区内,其生产车间距有毒有害污染源不少于30米;@化妆品企业不得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和安全,产生有害物质或者有严重噪声的生产车间与居民区应当有适当的卫生防护距离和防护措施;@化妆品生产企业厂区规划应当符合卫生要求,生产区、非生产区设置应当能保证生产连续性且不得有交叉污染,生产车间应当置千清洁区内且位千当地主导上风向侧;©生产车间布局必须满足生产工艺和卫生要求;@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或者使用有害、易燃、易爆原料的产品必须使用单独生产车间,专用生产设备,并具备相应卫生、安全措施。 (二)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要求 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经专业培训的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其卫生要求包括:@生产车间的设计、通风、采光及照明;@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的清洗、消毒;@更衣室的设置及消毒;@半成品储存间、灌装间、清洁容器储存间、更衣室及其缓冲区的卫生;©生产用水水质及水量的卫生标准;@接触化妆品原料和半成品的设备、工具、管道及生产工艺流程的卫生;©清洗剂、消毒剂以及其他有害物品的包装、标识储存及保管等。 (三)化妆品卫生质量检验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要求建立与其生产能力、卫生要求相适应的卫生质量检验室,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并有健全的检验制度。 从事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生产企业在化妆品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卫生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五、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人员的卫生要求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者方可从事化妆品生产。 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卫生知识培训并取得卫生培训合格证。 从业入员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凡患有手癖、指甲瘤、手部湿疹、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或者鳞屑、渗出性皮肤病以及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 六、化妆品标签、小包装和说明书 化妆品标签,是指粘贴、印刷在销售包装上及置于销售包装内的说明性材料。 化妆品标签的标注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和《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化妆品标签应当真实、准确、科学、合法。 化妆品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有:O产品名称;@制造者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编号;@化妆品成分表;@保质期;@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号、卫生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其中产品标准号可以不标注年代号;©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应标注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备案文号;@特殊用途化妆品应标注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凡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有要求或根据化妆品特点需要时,应在化妆品销售包装的可视面上标注安全警告用语。 化妆品标签叩148第十三章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宜标注的内容:CD化妆品的使用指南或使用指南的图示;@满足保质期或限期使用日期的储存条件。 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不得标注下列内容:O夸大功能、虚假宣传、贬低同类产品的内容@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解或者混淆的产品名称;@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禁止标注的内容。 七、进口化妆品的卫生审批 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首次进口的化妆品,进口单位必须提供该化妆品的说明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有关资料和样品,以及出口国(地区)批准生产的证明文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方可签订进口合同;经国家商检部门检验合格方准进口。 个入自用进口的少量化妆品,按照海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 八、禁止销售的化妆品 化妆品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下列化妆品:@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所生产的化妆品;@无质量合格标记的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不符合产品出厂法定要求的化妆品;@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的化妆品;@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 九、化妆品广告 化妆品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可利用各种媒介或形式发布化妆品广告。 化妆品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健康、科学、准确,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化妆品的广告宣传不得有下列内容:@化妆品名称、制法、效用或者性能有虚假夸大的;@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的;@宣传医疗作用的。 《广告法》规定,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不得发布化妆品广告。 2004年卫生部第14号公告要求,化妆品的宣传要严格按照化妆品定义范畴进行,不得宣传医疗作用,不得暗示疗效,不得进行虚假夸大宣传,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得宣传特殊功效;不得宣传或暗示“抗菌、抑菌、除菌”及其他医疗作用。 十、违反化妆品卫生法规的法律责任 1.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擅自生产化妆品的,责令该企业停产,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且可以处违法所得3到5倍的罚款。 4.生产或者销售不符合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的,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并且可以处违法所得3到5倍的罚款。 5.对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其他有关规定的,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进;情节严重的,对生产企业,可以责令该企业停产或者吊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对经营单位,可以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且可以处违法所得2到3倍的罚款。 吊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处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撤销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的处罚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全部上交国炉己库。 没收的产品,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处理。 6.对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造成人体损伤或者发生中毒事故的,有直接责任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或者个入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对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148条规定,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入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7.化妆品卫生监督员滥用职权,营私舞弊以及泄露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广告法》规定,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发布化妆品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1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对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 第三节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概念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简称“涉水产品”),是指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 国家鼓励有益于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 为保证涉水产品的卫生安全,1996年7月9日,建设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2010年2月12日卫生部,2016年4月17日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对《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二、涉水产品的范围 根据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2011年版),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为以包括:@管材、管件;@蓄水容器;©无负压供水设备;@饮水机;@密封、止水材料:密封胶条、密封圈。 (二)防护材料 包括:O环氧树脂涂料;@聚酷涂料(含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酕涂料。 (三)水处理材料 包括:活性炭、活性氧化铝、陶瓷、分子筛(沸石)、猛沙、熔喷聚丙烯(聚丙烯棉入铜锌合金(KDF)、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姨树脂等及其组件。 (四)化学处理剂包括:@絮凝剂、助凝剂: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弟圣基氯化铝)、硫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氯化铝、硫酸铝(明矶)、聚丙烯酰胺、硅酸钠(水玻璃)及其复配产品;@阻垢剂:磷酸盐类、硅酸盐类及其复配产品;©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猛酸钾、过氧化氢。 (五)水质处理器 包括:O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的水质处理器:活性炭净水器、粗滤净水器、微滤净水器、超滤净水器、软化水器、离子交换装置、蒸熘水器、电渗析水质处理器、反渗透净水器、纳滤净水器等;@以响150第十三章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地下水或地表水为水源的水质处理设备(每小时净水流量过5m3/h);@饮用水消毒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次氯酸发生器、紫外线消毒器等。 (六)与饮用水接触的新材料和新化学物质包括:使用新材料或新化学物质制造的与生活饮用水接触的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水处理材料和化学处理剂。 三、涉水产品卫生许可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卫生许可制度。 生产涉水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取得批准文件后,方可生产和销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使用无批准文件的涉水产品。 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化学物质生产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应当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除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化学物质外生产的其他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应当取得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有效期为4年。 四、涉水产品生产卫生规范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对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的选址、设计与设施,生产过程,原材料和成品贮存、运输,从业人员规定了卫生要求。 (一)选址、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主要是:@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选择地势千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区域。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孽生的潜在场所。 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等污染的生产场所必须单独设置,其与其他建筑(场所)应有一定的防护间距,并应有相应卫生安全和“三废”处理措施;@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设置应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人流与物流、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不得交叉;@厂区道路通畅,并有防止积水及扬尘的措施。 生产场所通道宽畅,水处理剂的生产场所通道应设安全护栏。 设参观走廊的生产场所应用玻璃与生产区隔开。 生产区厕所应设在生产场所外,保待有效防护距离,并有防臭、防蚊蝇及昆虫等措施;@生产用房应与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相适应;©生产场所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设计,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执行;@为防止交叉污染,涉水产品的生产设备不得与非涉水产品(例如排水管材、非供饮用水处理、工程使用的净水、防腐、防渗等材料)共用;©水质处理器(材料)的生产场所应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用清洗、消毒场所和设备;@在贮存、使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化学物品场所,应设置事故冲淋、洗眼设施。 (二)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主要是:@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完善产品生产的卫生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的检验制度,设立与产品特点相适应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检验室。 配备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具备相应检验仪器、设备;@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卫生部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实施生产,对产品卫生安全有潜在威胁的工艺不得使用,生产过程应有各项原始记录,并妥善保管;©产品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应与卫生部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内容相一致,不得夸大功能宣传;@需现场安装的大型水处理设备,其简体、管件、净水材料应先行清洗、消毒、干燥后使用,安装过程中严禁将污染物带入设备。 设备安装调试后,经检验合格方可投入制水;@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酸碱化学腐蚀性物质、噪声等可能影响工人健康的有害因素,应进行治理并达到相关卫生标准,产生的“三废”应达标后排放;@生产场所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设备、物品。 (三)原材料和成品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 主要是:CD有与生产规模、产品特点相适应的原材料、成品和危险品仓库。 原材料库应有专人管理,按品种分类验收登记、分类分批分区贮存;@成品库规模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化学、腐蚀性、易燃易爆原料应专库贮存,按危险品仓库有关要求设计和管理;@原料和成品运输应根据产品特点,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其工具应符合有关卫生要求,避免污染产品。 (四)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主要是:CD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直接从事水质处理器(材料)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从事涉水产品生产。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或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水质处理器(材料)的生产工作;©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场所必须穿戴整洁,不得将个人用品带入生产场所,水质处理器(材料)的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场所需穿清洁的工作服、帽、鞋,洗净双手。 五、涉水产品卫生要求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要求是:CD处理生活饮用水采用的絮凝、助凝、消毒、氧化、吸附、pH调节、防锈、阻垢等化学处理剂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17218—1998要求;@生活饮用水的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和水处理材料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17219—1998要求。 六、涉水产品的卫生安全性评价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卫生安全性评价,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要求。 取得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经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已不符合卫生许可证颁发条件或不符合卫生许可批准文件颁发要求的,原批准机关有权收回有关证件或批准文件。 七、违反涉水产品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 违反《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生产或者销售无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进,并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或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节消毒产品—、消毒产品的概念 消毒产品,是指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消毒剂,是指用千消毒、灭菌或洗涤消毒的制剂。 消毒器械,是指用于消毒、灭菌的各种器械和装置,包括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 卫生用品,是指需要消毒的卫生用品,包括:棉签、口罩避孕工具妇女卫生纸、妇女卫生巾、妇女卫生栓(杯)、消毒纸巾、隐形眼镜保存液和直接用千病人的漱口杯、一次性卫生餐具等。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诊断、治疗用的需要消毒的医疗用品,包括: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血)器、手术巾、手术衣、帽、口罩、一次性口腔镜、一次性手套指套及其他需要消毒的医疗用品。 为了加强消毒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发布了《消毒管理办法》,同年7月1日起施行。 2016年1月19日、2017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OTF. 对《消毒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为了加强消毒产品监督管理,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原卫生部相继发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消毒产品检验规定》《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等规范性文件。 根据2003年11月卫生部有关文件,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改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 二、消毒产品的审批与许可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应当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后,还应当取得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从事消毒产品的生产。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的,发给卫生许可证;对不符合的,不予批准,并说明理由。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生产项目分为消毒剂类、消毒器械类、卫生用品类。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生产企业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延续。 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延续,换发新证。 新证延用原卫生许可证编号。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迁移厂址或者另设分厂(车间),应当按照规定向生产场所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厂址、卫生许可证号应当是实际生产地地址和其卫生许可证号。 (二)变更申请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生产类别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换发新证。 新证延用原卫生许可证编号。 (三)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生产、进口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简称“新消毒产品”)应当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生产企业申请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在华责任单位申请进口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新消毒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批准的新消毒产品,发给卫生许可批件,批准文号格式为:卫消新准字(年份)第X沁汉号。 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有效期为4年。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告取得卫生行政许可的新消毒产品批准内容。 公告发布之日起,列入公告的同类产品不再按新消毒产品进行卫生行政许可。 三、消毒产品的生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对生产的消毒产品应当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得出厂。 禁止生产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产品卫生安全评价不合格或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消毒产品。 (一)生产环境为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保证消毒产品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根据2009年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与布局、生产区、设备、物料和仓储等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生产区内设置的各功能间(区)应按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工艺流程应按工序先后顺序合理衔接。 人流物流分开,避免交叉。 (二)卫生质量管理 生产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负责人对产品质量实施负责。 灭菌剂、皮肤黏膜消毒剂(用于洗手的皮肤消毒剂除外)、化学(生物)指示物、隐形眼镜护理用品生产企业应设置卫生质撒管理部门,负责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卫生质量管理。 其他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应设立专兼职卫生管理员,负责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卫生质痲管理。 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消甜产品生产的各项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包括: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制度、设备采购和维护制度、卫生质量检验制度、留样制度、物料采购制度、原材料和成品仓储管理制度、销售登记制度、产品投诉与处理制度、不合格产品召回及其处理制度等。 (三)消毒产品检验 《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要求对消毒产品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杀灭微生物指标、毒理学指标等进行检验。 不具备检验能力的,可以委托检验。 消毒产品的检验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检验报告应当客观、真实,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定。 检验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四)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直接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的操作人员,上岗前及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化脓性或慢性渗出性皮肤病、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消毒产品的生产、分装或质量检验。 四、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 根据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按照消毒产品用途、使用对象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严格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用千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灭菌剂和灭菌器械,皮肤黏膜消毒剂,生物指示物、灭菌效果化学指示物。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除第一类产品外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化学指示物,以及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抗(抑)菌制剂。 第三类是风险程度较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除抗(抑)菌制剂外的卫生用品。 同一个消毒产品涉及不同类别时,应当以较高风险类别进行管理。 产品责任单位应当在第一类、第二类消毒产品首次上市前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卫生安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卫生安全评价合格的消毒产品方可上市销售。 产品责任单位的卫生安全评价应当形成完整的《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一类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有效期为4年,第二类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长期有效。 卫生安全评价内容包括产品标签(铭牌)、说明书、检验报告(含结论)、企业标准或质量标准、国产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资质、进口产品生产国(地区)允许生产销售的批文情况。 其中,消毒剂、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抗(抑)菌制剂还包括产品配方,消毒器械还应当包括产品主要元器件、结构图。 五、消毒产品的命名和标签 《消黏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的命名、标签(含说明书)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根据2005年11月4日卫生部发布的《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标注的有关内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应采用中文标识,如有外文标识的,其展示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有\OIT154第十三章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产品名称应当符合《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应包括商标名(或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有多种消毒或抗(抑)菌用途或含多种有效杀菌成分的消毒产品,命名时可以只标注商标名(或品牌名)和属性名;@消毒剂、消毒器械的名称、剂型、型号、批准文号、有效成分含量、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使用寿命等应与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或备案时的一致;卫生用品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应当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规定的范围;@产品标注的执行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规范规定。 国产产品标注的企业标准应依法备案;@杀灭微生物类别应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表述;经卫生部审批的消毒产品杀灭微生物类别应与卫生部卫生许可时批准的一致;不经卫生部审批的消毒产品,其杀灭微生物类别应与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一致;@消毒产品对储存、运输条件安全性等有特殊要求的,应在产品标识中明确注明;©在标注生产企业信息时,应同时标注产品责任单位和产品实际生产加工企业的信息(两者相同时,不必重复标注);@所标注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应为实际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六、消毒产品的经营 《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禁止经营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产品卫生安全评价不合格或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消毒产品。 经营者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或者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应当加盖原件待有者的印章。 七、消毒产品监督管理 《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对有关机构、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执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消毒服务机构的消毒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消毒管理办法的行为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对违反消毒管理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已获得卫生许可批件和备案凭证的消毒产品进行重新审查:©产品原料、杀菌原理和生产工艺受到质疑的;@产品安全性、消毒效果受到质疑的。 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持有者应当在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重新审查通知之日起30日内,按照通知的有关要求提交材料。 超过期限未提交有关材料的,视为放弃重新审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可以注销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重新审查所需的全部材料之日起30日内,应当作出重新审查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销产品卫生许可批件:O产品原料、杀菌原理和生产工艺不符合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判定依据的;@产品安全性、消毒效果达不到要求的。 八、违反消毒产品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1.用千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CD消毒产品的命名、标签(含说明书)不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生产经营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生产经营产品卫生安全评价不合格或产品卫生质量不符礼记合要求的。 1.健康相关产品的命名有什么要求? 2.化妆品标答、小包装和说明书有哪些规定? 3.涉水产品生产卫生要求是什么? 4.消毒产品的审批与许可有哪些规定? 5.消毒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有哪些规定? (蔡晓卫) 沁冗 第十四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通过建立严格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制度;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等基础性制度和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制度;突出对特殊食品的严格监管;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一节概述 —、食品和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不仅包括经过加工制作的能够直接食用的各种食物,还包括未经加工制作的原料,觉括了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中的物品。 (二)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一词,是1974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 根据WHO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所有危险都不存在,起初是一个较为绝对的概念。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绝对安全是很难做到的,食品安全更应该是一个相对的、广义的概念。 一方面,任何一种食品,即使其成分对人体是有益的,或者其毒性极微,如果食用数量过多或食用条件不合适,仍然可能对身体健康引起损害。 另一方面,一些食品的安全性又是因人而异的。 因此,评价一种食品或者其成分是否安全,不能单纯地看它是否为固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更要紧的是看它是否能造成实际危害。 在对食品安全概念的理解上,国际社会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三)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 1996年WHO发表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两个概念不同的用语:将食品安全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将食品卫生界定为“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食品卫生虽然也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是与食品安全相比,食品卫生无法涵盖作为食品源头的衣产品种植、养殖等环节;而且从过程安全、结果安全的角度来看,食品卫生是侧重过程安全的概念,不如食品安全的概念更为全面。 二、食品安全立法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体健康,而且关系到经济158第十四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社会共治,是指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包括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乃至公民个人,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管共治的格局。 五、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职责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 根据国务院《关千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其主要职责是,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同时,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责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有关食品安全工作。 根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职责之一是负责食品安全监管。 (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责1.统一领导、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2.确定有关部门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 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派出机构。 3.实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实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本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 六、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 《食品安全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鼓励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概念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指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应用医学、卫生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监测。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1.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2.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加工、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等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等对食品所造成的污染。 3.食品中的有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为三类:©食品污染物。 在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混入食品中的物质。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如大豆中存在的蛋白酶抑制剂。 @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酿酒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杂醇油等有害成分。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制定 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是针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进行监测的具体计划。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调整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实施。 根据原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常规监测范围和年度重点,将以下情况作为优先监测的内容:O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易千对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响的;@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 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调整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当立即核实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对有关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以及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等有关疾病信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析研究,认为必要的,及时调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机构 《食品安全法》规定,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并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的要求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有权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收集相关数据。 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进一步调查。 (五)食源性疾病信息的报告 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千食源性疾病病人、食物中毒病人,或者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人、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疾病信息。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汇总、分析有关疾病信息,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160第十四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概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四个阶段。 1.危害识别是指根据相关的科学数据和科学实验,来判断食品中的某种因素会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过程。 2.危害特征描述是指对某种因素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予以定性或者对其予以量化。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有关信息,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得向生产经营者收取费用,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三)应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清形《食品安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O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的;@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国务院食品监督管理、质械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风险来源、相关检验数据和结论等信息、资料。 属千《食品安全法》规定需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情形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评估结果。 (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噩监督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向社会公告,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停止生产经营;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立即制定、修订。 (五)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向社会@红公布。 第三节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的含义食品安全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适应科学发展和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在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等方面规定的统一技术要求。 二、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食品安全标准是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强化各环节监管的重要基础,也是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技术保障。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O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对与卫览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三、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标准属千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因此《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制定和备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 四、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 (一)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原则 《食品安全法》规定,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有关部门等方面的意见。 (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组成,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进行审查。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程序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主要包括:O规划、计划和立项。 @起草。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提倡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 ©审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审查程序是,秘书处初步审查一审评委哪员会专业分委员会会议审查一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有关产品国家标准涉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内容的,应当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一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审核通过的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报送卫生部,同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按照规定履行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通报程序。 @批准和发布。 审查通过的标准,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的形式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自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网站上公布,供公众免费查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解释工作。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解释以卫生部发文形式公布,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具有同等效力。 (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 《食品安全法》规定,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四)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定《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1.需要备案的清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下列企业标准,应当在组织生产之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严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2.企业标准的内容备案的企业标准的内容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企业标准应当包括:食品原料(包括主料、配料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以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限量、技术要求。 3.企业标准备案有效期企业标准备案有效期为3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备案的,企业应当对备案的企业标准进行复审,并填写企业标准延续备案表,到原备案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延续备案手续。 企业经复审认为需要修订企业标准的,应当在修订后重新备案。 五、食品安全标准的跟踪评价 《食品安全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分别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应当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并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节食品生产经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食品生产,包括食品生产和加工,是指把食品原料通过生产加工程序,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产品。 食品经营,包括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 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入提交的《食品安全法》规定要求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入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二、食品生产经营的一般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二)食品生产经营的要求《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l.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7.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炊具和容器。 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入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和设备。 9.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0.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l.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3.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4.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5.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6.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7.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12.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沁Tf. 13.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四)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关千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入体健康的物质。 根据2010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不应当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当掩盖食品本身或者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不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当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应当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去除,有规定允许残留拭的除外。 (五)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其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布。 2002年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作了具体规定。 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有80余种;可用千保健食品的物品有110余种;保健食品禁用物品有60余种。 三、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一)制定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控制要求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CD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运输和交付控制。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是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建立的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入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培训和考核。 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批、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食品经营企业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千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千2年。 第十四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165 4.出厂检验和检验记录制度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千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千2年。 5.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食用衣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 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 6.追溯制度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7.召回制度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产者按照规定程序,对由其生产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主动召回。 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有上述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 由千食品经营者的原因造成其经营的食品有规定召回情形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召回。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但是,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责令召回。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四、餐饮服务和网络食品交易 (一)餐饮服务 1.原料控制要求《食品安全法》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 倡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公开加工过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 2.加工过程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有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3.设施、设备维护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 4.餐具、饮具卫生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饮具。 (二)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OTE166第十四章含品安全法律制度行查验。 供餐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三)网络食品交易平台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五、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1.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照规定的程序,取得食品添加剂在产许可。 生产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的条件和要求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修订。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3.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是指:O未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未列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扩大使用范围或者用量的食品添加剂品种。 《食品安全法》规定,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规定,申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生产、经营、使用或者进口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许可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CD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者相关情况说明;@安全性评估材料,包括生产原料或者来源、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生产工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资料或者检验报告、质量规格检验报告;@标签、说明书和食品添加剂产品样品;@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允许生产和使用等有助于安全性评估的资料。 (二)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千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千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用千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是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展、捆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用千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是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用千食品的洗涤剂和消毒剂,是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1.生产食品相关产品的要求生产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等具有较高风险的食品相关产品,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实施生产许可。 2.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是指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新材料、新原料或新添加剂,具体包括:O尚未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及其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或者使用量的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及其添加剂;@尚未列入食品用消毒剂、洗涤剂原料名单的新原料;@食品生产经营用工具设备中直接接触食品的新材料、新添加剂。 根据《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食扣己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CD用途明确,具有技术必要性;@在正常合理使用情况下不对人体健第十四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167康产生危害;@不造成食品成分、结构或色香味等性质的改变;@在达到预期效果时尽可能降低使用量。 《食品安全法》规定,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组织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准予许可并公布;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六、标签、说明书和广告 (—)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物。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食品。 1.预包装食品标签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 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散装食品标签散装食品,是指无预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但不包括新鲜果蔬,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粮、鲜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3.转基因食品标签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成而形成的食品。 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清权,让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充分了解和自主选择,《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4.进口食品标签、说明书《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由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或者其委托的进口商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所执行的相关国家(地区)标准或者国际标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相关标准进行审查,认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决定暂予适用,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 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进口。 (二)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包装 食品添加剂标签,是指粘贴、印刷、标记在食品添加剂或者其包装上,用以表示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成分、使用方法、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等相关信息的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的总称。 食品添加剂说明书,是指用以说明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成分、使用方法、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等相关信息,通常含有比标签更多的信息,置于食品添加剂的外包装内。 食品添加剂的包装,是指用千包裹食品添加剂以便千储存、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纸盒、玻璃瓶等物品。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是一个整体,不得分离,是保待食品添加剂品质,保证使用安全、方便等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 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有关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1.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明事项根据《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168第十四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书,应当标明下列事项:CD食品添加剂产品名称、规格和净含量;@生产者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限或安全使用期限;©贮存条件;@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标准规定必须标注的其他事项。 2.标签、说明书内容要求《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上所载明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三)食品广告 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 食品广告是广告的一个重要类型,包括普通食品广告、保健食品广告和特殊膳食用食品广告等。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行业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消费者组织不得以收取费用或者其他牟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七、特殊食品 (—)特殊食品的概念 特殊食品,是指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其他专供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1.注册和备案材料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应当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注册或者备案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目录,并对注册或者备案中获知的企业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3.按注册或备案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生产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其他专供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企业,应当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该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保证其有效运行,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自查报告。 (二)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千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入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1.基本要求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原料和功能目录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由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应当包括原料名称、用盘及其对应的功效;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只能用千保健食品生产,不得用千其他食品生产。 3.注册与备案《食品安全法》规定,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但是,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中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应当报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其他保健食品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是出口国(地区)主管部门准许上市销售的产品。 依法应当注册的保健食品,注册时应当提交保健食品的研发报告、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评价、标签、说明书等材料及样品,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经组织技术审评,对符合安全和功能声称要求的,准予注册;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 对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作出准予注册决定的,应当及时将该原料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依法应当备案的保健食品,备案时应当提交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以及表明产品安全性和保健功能的材料。 4.标签、说明书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5.广告保健食品广告除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外,还应当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其内容应当经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件。 (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1.注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注册时,应当提交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以及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2.广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广告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关千药品广告管理的规定。 (四)婴幼儿配方食品 婴幼儿配方食品,包括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婴儿配方食品包括乳基婴儿配方食品和豆基婴儿配方食品。 1.生产过程控制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 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使用的生鲜乳、辅料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 2.备案或者注册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3.生产方式《食品安全法》规定,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第五节食品检验 一、食品检验的概念 食品检验,是指食品检验机构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成本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的检验,包括对食品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外观特性以及外包装、内包装、标志等进行的检验。 哪170第十四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系列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同等效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食品检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三、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 (一)检验人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二)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共同负责制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 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四、监督抽检 《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 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 五、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行检验 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自行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也可以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消费者需要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 六、复检 《食品安全法》规定,对依照规定实施的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实施抽样检验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一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检申请,由受理复检申请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公布的复检机构名录中随机确定复检机构进行复检。 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 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共同公布。 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4小时内申请复检。 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第六节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一、食品安全事故的概念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千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心七危害的事故。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I入较大食品安全事故(]I[)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W)。 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指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事先指导方案。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目的是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及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高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对食品安全事故分级、事故处置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等作出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三、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报告和通报 (一)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报告 《食品安全法》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 事故发生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食品安全事故的通报和上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事故举报,应当立即向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接到报告的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入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上报。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实施主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二)行政处理措施 《食品安全法》规定,行政处理措施主要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救治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千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相关产品,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OTF. 172第十四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三)启动应急预案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依照规定采取的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处置。 (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义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向同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五、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调查的主体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 涉及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组织事故责任调查。 (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的原则调查食品安全事故,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查清事故性质和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有关监督管理部门、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三)不得阻挠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部门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 有关单位和个入应当予以配合,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七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一、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是指根据食品安全风险所分等级等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方式和频次。 《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状况等,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和频次,实施风险分级管理。 二、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应当将下列事项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O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添加行为和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的情况,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以及宣传材料中有关功能宣传的情况;@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事项。 三、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笔记取下列措施,对生产经营者遵守《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第十四章舍品安全法律制度173检查;@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千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四、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通报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的金融机构。 五、责任约谈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责任约谈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责任约谈情况和整改情况应当纳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二)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进行责任约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未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未及时消除监督管理区域内的食品安全隐患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地方人民政府未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未及时消除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被约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整改。 责任约谈情况和整改清况应当纳入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评议、考核记录。 六、投诉和举报的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接受咨询、投诉、举报。 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千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千本部门职责的,应当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书面通知咨询、投诉、举报人。 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处理,不得推倭。 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奖励。 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举报人举报所在企业的,该企业不得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 七、食品安全信息公布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实行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信息公布的主体及内容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调查处理信息和国务院确定需要统一公布的其他信息由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公布。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调查处理信息的影响限千特定区域的,也可以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 未经授权不得发布上述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174第十四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二)信息公布的要求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并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避免误导消费者和社会舆论。 八、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发现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对移送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在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依法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和监察机关,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公安机关商请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检验结论、认定意见以及对涉案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协助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供,予以协助。 第八节法律责任—、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法律责任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千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 明知从事上述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二、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责任 l.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O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 明知从事上述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规定给予拘留。 《刑法》第143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心已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144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千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衣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需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3.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千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O生产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未按规定进行标示;@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千元以下罚款。 4.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O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未按规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或者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饮服务设施、设备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或者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要求销售食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WTF未按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未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标签等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特殊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建立生产质噩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报告;@食品生产经营者未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或者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处理;@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未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 5.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三、提供虚假监测、评估信息的法律责任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工作的技术机构、技术人员提供虚假监测、评估信息的,依法对技术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技术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有执业资格的,由授予其资格的主管部门吊销执业证书。 四、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法律责任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资质,没收所收取的检验费用,并处检验费用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检验费用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依法对食品检验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开除处分。 违反规定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终身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食品检验机构聘用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资质。 食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五、出具虚假认证结论的法律责任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认证机构出具虚假认证结论,由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没收所收取的认证费用,并处认证费用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认证费用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直至撤销认证机构批准文件,并向社会公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负有直接责任的认证人员,撤销其执业资格。 认证机构出具虚假认证结论,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六、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法律责任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经营者财产不足以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什么是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 2.《食品安全法》的调整范围是什么? 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如何规定的? 4.什么是食品安全凤险监测? 监测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需要评估的情形有哪些? 6.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7.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8.