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局部解剖学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1二、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2三、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4四、解剖操作的基本技术与方法5,. 第一章头部9 第二章颈部40 第一节概述40—、境界与分区40二、表面解剖40第二节颈部的层次结构42一、浅层结构42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43第三节颈前区45一、舌骨上区45二、舌骨下区46第四节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53一、胸锁乳突肌区53二、颈根部55第五节颈外侧区58一、枕三角58二、锁骨上三角59第六节颈部淋巴引流59—、颈上部淋巴结59二、颈前区淋巴结60三、颈外侧区淋巴结61第七节颈部解剖操作61—、解剖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区61第八节临床病例分析-习斥沪二、胸膜反折线的体表投影75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76第五节肺76一、位置和体表投影76二、结构76三、血管78四、淋巴引流79五、神经79第六节纵隔79一、概述79二、上纵隔81二、下纵隔83. 第四章腹部 四、纵隔间隙88五、纵隔淋巴结 8890第七节胸部解剖操作夕 —、解剖胸壁、胸膜和肺90二、解剖纵隔92第八节临床病例分析93。 系关的症 股腹与 壁侧外前腹 结食胃十d多步胰徙¥\各芸盲 $114148.操作13腹脉脉干』”“醮 管腺动静池感尿上主腔糜交丛部摸既肾输肾腹下乳腰腰腹~一 三六 第第。 壁膜侧腹区外与上 剖剖剖解解解 四、解剖结肠下区153五、解剖腹膜后隙154 第七节临床病例分析155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o158 第一节概述158—、境界与分区158二、表面解剖158第二节盆部158一、骨盆整体观158二、盆壁肌159三、盆脯159:::::]酰160161、、护麟,第—节概述191一、境界与分区191二、表面解剖191第二节层次结构192—、浅层结构192二、深筋膜193二、肌层194四、深部血管和神经196五、脊柱198第三节沓柱区解剖操作205一、切口205二、层次解剖206第四节临床病例分析207第一节概述210—、境界与分区210二、表面解剖210第二节肩部212—、腋区212三、肩脾动脉网219第三节臂部219—、解剖臂前区、肘前区及前臂前区241三、解剖腕前区与手掌面243四、解剖三角肌区、肩押区、臂后区、肘后区及前臂后区244五、解剖腕背区与手背面245第八节临床病例分析246第一节概述249一、境界与分区249二、表面解剖249第二节臀部250一、境界250二、浅层结构250三、深层结构251第三节股部253一、股前内侧区253二、股后区259第四节膝部260一、膝前区260二、膝后区260三、膝关节动脉网262第五节小腿部262一、小腿前外侧区262::35一、踝前区与足背265二、踝后区266三、足底268O。 本书测试卷 局部解剖学regi onal(or topograp hic)anatomy是按照人体的局部分区来研究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体表标志与投影以及层次和毗邻关系等的科学。 它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各学科,尤其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影像诊断学等的重要基础,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一、局部解剖学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 学习局部解剖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解剖dissecting与观察obse1"ving入体标本,使学生掌握人体各部位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以及层次和毗邻关系,从而为学习临床课程,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局部解剖学的主要学习手段是对人体标本进行解剖和观察,实践性很强,因此,运用以下正确的思维形式和学习方法有助千提高学习的效果。 1.理论指导实践局部解剖学开课于系统解剖学之后,本教材也是先介绍各部位器官结构的理论知识,再介绍解剖操作。 对系统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局部结构理论知识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对人体局部实际解剖和观察的效果。 因此,学生课前必须预习课程、课中认真听讲,方可对人体结构有系统了解,对局部结构心中有数,解剖操作才能做到“下刀从容",解剖出来的结构才能境界分明、层次清晰、结构完整。 2.掌握解剖技能局部解剖学的基本技能是解剖操作和结构观察。 要做好解剖操作,必须熟悉各种解剖器械的使用方法和各种人体结构的解剖要领,要亲手操作、亲自剖割,才能观察明了人体各区域、各器官结构的形态特点、层次配布和毗邻关系等。 如果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能够把所解剖区域的人体结构绘制成简图,则可以增强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实现“锦上添花”。 3密切联系临床局部解剖学是介于基础和你床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时要密切联系临床应用实际,注意推演解剖的人体各部位器官结构和毗邻关系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手术治疗时的应用目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本版教材每章都设有“临床病例分析"的内容,学生要利用好这些典型病例,加强对疾病多发部位、标志性结构、手术易损结构和常见手术入路等临床相关间题的学习和讨论,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4注意体表标志人体的体表标志在疾病诊断和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因此在解剖前要注意重要结构体表标志的们摸和体表投影的观察,还可以利用自己和同学的身体来学习表面解剖,掌握体表的标志和人体结构在体表的投影。 5重视相关知识断层解剖和管腔铸型等相关知识有助于深刻理解局部解剖学。 断层解剖可在人体不同断面上,在保持结构于原位的状态下显示其形态变化与位置关系,对研究器官与结构的位置、层次和毗邻具有重要价值。 血管铸型能以逼真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再现血管的走行、分支与分布;其他管腔铸型,如支气管、肝管等铸型,有利于展示器官的内部管道。 因此,了解断层解剖和管腔铸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效果。 6借助新兴媒体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已成为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推动了自主学习的开展。 网上资源丰富,不但有人体形态结构的二维图像,还有三维和动态三维图像,对学习解剖学很有帮助。 另外,本教材的数字资源内容包括各章节PPT和案例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可在电脑或手机等终端学习。 二、人体的分部、层次和基本结构 入体可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包括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和四肢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可进一步分成若干个亚区。 头部与躯干部的基本特点大致相同,均由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骨骼等按层次共同构成腔壁,围成腔室,容纳并保护中枢神经、感觉器官、内脏器官等。 四肢的结构,以骨骼为支架,肌跨越关节附着于骨,深筋膜包裹着肌,浅筋膜封裹于皮下。 全身各局部、各器官均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 现将与解剖操作有关的人体基本结构的特点分别介绍如下:皮肤skin,覆于体表,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是体内结构的重要保护装置。 组织学上皮肤可分为两层,浅层为表皮,深层为真皮。 真皮突起无数乳头,嵌入表皮深面,真皮深面借结缔组织纤维束(皮肤支持带)与浅筋膜相连。 人体各部皮肤厚薄不一(O.5~4mm),通常肢体屈侧皮肤较薄,伸侧较厚,但手、足的皮肤相反。 手掌、足底及项、背、肩部皮肤最厚,眼脸、乳房、阴茎、小阴唇的皮肤最薄。 另外,身体各部的皮肤纹理(Langer线)也不一致,做皮肤切口时应注意上述特点。 (二)浅筋膜 浅筋膜superfic i al fascia又称皮下筋膜或皮下组织,属疏松结缔组织,内有纤维交织且富有脂肪,几乎遍布于全身皮下。 浅筋膜的发育情况因人而异,儿童、女性及丰腴者浅筋膜较厚;老年、男性及瘦弱者则相反。 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因器官机能的不同,浅筋膜的厚度也不一致:腹壁、臀部的浅筋膜较厚,有储脂作用;而眼脸、乳头、乳晕、阴茎等处浅筋膜甚蒲,几为缺如。 浅筋膜内纤维束的强弱和松紧,关系到皮肤的移动性以及解剖时剥离皮肤的难易。 头皮、项背、手掌、足底等部的浅筋膜致密,使皮肤紧密连接千深部结构。 其他部位的浅筋膜则较疏松并富有弹性。 浅筋膜内有浅动脉、浅静脉、浅淋巴管及皮神经分布(图0-1)。 浅动脉一般细小不明显,难以寻找。 而腹股沟区的三条浅动脉(见相应章节)则位置恒定、易千辨认,临床上常用其建立皮瓣。 浅静脉数量较多,且显而易见,有的相当粗大。 浅静脉一般不与动脉伴行,行程中多相互吻合,并常与深静脉相交通,浅静脉最后穿深筋膜注入深静脉。 浅淋巴管丰富,但很细小,管壁薄而透明,难以辨认。 浅淋巴管行程中的某些部位(如头、颈、腋窝、腹股沟等处)可见到淋巴结。 皮神经先在深筋膜深侧,然后穿出深筋膜,在浅筋膜内行进,并以细支分布于皮肤。 浅筋膜 后骨筋膜鞘 小腿三头肌 肌间隔 浅静脉 肺骨肺骨长、短肌肌间隔 肌间隔血管神经鞘 小腿骨间膜胫骨 前骨筋膜鞘 胫骨前肌皮肤 (三)深筋膜 深筋膜deep fascia又称固有筋膜,是位丁浅筋膜深面并包裹着肌的纤维组织膜。 身体各部的深筋膜,其厚菏强弱有所不同,躯干部者较弱,四肢者较强,上肢者较弱,下肢者较强。 四肢的深筋膜还深入肌群之间并连于骨,构成肌间隔。 腕、踝部深筋膜在局部特别增厚,形成支持带,约束其深面的肌腿。 某些部位的深筋膜作为肌的起止点,增强成健样结构,如胸腰筋膜、骼胫束等。 深筋膜还可包绕血管神经束形成血管神经鞘,或包被某些器官形成筋膜鞘(娱),或有骨参加包裹骨骼肌和血管神经称为骨筋膜鞘。 在某些部位两层深筋膜之间,或在深筋膜与肌、骨等器官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充填,称筋膜间隙,感染时脓液可在间隙中积聚荽延。 在解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各处深筋膜的厚蒲、纤维走向及与肌的关系,还要注意其形成的结构,如肌间隔、支待带、血管神经鞘等(图0-1)。 (四)肌 肌muscle(指骨骼肌)绝大多数起止千骨骼,部分肌可附着于筋膜、关节翍、韧带等处,少数肌附着千皮肤、黏膜或构成脏器壁(脏器横纹肌)。 每块肌有特定的血管、神经分布,其动脉与支配该肌的神经伴行成束,循肌间到肌,在肌的特定部位进入肌内,此处为该肌的血管神经门,也称肌门。 某些肌或腮在与骨、关节埏、筋膜的接触处,往往有滑膜袭形成。 痪壁菲菏,毅内有滑液,有减少摩擦的作用。 关节附近的滑膜痪有的与关节腔相通。 在手足一些贴邻骨面的长)健上,深筋膜与滑膜痰共同形成双层筒状的腮鞘,鞘的外层称腮纤维鞘,内层称胞滑膜鞘。 (五)血管 包括动脉artery和静脉vein,二者常与神经ne1-ve伴行。 1.动脉管径较伴行静脉小,壁厚,腔圆,有弹性。 没有灌注固定液的人体标本,动脉颜色发白,管腔内空虚,不含血液。 2静脉管径较同级动脉粗,管壁较薄,弹性较差。 人体标本的静脉管腔内常含有凝固的血块,呈紫蓝色。 静脉内有瓣膜,瓣膜处明显膨大,且含淤血。 静脉的屈支多,吻合多,浅静脉常在皮下吻合成网;深静脉常与动脉伴行,与中、小型动脉伴行的静脉常为两条,位于动脉的两侧。 (六)淋巴管与淋巴结 1.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除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较粗外,一般都很细小,壁菏透明,不经染色一般不易辨别。 2.淋巴结lymph node为实质性结构,常呈扁椭圆形,灰红色,中等硬度。 解剖时所见的淋巴结如黄豆大小者,多为正常;如有蚕豆大小或更大,则常为病态。 淋巴结常沿血管分布,多位于人体的凹窝或较隐蔽处。 (七)神经 神经nerve呈白色条索状,多与血管伴行,形成血管神经束。 有的还被结缔组织鞘包裂,只有剖开鞘后才能观察其内的血管和神经。 内脏神经常缠绕在脏器和血管壁上形成神经丛,解剖时较难分离。 (八)骨与骨连结骨bone构成人体的支架,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如颅保护脑、椎管保护脊髓、胸廓保护心、肺、肝、脾等,骨表面供骨骼肌附着。 骨连结joints为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笠,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后者又称关节,常有一些重要的辅助结构,如韧带、关节唇、关节盘、滑膜襞和滑膜痰等。 (九)脑与音髓 脑brain位千颅腔内,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六部分,脑的表面由内向外有软脑膜、脑蛛网膜和硬脑膜包绕,十二对脑神经连于脑。 脊髓spi nal cord位于椎管之中,由内向外被软脊膜、脊简蛛网膜和硬脊膜封裹,有31对脊神经与之相连。 (十)内脏 内脏viscera是指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分布于头、颈、胸、腹、盆各部。 按结构可分其为两类,一类是有腔型(中空型)器官,内含管腔,管壁为分层结构,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另一类是实质性器官,多为分叶性结构,如肝、胰、肾、睾丸等,也有的实质性器官不分叶,例如卵巢。 实质性器官的血管、神经一般集中进出脏器,进出处称为该脏器的“门”。 三、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 (—)解剖器械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局部解剖学,进行解剖操作,首先必须进行解剖器械的准备。 常用的解剖器械包括解剖刀、解剖摄、解剖剪、血管钳、拉钩、肋骨剪、椎管锯和咬骨钳等。 每种器械又有不同的大小和型号。 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器械。 要保证解剖操作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率,必须保持解剖刀和解剖剪等的锋利。 每次解剖操作完成以后,必须把所有使用过的解剖器械擦拭千净,妥善保存,防止生锈,防止刀尖和刀刃等受到损坏。 同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误伤自己和他人。 (二)解剖器械的使用1解剖刀sca l pe l是解剖操作最先使用的器械。 刀刃用千切开皮肤和切断肌;刀尖用千修洁血持器械相互配合,通常是右手持解剖刀或解剖剪,左手持解剖慑;有时也可两手同时持解剖摄,配合操作,分离血管和神经。 使用解剖慑一般采用执笔式,动作要简洁规范,不可用力推扭,以免造成摄尖对合不良(图0-4)。 二_亘三一二二二二》 3解剖剪sc issors有长短弯直之别,剪尖有尖头和圆头之分,也有一尖一圆的,应该按需要选择使用。 圆头解剖剪一般用于剪开组织或剪断神经、血管,也可以用于撑开或分离组织;一尖一圆的或尖头的直剪,常用于剪线或拆线。 解剖操作最常用的为尖头剪。 正确使用解剖剪的方法是,将右手的拇指和环指各伸入解剖剪的一个环内,中指放在环的前方,示指抵压在解剖剪的运动轴处,起到稳定和定向的作用(图0-5)。 尸? 4.血管钳或称止血钳hemostatic forceps主要用千钳夹皮肤,协助翻皮。 也常用千分离软组织及神经、血管等,还用于钳夹肌胞、韧带等韧性结构,起牵引固定的作用。 其握持方法与解剖剪相同(图0-5)。 5拉钩hook有宽窄不同、钩端深浅不同和弯曲度不同的多种类型。 一般用千牵拉、暴露和固定结构,以利于深层结构的解剖操作。 6其他解剖器械肋骨剪,常用于剪断肋骨;椎管双刃锯,常用千打开椎管;弓型锯,常用千锯开颅骨;咬骨钳,用千咬断骨并修整骨的断端等。 四、解剖操作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一)皮肤剥离法 首先,在皮肤拟作切口的部位,用锐子尖划一线痕,再沿此线痕将解剖刀的刀尖与皮肤呈直角刺入,感到抵抗力突然减小时,提示刀尖巳经抵达浅筋膜,立即将刀刃倾斜呈45°,持稳解剖刀,切开皮肤。 切皮深度以切透皮肤而不伤及浅筋膜为宜。 要注意体会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和强度。 用有齿解剖摄或止血钳牵起皮瓣的一角,用解剖刀紧贴真皮与皮下组织之间,切断皮下致密结缔组织,剥离皮肤,掀起皮片(图0-6)。 如果不需要解剖和观察皮下结构,可以将皮肤和皮下组织一并掀起,直接暴露深筋膜,项部和背部的皮肤与皮下组织结合紧密,常不易剥离,为节省时间可用此法。 人体解剖常用皮肤切口如图0-7所示。 (二)浅筋膜解剖法解剖浅筋膜的目的,主要是寻找观察浅筋膜中皮神经、浅静脉和浅动脉。 在面部和颈部皮下还要注意解剖和观察面肌及颈阔肌等皮肌;在女性标本要注意解剖观察乳腺。 皮神经可从其穿出深筋膜处开始,用剪刀分离,沿其走向剖查,直至其神经末梢。 浅静脉和浅动脉位于浅筋膜中,一般隐约可见。 但人体较胖脂肪组织太厚时,则不易直接见到。 此时应沿其可能经过的部位,切开皮下脂肪,再用剪刀分离,将其暴露。 某些部位的浅筋膜内有浅淋巴结分布。 可用刀尖分开皮下结缔组织,找到淋巴结后,用摄子提起。 推开淋巴结周围的结缔组织,可见与淋巴结相连的输入与输出淋巴管。 腹股沟部是以此法观察淋巴结及其淋巴管的最佳部位。 女性乳房是胸前区浅筋膜中的重要结构,既可原位解剖,也可整体取下,离体解剖。 解剖方法为钝性刮除脂肪组织,显露乳腺(见相应章节)。 保留需要继续观察的皮神经、浅静脉和浅动脉等结构,将浅筋膜全部去除,暴露深筋膜。 (三)深筋膜解剖法深筋膜包被于肌的表面。 通常用有齿解剖摄将深筋膜提起,用解剖刀的刀刃紧贴肌的表面切断深筋膜的纤维。 运刀方向可与肌纤维的方向一致,也可与肌纤维的方向垂直。 人体各部位深筋膜的厚度、致密程度、与肌的结合关系等有很大差异。 四肢与背部的深筋膜厚而致密,可成片切除;躯干的大部分深筋膜与深面的肌结合牢固,只能小片切除;某些部位的深筋膜作为肌的起点,如前臂上1/3的筋膜,或形成)健鞘,如腕部,很难切除;在头颈和四肢的一些部位,深筋膜还形成血管神经鞘、筋膜隔和支持带等重要结构,解剖时要小心辨认。 全身最易剥离的深筋膜为胧二头肌筋膜,最难剥离的是背阔肌的筋膜。 学生应通过解剖不同部位的筋膜,体会深筋膜的特点,理解其功能。 (四)肌解剖法解剖肌要注意修洁出肌的边界,去除肌表面的结缔组织,即上述的深筋膜,观察肌的位置、形态、层次、起止、肌纤维的走行方向、肌腹和肌腿的配布及血管、神经的分布,并注意理解该肌的作用。 有时,为了观察深处的结构,需要将肌切断。 此时应注意断端尽量整齐;营养和支配肌的血管和神经应尽械保持完整。 若需同时切断并排的两块或数块肌时,每块肌的断端应错开1-2cm,以便日。 了,归》| 论绪 后复位观察。 (五)血管神经解剖法 解剖血管和神经的目的是将其清晰地暴露并观察之。 通过解剖操作,认清它们的起始、层次、毗邻、走行、分支和分布范围,需注意有无变异情况出现。 解剖应该从粗的血管和神经开始,由粗到细,仔细剖查,直到进入器官为止。 操作以钝性分离为主。 对千粗大的血管神经束,可先用刀尖沿血管和神经的走向,划开包绕它们的结缔组织。 然后用无齿的解剖慑提起血管或神经,沿其两侧,用解剖剪做钝性分离(图0-8)。 清除血管或神经周围的结构时,应该在直视下小心进行。 去除较粗大的静脉,应作双重结扎,在结扎线之间剪断。 较小的伴行静脉可直接清除。 (六)浆膜腔探查法 人体内,有胸膜腔、心包腔和腹膜腔等多个浆膜腔,形态各异、大小不同,易发生感染、积液或肿瘤细胞转移扩散。 探查浆膜腔的目的,是为了体会和了解其位置、形态、境界、毗邻和大小等。 探查浆膜腔的主要方法,是切开浆膜的壁层以后,用手伸入浆膜腔,按一定的顺序仔细探查浆膜腔的各个部分,特别是壁层和脏层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移行和反折处。 如果遇到浆膜腔内有明显的粘连,可以用手指小心进行钝性分离以后再探查;如果遇到浆膜腔内液体较多,影响探查,可用电吸引器吸除后再进行探查。 (七)脏器解剖法 解剖脏器的目的是暴露和观察其形态、位置、毗邻和内部结构,探查其血管和神经的分布等。 所以,首先要原位暴露脏器,观察其位置、表面形态、浆膜配布、毗邻关系和体表投影,然后解剖暴露其血管和神经。 必要时再切断其血管、神经和功能管道等固定装置,整体取下脏器,进行离体解剖观察,如心、肝肾等。 (八)骨性结构处理法骨组织坚硬,不同部位的骨可用不同的器械处理。 如用肋骨剪剪断肋骨,用椎管锯打开椎管,用钢丝锯或弓型锯锯开颅骨,用咬骨钳咬断骨和修整骨的断端。 骨的断端常较锐利,应避免被扎伤。 五、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 1要体现人文精神局部解剖所用的人体标本均来源千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遗体捐献者,是医学生无言的老师。 建议在首次解剖课前,做默哀仪式,有条件的学校可同时进行献花仪式。 解剖过程中,要遵循人道主义精神和医学伦理的规则,自觉地尊重和爱护标本。 解剖时要举止庄重,严肃认真,要像在患者身上实施手术一样,精益求精,不随意破坏任何一个结构,借此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风范。 2.要珍惜动手机会局部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既是理论强化课,又是技能训练课。 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实施人体解剖对医学生来说,机会十分难得,因此一定要重视解剖操作,珍惜解剖操作机会。 要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异味剌激,勤动手,善观察,多动脑。 要注意团结协作,加强讨论总结,充分利用人体标本,在努力学好局部解剖学理论的前提下,初步掌握与外科手术相关的操作技能。 3.要认真做好预习预习是保证解剖操作正确规范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措施。 每次解剖操作之前,必须认真研读教材的文字和插图,复习有关的系统解剖学知识,对照有关解剖学图谱、解剖网站和解剖操作录像,准备好解剖器械,了解将要解剖内容的重点、难点和顺序,做到心中有数。 4.要规范解剖操作规范的解剖操作是保证解剖质量和学好局部解剖学的必要前提,也能为临床外科手术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必须严格按照教师和教材规定的解剖步骤和操作要求,按层次依次进行。 既要解剖清楚,暴露充分,又不可盲目切割,任意行事。 5.要仔细观察辨认观察和辨认解剖结构,是学习局部解剖学的关键和目的。 要边解剖,边观察,注意辨认,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6.要重视变异与畸形在解剖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与教科书的文字描述或图谱显示有所不同的现象,会遇到文字和图谱没有反映的变异或畸形。 变异是指某些结构呈现的个体差异,出现率可高可低,往往对外观和功能影响不大;畸形是指异常的形态和结构,出现率相当低,往往对外观或功能有严重影响。 某些变异(如血管的起点、走行和分支类型)和畸形(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所以,在解剖过程中,一旦发现变异或畸形,要及时报告老师,让更多的同学一起观察,并开展讨论和研究,抓住不可多得的机会丰富自己的解剖学知识。 (崔慧先) 第一节概述 头部h ead可分为颅与面两部分。 颅的内腔为颅腔,容纳脑及其被膜、相应的血管、神经、脑脊液,面部有视器、位听器、口、鼻等器官。 鼻腔与口腔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门户。 视器、位听器以及口、鼻黏膜中的味器和嗅器属特殊感受器。 一、境界与分区 头部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与颈部区分。 头部又以眶上缘、颠弓上缘、外耳门上缘至乳突的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二、表面解剖 (—)体表及骨性标志头部的下述体表及骨性标志,对于头部结构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图1-1,图1-2)。 1.眉弓superciliary arch为位千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弓状隆起,男性隆起较显著。 眉弓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2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有时成孔,即眶上孔,位千眶上缘的内、中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2.5cm,眶上血管和神经由此通过。 用力按压时,可引起明显压痛。 据统计,两侧均呈切迹者占59.2%,两侧成孔者占36.1%,一侧成孔而另一侧为切迹者占4.7%。 3.眶下孔infraorb ita l foramen位于眶下缘中点的下方约0.8cm处,眶下血管及神经由此穿眶上切迹(孔) 眶下孔下鼻甲 上颌骨 频孔\,:乡/ 顶骨 上颖:/乙————斗~额骨 下颍线·: 溺骨人5喝— 枕外隆 下颌角下颌体 过。 此处可进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4.额孔mental foramen位千下颌第二前磨牙根下方,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或其稍上方距正中线约2.5cm处。 此孔呈卯圆形,开口多向后上方,有颊血管和神经通过,为颊神经麻醉的穿刺部位。 颊孔的位置和开口方向均有随年龄变化,位置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在7~8岁儿童略低于成人,15岁时接近成人位置,脱牙老人由于下颌牙槽吸收则多接近下颌体上缘;开口方向在婴儿期朝前上方或前方,6岁以后则朝向后上方。 眶上切迹(孔)、眶下孔和颊孔三者之间的连线,一般为一条直线(图1-1)。 5.翼点pterion为额、顶、颐、蝶四骨汇合之处,位于颠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约3.8cm)处,多呈“H”形。 翼点是颅骨的菏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沟,沟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6.颗弓zygomatic arch由颇骨的额突和额骨的颖突共同组成,全长均可触及。 额弓上缘,相当于大脑半球颓叶前端的下缘。 颠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对应,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7耳屏t ra gus为位于耳甲腔前方的扁平突起。 在耳屏前上方约1cm处可触及颇浅动脉的搏动。 耳屏前方也可以检查颓下颌关节的活动情况。 11前因点b regma为冠状缝与矢状缝的相交点,故又名冠矢点。 新生儿此处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仍为结缔组织膜性连接,呈菱形,称为前因anterior fontanelle,在1~2岁时闭合。 临床上可借前冈的膨出或内陷,判断颅内压的高低。 12人字点lambda为矢状缝与人字缝的相交点。 有的人此处呈一线性凹陷,可以触知。 新生。 第—章头部 儿的后因即位于此处。 后因较前冈为小,呈三角形,出生后3~6个月即闭合。 患侚倭病和脑积水时,前、后因均闭合较晚。 13枕外隆凸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是位千枕骨外面正中的最突出的隆起,与枕骨内面的窦汇相对应。 枕外隆凸的下方有枕骨导血管,颅内压增高时此导血管常扩张,施行颅后窝开颅术若沿枕外隆凸做正中切口时,注意勿伤及导血管和窦汇,以免导致大出血。 14.上项线superior nuchal line为自枕外隆凸向两侧延伸至乳突的骨峭,内面与横窦平齐。 (二)体表投影为了判定脑膜中动脉和大脑半球上外侧面主要沟回的体表投影,可先确定以下6条标志线(图13)。 CD下水平线:通过眶下缘与外耳门上缘;@上水平线:经过眶上缘,与下水平线平行;@矢状线:是从鼻根越颅顶正中线到枕外隆凸的弧线;@前垂直线:通过颤弓中点;@中垂直线:经棵突中点;@后垂直线:经过乳突基部后缘。 这些垂直线向上延伸,与矢状线相交。 1.脑膜中动脉的投影本干经过前垂直线与 后垂直线中垂直线前垂直线下水平线交点;前支通过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后支则经过后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脑膜中动脉的分支状况,时有变异。 探查前支,钻孔部位在距额骨额突后缘和颤弓上缘各4.5cm的两线相交处;探查后支,则在外耳门上方2.5cm处进行。 ::2.中央沟的投影在前垂直线和上水平线交点与后垂直线和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介千中下水平垂直线与后垂直线间的一段。 中央沟位于冠状缝的后方约两横指,且与冠状缝平行,其上端在鼻根与枕外隆凸连线中点后方1cm处。 3.中央前、后回的投影分别位于中央沟投图1-3大脑主要沟回和脑膜中动脉的体表投影影线前、后各l.5cm宽的范围内。 4.运动性语言中枢的投影通常位千左侧大脑半球额下回后部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其投影区在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相交点稍上方。 5.外侧沟的投影其后支位于上水平线与中央沟投影线夹角的等分线上,前端起自翼点,沿颇骨鳞部上缘的前份向后,终于顶结节下方不远处。 6.大脑下缘的投影为由鼻根中点上方1.25cm处开始向外,沿眶上缘向后,经额弓上缘、外耳门上缘至枕外隆凸的连线。 第二节面部 面部可划分为眶区、鼻区、口区和面侧区,后者又分为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本节仅叙述面部浅层结构、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一、面部浅层结构 (一)皮肤与浅筋膜 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 移动性视其与深部组织连接的松紧情况而定,脸部连接疏松,鼻尖等部位连接紧密。 面部皮肤含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痪,是皮脂腺袭肿和痄肿的好发部位。 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肪聚成的团块,称颊脂体。 脸部皮下组织少而疏松,此部位易形成水肿。 浅筋膜内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穿行。 由于血供丰富,故面部创口愈合快,抗感染能力亦。 较强,但创伤时出血较多。 面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借多条途径相交通,因此面部感染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尤其是口裂以上,两侧口角至鼻根的三角形区域,因该处面静脉缺乏静脉瓣,感染向颅内扩散的可能性更大,被称为“危险三角区”。 面部的小动脉有丰富的内脏运动神经分布,反应灵敏,当情绪激动或患某些疾病时,面部的色泽也随之变化。 (二)面肌面肌属于皮肌,薄而纤细,起自面颅诸骨或筋膜,止于皮肤,收缩时使面部呈现各种表情,故又称表情肌。 面肌主要集中在眼裂、口裂和鼻孔的周围。 面肌由面神经支配,面神经受损时,可引起面瘫。 (三)血管、淋巴引流及神经1血管分布于面部浅层的主要动脉为面动脉,有同名静脉伴行(图1-4)。 眶上和滑车上血管、神经 耳颐神经 颍浅 面神经颍支 腮腺 腮腺管 枕小神经 面神经颊支 咬面动、静脉颈外静面神经下颌缘支 耳大神经J111,11111\\~ 面神经颈支 (1)面动脉facial arte1-y:千颈动脉三角内起自颈外动脉,穿经下颌下三角,在咬肌止点前缘处,出现于面部。 面动脉行程迂曲,斜向前上行,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眺,改称内眺动脉angular arte1-y。 面动脉的搏动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交处可以触及。 面动脉供区出血时,压迫此点可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面动脉的后方有面静脉伴行,浅面有部分面肌覆盖,并有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和颈支越过。 面动脉的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和鼻外侧动脉。 (2)面静脉fac ial vein:起自内眺静脉,伴行于面动脉的后方,位置较浅,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成面总静脉,穿深筋膜,注入颈内静脉。 面静脉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交通。 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面肌的收缩可促使血液逆流进入颅内。 2.淋巴面部浅层的淋巴管非常丰富,吻合成网。 这些淋巴管通常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和颊下淋巴结。 此外,面部还有一些不恒定的淋巴结,如位千眶下孔附近的颠淋巴结,颊肌表面的颊淋巴结和位于咬肌前缘处的下颌淋巴结。 以上3群淋巴结的输出管,均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3神经面部的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面肌的运动神经是面神经的分支。 (1)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为混合神经,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3大分支,其感觉支除分布于面深部外,终末支穿面颅各孔,分布千相应区域的皮肤。 以下只叙述3个较大的分支。 三叉神经3个主支在面部的分布以眼裂和口裂为界,眼裂以上为眼神经的分支分布,口裂以下为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两者之间为上颌神经的分支分布(图1-5)。 颈神经背支 三叉神经{上颌神经 丛分支 二、面侧区 面侧区为位于颤弓、鼻唇沟、下颌骨下缘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之间的区域,包括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本节重点叙述后两个区域。 (一)腮腺咬肌区 此区主要结构为腮腺、咬肌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等。 1腮腺parot id gland略呈锥体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向咽旁,可分为浅、深两部,通常以下颌骨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作为两者的分界(图1-6)。 0咽方1田际谨霪^/倡罩嚎飞岂霓、肛\乙L...._、...-,'`3(“丛飞也I下颌后静脉颈内动茎脉了二JjJ;二三勹`=`己置:(今:-上也止—..L/I-r-.6[寸,拒II副神经颈内静脉交感干L --腮腺二腹肌后腹 图1-6腮腺和面侧区的水平断面(左侧,下面观) (1)腮腺的位置和毗邻:腮腺位于面侧区,上缘邻接额弓、外耳道和颇下颌关节;下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浅部向前延伸,覆盖千咬肌后份的浅面;后缘邻接乳突前缘及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上份;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 腮腺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深部血管神经相邻。 这些肌肉、血管神经包括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紧贴腮腺的深面,并借茎突与位于其浅面的颈外动脉分开(图1-7,图1-8)。 (2)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 腮腺鞘与腮腺结合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由于腮腺有致密的筋膜鞘包裹,炎症时常引起剧痛。 腮腺鞘的浅层特别致密,而深层薄弱且不完整,腮腺化脓时,脓肿不易从浅层穿透,而穿入深部,形成咽旁脓肿或穿向颈部。 因化脓性腮腺炎为多数小叶性脓肿,故颖浅动、静脉和耳颖神经面神经颖支耳前淋巴结副神经二腹肌后腹迷走神经·r舌下神经\沁\\.O图1-7腮腺及穿经腮腺的结构面穿入腮腺,行于下颌后静脉的前内侧,至下颌颈平面分为两个终支。 上颌动脉行经下颌颈内侧入颇下窝;颓浅动脉在腮腺深面发出面横动脉,然后越额弓至颇区。 耳颖神经auri c ulotemporal nerve穿入腮腺鞘,经腮腺深面至颇区。 当耳颖神经因腮腺肿胀或受肿瘤压迫时,可引起由颇区向颅顶部放射的剧痛。 4.咬肌masseter muscle起自额弓下缘及其深面,止于下颌支外侧面和咬肌粗隆。 该肌的后上部为腮腺所覆盖,表面覆以咬肌筋膜,浅面有面横动脉、腮腺管、面神经的颊支和下颌缘支横过。 咬肌与颇肌、翼内、外肌共同组成咀嚼肌(图1-9),它们都作用于颖下颌关节,受三叉神经第三支的运动纤维支配。 咽上缩肌 5.颗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又称下颌关节,是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颇骨的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的联合关节。 关节襄上方附于下颌窝及关节结节周缘,故关节结节完全在关节巍内;下方附千下颌颈。 关节巍外侧有韧带加强。 关节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盘周缘附于关节痪,故将关节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 关节森的前份较薄弱,下颌关节易向前脱位(图l40)。 颖下颌关节属千联动关节,即两侧关节必须同时运动。 下颌骨可作上提、下降、后退和侧方运动。 张口时下颌体下降并伴有下颌头和关节盘向前的运动,故大张口时,下颌体。 降向下后方,而下颌头与关节盘滑至关节结节下方。 如果张口过大且关节埏过分松弛时,下颌头可滑至关节结节前方而不能退回关节窝,造成下颌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时,必须先将下颌骨拉向下,超过关节结节,再将下颌头纳回下颌窝内。 (二)面侧深区此区位于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其上部通颖窝。 下颌窝关节盘关节结节 1.境界面侧深区有顶、底和四壁,顶为蝶骨大翼的颖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图1-11)。 关节结节 下峭 外耳道下裂 二/``:匡腮孔 上颌裂 牙槽孔 上颌骨 2内容面侧深区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的血管、神经通过。 翼丛与上颌动脉位于颇下窝浅部,翼内肌、翼外肌、下颌神经及其分支位于深部(图1-12,图1-13)。 (1)翼内、外肌翼内肌位千颖下窝的下内侧部,冀外肌位于上外侧部。 两肌腹间及其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有血管与神经交错穿行。 (2)翼丛pterygoid plexus:是位于颇下窝内,翼内、外肌与颖肌之间的静脉丛。 翼丛收纳与上颌动耳颍神经颍浅动脉颖肌颖浅静脉上牙槽后动脉咬肌神经上颌动脉翼外肌面神经上颌动脉颊动脉下牙梢神经颊神经下牙槽动脉翼内肌颈外动脉舌神经下颌后静脉颊肌图1-12面侧深区的血管神经(浅部) 第—章头部 三叉神经感觉根 翼内 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 翼丛与上颌动脉位于颐下窝的浅部;翼内、外肌,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则位于颖下窝的深部。 翼丛通过眼下静脉和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相通,故口、鼻、咽等部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3)上颌动脉max让lary artery: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经下颌颈的深面入颖下窝,行经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经翼上颌裂入翼腮窝。 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志可分为3段(图1-14)。 眶下动脉副脑膜中动脉翼外肌眶下动脉脑膜中动脉\)-上牙槽动脉上颌动脉—一咬肌动脉颊动脉下牙槽动脉一一、翼内肌翼肌动脉下颌支颊肌第1段:位千下颌颈深面,自起点至翼外肌下缘。 其主要分支有:O下牙槽动脉inferior alveolar arte1-y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分支至下颌骨、下颌牙及牙蛾,终支出颊孔,分布于颊区;@脑膜中动脉middle meningeal arte1-y行经翼外肌深面,穿耳颐神经两根之间垂直上行,经棘孔入颅,分布于颐顶区内面的硬脑膜。 第2段:位千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分支至翼内、外肌、咬肌和颖肌,另发出颊动脉buccal arte1-y与颊神经伴行,分布于颊肌及颊黏膜。 第3段:位于翼腮窝内,主要分支有:O上牙槽后动脉posterior superior al veolru·arte1-y向前下穿入上颌骨后面的牙槽孔,分布于上颌窦、上颌后份的牙槽突、牙、牙限等;@眶下动脉inferior orbital arte1-y经眶下裂、眶下管、出眶下孔,沿途发出分支,分布千上颌前份的牙槽突、牙、牙限,最后分布于下脸及眶下方的皮肤。 (4)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1ve:为三叉神经最大的分支,自卵圆孔出颅进入颇下窝,主干短,位千翼外肌的深面。 下颌神经发出的运动支支配咀嚼肌,包括冀内肌神经、翼外肌神经、颇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 下颌神经还发出下述4个感觉支(图1-15)。 /,'7/颖深神经 下颌神.一咬肌 颊动脉 ;:面:经;二)/了可? 荨神经 上颌动脉 舌神经 翼突下颌缝 下颌支 三、面部的间隙 面部的间隙位于颅底与上、下颌骨之间,是散在于骨、肌肉与筋膜之间的间隙,彼此相通。 间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沿间隙扩散,主要叙述以下3个间隙(图1-16)。 颖肌 祗`、4九钏 颈内动脉 咽鼓管 翼外肌 鼻腔俾` 下牙槽动脉、神经 咽肌\氯\\ 翼内 (一)咬肌间隙masseter space 为位千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神经即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 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颌第三磨牙,许多牙源性感染如第3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二)翼下颌间隙pterygomandibular space 位千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与咬肌间隙仅隔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 上界为翼外肌下缘,下界是翼内肌在下颌支附着处,前界为颐肌、颊肌,后界为腮腺和下颌支后缘。 间隙内容下牙槽神经、下牙槽动、静脉及疏松结缔组织。 翼下颌间隙向前与颊肌和咬肌之间的颊间隙相通,向后隔颈深筋膜浅层与咽旁间隙相邻,向上与颖下间隙相通。 翼下颌间隙的感染,常来自下颌磨牙的炎症。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就是把药液注射千此间隙内。 (三)舌下间隙sublingual space 呈马蹄铁型,上界为口底黏膜,下界为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前外侧为下颌舌骨肌起点以上的下颌骨体内侧面骨壁,后界止千舌根。 间隙内有舌下腺、下颌下腺的深部及腺管、下颌下神经节、舌神经舌下神经和舌下血管等。 舌下间隙向后在下颌舌骨肌群后缘处与下颌下间隙相交通,向后上与翼下颌间隙相通,两侧在前方相通。 第三节颅部 颅部由颅顶、颅底和颅腔三部分组成。 颅顶又分为额顶枕区和颓区,并包括其深面的颅顶诸骨。 颅底有内、外面之分。 内面分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3部分。 颅底有许多重要的孔道,是神经、血管出入颅的部位。 一、颅顶 (一)额顶枕区 1.境界前为眶上缘,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两侧借上颓线与颓区分界。 2层次毅盖于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腿膜及颅顶肌(额、枕肌)、胞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图1-17)。 其中,浅部3层紧密连接,难以将其各自分开,因此,常将此3层合称“头皮"。 深部两层连接疏松,较易分离。 皮肤`·,,.,..,. .夕~夕-·一··、.、, 帽状腿膜'颅骨外膜·· 导静脉/..:雷思·生史屯宅心 (导血管) 硬脑膜上矢状窦 大脑皮质一一 (1)皮肤:此区皮肤厚而致密,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含有大址毛襄、汗腺和皮脂腺,为痄肿或皮脂腺襄肿的好发部位;二是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易致出血,但创口愈合较快。 (2)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和帽状健膜紧密相连,并将脂肪分隔成许多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 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 此外,小格内的血管,多被周围结缔组织固定,创伤时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前、后、外3组(图1-18)。 颖顶肌I I耳颖神经和颖浅动、静脉 I/j_息_I'''., i,I/枕小神经和耳后动、静脉固1-18枕额肌及颅顶部的血管、神经l)前组:又包括内、外侧两组。 外侧组距正中线约2.5cm,有眶上动脉和眶上神经。 内侧组距正中线约2cm,有滑车上动脉、静脉和滑车上神经。 眶上动脉系眼动脉的分支,与眶上神经伴行,在眼眶内行于上脸提肌和眶上壁之间,至眶上孔(切迹)处绕过眶上缘到达额部。 滑车上动脉是眼动脉的终支之一,与滑车上神经伴行,在外侧组的内侧绕额切迹至额部。 上述两组动脉和神经的伴行情况,常是眶上动脉在眶上神经的外侧,滑车上动脉在滑车上神经的内侧。 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都是眼神经的分支,所以三叉神经痛患者可在眶上缘的内、外1/3处有压痛。 2)后组:枕动脉和枕大神经分布千枕部。 枕动脉是颈外动脉的分支,从颈部向后走行,经颇骨乳突的枕动脉沟,斜穿枕部一些肌肉而达枕部皮下。 枕大神经穿过项深部肌群后,在上项线平面距正中线2cm处穿斜方肌腿膜,然后和枕动脉伴行,走向颅顶。 枕动脉在枕大神经外侧,两者间有一定的距离。 封闭枕大神经可于枕外隆凸下方一横指处,向两侧约2cm处进行。 颅顶的动脉有广泛的吻合,不但左右两侧互相吻合,而且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也互相联系,所以头皮在发生大块撕裂时也不易坏死。 由于血管神经从四周向颅顶走行,所以因开颅手术而做皮瓣时,皮瓣的蒂应在下方。 瓣蒂应是血管和神经干所在部位,以保证皮瓣的营养。 而作一般切口则应呈放射状,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颅顶的神经都走行在皮下组织中,而且分布互相重叠,所以局麻时须将药物注射在皮下组织内,皮下组织内有粗大的纤维束,注射时可感到阻力较大。 神经分布互相重叠,故局麻阻滞一支神经常常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应当将神经阻滞的范围扩大。 3)外侧组:包括耳前和耳后两组,来源于颐区(见后述)。 (3)帽状腿膜epicranial aponeurosis: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颐筋膜。 整个帽状健膜都很厚实坚韧,并与浅层的皮肤和浅筋膜紧密相连,临床上的所谓头皮,就是这三层的合称。 头皮外伤若未伤及帽状胞膜,则伤口裂开不明显;如帽状腮膜同时受伤,由于枕额肌的牵拉则伤口裂开,尤以横向裂口为甚。 缝合头皮时一定要将此层缝好,一方面可以减少皮肤的张力,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止血。 开颅术后因脑水肿和颅压高等行硬膜不缝合减压时,更应密缝帽状健膜层,以免伤口感染及脑脊液外湍。 (4)膛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此层又称胞膜下间隙,是位于帽状腿膜与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连接,故移动性大,开颅时可经此间隙将皮瓣游离后翻起,头皮撕脱伤也多沿此层分离。 腿膜下间隙出血易广泛蔓延,形成较大的血肿,淤斑可出现千鼻根及上眼脸皮下。 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因此此层被认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层”。 (5)颅骨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少匮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二者易于剥离。 严重的头皮撕脱伤可将头皮连同部分骨膜一并撕脱。 骨膜与颅缝紧密愈着,骨膜下血肿常局限千一块颅骨的范围内。 (二)颗区1.境界位千颅顶的两侧,介于上颇线与额弓上缘之间。 2.层次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亦有5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颇筋膜、颖肌和颅骨外膜。 (1)皮肤:颖区的皮肤移动性较大,手术时无论选择纵行或横行切口,均易缝合,愈合后的瘢痕亦不明显。 (2)浅筋膜:所含脂肪组织较少。 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 l)耳前组:有颓浅动、静脉和耳颖神经,三者伴行,出腮腺上缘,越额弓到达颇区。 颖浅动脉为颈外动脉的两终支之一,其搏动可在耳屏前方触及,该动脉在额弓上方2~3cm处分为前、后两支;颖浅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耳颇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可在耳轮脚前方进行局部阻滞麻醉。 2)耳后组:有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分布于颇区后部。 耳后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枕小神经来自第2、3颈神经,属颈丛的分支。 (3)颖筋膜temporal fascia:上方附着于上颐线,向下分为深、浅两层,浅层附着千额弓的外面,深层附着千颤弓的内面。 两层之间夹有脂肪组织,颇中动脉(发自上颌动脉)及颇中静脉由此经过。 第一章头部 (4)颖肌temporal muscle:呈扇形,起自颇窝和颇筋膜深面,前部肌纤维向下,后部肌纤维向前,逐渐集中,经额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图1-19)。 经颓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颖骨鳞部后,颖肌和颖筋膜有保护脑膜和脑组织的作用,故开颅减压术常采用颐区入路。 颖肌深部有颇深血管和神经,颇深动脉来自上颌动脉,颇深神经来自下颌神经,支配颖肌。 -腮腺管 颊肌 腮腺床二/腹肌后服/次曼昊凶[::至乡汇-):;二(5)骨膜periosteum:较菏,紧贴千颁骨表面,因此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 骨膜与颖肌之间含有大扯脂肪组织,称颇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并经额弓深面与颇下间隙相通,再向前则与面的颊脂体相连续。 因此,颇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有出血或炎症时,可向下荽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肿,而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荽延到颖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 (三)颅顶骨颅顶骨在胚胎发育时期是膜内化骨,出生时尚未完全骨化,因此在某些部位仍保留膜性结构,如前因和后因等处。 颅顶各骨均属扁骨。 前方为额骨,后方为枕骨。 在额、枕骨之间是左、右顶骨。 两侧前方小部分为蝶骨大翼;后方大部分为颖骨鳞部。 颅顶各骨之间以颅缝相接合,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在小儿骨缝可稍分离。 成入颅顶骨的厚度约为0.5cm,最厚的部位可达1cm,颇区最薄,仅有0.2cm。 由千颅顶骨各部的厚度不一,故开颅钻孔时应予注意。 颅顶骨呈圆顶状,并有一定的弹性。 受外力打击时常集中千一点,成人骨折线多以受力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而小儿颅顶骨弹性较大,故外伤后常发生凹陷性骨折。 颅顶骨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 外板较厚,对张力的耐受性较大,而弧度较内板为小。 内板较师,质地亦较脆弱,又称玻璃样板。 因此,外伤时外板可保持完整,而内板却发生骨折,同时,骨折片可刺伤局部的血管、脑膜和脑组织等而引起血肿。 板障是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 板障管在X线片上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 由于板障静脉位于骨内,手术时不能结扎,常用骨蜡止血。 板障静脉通常可归纳为4组(图1-20):心额板障静脉frontal diploic vein;@颖前板障静脉anteriortemporal diploic vei n;@颖后板障静脉posterior temporal diploic vein;@枕板障静脉occipital diploic vein。 当头皮撕脱伤伤及颅骨骨膜时,应在颅骨上密集钻孔至板障层,等待肉芽组织长出后再植皮封闭创面。 枕板障静脉 颖后板障静脉颖前板障静脉 二、颅底内面 颅底有许多重要的孔道,是神经、血管出入颅的部位(图1-21)。 颅底有内、外面之分。 内面分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3部分。 额旱嗅神经 动眼滑车下::::皇 脑膜中动脉及其沟` 面和前庭蜗神经\嬉贬l'II 舌咽/叩胁,I|卢~\淤 及颈 第—章头部 颅底在结构上和邻接上有其特点,因而颅底损伤时除本身的症状外,还可出现邻近器官的损伤症状,故须了解颅底结构的特点:O颅底的各部骨质厚薄不一,由前向后逐渐增厚,颅前窝最薄,颅后窝最厚,骨质较薄的部位在外伤时易骨折;@颅底的孔、裂、管是神经血管出入的通道,而某些骨内部又形成空腔性结构,如鼻旁窦、鼓室等,这些部位都是颅底的薄弱点,不但外伤时容易骨折,而且常伴有脑神经和血管损伤;@颅底与颅外的一些结构不但关系密切,而且紧相连接,如翼腮窝、咽旁间隙、眼眶等,这些部位的病变,如炎症、肿瘤等可荽延入脑;相反,颅内病变也可引起其中某些部位的病变;@颅底骨与脑膜紧密愈着,外伤后不会形成硬膜外血肿,但常伴脑膜损伤,引起脑脊液外湍。 中颅底硬膜由两层组成,相互间结构疏松,除形成Meckel腔及海绵窦外,还在中颅底形成一个潜在的硬膜间腔,内有三叉神经的分支走行。 此间腔向内直到小脑幕游离缘,向后外在下颌神经的后缘,两层硬膜相互融合成一层覆盖颇骨岩部前表面,向前外两层硬膜在从眶上裂到圆孔、卵圆孔的连线上相互融合,并在眶尖、圆孔及卵圆孔处分别与神经血管的共同鞘、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的鞘膜延续。 若去除眶上裂后外侧壁并扩大圆孔及卵圆孔,可暴露此融合区,这里是切开硬膜,进入硬膜间腔的起点。 在眶尖,由于颖极硬膜索带(颖极硬膜与眶上裂硬膜的连接)与神经血管共同鞘关系密切,相互间无确切的解剖界面,若直接切开,易损伤进入眶上裂的神经和血管,故不适合在此处切开硬膜夹层。 在硬膜间腔中,硬膜内层与三叉神经各分支之间联系疏松,容易分离,但在海绵窦外侧壁,由于海绵窦固有层多不完整,在翻开海绵窦外壁硬膜时要注意保护内侧的静脉丛,以减少出血。 (一)颅前窝 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容纳大脑半球额叶,正中部凹陷,由筛骨筛板构成鼻腔顶,前外侧部形成额窦和眶的顶部。 颅前窝骨折涉及筛板时,常伴有脑膜和鼻腔顶部黏膜撕裂,脑脊液或血液直接漏至鼻腔,若伤及嗅神经会导致嗅觉丧失;骨折线经过额骨眶板时,可见结膜下出血的典型症状。 此外,额窦亦常受累,脑脊液和血液也可经额窦而流入鼻腔。 颅前窝的动脉血供主要来自大脑前动脉,它是颈内动脉的两个终末支之一,它在视神经前上方走行,到达大脑纵裂,在此通过较短的横行的前交通动脉(长4~8mm)与对侧大脑前动脉吻合,并分出皮质支和中央支,供应额叶及其附近区域。 大脑前动脉发出的走行于眶面的皮质支主要有眶额内侧动脉和额极动脉,供应相应区域。 (二)颅中窝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呈蝶形,可区分为较小的中央部(蝶鞍区)和两个较大而凹陷的外侧部。 1.蝶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为蝶鞍及其周围区域。 该区主要的结构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等。 (1)蝶鞍sella:蝶鞍包括前床突、交叉前沟、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 中国人蝶鞍的前后径为1. l-l.2cm,深度0.6-0.9cm,鞍底横径为1.4-1.5cm。 依前、后床突间距的不同,可分为3别,开放型:间距大于0.5cm(39%);闭锁型间距小千0.2cm(21%);半开放型间距界于0.2-0.5cm之间(40%)。 蝶鞍的形态与颅形及蝶窦的发育程度有关。 蝶鞍的形态可出现如下变异:O前、后床突间出现骨性桥连结,称为鞍桥,出现率6%,多为双侧性,有时不完整心前后床突之间有时有韧带连结,形成孔,孔内有颈内动脉经过,出现率为10%;如此孔过小,可影响颈内动脉供血区的血液循环,需手术切断韧带;@前床突侧移或缺如。 (2)垂体hypophysis垂体位千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漏斗和垂体柄穿过鞍肠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垂体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发生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压增高。 垂体在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上均呈横置的肾形,在横断面上,整个垂体呈椭圆形,垂体前叶呈肾形。 据统计,垂体的前后径约0.8cm,垂直径约0.6cm。 垂体肿瘤患者的X线片,常可见蝶鞍扩大与变形这对诊断垂体病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垂体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发出的细小分支。 垂体门脉系统将下丘脑产生的垂体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输送到垂体前叶,以控制垂体激素的分泌。 垂体的静脉注入海绵窦。 (3)垂体窝hypophyseal fossa:垂体窝的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脱,鞍滕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经视神经管入颅的视神经。 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脯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 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 垂体病变时,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 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tuberculum sellae,后方为鞍背dorsum sellae,垂体肿瘤时,两处的骨质可因受压而变薄,甚至出现骨质破坏现象。 