食品生产经营的卫生要求是什么? 9.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哪些? 10.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哪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1.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有哪些规定? 12.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有哪些? 13.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采取哪些监管措施? 14.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包括哪些内容? (达庆东) 汕冗 第十五章药品法律制度 药品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药品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包括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药品管理、药品包装管理、药品价格和广告管理、药品监督等制度,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体健康和公众用药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保证。 第一节概述 —、药品的概念 药品,是指用千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在我国,药品的定义有以下基本特点:@药品仅指人用药,不包括兽用药。 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药品定义则包含了人用药和兽用药;@药品不同千保健品、食品、药品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药品包括中药材、化学原料药,虽然它们不可以直接使用,但也作为药品进行管理。 药品作为一种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共同属性。 但是由千药品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共同利益,它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药品作用的双重性 药品的作用和功能在千预防和诊疗疾病,维护人体健康,使病体恢复到圆满状态,并进一步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但是,多数药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毒副作用,因而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侵袭性。 加之人体生理机能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同一药品用千不同人体,其治疗效果可能出现差异,甚至在特异质人体中出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的副作用。 因此,药品用之得当,方能发挥治病救人、维护健康的功能。 反之,则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药品使用的专属性 药品使用的专属性表现为对症治疗,患什么病用什么药。 不像一般商品可以互相替代。 药品与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处方药品只能通过医师的检查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品,有的甚至要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服用,才能达到防病治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 非处方药品必须根据病情,按照药品说明书、标签的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三)药品质量的严格性 由千药品直接关系到疾病防治的效果,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确保药品质量尤为重要。 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只有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才是合格药品,方可销售、使用。 因此,国家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进入流通渠道的药品,只允许有合格品,绝对不允许有次品或等外品。 (四)药品保存的时效性 药品的时效性有两种含义,一是药品存在有效期,在规定期限内,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超过有效期即行报废销毁;二是药品一旦需要,必须及时供应。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平时应有适当数揽的生产和储备,只能药等病,不能病等药;有的药品有效期很短,且用量少无利可图,也要保证生产、供应、适当储备,以防急用。 第十五章药品法律制度179 二、药品管理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配合禁止鸦片烟毒工作和解决旧中国遗留的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市场的情况,1950年11月,经政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布了《麻醉药品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药品管理的第一个行政法规。 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化工部、商业部联合发布了我国药品管理的第一个综合性法规《关千加强药政管理的若干规定(草案)》,对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和进出口管理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体健康和公众用药的合法权益,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自1985年7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的、综合性的药品管理法律,标志着我国药品管理进入法制化管理阶段。 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入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药品管理法》进行了修正。 《药品管理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药品管理法》。 为了保证《药品管理法》的有效实施,2002年8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简称《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并千2016年2月6日进行了修订;先后制定了《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先后发布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召回管理办法》《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规章。 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药品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药品监督管理法律体系。 第二节药品的生产和经营—、药品生产 药品生产企业,是指生产药品的专营企业或者兼营企业。 《药品管理法》规定,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 无《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不得生产药品。 为了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2004年8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并千2017年11月7日进行了修订。 (一)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条件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除符合国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防止重复建设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CD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技术工人;@具有与其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和卫生环境;@具有能对所生产药品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及必要的仪器设备;@具有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二)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与审批 根据《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人,应当向拟办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规定材料。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经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批准,并自书面批准决定师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核发《药品生产许可证》。 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药品的,持证企业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申请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 药品生产企业终止生产药品或者关闭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由原发证部门缴销。 (三)取得药品批准文号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但是,生产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除外。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 药品生产企业在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该药品。 (四)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 1.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 GMP),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为保证药品生产质扯而制定的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世界各国对药品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普遍采用的法定技术规范。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GMP,并千1988年颁布了第一部《药品生产质昼管理规范》。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扯管理规范》组织生产。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发给认证证书。 《药品生产质噩管理规范》(2010年版)指出,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2.按照批准生产工艺生产《药品管理法》规定,除中药饮片的炮制外,药品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 药品生产企业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必须报原批准部门审核批准。 3.中药饮片炮制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生产药品所需原料与辅料要求药品原料,广义的说是指形成药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和制剂处方中包含的包括辅料在内的各种初始物料。 辅料,是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都是直接组成药品的物料部分。 它们经过加工、处理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成为药品成品,对药品本身的治疗作用以及药品质蜇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和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 5.药品的质量检验为保证合格的药品投入市场,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对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的药品,不得出厂。 6.委托生产药品根据《药品委托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委托生产药品,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因技术改造暂不具备生产条件和能力或产能不足暂不能保障市场供应的情况下,将其待有的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全部生产的行为,不包括部分工序的委托加工行为。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国药品委托生产审批和监督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接受委托生产药品,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及其复方制剂、医疗用毒性药品、生物制品、多组分生化药品、中@炉L药注射剂和原料药不得委托生产。 二、药品经营 药品经营企业,是指经营药品的专营企业或者兼营企业。 《药品管理法》规定,开办药品批发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 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 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 为加强药品经营许可工作的监督管理,2004年2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并千2017年11月17日进行了修订。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对开办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作了具体规定。 (-)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条件 1.开办药品批发企业的条件开办药品批发企业,应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批发企业的合理布局要求,并符合以下设置标准:@具有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符合《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情形;@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一定数試的执业药师。 质量管理负责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且必须是执业药师;@具有能够保证药品储存质量要求的、与其经营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常温库、阴凉库、冷库。 仓库中具有适合药品储存的专用货架和实现药品入库、传送、分检、上架、出库现代物流系统的装置和设备;@具有独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覆盖企业内药品的购进、储存、销售以及经营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能全面记录企业经营管理及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方面的信息;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要求,并具有可以实现接受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条件;@具有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药品营业场所及辅助、办公用房以及仓库管理、仓库内药品质械安全保障和进出库、在库储存与养护方面的条件。 2.开办药品零售企业的条件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应符合当地常住人口数量、地域、交通状况和实际需要的要求,符合方便群众购药的原则,并符合以下设置规定:O具有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配有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质量负责人应有1年以上(含1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验。 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以及农村乡镇以下地区设立药品零售企业的,应当按照《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配备业务人员,有条件的应当配备执业药师,企业营业时间,以上人员应当在岗。 @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符合《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情形。 @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以及卫生环境。 在超市等其他商业企业内设立零售药店的,必须具有独立的区域。 @具有能够配备满足当地消费者所需药品的能力,并能保证24小时供应。 药品零售企业应备有的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二)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申请与审批 拟开办药品批发企业的,申办人应当向拟办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筹建申请;拟开办药品零售企业的,申办人应当向拟办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或者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直接设置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筹建申请。 受理申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筹建的决定。 申办人完成拟办企业筹建后,应当向原审批部门、机构申请验收,并提交规定材料。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依据规定组织验收;符合条件的,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 《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经营药品的,持证企业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申请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 药品经营企业终止经营药品或者关闭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由原发证机关缴销。 《药品经营许可证》是企业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法定凭证,任何单位和个入不得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和出借。 182第十五章药品法律制度 (三)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 为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行为,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200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经营质批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 GSP),并千2012年11月、2015年5月、2016年6月进行了修订。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在药品采购、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药品追溯系统,实现药品可追溯。 药品经营企业应当坚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1.药品采购药品经营企业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但是购进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除外。 2.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药品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 3.具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必须具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 购销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购(销)货数量,购销价格,购(销)货日期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4.正确调配处方药品经营企业销售药品必须准确无误,并正确说明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 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销售中药材,必须标明产地。 5.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药品入库和出库必须执行检查制度。 三、禁止生产、销售的药品 《药品管理法》规定,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禁止生产、销售劣药。 (一)假药假药,是指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以及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变质的;@被污染的;@使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二)劣药 劣药,是指药品成分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药品。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超过有效期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四、药品包装 《药品管理法》规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 药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药品包装必须适合药品质量的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医疗使用。 发运中药材必须有包装。 在每件包装上,必须注明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 根据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说明书和标签应遵守以下规范:@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文字表述应当科学、规范、准确;@非处方药说明书还应当@妇I.,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以便患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药品外标签应当注明药品通用名称、成分、性状、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 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不能全部注明的,应当标出主要内容并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药品的内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 包装尺寸过小无法全部标明上述内容的,至少应当标注药品通用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等内容@药品说明书应当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用以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药品说明书应当充分包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详细注明药品不良反应。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品等国家规定有专用标识的,其说明书和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 五、药品流通 根据2007年1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购销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药品生产企业只能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不得销售本企业受委托生产的或者他人生产的药品。 销售药品时,必须出示有关证件;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不得未经诊疗直接向患者提供药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 药品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的经营范围经营药品,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药品经营企业不得改变经营方式。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或者现货销售药品,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其委派的销售入员,不得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其他场所,携带药品现货向不特定对象现场销售药品。 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并建有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 药品购进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生产厂商(中药材标明产地)、剂型、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供货单位、数量、价格、购进日期。 药品购进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千3年。 《药品管理法》规定,禁止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账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禁止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以任何名义给予使用其药品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禁止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以任何名义收受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六、药品召回 药品召回,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药品的境外制药厂商)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销售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其中,安全隐患,是指由千研发、生产等原因可能使药品具有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为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2007年12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召回管理办法》。 (一)建立和完善药品召回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和完善药品召回制度,收集药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对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药品进行调查、评估,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协助药品生产企业履行召回义务,按照召回计划的要求及时传达、反馈药品召回信息,控制和收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发现其经营、使用的药品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或者使用该药品,通知药品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师用单位应当建立和保存宪整的购销记录,保证销售药品的可溯源性。 (二)药品召回分级和主体根据药品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药品召回分为:O一级召回。 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二级召回。 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三级召回。 使用该药品一般不会引起健康危害,但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收回的。 根据召回主体不同,药品召回分为:O主动召回。 药品生产企业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按照《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调查评估,发现药品存在安全隐患的,进行召回;@责令召回。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过调查评估,认为存在《药品召回管理办法》所称的安全隐患,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召回药品而未主动召回的,责令药品生产企业召回药品。 (三)药品召回信息公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药品召回信息公开制度,采用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布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信息和药品召回的情况。 七、药品价格 《药品管理法》规定,依法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合理和诚实信用、质价相符的原则制定价格,为用药者提供价格合理的药品。 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遵守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关千药价管理的规定,制定和标明药品零售价格,禁止暴利和损害用药者利益的价格欺诈行为。 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供其药品的实际购销价格和购销数量等资料。 医疗机构应当向患者提供所用药品的价格清单;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还应当按照规定的办法如实公布其常用药品的价格,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 八、药品广告 药品广告,是指凡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发布的含有药品名称、药品适应证(功能主治)或者与药品有关的其他内容的广告。 《广告法》规定,药品广告必须经过药品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准后才能发布。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广告须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未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发布。 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保证药品广告真实、合法、科学,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发布了《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药品广告审查办法》。 (一)药品广告内容的管理《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为准,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 1.不得发布广告的药品《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规定,下列药品不得发布广告:O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军队特需药品;@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明令停止或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批准试生产的药品。 2.药品广告不得出现的情形药品广告中有关药品功能疗效的宣传应当科学准确,不得出现下列情形:@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与其他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的;@违反科学规律,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适应所有症状的;@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毒副作用小”等内容的,含有明示或者暗示中成药为“天然“药品,因而安全性有保证等内容的;@含有明示或者暗示该药品为正常生活和治疗病症所必需等内容的;©含有明示或暗示服用该药能应付现代紧张生活和升学、考试等需要,能够帮助提高成绩、使精力旺盛、增强竞争力、增高、益智等内容的;@其他不科学的用语或者表示,如“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 3.药品广告不得含有的渭形《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规定,药品广告应当宣传和引导合理用药,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怂患任意过量地购买和使用药品,不得含有以下内容:@含有不科学的表述或者使用不恰当的表现形式,引起公众对所处健康状况和所患疾病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或者使公众误解不使用该药品会患某种疾病或加重病情的;@含有免费治疗、免费赠送、有奖销售、以药品作为礼品或者奖品等促销药品内容的;@含有“家庭必备”或者类似内容的;@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保证内容的;@含有评比、排序、推荐、指定、选用、获奖等综合性评价内容的。 《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内容;药品广告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军队单位或者军队人员的名义、形象;不得利用军队装备、设施从事药品广告宣传。 药品广告不得含有涉及公共信息、公共事件或其他与公共利益相关联的内容,如各类疾病信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或医药科学以外的科技成果。 药品广告不得在未成年人出版物和广播电视频道、节目、栏目上发布。 药品广告不得以儿童为诉求对象,不得以儿童名义介绍药品。 (二)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广告的管理 1999年6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非处方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后,可以在大众媒介进行广告宣传。 非处方药广告必须同时标明非处方药专用标识(over the counter, OTC)。 非处方药广告的忠告语是:“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规定,处方药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发布广告,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不得以赠送医学、药学专业刊物等形式向公众发布处方药广告。 处方药名称与该药品的商标、生产企业字号相同的,不得使用该商标、企业字号在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以外的媒介变相发布广告。 不得以处方药名称或者以处方药名称注册的商标以及企业字号为各种活动冠名。 处方药广告的忠告语是:“本广告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第三节医疗机构制剂 一、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条件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具有能够保证制剂质盘的设施、管理制度、检验仪器和卫生条件。 二、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审批 《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 根据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发布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组织验收。 验收合格的,予以批准,并自批准决定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核发《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到期重新审查发证。 三、医疗机构制剂的注册 (一)医疗机构制剂申请人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制剂的申请人,应当是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无相应制剂剂型的“医院”类别的医疗机构可以申请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但是必须同时提出委托配制制剂的申请。 接受委托配制的单位应当是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者取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 委托配制的制剂剂型应当与受托方持有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所载明的范围一致。 (二)医疗机构制剂申报与审批申请配制医疗机构制剂,申请人应当填写《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申请表》,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报送有关资料和制剂实样。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全部申报资料后组织完成技术审评,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符合规定的,应当自作出准予许可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核发《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及制剂批准文号,同时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申请医疗机构制剂,应当进行相应的临床前研究,包括处方筛选、配制工艺、质量指标、药理、毒理学研究等。 申请制剂所用的化学原料药及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必须具有药品批准文号,并符合法定的药品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医疗机构制剂申报:CD市场上已有供应的品种;@含有未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活性成分的品种;@除变态反应原外的生物制品;@中药注射剂;@中药、化学药组成的复方制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其他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制剂。 四、医疗机构制剂的使用 《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配制的制剂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 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变相销售。 但是,特殊情况下,经国务院或者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制剂一般不得调剂使用。 发生灾情、疫情、突发事件或者临床急需而市场没有供应时,需要调剂使用的,属省级辖区内医疗机构制剂调剂的,必须经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属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特殊制剂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医疗机构制剂调剂的,必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第四节药品管理—、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是指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性规范,由一系列反映药品的特征的参数和技术指标组成,是药品生产、经营、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必须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我国实行国家药品标准制度。 根据《国家标准化法》规定,药品标准属于保障人体健康的强制性标准。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的药品标准。 只有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才是合格药品,方可销售、使用。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以及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注册标准。 1.中国药典《中国药典》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持制定和修改、由政府颁布实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是药品标准的最高法定形式。 《中国药典》每5年编纂l次,现行药典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 2.局颁药品标准局颁药品标准是指未列入《中国药典》而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品标准,以及与药品质量指标、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和规范。 芼记3.药品注册标准是指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给申请人特定药品的标准,生产该药品的生产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 药品注册标准是针对某一个企业的标准。 药品注册标准不得低于《中国药典》的规定。 二、药品注册 药品注册,是指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规范药品注册行为,2007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8年1月发布了《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 (一)药品注册的原则和制度《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研究、开发新药的合法权益。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药品注册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注册实行主审集体负责制、相关人员公示制和回避制、责任追究制,受理、检验、审评、审批、送达等环节接受社会监督。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查询的药品注册受理、检查、检验、审评、审批的进度和结论等信息。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行政机关网站或者注册申请受理场所公开下列信息:O药品注册申请事项、程序、收费标准和依据、时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药品注册受理、检查、检验、审评、审批各环节人员名单和相关信息;@已批准的药品目录等综合信息。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相关单位以及参与药品注册工作的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技术秘密和实验数据负有保密的义务。 (二)药品注册申请的内容药品注册申请包括新药申请、仿制药申请、进口药品申请、补充申请和再注册申请。 境内申请人申请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仿制药申请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境外申请人申请药品注册按照进口药品申请程序和要求办理。 1.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证的药品按照新药申请程序申报。 2.仿制药申请是指生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批准上市的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药品的注册申请,但是生物制品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 3.进口药品申请是指在境外生产的药品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 4.补充申请是指新药申请、仿制药申请或者进口药品申请经批准后,改变、增加或取消原批准事项或内容的注册申请。 5.再注册申请是指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满后,申请人拟继续生产或进口该药品的注册申请。 申请药品注册必须进行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O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应当执行有关规定,其中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的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三)药品注册申请的审批1.新药注册审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新药注册申报与审批分为临床试验申报审批和生产上市申报审批两个阶段。 两次申报与审批均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最终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完成的新药临床试验,经审查符合规定的,发给《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对新药生产申请,经审查符合规定的,发给新药证书,申请人已待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并具备生产条件的,同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 2.仿制药注册审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对仿制药的审批程序,与新药申报程序相似。 \OTE临床研究的按新药审批程序进行,批准生产的发给药品生产批准文号。 三、药物临床试验 (—)药物临床试验的概念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也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 3.皿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依据。 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根据不同的病种和剂型要求,病例数不得少千300例。 4. N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的应用研究阶段。 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黛等。 病例数不少于2000例。 5.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一般为18~24例。 一般仿制药的研制需要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 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2003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凡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入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均须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二)药物临床试验的原则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定,所有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必须符合《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即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 (三)受试者权益保障在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必须对受试者的个人权益给予充分的保障,并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必须高千对科学和社会利益的考虑。 伦理委员会与知情同意书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 研究者或其指定的代表必须向受试者说明有关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 经充分和详细解释试验的情况后获得知情同意书:@由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注明日期,执行知情同意过程的研究者也需在知情同意书上签署姓名和日期;@对无行为能力的受试者,如果伦理委员会原则上同意、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参加试验符合其本身利益时,则这些病人也可以进入试验,同时应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并签名及注明日期;@儿童作为受试者,必须征得其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清同意书,当儿童能做出同意参加研究的决定时,还必须征得其本人同意;@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取得本人及其合法代表入的知情同意书,如缺乏已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试验药物有望挽救生命,恢复健康,或减轻病痛,可考虑作为受试者,但需要在试验方案和有关文件中清楚说明接受这些受试者的方法,并事先取得伦理委员会同意;@如发现涉及试验药物的重要新资料则必须将知情同意书作书面修改送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再次取得受试者同意。 (四)研究者的职责 研究者的职责主要是:CD必须详细阅读和了解试验方案的内容,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了解并熟悉试验药物的性质、作用、疗效及安全性(包括该药物临床前研究的有关资料),同时也应掌握临床试验进行期间发现的所有与该药物有关的新信息;@必须在有良好医疗设施、实验室设备、人员配备的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验,该机构应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一切设施,以确保受试者的安全。 实验室检查结果应准确可靠;@须向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工作人员说明有关试验的资料、规定和职责,确保有足够数量并符合试验方案的受试者进入临床试验;@应向受试者说明经伦理委员会同意的有关试验的详细情况,并取得知情同意书;@负责作出与临床试验相关的医疗决定,保证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出现不良事件时得到适当的治疗;@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并记录在案;@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应立即对受试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并在报告上签名及注明日期;@应保证将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合法地载入病历和病例报告表;@中止一项临床试验必须通知受试者、申办者、伦理委员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阐明理由。 (五)试验用药品的管理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定:O临床试验用药品不得销售;@对临床试验用药品作适当的包装与标签,并标明为临床试验专用。 试验用药品的使用记录应包括数量、装运、递送、接受、分配、应用后剩余药物的回收与销毁等方面的信息;@试验药品使用由研究者负责,研究者必须保证所有试验用药品仅用于该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其剂量与用法应遵照试验方案,剩余的试验用药品退回申办者,上述过程需由专人负责并记录在案,试验用药品须有专人管理。 研究者不得把试验用药品转交任何非临床试验参加者;@试验用药品的供给、使用、储藏及剩余药物的处理过程应接受相关人员的检查。 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方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为了对药品实行严格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使用不当导致药物滥用甚至危害健康,同时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使用非处方药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按照“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原则,陆续公布国家非处方药目录。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沙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用语应当科学、易懂,便千消费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药品,并必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经批准的非处方药,在使用中发现不适合继续作为非处方药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将其转换为处方药。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戏规定,医疗机构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决定或推荐使用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经营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批发企业和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 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他商业企业,可以零售乙类非处方药。 五、进出口药品 《药品管理法》规定,禁止进口疗效不明确、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 药品进口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经审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进哪口,并发给进口药品注册证书。 医疗单位临床急需或者个人自用进口的少量药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 药品必须从允许药品进口的口岸进口,并由进口药品的企业向口岸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海关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进口药品通关单》放行。 无《进口药品通关单》的,海关不得放行。 药品通关时,由口岸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知药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抽查检验。 检验不合格的不得进口。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下列药品在销售前或者进口时,指定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销售或者进口:@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首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药品。 对国内供应不足的药品,国务院有权限制或者禁止出口。 进口、出口麻醉药品和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精神药品,必须持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给的《进口准许证》《出口准许证》。 六、药品再评价 《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药学、医学和其他技术入员,对新药进行审评,对已经批准生产的药品进行再评价。 对已经批准生产或者进口的药品,应当组织调查。 对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应当撤销批准文号或者进口药品注册证书。 已被撤销批准文号或者进口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不得生产或者进口、销售和使用;已经生产或者进口的,由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或者处理。 七、药品储备 《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药品储备制度。 国内发生重大灾情、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时,国务院规定的部门可以紧急调用企业药品。 我国自1997年起,在中央统一策划、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下,改革现行的国家药品储备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医药储备制度,实行动态储备、有偿调用的体制。 中央医药储备主要负责重大灾情、疫情及重大突发事故和战略储备所需的特种、专项药品;地方医药储备主要负责储备地区性或一般灾情、疫情及突发事件和地方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所需的药品。 八、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主要表现为:@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 即治疗剂量的药物所产生的某些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 即按照常规使用剂量,但由千使用者的年龄、体质状况而造成相对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反应;@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 只有特异体质的病人才能出现,与药物剂量无关。 @其他不良反应。 包括由千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而出现的菌群失调,二重感染,某些药物产生的依赖性、致突变、致畸、致癌及其他不良反应等。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质量疗效和反应。 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当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根据2011年5月4日卫生部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药品的境外制药厂商)、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妇t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十五章药品法律制度191 (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基本要求 1.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当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不具备在线报告条件的,应当通过纸质报表报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由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代为在线报告。 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 2.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和管理。 3.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并提供调查所需的资料。 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 (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时限3.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自发报告系统收集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发现的、文献报道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自获知之日起30日内报送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五)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与控制 药品生产企业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应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信息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采取修改标签和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等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主动申请注销其批准证明文件。 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第五节特殊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概念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入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 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为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2005年8月3日、2016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3年12月7日,国务院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 原卫生部发布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叩理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管理办法(试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试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运输管理办法》等规章。 (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 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种植管理国家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医疗、国家储备和企业生产所需原料的需要确定需求总量,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生产实行总量控制。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需求总量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衣业主管部门根据麻醉药品年度生产计划,制定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年度种植计划。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生产管理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定点生产制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需求总量,确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数量和布局,并根据年度需求总量对数量和布局进行调整、公布。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标签应当印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标志。 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经营管理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定点经营制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需求总量,确定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定点批发企业布局,并应当根据年度需求总量对布局进行调整、公布。 药品经营企业不得经营麻醉药品原料药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药。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 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应当凭执业医师出具的处方,按规定剂量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并将处方保存2年备查;禁止超剂量或者无处方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 4.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医疗机构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应当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 医疗机构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进行专册登记,加强管理。 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 医疗机构、戒毒机构以开展戒毒治疗为目的,可以使用美沙酮或者国家确定的其他用千戒毒治疗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公安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二、医疗用毒性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为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医疗用毒性药品生产经营管理毒性药品年度生产、收购、供应和配制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需要制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后,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下达给指定的毒性药品生产、收购、供应单位,并抄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 生产单位不得擅自改变生产计划自行销售。 药厂必须由医药专业人员负责生产配制和质量检验,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毒性药品的收购、经营,由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负责;配方用药由国营药店、医疗单位负责。 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从事毒性药品的收购、经营和配方业务。 收购、经营、加工、使用毒性药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 毒性药品的包装容器必须印有毒药标志。 2.医疗机构使用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心L方。 国营药店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盖有医生所在的医疗单位公章的正式处方。 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 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 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 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2年备查。 三、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药物。 为了加强放射性药品的管理,1989年1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并千2011年1月8日、2017年3月1日进行了修订。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放射性药品的研究、生产、经营、运输、使用、检验、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根据《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医疗单位使用放射性药品应遵守以下规定:O设置核医学科、室(同位素室),必须配备与其医疗任务相适应的并经核医学技术培训的技术人员。 非核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未经培训,不得从事放射性药品使用工作;@使用放射性药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同位素安全和防护的规定;@配制、使用放射性制剂,应当符合《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必须负责对使用的放射性药品进行临床质量检验,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等项工作,并定期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放射性药品使用后的废物(包括患者排出物),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置。 四、戒毒药品 戒毒药品,是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戒毒治疗药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 为了规范戒毒药品的管理,1999年6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戒毒药品管理办法》。 《戒毒药品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戒毒药品的研究、生产、供应、使用和宣传实行严格监督,并禁止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 生产戒毒药品须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已取得药品GMP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 戒毒药品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指定单位供给。 戒毒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向药品经营单位购买戒毒药品。 《戒毒药品管理办法》规定,戒毒治疗药品按处方药管理,戒毒治疗辅助药品按非处方药管理。 医生应根据阿片类成瘾者戒毒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戒毒药品,严禁滥用。 戒毒用美沙酮处方要留存2年备查。 戒毒医疗机构购买戒毒用美沙酮只准在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售。 五、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一)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概念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是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所确定的麦角酸、麻黄素等物质,包括:O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 (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许可根据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生产、经营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应当依照规定取得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 生产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中属于药品的品种,还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和相关规定取得药品批准文号。 国家对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实行购买许可制度。 购买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办理《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用证明》(简称《购用证明》汃《购用证明》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印制,有效期为3个月。 NOTE《购用证明》申请范围:CD经批准使用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用千药品生产的药品生产企业;@使用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教学、科研单位;@具有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资格的药品经营企业;@取得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出口许可的外贸出口企业;@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下达兽用盐酸麻黄素注射液生产计划的兽药生产企业。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自用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原料药用千药品生产的,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购用证明》。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豁免办理《购用证明》:@医疗机构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购买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单方制剂和小包装麻黄素的;@麻醉药品全国性批发企业、区域性批发企业持麻醉药品调拨单购买小包装麻黄素以及单次购买麻黄素片剂6万片以下、注射剂1.5万支以下的;@按规定购买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标准品、对照品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凭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出口许可自营出口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 (三)安全管理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和教学科研单位,应当配备保障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设施和建立管理制度。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用账册。 专用账册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千2年。 第六节血液制品管理—、血液制品的概念 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 为了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保证血液制品的质量,1996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对《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包装、贮存、运输、经营血液制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一)血液制品生产1.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审批新建、改建或者扩建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总体规划进行立项审查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审核批准。 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必须达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标准,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合格,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血液制品的生产活动。 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生产国内已经生产的品种,必须依法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产品批准文号;国内尚未生产的品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新药审批的程序和要求申报。 严禁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出让、出租、出借以及与他人共用《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 2.原料血浆采集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不得向无《单采血浆许可证》的单采血浆站或者未与其签订质量责任书的单采血浆站及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原料血浆。 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供应原料血浆。 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在原料血浆投料生产前,必须使用有产品批准文号并经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逐批检定合格的体外诊断试剂,对每一人份血浆进行全面复检,并作检测记录。 原料血浆经复检不合格的,不得投料生产,并必须在省级药品监督员监督下按照规定程序和方炉己法予以销毁,并作记录。 原料血浆经复检发现有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必须通知供应血浆的单采血浆站,并及时上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质量检验血液制品出厂前,必须经过质量检验;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严禁出厂。 (二)血液制品经营 开办血液制品经营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血液制品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与所经营的产品相适应的冷藏条件和熟悉所经营品种的业务人员。 三、单采血浆站 单采血浆站,是指根据地区血源资源,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并经严格审批设立,采集、供应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单位。 单采血浆站由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单采血浆活动。 为加强单采血浆站的管理,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保障供血浆者健康,保证原料血浆质量,原卫生部制定了《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 2008年1月4日卫生部发布了《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并千2015年5月27日、2016年1月19日进行了修订。 (一)单采血浆站的设置审批 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单采血浆站应当符合当地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单采血浆站应当设置在县(旗)及县级市,不得与一般血站设置在同一县行政区划内。 有地方病或经血传播的传染病流行、高发的地区不得规划设置单采血浆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单采血浆站的采集区域,采浆区域选择应保证供血浆者的数量,能满足原料血浆年采集量不少千30吨。 新建单采血浆站应在3年内达到年采集量不少千30吨。 设置单采血浆站必须具备下列条件:O符合《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和当地单采血浆站布局、数量、规模的规划;@具有与所采集原料血浆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入员;@具有与所采集原料血浆相适应的场所及卫生环境;@具有识别供血浆者的身份识别系统;@具有与所采集原料血浆相适应的单采血浆机械及其他设施;@具有对所采集原料血浆进行质量检验的技术人员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符合国家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二)单采血浆站执业1.执业原则单采血浆站应当在规定的采浆区域内组织、动员供血浆者,并对供血浆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为供血浆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 单采血浆站采集原料血浆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供血浆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 对需要进行特殊免疫的供血浆者,应当告知特殊免疫的意义、作用、方法、步骤和不良反应,征得供血浆者本人同意后,方可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免疫情况和不良反应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 2.健康检查和血样检验单采血浆站对申请供血浆者应当按照《中国药典》血液制品原料血浆规程进行健康状况征询、健康检查和血样化验。 对健康检查合格的申请供血浆者,核对身份证后,填写供血浆者名册,报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本省和相邻省内进行供血浆者信息检索,确认未在其他单采血浆站登记者,将有关信息进行反馈,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给《供血浆证》。 3.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单采血浆站开展血浆采集业务应当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遵守《中国药典》血液制品原料血浆规程、《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等技术规范和标准。 单采血浆站必须使用单采血浆机械采集血浆,严禁手工采集血浆。 每次采集供血浆者的血浆量不得超过580毫升(重量约600克,含抗凝剂溶液)。 严禁超量采集血浆。 两次供血浆时间间隔不得少千14天。 严禁频繁采集血浆。 严禁跨区域采集血浆和组织、采集冒名顶替者及无《供血浆证》者的血浆。 严禁采集血液或者将所采集的原料血浆用千临床。 196第十五章药品法律制度 单采血浆站应当建立对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供血浆者供血浆后的报告工作程序供血浆者屏蔽和淘汰制度。 单采血浆站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报废血处理和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供血浆者供血浆后保密性弃血处理的规定。 原料血浆的采集、包装、储存、运输应当符合《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4.应急预案单采血浆站应当制定紧急灾害应急预案,并从血源、管理制度、技术能力和设备条件等方面保证预案的实施。 在紧急灾害发生时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七节疫—、疫苗的概念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千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2016年4月23日国务院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 二、疫苗分类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三、疫苗流通 (-)疫苗的采购《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采购疫苗,应当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 1.制定第—类疫苗使用计划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地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使用计划应当包括疫苗的品种、数董、供应渠道与供应方式等内容。 2.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应当依法与疫苗生产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内容。 3.第二类疫苗的采购和供应第二类疫苗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疫苗生产企业采购后供应给本行政区域的接种单位。 (二)疫苗的供应1.第一类疫苗的供应疫苗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第一类疫苗,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供应。 疫苗生产企业应当在其供应的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 2.第二类疫苗的供应疫苗生产企业应当直接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送第二类疫苗,或者心七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 接受委托配送第二类疫苗的企业不得委托配送。 (三)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 疫苗生产企业在销售疫苗时,应当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销售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索取上述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四)疫苗的分发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并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组织分发到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接种单位和乡级医疗卫生机构。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分发第一类疫苗;分发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五)购销记录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生产企业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储存、分发、供应记录,做到票、账、货、款一致,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六)疫苗质量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接受委托配送疫苗的企业应当遵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保证疫苗质噩。 第八节药品监督 一、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雀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CD对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审批、发放许可证;@拟订GLP、GCP并监督实施;制定并监督实施GMP和GSP;@审批新药、仿制药、进口药,并分别发放新药证书、生产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审批医疗机构的制剂室并发放许可证和审批医疗机构制剂的品种;@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实施监督管理;@负责药品广告的审批并发放批准文号;@负责对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发布药品质量公告;@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控制措施;@对违反《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等。 二、药品检验机构及其职责 药品检验机构是执行国家对药品监督检验的法定专业机构。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药品检验机构。 药品检验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药品检验工作。 包括药品审批时的药品检验、药品质噩监督检查过程中的药品检验,如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查药品质师量的检验,对生物制品、首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药品在销售前或进口时进行的检验。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检验机构和确定的专业从事药品检验的机构不得参与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药品;药品检验机构和确定的专业从事药品检验的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九节法律责任 —、未取得许可证生产、经营药品的法律责任 《药品管理法》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法律责任 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141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142条规定,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对生产者专门用千生产假药、劣药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千假劣药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未按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生产、经营、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的法律责任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未按照规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于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 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收受利益的法律责任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使用其药品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药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并通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负责人、采购入员等有关人员在药品购销中收受其他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依法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收受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本单位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执业医师,由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违法发布药品广告的法律责任 违反《药品管理法》有关药品广告的管理规定的,依照《广告法》的规定处罚,并由发给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广告批准文号,1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医疗机构在市场销售配制制剂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将其配制的制剂在市场销售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并处违法销售制剂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七、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法律责任 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单位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入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检验资格。 药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不实,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法发放证书的法律责任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收回违法发给的证书,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企业发给符合有关规范的认证证书的,或者对取得认证证书的企业未按照规定履行跟踪检查的职责,对不符合认证条件的企业未依法责令改正或者撤销其认证证书的;@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对不符合进口条件的药品发给进口药品注册证书的;@对不具备临床试验条件或者生产条件而批准进行临床试验,发给新药证书,发给药品批准文号的。 九、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检验机构参与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责任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设置的药品检验机构或者其确定的专业从事药品检验的机构参与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设置的药品检验机构或者其确定的专业从事药品检验的机构的工作入员参与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汕TEl.什么是药品? (田侃) 4主。 第十六章医疗器械法律制度 医疗器械法律制度涉及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活动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包括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制度、临床试验制度、生产注册与备案制度、经营许可制度、使用制度、不良事件处理与医疗器械召回制度,为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节概述 —、医疗器械的概念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千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医疗器械的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CD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待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立法 医疗器械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 根据医学史书记载,那时人们已能借助某些专门工具,医治内、外科疾病,如针炎使用的针具,最早由石头雕琢而成,称作“眨石”,后来逐步由竹针、骨针替代。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医学在我国传播、推行,外国制造的医疗器械开始输入。 由于1日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和工业不发达,国内需要的医疗器械长期以来只能依靠进口。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医疗器械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产品的数量、品种不断增多,质量性能逐步提高,为防病治病,保护人体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体制方面,建国初期,主要由地方卫生、商业部门或医药公司负责医疗器械的部门管理。 从1953年开始全国统一归口管理,曾先后由轻工业部、化学工业部、一机部、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管理。 上述各部、局在主管期间对医疗器械管理工作都很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医疗器械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2003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 根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其职责之一是负责医疗器械监管。 为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务院千2000年1月4日发布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同年4月1日起施行。 2014年2月12日、2017年5月4日,国务院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行政法规,适用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相继发布了《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医疗202第十六章医疗器械法律制度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卫生部颁布了《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等规章,使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得到逐步完善。 三、医疗器械的分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结构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 预期目的,是指产品说明书、标签或者宣传资料载明的,使用医疗器械应当取得的作用。 (一)医疗器械分类判定的依据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规则》规定,依据影响医疗器械风险程度的因素,医疗器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分为无源医疗器城和有源医疗器械无源医疗器械,是指不依靠电能或者其他能源,但是可以通过由人体或者重力产生的能痲,发挥其功能的医疗器械。 有源医疗器械,是指任何依靠电能或者其他能源,而不是直接由人体或者重力产生的能量,发挥其功能的医疗器械。 2.根据是否接触人体,分为接触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接触人体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者能够进入患者体内的医疗器械。 3.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和是否接触人体,医疗器械的使用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无源接触人体器械。 包括液体输送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侵入器械、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其他无源接触人体器械。 侵入器械,是指借助手术全部或者部分通过体表侵入入体,接触体内组织、血液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的医疗器械,包括介入手术中使用的器材、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器械和暂时或短期留在人体内的器械等。 分类规则中的侵入器械不包括重复使用手术器械。 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是指用千手术中进行切、割、钻、锯、抓、刮、钳、抽、夹等过程,不连接任何有源医疗器械,通过一定的处理可以重新使用的无源医疗器械。 植入器械,是指借助手术全部或者部分进入人体内或腔道(口)中,或者用于替代人体上皮表面或眼表面,并且在手术过程结束后留在入体内30日(含)以上或者被人体吸收的医疗器械。 (2)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包括护理器械、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器械、其他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3)有源接触人体器械。 包括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液体输送器械、电离辐射器械、植入器械、其他有源接触人体器械。 .(4)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包括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独立软件、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设备、其他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4.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是否接触人体以及使用形式,医疗器械的使用状态或者其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无源接触人体器械。 根据使用时限分为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接触人体的部位分为皮肤或腔道(口)、创伤或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 (2)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3)有源接触人体器械。 根据失控后可能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4)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 (二)医疗器梳分类应遵循的原则《医疗器械分类规则》规定,医疗器械的分类应当根据医疗器械分类判定表进行分类判定。 有以下情形的,还应当结合下述原则进行分类:O如果同一医疗器械适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分类,应当采取其中风险程度最高的分类;由多个医疗器械组成的医疗器械包,其分类应当与包内风险程度最高的医疗器械一致;@可作为附件的医疗器械,其分类应当综合考虑该附件对配套主体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如果附件对配套主体医疗器械有重要影响,附件的分类应不低千配套主体医疗器械的分类;@监控或者影响医疗器械主要功能的医疗器械,其分类应当与被监控、影响的医疗器械的分类一致;@以医疗器械作用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可被人体吸收的医疗器械,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对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的有源接触人体器械,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医用敷料如果有以下情形,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包括预期具有防组织或器官粘连功能,作为人工皮肤,接触真皮深层或其以下组织受损的创面,用千慢性创面,或者可被人体全部或部分吸收的;@以无菌形式提供的医疗器械,其分类应不低千第二类;@通过牵拉、撑开、扭转、压握、弯曲等作用方式,主动施加持续作用力千人体、可动态调整肢体固定位置的矫形器械(不包括仅具有固定、支撑作用的医疗器械,也不包括配合外科手术中进行临时矫形的医疗器械或者外科手术后或其他治疗中进行四肢矫形的医疗器械),其分类应不低千第二类;@具有计量测试功能的医疗器械,其分类应不低千第二类;@如果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是明确用千某种疾病的治疗,其分类应不低千第二类;@用于在内窥镜下完成夹取、切割组织或者取石等手术操作的无源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按照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第二节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 —、医疗器城注册与备案的概念 医疗器械注册,是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其拟上市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过程。 医疗器械备案,是指医疗器械备案人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交的备案资料存档备查。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2014年7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均应当按照规定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 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申请 (一)注册与备案提交的资料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应当提交下列资料:@产品风险分析资料;@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产品说明书及标签样稿;@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证明产品安全、有效所需的其他资料。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备案人应当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资料中,产品检验报告可以是备案人的自检报告。 临床评价资料不包括临床试验报告,可以是通过文献、同类产品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证明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资料。 备案资料载明的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备案部门变更备案。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验报告应当是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应当包括临床试验报告,但依照规定免千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除外。 204第十六章医疗器楠法律制度 (二)注册与备案申请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由备案人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 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申请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三、医疗器械注册的受理与审批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受理注册申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注册申请资料转交技术审评机构。 技术审评机构应当在完成技术审评后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审评意见。 受理注册申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审评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对符合安全、有效要求的,准予注册并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注册并书而说明理由。 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满需要延续注册的,应当在有效期满6个月前向原注册部门提出延续注册的申请。 四、进口医疗器城产品注册与备案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向我国境内出口第一类医疗器械的境外生产企业,由其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指定我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作为代理人,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和备案人所在国(地区)主管部门准许该医疗器械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向我国境内出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境外生产企业,应当由其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指定我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作为代理人,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和注册申请人所在国(地区)主管部门准许该医疗器械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医疗器械的注册、备案,参照进口医疗器械办理。 第三节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概念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经资质认定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中,对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或者验证的过程。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千进行临床试验:CD工作机理明确、设计定型,生产工艺成熟,已上市的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多年且无严重不良事件记录,不改变常规用途的;@通过非临床评价能够证明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通过对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或者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能够证明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遵循依法原则、伦理原则和科学原则。 为了加强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管理,维护受试者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真实、可靠,2016年3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拭管理规范》。 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是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心已规范》的要求,在具备相应条件的临床试验机构进行,并向临床试验提出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第十六章医疗器楠法律制度205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接受临床试验备案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备案情况通报临床试验机构所在地的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实行备案管理。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及备案管理办法和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临床试验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临床试验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受试者权益保障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遵循《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确定的伦理准则。 伦理审查与知情同意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 受试者有权在临床试验的任何阶段退出并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 (—)伦理审查 临床试验前,申办者应当通过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部门向伦理委员会提交下列文件:@临床试验方案;@研究者手册;@知情同意书文本和其他任何提供给受试者的书面材料;@招募受试者和向其宣传的程序性文件;@病例报告表文本;@自检报告和产品注册检验报告;@研究者简历、专业特长、能力、接受培训和其他能够证明其资格的文件;@临床试验机构的设施和条件能够满足试验的综述;@试验用医疗器械的研制符合适用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要求的声明;@与伦理审查相关的其他文件。 伦理委员会,作为临床试验机构设置的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的科学性和伦理性进行审查的独立的机构,应当秉承伦理和科学的原则,审查和监督临床试验的实施。 临床试验过程中,如修订临床试验方案以及知情同意书等文件、请求偏离、恢复已暂停临床试验,应当在获得伦理委员会的书面批准后方可继续实施。 (二)知清同意 知情同意,是指向受试者告知临床试验的各方面情况后,受试者确认自愿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应当以签名和注明日期的知情同意书作为证明文件。 知情同意书,是指受试者表示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的证明性文件。 在受试者参与临床试验前,研究者应当充分向受试者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说明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包括已知的、可以预见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等。 经充分和详细解释后由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署姓名和日期,研究者也需在知情同意书上签署姓名和日期。 1.知情同意书的内容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以及对事项的说明:O研究者的姓名以及相关信息;@临床试验机构的名称;@试验名称、目的、方法、内容;@试验过程、期限;@试验的资金来源、可能的利益冲突;@预期受试者可能的受益和已知的、可以预见的风险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受试者可以获得的替代诊疗方法以及其潜在受益和风险的信息;@需要时,说明受试者可能被分配到试验的不同组别;@受试者参加试验应当是自愿的,且在试验的任何阶段有权退出而不会受到歧视或者报复,其医疗待遇与权益不受影响;@告知受试者参加试验的个人资料属千保密,但伦理委员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或者申办者在工作需要时按照规定程序可以查阅受试者参加试验的个人资料;@如发生与试验相关的伤害,受试者可以获得治疗和经济补偿;@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可以随时了解与其有关的信息资料;@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可能获得的免费诊疗项目和其他相关补助。 2.知清同意书的表述应当采用受试者或者监护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文字。 知情同意书不应当含有会引起受试者放弃合法权益以及免除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申办者或者其代理人应当负责任的内容。 206第十六章医疗器楠法律制度 3.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获得知情同意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对无行为能力的受试者,如果伦理委员会原则上同意、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符合其自身利益时,也可以进入临床试验,但试验前应当由其监护人签名并注明日期;@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均无阅读能力时,在知情过程中应当有一名见证人在场,经过详细解释知情同意书后,见证人阅读知情同意书与口头知情内容一致,由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口头同意后,见证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并注明日期,见证人的签名与研究者的签名应当在同一天;@未成年人作为受试者,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未成年入能对是否参加试验作出意思表示的,还应当征得其本人同意;@如发现涉及试验用医疗器械的重要信息或者预期以外的临床影响,应当对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进行修改,修改的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认可后,应当由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重新签名确认。 知情同意书应当注明制定的日期或者修订后版本的日期。 如知情同意书在试验过程中有修订,修订版的知情同意书执行前需再次经伦理委员会同意。 修订版的知清同意书报临床试验机构后,所有未结束试验流程的受试者如受影响,都应当签署新修订的知情同意书。 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般信息;@临床试验的背景资料;@试验目的;@试验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有效性评价方法;@统计学考虑;@对临床试验方案修正的规定;@对不良事件和器械缺陷报告的规定;@直接访问源数据、文件;@临床试验涉及的伦理问题和说明以及知情同意书文本;@数据处理与记录保存;@财务和保险;@试验结果发表约定。 五、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申办者职责 申办者,是指临床试验的发起、管理和提供财务支持的机构或者组织。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申办者通常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申办者为境外机构的,应当按规定在我国境内指定代理入。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申办者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发起、申请、组织、监查临床试验,并对临床试验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负责组织制定和修改研究者手册、临床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病例报告表、有关标准操作规程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并负责组织开展临床试验所必需的培训;@根据试验用医疗器械的特性,在经资质认定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中选择试验机构及其研究者;@在组织临床试验方案的制定中不得夸大宣传试验用医疗器械的机理和疗效;@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得到影响临床试验的重要信息时,应当及时对研究者手册以及相关文件进行修改,并通过临床试验机构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部门提交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与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就相关事项达成书面协议等事项;@对试验用医疗器械在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负责;@决定暂停或者终止临床试验的,应当在5日内通知所有临床试验机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部门,并书面说明理由;@为发生与临床试验相关的伤害或者死亡的受试者承担治疗的费用以及相应的经济补偿,但在诊疗活动中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过错造成的损害除外;@对临床试验承担监查责任,并选择符合要求的监查员履行监查职责。 六、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职责 (一)临床试验机构职责 临床试验机构职责主要包括:@在接受临床试验前,应当根据试验用医疗器械的特性,对相关资源进行评估。 试验用医疗器械,是指临床试验中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确认或者验证的拟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按照与申办者的约定妥善保存临床试验记录和基本文件;@临床试验前,临床试验机构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部门应当配合申办者向伦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按照规定递交相关文件等@确保临床试验所形成数据、文件和记录的真实、准确、清晰、安全;@接受申办者的监查、核查以及伦理委员会的监督,并提供所需的与试验有关的全部记录;@对申办者违反有关规定或者要求改变试验数据、结论的,应当向申办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报告。 (二)研究者职责 研究者,是指在临床试验机构中负责实施临床试验的人。 如果在临床试验机构中是由一组人员实施试验的,则研究者是指该组的负责人,也称主要研究者。 研究者应当具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条件。 研究者的职责主要是:@确保参与试验的有关工作入员熟悉试验用医疗器械的有关要求;@保证临床试验参与人员了解临床试验方案;@保证将试验用医疗器械只用千该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严格逍循临床试验方案;@负责招募受试者、与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谈话,并取得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签字和注明日期的知情同意书;@不应当强迫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诱使受试者参加试验;©在临床试验中发现试验用医疗器械预期以外的不良事件时,应当和申办者共同对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进行修改,按照相关工作程序报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负责作出与临床试验相关的医疗决定;@在临床试验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的,应当立即对受试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书面报告所属的临床试验机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部门;@记录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不良事件和发现的器械缺陷,并与申办者共同分析事件原因,形成书面分析报告;@保证将临床试验数据准确、完整、清晰、及时地载入病例报告表,确保临床试验所形成数据、文件和记录的真实、准确、清晰、安全。 第四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 —、医疗器城生产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办的条件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备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有对生产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验的机构或者专职检验人员以及检验设备;@有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制度;@有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能力;@产品研制、生产工艺文件规定的要求。 (二)医疗器城生产企业的审批 从事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的,由生产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 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的,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生产许可并提交其符合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以及所生产医疗器械的注册证。 受理生产许可申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核查。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并发给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依照有关行政许可的法律规定办理延续手续。 (三)医疗器械标准 医疗器械标准,是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依据职责组织制修订,依法定程序发布,在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等活动中遵循的统一的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 2017年4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器械标准按照其效力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对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师为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强制性行业标准。 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标准配套、对医疗器械产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为医疗器械推荐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行业标准。 (四)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和标签医疗器械说明书,是指由医疗器械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制作,随产品提供给用户,涵盖该产品安全有效的基本信息,用以指导正确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文件。 医疗器械标签,是指在医疗器械或者其包装上附有的用千识别产品特征和标明安全警示等信息的文字说明及图形、符号。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应当有说明书、标签。 说明书、标签的内容应当与经注册或者备案的相关内容一致。 医疗器械的说明书、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O通用名称、型号、规格;@生产企业的名称和住所、生产地址及联系方式;@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号;@生产日期和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产品性能、主要结构、适用范围;@禁忌证、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安装和使用说明或者图示;@维护和保养方法,特殊储存条件、方法;@产品技术要求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内容。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还应当标明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和医疗器械注册人的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 由消费者个人自行使用的医疗器械还应当具有安全使用的特别说明。 根据2014年6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不得有下列内容:O含有“疗效最佳”“保证治愈”“包治”“根治””即刻见效”“完全无毒副作用”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含有“最高技术”“最科学”“最先进”“最佳”等绝对化语言和表示的;@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相比较的;@含有“保险公司保险”“无效退款”等承诺性语言的;@利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名义、形象作证明或者推荐的;@含有误导性说明,使人感到已经患某种疾病,或者使人误解不使用该医疗器械会患某种疾病或者加重病情的表述,以及其他虚假、夸大、误导性的内容;@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二、医疗器械经营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办的条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应当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贮存条件,以及与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根据2017年11月7日修订的《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还应当具有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经营的产品可追溯。 鼓励从事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二)医疗器梳经营企业的审批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由经营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符合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 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许可并提交符合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 受理经营许可申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核查。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并发给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依照有关行政许可的法律规定办理延续手续。 (三)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根据《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在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贮存、销售、心1.,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障经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安全。 应当按照所经营医疗器械的风险类别实行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应的质械管理措施。 企业应当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四)医疗器梳网络销售管理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是指通过网络销售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即医疗器械注册人或者备案入)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 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应当是依法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经营许可或者办理备案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 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办理许可或者备案的除外。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是指在医疗器械网络交易中仅提供网页空间、虚拟交易场所、交易规则、交易撮合、电子订单等交易服务,供交易双方或者多方开展交易活动,不直接参与医疗器械销售的企业。 2017年12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遵守医疗器械法规、规章和规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依法诚信经营,保证医疗器械质谥安全;应当采取技术措施,保障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数据和资料的真实、完整、可追溯。 三、医疗器城使用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是指使用医疗器械为他人提供医疗等技术服务的机构,包括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以及依法不需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血站、单采血浆站、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机构等。 (一)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有与在用医疗器械品种、数董相适应的贮存场所和条件。 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按照产品说明书、技术操作规范等要求使用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与其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相适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条件、配套设施和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 (二)进货查验和资料保存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购进医疗器械,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资质和医疗器械的合格证明文件,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应当妥善保存购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原始资料,并确保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三)医疗器城的使用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CD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消毒和管理的规定进行处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并记录;@对需要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器械处千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对使用期限长的大型医疗器械,应当逐台建立使用档案,记录其使用、维护、转让、实际使用时间等事项。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千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止后5年;@使用大型医疗器械以及植入和介入类医疗器械的,应当将医疗器械的名称、关键性技术参数等信息以及与使用质址安全密切相关的必要信息记载到病历等相关记录中;@发现使用的医疗器械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生产企业或者其他负责产品质量的机构进行检修;经检修仍不能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医疗器械,不得继续使用。 四、医疗器械进出口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是依照规定已注册或者已备案的医疗器械。 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有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 说明书、标签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以及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在说明书中载明医疗器械的原产地以及代理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没有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或者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进口。 五、医疗器棍广告 医疗器械广告,是指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发布的含有医疗器械名称、产品适用范围、性能结构及组成、作用机理等内容的广告。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性的内容。 医疗器械广告应当经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者进口医疗器械代理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医疗器械广告批准文件。 广告发布者发布医疗器械广告,应当事先核查广告的批准文件及其真实性。 不得发布未取得批准文件、批准文件的真实性未经核实或者广告内容与批准文件不一致的医疗器械广告。 第五节不良事件的处理与医疗器械的召回—、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处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概念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时进行收集、分析、评价、控制。 (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规定,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当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对所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发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或者可疑不良事件,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或者可疑不良事件,有权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控制措施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发现不良事件或者接到不良事件报告的,应当及时进行核实、调查、分析,对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评估结果及时采取发布警示信息以及责令暂停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等控制措施。 (四)医疗器械再评价医疗器械再评价,是指对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价,并实施相应措施的过程。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已注册的医疗器械组织开展再评价:@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有认识上的改变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评估结果表明医疗器械可能存在缺陷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再评价的情形。 再评价结果表明已注册的医疗器械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由原发证部门注销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向社会公布。 被注销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疗器械不得生产、进口、经营、使用。 二、医疗器械召回 (—)医疗器械召回的概念 医疗器械召回,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其已上市销售的某一类别、型号或者批次的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产品,采取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并完善说明书、软件更新、替换、收回、销毁等方式进行处理的行为。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医疗器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或者存在其他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通知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和消费者停止经营和使用,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医疗器械,采取补救、销毁等措施,记录相关情况,发布相关信息。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现其经营的医疗器械存在上述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根据2017年1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的规定,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产品包括:O正常使用情况下存在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风险的产品;@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产品;@不符合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导致可能存在不合理风险的产品;@其他需要召回的产品。 (二)医疗器械召回的分级 根据医疗器械缺陷的严重程度,医疗器械召回分为:@一级召回: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二级召回: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三级召回:使用该医疗器械引起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仍需要召回的。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召回级别并根据召回级别与医疗器械的销售和使用情况,科学设计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医疗器械召回方式1.主动召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按照《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调查评估后,确定医疗器械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决定并实施召回,同时向社会发布产品召回信息。 召回通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O召回医疗器械名称、型号规格、批次等基本信息;@召回的原因;@召回的要求,如立即暂停销售和使用该产品、将召回通知转发到相关经营企业或者使用单位等;@召回医疗器械的处理方式。 2.责令召回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过调查评估,认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召回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产品而未主动召回的,应当责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召回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召回,并按《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的规定向社会公布产品召回信息。 第六节医疗器械监督检查 —、医疗器城监督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根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有下列职权:CD进入现场实施检查、抽取样品;@查阅、复制、查封、扣押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查封、扣押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医疗器械,违法使用的零配件、原材料以及用千违法生产医疗器械的工具、设备;@查封违反规定从事医疗器械生产哪密。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予以配合,不得隐瞒有关情况。 二、医疗器梳监督检查方式及措施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医疗器械的注册、备案、生产、经营、使用活动加强监督检查,并对下列事项进行重点监督检查:Q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否按照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保持有效运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是否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对人体造成伤害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医疗器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暂停生产、进口、经营、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疗器械注册人和备案人、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建立信用档案,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三、医疗器橄检验机构及其职责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统一管理。 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方可对医疗器械实施检验。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 第七节法律责任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CD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的;@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l万元的,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使用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或者未依照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的;@经营、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或者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依照规定实施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医疗器械的;@委托不具备规定条件的企业生产医疗器械,或者未对受托方的生产行为进行管理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入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未依照规定整改、停止生产、报告的;@生产、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医疗器械的;@未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示要求运输、贮存医疗器械的;@转让过期、失效、淘汰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在用医疗器械的。 二、医疗器橄使用者的法律责任 未经许可擅自配置使用大型医用设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单位提出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申请。 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检验机构的法律责任 违反规定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该机构5年内不得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该机构10年内不得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撤销检验资质,10年内不受理其资质认定申请;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受到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10年内不得从事医疗器械检验工作。 四、违法发布医疗器械广告的法律责任 违反规定发布未取得批准文件的医疗器械广告,未事先核实批准文件的真实性即发布医疗器械广告,或者发布广告内容与批准文件不一致的医疗器械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篡改经批准的医疗器械广告内容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该医疗器械的广告批准文件,2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批申请。 发布虚假医疗器械广告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暂停销售该医疗器械,并向社会公布;仍然销售该医疗器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销售的医疗器械,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简称《侵权责任法》)规定,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刑法》第145条规定,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其中情节特别恶劣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思考题-..-----------------------------------------------------------------------I.医疗器械分为几类? 其分类判定的依据是什么? 2.如何保护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 \I开E(王安富) 笔记 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 医疗机构,是依法定程序和条件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医疗机构规划布局与设置审批、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医疗机构执业以及处方管理、病历书写与保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医疗广告管理等。 完善医疗机构法律制度对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概述 一、医疗机构的概念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和条件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这一概念有以下几层含义:(一)医疗机构是依法成立的卫生机构医疗机构依法成立,是指依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设置和登记。 只有依法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并履行登记手续,领取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才能开展相应的诊断、治疗活动。 (二)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根据设立卫生机构目的的不同,我国将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机构主要分为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 前者主要以开展疾病诊断、治疗活动为主,后者主要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活动为主。 卫生机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还包括其他与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机构,如血站等。 (三)医疗机构是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我国的医疗机构是由一系列开展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构成的。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诊所、村卫生室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形式,此外,还有疗养院、门诊部、卫生室以及急救站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医疗机构。 二、医疗机构的类别 1994年卫生部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第三条规定了医疗机构的类别,共分十二类。 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关千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有关内容的通知》,在医疗机构类别中增加了社区卫生机构;2017年2月21日,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千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在医疗机构类别中增加了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必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 目前医疗机构的类别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疗养院;@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村卫生室(所);@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护理院、护理站;@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其他诊疗机构。 按摩管理办法》,又增加了盲人医疗按摩所类别。 医疗机构不论类别,按其性质可以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 所谓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 它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千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只能用千自身的发展,如改善医疗条件、引进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 所谓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千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 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主导地位。 三、医疗机构管理立法 1951年1月,当时的政务院批准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医疗机构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一~《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 之后,国务院以及原卫生部又陆续制定了《县卫生院暂行组织通则》《县属区卫生所暂行组织通则》等。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和多渠道办医的政策,允许私入和社会团体举办医疗机构,军队、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对社会开放等。 为此,原卫生部制定了《全国城市街道卫生院工作条例》《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 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该条例是我国卫生立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原卫生部围绕该条例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章程》《医疗机构评审办法》等。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卫生部等部委千2000年联合出台了《关千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城镇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等。 为加强和增进两岸间的经济合作,促进香港、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2010年,卫生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了《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 为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入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根据《中共中央关千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千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心014年7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关千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医疗机构立法力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单独或者联合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如原卫生部制定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关千医疗机构冠名红十字(会)的规定》《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和《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等;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临床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 第二节医疗机构规划布局与设置审批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医疗机构的依据。 它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其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等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其目的是统筹规划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心七分布,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217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分为三级。 省级和县级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应当以设区的市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基础。 县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重点是100张床以下的医疗机构的配置和布局;省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重点是500张床以上的医院、重点专科和重点专科医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医疗机构的配置。 二、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条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设置审批手续。 医疗机构不分类别、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服务对象,其设置申请必须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在城市申请设置诊所的个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O经医师执业技术考核合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医师职称后,从事5年以上同一专业临床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在乡镇和村申请设置诊所的个人的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开办美容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申请开设医疗美容科室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O具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根据《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开办入应当为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至少有1名从事盲人医疗按摩活动5年以上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至少有1张按摩床及相应的按摩所需用品,建筑面积不少千40平方米;@有必要的消毒设备;@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装订成册的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盲人医疗按摩技术操作规程;@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有设区的市级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同意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的证明文件。 根据《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设置台资独资医院、港澳独资医院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必须是独立的法人;@三级医院投资总额不低千5000万人民币,二级医院投资总额不低千2000万元人民币;@符合二级以上医院基本标准;@在老、少、边、穷地区设置的港澳独资医院,投资总额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台资独资医院、港澳独资医院可以是营利性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的。 根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O必须是独立的法人;@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中方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所占有的股份比例或权益不得低千30%;@合资、合作期限不超过20年;@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请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或老、少、边、穷地区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或申请设置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和内容属千国家鼓励的服务领域,相关条件可适当放宽。 目前,我国不批准设立外商独资的医疗机构。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可以是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不能独立承当民事责任的单位;@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入员;@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5年的医务人员;@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等。 三、医疗机构设置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设置申请书、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等。 根据《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OTE218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设置台资独资医院、港澳独资医院,应当分别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商务主管部门提交材料。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是:@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效的台湾服务提供者、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证明;@法人注册登记证明(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和银行资信证明;@项目选址报告、项目土地使用租赁证明、项目建筑平面图;@台湾服务提供者、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能够提供国际先进医院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或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医学技术的证明材料。 根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需要分别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商务主管部门提交相关材料。 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是:O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合资、合作双方法人代表签署的项目建议书及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资、合作双方各自的注册登记证明(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和银行资信证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拟投入国有资产的评估报告确认文件。 四、医疗机构设置申请的审批 卫生行政部门对设置医疗机构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依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行审查,对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原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证书;对不予批准的要以书面形式告知理由。 床位在100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设置审批权限的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其他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 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报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国家统一规划的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根据《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设置台资独资中医医院、港澳独资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的,由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初审、审核,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后转报卫生部审批。 申请人在获得卫生部设置许可后,还应当按照规定经商务部审批或者备案。 根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获卫生行政部门设置许可后,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商务部审批。 2011年卫生部发出通知,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审批权限进行了调整,将审批权由卫生部下调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设置医疗机构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不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置人不符合规定的条件;@不能提供满足投资总额的资信证明;@投资总额不能满足各项预算开支;@医疗机构选址不合理;@污水、污物、粪便处理不合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节医疗机构执业登记一、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条件医疗机构开业应当办理执业登记手续。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填写《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并提交下列材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者《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者使用证明;@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等。 @1-,L申请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和卫生站执业登记的,还应当提交附设药房(柜) 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219 的药品种类清单、卫生技术人员名录及其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等。 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执业登记申请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期限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和实地考察核实,并对有关执业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 经审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不予批准的理由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入。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不符合《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事项;@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投资不到位;@医疗机构用房不能满足诊疗服务功能;@通讯、供电、上下水道等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不符合要求;@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不合格;@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内容 (—)执业登记事项 医疗机构执业,应当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不得开展诊断、治疗活动。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事项是:@类别、名称、地址、法定代表入或者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注册资金(资本);@服务方式;@诊疗科目;@房屋建筑面积、床位(牙椅);©服务对象;@职工人数;@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等。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还应当核准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美容医疗机构或者增设医疗美容科目的医疗机构登记的医疗美容科为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 根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戏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登记的诊疗科目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中医科(含民族医学)、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 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可以登记口腔医学科、临终关怀科。 其他诊疗科目,原则上不应登记。 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登记的诊疗科目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 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可以登记中医科(含民族医学)。 其他诊疗科目,一般不应登记。 根据《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妇幼保健机构可以登记的保健科室包括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生殖健康科、健康教育科、信息管理科等;临床科室包括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计划生育科等;医技科室包括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 根据《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乡镇卫生院可以登记的临床科室包括全科医学科、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急诊科和医技科。 规模较小的卫生院也可以登记为综合性科室。 根据《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村卫生室可以登记的诊疗科目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和中医科(民族医学科)。 村卫生室原则上不得登记其他诊疗科目。 根据《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规定,盲人医疗按摩所登记的诊疗科目为推拿科(盲人医疗按摩)。 盲人医疗按摩所不登记推拿科(盲人医疗按摩)以外的诊疗科目,不设床位,不设药房(柜)。 非盲入不得在盲人医疗按摩所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二)变更登记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按照规定向原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l.医疗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注册资金(资本)、服务方式、诊疗科目、床位(牙椅)、服务对象的。 2.医疗机构发生分立或者合并,保留医疗机构的。 3.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向社会开放的。 台资独资医院、港澳独资医院变更名称、地址、规模(床位、牙椅)、诊疗科目、投资总额和注册资金的,应当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经原审批机关审批后,到原项目登记机关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叩220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续。 但变更设置人和股权的,应当按照规定分别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变更机构规模(床位、牙椅)、诊疗科目、合资、合作期限等,应当经原审批机关审批后,到原登记机关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 三、医疗机构的名称 (一)医疗机构命名基本要求 医疗机构的名称由识别名称和通用名称依次组成。 医疗机构的通用名称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卫生院、卫生院、疗养院、妇幼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卫生站、卫生室、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防治院、防治所、防治站、护理院、护理站、中心以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或者认可的其他名称。 可以作为医疗机构识别名称的有:地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医学学科名称、医学专业和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和其他批准使用的名称。 医疗机构的名称应当名副其实,与其类别或者诊疗科目相适应。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应当含有省、市、县、区、街道、乡、镇、村等行政区划名称,其他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不得含有行政区划名称。 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设置的医疗机构的名称中应当含有设置单位名称或者个人的姓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命名原则是:所在区名(可选)+所在街道办事处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命名原则是:所在街道办事处名(可选)+所在社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 乡镇卫生院的命名原则是:县(市、区)名+乡镇名+(中心)卫生院(分院)。 盲人医疗按摩所登记名称为识别名称+盲人医疗按摩所。 台资独资医院、港澳独资医院以及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名称由所在地地名、识别名和通用名依次组成,并符合医疗机构命名的有关规定。 (二)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核准的医疗机构名称医疗机构名称中含有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及其简称、国际组织名称,或者含有“中国”“全国”“中华”“国家”等字样以及跨省地域名称等,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属千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疗机构的,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核准。 2006年卫生部印发《关千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命名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医疗机构申请的名称含有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及其简称、国际组织名称的,如“XX国际医院”“中X医院”等作出明确规定,要求符合以下条件:Q医疗机构的设置或命名具有中国政府(卫生部)与其他国家政府(卫生部)友好合作协议或技术合作协议背景;@医疗机构的设置或命名具有中国政府(卫生部)同意与国际组织友好合作或技术合作项目背景;@医疗机构的设置或命名具有中国政府(卫生部)指定的国际多边或双边诊疗服务业务项目背景;@具有历史沿革的习惯名称。 (三)医疗机构冠名红十字(会)的规定 2007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医疗机构冠名红十字(会)的规定》,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冠名“红十字(会)”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命名基本原则。 以“红十字(会)“冠名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地区名称等识别名称后医疗机构通用名称前,增加“红十字(会)”字样。 申请冠名“红十字(会)”的医疗机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CD由红十字会创办(包括历史上创办)的医疗机构;@由红十字会设置的医疗机构;@国内、外红十字会提供资助援建的医疗机构;@历史上与红十字会关系密切或对红十字事业做过特殊贡献的医疗机构等。 由红十字会创办和设置的医疗机构,冠以“红十字会”的医疗机构名称可以作为医疗机构的第一名称。 其他医疗机构则可冠名“红十字”字样,但不能作为医疗机构第一名称。 (四)医疗机构不得使用的名称1一记,医疗机构不得使用下列名称:@有损千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的名称;@侵犯他人利益的名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221称;@以外文字母、汉语拼音组成的名称;@以医疗仪器、药品、医用产品命名的名称;@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名称等。 四、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校验 医疗机构校验,是指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医疗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执业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审核,并依法作出相应结论的过程。 医疗机构经执业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校验手续。 根据《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戏规定,@床位在100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校验期为3年;@其他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1年;@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校验期为1年;@暂缓校验后再次校验合格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1年。 根据《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台资独资医院、港澳独资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3年校验一次。 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3个月向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校验手续,并提交《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等。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校验申请后30日内完成校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给予1至6个月的暂缓校验期:@校验审查所涉及的有关文件、病案和材料存在隐瞒、弄虚作假情况;@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限期整改期间;@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不得执业。 暂缓校验期满仍不能通过校验的,卫生行政部门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五、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注销 医疗机构歇业,应当向原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经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非因改建、扩建、迁建原因停业超过1年的,视为歇业。 医疗机构注销登记后,不得继续开展诊断、治疗活动。 医疗机构发生分立或者合并,终止医疗机构的,应当向原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盲人医疗按摩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注销,并收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O聘用非盲人开展医疗、预防、保健活动的;@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的;@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开具药品处方的;@设床位、药房(柜)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不具备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的条件的。 台资独资医院、港燠独资医院终止运营,应当在终止运营90天前申请办理注销手续。 第四节医疗机构执业 —、严格按照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断、治疗活动。 需要改变诊疗科目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扩大业务范围。 在执业活动中,医疗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 二、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和业务培训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德规范,督促医务人员恪守职叩222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业道德。 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三、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证方案,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四、主动公开医疗相关信息 医疗机构应当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汃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千明显处所。 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应当佩戴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根据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千印发医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9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目录的通知》,下列信息医疗机构应当向患者公开:O患者的病情告知制度;@特殊诊疗服务流程;@主要检查项目的预约与报告;@辅助检查前的告知事项;@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病历复制、封存及启封服务;©收费查询制度;@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药品价格;画医用耗材价格;@门诊费用;@住院费用。 五、积极救治患者 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 对限千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入,应当及时转诊。 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不得使用假劣药品、过期和失效药品以及违禁药品。 六、规范使用医疗机构名称 医疗机构的印章、银行账户、牌匾以及医疗文件中使用的名称应当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相同。 使用两个以上名称的,应当与第一名称相同。 标有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不得买卖、出借和转让。 医疗机构不得冒用标有其他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 根据《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乡镇卫生院不得使用或加挂其他类别医疗机构的名称。 其印章、票据、病历本册、处方等医疗文书使用的名称必须与批准的名称一致。 七、按规定出具医学证明文件未经医师亲自诊查,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助产入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 医疗机构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只作是否死亡的诊断,不作死亡原因的诊断。 如要求进行死亡原因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指派医生对尸体进行解剖和有关死因检查后方能作出死因诊断。 笔记 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223 八、充分尊重患者知清同意权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利。 在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应当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征得患者同意,并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及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及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后实施。 医疗机构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家属,并取得患者家属和有关人员的配合。 九、按收费标准收取医疗费用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政府物价等有关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 十、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和废弃物,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和消毒管理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入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千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对医疗器械、器具消毒要求是:@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千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二)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进行登记。 医疗机构应当严防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入民政府卫生、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十—、正确发布医疗广告 根据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直接或者间接介绍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服务,应当办理医疗广告审查手续,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不得发布医疗广告。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发。 医疗广告内容仅限千以下项目: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地址、所有制形式、医疗机构类别、诊疗科且床位数接诊时间和联系电话。 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得含有以下情形:CD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的;@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的;@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淫秽、迷信、荒诞的;@贬低他人的;@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OTE医疗机构不得以内部科室名义发布医疗广告,不得利用新闻形式、医疗资讯服务类专题节(栏)目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医疗广告。 有关医疗机构的人物专访、专题报道等宣传内容,可以出现医疗机构名称,但不得出现有关医疗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等医疗广告内容;也不得在同一媒介同一时间段或者版面发布该医疗机构的广告。 医疗机构发布户外医疗广告,应当在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后,按照《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办理登记。 十二、及时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根据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医疗机构发生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其他人身损害后果的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日起15日内上报有关信息;发生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造成3入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以及其他人身损害后果的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发生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行网络在线直报。 