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淤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 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等。 统计表明,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第三位,随着CT和MR检查的普及,垂体腺瘤特别是微腺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 垂体高度是指在冠状面上鞍底上缘至腺体上缘的最大距离,垂体高度测量是临床诊断微腺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认为,垂体高度的标准应依性别和年龄而制定。 腺体平均高度女高千男,年轻妇女垂体最高,以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变低,这与月经周期及更年期有关。 女性以垂体高度>0.9cm为可疑,>1.0cm为异常。 男性垂体高度一生变化不明显,当垂体高度>0.65cm为可疑,>0.77cm为异常。 男性垂体内出现局部低密度变化罕见,若出现,应高度怀疑垂体病变。 (4)海绵窦cavernous s inus: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颖骨岩部的尖端,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 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行。 颅底骨折时,除可伤及海绵窦外,亦可伤及颈内动脉和展神经。 窦内间隙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两侧海绵窦经鞍脯前、后的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海绵窦的感染可蔓延到对侧。 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 海绵窦一旦发生病变,可出现海绵窦综合征,表现为上述神经麻痹与神经痛,结膜充血以及水肿等症状。 窦的前端与眼静脉、翼丛、面静脉和鼻腔的静脉相交通,面部的化脓性感染可借上述通道扩散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 窦的内侧壁上部与垂体相邻,垂体肿瘤可压迫窦内的动眼神经和展神经等,以致引起眼球运动障碍、眼脸下垂、瞳孔开大及眼球突出等。 窦的内侧壁下部借菏的骨壁与蝶窦相邻,故蝶窦炎亦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 窦的后端在颖骨岩部尖端处,分别与岩上、下窦相连。 岩上窦汇入横窦或乙状窦,岩下窦经颈静脉孔汇入颈内静脉。 窦的后端与位于岩部尖端处的三叉神经节靠近。 海绵窦向后还与枕骨斜坡上的基底静脉丛相连,后者向下续于椎内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又与体壁的静脉相通,故腹膜后隙的感染可经此途径蔓延至颅内(图1-22)。 垂体气``产动脉 展神经 上颌神经蝶窦 息涵-``\\ I荔女汛飞氏`娑保怎\谪\ 蝶骨 第一章头部 显示海绵窦的最佳断层是冠状断层。 海绵窦位千蝶鞍两旁,两侧形状和大小对称,外缘平或稍外凸。 如出现下列CT征象,应考虑为异常海绵窦:心大小不对称;@形状不对称,尤其外侧壁;@窦内局限性异常密度区。 (5)基底动脉环:又称Willis环,是颅底最大的动脉吻合环,连合了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图1-23),位千蝶鞍上方脚间池深部的蛛网膜下腔内,环绕视交叉、涌斗以及脚间窝的其他结构。 从颈内动脉发出的大脑前动脉在前方通过前交通动脉与对侧大脑前动脉吻合,在后方两支大脑后动脉从基底动脉分出,通过两侧的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相连。 基底动脉环是调节两侧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血流的重要结构,如果某支血管阻塞,可改变血流方向通过此动脉环供应相应脑区。 前交通动脉 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 后交通动脉 基底动脉 形成动脉环的血管在类型和管径上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时某条血管的明显狭窄会降低其作为血流调节的作用,动脉环的某支动脉或者交通动脉在某些个体可以完全缺如,或有各种各样的发育不全,或者成双支。 动脉环的血流动力学受到交通动脉不同管径的影响,同时与大脑前、后动脉起始部位及与交通动脉的连接方式有关。 不同个体间最大的管径变异是后交通动脉。 通常与后交通动脉连接前的大脑后动脉的直径大于后交通动脉,在这些个体中,枕叶的血供主要来自于椎基基底动脉系统。 有时相反,与后交通动脉连接之前的大脑后动脉直径小于后交通动脉,在这些个体中,枕叶的血供主要来自于颈内动脉发出的后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起始段的发育不全常常比前交通动脉多,并在1/3的个体中造成动脉环的缺陷。 颈内动脉终末段转向视神经的下方,穿行千视神经和动眼神经之间,在大脑外侧沟内后方分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其中大脑前动脉较小,大脑中动脉较大。 大脑中动脉首先穿行于大脑外侧沟,然后转向后上方的岛叶,并分出多个分支,分布于相邻的大脑外侧面。 大脑中动脉分出皮质支和中央支,皮质支分出的眶支到额叶的额下回和眶外侧面,分出的额支分布千中央前回、额中回和额下回,分出的顶支分布于中央后回、顶上小叶下部以及全部的顶下小叶,分出的颖支供应颐叶的外表面。 大脑中动脉分出的中央支较小,主要供应相应的基底神经节。 外科学上将大脑中动脉分成四部分:Ml一一从颈内动脉末端到分叉处,也有将该段动脉划分成颈内动脉终末段(cl段),该段又称为蝶部;M2—该段走行于大脑外侧沟,又称为岛部;队——穿出大脑外侧沟以后的部分,又称为外科部;。 第—章头部 M4——为皮质部。 大脑中动脉的第一个分支处(前支和顶支的分叉处)由于血流的冲击力较大,是脑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某个部位的气球样的扩张,常因血管壁薄弱造成。 动脉瘤常常发生于脑动脉环,特别是在血管连接处或其附近。 靠近颈内动脉终末端的动脉瘤可以压迫视交叉的侧方,引起鼻侧视野偏盲。 靠近动眼神经的动脉瘤,如后交通动脉、小脑上动脉或基底动脉的动脉瘤,由于压迫,可引起动眼神经瘫痪,导致眼向外下方斜视、上眼脸下垂、瞳孔散大,若累及副交感神经,则可导致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 检出脑动脉瘤的方法是脑动脉造影。 2.颅中窝外侧部容纳大脑半球的颜叶。 眶上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及眼上静脉穿行。 在颈动脉沟外侧,由前内向后外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及脑膜中动脉通过。 脑膜中动脉多数发自上颌动脉(94%),本干平均长1.7cm,外径0.16cm,经棘孔入颅,向前行2.0-4.5cm,分为额支和顶支。 通常额支在经过翼点附近行千骨管内(60%),骨管平均长度1.0cm,此处骨质较薄,受到外力打击时容易受损而出血;在分离硬膜时,也可能撕破而发生颅内出血。 该动脉常与硬脑膜粘连,不易分离,但在硬膜外入路中,必须切断脑膜中动脉,才能充分翻开岩骨表面的硬膜,这是磨除岩骨、暴露岩斜区的前提。 国人资料有86.6%的人存在副脑膜中动脉,其中一支者80.9%,两支者5.7%,副脑膜中动脉多数(75.7%)起自脑膜中动脉,23.6%起自上颌动脉,经卯圆孔(73.1%)或蝶导血管孔(10.0%)入颅。 在弓状隆起的外侧有鼓室盖,由薄层骨板构成,分隔鼓室与颓叶及脑膜。 在颖骨岩部尖端处有三叉神经压迹,三叉神经节在此处位千硬脑膜形成的间隙内(图1-24)。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乡`姿妾至宝`、、伈`脑膜中动脉 眼神经~逞叟! u、姿:\v,硬脑膜(切开边缘) 二::“'I,1` \` ``诏\岩外神经 三叉神经节^\\`\\沁--二:`卧\_鼓室 岩大神经 岩小神经-暑詈霆父心邑一勹谷2:```、\\\`[尸鼓索膝状神经节-·、··````````````、一,“`、口夕~~'.`.,-~·一、、、、:\\```...面神经运动根图1-24颠骨岩峭附近的结构(凿去部分骨质,显露面神经) 颅中窝由千有多个孔、裂和腔的存在,为颅底骨折的好发部位,多发生于蝶骨中部和颓骨岩部。 蝶骨中部骨折时,常同时伤及脑膜和蝶窦黏膜而使蝶窦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血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如伤及颈内静脉和海绵窦,可形成动静脉喽,而引起眼静脉淤血,并伴有搏动性突眼症状;如累及穿过窦内和窦壁的神经,则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三叉神经刺激症状。 岩部骨折侵及鼓室盖且伴有鼓膜撕裂时,血性脑脊液经外耳道溢出,穿经岩部内的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亦可能受累。 (三)颅后窝 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由颐骨岩部后面和枕骨内面组成。 在3个颅窝中,此窝最深,面积最大,容纳小脑、脑桥和延髓。 窝底的中央有枕骨大孔,为颅腔与椎管相接处,孔的长径约3.6cm,宽约'}3cm,延髓经此孔与脊髓相连,并有左右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髓根通过。 颅内的3层脑膜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的3层被膜相互移行,但硬脊膜在枕骨大孔边缘与枕骨紧密愈着,故硬脊膜外腔与硬脑膜外腔互不相通。 枕骨大孔的前方为斜坡。 在枕骨大孔的前外侧缘有舌下神经管,为舌下神经出颅的部位。 枕骨外侧部与颇骨岩部间有颈静脉孔,舌咽、迷走、副神经和颈内静脉在此通过。 颐骨岩部后面的中份有内耳门。 内耳道位于颖骨岩部内,从内耳门开始行向前外,至内耳道底。 后壁微凹,长度有很大差异。 上壁、下壁及前壁光滑。 自内耳门各缘至内耳道底横中峙点的平均长度:前壁1.2cm,后壁0.7cm,顶壁0.8cm,底壁1.0cm。 其内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迷路动、静脉通过。 在内耳道入口处,面神经运动根贴在前庭蜗神经前上方的凹槽内,中间神经夹于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运动根之间;在内耳道中部,中间神经和面神经运动根合成一干,越过前庭蜗神经的前面。 至内耳道外侧部,前庭蜗神经分为前庭神经和蜗神经,面神经干位于它们的上方。 在内耳道底,面神经、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的分支分别通过相应的孔区进入内耳。 在硬膜外经岩骨入路中,保护内耳道的硬膜完整,是防止面、听神经损伤的关键。 内耳道的定位方法有:心在颇骨岩部弓状隆起的范围内试探性磨出上半规管的透明线作为标志,内耳道底投影点到弓状隆起最高点的平均距离为0.94cm。 @面神经管裂孔的位置距内耳道底较近,易于辨认,因此有人用面神经管裂孔为标志定位内耳道。 此法是连结从颠弓根点的颅内定位点到面神经管裂孔的颠面线,由面神经管裂孔向后引一条与颤面线成90°的垂直线,在垂线上取离面神经管裂孔后方0.45~O.5cm处为一点,向内移动3mm即为内耳道上壁,此法可避免不慎磨穿上半规管的危险,较安全省时。 @采用岩大神经与弓状隆起(或上半规管)夹角平分线或与弓状隆起前方呈60°夹角方向,以后者更为可靠。 枕内隆凸为窦汇所在处,横窦起自窦汇的两侧,在同名沟内,走向颖骨岩部上缘的后端,续于乙状窦。 乙状窦沿颅腔侧壁下行,继而转向内侧,达颈静脉孔,续于颈内静脉。 乙状窦与乳突小房仅以薄层骨板相隔,术中凿开乳突时,注意勿损伤乙状窦。 颅后窝骨折时,由于出血和渗涓的脑脊液无排出通道,易被忽视,而更具危险性。 当小脑或脑干受累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骨折后数日,乳突部皮下可出现淤斑。 颅后窝脑组织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椎动脉及其分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 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分出,在颈部上六个颈椎的横突孔内上升,通过枕骨大孔进入颅内,位千延髓的前外侧方。 两侧椎动脉在上升中向内侧聚集,在桥延沟处汇合成一支基底动脉。 两侧椎动脉在延髓前方向内侧发出分支,千脊髓前沟处汇合成脊髓前动脉,沿脊髓的腹侧正中继续下降;在延髓背侧向后下发出一对脊髓后动脉,沿两侧后外侧沟下行,分支供应脊髓。 椎动脉的最大分支是小脑下后动脉,它在橄榄的下端上升,并弯曲向后,在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后方上行,到达脑桥的下缘,然后弯曲沿第四脑室下外侧缘下降,在转向侧方进入半球间小脑谷之前分出内侧和外侧两个分支,内侧支在小脑半球和小脑躬I部之间向后走行,供应相应区域,外侧支供应小脑半球表面的下方,直到其外侧边缘。 小脑下后动脉的主干供应延髓背部的橄榄核、舌下神经核的外侧及其神经根,同时供应第四脑室的脉络丛、小脑扁桃体。 基底动脉向两侧发出数支平行的脑桥动脉,供应脑桥。 小脑下前动脉发自基底动脉下部,向后外侧走行,通常位于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神经腹侧。 小脑上动脉自基底动脉发出,在动眼神经下方向外侧走行,该神经将其与大脑后动脉分开,在滑车神经下方呈环形弯曲,到达小脑上表面,分支供应该处的小脑。 基底动脉形成左右各一的终末支,是为大脑后动脉。 大脑后动脉向侧方走行,环绕大脑脚至小脑幕表面,分支供应颖叶和枕叶。 外科学上将大脑后动脉分为三段:E——从基底动脉分叉到与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1-y连接处;P2——从与后交通动脉连接处到中脑前池部分;p3一走行于距状裂的部分。 大脑后动脉也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 皮质支依据其分布区域命名,颇叶通常有两支,分布于海马旁回、钩、枕颐内侧回、枕颐外侧回。 枕支分布于樑叶、舌回以及枕叶后外侧面。 顶枕支分布于樑叶和。 30第一章头部 揆前叶。 大脑后动脉还供应大脑视皮质以及视觉传导路该部分的其他结构。 中央支供应相应的皮质下结构。 小脑幕tentorium cerebella是一个由硬脑膜形成的宽阔的半月襞,介于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并构成了颅后窝的顶,略呈拱形。 小脑幕圆凸的后外侧缘附着于横窦沟及颇骨岩部的上缘,达后床突而告终;其凹陷的前内侧缘游离,向前延伸附着于前床突,形成小脑幕切迹(图1-25)。 小脑幕切迹与鞍背共同形成一卵圆形的孔,环绕着中脑。 上矢状窦 大脑嫌(残留部分)鞍照及环状窦视神经(II)颈内动脉展神经(VI)面和前庭蜗神经(VII、VIH)舌咽、迷走和副神经(IX、X、XI)小脑幕切迹上方与大脑半球颐叶的海马旁回钩紧邻。 当幕上的颅内压显著增高时(如颅内血肿),海马旁回钩被推移至小脑幕切迹的下方,形成小脑幕切迹茄,使脑干受压,并导致动眼神经的牵张或挤压,出现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轻瘫等体征。 枕骨大孔的后上方邻近小脑半球下面内侧部的小脑扁桃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因受挤压而嵌入枕骨大孔时,则形成枕骨大孔加,压迫延髓的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将危及患者的生命。 (四)脑的静脉脑的静脉通过复杂的深部和浅表静脉系统回流,其特点是脑的静脉没有静脉瓣,血液流向复杂,同时脑静脉的管壁缺少肌肉组织,因而很蒲,它们穿过蛛网膜和硬脑膜内侧面,进入硬脑膜静脉窦。 脑干的静脉引流到脊随,相邻的硬脑膜静脉窦或者伴随后4对脑神经的小静脉进入岩下窦、枕窦或颈静脉球上部。 小脑的静脉引流直接进入与其相邻的静脉窦,或者从其上方表面进入大脑大静脉。 大脑半球外侧和内侧的静脉分别引流到大脑半球的外侧面和内部。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静脉分为3组,分别命名为上、中、下静脉,分别引流入上矢状窦、大脑中浅静脉和横窦。 大脑下静脉在额叶视区处汇入大脑上静脉,引流到上矢状窦;与基底静脉和大脑中(浅、深)静脉在颖叶吻合,引流到海绵窦、岩上窦和横窦。 基底静脉在接收大脑前静脉后,向后环绕大脑脚,注入大脑大静脉。 大脑内静脉引流大脑半球深部和第三脑室及侧脑室脉络丛的血液,左右两侧的大脑内静脉相互平行行向后方,在阱抵体压部下方汇合形成大脑大静脉,在接收左右基底静脉后汇入直窦。 颅内外静脉形成广泛而丰富的交通联系(图1-26)。 颅内的静脉血,除经乙状窦汇入颈内静脉外,尚有下列途径使颅内、外的静脉相互交通。 第一章 眶上静脉内毗静脉 岩颐浅横静窦脉` 眶下裂卵圆孔 眶下静脉 -`孔、破裂孔和颈动脉管.,翼静脉丛 一二三三fl了棘 枕静脉和椎外静脉丛一六-一心器变洲`!\平r芩迳红」3--Z才--面深静脉上颌静脉面静脉下颌后静脉1.通过面部静脉与翼丛的交通途径颈内静脉2通过导静脉的交通途径状窦相交通。 3通过板障静脉的交通途径(3)颖后板陓静脉pos t erior temporal diploi c vein:使颅外浅静脉与横窦相交通。 (4)枕板障静脉occipital diploic vein:使枕静脉与横窦相交通。 (张绍祥黄明玉) 第四节头部解剖操作—、解剖面部 (-)体位及切口人体标本取仰卧位,肩部垫高,使头部后仰。 作如下皮肤切口(见图0-7):横切口。 3.鼻孔与口裂周切口沿鼻孔周缘和口裂唇缘各作一环形切口。 4.下颌骨下缘切口自颊隆凸沿下颌体下缘至下颌角,再到乳突尖作一横切口。 因面部皮肤较薄,故各切口要浅(约2mm),眼脸部皮肤最蒲(1~2mm),在翻皮片时要细心。 自中线向外侧剥离皮肤。 用有齿摄或止血钳提起切口处皮片的角部,刀刃迎向皮面,尽量使深面的肌少受损伤。 前额部注意皮肤与皮下结缔组织黏附,完整保留结缔组织,勿损伤额肌。 面下部注意浅筋膜较厚,面肌位于其间。 (二)层次解剖 1.解剖面肌面部表情肌附着于皮肤,剥离皮肤时,这些附着点已被切断,沿断端辨认面肌,解剖慑牵拉周围结缔组织,用手术刀或手术剪细心分离并修洁面肌。 (1)在眼内角处摸认脸内侧韧带(拉眼脸向外时紧张),然后修洁眼轮匝肌眶部,再修洁哏轮匝肌脸部。 脸部的肌纤维色淡而薄,修洁时要小心,不要当做脂肪除去。 (2)修洁口轮匝肌,注意不要切掉与口轮匝肌交织的其他肌。 (3)在前额修洁枕额肌的额腹(即额肌),刀刃应与肌纤维平行。 在额腹的内侧缘,找出下降到鼻背的降眉肌。 (4)沿鼻外侧找出上部的提上唇鼻翼肌和下部的鼻肌,追踪到鼻翼和上唇,注意不要损伤在它浅面的面静脉。 在鼻上半部靠眼内角处找出鼻睫神经发出的滑车下神经,鼻下半部找出筛前神经的终支一鼻外神经。 (5)跟踪面静脉到额大肌深面,依次修洁额大肌、额小肌和提上唇肌。 (6)追踪颈阔肌,可见其后部纤维向前弯向口角,这就是笑肌。 在口角下方,辨认并修洁降口角肌和它前面的降下唇肌、颊肌。 面肌由内侧向外侧的排列特点是:$眼轮匝肌与口轮匝肌之间,依次为鼻肌、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颤小肌、额大肌;@口轮匝肌与下颌骨下缘之间,依次为颊肌、降下唇肌、降口角肌、笑肌(颈阔肌)。 2.面动、静脉(1)在咬肌前缘跨下颌骨下缘处找到面动脉,面静脉行千其后方。 (2)从口角处离断颈阔肌,注意勿伤及其深面结构,游离颈阔肌至下颌骨下缘。 (3)向下追踪面动脉至下颌下腺深面,面静脉则行于下颌下腺浅面。 (4)止血钳钝性分离并向上朝口角方向追踪面动脉,观察面动脉婉蜓的走行特点和口角处发出的上、下唇动脉。 (5)继续沿鼻外侧追踪面动脉至眼内眺更名为内II此动脉。 3.解剖腮腺区在耳郭前下方辨认腮腺轮廓,并按如下步骤实施解剖。 (1)解剖腮腺咬肌筋膜:紧靠耳郭前面,自额弓到下颌角切开腮腺表面的腮腺咬肌筋膜,向前、上、下三个方向逐渐翻起除去,修洁时可能见到一些小的淋巴结即腮腺淋巴结。 第一章头部 (2)解剖穿出腮腺前缘上份至上端的结构:心先在腮腺前缘、额弓下方约一指宽处找到腮腺管,追踪到咬肌前缘,在腮腺管上方寻找副腮腺(一小部分分离的腮腺)、面横血管和面神经额支(有上、下两支);@在腮腺的上端找出颇浅动脉和静脉,并在血管的后方找出耳颓神经,在血管的前方找出面神经的颇支。 (3)解剖穿出腮腺前缘下份及下端的结构:心在腮腺导管下方寻找面神经的颊支和下颌缘支;@在腮腺的下端找出面神经的颈支和下颌后静脉的前支和后支。 注意下颌后静脉前支多与面静脉汇合形成面总静脉面神经颈支走行在下颌后静脉前、后支之间。 在腮腺上、前、下三方面的结构依次有:O耳颓神经;@颐浅血管;@面神经的颜支;@面横血管;@面神经的颤支;@腮腺管;©面神经的颊支;@面神经的下颌缘支;@面神经的颈支;@下颌后静脉的前支及后支。 (4)解剖面神经、颈外动脉和颖浅动脉,并观察其在腮腺内的排列。 l)追踪面神经各支到进入面肌处,同时在颠弓上方2.5cm附近找出穿颖筋膜浅出皮下的额神经颠颐支(即额颐神经),在眼轮匝肌外下方找出浅出皮下的额神经颠面支(即额面神经)。 2)翻开眼轮匝肌外侧份,寻找穿至颠骨附近的面神经颤支。 将额大肌、额小肌和提上唇肌从起点分离向下翻开,修洁面动、静脉和它们的分支。 注意找到面深静脉,它由面静脉越过颊肌时分出,向后穿过脂肪到咬肌的深面。 3)小心去掉咬肌前缘深面的颊脂体,追踪面神经的颊支到颊肌,找出与颊支有吻合的颊神经,修洁颊神经并向后追踪到咬肌深面的下颌支前缘。 4)追踪面神经下颌缘支到降口角肌深面。 5)修洁提口角肌和颊肌,注意不要损伤颊神经。 追踪腮腺导管到穿入颊肌处,在其附近可看到几个小的很像淋巴结的臼齿腺。 6)细心除去腮腺浅部,向后追踪面神经各支至其本干;同时寻找耳大神经和耳颇神经的交通支;继续追踪面神经干到茎乳孔,找出面神经千进入腮腺以前分出的支:耳后神经(面神经耳支)及到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的分支。 7)继续除去腮腺实质,找出并修洁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和它们的分支。 8)在面神经进入腮腺处切断面神经,向前翻开。 除去下颌后静脉,在耳后动脉起点的上方切断颈外动脉,向上翻开。 除去余下的腮腺实质,修洁腮腺周围的结构。 4解剖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额神经(1)解剖穿出额肌纤维的滑车上神经和血管以及眶上神经和血管,前者在眶上缘内侧部的上方距正中线约一指宽处,后者常有两支,位千较外侧,穿眶上孔或眶上切迹上行。 (2)翻开眼轮匝肌下内侧份,找到穿出眶下孔的眶下神经和血管,修洁它们的分支。 (3)切断并向下翻开降口角肌,找出由颊孔穿出的频神经。 5.解剖泪器 (I)解剖泪腺:心自外侧切开眼轮匝肌眶部附着缘并翻向内侧,在眼眶外上象限切开眶隔;@在眶缘处钝性分离眶脂体与眶内容物,并紧贴眶缘骨面向下分离,在眼眶外上1/3处寻找泪腺脸部;@然后钝性分离泪腺与上眼眶,用咬骨钳咬去裂盖在泪腺眶部的额骨,从正面充分暴露整个泪腺,找到泪腺动脉和泪腺神经。 (2)解剖泪小管:心从外眺向内眺依次剪开脸结膜和球结膜连接处,并将分离的眼脸翻向内侧。 注意保护经过眼眶上缘内侧的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以及经过眼眶下缘内侧的滑车下神经。 @在内眺区域由内向外逐层分离结膜及结膜下组织,暴露Horner肌,找出泪小管,沿泪小管分离出泪总管,充分暴露泪总管和泪痰。 6解剖咬肌修洁咬肌,观察其起止形态,向前翻开其后缘上部,寻找到咬肌的神经和血管。 ',ot}(1)修洁颖筋膜:在额弓上方纵行切开,可见此筋膜向下分为两层,浅层附着于额弓上缘,深层在额弓深面与咬肌深面筋膜相续。 沿额弓上缘切断浅层筋膜,用刀柄检查深层筋膜延续情况,然后去掉此层筋膜,注意保留穿过颖筋膜的额神经额颐支和颖筋膜浅深两层之间分布的颐中动脉(颇浅动脉的分支)。 (2)锯断颗弓:心离断部位:后断端紧靠额根结节的前方;前断端由颠弓上缘最前端斜越额骨向前下,到额骨下缘与上颌骨额突连接处;@锯断额弓后,追踪额神经额颇支到它穿出额骨颇面的小孔;@将额弓和咬肌向外下牵拉,从额骨内侧面离断额神经穿额骨的分支,寻找跨过下颌切迹上方到咬肌的神经和血管,离断该神经和血管(可带上一小块肌,便于以后辨认)以及由颐肌加入咬肌的纤维;@分离咬肌与下颌支上部,保留咬肌在下颌角的附着点。 (3)修洁颇肌,观察其起止形态:在颇肌下部的深面找出向前下行走的颊神经(有时穿过颇肌),将它自颐肌分离,注意加以保护。 然后自下颌切迹中点到下颌支前缘与下颌体交界处斜断冠突。 将冠突和颓肌向上翻,用刀柄使颖肌与颖窝下部的骨分离,以显露颇深神经和颐深动脉,以及之前巳看到穿入颖筋膜和颇肌深面的颇中动脉。 (4)修洁颇下颌关节的关节毅,观察颐下颌韧带(即外侧韧带),然后除去颖下颌韧带,打开关节腔,观察关节盘和关节腔的形态。 8.解剖面侧深区(颗下窝)和舌下区用刀柄自下颌颈和下颌支后缘的深面插入,使下颌颈和下颌支与深面的软组织分离,刀柄向下移动受阻处就是下牙槽神经和血管穿入下颌孔之点。 用骨剪剪断下颌颈,并紧靠下颌孔上方水平锯断下颌支,将此段骨片去掉,小心除去脂肪纤维组织,露出深面的肌、血管和神经。 依次找出并修洁下列结构:心在下颌孔处找到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脉,向上追踪到翼外肌下缘。 在下牙槽神经进入下颌孔的稍上方,寻找它发出的细小的下颌舌骨肌神经。 下牙槽神经和动脉的内面有一薄膜状的小带(自翼外肌下缘露出,向外下附着于下颌小舌)就是蝶下颌韧带。 @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翼内肌表面找出舌神经。 @追踪颊神经到翼外肌两头之间;追踪颖深神经和咬肌神经到翼外肌上缘。 @修洁位于翼外肌表面的上颌动脉及其分支。 有时上颌动脉位于翼外肌深面则待以后解剖。 在修洁过程中遇到一些小静脉交织成网,此即翼静脉丛,可剔除。 翼静脉丛向后下汇合成I~2支较大的上颌静脉。 @修洁翼外肌和翼内肌已暴露的部分,观察它们的起止和形态。 9.解剖面侧深区浅部(1)除去颇下颌关节盘、下颌头及翼外肌,注意勿损伤耳颖神经、上颌动脉以及穿过翼外肌两头之间的颊神经和其深面其他结构。 (2)修洁下颌神经及其分支,拉舌神经向前,在颇下窝上部找出加入其后缘的鼓索神经。 凿开下颌管追踪下牙槽神经到齿根和颊孔。 (3)修洁上颌动脉第一段,找出它的分支。 追踪脑膜中动脉到棘孔,看清耳颇神经两个根包绕脑膜中动脉的情况追踪修洁耳颖神经。 (4)扭转下颌神经干(必要时可以割断翻开),试寻找位于其深面的耳神经节和连于耳神经节的小支。 10.解剖面侧深区深部 (1)用骨凿和咬骨钳除去圆孔到棘孔连线外侧的蝶骨大翼前外侧部,打开翼腮窝的后壁和颖下窝的顶,注意保留圆孔和棘孔,不要损伤其下的软组织。 (2)自圆孔前方仔细分离上颌神经,在上颌神经干的下方找到翼腮神经节和与翼腾神经节相连的翼腾神经(神经节支)。 向前追踪上颌神经,找出它分出的额神经,上牙槽后神经和它本干的延续一—眶下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一般分为两支,在上颌结节附近穿入上颌骨内。 颤神经经眶下裂入眶,分为两支在眶外侧壁和底交界处穿入额骨。 眶下神经经眶下裂入眶,再经眶下沟,眶下管,由眶下。 孔穿出。 第一章头部 (3)追踪上颌动脉第三段和它的终支。 这些终支都与上颌神经的分支伴行。 11.解剖舌下间隙的内容 (1)使头部尽量后仰,沿下颌骨下缘割断面动脉、面静脉和二腹肌前腹,将下颌骨尽量向上翻,用拉钩固定。 如果结构太硬,下颌骨向上拉开不够充分,可以在正中线稍外侧锯断下颌骨,再向上翻开固定。 (2)再次检查并进一步修洁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 细心追踪面动脉到下颌下腺后面,找出面动脉在此处分出的扁桃体动脉和腮升动脉。 追踪下颌下腺深部和下颌下腺导管到下颌舌骨肌后缘深面。 找出舌下神经上方的舌神经和连于舌神经下方的下颌下神经节。 (3)切断下颌舌骨肌神经,将二腹肌前腹向下翻,进一步修洁并观察下颌舌骨肌。 在下颌舌骨肌起点稍下切断该肌,向前下翻开,注意口底黏膜恰在该肌起点上方由下颌骨的内侧面伸展到舌下,不要损伤它。 (4)下颌舌骨肌翻开后,舌骨舌肌就完全暴露,它的前方由上而下有舌下腺、颊舌肌和颊舌骨肌,它的后方由上而下有茎突舌肌、茎突舌骨韧带和茎突咽肌。 舌咽神经绕过茎突咽肌向前进入舌骨舌肌后缘深面。 在舌骨舌肌表面由上而下有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深部和导管以及舌下神经等,分离并修洁这些结构。 (5)沿舌骨上缘切断舌骨舌肌,将它向上翻,注意不要损伤它浅面的结构,在舌骨大角上方找到舌动脉,向前追踪。 修洁其他暴露的结构。 二、解剖颅部 (—)解剖颅顶部软组织1.切口将人体标本头部垫高,把颅顶正中矢状皮肤切口向后延续到枕外隆凸,并从颅顶正中作一冠状切口向下到耳根上方,再向下切开耳根前、后的皮肤,翻去头部所有剩余皮片。 2解剖浅筋膜内结构(I)在前额找到前面巳找出的滑车上神经和血管、眶上神经和血管,以及颅顶肌的额腹,向上追踪修洁直到颅顶/健膜的前部,注意颅顶腿膜的外侧缘越过颇线向下伸展到颇部。 (2)向上追踪面神经颖支,同时修洁颇筋膜前部。 (3)向上追踪颇浅血管和耳颖神经,追踪修洁时可看到包在颅顶健膜伸展部中的耳前肌和耳上肌,它们有时连成一片,修洁这两块肌和全部颇筋膜。 (4)在耳郭后面,追踪并修洁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后血管、耳后神经(面神经耳支)和耳后肌。 (5)将标本翻转,面部朝下,在枕外隆凸处的浅筋膜中找出由颈部上升的第三颈神经末支。 在距枕外隆凸外侧2.5cm处切开浅筋膜,找出枕动脉和枕大神经,追踪它们到颅顶。 3解剖帽状腿膜、腿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I)从上向下,修洁颅顶健膜的后部和颅顶肌的枕腹,注意不要损伤血管和神经。 (2)在正中线切开颅顶胞膜,插入刀柄,检查其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顶肌前、后、左、右相连情况。 分层仔细观察帽状健膜、胞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见图1-17,图1-18)。 (二)开颅取脑1.锯除顶盖自眉间至枕外隆凸以及在两侧耳郭之间纵行和冠状切开帽状健膜,将4片帽状健膜翻向下C在眶上缘上方1cm和枕外隆凸上方1cm的平面上环形扎上细绳,并用笔沿绳画线一圈,沿线切开骨膜,并向上、下剥离,可见骨膜紧连千骨缝,松贴于颅骨。 沿所画之线先锯一浅沟,进而锯开颅骨并撬开颅顶盖,操作时注意不要伤及硬脑膜。 2.打开硬脑膜 (1)沿正中线由后向前切开硬脑膜,可见上矢状窦,将血块除去。 c(2)沿上矢状窦两侧,用钝头剪刀前后方向剪开硬脑膜,再由两侧耳郭处向上剪开硬脑膜,直到上矢状窦两侧缘,将4瓣硬脑膜翻向外下。 (3)切断所有进入上矢状窦的大脑上静脉。 在硬脑膜前极,经大脑半球之间切断附着于鸡冠处的大脑锁,且向后轻拉,游离出大脑濂。 (4)在小脑幕前缘,经大脑纵裂切断进入直窦的大脑大静脉。 3.取脑(1)将头部移至解剖台的一端,使脑自然下垂,左手扶脑,用刀柄将嗅球自筛板分离,由鼻腔穿过筛板的嗅神经也随之离断。 (2)依次切断下列诸结构:视神经色白粗大,进入视神经孔;颈内动脉-位于视神经外侧;漏斗-~位于视神经后方,下连垂体;动眼神经—一位千鞍背两旁;滑车神经一~位于动眼神经的外侧,被小脑幕游离缘遮盖,用刀尖翻起此缘,可见滑车神经。 (3)使标本头部转向左侧,切断进入横窦和蝶顶窦的大脑下静脉,将颇极自蝶骨小翼深面分离,轻揭右侧大脑半球,沿颐骨岩部上缘,用刀尖切开小脑幕的附着缘,自岩部尖端的小脑幕游离缘切至颓骨岩部上缘后部近乙状窦沟处,不要切得过深,以免伤其深面的小脑。 用同法处理左侧小脑幕。 (4)使脑向后坠(不可用力搬脑,否则易在脑干处拉断),直到脑桥和延髓离开颅后窝前壁时,可见:心三叉神经运动根和感觉根,在近颇骨岩部尖端穿硬脑膜;@展神经在鞍背后面穿过硬脑膜;@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进入内耳道;@舌咽、迷走、副神经从颈静脉孔离开颅腔;©舌下神经分为两股穿过硬脑膜出舌下神经管。 (5)依次切断上述左、右两侧诸神经,在枕骨大孔平面切断脊髓和两侧椎动脉,然后使头尽量后垂,轻轻取出延髓和小脑,全脑即可移出。 4.观察硬脑膜移开脑后,仔细观察硬脑膜形成的大脑锻、小脑幕、小脑幕切迹、小脑锄、硬脑膜静脉窦等结构。 5解剖颅底内面(1)解剖颅前窝1)仔细去除筛板表面的硬脑膜,找寻极为细小的筛前神经及其伴行的筛前动脉。 筛前动脉起自眼动脉,筛前神经为鼻睫神经的终末支,由筛板外缘中份入颅,前行,经鸡冠两旁的小孔出颅到鼻腔。 2)眼眶解剖:心用咬骨钳自前床突打开视神经管顶壁,由后向前依次剔除蝶骨小翼和额骨眶部,充分暴露眼眶顶部。 @打开眶骨膜并注意保护与之紧贴的额神经,修洁额神经和伴行的血管,找出额神经内侧的滑车神经与上斜肌、外侧的泪腺神经;并沿额神经找出滑车上神经和眶上神经。 在保留神经的同时,显露上脸提肌。 @尽量靠前离断上脸提肌并翻向后,辨认上直肌,修洁上直肌至眼球附着处,离断上直肌并向后翻开,找出视神经和其内侧的内直肌,修洁横过视神经上方的鼻睫神经,显露位于视神经与外直肌之间的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展神经。 @沿鼻睫神经分离出筛前神经和滑车下神经。 (2)解剖颅中窝l)移出垂体:切开鞍滕前后缘,可见围绕垂体前后的海绵间窦,它们与海绵窦相通形成一环,切忌用摄子夹淜斗,以免损伤。 切除鞍脱,由前向后将垂体由垂体窝用刀柄挑出,细心去除蛛网膜,分清前后叶,后叶较小,被前叶包绕。 2)自棘孔处划开硬脑膜,暴露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 3)解剖海绵窦:心自蝶骨小翼后缘划开硬脑膜,找寻沿蝶晴排列的短而窄的蝶顶窦,它汇入位千垂体窝两侧的海绵窦;@自颓骨岩部上缘切开小脑幕的附着缘,不要损伤三叉神经,观察岩上窦,该窦前通海绵窦,后通横窦;@自颖骨岩部尖的前面切除硬脑膜,暴露三叉神经节,及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追踪下颌神经到卯圆孔,并观察穿卯圆孔的导静脉,追踪上颌神经到圆孔,追踪眼神经及其3个分支(泪腺神经、额神经、鼻睫神经)到眶上裂,鼻睫神经分出较早,去除海绵窦外侧壁时,可见窦内有纤细小梁网,网眼内有血块;@保留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穿过硬脑膜的孔,追踪该二神经至眶上裂,动眼神经尚未到达时已分为上、下两支,勿用慑子夹神经,以免损伤;@除去剩余的海绵窦外侧壁,颈内动脉位于窦内,交感神经丛围绕动脉壁。 找出颈内动脉外侧的展神经,并追踪至眶上裂。 4)解剖岩大、小神经:细心翻起尚存在于岩部前面的硬脑膜。 找寻岩大、小神经,它们均很细,注意不要当结缔组织去掉。 岩大神经由面神经管裂孔穿出,在岩大神经沟内向前内行,经三叉神经节的后方到破裂孔,与岩深神经会合形成翼管神经。 岩小神经位于岩大神经的外侧,行向下内,由卵圆孔旁的一小孔出颅入耳神经节。 5)将三叉神经节自颅底翻转向下,可见三叉神经运动根。 (3)解剖颅后窝l)在一侧切开大脑锁下缘,观察下矢状窦。 切开大脑锻附着小脑幕处,观察直窦,直窦前端接受大脑大静脉,后端一般汇入左横窦,上矢状窦、直窦和左、右横窦可能汇合并扩大形成窦汇,位于枕内隆凸附近,并可在颅骨上见一浅窝。 2)自枕内隆凸向外划开横窦,然后向下和向前内划开乙状窦到颈内静脉孔。 观察乳突导静脉开口千乙状窦后壁的中份。 3)去除遮盖颈内静脉孔的硬脑膜,但不要损伤舌咽、迷走、副神经。 找出终于颈静脉孔前份的岩下窦。 岩下窦位于颖骨岩部与枕骨基底部之间。 4)基底窦位于颅后窝的斜坡上。 切开硬脑膜,检查基底窦时,勿伤展神经。 5)观察辨认第VI~XII对脑神经根(见图1-21,图1-25)。 (张绍祥黄明王) 第五节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1-1患者,男,63岁。 因车祸外伤致头顶部流血不止。 被送到急诊,检查发现头皮上有一个深及颅骨的伤口,医生做了头部伤口清创缝合处理。 临床解剖学问题:(1)从解剖学角度解释,为什么头皮损伤出血多? (2)为什么头皮伤口较深时一定要逐层缝合? (3)头皮深部损伤具有哪些潜在危险? 病例1-2患者,男,20岁。 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被球击中了右颊的外上部,面颊出现凹陷变平。 患者到医院诉说眩晕、右眼复视、面颊麻木。 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右眼眶周围呈现肿块和淤斑。 临床解剖学问题:(1)最有可能骨折的是什么骨? (2)也可能发生哪些颅骨的骨折? (3)什么症状提示眼眶可能受损? 并可能伤及眼球? 病例1-3 患者,男,22岁。 在篮球比赛中被撞倒,头重重地撞在地上,立刻感到眩晕,眼冒金星。 视力模糊待续约20秒。 之后虽没有其他受伤的症状,但仍有头痛。 送医院检查发现有液体从鼻腔滴出。 临床解剖学问题:(1)如果持续头痛提示了什么? (2)从鼻腔滴出的液体可能是什么? 来自何处? 病例1-4患者,男,21岁。 因严重的面部粉刺去皮肤科就诊。 医生观察到患者口唇上方有带脓点的痄肿。 医生为其做了治疗处理,并告诉他不要挤压脓肿,因为该处为面部的"危险三角区”,否则可能会导致颅内感染。 临床解剖学问题:(1)何为面部的危险三角区? (2)从解剖学的角度解释口唇上方的感染蔓延到颅内的可能途径? (3)颅内感染可能导致哪些后果? 病例1-5 患者,男,58岁。 因在左面部外侧摸到一肿块,近2个月肿块迅速增大,且感觉同侧脸部肌无力。 鼓腮吹气有困难去医院就诊。 头颈部CT增强扫描显示:左腮腺浅叶内可见不规则结节状强化灶,局部边界显示欠清,病灶部分似与邻近皮肤粘连。 病理学检查:肿块组织活检为腮腺癌。 临床解剖学问题:(1)此肿瘤细胞将转移到何处? (2)此肿瘤如何导致面部无力且吹口哨困难? (3)此肿瘤造成的面瘫是不可复性的吗? 病例1-6 患者,女,52岁。 主诉左面部有突发性短暂的剧烈疼痛,这种情况持续了2个月且不断加剧。 这种针扎样痛每天发生几次,每次持续15~20秒,令她痛不欲生。 咀嚼或冷风吹在上唇都会引起疼痛。 部位位于上唇左侧和面颊。 患者称此疼痛会放射到下眼脸、鼻外侧和口腔。 医生用力持续按压患者的左上颌和眶下区,没有迹象表明上颌窦存在炎症的触痛。 在进一步检测中,医生发现患者上唇左侧有严重的感觉过敏,上颌左侧区域有针刺感,前额和下颌区无感觉异常。 诊断:xx神经痛(具体神经名已隐除)。 临床解剖学问题:(1)突发针刺样疼痛的皮肤和黏膜区域受什么神经的支配? (2)该神经由什么部位出颅? (3)该神经的分支及其分布如何? 病例1-7 患者,男,45岁。 因左侧面部下垂,左眼闭合不拢,咀嚼食物困难,食物会从左侧嘴角漏出来就诊。 体格检查:患者左脸变平,没有表情,左前额没有皱纹,左侧面下部下垂,口水从左口角流出。 患者左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觉失去,且不能自主控制左边面肌和颈阔肌。 笑的时候,患者面下部歪向右侧,右嘴角可上扬,但左嘴角不能。 患者并告诉医生,近几天患了感冒和耳部感染,前天晚上驾车回家途中,因为昏昏欲睡而开着车窗行车,以求清醒开车。 诊断:x神经麻痹(神经名称已隐除)。 第一节概述 颈部neck位于头部、胸部和上肢之间,前方正中有呼吸道和消化管的颈段;两侧有纵向走行的大血管和神经;后部正中是脊柱的颈段;颈根部除有斜行的血管神经束外,还有胸膜顶和肺尖由胸腔突入。 颈部各结构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形成诸多筋膜间隙。 颈肌分为颈浅肌群、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和颈深肌群,可使头、颈灵活运动,并参与呼吸、吞咽和发音等运动。 颈部淋巴结丰富,多沿血管神经排列,肿瘤转移时易受累。 —、境界与分区 (-)境界 上界是与头部的分界,为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下界是与胸部及上肢的分界,为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 (二)分区 颈部分为固有颈部和项部。 两侧斜方肌前缘之前和脊柱前方部分称为固有颈部,即通常所指的颈部;两侧斜方肌前缘之后和脊柱后方的区域称为项部。 项部也属于脊柱区的一部分(见第六章)。 固有颈部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前区的内侧界为颈前正中线,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外侧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 双侧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成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舌骨上区有颊下三角和左、右下颌下三角;舌骨下区有左、右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 颈外侧区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上缘之间。 肩脾舌骨肌将颈外侧区分为枕三角与锁骨上三角(大窝)。 胸锁乳突肌区即为该肌所毅盖的区域(图2-1)。 下颌下三角频下三角 二、表面解剖 (—)体表标志 1.舌骨hyoid bone位于颊隆凸的下后方,对应第3、4颈椎之间的椎间盘平面。 舌骨体向两侧可们到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的体表标志。 5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后缘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为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 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的胸骨端上缘之间为锁骨上小窝l esser supraclav icular fossa。 6胸骨上窝suprasternal fossa是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此处可触及气管颈段。 7锁骨上大窝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位于锁骨中1/3上方。 在窝底可触及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二)体表投影颈部结构的体表投影(图2-2)。 1.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external ca「otid artery从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右侧至右胸锁关节,左侧至左锁骨上小窝作连线,即两动脉的体表投影线。 甲状软骨上缘是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分界线。 2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右侧自右胸锁关节、左侧自左锁骨上小窝,向外上至锁骨上缘中点划一弓形线,弓形的最高点距锁骨上缘约1cm,即为锁骨下动脉的体表投影。 7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及肺尖apex of lung由胸腔突出胸廓上口至颈根部,最高点位于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cm。 第二节颈部的层次结构—、浅层结构 颈部皮肤较菏,移动性大,皮纹呈横向分布。 手术宜采用横切口,以利皮肤愈合和术后美观。 颈浅筋膜为含有脂肪的疏松结缔组织。 在颈前外侧部浅筋膜内,有菲蒲的皮肌,称为颈阔肌platysma。 该肌深面的浅筋膜内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颈外侧浅淋巴结、颈丛的皮支以及面神经的颈支等(图2-3)。 颈前浅淋口廷产上'IIff if I'I III/'Il嘈II寸,-·-1谨/fl--'=、~-钡官上神经1颈前静脉anterior」ugular vein起自颊下部,在颈前正中线两侧,沿下颌舌骨肌浅面下行,至锁骨上方时转向外侧,穿人胸骨上间隙,汇入颈外静脉末端或锁骨下静脉,少数汇入头臂静脉。 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借横行的颈静脉弓jugular venous arch相吻合。 若左、右颈前静脉合为一支,沿颈前正中线下行,则称颈前正中静脉(图2-4)。 2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斜行下行,于锁骨中点上方2~5cm处穿颈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该静脉末端虽有一对瓣膜,但不能阻止血液反流。 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扩张。 因为颈外静脉与颈深筋膜结合紧密,当静脉壁受伤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气体栓塞。 (二)神经 1颈丛皮支颈丛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时,位置表浅且相对集中,常为颈部手术阻滞麻醉的穿刺点(图2-4)。 2.面神经颈支cervical branch of facial nerve自腮腺下缘浅出后行向前下,走行于颈阔肌深面,支配该肌(图2-4)。 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颈筋膜ce1-vical fascia是位于浅筋膜和颈阔肌深面的深筋膜,包绕颈、项部的肌和器官。 颈筋膜可分为浅、中、深三层及成对的颈动脉鞘,各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筋膜间隙(图2-5,图2-6)。 有关颈部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解剖尚有不同的观点,进一步探明其构筑对微创外科手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颈筋膜 1浅层即封套筋膜investing fascia。 向上附于头颈交界线,向下附于颈、胸和上肢交界线,向前在颈前正中线处左、右相延续,向两侧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并形成两肌的鞘,向后附于项韧带和。 胸骨舌骨肌 甲状腺气管气管前筋膜 食:三二产=仁仁///胸骨甲状肌 胸锁乳突肌 颈总动脉 押舌骨肌 前筋膜 硕长肌 角肌 巴结脱神经 颈交感干中斜角肌 颈浅筋膜皮肤项韧带椎前筋膜 腾扁桃体 下颌骨舌骨 第7颈椎棘突,形成完整的封套结构。 在舌骨上部,此筋膜分为浅深两层,包裹二腹肌前腹和下颌下腺;在面后部,浅深两层包裹腮腺。 在颈静脉切迹上方,也分为浅深两层,向下分别附着千颈静脉切迹的前、后缘。 2中层又称气管前筋膜pretr·acheal fascia或内脏筋膜。 此筋膜位于舌骨下肌群深面,包裹着咽、食管颈部、喉、气管颈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等器官,并形成甲状腺鞘。 在甲状腺与气管、食管上端邻接处,腺鞘后层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 前下部裂盖于气管者称为气管前筋膜;后上部裂盖颊肌和咽缩肌者称为颊咽筋膜buccophar"fngeal fascia。 气管前筋膜向上附千环状软骨弓、甲状软骨斜线及舌0I骨,向下经气管前方及两侧入胸腔,与心包上部相续。 第二章颈部 3深层又称椎前筋膜prevertebral fasc ia,位于颈深肌群浅面,向上附着于颅底,向下续于前纵韧带及胸内筋膜,两侧覆盖臂丛、颈交感干、雁神经、锁骨下动脉及锁骨下静脉。 此筋膜向下外方,由斜角肌间隙开始包裹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并向腋窝走行,形成腋鞘。 4.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 (二)颈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suprasternal space封套筋膜在距胸骨柄上缘3~4cm处,分为深浅两层,向下分别附于胸骨柄前、后缘,两层之间为胸骨上间隙。 内有颈静脉弓、颈前静脉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2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等。 小儿还有胸腺上部、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 第三节 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一、舌骨上区 舌骨上区包括中央的颊下三角和两侧的下颌下三角。 (—)额下三角 颊下三角submental triangle是由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的三角区。 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及封套筋膜,深面由两侧下颌舌骨肌及其筋膜构成。 此三角内有1~3个颊下淋巴结。 (二)下颌下三角 1境界下颌下三角submand巾ular triangle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digastric triangle(见图2-1)。 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封套筋膜,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 2.内容 经,向下发出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 在下颌下腺周围有4~6个下颌下淋巴结。 t该区是指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舌骨以下的区域,包括左、右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 (一)颈动脉三角1.境界颈动脉三角carotid triangle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肿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封套筋膜,深面有椎前筋膜,内侧是咽侧壁及其筋膜。 2.内容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深淋巴结等(图2-8)。 副迷走神胸锁乳突肌枕小神经 头第3颈神经 第4颈神经前支 肌神脉脉 经舌经咽动动 神突钮舌面舌经 颌根下上脉脉静动软愿 内总拌颈颈颈状坤环驱前 肌斜 动颈 肩脾舌骨肌下腹 (1)动脉 ·o·. l)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1-y:位千颈内静脉内侧,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脉的末端膨大,称为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借结缔组织连有一米粒大小的扁椭圆形小体,称颈动脉小球c扣oti d glomus,是化学感受器。 二者分别有调节血压和呼吸的作用。 支为面静脉、舌静脉和甲状腺上、中静脉。 (3)神经副神经-/脉颈内外动脉迷走神经下神经.)J...,舌下神三~ :... 喉上神经、、主亏亏>-经1n/\\心ll I一\\`勹畛///突咽肌伏i用喉上神经外支及甲状腺上动脉颈中神经节及甲状腺下动脉气(\II\广工//三得上根(4)二腹肌后腹posterior belly of digastric:是颈动脉三角与下颌下三角的分界标志,也是颈部及颌面部手术的主要标志。 其表面有耳大神经、下颌后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深面有颈内动、静脉,颈外动脉,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颈交感干;其上缘有耳后动脉和面神经及舌咽神经等;下缘有枕动脉和舌下神经(图2-10)。 副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 静腹内后 颈肌 舌咽神经 `_"颈内动脉 腹脉动 骨骨)肌肌 脉迷颈脉动动面 外颈 (二)肌三角1境界肌三角muscular tri angle位于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押舌骨肌上腹之间。 其浅面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皮神经和封套筋膜,深面为椎前筋膜。 2内容肌三角内含有位于浅层的胸骨舌骨肌和肩脾舌骨肌上腹,位千深层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以及位千气管前筋膜深部的甲状腺、甲状旁腺、咽、喉、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等器官(图2-11)。 (1)甲状腺thyroid gland l)形态与被膜:甲状腺呈H形,分为左、右两侧叶及中间的甲状腺峡(图2-12)。 约半数以上的人存在从甲状腺峡向上伸出的锥状叶,其长短不一。 国人甲状腺形态常出现变异(图2-12)。 甲状腺被气管前筋膜包裹,该筋膜形成甲状腺假被膜,即甲状腺鞘。 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二者之间形成的间隙为襄鞘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甲状旁腺。 假被膜内侧增厚形成的甲状腺悬韧带使甲状腺两侧叶内侧和峡部后面连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以及气管软骨环,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上。 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的活动而上下移动。 2)位置与毗邻:甲状腺的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的前外侧,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至第6气管软骨。 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图2-12)。 甲状腺的前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左右两侧叶的后内侧邻近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侧叶的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颈交感干相邻。 甲状腺肿大时,如向后内侧压迫喉与气管,可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如向后外方压迫颈交感于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即患侧面部潮红、无汗、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脸下垂及眼球内陷等。 3)甲状腺的动脉和喉的神经甲状腺上动脉s uperior thyroid artery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前壁,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向前下方,至甲状腺上端附近分为前、后两支。 前支沿甲状腺侧叶前缘下行,分布千侧叶前面;后支沿侧叶后缘下。 行。 甲状腺上动脉发出喉上动脉,伴喉上神经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图2-13)。 第二章颈部 频下静脉己颈前静脉下颌下腺下颌后静脉茎突舌骨肌'-I屡舌下神经二静上脉静;\§雌;『}加},司.“[二卜骨静脉胸面骨静舌脉/三`胃`'\三肩肿舌骨肌上腹凡书怼平Ill息!!-1邑门,ll'I I IU屋'lI』且一一年状腺上静脉甲状腺奇静心嗦中静脉迷走神。 第二章颈部 喉上神经superior1狙-yngeal nerve是迷走神经的分支,沿咽侧壁下行,于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 内支与同名动脉伴行穿甲状舌骨膜入哄,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及会厌和舌根等处;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方,在距甲状腺上极0.5-1.0cm处,离开动脉弯向内侧,发出肌支支配环甲肌及咽下缩肌。 故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而影响发音。 甲状腺下动脉inferior thyroid arte1-y是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的分支,沿前斜角肌内侧缘上升,至第6颈椎平面,在颈动脉鞘与椎血管之间弯向内侧,近甲状腺侧叶下极潜入甲状腺侧叶的后面,分支分布于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和食管等处,发出腺支与甲状腺上动脉的分支吻合。 喉返神经recunent la1-yngeal ne1-ve是迷走神经的分支。 左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至其后方,右喉返神经勾绕右锁骨下动脉至其后方,两者均在食管气管旁沟上行,至咽下缩肌下缘、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内,称为喉下神经i nferior la1-yngeal nerve。 其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 左喉返神经行程较长,位置深,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与其交叉;右喉返神经行程较短,位置较浅,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其交叉或穿行于该动脉的两个分支之间。 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相交部位约在侧叶中、下1/3交界处的后方。 两侧喉返神经入喉前通常经过环甲关节后方,故甲状软骨下角可作为显露喉返神经的标志(图2-14)。 由于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在侧叶下极附近比较复杂,因此,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下端,以免损伤喉返神经而致声音嘶哑。 颈总动脉 动脉状腺下动脉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 主动脉 左侧右侧 甲状腺最下动脉arteria thyroidea i ma较小,出现率约10%,主要起自头臂干或主动脉弓,沿气管颈部前方上行,至甲状腺峡,参与甲状腺动脉之间的吻合,当低位气管切开或甲状腺手术时应加注意。 甲状腺上静脉superior thyroid vein与同名动脉伴行,注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midd le thyroid vei n起自甲状腺侧缘中部,短而粗,管壁较薄,经过颈总动脉的前方,直接注入颈内静脉。 此静脉有时缺如。 甲状腺下静脉inferior thyroid vein起自甲状腺的下缘,经气管前面下行,主要汇入头臂静脉。 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颈部前方常吻合形成甲状腺奇静脉丛。 做低位气管切开时,应注意止血(图2-15)。 状腺上动 状叶内静脉八 甲状腺中静脉甲状旁腺的位置 甲状腺峡 甲状腺下动脉颈总动脉左喉返神经甲状腺下静脉 左喉返神经 营养喉的动脉主要来自甲状腺上动脉的喉上动脉和环甲动脉以及甲状腺下动脉的喉下动脉(见图2-9,图2-13),喉上动脉与喉下动脉分布千喉肌和黏膜,二者在喉内吻合。 环甲动脉主要营养环甲肌。 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离喉,喉上静脉通过甲状腺上静脉或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喉下静脉通过甲状腺下静脉注入头臂静脉。 喉前庭和喉中间腔淋巴管汇合后,穿甲状舌骨膜,伴喉上血管在颈总动脉分叉附近,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声门下腔淋巴管穿环甲膜或环气管韧带,注入喉前淋巴结或气管旁淋巴结。 喉由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支配(见图2-9,图2-13,图2-14),二者均属迷走神经的分支,喉上神经管理声门裂以上喉腔黏膜感觉,支配环甲肌。 喉返神经管理声门裂以下喉腔黏膜感觉,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内肌。 气管颈部cervical part of trachea上平第6颈椎下缘,下平胸骨颈静脉切迹处移行为气管胸部。 成人长约6.5cm,横径为1.5-2.5cm,由6~8个气管软骨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 气管周围有疏松结缔组织包绕,故活动性较大,当仰头或低头时,气管可上、下移动l.5c m。 头转向一侧时,气管亦随之转向同侧,食管却移向对侧,故常规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头应严格保持正中位并尽量后仰,使气管接近体图2-16甲状旁腺的位置(后面观) 表,以免伤及食管及其周围的血管和神经。 气管颈部的毗邻:前方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和气管前间隙。 平第2~4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及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 气管颈部上端两侧为甲状腺侧叶,后方为食管,在二者之间的气管食管旁沟内有喉返神经上行。 其后外侧有颈交感干和颈动脉鞘等。 此外,幼儿的胸腺、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常会高出胸骨颈静脉切迹达气管颈部前面。 故对幼儿进行气管切开术时,应注意不宜低于第5气管软骨,以免伤及上述诸结构。 (4)咽和食管颈部:咽pharynx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为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长约12cm,其内腔称咽腔cavity of pharynx。 咽上方固定千颅底,向下于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续于食管(见图2-6)。 咽有前、后及侧壁,其后壁借疏松结缔组织连于椎前筋膜;两侧壁是茎突及起于茎突的诸肌,并与颈部大血管和甲状腺侧叶等相毗邻;前壁不完整,自上向下可分别通入鼻腔、口腔和喉腔。 根据咽前方的毗邻,以腮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将咽腔分为鼻咽、口咽、喉咽3部,其中后两部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腾扁桃体和前下方的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咽淋巴环,对消化道和呼吸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食管颈部cervical part of esophagus上端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与咽相接,下端在颈静脉切迹平面处移行为食管胸部。 