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电话、传真等形式,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时,医疗机构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CD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千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千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有下列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CD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十三、认真接待患者投诉 根据2009年卫生部《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院应当在显著位置公布投诉管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及其联系方式。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立网络投诉平台,并安排人员处理、回复患者投诉。 医院投诉接待实行“首诉负责制”。 投诉接待人员应当认真听取投诉人意见,核实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医院投诉登记表》,如实记录投诉人反映的情况,并经投诉人签字(或盖章)确认。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接到投诉后,应当及时向当事部门、科室和相关人员了解、核实情况,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并反馈投诉人。 对于涉及医疗质量安全、可能危及患者健康的投诉,医院应当立即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患者损害的发生。 对千涉及收费、价格等能够当场核查处理的,应当及时查明情况,立即纠正。 十四、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札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五节处方管理一、处方的概念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芼记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开具处方和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原则。 处方药凭医师处方方可销售、调剂和使用。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2007年2月24日卫生部发布了《处方管理办法》。 二、处方的书写规则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O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每张处方限千一名患者的用药;@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蜇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徊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入毫克(mg)、微克(µ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汃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片剂、丸剂、胶痰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三、处方权的获得 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但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可以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执业医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 试用期人员开具处方,应当经所在医疗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进修医师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对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后授予相应的处方权。 四、处方的开具 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开具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也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但开具院内制\OTE226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剂处方时应当使用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 五、处方的有效期限和用量 处方开具当日有效。 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千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眽醋甲酷用千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千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六、处方调剂资格的取得 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药师在执业的医疗机构取得处方调剂资格。 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七、处方调剂 药师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 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CD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进行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具体包括: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时,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进行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药师对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内容包括:@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八、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是指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处方点评原则1-iL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227 (二)处方点评结果根据2010年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不规范处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O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吵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5种药品的;@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用药不适宜处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少适应证不适宜的;@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重复给药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3.超常处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也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三)监督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当:O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九、处方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妥善保存处方:O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处方保存期满后,经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药日期、患者姓名、用药数量。 专册保存期限为3年。 第六节病历书写与保管 —、病历和病历书写的概念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间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沁TE228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根据2010年1月22日卫生部印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总的要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病历书写还应当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对需要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 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三、门(急)诊病历书写的内容 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期间的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 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 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 四、住院病历书写的内容 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一)入院记录 入院记录可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入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辅助检查;@初步诊断等。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 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诉、入心七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等。 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死亡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医师签名等。 (二)病程记录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具体包括:CD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有创诊疗操作记录;@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麻醉术前访视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邸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匈出院记录;@死亡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三)手术同意书手术同意书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经治医师和术者签名等。 (四)麻醉同意书麻醉同意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术前诊断、拟行手术方式、拟行麻醉方式,患者基础疾病及可能对麻醉产生影响的特殊情况,麻醉中拟行的有创操作和监测,麻醉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麻醉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 (五)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案号、诊断、输血指征、拟输血成分、输血前有关检查结果、输血风险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 (六)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内容包括特殊检查、特殊治疗项目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 (七)病危(重)通知书病危(重)通知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目前诊断及病情危重情况,患方签名、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 一式两份,一份交患方保存,另一份归病历中保存。 (八)医嘱单医嘱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 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等。 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 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 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九)辅助检查报告单辅助检查报告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报告日期、报告人员签名或者印章等。 (十)体温单体溫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等。 五、打印病历的内容及要求 打印病历,是指应用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印的病历(如Word文档、WPS文档等)。 打印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录入并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员手写签名。 医疗机构打印病历应当统一纸啤过程中应当按照权限要求进行修改,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不得修改。 六、病历管理 根据2013年11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设置病案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病历和病案管理工作。 门(急)诊病历原则上由患者负责保管。 医疗机构建有门(急)诊病历档案室或者已建立门(急)诊电子病历的,经患者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其门(急)诊病历可以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 住院病历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病历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涂改病历,严禁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千15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千30年。 第七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概念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及其职责 根据2011年1月30日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 其主要职责是:CD贯彻执行医疗卫生及药事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审核制定本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工作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推动药物治疗相关临床诊疗指南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定与实施,监测、评估本机构药物使用情况,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分析、评估用药风险和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并提供咨询与指导;@建立药品遴选制度,审核本机构临床科室申请的新购入药品、调整药品品种或者供应企业和申报医院制剂等事宜;@监督指导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的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药事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合理用药知识教育培训,向公众宣传安全用药知识。 三、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涉及医疗机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的全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依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本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并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遵循有关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使用药物,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配备临床药师;@建立临床用药监测、评价和超常预警制度,对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实施处方和用药医嘱点评与干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结合临床和药物治疗,开展临床药学和药学研究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加强领导与管理。 四、药剂管理临床使用的药品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 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审核同意,核1,i(,医学科可以购用、调剂本专业所需的放射性药品。 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231 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应当分别储存,分类定位存放。 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应当另设仓库单独储存,并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监督使用。 医疗机构门(急)诊药品调剂室应实行大窗口或者柜台式发药。 住院(病房)药品调剂室对注射剂按日剂量配发,对口服制剂药品实行单剂量调剂配发。 肠外营养液、危害药品静脉用药应当实行集中调配供应。 五、医疗机构药师工作职责 医疗机构药师工作职责是:CD负责药品采购供应、处方或者用药医嘱审核、药品调剂、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和医院制剂配制,指导病房(区)护士请领、使用与药品管理;@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展药学查房,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对药物治疗负责;@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实施处方点评与超常预警,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开展药品质量监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和药品损害的收集、整理、报告等工作;@掌握与临床用药相关的药物信息,提供用药信息与药学咨询服务,向公众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结合临床药物治疗实践,进行药学临床应用研究,开展药物利用评价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参与新药临床试验和新药上市后安全性与有效性监测;@其他与医院药学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 第八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概念 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12年4月卫生部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3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本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应当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OTE232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医务、药学等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职责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审议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一)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1.抗菌药物遴选申谓医疗机构遴选和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意见后,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 2.抗菌药物遴选申请审核抗菌药物遴选申请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并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 3.抗菌药物品种的清退或更换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率高、性价比差或者违规使用等情况的,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可以提出清退或者更换意见。 清退意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二分之一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更换意见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应当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下列相应措施:@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滇重经验用药;@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的调查和处理 医疗机构应当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O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千前列的抗菌药物;@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频繁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抗菌药物。 (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内容应当包括:@《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处方集》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制度;@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与注意事项;@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与控制方法;@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五、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授予t iL《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233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医师经本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 其他医疗机构依法享有处方权的医师、乡村医生和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的药师,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培训、考核。 经考核合格的,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二)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指征的掌握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征。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l.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四)抗菌药物的越级使用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六、监督管理 (一)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作为医师定期考核、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依据。 (二)对抗菌药物超常处方医师的处理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三)取消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清形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处方权:@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的;@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医师处方权资格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得恢复其处方权。 第九节法律责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处以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OTf. 234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 的罚款:@因擅自执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罚;@擅自执业的人员为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擅自执业时间在3个月以上;@给患者造成伤害;@使用假药、劣药蒙骗患者;@以行医为名骗取患者钱物;©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又不停止诊疗活动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不按期办理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又不停止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校验手续;在限期内仍不办理校验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没收非法所得,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出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转让或者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受让方或者承借方给患者造成伤害的;@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给非卫生技术人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除急诊和急救外,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情节轻微的,由县级以上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以警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O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给患者造成伤害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3000元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给患者造成伤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入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使用两名以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使用的非卫生技术人员给患者造成伤害的。 六、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情节轻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O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造成延误诊治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给患者精神造成伤害的;@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七、违反《处方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有下列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使用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的;@使用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使用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笔记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的。 第十七章医疗机构法律制度235 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保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或者未依照规定进行专册登记的,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规定,由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印鉴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入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八、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未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组织机构或者未指定专(兼)职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的;@未建立抗菌药物管理规章制度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混乱的;@未按照规定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或者未配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其他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行为的。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给予处分:O使用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或者使用被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未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适宜性审核,情节严重的;@非药学部门从事抗菌药物购销、调剂活动的;@将抗菌药物购销、临床应用情况与个人或者科室经济利益挂钩的;@在抗菌药物购销、临床应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思考题 1.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具备哪些条件? 2.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符合哪些条件? 3.医疗机构执业规则有哪些规定? 4.医疗机构应当公开哪些信息? 5.处方的书写规则有哪些规定? 6.病历书写的要求是什么? 7.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汪建荣) 第十八章卫生技术人员法律制度 卫生技术人员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的重要力量。 卫生技术人员法律制度包括执业医师,港、澳、台和外国医师短期执业,护士,乡村医生等管理制度。 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法制管理,有利于卫生技术人员依法执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一节概述 —、卫生技术人员的概念 卫生技术人员,是指受过高等和中等医药卫生教育或培训,掌握医药卫生知识,经卫生行政部门考试或考核并进行执业登记注册,取得执业权利,从事医疗、预防、药剂、护理或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 医疗卫生人员,是指从事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专业工作的中医(含民族医入西医、中西结合医等技术人员。 药剂人员,是指从事药剂、药检的入员,包括从事中药和西药专业的技术入员。 护理人员,是指在医院、门诊部和其他医疗预防机构内担任各种护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其他技术人员,是指从事检验、理疗、病理、口腔、同位素、放射、营养等技术操作,器械维修以及生物制品研制等专业技术人员。 二、卫生技术人员管理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卫生技术人员的管理。 1951年颁布了《医师暂行条例》《中医师暂行条例》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原卫生部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卫生技术人员管理逐步法制化,诸如《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医院工作人员职责》《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等。 为了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管理,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简称《执业医师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执业医师法》进行了修正。 国务院千2003年8月5日发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8年1月31日发布了《护士条例》。 为了具体实施《执业医师法》,原卫生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后制定了《具有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认定医师资格及执业注册办法》《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规定》《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入员岗位职责》。 为了加强乡村医生的管理,原卫生部制定了《乡村医生考核办法》。 为了规范护士执业资格和注册管理,原卫生部发布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行医和台湾地区医师在大陆行医的管理,原卫生部发布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获得内地医师资格认定管理办法》《香港和渎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台湾地区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管理规定》《台湾地区医师获得大陆医师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第二节执业医师—、医师的概念 医师,是指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专业机构中从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我国的医师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注册的执业类别和范围,独立从事相应的医疗工作的人员。 执业助理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按照其注册的执业类别和范围执业的人员。 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入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二、医师资格考试 《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四类。 考试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 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医师资格统一考试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根据《执业医师法》和相关规定,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O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是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各类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l年;@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是指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各类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2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是指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中专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3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在1998年6月26日前获得医士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后又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医士从业时间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执业时间累计满5年;@7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的临床硕士生和8年制毕业生在学习期间有相当于大学本科的1年生产实习和1年以上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可在毕业当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二)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根据《执业医师法》和相关规定,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3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 238第十八章卫生技术人员法律制度 (三)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的处理 2014年8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规定》,根据考生考试违纪违规的具体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当年该单元或者考站考试成绩无效;@当年考试成绩无效:@当年考试成绩无效,在2年内不得报考医师资格;@参与有组织作弊,当年考试成绩无效,终身不得报考医师资格。 考试结束后发现并认定考生有违纪违规行为的,依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 考生通过违纪违规行为获得考试成绩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的,由发放证书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撤销并收回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并进行通报。 三、医师执业注册 《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是医师执业注册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 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由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 2017年2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医师执业应当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国家建立医师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医师电子注册管理。 (—)医师执业注册程序1.注册申请《执业医师法》规定,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CD拟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入员,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拟在预防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当向该机构的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在同一执业地点多个机构执业的医师,应当确定一个机构作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并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对于拟执业的其他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分别申请备案,注明所在执业机构的名称。 医师只有一个执业机构的,视为其主要执业机构。 执业助理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继续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应当按规定,申请执业医师注册。 医师跨执业地点增加执业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 执业助理医师只能注册一个执业地点。 医师的主要执业机构以及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医师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医师定期考核结果。 2.申请注册提交的材料主要是:@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近6个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聘用证明;@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获得医师资格后2年内未注册者、中止医师执业活动2年以上或者规定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的医师申请注册时,还应当提交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接受连续6个月以上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证明。 3.注册审批注册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注册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审核合格的,予以注册并发放《医师执业证书》。 《医师执业证书》应当由本人妥善保管,不得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和毁损。 如发生损坏或者遗失的,当事人应当及时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 (二)注册内容医师执业注册内容包括: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 执业地点,是指执业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省级行政区划和执业助理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 兑记执业类别,是指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 执业范围,是指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从事的与其执业能力相适应的专业。 医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应当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三)不予注册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Q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甲类、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疾病发病期以及身体残疾等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工作的;@重新申请注册,经考核不合格的;@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参与有组织作弊的;@被查实曾使用伪造医师资格或者冒名使用他人医师资格进行注册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对不符合注册条件不予注册的,注册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注册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聘用单位和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如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四)变更注册 1.注销注册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个入或者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0日内报告注册主管部门,办理注销注册:@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受刑事处罚的;@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并经培训后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连续两个考核周期未参加医师定期考核的;@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2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执业的;@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医师执业证书》的;@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参与有组织作弊的;伺本人主动申请的;@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2.备案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自办理相关手续之日起30日内报注册主管部门,办理备案:O调离、退休、退职;@被辞退、开除;@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备案满2年且未继续执业的予以注销。 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个体行医的医师,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经常监督检查,发现有《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注销注册情形的,应当及时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在规定时限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变更注册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通过国家医师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医师变更执业注册申请及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医师因参加培训需要注册或者变更注册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医师承担经主要执业机构批准的卫生支援、会诊、进修、学术交流、政府交办事项等任务和参加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以及在签订帮扶或者托管协议医疗机构内执业等,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 4.变更注册的审批注册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变更注册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对因不符合变更注册条件不予变更的,应当自收到变更注册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重新注册《执业医师法》规定,中止医师执业活动2年以上以及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的,申请重新执业,应当依法重新注册。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变更主要执业机构的,应当按规定重新办理240第十八窒卫生技术人员法律制度《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O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入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医师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二)医师执业履行的义务 《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医师执业中为了更好地履行上述义务,有必要对服务对象,即患者的权利和义务有充分的了解。 1.患者的权利即作为患者应该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就是患者能够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1)生命健康权。 《世界人权宣言》中明确指出:”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与入身安全”,”个体患病、残疾或衰老时,有权享受保障“,"健康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 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从法学角度理解,其包含生命权和健康权两方面内容。 生命权,是指自然人的生命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公民的生命非经司法程序,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 健康权,是指自然入以其器官乃至整体功能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包含躯体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它的客体是人体器官及各系统乃至身心整体的安全运行,以及功能的正常发挥。 健康权不仅仅是朴素的私权,更是一项强调国家责任的社会权。 体现在医疗活动中,患者的健康权要求医务人员以最善的注意义务谨慎地开展医疗活动,依法尊重并维护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利益,尽量避免医疗事故、医疗差错、药品质量事件、医疗器械质量事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身体权。 是指自然人依法维护其身体完整,并支配其身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具体人格权。 医学领域侵害身体权的情形包括:O对尸体的损害。 自然人死亡后,民事权利丧失,尸体应依法给予保护,不能为了积累科研资料或进行教学,擅自留取死者的组织或器官;@对身体组织的非法保留、占有,例如产妇分挽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对身体组织之不疼痛的侵害,构成身体权侵害的行为,一般是对人体无感觉神经分布组织的侵害行为;@实施过度的外科手术。 (3)平等医疗保健权。 是指社会各成员都具有平等享受合理质量医疗资源的权利,即不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国家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面前享有一律平等的权利。 公共医疗服务资源是社会资源,也是国家资源,理应归全体国民所共有,亦应由全体国民所共享。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4)知情同意权。 知情同意是创伤性医疗行为排除违法性的过程和依据,是指患者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防治医疗措施决定取舍的权利。 知情同意必须包括同意的能九信息的告知、信息的理解、自由的同意四个要素。 (5)自主决定权。 是指具有行为能力并处千医疗法律关系中的被服务对象,在寻求服务的过程心七中,经过自主思考,就关千自己医疗问题作出的合乎理性和价值观的决定,并根据决定采取负责的行动。 自主决定权是被服务对象权利中一种最基本的权利,是保障其生存与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服务活动中权利制衡、防止医师滥用权利的重要因素,也是人道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包括:@有权自主选择医疗单位、医疗服务方式和医务人员;@有权自主决定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医疗服务,特殊情况下如病员生命危急、神志不清不能自主表达意见可由病员家属决定;@有权拒绝非医疗性活动;@有权决定出院时间。 但病人只能在医疗终结前行使此权利,且必须签署一项声明或说明,说明病员的出院与医疗单位判断相悖;@有权决定转院治疗,但在病情极不稳定或随时有危及生命可能情况下,应签署一份书面文件,说明在临床医师的充分说明和理解基础上作出的决定;@有权根据自主原则自付费用与其指定的专家讨论病情;@有权拒绝或接受任何指定的药物、检查、处理或治疗,并有权知道相应的后果;@有权自主决定其遗体或器官如何使用;@有权享受来访及与外界联系,但应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其他依法应当由病员自主决定的事项。 (6)隐私权。 是指患者不妨碍他人与社会利益,而在个人内心和身体中存在不愿别人知晓的秘密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千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入员擅自公开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艾滋病等病情,致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患者名誉权。 (7)名誉权。 是指患者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而依法享有的保有、维护并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 (8)赔偿权。 是指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患者有权向医疗机构提出过失所致的损害赔偿。 2.患者的义务主要有:O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尊重医务人员人格与工作的义务;@与医务人员合作,积极配合诊疗的义务;@签署同意书的义务;@接受强制治疗的义务;©支持医学科学研究的义务;@交纳治疗费用的义务。 (三)医师执业规则的具体规定 1.亲自诊查和按照规定填写医学文书《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2.急危患者诊治《执业医师法》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根据原卫生部《关千进一步加强急诊抢救工作的补充规定》, CD凡急诊抢救病人,不受划区医疗限制。 医疗单位一律实行医院、科室、医生的急诊首诊负责制,坚决杜绝院间、科室间和医生之间相互推谈病人的现象;@抢救急、危、重病人,在病情稳定以前不许转院。 因首诊医院病床、设备和技术条件所限,需要转院而病情又允许转院的患者,必须由首诊医院同有关方面联系获允,对病情记录、途中注意事项、护送等,都要做好交代和妥善安排;@对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不能因为强调挂号、交费等手续延误抢救时机。 有紧急手术抢救指征的急诊抢救病人,应立即直送手术室。 3.正确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4.告知和知清同意《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入或者其家属同意。 5.禁止牟取不正当利益《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6.服从调遣《执业医师法》规定,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NOTE7.报告《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发现传染病疫情、或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发现非正常死亡时,都应当及时向所在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四)执业助理医师的特别规定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 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五、医师考核与培训 (—)考核 《执业医师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师考核工作。 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应当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定期考核。 对医师考核的结果,考核机构应当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允许其继续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二)培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医师培训计划,对医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为医师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条件;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对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医务人员实施培训。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和计划保证本机构医师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承担医师考核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医师的培训和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和创造条件。 六、法律责任 (—)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法律责任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由发给证书的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吊销;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入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医师违反执业规则的法律责任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O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序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未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吵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发生医疗事故或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 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依照法律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戏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笔记《刑法》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入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非法行医的法律责任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336条规定,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入民法院《关千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O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O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般功能障碍的;@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336条第1款规定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O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造成3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未履行报告职责的法律责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未依照《执业医师法》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导致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对该机构的行政负责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五)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阻碍医师依法执业的法律责任 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或者侵犯医师人身自由、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港、澳、台和外国医师短期执业 —、医师资格认定 (一)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获得内地医师资格认定根据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获得内地医师资格认定管理办法》,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是指具有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合法行医资格并且是上述地区永久性居民的中国公民。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可申请获得的内地医师资格类别为临床、中医、口腔。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并符合《执业医师法》及其有关规定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的\OTE244第十八章卫生技术人员法律制度中国公民,可申请内地医师资格认定:@2007年12月31日前已取得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合法行医资格满5年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具有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专科医师资格证书;@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机构中执业。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申请内地医师资格认定的受理、审核和认定工作。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医医师(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申请内地医师资格认定的受理、审核和认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资格证书》。 (二)台湾地区医师获得大陆医师资格认定 根据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台湾地区医师获得大陆医师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台湾地区医师,是指具有台湾地区合法行医资格并且是台湾地区永久性居民的医师。 台湾地区医师可申请获得的大陆医师资格类别为临床、中医、口腔。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并符合《执业医师法》及其有关规定的台湾地区永久性居民,可申请大陆医师资格认定:O2007年12月31日前已取得台湾地区合法行医资格满5年的台湾地区永久性居民;@具有台湾地区专科医师资格证书;@在台湾地区医疗机构中执业。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台湾地区医师申请大陆医师资格认定的受理、审核和认定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审核合格的,予以认定,授予执业医师资格,并颁发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资格证书》。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台湾地区中医医师(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申请大陆医师资格认定的受理、审核和认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资格证书》。 二、执业注册 (一)香港、;奥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执业注册根据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港澳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是指港澳医师应聘在内地医疗机构从事不超过3年的临床诊疗活动。 1.执业注册港澳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执业注册,取得《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 港澳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应当符合内地有关港澳人员的就业规定,由内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邀请并作为聘用单位。 2.注册机关港澳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的执业注册机关为医疗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 港澳医师申请内地短期行医执业注册的执业类别可以为临床、中医、口腔三个类别之一。 执业范围应当符合《执业医师法》和卫生行政管理机构有关执业范围的规定。 港澳医师可以自行办理或者书面委托内地的聘用医疗机构代其办理短期行医执业注册手续。 负责受理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注册申请的执业注册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核。 对审核合格的予以注册,并发给《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 《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有效期应与港澳医师在内地医疗机构应聘的时间相同,最长为3年。 有效期满后,如拟继续执业的,应当重新办理短期行医执业注册手续。 3.执业要求港澳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O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必须在执业有效期内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诊疗活动;@应当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规定接受定期考核。 4.注销注册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的医疗机构应当在30日内报告准予其执业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O医疗机构和港澳医师解除聘用关系的;@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执业的;@在考核周期霆内因考核不合格,被责令暂停执业活动,并在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经培训后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吊销《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的;@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港澳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的;@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受刑事处罚的;@被公安机关取消内地居留资格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港澳医师因上述@、@、@、@项情形而被注销执业注册的,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在内地短期行医。 (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注册根据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港渎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具有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合法执业资格,从事医疗相关活动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 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是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应聘在内地医疗机构从事不超过3年的执业活动。 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以下4类:@港澳医师:包括香港医疗专业技术入员中的医生、中医、牙医和澳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医生、中医生、中医师、牙科医生、牙科医师;@港澳药剂师:包括香港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药剂师和澳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药剂师、药房技术助理;@港澳护士:包括香港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护士、助产士和澳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护士;@其他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香港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医务化验师、职业治疗师、视光师、放射技师、物理治疗师、脊医6类人员和澳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治疗师、按摩师、针炎师、诊疗辅助技术员4类人员。 1.执业注册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应当符合内地有关港澳人员的就业规定,由内地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作为聘用单位。 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应当向拟聘用其短期执业的医疗机构提交在港澳获准从事的业务范围及与业务有关的权利义务说明。 港澳医师来内地短期执业,按照《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的有关程序和要求申请。 港澳药剂师、港澳护士和其他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来内地短期执业,应当由拟聘用医疗机构向该医疗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中医药管理部门申请注册,并提交有关材料。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执照或者执业资格证明;近6个月内的体检健康证明;无刑事犯罪记录的证明;该类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港澳执业范围和执业规则说明,必须经过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公证机关的公证。 2.注册机关为拟聘用港澳医疗专业技术入员医疗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中医药管理部门。 负责受理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执业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核。 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注册,并发给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内地短期执业注册凭证;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港燠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来内地短期执业注册有效期满后,如拟继续执业的,应当重新办理短期执业注册手续。 3.执业要求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O不得同时受聘千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必须在执业有效期内,按照相应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在聘用的医疗机构内从事相应的执业活动;@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港澳药剂师、港澳护士和其他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不具有处方权。 4.注销注册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拟聘用医疗机构应当在30日内报告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其执业注册。 O与拟聘用医疗机构解除聘用关系的;@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执业的;@被香港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主管部门或者行业组织取消执业资格的;@死亡、被宣告失踪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刑事处罚的;@被公安机关取消内地居留资格的;@法律法规规定不宜从事执业的其他情形。 港澳医疗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期间出现上述@、@、@项情形的,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在内地短期执业。 XOTE(三)台湾地区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执业注册根据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台湾地区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管理规定》,台湾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是指台湾医师应聘在大陆医疗机构从事不超过3年的临床诊疗活动。 1.执业注册台湾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执业注册,取得《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 台湾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应当符合大陆有关台湾地区人员的就业规定,由大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邀请并作为聘用单位。 2.注册机关台湾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的执业注册机关为医疗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 台湾医师申请大陆短期行医执业注册的执业类别可以为临床、中医、口腔3个类别之一。 执业范围应当符合《执业医师法》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执业范围的规定。 台湾医师可以自行办理或者书面委托大陆的聘用医疗机构代其办理短期行医执业注册手续。 负责受理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注册申请的执业注册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核。 对审核合格的予以注册,并发给《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 《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有效期应与台湾医师在大陆医疗机构应聘的时间相同,最长为3年。 有效期满后,如拟继续执业的,应当重新办理短期行医执业注册手续。 3.执业要求台湾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CD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必须在执业有效期内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诊疗活动;@应当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接受定期考核。 4.注销注册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的医疗机构应当在30日内报告准予其执业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CD医疗机构和台湾医师解除聘用关系的;@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执业的;@在考核周期内因考核不合格,被责令暂停执业活动,并在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经培训后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吊销《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的;@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台湾医师短期行医执业证书》的;@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受刑事处罚的;@被公安机关取消大陆居留资格的;@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台湾医师因上述@、@、@、@项情形而被注销执业注册的,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在大陆短期行医。 (四)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执业注册 根据1992年卫生部发布、2016年1月修订的《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是指在外国取得合法行医权的外籍医师,应邀、应聘或申请来华从事不超过1年期限的临床诊断、治疗业务活动。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应当事先依法获得入境签证,入境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居留或停留手续。 1.执业注册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 外国医师可以委托在华的邀请或聘用单位代其办理注册手续。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尊重中国的风俗习惯。 2.聘用协议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有在华医疗机构作为邀请或聘用单位。 邀请或聘用单位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外国医师申请来华短期行医,必须依规定与聘用单位签订协议,有多个聘用单位的,要分别签订协议。 外国医师应邀、应聘来华短期行医,可以根据情况由双方决定是否签订协议。 未签订协议的,所涉及的有关民事责任由邀请或聘用单位承担。 3.注册机关外国医师可以委托在华的邀请或聘用单位代其办理注册手续。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的注册机关为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邀请或聘用单位分别在不同地区的,应当分别向当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注册的有效期不超过1年。 注册期满需要延期的,可以重新办理注册。 第四节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的概念 乡村医生,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医生。 2003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村医疗卫生机构中的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依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管理,不适用《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国家鼓励乡村医生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运用中医药技能防治疾病;鼓励乡村医生通过医学教育取得医学专业学历,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鼓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开办村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在村医疗卫生机构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 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 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期满前3个月申请再注册。 (-)注册条件 主要是:@已经取得中等以上医学专业学历的;@在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20年以上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培训规划,接受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 (二)不予注册的清形乡村医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受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三)注销注册的情形 乡村医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注册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注销执业注册,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O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受刑事处罚的;@中止执业活动满2年的;@考核不合格,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三、乡村医生执业规则 (一)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 主要是:CD进行一般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参与医学经验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参加业务培训和教育;@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获取报酬;@对当地的预防、保健、医疗工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履行的义务 主要是:@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常规;@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乡村医生职责,为村民健康服务;@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三)执业规则 主要是:@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 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卫生统计报表,妥善保管有关资料;@在执业活动中,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 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处置;@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对超出一般医疗服务范围或者限千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不能诊治的248第十八章卫生技术人员法律制度患者,应当及时转诊。 情况紧急不能转诊的,应当先行抢救并及时向有抢救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求助;@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范围不相符的医学证明,不得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乡村医生一般医疗服务范围,制定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乡村医生应当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范围内用药。 四、乡村医生执业培训与考核 (一)培训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规划,保证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培训规划制定本地区乡村医生培训计划。 对承担国家规定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其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对边远贫困地区、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经费支持。 同时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支持乡村医生培训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乡村医生培训计划,负责组织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应当为乡村医生开展工作和学习提供条件,保证乡村医生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 乡村医生应当按照培训规划的要求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二)考核 乡村医生考核,是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乡村医生从业情况定期进行的考核。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每2年组织一次对乡村医生的考核。 根据2008年卫生部《乡村医生考核办法》,考核应当坚持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1.考核内容乡村医生考核包括业务考评和职业道德评定两方面内容。 业务考评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业务水平;@学习培训情况;@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职业道德评定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情况。 考核委员会在评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所在村村民委员会、乡村医生和村民的意见。 2.考核方式主要包括:O个人述职;@日常工作和年度考核;@业务水平测试;@职业道德评议。 3.考核结果及应用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考核结果记入《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中的“考核记录”栏。 乡村医生在考核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O以不正当手段通过考核的;@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乡村医生经考核合格的,可以继续执业;经考核不合格的,在6个月之内可以申请进行再次考核。 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乡村医生,原注册部门应当注销其执业注册,并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五、法律责任 (一)以不正当手段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法律责任以不正当手段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由发证部门收缴乡村医生执业证书;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乡村医生违反执业规则的法律责任1.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违反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乡村医生执业证书:O执业活动超出规定的执业范围,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转诊的;@违反规定使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以外的处方药品的;@违反规定出具医学证明,或者伪造卫芼记生统计资料的;@发现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不按规定报告的。 2.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违反规定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三)未经注册从事医疗活动的法律责任 未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以及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卫生行政部门违反监督管理职责的法律责任1.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按照乡村医生培训规划、计划组织乡村医生培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不符合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条件的人员发给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者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不发给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收回或者补发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或者再注册申请,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工作的,或者未按照规定将准予执业注册、再注册和注销注册的人员名单向村民予以公告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4.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村民和乡村医生反映的办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再注册、注销注册的违法活动未及时核实、调查处理或者未公布调查处理结果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节护士 一、护士的概念 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2008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护士条例》规定,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 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保障护士待遇,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护士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 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护士执业注册。 根据2010年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具有护理、助产专业中专和大专学历的人员,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可取得护理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护理初级(师)专业技术资格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 具有护理助产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可以取得护理初级(士)\OTE后,可直接聘任护师专业技术职务。 (—)考试原则和科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 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 一次考试通过两个科目为考试成绩合格。 为加强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原则上采用“人机对话“考试方式进行。 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的,可以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二)考试申请 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报名,并提交以下材料:CD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申请表;@本人身份证明;@近6个月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3张;@本人毕业证书;@报考所需的其他材料。 申请人为在校应届毕业生的,应当待有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毕业证明,到学校所在地的考点报名。 学校可以为本校应届毕业生办理集体报名手续。 申请人为非应届毕业生的,可以选择到人事档案所在地报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居民符合规定和《内地与香港关千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千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或者内地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可以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三、护士执业注册 (一)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条件 《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执业,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护士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从事护理工作;未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 1.注册条件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2.健康标准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符合下列健康标准:@无精神病史;@无色盲、色弱、双耳听力障碍;@无影响履行护理职责的疾病、残疾或者功能障碍。 3.提交材料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O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申请人身份证明;@申请人学历证书及专业学习中的临床实习证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申请人6个月内健康体检证明;@医疗卫生机构拟聘用的相关材料。 