食管颈部的前方为气管颈部(图2-16),食管颈部位置稍偏左侧,故食管颈部手术入路以左侧为宜;后方有颈长肌和脊柱;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颈交感干相邻;两侧为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 第四节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胸锁乳突肌区 (一)境界胸锁乳突肌区sternocleidomastoid region是指该肌在颈部所占据和覆盖的区域。 `,0第二章颈部(二)内容及其毗邻1.颈拌ansa cervicalis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 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先随舌下神经走行,至颈动脉三角内离开此神经,称为舌下神经降支,又名颈拌上根,沿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浅面下行。 来自颈丛第2、3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组成颈拌下根,沿颈内静脉浅面(或深面)下行,上、下两根在颈动脉鞘表面合成颈拌。 颈拌位千肩脾舌骨肌中间胞的上缘附近,平环状软骨弓水平。 颈拌发支支配肩肿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 甲状腺手术时,多平环状软骨切断舌骨下诸肌,可避免损伤颈拌的肌支(图2-17)。 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管茎突舌骨肌茎突咽肌 二腹肌一I 骨肌甲状舌骨肌\\\\I-之飞叭yIII/j/\下颌舌骨肌肩脾舌骨肌-//穴\杻—气管2.颈动脉鞘及其内容颈动脉鞘上起自颅底,下续纵隔。 鞘内全长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鞘内上部有颈内动脉,下部为颈总动脉。 在颈动脉鞘下部,颈内静脉位千前外侧,颈总动脉位千后内侧,在二者之间的后外方有迷走神经。 鞘的上部,颈内动脉居前内侧,颈内静脉在其后外方,迷走神经行于二者之间的后内方。 颈动脉鞘浅面有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肩脾舌骨肌下腹、颈拌及甲状腺上、中静脉;鞘的后方有甲状腺下动脉通过,隔椎前筋膜有颈交感干、椎前肌和颈椎横突等;鞘的内侧有咽、食管颈部,喉、气管颈部,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侧叶等。 3.颈丛cervica l plexus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位千胸锁乳突肌上段与中斜角肌和肩脾提肌之间。 分支有皮支及肌支。 滕神经是其主要肌支。 4.颈交感干ce rvica l part of sympathetic trunk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两侧,被椎前筋膜所覆盖。 颈上神经节superi or cervical ganglion最大,呈梭形,位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 颈中神经节middle cervical ganglion最小或不明显,位千第6颈椎横突的前方。 颈下神经节inferi or cervical ganglion位于第7颈椎平面,在椎动脉起始部后方,多与第1胸神经节融合为颈胸神经节cervicothoracic ganglion,又名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 以上3对神经节各发出心支入胸腔,参与心丛组成。 二、颈根部 颈根部是指颈部、胸部及腋区之间的接壤区域,由进出胸廓上口的诸结构占据。 (一)境界 颈根部root of neck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第1胸椎体,两侧为第1肋。 其中心标志是前斜角肌,此肌前内侧主要是往来千颈、胸之间的纵行结构,如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隔神经、颈交感干、胸导管和胸膜顶等;前、后方及外侧主要是往来于胸、颈与上肢间的横行结构,如锁骨下动脉、静脉和臂丛等。 (二)内容及其毗邻 1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是覆盖肺尖部的壁胸膜,突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缘2~3cm。 前、屯后斜角肌毅盖其前、外及后方。 其前方邻接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滕神经、迷走神经、锁骨下静脉,左侧还有胸导管;后方贴靠第1、2肋,颈交感干和第1胸神经前支;外侧邻臂丛;内侧邻气管、食管,左侧还有胸导管和左喉返神经;上方从第7颈椎横突、第1肋颈和第1胸椎体连至胸膜顶的筋膜,称为胸膜上膜suprapleural membrane,此膜又称Sibson筋膜,起悬吊作用。 当行肺萎陷手术时,须切断上述筋膜,才能使肺尖塌陷。 2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在胸锁关节后方起自头臂干,于第1肋外侧缘续于腋动脉。 以前斜角肌为界,锁骨下动脉分为三段。 (1)第1段:位于前斜角肌内侧,胸膜顶前方,左、右侧前方都有迷走神经跨过,左侧还有胸导管或隔神经跨过。 该段动脉的分支有:l)椎动脉ve1tebral釭te1y:沿前斜角肌内侧上行于胸膜顶前面,穿经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分布于脑、脊髓和内耳。 有时发出颈横动脉或肩脾上动脉。 3胸导管与右淋巴导管胸导管thoracic duct沿食管左侧出胸腔上口至颈部,平第7颈椎高度,形成胸导管弓arch of thorac ic duc t。 其前方为颈动脉鞘,后方有椎动脉、椎静脉、颈交感干、甲状颈干、隔神经和锁骨下动脉(图2-18,图2-19)。 胸导管多数注入左静脉角,有时也可注入左颈内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 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及左支气管纵隔干通常注入胸导管末端,也可单独注入静脉。 右淋巴导管right lymphatic d uct长1.0-1.5cm,居右颈根部,接受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右静脉角。 由于右淋巴导管出现率仅为20%左右,故有时各淋巴千也可直接注入右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 4.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自第1肋外侧缘续千腋静脉。 沿第1肋上面,经锁骨与前斜角肌之间,向内侧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由于锁骨下静脉壁与第1肋、锁骨下肌、前斜角肌的筋膜相愈着,破裂后难以自动闭合,故伤后易致气栓。 临床上广泛应用锁骨下静脉插管技术,进行长期。 56第二章颈部 出人胸廓上口的结构 左锁骨下动脉 |.,\1『f|.头臂干左头臂静脉左颈总动脉右喉返神经甲状颈干右迷走神经静脉角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及右喉返神经颈中神经节输液、心导管插管及中心静脉压测定等。 5.迷走神经vagus nerve右迷走神经下行于右颈总动脉和右颈内静脉之间,经右锁骨下动脉第1段前面时发出右喉返神经,勾绕右锁骨下动脉的下面和后方返回颈部。 左迷走神经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之间下行入胸腔。 6隔神经ph renic nerve位于前斜角肌前面,椎前筋膜深面,由第3~5颈神经前支组成,向内下方斜降下行;其前方有胸锁乳突肌、肩脾舌骨肌中间腮、颈内静脉、颈横动脉和肩脾上动脉;左侧前方还邻接胸导管弓;内侧有颈升动脉上行。 该神经在颈根部经胸膜顶的前内侧,迷走神经的外侧,穿锁骨下动、静脉之间进入胸腔(图2-19)。 脯神经的起始部常发生变异形成副脯神经,其出现率为48%,多起自颈5(占48.7%)或颈5、6(占27.6%),在捅神经的外侧下行(占85.2%),经锁骨下静脉的后方进入胸腔。 副隔神经在锁骨下静脉的下方与脯神经结合者占多数(57.1%)。 7.椎动脉三角triangle of vertebral artery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1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三角的后方有第7颈椎横突、第8颈神经前支及第1肋颈;前方有迷走神经、颈动脉鞘、隔神经及胸导管弓(左侧)等。 三角内的主要结构有胸膜顶、椎动脉、椎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星状)神经节等(图2-20)。 状腺上静脉 内静脉总动脉 走神经 下静 最下 神骂 脱甲甲 锁骨下静脉锁骨下干 8斜角肌间隙scalene space颈深肌群包括内侧群和外侧群。 内侧群位于脊柱颈部的前方,有头长肌和颈长肌等,合称椎前肌,能屈头、屈颈。 外侧群位于脊柱颈部的两侧,主要有前斜角肌sealenus anterior、中斜角肌scalenus medius和后斜角肌scalenus posterior,各肌均起自颈椎横突,前、中斜角肌分别止于第1肋上面的前斜角肌结节和锁骨下动脉沟的后方,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 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scalene space,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斜角肌的作用:在颈椎固定时,可上提肋,以助吸气;胸廓固定时可使颈前屈,一侧收缩可使颈向同侧侧屈。 第五节颈外侧区 颈外侧区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上缘围成的三角区;该区被肩脾舌骨肌下腹分为上方较大的枕三角和下方较小的锁骨上三角。 一、枕三角 (一)境界 枕三角occipital triangle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与肩脾舌骨肌下腹上缘之间(图2-21)。 三角的浅面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和封套筋膜;深面为椎前筋膜及其覆盖的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头夹肌和肩脾提肌。 枕小神经 肩脾舌骨肌下腹 (二)内容及其毗邻 1.副神经accessory nerve自颈静脉孔出颅后,沿颈内静脉前外侧下行,经二腹肌后腹深面,在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穿入并发支支配该肌。 其本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有枕小神经勾绕,这是确定副神经的标志。 在枕三角内,该神经沿肩脾提肌表面,经枕三角中份,向外下方斜行。 此段位牲表浅,周围有淋巴结排列,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时应避免损伤副神经。 副神经自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界处进入该肌深面,并支配该肌(图2-21)。 2.颈丛和臂丛的分支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封套筋膜浅出(见图2-4),分布于头、颈、胸前上部及肩上部的皮肤。 臂丛分支有支配菱形肌的肩脾背神经,该神经位于副神经与臂丛上缘之间,略与副神经平行,但居椎前筋膜深面,可与副神经鉴别。 此外,还有支配冈上肌、冈下肌的肩脾上神经,以及入腋区支配前锯肌的胸长神经等C。 二、锁骨上三角 (一)境界锁骨上三角supraclavicular triangle位于锁骨上方,在体表呈明显凹陷,故又名锁骨上大窝gre 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脾舌骨肌下腹和锁骨上缘中1/3围成(见图2-1)。 其浅面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及封套筋膜;深面为斜角肌下份及椎前筋膜。 (二)内容及其毗邻 1.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于第1肋外侧缘续于腋静脉,有颈外静脉和肩脾背静脉注入。 在该三角内,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动脉第3段的前下方;向内经脯神经和前斜角肌下端的前面,达胸膜顶前方;在前斜角肌内侧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二者汇合处形成向外上开放的角,称为静脉角jugular angle。 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图2-22)。 斜方肌_____J_胸锁乳突肌 肩脾提肌前、中斜角肌 第5颈神经分支亡—-照、副脱神经后斜角肌及颈横动脉肩脾上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三角肌~矗告妾,口,百巨勹三竺召:二之-—锁骨下肌腋动、静脉11!``邑纽\`'瞿R\\\》Z乡了/;/r胸大肌2.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经斜角肌间隙进入此三角,走向腋窝。 位于三角内的是该动脉第3段,其下方为第1肋上面,后上方有臂丛,前下方为锁骨下静脉。 在该三角内还可见该动脉的直接和间接的分支:肩肿背动脉、肩脾上动脉和颈横动脉,分别至斜方肌深面及肩脾区。 3臂丛brachia!plexus由第5~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臂丛的5个根,经斜角肌间隙进入此三角。 臂丛在锁骨下动脉后上方合成3个于,各干再分为前、后两股。 根、干、股组成臂丛锁骨上部,在锁骨中点上方,为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处。 在三角内,臂丛发出肩脾背神经、肩脾上神经及胸长神经等。 臂丛与锁骨下动脉均由椎前筋膜形成的筋膜鞘包绕,续于腋鞘(图2-22)。 第六节颈部淋巴引流 颈部淋巴结数目较多,除收纳头、颈部淋巴之外,还收集胸部及上肢的部分淋巴。 一、颈上部淋巴结 颈上部淋巴结沿头、颈交界处排列,位置表浅,分为5组(图2-23)。 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 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频下淋巴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下颌下淋甲状腺淋巴结喉前淋巴结颈外侧下深淋巴结气管前淋巴_颈横动脉气管旁淋巴下颌下淋巴结submandibular lymph node位千下颌下腺附近,收纳眼、鼻、唇、牙、舌及口底的淋巴,汇入颈外侧上、下深淋巴结。 (二)额下淋巴结 颊下淋巴结submental lymph node位于颊下三角内,收纳颊部、下唇中部、口底及舌尖等处的淋巴,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及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 (三)枕淋巴结 枕淋巴结occipital lymph node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的浅面,收纳项部和枕部的淋巴,注入颈外侧浅、深淋巴结。 (四)乳突淋巴结 乳突淋巴结mas toid lymph nod e位千耳后,胸锁乳突肌上端浅面,收纳颓、顶、乳突区及耳郭的淋巴,注入颈外侧浅、深淋巴结。 (五)腮腺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parotid lymph node位于腮腺表面及实质内,收纳面部、耳郭、外耳道等处的淋巴,注入颈外侧浅淋巴结及颈深上淋巴结。 二、颈前区淋巴结 颈前区的淋巴结又称颈前淋巴结anterior cervical lymph node位于颈前正中部,舌骨下方,两侧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之间,分为颈前浅淋巴结及颈前深淋巴结。 (一)颈前浅淋巴结颈前浅淋巴结superficial anterior ce1vical lymph node沿颈前静脉排列,收纳舌骨下区的浅淋巴,其颈前深淋巴结deep anterior cervical lymph node分布于喉、甲状腺和气管颈部的前方及两侧,包括喉前淋巴结、甲状腺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收集甲状腺、喉、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上、下深淋巴结(图2-23)。 三、颈外侧区淋巴结 颈外侧区的淋巴结即颈外侧淋巴结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以颈筋膜浅层为界,分为浅、深两组。 (-)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superficial 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沿颈外静脉排列,收纳腮腺、枕部及耳后部的淋巴,其输出管主要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上群。 (二)颈外侧深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deep 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主要沿颈内静脉排列,上至颅底,下至颈根部,通常以肩脾舌骨肌和颈内静脉交叉点为界,分为颈外侧上深淋巴结和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1.颈外侧上深淋巴结superior deep 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排列在颈内静脉周围,收纳颈外侧浅淋巴结、腮腺淋巴结、下颌下及颊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并收纳喉、气管、食管、腮扁桃体及舌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该组淋巴结中位千二腹肌后腹与颈内静脉交角处者,称为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jugulodigastric lymph node,又称角淋巴结,收纳鼻咽部、腮扁桃体及舌根部的淋巴,是鼻咽部、腾扁桃体及舌根部的癌转移较早累及的淋巴结群。 在枕三角内沿副神经周围分布者,称为副神经淋巴结,收纳耳后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或直接注入颈干。 2.颈外侧下深淋巴结inferior deep 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位于肩脾舌骨肌中间健下方,排列于颈内静脉和颈横血管周围。 其中位于颈内静脉与肩脾舌骨肌中间腮交角处的淋巴结称为颈内静脉肩脾舌骨肌淋巴结juguloomohyoid lymph node,收纳舌尖部的淋巴,舌尖部的癌首先转移至该淋巴结。 另有淋巴结沿颈横血管排列称为锁骨上淋巴结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主要收纳颈外侧上深淋巴结的输出管及气管的淋巴,成为头、颈淋巴结的总集合处。 其输出管集合成颈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或直接注入静脉角。 在左颈根部,斜角肌前方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食管下部癌或胃癌转移时,常累及该淋巴结,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和锁骨上缘的交角处触到此肿大的淋巴结。 第七节颈部解剖操作 —、解剖颈前区和胸锁乳突肌区 (—)切口 1.体位取仰卧位,垫高肩部,使头部尽量后仰。 2.摸认体表标志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舌骨、甲状软骨和喉结(男性)、颈静脉切迹、锁骨和肩峰。 3切口(见图0-7)(1)从颊下中点向下做正中切口,至颈静脉切迹。 (2)自正中切口的上端向左、右沿下颌骨下缘切至乳突。 (3)从颈部正中切口的下端向左、右沿锁骨切至肩峰。 4.皮片从正中切口的上端或下端提起皮片,逐渐向外侧翻起,显露颈阔肌。 (二)层次解剖1.颈部浅层(1)解剖颈阔肌:观察颈阔肌的起止点和肌纤维走向后,横断该肌中部,并将断端向上、下翻起。 此肌深面有颈丛皮支面神经的颈支和下颌缘支、颈部的浅静脉和浅淋巴结,注意勿损伤这些结构。 (2)解剖颈前静脉:在颈部正中线两侧浅筋膜内寻找颈前静脉,向下追至其穿入深筋膜处。 沿途可见颈前淋巴结,观察后清除之。 (3)解剖颈外静脉及颈丛皮支:在下颌角的后下方,从胸锁乳突肌表面分离出颈外静脉。 此静脉下端在锁骨上方穿入深筋膜。 沿该静脉向下可见颈外侧浅淋巴结,观察后清除。 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找出并修整从胸锁乳突肌表面上行的耳大神经;从该肌后缘深面行向后上的枕小神经;从胸锁乳突肌中份表面前行的颈横神经;向下跨越锁骨内侧端、中份和外侧的锁骨上神经的3个分支。 2.舌骨上区 (l)解剖颊下三角:清除颊下深筋膜浅层及颊下淋巴结,辨认颊下三角的境界(左、右两侧二腹肌的前腹与舌骨体)及深面的下颌舌骨肌。 (2)解剖下颌下三角:修整二腹肌腹,确认下颌下三角的境界(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切开深筋膜浅层形成的下颌下腺鞘,清除邻近的下颌下淋巴结,观察下颌下腺。 l)解剖面动脉:在下颌下腺与下颌骨之间找出面动脉,追踪至面部。 在下颌下腺表面找出面静脉。 2)解剖下颌舌骨肌及神经:将下颌下腺翻向上,修整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紧贴下颌骨切断二腹肌的前腹,向后翻开。 修整下颌舌骨肌,在该肌表面找出下颌舌骨肌神经。 3)解剖舌骨舌肌浅面的结构:紧贴舌骨切断下颌舌骨肌,翻向前方,显露并修整深面的舌骨舌肌。 下颌下腺深部的前缘及舌骨舌肌表面找出下颌下腺管和舌神经。 舌神经先位于下颌下腺管后上方,后向前经该管的外侧,勾绕该管至其内侧,分布于舌。 沿二腹肌后腹下缘找出舌下神经,向后上追踪,寻找出颈拌上根。 在舌骨大角上方与舌下神经之间,寻认舌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 3.解剖舌骨下区和胸锁乳突肌区清除舌骨下区浅筋膜,修整舌骨下肌群和胸锁乳突肌(保留颈部浅静脉和颈丛皮支)。 (1)解剖封套筋膜及颈静脉弓:清除浅筋膜,观察封套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它环绕颈部,并形成胸锁乳突肌鞘、斜方肌鞘和下颌下腺鞘。 在胸骨柄上方的胸骨上间隙内寻找连接左、右颈前静脉的颈静脉弓。 (2)解剖胸锁乳突肌:切断该肌的胸骨及锁骨上起点,翻向上。 找出进入此肌的副神经和颈外动脉的分支,这些神经血管在此肌上份的深面进入该肌。 副神经继续行向后下,进入颈外侧区,暂不进行解剖。 (3)解剖气管前筋膜及颈拌:修整舌骨下肌群,在各肌外侧缘筋膜中,剖出颈拌至各肌的分支。 沿分支向上追踪颈拌至颈动脉鞘。 平胸骨柄上缘切断胸骨舌骨肌,翻向上方。 修整深层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 切断胸骨甲状肌的下端并翻起,暴露甲状腺、喉和气管。 观察气管前筋膜(颈深筋膜中层),它紧贴舌骨下肌群后面,覆于气管前方,并包裹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 在颈动脉鞘前方找出颈拌的上、下二根。 观察上根(来自颈l神经的前支)与舌下神经和下根(来自颈2、3神经的前支)的关系。 (4)解剖颈动脉鞘:纵向切开颈动脉鞘,辨认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注意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解剖颈内静脉,仔细清理并观察该静脉下部的毗邻关系。 观察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形成的静脉角,尽量寻认颈内静脉的各属支(面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若影响对其他结构的观察,可解剖清除。 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后面寻找迷走神经。 在喉的两侧查找喉上神经,追至迷走神经。 ,0(5)解剖颈外侧深淋巴结:沿颈动脉鞘寻找颈深淋巴结群。 该淋巴结群以肩脾舌骨肌中间腮为界,分为上、下两组。 (6)解剖颈动脉三角:清除舌骨下区深筋膜浅层,查看颈动脉三角的境界(胸锁乳突肌上份的前缘肩肿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 l)观察颈总动脉的分支: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二者的位置关系。 用手指触摸辨认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颈动脉窦。 在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尝试寻认颈动脉小球以及进入小球的神经(颈动脉窦支),向上修整颈内和颈外动脉。 2)解剖颈外动脉的分支及邻近的神经:从颈外动脉的起始部,向上依次寻找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和面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走向前下,分布于喉和甲状腺;舌动脉在舌骨大角上方向前上,潜入口腔底部;面动脉通过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深面入下颌下三角。 在二腹肌后腹下方、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浅面再次确认舌下神经,向前上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追至下颌下三角。 (7)解剖肌三角:辨认肌三角的境界(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和肩脾舌骨肌的上腹)。 l)解剖甲状腺:清除颈深筋膜中层的筋膜,暴露出甲状腺。 观察甲状腺侧叶、峡部和锥状叶。 2)解剖甲状腺中静脉及甲状腺上静脉:在甲状腺中部的两侧剖出甲状腺中静脉;在甲状腺上极附近剖出甲状腺上静脉。 3)解剖甲状腺侧叶上极的血管及神经:在甲状腺上极附近,剖出甲状腺上动脉及伴行的喉上神经喉外支。 4)解剖甲状腺下动脉及喉返神经:将甲状腺侧叶从后向前翻起,在甲状腺下极处寻认甲状腺下动脉,追至甲状颈干。 在气管食管旁沟内找寻喉返神经,注意观察该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交叉关系。 5)解剖甲状腺被膜:在暴露甲状腺和邻近器官时,观察颈深筋膜中层包裹甲状腺形成的甲状腺鞘,即甲状腺假被膜。 切开假被膜进入痪鞘间隙,再切开甲状腺的外膜(甲状腺真被膜或称纤维痪),即可暴露甲状腺实质。 6)观察甲状旁腺:在甲状腺侧叶后面上、下部的腺实质或结缔组织中,寻认上、下甲状旁腺。 二、解剖颈根部 (一)解剖椎动脉三角 用解剖刀离断胸锁关节,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用锯锯断锁骨。 紧贴其后分离锁骨下肌,取下断离的锁骨。 清除颈外侧区深筋膜,观察椎动脉三角的境界(颈长肌外侧缘、前斜角肌内侧缘、锁骨下动脉第1段),确认三角内的结构:椎动脉、椎静脉和甲状腺下动脉。 (二)层次解剖 1.解剖胸导管末端在左静脉角或颈内静脉末端仔细寻认胸导管。 它横过颈动脉鞘后方,再转向前下,跨越左锁骨下动脉前方注入静脉角。 其外形类似小静脉,壁薄呈串珠状外观,直径为1~5m m。 经颈动脉鞘后方向内下追踪胸导管至胸廓上口。 在右静脉角处仔细寻认右淋巴导管,其长度1.0~1.5cm,有时可缺如。 寻找两导管时,注意辨认同侧的颈干、锁骨下干和支气管纵隔干。 2.解剖迷走神经及右喉返神经右迷走神经经颈内静脉后方和锁骨下动脉第1段前方进入胸腔,发出右喉返神经勾绕锁骨下动脉走向后上,进入气管食管旁沟。 左迷走神经经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进入胸腔。 3解剖锁骨上淋巴结及腮神经解剖位于锁骨上大窝内的锁骨上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沿颈内静脉和颈横血管排列,其输出管集合成颈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或直接注入静脉角。 位千左颈根部静脉角处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 追踪隔神经,可见其在锁骨下静脉后方、前斜角肌表面下行进入胸腔。 4解剖甲状颈干修整锁骨下动脉第1段,再次确认甲状颈干。 找出甲状颈干分出的甲状腺下动脉、颈横动脉及肩脾上动脉。 入颅。 6.解剖胸廓内动脉在锁骨下动脉第1段下壁与椎动脉起点相对处,找到胸廓内动脉,可见其下行进入胸腔。 7观察锁骨下动脉的行径与毗邻在前斜角肌内侧,修整锁骨下动脉第1段。 该段动脉的前方,右侧有右迷走神经,左侧有左脯神经;前下方有锁骨下静脉与其伴行;后方为胸膜顶。 清理被前斜角肌覆盖的锁骨下动脉第2段。 在前斜角肌的外侧修整锁骨下动脉第3段,臂丛的下干位千该段动脉的后方。 在锁骨下动脉后方探查胸膜顶。 8解剖颈交感干在颈动脉鞘的后方、迷走神经内侧寻找颈交感干。 沿颈交感干向上、下清理,可剖出颈上和颈中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呈梭形,较大易辨认;颈中神经节不明显。 沿颈交感干向下追踪至胸膜顶后方,寻认颈下(星状)神经节。 三、解剖颈外侧区 (—)颈外侧区的境界 将胸锁乳突肌复位,观察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上缘围成的颈外侧区,该区被肩脾舌骨肌下腹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 (二)层次解剖1解剖浅层结构清除颈外侧区浅筋膜,在枕三角内清除封套筋膜,注意不要伤及其深面的副神经。 2.解剖深层结构 (1)解剖副神经:副神经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一般在颈丛皮支穿出点上方)行向外下,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界处进入斜方肌深面。 修整副神经,并找出沿副神经分布的淋巴结。 另外,在副神经下方约一指处有第3、4颈神经前支的分支与副神经并行,进入斜方肌深面,不需进行深入解剖。 (2)解剖颈丛:将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拉向内侧,清出颈丛的各神经根,再次确认其分支,即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颈丛深面为肩脾提肌和中斜角肌,颈丛下方为前斜角肌。 在前斜角肌表面找出脯神经,可见该神经从前斜角肌上份的外侧缘向内下沿该肌表面下进入胸腔。 (3)解剖臂丛及其分支:先确认颈5~胸l神经的前支,即5个根,其中颈5、颈6神经的前支合并形成上干,颈7神经的前支延续为中干,颈8神经的前支与胸l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合并形成下干。 各千向外下斜经锁骨上三角深部和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如腋窝内结构已完成解剖,则可沿各干向腋窝方向追寻,并辨认臂丛的完整形态。 沿臂丛的上干或上干的后股找出肩肿上神经,沿第5颈神经根追寻肩脾背神经,以上两神经因向后分布至肩背部,故待肩背部解剖时再继续追寻。 此外,在臂丛和中斜角肌之间寻找由第5、6、7颈神经根的分支形成的胸长神经,此神经在第1肋外侧缘跨越前锯肌上缘进入腋窝。 (4)解剖锁骨下静脉:清理锁骨下动脉前方的锁骨下静脉。 该静脉沿前斜角肌前方向内侧与颈内静脉汇合成静脉角,末端收集颈外静脉。 (5)解剖锁骨下动脉:在前斜角肌内侧,清理锁骨下动脉第1段及其分支。 在该段动脉的上壁,找出内侧的椎动脉和外侧的甲状颈干;在锁骨下动脉的下壁与椎动脉起点相对处找出胸廓内动脉;在锁骨下动脉后壁找出肋颈干;在斜角肌间隙内清理被前斜角肌覆盖的锁骨下动脉第2段;在前斜角肌的外侧,修整锁骨下动脉的第3段,此段可发出颈横动脉或肩肿上动脉。 (张卫光) 第二章颈部 第八节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2-1 患者,女,58岁。 因颈部前方有一肿块,声音嘶哑,时常感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入院。 体检显示甲状腺左侧有一个坚硬的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 B超检查显示:甲状腺左叶有一结节。 穿刺活检发现甲状腺癌细胞。 治疗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说话声音嘶哑。 临床解剖学问题:(1)为什么甲状腺结节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 (2)为何会影呴呼吸、吞咽和发音? (3)甲状腺切除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哪些结构? 为什么? (4)基于甲状腺淋巴回流,癌细胞可能转移到哪些淋巴结? 病例2-2患儿,女,4岁。 头总是歪向一侧。 体格检查发现她的头歪向右侧,面略朝向左侧;胸锁乳突肌下部有可触及的一个肿块。 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 临床解剖学问题:(1)什么原因导致患者的歪头体征? (2)引起该肌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这种肌性斜颈得不到治疗矫正,进而可能会导致什么结构异常? 病例2-3 患者,男,58岁。 数月来吞咽困难,起初只是吞咽较硬食物时困难,但最近吞咽柔软的食物和液体也感到困难,近2个月体重明显减轻。 体检发现颈部在其胸锁乳突肌前缘的深面有一个较大而固定的坚硬的肿块。 肿块活检显示为食管颈部的恶性肿瘤,而且已经向食管周围组织转移。 临床解剖学问题:(1)吞咽困难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食管颈部的淋巴引流方向是什么? (3)癌细胞可能浸润到食管周围的哪些组织? 会出现哪些症状? 病例2-4患者,男,52岁。 右侧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同时行右侧颈部枕三角内的淋巴结根治术后。 患者难以提右肩,脸转向左侧困难。 临床解剖学问题:(1)手术切除了什么淋巴结? (2)这些淋巴结的癌细胞继而会转移到什么淋巴结? (3)在手术切除淋巴结时可能损伤了什么神经? 病例2-5患者,男,25岁。 因晚餐吃鱼时突然咳嗽、呼吸急促,感觉鱼刺嵌顿在咽喉急诊入院。 喉镜检查未发现鱼刺;内镜检查喉咽,医生找到了鱼刺并取出。 临床解剖学问题: (1)鱼刺可能嵌顿在何处? (2)如果鱼刺刺破黏膜可能损伤什么结构? 损伤该结构的可能后果是什么? 病例2-6患者,男,27岁。 因右颈后外侧中间部割裂伤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伤口达斜方肌中部的前缘,患者感觉同侧颈前部皮肤麻木,头向左侧倾斜,用右手梳头困难。 临床解剖学问题:(1)哪根血管可能受到了损伤? (2)可能损伤了什么神经? 这些神经的走行如何? (3)为什么患者梳头困难及头向左侧倾斜? 病例2-7患者,男,66岁。 因其他原因造成气管严重水肿急诊入院,医生经检查认为需要紧急行气管切开术,以确保气道通畅。 临床解剖学问题:(1)颈前部什么结构最可能被损伤进而引起呼吸困难? (2)在何处做气管切开? (3)解释气管切开术的切口层次。 (4)基于气管的位置、毗邻关系,气管切开术可能损伤什么结构? 如何避免? (夏蓉李文生) 第一节概述 胸部thorax位于颈部与腹部之间,其上部两侧与上肢相连。 胸部由胸壁、胸腔和胸腔内器官组成。 胸廓和软组织构成胸壁,胸壁和隔围成胸腔。 胸腔正中被纵隔占据,纵隔的两侧有肺及其表面的胸膜和胸膜腔。 胸壁参与呼吸运动,胸腔内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胸腔向上经胸廓上口与颈部相通,向下借隔与腹腔分隔。 一、境界与分区 (—)境界 胸部上界以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和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与颈部分界,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和第12胸椎棘突的连线与腹部分界,两侧上部以三角肌前后缘与上肢分界。 由于隔呈穹隆状,故胸部表面的界线比胸腔的真正范围要大。 肝、脾和肾等腹腔器官位于胸壁下部的深面,故胸壁外伤时可累及这些器官。 胸膜顶、肺尖和小儿胸腺向上突入颈根部,故在颈根部手术、臂丛麻醉时应注意保护这些结构和器官。 (二)分区 1.胸壁每侧胸壁分为胸前区、胸外侧区和胸背区。 胸前区位于前正中线和腋前线之间,胸外侧区位千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胸背区位于腋后线和后正中线之间。 胸背区的层次结构见第六章。 2.胸腔分为中部和左、右部。 中部被纵隔占据,左、右部容纳肺、胸膜和胸膜腔等。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颈静脉切迹」ugular notch随着个体的发育,胸骨的高度逐渐下降。 成人男性的颈静脉切迹平第2胸椎体下缘,女性平第3胸椎体上缘。 2.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角两侧连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 经胸骨角的横断面与主动脉弓和升、降主动脉的分界处、气管权、左主支气管和食管交叉处以及第4胸椎体下缘的横断面一致。 5.肋rib和肋间隙intercostal space第1肋的大部分位于锁骨的后方,故难以触及。 肋和肋间隙是胸部和腹部上区器官的定位标志。 6.肋弓costal arch肋弓是肝、胆翋和脾的触诊标志。 两侧肋弓和剑胸结合构成胸骨下角i n frasternalangle,为70°-110°。 剑突与肋弓构成剑肋角xi phocostalangle,左侧剑肋角是心包穿刺常用的进针部位。 7乳头nipple男性乳头位千锁骨中线与第4肋间隙相交处,女性乳头的位置变化较大。 (二)标志线胸部标志线如图3-1所示。 锁骨中线 前正中线 (1)前观 肩脾线腋后线腋前线 (2)侧面(3)后面 1前正中线anterior median line经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6.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经腋后襞与胸壁相交处所作的垂直线。 7腋中线midaxillary line经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8.肩脾线scapular line两臂下垂时经肩脾下角所作的垂直线。 9后正中线posterior median line沿胸椎棘突尖所作的垂直线。 第二节胸壁 胸壁由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等构成。 胸膜腔的手术入路须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肋间肌、分离或切断肋骨、切开胸内筋膜和壁胸膜。 —、浅层结构 (—)皮肤胸前区和胸外侧区的皮肤较蒲,尤其是胸骨前面和乳头的皮肤。 除胸骨前面的皮肤外,胸部其余部位的皮肤有较大的活动性。 (二)浅筋膜胸部的浅筋膜与颈部、腹部和上肢的浅筋膜相续,胸骨前面较薄,其余部分较厚。 浅筋膜内含浅血管、淋巴管、皮神经和乳腺。 1.浅血管(图3-2)(I)动脉: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在距胸骨外侧缘约1cm处穿出,分布千胸前区内侧部。 肋间后动脉的外侧穿支与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伴行分布。 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的分支也分布于胸壁。 在女性,胸廓内动脉的第2~6穿支和第3~7肋间后动脉的穿支还分布于乳房。 锁骨上神经 肋间神经前皮支 胸廓内动脉穿支 头静脉 外侧皮支胸腹壁静脉'\昏鲁—二三了气二--·(2)静脉:胸腹壁静脉thoracoepigastric vein起自跻周静脉网,行向外上方,在胸外侧区上部汇合成胸外侧静脉lateral thoracic vein,收集腹壁上部和胸壁浅层结构的静脉血,注入腋静脉。 与胸廓内动脉和肋间后动脉的穿支伴行的静脉分别注入胸廓内静脉和肋间后静脉。 2皮神经(图3-2)胸前、外侧区的皮神经来自颈丛和肋间神经。 (I)锁骨上神经supraclavicular nerve:来源于颈丛,有2~4支,分内侧、中间、外侧支,分布千胸前区上部的皮肤。 (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肋间神经在腋前线附近发出外侧皮支,分布于胸外侧区和胸前区外侧部的皮肤。 近胸骨外侧缘处肋间神经发出前皮支,分布千胸前区内侧部的皮肤。 第4~6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第2~4肋间神经的前皮支还分布于女性乳房。 肋间神经的皮支呈节段性分布:第2肋间神经的皮支分布千胸骨角平面,第4肋间神经分布千男性乳头平面,第6肋间神经分布千剑突平面,第8肋间神经分布于肋弓平面,第10肋间神经分布于跻平面,肋下神经分布于骼前上棘平面。 临床上根据肋间神经皮支的分布特点,测定麻醉平面和诊断脊髓损伤的节段。 (三)乳房 1位置乳房breast是皮肤特殊分化的器官。 小儿和男性的乳房不发达。 女性乳房位于胸肌筋膜前面,胸骨旁线与腋中线之间,平第2~6肋。 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乳房后间隙retromamma1y space,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图3-3),因此乳房可轻度移动。 乳腺癌时,常因瘤组织向深层浸润,致乳房后间隙消失,乳房的活动度也随着减小或消失。 2.形态结构乳房由皮肤、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和乳腺构成(图3-3)。 女性乳房的大小和形态变化较大。 乳房表面中央有乳头,乳头周围色泽较深的环行区称乳晕areola of breast。 乳腺mammary gland被结缔组织分隔为15~20个乳腺叶,每个乳腺叶又分为若干个乳腺小叶。 每个乳腺叶有一输结;@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注入脯上淋巴结前组,并通过腹壁和隔下的淋巴管与肝淋巴管交通。 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时,可侵犯腋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 如果淋巴回流受阻,肿瘤细胞可转移至对侧乳房或肝(图3-4)。 锁骨上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 胸肌淋巴结 骨旁淋巴结 脱上淋巴结 二、深层结构 (-)深筋膜胸壁深筋膜分为浅、深两层(图3-5)。 1浅层浅层较薄弱,覆盖于胸大肌和前锯肌表面,向上附着千锁骨,向下接腹外斜肌表面的筋膜,内侧附着于胸骨,向后与胸背区的深筋膜相续。 2.深层深层位于胸大肌深面,向上附着于锁骨,包绕锁骨下肌和胸小肌,在胸小肌下缘与浅层汇合,并与腋筋膜相续。 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称锁胸筋膜clavipectoral fascia。 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分布于胸大、小肌。 头静脉和淋巴管穿该筋膜分别注入腋静脉和腋淋巴结。 手术切开锁胸筋膜时应注意保护胸外侧神经和运动。 胸廓的形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年龄、性别和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 在严重肺气肿的患者,胸廓前后径显著增大而形成桶状胸。 侚倓病儿童因缺钙致骨易变形,胸廓前后径增大,胸骨明显突出,形成“鸡胸"。 肋间隙内有肋间肌、肋间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等。 肋间外肌intercostales extemi起自上位肋骨下缘,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位肋骨的上缘,在肋骨前端处向前续为肋间外膜external intercostal membrane。 肋间内肌intercostales interni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自下位肋骨的上缘,肌束自后下斜向前上,止于上位肋骨下缘。 在肋角处向后续为肋间内膜internal intercostal membrane。 肋间最内肌intercostales intimi位于肋间隙的中份,肌束方向与肋间内肌相同。 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之间有肋间血管、神经通过。 肋间后动脉pos terior intercostal artery和肋间后静脉posterior intercostal vein与肋间神经intercostal nerve伴行(图3-6,图3-7)。 肋颈干发出的最上肋间动脉分布于第1、2肋间隙,肋间后动脉分布于第3~11肋间隙。 肋间神经共11对。 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后支较粗大,称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咖al nerve,该神经斜穿腋窝底至臂上部内侧,分布于腋窝底和臂上部内侧的皮肤。 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自胸壁进入腹壁,分布于腹肌的前外侧群和腹壁皮肤,故在肋弓附近手术时应注意保护这些神经。 肋间后动脉和肋间神经的主干和在肋角处发出的下支分别沿肋沟和下位肋上缘前行。 在肋沟胸廓内动脉\\哆$、沁\-哼泛4/了~乙? 于.....胸横肌肋间外、、、`勹又一,',、下,'l 神经前皮支处,血管神经的排列顺序自上而下为静脉、动脉和神经。 根据肋间血管神经的行程,常在肩脾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下一肋上缘偏中部作胸膜腔穿刺,以免损伤肋间血管神经(图3-8)。 位于肋角内侧的肋间淋巴结int ercos tal lymph node后组较恒定,其输出淋巴管注入胸导管。 肤膜皮筋浅 壁胸膜 肋间后 廓晏 肋间[ut肋间神经下支I)大三压\,1+-胸膜腔(I)胸壁侧部(2)胸壁后部胸廓内动脉internal thora cic arte1-y贴第l~6肋软骨后面,沿胸骨外侧缘的外侧约1.5cm下行,至第6肋间隙分为肌隔动脉和腹壁上动脉。 胸廓内动脉上段发出的心包脯动脉与滕神经伴行。 胸廓内动脉上段的后面紧贴胸内筋膜,下段借胸横肌与胸内筋膜分隔。 两条胸廓内静脉internal thoracic vein与同名动脉伴行。 胸骨旁淋巴结paras ternal lymph node沿胸廓内血管排列,引流腹前壁和乳房内侧部的淋巴,并收纳脯上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参与合成支气管纵隔千(图3-9)。 (五)胸横肌和胸内筋膜 胸内筋膜endo th oraci c fascia衬托千胸廓(包括胸横肌)内面,向上裂盖于胸膜顶上面,称胸膜上膜,对胸膜顶有固定和保护作用;向下覆盖千脯上面,称隔上筋膜。 胸骨、肋和肋间肌内面的胸内筋膜较厚,脊柱两侧的胸内筋膜较菏。 胸横肌transversus thoracis位于胸前壁的内面。 起自胸骨下部,纤维向上外,止千第2~6肋的内面,主要是降肋助呼气作用。 第三章部 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 胸廓内动脉胸骨甲状肌胸廓内静脉 胸骨旁淋巴结 胸横肌 肌雁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 第三节隔—、位置和分部 (-)位置 脯diaphragm(图3-10)呈穹隆状,位千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 中央部较平坦,两侧隆凸。 右侧隆凸比左侧高,最高点达第5肋间隙。 脯的位置因年龄、体位、呼吸和腹腔器官充盈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小儿脯的位置较高,老人较低。 坐立时肠的位置较低,仰卧时腹腔器官推向胸腔,脯的位置升高。 脯的上面与胸膜腔、肺和心包腔相邻,下面与肝、胃和脾相邻。 胸肋三角 腔静脉孔 食管裂孔 中心腿 内侧弓状韧带 主动脉裂孔 腰肋三角左脚 外侧弓状韧带/¥弓仙/,I1/l/P-------第1腰椎横突滕的中央为健膜部分,称中心腿central tendon,呈三叶状;周围为肌性部分,分为胸骨部、肋部和腰部;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肋,腰部的内侧肌束以左脚left crus和右脚right crus起自上2~3个腰椎体,外侧肌束起自内侧弓状韧带和外侧弓状韧带。 各部肌束止于中心腿。 肌性部分的各部相邻处缺乏肌纤维,上面覆以桶上筋膜和肠胸膜,下面覆以隔下筋膜和腹膜,形成脯的薄弱区,如位于胸骨部和肋部之间的胸肋三角stemocostal triangle,有腹壁上血管以及来自腹壁和肝上面的淋巴管通过;位于腰部和肋部之间的腰肋三角lumbocostal triangle,其前方与肾相邻,后方有肋脯隐窝,故肾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撕破而引起气胸。 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是脯茄的好发部位。 二、裂孔 (一)腔静脉孔 腔静脉孔vena caval foramen平第8胸椎,在正中线右侧2~3cm处,有下腔静脉通过。 (二)食管裂孔 食管裂孔esophageal hiatus平第10胸椎,在正中线左侧2~3cm处,有食管、迷走神经前干、迷走神经后干、胃左血管的食管支和来自肝后部的淋巴管通过,也是脯症的好发部位之一。 隔右脚的部分肌纤维围绕食管形成肌环,对食管裂孔起钳制作用。 在食管与裂孔之间连有脯食管韧带,有固定食管的作用。 若该肌环和韧带发育不良或缺如,腹部器官可经食管裂孔突入胸腔,形成食管裂孔茄。 (三)主动脉裂孔主动脉裂孔aorti c hiatus在滕左、右脚和脊柱之间,平第12胸椎,正中线稍偏左侧,有主动脉、胸导管和来自胸壁的淋巴管通过。 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也可通过主动脉裂孔。 三、腰的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 (-)血管 滕的血液供应来自心包隔动脉、肌脱动脉、隔上动脉、下位肋间后动脉的分支和隔下动脉。 伴行静脉注入胸廓内静脉、肋间后静脉和下腔静脉等。 (二)淋巴引流脱的淋巴管注入滕上、下淋巴结。 脰上淋巴结superior phrenic lymph node分为前、中、后群,分别位于剑突后方、隔神经入桶处和主动脉裂孔附近,引流脯、壁胸膜、心包和肝上面的淋巴,其输出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和纵隔前、后淋巴结。 脯下淋巴结inferior phrenic lymph node沿隔下动脉排列,引流滕下面后部的淋巴,其输出淋巴管注入腰淋巴结。 (三)神经 隔的中央部分由颈部肌节发育而来,故由颈丛的分支脯神经支配。 其余部分由胸下部肌节发育而来,受下6~7对肋间神经支配。 脯神经phre ni c nerve(C3_5前支)起自颈丛,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进入胸腔,继而经肺根前方,千纵隔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至隔。 隔神经受刺激时可出现呃逆。 副脯神经accessory phrenic n erve在脯神经的外侧下行,达胸腔上部与脯神经汇合。 国入副滕神经的出现率为48%左右。 第四节胸膜和胸膜腔—、胸膜 胸膜pleura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c脏胸膜visceral pleura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 壁胸膜pari etal pleura贴附于胸内筋膜内面、肠上面和纵隔侧面,故根据附着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肋胸膜costal pleura、隔胸膜diaphragmatic pleura、纵隔胸膜med iastinal pleura和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四部分。 胸膜顶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其上面的胸内筋膜对胸膜顶起固定作用。 壁胸膜与胸内筋膜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脊柱两旁较发达,两层膜易千分离。 行肺切除术时,若脏胸膜与壁胸膜粘连,可将壁胸膜与胸内筋膜分离,将肺连同壁胸膜一起切除。 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下方相互移行的双层胸膜构成肺韧带pulmonary ligament。 肺韧带连千肺与纵隔之间,呈额状位,有固定肺的作用。 第三章胸部 二、胸膜腔 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潜在性间隙,称胸膜腔pleural cavity。 胸膜腔左右各一,为负压,含有少凰浆液。 当气胸、胸膜腔积液或胸膜粘连时,会影响呼吸功能。 在某些部位,壁胸膜互相反折形成的胸膜腔称胸膜隐窝plemal recess,其特点是即使深吸气,肺也不能深入其间。 肋胸膜与隔胸膜转折形成半环形的肋膘隐窝cos todiap hragmati c recess,在平静呼吸时的深度约为5cm,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在肺前缘的前方,肋胸膜与纵隔胸膜转折形成肋纵隔隐窝costomediastinal recess。 由于左肺心切迹的存在,故左侧肋纵隔隐窝较右侧大。 三、胸膜反折线的体表投影 肋胸膜与滕胸膜的反折线为胸膜下界,与纵隔胸膜前缘和后缘的反折线分别为胸膜前界和胸膜后界(图3-11)。 胸膜前界和胸膜下界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心包穿刺、胸骨劈开、前纵隔手术和肾手术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胸膜。 (I)前面观(2)左侧面观 (3)右侧面观(4)后面观 (一)胸膜前界 两侧胸膜前界自锁骨内侧1/3上方2~3cm处向内下方经胸锁关节后面,至第2胸肋关节高度两侧靠拢,继而千正中线偏外侧垂直向下。 左侧至第4胸肋关节高度斜向外下,沿胸骨外侧2~2.5cm下行,达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为下界。 右侧至第6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下界,跨过右剑肋角者约占1/3,故心包穿刺部位以左剑肋角处较为安全。 两侧胸膜前界在第2~4胸肋关节高度靠拢,上段和下段彼此分开,形成上、下两个三角形无胸膜裂盖区。 上区称胸腺区,内有胸腺,但成人的胸腺已经被结缔组织代替;下区称心包区,内有心包和心。 两侧胸膜前界可相互重叠,出现率约为26%,老年人可达39.5%。 开胸手术时应注意这种情况,以免引起两侧气胸。 (二)胸膜下界 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中点处,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后方,斜向外下方。 左右侧在锁骨中线、腋o略高。 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 (一)血管 脏胸膜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支气管动脉的分支,壁胸膜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肋间后动脉、胸廓内动脉和心包捅动脉的分支。 静脉与动脉伴行,最终注入上腔静脉和肺静脉。 (二)淋巴引流脏胸膜的淋巴管与肺的淋巴管吻合,注入支气管肺淋巴结。 壁胸膜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肋间淋巴结、腋淋巴结、肠上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 (三)神经 脏胸膜由肺丛的内脏感觉神经分布,对触摸和冷热等刺激不敏感,但对牵拉刺激敏感。 壁胸膜由脊神经的躯体感觉神经分布,对机械性刺激敏感,外伤或炎症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肋间神经分布千肋胸膜和隔胸膜周圃部,该处胸膜受刺激时疼痛沿肋间神经向胸壁和腹壁放射。 脯神经分布于胸膜顶、纵隔胸膜和隔胸膜中央部,该处胸膜受刺激时引起的颈肩部牵涉性疼痛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李文生) 第五节肺 —、位置和体表投影 (—)位置肺lun g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借肺根和肺韧带与纵隔相连,左右各一。 肺的肋面、脯面和纵隔面分别对向胸壁、隔和纵隔。 肺尖apex of lung上方覆以胸膜顶,突入颈根部。 肺底base of lung隔脯与腹腔器官相邻。 (二)体表投影 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肺的前界、后界和下界分别相当于肺的前缘、后缘和下缘。 肺的前界几乎与胸膜前界一致,仅左肺前界在第4胸肋关节高度转向左,继而转向下,至第6肋软骨中点移行为下界。 肺下界高于胸膜下界;平静呼吸时,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和肩脾线分别与第6、8、10肋相交,在后正中线平对第10胸椎棘突(见图3-11);小儿肺下界比成年人约高1个肋。 肺根前方平对第2~4肋间隙前端,后方平第4~6胸椎棘突高度。 二、结构 (—)肺叶 左肺被斜裂oblique fissure分为上、下两叶,右肺被斜裂和水平裂horizontal fissure分为上、中、下三叶(图3-12)。 有个体的肺裂不完全,也可出现额外的肺裂和肺叶。 (二)肺门和肺根肺门h ilum of lung位千肺纵隔面的中部,为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又称第一肺门。 各肺叶的叶支气管和肺血管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出入肺叶的部位,称第二肺门。 支气管肺门淋巴结bronchopulmona1-y lymph node位于肺门处,一般呈黑色。 肺结核或肿瘤引起支气管肺门淋巴结肿大时,可压迫支气管,严重时引起肺不张。 肺根root of lung为出入肺门的结构被胸膜包绕而形成。 肺根内结构的排列自前向后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和下肺静脉。 自上而下,左肺根内结构的排列为左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左上肺左肺动脉左上肺静脉左主支气管静脉和左下肺静脉;右肺根为右肺上叶支气管、右肺动脉、中间支气管和右下肺静脉(图3-12)。 两肺根的前方有脯神经和心包脯血管,后方有迷走神经,下方为肺韧带。 右肺根后上方有奇静脉弓勾绕,前方有上腔静脉、部分心包和右心房;左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后方为胸主动脉。 肺手术处理肺根时应注意保护肺根的毗邻结构,尤以肺静脉的位置最低,手术切断肺韧带时要注意保护肺静脉。 (三)支气管肺段 每一肺段支气管segmental bronchus及其分支分布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bronchopulmonary segment,简称肺段。 肺段呈圆锥形,底位于肺表面,尖朝向肺门。 肺段之间含有少量结缔组织和段间静脉,是肺段切除的标志(图3-13)。 右肺有10个肺段:上叶3段、中叶2段、下叶5段。 左肺由于尖段支气管与后段支气管、内侧底段支气管与前底段支气管常出现共干,相应出现尖后段和内侧前底段,故只有8个肺段(图3-14)。 胸膜下静脉 78第三章胸部 口尖段SI圈,上段SVI D尖段SI}(尖后段匾,上段s VI 匕]后段s II D内侧底段SVII亡]后段SN S I+S Il)D内侧底段SVII}内侧前右1D前段sm.,前底段SVIIl左D前段Sill.,前底段SVIII SW+SVIII肺D外侧段SW匕]外侧底段SIX肺亡]上舌段SW D外侧底段SlX D内侧段SV亡]后底段SX D下舌段SV匕]后底段sx肺的血管包括肺血管和支气管血管两个系统:肺血管为功能性血管,即肺循环的肺动脉、肺静脉,参与气体交换;支气管血管为营养性血管,即体循环的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 (—)肺动脉 平第4胸椎高度,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pulmonary ru·te1--y。 右肺动脉较长,经奇静脉弓下方入右肺门;左肺动脉较短,经胸主动脉前方人左肺门。 两者在肺内的分支多与支气管的分支伴行(图3-15)。 (二)肺静脉 肺静脉pulmonary vein左、右各两条,分别为上肺静脉和下肺静脉,其在肺内的属支分为段内静脉和段间静脉,段间静脉收集相邻肺段的血液。 左上、下肺静脉分别收集左肺上、下叶的血液;右上肺静脉收集右肺上、中叶的血液,右下肺静脉收集右肺下叶的血液(图3-15)。 上、下肺静脉分别平第3、4肋软骨高度注入左心房。 (三)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bronc hial arte1--y又称为支气管支,有1~3支,起自胸主动脉或右肋间后动脉,与支气。 管的分支伴行入肺,分布于各级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肺淋巴结、肺实质和脏胸膜等。 (四)支气管静脉 肺中的静脉一部分汇集成支气管静脉bronchial vein,出肺门,左侧注入半奇静脉,右侧注入奇静脉或上腔静脉。 另一部分则汇入肺静脉的属支。 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的终末支之间存在吻合,共同分布于肺泡壁,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互相交通。 肺动脉狭窄或栓塞时,吻合支可扩大,支气管动脉则会代偿肺动脉,参与气体交换。 在慢性肺疾病,压力较高的支气管动脉血液可经毛细血管前吻合分流至肺动脉,以代偿供应通气差或膨胀不全的肺区,但可加重肺动脉高压。 四、淋巴引流 肺有浅探两组淋巴管:浅组位于脏胸膜深面,深组位于各级支气管周围。 肺泡壁无淋巴管。 浅、深两组淋巴管主要在肺门处相互吻合,回流入支气管肺门淋巴结。 肺的淋巴结包括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和位于肺内支气管周围的肺淋巴结。 五、神经 肺由内脏神经支配,包括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分支,两者在肺根前、后方形成肺丛,其分支经肺根分布于肺。 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则相反。 因此,在哮喘时,可用拟交感神经性药物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千各级支气管黏膜、肺泡和脏胸膜,随迷走神经传导至脑。 第六节纵隔 一、概述 (—)位置与境界 纵隔mediastinum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组织的总称。 纵隔呈矢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 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上为胸廓上口,下80第三章胸部为脯。 纵隔分隔左、右胸膜腔,正常情况下,纵隔的位置固定;病理情况下,如发生气胸时,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等,纵隔可解剖学通常采用四分法,即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前纵隔中纵隔的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纵隔后壁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图316)。 -临床上多采用三分法,即以气管和支气管的前壁以及心包后壁为界分为前纵隔和后纵隔,前纵隔又以胸骨角平面分以下按四分法描述。 (三)整体观纵隔的分区图316-胸导管左胸廓内动脉副半奇静脉左隔神经左迷走神经主动脉弓肋间后动脉动脉韧带左心包脱动、静脉左主支气管食管丛半奇静脉食管左交感干、叩\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纵隔内的器官大多为单个,且左右不对称。 1前面观上纵隔在少儿可见发达的胸腺,成入则为胸腺剩件;下纵隔可见部分心包。 2左侧面观纵隔左侧面的中部有左肺根。 肺根的前下方有心包隆凸。 左脱神经和心包肠血管经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和肺根的前方下行,再沿心包侧壁下行至脱。 左迷走神经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和肺根的后方下行,在主动脉弓左前方发出左喉返神经。 肺根后方有胸主动脉、左交感干及内脏大神经等,上方有主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食管上三角,内有胸导管和食管胸部上段。 心包、胸主动脉和脱围成食管下三角,内有食管胸部下段(图3-17)。 左颈总动脉 左喉返神经 左肺动脉胸主动脉 左上肺静脉 内脏大神经左下肺静脉 心包 3右侧面观纵隔右侧面的中部有右肺根。 肺根前下方有心包隆凸。 右脱神经和心包脯血管经上腔静脉右侧和肺根的前方下行,再贴心包侧壁下行至隔。 右迷走神经在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发出右喉返神经后,于气管右侧和肺根的后方下行。 肺根后方有食管、奇静脉、右交感干及内脏大神经等,上方有右头臂静脉、奇静脉弓、上腔静脉、气管和食管,下方有下腔静脉(图3-18)。 右交感干右迷走神经灰、白交通支右服神经肋间后动、静脉上腔静脉静脉弓右肺上叶支气管右心包脱动、静脉上纵隔superior mediastinum的器官和结构由前向后大致可分为三层:前层有胸腺、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为胸腺-静脉层;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隔神经和迷走神经为动脉层;后层有气管、食管、胸导管和左喉返神经等(图3-19,图3-20)。 (—)胸腺胸腺thymus由左、右两叶构成,之间借结缔组织相连。 胸腺是淋巴器官,在机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并兼具内分泌功能。 青春期后随着年龄增长,胸腺内淋巴组织减少,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成为胸主动脉弓左喉返神经上腔静动脉韧带肺动脉干心包~了K昙言`鬟邕亡-左脱神经图3-20经主动脉弓的横断面(下面观) 腺剩件。 胸腺位于胸膜围成的胸腺区内,前方为胸骨,后面附于心包和大血管前面,上达胸廓上口,下至前纵隔(图3-17,图3-18)。 胸腺可达颈部,尤其是小儿。 胸腺肿大时可压迫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和气管,出现发组和呼吸困难。 胸腺的动脉来自胸廓内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伴行静脉注入头臂静脉或胸廓内静脉。 胸腺的淋巴管注入纵隔前淋巴结或胸骨旁淋巴结。 神经来自颈交感干和迷走神经的分支。 (二)上腔静脉及其属支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汇合而成,下行至第2胸肋关节后方穿纤维心包,平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图3-18,图3-19)。 在穿纤维心包前,有奇静脉弓注入。 上腔静脉前方有胸膜和肺,后方有气管和迷走神经,左侧有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右侧有右隔神经和心包脱血管。 头臂静脉brachiocephalic vein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图3-18)。 左头臂静脉长6~7cm,向右下斜越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头臂干的前面。 左头臂静脉有时位千颈部气管的前方,尤以儿童多见,故气管切开术或针刺时应注意这种可能性。 (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1.位置主动脉弓aortic arch平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续升主动脉,弓形弯向左后方,跨左肺根至第4胸椎体下缘左侧移行为胸主动脉。 主动脉弓凹侧发出支气管动脉,凸侧发出头臂干bra咖ocephalic trunk、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和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图3-19)。 小儿的主动脉弓位置较高,可达胸骨柄上缘。 2毗邻主动脉弓左前方有胸膜、左肺、左隔神经、心包捅血管和左迷走神经等,右后方有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和心深丛,上方有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及其前面的左头臂静脉和胸腺,下方有肺动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左主支气管和心浅丛(图3-17)。 主动脉瘤压迫气管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累及左喉返神经时可影响发音。 3动脉韧带动脉韧带叩erial ligamen t为一纤维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脉弓下缘和左肺动脉的起始部,长0.5-2.3cm,直径0.2-0.6cm。 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若在出生后1年内尚未闭锁,则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三角triangl e of ductus arteriosus由左脯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内有动脉导管(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图3-17,图3-19),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在施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时,注意勿伤及左喉返神经。 (四)气管胸部和支气管 1位置气管胸部thoracic part of trach ea位于上纵隔中央,上端平胸骨的颈静脉切迹与颈部相续,下端平胸骨角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权处称气管权bifurcation of trachea。 在气管权内面有一凸向上的半月形气管隆峭carina of trachea,是支气管镜检查时辨认左、右主支气管起点的标志。 肺癌转移。 至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可使左、右主支气管的角度增大,隆崝变钝或有偏位扭转等现象。 气管的长度和横径因年龄和性别而不同,男性成人活体的全长约为13.6cm,女性约为12.11cm。 左主支气管left principal bronchus细长而倾斜,长4.5-4.8cm,下缘与气管中线的交角为37.5°,平第5胸椎进入左肺门。 右主支气管right principal bronchus粗短而陡直,长1.9-2.1cm,下缘与气管中线的交角为23°,平第6胸椎进入右肺门(图3-21)。 由于右主支气管较粗、短、直,且气管隆峙偏左,因此,气管内异物容易进入右主支气管,支气管镜检查或支气管插管时也易置入右主支气管。 迷走神经 锁骨下动脉 右主支气管左肺动脉 左主支气管 右下肺静脉勹刁:I贯I』,l,\§:—并下肺静脉 2.毗邻气管胸部前方有胸骨柄、胸腺、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心深丛,后方有食管,左后方有左喉返神经,左侧有左迷走神经和左锁骨下动脉,右侧有奇静脉弓和右迷走神经,右前方有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图3-18)。 左主支气管前方有左肺动脉,后方有胸主动脉,中段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 右主支气管前方有升主动脉、右肺动脉和上腔静脉,上方有奇静脉弓。 3血管、淋巴和神经气管和主支气管的动脉主要来自甲状腺下动脉、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和胸廓内动脉,静脉注入甲状腺下静脉、头臂静脉和奇静脉。 主支气管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淋巴结trach eobronchial lymph nod e,气管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paratracheal lymph node,最终汇入支气管纵隔干。 由于支气管肺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引流肺、气管和支气管的淋巴,在成年入可呈黑色。 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分支分布千气管和主支气管的黏膜和平滑肌。 食管胸部、胸导管和交感干位于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在后纵隔描述。 三、下纵隔 下纵隔inferior mediastinum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3部。 (一)前纵隔 前纵隔anterior mediastinum内有胸腺(或胸腺剩件)下部、纵隔前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 由千两侧胸膜接近,故前纵隔较狭窄。 (二)中纵隔 中纵隔middle mediastinum内有心包、心、出人心的大血管根部、隔神经和心包隔血管等。 1心包心包pericardium分为纤维心包fibrous pericardium和浆膜心包serous pericardium。 浆膜心包的壁层衬于纤维心包的内面,并与纤维心包愈着,脏层紧贴于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表面。 浆膜心包的脏、壁两层在大血管根部反折移行,围成心包腔。 (1)位置和毗邻:心包占据中纵隔。 心包前壁隔胸膜和肺与胸骨及第2~6肋软骨相对,在胸膜围成的心包区直接与胸骨体下半部和左侧第4~6肋软骨相邻,因此常在左剑肋角做心包穿刺,以免损伤胸膜和肺。 心包后方有主支气管、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等;两侧为纵隔胸膜,脯神经和心包雁血管下行于心包与纵隔胸膜之间;上方有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和肺动脉。 心包下壁与雁中心腮愈着。 (2)心包腔:心包腔pericardial cavity含有少量浆液,心包积液时可压迫心。 浆膜心包的壁、脏两层反折处的间隙称心包窦pericardia!sinus。 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称心包横窦transverse sinus of pe ri cardium,可通过一手指。 心和大血管手术时,可在心包横窦处钳夹升主动脉和肺动脉,以暂时阻断血流。 位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下腔静脉、左心房后壁和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称心包斜窦oblique sinus of pericardium(图3-22)。 位于心包前壁与下壁反折处的间隙称心包前下窦anteroinferior sinus of peri cardium,深1~2cm,是心包腔的最低部位,心包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心包横 右上、下肺静、.~.一..一 下腔二二门;已```'『一`\勹厂神经前干 圈3-22心包和心包窦 (3)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心包的动脉来自心包脯动脉、肌脯动脉和食管动脉等;静脉与动脉伴行,注入胸廓内静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等。 心包的淋巴管注入纵隔前淋巴结、纵隔后淋巴结和隔上淋巴结。 神经来自隔神经、肋间神经、左喉返神经、心丛、肺丛和食管丛等。 2心呈倒置圆锥形,前后略扁。 心底cardiac base朝向右后上方,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左、右肺静脉相连。 心尖cardiac apex朝向左前下方,圆钝游离,体表投影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2cm。 心表面借冠状沟coronary groove、前室间沟anterior interventricul ar groove、后室间沟posterior interventricular groove、房间沟interatrial groove分为左心房left atrium、右心房right atrium、左心室left ventricle和右心室right ventricle。 (1)位置和毗邻:心周围裹以心包,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第5~8胸椎。 约2/3位于身体正中矢状面的左侧,1/3位于右侧。 心脏的位置常受呼吸、体型和姿势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心的毗邻关系大致与心包相同。 临床上常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作心内注射,以免损伤胸膜和肺。 心的体表投影用四点的连线表示:左上点在左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侧缘约1.2cm,右上点在右第3肋软骨下缘距胸骨侧缘1cm,左下点在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右下点在右第6胸肋关节处。 左、右上点的连线为心上界,左、右下点的连线为心下界,左上、左下点间向左微凸的弧形线为心左界,右上、右下点间向右微凸的弧形线为心右界。 心瓣膜的体表投影和心脏听诊部位不同(图3-23)。 (2)血管:心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巧釭tew起自主动脉左窦,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 前室间支anterior int e1-ventriculru·branch沿前室间沟下行,分布于左心室前壁、部分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2/3部。 旋支circumflex branch沿冠状沟左行,分布千左心房、左心室左侧面和滕面。 右冠状动脉righ t coronruy ru1e1y起自主动脉右窦,沿冠状沟行至房室交点处分为后室间支和左室后支。 后室间支pos terior interventri cular branch分布千右心房、右心室和室间隔后1/3部,左室后支p osterior branch of left ventricle分布于左心室下壁。 心的静脉主要注入冠状窦coronaiy sinus,冠状窦开口于右心房。 有些小静脉直接注入右心房。 (3)淋巴:心的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前淋巴结。 (4)神经:心的神经来自心浅丛和心深丛,分布千心肌、传导系和冠状动脉。 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和冠状动脉扩张;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 (三)后纵隔 后纵隔pos terior mediastinum内有食管、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交感脱干胸部和纵隔后淋巴结等。 腔静脉孔1.食管胸部食管胸部thorac i c p釭t of esophagus位于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向上经胸廓上口与食管颈部相接,向下穿滕的食管裂孔续为食管腹部。 食管与胸主动脉交叉,上部位于胸主动脉右侧,下部位于胸主动脉的前方(图3-24)。 (1)毗邻:食管前方有气管、气管权、左主支气管、图3-24食管和主动脉左喉返神经、右肺动脉、迷走神经的食管前丛、心包、左心房和肠;后方有迷走神经的食管后丛、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和右肋间后动脉;左侧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胸导管上段;右侧有奇静脉弓。 左主支气管平第4~5胸椎水平跨越食管的前方,该处食管较狭窄,是异物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左心房扩大可压迫食管,食管钡餐造影时出现明显的压迹。 食管左侧只有在食管上、下三角处与纵隔胸膜相贴,右侧除奇静脉弓处外全部与纵隔胸膜相贴。 右侧纵隔胸膜在肺根以下常突入食管与奇静脉和胸导管之间,形成食管后隐窝re troesophageal recess,故经胸作食管下段手术时可能破入右侧胸膜腔,导致气胸(图3-25)。 升主动脉襞 右`三脉三:言L包前间隙 上腔静脉前室间支 主动脉下隐窝心大静脉肺内淋巴结左主动脉窦旋支第6胸椎体.A言.们'i、甚汤多多兰雯J'`? -'\V/.广.]胸主动脉图3-25下纵隔横断面(平第6胸椎体) (2)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食管胸上段的动脉来自肋间后动脉和支气管动脉,胸下段的动脉来自胸主动脉发出的食管动脉esop h ageal aitery。 食管静脉esophageal vein注入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 食管胸上段的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胸下段的淋巴管注入纵隔后淋巴结和胃左淋巴结。 食管的部分淋巴管不经淋巴结,直接注入胸导管。 食管胸部的神经来自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和交感干。 喉返神经支配食管的骨骼肌,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平滑肌,内脏感觉神经分布于黏膜。 2.迷走神经迷走神经vagus ne1-ve经肺根的后方下行。 迷走神经和交感干的分支分别在主动脉弓前下方及主动脉弓与气管权之间构成心浅丛s uperficial cardiac plexus和心深丛d eep card iac plexus;在肺根的周围构成肺丛pulmonary plexus。 左、右迷走神经的分支在食管的前面和后面构成食管前丛anterior esophageal plexus和食管后丛posterior esophageal plexus,向下汇合成迷走神经前干antenor vagal trunk和迷走神经后干posterior vagal trunk,经食管裂孔入腹腔。 是沟通上腔静脉系和下腔静脉系的重要通道之一。 当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时,该通道可成为重要的侧副循环途径。 半奇静脉hemiazygos vein在左隔脚处起自左腰升静脉,沿胸椎体左侧上行,达第8胸椎体高度经胸主动脉和食管后方向右跨越脊柱,注入奇静脉。 半奇静脉收集左侧下部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的血液。 副半奇静脉accessory hemiazygos vein沿胸椎体左侧下行,注入半奇静脉或奇静脉(图3-26)。 副半奇静脉收集左侧上部的肋间后静脉的血液。 左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左最上肋间静脉 胸导管 下腔静脉 仇1/\濡``/伽l/11i)ll 主动脉 乳糜池 5.胸导管胸导管thoracic duct平第12胸椎下缘高度起自乳糜池cisterna chyli,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于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后经食管与左侧纵隔胸膜之间上行至颈部,注入左静脉角(图3-26)。 胸导管上段和下段与纵隔胸膜相贴,当胸导管上段或下段损伤并伴有纵隔胸膜破损时,可引起左侧或右侧乳糜胸。 胸导管的类型:单干型占84.6%;双干型,以两千起始后在纵隔内上行合为一干,占10.6%;分叉型,以单干起始人纵隔后分为两支,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占3.3%;右位型,胸导管始终位于胸主动脉右侧,注入右静脉角,占0.9%;左位型,胸导管始终位于胸主动脉左侧,注入左静脉角,占0.3%。 6胸交感干胸交感干thoraci c sympathetic trunk位于脊柱两侧,奇静脉和半奇静脉的后外方,肋头和肋间血管的前方。 胸交感干借白交通支white communi cant ramus和灰交通支伊ey communicant ramus与肋间神经相连(见图3-17,图3-18)。 每侧交感干上有l0~12个胸神经节thoracic ganglia。 上5对胸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参与构成心丛、肺丛和食管丛。 内脏大神经护·ea ter spla nchnic nerve由第6~9胸神经节穿出的节前纤维构成,沿脊柱前面倾斜下降,穿滕脚终千腹腔神经节。 内脏小神经。 lesser splanchnic ne1--ve由第10~12胸神经节穿出的节前纤维构成,穿隔脚止于主动脉肾节。 四、纵隔间隙 纵隔各器官和结构之间含有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并在某些部位构成间隙,这有利于器官运动和胸腔容积的变化,如大血管搏动、呼吸时气管运动和食管蠕动等。 后纵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特别丰富。 纵隔间隙与颈部和腹部的间隙相通,故颈部的渗血和感染可向下蔓延至纵隔,纵隔气肿的气体可向上扩散至颈部,纵隔的渗血和感染可向下蔓延至腹部。 (一)胸骨后间隙胸骨后间隙retrosternal space位于胸骨和胸内筋膜之间。 该间隙的炎症可向脯蔓延,甚至穿脯扩散至腹部。 (二)气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位千上纵隔,在气管和气管权与主动脉弓之间,向上与颈部的气管前间隙相通。 (三)食管后间隙食管后间隙retroesophageal space位千食管与脊柱胸段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有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和胸导管等。 食管后间隙向上与咽后间隙相通,向下通过脯的潜在性裂隙与腹膜后隙相通。 五、纵隔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med i as tinal lymph node较多,分布广泛,且淋巴结排列不规则,各淋巴结群间也无明显界线。 主要有以下几群。 (一)纵隔前淋巴结纵隔前淋巴结anterior mediastinal lymph node位千上纵隔前部和前纵隔内,在大血管、动脉韧带和心包的前方(图3-27),收纳胸腺、心包、心等器官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组成支气管纵隔干。 纵隔前上淋巴结an terosuperi or mediastinum lymph node位于胸腺后方,大血管附近,可分为左、右两群。 走神经 动脉韧带淋巴结 动脉干¥—升主动脉 心包外侧淋巴结浚、 心包前淋巴 滕上淋巴结/-/',勺t, 左群一般为3~6个淋巴结,但可多达10个。 排列于主动脉弓前上壁和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前面的,称主动脉弓淋巴结lymph node of aorta arch;位于动脉韧带左侧者称动脉韧带淋巴结lymph node of arterial ligament。 它们收纳左肺上叶、气管及主支气管、心包和心右半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左支气管纵隔干left bronchomediastinal trunk,一部分淋巴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inferior deep 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 由于主动脉弓淋巴结与左迷走神经、左隔神经以及左喉返神经紧邻,故该淋巴结肿大时可压迫这些神经而引起隔活动异常及声音嘶哑等症状。 因左肺上叶肿瘤常可转移到主动脉弓淋巴结,左肺上叶手术时应将其切除。 右群通常有2~l0个淋巴结。 位千上腔静脉和左、右头臂静脉汇合处的前面,主要收纳气管和主支气管、心包和心右半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右支气管纵隔干。 心包前部淋巴管主要注入纵隔下淋巴结(心包前淋巴结),前下部淋巴尚注入胸骨淋巴结。 心包侧部淋巴管主要注入心包外侧淋巴结,部分淋巴直接回流到纵隔前上淋巴结。 心包后部淋巴回流到气管权淋巴结及纵隔后淋巴结。 心包脯部淋巴管注入气管权淋巴结及纵隔前下淋巴结。 (二)纵隔后淋巴结 广义的纵隔后淋巴结po sterior mediastinal lymph node指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内的淋巴结,包括食管旁淋巴结、支气管肺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等。 位千心包后面,沿食管胸段、气管和胸主动脉两侧排列(图3-28)。 接受食管胸段、胸主动脉、心包和隔的淋巴管,输出管多直接注入胸导管。 气管旁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 肺淋巴结 1.食管旁淋巴结paraesopharus node沿食管胸部的两侧排列,其左侧部位千食管胸部与胸主动脉之间,通常所谓的纵隔后淋巴结即指此群淋巴结。 有8~12个,收纳食管胸部、心包、肠后部及肝左叶的淋巴液。 其输出管沿途注入胸导管,其余部分注入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2支气管肺淋巴结(肺门淋巴结)bronchopulmonary node位千肺门,3~5个。 收纳肺的浅、深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上、下淋巴结。 3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气管权淋巴结)infer ior t「acheobronchial lymph node2-5个,位于气管权下方,左、右主支气管起始部之间。 收纳右肺中、下叶和左肺上叶下部以及食管、心左半的一部分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是左、右肺淋巴管交汇的部位。 4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s uperior tracheobronch ial node位千气管下部和左、右支气管的外侧。 两侧各有3~5个淋巴结,收纳左、右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的淋巴管,并直接接受右肺上叶和中叶的淋巴管。 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输出管汇入两侧气管旁淋巴结。 5气管旁淋巴结paratracheal lymph node位于气管胸段两侧,左、右各有3~5个淋巴结,它们收纳气管支气管上、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并接受来自食管、咽喉、甲状腺等处的淋巴。 气管旁淋巴结输出管沿气管两侧上行,参与组成支气管纵隔干。 在气管前面尚有一些小淋巴结称气管前淋巴结,与气管周围的其他淋巴结相交通。 6.肺淋巴结沿肺内支气管和肺动脉分支排列,输出管注入肺门处的支气管肺淋巴结。 支气管、气管及肺的淋巴结数目多,其淋巴引流的方向为:肺的淋巴管--->肺淋巴结-->支气管肺淋巴结-->气管支气管上、下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一左、右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纵隔淋巴结大小变异很大,CT对于淋巴结病的诊断是形态诊断,不是病理诊断。 淋巴结的大小与其所在部位有一定的关系。 测量时,如果位千气管旁、肺门、隆峙下、食管旁、主动脉弓下区域的淋巴结短径为1cm时,一般认为淋巴结肿大。 关于淋巴结的分组,所采用的命名体系不尽一致,习惯千根据淋巴结所在部位与周厮重要器官的解剖关系来称呼。 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IASLC)对以往的淋巴结分区法作了改进,推荐了新的分区方法。 (汪华侨) 第七节胸部解剖操作一、解剖胸壁、胸膜和肺 (一)切口人体标本仰位,做如下切口(见图0-7):1.胸前正中切口自胸骨柄上缘沿前正中线向下切至剑突。 2.胸上界切口自正中切口上端向外沿锁骨切至肩峰。 3.胸下界切口自正中切口下端向外下沿肋弓切至腋后线。 4.胸部斜切口自正中切口下端向外上方切至乳晕,环绕乳晕,继续向外上方切至腋前襞上部,在此折转沿臂内侧面向下切至臂上、中1/3交界处,然后折转向外侧,环切臂部皮肤至臂外侧缘。 以上切口同时用千上肢的解剖操作。 将上内、下外两块皮瓣翻向外侧,上内侧皮片翻至臂外侧,下外侧皮片翻至腋后襞。 (二)解剖胸壁1.解剖肋间肌心在胸骨的稍外侧,透过肋间外膜可见肋间内肌。 用剪刀沿第3或第4肋软骨下缘剪断肋间外膜,切口长3~5cm,将其翻向下方,暴露深面的肋间内肌;@在腋前线附近,用剪刀沿第4或第5肋下缘先后剪断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剪口长度3~5cm,翻开;@找出并用剪刀修洁沿肋骨下缘行走的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用无齿摄辅助观察肋间肌的纤维方向以及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的排列关系(见图3-6~图3-8)。 2.开胸(1)离断胸锁关节:(颈部解剖时若还没切除锁骨)用解剖刀离断胸锁关节,注意保护深部结构。 (2)翻开胸大肌和胸小肌:解剖上肢时,此二肌已被翻起。 若尚未翻开,在肌的起点处用解剖刀弧形切断该二肌,向外侧翻开。 (3)剥除前锯肌:用解剖刀将前锯肌在各肋骨上的起点一一剥离。 (4)剪断肋:在第1肋间隙剪开肋间组织,经开口处插入肋骨剪。 在第1肋的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剪断第1肋,再向外下剪断第2肋骨。 然后,沿腋前线向下剪断第3~8肋骨。 (5)翻开胸前壁:心用一只手自胸骨柄轻轻提起胸前壁,找到胸廓内血管,用解剖刀将其切断;@另一只手将胸骨深面的结构压向后,并向两侧将肋胸膜与胸前壁钝性分离,一边上提胸前壁,一边分离胸膜,并随时用解剖刀或剪刀逐一切断相应的肋间肌;@将胸前壁完全向下翻开,置于腹前壁的。 第三章胸部 前面。 翻开胸壁时,注意不要被肋骨的断端刺伤手指;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折断胸骨或肋软骨。 3观察胸横肌在胸前壁后面的下部,透过胸内筋膜可见附着于胸骨和肋软骨的胸横肌。 4.解剖胸廓内动、静脉和胸骨旁淋巴结胸廓内血管的上段位于胸内筋膜的前面,下段位于胸横肌的前面。 用剪刀纵行剪开胸横肌,暴露胸廓内血管,找出其肌隔动脉与腹壁上动脉两个终支。 用摄子在胸廓内血管周围的脂肪内寻找胸骨旁淋巴结(见图3-9)。 5.解剖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待切除肺后,在胸后壁透过肋胸膜和胸内筋膜可见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 在第4或第5肋间隙,用剪刀剪开肋胸膜和胸内筋膜,分离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及其在肋角处发出的分支,用锻子观察血管神经在肋沟处的排列顺序。 (三)探查胸膜腔 1.探查胸膜配布触摸和观察脏胸膜和壁胸膜的各部,即肋胸膜、隔胸膜和纵隔胸膜。 将锁骨放回原位,两手分别放在胸膜顶的上、下面,以锁骨为标志观察胸膜顶和肺尖在颈部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如果探查胸膜顶困难,可在取肺后进行。 2.探查胸膜前界将两手分别伸入左、右胸膜腔探查,可见两侧胸膜前界在第2~4胸肋关节处相互靠拢甚至重叠。 此处以上和以下两侧胸膜前反折线向外分开,两者间形成无胸膜覆盖的胸腺区和心包区,分别被胸腺和心包占据。 将胸前壁复位,标出胸膜前界的体表投影。 韧带下缘处,用拇指和示指捏取肺韧带。 (四)取肺 1.解剖左肺根的结构左肺根前方有左桶神经和心包脯血管,后方有左迷走神经。 用解剖刀切开肺根处的胸膜,用止血钳分离肺根内结构,观察支气管和肺血管的排列关系(见图3-12)。 2取左肺尽量将肺与纵隔分开,避开肺根周即的血管神经,用解剖刀垂直切断肺根和肺韧带,取出左肺。 观察左肺的形态、分叶和肺韧带的附着部位。 在肺门处,观察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肺门淋巴结。 3.解剖右肺根的结构右肺根前方有右雁神经和右心包脯血管,后方有右迷走神经,上方有奇静脉弓。 用解剖刀切开肺根处的胸膜,分离肺根内结构并观察排列次序,并与左肺根比较(见图312)。 4取右肺切断肺根和肺韧带,取出右肺。 观察内容与左肺相同。 比较左、右肺的形态差异。 (五)解剖肺左、右两肺分别解剖,然后对照观察。 1.观察支气管动、静脉支气管动脉较细小,发自胸主动脉或右肋间后动脉等,其数目不定,一般以每侧各两支者为多见。 支气管动脉于肺门后方,沿支气管穿壁入肺,在肺内分支分布于支气管壁、血管壁及脏胸膜等。 静脉血经汇集成支气管静脉,经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回流入右心房。 2.解剖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左、右主支气管进入肺门后即按肺叶布局分为肺叶支气管。 观察左肺的上、下叶支气管;右肺的上、中、下叶支气管,及第二肺门的位置、结构。 试着解剖l~2条肺叶支气管入肺叶后所分出的数支肺段支气管。 观察肺段的外形,其尖朝向肺门,底位于肺表面。 观察相邻肺段间的段间静脉。 辨认并划分左、右肺的肺段的名称、位置和数量(见图3-14)。 左肺两相邻的肺段支气管有无发生共干融合现象。 二、解剖纵隔 (一)纵隔侧面观 1.左侧面观纵隔左侧面的中部有左肺根。 肺根的前下方有心包。 左脯神经与左心包隔血管经肺根前方下行,左迷走神经左肺根后方下行。 左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或动脉韧带上行。 肺根后方尚有胸主动脉、左交感干及内脏大、小神经,上方有主动脉弓及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见图3-17)。 2右侧面观纵隔右侧面的中部有右肺根断端。 肺根前下方为心包。 右脯神经与右心包隔血管经右肺根前方下行,右迷走神经右肺根后方下行。 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上行。 肺根后方尚有食管、奇静脉、右交感干及内脏大、小神经,上方有奇静脉弓、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气管和食管,下方有食管后隐窝(见图3-18),将左右两手的手指分别从心包两侧伸入心包和食管下端的后方,体会位于右侧的食管后隐窝。 (二)解剖上纵隔1.解剖胸腺成人的胸腺大部分被脂肪组织代替。 观察胸腺的毗邻。 从下端沿心包和左头臂静脉的前面向上翻起胸腺。 2.解剖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用止血钳分离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比较左、右头臂静脉毗邻的不同。 在左头臂静脉注入上腔静脉处的稍左侧,用剪刀剪断左头臂静脉,将其翻向左侧。 3.解剖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用止血钳清理主动脉弓发出的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头臂干,观察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毗邻。 清理动脉导管三角内的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注意观察左喉返神经的走向和与动脉韧带的毗邻关系。 4.解剖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在左颈总动脉与头臂干起点间用剪刀剪断主动脉弓,将其翻向两侧。 清理气管、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游离位于气管权前方的心深丛。 清理气管权,比较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 (三)解剖中纵隔1解剖隔神经和心包隔血管滕神经和心包脯血管伴行,经肺根前方向下,紧贴心包侧壁下行至脯。 用剪刀纵行剪开纵隔胸膜,分离隔神经和心包隔血管。 2解剖观察心包用解剖刀于隔神经和心包隔血管的前方和脯上1.5cm处作U形剪口切开心包前壁,向上翻开,观察心包内的心脏。 将胸前壁复位,了解心的体表投影。 3.探查心包窦触摸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的反折部位,观察与心相连的大血管。 用示指伸入升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后面与上腔静脉和左心房的前面之间,探查心包横窦。 将手伸入左心房后壁与心包后壁之间,探查心包斜窦。 向前托起心脏,观察心包斜窦境界。 在心包前壁与下壁的反折处,用手指探查心包前下窦(见图3-22)。 4取心在心包内用解剖刀切断大血管,将心取出。 观察心的外形、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冠状窦及其属支。 (四)解剖后纵隔1解剖迷走神经用解剖刀切开纵隔胸膜,用止血钳分离出迷走神经的上段和喉返神经。 左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或动脉韧带上部,沿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上行至颈部。 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上行至颈部。 清理肺丛、食管前丛和食管后丛。 2.解剖食管再次探查食管后隐窝。 用解剖刀切开纵隔胸膜,清理食管,注意观察食管与左主支气管、左心房和食管后隐窝的毗邻关系。 3解剖胸主动脉用解剖刀切开左侧纵隔胸膜,观察胸主动脉的毗邻和分支。 4.解剖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用止血钳在胸后壁、脊柱的前方寻找并观察这些静脉的位置和属支。 第三章胸部 5解剖胸导管将食管推向左侧,在胸主动脉和奇静脉之间的结缔组织中分离找出胸导管下段。 中段位千食管与脊柱之间。 在食管上三角内,剖开左侧纵隔胸膜,沿食管左侧壁寻找胸导管上段。 6.解剖胸交感干及内脏大、小神经用解剖刀切开胸后壁的胸膜,观察胸交感干。 用止血钳分离胸神经节与肋间神经相连的灰交通支和白交通支。 将脯推向下,在胸后壁胸膜下面分离修洁内脏大、小神经。 (汪华侨) 第八节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3-1 患者,女,46岁。 因左乳房有一质硬而无痛的肿块入院检查。 医生查体发现其左乳外上象限有一包块,该区皮肤增厚且表面呈橘皮样改变,左侧乳头位置明显高千右侧。 腋窝触诊发现淋巴结增大、质硬。 乳房铝靶斜位片显示:左乳外上象限可见边缘模糊的肿块,并可见多发性不规则钙化,邻近腺体分布较僵硬。 乳房MRI增强后扫描显示:左乳外上象限可见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边缘呈毛刺样改变,病灶呈不规则强化表现。 诊断:乳腺癌。 临床解剖学问题:(1)左侧乳房外上象限的乳腺癌细胞最易经淋巴回流向何处转移? (2)癌细胞通过淋巴扩散可能还会转移至何处的淋巴结? (3)病变区皮肤的"橘皮样变”及乳头位置升高是如何形成的? 病例3-2患者,女,45岁。 因在打网球时来回奔跑,突感胸部疼痛并向左臂内侧放射入院检查。 临床解剖学问题:(1)患者胸部及左臂疼痛可能由什么原因引起? (2)为何会感觉到沿左臂内侧的疼痛? 病例3-3 患者,女,13岁。 体格检查:听诊时医生发觉其左胸第2肋间近胸骨角处有机械样杂音,收缩期末最响,触诊发现相同部位有连续震颤。 患者自述既往体育活动时,运动耐力较其他女孩低。 胸部增强CT扫描、MPR重建后显示:肺动脉干与主动脉弓之间有一相互连通的细管状结构。 诊断:动脉导管未闭(从左至右的血液分流),左、右心血液互通。 临床解剖学问题:(1)动脉导管的位置与功能是什么? 胚胎学起源及出生后应发生什么变化? (2)特征性”机械样“杂音是如何形成的? (3)临床上哪些情况会导致经动脉导管的血液从右至左的分流? (4)手术中如何寻找动脉导管? 病例3-4患者,男,22岁。 因从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上掉下,被钢筋刺伤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伤口位于左侧第4肋间近胸骨处。 患者头颈部静脉淤血怒张。 临床解剖学问题:(1)可能伤及哪些重要结构? (2)什么原因导致头颈部静脉淤血? (3)左侧第4肋间近胸骨处的刺伤是否会造成开放性气胸? 病例3-5患儿,男,16个月。 因突然窒息,其母为其拍背后略有缓解,但不久又开始咳嗽并有呼吸困难急诊入院。 医生询问小儿咳嗽、呼吸困难前是否吃过什么东西,其母认为可能是误食了花生。 体格检查:小儿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右胸运动受限。 右肺呼吸音减弱。 右侧胸中、下部叩诊为浊音。 胸部CT扣描显示:右肺中、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有异物堵塞;右侧支气管未见异物,左侧支气管显示良好。 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后行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于CT提示的右肺中、下叶支气管处发现异物。 经支气管镜将异物钳出,为一颗花生粒。 诊断:右肺中、下叶支气管异物阻塞。 临床解剖学问题:(1)异物为何易进入右主支气管? (2)异物阻塞右肺中叶和下叶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3)如异物不能移除,右肺中叶和下叶将萎缩。 请解释肺萎缩的原因。 (4)右肺叶膨胀不全(萎缩)的影像学表现如何? (5)肺膨胀不全(萎缩)时对心脏、纵隔结构的位置及隔肌运动有何影响? 病例3-6 患者,男,45岁。 吸烟29年,因近段时间说话声音有变,体重明显下降,伴持续性咳嗽并有血痰入院。 气管镜检查显示气管隆崝扭曲变形,胸部放射检查为左肺上叶占位型病变,术后肺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左肺上叶支气管癌。 临床解剖学问题:(1)鉴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哪些部位可能有肺癌细胞转移? (2)患者为什么会有声音改变? (3)为何会造成气管隆崝的扭曲变形? (夏蓉李文生) 春器 扣回 第一节概述 腹部abdomen是躯干部的一部分,居于胸部和盆部之间,由腹壁、腹腔及腹腔内容物等组成。 腹壁除后方以脊柱为支架外,其余部分由肌和筋膜等软组织组成。 腹壁所削成的内腔即腹腔abdominal cavity,其上界是向上膨隆的脯,下界为骨盆上口,向下通盆腔。 由于脱穹隆高达第4、5肋间隙水平,小肠等腹腔脏器也经常低达盆腔,所以腹腔的实际范围远超过腹部的体表境界。 腹腔内有脏器、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结及腹膜等结构。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腹部的上界为剑突(或剑胸结合处)和两侧肋弓下缘,经第11、12肋游离缘直至第12胸椎棘突的连线;下界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耻骨峭、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骼前上棘、骼睹和骼后上棘至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 (二)分区腹壁以两侧腋后线的延长线为界,分为前方的腹前外侧壁和后方的腹后壁。 为了描述和确定腹腔脏器的位置,临床上常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即九分法(图4-1):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相当于第10肋)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骼前上棘或骼结节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通过左、右半月线(腹直肌外侧缘)或腹股沟中点。 九个区是:上部的腹上区epigastric region和左、右季肋区hypochondriac region,中部的跻区umb山cal region和左、右腰区lumbar region(外侧区),下部的腹下区hypogastric region和左、右腹股沟区inguinal region(或骼区)。 此外,还有较为简单的“四分法”,即通过跻的纵横两条线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和左、右下腹部四个区(图4-1)。 二、表面解剖 (-)体表标志1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为左、右鹘骨在前方的连结处,由纤维软骨构成。 耻骨联合上缘是小骨盆上口的标志之一。 成人的膀胱在空虚状态时位于耻骨联合上缘平面以下。 月线与肋弓相交处为胆毅底的体表投影,又称M u rp hy点。 (二)体表投影腹腔内脏器的位置因年龄、体形、体位、呼吸运动及内脏充盈程度而异。 一般情况下,成人腹腔内主要器官在腹前壁的投影见图4-1和表4-1。 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l右半肝大部分1.右半肝小部分及左半肝大部分l左半肝小部分2部分胆毅2.胆襄2.胃贲门、胃底及部分胃体3.结肠右曲3胃幽门部及部分胃体3.脾4.右肾上部4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4.胰尾5.十二指肠大部分5.结肠左曲6胰的大部分6左肾上部7两肾一部分及肾上腺1.升结肠1.胃大弯1.降结肠2.部分回肠2.横结肠2.部分空肠3右肾下部3.大网膜3左肾下部4.左、右输尿管5.十二指肠小部分6.部分空、回肠7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右腹股沟区腹下区左腹股沟区1.盲肠1.回肠拌1.大部分乙状结肠2.阑尾2.膀胱(充盈时)2.回肠拌3.回肠末端3.子宫(妊娠后期) 4部分乙状结肠.0,·.,5.左、右输尿管第二节腹前外侧壁腹前外侧壁的不同部位,其层次和结构有很大差异。 外科手术时,在腹前外侧壁不同部位做手术切口,必须熟悉其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图4-2)。 上腹正中切口 切斜切切口口一二 中下中斜 经腹直肌切口 腹直肌外侧缘切口 —、层次 (—)皮肤 腹前外侧壁的皮肤薄而富于弹性。 除跻部外,皮肤易与皮下组织分离。 临床上常从腹部切取皮瓣进行整形手术。 特别是腹股沟附近的皮肤,移动性小,可供吻合的皮血管丰富,常在该区切取皮片或皮瓣作移植。 腹前外侧壁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虽有重叠现象,但仍具有明显的节段性:第6肋间神经分布千剑突平面,第8肋间神经分布于肋弓平面,第l0肋间神经分布千跻平面,肋下神经分布于骼前上棘平面第1腰神经分布千腹股沟平面(图4-3,见图4-9)。 临床上常借皮肤感觉的缺失平面来初步估计脊髓或脊神经根的病变部位及外科手术所需的麻醉平面。 (二)浅筋膜 腹前外侧壁的浅筋膜一般较厚,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浅筋膜相互延续,由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肪平面以下的浅筋膜分浅、深两层:浅层为含大量脂肪组织的Camper筋膜(又称脂肪层),向下与股前区的浅筋膜相续;深层为富含弹性纤维的膜性层即Scarpa筋膜,在中线处附于白线;向下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与股前区阔筋膜愈合;向内下与阴袋肉膜和会阴浅筋膜(Colle s筋膜)相续。 因此,Scarpa筋膜与腹前外侧壁肌层之间的间隙和会阴浅隙相通。 当前尿道损伤时,尿液可经会阴浅隙蔓延到同侧的腹前外侧壁,但不能越过中线到对侧腹前外侧壁。 浅筋膜内含有丰富的浅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 1浅动脉腹前外侧壁的浅动脉来自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都比较细小;腹正中线附近的浅动脉来自腹壁上、下动脉的分支;腹前外侧壁下半部的浅动脉:腹壁浅动脉superl沁al epigastric artery和旋骼浅动脉superlicial山ac circumflex arte1-y,均起自股动脉,前者越过腹股沟韧带中、内三分之一交界处向肪部上行;后者在浅筋膜浅、深两层之间行向骼前上棘。 临床上,常取腹下部的\),9t}带蒂或游离皮瓣,用于修复前臂和手部的伤疤。 2.浅静脉腹壁的浅静脉比较丰富。 在跻区,浅静脉细小彼此吻合成肪周静脉网。 在肪平面以上,浅静脉逐级汇合成一较大的胸腹壁静脉thoracoepigastri c vein,并经胸外侧静脉注入腋静脉;在跻平面以下,浅静脉经腹壁浅静脉或旋骼浅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再回流入股静脉(图4-3)。 因此,腹壁的浅静脉构成了上、下腔静脉系统之间吻合。 当上、下腔静脉之一有阻塞时,血液可经另一腔静脉途径回流,呈现“纵行”的腹壁浅静脉曲张。 在肪区,浅静脉与深部的附肪静脉相吻合,并借之与肝门静脉沟通,从而构成肝门静脉系统与上、下腔静脉系统的吻合。 肝门静脉高压时,肝门静脉的血液反流向肪周静脉网,呈现以肪为中心的放射状的静脉曲张,形成“海蛇头”征(图4-3)。 3腹前外侧壁的浅淋巴管与浅血管伴行,浅筋膜中的淋巴管在肪平面以上注入腋淋巴结,肪平面以下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上群,向深面亦可通过肝圆韧带内的淋巴管至肝门处的淋巴结。 (三)肌层腹前外侧壁的肌包括位千前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和腹直肌外侧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图4-4)。 韧带);附着千耻骨梳的部分构成耻骨梳韧带pectineal ligament(Cooper韧带)(图4-6)。 腹壁上动脉 精索 (1)腹前外侧壁浅层肌 肋间神经前皮支骼腹下神经 `二`言三匮:\\\\\\\\l\lhll\至1叩·Ill“巨直肌鞘前层壁下动脉间神经骼腹股沟神经精```譬夏瞿[,望:三1111~喔飞b呈归乙1龟栏¥—弓状线千腹直肌鞘后层dnl. 腹股沟管浅环 腹股沟韧带骼耻弓 精索 耻骨梳韧带腔隙韧带反转韧带`, I' 前外侧面观后内侧面观 腹外斜肌腮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三角形的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裂隙的外下部纤维为外侧脚l ateral crus,止于耻骨结节;其内上部纤维为内侧脚medial crus,止于耻骨联合。 裂隙外上方连结内侧脚和外侧脚之间的纤维称脚间纤维intercrural fibeIS,有防止两脚分离的作用。 外侧脚的部分纤维经精索深面向内上方反折至腹白线,并与对侧的纤维相愈合,称反转韧带reflected ligamen t或Colles韧带,对其表面的浅环起加强作用。 (四)腹横筋膜腹横筋膜transverse fascia位千腹横肌及其胞膜的深面,为腹内筋膜的一部分。 腹横筋膜与腹横".,肌结合较疏松,与腹直肌鞘后层紧密相连。 腹横筋膜在腹上部较薄弱,接近腹股沟韧带和腹直肌外侧缘处较致密。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呈淜斗状突出,其起始处呈卵圆形的孔称腹股沟管深环profundal inguinal ring。 从深环延续包裹在精索外面的腹横筋膜形成精索内筋膜。 在深环内侧有时有一些纵行的纤维束加强腹横筋膜,这些纵行的纤维束称凹间韧带interfoveolar ligament(图4-7)。 (五)腹膜外组织 腹膜外组织exlraperitoneal tissue又称腹膜外脂肪,位于腹横筋膜与壁腹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向后与腹膜后隙的疏松结缔组织相续。 在下腹部尤其是在腹股沟区,含有较多的脂肪组织,其内有腹壁下血管和输精管等。 临床泌尿外科和妇产科手术时,尽量避免进入腹膜腔,经腹膜外组织的入路进行。 (六)壁腹膜 腹膜外组织深面的一层浆膜即壁腹膜,向上移行为隔下腹膜,向下延续为盆腔的腹膜。 在肪以下腹前壁形成5条皱襞:跻正中襞位于中线上,由跻至膀胱尖,内有肪尿管索,是胚胎期肪尿管闭锁形成的遗迹。 如出生后仍未闭锁,常在肪部有蚚蚧状皮管突出,并与膀胱连通;位于肪正中襞外侧为一对肪内侧襞,内有跻动脉索通过,后者是胚胎期肪动脉闭锁后的遗迹,又称胳动脉襞;最外侧的一对跻外侧襞,内有腹壁下血管通过,又称腹膜下血管襞。 在腹股沟韧带上方,上述5条皱襞之间形成3对小凹,即膀胱上窝、腹股沟内侧窝和腹股沟外侧窝。 腹股沟内侧窝正对腹股沟三角和腹股沟管浅环;腹股沟外侧窝正对腹股沟管深环。 腹股沟内侧窝和外侧窝是腹前壁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突出,可分别形成腹股沟直症和斜庄(图4-8)。 (七)腹前外侧壁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1血管腹前外侧壁深层的动脉有三组,即下5对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及腹直肌深面的腹壁上动脉、腹壁下动脉和旋骼深动脉(见图4-4)。 上胱膀 织内斜向外上方达骼前上棘内侧,穿腹横肌分布于腹前外侧壁的三层扁肌及腰大肌、骼肌等,并分出数条营养动脉进入骼崝内唇。 临床上常取旋骼深动脉作为营养动脉的带血管蒂骼骨移植。 行阑尾切除术时,如需向外侧延伸切口,需注意勿伤及旋骼深动脉。 腹前外侧壁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2神经腹前外侧壁的神经主要有第7~12胸神经前支、骼腹下神经、骼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见图4-4,图4-9)。 (1)第7~12胸神经前支:第7~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与相应的动脉行程一致,向前下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至腹直肌鞘外侧缘处穿入腹直肌鞘后层行千腹直肌后面,沿途发出肌支支配肋间肌和腹前外侧壁诸肌;在腋中线和前正中线附近分别发出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分布千腹前外侧壁的皮肤。 (2)骼腹下神经山ohypogastric ne1ve:起自腰大肌深面的腰丛,在腰大肌的外侧缘穿出后在腰方肌表面行向外下方行于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在骼前上棘内侧2~3cm处穿腹内斜肌行于腹外斜肌胞Lf膜深面;在腹股沟管浅环上方3~4cm处,穿腹外斜第8肋间神经肌腿膜至浅筋膜延续为骼腹下神经前皮支,分布千耻骨联合以上的皮肤。 骼腹下神经在行程中发出肌支支配腹壁诸肌[图4-11(1),(2)]。 (3)骼腹股沟神经山oinguinal nerve:起自腰丛,其行程与骼腹下神经相似并在其下方与之平行。 但在腹外斜肌健膜的深面,骼腹股沟神经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并行于精索的内侧,从腹股沟管浅环穿出骼腹下神经后,其终末支分布于阴袋或大阴唇皮肤。 骼腹股沟骼腹股沟神经[I神经发出肌支支配腹壁诸肌[图4-11(2)]。 有时骼腹股沟神经与骼腹下神经合为一千,在腹股沟韧带. 上方的腹前壁才分开。 (4)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起自腰丛,图4-9腹前外侧壁的神经从腰大肌前面穿出并在其表面下行,在腹股沟韧带。 上方分为股支和生殖支。 股支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前内侧区,分布于股三角的皮肤;生殖支又称精索外神经,由腹股沟管深环进入腹股沟管并沿精索外侧下行,从浅环穿出后,发出分支支配提睾肌及阴毅或大阴唇皮肤[图4-11(2)]。 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和骼腹股沟神经通过腹股沟管,并从浅环穿出。 在手术显露腹股沟管或处理症艇时,应尽量避免损伤这些神经。 二、局部结构 (一)腹直肌鞘 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是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的纤维结缔组织,由3块扁肌的健膜组成(图4-4,图4-10)。 前层由腹外斜肌膊膜和腹内斜肌膊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胞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胞膜组成。 但在跻下4~5cm处,腹内斜肌健膜和腹横肌腿膜都行于腹直肌的前方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鞘后层的下缘呈一凹向下的弓状游离缘,称弓状线arcuate line或半环线li nea semicircularis。 弓状线以下腹直肌后面紧贴腹横筋膜。 在腹直肌外侧缘,腹直肌鞘前、后层相愈合,在腹前外侧壁形成一凸向外侧的半月形弧形,称半月线linea semilunaris(见图4-4,图4-10)。 半月线腹直肌 品肌 腹外斜肌腹膜 (1)弓状线以上断面 半月线白线腹直肌 内斜肌腹 腹外斜肌 (2)弓状线以下断面 (二)腹白线和跻环 腹白线亦称白线linea alba,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腿膜在腹前正中线上互相交织而成,上宽下窄。 跻以上白线宽1-2cm,较坚韧而血管较少,因此更明显。 在白线处(特别是跻以上),交错的健膜纤维之间形成一些小孔或裂隙,如腹膜外组织甚至壁腹膜等由此突出,则形成白线庙(图4-10)。 腹白线的腿膜纤维在跻处环绕肪形成肪环umb山cal ring。 若此环菏弱、发育不良或残留有小裂隙,可形成跻茹。 胳茄最常发生千25~40岁,女性多于男性,反复妊娠和肥胖是其最重要的诱因。 (三)腹股沟管 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是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约1.5cm处的由肌与筋膜间形成的潜在性裂隙,长4~5cm,与腹股沟韧带平行。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腹股沟管是腹前外侧壁的重要薄弱部位,有两口四壁(图4-11)。 