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应当自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3年内提出;逾期提出申请的,除应当具备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3个月临床护理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护士执业注册管理机关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应当向拟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心七请。 收到申请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对具备《护士条例》规定条件的,准予注册,并发给护士执业证书;对不具备规定条件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 《护士执业证书》上应当注明护士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个人信息及证书编号、注册日期和执业地点。 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三)护士执业注册的变更、延续和注销 1.变更护士在其执业注册有效期内变更执业地点的,应当向拟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但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或者批准的任务以及履行医疗卫生机构职责的护理活动,包括经医疗卫生机构批准的进修、学术交流等除外。 收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为其办理变更手续。 护士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执业地点的,收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当向其原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2.延续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前30日向执业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延续注册。 收到申请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具备《护士条例》规定条件的,准予延续,延续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延续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O不符合规定的健康标准的;@被处暂停执业活动处罚期限未满的。 3.注销根据《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护士执业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注册部门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注销其执业注册:O注册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注册;@受吊销《护士执业证书》处罚;@护士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四、护士执业权利和义务 (—)护士执业权利 《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执业权利主要是:@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克扣护士工资,降低或者取消护士福利等待遇;@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权利;有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的权利;@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的权利和其他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的权利,可以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护士执业义务 《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执业义务主要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参加医疗救护。 五、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 《护士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护士的数量不得低于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 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允许下列入员在本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未依照规定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的护士;@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执业注册的护士。 在教学、综合医院进行护理临床实习的人员应当在护士指导下开展有关工作。 252第十八章卫生技术人员法律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O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在本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者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贴。 @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并保证护士接受培训。 护士培训应当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 @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护理管理工作。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并进行监督检查。 护士因不履行职责或者违反职业道德受到投诉的,其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进行调查。 经查证属实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护士作出处理,并将调查处理情况告知投诉人。 六、法律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护士条例规定职责的法律责任1.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和在医疗卫生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数量核减其诊疗科目,或者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国家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护士的配备数量低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的;@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或者允许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延续执业注册有效期的护士在本机构从事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的。 2.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国家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未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的;@对在本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未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或者未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医疗保健措施的;@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者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贴的。 3.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O未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或者未保证护士接受培训的;@未依照规定履行护士管理职责的。 (二)护士违反护士条例规定执业规则的法律责任护士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护士执业证书:@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医师的;@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未依照规定提出或者报告的;©泄露患者隐私的;@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不服从安排参加医疗救护的。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造成医疗事故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护士被吊销执业证书的,自执业证书被吊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申请执业注册。 1.医师的职责是什么? 2.医师资格考试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3.医师执业注册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4.医师执业应当遵守哪些执业规则? 记寸} 5.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6.护士的执业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7.医疗卫生机构在护士执业管理中有哪些职责? 8.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的规定是什么? (王岳) 第十九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法律制度 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应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为此,国家对人体器官移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放射诊疗、医疗美容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已建立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为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节概述 —、医疗技术的概念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立法 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医疗技术所带来的损害和利益目前还不能完全确知。 在这种情况下,风险间题就成了国家规范医疗技术时所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也是国家运用法律调控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针对手术戒毒、断骨增高等医疗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先后发出《关于手术戒毒有关问题的通知》《关千对“肢体延长术”实施严格管理的通知》。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国务院发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原卫生部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入类精子库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 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原则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四、医疗技术的分类管理 (一)医疗技术的分类 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O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二)医疗技术分类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布,并根据临床应用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疗机构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准予医务人员实施与其专业能力相适应的医疗技术。 医疗机构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必须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准予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 2015年《国务院关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取消了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国务院关千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7号)取消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 2015年6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千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指出,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后,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承担主体责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通知还要求医疗机构禁止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存在重大问题的医疗技术(如脑下垂体酒精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疼痛),或者存在重大伦理问题(如克隆治疗技术、代孕技术),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明令禁止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如除医疗目的以外的肢体延长术),以及临床淘汰的医疗技术(如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并公布了《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 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属千第三类的医疗技术首次应用千临床前,必须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论证及伦理审查。 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实行第三方技术审核制度。 对医务人员开展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技术审核,由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实施,也可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者组建的机构、组织(简称技术审核机构)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者组建的技术审核机构负责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指定的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 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登记 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定第二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定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医疗机构开展通过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技术,经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后30日内到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诊疗科目项下的医疗技术登记。 经登记后医疗机构方可在临床应用相应的医疗技术。 (二)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和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和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安全的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档案,对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自准予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向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青况等。 必要时,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实。 256第十九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法律制度 (三)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医疗机构应当对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展不同级别的手术进行限定,并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审核后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 (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停止 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CD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注销登记 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负责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注销医疗机构诊疗科目项下的相应医疗技术登记,并向社会公告:CD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复核 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专家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复核:@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必要时,可以组织对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论证。 根据复核结果和论证结论,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作出继续或者停止临床应用该项医疗技术的决定,并对相应的医疗技术目录进行调整。 (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重新审核 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报请批准其临床应用该项医疗技术的卫生行政部门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O与该项医疗技术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设备设施辅助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带来不确定后果的;@该项医疗技术非关键环节发生改变的;@准予该项医疗技术诊疗科目登记后1年内未在临床应用的;@该项医疗技术中止1年以上拟重新开展的。 第二节人体器官移植 —、人体器官移植的概念人体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体器官捐献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将其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过程。 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入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007年3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入体器官移植条例》,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人体器官移植,适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但从事人体细胞和角膜、骨髓等人体组织移植,不适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二、人体器官的捐献 (一)人体器官捐献的基本原则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入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二)人体捐献器官的分配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国家通过建立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确定人体器官移植预约者名单,组织协调人体器官的使用。 为保障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完善科学、高效、公平、公正、公开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体系,维护人体器官捐献人及人体器官接受人权益,2013年8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适用千公民捐献的身故后尸体器官的获取与分配。 《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规定,捐献器官的分配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捐献器官必须通过器官分配系统进行分配,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器官分配系统外擅自分配捐献器官。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患者的排序,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三)人体器官捐献和接受的合法主体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捐献入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千移植。 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公民有权予以撤销。 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入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千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关千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限定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允许捐献器官的范围,其中的“配偶“,仅限千结婚3年以上或者婚后已育有子女的;“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仅限千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的关系、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三、人体器官移植机构管理 (-)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条件 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 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与从事入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执业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有满足人体器官移植所需要的设备、设施;@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中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学专家不超过委员人数的四分之一;@有完善的人体器官移植质量监控等管理制度。 (二)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的登记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除依据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条件外,还应当考虑本行政区域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需求和合法的人体器官来源情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公布已经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名单。 已经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不再具备规定条件的,应当停止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并向原登记部门报告。 原登记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2日内注销该医疗硕{ti258第十九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法律制度机构的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并予以公布。 (三)人体器官移植的定期报告与评估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将实施人体器官移植的情况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专家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植入的人体器官和术后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对医疗机构的入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能力进行评估,并及时公布评估结果;对评估不合格的,由原登记部门撤销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订。 四、人体器官的移植 (一)术前合法性审查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摘取活体器官前,应当查验活体器官捐献人与接收人按照规定提交的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并确认其关系符合规定。 根据《关千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申请活体器官移植的捐献人与接受入应当提交以下相关材料:CD由活体器官捐献人及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父母、成年子女(已结婚的捐献人还应当包括其配偶)共同签署的捐献人自愿、无偿捐献器官的书面意愿和活体器官接受人同意接受捐献人捐献器官的书面意愿;@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活体器官捐献人与接受人的身份证明以及双方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原件;@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能反映活体器官捐献人与接受人亲属关系的户籍证明;@活体器官捐献人与接受人属千配偶关系,应当提交结婚证原件或者已有生育子女的证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 从事活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应当配备身份证鉴别仪器并留存上述证明材料原件和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备查。 (二)术前医学检查、告知与风险评估 1.医学检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遵守伦理原则和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人体器官捐献人进行医学检查,对接受入因人体器官移植感染疾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三)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审查 1.摘取人体器官审查申请从事活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摘取活体器官前或者尸体器官捐献人死亡前,负责人体器官移植的执业医师应当向所在医疗机构的入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简称“伦理委员会”)提出摘取人体器官审查申请。 伦理委员会不同意摘取入体器官的,医疗机构不得作出摘取人体器官的决定,医务人员不得摘取人体器官。 2.摘取人体器官审查事项伦理委员会收到摘取人体器官审查申请后,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并出具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书面意见:@活体器官捐献人和接受人按要求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其关系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活体器官捐献人的捐献意愿是否真实;@有无买卖人体器官的情形;@器官的配型和接受人的适应证是否符合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活体器官捐献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是否适宜捐献器官;@对评估摘取器官可能对活体器官捐献人健康产生的影响,确认不会因捐献活体器官而损害捐献者正常的生理功能的评估是否全面、科学;@捐献是否符合医学和伦理学原则。 医疗机构应当存留完整的伦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备查。 从事活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在伦理委员会出具同意摘取活体器官的书面意见后,应将相关材料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回复意见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经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伦理委员会方可出具同意摘取人体器官的书面意见。 而《关千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作了限制性规定,即伦理委员会在全体委员一致同意并签名确认后,伦理委员会方可出具同意摘取活体器官的书面意见。 (四)人体器官的摘取 1.尸体器官的摘取《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摘取尸体器官,应当在依法判定尸体器官捐献人死亡后进行。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不得参与捐献人的死亡判定。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死者的尊严;对摘取器官完毕的尸体,应当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除用于移植的器官以外,应当恢复尸体原貌。 2.活体器官的摘取在实施活体器官摘取手术前,应当由主管医师协助手术室工作人员再次确认活体器官捐献人身份。 完成活体器官摘取和器官移植手术后,负责活体器官移植的医务入员应当在72小时内完成以下工作:@向伦理委员会提交手术报告,包括活体器官摘取和移植简要过程、术中和术后是否发生不良事件或者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等;@按照要求向相应的移植数据中心上报人体器官移植数据。 (五)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患者排序原则 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患者的排序,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六)隐私权保护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应当对人体器官捐献人、接受人和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的个人资料保密。 (七)人体器官移植的费用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实施入体器官移植手术,除向接受人收取下列费用外,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所移植人体器官的费用:@摘取和植入人体器官的手术费;@保存和运送人体器官的费用;@摘取、植入人体器官所发生的药费、检验费、医用耗材费。 五、法律责任 (一)违法摘取器官的法律责任 《入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O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摘取其活体器官的;@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而摘取其尸体器官的;@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的。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18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刑法修正案(八沙规定,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以盗窃、侮辱尸体罪定罪处罚。 (二)买卖人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活动的法律责任买卖人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活动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交易额8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医疗机构参与上述活动的,还应当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原登记部门撤销该医疗机构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该医疗机构3年内不得再申请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医务入员参与上述活动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国家工作人员参与买卖人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活动的,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据职权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以组织贩卖人体器官罪定罪处罚。 NOTE260第十九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法律制度1.医疗机构未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擅自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规定,未对人体器官捐献人进行医学检查或者未采取措施,导致接受人因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感染疾病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四)医务人员的法律责任 1.医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职责分工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CD未经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摘取人体器官的;@摘取活体器官前未依照规定履行说明、查验、确认义务的;@对摘取器官完毕的尸体未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尸体原貌的。 《关千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法律责任作了补充性规定。 其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规定,对医疗机构及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CD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活体器官用千移植的;@为不符合《关千规范活体器官移植的若干规定》要求的捐献人与接受人进行活体器官摘取、移植手术的;@摘取活体器官前未按照规定履行查验、评估、说明、确认义务的;@未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擅自开展活体器官摘取、移植手术的;@完成活体器官摘取、移植手术后,未按照规定报告的;@买卖活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活体器官有关活动的。 (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人体器官移植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概念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也记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分为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及其各种衍生技术。 (—)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方式将精液注入女性体内以取代性交途径使其妊娠的一种方法。 根据精液来源不同,分为丈夫精液人工授精和供精人工授精。 (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是指从女性体内取出卵子,在器皿内培养后,加入经技术处理的精子,待卵子受精后,继续培养,到形成早期胚胎时,再转移到子宫内着床,发育成胎儿直至分挽的技术。 用这种技术生育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 (三)代理母亲 代理母亲(surrogate mother),是指代人妊娠的妇女。 其方法是将他人的受精卵植入子宫或用人工授精方法使该妇女怀孕妊娠,分挽后婴儿由委托人收养,并支付一定的报酬。 (四)无性生殖无性生殖(cloning)也称克隆(clone),是指生物体并不是通过性细胞的受精,而是从一个共同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繁殖而得到一群遗传结构完全相同的细胞或生物,即无性繁殖。 为保证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有效和健康发展,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保障人体健康,2000年2月20日,卫生部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 2003年6月27日,卫生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 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则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应当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以医疗为目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 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遵循有利千患者、知情同意、保护后代、社会公益、保密、严防商业化、伦理监督等伦理原则。 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审批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需求和技术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精子库技术实行严格准入制度。 (-)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的条件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O具有与开展技术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与开展技术相适应的技术和设备;@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入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的要求。 1.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衍生技术医疗机构的条件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的医疗机构,O必须是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或待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省级以上(含省级)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开展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根据规定,由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或总后卫生部科技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并报国家卫生部审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必须同时持有卫生部批准证书和原外经贸部(现商务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机构必须设有妇产科和男科临床并具有妇产科住院开腹手术的技术和条件;©生殖医学机构由生殖医学临床(以下称临床)和体外受精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两部分组成;@机构必须具备选择性减胎技术心机构必须具备胚胎冷冻、保存、复苏的技术和条件;@机构如同时设叩{ti262第十九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法律制度置人类精子库,不能设在同一科室,必须与生殖医学机构分开管理;@凡计划拟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必须由所在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规划、医疗需求予以初审,并上报卫生部批准筹建。 筹建完成后由卫生部组织专家进行预准入评审,试运行1年后再行正式准入评审;@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 2.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医疗机构的条件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开展人工授精技术的医疗机构,O必须是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或持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实施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实施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必须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证书并报卫生部备案;@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开展人工授精技术的,根据规定,对申请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机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或总后卫生部科技部门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审核、审批,并报国家卫生部备案;对申请开展供精人工授精的医疗机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或总后卫生部科技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审核,报国家卫生部审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必须同时持有卫生部批准证书和原外经贸部(现商务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实施供精人工授精的机构,必须从持有《人类精子库批准证书》的人类精子库获得精源并签署供精协议,并有义务向供精单位及时提供供精人工授精情况及准确的反馈信息;协议应明确双方的职责;@具备法律、法规或主管机关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开展入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申请 申请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文件:O可行性报告;@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包括床位数、科室设置情况、人员情况、设备和技术条件情况等);@拟开展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业务项目和技术条件、设备条件、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规章制度;@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三)申请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的审批1.申谓开展丈夫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医疗机构的审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收到规定的材料后,可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在收到专家论证报告后3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同意的,发给批准证书;审核不同意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2.申请开展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医疗机构的审批对申请开展供精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的医疗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卫生部审批。 卫生部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初审意见和材料后,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在收到专家论证报告后4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同意的,发给批准证书;审核不同意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四)医疗机构执业变更登记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卫生部的批准证书到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批准证书每2年校验一次,校验由原审批机关办理。 校验合格的,可以继续开展入类辅助生殖技术;校验不合格的,收回其批准证书。 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 (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实施规则入类辅助生殖技术必须在经过批准开展此项技术并进行登记的医疗机构中实施,未经卫生行政心已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的规定;@应当遴循知情同意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涉及伦理问题的,应当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实施供精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与卫生部批准的人类精子库签订供精协议。 严禁私自采精。 医疗机构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时应当索取精子检验合格证明;@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为当事人保密,不得泄漏有关信息;@实施入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不得进行性别选择。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供精人工授精医疗行为方面的医疗技术档案和法律文书应当永久保存;@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对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人员进行医学业务和伦理学知识的培训。 (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 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的管理实施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的机构,@必须遵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的规定,并同不育夫妇签署相关技术的《知情同意书》和《多胎妊娠减胎术同意书》;@必须预先认真查验不育夫妇的身份证、结婚证和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生育证明原件,并保留其复印件备案;涉外婚姻夫妇及外籍人员应出示护照及婚姻证明并保留其复印件备案;@必须按期对工作情况进行自查,按要求向卫生部提供必需的各种资料及年度报告;@的各种病历及其相关记录,须按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予以严格管理;@实施供精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向供精的人类精子库及时准确地反馈受者的妊娠和子代等相关信息;@应建立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病案管理制度,随访制度,工作人员分工责任制度,接触配子、胚胎的实验材料质控制度,各项技术操作常规,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仪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材料管理制度;@技术安全符合规定要求。 根据2016年9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简化入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时生育证明查验程序的通知》,经批准开展入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时,不再查验患者夫妇的生育证明,由患者夫妇作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书面承诺即可。 2.人工授精技术的管理主要包括:O实施授精前,不育夫妇必须签订《知情同意书》及《多胎妊娠减胎术同意书》;@供精人工授精只能从持有卫生部批准证书的人类精子库获得精源;@必须及时做好不育夫妇的病历书写并按《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严格管理,对每一位受者都应进行随访;@实施供精人工授精的机构,必须向人类精子库反馈妊娠、子代以及受者使用冷冻精液后是否出现性传播疾病的临床信息等情况,记录档案应永久保存;@严格控制每一位供精者的冷冻精液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除司法机关出具公函或相关当事人具有充分理由同意查阅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谢绝查阅供受精者双方的档案;确因工作需要及其他特殊原因非得查阅档案时,则必须经授精机构负责人批准,并隐去供受者双方的社会身份资料;©必须具备宪善、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手册并切实付诸实施;@必须按期对人工授精的情况进行自查,按要求向卫生行政审批部门提供必要的资料及年度报告。 (三)实施入类辅助生殖技术人员的行为准则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规定,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知情同意、知情选择的自愿原则;@尊重患者隐私权;@禁止无医学指征的性别选择;@禁止实施代孕技术;@禁止实施胚胎赠送;@禁止实施以治疗不育为目的的人卯胞浆移植及核移植技术;@禁止人类与异种配子的杂交;禁止人类体内移植异种配子、合子和胚胎;禁止异种体内移植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禁止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进行基因操作;@禁止实施近亲间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在同一治疗周期中,配子和合子必须来自同一男性和同一女性;@禁止在患者不知情和不自愿的情况下,将配子、合子和胚胎转送他人或进行科学研究;@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硕264第十九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法律制度辅助生殖技术;@禁止开展人类嵌合体胚胎试验研究;@禁止克隆人。 (四)技术质量监测和定期评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对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进行技术质量监测和定期评估。 技术评估的主要内容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影响。 监测结果和技术评估报告报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五、人类精子库 入类精子库是以洽疗不育症及预防遗传病和提供生殖保险等为目的,利用超低温冷冻技术,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精子的机构。 《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规定,精子的采集和提供应当遵守当事人自愿和符合社会伦理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精子的采集与提供活动。 (一)人类精子库的设置《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规定,人类精子库必须设置在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或持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省级以上(含省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内,其设置必须符合《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的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中设置人类精子库的,根据有关规定,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或总后卫生部科技部门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审核,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必须同时持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证书和国务院外贸主管部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1.设置人类精子库的条件申请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具有与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精子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与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精子相适应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具有对供精者进行筛查的技术能力;@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 2.设置人类精子库的申请申请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资料:@设置人类精子库可行性报告;@医疗机构基本情况;@拟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建筑设计平面图;@拟设置人类精子库将开展的技术业务范围、技术设备条件、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和组织结构;@人类精子库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手册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3.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收到规定的申请材料后,提出初步意见,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初步意见和材料后,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在收到专家论证报告后4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同意的,发给入类精子库批准证书;审核不同意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证书到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人类精子库批准证书每2年校验1次。 校验合格的,可以继续开展人类精子库工作;校验不合格的,收回人类精子库批准证书。 (二)精子采集与提供根据《入类精子库管理办法》,精子的采集与提供应当在经过批准的人类精子库中进行。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精子的采集与提供活动。 精子的采集与提供应当严格遵守《人类精子库技术规范》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人类精子库应当和供精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精子的采集供精者必须原籍为中国公民,应当是年龄在22~45周岁之间的健康男性。 人类精子库应当对供精者进行健康检查和严格筛选,供精者必须达到供精者健康检查标准,不得采集'.l.ie,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的精液:@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患遗传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传染病患者或者病原病源携带者;@长期接触放射线和有害物质者;@精液检查不合格者;@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 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应当向供精者说明精子的用途、保存方式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等问题。 供精者只能在一个人类精子库中供精。 2.精子的提供精子库采集精子后,应当进行检验和筛查。 O不得向未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入类辅助生殖技术批准证书的机构提供精液;@不得提供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精液;@不得提供新鲜精液进行供精人工授精,精液冷冻保存需经6个月检疫期并经复检合格后,才能提供临床使用,并向医疗机构提交检验结果;@不得实施非医学指征的,以性别选择生育为目的的精子分离技术;@不得提供2人或2人以上的混合精液;@一个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给5名妇女受孕。 (三)建立供精者档案和保密人类精子库应当建立供精者档案,对供精者的详细资料和精子使用情况进行计算机管理并永久保存。 人类精子库应当为供精者和受精者保密,未经供精者和受精者同意不得泄漏有关信息。 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监督管理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入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和全国人类精子库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的日常监督管理。 七、法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法律责任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采集、提供精子的非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44条的规定处罚。 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采集、提供精子的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47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80条的规定处罚。 (二)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并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O买卖配子、合子、胚胎的;@实施代孕技术的;@使用不具有《人类精子库批准证书》机构提供的精子的;@擅自进行性别选择的;@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档案不健全的;@经指定技术评估机构检查技术质噩不合格的;@其他违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 (三)设置人类精子库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1万元以下罚款,并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O采集精液前,未按规定对供精者进行健康检查的;@向医疗机构提供未经检验的精子的;@向不具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批准证书的机构提供精子的;@供精者档案不健全的;@经评估机构检查质量不合格的;@其他违反《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四节放射诊疗 —、放射诊疗的概念 放射诊疗,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四类。 放射治疗,是指利用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技术。 核医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诊断或治疗疾病或进行医学研究的技术。 介入放射学,是指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 X射线影像诊断,是指利用X射线的穿透等性质取得人体内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以诊断疾病的技术。 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2006年1月24日,卫生部发布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2016年1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 二、开展放射诊疗的条件 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基本条件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物、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人员要求 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人员:3.介入放射学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放射影像技师;@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4. X射线影像诊断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应当具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 (三)设备要求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分别具有下列设备:@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至少有1台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并具有模拟定位设备和相应的治疗计划系统等设备;@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具有核医学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具有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数字减影装置等设备;@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有医用诊断X射线机或CT机等设备。 (四)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用品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备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和个入防护用品:@放射治疗场所应当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开展核医学工作的,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工作入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心I.,个人防护用品。 (五)警示标志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对下列设备和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三、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一)专(茉)职管理人员及其职责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 其主要职责是:O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二)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的安全保护 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千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三)放射诊疗场所防护要求 放射诊疗场所的防护要求,主要是:@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泄漏等措施,并安装必要的报警装置;@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应当有专人负责,有完善的存入、领取、归还登记和检查的制度,做到交接严格,检查及时,账目清楚,账物相符,记录资料完整。 (四)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安全保护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五)患者和受检者安全保护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1.放射诊断检查安全保护医疗机构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当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 实施检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和X射线照射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OTf. 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2.放射治疗安全保护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前,应当进行影像学、病理学及其他相关检查,严格掌握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对确需进行放射治疗的,应当制订科学的治疗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实施:O对体外远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入员在进入治疗室前,应首先检查操作控制台的源位显示,确认放射线束或放射源处千关闭位时,方可进入;@对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专用工具拿取放射源,不得徒手操作,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在实施永久性籽粒插植治疗时,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随时清点所使用的放射性籽粒,防止在操作过程中遗失;放射性籽粒植入后,必须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认植入部位和放射性籽粒的数量;@治疗过程中,治疗现场至少应有2名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并密切注视治疗装置的显示及病人情况,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场所;@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放射治疗操作规范、规程实施照射;不得擅自修改治疗计划;@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验证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离计划现象时,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本科室负责人或者本机构负责医疗质量控制的部门报告。 3.核医学诊疗安全保护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当:O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规程,防止放射性同位素污染入体、设备、工作场所和环境;@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接受体内放射性药物诊治的患者进行控制,避免其他患者和公众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照射。 核医学诊疗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液及患者的放射性排出物应当单独收集,与其他废物、废液分开存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四、放射事件的防范和处置 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和处置放射事件的应急预案。 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医疗机构发生下列放射事件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O诊断放射性药物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50%以上的;@放射治疗实际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25%以上的;@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的;@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染的;@设备故障或人为失误引起的其他放射事件。 五、法律责任 (一)医疗机构擅自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未办理诊疗科目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校验的;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放射诊疗项目或者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二)医疗机构使用不具备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违反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有关规定的,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三)医疗机构未履行安全防护职责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违反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购置、使用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的;@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检查的;@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的;@发生放射事件并造成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发生放射事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四)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法律责任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造成放射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节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的概念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为规范医疗美容服务,促进医疗美容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就医者的合法权益,2002年1月22日,卫生部发布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同年5月1日起施行。 2009年2月13日卫生部、2016年1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原卫生部还制定了《医疗美容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医疗美容项目(试行)》等配套文件,完善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制度。 凡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必须遵守《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但外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等相关临床学科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医疗美容活动不受《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调整。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医疗美容科为一级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科目。 根据医疗美容项目的技术难度、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程度,对医疗美容项目实行分级准入管理。 《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机构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全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美容服务监督管理工作。 三、医疗美容机构的设置和登记 (—)医疗美容机构的设置 医疗美容机构,是指以开展医疗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 1.举办医疗美容机构的条件《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举办医疗美容机构或医疗机构设置医疗美容科室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具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2.医疗美容机构的设置审批申请举办医疗美容机构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按照《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设置审批和登记注册手续。 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合格申办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答复申办者。 3.医疗美容机构的登记注册医疗美容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行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医疗机构增设医疗美容科目的必须具备规定的条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向登记注册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美容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科室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应当由登记机关指定的专业学会核准,并向登记机关备案。 NOTE270第十九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法律制度《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经登记机关核准开展医疗美容诊疗科目,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 四、医疗美容执业人员资格 (一)医疗美容主诊医师主诊医师,是指具备《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条件,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执业医师。 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经历。 其中,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牙科项目的应具有5年以上从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中医科和美容皮肤科项目的应分别具有3年以上从事中医专业和皮肤病临床工作经历;@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资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不具备主诊医师条件的执业医师,可在主诊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技术服务工作。 (二)医疗美容护理工作人员 从事医疗美容护理工作的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CD具有护士资格,并经护士注册机关注册;@具有2年以上护理工作经历;@经过医疗美容护理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护理工作6个月以上。 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并办理执业注册手续的人员不得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服务。 五、医疗美容执业规则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实施医疗美容项目必须在相应的美容医疗机构或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中进行,遵守以下执业规则。 l.美容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科室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在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范围内开展医疗服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扩大诊疗范围。 美容医疗机构及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未向登记机关备案的医疗美容项目。 2.美容医疗机构执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医疗美容技术操作规程。 美容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材料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3.医疗美容服务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 医疗美容项目必须由主诊医师负责或在其指导下实施。 4.执业医师对就医者实施治疗前,必须向就医者本人或亲属书面告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就医者本人或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入实施医疗美容项目。 5.美容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科室的从业入员要尊重就医者的隐私权,未经就医者本人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就医者病情及病历资料。 6.美容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科室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7.美容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科室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六、医疗美容监督管理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美容项目备案的审核。 发现美容医疗机构及开设医疗美容科的医疗机构不具备开展某医疗美容项目的条件和能力,应及时通知该机构停止开展该医疗美容项目。 美容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科室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根据2017年妇七《最高入民法院关千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患者以在美容医疗机构或者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实施的医疗美容活动中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害为由提起的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本解释。 对违反《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思考题 1.什么是医疗技术? 其临床应用的原则是什么? 2.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有哪些规定? 3.什么是人体器官移植? 4.人体器官捐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活体器官移植有哪些规定? (王岳) 第二十章母婴保健法律制度 母婴保健,是为母亲和婴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以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活动。 母婴保健法律制度包括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诊断、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妹、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保健、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母婴保健机构和工作人员许可等内容,为国家发展母婴保健事业,使母亲和婴儿获得医疗保健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节概述 一、母婴保健的概念 母婴保健,是为母亲和婴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以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种活动。 母婴保健工作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国家发展母婴保健事业,提供必要条件和物质帮助,使母亲和婴儿获得医疗保健服务。 二、母婴保健立法 在我国,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利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1949年发表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 我国宪法中明确了保护母亲和儿童的规定。 为了贯彻宪法的规定,《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都作了规定。 为了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入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入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简称《母婴保健法》),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母婴保健法》进行了修正。 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妇女儿童健康的法律,是宪法对人民的健康和对妇女、儿童保护原则规定的具体化。 2001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入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简称《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并千2017年11月17日进行了修订。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先后颁布了《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关千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规章和《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试行)》《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一、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范围《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下列事项:@有关母婴保健的科普宣传、教育和咨询;@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实施医学上需要的节第二十章母婴保健法律制度273育手术;@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服务。 二、婚前保健 婚前保健服务,是指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所进行的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和婚前医学检查服务。 根据《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务,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提供与结婚和生育有关的生殖健康知识,并根据需要提出医学指导意见。 (一)婚前保健服务的内容1.婚前卫生指导是指关千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 包括:O有关性卫生的保健和教育;@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受孕前的准备、环境和疾病对后代影响等孕前保健知识;@遗传病的基本知识;@影响婚育的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其他生殖健康知识。 2.婚前卫生咨询是指对有关婚配、生育保健等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医师进行婚前卫生咨询时,应当为服务对象提供科学的信息,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指导,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3.婚前医学检查是指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 婚前医学检查包括询问病史、体格及相关检查。 婚前医学检查对下列疾病进行检查:@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千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 指定传染病,是指《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风病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 有关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 《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应当遵守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并按照婚前医学检查项目进行。 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当事人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并应当列明是否发现下列疾病:团在传染期内的指定传染病;@在发病期内的有关精神病;@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其他疾病。 (二)婚前医学检查意见 《母婴保健法》规定,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者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经婚前医学检查,对诊断患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说明情况,提出医学意见;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的,可以结婚。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结婚的除外。 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不能确诊的,应当转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确诊。 (三)查验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母婴保健法》规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 《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在实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地区,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查验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医学鉴定证明。 三、孕产期保健 孕产期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 《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 孕产期保健应当以保障母婴安全为目的,遵循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方针。 (一)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内容 1.母婴保健指导是指对孕育健康后代,以及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碳缺乏病等地方病的发病原而274第二十章母婴保健法律制度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2.孕妇、产妇保健是指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 3.胎儿保健是指为胎儿生长发育进行监护,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 4.新生儿保健是指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哺乳和护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二)育龄妇女保健服务《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提供有关避孕、节育、生育、不育和生殖健康的咨询和医疗保健服务。 根据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试行沙规定,育龄妇女保健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健康教育与咨询包括:@生理和心理保健知识;@有关生育的基本知识(如生命的孕育过程等);@生活方式、孕前及孕期运动方式、饮食营养和环境因素等对生育的影响;@出生缺陷及遗传性疾病的防治等。 2.健康状况检查通过咨询和孕前医学检查,对准备怀孕夫妇的健康状况作出初步评估。 针对存在的可能影响生育的健康问题,提出建议。 孕前医学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应在知情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应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3.健康指导根据一般情况了解和孕前医学检查结果,对孕前保健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遵循普遍性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计划怀孕的夫妇进行怀孕前、孕早期及预防出生缺陷的指导等。 (三)孕产妇保健服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孕产妇提供下列医疗保健服务:CD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对高危孕妇进行重点监护、随访和医疗保健服务;@为孕产妇提供安全分挽技术服务;@定期进行产后访视,指导产妇科学喂养婴儿;@提供避孕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其他孕产期保健服务。 (四)婴儿保健服务《母婴保健法》规定,医疗保健机构为产妇提供科学育儿、合理营养和母乳喂养的指导;对婴儿进行体格检查和预防接种,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婴儿多发病和常见病防治等医疗保健服务。 1.疾病筛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 2.健康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新生儿访视,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卡),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检查,提供有关预防疾病、合理膳食、促进智力发育等科学知识,做好婴儿多发病、常见病防治等医疗保健服务。 3.预防接种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项目对婴儿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的监护人应当保证婴儿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4.母乳喂养国家推行母乳喂养。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实施母乳喂养提供技术指导,为住院分挽的产妇提供必要的母乳喂养条件。 医疗、保健机构不得向孕产妇和婴儿家庭宣传、推荐母乳代用品。 (五)医学指导和医学意见 1.医学指导医疗保健机构发现孕妇患有下列严重疾病或者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有毒有害因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可能严重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的,应当对孕妇进行医学指导和下列必要的医学检查:@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或者并发症;@严重的精神性疾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严重影响生育的其他疾病。 2.医学意见主要是:CD医师发现或者怀疑患严重遗传性疾病的育龄夫妻,应当提出医学意见。 第二十章母婴保健法律制度275 限千现有医疗技术水平难以确诊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 育龄夫妻可以选择避孕、节育、不孕等相应的医学措施;@生育过严重遗传性疾病或者严重缺陷患儿的,再次妊娠前,夫妻双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医学检查。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当事人介绍有关遗传性疾病的知识,给予咨询、指导。 对诊断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并提出医学意见。 (六)住院分挽 国家提倡住院分挽。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消毒接生和新生儿复苏,预防产伤及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死亡率。 医师和助产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提高助产技术和服务质量,预防和减少产伤。 没有条件住院分焕的,应当由经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并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证书的人员接生。 