腹股沟管内口又称深环或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是腹横筋膜斜向外下呈漏斗状的突出包裹在精索表面,其起始部分形成的卵圆形孔,称为腹股沟管内口或深环。 腹横筋膜包裹在。 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脾膜 腹股沟韧带骼腹下神经前皮支内侧脚 大隐静脉 人忒心\`I`\4\`\/,.户``、腹外斜肌胞膜、;,A', I'匕乏一多白线\,三`、卢岔之立、腹股沟管浅环腹外斜肌-了``巨三二,,'I'p,h队(白线二二经/气薹言门}`了前层精索表面形成精索内筋膜。 锥状肌 生殖股神经生殖支 ,干腹外斜肌J健膜 腹壁下动脉腹股沟濂股沟韧带精索 腹股沟管外口又称浅环或皮下环superficial inguinal rin g,为腹外斜肌胞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的一个三角形裂隙,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由此穿出。 在浅环,腹外斜肌健膜变菏并延续向下包裹在精索的表面,形成精索外筋膜。 腹股沟管前壁由位于精索前面的腹外斜肌胞膜构成。 管的外侧1/3处,在有起自腹股沟韧带的腹内斜肌行于精索前面,与腹外斜肌胞膜共同构成前壁。 腹股沟管后壁由位千精索后面的腹横筋膜构成。 在管的内侧1/3处,有发育程度不一的联合腮或联合肌行千精索后面,与腹横筋膜共同构成后壁。 在接近外口处,尚有反转韧带参与构成腹股沟管的后壁。 腹股沟管上壁位于精索的上方,由腹内.1L,斜肌和腹横肌的游离下缘(弓状下缘)构成。 腹股沟管下壁由位于精索下方的腹股沟韧带构成。 腹股沟症修补术时,根据情况可将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及联合健在精索之前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加强前壁的Ferguson法),亦可将它们在精索之后拉向下缝合于腹股沟韧带或耻骨梳韧带上(加强后壁的Bassini法)。 (四)腹股沟三角腹股沟三角inguinal triangle,又称Hesselbach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图4-l2)。 三角区内无腹肌,腹横筋膜又较薄弱,加之腹股沟管浅环也位于此区,因此是腹前外侧壁的又一薄弱部位。 此区的腹壁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外斜肌健膜及腹股沟管浅环一腹横筋膜一腹膜外组织一壁腹膜。 骼外动、静脉弓 跻正中 腹壁下动脉 腹股沟三角 \`````\\'\\,盲111'1II,_,“一一-夕尸闭孔神经和血管1,1、1\\\`I III',1、、、-I I~图4-12腹股沟三角(内面观) (五)腹股沟痐 凡器官或结构由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裂口或薄弱区,自其原来的生理位置脱出者称为症。 腹腔脏器从腹壁薄弱区---腹股沟韧带上方的腹壁脱出形成茄,称为腹股沟茄。 腹股沟茄分斜症与直茄,以斜茄为多见。 斜茄是指腹腔脏器(通常为肠管)从腹股沟管深环脱出进入腹股沟管并可从浅环降入阴嫘。 直痐是指腹腔脏器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腹股沟管的后壁顶出、经腹股沟三角的腹前壁突出,在腹股沟内侧部位出现半球形可复性肿块。 三、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痐的关系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脊柱两侧、腹后壁的腹膜后隙内。 胚胎第3个月末,睾丸降至骼窝。 第7个月达到腹股沟管内口,并同中肾管演化来的附睾和输精管等一起经腹股沟管降至皮下环。 出生前后降入阴痰。 随着睾丸下降,腹膜形成双层鞘状突起,称腹膜鞘突vaginal i s processes of peri toneum,顶着腹前外侧壁随睾丸下降至阴褒。 在正常情况下,睾丸降入阴巍后,鞘突包绕睾丸部分形成睾丸固有鞘膜壁层和脏层,壁、脏两层之间的腔隙为睾丸鞘膜腔,其余部分则完全闭锁形成鞘突剩件(鞘韧带)。 如出生后睾丸仍未降入阴弱而停留在下降途径中的某部位(多在腹股沟管),称为隐睾。 如出生时睾丸上方的腹膜鞘突仍未闭锁,睾丸鞘膜腔与腹膜腔相通,则形成先天性的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同时易并发先天性腹股沟斜症。 (结肠上区介千脯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主要有食管腹部、胃、肝、肝外胆道和脾等结构。 十二指肠和胰的大部分位于腹膜后隙,但为了叙述方便,并入结肠上区介绍。 一、食管腹部 食管腹部abdominal part of esophagus在第10胸椎高度、正中矢状面左侧2~3cm处穿隔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长1~2cm,位于肝左叶的食管切迹处。 食管进入腹腔后向左下连胃贲门,食管右缘与胃小弯之间无明显界限,而左缘与胃底之间借贲门切迹明显分界。 食管腹部前面有迷走神经前干经过,后面有迷走神经后干,均由腹膜覆盖。 食管腹部的动脉供应来自脯下动脉和胃左动脉的食管支;食管腹部的静脉在黏膜下吻合参与食管静脉丛的形成,经食管支汇入胃左静脉;食管腹部接受迷走神经和来自腹腔神经丛的交感神经分支。 二、胃 (-)位置与毗邻 宵stomach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贲门在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下缘右侧。 活体胃的位置常因体位、呼吸、胃的充盈程度及肠管的状态而变化(图4-13)。 贲门胃前壁右侧份邻接左半肝,左侧份上部紧邻脯,下部接触腹前壁,此部移动性大,通常称为胃前壁的游离区。 胃后壁隔网膜痰与胰、左胃体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幽门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图4-14)。 幽门窦大弯与横结肠之间,呈围裙状下垂,遮盖千横户I\1结肠和小肠的前面,其长度因人而异(图4-图4-13胃的位置15)。 成人大网膜前两层和后两层通常愈合,使前两层上部直接由胃大弯连至横结肠,形成胃结肠韧带gastrocolic ligament。 大网膜具有很大的活胰网膜囊横结肠系膜十二指肠水平部动肚当腹腔器官发生炎症(如阑尾炎)时,大网膜能迅速将其包绕以限制炎症的蔓延。 2.小网膜lesser omentum是连千隔、肝静脉韧带裂和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图4-15,图4-16)。 其左侧部从肝门连于胃小弯,称肝胃韧带hepatogastric ligamen t;右侧部从肝门连至十二指肠上部,称肝十二指肠韧带hepatoduodenal ligament。 小网膜右侧为游离缘,其后方阖偶.、昌网膜孔幽门肋照隐窝胆襄横结肠~,…--、心动脉吻合弓图4-16小网膜的附着。 为网膜孔。 3.胃脾韧带gastrosplenic ligament由胃大弯左侧部连千脾门,为双层腹膜结构,其上部内有肖短血管,下份有胃网膜左动、静脉。 4.胃胰韧带gastropancreat ic ligament是由胃幽门窦后壁至胰头、胰颈或胰颈与胰体的移行部的腹膜皱襞。 施行胃切除术时,需将此韧带切开并进行钝性剥离,才能游离出幽门与十二指肠上部的近侧份。 5.胃脤韧带gastrophrenic ligament由胃底后面连至脯下,为双层腹膜结构,两层相距较远,使部分胃后壁缺少腹膜覆盖而形成胄裸区bare area of stomach。 全胃切除术时,先切断此韧带方可游离胃贲门部和食管。 (三)血管与淋巴引流 胆囊动,已? /脾动脉 腹主动脉肝固有动胃短动、静脉 脾动、静脉 肝门 胃十二指肠 胃右动、静 胰十二指肠上前动、静夕尸诊噪芘歹必饿匼$芝吏浣三署巨乏乙步叨八\门本心\大网膜图4-17胃的血管(前面观) 第四章 大网膜切缘 胆襄动脉 网膜左动、静脉 胃网膜右动、 胃后动、静脉 肝门静脉 胃左动、静脉脾动、静脉腹腔干左肾动、静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 肠系膜上动、 2.静脉胃的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均汇入肝门静脉系统(图4-17,图4-18)。 胃右静脉沿胃小弯右行,注入肝门静脉,途中收纳幽门前静脉,后者在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前面上行,是辨认幽门的标志。 胃左静脉又称胃冠状静脉,沿胃小弯左行,至贲门处转向右下,汇入肝门静脉或脾静脉。 胃网膜右静脉沿胃大弯右行,注入肠系膜上静脉。 胃网膜左静脉沿胃大弯左行,注入脾静脉。 胃短静脉来自胃底,经胃脾韧带注入脾静脉。 此外,多数人还有胃后静脉,由胃底后壁经胃隔韧带和网膜埏后壁腹膜后方,注入脾静脉。 3.淋巴引流胃的淋巴管分区回流至胃大、小弯血管周围的淋巴结群,最后汇入腹腔淋巴结(图4-19)。 胃各部淋巴回流虽大致有一定方向,但因胃壁内淋巴管有广泛吻合,故几乎任何一处的胃癌皆可侵及胃其他部位相应的淋巴结。 (1)胃左、右淋巴结:沿同名血管排列,分别收纳胃小弯侧胃壁相应区域的淋巴,输出管注入腹腔淋巴结。 (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沿同名血管排列,收纳胃大弯侧相应区域的淋巴。 胃网膜左淋巴结输出管注入脾淋巴结,胃网膜右淋巴结输出管至幽门下淋巴结。 (3)贲门淋巴结:常归千胃左淋巴结。 位于贲门周围,收集贲门附近的淋巴,注入腹腔淋巴结。 (4)幽门上、下淋巴结:在幽门上、下方,收集胃幽门部的淋巴。 幽门下淋巴结还收集胃网膜右淋巴结以及十二指肠上部和胰头的淋巴。 幽门上、下淋巴结的输出管汇入腹腔淋巴结。 (5)脾淋巴结:在脾门附近,收纳胃底部和胃网膜左淋巴结的淋巴,通过沿胰上缘脾动脉分布的胰上淋巴结汇入腹腔淋巴结。 (6)其他途径:胃的淋巴管与邻近器官亦有广泛联系,故胃癌细胞可向邻近器官转移。 另外,还。 贲门淋巴结胃左淋巴结腹腔淋巴结 脾淋巴结 胰淋巴结 幽门上淋巴胃右淋巴结 幽门下淋巴 可通过食管的淋巴管和胸导管末段逆流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四)神经胃的运动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感觉神经为内脏感觉神经。 1.交感神经胃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于第6~10胸节段脊髓灰质侧角,经白交通支穿经交感干、经内脏大、小神经至腹腔神经丛内腹腔神经节,在节内交换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随腹腔干的分支至胃壁。 交感神经抑制胃的分泌和蠕动,增强幽门括约肌的张力,并使胃的血管收缩。 2.副交感神经胃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自迷走神经背核。 迷走神经前干下行于食管腹段前面,约在食管中线附近浆膜的深面。 手术寻找前干时,需切开此处浆膜,方可显露。 前干在胃贲门处分为肝支与胃前支。 肝支有1~3条,于小网膜内右行参加肝丛。 胃前支伴胃左动脉在小网膜内距胃小弯约1cm处右行,沿途发出4~6条小支与胃左动脉的胃壁支相伴行而分布至胃前壁,最后于胃角切迹附近以"鸦爪”形分支分布千幽门窦及幽门管前壁。 迷走神经后干贴食管腹段右后方下行,至胃贲门处分为腹腔支和胃后支。 腹腔支循胃左动脉起始段入腹腔丛;胃后支沿胃小弯深面右行,沿途分出小支伴随胃左动脉的胃壁支至胃后壁,最后也以"鸦爪”形分支分布于幽门窦及幽门管的后壁(图4-20)。 迷走神经(1)迷走神经前、后干及其分支(2)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各胃支在胃壁神经丛内换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胃腺与肌层,通常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并增强胃的运动。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是保留肝支、腹腔支和胃前、后支的"鸦爪”形分支,而切断胃前、后支的其他全部胃壁分支的手术(图4-20)。 此法既可减少胃酸分泌,达到治疗溃疡的目的,又可保留胃的排空功能及避免肝、胆、胰、肠的功能障碍。 3.内脏传入纤维胃的感觉神经纤维分别随交感神经进入脊髓、随副交感神经进入延髓。 胃的痛觉冲动主要随交感神经通过腹腔丛和交感干传入脊髓第6~10胸节段。 胃手术时,封闭腹腔丛可阻滞痛觉的传入。 胃手术时,过度牵拉强烈刺激迷走神经,偶可引起心搏骤停,虽属罕见,但后果严重,值得重视。 三、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duodenum介于胃和空肠之间,是小肠上段的一部分,因总长约有12个手指的宽度(20-25cm)而得名。 其上端始于胃的幽门,下端至十二指肠空肠曲接续空肠。 整个十二指肠呈“C"形弯曲,包绕胰头。 除始、末两端外,均在腹膜后隙,紧贴腹后壁第1~3腰椎的右前方。 按其走向将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图4-21)。 食管腹部 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悬肌 横结肠系膜 肠系膜上动、静脉么乙 肠系膜 (-)分部及毗邻 1上部superior part长4~5cm。 自幽门向右并稍向后上方走行,至肝门下方转而向下,形成十二指肠上曲,接续降部。 上部起始处有大、小网膜附着,属于腹膜内位,故活动度较大;余部在腹膜外,几无活动性。 上部通常平对第1腰椎,直立时可稍下降。 上部的前上方与肝方叶和胆痰相邻,近幽门处小网膜右缘深侧为网膜孔;下方紧邻胰头和胰颈;后方有胆总管、胃十二指肠动脉、肝门静脉及下腔静脉走行。 十二指肠上部近侧段黏膜面平坦无皱襞,钡餐X线片下呈三角形阴影,称十二指肠球。 此部前壁好发溃疡,穿孔时可累及结肠上区的器官与间隙;后壁溃疡穿孔则累及网膜裂,或溃入腹膜后隙。 2降部descending part长7~8cm。 始千十二指肠上曲,沿脊柱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折转向左,形成十二指肠下曲,续于水平部。 降部为腹膜外位,前方有横结肠及其系膜跨过,将此部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与肝右前叶及小肠拌相邻;后方与右肾内侧部、右肾门、右肾血管及右输尿管相邻;内侧紧邻胰头、胰管及胆总管;外侧有结肠右曲。 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多为环状皱襞,其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纵襞。 在纵襞下端,约相当于降部。 9cm;在其左上方约1cm处,常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为副胰管的开口处(图4-22,图4-23)。 幽1``勹厂 十二指肠纵襞气酗\《三十二::;三带空肠曲 一指肠升部 十二指肠水平部 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胰壶腹开口 十二指肠壁 3.水平部horizontal part长10-12cm。 自十二指肠下曲水平向左,横过第3腰椎前方至其左侧,移行为升部。 此部也是腹膜外位。 上方邻胰头及其钩突;后方有右输尿管、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经过;前方右侧与小肠拌相邻,左侧有肠系膜根和其中的肠系膜上动、静脉跨过。 由于此部介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处,故当肠系膜上动脉起点过低时,可能会压迫水平部而引起十二指肠腔淤积、扩大,甚至梗阻,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Wilki e综合征)。 4.升部ascending part长2~3cm。 由水平部向左上斜升,至第2腰椎左侧折向前下,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duodenojejunal flexure,续为空肠。 升部前面及左侧覆有腹膜;左侧与后腹壁移行处常形成1~3条腹膜皱襞与相应的隐窝。 其中一条皱襞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左侧、横结肠系膜根下方,称为十二指肠上襞superior duodenal fold或十二指肠空肠襞(图4-24),手术时常据此确认空肠起始部。 腹主动脉 十二指肠降部~多'\\,\\\\~I I~宝II'、(主¥—十二指肠穸肠曲升部右侧毗邻胰头与腹主动脉。 (二)十二指肠悬肌 十二指肠悬肌s u spensory muscle of duodenum由肌组织和纤维组织构成,将十二指肠空肠曲连千右滕脚(图4-24)。 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其表面的腹膜皱襞又称为十二指肠悬韧带或Treitz韧带,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三)血管 1.动脉十二指肠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少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anterior and posterior superior pancreaticoduode nal a1tery均起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别沿胰头前、后方靠近十二指肠下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nferior pancreaticoduo denal artery起于肠系膜上动脉,分为前、后两支,分别上行与相应的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相吻合,形成前、后动脉弓,从动脉弓上分支营养十二指肠与胰头。 此外,十二指肠上部还有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出的十二指肠上动脉、十二指肠后动脉以及胃网膜右动脉的上行返支和胃右动脉的小支供应(图4-25)。 肝总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 十二指肠返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前支(1)前面观图4-25十二指肠的动脉。 胃右动脉 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胃十二指肠胃十二指肠动脉 十二指肠上动脉 十二指肠返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网膜右动脉 (2)前面观(3)后面观 2.静脉多与相应动脉伴行,除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直接汇入肝门静脉外,余均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图4-26)。 四、肝 (一)位置、毗邻与体表投影 肝li ver大部分位千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脯面左、右肋弓间的部分与腹前壁相贴,右半部借桶与右肋脯隐窝和右肺底相邻,左半部借隔与心隔面为邻,后缘近左纵沟处与食管相接触。 肝的脏面毗邻复杂,除胆痪窝容纳胆艇、下腔静脉肝后段行经腔静脉沟以外,还与右肾上腺、右肾、十二指肠上部、幽门、胃前面小弯侧及结肠右曲紧邻(图4-27)。 肝的体表投影可用三点作标志:第一点为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相交处;第二点位千右腋中线与第10肋下1.5cm的相交处;第三点为左第6肋软骨距前正中线左侧5cm处。 第一点与第三点的连线为肝的上界。 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连线为肝的右缘。 第二点与第三点的连线相当于肝下缘,该线的右份相当于右肋弓下缘,中份相当千右第9肋与左第8肋前端的连线,此线为临床触诊肝下缘的部位,约在剑突下2~3cm。 (二)韧带与脤下间隙1.肝的韧带除前面已叙述的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以外,由腹膜形成的肝的韧带还有锄状韧带、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图4-28)。 2.脤下间隙subphrenic space介千照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被肝分为肝上、下间隙。 肝上间隙借锦状韧带和左三角韧带分为右肝上间隙、左肝上前间隙和左肝上后间隙;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区分为右肝下间隙和左肝下间隙,后者又被小网膜和胃分成左肝下前间隙和左肝下后间隙(网膜毅)(图4-28~图4-30)。 此外,还有左、右脱下腹膜外间隙,分别居脱与胃裸区和脯与肝裸区之间。 上述任何一个间隙发生脓肿,均称脯下脓肿,其中以右肝上、下间隙脓肿较为多见。 (1)右肝上间隙right suprah epat ic space:左界为锁状韧带,后方达冠状韧带上层,右侧向下与右结。 胰十二指肠下后静脉胰十二指肠前静脉弓(2)(1)十二指肠的静脉后面观前面观胰十二指肠下前静脉 幽门前静脉幽门上静脉 右肝下间隙右冠状韧带下层三角韧带(I)图4-28前面观(2)冠状韧带上层后面观左肝上后间隙左三角韧带后层左肝下前间隙肝右叶镜状韧带左肝上前间隙右肝上间小网膜右肝下间隙左脱结肠韧带上间隙左肝上前间隙后间隙肝裸肝左叶肝右叶区左肝下前间隙(1)经右肾的矢状断面(2)经左肾的矢状断面肠旁沟交通。 圆韧带,后为胃和小网膜。 (5)左肝下后间隙posterior left subhepatic space:即网膜艇,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 网膜弱的前壁由上而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后壁腹膜和大网膜前两层;下壁为大网膜前两层与后两层返折处;后壁由下向上依次为大网膜后两层、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衬覆于隔下面的腹膜,在此处肝尾状叶自右侧套入网膜襄内(见图4-15);左界为胃脾韧带、脾和脾肾韧带;右界是网膜孔(又称Winslow孔)(图4-29)。 网膜孔是网膜艇与腹膜腔其余部分相通的唯一孔道,其前方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为覆盖下腔静脉的腹膜,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一般可容纳1~2横指。 网膜痪在生理状态下能增加胃的活动度。 如因痰内感染积脓,或胃后壁穿孔而积液,开始时往往局限于网膜襄内;随着脓液的增多可经网膜孔流入右肝下间隙(肝肾隐窝),向上可扩展到右肝上间隙,向下可沿右结肠旁沟至右骼窝,甚至到达盆腔的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 由于网膜襄位置, o较深,常给早期诊断其疾病带来困难。 (6)脯下腹膜外间隙:左脯下腹膜外间隙l eft subphrenic extraperitonea l space位于脯与胃裸区之间,右膘下腹膜外间隙right subphrenic extraperitoneal space居隔与肝裸区之间。 (三)肝门与肝蒂肝的脏面较凹陷,有左纵沟(由静脉韧带裂和肝圆韧带裂组成)、右纵沟(由腔静脉沟和胆痰窝组成)和介千两者之间的横沟,三条沟呈“H”形。 横沟亦称肝门porta hepatis或第一肝门,有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固有动脉左、右支、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图4-31)。 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总称为肝蒂hepatic pedicle,走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在肝门处,一般肝左、右管在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在后。 此外,肝左、右管的汇合点最高,紧贴横沟;肝门静脉的分叉点稍低,距横沟稍远;而肝固有动脉的分叉点最低,相当于胆痰管与肝总管汇合部的水平。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总管位于右前方,肝固有动脉位千左前方,肝门静脉位于二者之间的后方,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这三大结构的排列关系具有重要的外科意义。 肝方叶 胆襄 肝右叶 胆埏动脉 胆埏管肝门静脉右支肝总管肝固有动脉左支 肝固有动脉右支静脉韧带 I肝固有动脉肝尾状叶 肝门静脉 医4-31肝门及肝蒂 在隔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间、右静脉出肝处称第二肝门被冠状韧带的上层所遮盖。 它的肝外标志是沿锻状韧带向上后方的延长线,此线正对着肝左静脉或肝左、中间静脉合干后注入下腔静脉处。 因此,手术暴露第二肝门时,可按此标志寻找(图4-32)。 腔静脉左静脉 寸—-左三角韧带前层 肝中间静脉 在腔静脉沟下部,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出肝处称第三肝门(图4-33)。 肝左静脉 左后上缘静脉右后上缘静脉 左叶间静脉 肝中间静脉尾状叶静脉口 肝右后下静脉 (四)肝内管道肝内的管道有两个系统,即Glisson系统(图4-34)和肝静脉系统(图4-33)。 前者包括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三者在肝内的行径一致,均被共同的血管周围纤维翍(Glisson艇)所包裹。 Glisson系统中以肝门静脉管径较粗,且较恒定,故以它作为肝分叶与分段的基础。 尾状叶正中裂下腔静脉左叶间裂左段间裂右叶间裂尾状叶左支支管右前叶下段\/匕下段支}右后叶支1.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在肝横沟内稍偏右处,分为左支和右支(图4-34,图4-35)。 肝门静脉左支的分支相当恒定,一般分为横部、角部、矢状部和森部四部分。 横部走向左前上方,位千横沟内;在角部以90°-130°角向前转弯成为矢状部,行于肝圆韧带裂内;矢状部向前延为娱部,肝圆韧带连千此部。 左支的主要分支有:CD左外上支,起于角部,分布于左外上段;@左外下支,多起千埏部,分布千左外下段;@左内支,起千袋部右壁,由2~5支不等,分布千左内叶(图4-35)。 肝门静脉右支粗而短,沿横沟右行,分为右前支和右后支。 右前支分出数支腹侧扇状支和背侧扇状支而分别进入右前上段和右前下段。 右后支为右支主干的延续,分为右后叶上、下段支而分别分布于右后上段和右后下段(图4-35)。 尾状叶接受肝门静脉左、右支的双重分布,以发自左支横部的为主,而尾状突主要接受肝门静脉。 右前上支 左外上支 右后上支 右后下支 矢状部 右后支的分布(图4-35)。 2.肝固有动脉proper hepatic artery在入肝之前即分出左支(肝左动脉)和右支(肝右动脉),分别至左、右半肝。 肝左动脉走向肝门左侧,分出左内、外叶动脉。 左外叶动脉在肝门静脉左支角部凸侧的深或浅面分出左外上、下段动脉,与相应肝管相伴进入左外上、下段。 左内叶动脉又称肝中动脉,多经肝门静脉左支横部浅面入左内叶(图4-36)。 肝右管和肝固有动脉右支左外叶肝动脉和肝管 肝左管和肝固有动脉左支 右前叶肝动脉和肝管 肝右动脉走向肝门右侧,分出右前、后叶动脉。 右前、后叶动脉均发出上、下段支,而分别进入右前上、下段和右后上、下段(图4-36)。 尾状叶动脉可起千肝左动脉、肝右动脉、肝中动脉和右前叶动脉,但以起于肝左动脉者居多(69%)(图4-36)。 起于肝固有动脉以外动脉的肝动脉,称迷走肝动脉aberran t hepat ic artery。 分布至左半肝的多起自胃左动脉(约25%),分布至右半肝的多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约8.9%)。 在肝门区手术时,应注意迷走肝动脉的存在。 3肝管hepatic duct左外叶所产生的胆汁由左外上、下段肝管引流。 49%的左外下段肝管经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左份深面上行至角部深面,与左外上段肝管汇合成左外叶肝管。 左外叶肝管经肝门静脉左支角部凹侧或深面同左内叶肝管合成肝左管。 81%的左内叶肝管沿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右侧上升,而肝左管一般沿肝门静脉左支横部方叶侧缘或右前上方往右行(图4-36)。 肝左管主要引流左半肝的胆汁。 右前叶肝管由右前上、下段肝管汇合而成,大部分行经肝门静脉右前支根部左侧(62%)或深面(25%)。 右后叶肝管由右后上、下段肝管汇合而成,大部分位于肝门静脉右后支上方,越肝门静脉右支分叉处或肝门静脉右前支起始部深面,至肝门静脉右支的前上方与右前叶肝管合成肝右管(图436)。 肝右管主要引流右半肝的胆汁。 尾状叶肝管可汇入肝左、右管及肝左、右管汇合处,但以汇入肝左管为主(47%)。 尾状叶胆汁的这种混合性引流特点,致使肝门区胆管癌常侵及尾状叶,故该区胆管癌的根治应常规切除尾状叶。 迷走肝管aberrant hepa tic duct是指肝门区和胆襄窝部位以外的肝外肝管,常位千肝纤维膜下,或肝周腹膜韧带中,以左三角韧带中多见。 迷走肝管细小,不引流某一特定的肝区域,但它和肝内肝管是连续的,如手术中不慎切断,将有胆汁渗漏,导致胆汁性腹膜炎。 4.肝静脉hepatic vein肝静脉包括肝左静脉、肝中间静脉、肝右静脉、肝右后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均经腔静脉沟出肝而注入下腔静脉(图4-37)。 肝静脉系统的特点是无静脉瓣,壁薄,且因被固定(1)前面观肝左静脉肝中静脉肝右静脉(2)后面观图4-37肝静脉铸型。 于肝实质内,管径不易收缩,故不仅在肝切面上或肝破裂时出血较多,而且也容易造成空气栓塞;其另一特点是变异较多,致使肝段的大小亦多有变化。 肝静脉的变异是肝非规则性切除的解剖学基础。 (五)分叶与分段 1.肝段的概念根据肝的外形将肝分为左、右、方、尾状四个叶,已不能满足肝内占位性病变定位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需要,也不完全符合肝内管道的配布规律。 肝段就是依Glisson系统的分支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而划分,Gli sson系统分布于肝段内,肝静脉走行于肝段间(见图4-34)。 关千肝段的划分法,各家的研究结果和认识尚有差异,至今无统一的意见,但目前国际上多采用Couinaud肝段划分法,并认为它较为完整和具有实用价值。 1954年,Couinaud根据Glisson系统的分支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把肝分为左、右半肝、五叶和八段(表4-2,图4-38)。 肝外科依据这种分叶与分段的方式,施行半肝、肝叶或肝段切除术。 如仅切除其中的一段,称肝段切除;同时切除2个或2个以上的肝段,称联合肝段切除;只切除一段肝的1/2~2/3,则称次全或亚肝段切除。 左半肝i左外叶{左外上段(段II) 左外下段(段川) 左内叶(段IV)肝 右半肝{右前叶{二二VIII)) 后叶{右后下段(段VI) 右后上段(段Vil) 2.肝叶和肝段的划分在Glisson系统或肝门静脉系统腐蚀铸型中,可以看到在肝的叶间和段间存有缺少Glisson系统分布的裂隙,这些裂隙称为肝裂,是肝叶与肝叶之间和肝段与肝段之间的分界线(图4-38,图4-39)。 第四章腹部123 I):!l·.浸份.·%、、-、--------硬、--------1I··..'..:'..\.气I`·``1TA.上面观;B后面观;C前面观;D下面观肝门静脉右后上支尾状叶右静脉肝门静脉右前上支右后叶上段右段间裂肝门静脉左支肝门静脉左外下支肝门静脉左叶间裂(六)淋巴引流肝的淋巴管分浅、深两组。 1浅组位千肝实质表面的浆膜下,形成淋巴管网。 可分为脱面与脏面两部分。 肝脯面的淋巴管分为左、右、后三组。 后组淋巴管经脯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注入隔上淋巴结及纵隔后淋巴结。 左组淋巴管注入胃右淋巴结。 右组淋巴管注入主动脉前淋巴结。 肝脏面的淋巴管多走向肝门注入肝淋巴结,仅右半肝的后部及尾状叶的淋巴管与下腔静脉并行,经脯注入纵隔后淋巴结。 2.深组在肝内形成升、降两干。 升干随肝静脉出第二肝门,沿下腔静脉经脯注入纵隔后淋巴结。 降干伴肝门静脉分支由肝门穿出,注入肝淋巴结。 由此可见,肝淋巴回流,无论浅、、深组淋巴管,均有注入纵隔后淋巴结者。 因此,肝炎症或隔下感染常可引起纵隔炎症或脓胸。 (七)神经肝的神经来自左、右迷走神经、腹腔神经丛和右隔神经。 前两者的纤维围绕肝固有动脉和肝门静脉,形成肝丛,与肝的血管伴行,经肝门入肝,分布千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及肝细胞之间。 肝血管只由交感神经支配,而胆管和胆毅则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所支配。 右隔神经为肝的传人神经,其纤维一部分分布于肝纤维痰内,另一部分向前下,经肝前缘与肝丛结合,随其分布至肝内以及胆损和胆管。 肝传入纤维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但肝疾患所引起的右肩放,0,射性疼痛,相信是经右滕神经传入的C肝的疼痛往往与肝大相伴随,而切开、烧灼、穿刺并不产生疼痛。 肝的被膜由低位肋间神经的细小分支支配,这些分支亦分布到壁腹膜,特别是肝裸区以及肝上面;肝被膜的扩张或破裂会引起定位清晰的锐痛。 五、肝外胆道 肝外胆道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痰和胆总管组成。 (—)胆囊胆囊gallbladder是呈梨形的森状器官,长10-15cm,宽3~5cm,容量为40~60ml,可储存和浓缩胆汁。 它借疏松结缔组织附着于肝脏面的胆毅窝内,其下面覆以腹膜。 故可与肝一起随呼吸上下移动,特别在胆褒病态增大时,这种现象在查体时容易发现。 胆埏上方为肝,下后方为十二指肠及胆艇颈横结肠,左侧为幽门,右侧为结肠右曲,前胆埏胆艇管与Heiste灌§方为腹前壁。 胆痰分底、体、颈、管四部(图4-41)。 底稍突出于肝下缘,其体表投影相当于右锁骨胆溪底中线或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的交点处。 体总管部位千底与颈之间,伸缩性较大。 颈部弯曲且细,位置较深,其起始部膨大,形成Hartmann毅,胆襄结石多停留于此粪中。 胆襄管cystic duct长2.5-4cm,一端连十二指肠千胆埏颈,另一端呈锐角与肝总管汇合为胆总管。 胆襄管近胆痪的一端,有螺旋状图4-41胆涵与肝外胆道黏膜皱襞称Heister瓣,近胆总管的一段则内壁光滑。 由千有Heister瓣的存在,可使胆毅管不致过度膨大或缩小,有利于胆汁的进入与排出;当胆道炎症而致此瓣水肿或有结石嵌顿时,常可导致胆袋积液。 胆袭的动脉称胆囊动脉cystic arte11,常于胆粪三角(Calot三角)内起自肝右动脉。 胆襄三角由胆弱管、肝总管和肝下面三者组成(图4-42)。 胆毅动脉常有变异,可起自肝固有动脉或其左支、胃十二指肠动脉或具有双胆痰动脉等。 变异的动脉常行经肝总管或胆总管的前方,胆痪或胆总管手术时应予以注意。 胆痰的静脉比较分散,胆痪与肝之间有数条小静脉相通。 胆袭的小静脉汇成1~2条静脉经胆痰颈部汇入肝内门静脉分支。 有的胆痰静脉注入肝门静脉主干或肝门静脉右支。 也有的形成一条较大的静脉与胆总管平行,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在胆总管手术时,应注意此静脉。 (二)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1肝管hepatic duct肝左、右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 肝右管起自肝门的后上方,较为短粗,长0.8-l cm,与肝总管之间的角度较大。 肝左管横部位置较浅,横行千肝门左半,长2.5-4cm,与肝总管之间的角度较小。 2肝总管common hepatic duct长约3cm直径0.4-0.6cm。 其上端由肝左右管合成,下端与胆痰管汇合成胆总管。 肝总管前方有时有肝右动脉或胆痰动脉越过,在肝和胆道手术中应予以注意。 3.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胆总管的长度取决于胆艇管汇入肝总管部位的高低,长7-8cm,直径0.6-0.8cm。 若其直径超过1cm时,可视为病理状态(胆总管下端梗阻等)。 由于胆总管壁具有大量弹性纤维组织,故结石或蛔虫梗阻时可扩张到相当粗的程度(有时可达肠管粗细)而不破裂,仅在胆结石压迫引起管壁坏死时才可能穿孔。 胆总管的分段与毗邻关系(图4-43): (1)十二指肠上段(第一段):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自胆总管起始部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 此段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走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即在此段进行。 胆珑(2)十二指肠后段(第二段):位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面,向下内方行于下腔静脉的前方,肝门静脉的右侧。 二指肠后段胆总管(3)胰腺段(第三段):弯向下外方,此段上腺段部多从胰头后方经过;下部多被一菏层胰组织所设盖,位于胆总管沟内。 胰头癌或慢性胰腺二指肠壁段炎时,此段胆总管常受累而出现梗阻性黄疽。 (4)十二指肠壁段(第四段):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段的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后略呈膨大,形成肝胰壶腹hepatopancreatic ampulla,又称肠腔突出,使十二指肠黏膜隆起形成十二指肠大乳头。 据统计,胆总管和胰管两者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者占81%以上,少数的未与胰管汇合而单独开口千十二指肠腔。 肝胰壶腹的开口部位绝大多数在十二指肠降部中、下1/3交界处的后内侧壁、十二指肠纵襞的下端。 依此标志,可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及壶腹切开术时寻找十二指肠大乳头。 六、胰 (—)位置、分部与毗邻胰pancreas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横过第1、2腰椎前方,居网膜痰后面,形成胃床的大部分。 除胰尾外均属腹膜外位。 其右侧端较低,被十二指肠环绕;左侧端较高,靠近脾门。 通常将胰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其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图4-44)。 1胰头head of pancreas位于第2腰椎的右侧,是胰最宽大的部分,被十二指肠从上方、右侧肝门静脉左肾上腺和脾动脉胆总管胰尾十二指肠上部结肠左曲和下方“C”形环绕。 因其紧贴十二指肠壁,故胰头部肿瘤可压迫十二指肠引起梗阻。 胰头下部向左突出而绕至肠系膜上动、静脉后方的部分称钩突uncinate process。 胰头的前面有横结肠系膜根越过,并与空肠相毗邻;后面有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及胆总管下行。 2胰颈neck of pancreas是胰头与胰体之间较狭窄的部分,宽2~2.5cm。 它位于胃幽门部的后下方,其后面有肠系膜上静脉通过,并与脾静脉在胰颈后汇合成肝门静脉(图4-45)。 肠系膜上动、静脉胰钩突胰管 3胰体body of pancreas较长,位于第1腰椎平面,脊柱前方,并稍向前凸起。 胰体的前面隔网膜施与胃后壁为邻;后面有腹主动脉、左肾上腺、左肾及脾静脉。 胰体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附着于腹后壁,上缘与腹腔干和腹腔神经丛相邻,脾动脉沿此缘向左走行(图4-46)。 4胰尾tail of pancreas是胰左端的狭细部分,末端达脾门,故脾切除时应注意不要伤及胰尾,以免术后形成胰痰。 由于胰尾行经脾肾韧带的两层腹膜之间,故有一定的移动性。 ·(二)胰管与副胰管胰管pancreatic duct位于胰实质内,起自胰尾,横贯胰腺全长,并收纳各小叶导管,到达胰头右缘时通常与胆总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经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千十二指肠腔。 偶尔可单独开口千十二指肠腔(见图4-22)。 副胰管acc essory pancreatic duct位于胰头上部,主要引流胰头前上部的胰液,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起始端通常与胰管相连,胰管末端发生梗阻时,胰液可经副胰管进入十二指肠腔(见图4-22)。 (三)血管及淋巴引流胰的动脉主要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胰背动脉,胰下(即胰横)动脉,脾动脉胰支及胰尾动脉(图4-47)。 胰背动脉 左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动脉 力脉/v4归迄-它,尹,飞茎了前下动脉 胰十二指肠前动脉弓胰十二指肠后动脉弓 胰十二指肠下 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 胰头部的血液供应丰富,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均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分出的前、后支,在胰头前、后面相互吻合,形成动脉弓,由动脉弓发出分支供应胰头前、后部及十二指肠。 胰背动脉多由脾动脉根部发出,向下达胰颈或胰体背面分为左、右2支,左支沿胰下缘背面左行,称胰下动脉。 胰体部的血供还来自脾动脉胰支,一般为4~6支,其中最大的一支为胰大动脉,分布至胰尾部的动脉称胰尾动脉。 胰的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肝门静脉系统。 胰头及胰颈的静脉汇入胰十二指肠上、下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胰体及胰尾的静脉以多个小支在胰后上部汇入脾静脉。 胰的淋巴起自腺泡周围的毛细淋巴管,在小叶间形成较大的淋巴管,沿血管达胰表面,注入胰上、下淋巴结及脾淋巴结,然后注入腹腔淋巴结(图4-48)。 脾淋巴结 胰头下淋巴结脾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七、脾 (一)位置与毗邻脾spleen位于左季肋区的肋弓深处。 其体表投影是:脾的后端平左侧第9肋的上缘,距后正中线4-5cm;脾的前端平左侧第11肋,达腋中线;脾的长轴与左第10肋平行(图4-49)。 脾与滕相贴,故脾的位置可随呼吸和体位的不同而变化。 脾的隔面与脯、服结肠韧带接触;脏面前上份与胃底相贴,后下部与左肾、左肾上腺为邻;脾门邻近胰尾。 (二)韧带脾有4条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 /(l)胃脾韧带:如前述。 (2)脾肾韧带lienorenal ligament:是从脾门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结构,内含有胰尾及脾血管、淋巴结和神经丛等。 脾切除术时需剪开此韧带的后层才能使脾游离。 (3)隔脾韧带phre nicosplenic li game nt:由脾肾韧带向上延伸至滕,此韧带很短,有的不明显(图4-50)。 (4)脾结肠韧带li enocolic ligamen t:位于脾前端和结肠左曲之间,此韧带较短,可固定结肠左曲并从下方承托脾。 脾切除术切断此韧带时,注意勿损伤结肠。 (三)血管图4-49脾的位置1.脾动脉splenic artery起自腹腔干,沿胰背侧面的上缘左行,其远..,网[茛襄的横沟中。 脾静脉沿途收纳胃短静脉、胃网膜左盆\\\\淋巴结静脉、胃后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及来自胰的一些小副脾静脉,向右达胰颈处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成肝门肾韧带副脾accessory s pleen色泽、硬度与脾一致,出现率为5.76%~35%,其位置、数目和大小等均不恒定多位千脾门、脾蒂和大网膜等处。 副脾的功能与脾相同,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或溶血性图4-50脾的血管和韧带黄疽行脾切除术时,应一并切除副脾,以免症状复发。 八、肝门静脉 (一)组成和类型 肝门静脉hepa ti c portal vein为腹腔中较大的静脉干,长6~8cm,管径1.0-1.2cm。 主要由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但由于肠系膜下静脉及胃左静脉汇入肝门静脉的部位不同,其组成可有多种类型(图4-51,图4-52)。 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的部位,一般在胰颈的后方,偶在胰颈与胰体交界处或胰头的后方。 因此,胰的病变常可累及肝门静脉。 I型52.0%II型13.3%III型34.7% 图4-51肠系膜下静脉汇入部位类型(519例分析)1肠系膜上静脉;2脾静脉;3肠系膜下静脉1型51.2%lI型8.8%Il1型40.0%图4-52胃左静脉汇入部位类型(479例分析)1肠系膜上静脉;2. JI卑静脉;3胃左下静脉(二)位置肝门静脉自胰颈的后方上行,通过十二诣肠上部的深面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上行至第一肝门,分为左、右两支,然后分别进入左、右半肝。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肝门静脉的右前方为胆总管,左前方为肝固有动脉,后面隔网膜孔(Winslow孔)与下腔静脉相邻。 (三)属支与收集范围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袋静脉和附跻静脉(图4-53)。 除胆毅静脉和附肪静脉为数条细小静脉外,其他属支与各自的同名动脉伴行。 肝门静脉主要收集食管腹段、胃、小肠、大肠(至直肠上部)、胰、胆燧和脾等处的血液。 在正常情况下,肝门静脉血液占入肝血液总量的70%。 胃左静脉 肝门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上静脉 中结肠静脉 左结肠静脉 右结肠静脉 乙状结肠静脉 回结肠静脉 阑尾静脉 (李振中) 第四节结肠下区 结肠下区位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小骨盆上口之间。 此区内有空肠、回肠、盲肠、阑尾及结肠等脏器。 一、空肠和回肠 (一)位置与形态结构 空肠间unum及回肠il e um占据结肠下区的大部分,两者间无明显分界,近侧的2/5为空肠,盘曲于结肠下区的左上部;远侧的3/5为回肠,位于结肠下区的右下部。 人体直立时,回肠拌可垂入盆腔。 空回肠均属腹膜内位器官,借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总称系膜小肠。 X线检查时,通常将小肠拌按部位分为六组。 第一组为十二指肠,位千腹上区;第二组为空肠上段肠拌,居左腹外侧区;第三组为空肠下段,在左骼区;第四组为回肠上段,盘千跻区;第五组为回肠中段,占据右腹外侧区;第六组为回肠下段,处千右骼区腹下区和盆腔(图4-54)。 空肠管径一般约4cm,肠壁较厚,由于动脉供应丰富,颜色较红,黏膜环状皱襞多又高,黏膜内散在孤立淋巴泥泡,系膜内血管弓的级数和脂肪均较少;回肠管径一般约3.5cm,肠壁较空肠略菏,血管较少而颜色稍白,黏膜环状皱襞少又低,黏膜内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还有集合淋巴滤泡,系膜内血管弓级数较多,脂肪较丰富。 (二)肠系膜 将空、回肠悬附于腹后壁,其在腹后壁附着处称肠系膜根radix of mese nte1y。 肠系膜根从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止千右祗骼关节前方(图4-55),长约15cm。 肠系膜mesentery的肠缘连于空、回肠的系膜缘,与空、回肠全长相等。 由于肠系膜根短而肠缘长,因此肠系膜整体呈扇状,并随肠拌形成许多皱褶(图4-56)。 肠系膜由两层腹图4-54小肠的X线分区膜组成,其间有分布到肠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它们在(图内数字表示小肠的分组)小肠的系膜缘处进出肠壁。 系膜缘处的肠壁与两层腹膜圃成系膜三角,此处的肠壁无浆膜,小肠切除吻合术时应妥善缝合,以免形成肠痰。 肠系膜根将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升、降结肠之间的区域分为左、右肠系膜窦l eft and right mesentericsinu ses。 左肠系膜窦介于肠系膜根、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1/3部、降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之间,略照(肝裸区接触处)甘熘片,勹}l`,]`Iil巴另货、w`'``III l1怼队UII食管网膜溪脾隐窝胃胰襞胰横结肠系膜呈向下开口的斜方形,窦内感染时易荽延入盆腔;右肠系膜窦位千肠系膜根、升结肠、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右2/3部之间,呈三角形,周围近乎封闭,窦内感染积脓时不易扩散(图4-57)。 间肝上隙间旁膜沟窦 右肠系下结肠 右右右 左肝下前间隙脱结肠韧带 左肠系膜窦 盂儿 (三)血管、淋巴引流及神经 1动脉空、回肠的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狙te1y(图4-58)。 肠系膜上动脉在第1腰椎水平起于腹主动脉前壁,向前下由胰颈下缘左侧穿出,跨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入肠系膜走向右下。 此动脉向右发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向左发出12~18条空、回肠动脉。 空、回肠动脉在肠系膜内呈放射状走向肠壁,途中分支吻合,形成动脉弓。 小肠近侧段一般为1~2级动脉弓;远侧段弓数增多,可达3~4级,回肠最末段又成单弓。 末级血管弓发出直动脉分布于肠壁,直动脉间缺少吻合。 肠切除吻合术时肠系膜应作扇形切除,对系膜缘侧的肠壁应稍多切除一些,以保证吻合后对系膜缘侧有充分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合不良形成肠痰。 2静脉空、回肠静脉与动脉伴行,引流小肠的血液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在肠系膜上动脉右侧上行,越过右输尿管、下腔静脉等结构,在胰颈后方与脾静脉汇合成肝门静脉。 中结肠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右结肠动脉空肠动脉空肠动脉弓回结肠动脉3淋巴引流小肠淋巴管伴血管行走,注入肠系膜淋巴结。 肠系膜淋巴结可达百余个,沿血管分布,其输出管注入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肠系膜上淋巴结。 后者的输出管注入腹腔干周闱的腹腔淋巴结,最后汇合成肠千注入乳糜池,部分输出管直接经肠干入乳糜池。 4.神经空、回肠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它们来自腹腔丛和肠系膜上丛,沿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分布到肠壁。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千脊髓第9~11胸节,经交感干和内脏大、小神经,在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内换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布到肠壁,抑制肠的蠕动和分泌,使其血管收缩。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自迷走神经,至肠壁内神经节换元后发出节后纤维,支配肌层和肠腺,促进肠的蠕动和分泌。 空、回肠的内脏感觉纤维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别传入脊髓第9~l2胸节和延髓。 痛觉冲动主要经交感神经传入脊髓,故小肠病变时牵涉性痛出现于跻的周围(第9~11胸神经分布区)。 二、盲肠和阑尾 (—)盲肠 盲肠cecum为大肠的起始部,居右骼窝,直立时可垂入盆腔。 小儿盲肠位置较高。 盲肠粗而短,长6~7cm。 盲肠左侧接回肠末端,后内侧壁有阑尾附着(三者合称为回盲部),向上续于升结肠,右侧为右结肠旁沟,后面为骼腰肌,前面邻腹前壁,并常被大网膜裂盖。 盲肠通常为腹膜内位,没有系膜。 偶尔连同升结肠有系膜,活动度较大,称为移动性盲肠。 盲肠壁的三条结肠带汇聚千阑尾根部,是手术时寻找阑尾根部的标志。 回肠末端连通盲肠,开口处黏膜有上、下两个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称为回盲瓣ileocecal valve。 由于回肠管径小于盲肠,二者衔接处又接近直角,因此回盲部肠套叠较多见。 (二)阑尾 阑尾vermiform appen如是一蛛状盲管,一般长5~7cm,直径0.5-0.6cm。 阑尾腔开口于盲肠内面回盲瓣下方2~3cm处。 其一般位于右骼窝内,位置多变。 阑尾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 其体表投影在跻至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称McBurney点;也可用左、右骼。 第四章 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界处Lanz点作为投影点,阑尾炎时投影点常有明显压痛。 阑尾属腹膜内位器官,有三角形的阑尾系膜悬附于肠系膜下端,因此阑尾位置可变,炎症时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也不相同。 据统计,国人阑尾常见的位置顺序如下(图4-59):CD回肠前位:约占28%,在回肠末部前方,尖向左上,炎症时右下腹压痛明显。 @盆位:约占26%,跨腰大肌前面入盆腔,尖端可触及闭孔内肌或盆腔脏器,炎症时可刺激腰大肌(伸鹘时疼痛)或闭孔内肌(屈骸内旋时疼痛),也可出现膀胱或直肠等刺激症状。 @盲肠后位:约占24%,在盲肠后方,骼肌前面,尖端向上,一般仍有系膜,少数在壁腹膜外与骼肌相贴。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壁体征不明显,但常刺激骼肌,影响伸鹘,甚至形成腹膜后隙脓肿。 @回肠后位:约占8%,在回肠末段后方,尖向左上,炎症时腹壁体征出现较晚,容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盲肠下位:约占6%,在盲肠后下,尖指向右下方。 此外,少数尚有高位阑尾(在右肝下方)、盲肠壁浆膜下阑尾以及左下腹位阑尾等。 阑尾管腔较小,成年后内腔变窄,可部分或完全闭塞。 阑尾腔被粪石梗阻可引起炎症;阑尾壁富含淋巴组织,肌层薄,因此,发炎时易穿孔。 小儿的阑尾壁肌层较成人蒲,且不完整,炎症早期即可穿孔。 阑尾动脉appendicu lar arte1-y起于回结肠动脉或其分支盲肠前、后动脉(图4-60),多数为1支,少数为2支,在回肠末段后方入阑尾系膜内,沿其游离缘走行,分支分布千阑尾。 回结肠动脉 回结肠动脉 (1)1支型(2)2支型 阑尾静脉与动脉伴行,经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入肝门静脉(图4-61)。 化脓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可随静脉血流入肝,引起肝脓肿。 三、结肠 (一)分部、位置及毗邻结肠按其行程和部位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1升结肠ascend ing colon是盲肠的延续,沿腹腔右外侧区上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移行为横结肠,所形成的弯曲称结肠右曲,又称肝曲。 升结肠长12~20cm,较盲肠狭窄,一般为腹膜间位,其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贴,因此,有时升结肠病变可累及腹膜后隙。 少数人升结肠为腹膜内位,有系膜,活动度较大C升结肠的内侧为右肠系膜窦及回肠拌,外侧与腹壁间形成右结肠状结肠。 降结肠长25-30cm,内侧为左肠系膜窦及空肠拌,外侧为左结肠旁沟。 由于左隔结肠韧带发育良好,故左结肠旁沟内的积液只能向下流入盆腔(见图4-57)。 4乙状结肠sigmoid colon自左骼晴起自降结肠至第3祗椎续于直肠,呈乙状弯曲,横过左侧骼腰肌、骼外血管、睾丸(卵巢)血管及输尿管前方降入盆腔。 乙状结肠有较长的系膜,活动度较大,可入盆腔,也可移至右下腹遮盖回盲部,增加阑尾切除术的难度。 系膜过长时可发生乙状结肠扭转。 (二)血管 1动脉结肠的血供起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还有肠系膜下动脉发出的左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图4-62)。 (1)回结肠动脉ileocolic arte1-y:是肠系膜上动脉右侧的最下一分支,在肠系膜根内向右下方走行,近回盲部分为盲肠前动脉、盲肠后动脉、阑尾动脉、回肠支与升结肠支,分别供应盲肠、阑尾、回肠末段与升结肠的下1/3(见图4-60)。 升、降结肠的动脉均从内侧走向肠管,故升、降结肠手术应从肠管外侧切开腹膜,游离肠管,以免损伤血管。 (5)乙状结肠动脉sigmoid artery:起于肠系膜下动脉,有1~3支,大多为2支(53%)。 在乙状结肠系膜内呈扇形分布,供应乙状结肠,其分支之间及与左结肠动脉的降支间相互有吻合。 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各结肠支均相互吻合,在近结肠边缘形成动脉弓,称为边缘动脉colic m缸ginal釭te1--y。 边缘动脉发出许多直动脉,后者又分长支和短支,短支多起自长支,在系膜带处穿入肠壁;长支在浆膜下环绕肠管,至另外两条结肠带附近分支入肠脂垂后,穿入肠壁。 结肠动脉的长、短支在穿入肠壁前很少吻合,因此,结肠手术分离和切除肠脂垂时,不可牵拉,以免切断长支,影响肠壁供血(图4-63)。 长支图4-63结肠边缘动脉的分支分布 脉动缘边 百三一 言乡',多,冬,多 中结肠动脉左支与左结肠动脉升支之间的边缘动脉往往吻合较差,甚至中断。 所以,如中结肠动脉左支受损,可能引起横结肠左侧部缺血坏死。 另外,乙状结肠动脉最下方的分支与直肠上动脉分支间也往往缺少吻合,如血管受损,可能引起乙状结肠下部供血障碍,肠壁缺血坏死。 但近年有人证明上述部位仍存在恒定吻合,可保证侧支循环血流通畅。 2静脉结肠的静脉基本与动脉伴行。 结肠左曲以上的静脉血分别经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结肠左曲以下的静脉则经左结肠静脉、乙状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下静脉。 结肠的静脉最后均汇入肝门静脉。 (三)淋巴引流 结肠的淋巴管穿出肠壁后沿血管行走,行程中有四组淋巴结(图4-64):心结肠壁上淋巴结:位于肠壁浆膜深面,数量少。 @结肠旁淋巴结:沿边缘动脉排列。 @中间淋巴结:沿各结肠动脉排列。 @肠系膜上、下淋巴结:分别位于肠系膜上、下动脉的根部。 右半结肠的淋巴大部分汇入肠系膜上淋巴结,左半结肠的淋巴大部分汇入肠系膜下淋巴结。 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输出管直接或经腹腔干根部的腹腔淋巴结汇入肠干。 肠系膜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 结肠壁上淋巴结中间淋巴结 中间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 结肠壁上淋巴结 第五节腹膜后隙—、概述 腹膜后隙retroperi toneal space位于腹后壁,介于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 此间隙上至隔并经腰肋三角与后纵隔相通;向下在祗呻平面与盆腔腹膜后隙相延续;两侧向前连千腹前外侧壁的腹膜外组织。 因此,腹膜后隙的感染可向上、下扩散。 腹膜后隙有肾、肾上腺、输尿管、腹部大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重要结构(图4-65),并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在上述结构之间。 一11又__、写 (一)位置与毗邻 1位置肾kidn ey位于脊柱的两侧,贴附于腹后壁。 由于肝的存在,右肾低于左肾l~2cm(约半个椎体)。 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 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肾的长轴斜向下外,两肾肾门相对,上极相距稍近。 肾门的体表投影:在腹前壁位千第9肋前端;在腹后壁位千第12肋下缘与竖脊肌外缘的交角处,称脊肋角vertebrocostal angle或肾角renal angle(图4-66)。 肾病变时,此处常有压痛或叩击痛。 肾的体表投影:在后正中线两侧2.5cm和7.5-8.5c m处各作两条垂线,通过第11胸椎和第3腰o椎棘突各作一水平线,两肾即位于此纵、横标志线所组成的两个四边形内。 当肾发生病变时,多在此第12肋服脊肋角(肾角) 四边形内有疼痛或肿块等异常表现(图4-67)。 2毗邻肾的上方隔疏松结缔组织与肾上腺相邻。 两肾的内下方为肾盂和输尿管。 左肾的内侧为腹主动脉,右肾的内侧为下腔静脉,两肾的内后方分别有左、右腰交感干。 由千右肾邻近下腔静脉,故右肾肿瘤或炎症常侵及下腔静脉。 右肾切除术时,需注意保护下腔静脉,以免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左右肾前方的毗邻不同。 左肾的前面上部为胃,中部有胰横过,下部为空肠拌及结肠左曲;右肾的上部前方为肝右叶,下部为结肠右曲,内侧部为十二指肠降部(图4-68)。 行左肾切除术时,应注意勿伤及胰体和胰尾;右肾手术时,要注意防止损伤十二指肠降部。 肾后面在第12肋以上部分与隔和胸膜腔相邻。 当肾手术需切除第12肋时,要注意保护胸膜,以免损伤而导致气胸;在第12肋以下部分,除有肋下血管和神经外,自内侧向外侧为腰大肌及其前方的生殖股神经、腰方肌及其前方的骼腹下神经和骼腹股沟神经等(图4-69)。 肾周炎或脓肿时,腰大肌受到刺激可发生痉挛,引起患侧下肢屈曲。 结肠左曲左肾左输尿管主动脉腹部 了沁 二罕了. 一肾的毗邻(前面观) 腰方骼腹下术J1f /二\肾的毗邻(后面观尸尸)腰方肌壁胸膜 (二)被膜 肾的被膜有三层,由浅向深依次为肾筋膜、脂肪袋和纤维毅(图4-70,图4-71)。 十二指肠降部 结肠左曲空肠 肝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右肾 右肾动腰::气望三勹:勹詈:旁尸 1.肾筋膜renal fascia是一层致密的纤维结缔组脱下筋膜织鞘,分为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前层为肾前筋壁胸膜膜,后层为肾后筋膜)。 在肾的外侧缘,前、后两层筋膜相互融合,并与腹横筋膜相连接;在肾的内侧,肾前筋膜肾上腺越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方,与对侧的肾前筋膜相续。 肾后筋膜与腰方肌和腰大肌筋膜汇合后,在内侧附千椎体和椎间盘。 在肾的上方,两层肾筋膜在肾上腺的膜上方相融合,并与脯下筋膜相延续;在肾的下方,肾前筋前筋膜膜向下消失于腹膜外筋膜中,肾后筋膜向下至骼峙与骼肪襄腹内后筋膜筋膜愈着。 由于肾前、后筋膜在肾下方互不融合,并向壁腹膜下与直肠后隙相通,因此可在祗骨前方作腹膜后注气造影。 肾筋膜发出许多纤维束,穿过脂肪袋与纤维嫘相图4-71肾的被膜(矢状断面)连,对肾有一定的固定作用。 由于肾筋膜的下端完全开放,当腹壁肌菏弱、肾周围脂肪减少或有内脏下垂时,肾可向下移动,形成肾下垂或称游走肾。 如果发生肾积脓或有肾周围炎时,脓液可沿肾筋膜向下荽延。 以防肾实质撕裂。 肾病时纤维膜可与肾粘连。 (三)肾门、肾窦和肾蒂1肾门renal hilum肾内侧缘中部凹陷处称为肾门,有肾血管、肾盂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 肾门的边缘称为肾唇,有前唇和后唇,具有一定的弹性,手术需分离肾门时,牵开前唇或后唇可扩大肾门,显露肾窦。 2.肾窦renal sinus由肾实质所围成的腔隙称肾窦,被肾血管、肾盂、肾大盏、肾小盏、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等占据,肾窦的出口为肾门。 3肾蒂renal pedicle由出入肾门的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组成。 肾蒂内主要结构的排列规律是:由前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四)肾血管与肾段1.肾动脉和崎段肾动脉renal ai1ery多平对第1~2腰椎间盘高度起自腹主动脉侧面,于肾静脉后上方横行向外,经肾门入肾。 由于腹主动脉位置偏左,故右肾动脉较左肾动脉长,并经下腔静脉的后面右行入肾。 肾动脉起始部的外径平均为0.77cm;肾动脉的支数多为1支(85.8%)和2支(12.57%),3~5支者(1.63%)少见。 肾动脉(一级支)入肾门之前,多分为前、后两干(二级支),由前、后干再分出段动脉(三级支)。 在肾窦内,前干走行在肾盂的前方,发出上段动脉、上前段动脉、下前段动脉和下段动脉。 后干走行在肾盂的后方,入肾后延续为后段动脉。 每条段动脉均有独立供血区域:上段动脉供给肾上端;上前段动脉供给肾前面中、上部及相应肾后面外侧份;下前段动脉供给肾前面中、下部及相应肾后面外侧份;下段动脉供给肾下端;后段动脉供给肾后面的中间部分。 每一段动脉所供给的肾实质区域称为肾段renal segment。 因此,肾段共有5个,即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图4-72)。 内缘 前面外缘后面 各肾段动脉之间无吻合,如某一动脉阻塞,血流受阻时,相应供血区域的肾实质可发生坏死。 肾段的存在为肾局限性病变的定位及肾段或肾部分切除术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肾动脉的变异比较常见。 不经肾门而在肾上端入肾的上段动脉称为上极动脉upper polar artery,经肾下端入肾的下段动脉称为下极动脉lower polar artery。 据统计,上、下极动脉的出现率约为28.7%,上极动脉比下极动脉多见。 上、下极动脉可起自肾动脉(63%)、腹主动脉(30.6%)或腹主动脉与肾动脉起始部的交角处。 2肾静脉renal vein肾内的静脉与肾内动脉不同,有广泛吻合,无节段性,结扎一支不影响血液回流。 肾内静脉在肾窦内汇成2~3支,出肾门后则合为一干,行于肾动脉的前方,几乎呈直角汇入下腔静脉。 肾静脉多为1支,少数有2支或3支,多见千右侧。 由千下腔静脉位千脊柱右侧,左肾静脉的长度约为右肾静脉的3倍,分别为6.47cm和2.75cm。 两侧肾静脉的属支不同。 右肾静脉通常无肾外属支;而左肾静脉收纳左肾上腺静脉和左睾丸(卵巢)静脉的血液,其属支与周围静脉有吻合(图4-73)。 肝门静脉高压症时,利用此解剖特点行大网膜包肾术,可建立门-腔静脉间的侧支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 约有半数以上的左肾静脉与左腰升静脉相连,经腰静脉与椎静脉丛和左肾静脉颅内静脉相通,因此左肾和睾丸的恶性肿瘤可经此途径向颅内转移。 (五)淋巴引流及神经 感觉神经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支走行,由于经过肾丛,所以切除或封闭肾丛可消除肾疾患引起的疼痛。 三、输尿管腹部 输尿管ureter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隙,脊柱两侧,是细长且富有弹性的肌性管道。 输尿管上端起自肾盂,下端终千膀胱,全长25-30cm。 根据行程,输尿管可分为三部:心腹部(腰段),从肾盂与输尿管交界处至跨越骼血管处;©盆部(盆段),从跨越骼血管处至膀胱壁;@壁内部(膀胱壁段),斜穿膀胱壁,终于膀胱黏膜的输尿管口。 输尿管腹部长13~14cm,紧贴腰大肌前面向下内侧斜行,在腰大肌中点的稍下方有睾丸(卵巢)血管斜过其前方。 输尿管腹部的体表投影在腹前壁与半月线相当;在腰部约在腰椎横突尖端的连线上。 输尿管腹部的上、下端分别是输尿管的第1、2狭窄部。 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的直径约0.2cm;跨越骼血管处直径约0.3cm;两者中间部分较粗,直径约0.6cm。 输尿管的狭窄部是结石易嵌顿的部位。 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的狭窄性病变,是导致肾盂积水的重要病因之一。 右输尿管腹部的前面为十二指肠降部、睾丸(卵巢)血管、右结肠血管、回结肠血管和回肠末段,因此,回肠后位阑尾炎常可刺激右输尿管,尿中可出现红细胞及脓细胞;左输尿管腹部的前面有十二指肠空肠曲、睾丸(卵巢)血管和左结肠血管。 两侧输尿管到小骨盆上口时,右侧者跨越骼外血管前方左侧者跨越骼总血管前方进入盆腔。 输尿管腹部前面的大部分有升、降结肠的血管跨过,故施行左或右半结肠切除术时,应注意勿损伤输尿管。 输尿管变异比较少见。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容易导致输尿管梗阻,必要时需手术将其移至正常位置。 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时,输尿管的行程及开口可有变异,如双输尿管开口千膀胱,可不引起生理功能障碍,但若其中一条输尿管开口千膀胱之外(如在女性可开口千尿道外口附近或阴道内),因无括约肌控制,可致持续性尿涌(图4-74)。 右侧全长左侧部分左侧输尿管下双输尿管双输尿管端开口异位输尿管腹部的血液供应是多源性的:其上部由肾动脉和肾下极动脉的分支供应;下部由腹主动脉、睾丸(卵巢)动脉、第1腰动脉、骼总动脉和骼内动脉等分支供应(图4-75)。 各条输尿管动脉到达输尿管内侧0.2~O.3cm处时,均分为升、降两支进入管壁。 上下相邻的分支相互吻合,在输尿管的外膜层形成动脉网,并有小分支穿过肌层,在输尿管黏膜层形成毛细血管丛。 由千输尿管腹部的不同部位血液来源不同和不恒定,且少数输尿管动脉的吻合支细小,故手术游离输尿管范围过大时,可影响输尿管的血供,发生局部缺血坏死。 由于动脉多来自输尿管腹部的内侧,故手术时应在输尿管的外侧游离。 动脉 右肾动、静脉 下腔静脉 丸动、静脉 膀胱上、下动脉 输尿管腹部的静脉与动脉伴行,分别经肾静脉、睾丸(卵巢)静脉和骼总静脉等回流入下腔静脉。 四、肾上腺 肾上腺supr釭enal gland为成对的内分泌器官,位于脊柱的两侧,平第11胸椎高度,紧贴肾的上端,与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 左侧肾上腺为半月形,右侧者为三角形,高约5cm,宽约3cm,厚为0.5~1cm,重5~7g。 左右侧肾上腺的毗邻不同:左肾上腺前面的上部借网膜袭与胃相邻,下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邻,内侧缘接近腹主动脉;右肾上腺的前面为肝,前面的外上部无腹膜裂盖,直接与肝的裸区相邻,内侧缘紧邻下腔静脉。 左、右肾上腺的后面均为隔。 两侧肾上腺之间为腹腔丛。 肾上腺的动脉有上、中、下三支,分布于肾上腺的上、中、下三部(图4-76)。 肾上腺上动脉发自脯下动脉;肾上腺中动脉发自腹主动脉;肾上腺下动脉发自肾动脉。 这些动脉进入肾上腺后,在肾上腺被膜内形成丰富的吻合,并发出细小分支进入皮质和髓质。 一部分在皮质和髓质内形成血窦,另一部分在细胞索间吻合成网。 皮质和髓质的血窦集合成中央静脉,穿出肾上腺即为肾上腺静脉。 上腺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肾上腺下动脉 睾丸(卵巢)动脉腹主动脉 左肾上腺静脉通常为1支,少数为2支,汇入左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通常只有1支,汇入下腔静脉,少数汇入右滕下静脉、右肾静脉或副肝右静脉,个别可汇入肝右静脉。 由于右肾上腺静脉很短,且多汇入下腔静脉的右后壁,故在右肾上腺切除术结扎肾上腺静脉时,应注意保护下腔静脉。 五、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又称主动脉腹部,在第12胸椎下缘前方略偏左侧,经隔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腹膜后隙,沿脊柱的左前方下行,至第4腰椎下缘水平分为左、右骼总动脉。 腹主动脉全长14-15cm凋径2.9-3.0cm。 腹主动脉在腹前肠系膜上动脉壁的体表投影:从胸骨的颈静脉切迹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以上2.5cm处开始,向下至跻左下方2.0cm处,一条宽约2.0cm的带状区。 动、静脉腹主动脉下端在腹前壁的体表投影为两侧骼睹最高点连线的中点。 腹主动脉的前面为胰、十二指肠水平部及肠系膜根等;后面为第1~4腰椎及椎间盘;右侧为下腔静脉;左侧为左交感干腰部。 腹主动脉周围还有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和神经丛等。 腹主动脉的分支分为脏支和壁支,脏支又分为不成对和成对两种(图4-77)。 图4-77腹膜后隙的血管Q(—)不成对的脏支1.腹腔干celiac trunk为一短干,平均长2.45cm,在照的主动脉裂孔稍下方发自腹主动脉前壁,起点多在第1腰椎水平,少数在第1腰椎以上。 其分支有变异,但以分出肝总动脉、脾动脉和胃左动脉为多。 2.肠系膜上动脉supe rior mesenteric artery在腹腔干的稍下方发自腹主动脉前壁,起点多在第1腰椎水平。 经胰颈与十二指肠水平部之间进入肠系膜根,呈弓状行至右骼窝。 3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在第3腰椎水平发自腹主动脉前壁,在腹后壁腹膜深面行向左下方,经乙状结肠系膜进入盆腔,最后移行为直肠上动脉。 (二)成对的脏支1肾上腺中动脉middle suprarena l artery在肾动脉上方平第1腰椎高度起自腹主动脉侧壁,向外侧经脯的内侧脚至肾上腺中部。 面下行。 睾丸动脉经腹股沟管深环入腹股沟管随精索下行,分布至睾丸;卵巢动脉在小骨盆上缘处经卵巢悬韧带,分布于卵巢。 (三)壁支 1.隔下动脉inferior phrenic artery为1对,在桶主动脉裂孔处,由腹主动脉的起始处发出,行向上分布千脯。 2.腰动脉lumbar artery通常为4对,由腹主动脉后壁的两侧发出,向外侧横行,分别经第1~4腰椎体中部的前面或侧面,与腰静脉伴行。 在腰大肌的内侧缘发出背侧支和腹侧支。 背侧支分布到背部的诸肌和皮肤以及脊柱;腹侧支分布至腹壁,与腹前外侧壁其他的血管吻合。 3祗正中动脉median sac ral artery为1支,多起自腹主动脉分叉处的后上方0.2~0.3cm处,经第4~5腰椎低骨及尾骨的前面下行,并向两侧发出腰最下动脉(又称第5腰动脉),贴第5腰椎体走向外侧,供血到邻近组织。 六、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由左、右骼总静脉汇合而成,汇合部位多平第5腰椎(68.2%),少数平第4腰椎(31.8%)。 下腔静脉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 下腔静脉在脊柱的右前方,沿腹主动脉的右侧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穿滕的腔静脉孔,最后开口于右心房。 下腔静脉的前面为肝、胰头、十二指肠水平第1腰静脉部以及右睾丸(卯巢)动脉和肠系膜根;后面为右右肾静脉隔脚第1~4腰椎、右腰交感干和腹主动脉的壁支;右侧与腰大肌、右肾和右肾上腺相邻;左侧为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的属支有骼总静脉、右睾丸(卵巢)静脉、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肝静脉、脯下静脉腰升静脉和腰静脉,大部分属支与同名动脉伴行(图4-骼腰静脉78)。 脯下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收集脯和肾上腺的静脉血液。 图4-78下腔静脉及其属支。 睾丸(卵巢)静脉起自蔓状静脉丛,穿腹股沟管深环,在腹后壁壁腹膜深面上行,与同名动脉伴行多为2支。 它们经腰大肌和输尿管的腹切后合为1支,右侧者斜行汇入下腔静脉,左侧者几乎垂直上升汇入左肾静脉。 两侧卵巢静脉自盆侧壁上行,越过骼外血管后的行程及汇入部位与睾丸静脉相同。 左侧睾丸静脉曲张较右侧常见。 因为,左侧睾丸静脉垂直汇入左肾静脉,经左肾静脉再注入下腔静脉,流程较长,回流阻力较大;上行过程中有乙状结肠跨过,易受其压迫;左肾静脉经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与腹主动脉所形成的夹角处汇入下腔静脉,左肾静脉回流受阻亦可累及左睾丸静脉。 腰静脉lumbar vein共4对,收集腰部组织的静脉血,汇入下腔静脉。 左侧腰静脉走行于腹主动脉的后方。 腰静脉与椎外静脉丛有吻合,并借之与椎内静脉丛相通。 各腰静脉之间纵行的交通支称为腰升静脉ascending lumb ar vein。 两侧的腰升静脉向下与骼腰静脉、骼总静脉及骼内静脉相连,向上与肾静脉和肋下静脉相通。 两侧的腰升静脉分别经左、右脱脚入后纵隔,左侧者移行为半奇静脉,右侧左下腔静脉者移行为奇静脉,最后汇入上腔静脉。 因此,腰升静脉也是沟通上、下腔静脉系统间的侧支循环途径之一。 下腔静脉的变异类型包括双下腔静脉(图479)、左下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肝后段缺如等。 由于变图4-79双下腔静脉异的下腔静脉起点、行程、汇入部位及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等与正常不同,故在行腹膜后隙手术时,应注意防止其损伤。 当肾切除术处理肾蒂时,应注意有无下腔静脉变异,切勿损伤左侧下腔静脉。 七、乳糜池 乳糜池cisterna chyli位于第1腰椎体前方,腹主动脉的右后方,有时在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其上端延续为胸导管,向上经脯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 肠干和左、右腰千汇入乳糜池。 约有14%的人无明显的乳糜池,而由互相吻合的淋巴管所替代。 八、腰交感干 腰交感干lumb釭sympathetic trunk由3或4个神经节和节间支构成,位于脊柱与两侧腰大肌之间,表面被深筋膜覆盖,上方连于胸交感干,下方延续为祗交感干。 左、右腰交感干之间有横向的交通支(图4-80)。 行腰神经节切除术时,不仅应切除交感干神经节,还需同时切除交通支,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左腰交感干与腹主动脉左缘相距1cm左右。 右腰交感干的前面除有下腔静脉覆盖外,有时有1支或2支腰静脉越过。 两侧腰交感干的下段分别位于左、右骼总静脉的后方。 左、右腰交感干的外侧有生殖股神经,附近还有小的淋巴结,行腰神经节切除术时均应注意鉴别。 腰神经节lumb釭ganglion在第12胸椎体下半至腰祗椎间盘的范围内。 数目常有变异,主要是由于神经节的融合或缺如。 第1、2、5腰神经节位千相应椎体的平面,第3、4腰神经节的位置多高千相应的椎体。 第3腰神经节多位于第2~3腰椎间盘平面,第4腰神经节多位于第3~4腰椎间盘平面。 当行腰交感干神经节切除术寻找神经节时,可参考以上标志。 迷走神经前干 埂土妯,,又仁 内脏大神经 内脏小神经 主动脉肾神经节腹腔神经节肾丛肠系膜上丛 腰交感干 肠系膜间丛 九、腰丛 腰丛lumbar plexus位千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的前面,由第12胸神经前支和第1~4腰神经前支构成(图4-81)。 主要分支有骼腹下神经、骼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分布于骼腰肌、腰方肌、腹前壁下部、大腿前内侧部的肌和皮肤、大腿外侧的皮肤、外生殖器,以及小腿与足内侧的皮肤。 (欧阳钧) 第六节腹部解剖操作 —、解剖腹前外侧壁 (—)切口 人体标本仰卧,做如下皮肤切口及剥离皮肤(见图0-7):1.自剑突沿正中线向下经肪的外侧至耻骨联合上缘。 2自剑突沿肋弓向外下至腋中线(胸部解剖时,此切口己做)。 3自耻骨联合上缘沿腹股沟向外上切至骼前上棘。 4.从前正中线向两侧剥离皮肤。 (二)解剖浅筋膜及浅血管和皮神经 1寻找浅血管于骼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中点内侧1.5cm附近,在下腹部浅筋膜的浅、深两层之间,找出旋骼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及其伴行静脉。 在跻周围观察跻周静脉网,并由此向上沿胸腹外侧壁寻找胸腹壁静脉;由此向下寻找注入大隐静脉的腹壁浅静脉。 2辨认Camper筋膜和Scarpa筋膜于骼前上棘平面用解剖刀水平切开浅筋膜,切口深至腹外斜肌健膜。 用刀柄钝性分离浅筋膜的浅、深两层:浅层富含脂肪为Camper筋膜;深层为富含弹性纤维的膜性组织为Scarpa筋膜。 将手指伸入Scarpa筋膜与腹外斜肌腿膜之间,向内侧、向下探查Scarpa筋膜的附着点。 在Scarpa筋膜深面,手指指尖向中线推进可见左右两侧的Scarpa筋膜附着于白线;手指指尖向下千腹股沟韧带下方约1.5cm处受阻。 于男性标本,手指向内下可进入阴痰肉膜深面。 3.寻认肋间神经皮支去除浅筋膜,在前正中线两侧用摄子仔细分离寻找2~3支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并在腋中线附近解剖出2~3支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 在耻骨联合的外上方找出骼腹下神经的皮支。 4清除浅筋膜,暴露腹外斜肌及其健膜。 (三)解剖腹股沟区 1观察腹外斜肌及其腿膜用解剖刀沿腹外斜肌及其腮膜方向,清除其表面薄弱的深筋膜,暴露腹外斜肌肌纤维及其健膜,并仔细观察腹外斜肌的起始、纤维方向及其胞膜。 查看腿膜形成的腹股沟韧带。 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用摄子提起精索(或子宫圆韧带),找到三角形的腹股沟管皮下环。 在皮下环与精索之间有一层连续的健膜,即腹外斜肌健膜延续向下包裹在精索表面的精索外筋膜。 在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的内上方和外下方,观察腹股沟管浅环的内、外侧脚,内侧脚附于耻骨联合,外侧脚附于耻骨结节。 在浅环的外上方,内侧脚和外侧脚之间有发育程度不一的横行纤维称脚间纤维。 提起精索,观察其后方的反转韧带。 2.解剖腹股沟管前壁用解剖刀在骼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作一水平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膊膜,再沿腹直肌鞘外侧缘向下经浅环的内侧切开腹外斜肌胞膜,将腹外斜肌腿膜翻向外下方(注意不要破坏浅环),打开腹股沟管前壁,暴露出管内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 仔细观察可见腹内斜肌纤维起始于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2处,其部分肌纤维经过精索外侧部的前面,因此腹股沟管前壁的外侧部为腹外斜肌健膜和深面的腹内斜肌。 3解剖腹股沟管上壁在精索上方可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形下缘,即腹股沟管上壁。 此二肌分出一些肌束随精索下行形成提睾肌,仔细辨认提睾肌。 千精索稍上方腹内斜肌的表面找到骼腹下神经和骼腹股沟神经,追踪骼腹下神经到其穿腹外斜肌)健膜;观察骼腹股沟神经沿精索前内侧下行,伴精索出浅环。 4.解剖腹股沟管下壁和后壁用平摄提起精索,可见精索的下方为腹股沟韧带,即腹股沟管的下壁;精索的后方为腹横筋膜,即腹股沟管的后壁。 精索内侧部的后方在腹横筋膜的前面还有腹股沟锤或联合肌和反转韧带,它们共同构成腹沟管内侧部的后壁。 5.探查腹股沟管深环提起精索,向外上方牵拉腹内斜肌下缘,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可见腹横筋膜包裹在精索表面延续为精索内筋膜。 腹横筋膜围绕精索的起始部分形成的杯口,即腹股沟管深环。 6辨认腹股沟三角找到腹壁下动脉,该动脉与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为腹股沟三角。 此三角区的浅层结构为腹外斜肌腿膜,深层结构为腹股沟铀和腹横筋膜。 (四)解剖腹前外侧壁的肌和血管、神经1.解剖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用解剖刀自腹直肌外侧缘与肋弓的交点沿肋弓向外侧切开腹外斜肌至腋中线,在腹直肌外侧缘纵行切开腹外斜肌并翻向外侧,暴露其深面的腹内斜肌。 去除深筋膜,观察腹内斜肌的纤维走行及移行为健膜的位置。 2.解剖腹横肌和神经血管沿上述腹外斜肌切口的方向切开腹内斜肌,并由骼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作一水平切口,仔细用手指钝性分离腹内斜肌与腹横肌(注意因两者之间的深筋膜少、肌纤维融合而不易分离),将腹内斜肌翻向外侧。 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寻找第7~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及其伴行的血管,观察其走向和节段性分布的情况。 观察腹横肌其纤维走向及移行为健膜的部位。 (五)解剖腹直肌鞘及腹直肌 1解剖腹直肌鞘在腹直肌鞘前层的上端和下端各做一水平切口,并在腹直肌鞘前层的中线上做一纵行切口,向两侧分离腹直肌鞘前层,暴露腹直肌。 因鞘的前层与腹直肌腿划结合紧密,分离时仔细用刀尖游离。 2.探查腹直肌及血管、神经钝性分离腹直肌,用手指从肌的外侧缘伸到其后方和内侧,并向上、下分离。 在腹直肌外侧缘可见第7~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及伴行血管穿腹直肌鞘后层行于腹直肌的深面。 在肪平面用剪刀横断腹直肌并翻向上、下方,在其后面寻找腹壁上、下动脉,观察其吻合。 3.观察弓状线在肪下4~5cm处,腹直肌鞘后层下缘呈弓形游离即弓状线。 此线以下可见腹横筋膜。 二、解剖腹膜与腹膜腔 (-)打开腹膜腔 自剑突沿前正中线至耻骨联合,用剪刀剪开腹壁的各层暴露其深面的壁腹膜。 在肪上方中线处先将壁腹膜切一小口,手指由此切口伸进腹膜腔推开大网膜及小肠等,并用手指提起腹前外侧壁,向上、下切开壁腹膜使之与腹壁切口等长。 再平跻水平切开腹前外侧壁各层,直至腋中线附近。 将切开的腹壁翻向四周,暴露出腹腔脏器。 (二)观察肝的位置与毗邻首先观察肝下缘与肋弓及剑突的关系,再从右向左观察肝脏面的毗邻,然后以墨汁画出肝的体表投影,以了解肝的上界和其上方的毗邻。 如果胸腔己打开,由胸腔侧从右向左观察肝上方的毗邻。 (三)观察理解腹膜腔与腹腔的概念及境界打开腹膜腔后,可见肝左叶、胃前壁及狻盖于肠拌表面的大网膜。 在探查腹膜腔之前,先按腹部的分区,观察腹腔脏器的配布和位置。 用手探查腹膜及腹膜腔时,动作要轻柔,不要撕破腹膜。 观察完毕后将内脏恢复原位。 将手伸于肝与脯之间,向上可触及脯穹隆,为腹腔及腹膜腔的上界。 把大网膜及小肠拌翻向上方,可见骨盆上口,为腹腔的下界,但腹膜腔经骨盆上口入盆腔。 将腹腔、腹膜腔的境界与腹壁的境界作一比较。 (四)观察腹膜形成的结构1.观察网膜用手将肝的前缘向右上方牵拉,观察位千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小网膜(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提起大网膜的下缘,观察大网膜两侧缘及下缘的位置、上缘的附着点。 提起大网膜的上部,用手触摸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是否有胃结肠韧带。 若无胃结肠韧带,用手伸入大网膜的前两层和后两层之间、并向下用手指触摸前两层与后两层的转折处,即网膜握的下界。 2.观察肝的韧带上提右侧肋弓并将肝拉向下方,从右侧观察矢状位的锁状韧带。 将手伸入肝右叶与滕之间,手指向右可触及呈前后方向的锻状韧带。 用左手在锁状韧带的游离缘捻捏,可触摸到肝圆韧带。 将右手在肝右叶与隔之间向后上方探查,指尖触及的结构为冠状韧带上层。 将手移至肝左叶边缘与滕之间,向后上探查,指尖可触及左三角韧带。 3.探查胃与脾的韧带用手将胃底推向右侧,可见连于胃底与脾之间的胃脾韧带。 将右手伸入脾和隔之间,手掌向脾、绕脾的后外侧,可抵达脾与左肾之间,指尖触及的结构为脾肾韧带。 在脾的下端探查连于结肠的脾结肠韧带。 4.辨认十二指肠空肠襞用手将横结肠翻向上,在十二指肠空肠曲左缘、横结肠系膜根下方、脊柱左侧的腹膜皱襞,即十二指肠空肠襞。 5观察系膜将大网膜、横结肠及其系膜翻向上方,把小肠拉向左下,将肠系膜舒展平整,观察肠系膜的形态,们认肠系膜根的附着部位。 将回肠末段推向左侧,在盲肠下端找出阑尾,将阑尾游离端提起,观察阑尾系膜的形态、位置。 将横结肠、乙状结肠分别提起,观察其系膜,抇认系膜根的附着部位。 (五)探查隔下间隙 1.右肝上间隙将手伸入肝右叶与脱之间,探查右肝上间隙。 2.左肝上间隙在左肋弓下方将手伸入肝左叶与脯之间和指尖触及左三角韧带之间的间隙即左肝上前间隙。 在肝左叶的后缘将手伸入肝与隔之间、指尖触及左三角韧带,手指所探查的空间即为左肝上后间隙。 3.右肝下间隙将肝右叶拉向右上方,暴露出肝右叶脏面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的间隙为右肝下间隙。 左、右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为分界标志。 在锻状韧带的游离缘内找到肝圆韧带。 4.左肝下间隙和网膜孔用手将肝左叶拉向上方,探查肝左叶与胃和小网膜前方之间的间隙即左肝下前间隙。 小网膜和胃后方的间隙为左肝下后间隙,即网膜艇。 在胃大弯下方一横指处用剪刀剪开胃结肠韧带或大网膜的前两层,注意勿损伤沿胃大弯走行的胃网膜左、右动脉。 将右手由切口伸入胃和小网膜的后方间隙即网膜毅,探查网膜袭的周界。 将左手示指伸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的网膜孔,使左右手汇合,观察网膜艇的出口即网膜孔,探查网膜孔的周界。 将左手沿胰体表面向左直抵脾门,再将右手中指放入脾和左肾之间、示指放入脾和胃之间,左手与右中指间即为较厚的脾肾韧带,左手与右示指间则为胃脾韧带。 胃脾韧带与脾肾韧带构成网膜袋的左界。 (六)观察结肠下区的间隙 翻动小肠拌和肠系膜根,观察左、右肠系膜窦,肠系膜根左下方的间隙为左肠系膜窦,向下通盆腔;肠系膜根右上方的间隙为右肠系膜窦,其下界有横位的回肠末段,形成相对独立的间隙。 在升、降结肠的外侧,分别为左、右结肠旁沟,两者向下通盆腔。 右结肠旁沟向上与脯下间隙相通。 (七)观察腹前壁下份的腹膜皱襞和窝 腹前壁下部内面,可见纵行的腹膜皱襞,自正中向外依次为肪正中襞、跻内侧襞和肪外侧襞;跻正中襞与跻内侧襞之间的腹膜凹陷为膀胱上窝;跻外侧襞两侧的凹陷分别为腹股沟内、外侧窝。 去除壁腹膜,解剖腹膜皱襞内的结构。 三、解剖结肠上区 (一)解剖胃的血管、淋巴结及神经 1.解剖胃左动脉和胃冠状静脉在锁状韧带左侧切除肝左叶,尽蜇将肝右叶向上牵拉,暴露小网膜,用无齿慑于胃小弯的中份撕开小网膜前层并清除脂肪组织即可找到胃左动脉及伴行的胃冠状静脉。 尽世将胃小弯向下牵拉,自贲门处解剖胃左动脉至网膜翍后壁,找出其起始处的腹腔干,注意观察沿胃左动脉分布的淋巴结和腹腔干周围的腹腔淋巴结。 追踪胃冠状静脉,直至其最终汇入肝门。 2.解剖胃右动脉沿胃小弯向右清理找出胃右动、静脉及沿两者排列的胃右淋巴结。 在幽门上缘、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向上追踪胃右动脉到其起始处。 3.解剖迷走神经用摄子仔细剥离食管腹部、胃贲门周围的浆膜,在食管腹部、胃贲门的前面分离出迷走神经前干,找出由其发出的肝支和沿胃小弯走行的胃前支。 在食管腹部、贲门后方的浆膜下,分离出迷走神经后干,并找出其发出的腹腔支与沿胃小弯走行的胃后支。 4.解剖胃网膜左、右动脉在距胃大弯中份下方约1cm处,用摄子横行撕开大网膜的前两层,找出胃网膜左、右动脉。 在大网膜内,向右清理胃网膜右动脉直至幽门下方,证实它发自胃十二指肠动脉。 在大网膜内,向左清理胃网膜左动脉至其发自脾动脉处。 解剖出胃网膜左、右动脉发出的网膜支和胃壁支。 在脾门的胃脾韧带内解剖由脾动脉分出的胃短动脉,一般有2~4支,行向胃底。 观察胃网膜左、右动脉吻合形成的胃大弯动脉弓及沿胃网膜左、右动脉排列的淋巴结。 (二)解剖肝 1.取肝按以下步骤将肝取出:心平网膜孔处切断肝蒂;@将肝和肋弓上提,分别在腔静脉孔平面和尾状叶平面,从上、下方离断下腔静脉;@紧贴腹前壁和脯下面,将肝圆韧带和锁状韧带剪断,使韧带连于肝上;@将肝下拉,在肝上面与隔之间分别将冠状韧带及左、右三角韧带切断,然后剥离肝裸区结缔组织,切断冠状韧带下层,将肝完整取出。 2.观察肝的外形在肝的脱面,仔细观察锄状韧带、冠状韧带和左、右三角韧带,观察它们的位置及相互间的延续关系。 在肝的脏面,观察“H”形沟及肝各叶。 提起胆襄,检查胆艇窝,看是否存在从肝直接进入胆弱的细小胆管(胆艇下肝管)。 仔细辨认肝脏面的食管压迹、胃压迹、十二指肠压迹、肾上腺压迹、肾压迹和结肠压迹。 3解剖并观察肝裂以墨汁画出各肝裂(正中裂,左、右叶间裂,左、右段间裂)在肝表面的标志线,以理解肝的分叶、分段方法。 用剪刀沿各肝裂的标志线向肝深面剥离,查看走行于肝裂内的结构。 剥离动作宜缓慢,不得大块地剥离肝组织。 剥离过程中遇到的肝内管道均应一一保留,以待后面观察。 所有肝内管道解剖后,应总结本例肝内管道的清况,并注意观察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三)解剖胰、十二指肠上半部和脾血管 1解剖脾动脉将胃向上翻起,在胰的上缘找出脾动脉,并向右追踪至腹腔干;向左追至脾门。 观察其沿途分出到胰的胰支和进入脾门前分出的胃网膜左动脉和胃短动脉;注意寻找由脾动脉分出的胃后动脉并追踪到胃底的后壁。 2解剖脾静脉用慑子撕开并去除胰腺表面的壁腹膜,将胰腺从腹后壁游离,在胰的后面找到脾静脉,并向右追踪至胰颈的后方,可见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形成肝门静脉。 若胃左静脉未汇入肝门静脉,在清理脾静脉时,则应注意观察它是否注入脾静脉。 沿脾静脉的行程,寻找是否有汇入脾静脉的肠系膜下静脉。 3.解剖胃十二指肠动脉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找到肝总动脉,仔细辨认由其发出的胃十二指肠动脉。 追踪该动脉于十二指肠上部后方及幽门的下缘,可见其发出胃网膜右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上动脉两分支。 在胰头和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前方和后方的沟内解剖胰十二指肠上动脉的分支即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后两支。 (四)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结构和胆覆 1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用摄子纵行撕开肝十二指肠韧带直至肝门的腹膜,用剪刀分离并去除结缔组织,可见右侧的胆总管和左侧的肝固有动脉,两者的后方有粗大的肝门静脉。 2.解剖肝固有动脉从肝总动脉开始向上分离修洁肝固有动脉及其左右支直至肝门,注意其起源是否有变异。 在胆巍三角内找出胆痰动脉,并追查其发出的部位。 3.解剖肝外胆道与胆襄沿胆总管向上追踪,可见肝总管和胆袭管汇合处。 沿肝总管向上追踪,可见其起始处即肝右管和肝左管汇合形成肝总管,解剖肝左、右管直至肝门。 沿胆艇管追至胆艇,辨认观察胆襄的形态与分部。 观察由胆媛管、肝总管及肝脏面围成的胆襄三角,并观察其内的胆襄动脉。 4.解剖肝门静脉在肝总管和肝固有动脉的后方确认肝门静脉,并向上追踪至肝门处,证实它分为左右支进入肝门。 四、解剖结肠下区 (一)辨认各段肠管 1.辨认十二指肠的各部分从胃的幽门用手向右触摸到十二指肠起始部,沿肠管向右至肝门下方,可见其转折向下形成十二指肠上曲。 将横结肠翻向下方,用手触摸到十二指肠向下探查,可见其在第3腰椎处转向左并一直到脊柱的左侧,其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下曲。 从脊柱左侧贴腹后壁上升到第2腰椎的这一部分为十二指肠的升部。 2.区分空肠和回肠以位置、管壁的厚度、管径的大小等区分空肠和回肠。 3区分结肠寻找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确认结肠和盲肠,以此与小肠区别。 根据位置辨认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4.寻找阑尾以盲肠的前结肠带为标志,向下追踪可找到阑尾根部。 由此观察阑尾的形态、位置及阑尾系膜。 5寻找十二指肠空肠曲将横结肠向上翻起,沿十二指肠水平部向左直至空肠的起始处,可见其由后向前的折叠弯曲即为十二指肠空肠曲。 将其向下牵拉,其上方与脊柱间的腹膜皱襞为十二指肠悬韧带。 (二)解剖肠系膜上血管1.解剖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将大网膜、横结肠及其系膜翻向上方,将全部系膜小肠翻向左侧,暴露肠系膜根,用摄子撕开并清除肠系膜根的前层腹膜,找到肠系膜上动脉的主于及其伴行的肠系膜上静脉。 沿肠系膜上静脉向上解剖至与脾静脉汇合形成肝门静脉处;沿肠系膜上动脉向上解剖直至其起始处,并可见肠系膜上动脉跨过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前方。 2.解剖空、回肠动脉在肠系膜根部的左侧缘,用摄子撕开肠系膜的前层腹膜(注意不要破坏后层腹膜,保持后层腹膜完整),显露从肠系膜上动脉左侧发出的空、回肠动脉,并追踪其分支直到肠管,观察空肠、回肠动脉弓的差异。 3.解剖肠系膜上动脉右缘的分支从肠系膜根部向右剥离肠系膜的前层腹膜,切勿损伤腹膜外任何结构。 沿肠系膜上动脉右缘,自上而下,解剖出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及回结肠动脉,分别追查至横结肠、升结肠与回盲部。 在阑尾系膜里找到阑尾动脉,并向上追踪其起点处。 4解剖胰十二指肠下前、下后动脉从十二指肠水平部的上缘,寻找从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细小的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后者再分为前、后两支,沿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的前面和后面上行,并与胰十二指肠上动脉的分支吻合形成动脉弓。 (三)解剖肠系膜下血管 1解剖肠系膜下动脉将空、回肠及肠系膜翻向右侧,暴露腹后壁左侧的腹膜,在第3腰椎前方可见一斜向左下的腹膜皱襞,去除腹膜皱襞显露其深面的肠系膜下动脉。 并向上追踪其发自腹主动脉起始处,向下解剖其分支,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 2.解剖肠系膜下静脉在乙状结肠动脉附近找出肠系膜下静脉,并向上追踪查看其汇入处。 (四)解剖十二指肠及其周围结构1.解剖十二指肠相邻结构游离十二指肠降部、从右侧向左翻起,将十二指肠上部和降部和胰头从腹后壁游离,解剖十二指肠上部后方的肝门静脉、胆总管、胃十二指肠动脉、下腔静脉以及位于胰头后方的胆总管。 2.解剖胰管将胰头游离,从其后面剥离去除胰腺组织寻找主胰管,并向右解剖至十二指肠降部与胰头间,观察其与胆总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 观察肝胰壶腹的形态、位置及与十二指肠降部肠壁的关系。 检查胰管的上方有无副胰管。 3.解剖十二指肠内部结构用解剖刀或剪刀纵行切开十二指肠降部的外侧壁,并在纵行切口的上端与下端做一水平切口,暴露出十二指肠的后内侧壁,观察十二指肠降部的黏膜结构特点,寻找十二指肠纵襞、十二指肠大乳头和小乳头。 用探针插入十二指肠大乳头,用手触摸斜穿肠壁的肝胰壶腹。 五、解剖腹膜后隙 (一)一般观察清除腹后壁残存的腹膜,观察腹膜后隙的境界、交通、内容及各结构间的排列关系。 (二)解剖腹后壁的血管和淋巴结1解剖肾前筋膜清除壁腹膜,暴露出肾前筋膜。 用摄子提起肾前筋膜,在中线处纵行切开肾前筋膜,用刀柄插入切口,使肾前筋膜与深面组织分离,直至左、右两肾的外侧。 2.解剖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去除肾前筋膜及其深面的疏松结缔组织,显露腹主动脉的前壁,并向下解剖游离至其分为左右骼总动脉处,向上解剖游离到胰的后面,去除腹主动脉周围的结缔组织、修洁腹主动脉。 解剖围绕腹主动脉周围的神经丛。 在腹主动脉的右侧,分离出下腔静脉,向上、下追踪、解剖其属支。 3.解剖肾动脉和肾上腺中动脉将肠系膜翻向右上方,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下方,平第2腰椎高度找出肾动脉,追至肾门。 寻找其发出的肾上腺下动脉。 肾动脉的变异较多,注意观察。 在肾动脉的稍上方,找出由腹主动脉分出的肾上腺中动脉。 4解剖生殖腺血管在腰大肌前面找出睾丸(卵巢)动、静脉。 向上追查动脉的发起处及静脉的注入处,向下追至腹股沟管深环,如为女性则追至入小骨盆上口为止。 生殖腺的血管细长、脆弱,须仔细解剖。 5.解剖脯下动脉与肾上腺上动脉在腹主动脉的起始处,寻找脯下动脉并追踪到脯的后部。 其伴行的脯下静脉常呈蓝色,可凭此辨认。 找出隔下动脉的分支-~肾上腺上动脉。 6解剖淋巴结在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周圃寻找腰淋巴结。 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下动脉根部7解剖骼总动脉夹角内的结构将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翻向右侧,可见腹主动脉终支一一左、右骼总动脉,清理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和内脏神经纤维。 在左、右骼总动脉的夹角内,可见线样的神经纤维交织成丛,并越过祗呻入盆腔,这些神经丛即上腹下丛。 将神经丛推向一侧,在腹主动脉分叉处找出胀正中动脉。 8解剖骼总动脉及其分支分离骼总动脉直至其末端分为骼内、骼外动脉,观察其伴行的骼总静脉和沿血管排列的淋巴结。 在近腹股沟韧带处,寻找骼外动脉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和旋骼深动脉,解剖旋骼深动脉直到骼前上棘附近,并观察其分支分布;解剖腹壁下动脉直到腹直肌后面,观察其分支分布。 骼内动脉暂不追溯,将随盆腔一起解剖。 (三)解剖肾及其周围结构 1.原位观察肾肾前筋膜已经打开,再次确认。 肾前筋膜的深面是肾脂肪痪。 脂肪扯差别较大,因人而异。 清除脂肪,暴露肾,原位观察肾的形态、位置。 复位肾周围的器官,观察肾的毗邻。 2.解剖肾内部结构切断肾血管、在右肾下端切断右输尿管,取出右肾。 肾表面有光滑的肾纤维娱。 在肾纤维痰上作一”[”形切口,沿切口剥离一小块肾纤维痰,观察其与肾实质的黏附关系。 经肾门将肾切成前、后两部分,在肾的冠状切面上观察肾实质的内部结构;去除肾窦内的脂肪,观察肾窦及其内的结构。 3.解剖肾上腺在肾上端确认肾上腺。 有时肾上腺的颜色、质地与结缔组织相似,需注意区别。 观察左、右肾上腺的形态、毗邻。 再次清理肾上腺的三条动脉,于肾上腺前面找出肾上腺静脉,沿此追踪至其注入下腔静脉或左肾静脉处。 4解剖肾蒂及输尿管清除左肾蒂内的结缔组织,分离肾蒂结构,观察肾静脉、肾动脉与肾盂三者的排列关系。 肾盂向下延续为输尿管,自上而下分离输尿管至小骨盆上口,观察其行程中的毗邻关系。 (四)解剖腹腔神经丛、腰交感干和腰丛、腰淋巴干1解剖腹腔神经丛在已经解剖的胸后壁,寻找到已经解剖出的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 内脏大神经与腹腔神经节相连,沿内脏大神经向下穿隔脚到腹腔干根部的周围,轻轻牵拉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可随之活动,该节形状不规则、质地坚硬。 内脏小神经与主动脉肾节相连,轻轻牵拉内脏小神经,在肾动脉的起始处可以找到主动脉肾节。 在胃后壁再次确认迷走神经后干及其发出的腹腔支和胃后支。 2解剖腰交感干在脊柱与腰大肌之间找到腰交感干,向上、下探查其延续。 左腰交感千与腹主动脉左缘相邻,下端位于左骼总静脉的后面。 右腰交感干的前面为下腔静脉,其下端位于右骼总静脉的后方。 3解剖乳糜池及其输入淋巴干在已经解剖的胸后壁,寻找到已经解剖出的胸导管向下并剪断隔脚,解剖到第一腰椎体、腹主动脉的右侧,可见毅状膨大的乳糜池,并可见其由左、右腰干和单一肠干汇合而成。 4腰丛并用手指钝性分离腰大肌的深面。 在腰大肌中部,横切腰大肌并向上、下分离,寻找腰大肌深面的Ll-5的腰神经前支以及构成的腰丛。 在腰大肌的外侧缘,清理出骼腹下、骼腹股沟和股外侧皮神经;在腰大肌表面寻找由此穿出的生殖股神经;腰大肌的内侧缘找出闭孔神经。 (袁琼兰) 第七节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4-1某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一组学生在普外科见习,有1例疑似胃溃疡穿孔的患者行紧急剖腹探查手0临床解剖学问题:(1)腹前外侧壁的常用手术切口有哪些? (2)腹直肌切口所经过的层次有哪些? 为什么选择此切口? 病例4-2患者,男,14岁。 因在体育课举重时突然感到右侧腹股沟区疼痛,并在疼痛处摸到块状物,躺下后块状物消失,打喷嗖时块状物再次突出而入院就诊。 体格检查:在患者右侧睾丸上部的阴袋处沿精索找到腹股沟浅环,未感觉异常。 之后医生要求患者咳嗽,此时感到指尖可以触到物体,并有冲击感。 患者用力或站立时,右腹股沟韧带上方就会出现一个核桃大小的肿物。 临床诊断:腹股沟斜茄。 临床解剖学问题:(1)简述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的解剖学构造3(2)简述腹股沟斜加与直庙的鉴别诊断。 (3)简述腹股沟斜如形成的解剖学基础。 (4)腹股沟斜茹的庙痪外有几层结构包绕? (5)斜庙修补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哪些结构? 病例4-3患者,男,54岁。 因严重的上腹痛及呕血入院。 患者曾发生过呕血、便血、大便呈黑色等情况。 有长期大最饮酒史。 体格检查:患者血压低,心率快。 皮肤、结膜微黄。 眼球略凹。 颈、胸、肩、上肢可见蜘蛛恁。 腹部肿大、下垂。 腹部触诊发现肝、脾大,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跻周静脉曲张。 直肠检查见出血。 呕吐物中的血呈鲜红色。 临床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解剖学问题:(1)为何患者会呕血便血和跻周静脉曲张? 其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2)患者腹水和脾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病例4-4患者,女,49岁。 进食油腻食物后经常出现右上腹疼痛,最近一次疼痛发作持续很长时间,且疼痛还延伸到右肩和右臂部。 临床解剖学问题:(1)右上腹部有哪些脏器? (2)进食油腻食物后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可能是什么脏器的病变? (3)牵涉痛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病例4-5患者,男,23岁。 因剧烈腹痛和高热入院。 患者开始为全腹痛,之后转移至上腹部,以肪周为剧烈,以后逐渐发展为右下腹痛。 体格检查:右下腹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 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 临床处理:阑尾切除手术。 临床解剖学问题:(1)右下腹的疼痛可能是什么脏器的病变? (2)解释此病例中腹部疼痛位置变化的原因。 (3)为何会出现反跳痛? (4)如果做腹部阑尾切除手术,需要保护什么神经? (5)如何寻找这些神经? 该神经损伤的可能后果是什么? 病例4-6 患者,女,43岁。 因体重减轻、上腹部痛和饱胀不适,同时还出现腰背部疼痛求医。 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腹部CT扫描显示:胰尾部增大,局部密度不均;增强CT扫描显示:正常胰腺呈明显强化,胰尾部可见一边界不清略低密度影,病灶与正常胰腺组织分界不清,周阶脂肪间隙模糊。 临床诊断:胰腺癌。 临床解剖学问题:(1)胰腺的位置、毗邻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2)胰腺肿瘤常见于什么部位? (3)胰腺癌细胞可向哪些部位转移? (夏蓉李文生) 闾波喽呾 第一节概述 盆部pelvis与会阴perineum位于躯干部的下部。 盆部由骨盆、盆壁、盆脱及盆腔脏器等组成,会阴指盆隔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境界与分区 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耻骨崝、耻骨梳弓状线、抵翼前缘和祗骨卿连成的环形界线为骨盆上口superi or pelvic aperture,是盆部的上界。 尾骨尖、耻骨联合下缘和两侧的祗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围成骨盆下口i1uerior pelvic aperture,是盆部的下界。 骨盆上口向上开放,腹腔与盆腔相通,小肠常降入生殖区盆腔。 骨盆下口由盆隔封闭,盆肠以下的所有软组织为会阴,围成骨盆下口的结构为会阴的周界。 若在两侧坐骨结节之间做一假想肛区连线,可将会阴分为后方的肛区和前方的尿_一生殖区(图5-1)。 二、表面解剖图5-1女性会阴分区(一)体表标志耻骨联合上缘、耻骨崝和耻骨结节参与骨盆上口的围成,耻骨弓、坐骨结节及尾骨尖参与骨盆下口的围成,它们是临床常用的骨性标志。 (二)体表投影骼总动脉及骼外动脉的体表投影:从骼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至肪下2cm处,此线之上1/3段为骼总动脉的投影;下2/3为骼外动脉的投影;上、中1/3交界点为骼内动脉起点。 第二节盆部 —、骨盆整体观 骨盆由两侧的鹘骨、后方的秪骨和尾骨,借助骨连结围成。 胀骨呻、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崝和耻骨联合上缘共同连成一环状的界线terminal line,又称骨盆上口。 它将骨盆分为前上方的大骨盆greater pelvis和后下方的小骨盆lesser pelvis。 大骨盆又称假骨盆,属腹部。 小骨盆又称真骨盆,其下界为骨盆下口,即会阴的菱形周界。 骨盆的前壁为耻骨、耻骨支和耻骨联合,后壁为凹陷的胀、尾骨的前面,两侧壁为骼骨、坐骨、祗结节韧带及胀棘韧带。 后两条韧带与坐骨大、小切迹围成坐骨大、小孔。 骨盆的前外侧有闭孔,其周缘附着一层结缔组织膜,仅前上方留有一管状裂隙,称闭膜管。 骨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女性骨盆宽而短,上口近似圆形,下口较宽大;而男性骨盆窄而长,上口为心形,下口窄小。 二、盆壁肌 毅盖骨性盆壁内面的肌有闭孔内肌和梨状肌(图5-2)。 闭孔内肌位于盆侧壁的前份,肌束汇集成腿,出坐骨小孔至臀区。 梨状肌位于盆侧壁的后份,穿经坐骨大孔至臀区。 它将坐骨大孔分隔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孔内有神经血管进出盆腔。 坐...... .·-·----...... ..二三:三气詈詈`皂三尿道前列腺盆膘pelvic小aphragm又称盆底,它由肛提肌和尾骨肌(图5-3)及覆盖其上、下面的筋膜构成。 上表面的筋膜称为盆脰上筋膜superior fascia of pelvic diaphragm,下表面的筋膜称为盆膘下筋膜inferior fascia of pelvic diaphragm。 盆隔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仅在其前方两侧肛提肌的前内侧缘之间留有一狭窄裂隙,称盆隔裂孔,由下方的尿生殖脯封闭。 盆脱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并可与腹肌和隔协同增加腹内压。 (—)肛提肌 肛提肌levator ani为一对四边形薄扁肌,起于耻骨后面与坐骨棘之间的肛提肌膛弓tendinous arch of levalor an i,纤维行向内下,止于会阴中心健、直肠壁、尾骨和肛尾韧带,左右联合成漏斗状。 按其纤维起止及排列,肛提肌可分为四部分:心前列腺提肌levator prostatae,前部肌束夹持前列腺尖两侧(男);耻骨阴道肌pubovaginalis(女),夹持尿道及阴道两侧;@耻骨直肠肌puborectalis,起自耻骨盆面的肌束,后行绕过直肠肛管交界处两侧和后方,与对侧肌纤维连接,构成U形拌,它可拉直肠肛管交界处向前,有肛门括约肌的作用;@耻尾肌pubococcygeus;@骼尾肌山ococcygeus,止于尾骨侧缘及肛尾韧带,有固定直肠的作用。 尿道括约尿 `````肌健弓 尾骨 怔棘韧•-·,``一·-•`.、耻骨直肠肌(二)尾骨肌尾骨肌coccygeus位于肛提肌后方,与胀棘韧带一样为三角形,并紧贴祗棘韧带的上面,起自坐骨棘盆面,止于尾骨和胀骨下部的侧缘。 四、盆筋膜 盆筋膜pelvi c fascia可分为盆壁筋膜和盆脏筋膜。 (一)盆壁筋膜盆壁筋膜p ari e tal pelvic fasc i a也称盆筋膜壁层,裂盖盆壁肌和骨的内表面,向上越过界线与腹内筋膜相延续。 位千梨状肌内表面的部分为梨状肌筋膜,覆盖闭孔内肌内表面的部分为闭孔筋膜。 从耻骨体盆腔面到坐骨棘,闭孔筋膜呈线形增厚,称肛提肌腿弓,为肛提肌和盆脯上、下筋膜提供起点和附着处。 盆脯上筋膜覆盖肛提肌和尾骨肌的上表面,前方和两侧附着于肛提肌腿弓。 盆隔下筋膜贴于肛提肌和尾骨肌的下表面,前端附着于肛提肌腮弓,后端与肛门外括约肌的筋膜融合,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内侧壁。 男性耻骨体后面的耻骨前列腺韧带puboproslatic ligament张于耻骨体与前列腺鞘和膀胱颈之间;女性耻骨体后面的耻骨膀胱韧带pubovesical ligament张千耻骨体与膀胱颈和尿道之间,是维持膀胱、前列腺和尿道位置的重要结构。 位于祗骨前方的部分为祗前筋膜presacral fascia(又称Waldeyer筋膜)(图5-4),较为致密,是一在MRI图像上可看见的结构。 向上越过抓卿后与腹膜后组织相延续;向下延伸到直肠穿盆隔处,与盆隔上筋膜相延续;两侧与梨状肌、肛提肌上表面的筋膜相延续。 左右腹下神经和下腹下丛位于它的表面。 抓前筋膜与祗骨之间有胀正中动脉、祗外侧静脉和祗静脉丛。 由千部分静脉外膜与筋膜融合,外科手术在秪前筋膜后方做解剖分离可能伤及这些静脉,引起出血。 (二)盆脏筋膜 盆脏筋膜visceral pelvic fascia也称为盆筋膜脏层,在盆腔脏器穿过盆隔或尿生殖隔时,由盆壁筋膜向上反折,呈鞘状包裹脏器形成(图5-4)。 盆脏筋膜紧靠盆部器官,在肛提肌上表面与肛提肌筋膜相延续,在后上方与梨状肌筋膜相延续。 在盆壁筋膜与盆脏筋膜相交处,筋膜较为致密,被称为盆内筋膜endopelvic fasc i a。 包裹前列腺的部分称为前列腺鞘fascia]sheath of prostate,鞘的前份和两侧部内含有前列腺静脉丛。 前列腺鞘向上延续包裹膀胱,形成膀胱筋膜,比较菏弱,紧贴膀胱外表面。 腹膜祗前筋膜直肠系膜筋膜后份腹壁浅筋膜直肠系膜后份膜层直肠膀胱隔耻骨后隙直肠系膜筋膜前份尿生殖照上筋膜阴茎浅筋膜阴茎深筋膜男性直肠与膀胱、前列腺、精级及输精管壶腹之间(女性在直肠与阴道之间),有-冠状位的结缔组织隔,称直肠膀胱隔rectovesical septum(女性为直肠阴道隔rectovaginal septum)(图5-4)。 上起自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下伸达盆底,两侧附着千盆侧壁筋膜,并与前方的前列腺鞘(男性)或子宫、阴道上端两侧的筋膜(女性)连接,后方与直肠系膜筋膜相延续。 女性子宫颈和阴道上部的前方与膀胱底之间,还有膀胱阴道隔。 盆脏筋膜也包括一些韧带,它们由血管、神经及周围结缔组织形成,如子宫主韧带和子宫祗韧带等,有维持脏器位置的作用。 五、盆筋膜间隙 盆壁筋膜、盆脏筋膜与覆盖盆腔的腹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潜在的盆筋膜间隙。 这些筋膜间隙有利千手术时分离脏器,脓血和渗液等也易在间隙内聚集。 (—)耻骨后隙 耻骨后隙re trop ubi c space也称膀胱前隙(图5-4),前界为耻骨联合、耻骨上支及闭孔内肌筋膜;后界在男性为膀胱和前列腺,女性为膀胱;两侧界为跻内侧韧带;上界为壁腹膜至膀胱上面的反折部;下界在男性为盆隔和耻骨前列腺韧带(连结前列腺至耻骨联合下缘),在女性为盆脯和耻骨膀胱韧带(连结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 隙内为疏松结缔组织和静脉丛等。 耻骨骨折引起的血肿和膀胱前壁损伤的尿外渗常涨留此间隙内。 耻骨上腹膜外引流、膀胱以及子宫下部等手术,均通过此间隙进行,此时应避免伤及腹膜。 (二)直肠系膜 直肠没有借由两层腹膜形成的系膜悬挂在祗骨上,而是紧贴祗骨前面,屈腹膜间位和外位器官。 直肠的周围存在大量的疏松结缔组织、脂肪、血管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结,这些包裹直肠的组织和结构被临床外科称为直肠系膜mesorectum(图5-5,图5-6)。 直肠系膜呈圆柱状,上达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下达盆隔上表面。 以直肠与怔骨之间的量最大,直肠两侧的次之,直肠前方的撒最小。 直肠系膜内有直肠上动脉及其分支、直肠上静脉及其属支、沿直肠上动脉行走和排列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直肠系膜外有一层无血管、呈网眼状的组织包裹直肠系膜,属直肠的脏筋膜,被称为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 直肠后方的直肠系膜筋膜明显,与祗前筋膜相邻;直肠两侧的直肠系膜筋膜外表面有下腹下丛(盆丛);而在直肠前方,直肠系膜筋膜与直肠膀胱隔(男性)或直肠阴道隔(女性)相延续。 向上,直肠系膜筋膜与乙状结肠浆膜下的结缔组织相延续;向下,与盆脯表面的盆壁筋膜相延续。 发自下腹下丛的内脏神经和细小的直肠中血管横行穿过直肠系膜筋膜、直肠系膜到达直肠,被称为直肠侧韧带lateral rectal l igamen t。 直肠膀胱隔 直肠系膜 直肠系膜筋膜 肛提肌/.`/,"`-,一.-·肛提肌上`身..今;._表面筋膜图5-5直肠系膜(男性盆部横断面照片) U. B:膀胱;S. V:精毅腺;Coe:尾骨 怔前筋膜 直肠系膜筋膜后份 膀胱直肠系膜后份 直肠系膜前份直肠直肠膀胱隔 直肠系膜筋膜前份 前列腺 匡5-6直肠系膜示意图(男性正中矢状面) 直肠癌外科手术力求将整个直肠系膜(包括其中的直肠)一起切除,直肠系膜筋膜即为完整分离直肠系膜提供了切割平面。 如直肠癌巳经波及直肠系膜筋膜,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能性不大。 六、盆部的血管、淋巴引流和神经 (一)动脉 1.骼总动脉common iliac artery腹主动脉在第4腰椎水平分为左、右骼总动脉,循腰大肌内侧行向外下,至胀骼关节前方分为骼内、外动脉。 2.骼外动脉extern al iliac artery沿腰大肌内侧缘下行,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至股前部,移行为股动脉。 右侧输尿管跨过骼外血管起始部的前方入骨盆腔;睾丸血管及生殖股神经行于其外侧;输精管则在绕过腹壁下血管后,越骼外血管末端的前方入盆腔。 在女性,卯巢血管和子宫圆韧带跨过其o前方。 骼外动脉在靠近腹股沟韧带处,发出旋骼深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图5-7)。 旋骼深动脉 腹壁下动脉下动脉 阴部内动脉 输尿管 直肠 精痪 膀胱 3骼内动脉internal iliac artery长约4cm,向下越过骨盆上口入盆腔,沿盆后外侧壁下行,至梨状肌上缘处分成前、后两干,前干分为壁支和脏支,后干则全属壁支。 4.祗正中动脉median sacral artery在腹主动脉分权处后壁发起,跨第4、5腰椎体前面下行入盆腔,在祗骨前面的祗前筋膜后下行,分支与祗外侧动脉吻合,并常发支至直肠壁。 (二)静脉 骼内静脉i n ternal山ac ve in由盆腔内静脉会聚而成,在抓骼关节前方与骼外静脉汇合成骼总静脉(图5-8)。 骼内静脉的属支分为脏支和壁支。 壁支与同名动脉伴行,收集动脉分布区的静脉血;脏支起自盆内脏器周围的静脉丛。 男性的前列腺静脉丛包埋于前列腺鞘的前份和两侧,膀胱静脉丛位于膀胱下部周围;女性的子宫静脉丛和阴道静脉丛位千子宫和阴道的两侧,它们各自汇合成干注入骼内静脉。 卵巢静脉丛位于卵巢周围和输卵管附近的子宫阔韧带内,该丛汇集为卵巢静脉,伴随同名动脉上行,左、右侧分别注入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 术)出血严重,难以控制。 '. 直肠静脉丛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静脉丛位千黏膜上皮的外面;外静脉丛位千肌层的外面。 直肠静脉丛的上部主要汇入直肠上静脉,经肠系膜下静脉注入肝门静脉;直肠静脉丛的下部主要经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回流入骼内静脉。 内、外静脉丛之间有广泛的吻合,为肝门静脉系和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之一。 秪前静脉丛位千祗骨前方与抵前筋膜之间,属椎外静脉丛的最低部分,收纳祗骨血液,两侧连接与祗外侧动脉伴行的倾外侧静脉,血液经瓶外侧静脉回流至骼内静脉。 手术中一旦损伤(如直肠手盆腔内静脉丛的腔内无瓣膜,各丛之间的吻合丰富,有利千血液的回流。 祗静脉丛可经椎内外静脉丛与颅内静脉交通。 某些盆腔的肿瘤(如前列腺癌、卵巢癌)可经此路径,而不经肺循环扩散至颅内。 (三)淋巴引流 盆部主要的淋巴结群有(图5-8): 1.骼外淋巴结external iliac lymph node沿骼外动脉排列,经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输出管,收纳下肢和肪以下腹前壁的淋巴,还直接接受膀胱、前列腺和子宫的淋巴。 2骼内淋巴结i nterna l iliac lymph node沿骼内动脉及其分支排列,收纳盆内所有脏器、会阴深部结构、臀部和股后部的淋巴。 3祗淋巴结sacral lymph node沿砾正中动脉和祗外侧动脉排列,收纳盆后壁、直肠、子宫颈和前列腺的淋巴。 上述三组淋巴结的输出管注入骼总淋巴结common山ac lymph node。 此群淋巴结沿骼总动脉排列,其输出管注入左、右腰淋巴结。 (四)神经行经盆部的闭孔神经沿盆侧壁经闭膜管至股部。 腰祗干和第1~4祗神经前支组成秪丛sacral. 亿劝\ 总结 骼巴.`淋胱八 直肠静脉丛 闭孔淋巴结 plexus,位千梨状肌前面,其分支经梨状肌上、下孔出盆,分布千臀部、会阴及下肢;第4、5砾神经前支和尾神经合成尾丛coccygeal plexus,位于尾骨肌的上面,主要发出肛尾神经,穿祗结节韧带后,分布于邻近的皮肤(图5-9)。 交感干祗干 品:::tr勹支:》Q义2飞〉《乓炙丿呫芦经前支 =2祗神经前支 臀上神经-------J勿',仿/l姜`, W7/II尺;、\\飞乙今戈r第3祗神经前支第4祗神经前支部内动脉内脏神经盆部的内脏神经有:CD由腰交感干延续而来的祗交感干sacral sympathetic trunk,沿祗前孔内侧下降,在尾骨前方,交感干两侧祗交感干连接于单一的奇神经节ganglion impar,其节后纤维加入盆丛或-灰交通支随骰尾神经分布于下肢及会阴部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盆内脏神经pelvic上腹下丛splanchnic ne1ve(又称盆神经)有3支,由第2~4祗神经前支中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组成,节后纤维加入盆丛;@腹主动脉丛向下延续的上腹下丛superior hypogastric pl ex u s(又称骰前神经),向下发祗内脏神经出左右腹下神经,行至第3胀椎高度,奇神经节与盆内脏神经和胀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共同组成左、右下腹下丛i nferior hypogastric plexus(又称盆丛pelvic plexus)(图5-10,圈5-10盆部的内脏神经分支图5-ll)。 盆丛位千直肠、精翍和前列腺(女性为子宫颈和阴道穹)的两侧,其纤维随骼内动脉的分支到达盆内脏器。 七、盆腔内的腹膜配布 (—)男性盆腔内的腹膜与腹膜腔陷凹 盆腔内的腹膜是腹部腹膜的延续。 腹前壁的腹膜向下到达耻骨联合上缘,然后折向后下,覆盖于膀胱体的上面、膀胱底的上部及部分精痪和输精管壶腹,继而反折向后上方,裂盖直肠中段的前面、直肠上段的前面和两侧,再向上即延续于乙状结肠系膜和腹后壁的腹膜(图5-12)。 在膀胱、直肠的两侧腹膜覆盖盆腔侧壁,向上亦延续千腹部腹膜。 根据腹膜裂盖盆部器官的状态,可把膀胱、直肠上部归为腹膜间位器官;直肠中部、输尿管、输精管、前列腺和精袋归为腹膜外位器官。 腹膜在盆腔器官间器官与盆壁间延续,并转折形成陷凹,具有的重要临床意义。 的部位,腹膜腔积液(如腹水、出血),多集存于此。 盆内脏神经 膀胱 盆丛 膀胱丛 前列前列腺 输尿管 输精管直肠 直肠膀胱陷凹 前列腺 2膀胱旁窝paravesical fossa位于膀胱与盆侧壁之间的腹膜延续处,其大小、深浅随膀胱充盈程度而变化。 (二)女性盆腔内的腹膜配布、形成的结构与腹膜腔陷凹腹膜自腹前壁向下,稷盖膀胱体的上面及其两侧。 膀胱体上面的腹膜向后在子宫颈阴道上部转折向上,覆盖子宫体前面、子宫底、子宫体后面、子宫颈阴道上部,并向下达阴道上端(阴道后穹)后壁,再向上转折被覆于直肠中部的前面、直肠上部的前面和两侧,继而向上包绕乙状结肠并形成乙状结肠系膜。 覆盖子宫前、后面的腹膜在子宫的两侧向两外侧相互靠近,向外延续,包绕输卵管和卵巢、卯巢子宫韧带、子宫圆韧带等(形成子宫阔韧带),输卵管即位千前后两层腹膜转折处形成向上的游。 ,离缘内(即子宫阔韧带上缘内),此双层腹膜向外、向下延续于盆侧壁和盆底的腹膜。 根据女性腹膜被狻盆内器官的状态,把膀胱、子宫和直肠上部归为腹膜间位器官,输卯管、卵巢归为腹膜内位器官,而阴道、直肠中部则为腹膜外位器官(图5-13)。 卵巢血管 卵巢直肠子宫阔韧带输卵管子宫圆韧带直肠子宫陷凹盆部器官间、器官与盆壁间腹膜延续而形成的凹窝和韧带,重要的有:1.直肠子宫陷凹rectouterine pouch临床上称Douglas腔,位千直肠与子宫之间的腹膜转折处,凹底与阴道后穹之间仅隔以阴道壁。 该陷凹是女性腹膜腔最低处,腹膜腔内的积液积血,常聚集于此,可经阴道后穹穿剌抽取液体。 2膀胱子宫陷凹vesicouterine pouch膀胱与子宫之间的腹膜反折处,也是女性腹膜腔较低的位置。 3.膀胱旁窝位置同男性,女性此窝腹膜深面常有较多脂肪积聚。 4子宫阔韧带broad ligament of uterus子宫体前、后面和子宫底的腹膜从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形成双层的腹膜襞,称子宫阔韧带,它向外、向下延续于盆侧壁和盆底壁腹膜。 子宫阔韧带上缘游离,内含输卯管;子宫阔韧带后层包绕卵巢,卵巢向后突出于子宫阔韧带后面,由此可把子宫阔韧带分为三部分:少卵巢系膜mesovarium:是卵巢前缘至子宫阔韧带后层较窄的双层腹膜襞,内有至卵巢的血管。 @输卵管系膜mesosalpinx:是输卯管与卵巢系膜之间的部分,内有输卵管的血管,有时含卵巢冠和卵巢旁体。 @子宫系膜mesometrium:是子宫阔韧带的其余部分,内有子宫动、静脉等。 5直肠子宫襞rectouterine fold是直肠子宫陷凹侧壁上部的一个呈半月形腹膜皱襞,此襞个体差异很大。 