高危孕妇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挽。 (七)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 国家建立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 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出具统一制发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有产妇和婴儿死亡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的,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出生医学证明》是新生儿申报户口的证明。 第三节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的概念 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筛查。 产前诊断技术项目包括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等。 产前诊断技术的应用应当以医疗为目的,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伦理原则,由经资格认定的医务人员在经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中进行。 医疗保健机构和医务入员不得实施任何非医疗目的的产前诊断技术。 二、产前诊断的情形 《母婴保健法》规定,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孕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对其进行产前诊断:CD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孕早期时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挽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的;@年龄超过35周岁的。 根据《母婴保健法》规定,胎儿的严重遗传性疾病、胎儿的严重缺陷、孕妇患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其生命健康和安全的严重疾病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2002年12月13日卫生部发布的《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规定,确定产前诊断重点疾病,应当符合下列条件:CD疾病发生率较高;@疾病危害严重,社会、家庭和个人疾病负担大;@疾病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诊断技术成熟、可靠、安全和有效。 三、产前诊断机构和技术人员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明确提出拟开展的产前诊断具体技术项目,并符合下列所有条件:CD设有妇产科诊疗科目;@具有与所开展技术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与所开展技术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和设备;@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符合《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及相关技术规范。 从事产前诊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符合以下所有条件:CD从事临床工作的,应取得执业医师~OTEtl276第二十童母婴保健法律制度资格;@从事医技和辅助工作的,应取得相应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符合《从事产前诊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从事产前诊断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从事产前诊断的人员不得在未许可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 四、产前诊断的实施 (—)知情选择《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规定,对一般孕妇实施产前筛查以及应用产前诊断技术坚持知情选择。 孕妇自行提出进行产前诊断的,经治医师可根据其情况提供医学咨询,由孕妇决定是否实施产前诊断技术。 (二)告知义务经治医师应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向孕妇或家属告知产前诊断技术及诊断结果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性,使孕妇或家属理解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发现胎儿异常的情况下,经治医师必须将继续妊娠和终止妊娠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进一步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明确告知孕妇,由孕妇夫妻双方自行选择处理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若孕妇缺乏认知能力,由其近亲属代为选择。 涉及伦理问题的,应当交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 (三)产前诊断报告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产前诊断报告,应当由2名以上经资格认定的执业医师签发。 (四)健全技术档案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和追踪观察制度。 五、终止妊娠 《母婴保健法》规定,经产前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的;@胎儿有严重缺陷的;@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 依照母婴保健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依照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接受免费服务。 六、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是指除经医学诊断胎儿可能为伴性遗传病等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以外,所进行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 《母婴保健法》规定,严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但医学上确有需要的除外。 《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对怀疑胎儿可能为伴性遗传病,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鉴定。 2016年3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指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介绍、组织孕妇实施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 (—)实施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清形 根据《关千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符合法定生育条件,除下列情形外,不得实施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的;@胎儿有严重缺陷的;@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法律法规规@札记定的或医学上认为确有必要终止妊娠的其他情形。 (二)胎儿性别鉴定的实施 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应当由医疗卫生机构组织3名以上具有临床经验和医学遗传学知识,并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集体审核。 经诊断,确需人工终止妊娠的,应当出具医学诊断报告,并由医疗卫生机构通报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三)查验身份和请况通报 实施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机构应当在手术前登记、查验受术者身份证明信息,并及时将手术实施情况通报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遵守管理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工作场所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醒目标志;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超声诊断、染色体检测、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管理等相关制度。 第四节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的概念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是指接受母婴保健服务的公民或者提供母婴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结果或医学技术鉴定结论持有异议所进行的医学技术鉴定。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工作必须坚待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公正鉴定,保守秘密的原则。 二、医学技术鉴定组织 《母婴保健实施办法》规定,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分为省、市、县三级。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符合下列任职条件:@县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设区的市级和省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三、医学技术鉴定的程序 当事人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需要进一步确诊的,可以自接到检查或者诊断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接到鉴定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医学技术鉴定意见,并及时通知当事人。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鉴定意见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再鉴定。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医学鉴定时须有5名以上相关专业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参加。 根据1995年卫生部《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管理办法》,参加鉴定入员中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在发表鉴定意见前,可以要求当事入及有关人员到会陈述理由和事实经过,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提出的询问。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到会的,鉴定仍可照常进行。 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发表医学技术鉴定意见时,当事人应当回避。 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在鉴定结论上署名;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 鉴定委员会根据鉴定结论向当事人出具鉴定意见书。 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在接到《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证明》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省级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的医学技术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结论。 第五节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概念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之一。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在工作中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 2009年2月16日卫生部发布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规定,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对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进行调整。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医疗资源、群众需求、疾病发生率等实际情况,增加本行政区域内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三、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原则和程序 新生儿疾病筛查遵循自愿和知情选择的原则。 医疗机构在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前,应当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签字同意。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程序包括血片采集、送检、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 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包括初筛、复筛、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 四、新生儿疾病筛查医疗机构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和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设置规划,指定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为本行政区域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应当开展以下工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确诊和治疗或者听力筛查阳性病例确诊、治疗;@掌握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转诊情况;@负责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管理和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承担本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上报和反馈工作。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提供病例信息,协助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做好上述工作。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发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阳性病例时,应当及时通知新生儿监护人进行确诊。 开展新生儿听力初筛、复筛的医疗机构发现新生儿疑似听力障碍的,应当及时通知新生儿监护入到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力确诊。 医疗机构发现新生儿患有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并提出治疗和随诊建议。 从事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保证筛查质量。 (二)医疗机构 诊疗科目中设有产科或者儿科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新生儿听力初筛及复筛工作。 不具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新生儿听力初筛和复筛服务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及听力筛查。 第二十章母婴保健法律制度279 第六节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的概念 儿童保健,是指以0~6岁儿童为对象的保健服务。 儿童保健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2009年卫生部印发的《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规定,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二、儿童保健的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主管部门,职责是:@负责制定儿童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技术规范与标准,并组织实施;@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务条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对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是辖区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的技术指导中心,职责是:O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制定并实施辖区儿童保健工作计划;@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探索适宜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承担对下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工作评估,协助开展儿童保健服务;@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考核评估;@做好儿童保健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分析、反馈和交流等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鼠控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建立健全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和报告制度,开展儿童死亡评审工作;@对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开展调查与科学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当地儿童保健工作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童保健职责是:©开展与机构职责、功能相适应的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技术服务;@掌握辖区内儿堇健康基本情况,完成辖区内各项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的收集、上报和反馈,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信息收集相关监测等工作进行指导和质储控制;@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工作评估。 (四)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儿童保健职责是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下,开展或协助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服务,收集和上报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 (五)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儿童保健职责是:@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应遵循《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服务管理与工作评估;@参与辖区儿童工作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考核评估。 280第二十章母婴保健法律制度 三、儿童保健的内容 (—)胎儿保健动态监测胎儿发育状况,为孕妇提供合理膳食、良好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指导,避免或减少孕期有害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 (二)新生儿保健主要是:CD新生儿出院前,由助产单位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评估,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开展新生儿访视,访视次数不少千2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之内进行,对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访视内容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三)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 主要是:CD建立儿童保健册(表、卡),提供定期健康体检或生长监测服务,做到正确评估和指导;@为儿童提供健康检查,1岁以内婴儿每年4次、1~2岁儿童每年2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1次。 开展体格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提供婴幼儿喂养咨询和口腔卫生行为指导。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侚倓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心理行为发育咨询指导;@开展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及转诊工作,对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与指导;@开展儿童五官保健服务,重点对龋齿、听力障碍、弱视、屈光不正等疾病进行筛查和防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第七节行政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职责 《母婴保健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母婴保健工作,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积极防治由环境因素所致严重危害母亲和婴儿健康的地方性高发性疾病,促进母婴保健事业的发展。 二、卫生行政部门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CD依照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实施许可,并核发相应的许可证书;@对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负责母婴保健工作监督管理的其他事项。 三、医疗保健机构职责医疗保健机构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母婴保健工作,建立医疗保健工作规范,提高医学技术水平,采取各种措施方便入民群众,做好母婴保健服务工作。 四、医疗保健机构和工作人员许可 (—)医疗保健机构的许可 医疗保健机构依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CD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医疗、保健机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少'一,已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须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第二十罩母婴保健法律制度281行政部门许可;@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二)母婴保健工作人员的许可《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O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肋的人员,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须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须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执业医师应当依照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为当事人保守秘密。 第八节法律责任 —、擅自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法律责任 《母婴保健法》规定,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有关合格证书,有下列行为之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制止,并可根据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O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或者医学技术鉴定的;@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出具法律规定的有关医学证明的。 同时,违法出具的医学证明视为无效。 《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母婴保健机构或者人员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许可,擅自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终止妊娠手术和医学技术鉴定或者出具有关医学证明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瞥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母婴保健法》规定,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有关合格证书,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或者采取其他方法中止妊娠,致人死亡、残疾、丧失或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336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的法律责任 《母婴保健法》规定,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入员违反规定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的,由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 《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人员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O因延误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给当事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违反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法律责任 《母婴保健法》规定,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人员违反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 《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规定,违反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医疗、保健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入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进行胎儿性别鉴定2次以上的或者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并由原发证机关撤销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 \OTE282第二十章母婴保健法律制度·------------------1.什么是毋婴保健?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范围有哪些? 2.婚前保健服务的内容是什么? 3.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内容是什么? 8.擅自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蔡晓卫) 第二十一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 精神卫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精神卫生法律制度明确了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规定了各级政府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的责任、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保护;完善了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制度、精神障碍康复制度和保障措施,为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节概述 —、精神卫生的概念 精神卫生,是指开展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促进公民心理健康的各项活动。 精神卫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精神障碍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工作,即对精神障碍患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有效康复,最终使其回归社会。 广义的精神卫生,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促进全体公民心理健康的内容,通过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学校、新闻媒体等的工作,促进公民了解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精神障碍是一种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 常见的精神障碍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导致精神障碍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也有社会性环境因素等。 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lO)将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 10大类为:CD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失眠症;©成入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通常起病千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精神障碍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的精神障碍和严重的精神障碍。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癫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6种精神疾病。 二、精神卫生立法 精神卫生问题既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压力的增大,精神健康问题渐渐增多,精神卫生逐渐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同时精神疾病属千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康复任务重,又易千复发,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远高于传染病等疾病。 因此,制定精神卫生法,依法促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千做好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加强精神障碍服务体系建设,增进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保284第二十一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一直予以高度重视。 多次召开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精神卫生工作。 2002年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一2010年)》;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千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包括卫生部等18个部门和单位,办公室设在卫生部,每年召开一次例会;2008年1月,卫生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工作于1985年启动。 2007年底,卫生部向国务院报送了精神卫生法草案(送审稿);2011年9月,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精神卫生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在国家精神卫生立法过程中,2001年12月28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 随后北京、杭州等地也制订了精神卫生地方性法规。 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简称《精神卫生法》),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精神卫生法》进行了修正。 《精神卫生法》适用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 三、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预防是精神卫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可以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促进全民的心理健康。 精神卫生预防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通过消除或者减少致病因素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发生;二级预防的重点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争取疾病缓解后有良好的预后,防止复发;三级预防的重点是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减少功能残疾,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外,对千已经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及时治疗和有效的康复就显得极为重要。 精神障碍康复应当坚持功能训练、全面康复、回归社会三项基本原则,运用一切可采取的手段,尽量纠正精神障碍的病态表现,最大限度地恢复适应社会生活的精神功能。 四、精神障碍患者权益保护 精神障碍患者同其他公民一样,享受入身权、财产权,以及教育、劳动、迭疗、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同时,由于精神障碍患者屈千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上对他们还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使他们在就学、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所以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需要和迫切。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入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啼碍患者的内容。 第二十一童精神卫生法律制度285 (二)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教育、就业权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有精神障碍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扶持有劳动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并为已经康复的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国家对安排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的用人单位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 (三)保护精神障碍患者隐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 (四)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家庭暴力和遗弃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家庭暴力,禁止遗弃精神障碍患者。 五、精神卫生工作管理机制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政府组织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精神卫生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和完善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考核、监督。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预防精神障碍发生、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等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组织、个人提供精神卫生志愿服务,捐助精神卫生事业,兴建精神卫生公益设施。 对在精神卫生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职责 《精神卫生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精神卫生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精神卫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民政、公安、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精神卫生工作。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指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精神卫生法》规定及相关政策要求,切实履行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综治组织要发挥综合治理优势,推动精神卫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各级综治组织要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考评,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对因工作不重视、监督不到位、救治不及时,导致发生已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重大案(事)件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部门的责任。 发展改革、卫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要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的要求,切实加强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建设。 综治、卫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要强化协作,进一步完善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管理与康复服务机制。 发展改革、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对包括精神障碍在内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与指导。 民政部门要会同残联、发展改革、卫生、财政等单位探索制订支待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工作发展的保障政策,加强康复服务机构管理,不断提高康复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各级残联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入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关规定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提出的精神残疾防治康复工作要求,推行有利千精神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开放式管理模M叩fi}286第二十一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式,依法保障精神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加强研究论证,探索心理咨询机构的管理模式,制订发展和规范心理咨询机构的相关政策。 第二节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工作,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心理援助的内容。 发生突发事件,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二、相关单位和人员的精神障碍预防义务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作为职工活动的主要场所,工作环境是影响职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有益千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对处千职业发展特定时期或者在特殊岗位工作的职工,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 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帮助学生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避免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精神卫生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对幼儿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学校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 教师应当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引导、激励学生。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三)医务人员加强医疗环节的心理健康指导,是精神卫生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神障碍诊断治疗以外的医务人员应承担起精神卫生预防的职责。 《精神卫生法》规定,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精神卫生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四)监狱、看守所等场所 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场所,应当对服刑人员,被依法拘留、逮捕、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等,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必要时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根据2003年司法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监狱应当对犯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罪犯对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矫治。 (五)村委会、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环境。 (六)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Lt.',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第二十一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287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 (七)家庭《精神卫生法》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关爱,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提高精神障碍预防意识;发现家庭成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帮助其及时就诊,照顾其生活,做好看护管理。 (八)心理咨询人员心理健康咨询,是运用心理学技术和方法帮助健康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问题演变为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 (九)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国家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的公益性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公众关注心理健康,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 根据原卫生部印发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普及和宣传精神卫生知识的主要内容是:心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 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三、精神卫生监测网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精神卫生监测网络,实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精神障碍发生状况、发展趋势等的监测和专题调查工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建立精神卫生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交流共享。 根据2012年卫生部印发的《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办法》规定,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范围包括国家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患者基本信息、治疗与随访信息及精神卫生工作报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类纸质材料。 (—)管理原则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服务患者、安全有效的原则。 (二)管理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重性精神疾病信息实行统一管理。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工作。 各级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受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信息收集与报送各级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本部门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制度,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兼)职信息管理人员。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重性精神疾病信息收集与报送任务,并对本部门信息安全负责。 (四)信息发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发布全国或本地区重性精神疾病信息。 其他部叩兀机构和入员无权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五)信息共享雀市两级建立卫生部门与公安机关之间的重性精神疾病信息定期交换与共享机制。 交换范围仅限千危险性评估3级及以上患者相关信息。 为确保信息安全,应制定信息交换流程,有专入负责交换。 并对交换过程进行记录、备案。 第三节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条件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应当遵循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人格尊严的原则,保障患者在现有条件下获得良好的精神卫生服务。 《精神卫生法》规定,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依照医疗机构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O有与从事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相适应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有满足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需要的设施和设备;@有完善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 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专科医疗机构还应当配备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 根据《精神卫生法》,县级以上地方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就下列事项对本行政区域内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O相关人员、设施、设备是否符合精神卫生法要求;@诊疗行为是否符合精神卫生法以及诊断标准、治疗规范的规定;@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依法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上述检查,应当听取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监护人的意见;发现存在违反精神卫生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制止或者责令改正,并依法作出处理。 二、精神障碍的诊断 (-)精神障碍诊断的依据根据《精神卫生法》,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以精神健康状况为依据。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违背本人意志进行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 (二)精神障碍患者送诊的主体和条件1.通常清况下的送诊《精神卫生法》规定,除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外,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帮助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2.紧急情况下的送诊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入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3.医疗机构的接诊义务医疗机构接到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不得拒绝为其作出诊断。 (三)精神障碍诊断的主体和程序《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 医疗机构接到依照规定紧急情况下送诊的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应当将其留院,立即指派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并及时出具诊断结论。 三、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精神障碍的非自愿住院治疗,必须符合精神卫生法规定的条件,即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心已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O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 精神障碍患者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情形的,经其监护人同意,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不同意的,医疗机构不得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 监护人应当对在家居住的患者做好看护管理。 四、精神障碍患者的再次诊断和鉴定 (一)再次诊断精神障碍患者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情形的,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 依照规定要求再次诊断的,应当自收到诊断结论之日起3日内向原医疗机构或者其他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机构提出。 承担再次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再次诊断要求后指派2名初次诊断医师以外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再次诊断,并及时出具再次诊断结论。 承担再次诊断的执业医师应当到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面见、询问患者,该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二)精神障碍医学鉴定 精神障碍医学鉴定,是指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登记,取得精神障碍鉴定执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精神障碍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精神卫生法》规定,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再次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主委托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精神障碍医学鉴定;医疗机构应当公示经公告的鉴定机构名单和联系方式。 接受委托的鉴定机构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2名以上鉴定入共同进行鉴定,并及时出具鉴定报告。 1.鉴定人面见询问患者鉴定人应当到收治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机构面见、询问患者,该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鉴定入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鉴定事项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其独立、客观、公正进行鉴定的,应当回避。 2.鉴定的实施鉴定机构、鉴定人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按照精神障碍鉴定的实施程序、技术方法和操作规范,依法独立进行鉴定,出具客观、公正的鉴定报告。 鉴定人应当对鉴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签名。 记录的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准确、完整,记录的文本或者声像载体应当妥善保存。 (三)再次诊断结论和鉴定报告 再次诊断结论或者鉴定报告表明,不能确定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者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得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再次诊断结论或者鉴定报告表明,精神障碍患者有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情形的,其监护人应当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 监护人阻碍实施住院治疗或者患者擅自脱离住院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 在相关机构出具再次诊断结论、鉴定报告前,收治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诊疗规范的要求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 (四)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手续 诊断结论表明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本人没有能力办理住院手续的,由其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患者属千查找不到监护人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由送诊的有关部门办理住院手续。 精神障碍患者有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情形的,其监护入不办理住院手续的,由患者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办理住院手续,并由医疗机构在患者病历中予以记录。 'iOIT290第二十—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环境设施医疗机构应当配备适宜的设施、设备,保护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安全,防止其受到伤害,并为住院患者创造尽可能接近正常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二)告知和知情同意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精神障碍患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告知患者或者其监护人。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制定治疗方案,并向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告知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目的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医疗机构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下列治疗措施,应当向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告知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无法取得患者意见的,应当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经本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O导致人体器官丧失功能的外科手术;@与精神障碍治疗有关的实验性临床医疗。 实施导致人体器官丧失功能的外科手术的治疗措施,因情况紧急查找不到监护人的,应当取得本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伦理委员会批准。 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与治疗其精神障碍无关的实验性临床医疗。 (三)保护性医疗措施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 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并在实施后告知患者的监护人。 禁止利用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惩罚精神障碍患者。 (四)药物使用对精神障碍患者使用药物,应当以诊断和治疗为目的,使用安全、有效的药物,不得为诊断或者治疗以外的目的使用药物。 医疗机构不得强迫精神障碍患者从事生产劳动。 (五)精神外科手术根据2008年卫生部下发的《关千加强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某些精神疾病具有高风险性,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验证;此类技术属限制性医疗技术,并涉及伦理评价问题,应严格在限定的机构、人员和条件下,有限制地实施。 《精神卫生法》规定,禁止对依照规定实施住院治疗的下列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以治疗精神障碍为目的的外科手术:O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 (六)尊重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权利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通讯和会见探访者等权利。 除在急性发病期或者为了避免妨碍治疗可以暂时性限制外,不得限制患者的通讯和会见探访者等权利。 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者是精神障碍患者,推谈或者拒绝为其治疗属千本医疗机构诊疗范围的其他疾病。 (七)精神障碍患者病历记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病历资料中如实记录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治疗措施、用药情况、实施约束、隔离措施等内容,并如实告知患者或者其监护人。 患者及其监护人可以查阅、复制病历资料;但是,患者查阅、复制病历资料可能对其治疗产生不利影响的除外。 病历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0年。 第二十一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291 六、精神障碍患者出院 《精神卫生法》规定,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 对有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险情形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监护人可以随时要求患者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 医疗机构认为上述精神障碍患者不宜出院的,应当告知不宜出院的理由;患者或者其监护人仍要求出院的,执业医师应当在病历资料中详细记录告知的过程,同时提出出院后的医学建议,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签字确认。 对有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情形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医疗机构认为患者可以出院的,应当立即告知患者及其监护人。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及时组织精神科执业医师对依照规定实施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检查评估。 评估结果表明患者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通知患者及其监护入。 精神障碍患者出院,本人没有能力办理出院手续的,监护人应当为其办理出院手续。 七、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借助心理学的、非药物的技术和方法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来达到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目的。 临床上心理治疗最常见的对象是神经症等轻度精神障碍患者,同时也包括需配合药物治疗进行心理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因此,《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 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不得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 八、末住院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看护 根据《精神卫生法》,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即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可以担任监护人的人,应当妥善看护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按照医嘱督促其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或者治疗。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患者所在单位等应当依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请求,对监护人看护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九、精神障碍患者违法行为的处理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患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触犯刑法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3条规定,精神病入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一章;第284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治疗。 第四节精神障碍的康复 —、精神障碍康复的概念 精神障碍康复,是指对患有身心疾病的患者,尽可能利用药物、社会、职业、经济和教育的方法使残疾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康复是精神障碍患者最终摆脱疾病,走向健康的重要环节。 精神障\OTE292第二十—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碍的康复工作应当以社区康复为基础、以康复机构为骨干,以家庭为依托。 二、相关机构和单位的义务 (一)社区康复机构的义务 社区康复是属千社区发展范畴内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其目的是促进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享受均等的机会,成为社会的一员。 《精神卫生法》规定,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二)医疗机构的义务医疗机构应当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并为社区康复机构提供有关精神障碍康复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当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并对患者的监护人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和看护知识的培训。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上述工作给予指导和培训。 (三)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义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为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帮助,并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以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患者及其家庭的情况和要求,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四)残疾人组织或者残疾人康复机构的义务残疾人组织或者残疾人康复机构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需要,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 (五)用人单位的义务用入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为患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 三、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责任 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在看护患者过程中需要技术指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康复机构应当提供。 第五节保障措施—、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精神卫生监测和专题调查结果应当作为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依据。 二、建设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能力建设。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建立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和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机构。 加强基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扶持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精神卫生卫作,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精神卫生工作所需经费。 第二十一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293 三、精神卫生工作财政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精神卫生工作所需经费,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四、培养精神卫生专门人才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精神卫生专门人才的培养,维护精神卫生工作入员的合法权益,加强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建设。 医学院校应当加强精神医学的教学和研究,按照精神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培养精神医学专门人才,为精神卫生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五、开展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精神卫生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现代医学、我国传统医学、心理学,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精神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 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 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康复的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工作人员进行在岗培训,更新精神卫生知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识别精神障碍的能力。 七、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县级以上入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机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医疗保险 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给予资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应当加强协调,简化程序,实现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结算。 (二)医疗救助 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民政部门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 (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保障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对属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城市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供养、救助。 上述规定以外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确有困难的,民政部门可以采取临时救助等措施,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 294第二十一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 第六节法律责任—、擅自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法律责任不符合《精神卫生法》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擅自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相关诊疗活动,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入员依法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的处分;对有关医务人员,吊销其执业证书。 二、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1.医疗机构及其工作入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责令有关医务人员暂停l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业活动:O拒绝对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作出诊断的;@对依照规定实施住院治疗的患者未及时进行检查评估或者未根据评估结果作出处理的。 2.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的处分;对有关医务人员,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或者责令给予开除的处分,并吊销有关医务入员的执业证书:O违反规定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违反规定强迫精神障碍患者劳动的;@违反规定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或者实验性临床医疗的;@违反规定侵害精神障碍患者的通讯和会见探访者等权利的;@违反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将非精神障碍患者诊断为精神障碍患者的。 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人员的法律责任 心理咨询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从事心理治疗的入员在医疗机构以外开展心理治疗活动的;@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的;@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的。 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四、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未依照精神卫生法规定履行精神卫生工作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思考题 1.什么是精神卫生和精神障碍? 2.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t it,3.精神障碍患者权益保护的内容是什么? 4.各级政府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的责任是什么? (达庆东) 第二十二章献血和临床用血法律制度 血液是一种复杂的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献血和临床用血法律制度对公民自愿无偿献血、血站管理,以及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等进行规范,对保证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概述 —、血液的概念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简称血,是指全血、血液成分和特殊血液成分。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 血液在入体生命活动中具有运输、体液调节、内环境稳定、调节体温、维持组织的兴奋性及防御外界有害因素的入侵而保持身体健康的防御功能,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自1900年被誉为“血型之父”的奥地利血液学专家兰特斯坦纳(Landsteiner)首先发现人类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并创立科学的输血理论之后,输血已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它在临床医学领域中为拯救生命、治疗疾病发挥着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到目前为止,由千能够完全替代人体血液全部功能的物质还没有发明出来,因此,临床治疗、急救等需要的用血只能依靠健康公民的血液捐献来解决。 正因为这样,一个国家公民献血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程度,可以充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公德水准和公民的道德意识水平。 为了感谢那些为拯救生命而无私奉献的无偿献血者,2004年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献血者组织国际联合会以及国际输血协会联合发起,把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二、献血和临床用血立法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血液管理制度是一个从有偿供血向无偿献血过渡,最终实现自愿无偿献血的过程。 1944年中国第一个血库在昆明建立,标志着我国有偿献血制度的开始,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 1978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千加强输血工作的请示报告》,正式提出实行公民义务献血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全国各级输血机构。 1984年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全国倡导自愿无偿献血。 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随后,原卫生部相继颁发了《全国血站工作条例》《关千加强输血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以及《血站基本标准》等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为了保证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入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简称《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卫生部根据《献血法》先后制定发布了《血站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肪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011年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一2011)国家标准。 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014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14年修订)》。 从2002年起,卫生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要求,加强了对血液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立了国家血液工作要点,即要建立组织完善的、国家协调的输血服务机构;要从来自低风险人群的定期的、自愿无偿的献血者采集血液;对所有采集血液进行输血传播性疾病检测、血液定型和配合性试验;血液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深入实施采供血机构全面质量管理项目,加强血站实验室建设和临床用血管理,确保血液安全。 第二节无偿献血 一、无偿献血的含义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在无报酬的情况下,自愿捐献自身血液的行为。 《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香港、溃门和台湾地区都实行了无偿献血。 一些全球性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和肝炎病毒的几率是最低的;而且,自愿无偿献血者作为固定的血液捐献者,可以使临床用血获得安全、稳定的血液来源。 积极推行自愿无偿献血无疑是血液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献血法》规定,对无偿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适当补贴“原则上指少量的、必要的误餐、交通费等费用。 这与1991年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第8届大会通过的第34号决议关千无偿献血定义的精神也是一致的。 该决议指出,出千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取任何报酬的人被称为自愿无偿献血者。 无论是金钱或礼品都可视为金钱的替代,包括休假和旅游等,而小型纪念品和茶点,以及支付交通费则是合理的。 目前我国的无偿献血包括单位计划无偿献血和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单位计划无偿献血是指献血者(有组织的群体或散在的个人),定期参加本单位或者本地区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的行为。 单位计划无偿献血者作为义务献血者,在献血后可获得一定金额的营养补助费。 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是指献血者出千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公民自愿无偿献血在采血单位和本人工作单位均不领取营养费、各种补助费和其他报酬。 二、无偿献血的主体 《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我国提倡的自愿献血年龄的上限,比国际上的普遍规定低。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献血年龄是18~65周岁。 三、无偿献血的用途 无偿献血的最终目的是将血液应用于临床,以挽救伤病者的生命,维护其健康。 《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千临床,不得买卖。 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四、无偿献血的管理 (—)无偿献血的组织和协调《献血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298第二十二章献血和临床用血法律制度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 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二)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组织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广泛宣传献血的意义,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教育。 新闻媒介应当开展献血的社会公益性宣传。 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本地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第三节血站 一、血站的概念 血站,是指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 为了确保血液安全,规范血站执业行为,促进血站的建设与发展,2005年11月17日,卫生部发布了《血站管理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2016年1月19日、2017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血站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2005年卫生部下发了《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血站是连接献血者和用血者的桥梁。 各级政府应当把血站的事业经费和人员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保证其正常、健康运转。 血站作为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社会公益性机构,必须以全部精力为公民用血和健康服务,在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下依法做好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工作。 二、血站的类型 在我国,血站分为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 一般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 特殊血站包括胪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学发展需要批准、设置的其他类型血库。 三、血站的设置和审批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医疗资源配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全国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并负责全国血站建设规划的指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全国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结合本行政区域人口、医疗资源、临床用血需求等实际情况和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血站设置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卫生部备案。 (一)一般血站的设置和审批 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由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批。 1.血液中心的设置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和直辖市,应规划设置一所相应规模的血液中心。 2.中心血站的设置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可规划设置一所相应规模的中心血站。 中心血站供血半径应大于100公里。 距血液中心150公里范围内(或在3个小时车程内)的设区的市,原则上不单独设立中心血站;与已经设立中心血站距离不足100公里的相近(邻)设区的市原则上不单独设立中心血站。 3.中心血库的设置在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3个小时车程内不能提供血液的县(市),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县级医疗机构内设置一所中心血库,其任务是完成本区域的采供血任务,供血半径应在60公里左右。 距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3个小时车程内的县(市)原则上不予设置。 根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一个城市内不得重复设置血液中心、中心血站。 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可根据服务区域实际需要,设立非独立的分支机构、固定采血点、储血点。 固定采血点、储血点不得进行血液检测。 (二)特殊血站的设置和审批 特殊血站包括肪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学发展需要批准、设置的其他类型血库。 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指以人体造血于细胞移植为目的,具有采集、处理、保存和提供造血干细胞的能力,并具有相当研究实力的特殊血站。 根据1999年卫生部《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对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实行全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和统一管理制度。 符合规划的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只能设置一个跻带血造血于细胞库。 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不得在批准设置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国家不批准设置以营利为目的的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跻带血采供活动。 申请设置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初审后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肪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设置审批按照申请的先后顺序进行。 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执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四、血站的职责 (一)血液中心的职责 血液中心应当具有较高综合质量评价的技术能力。 其主要职责是:@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开展血液相关的科研工作;@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二)中心血站的职责 中心血站的主要职责是:O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承担供血区域范围内血液储存的质量控制;@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中心血库进行质量控制;@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三)中心血库的职责 中心血库的主要职责是: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业务指导等工作。 五、血站执业登记 《献血法》规定,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 没有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的,不得开展采供血活动。 《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执业登记:0《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技术审查不合格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技术审查不合格的;@血液质量检测结果不合格的。 执业登记机关对审核不合格、不予执业登记的,将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血站应当办理再次执业登记,并提交《血站再次执业登记吭300第二十二章献血和临床用血法律制度申请书》及《血站执业许可证》。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血站业务开展和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继续执业。 未通过审核的,责令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审核不合格的,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未办理再次执业登记手续或者被注销《血站执业许可证》的血站,不得继续执业。 六、采集血液 采集血液,是指以采血器材与人体发生直接接触的活动。 (一)基本要求《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应当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制定血液采集、制备、供应计划,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并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 血站应当建立献血者的信息和保密制度,为献血者保密。 (二)健康检查为了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血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采集。 1.健康检查血站在每次采血前必须免费对献血者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 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 2.身份核对血站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并进行登记。 严禁采集冒名顶替者的血液。 3.知膺同意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并取得献血者签字的知情同意书。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告知内容主要是:@献血动机:无偿献血是出千利他主义的动机,目的是帮助需要输血的患者;@安全献血者的重要性:不安全的血液会危害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具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不应献血,如静脉药瘾史、男男性行为或具有经血传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风险的;@具有高危行为者故意献血的责任;@实名制献血:冒用他人身份献血的,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责任;@献血者献血后回告:献血者如果认为己捐献的血液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尽快告知血站;@献血反应;©应该如实填写健康状况征询表;@血液检测;@疫情报告:血站将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等检测阳性的结果及其个人资料。 (三)质量管理血站开展采供血业务应当实行全面质噩管理,严格遵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技术规范和标准。 血站应当建立对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献血后的报告工作程序、献血屏蔽和淘汰制度;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采供血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献血法》规定,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工作人员应当符合岗位执业资格的规定,并接受血液安全和业务岗位培训与考核,领取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血站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应当接受不少千75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 (四)采血量和献血间隔 《献血法》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高不得超过400毫升;献血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 严格禁止血站违反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一2011)遵循医学科学的原则,借鉴其他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已经成熟的、经过验证的标准,对献血量和献血间隔作了调整。 1.献血量全血献血者每次可献全血400毫升,或者300毫升,或者200毫升。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l个至2个治疗单位,或者l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200毫升血浆。 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升。 