襞内为结缔组织纤维束并混有平滑肌纤维构成祗子宫韧带u terosacralligament,也称直肠子宫肌rectouterine muscle,该韧带的后端附千第2、3祗骨前面的筋膜,前端连于子宫颈上端的两侧。 6卵巢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ovary临床上称为骨盆漏斗韧带叫undibu lopelvic ligament,是腹膜包绕卵巢动、静脉等形成的隆起皱襞,起自骨盆上口上方骼外动脉前面,向下达卵巢上端续千子宫阔韧带。 卵巢悬韧带是寻找卯巢血管的标志。 八、盆腔脏器 盆腔脏器包括泌尿器、生殖器及消化管的盆内部分。 它们的配布关系是:前方为膀胱及尿道,后方是直肠,中间为生殖器。 在男性,膀胱、尿道与直肠之间为输精管、精毅及前列腺(图5-14);在女性,为卵巢、输卵管、子宫及阴道(图5-15)。 输尿管盆部沿盆腔侧壁由后向前下行至膀胱底。 输精管盆部在骨盆侧壁自腹股沟管内口向后下行。 (一)直肠 1位置和形态直肠rec tum位于祗骨前方,在第3祗椎高度,上续乙状结肠,向下穿过盆脯续为肛管,全长约12cm。 直肠从上向下,由腹膜间位逐渐移行为外位。 在直肠上部,两侧及前方均有腹膜包裹;下行至第4~5祗椎高度,腹膜仅包被直肠的前面,在男性移行千膀胱的后面,覆盖精弱的上部,构成直肠膀胱陷凹;在女性反折至阴道穹后部,形成直肠子宫陷凹。 腹膜反折高度男女有差异,女性比男性低l.5~2cm。 直肠子宫陷凹距肛门5.5-6c m;直肠膀胱陷凹距肛门7.5-8cm。 2毗邻直肠后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胀、尾骨和梨状肌相邻,其间有直肠上血管、祗丛和盆内脏神经及盆交感干等结构。 直肠两侧借直肠侧韧带连千盆侧壁,韧带内有直肠下血管和盆内脏神经等结构;韧带后方有盆丛及骼内血管的分支。 男性直肠前面隔着直肠膀胱陷凹与膀胱底上部、精嵌和输精管壶腹毗邻,凹中有回肠和大网膜等脏器,凹底腹膜反折线以下则有膀胱底下部、精痪、输精管壶腹、前列腺和输尿管盆段,它们与直肠之间隔以直肠膀胱隔(见图5-4)。 女性直肠前面隔着直肠子宫陷凹与子宫和阴道穹后部相邻,凹内有腹腔脏器,凹底腹膜反折线以下,直肠前面与阴道之间有直肠阴道隔分隔(图5-15)。 临床上常用直肠镜检和乙状结肠镜检分别观察直肠或乙状结肠内面和取活检标本。 当将内镜插进直肠时,应顺直肠会阴曲、直肠胀曲及直肠与乙状结肠连接处的弯曲推进,以免产生不适感觉或损伤肠壁甚至造成肠穿孔。 3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支配 (1)动脉直肠由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及胀正中动脉分布(图5-16)。 直肠上动脉为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支,在乙状结肠系膜内下行至第3祗椎高度,分为左、右支,自直肠侧壁进入直肠。 直肠下动脉来自骼内动脉,较为细小,其分支至直肠下部和肛管上部。 祗正中动脉发出分支经直肠背面分布千直肠后壁。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直肠上动脉骼外 骼内没脉 尾骨叭``亡=`乙多区勿ll``心竺",士117下动脉(2)静脉:上述动脉都有同名静脉伴行,这些静脉都来自直肠肛管静脉丛(见图5-8),此丛可分为黏膜下及肛管皮下的直肠肛管内丛和位于腹膜反折线以下、肌层表面的直肠肛管外丛。 直肠肛管内丛以齿状线为界,分为直肠肛管上丛和直肠肛管下丛。 直肠肛管内丛静脉曲张形成痔,齿状线以下为外痔,齿状线以上为内痔。 (3)淋巴引流:直肠的淋巴引流主要朝上。 黏膜层的淋巴滤泡引流至紧贴直肠外表面的直肠上淋巴结和直肠旁的直肠旁淋巴结,然后沿直肠上血管到达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的主动脉前淋巴结。 直肠下份的淋巴管可沿直肠下动脉和肛动脉到达骼内淋巴结。 直肠癌侵入肠壁愈深,环绕肠管周径愈广,淋巴转移发生率愈高,以向上转移为主。 (4)神经支配:直肠和肛管齿状线以上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来自上腹下丛和盆丛,副交感神经是直肠功能的主要调节神经,纤维来自盆内脏神经,通过直肠侧韧带分布于直肠和肛管。 与排便反射相关的传入纤维也经盆内脏神经传入。 (二)膀胱 膀胱urinary bladder是储尿的毅状器官,其位置、形状和大小因其盈虚而异。 正常成入的膀胱容品为300~500,nl,但随年龄和性别而有变化。 1位置与形态膀胱空虚时位于小骨盆腔内,耻骨联合及耻骨支的后方,故耻骨骨折易损伤膀胱。 充盈时则上升至耻骨联合上缘以上(图5-17)。 儿童膀胱空虚时也达耻骨联合上缘以上。 膀胱空虚时呈锥体状,可分为尖、体、底、颈四部,各部之间无明显界线。 膀胱颈为膀胱的最低点,有尿道内口与尿道相通。 膀胱外面可分为上面、后面(即膀胱底)和两个下外侧面。 壁腹膜\'\`膀II\\<; f芦\\,夕今---~壁腹膜2毗邻膀胱的前面与耻骨联合和耻骨支接触,其间为耻骨后隙,间隙内充填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并有静脉丛。 膀胱下外侧面与肛提肌、闭孔内肌及其筋膜相邻,其间充满结缔组织,称膀胱旁组织,其中有至膀胱的动脉神经以及输尿管盆部穿行。 膀胱上面和底的上部有腹膜覆盖,在男性膀胱底上部借腹膜反折形成的直肠膀胱陷凹与直肠隔开;在腹膜反折线以下膀胱底与输精管壶腹和精毅相邻。 膀胱底下部,连同输精管壶腹、精毅和前列腺一起,与直肠之间有直肠膀胱隔(见图5-12)。 在女性膀胱底后面有子宫颈及阴道前壁,其间隔以膀胱阴道隔(见图5-12)。 男性膀胱上面与小肠拌相邻;女性则与子宫为邻。 膀胱空虚时为腹膜外位器官,充盈时则成为腹膜间位器官,盖于其上面的腹膜反折线也随之上移,以致无腹膜股盖的膀胱高出千耻骨联合上缘以上,而与腹前外侧壁相贴(图517)。 男性膀胱颈与前列腺相邻,并借尿道内口与尿道相通;女性膀胱颈则直接与尿生殖隔接触,故尿道内口较男性者低。 膀胱膨胀时,腹前外侧壁与膀胱之间的腹膜反折线移至耻骨联合以上,故沿耻骨上缘穿刺膀胱可不经腹膜腔。 进行膀胱肿瘤切除或膀胱切开取石时,如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充盈膀胱,在腹膜外进行耻骨联合上膀胱造口术,可不污染腹膜腔3经尿道插入膀胱锐至膀胱内进行镜检,可观察膀胱黏膜(特别是膀胱三角)的情况,也可通过膀胱镜取活检组织或结石。 3.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支配 (1)动脉:心膀胱上动脉发自肪动脉近侧段,分布千膀胱上、中部;@膀胱下动脉发自骼内动脉,分布千膀胱底、精袋及输尿管盆部下份等处(见图5-7)。 (2)静脉:膀胱的静脉在膀胱和前列腺两侧形成膀胱静脉丛,汇入膀胱静脉,注入骼内静脉(见图5-8)。 (3)淋巴引流:膀胱前部的淋巴注入骼内淋巴结;膀胱三角和膀胱后部的淋巴大部分注入骼外淋巴结,少数沿膀胱血管注入骼内淋巴结(见图5-8)。 (4)神经支配:膀胱的交感神经来自脊髓第11、12胸节和第1、2腰节,经盆丛至膀胱。 副交感神经来自脊髓第2~4祗节的盆内脏神经,支配膀胱逼尿肌,抑制尿道内括约肌,与排尿有关。 与意识性控制排尿有关的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则由阴部神经(属千躯体神经)支配。 膀胱排尿反射通过盆内脏神经传入;膀胱的痛觉随盆丛中交感神经纤维传入,而膀胱三角部位的痛觉则随盆内脏神经传入脊髓。 (三)输尿管盆部和壁内部1.输尿管盆部在骨盆上口处,左侧输尿管越过左骼总动脉末段的前方,右侧输尿管越过右骼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入盆腔,沿盆侧壁,经骼内血管、腰祗干和祗骼关节前方,在胱动脉起始段和闭孔血管神经的内侧,至坐骨棘附近,转向前内,走向膀胱底。 男性输尿管经输精管后外方,输精管壶腹和精褒之间达膀胱底。 女性输尿管由后外向前内,经子宫阔韧带基部至子宫颈外侧约2cm处(恰在阴道穹侧部的上外方),子宫动脉从外侧向内侧横越其前上方。 子宫切除术中结扎子宫动脉时,切勿损伤输尿管(图5-18)。 上动脉 尿管 卵巢动脉 骼内动脉 -骼外动脉 闭孔动脉和神经 ,义气厂、 f\/二二;身/\,子宫动脉动 膀胱、`1/歹/阴道动脉 膀胱下动脉 膀胱上动脉 2输尿管壁内部输尿管到达膀胱底后外侧角处,向内下斜穿膀胱壁,开口千膀胱。 输尿管壁内部长约I.5cm,是输尿.管最狭窄处,是常见的结石滞留部位。 膀胱充盈时,压迫输尿管壁内部,可阻止尿液自膀胱向输尿管逆流。 输尿管盆部的血液供应来源不同,接近膀胱处来自膀胱下动脉的分支,在女性也有来自子宫动脉的分支。 (四)前列腺 1形态与毗邻前列腺prostate形如栗,质坚实。 上部为前列腺底,与膀胱颈邻接,前部有尿道穿入,后部则有双侧射精管向前下穿入,下端尖细,为前列腺尖,与尿生殖脆上面接触,两侧有前列腺提肌绕过,尿道从尖穿出。 尖与底之间为前列腺体。 前列腺有前面、后面和两外侧面。 前面有耻骨前列腺韧带puboprostatic ligament使前列腺筋膜(鞘)与耻骨后面相连。 后面平坦,正中有一纵行的前列腺沟prostatic sulcus,借直肠膀胱隔与直肠壶腹相隔(图5-19)。 直肠指检时,向前可抇及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硬度及前列腺沟。 老年男性前列腺良性肥大是引起尿道阻塞的常见原因。 肿大的腺体凸向膀胱,抬高尿道内口,并使尿道前列腺部变长和变形而妨碍排尿。 前列腺肥大或肿瘤需要切除时,有四条手术入路:心耻骨上入路:切开膀胱进行腺体摘除。 @耻骨后入路:经耻骨后隙,不切开膀胱行腺体摘除。 @会阴入路:经会阴尿生殖隔进入前列腺区。 @尿道内入路:通过膀胱镜插入电切刀,做前列腺部分切除。 2.组织学分区根据前列腺切片染色结果,McNeal(1968年)提出可将前列腺腺体部分分为3个区,即移行区trans山on zone、中央区central zone和外周区peripheral zone,各占腺体实质的5%、25%和70%;还有一非腺性组织的纤维肌性基质fibromuscular stroma。 (1)移行区:围绕尿道前列腺部近侧段(精阜以上尿道)的两侧,左右对称,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好发部位。 (2)中央区:位于尿道前列腺部近侧段的后方,近似锥状形,其尖表面为精阜,有两射精管穿过,很少发生良性和恶性病变,当前列腺增生时该区萎缩。 (3)外周区:位千前列腺的后方、左右两侧及尖部,呈蛋卷状包绕移行区、中央区和尿道前列腺部的远段(精阜以下尿道),为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 (4)纤维肌性基质:呈盾形薄板状,位于腺体及尿道的前面。 肌性成分有上方来自膀胱壁的平滑肌纤维和下方来自位于会阴深隙尿道括约肌的骨骼肌纤维,原发性病变较少见。 临床上可经此区手术入路,进行前列腺增生的摘除术(图5-20)。 3血液供应前列腺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膀胱下动脉、输精管动脉、直肠下动脉、骼内动脉的前干以及跻动脉等。 这些血管沿腺体后外侧膀胱前列腺沟进入。 前列腺筋膜鞘的前份和外侧份有前列腺静脉丛。 前列腺血供十分丰富,在行前列腺摘除时,彻底止血尤为重要。 (五)输精管盆部、射精管及精蠹 输精管ductus deferens盆部自腹股沟深环处接腹股沟管部,从外侧绕腹壁下动脉的起始部,急转向内下方,越过骼外动、静脉前方进入盆腔。 沿盆侧壁行向后下,跨过膀胱上血管和闭孔血管,从前内侧与输尿管交叉,继而转至膀胱底。 在精痪上端平面以下,输精管膨大为壶腹,其末端逐渐变细,与对侧者靠近,并与精痪管以锐角的形式汇合成射精管ejaculatory duc t。 射精管长约2cm,向前下穿前列腺底后部,开口千尿道前列腺部。 精涡seminal vesicle为一对长椭圆形的损状腺体,位千前列腺底的后上方,输精管壶腹的后外侧,前贴膀胱,后邻直肠。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173 (六)子宫子宫uterus是中空的肌性器官,壁厚腔小,形似倒置的梨形,有前面、后面及两侧缘。 子宫分为底、体、峡、颈4部。 1.位置与毗邻子宫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见图5-15)。 其位置随直肠和膀胱的充盈状态和体位的不同而变化。 正常子宫位置为前倾前屈位。 前倾:为子宫主轴与阴道主轴相交而呈向前开放的角,大约为90°;前屈: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向前开放的钝角,大约为170°。 人体直立时,子宫底伏千膀胱上,约平小骨盆上口平面,子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子宫颈则在坐骨棘平面以上。 子宫前面隔膀胱子宫陷凹与膀胱上面为邻。 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前面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底相邻。 子宫后面为直肠子宫陷凹,子宫颈和阴道穹后部隔此陷凹与直肠相邻。 陷凹底正对阴道穹后部,故直肠指检可触到子宫颈和子宫体下部。 子宫两侧有输卵管、子宫阔韧带和卵巢固有韧带;子宫颈外侧,在阴道穹侧部上方有子宫主韧带。 子宫阔韧带基部有子宫血管。 子宫颈阴道部由阴道穹后部和直肠子宫陷凹与直肠前壁分隔,在分挽期间,当胎儿头抵达子宫颈管外口时,通过直肠指检,就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子宫口扩张的程度。 2.子宫的韧带 输卵管 子宫腔 子宫圆韧带 宫颈管 子宫口 阴道 侧壁向前外行,越过骼外血管及腹壁下动脉,经腹股沟管深环穿腹股沟管全长,止千阴阜和大阴唇皮下。 (4)骰子宫韧带uterosacral ligamen t:起自子宫颈上部的后面,向后绕过直肠侧面,止千低骨前面,表面由腹膜覆盖而形成直肠子宫襞,有牵引子宫颈向后上的作用。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位置沿阴道向下移动,使子宫颈低于坐骨棘水平,严重时全部子宫可脱出阴道口外。 由千难产等原因损伤了子宫的固定装置和支持结构,如子宫的韧带、盆滕、尿生殖隔和会阴中心健,可引起子宫脱垂。 老年性结缔组织松弛和子宫后倾等,也易使子宫脱垂。 3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支配 (1)子宫动脉:发自骼内动脉,沿盆侧壁向前内下行至阔韧带基部,在此韧带两层腹膜间向内行,在距子宫颈外侧约2cm处,越过输尿管的前上方,继而在阴道穹侧部上方行向子宫颈,沿子宫侧缘迂曲上行,沿途发支至子宫壁,当行至子宫角处,分为输卵管支和卵巢支,分布千输卵管和卵巢,子宫动脉也分布于子宫颈和阴道(图5-22)。 输尿子宫动脉阴道阴道动 (2)子宫静脉:起自子宫阴道静脉丛,在平子宫口高度汇合成子宫静脉,汇入骼内静脉。 (3)淋巴引流: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淋巴管主要沿卵巢血管注入位于腹后壁的腰淋巴结;子宫角附近的淋巴管沿子宫圆韧带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部和子宫颈的淋巴管在阔韧带下部两侧,一部分注入骼内淋巴结,另一部分在骨盆边缘处注入骼外淋巴结,还有一小部分向后注入祗淋巴结或骼总淋巴结(图5-23)。 股动脉腹股沟深淋巴结 (4)神经支配:主要发自盆丛中的子宫阴道丛。 此丛位于子宫颈阴道上部外侧的阔韧带基部内。 交感、副交感神经纤维皆通过此丛,从丛内发出的纤维分布于子宫和阴道上部。 (七)卵巢 卵巢OV狙y为腹膜内位器官(见图5-15),左、右各一,呈扁椭圆形,其大小、形状和位置随年龄、发育及是否妊娠而异。 卵巢分上、下两端,前、后两缘和内、外两面。 上端被输卵管围绕,称输卵管端;下端以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故名子宫端。 前缘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腹膜后层,称系膜缘。 前缘中份因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称卵巢门。 后缘称游离缘。 卵巢位千盆侧壁的卵巢窝内,此窝在骼内、外动脉起始部之间,前界为胱内侧韧带,后界为骼内动脉和输尿管。 卵巢由卯巢悬韧带连至盆侧壁。 卵巢动脉下行至骨盆上口处,跨越骼总血管,向前下经卵巢悬韧带进入阔韧带,分支经卵巢系膜入卵巢。 卵巢静脉在骨盆腔内与同名动脉伴行,左侧注入左肾静脉,右侧注入下腔静脉。 卯巢的固定装置即卵巢悬韧带和卵巢固有韧带以及卵巢系膜。 (八)输卵管 输卵管uteri n e tube位于阔韧带上缘内,长8-12cm。 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O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输卵管漏斗四部(见图5-15)。 输卵管涓斗和壶腹由卵巢动脉分支供应,输卵管峡和子宫部由子宫动脉的分支供应。 输卯管的静脉向外侧汇入卵巢静脉,向内侧汇入子宫静脉。 女性生殖管道(阴道子宫、输卯管)通过输卵管腹腔口与腹膜腔通连,卯巢排出的卯经此口进入输卯管,受精部位通常在输卯管壶腹处。 双侧输卯管炎可致管腔阻塞,常引起女性不育。 如输卯管腔狭窄,并未完全阻塞,精子可通过狭窄处使卯受精,但受精卯不能通过狭窄处进入子宫腔而在输卯管植入。 很少的情况下,精子可通过输卯管腹腔口在腹膜腔内使卵受精,导致腹膜腔植入或卵巢植入。 以上各种情况统称异位妊娠,以输卯管壶腹部妊娠的发生率最高,输卵管妊娠常引起输卯管破裂大出血而危及孕妇的生命。 输卯管结扎术中要迅速地找到输卯管,避免错扎其他结构。 手术者可沿子宫角向外寻找,必须看到输卯管伞后,再在输卯管峡部进行输卯管结扎。 在子宫角处寻找输卯管时,须与卯巢固有韧带和子宫圆韧带区别。 前者连于卯巢与子宫之间,而后者则在子宫阔韧带前层内走向前外方。 为了确定输卵管是否畅通,临床上常将CO2导入子宫腔,进行输卯管通气,看气体是否进入腹膜腔,或将造影剂注入子宫腔和输卯管内行X线照相,以助诊断。 输卯管通气也可用来扩张输卯管的狭窄部,使其通畅,以治疗女性不育。 (九)阴道 阴道vagina位千子宫下方,为前、后壁相贴的肌性管道,富有伸展性,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 其长轴斜向前下,与子宫长轴相交,形成向前开放的直角。 阴道前、后壁不等长,前壁较短,长约6cm;后壁较长,约为7.5cm。 阴道环绕子宫颈的部分,与子宫颈形成阴道穹fornix of vagina,按其部位分为前部后部和两个侧部。 后部最深,其顶与直肠子宫陷凹相接近,临床上可经后部穿刺引流腹膜腔积液。 阴道穿过尿生殖脯,大部分在捅上,小部分在肠下,因此分属于盆部和会阴部。 阴道前壁上部与膀胱底和膀胱颈相邻,两者之间隔以膀胱阴道隔;前壁的中下部与尿道为邻,其间隔以尿道阴道隔(见图5-15)。 后壁上份前方的阴道穹后部与直肠子宫陷凹只隔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可经阴道穹后部触诊而获知此陷凹的情况。 后壁其余部分的后方,自上而下分别为直肠壶腹、肛管和会阴中心腮。 阴道上部前方以膀胱阴道隔与膀胱后面及输尿管终末部相邻,阴道下部与尿道后壁间有尿道阴道隔紧密相贴,并与耻骨联合后方邻近。 阴道穹后部有1~2cm被直肠子宫陷凹的腹膜狻盖,并与小肠拌为邻,阴道后壁下部则以直肠阴道隔与直肠壶腹前壁及会阴中心健相邻。 难产和滞产时,阴道前壁对耻骨弓有一定的压力,长时间受压的膀胱后壁或尿道后壁可能发生压迫性缺血、坏死而导致痰道产生。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有膀胱阴道痰和尿道阴道喽之分。 一般情况下,子宫颈癌荽延至阴道,并穿通直肠阴道隔进入直肠时,也会产生搂道,即直肠阴道搂C难产时也可因破坏直肠阴道隔而导致疫道发生。 可用阴道窥器或手指伸入阴道的内面和子宫颈阴道部触检腹、盆腔脏器的某些疾病。 有时可经阴道穹后部插入腹腔镜,经陷凹至腹膜腔或盆腔内。 进行上述操作时,应谨防损伤血管和脏器,避免感染。 第三节会 会阴perineum是指两股内侧之间,盆隔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境界略呈菱形,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及耻骨弓状韧带,两侧角为耻骨弓、坐骨结节和祗结节韧带,后为尾骨尖。 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将会阴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方为尿生殖区urogeni tal region,后方为肛区anal region(见图5-1)。 狭义的会阴在男性是指阴痰根部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在女性是指阴道前庭后端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为产科会阴。 一、肛区 肛区又称为肛门三角,其表面皮肤下有肛管和坐骨肛门窝。 (—)肛管 肛管anal canal长约4cm,上续直肠,向后下绕尾骨尖终于肛门。 肛门anus位于尾骨尖下约4cm处,会阴中心体的稍后方,肛门周围皮肤形成辐射状皱褶。 肛门括约肌可分为两部分: 1肛门内括约肌sphincte r ani internus为肛管壁内环行肌层增厚形成,属不随意肌,有协助排便的作用。 2肛门外括约肌sphincter ani externus为环绕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横纹肌。 按其纤维的位置又可分为:心皮下部,位于肛管下端的皮下,肌束呈环行;@浅部,在皮下部之上,肌束围绕肛门内括约肌下部;@深部,肌束呈厚的环行带,围绕肛门内括约肌上部(图5-24)。 肛门外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浅部 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肛提肌 臀大肌 肛门外括约肌{ (二)坐骨肛门窝 1境界坐骨肛门窝isch ioanal fossa(也被称为坐骨直肠窝isch iorec lal fossa)位千肛管两侧,为尖朝上、底朝下的锥形间隙(图5-25)。 其内侧壁的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毅盖它们的盆隔下筋膜;外侧壁的下部为坐骨结节内侧面,上部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前壁为会阴浅横肌及尿生殖隔;后壁为臀大肌下缘及其筋膜和深部的低结节韧带。 窝尖由盆隔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窝底为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及皮肤。 坐骨肛门窝向前延伸至肛提肌与尿生殖脱之间,形成前隐窝;向后延伸至臀大肌、抓结节韧带与尾骨肌之间,形成后隐窝。 坐骨肛门窝内除有肛管、肛门括约肌、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及神经外,尚有大蜇的脂肪组织,称坐骨肛门窝脂体,排便时利千肛管扩张,并具有弹性垫的作用。 坐骨直肠窝内脂肪的血供欠佳,直肠和肛管感染时容易形成脓肿或痰管。 2窝内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结阴部内动脉i nternal pud endal artery为窝内主要动脉,起自骼内动脉前干,经梨状肌下孔出盆,绕过坐骨棘后面,穿坐骨小孔至坐骨直肠窝。 主干沿此窝外侧壁上的阴部管pudenda!canal(为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经闭孔筋膜的裂隙,又称Alcock管)前行。 在管内,阴部内动脉发出2~3支肛动脉,分布千肛管以及肛门周围的肌和皮肤。 行至阴部管前端时,阴部内动脉分为会阴动脉和阴茎动脉(女性为阴蒂动脉)进入尿生殖区。 阴部内静脉int ernal pudendal vein及其属支均与同名动脉伴行。 筋上 肌呻已』 丁日~ 动外骼 阴部神经pudendal nerve由祗丛发出,与阴部内血管伴行,在阴部管内、阴部管前端的行程、分支Colles筋膜。 会阴浅筋膜前接阴娱肉膜、阴茎浅筋膜及腹前壁的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两侧附着于耻骨弓和坐骨结节。 此筋膜终止于坐骨结节的连线上,并与尿生殖膘下、上筋膜相互愈着,正中线上还与会阴中心胞相互愈着(图5-27)。 (2)深层结构:包括深筋膜和会阴肌等。 深筋膜可分为浅层的尿生殖脤下筋膜inferior fasc ia of urogenital diaphragm和深层的尿生殖脯上筋膜supe ri or fasc ia of urogenital diaphragm。 尿生殖脯上筋膜略薄,而尿生殖隔下筋膜较为致密,常被称为会阴膜perinea!membrane。 两层筋膜皆为三角形,几乎呈水平位展开,两侧附着千耻骨弓。 它们的后缘终于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上,并与会阴浅筋膜三者相互愈着;它们的前缘在耻骨联合下相互愈着,并增厚形成会阴横韧带transverse perineal ligament。 会阴横韧带与耻骨弓状韧带之间有一裂隙,有阴茎(或阴蒂)背深静脉穿过。 腹壁浅筋膜膜性层 会阴浅筋 会阴浅筋膜与会阴膜之间为会阴浅隙,尿生殖脯下、上筋膜之间为会阴深隙。 l)会阴浅隙superficial perinea!space:又称为会阴浅袋。 在浅隙内,两侧坐骨支和耻骨下支的边缘上有阴茎海绵体左、右脚附着,脚表面覆盖一对坐骨海绵体肌。 尿道海绵体后端(尿道球)在正中线上,贴附千尿生殖隔下筋膜的下表面。 尿道球的下表面有球海绵体肌毅盖。 一对狭细的会阴浅横肌s up erfic ial tran sverse perinea!mu scle位千浅隙的后份,起自坐骨结节的内前份,横行向内止于会阴中心)健。 浅隙内还有会阴动脉p eri n eal artery的两条分支:会阴横动脉和阴毅后动脉。 会阴横动脉细小,在会阴浅横肌表面向内侧行走。 阴痪后动脉一般为两支,分布于阴痰的皮肤和肉膜。 会阴神经perinea!nerve伴行会阴动脉进入浅隙,发出阴娱后神经与阴翋后动脉伴行。 它的肌支除支配浅隙内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之外,还支配深隙内的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和肛提肌(图5-28)。 弱阴茎和腹壁相通。 2)会阴深隙deep perineal space:又称为会阴深袋。 深隙内的主要结构为一层扁肌,张于耻骨弓。 前面的大部分围绕尿道膜部称为尿道括约肌sphincter urethrae,后面的纤维起自坐骨支内侧面,行向内附着千会阴中心胞,称为会阴深横肌deep transverse perineal muscle。 深隙内的尿道球腺bu lbo urethral gland位于尿道膜部后外侧。 阴茎动脉进入会阴深隙后,发出尿道球动脉和尿道动脉,穿尿生殖捅下筋膜进入尿道海绵体。 其主干分为阴茎背动脉和阴茎深动脉,从深隙进入浅隙,分别行至阴茎的背面和穿入阴茎海绵体。 与阴茎动脉和分支伴行的有阴茎静脉和属支,阴茎背神经也与阴茎背动脉伴行至阴茎背面(图5-29)。 阴茎背深静 尿道括约肌和会阴深横肌与疫盖它们上、下面的尿生殖脯上、下筋膜共同构成尿生殖脯urogenital diaphragm。 因尿生殖脯下、上筋膜在前后端都愈着,会阴深隙实为一密闭的间隙。 2阴囊精索spermatic cord始于腹股沟管深环,止千睾丸后缘。 其上部位于腹股沟管内,下部位于阴艇内。 阴蠹scrotu m是容纳睾丸、附睾和精索下部的袋,悬于耻骨联合下方,两侧大腿前内侧之间。 (1)层次结构:阴艇皮肤薄,有少址阴毛。 肉膜dartos coat是阴毅的浅筋膜,含平滑肌纤维,与皮肤组成阴袋壁,并在正中线上发出阴囊中隔scrotal septum,将阴艇分成左、右两部。 肉膜深面由外向内依次为:精索外筋膜external sper matic fascia、提睾肌cremaster muscle、精索内筋膜internal spe rmatic fascia和睾丸鞘膜tunica vaginalis of t es ti s。 睾丸鞘膜不包裹精索,可分脏层和壁层,脏层贴于睾丸和附睾的表面,在附睾后缘与壁层相移行,两层之间为鞘膜腔(图5-30)。 (2)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支配:供应阴袭的动脉有:股动脉的阴部外浅、深动脉,阴部内动脉的阴痪后动脉和腹壁下动脉的精索外动脉。 它们的分支组成致密的皮下血管网。 阴毅的静脉与动脉伴行,分别汇入股静脉、骼内静脉和骼外静脉。 阴襄皮肤的淋巴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到达阴痰的神经有:骼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会阴神经的阴痰后神经和股后皮神经的会阴支。 前两支神经主要来自第1腰脊髓节段,支配阴娱的前2/3;而后两支主要来自第3祗脊髓节段,支配阴襄的后1/3。 因此,阴裂的脊髓麻醉必须在高于第1腰段进行。 膜尿道海绵体阴茎海绵体 输精管 提睾肌 阴亵中隔 3阴茎penis阴茎根固定在会阴浅隙内,阴茎体和头游离,呈圆柱状。 阴茎体上面叫阴茎背,下面叫尿道面。 尿道面正中有阴茎缝,与阴娱缝相接。 (1)层次结构:阴茎由外到内依次为:l)皮肤:薄而有伸缩性。 阴茎有阴茎背浅静脉和阴茎背深静脉,前者收集阴茎包皮及皮下的小静脉,经阴部外浅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后者收集阴茎海绵体和阴茎头的静脉血,向后穿过耻骨弓状韧带与会阴横韧带之间进入盆腔,分左、右支汇入前列腺静脉丛(图5-32)。 阴茎皮肤的淋巴管注入两侧的腹股沟浅淋巴结,深层的淋巴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或直接注入骼内、外淋巴结。 4.男性尿道male urethra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分别穿过前列腺、尿生殖隔和尿道海绵体。 临床上将海绵体部称为前尿道,膜部和前列腺部称为后尿道。 腹壁浅筋膜脂肪层 腹壁浅筋膜膜性层 阴茎悬韧带 `\(、 骨弓状韧带背深静脉 尿生殖雁....·.:·:.-. ',筋膜耻骨弓状韧带 阴茎浅筋膜 Il I/1,\骨盆横韧带 :1阴痪肉膜 (1)矢状断面 阴茎海绵阴二三三言三二:二筋膜 阴茎中隔((附严((飞]i:;,.,众,? ',,§丘』辽且尿道------\这务幸莘至多穸\尿道海绵体白膜图5-31阴茎的层次图5-32阴茎背血管和神经(正中) 男性尿道损伤因破裂的部位不同尿外渗的范围也不同。 如仅尿道海绵体部有破裂,阴茎深筋膜完好,渗出尿液可被局限在阴茎范围。 如阴茎深筋膜也破裂,尿液则可随阴茎浅筋膜蔓延到阴毅和腹前壁。 如尿生殖脱下筋膜与尿道球连接的蒲弱处破裂,尿液可渗入会阴浅隙,再进入阴痰、阴茎,并越过耻骨联合扩散到腹前壁。 如尿道破裂在尿生殖隔以上,尿液将渗于盆腔的腹膜外间隙内(图5-33)。 (二)女性尿生殖区 1.尿生殖三角女性尿生殖三角的层次结构基本与男性相似,有会阴浅筋膜,尿生殖肠下、上筋膜,浅、深层会阴肌,并形成浅、深两个间隙。 女性的两个间隙因尿道和阴道通过,被不完全分隔开,故没有男性尿外渗那样的临床意义。 前庭球和球海绵体肌也被尿道和阴道不完全分开,但前庭大腺位于会阴浅隙内。 女性尿生殖三角内血管神经的来源、行程和分布,也基本与男性一致,仅阴茎和阴毅的血管神经变为阴蒂和阴唇的血管神经。 2.女性尿道female urethra短而直,向前下方穿过尿生殖脯,开口千阴道前庭。 尿道后面为阴道,两者的壁紧贴在一起。 分挽时如胎头在阴道内滞留时间过长嵌压在耻骨联合下,软产道组织因长时间受压,可发生缺血性坏死,导致产后尿屡,尿液自阴道流出。 阴茎|\\\(\\)\lI--—- 阴茎深筋膜 3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女阴female pudendum(图5-34)。 耻骨联合前面的皮肤隆起为阴阜mons pubis,青春期生出阴毛,皮下富有脂肪。 阴阜向两侧后外延伸为大阴唇greater lip of pudendum。 位千大阴唇内侧的皮肤皱襞,光滑无毛,为小阴唇lesser lip of pudendum。 两侧小阴唇后端借阴唇系带连接,前端在阴蒂旁分叉,上层行千阴蒂上方,与对侧相连形成阴蒂包皮,下层在阴蒂下方与对侧连接形成阴蒂系带。 阴蒂clitoris的游离端为阴蒂头,为圆形小结节。 左右小阴唇之间为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 ul e,前庭中央有阴道口,口周围有处女膜或处女膜痕。 阴道口后外侧左右各有一前庭大腺的开口,后方与阴唇后连合之间有一陷窝,为阴道前庭窝vestibular fossa of vagi na。 尿道外口位于阴道口的前方,阴蒂后方2cm左右。 4.会阴中心腿perinea!central tendon又图5-34女性外生殖器称会阴体perineal body。 男性位于肛门与阴痰根之间,女性位于肛门与阴道前庭后端之间。 在矢状位上,呈樑形,尖朝上,底朝下,深3~4cm。 附着于此处的肌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阴道括约肌(男性为尿道括约肌)和肛提肌。 会阴中心腮具有加固盆底承托盆内脏器的作用,分挽时此处受到很大的张力而易千破裂,所以要注意保护。 (黄飞)o 第四节盆部解剖操作一、观察辨认盆部结构 (一)盆部体表标志 触诊辨认体表骨性标志:耻骨结节、耻骨联合、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尾骨尖。 (二)观察大、小骨盆及其分界在离体骨盆标本上,自后向前确认低呻、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以及耻骨联合上缘的连线,即大小骨盆之间的界线。 再翻转标本,自下方观察由耻骨联合下缘、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祗结节韧带和尾骨尖所围成的骨盆下口。 (三)观察盆隔盆脯由肛提肌、尾骨肌和盆滕上、下筋膜共同组成(在标本或模型上观察)。 1肛提肌观察肛提肌起、止点,其左右两侧分别起自耻骨联合后面、盆筋膜健弓(又称肛提肌腮弓)和坐骨棘,两侧肌纤维向后下在中线会合,止于尾骨、肛尾韧带和会阴中心腿。 根据肌纤维起止及走行辨认肛提肌各部。 2.尾骨肌于盆隔后份观察尾骨肌,此肌起自坐骨棘,止于低骨和尾骨侧缘,上缘邻梨状肌。 3盆隔上、下筋膜覆盖盆腔各壁的筋膜即盆筋膜,观察其连于耻骨联合后面与坐骨棘之间的索状局部增厚,即盆筋膜胞弓。 盆筋膜向下延续至盆筋膜腿弓处分为两层,覆盖盆脱的上面和下面,分别为盆脯上筋膜和盆脯下筋膜。 (四)观察盆壁肌1闭孔内肌观察闭孔内肌起自闭孔盆面周围的骨面和闭孔膜,肌束向后集中成腿,出坐骨小孔,止于股骨的大转子(可用显示闭孔内肌的特制标本)。 2梨状肌观察梨状肌起自低前孔外侧和低结节韧带,肌束穿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 (五)观察盆筋膜间隙1耻骨后隙可在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上观察,耻骨联合后面与膀胱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所占据的空间即为耻骨后隙。 用手指伸入此间隙探查,上界为腹膜反折部,下界为尿生殖滕。 其内有脂肪及静脉丛。 2直肠系膜可在盆部正中矢状断面、盆部横断面上观察到直肠的周围被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包裹这些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以及埋于其中的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结即为直肠系膜。 注意直肠后方的直肠系膜量多,两侧次之,前方最少。 试着寻找直肠系膜外的直肠系膜筋膜,它紧贴直肠系膜的外面,菲薄透明,其内含有网状纤维束。 最后证实,直肠系膜筋膜的后份与祗前筋膜相贴,两侧的外表与盆丛相贴,前方与直肠膀胱隔(男性)或直肠阴道隔(女性)相连。 (六)观察盆腔脏器与腹膜的配布1男性盆腔脏器和腹膜概观(1)在男性盆腔带腹膜标本上观察:心腹前外侧壁腹膜进入骨盆后,覆盖膀胱的上面及底的上份、精捉和输精管壶腹的上部,继而向后下反折,覆盖直肠中部的前面及上部的两侧面和前面,再向上移行为乙状结肠系膜,并与盆后壁和腹后壁的壁腹膜相续;@膀胱上面的腹膜向两侧移行为盆侧壁腹膜;@探查直肠和膀胱之间的腹膜移行处,即直肠膀胱陷凹,其两侧各有一条腹膜皱襞起自膀胱后面,绕过直肠两侧,向后直达祗骨前面,称直肠膀胱襞,该襞深面为直肠膀胱韧带。 (2)在去腹膜的标本上观察:心膀胱位于盆腔前部,紧贴耻骨联合后面,膀胱尖向上延续为肪正中韧带,输尿管盆部自盆侧壁向下内行向膀胱底;@直肠位于盆腔后部,祗骨前面,上续乙状结肠,下接肛管;@输精管壶腹和精痪紧贴膀胱后面,输精管盆部则自胳外侧襞的外侧,与精索分离后由上方攸°}i'跨过骼血管,再经盆侧壁行向后下内方,跨越输尿管的上方,末端扩大成为输精管壶腹;@前列腺位于膀胱颈下方,腹膜完整时,自骨盆上口向下,看不见该腺。 2.女性盆腔脏器和腹膜概观(l)在女性盆腔腹膜标本上观察:心盆部腹膜毅盖膀胱、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情况与男性相似,但腹膜不裂盖膀胱的后面,而是从膀胱底直接折转至子宫体前面,绕过于宫底至子宫体、子宫颈和阴道穹后部后面,反折至直肠;@探查腹膜由膀胱反折至子宫体处形成的膀胱子宫陷凹,及由子宫体、子宫颈向下经阴道穹后部后面反折至直肠处形成直肠子宫陷凹;@观察直肠子宫襞,即直肠子宫陷凹两侧界,其内为祗子宫韧带。 千子宫两侧缘观察延至骨盆侧壁的双层腹膜皱襞,即子宫阔韧带。 (2)在去腹膜的标本上观察:心膀胱和尿道位于盆腔前部,直肠位于盆腔后部,两者之间有子宫和阴道,子宫两旁有输卯管和卯巢;@输尿管盆部位置与男性近似,但行经子宫颈外侧时,经子宫动脉后下方至膀胱底,要注意观察此处两者的交叉关系。 (七)观察男性盆腔脏器及其毗邻关系 1膀胱观察膀胱形态,注意位于耻骨后方的膀胱下外侧面和膀胱底有无腹膜覆盖,再次用手指探查耻骨后间隙。 观察膀胱与前列腺、输精管壶腹和精禄的毗邻关系。 在剖开的膀胱标本上于膀胱底内面找到输尿管间襞,沿此襞向两侧找输尿管内口,然后在膀胱颈处确认尿道内口,注意此处黏膜与膀胱其他部分黏膜的区别。 2直肠和肛管观察直肠和肛管的分界及直肠祗曲和直肠会阴曲。 在直肠内面标本,观察直肠壶腹黏膜形成的3条直肠横襞,注意中直肠横襞的位置及其与盆内最低腹膜反折线平面的关系。 在标本上,用中指插入直肠内,测定此襞与肛门的距离。 3前列腺观察前列腺形态,其底朝上,与膀胱颈邻接,尖向下止于尿生殖隔上面。 在通过尿道的前列腺切面上,可见尿道从腺中穿过,为尿道前列腺部。 4精襄和输精管盆部在矢状切盆腔标本的膀胱底后面,观察呈不规则痰袋状的精艇及其内侧的输精管壶腹。 由输精管壶腹逆行追踪至其与输尿管交叉处,观察其与输尿管及腹膜的位置关系。 (八)观察女性盆腔脏器及其毗邻关系 1膀胱观察膀胱底与子宫颈的关系,注意子宫俯伏于膀胱上面,其间由膀胱子宫陷凹分隔。 2直肠直肠借直肠子宫陷凹与子宫颈和阴道穹后部分开。 在腹膜反折线以下,直肠前壁与阴道相隔于直肠阴道隔。 3子宫、输卵管和卵巢(1)在腹膜完整的盆腔标本上观察:中子宫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腹膜稷盖子宫的情况,注意子宫哪些部分没有腹膜覆盖,在子宫侧缘处,观察由子宫前、后面移行而来的腹膜,向外侧延伸至盆侧壁而构成的子宫阔韧带;@辨认输卯管,观察输卯管的子宫部、峡部、壶腹部和淜斗四部及其腹腔口和子宫口;@找到阔韧带后层腹膜所包裹的卵巢,在其上端找到连千盆侧壁的卵巢悬韧带,从中追踪卵巢血管至卯巢;@从阔韧带的腹膜前层处找到子宫圆韧带,追踪其经盆侧壁向前外行,至腹股沟管深环处为止。 (2)在剥去盆底腹膜的标本或模型上,于子宫颈两侧找到向后外侧延伸至盆侧壁的子宫主韧带。 在直肠子宫陷凹两侧的直肠子宫襞深面,找到祗子宫韧带。 在子宫颈外侧,子宫主韧带上方,找到跨越输尿管盆部上方的子宫动脉,观察其在子宫侧缘迂曲上行的情况。 4阴道阴道前、后壁相贴,上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二者共同形成环形的阴道穹。 试比较阴道穹前部、侧部和后部的深度,注意阴道前壁与膀胱底和尿道之间有膀胱(尿道)阴道隔;后壁则借直肠阴道隔与直肠分隔。 5输尿管盆部在骼血管前方找到输尿管,向下追至子宫外侧。 在子宫颈外侧,有子宫动脉从上方跨过。 二、解剖盆部的主要血管 盆部的主要血管亦可在标本上观察。 解剖盆部血管神经需先沿骼崝最高点或第3、4腰椎之间进行。 (一)解剖直肠上血管在左骼窝处将乙状结肠牵向左侧,沿乙状结肠系膜右侧用剪刀或慑子尖划开并剥离腹膜,找到肠系膜下动脉,修洁其终末的直肠上动脉,追踪其入盆腔。 注意直肠上动脉和直肠上静脉行走在直肠后方的直肠系膜之中,将直肠牵向前,用慑子清除直肠后方的结缔组织和脂肪,才能修洁并观察到它们的行程和分支。 试着在直肠系膜内,寻找直肠上血管旁的直肠淋巴结。 (二)解剖直肠下血管在直肠的两侧继续清除直肠系膜达盆隔上表面,试着寻找来自两侧,横行穿过直肠系膜筋膜和直肠系膜的直肠下血管,从直肠两侧沿直肠下血管长轴,用慑子暴露追踪血管至盆壁处。 (三)解剖骰正中动脉将直肠推向前,在正中线上用解剖刀切开祗前筋膜,将筋膜向两侧外翻,证实祗前筋膜与狐骨前表面之间有祗正中动脉、祗外侧静脉和祗静脉丛。 (四)解剖男性盆部1用剪刀、摄子配合,沿睾丸动脉向下清理,追踪到腹股沟管深环处。 2.在祗骼关节前方确认骼内动脉,辨认其前、后干。 3沿前、后干用慑子修洁、追踪主要脏支及壁支,其中肪动脉远侧段闭塞,近侧段分支为膀胱上动脉,其余脏支有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和阴部内动脉等,壁支有闭孔动脉、臀下动脉、骼腰动脉、低外侧动脉和臀上动脉。 修洁脏支时应一直追踪至所分布的脏器,可一并清除其伴行静脉。 清理血管时,注意观察随血管分布的淋巴结。 (五)解剖女性盆部l在子宫阔韧带后层腹膜处确认卯巢悬韧带,沿腹部已剖出的卵巢动脉,用慑子向下追溯直至卵巢悬韧带和卵巢。 2.沿腹部已剖出的输尿管向下用摄子游离、追踪至膀胱。 3用解剖刀在子宫颈外侧切开子宫阔韧带,找出子宫动脉,观察该动脉与输尿管的交叉关系,用摄子修洁子宫动脉至其发起处,并追踪子宫动脉在子宫侧缘的分支。 女性盆部其他动脉参考男性盆部的解剖内容。 三、解剖盆部神经 (一)解剖低丛沿腰大肌内侧深面的腰秪干向下追踪,于梨状肌深面用尖颇清理祗丛,观察其组成,可见祗神经前支从祗前孔穿出,交织形成祗丛。 (二)解剖祗交感干和盆神经丛l用慑子清理胀前筋膜,于祗前孔内侧暴露胀交感干,追踪两侧祗交感千至尾骨前方,观察奇神经节。 2.在第5腰椎体前面,再次确认上腹下丛,用慑子向下追踪至祗呻附近,观察其分为左、右腹下神经,将直肠牵拉向一侧,约千第3胀椎水平用慑子清理直肠侧疏松结缔组织,显示盆内脏神经及盆丛。 (三)解剖闭孔神经由腰大肌内侧缘近闭孔神经起始处,用解剖剪、摄去除深筋膜,向下追踪闭孔神经至闭膜管,注意观察其毗邻关系:闭孔神经经骼总动脉后方进入盆腔,沿盆侧壁行于输尿管外侧,居同名血管上方,向,前穿闭膜管至股部。 第五节会阴解剖操作一、标本体位与切口 (一)标本体位仰卧,屈鹘、屈膝悬吊下肢使之分向两边。 也可利用已经解剖完下肢和臀部的标本,取俯卧位,垫高耻骨联合部,进行会阴部解剖和观察。 (二)皮肤切口l自尾骨尖沿会阴缝,环行绕过肛门和阴毅(小阴唇)至耻骨联合下缘,用解剖刀做中央纵行切口。 2再自尾骨尖经左、右坐骨结节折向耻骨联合前缘,做“<”形切口。 3将会阴皮肤翻向耻骨联合前面。 二、解剖尿生殖区(尿生殖三角) (一)解剖阴囊1.用解剖刀从阴毅缝纵行切开阴姬皮肤,观察深层的肉膜。 2.探查会阴浅隙沿阴艇根部向坐骨结节方向切开会阴浅筋膜,将肉膜和会阴浅筋膜翻向外侧。 用手指伸入会阴浅隙,摸清会阴浅筋膜和阴痪肉膜向后越过会阴浅横肌与尿生殖隔下筋膜后缘的相连状态,以及在两侧附着千耻骨弓的情况。 用刀柄向腹前外侧壁的方向探查,可顺利地越过耻骨联合前面,伸到Scarpa筋膜的深面,故会阴浅隙向前开放,通向腹前外侧壁、阴茎和阴毅。 (二)解剖会阴浅隙 1.用摄子和解剖刀剥去Colles筋膜,暴露会阴浅隙。 2解剖阴部神经的分支在坐骨结节内侧的前方,找出阴部神经分出的会阴神经皮支(阴袋或阴唇后神经),以及与其伴行的会阴动脉的分支。 3.解剖会阴浅隙内的3对小肌少会阴浅横肌,位于尿生殖三角后缘处,其肌束由坐骨结节行向会阴中心健(会阴体);@球海绵体肌,肌纤维呈羽毛状,包绕尿道球和尿道海绵体后部,其最前份的纤维终止于阴茎背面;在女性,该肌围绕阴道前庭两侧,并狻盖在前庭球和前庭大腺表面,又名阴道括约肌;@坐骨海绵体肌,位于尿生殖三角的两侧,附着于耻骨下支和坐骨支,并覆盖在阴茎(蒂)脚上。 追踪会阴神经发出至上述3肌的肌支。 4.解剖尿道球或前庭球用解剖刀从中线切开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翻向外侧,显露其深面的尿道球(或前庭球)和尿道海绵体以及阴茎(蒂)脚。 在女性,由前庭球的后端,解剖显露前庭大腺,腺管开口千小阴唇和处女膜间的浅沟内。 5.用解剖刀切断尿道膜部,将尿道球(在女性可移除前庭球和前庭大腺)与尿生殖隔下筋膜分离,显露会阴膜。 先观察会阴膜的形态、质地和附着,后追踪阴茎(蒂)背神经和动脉穿此筋膜前缘处,至阴茎(蒂)背部。 用手将阴茎(蒂)脚从耻骨弓下剥离,显示阴茎(蒂)深动脉在阴茎(蒂)脚深面进入阴茎(蒂)海绵体内。 (三)解剖会阴深隙1用解剖刀沿两侧缘和后缘切开尿生殖滕下筋膜,将其翻向前,暴露会阴深隙。 2用解剖摄精细剖查会阴深隙结构会阴深横肌位于会阴浅横肌的深面,它们之间有尿生殖脯下筋膜隔开,并有支配阴茎(蒂)的动脉和神经经过。 在男性,找出围绕尿道膜部周围的尿道外括约肌和阴部内动脉至阴茎的动脉。 找到尿道球动脉,沿此动脉找出埋藏于深横肌内的尿道球腺。 该腺约豌豆大小,被尿道括约肌毅盖,常难以确认。 清理与阴茎背神经伴行的阴茎背动脉,并在其外侧确认穿尿生殖脱下筋膜而来的阴茎(蒂)深动脉。 在女性,会阴深隙内有会阴深横肌和尿道阴道括约肌等结构,男女两性相似。 三、解剖肛区(肛三角) (—)此区解剖在臀区解剖完毕后进行首先清除此区残留的皮肤,以及附着于胀结节韧带上的臀大肌,证实肛区的周界。 (二)解剖观察坐骨肛门窝用剪刀和摄子钝性分离清除坐骨结节内侧(即坐骨肛门窝内)的脂肪组织,注意不要伤及横过此窝的肛血管和肛神经。 (三)解剖肛门外括约肌用剪刀和摄子钝性分离肛管外周脂肪组织,暴露肛门外括约肌,辨认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浅部和深部。 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与皮肤紧密相连。 (四)解剖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1.在坐骨结节内侧3~4cm处,坐骨肛门窝的外侧壁,由前向后用解剖刀纵行切开阴部管,显露其中的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 2切断祗结节韧带下端,向上翻起,用解剖摄修洁、追踪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至坐骨小孔处,观察它们经坐骨小孔进入坐骨肛门窝的情况。 解剖暴露其主要分支:肛血管、肛神经、会阴神经和会阴血管。 (五)显露坐骨肛门窝各壁用剪刀和摄子钝性修洁坐骨肛门窝内、外侧壁,注意观察裂盖于肛提肌和闭孔内肌的筋膜,注意保留窝前界会阴浅横肌及会阴深横肌后面的筋膜。 最后再检查坐骨肛门窝的形态,用刀柄探查其前隐窝伸向尿生殖隔上方,后隐窝伸向臀大肌的深面,直至祗结节韧带。 (周鸿鹰) 第六节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5-1 患者,男,35岁。 醉酒驾车遭遇车祸,诉盆部和下腹部疼痛,遂送入院。 患者自入院后不曾小便,试插导尿管及膀胱穿剌均导出红色尿液。 查体骨盆挤压分离阳性,结合腹、盆部X线结果,诊断为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临床解剖学问题:(1)该患者什么结构损伤导致血尿? (2)骨盆骨折时,还可能会损伤哪些脏器、血管和神经? 导致什么后果? 病例5-2 患者,男,40岁。 诉肛门右侧发热且疼痛,排便和坐下时疼痛加重。 患者曾有痔疮病史。 医生在检查患者肛周和直肠时发现,当患者用力排便时有内痔脱出;对肛管和直肠进行指诊后发现,患者肛门右侧5点处有一突起物(约2cmx3cm大小),压痛明显。 诊断:内痔脱出合并坐骨肛门窝脓肿。 临床解剖学问题:(1)什么是痔? 内痔和外痔的不同点有哪些? (2)请描述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构成;何为坐骨肛门窝脓肿? (3)在外科治疗坐骨肛门窝脓肿时,哪些神经易受损伤? 如该神经被切断,会影响哪些结构? 病例5-3 患者,女,30岁。 初次怀孕足月临产。 产前B超检查显示为臀位。 分挽过程中产妇述说疼痛加。 剧明显,分挽持续15小时后,从阴道口可见胎儿头顶。 为避免会阴撕裂,医生决定注射麻醉剂麻醉会阴,施行阴道侧切术,以扩大产道下口。 临床解剖学问题:(1)根据会阴的结构特点,说明如果会阴撕裂,哪些结构可能会受损? (2)施行阴道侧切术主要保护什么结构? (3)会阴部有哪些神经支配? 基于对该神经解剖学知识,你认为医生会将麻醉剂注射在什么位置来进行阴部神经阻滞? 病例5-4 患者,男,70岁。 因不能排尿、下腹部饱胀伴胀痛7小时,急诊入院。 患者有前列腺病史。 查体发现患者呈痛苦状,小腹膨胀;患者有膀胱尿洈留,插入导尿管导尿,但插管失败。 医生从耻骨上方向膀胱置入导管排尿。 导尿后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大的前列腺,前列腺沟巳消失。 前列腺B超显示,前列腺大小5.5cmx6. Ocmx5.1cm。 诊断:前列腺良性增生合并急性尿游留。 临床解剖学问题:(I)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及尿猪留的原因是什么? (2)直肠指诊能诊断前列腺良性增生吗? (3)经耻骨上方膀胱置入导管需经过哪些层次结构? 导尿管是否须经腹膜腔进入膀胱? 病例5-5患者,男,31岁。 建筑工人,从脚手架上摔下,骑跨千钢架上,顿感会阴部剧烈疼痛,急送医院救治。 检查发现阴痪肿胀变色,触痛明显,小便量少,仅有几滴血尿。 诊断:尿道挫伤。 临床解剖学问题:(I)患者尿道损伤的可能部位? (2)男性尿道不同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差异及解剖学基础。 (3)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如果本患者有尿液外溢,尿液会外溢至何处? 病例5-6 患者,女,30岁。 因突然出现下腹痛,伴恶心、呕吐、肛门下坠等不适,反复发作3小时就诊。 患者已婚5年,曾有3次入流术史,本次停经8周。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阴道有少噩出血,阴道后穹饱满,穿刺见血液。 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腹肌强直不明显。 诊断: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 临床解剖学问题:(1)宫外孕(输卵管妊娠)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2)如何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3)手术治疗应作何切口,须经哪些层次暴露输卵管,术中如何找输卵管? 病例5-7患者,男,55岁。 诉左下腹隐痛、大便带血且经常不能排空直肠3年。 近期因腹痛加重,并向大腿后部放射,大腿后部肌无力而就诊。 体格检查:肛门和直肠下部指诊发现直肠后壁有一个肿瘤。 诊断:直肠肿瘤转移临床解剖学问题:"。 汾脊柱区由脊柱及其背部和两侧的软组织组成,自上而下分为项区、胸背区、腰区和祗尾区。 软组织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肌层,肌间形成重要的三角有枕下三角、听诊三角、腰上三角和腰下三角。 各区浅层有许多皮神经分布和浅血管供给;深层有重要的动脉如枕动脉、肩脾背动脉、椎动脉和胸背动脉及伴行的静脉,神经主要来自31对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和肩脾背神经。 脊柱的连结特别强调钩椎关节、椎间盘、黄韧带及椎间孔,椎管的毗邻及形态特点。 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表面的三层被膜、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根、脊髓的血管和脊神经脊膜支、椎静脉丛及结缔组织等。 第一节概述—、境界与分区 脊柱区vertebral region也称背区back,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软组织所共同组成的区域,包括项区、胸背区、腰区和祗尾区四部分。 1境界上达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下至尾骨尖。 两侧自上而下为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腋后线、骼峙后份、骼后上棘和尾骨尖的连线。 2分区脊柱区自上而下又可分为:心项区nuchal region:上界为脊柱区的上界,下界为第7颈椎棘突至两侧肩峰的连线。 @胸背区th oracodorsal regi on:上界为项区的下界,下界为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缘至第11肋前份的连线。 @腰区lumbar region:上界为胸背区下界,下界为两骼崝后份和两骼后上棘的连线。 @骰尾区sacral coccyx regi on:是两骼后上棘与尾骨尖三点间所围成的三角区。 二、表面解剖 1肩胖骨scapula肩肿骨背面高耸的骨峙为肩脾冈spine of scapula。 两侧肩脾冈内侧端的连4.尾骨coccyx尾骨尖可在肛门后方2.5cm处臀沟内们及。 5.骼峭iliac crest和骼后上棘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骼峭为骼骨翼的上缘,骼峭后端的突起为骼后上棘,两侧骼后上棘的连线平第2秪椎棘突,两侧骼崝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 左、右骼后上棘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形区(图6-1)。 当腰椎或祗、尾椎骨折或骨盆畸形时,菱形区会变形。 6.第12肋竖脊肌外侧可触及此肋,但有时甚短,易将第11肋误认为第12肋,以致腰部的切口过高,有损伤胸膜的可能。 7沓肋角vertebrocostal angle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肾位千该角深部。 肾发生疾患时,该处常有叩击痛或压痛,也是肾痰封闭常用的进针部位。 第二节层次结构 脊柱区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和脊柱、椎管及其内容物等结构。 —、浅层结构 (一)皮肤厚而致密,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巍和皮脂腺。 (二)浅筋膜致密而厚实,含有较多脂肪,并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 项区上部的浅筋膜含纤维较多,故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 (三)皮神经均来自脊神经后支(图6-2)。 ,肌乳突肌 肩脾背动脉、神经颈浅动脉副神经 脊神经后支的皮支菱形肌 听诊三角 外斜肌 1项区颈神经后支较为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 枕大神经great er occipita l n erve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上项线下方、斜方肌的起点处浅出,伴枕动脉的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 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在名称上看似相关,但枕小神经是颈神经前支所构成的颈丛的分支。 第3枕神经third occip ital nerve是第3颈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于项区上部的皮肤。 2胸背区和腰区胸、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在棘突两侧浅出,上部皮神经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走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区和腰区的皮肤。 第12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可分布至臀区。 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臀上皮神经superior clunial nerve,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越过骼崝,分布至臀区上部。 臀上皮神经在骼啃上方浅出处比较集中,此部位在竖脊肌外侧缘附近。 腰部急剧扭转时,该神经易受损伤,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低尾区祗、尾神经后支的皮神经在骼后上棘至尾骨尖连线上的不同高度,分别穿臀大肌起始部浅出,分布至祗尾区的皮肤。 其中第l~3祗神经后支的皮支组成臀中皮神经。 (四)浅血管 项区的浅动脉主要来自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脾背动脉等的分支;胸背区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脾背动脉和胸背动脉等的分支;腰区来自腰动脉的分支;祗尾区来自臀上、下动脉等的分支。 各动脉均有伴行的静脉。 二、深筋膜 项区和胸背区的深筋膜较薄弱,祗尾区的深筋膜与祗骨背面的骨膜相愈着。 第12肋与骼峙之间的深筋膜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图6-3),被称为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 胸腰筋膜后层覆于竖脊肌的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胞膜相愈着,向下附于骼峙,内侧附千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着,形成竖脊肌鞘。 胸腰筋膜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着,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健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骼崝。 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lumbocostal ligament。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胸腰筋膜前层位于腰方肌前面,又称腰方肌筋膜,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千骼腰韧带和骼暗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图6-3)。 腹横肌 背阔 下后锯肌 腰方 胸腰筋膜中层 L1椎棘突 胸腰筋膜后层棘上韧带 三、肌层 脊柱区的肌可分为浅层肌、中层肌和深层肌。 (一)浅层肌包括斜方肌trapezius、背阔肌latissimus dors]和腹外斜肌后部。 斜方肌位于项区和胸背区上部宽大的扁肌,由副神经支配。 肌的血供丰富,主要来自颈浅动脉和肩肿背动脉,其次来自枕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 该肌可供肌瓣或者肌皮瓣作移植。 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 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以及腰动脉的分支,以肩脾线为界,其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 在临床上,该肌可以胸背动脉为蒂,做成转移或游离肌瓣或者肌皮瓣。 (二)中层肌 中层肌有肩脾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图6-2)。 上、下后锯肌参与呼吸运动。 (三)深层肌常被称为脊柱固有肌,由一群相互分离、长短不一,相互重叠的肌组成,位于椎骨棘突两侧,具有广泛的起点和止点,从祗骨延伸到颅底,均接受脊神经后支的支配,总的作用是使脊柱伸直、回旋和侧屈。 夹肌spleniu s位千颈部的后外侧份,裂盛竖脊肌的颈部。 竖脊肌erec tor spinae位于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和脊柱区深筋膜的深面,是背深肌中最长、最粗大的肌,以腰部和下胸部最为明显。 依照肌纤维的位置和起止点,竖脊肌可分为外侧的骼肋肌,中间的最长肌和内侧的棘肌(图6-4)。 竖脊肌由脊神经后支呈节段性支配。 横突棘肌transversospinales位于椎骨棘突与横突之间的沟槽内,位置最深,紧靠椎骨。 由浅至深依次又分为下后锯肌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 半棘肌颈部的深面为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竖脊肌斜肌和头下斜肌组成的枕下肌。 由脊柱区的肌形成的重要三角有:枕下三角s ubocc i pital trian gl e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 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图6-5)。 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图6-4夹肌及竖沓肌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枕大神经行千其间。 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 椎动脉穿寰椎横突孔后转向内侧,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再穿寰枕后膜进入椎管,最后经枕骨大孔入颅。 颈椎的椎体钩发生骨质增生或枕下肌痉挛可压迫椎动脉,头部过分向后旋转也可延长椎动脉在枕下三角的行程,引起脑供血不足。 枕下神经是第1颈神经的后支,在椎动脉与寰椎后弓间穿出,行经枕下三角,支配枕下肌(图6-5)。 听诊三角trian gle of au sc ult a ti on也称肩脾旁三角triangl e of parascapula,位千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肿骨下角内侧的肌间隙。 其内上界为斜方肌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脾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图62)。 三角的底为薄层脂肪组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表面稷以皮肤和浅筋膜,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晰的部位。 为方便听诊,可将肩肿骨牵向前外,使三角的范围扩大。 第六章杳柱区 枕动脉 夹肌头上斜肌枕下三角 椎动脉 头下斜肌 夹肌 腰上三角superior lumbar triangle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下方。 其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内斜肌后缘相距较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健膜,健膜深面有3条与第12肋平行排列的神经。 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subcostal nerve、骼腹下神经山ohypogastric nerve和骼腹股沟神经山oinguinal nerve(图6-6)。 }健膜的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肾手术的腹膜外入路必经此三角。 