上述献血量均不包括血液检测留样的血量和保养液或抗凝剂的量。 2.献血间隔全血献血间隔:不少千6个月。 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千2周,不大千24次/年。 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千1周。 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千4周。 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千3个月。 (五)采血器材的使用 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使用有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的一次性采血器材,不得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采血器材和无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的一次性采血器材;同时,一次性采血器材一次使用后必须销毁,不得再次使用。 (六)血液检测 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献血者血液检验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应当保证所采集的血液由具有血液检测实验室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对检测不合格或者报废的血液,血站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七、供应血液 血液的供应由血站负责。 (-)发血 血站应当保证发出的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其品种、规格、数量、活性、血型无差错;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二)血液包装、储存和运输 血站向医疗机构提供的血液,其包装、储存和运输应当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1.血液的包装对千临床用血,血站和医疗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包装袋进行包装,以确保血液的质量;血液包装袋上应当标明:CD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日期及时间;@储存条件。 2.血液的储存血站应当加强对其所设储血点的质量监督,确保储存条件,保证血液储存质量;按照临床需要进行血液储存和调换。 3.血液的运输血站和医疗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运输工具进行血液的运输,以确保血液不受污染。 八、特殊血站执业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执业除应当遵守一般血站的执业要求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C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肪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基本标准技术规范等执业;@跻带血等特殊血液成分的采集必须符合医学伦理的有关要求,并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 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必须与捐献者签署经执业登记机关审核的知情同意书;@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只能向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验和基础,并装备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所需的无菌病房和其他必须设施的医疗机构提供跻带血造血干细胞;@出千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目的,必须向境外医疗机构提供跻带血造血干细胞等特殊血液成分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办理手续;@跻带血等特殊血液成分必须用千临床。 第四节临床用血—、临床用血的原则 临床用血,是指用千临床的全血、成分血。 \OTE 302第二十二章献血和临床用血法律制度 《献血法》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医疗机构应当推行按血液成分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 国家鼓励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二、临床用血组织与职责 2012年6月7日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协助临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承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管理的其他任务。 (二)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 (三)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四)输血科或者血库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临床用血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并根据自身功能、任务、规模,配备与输血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 不具备条件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的医疗机构,应当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临床用血工作。 输血科及血库的主要职责是:@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负责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负责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参与推动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参与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调查@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参与开展血液治疗相关技术;@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三、临床用血管理医疗机构应当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提供的血液,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保证落实。 (一)预警机制医疗机构应当配合血站建立血液库存动态预警机制,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和正常医疗秩序;应当对血液预订、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及库存预警等进行管理,保证血液储存、运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二)临床用血核查 《献血法》规定,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进行核查。 医疗机构不得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千临床。 1.接收血液核对医疗机构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应当对血袋标签进行核对。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库,做好登记;并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千专用储藏设施内。 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是:@血站的名称;@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储存条件。 禁止将血袋标签不合格的血液入库。 2.血液发放和输血核对医疗机构在血液发放和输血时应当进行核对,并指定医务人员负责血液的收领、发放工作。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涌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千2~6°C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三)储血设施 医疗机构储血设施应当保证运行有效,全血、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C,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C。 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 储血环境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 (四)输血治疗方案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五)临床用血申请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O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械少千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夭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规定内容不适用千急救用血。 (六)知情同意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在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 (七)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建立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临床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观察和记录。 (八)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 医师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 (九)培训考核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培训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培训,将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内容。 新上岗医务入员应当接受岗前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 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禁止将用血量和经济收入作为输血科或者血库工作的考核指标。 四、患者自身储血 《献血法》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节约用血的新型医疗技术。 医院、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开展自体输血技术,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提高合理用血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医疗机构应当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五、临时采集血液 《献血法》规定,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应当依照规定、确保采血用血安全。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应急用血工作预案。 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O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输血;@所在地血站无法及时提供血液,且无法及时从其他医疗机构调剂血液,而其他医疗措施不能替代输血治疗;@具备开展交叉配血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能力;@遵守采供血相关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医疗机构应当在临时采集血液后10日内将情况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六、临床用血应急预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临床用血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保证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大量伤员和特殊病例、稀缺血型等应急用血的供应和安全。 因应急用血或者避免血液浪费,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下,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医疗机构之间可以调剂血液。 第五节法律责任—、非法采集、出售、出卖血液的法律责任《献血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CD非法采集血液的;@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刑法》第334条第1款规定,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333条规定,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暴力、威胁心己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上述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刑法》第234条定罪处罚。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违规采集血液的法律责任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采供血机构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许可证。 《献血法》规定,血站违反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集血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献血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违反关于应急用血采血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刑法》第334条第2款规定,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部门,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入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违反临床用血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进行通报批评,并予以警告;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O未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工作组的;@未拟定临床用血计划或者一年内未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的;@未建立血液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的;@未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的;@未建立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的;@未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的;©将经济收入作为对输血科或者血库工作的考核指标的;@违反《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其他行为。 医疗机构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应的血液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四、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规定的法律责任《献血法》规定,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以下的罚款。 五、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血液的法律责任 《献血法》规定,血站违反规定向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限期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将不符合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的法律责任 《献血法》规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千患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入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59条规定,因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员由千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七、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献血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献血、用血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规定履行监管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心考题 1.无偿献血有哪些规定? 笔记 第二十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制度,量 人口是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并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计划生育是依据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生育调节、计划生育奖励与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制度,对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原、环境的协调发展,保障公民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概述 一、入口与计划生育的概念 人口,是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并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人口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与出发点。 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发展问题。 人口的数量、结构及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计划生育,是指依据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和优育,为社会和家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这是从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出发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将人口发展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 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千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1981年11月,五届全国人大第4次会议提出了“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的人口政策。 1982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千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强调实行必要的奖励和限制,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宪法》。 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千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 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 截至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0243亿人,比上年增加853万多人,占比接近总人口的15%,上升了0.6个百分点。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千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明确了生育政策调整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 1978年我国宪法第一次在国家根本大法中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确立了计划生育工作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增加了有关计划生育的条款和内容。 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第49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宪法还将计划生育工作列为国务院的职责之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之一。 我国其他法律中也有许多关千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规定。 如《婚姻法》第16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992年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7条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保障公民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生育调节,奖励与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这是中国第一部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法律,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为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治理人口问题提供了法律保证。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修正的《入口与计划生育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修正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后,1998年9月,国家计生委发布了修订后的经过国务院批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并千2004年12月进行了修订;2002年8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 全国各省区市和军队先后完成了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或制定工作。 原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原卫生部制定了《女性节育手术并发症诊断标准》《男性节育手术并发症诊断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实施,使人口计生工作进入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阶段。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入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2013年3月,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为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将卫生部的职责、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入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保留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拟订计划生育政策,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等。 ,记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作为国务院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承担统筹规划与协调优化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工作,指导区域卫生和计划生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拟订大型医用装备配置管理办法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卫生和计划生育的信息化建设和统计工作,参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工作;@指导和督促基层加强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和服务工作,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建设,指导地方实施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研究提出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的政策建议,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及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制度,拟订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承担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拟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划、政策,指导地方建立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提出促进入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跟踪人口发展动态,做好人口发展预测预警。 根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不再保留国家卫生计生委,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其职责之一是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二节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 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人口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如果人口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就能促进和加快经济的发展,如果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就会延缓经济的发展。 因此,人口与发展问题密切相关,控制人口增长有利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经济和社会发展了,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必须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口计划的实现。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务院编制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制定全国人口发展规划,并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计划生育工作的实践证明,通过制定人口发展规划,调节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调控手段。 二、人口发展规划的实施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是指为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人口发展规划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全面贯彻实施而依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的工作计划、目标、任务、措施、要求和方法的总称。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应当规定控制人口数量,加强母婴保健,提高入口素质的措施。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sOTE310第二十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制度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大众传媒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公益性宣传的义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和保障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重点扶持。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费用。 (四)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应当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改善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五)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家鼓励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与合作。 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包括:CD人口与计划生育理论研究,如人口论、新人口论、适度入口论、人口经济学等;@计划生育技术研究,如对避孕、节育药具、技术的研究等。 国际交流活动包括:CD参加重要国际人口会议;@接受国际人口援助;@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双边国际交往与合作;@参加国际人口学会的活动;@国际组织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奖励。 第三节生育调节一、生育政策 生育调节,是指以经济、行政、法律、医学手段调整人类的生育行为。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千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二、公民的生育权利 生育权,是指公民享有生育子女及获得与此相关的信息和服务的权利。 生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与生俱来,是先千国家和法律发生的权利,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的。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自由而负责任地决定生育子女的权力 公民有自由而负责任地决定生育子女的时间、数量和间隔的权利。 1974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口行动计划》指出,所有夫妻和个人都有自由而负责任地决定其子女入数和生育间隔,以及获得作出这种决定所需要的新信息、教育和方法的基本权利;夫妻和个入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应考虑到他们本人及他们未来孩子的生活需要,以及他们对社会所负有的责任。 我国公民生育权的行使应当符合炉己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要考虑到夫妻和个人对子女、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二)生育和不生育的权利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权利。 公民有权利选择生育与不生育,不生育也不应当受到歧视。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和不育的妇女;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 (三)夫妻双方在生育权上享有平等权利夫妻双方在生育权问题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联合国有关国际公约中提出,各国政府应当促进和鼓励妇女和男子平等参与家庭责任的所有方面,包括计划生育、育儿和家务。 (四)生殖健康权 1994年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中提出了“生殖健康”的概念。 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适。 生殖健康的内涵包括:O人们能够有满意、安全而且负责任的性生活,而不担心传染病和意外妊娠;@有生育能力,可以自主并负责地决定是否、何时、间隔多长时间生育以及生育多少;@妇女能够安全地通过妊娠和分挽,妊娠结局是成功的,婴儿成活并健康成长;@夫妇能够知情选择和获得安全、有效、负担得起和可以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 因此,生殖健康包括安全、满意、负责任的性生活,生育调节,母婴保健、优生优育,防治性病、艾滋病等多方面的内容。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同时,我国在计划生育过程中还十分重视帮助不孕症患者,运用辅助生育技术,帮助不育者实现生儿育女的愿望。 三、公民的计划生育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计划生育工作既反映了国家的总体利益,也充分考虑到公民的实际困难,它强调国家指导、群众自愿。 所以,公民应当规范生育行为,履行法定义务,依法负责任地行使生育权。 (一)依法决定生音子女的数量和间隔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我国法定婚龄为男不得早千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一般来说,按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结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晚婚后生育为晚育。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二)依法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防止非意愿妊娠;育龄夫妇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提倡己生育子女的夫妻选择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财政预算或者由社会保险予以保障。 (三)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违反国家生育政策,不符合法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 公民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给社会增加了负担,采取征收抚养费的办法,即要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适当补偿所增加的社会公共投入是必要的,也有利千维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入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计划生育奖励与社会保障一、计划生育的奖励计划生育奖励,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有利千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和个人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社会经济政策,运用奖励、优惠、优先、扶持、补偿等经济手段,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落实避孕节育措~OTE312第二十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制度施的公民及其家庭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多方面的实惠,以激励广大育龄群众自觉自愿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国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或者直接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对独生子女家庭、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和晚婚晚育者给予各种经济补偿、奖励、优先优惠和精神鼓励,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及其家庭基本项目的避孕节育服务的需要,以启动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引导人们主动地、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各项措施。 计划生育奖励措施,主要有:CD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经济,给予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待、优惠;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二、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是国家为解除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而建立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包括计划生育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等。 我国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包括生育社会保障和老年社会保障等。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国家鼓励保险公司举办有利千计划生育的保险项目。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办法。 生育社会保障,是指妇女由千生育子女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生育社会保障包括:生育社会保险、女职工孕期特殊劳动保护、女职工哺乳期母婴健康与收入保障生育女职工职业保障措施以及对无生活来源的孕产妇女的社会救助和商业保险公司开办的补充性母婴平安保险等。 老年社会保障,是指社会对老年人口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帮助,保证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制度。 老年社会保障的内容大致包括:@养老社会保险:指社会劳动者享有的退休养老金,是晚年生活的基本经济保障;@老年社会福利:是国家或者集体为改善和提高老年人口生活水平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和项目;©老年社会救济:是国家或者集体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口无偿提供各种生活帮助,以使其达到最低的生活标准的一项制度;@老年社会服务:指发展社会服务事业,为老年人口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老年公共医疗:年龄越高,发病率和就医率就越高,生活自理能力就越低,因而对医疗保健要求格外突出。 老年社会保障的内容及其保障标准取决千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 第五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原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指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对控制入口,实现计划生育笔记目标,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公民的生殖健康权利,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组成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改善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国家指导与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为此,CD公民享有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权,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国家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予以保障,中央财政对西部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国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鼓励研究、开发、引进和推广计划生育新技术、新药具。 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范围 (一)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咨询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咨询包括下列内容:@避孕节育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及其他生殖健康的科普宣传、指导和咨询;@提供避孕药具,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的指导、咨询、随访;@对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的,在手术前、后提供相关的指导、咨询和随访。 (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 县级以上城市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可以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下列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主要指按照避孕、节育技术常规,为了排除禁忌证、掌握适应证而进行的术前健康检查以及术后康复和保证避孕安全、有效所需要的检查;@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诊断、鉴定和治疗;@施行各种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术等恢复生育力的手术以及与施行手术相关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根据有关规定开展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服务。 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可以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下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放置宫内节育器;@取出宫内节育器;@输卯(精)管结扎术;@早期人工终止妊娠术。 (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控制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质批控制包括:O向公民提供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药具应当安全、有效,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技术标准;@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施行避孕、节育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应当征得受术者本人同意,并保证受术者的安全;@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 上述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针对育龄人群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宣传教育,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孕情检查、随访服务工作,承担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审批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必须符合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设置标准。 设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发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注明开展服务的项目。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在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注明开展服务的项目,并向同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通报。 乡镇已有医疗机构的,不再新设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但是,医疗机构内必须设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科(室),专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乡、镇既有医疗机构,又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各自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乡、镇没有医疗机构,需要设立计划生育\OTf. 314第二十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制度 技术服务机构的,从严审批。 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申请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的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入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O具有1名以上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其中,申请开展输卵(精)管结扎术、早期入工终止妊娠术的,必须具备l名以上执业医师;@具有与申请开展的项目相适应的诊疗设备;@具有与申请开展的项目相适应的抢救设施、设备药品和能力,并具有转诊条件;@具有保证技术服务安全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制度;@符合与申请开展的项目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条件。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个体医疗机构不得从事计划生育手术。 2.从事产前诊断和使用辅助生育技术的审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从事产前诊断的,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同意后,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使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育症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向同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通报。 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按照批准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项目执业,并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技术常规和抢救与转诊制度。 (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入员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中从事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服务人员,应当依法分别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师或者护士的资格,并在依法设立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 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应当依法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必须按照批准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手术术种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遵守与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常规、职业道德规范和管理制度。 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报告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统计制度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鉴定制度和报告制度。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发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发现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应当在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内同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重大事故、计划生育手术严重的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严重的或者新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当同时逐级向上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六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口的概念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但是,下列人员除外:@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入口计划生育工作,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提供必要的保障;建立健全流动人心L口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入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考核、监督。 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入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国务院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国务院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CD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并与相关部门有关人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及有关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与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入口计划生育工作,CD落实本级人民政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措施;@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检查和考核;@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汇总、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受理并及时处理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的举报,保护流动人口相关权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价格等部门和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三)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责,主要包括:@为离开户籍地的成年育龄妇女及时出具婚育证明;@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四)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责,主要包括:CD查验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及时补办婚育证明;@组织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指导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依法向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时向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依法落实流动人口依照规定在现居住地享有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四)流动人口现居住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流动人口现居住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有协助义务,包括: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流动人口婚育情况登记,协助了解本村或者本居住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相关信息。 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 (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 《流动入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享受下列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CD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等;@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还规定,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不得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协助查验婚育证明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涉及公民隐私的流动人口信息予以保密。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义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CD流动人口中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NOTE316第二十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制度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婚育证明;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提交婚育证明。 @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第七节法律责任 一、违法实施与计划生育相关手术的法律责任 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6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O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刑法》第336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的法律责任 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由卫生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卫生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取消其计划生育证明;出具证明的单位有过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法开展业务的法律责任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法律责任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五、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未按规定从事业务的法律责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以外的机构或者人员违反规定,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不履行协助计划生育管理义务的法律责任 相关部门和组织违反入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不履行协助计划生育管理义务的,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七、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生育子女的法律责任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按照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 思考题 1.什么是人口、计划生育? 2.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有哪些规定? 3.我国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我国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原则是什么? 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是什么? (张滨) 醒1第二十四章医疗损害责任法律制度 医疗损害,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有过错的诊疗行为或者有缺陷的产品以及不合格的血液等造成的患者损害。 医疗损害责任法律制度包括医疗损害主体的确认、医疗损害的预防与处置、医疗损害鉴定、医疗损害的行政处理与监督、医疗损害的赔偿等内容,对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概述—、医疗损害的概念 医疗损害目前没有法定概念。 《侵权责任法》所指的医疗损害,既包括有过错的诊疗行为引起的患者损害,也包括有缺陷的产品和不合格血液引起的患者损害。 过错,在民法上指因故意或过失而损害他入的违法行为。 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将侵害他人的权益而有意为之或听任损害的发生;过失,即行为人能注意、应注意而不予注意的主观心理状态。 缺陷,在产品质量法上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综上所述,医疗损害是指医疗活动中有过错的诊疗行为或者有缺陷的产品以及不合格的血液造成的患者损害。 二、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的关系 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 (—)医疗损害与医疗辜故相同之处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两者相同之处是:首先,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都发生在诊疗活动中;其次,都给患者造成了损害;再次,责任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 (二)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区别之处医疗损害与医疗事故两者明显区别是:首先,责任人不同。 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只能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而医疗损害的责任人除可以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外,还可以是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等。 其次,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同。 医疗事故造成的是人身损害,而医疗损害造成的除人身损害外,还可以是其他损害。 再次,责任人过错形式不同。 医疗事故只有过失一种形式,而医疗损害不但包括了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外,还包括了无过错。 三、医疗损害责任立法 对医疗损害进行专门立法是从医疗事故开始的。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该办法将医疗享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 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 该办法根据给患者直接造成损害的程度,将医疗事故分为三级;并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按行政区划成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对确定的医疗事故由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为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2002年国务院对《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从名称到内容进行了大幅度修订,出台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与1987年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该条例取消了医疗事故的分类,并将医疗事故由三级增加为四级;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政府组织调整为由医学会组织,并对确定的医疗事故由补偿改为赔偿。 同时,该条例首次较系统地规定了患者权利,如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等,并对患者及其家属实质性参与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作了制度性和机制性安排。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妥善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千效力等级的局限性,它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律适用上的二元化现象。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千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方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也不一致。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中存在的法律适用二元化现象损害了我国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影响司法公正,加剧了医患矛盾。 根据各方面意见,2008年12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新增加“医疗损害责任“一章。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简称《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七章是“医疗损害责任“,共11条。 法律的效力高千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据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与《侵权责任法》不一致的,应以《侵权责任法》为准。 为正确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2017年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13次会议通过《关千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7年12月14日起施行。 该解释的适用范围是:@患者以在诊疗活动中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害为由请求医疗机构,医疗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承担侵权责任的案件;@患者以在美容医疗机构或者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实施的医疗美容活动中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害为由提起的侵权纠纷案件;@患者死亡后,其近亲属请求医疗损害赔偿的;@支付患者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请求赔偿该费用的。 第二节医疗损害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主体 由于导致医疗损害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相应的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也各有不同。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医疗损害责任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需要赔偿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如果医务人员未尽到相应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患者依据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 医疗机构提交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书面同意证据的,可以认定医疗机构尽到说明义务,但患者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 《侵权责任法》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千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且不能取哪320第二十四章医疗损害责任法律制度得患者意见时,下列情形可以认定为《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不能取得患者近亲属意见:CD近亲属不明的;@不能及时联系到近亲属的;@近亲属拒绝发表意见的;@近亲属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情形,医务人员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立即实施相应医疗措施,患者因此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不予支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怠千实施相应医疗措施造成损害,患者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予支持。 《侵权责任法》还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 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损害责任主体是该缺陷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生产者和该不合格血液的提供机构;需要赔偿的,由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为了保护患者利益,方便索赔,《侵权责任法》规定,对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二、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博形 所谓过错推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致入损害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除非其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患者有损害,又有下列情形之—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CD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患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医疗机构提交由其保管的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等,医疗机构未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侵权责任法规定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但是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无法提交的除外。 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过错认定的因素 《关千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进行认定,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患者个体差异、当地的医疗水平、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资质等因素。 四、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现代医学还远没有发展到包治百病的阶段。 在已知晓并命名的7000多种疾病中,能彻底治愈的只有少数几种。 对大多数疾病来说,医学更多的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这不是医疗机构或者医生的问题,而是医学发展的局限性。 入类在与疾病顽强斗争中,需要研究的领域还很宽广,需要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6种情形不属千医疗事故:CD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在医疗活动中由千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3种情形,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CD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千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心七根据《关千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医务人员违反《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义务,但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患者请求医疗机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不予支待。 第三节医疗损害的预防与处置一、医疗损害的预防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做好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预防工作。 (一)依法执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二)加强培训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三)严格质蛊控制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四)制定预案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结果。 (五)保障患者权利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二、医疗过错行为的报告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O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医疗过错行为;@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争议。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 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错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O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造成患者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错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三、病历资料的填写与保管 病历资料分客观性病历资料和主观性病历资料。 客观性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主观性病历资料,包括死亡NOTE@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 《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个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四、病历资料的复印 患者有权查阅、复印或者复制自己的客观性病历资料。 患者要求复印或者复制自己的客观性病历资料,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 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 医疗机构应患者的要求,为其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 具体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五、病历资料和现场实物的封存 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争议时,主观性病历资料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 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 封存的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保管。 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六、尸检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进行尸检。 尸检必须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但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 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 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第四节医疗损害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损害鉴定《侵权责任法》没有规定医疗损害鉴定问题。 目前,与医疗损害鉴定有关的规定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千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千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入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断,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 《全国入大常委会关千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国家对从事法医类鉴定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方式与一般的法医类鉴定有很大区别,医疗事故心L技术鉴定的内容也不都属千法医类鉴定。 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如尸检、伤残鉴定等,属于法医类鉴定。 对此类鉴定事项,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由已列入鉴定人名册的法医参加鉴定为宜。 医疗损害争议解决的途径比较多,从诉讼角度说,可以分为诉讼解决和非诉讼解决。 诉讼解决是最终途径;但实践中,大多数医疗损害争议是由非诉讼解决的。 换句话说,大多数医疗损害鉴定是非司法鉴定。 现在从事医疗损害鉴定的机构主要是三类:@医学会;@司法鉴定机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 医学会主要进行诊疗行为引起的医疗损害争议鉴定;司法鉴定机构根据司法行政部门授予的业务范围进行司法鉴定;检验机构进行缺陷产品或者不合格血液的质量鉴定。 医疗损害鉴定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诊疗行为引起的医疗损害;二是缺陷产品或者不合格血液引起的医疗损害。 诊疗行为引起的医疗损害又分为故意行为引起的医疗损害和过失行为引起的医疗损害。 故意行为引起的医疗损害,涉嫌刑事犯罪,由公安部门负责侦查,医学会并不介入。 而缺陷产品或者不合格血液引起的医疗损害,依法需要由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质量检验,医学会并不具有相应资质,所以,医学会也不介入。 医学会开展的医疗损害鉴定内容只能是过失行为引起的医疗损害,实质上也就是医疗事故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千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于问题的解释》对人民法院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医疗损害鉴定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申请鉴定和委托鉴定 1.申请鉴定当事人依法申请对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的,入民法院应予准许。 患者无法提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入员有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依法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当事人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鉴定人。 当事人就鉴定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人民法院提出确定鉴定人的方法,当事入同意的,按照该方法确定;当事人不同意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2.委托鉴定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规定的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 委托医疗损害鉴定的,当事人应当按照要求提交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 提交的鉴定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更换或者补充相应材料。 (二)委托鉴定书 委托鉴定书,应当有明确的鉴定事项和鉴定要求。 鉴定人应当按照委托鉴定的事项和要求进行鉴定。 下列专门性问题可以作为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的事项:@实施诊疗行为有无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医疗机构是否尽到了说明义务、取得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书面同意的义务;@医疗产品是否有缺陷、该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的大小;©患者损伤残疾程度;@患者的护理期、休息期、营养期;©其他专门性问题。 鉴定要求包括鉴定人的资质、鉴定人的组成、鉴定程序、鉴定意见、鉴定期限等。 (三)鉴定意见 可以按照导致患者损害的全部原因、主要原因、同等原因、次要原因、轻微原因或者与患者损害无因果关系,表述诊疗行为或者医疗产品等造成患者损害的原因力大小。 鉴定意见应当经当事人质证。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鉴定组织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OTf. (二)鉴定的提起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三)专家库的建立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 专家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受聘千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 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并具备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法医可以受聘进入专家库。 医学会依照规定聘请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进入专家库,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符合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有义务进入专家库,并承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四)鉴定程序和方法 1.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材料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 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O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入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提供。 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未依照规定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责任。 2.抽取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医患双方应当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 在特殊情况下,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需要,可以组织医患双方在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鉴定或者函件咨询。 专家鉴定组入数为单数,涉及的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千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 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申请其回避:@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3.调查取证、听取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专家鉴定组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行合议制。 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答辩并进行核实。 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并积极配合调查。 必要时,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 当事人任何一方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不予配合的一方承担责任。 专家鉴定组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干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不得威胁、利诱、辱骂、殴打专家鉴定组成员。 芼记 (五)鉴定结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依据,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医疗事故争议案件的重要依据。 因此,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实事求是地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 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对鉴定过程的说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等级;@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六)鉴定费用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 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鉴定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五节医疗损害的行政处理与监督 —、医疗损害争议的行政处理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千重大医疗过错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千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对不能判定是否属千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 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争议,当事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申请应当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当事人对首次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二、医疗损害鉴定的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学会出具的技术鉴定书后,应当对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鉴定程序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组织调查,听取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争议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卫生行政部门经审核,对符合规定作出的技术鉴定结论,应当作为对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以及进行赔偿调解的依据;经审核,发现技术鉴定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要求重新鉴定。 ~OTE326第二十四章医疗损害责任法佳制度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逐级将当地发生的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以及依法对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的情况,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第六节医疗损害赔偿—、医疗损害赔偿项目 《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医疗损害赔偿途径 (一)协商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赔偿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争议,体现了医患双方依法处分民事权利、确认民事义务的自主权。 医患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制作协议书。 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程度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上签名。 (二)调解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赔偿争议,医患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第三方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 调解时,应当遵循医患双方自愿原则进行。 经调解,医患双方就争议事实、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 (三)诉讼解决发生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赔偿争议,医患双方不愿意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诉讼是解决医疗事故等医疗损害赔偿争议的最终途径。 第七节法律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千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有关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二、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CD接到医疗机构关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未及时组织调查的;@接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未心七在规定时间内审查或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未将应当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医疗事故争议移交医学会组织鉴定的;@未按照规定逐级将当地发生的医疗事故以及依法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上报的;@未按照规定审核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 三、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服务的;@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记抢救工作病历内容的;@未按照规定封存、保管和启封病历资料和实物的;@未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的;@未制定有关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的;@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未按照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未按照规定进行尸检和保存、处理尸体的。 四、发生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千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许可证。 五、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入员的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接受申请鉴定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出具虚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千受贿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 六、有关机构的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或者其他有关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1、]吊销其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CD承当尸检任务的机构没有正当理由,拒绝进行尸检的;@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的。 七、扰乱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法律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以医疗事故为由,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医疗损害的概念? 4.医疗损害鉴定有哪些规定? 5.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是什么? 记飞 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与优势,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法律制度确立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和基本原则,对中医药服务、中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及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节概述 —、中医药的概念 中医药,是指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这一概念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中医药发源千我国,是我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我国古代,中医药有各种代称,如岐黄、青誕、杏林、悬壶等。 近代以后,随着西学、西医传入我国,为了便千区分,我国本土原有的学术体系、医学体系就被称为“中学”“中医药”,从此“中医药”成了与“西医药”相对应的概念。 从国际上来看,”中医药”作为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许多国家的立法以“中医药”称呼我国的传统医药,如泰国《中医合法化条例》,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中医注册条例》等。 此外,有70多个国家与我国签订了包含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或者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 这些均表明”中医药”的称谓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共识。 (二)中医药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具有独特有效的系统思维模式及其知识体系,其所注重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复方用药等认识论和方法论特色,反映了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人体、生命、疾病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 中医药具有以下特点:@重视整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平”与“和“:中医认为人的健康在千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千阴阳的动态平衡;@强调个体化:中医诊疗体现为"辨证论治”,着眼千“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突出“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痉后防复”;@使用简便: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炎、推拿、拔罐、刮癌等非药物疗法。 总之,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与优势,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30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1954年11月,中央在批准中央文委党组《关千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团结中西医,正确地发挥中医的力量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这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医药的法律地位,为中医药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据。 2003年4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简称《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它的颁布实施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国务院以及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颁布了有关中医医疗机构、中药生产经营、中医药队伍建设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主要有《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建设验收标准》《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制定实施了地方中医药发展条例。 此外,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关千中医药发展的战略规划、纲要。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千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其中提出了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 三、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和基本原则 《中医药法》规定,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中医药成果人民共享 中医药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文化理念易千为入民群众所接受。 中医药工作以满足入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扩大中医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推进中医药与社区服务、养老、旅游等融合发展,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扯,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二)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中医药与西医药在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和实践应用上的平等地位,健全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制定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协调发展,共同为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三)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中西医相互学习,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开设现代医学课程,加强高层次中妇己西医结合入才培养。 中医医院在完善基本功能基础上,突出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推动综合医院、基层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331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项目,促进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机制,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四)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传承制度,系统挖掘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与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 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组织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制开发。 (五)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实施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构建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协同创新体系。 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 推动中药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非药物疗法。 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弘扬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 (六)坚持政府扶持、各方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把中医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相关规划、给予资金支持。 强化中医药监督管理,实施中医执业医师、医疗机构和中成药准入制度,健全中医药服务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鼓励社会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推动社会力量开办中医药服务机构。 四、中医药管理体制 《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五、中医药保障措施 (一)明确政府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的职责 《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待和条件保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药物政策等医药卫生政策,应当有中医药主管部门参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支持提供和利用中医药服务。 (二)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 《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价格管理权限,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 所谓合理,既要体现医务人员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价值,又要考虑人民群众购买中医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还要体现妥善处理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支持 《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部门在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条件、对医疗机构开展评估等方面应当考虑中医医疗机构,将符哪332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保障参保人接受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发展。 (四)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根据中医药特点对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标准,并及时修订。 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制定或者修订,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供公众免费查阅。 国家逐步推动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 (五)规范中医药评审、评估、鉴定活动《中医药法》规定,开展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与中医药有关的评审、评估、鉴定活动,应当成立中医药评审、评估、鉴定的专门组织,或者有中医药专家参加。 中医药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应坚持同行评议原则,避免用西医西药的标准衡量中医中药,确保评审、评估、鉴定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体现中医药特色、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六)促进和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促进和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第二节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机构 (一)中医医疗机构的概念中医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门诊部、诊所及其他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卫生机构。 《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 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应当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 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医疗机构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遵守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 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中医药法》还规定,国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入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 (二)中医医院的管理 根据《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中医医院是运用中医中药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工作制度《中医药法》规定,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并符合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 中医医院必须以中医中药为主,体现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医疗工作必须以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为指导,并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诊治水平。 2.科室设置和编制管理中医医院人员编制按病床与工作人员1:1.3~1:1.7设置。 病床数与门诊量之比按1:3计算;不符合1:3时,按每增减100门诊人次增减6~8人。 医生和药剂人员要高千西医综合医院的比例,护理人员可低千西医综合医院的比例。 在医生和药剂人员中,中医、中药人心L员要占绝对多数。 3.中药药剂管理根据《中药调剂室工作制度(试行)》和《中药库管理制度(试行)》的规定,中药药剂管理要做到:@中药加工炮制、贮藏保管、调剂煎熬配方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保证药品质量;@坚持使用中药为主的前提下,应该以饮片为主、中成药为辅;@重治轻补,严格中成药购销;@创造条件,开展中药剂型改革。 同时,《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 配制的制剂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中使用。 特殊情况下,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 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三)中医专科的管理 综合医院的中医专科和专科医院的中医科是中医医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学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医药法》规定,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 《关千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和《关千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医科的地位和作用,在医院内与其他各科同样重要。 中医科在诊断、治疗、护理、病历书写、病房管理等各个环节,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 中医病床一般应占医院病床总数的5%~10%。 (四)中医诊所备案管理 《中医药法》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上报所在地县级入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中医诊所应当将本诊所的诊疗范围、中医医师的姓名及其执业范围在诊所的明显位置公示,不得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 1.中医诊所的概念根据2017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诊所,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炎、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的诊所。 2.举办中医诊所的条件《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举办中医诊所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3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符合《中医诊所基本标准》;@中医诊所名称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符合环保、消防的相关规定;@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中医诊所。 3.中医诊所备案提交的材料主要是:@《中医诊所备案信息表》;@中医诊所主要负责人有效身份证明、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其他卫生技术入员名录、有效身份证明、执业资格证件;@中医诊所管理规章制度;@医疗废物处理方案、诊所周边环境情况说明;@消防应急预案。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还应当提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质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人身份证明。 备案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备案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4.中医诊所备案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医诊所的备案工作。 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且符合备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当场发放《中医诊所备案证》;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5日内一次告知备案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国家逐步推进中医诊所管理信息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网上申请备案。 5.中医诊所执业主要是:CD中医诊所应当将《中医诊所备案证汃卫生技术人员信息在诊所的明显位置公示。 @中医诊所的人员、名称、地址等实际设置应当与《中医诊所备案证》记载事项相一致。 中医诊所名称、场所、主要负责入、诊疗科目、技术等备案事项发生变动的,应当及时到原备案机关对变动事项进行备案。 @禁止伪造、出卖、转让、出借《中医诊所备案证》。 @中医诊所应当按照\OTf. 备案的诊疗科目、技术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对诊疗行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管理,并符合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有关规定。 ©中医诊所发布医疗广告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虚假、夸大宣传。 6.中医诊所的监督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医诊所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医诊所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诊所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诊所管理等情况的监督管理。 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自中医诊所备案之日起30日内,对备案的中医诊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相关材料进行核实,并定期开展现场监督检查。 中医诊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注销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告:O中医诊所停止执业活动超过1年的;@中医诊所主要负责人被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举办中医诊所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中医诊所自愿终止执业活动的。 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中医诊所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制度,对违规操作、不合理收费、虚假宣传等进行记录,并作为对中医诊所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五)医疗气功管理医疗气功,是指运用气功方法治疗疾病构成医疗行为的一种活动。 1.机构和人员管理根据2000年卫生部《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 医疗气功”列入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的“中医科其他“类中。 医疗机构申请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应向其登记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合格批准后方可开展医疗气功活动。 从事医疗气功活动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O具有中医执业医师或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经医疗气功知识与技能考试取得医疗气功技能合格证书。 2.监督管理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的各项规定。 主要是:O经批准开展医疗气功活动的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医疗气功人员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医疗气功人员应当按照其医师执业注册的执业地点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气功人员可独立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取得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医疗气功人员必须在中医执业医师指导下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医疗气功人员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操作技术规范,选择合理的医疗气功方法。 在临床进行实验性医疗气功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向患者本人或其家属说明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医疗机构和医疗气功人员,不得借医疗气功之名,损害公民身心健康、宣扬迷信、骗人敛财;@医疗机构和医疗气功人员,不得使用、制作、经营或者散发宣称具有医疗气功效力的物品;@组织开展大型医疗气功讲座、大型现场性医疗气功活动、规定必须严格管理的其他医疗气功活动,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审核批准。 (六)中医医疗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设备标准(试行)》和《中医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医机构应成立由领导、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对本单位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中医机构的一般医疗设备仪器,原则上不低千同级西医机构仪器的标准。 遵照“充分论证、统筹安排、重点装备、综合平衡"的原则,根据中医机构的任务、规模、技术力量、专业特长和财力,首先装备常规需要的基本设备,然后再考虑高、精、尖设备,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 具体要求是:O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建立管理档案,保证设备完好运转;@对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按照专管专用的原则,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使用率。 (七)中医医疗广告管理《中医药法》规定,医疗机构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335药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发布。 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应当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相符合,并符合《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二、中医从业人员 (—)中医从业人员的资格 中医从业人员,是指具备中医医学专业学历,取得医师资格并经注册,在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院校、中医科研单位、综合医院的中医专科工作的医务人员,以及未取得医学专业学历,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经过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人员。 《中医药法》规定,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二)中医从业人员的配备 中医医疗机构配备医务人员应当以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主要提供中医药服务;经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在执业活动中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在医疗活动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当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 (三)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为做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工作,2017年11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 1.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1)申请条件: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推荐医师不包括其指导老师。 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或者《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的;@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其指导老师应当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指导老师同时带徒不超过4名。 推荐医师应当为被推荐者长期临床实践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专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2)提交材料: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本人有效身份证明;@中医医术专长综述,包括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适应证或者适用范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说明等,以及能够证明医术专长确有疗效的相关资料;@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推荐材料;@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还应当提供跟师学习合同,学习笔记、临床实践记录等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的证明材料,以及指导老师出具的跟师学习情况书面评价意见、出师结论;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OTE336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还应当提供医术渊源的相关证明材料,以及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证明,或者至少10名患者的推荐证明。 2.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发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实行专家评议方式,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对实践技能和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考核。 根据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分为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进行考核。 经综合评议后,考核专家对参加考核者作出考核结论,并对其在执业活动中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进行认定。 考核合格者,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3.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组织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每年定期组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核时间应当提前3个月向社会公告。 4.中医(专长)医师执业注册中医(专长)医师实行医师区域注册管理。 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者,应当向其拟执业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提出注册申请,经注册后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 中医(专长)医师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执业范围包括其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 中医(专长)医师在其考核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执业。 中医(专长)医师跨省执业的,须经拟执业所在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 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者,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5.中医(专长)医师监督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及执业工作的管理。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管理。 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行为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其执业范围、诊疗行为以及广告宣传等进行监督检查。 中医(专长)医师应当参加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 中医(专长)医师通过学历教育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的,或者执业时间满5年、期间无不良执业记录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三、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从我国卫生事业和临床实践出发,由学贯中西医的医务人员,将中医药知识与方法和西医药知识与方法结合起来,取中、西医二法之长,以达到更好地防病治病效果的一种与中医、西医并立的医疗技术方法。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是我国卫生事业独创的工作方式。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 加强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 探索建立和完善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与模式,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 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 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第三节中药保护与发展一、中药的概念t记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的独特方法进行加工炮制并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明确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质及其天然加工品等,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1.中药材中药材的来源分为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类。 大部分中药材来源千植物,药用部位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等。 药用动物来自千动物的骨、胆、结石、皮、肉及脏器。 矿物类药材包括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物、矿物加工品,以及动物的化石等,如朱砂、石音、红粉、轻粉、雄黄等。 2.中药饮片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对中药材经净选、切片或进行特殊炮制后具有一定规格的制成品。 3.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过临床运用证实其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验方或秘方,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以中医处方为依据,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质批可控、安全有效、可批量生产的中药成方制剂。 中成药剂型由过去的丸、散、音、丹粗放制作发展到片剂、冲剂、胶觉,以及包括滴丸、贴膜、气雾剂和注射剂等各种剂型。 二、中药的生产 (一)中药材的生产 1.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提高中药材质量。 2.道地药材保护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3.中药材质量检测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并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的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做好中药材质械监测有关工作。 采集、贮存中药材,以及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管理规定。 4.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侧和定期普查,建立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待依法开展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繁育及其相关研究。 5.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管理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二)中药饮片的生产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保护中药饮片传统炮制技术和工艺,支持应用传统工艺炮制中药饮片,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研究。 对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本医疗机构医师处方的需要,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 医疗机构应当遵守中药饮片炮制的有关规定,对其炮制的中药饮片的质董负责,保证药品安全。 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三)中药新药的研制和生产 国家鼓励和支持中药新药的研制和生产。 国家保护传统中药加工技术和工艺,支待传统剂型中成药的生产,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根据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要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支待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 (四)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生产 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 《中医药法》规定,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千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根据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来源千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并直接申报生产:CD处方中不含毒性药材或配伍禁忌;@处方中药味均有法定标准;@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日用饮片量与古代医籍记载相当;@功能主治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适用范围不包括危重症,不涉及孕妇、婴幼儿等特殊用药人群。 该类中药复方制剂的药品说明书中须注明处方及功能主治的具体来源,说明本方剂有长期临床应用基础,并经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该类中药复方制剂不发给新药证书。 (五)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管理 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委托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其他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 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向委托方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应当依法取得制剂批准文号。 但是,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不需要取得制剂批准文号。 三、中药的经营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药品生产企业购进中药材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中药材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和购销记录制度,并标明中药材产地。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中药材,必须标明产地。 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不得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但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零售企业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在城乡集市贸易市场设点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 (—)质量管理 《中药商业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规定,中药经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检验机构或设置专职质量管理检验人员,负责中药购、销、存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检查和验收工作。 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 制定中药材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可追溯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与生产企业供应商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紧密相连。 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 利用大数据加强中药材生产信息搜集、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 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 (二)采购管理1.中药材、中药饮片采购采购、收购中药材、中药饮片首先鉴别真伪、优劣。 购进的中药材必须符合购进地药材质量标准要求,购进中药饮片必须符合购进地的“中药炮制规范”的质量标准要求。 2.中成药采购中成药的采购要求包括:@须是从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药品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药品经营企业购进;@须是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发给批准文号并注册商标和生产批号的品种;@包装和标志应符合有关规定和储运要求;@产品质量稳定。 (三)储存管理中药储存要求包括:O仓库应具备适合所经营商品特性的条件、环境;@毒剧和贵细中药应分别芼记存放并建立相应的库存养护设施;@商品入库时,应按凭证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并鉴别、检验,确认质量优劣、品种真伪;@把好商品出库验发关,变质和过期商品严禁发货。 (四)批发与零售中药批发单位应配备中药师以上的技术人员,对用户和患者应正确介绍商品的性能、用途、用法、用量、禁忌和注意事项等,不得夸大宣传。 发药时必须有质量核对和验发手续制度。 零售中药,必须做到:CD按剂型、用途分类陈列千货柜;@陈列时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一般药与消毒、防腐杀虫灭鼠药分开,凭医生处方销售的药品与一般药分开;@毒剧、麻醉药品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必须做到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专账记录;@建立清洁卫生制度,坚持定期清药斗,使药品不污染;@执行验收、验发、核对手续。 霉变潮解、虫蛙鼠咬等不合格品,严禁进店和出售;@调配处方必须经过审核,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 对有配伍、妊娠禁忌或者某一味药超出一次服用剂量的处方,应拒绝调配,必要时须经处方医生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四、中药品种保护 为了提高中药品种的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1992年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一)中药保护品种等级的划分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规定,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必须是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品种。 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列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的品种,也可以申请保护。 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一、二级。 (二)中药保护品种的保护期 1.中药—级保护品种保护期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分别为30年、20年、10年。 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保护期限的,由生产企业在该品种保护期满前6个月进行申报。 延长的保护期限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的审评结果确定;但是,每次延长的保护期限不得超过第一次批准的保护期限。 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在保护期限内由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生产企业和有关的药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和个人负责保密,不得公开。 负有保密责任的有关部门、企业和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必要的保密制度。 向国外转让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办理。 2.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保护期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为7年。 期满后可以延长7年。 申请延长保护期的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应当在保护期满前6个月,由生产企业依照规定的程序申报。 第四节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传承传播一、中医药人才培养(一)中医药教育的原则与要求《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发展中医药教育,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OJE《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沙提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及中医药临床科研领军人才;加强全科医生人才、基层中医药人才以及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等各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中医药职业技能人员系列,合理设置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岗位;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建立中医学专业认证制度,探索适应中医医师执业分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和高等院校开办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研究生教育,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名校和学科;健全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制度,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 (二)中医药学校教育和师承教音 1.中医药学校教育《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完善中医药学校教育体系,支持专门实施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发展。 中医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等,应当体现中医药学科特色,符合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 国家鼓励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2.中医药师承教育《中医药法》规定,国家鼓励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三)中医药继续教育 国家加强对中医医师和城乡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城乡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所在机构应当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二、中医药科学研究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 国家鼓励组织和个人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 国家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以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 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医药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以及其他对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项目的科学研究。 三、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中医药传承 1.中医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中医药法》规定,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遴选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相关的学术资料。 属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传承活动。 2.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 国家对经依法认定属千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心己和生产工艺实行特殊保护。 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341 (二)中医药文化传播 《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鼓励组织和个人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 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进行中医药知识宣传,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节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的概念 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促进和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拥有自己民族的医药。 但各民族医药发展状况很不平衡,目前,藏、蒙古、维吾尔、倷、朝鲜、壮、哈萨克等7种民族医已经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体系。 全国有藏、蒙古、维吾尔、倷、朝鲜、壮、苗、瑶、回、彝、土家、布依、侗、哈萨克、羌共15个少数民族设立本民族医药的医院。 民族药材品种共5000余种,《中华本草》民族药卷收录藏药396种、蒙药422种、维药423种、倷药400种。 全国民族药制药企业共300余所,其中藏、蒙、维、苗药产业规模较大。 (—)截族医学 藏族医学已有12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其理论体系主要是三元素学说(风、胆、痰)。 公元8世纪末的《四部医典》是藏医学的经典著作。 目前,我国的藏医主要分布在西藏以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 (二)蒙古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以藏医《四部医典》为基础,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医疗实践,产生了《蒙医正典》等古典医学巨著,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以“三邪“学说(赫衣、希拉、巴达干)为主要理论体系的蒙医理论。 目前蒙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地。 (三)维吾尔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早就与内地的中医有广泛的交流,形成了包括四元素(土、水、火、风入四津(血津、痰津、胆津、黑胆津)及五行(金、木、水、火、土)等内容的理论体系。 目前维医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喀什、和田、吐鲁番等地。 (四)俸族医学倷医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古老的贝叶经上,就有用倷文刻写的医药、方剂、制剂等内容。 目前俸医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倷族自治州和德宏倷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此外,苗族、壮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宝库增添了光彩。 二、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族人民健康的作用。 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千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年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进一步提出,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将民族医药发展纳入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建设,支待有条件的民族自治地方举办民族医医院,鼓励民族地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民族医\OTE342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药科,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族医医院和诊所。 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保护、理论研究和文献的抢救与整理。 推进民族药标准建设,提高民族药质量,加大开发推广力度,促进民族药产业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保持和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遵循民族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民族医药;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民族医药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发展。 (二)服务能力建设《关千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切实加大投入,改善就医条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群众对民族医药服务的需求,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民族医科(室);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优势与作用。 (三)发掘继承和科学研究 在过去整理研究民族医药文献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宪成一批民族医药文献的校勘、注释、出版工作,并将其中的重要著作汉译出版。 对历史上无通行文字的民族医药深入发掘整理,继续将口传心授的医药资料编著成书,保存保护下来。 加强对民族医药发展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支持,重点开展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及临床治疗方案整理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常见病与多发病民族医药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筛选推广一批民族医药适宜技术。 (四)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现有民族医药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举办高等民族医药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医药系,或设立相应的专业、专业方向,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医药积极开展专业研究生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的医学专业教育加入民族医药内容。 继续扶持建设藏医、蒙医、维药、俸医等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加强其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 逐步完善民族医药教材。 继续做好全国老民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民族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造就一批民族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加强农村、社区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鼓励民族医药人员参加民族医药技术骨干培训、乡村医生民族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和城市社区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 鼓励在职的中医药、西医药人员积极学习民族医药知识与技能。 (五)医药服务监督管理 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民族医诊疗技术的准入和民族药使用的管理。 健全民族医医疗机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民族医医疗机构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规范民族医药服务市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用药安全。 (六)知识产权保护和药用资源保护利用 建立民族医药文献出版、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审查制度,完善相应的保密措施,避免民族医药传统知识不当泄密或流失。 明晰民族医药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研究建立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名录及其数据库,规范民族医药的开发和利用行为,防止对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不当占有和利用。 建立民族药濒危品种和道地药材养殖种植基地;建立民族药自然保护区,加强家种、家养驯化研究;建立规范的民族药材生产基地,保证民族医医疗的需要;对民族药材和民族成药实行原产地保护和标识保护。 (七)加强组织领导《关千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医药的投入,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各级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心七责民族医药工作,在制定实施中医药工作计划和方案时,要将民族医药工作纳入其中;要做好民族医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343药法制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和对外合作,在民族医药的有关审批和鉴定活动实行同行评议制度。 第六节法律责任 —、中医药主管部门未履行职责的法律责任 《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未履行本法规定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二、中医诊所超出备案范圈开展医疗活动的法律责任《中医药法》规定,中医诊所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 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做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聘用上述不得从事管理工作入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或者由原备案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 三、中医医师超出注册执业范围从事医疗活动的法律责任《中医药法》规定,经考核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师超出注册执业范围从事医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四、未依照规定备案的法律责任 《中医药法》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由中医药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 五、违法发布中医医疗广告的法律责任 《中医药法》规定,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由原审查部门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1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 发布中医医疗广告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依照《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六、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法律责任《中医药法》规定,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思考题 I.中医药的概念是什么? 2.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344第二十五章中医药法律制度 3.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有哪些规定? 4.中医从业人员管理有哪些规定? 5.中药的生产和经营有哪些规定? 6.中医药教育和科研有哪些规定? 7.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有哪些规定? 8.怎样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学? (田侃) 干。 第二十六章红十字会法律制度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 红十字会法律制度确立了红十字会的性质和组织、职责与权利、红十字标志的使用、红十字会的财产与监管等制度,对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保障和规范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概述 —、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 19世纪中叶,瑞士人亨利·杜南开创了以人道、博爱、和平、进步为宗旨的国际红十字运动。 1863年10月,欧洲16个国家代表参加的首次外交会议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 1864年8月,上述国家签订的《改善战地陆军伤员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成为最早的红十字会法。 1949年8月签订的日内瓦四公约进一步确认了红十字会运动的原则和精神,成为红十字会运动的国际法准则,即《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难船员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和《关千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关千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关千保护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 1986年第25届红十字国际会议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运动章程》,将国际红十字运动改称为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 现在,国际红十字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RC)是世界上三大国际组织之一,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组成。 2013年11月12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第19届全体大会及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代表会议接纳塞浦路斯、南苏丹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新成员。 至此,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成员国达189个。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认为,和平不仅仅是没有战争,而且还是各国和入民之间积极合作。 合作应以尊重、自由、独立、国家主权、平等、人权为基础,以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满足人民需求为基础。 为此,《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运动章程》指出,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运动在履行其职责时,恪守下列基本原则。 人道一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 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 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一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一—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一—本运动是独立的。 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工作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待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志愿一—本运动是个志愿救济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统-一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 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346第二十六章红十字会法律制度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普遍-~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 在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二、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Re d Cross Society of China)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千1904年3月10日在上海创立。 1912年1月15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会的成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1950年进行了协商改组。 1952年,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恢复了中国红十字会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 截至2011年底,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334个地(市)级红十字会、2848个县级红十字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十字会、铁路系统红十字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 100多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奉行国际红十字人道主义(humani sm)理念,不断发扬光大”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无论是在战时、灾时,还是在平时,始终不分种族、民族,不分宗教、信仰,致力千”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开展人道主义救助、救护、救援等方面做了大噩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中国红十字会立法 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保障和规范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简称《红十字会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这是国家首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红十字会的宗旨、性质、地位、作用、职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红十字会法》进行了修正。 2017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红十字会法》进行了修订,自2017年年5月8日起施行。 1996年1月29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简称《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 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规范红十字会内部事务,中国红十字会依据《红十字会法》制定了《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灾害救济原则与条例》《中国红十字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管理办法》《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助规则》《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标志标明性使用规定》《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关千开展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活动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红十字会的性质和组织一、红十字会的性质《红十字会法》规定,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遴守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确立的基本原则,依照中国批准或者加入的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红十字会的组织 根据《红十字会法》,中华入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教育程度,承认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并交纳会费的,可自愿参加中国红十字会。 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通过申请可以成为红十字会的团体会员。 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 国家支待在学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全国建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对外代表中国红十字会。 县级以上地方按行政区域建立地方各级红十字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工作入员。 全国性行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行业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对外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对内指导全国红十字会的工作,会址设在北京。 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各级红十字会会址设在同级政府所在地。 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和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分会。 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级红十字会的工作,下级红十字会向上级红十字会报告重要事项。 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开展与自己职责有关的活动,接受人民政府的支持、资助和监督。 《红十字会法》规定,各级红十字会设立理事会、监事会。 理事会、监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向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理举会民主选举产生会长和副会长。 理事会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执行委员会是理事会的常设执行机构,其人员组成由理事会决定,向理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监事会民主推选产生监事长和副监事长。 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工作受监事会监督。 第三节红十字会的职责与权利一、红十字会的职责《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字会履行下列职责:1.开展救援、救灾的相关工作,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在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提供紧急救援和人道救助。 2.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组织志愿者参与现场救护。 2.开展备灾救灾工作,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救灾物资,建设和管理备灾救灾设施;@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开展救护和救助工作;@根据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由总会向国内外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在辖区内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及时向灾区群众和受难者提供急需的人道援助,参与灾后重建。 348第二十六章红十字会法律制度 3.开展应急救护和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学校和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和人群中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救护;提高应急条件下的应急救助能力和水平。 4.建设和管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 5.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推动工作,与各级人民政府共同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6.开展社会救助及相关服务工作,包括:CD对易受损入群进行救助,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在社区、农村中建立红十字服务站,开展服务群众、宣传培训、募捐救助等活动;@开展帮助寻找失散亲人、重建家庭联系等其他人道服务工作。 7.依法开展和推动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工作;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和教育、关心爱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他人道救助工作。 8.开展有益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9.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 10.宣传国际人道法、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总会承担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 11.依法开展募捐活动;在公共场所设置红十字募捐箱并进行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自主处分募捐款物。 12.兴办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社会福利事业。 13.参加国际人道救援工作:开展与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14.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 (二)红十字会在战时和武装冲突时期履行的职责依据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红十字会在战时和武装冲突时期履行下列职责:1.组织红十字救护队,参与战场救护。 2.在武装部队中依法协助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对战区平民进行救助。 4.协助战俘、被监禁者及难民与家人取得联系,转交钱物,并为此建立必要的通信渠道。 5.参与探视和见证交换战俘。 二、红十字会的权利 《红十字会法》规定,在战争、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中,执行救援、救助任务并标有红十字标志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有优先通行的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救援、救助、救护职责。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进一步明确了红十字会的具体权利。 1.执行人道主义救助任务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受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保护,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2.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佩戴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和标有红十字标志的物资、交通工具优先通行。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为执行救助任务的需要,红十字会救援人员优先使用交通、通信等资源。 4.红十字会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5.红十字会接受的国(境)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救灾物资,享受国家有关减税、免税政策。 有关部门优先安排运输和办理有关放行手续。 1夕记6.红十字会开展活动和宣传工作,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应积极支持。 第四节红十字标志的使用—、红十字标志 《红十字会法》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 红十字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规定的外,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使用红十字标志。 红十字标志具有保护作用和标明作用,二者不得混淆使用。 二、红十字标志的保护性使用 红十字标志的保护性使用,是标示在战争、武装冲突中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人员和设备、设施,即在战争、武装冲突中,冲突各方对依照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的规定佩戴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和标有红十字标志的处所及其物品、医务运输工具,必须予以保护和尊重。 (-)红十字标志保护性使用要求 红十字标志作为保护性标志使用时,不得在标志上添加任何内容。 用在旗帜上的,红十字不得触及旗帜的边缘;用在臂章上的,红十字应当置于臂章的中间部位;用在建筑物上的,红十字应当置千建筑物顶部的明显部位。 红十字作为保护性标志使用时,应当在尽可能远的地方或者不同的方向得以辨认;在夜间或者能见度低时,应当以灯光照明或者用发光物装饰。 (二)可以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的人员 在武装冲突中,下列人员可以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医疗人员和工作人员;@红十字会的工件人员和医务人员;@经国务院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外国红十字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军用的和民用的医务运输工具上的医务入员和工作人员;@经国务院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国内外的志愿救助团体入员和民用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国务院或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的部门签发的身份证件。 (三)可以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的机构或组织 在武装冲突中,下列机构或者组织及其处所、物品、医务运输工具可以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武装力量的医疗机构;@参加救助活动的红十字会;@经国务院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国内外的志愿救助团体和医疗机构;@经国务院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国际组织。 国家武装力量的医疗机构使用红十字标志,应当符合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规定。 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人员、处所及其物品、医务运输工具在和平时期也可以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作为标志。 三、红十字标志的标明性使用 红十字标志的标明性使用,是标示与红十字活动有关的人或者物。 (一)红十字标志标明性使用要求红十字标志作为标明性标志使用时,在红十字下方必须有红十字会的名称或者名称缩写,并不得将红十字置千建筑物顶部。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会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履行职责时,应当佩戴标有红十字的小尺寸臂章;不履行职责时,可以佩戴标有红十字的小尺寸胸针或者胸章。 (二)可以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入员可以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包括:@各级红十字会专(兼)职工作人员;@红十字会会员;@红十字青少年会员;@红十字会志愿工作者;@红十字会雇用的人员。 (三)可以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场所可以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场所包括:@红十字会机关使用的建筑物;@红十字会的医院、硕血站、救护站(点);@红十字会的备灾救灾中心、仓库;@红十字会兴办的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红十字会开展赈济、救护、募捐等活动的场所。 (四)可以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物品、运输工具可以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物品、运输工具包括:O红十字会的宣传印刷品、办公用品、纪念品;@红十字会的徽章、臂章、奖章、证章、证书;@红十字会的救护器械、器材;@红十字会用于备灾救灾的衣、食、药品等物资的包装;@红十字会用千救助的运输工具;@红十字会开展募捐活动的物品。 在上述规定的人员、场所、物品、运输工具范围以外需要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由红十字会总会批准。 四、红十字标志的禁止使用 《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字标志和名称受法律保护。 禁止利用红十字标志和名称牟利,禁止以任何形式冒用、滥用、篡改红十字标志和名称。 《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规定,红十字标志不得用千下列情形:O商标或者商业性广告;@非红十字会或者非武装力量的医疗机构;@药店、兽医站;@商品的包装;@公司的标志;@工程设计、产品设计;@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规定可以使用红十字标志以外的其他情形。 对千滥用红十字标志的,红十字会有权要求其停止使用;拒绝停止使用的,红十字会可以提请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节红十字会的财产与监管一、红十字会财产的来源《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字会财产的主要来源是:O红十字会员缴纳的会费;@境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款物;@动产和不动产的收入;@人民政府的拨款;@其他合法收入。 国家对红十字会兴办的与其宗旨相符的公益事业给予扶持。 (—)会费会费是红十字会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按期交纳会费是会员应尽的义务。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规定,会费分为个人会员会费和团体会员会费。 会费的收缴、使用与管理应坚待统筹安排、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二)募捐募捐,是指各级红十字会根据宗旨依法募集资金、物资、财产权利的过程。 《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字会可以依法进行募捐活动。 募捐活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有关规定。 红十字会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捐赠的款物,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 捐赠人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红十字会应当做好相关记录。 捐赠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红十字会应当按照募捐方案、捐赠人意愿或者捐赠协议处分其接受的捐赠款物。 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红十字会应当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 红十字会违反募捐方案、捐赠人意愿或者捐赠协议约定的用途,滥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赠人可以向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国红十字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管理办法》规定,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动产、不动产和权利均属千该办法所指的捐赠财产,包括资金、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服务、使用权等。 1.募捐管理各级红十字会在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中,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第二十六章红十字会法律制度351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以募捐和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 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应当严格遵守国际公约、《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等法律法规关千红十字标志使用的规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地方红十字会和行业红十字会的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 各级红十字会应当加强对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的管理,规范募捐和接受捐赠行为。 各级红十字会应当制定表彰奖励办法,对捐赠人给予相应的荣誉和表彰。 通过各级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捐赠的捐赠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2.组织募捐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在本辖区或本行业内开展募捐工作。 总会根据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决定是否发出全国募捐呼吁,或通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出国际募捐呼吁。 各级红十字会应积极拓展现场、邮局、银行、互联网、手机等捐款渠道,通过网站、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布捐赠信息,可在机场、车站、宾馆、商场、银行、医院、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设置红十字募捐箱。 各级红十字会可开展义演、义卖、义赛等活动募捐,也可利用公益项目和专项基金的形式募捐。 募捐行为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红十字会名誉。 3.接受捐遣各级红十字会根据救灾、救助和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需要依法接受捐赠。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合法的、有处分权的财产,应按照法律规定或约定及时办理所有权移交手续。 接受捐赠必须开设专户,建立专账。 对千接受的捐赠财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登记入账。 二、红十字会财产的监管 《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字会应当建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公开和监督检查制度。 红十字会的财产使用应当与其宗旨相一致。 红十字会对接受的境外捐赠款物,应当建立专项审查监督制度。 红十字会应当及时聘请依法设立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对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向红十字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红十字会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红十字会财产的收入和使用清况依法接受人民政府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红十字会接受社会捐赠及其使用情况,依法接受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红十字会的财产。 (-)会费的管理与使用 《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规定,会费由红十字会的组织部门统一管理。 @会费必须应用于为会员提供服务以及开展与红十字会宗旨相一致的各项活动,不得挪作他用;@会费使用须经各级红十字会执行委员会或办事机构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各级红十字会应建立会费收缴、使用与管理制度。 会费的具体财务工作由各级红十字会指定专人负责,建立收支明细账目,实行会计、出纳分设。 每年将会费收支情况向理事会报告;@基层红十字会应将收缴的会费上交上一级红十字会,其中的80%用于基层红十字会,使用时由基层红十字会制定使用预算,报上级红十字会批准后实施。 县地(市)、省级红十字会应将收缴会费的30%逐级上交上一级红十字会,70%留本级红十字会。 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比照省级红十字会的比例和做法,向总会上交会费;@基层红十字会要将个人会员的会费交纳情况张榜公告,县级以上红十字会有个人会员的应将个人会员会费交纳情况张榜公告。 县级以上红十字会要向会员和下级红十字会开具会费的合法收据;@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情况要做到公开透明。 基层红十字会每年要张榜公告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各级红十字会每年向上级红十字会报告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要接受上一级红十字会对会费收缴、使用与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NO在352第二十六章红十字会法律制度(二)募捐和接受捐赠财产的管理《中国红十字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管理办法》规定:I.各级红十字会接受捐赠后,应及时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捐赠票据,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依法妥善保管和使用。 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计算,由捐赠方提供注明捐赠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证明,否则不得开具公益性捐赠票据。 各级红十字会接受捐赠的财产具有社会公共财产的性质,由接受捐赠的红十字会按照《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独立自主地管理处分,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各级红十字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财产登记,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千任何违背红十字宗旨的商业行为或无偿提供给商业机构使用。 2.各级红十字会接受捐赠的财产,以尊重捐赠人的意愿为原则,必须用于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救助工作。 与捐赠人达成一致捐赠意愿的,应按捐赠意愿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 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书面同意。 对于没有具体捐赠意向的捐赠财产,可以根据红十字事业和社会救助需要使用。 3.各级红十字会接受的捐赠财产,包括从捐款中支出的用千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资金和项目支持费的使用、管理情况,应每年向理事会报告并定期向社会公告,接受国家审计部门、审计机构的审计。 各级红十字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积极实现捐赠财产的保值增值;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受赠财产的管理使用制度。 4.各级红十字会应当认真对待捐赠人查询捐赠财产使用、管理情况的要求,并听取捐赠人的意见和建议。 各级红十字会应当建立、健全捐赠财产使用、管理信息的反馈制度,及时向捐赠人反馈捐赠财产的去向和使用情况。 捐赠函或捐赠协议对千捐赠财产使用、管理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按照约定向捐赠人如实反馈相关信息。 第六节法律责任一、侵占红十字会财产及违反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字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审计、民政等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O违背募捐方案、捐赠人意愿或者捐赠协议,擅自处分其接受的捐赠款物的;@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财产的;@未依法向捐赠人反馈情况或者开具捐赠票据的;@未依法对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的;@未依法公开信息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侵害红十字会财产的法律责任 《红十字会法》规定,自然人、法入或者其他组织盗窃、损毁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红十字会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法律责任 《红十字会法》规定,自然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阻碍红十字会工作入员依法履行救援、救助、救护职责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277条第3款规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碍公务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四、违反使用红十字标志规定的法律责任 《红十字会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冒用、滥用、篡改红十字标志和名称的;@利用红十字标志和名称牟利的。 红十字会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上两种行为的,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红十字会有权予以劝阻,并要求其停止使用;拒绝停止使用的,红十字会可以提请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CD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会员、红十字青少年会员以外的人员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非红十字会使用的建筑物及其他场所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非红十字会的医疗机构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不属千红十字会的物品、运输工具等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有违反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规定使用红十字标志的其他情形的。 违反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关千红十字标志的禁止使用规定,擅自使用红十字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使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l万元以下的罚款。 武装力量中的组织和人员有违反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规定行为的,由军队有关部门处理。 五、损害红十字会名誉的法律责任 《红十字会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制造、发布、传播虚假信息,损害红十字会名誉,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l.红十字会的性质是什么? 2.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是什么? 4.红十宇标志的保护性使用有哪些规定? 5.红十字标志的标明性使用有哪些规定? 6.红十宇会募捐和接受捐赠财产的管理与使用有哪些规定? (乐虹)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新编常用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汇编(2017年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2]乔晓阳.母婴保健法法律条款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解释.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4]王陇德、张春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5]卞耀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