当切开腿膜时,应注意保护上述3条神经。 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野,常需切断腰肋韧带,将第12肋上提。 此时,应注意保护好胸膜,以免损伤造成气胸。 腰上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若经此三角向后突出,则形成腰茄。 腰下三角inferi or lumbar triangle由骼帷、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图6-6)。 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疫以皮肤和浅筋膜。 此三角为腹后壁的又一蒲弱区,也会发生腰茄。 在右侧,三角前方与阑尾和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三角区有明显压痛。 四、深部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项区主要由枕动脉、肩脾背动脉和椎动脉等供血;胸背区由肋间后动脉、胸背动脉和肩脾背动脉等供血;腰区由腰动脉和肋下动脉等供血;祗尾区由臀上、下动脉等供血。 1.枕动脉occipital artery起自颈外动脉的后壁,向后上经颇骨乳突内面进入项区,在夹肌深面和半棘肌外侧缘处,越过枕下三角分出数支。 本干继续向上至上项线高度,在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间浅出,与枕大神经伴行,分布至枕部。 分支中有一较大的降支,向下分布至项区诸肌,并与椎动脉和肩脾背动脉等分支相互吻合,形成动脉网。 将枕动脉在半棘肌外侧缘处切断,与枕下三角内的椎动脉第三段作端侧吻合,可治疗因颈椎骨质增生所致的椎动脉受压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2肩胖背动脉dorsal scapular artery起自锁骨下动脉或甲状颈干,向外侧穿过或越过臂丛,经中斜角肌前方至肩脾提肌深面,与同名神经伴行转向内下,在菱形肌深面下行,分布至项、背肌和肩带肌,并参与形成肩肿动脉网。 有时肩脾背动脉与颈浅动脉共干起自甲状颈干,该共干称颈横动脉transverse cervical a rtery。 3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沿前斜角肌内侧上行,穿第6~1颈椎横突孔,继经枕下三角入颅。 按其行程可分为4段:第1段自起始处至入第6颈椎横突孔以前;第2段穿经第6~I颈椎横突孔;第3段经枕下三角的椎动脉沟和枕骨大孔入颅;第4段为颅内段(图6-7)。 第1第 椎动脉~第3颈神经后支 第3颈神经前' 第7颈椎棘突 椎动脉旁有丰富的交感神经丛。 颈椎骨质增生可导致第2段椎动脉受压迫,引起颅内供血不足,即所谓的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周围有静脉丛,向下汇成椎静脉。 4胸背动脉thoracodorsal artery是肩脾下动脉的终支之一,肩脾骨外侧缘在背阔肌和前锯肌之间下行,支配邻近的肌。 (二)静脉脊柱区深部静脉与动脉伴行。 项区静脉汇入椎静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胸背区静脉经肋间后静脉汇入奇静脉,部分汇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腰区静脉经腰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低尾区静脉经臀区静脉汇入骼内静脉。 脊柱区深静脉可通过椎静脉丛,广泛的与椎管内外、颅内以及盆部等处的深静脉相交通。 (三)神经脊柱区神经主要来自31对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和肩脾背神经。 1.音神经后支posterior ramus of spinal nerve自椎间孔处由脊神经分出后,进一步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支配脊柱区皮肤和深层肌(图6-8)。 脊神经后支分布的节段性明显,故手术中横断背深层肌时,不会引起肌瘫痪。 交感神经节 交通支 脊膜支 脊神经节-厂沪三今之乙衫佥忑、少夕7-----前根后内侧支一7丁-l/-岱l. I玄-//III\WI,-/JI/.歹/背肌腰神经后支向后行,绕下位椎骨上关节突外侧,经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至横突间肌内侧缘,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 后内侧支在下位椎骨上关节突根部的外侧斜向后下,经腰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至椎弓板后面转向下行,分布至背深肌和脊柱的关节突关节等。 第5腰神经后内侧支经第5腰椎下关节突的下方,向内下行;后外侧支在下位横突背面进入竖脊肌;然后两支在肌的不同部位穿胸腰筋膜浅出,斜向外下行。 第1~3腰神经的后外侧支参与组成臀上皮神经,跨越骼峙后部达臀区上部。 从上述可见,腰神经后支及其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分别经过骨纤维孔、骨纤维管或穿胸腰筋膜裂隙。 正常情况下,这些孔、管或裂隙有保护血管和神经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这些孔道会变形和变窄,压迫血管和神经,是腰腿痛常见的椎管外病因之一。 (1)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方,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垂直。 其上外侧界为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下界为下位椎骨横突的上缘,内侧界为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外侧缘。 骨纤维孔的体表投影相当于同序数腰椎棘突外侧下述两点的连线上:上位点在第1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2.3cm,下位点在第5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3.2cm。 (2)腰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的骨沟处,自外上斜向内下,由前、后、上、下四壁构成。 前壁为乳突副突间沟,后壁为上关节突副突韧带,上壁为乳突,下壁为副突。 管的前、上、下壁为骨质,后壁为韧带,故称为骨纤维管。 但有时后壁韧带骨化,则形成完全的骨管。 骨纤维管的体表投影在同序数腰椎棘突下外方的两点连线上:上位点在第1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约2.1cm,下位点在第5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约2.5cm。 2.副神经accessory nerve来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点处斜向外下,经枕三角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处,伴C34前支经斜方肌深面进入该肌。 3.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 nerve起自臂丛后束,与同名动脉伴行,沿肩脾骨外侧缘下行,支配背阔肌。 4肩脾背神经dorsal scapular nerve起自臂丛锁骨上部,穿中斜角肌向外下至肩脾提肌深面,继续沿肩肿骨内侧缘下行,与肩肿背动脉伴行,支配肩脾提肌和菱形肌。 五、沓柱 (一)椎骨及其连结各部椎骨和骨连结的特点巳在《系统解剖学》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突出以下几方面。 1钩椎关节第3~7颈椎椎体上面的外侧缘有明显向上的崝样突起,称椎体钩uncus of vertebral body或钩突;椎体下面外侧缘的相应部位有呈斜坡样的唇缘。 相邻颈椎的椎体钩和唇缘共同组成钩椎关节uncovertebraljoint(图6-9),又称Luschka关节。 椎体钩限制上一椎体向两侧移位,增加颈椎椎体间的稳定性,并防止椎间盘向外后方脱出。 椎体钩外侧为横突孔内的椎动、静脉及其交感神经丛,后方有脊髓颈段,后外侧部参与构成颈椎间孔的前壁(图6-9,图6-颈神经后支10)。 故椎体钩不同方向的骨质增生会压迫上述相应颈神经前支结构,引起椎动脉型、脊髓型、神经根型和混合型等颈图6-9颈部钩椎关节及其毗邻椎病的不同表现。 椎间颈神经. 芳尸横突孔 椎血前支-----;/-A,~I们,坒'.\..;J'·:..ll.__,今纠椎体钩2.惟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椎间盘是运动节段的纤维软骨连接,占脊柱全长的1/4,出现在C2-C3到L5-SI共23个,可以压缩,拉伸和旋转运动。 目前证明仅纤维环表面有细小血管供应及窦椎神经支配,为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其营养来自终板的扩散,扩散障碍导致椎间盘退变。 随年龄增长易发生退行性变,过度负重或用力不当会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以第4~5腰椎间者最为多见。 由千椎间盘前方有宽的前纵韧带,后方中部有窄的后纵韧带加强,后外侧薄弱并对向椎间孔,故髓核常向后外侧脱出,压迫脊神经或脊韵。 颈椎间盘的后外方有椎体钩加固,胸段脊柱活动幅度小,故颈、胸段的椎间盘突出症较腰段少见。 3.黄韧带ligamenta flava是连于相邻两椎弓板之间的弹性结缔组织,其厚度和宽度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差异:颈段菏而宽,胸段窄而稍厚,腰段最厚。 腰穿或硬膜外麻醉,需穿经此韧带方达椎管。 两侧黄韧带间在中线处有一窄隙,有小静脉穿过。 随年龄增长,黄韧带可出现退变、增生和肥厚,。 第六章杳柱区 以腰段为多见。 脉椎管内支和椎间静脉上支通过;下孔较窄,内有椎间静脉下支通过。 任何骨性或纤维性病变都可造成椎间孔的狭窄,压迫脊神经。 (三)椎管 椎管vertebral canal是椎骨的椎孔和倾骨的祗管借骨连结形成的骨纤维性管道,上通过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祗管裂孔(图6-12,图6-13)。 椎管的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 椎管胀段由融合的祗椎椎孔连成,所以完全是骨性管道。 椎管的形状和椎管内容物的配布是相关的,一般将椎管分为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 中央椎管是指脊髓及其被膜所占位置;神经根管是指椎管外侧部脊神经根所占部位,临床上又称侧隐窝。 其前壁是椎体和椎间盘后外侧,后壁为上关节突、黄韧带,外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 侧隐窝正常前后径为3~Smm,<3mm为侧隐窝狭窄,>5mm侧隐窝肯定不狭窄。 椎内静脉丛 ,-,'I"'-人心人口',-广,“^/A? ·-~`、,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外膜;鑫;玄丫一飞`'L.,, c!、思\\\I/1三;气§/彦,«/脊神经节脊叶红IJ V/J!"._~、迅一-===-勹二竺宁72忽',``症还膜蛛网膜下隙~立袅袋凳),'1的'(又\之霓';}脊神经后根硬啋1硬勹膜/:S:,譬启,芝玄脊髓蛛::膜脊膜固6-12椎管及椎管内容物经第5颈椎平面(上面观) 神经前根 淉、),、脊神经后支1(、脊神经后根 脊神经后外侧支脊简蛛网膜硬膜下隙 脊神经后内侧支硬脊膜蛛网膜下隙软脊膜黄韧带硬膜外隙图6-13椎管及椎管内容物经第3腰椎平面(上面观) 在横断面上,各段椎管腔的形态和大小不完全相同。 颈段上部近枕骨大孔处近似圆形,往下逐渐演变为三角形,矢径短,横径长;胸段大致呈椭圆形;腰段上、中部由椭圆形逐渐演变为三角形;腰段下部椎管的外侧部逐渐出现侧隐窝,使椎管呈三叶草形;祗段呈扁三角形。 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如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或肥厚等,均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六、椎管内容物 椎管内有脊髓及其表面的三层被膜、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根、椎静脉丛及结缔组织等。 (—)音髓被膜和音膜腔脊髓表面被覆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为硬脊膜、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 各层膜间及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均存在腔隙,由外向内依次有硬膜外隙、硬膜下隙和蛛网膜下隙。 齿状韧带denticulate li gamen t为软脊膜向两侧伸出的三角形结构,额状位,介于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图6-15)。 其外侧缘形成三角形齿尖,与硬脊膜相连,有维持脊髓正常位置的作用。 据统计,齿状韧带每侧有15~22个。 2.沓膜腔 (I)硬膜外隙epidural space:是位千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其内填有脂肪、椎内静脉丛、脊神经脊膜支和淋巴管等,并有脊神经根及其伴行血管通过,正常时呈负压(图6-12,图6-13)。 此隙腰神经后根腰神经前根第3腰神经尾图6-14硬沓膜和沓髓蛛网膜下端图6-15软脊膜与齿状韧带(前面观) 上端起自枕骨大孔,下端终于祗管裂孔。 由于硬脊膜紧密附着于枕骨大孔边缘,故此隙与颅内腔隙并不交通。 临床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隙,以阻滞硬膜外隙内的脊神经根。 针穿入硬膜外隙后,因存在负压,会有抽空感,这与穿入蛛网膜下隙时有脑脊液流出并呈正压的情况不同。 硬膜外隙被脊神经根分为前、后两隙。 前隙窄小,后隙较大,内有脂肪、静脉丛和脊神经根等结构。 在中线上,前隙有疏松结缔组织连于硬脊膜与后纵韧带之间,后隙有纤维隔连于椎弓板与硬脊膜后面。 这些纤维结构在颈段和上胸段出现率较高,且有时较致密,可能是导致硬膜外麻醉会出现单侧麻醉或麻醉不全的解剖学因素。 祗段硬膜外隙上大下小,前宽后窄,硬脊膜紧靠祗管后壁,间距仅为0.10-0.15cm,故祗管麻醉时应注意入针的角度。 硬脊膜毅平第2祗椎高度变细,裹以终丝,其前、后有结缔组织纤维索把它连千秪管前、后壁,且结合较紧,似有中隔作用,而且隙内充满脂肪,这可能是祗管麻醉有时也会出现单侧麻醉的解剖学原因。 在祗管内,祗神经(根)列千硬膜外隙内,包被由硬脊膜延伸而成的神经鞘(图6-16)。 第1~3祗神经鞘较厚,周围脂肪较多,可能是祗神经麻醉不全的解剖因素。 祗管裂孔至终池下端的距离平均为5.7cm。 (2)硬膜下隙subdural space:是位于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的潜在腔隙,内有少量液体,与脊神经周围的淋巴隙相通。 (3)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 d space:位千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 在活体,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向上经枕骨大孔与颅内蛛网膜腔相通,向下达第2骰椎高度。 脊髓蛛网膜向两侧包裹脊神经根形成含有脑脊液的脊神经周围隙。 蛛网膜下隙在第1腰椎至第2祗椎高度扩大,形成终池terminalci stern,池内有腰、祗神经根构成的马尾cauda equina和软脊膜向下延伸形成的终丝filum terminale。 由千成人脊髓下端大约平第1腰椎下缘,而马尾浸泡在终池的脑脊液中,故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腰椎穿刺或麻醉,将针穿至终池,一般不会损伤脊髓和马尾(图6-17)。 硬脊膜襄下端祗神经后支怔神经节腰穿进针部位一—图6图-16-176腰硬膜外隙进针部位第5第怔神经4骰神经。 小脑延髓池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属颅内的蛛网膜下隙。 临床进行穿刺是在项部后正中线上,从枕骨下方或第2颈椎棘突上方进针,经皮肤、浅筋膜、深筋膜、项韧带、寰枕后膜、硬脊膜和蛛网膜而到达该池。 成人由皮肤至寰枕后膜的距离为4~Scm。 穿刺针穿经寰枕后膜时有阻挡感,当阻力消失,有脑脊液流出时,表明针巳进入小脑延髓池。 穿刺时应注意进针的深度,以免损伤延髓。 (二)沓神经根 1行程和分段脊神经根丝离开脊髓后,即横行或斜行于蛛网膜下腔,汇成脊神经前根和后根,穿蛛网膜翍和硬脊膜袭,行于硬膜外隙中。 脊神经根在硬脊膜檄以内的一段,为蛛网膜下隙段;穿出硬脊膜襄的一段,为硬膜外段。 椎间盘突出时,为了减轻受压脊神经根的刺激,患者常常处于强迫的脊柱侧弯体位。 此时,脊柱。 沟动、静脉 脊髓前静脉 脊愤前动脉 神经节 脊神经脊髓蛛网膜 前根动脉沿脊神经前根至脊髓,发出分支与脊髓前动脉吻合,并分出升、降支与相邻的前根动脉相连。 前根动脉主要供应下颈节以下脊髓的腹侧2/3区域,其数量不等,少于后根动脉,较多出现在下颈节、上胸节、下胸节和上腰节,其中有两支较租大:一支出现在颈5~8和胸1~6节,称颈膨大动脉,供应颈5~胸6节的脊髓;另一支出现在胸8~12和腰l节,以胸11节为多见,称腰祗膨大动脉,主要营养胸7节以下的脊髓。 在暴露肾动脉以上的降主动脉或行肋间后动脉起始部的手术时,应注意保护这些血管,以免影响脊髓的血供。 在行主动脉造影时,如造影剂进入腰祗膨大动脉,可能阻断该部脊髓的血液循环,有导致截瘫的可能。 后根动脉沿脊神经后根至脊髓,与脊髓后动脉吻合,分支营养脊髓侧索的后部(图6-20)。 脊髓表面有连接脊髓前、后动脉,前、后根动脉和两条脊髓后动脉的环状动脉血管,称动脉冠,可发出分支营养脊髓的周边部。 营养脊髓的动脉吻合,在胸4和腰1节常较缺乏,故此2段脊髓为乏血区,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 2静脉脊髓表面有6条纵行静脉,行千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和前、后外侧沟内。 纵行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互相吻合,并穿硬脊膜与椎内静脉丛相交通。 3沓神经沓膜支meningeal branch of spinal nerve也被称为窦椎神经sinuvertebral nerve或Luschka神经。 窦椎神经由脊根(起自脊神经或脊神经节)和交感根(起自后交通支或脊神经节)组成,其纤维成分有感觉纤维(传导痛觉和本体感觉)和交感纤维。 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向上围绕椎弓根基底,行向椎管前面中线。 发出分支至后纵韧带、骨膜、硬膜外间隙的血管及硬脊膜,并发分支至椎间盘。 脊膜支受刺激可引起腰部及股后肌群反射性痉挛及腰腿痛。 切断脊膜支可使椎间盘、后纵韧带、硬脊膜的本体感觉丧失(见图6-12,图6-13)。 (四)椎静脉丛 分为椎外静脉丛external vertebral plexus和椎内静脉丛internal vertebral plexus(图6-21)。 椎间盘 椎体静脉 椎外前静脉丛 椎间盘 椎外静脉丛位于椎管之外,前组在椎体的前方,后组在椎骨的后方。 前组在椎体后方和后纵韧带的两侧,大致为两条纵行的静脉丛,收集来自椎体的静脉;后组位于椎弓和黄韧带的深面。 两侧之间有吻合支相连。 椎外静脉丛收集椎体和邻近肌的静脉,注入颈深静脉丛、肋间静脉、腰静脉和胀外侧静脉。 这些静脉及交通支多无静脉瓣,可容许血液反流。 椎内静脉丛位于椎管内,分布于椎骨骨膜与硬脊膜之间。 椎内静脉丛收集脊箭、椎骨和韧带的静脉血,向上与颅内的枕窦、乙状窦、基底丛等有吻合,并与椎外静脉丛有广泛的交通。 由于椎静脉丛不仅沟通上、下腔静脉系,而且与颅内有直接交通,故某些盆腔、腹腔或胸腔的感染、肿瘤或寄生虫卵等,可不经肺循环而直接通过椎静脉丛侵入颅内。 当咳嗽或呕吐时,腹内压突然增高,迫使下腔静脉不能正常受纳腹腔和盆腔的静脉血流,瞬间血流可经祗外侧静脉、腰静脉和肋间静脉反流,再经椎外静脉丛注入上腔静脉。 由于椎内静脉丛位于椎管内,环境恒定,因而不受腹压变化的影响。 (潘爱华) 第三节脊柱区解剖操作—、切口 1.人体标本取俯卧位,颈下垫高,使项部呈前屈位。 2用手触摸枕外隆凸、上项线、乳突、第7颈椎棘突、肩脾冈、肩峰、肩脾骨下角、第12肋、胸腰椎棘突、祗正中崝、骼峭、骼后上棘、祗角等骨性标志。 3在人体标本上模拟腰椎穿剌将穿刺针从第4与第5腰椎棘突之间刺入,进针缓慢,体会进针感。 穿剌针依次穿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进入椎管,再穿通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 当穿通黄韧带和硬脊膜时,有明显的突破感。 活体穿刺时,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会有脑脊液流出。 4切开皮肤前,先用摄子尖或彩色笔在切口上画线,再用解剖刀沿线做如下5条皮肤切口(见图0-7)。 (I)背部中线切口:自枕外隆凸沿正中线向下直到祗骨后面中部。 (2)枕部横切口:自枕外隆凸沿上项线向外侧直到乳突。 (3)肩部横切口:自第7颈椎棘突向外侧直到肩峰,再垂直向下切至胧骨中段三角肌止点,然后向内侧环切上臂后面皮肤。 (4)背部横切口:平肩脾骨下角,自后正中线向外侧直到腋后线。 (5)骼峙弓形切口:自祗骨后面中部向外上方沿骼峙弓状切至腋后线(此切口不可太深,以免损伤由竖脊肌外侧缘浅出在浅筋膜中跨骼峭行于臀部的臀上皮神经)。 5条切口将背部两侧的皮肤分为上、中、下3片,将3片皮肤连同背部浅筋膜一起分别自内侧翻向外侧。 上片翻至斜方肌前缘,中片和下片翻至腋后线。 在翻皮片的过程中,注意背部皮肤的厚薄、质地和活动度。 二、层次解剖 (一)解剖浅层结构 解剖皮神经在背部正中线两侧的浅筋膜中,用摄子寻找从深筋膜穿出的脊神经后支的皮支。 在背上部,胸神经后支靠近棘突处穿出;在下部,胸神经后支在近肋角处穿出。 第1~3腰神经后支从竖脊肌外侧缘浅出,越骼峙至臀部,形成臀上皮神经(见图6-2)。 第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最长,可平肩肿冈寻找和辨认。 在枕外隆凸外侧2~3cm处斜方肌的枕骨起始部,用剪刀小心分离刚穿出的枕大神经,它上行至枕部(见图6-2,图6-5)。 (二)解剖深层结构 1.解剖斜方肌和背阔肌用剪刀清除斜方肌和背阔肌表面的筋膜,并修洁这两块肌。 在项部,清理到斜方肌外侧缘时不能再向前外剥离,以免损伤副神经和颈丛的分支。 在修洁背阔肌下份时,注意背阔肌的腿膜与胸腰筋膜融合在一起。 在腰部外侧,背阔肌的前方,修出腹外斜肌的后缘。 2.观察浅层肌之间的三角在斜方肌的外下缘、背阔肌的上缘和肩脾冈的脊柱缘之间,找到听诊三角(见图6-2)。 在背阔肌的外下缘、骼峙和腹外斜肌的后缘之间,找到腰下三角,证实其深面是腹内斜肌(见图6-6)。 (2)从背阔肌的外下缘紧贴其深面插入刀柄,向内上方钝性分离。 再沿背阔肌的肌性部与腮膜部的移行线外侧1cm处纵行切开背阔肌,翻向外侧。 注意:观察并切断背阔肌在下位3~4肋和肩脾骨下角背面的起点。 接近腋区可见胸背神经、动脉和静脉进入背阔肌深面,清理并观察。 4.解剖中间肌和腰上三角(1)在肩肿骨上方和内侧用剪刀修洁肩胖提肌和菱形肌,沿后正中线外侧1cm处,切断菱形肌,向外下位翻开,显露位于棘突和第2~5肋之间的上后锯肌。 注意:在肩脾提肌和菱形肌深面解剖寻找肩脾背神经和血管。 沿后正中线外侧!cm处切断上后锯肌,翻向外侧。 在胸背部和腰部移行处修洁很蒲的下后锯肌。 沿背阔肌的切断线切开下后锯肌,翻向外侧。 (2)观察腰上三角由下后锯肌的下缘、竖脊肌的外侧缘和腹内斜肌的后缘共同围成(见图6-6)。 有时第12肋也参与围成,则成四边形区域。 5解剖背筋膜深层 (I)用剪刀修洁夹肌、竖脊肌表面的筋膜。 注意:此层筋膜在颈部和胸部比较蒲弱,并与斜方肌深面的筋膜融合。 清除颈、胸部的筋膜即可观察夹肌的起止点。 注意:此层筋膜在腰区特别增厚,被称为胸腰筋膜后层。 (2)解剖并观察胸腰筋膜:沿竖脊肌的中线,用解剖刀纵行切开胸腰筋膜后层,翻向两侧,显露竖脊肌;将竖脊肌牵拉向内侧,观察深面的胸腰筋膜中层,体会竖脊肌鞘的组成(见图6-3)。 在胸腰筋膜中层的深面,还有腰方肌和胸腰筋膜的前层,暂时不要解剖。 6.解剖竖沓肌和横突棘肌竖脊肌纵列于脊柱的两侧,是背部深层的长肌,下方起自胀骨的背面和骼峭的后部,向上分为3列:CD外侧列是骼肋肌,止于各肋戏)中间列为最长肌,止千椎骨的横突,上端止千乳突;@内侧列为棘肌,止千椎骨的棘突,小心钝性分离竖脊肌的三列纤维;@将竖脊肌的各部肌束,由棘突、横突和肋角的骨剥离,翻向下,观察位于椎骨横突与棘突之间的横突棘肌。 7.解剖枕下三角在项部与胸背部的移行处沿中线外侧切断夹肌的起点,翻向外上方;再将其深面的半棘肌从枕骨附着部切断,翻向下方。 清理枕下三角,注意观察:其内上界是头后大直肌;外上界是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 枕下三角内有由外侧向内侧横行的枕动脉,其下缘有枕下神经穿出,支配枕下肌(见图6-5)。 8.解剖椎管 (I)用咬骨钳咬断椎板,打开椎管:使标本的头部下垂,垫高腹部。 清除各椎骨和低骨背面所有附着的肌,保存一些脊神经的后支,留以后观察其与脊髓和脊神经的联系。 在各椎骨的关节突内侧和抓骨的秪中间蜡内侧纵行锯断椎弓板,再从上、下两端横行凿断椎管的后壁,掀起椎管后壁,观察其内面椎弓板之间的黄韧带。 (2)观察椎管内内容物(见图6-12,图6-13,图6-16):椎管壁与硬脊膜之间是硬膜外隙,用剪刀小心清除隙内的脂肪和椎内静脉丛,注意观察有无纤维隔存在;沿中线纵行剪开硬脊膜,注意观察和体会硬脊膜与其深面菲蒲透明的蛛网膜之间存在潜在的硬膜下隙e提起并小心剪开蛛网膜,打开蛛网膜下隙及其下端的终池。 认真观察脊髓、脊髓圆锥、终丝和马尾等的结构特征。 紧贴脊髓表面有软脊膜,含有丰富的血管。 寻找并观察在脊髓的两侧由软脊膜形成的齿状韧带,体会其作用和临床意义。 最后,用咬骨钳咬除几个椎间孔后壁的骨质,认真分辨椎间盘、后纵韧带、脊神经节、脊神经根、脊神经脊神经前支和后支等重要解剖结构,体会可能造成压迫脊神经的因素。 (潘爱华) 第四节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6-1 患者,男,21岁。 在车祸中头部被撞。 患者诉下肢感觉和随意运动消失,上肢运动功能也受影响,手部尤为严重,被送入医院救治。 脊柱X线摄片显示:第6和第7颈椎发生了严重的脱位。 诊断:第6、7颈椎脱位。 手术治疗:实施了脊柱切开复位术,将第6和第7颈椎椎体复位钢板固定在一起,使之恢复正常解剖位置。 术后通过佩戴项圈固定颈部保持疗效,患者约在手术后1天开始活动上肢和坐立。 临床解剖学问题:(1)该患者颈椎的哪些部位发生了脱位? 损伤及治疗过程可能影响哪些固定椎骨的韧带? (2)患者截瘫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还有哪些生理功能可能不再受意识支配? 病例6-2 患者,女,30岁。 近半年来感觉双手虚弱无力,先是右手乏力,然后左手软弱无力。 在感觉无力之前,右手小指曾被贵斗烫伤和刀片划伤,但两次均无痛觉。 查体发现双手肌肉萎缩,掌骨明显突出,患者手不能做手指收展运动和拇指内收运动。 双手尺侧痛觉缺失,痛觉缺失区向上延至前臂尺侧半,臂内侧1/3痛觉缺失。 右侧上脸轻度下垂,右侧瞳孔缩小,右侧面部潮红。 诊断为脊髓空洞症。 临床解剖学问题:(1)脊髓空洞症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2)为什么会出现双手感觉障碍和手肌萎缩? 如何解释渐进性发展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3)出现右侧上脸垂和瞳孔缩小的原因是什么? 病例6-3 患者,女,5岁。 因发热、咳嗽、呕吐入院。 询间病史,患儿数日前开始有低烧、咳嗽、喉咙痛。 现症状加重,并出现剧烈头痛,急送就医。 查体发现患儿精神萎靡,体温39.8"C;颈僵直。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疑为流行性脑膜炎。 拟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化验,以明确诊断。 临床解剖学问题: (1)行腰椎穿刺时骼骨重要的骨性标志有哪些? (2)腰椎穿剌应在哪里进行? 行腰穿时,为什么要求患者尽可能屈背? (3)腰椎穿刺需经过哪些层次结构? 与硬膜外麻醉的进针有何不同? 病例6-4 患者,男,50岁。 1周前患者举重箱子之时,突发下腰背部和臀部疼痛,第二天加重。 1周来疼痛在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患者无腿部疼痛和感觉异常,无大小便功能改变、发热。 查体结果显示:急性腰肌劳损。 临床解剖学问题:(1)导致该患者腰背部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腰肌劳损中哪些腰部肌肉易累及? 患者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和体征? 病例6-5 患者,男,30岁。 患者背部被刺伤致两下肢运动丧失。 数日后左腿运动障碍略有恢复,1月后左腿运动基本恢复,但右下肢完全瘫痪。 体格检查:左侧躯干剑突水平以下和左下肢痛、温觉丧失,但右侧痛温觉完好;右下肢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以及精细触觉(如两点辨别觉和纹理觉)丧失,但左下肢正常;右下肢无随意运动,脾反射亢进,Babins如征阳性。 诊断:胸髓右侧半横断。 临床解剖学问题:(1)脊髓损伤可能发生在哪个节段? 请解释出现上述症状的解剖学基础。 (2)胸椎刺伤可能位于什么位置? (贺桂琼侯志勇) 第七章上肢 第一节概述 上肢upper limb与动物前肢同源,连于胸廓外上部。 上肢既是劳动的工具,也是劳动的产物,与下肢相比,构造上有如下特点:骨骼轻巧,关节毅蒲而松弛,无坚韧的侧副韧带,肌数目多且细长,运动更为灵活。 一、境界与分区 上肢通过肩部与颈、胸和背部相接。 其中,与颈部的界线是锁骨上缘外1/3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 与胸、背部的分界分别为三角肌前、后缘上端与腋前、后襞下缘中点的连线。 上肢分为肩、臂、肘、前臂、腕和手6部。 进而,肩再分为腋区、三角肌区和肩脾区;手再分为手掌、手背和手指三区;其余各部再分为前、后两区。 二、表面解剖 (—)体表标志 1肩部肩峰acromion为上肢最高点的骨性标志,位于肩关节的上方。 沿肩峰向后内,可摸到肩脾冈spin e of scapula,向前内可触及锁骨clavicle。 喙突coracoid process位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的锁骨下窝内,于此窝深部可们及。 脓骨大结节great tube rcle of h ume ru s可于肩峰的前下外侧摸到。 腋前襞anterior axill扣-y fold主要由胸大肌下缘构成,形成腋窝底的前界;腋后襞posterior axilla1-y fold的深部主要是大圆肌和背阔肌的下缘,构成腋窝底的后界。 2.臂部脓二头肌biceps brachii肌腹形成纵行隆起,两侧为脓二头肌内、外侧沟medial and lateral groove of biceps brachi]。 脓骨三角肌粗隆delto id tuberosi ty位于臂中部的外侧。 3.肘部脓骨内、外上踝medial and lateral epicondyle of humerus是肘部两侧最突出的骨点,容易触及。 外上裸的下方可们及挠骨头head o伈adius。 屈肘时,肘前区看见明显的皮肤折沟——肘前横纹,在横纹中点可触及脓二头肌腥tendon of biceps brac hii,尤以半屈肘时明显;后区最显著的隆起为尺骨鹰嘴olecranon of ulna。 4.腕部和手部 (4)手掌:有三条掌横纹:鱼际纹斜行于鱼际尺侧,近侧与腕远侧纹中点相交,深面有正中神经通过;掌中纹略斜行于掌中部,挠侧端与鱼际纹重叠;掌远纹横行,适对笫3~5革指关节,具挠侧端弯向第2指蹊处。 手掌两侧有梭形肌性隆起:内侧称小鱼际hypothenar;外侧称鱼际th e nar。 手掌中央凹陷称掌心center of palmar。 (5)解剖学"鼻烟窝“anatomical snuffbox:为位于手背外侧部的浅凹,拇指充分外展并后伸时尤为明显。 其挠侧界为拇长展肌睫tendon of abductor pollicis longus和拇短伸肌瞪tendon of extensor pollicis brevis;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膛tendon of extensor pollicis longus;近侧界为挠骨茎突。 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 窝内有挠动脉通过,可抇及其搏动。 (二)对比关系肩峰、胧骨大结节和喙突三者形成一等腰三角形;尺骨鹰嘴与胧骨内、外上裸,伸肘时处于同一水平线,屈肘时,三者构成等腰三角形。 当肩、肘关节脱位时,上述关系发生变化。 (三)上肢的轴线与提携角穿经胧骨头中心一肮骨小头一一尺骨头的直线为上肢轴线。 胧骨的纵轴线称臂轴,尺骨的长轴线称前臂轴。 臂轴与前臂轴在肘部相交,构成一向外开放的钝角,称提携角(图7-1)。 正常为165°-170°,女性的提携角小于男性。 提携角的内错角为10°-15°,若此角大于1沪称肘外翻,0°~l铲称直肘,小于o o称肘内翻。 肘内翻正常提携角肘外翻 (四)体表投影 1.上肢动脉干的投影上肢外展90°,掌心向上,从锁骨中点至肘前横纹中点远侧2cm处的连线,为腋动脉和胧动脉的体表投影(图7-2)。 两者以大圆肌下缘为界,大圆肌下缘以上为腋动脉,以下为胧动脉。 从肘前横纹中点远侧2cm处,至挠骨茎突前方和豌豆骨挠侧的连线,分别为挠、尺动脉的投影。 2上肢神经干的投影(图7-2)(1)正中神经:在臂部与胧动脉一致,位于胧二头肌内侧沟内;在前臂为从胧骨内上裸与胧二头肌胞连线的中点至腕远侧纹中点稍外侧的连线。 (2)尺神经:自腋窝顶,经胧骨内上裸与尺骨鹰嘴间的尺神经沟,至豌豆骨挠侧缘的连线。 (3)挠神经:从腋后襞下缘外端与臂交点处起,向下斜过胧骨后方,至胧骨外上棵的连线。 挠骨茎突挠神经浅支挠动脉1挠骨颈 第二节 —、腋区 腋区axillary region位于肩关节下方、臂上段与胸前外侧壁上部之间。 上肢外展时,此区出现穹隆状皮肤凹陷,皮肤深面为四棱锥形的腔隙,称腋窝axillary fossa,由顶、底和四壁构成(图73)。 肩脾骨上缘 (2)上口 角肌胧胧:/三三了冈下肌前/ 大圆肌 腋静脉 冈下肌 (3)横断面(4)矢状断面图7-3腋窝的构成 (一)腋窝的构成1顶即腋窝的上口,向上内通颈根部,由锁骨中份、第1肋外缘和肩脾骨上缘围成。 内有臂丛和血管通过,锁骨下血管于第1肋外缘移行为腋血管。 2底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 皮肤借纤维隔与腋筋膜相连,腋筋膜中央部因有皮神经、浅血管和浅淋巴管穿过而呈筛状,故又称筛状筋膜。 3.四壁包括前、后壁和内、外侧壁。 (1)前壁:由胸大肌pec torali s maj01、胸小肌pectoralis min01、锁骨下肌subclavius和锁胸筋膜clavipectoral fascia构成。 锁胸筋膜是位千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有头静脉cephalic vein胸肩峰血管thoracoacromial vessel和胸外侧神经lateral pectoral nerve穿过(图7-4)。 喙胧肌及肌皮神经三角肌 锁骨锁骨下肌 锁胸筋膜 旋肩胖动脉1//`腋鞘 肩脾盓芦芦脉>\`来、,气,以 胸长神经及胸外侧动脉\`` 沟intert ubercular sulcus of the humerus构成。 (二)腋窝的内容主要有臂丛的锁骨下部及其分支、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属支、腋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等(图7-6)。 1.腋动脉axillary artery在第1肋外侧缘续接锁骨下动脉,至大圆肌下缘移行千胧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段,共发出6个分支,即,第1段1个分支;第2段2个分支;第3段3个分支(图74,图7-6,图7-7)。 (1)第l段:位千第1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 前方邻胸大肌及其筋膜、锁骨下肌、锁胸筋膜及穿过该筋膜的结构;后方邻臂丛内侧束、胸长神经、前锯肌和第1肋间隙等;外侧邻臂丛后束和外侧束;内侧有腋静脉、胸上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和腋淋巴结尖群。 该段分出一个分支:胸上动脉superior thoracic arte1-y,细小,分支分布于第1、2肋间隙前部。 肩肿上动脉、神经 肩峰骨大结节胧骨小结 |、圆肌神经及旋胧后动脉四边孔 大圆孔深动脉神经三头肌长 肩脾背神经 /-副神经 肩肿肩脾上动脉 .,脱神经 三角肌腋动脉 胸肩峰动脉 胸背动、静脉 胸长神经 胸外侧动脉图7-6腋窝内容 第1肋 旋胧前、后动脉 肩脾下动脉 (2)第2段:位于胸小肌后方。 前有胸大肌、胸小肌及其筋膜;后邻臂丛后束和肩脾下肌;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内侧是臂丛内侧束和腋静脉。 此段发出2个分支:心胸肩峰动脉thoracoacromial artet"j,为一短干,穿锁胸筋膜后,立即分为数支,分别营养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和肩峰等;@胸外侧动脉lateral thoracic artet"j,于腋中线稍前方,沿前锯肌表面下行,分布于前锯肌,胸大肌和胸小肌。 在女性,还分布至乳房。 (3)第3段: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 前方有胸大肌,且与正中神经内侧根及旋胧前血管紧密相邻;后邻挠神经、腋神经、大圆肌肌健、背阔肌和旋胧后血管等;外侧有正中神经外侧根、肌皮神经、胧二头肌短头和喙胧肌;内侧为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腋静脉及其周围淋巴结。 第3段发出3个分支:心肩脾下动脉subscapul扣mtew沿肩脾下肌下缘向后下方走行,分为旋肩脾动脉和胸背动脉,前者穿三边孔至冈下窝,后者与胸背神经伴行进入背阔肌;@旋脓后动脉posterior humeral circu呻ex釭tely与腋神经伴行穿四边孔向后,分支分布千三角肌,于肮骨外科颈后方,有分支与旋胧前动脉吻合;@旋脓前动脉anterior humeral circumflex artet"j较细,绕过胧骨外科颈前方,与旋胧后动脉吻合。 2.腋静脉axillary vein位于腋动脉的内侧,两者之间有臂丛内侧束、胸内侧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其内侧有臂内侧皮神经。 腋静脉管壁愈着于腋鞘和锁胸筋膜,损伤后易呈开放状态,有吸入空气的潜在危险。 3臂丛brach i a!plexus在此为臂丛的锁骨下部,由三个束构成:内侧束是下千前股的延续;外侧束由上、中千的前股合成;后束由三个干的后股合成。 各束先位于腋动脉第1段的后外侧,再从内侧、外侧和后方包绕腋动脉的第2段;臂丛各束的分支则位千腋动脉第3段周围。 外侧束发出胸外侧神经和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 s ne1-ve,内侧束发出胸内侧神经medial pectoral ne1-ve、前臂内侧皮神经medial antebra chial cutaneous ne1ve臂内侧皮神经medial brachia!cuta neous ne1ve和尺神经ulnar ne1-ve。 内外侧束还分别发出正中神经median n et-ve的内、外侧根。 后束的分支有挠神经radial ne1-ve、腋神经axillary n e1ve肩脾下神经subscapular nerve和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 ne1-ve。 此外,还有起自锁骨上部的胸长神经long thora cic ne1-ve,伴胸外侧动脉在前锯肌表面沿腋中线偏后下降,分布千该肌(图7-6)。 4.腋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数量较多,位于腋静脉及其属支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可分5群,每群包括数个淋巴结,淋巴结之间由淋巴管相连(图7-8)。 与对侧淋巴管交通 与腹前壁上部淋巴管交通 5腋鞘axillary sheath为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裂腋动、静脉和臂丛所形成的筋膜鞘。 临床上作臂丛锁骨下部麻醉时,将药液注入腋鞘内。 6.腋窝蜂窝组织为腋鞘周围,尤其是其内侧的疏松结缔组织,随腋鞘及血管神经可达邻近各区。 因此,腋窝内的感染向上可扩散至颈根部,向下能达臂前、后区,经三边孔和四边孔可到肩脾区和三角肌区,向前尚可至胸大、小肌之间的胸肌间隙(见图7-4)。 二、三角肌区及肩脾区 (-)三角肌区 三角肌区deltoid region即三角肌所在的区域。 肩关节位于深面。 1浅层结构皮肤较厚,浅筋膜较致密,脂肪少,腋神经的皮支,即臂外侧上皮神经,从三角肌后缘浅出,分布千三角肌表面的皮肤。 2.深层结构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不发达。 三角肌从前、后方和外侧包绕肩关节。 腋神经穿匹边孔后,在三角肌深面分前后两支进入该肌。 旋胧前、后动脉经胧骨外科颈前方和后方至其外侧,相互吻合,其分支与腋神经一起分布千三角肌、胧骨和肩关节等。 3三角肌deltoid muscle由多羽状肌构成呈倒三角形,从前、上和后方包绕着肩关节,形成圆隆的肩部外形。 4腋神经ax仆lary nerve由臂丛后束发出后,与旋胧后血管一起穿四边孔,在三角肌深面分为前后两支。 前支的肌支支配三角肌的前中部,后支的肌支支配三角肌后部和小圆肌。 其皮支分布千三角肌表面的皮肤。 胧骨外科颈骨折时,可损伤腋神经,致三角肌瘫痪,肩不能外展,肌萎缩出现“方肩"(图7-9)。 肩脾上动脉及神经 冈上肌 胧三头肌长头 ``厂肌 腋神经前支 (二)肩脾区肩脾区scapular region是指肩押骨后面的区域。 1.浅层结构皮肤较厚,浅筋膜致密,内有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 2.深层结构冈下部深筋膜发达呈腮膜状,被浅层的斜方肌所覆盖。 深筋膜的深面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 肩脾骨上缘有肩脾切迹,切迹上方被肩脾上横韧带连结形成一孔,孔内有肩脾上神经通过,支配冈下肌;韧带以上有肩脾上血管进入肩脾区,分布于冈上肌和冈下肌(图72.肌腿袖musculotendinous cuff又称肩袖,是由肩袖肌群,即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脾下肌的肌腿联合形成的健膜结构,包绕肩关节的前、上、后三方,并与肩关节娱愈合。 肩袖肌群及其肌健袖,构成了肩关节的动态稳定装置。 肩关节脱位或扭伤,常导致肌腿袖破裂,影响肩关节的稳定性(图7-11)。 锁骨上肌 肩峰支脾上动脉冈上肌叩上横韧带 肩肿下横韧带上神经 押冈 下肌 小圆肌 旋肩肿动脉腋神经 旋胧后动脉大圆肌 \腋神经肌;-—走奏三三二芦夕 胧三头肌长头 冈上肌腿喙肩韧带盂胧上韧带 带抖方韧带突下襄冈下肌腿头肌长头腿及肩脾下肌脾下襄胧中韧带关节盂峰下痪喙肩韧带肩脾骨外侧胧二头肌长头腿喙突盂胧上韧带盂胧中韧带肩脾下肌腕下襄(四)肩关节肩关节由胧骨头和肩脾骨的关节盂组成,故也称胧盂关节。 关节袋蒲而松弛,其前、后壁和由肌腿袖加强,而前下部薄弱。 因此,肩关节脱位时,胧骨头易从下壁脱出。 艇内有胧二头肌长头腿通过。 第七章上肢219 三、肩脾动脉网 肩脾动脉网scapular釭terial network位于肩肿骨的周围,是3条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的动脉网络。 O肩脾上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经肩脾上横韧带的上方进入冈上窝;@旋肩押动脉经三边孔至冈下窝;@肩脾背动脉也发自锁骨下动脉,沿肩肿骨内侧缘下行,分支至冈下窝。 该动脉网是肩部血液的重要侧支循环途径。 当腋动脉血流受阻时,可维持上肢的血供(图7-12)。 肩峰支 旋肩脾动脉 第三节 上续肩部,下连肘部,被臂内、外侧肌间隔分为臂前区和臂后区,胧骨居两区之间。 一、臂前区 (—)浅层结构 1皮肤与浅筋膜臂前区anterior brachial region的皮肤薄、弹性好,浅筋膜薄而松弛。 3皮神经臂外侧上皮神经和臂外侧下皮神经(挠神经的分支)分别分布于臂外侧上部和下部皮肤。 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和臂内侧皮神经分布于臂内侧上、下部的皮肤,前臂内侧皮神经在臂下部与贵要静脉伴行至前臂内侧。 (二)深层结构1深筋膜与骨筋膜鞘臂部深筋膜称臂筋膜。 臂前区的深筋膜较蒲,向上移行千三角肌筋膜、。 胸肌筋膜和腋筋膜,向下续千肘前区筋膜。 臂筋膜发出臂内、外侧肌间隔,伸入臂肌前、后群之间,附着于胧骨。 臂前区深筋膜和臂内、外侧肌间隔及胧骨围成臂前部骨筋膜鞘(图7-11),其内有臂肌前群和行千臂前区的血管神经等(图7-14)。 2.臂肌前群包括胧二头肌、喙胧肌和胧肌,共3块。 肋间菩神经 内、外侧肌间隔 脉侧上副动脉神经挠侧i 恸脉~马昙盖石科主2嘉且孕没 前骨筋膜鞘肌皮神经 肘正中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深浅交通支 第七章上肢221 尺侧上副动脉 胧二头肌睢旋前圆肌胧头立旋前圆肌尺头 勹业_指浅屈肌胧尺头指浅屈肌挠头业一—尺神经沪尺动脉指深屈肌3)尺侧下副动脉:约在胧骨内上裸上方5cm处起始,经胧肌前面行向内下方,至肘关节附近分前、后两支,至肘部。 尺侧上副动脉伴行,穿臂内侧肌间隔,经胧骨内上裸后方的尺神经沟至臂后区。 该神经在臂部无分支。 二、臂后区 (一)浅层结构1皮肤与浅筋膜臂后区posterior brachial region皮肤较臂前区厚,浅筋膜致密。 2浅静脉一般为较小,从臂内侧或外侧转向前,注入贵要静脉或头静脉。 3.皮神经O臂外侧上皮神经,来自腋神经,分布于三角肌区和臂外上部皮肤;@臂外侧下皮神经,起自挠神经,分布于臂外下部的皮肤;@臂后皮神经posterior brac hial cutaneous ne1-ve,为挠神经的皮支,分布于臂后区中部皮肤;@肋间臂神经和@臂内侧皮神经,分布于臂后区内侧上、下部的皮肤;@前臂后皮神经posterior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 erve,发自挠神经的皮支,经臂后区外下部穿出,发出小分支分布于臂后区外下部的部分皮肤。 各皮神经的分布相互间略有重叠。 (二)深层结构1深筋膜与臂后骨筋膜鞘臂后区深筋膜较厚。 深筋膜、内、外侧肌间隔和胧骨共同围成臂后骨筋膜鞘,鞘内有胧三头肌、挠神经、胧深血管和尺神经等。 2.臂肌后群只有一块胧三头肌。 3.眩骨肌管humeral muscular tunnel又称挠神经管,由胧三头肌与胧骨挠神经沟围成。 胧三头肌的外侧头和内侧头分别起自挠神经沟的外上缘和内下缘,后方由长头的肌腹封闭形成潜在性的斜管,管内有挠神经和胧深血管通过(图7-16)。 4.挠神经血管束由挠神经和胧深血管组成,行于胧骨肌管内。 (l)挠神经:自臂丛后束发出,在大圆肌下缘伴胧深血管,斜向下外,进入胧骨肌管,紧贴挠神经沟骨面走行,穿臂外侧肌间隔,至肘窝外侧。 挠神经在胧骨肌管内、外均发出肌支支配胧三头肌(图716,图7-17)。 (2)脓深动脉:在胧骨肌管内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称挠侧副动脉,与挠神经伴行穿外侧肌间隔,后支称中副动脉,在臂后区下行。 二者发支供应臂后区,并参与肘关节动脉网的组成(图7-16,图7-18)。 (3)脓深静脉:有两条,伴行于胧深动脉的两侧。 5尺神经由臂丛内侧束发出,与尺侧上副动脉伴行,在臂中份以下沿臂内侧肌间隔后方、胧三头肌内侧头前面下行至尺神经沟。 肩胖上动脉 斜方肌三角肌 大圆 背阔 肮三头肌外侧头 胧三 第七章上 神经旋胧前动动脉 要静脉大圆肌吻臂内侧皮神经动脉 尺侧上副动脉 挠侧副动尺侧上副动脉 尺侧下副动脉挠神经 尺动脉 第四节肘部 肘部介于臂和前臂之间,肘关节位于其中。 以胧骨内、外上棵之间的虚拟冠状面分为肘前区和肘后区。 一、肘前区 (—)浅层结构1皮肤与浅筋膜肘前区anterior cubital region皮肤薄而柔软,浅筋膜疏松。 2浅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分别行于胧二头肌健的外侧和内侧。 头静脉借肘正中静脉med圉n cubital vein斜向内上方与贵要静脉吻合;有时可见前臂正中静脉,常分两支,分别注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图7-17)。 肘前区的浅静脉,特别是肘正中静脉是临床静脉取血的常用静脉。 3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与贵要静脉伴行,前臂外侧皮神经在胧二头肌胞的外侧穿出深筋膜,进入肘前区外侧,伴行于头静脉的后内侧。 4肘浅淋巴结位于胧骨内上棵上方,贵要静脉附近,又称滑车上淋巴结,收纳手和前臂尺侧半的浅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伴行胧静脉,注入腋淋巴结。 (二)深层结构1.深筋膜肘前区深筋膜上接臂筋膜,下连前臂筋膜。 胧二头肌健的部分纤维向内下呈扇形发散,融入肘前区和前臂内侧的深筋膜,形成脓二头肌瞪膜bi cipital aponeurosis,具有使前臂自动旋后的功能。 健膜的深面有胧血管和正中神经通过。 该胞膜与胧二头肌胞交接处的上缘,是触摸胧动脉搏动和测盘血压的听诊部位。 2.肘窝cubital fossa为肘前区的三角形凹陷,其尖指向远侧,底边位千近侧。 (1)境界:上界为胧骨内、外上裸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胧挠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顶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胧二头肌腿膜,底是胧肌、旋后肌和肘关节痰。 (2)内容:由内向外,依次为正中神经、胧动脉及其两条伴行静脉、胧二头肌腿和挠神经及其分支。 肘深淋巴结d eep cubita l lymph node位于胧动脉末端附近(图7-17)。 脓动脉在平挠骨颈高度分为挠动脉和尺动脉C挠动脉越过胧二头肌腮表面斜向外下,沿胧挠肌内侧继续下行;尺动脉经旋前圆肌尺头深面,进入尺侧腕屈肌深方下行。 正中神经越过尺血管前方,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指浅屈肌深面。 挠神经位于肘窝外侧缘的胧肌与胧挠肌之间,在胧骨外上裸前方或稍下,分为浅、深两支。 浅支经胧挠肌深面至前臂,沿挠动脉的外侧下行;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称骨间后神经,与骨间后动脉伴行。 肌皮神经于胧二头肌腿外侧穿出深筋膜,经肘窝外侧部改称前臂外侧皮神经。 二、肘后区 肘后区posterior cubi tal region主要包括胧三头肌腿、血管和神经等结构。 (—)浅层结构 皮肤厚,但很松弛,浅筋膜不甚发达。 在皮肤与鹰嘴之间有滑液痪,称鹰嘴皮下嫘,这些结构的特点是适应千肘关节运动。 有炎症或出血时滑液毅可能肿大。 (二)深层结构1.深筋膜肘后区的深筋膜中间部分狻盖胧三头肌胞,两侧与胧骨下端及尺骨上端的骨膜紧密结合。 2.眩三头肌健由肮三头肌的三个头汇合后形成,宽扁而坚韧,下端附着于尺骨鹰嘴。 肌腮的外侧有起于外上棵的前臂伸肌群。 3肘肌位千肘关节后面外侧部皮下,呈三角形,起自胧骨外上棵和挠侧副韧带,止千尺骨上端背面和肘关节痰。 肘肌收缩时可协助伸肘。 4尺神经位千胧骨内上踝后下方的尺神经沟内,外侧紧邻鹰嘴。 尺神经与皮肤之间仅隔以薄层结缔组织,故尺神经在此处极易受损。 肘后三角posterior cubital triangl e为屈肘成直角时,胧骨内、外上裸和尺骨鹰嘴3点构成的等腰三角形。 肘关节伸直时,上述3点则成一条直线。 肘关节脱位或胧骨内、外上裸骨折时,三角形关系发生改变。 而单纯胧骨裸以上的骨折,则不会影响三角形和直线关系。 肘部损伤时,常以这些特点,判断和区别是骨折还是脱位。 肘外侧三角lateral cubital trian gle为屈肘90°时,胧骨外上棵、挠骨头与尺骨鹰嘴尖构成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的中心点可作为肘关节穿刺的进针点。 肘后窝pos terior cubital fossa为肘关节伸直时,在尺骨鹰嘴、挠骨头和胧骨小头之间形成的凹陷。 窝的深方恰对胧挠关节,在窝底可触及挠骨头。 可经此作肘关节穿刺。 当肘关节积液时,此窝可因肿胀而消失。 三、肘关节动脉网 肘关节动脉网由胧动脉、挠动脉和尺动脉的数条分支吻合而成:心挠侧副动脉与挠侧返动脉吻合心中副动脉与骨间返动脉吻合;@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后支与尺侧返动脉后支吻合;@尺侧下副动脉前支与尺侧返动脉前支吻合。 在胧深动脉发出点以下结扎胧动脉时,肘关节动脉网可起到侧支循环的作用(见图7-18)。 第五节 臂前 前臂部介于肘部与手部之间,分为前臂前区和前臂后区。 尺骨和挠骨居前后区之间。 一、前臂前区 前臂前区anterior antebrachial reg i on位于尺、挠骨和前臂骨间膜以前,主要包括前臂肌前群和血管、神经等。 (—)浅层结构前臂前区皮肤较薄,移动度大。 浅筋膜中有较多浅静脉和皮神经。 透过皮肤可见浅静脉,呈微青色。 1头静脉位于前臂挠侧,在前臂上半部转至前面。 常有副头静脉由前臂背面转至前面注入头静脉。 2.贵要静脉位于前臂尺侧,在肘窝下方由背面转向前面。 其内侧可能出现副贵要静脉上行注入贵要静脉(见图7-17)。 3.前臂正中静脉行于前臂前面,其管径和支数不甚恒定,常注入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 常被临床用作静脉点滴通路。 4前臂外侧皮神经沿前臂外侧下行,并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5前臂内侧皮神经在前臂分成前、后两支。 前支分布于前臂前内侧部皮肤,后支分布千前臂后内侧部皮肤。 (二)深层结构2前群肌共9块,分4层。 第一层5块,从挠侧向尺侧,依次为肮挠肌、旋前圆肌、挠侧腕屈肌、掌长肌和尺侧腕屈肌;第二层l块,即指浅屈肌;第三层2块,挠侧为拇长屈肌,尺侧为指深屈肌;第四层l块,为旋前方肌。 除胧挠肌和旋前方肌外,大多数肌起自胧骨内上棵和前臂深筋膜,深层的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起自尺、挠骨及其骨间膜的前面,止点则以其功能的不同而不同。 旋前圆肌有两个头,浅头为胧头,起自胧骨内上裸;深头为尺头,起自尺骨冠突。 两头之间有正中神经穿过。 尺头深面有尺动脉通过。 其肌纤维止千挠骨中段外侧。 挠骨骨折时,骨折线在此肌止点上方或下方,骨折端移位的方向不同。 掌长肌肌腹短小,肌腿细长,辅助屈腕的功能。 其肌胞可作为腿移植材料。 3血管神经束前臂前区有4个血管神经束(图7-19)。 (1)挠血管神经束:由挠动、静脉和挠神经浅支组成。 走行千胧挠肌内侧或深面。 尺神经 尺侧上副动脉 内侧肌间隔正中神经胧骨内上骰 挠譬芦? k二乙荔篡``\二]厂了::::膜 侧腕屈肌动脉 骨间后动l 间前神经 间前动脉 动脉及其伴行静脉 神经 神经手背支深屈肌前方肌 浅屈肌 L支持带 正中神经掌支,f1,:t')li,f...\\\l,陕古神经掌短肌支3)尺神经uln狙.ne1-ve:经尺神经沟向下穿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前区,沿尺动、静脉的内侧下行。 在前臂上部,位千指深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与尺动、静脉相距较远。 在前臂下部,位千尺侧腕屈肌外侧,并靠近尺动、静脉,随后与之紧密伴行。 在腕前面,尺神经由腕尺侧管进入手掌。 尺神经发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 在挠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手背支,经尺侧腕屈肌o健与尺骨之间转向背侧,下行至手背。 (3)正中血管神经束:由正中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组成。 4前臂屈肌后间隙posterior space of antebrachial flexor是位于前臂远侧1/4段的潜在性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在指深屈肌和拇长屈肌胞的深面,旋前方肌的浅面,内侧界为尺侧腕屈肌和前臂筋膜,外侧界为挠侧腕屈肌和前臂筋膜。 向远侧经腕管与掌中间隙相通。 前臂远段或手掌间隙感染时,炎症可经此间隙互相癹延(图7-19)。 二、前臂后区 (—)浅层结构 前臂后区皮肤较前区稍厚,移动度小。 浅静脉可见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远侧段及其属支。 有三条皮神经:CD前臂后皮神经,分布千前臂后区中间部皮肤;@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后区内、外侧皮肤。 各皮神经的分布区域有边缘重合。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前臂后区深筋膜厚而坚韧,近侧部因胧三头肌腮膜的纤维参与,尤为强韧,远侧部在腕背侧增厚,形成腕背侧韧带,又称伸肌支持带,与腕掌侧韧带相续,环绕前臂下端与腕部。 前臂后骨筋膜鞘内有前臂肌后群肌和骨间后血管神经束等(图7-20)。 2前臂肌后群共11块,分两层,每层各5块(肘肌未记),多起自胧骨外上棵。 (I)浅层:自外向内依次为挠侧腕长伸肌、挠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 (2)深层:旋后肌位于上外部,其余4肌从挠侧向尺侧依次为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 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从深层浅出,越过挠侧腕长、短伸肌)健的表面至拇指,从而将浅层肌隔为两组:外侧组包括挠侧腕长伸肌、挠侧腕短伸肌,由挠神经主干末端的分支或挠神经的两个终支(深支和浅支)起始部的分支支配;内侧组包括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连同深层数肌由骨间后神经支配。 两组肌之间无神经,是前臂后区手术的安全入路。 3骨间后血管神经束由骨间后血管和神经组成,通常较细小。 位千前臂后肌群(内侧组)的浅层和深层之间。 (1)挠神经深支和骨间后神经:二者为同一条神经。 挠神经在穿过臂外侧肌间隔后,先发肌支支配胧挠肌和挠侧腕长伸肌。 随后在肘窝外缘,胧骨外上裸前方分为深支和浅支两个终支。 浅支已在前臂前区中叙述。 挠神经深支d eep branch of radial n erve先发肌支至挠侧腕短伸肌和旋后肌,然后穿入旋后肌,并在挠骨头下方5~7cm处穿出该肌,改称为骨间后神经poster i or interosseous nerve,下行于前臂后群(内侧组)的浅层和深层之间,分支至前臂肌后群除浅层外侧组(两块)以外诸肌。 (2)骨间后动脉:是骨间总动脉的分支,与同名静脉伴行,穿前臂骨间膜上缘,进入前臂后区。 在前臂后区,骨间后动静脉初居旋后肌深面,继而从该肌下缘与拇长展肌起始部上缘间穿出,行于前臂后群浅、深层肌之间,分支营养各肌(图7-21)。 228第七章上 挠侧腕长伸肌 旋后肌挠侧腕短伸肌 肘肌 骨间后动脉前圆长展短伸肌 元华i由nn、 指伸肌及九、.J日IT\ 骨间后神小指伸J]Jl I拇长伸肌侧腕长、短伸肌 J丿短伸肌 三拇 拇长展肌 腕背横断面 解剖学"鼻烟窝”挠动脉 挠侧腕屈肌脾 挠动脉/坻长屈肌腿 深屈肌健 尺侧腕屈肌睢 尺神经尺动脉屈肌总腿鞘及指屈肌健正中神经 小指展肌 拇对掌 小指短屈肌 指掌侧总神经 掌浅弓 拇短屈肌 第六节腕和手 腕wrist介千前臂和手之间,上界为尺、挠骨茎突近侧基部的环线,下界相当千屈肌支待带的下缘水平,即拇指掌骨底平面。 手h and位于腕的远端,是整个上肢的末端结构。 分为手掌、手背和手指3部分。 腕是前臂的肌胞和血管、神经进入手的通路,分为腕前区与腕后区。 (一)腕前区 1浅层结构皮肤菏而松弛,因腕的经常性屈伸,形成三条皮肤横纹。 近侧纹约平尺骨头,腕中纹不恒定,远侧纹平对屈肌支持带上缘。 浅筋膜疏松,内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的分支,有数条浅静脉和浅淋巴管上行进入前臂。 2深层结构(6)挠动脉及静脉:在屈肌支持带的上方,位于胧挠肌与挠侧腕屈肌腿之间。 挠动脉在平挠骨茎突水平发出掌浅支,经屈肌支持带浅面进入手掌,与尺动脉吻合形成掌浅弓。 挠动脉本干绕过挠骨茎突的下方,经拇长展肌健和拇短伸肌腮深方到达鼻烟窝,再经第1、2掌骨间隙之间进入手掌,与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形成掌深弓。 (7)掌长肌健:细而表浅,在腕上部贴正中神经表面下行,至屈肌支持带上缘处,正中神经进入腕管,而掌长肌胞经屈肌支持带浅面进入手掌,并展开形成掌健膜。 (二)腕后区1.浅层结构皮肤比腕前区厚,浅筋膜薄,内有浅静脉及皮神经。 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分别起始于腕后区挠侧和尺侧的浅筋膜内。 挠神经浅支伴头静脉,从腕背侧韧带(伸肌支持带)的浅面下行,在“鼻烟窝"附近分为4~5支指背神经分布至挠侧三个半指指背及其所对应的手背皮肤。 尺神经手背支dorsal bran ch of ulnar n erve在腕关节上方由尺神经分出,经尺侧腕屈肌腿和尺骨之间转入腕后区,分支至手背皮肤,并发出数条指背神经,分布至尺侧一个半指指背及其所对应的手背皮肤。 在腕后区正中部有前臂后皮神经的终末支分布。 2.深层结构 (1)伸肌支持带extensor retinaculum:由腕后区深筋膜增厚而成,又名腕背侧韧带dorsal carpal ligament。 其内侧附于尺骨茎突和三角骨,外侧附于挠骨远端外侧缘。 伸肌支持带向深方发出5个纤维隔,附千尺、挠骨的背面,形成6个骨纤维性管道,9块前臂后群肌的肌健及健鞘在管内通过。 (2)腕伸肌膛及膛鞘:从外向内,通过各骨纤维管的肌腮及腮鞘为:心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胞及腮鞘;@挠侧腕长与腕短伸肌健及健鞘;@拇长伸肌腿及健鞘;@指伸肌腮与示指伸肌健及健鞘;@小指伸肌健及膛鞘;@尺侧腕伸肌健及健鞘(图7-22)。 腕间结合 骨间背侧肌 二加 二、手掌 手掌palm of hand是腕和手指的过渡区,略呈四边形,中央微凹。 手掌对应手背,因第2至4指根部由指蹊相连,面积略大于手背。 (—)浅层结构皮肤厚而坚韧,弹性低,无毛与毛褒无皮脂腺,但有丰富的汗腺。 手掌皮肤可见三条明显的掌横纹。 浅筋膜在鱼际处较疏松,在掌心部非常致密,有许多纤维将皮肤与深面的掌腿膜紧密连接,并将浅筋膜分隔成无数小格。 浅血管、淋巴管及皮神经行千其内。 1.尺神经掌支是尺神经的细小皮支,经腕掌侧韧带浅面降至手掌,分布于小鱼际皮肤。 2正中神经掌支发自正中神经的细小皮支,在腕掌侧韧带上缘穿出深筋膜,经掌胞膜表面进入手掌,分布于手掌中部及鱼际的皮肤(图7-23)。 3.掌短肌属于退化的皮肌,多为薄弱的肌束,但个别的可较发达,形成小型片状肌。 位于小鱼。 际近侧部的浅筋膜内,收缩时对浅筋膜有固定作用,并可保护其深面的尺神经和尺血管。 (二)深层结构1深筋膜分为浅、深两层。 (1)浅层:为毅盖千鱼际肌、小鱼际肌和指屈肌健浅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 依其被稷部位,可分为掌短肌掌腮膜、鱼际筋膜和小鱼际筋膜3部。 l)掌腿膜palmar apone urosi s:由掌长肌腮散开的腿纤维与手掌中部的深筋膜浅层融合而成,使该部深筋膜增厚成为坚韧而具光泽的健膜性纤维组织膜。 整个掌腿膜呈尖向近侧的三角形。 其远侧分成4束纵行纤维,行向第2~5指末节指骨底。 掌长肌收缩时,掌胞膜使掌心皮肤紧张,利于牢固地抓握。 在掌骨头处,草腿膜深层的横行纤维与其向远端发出的4束纵行纤维之间,围成3个纤维间隙,称指蹊间隙。 内含大最脂肪、指血管、神经和虳状肌腿,是手掌、手背及手指靠、背侧之间的通道(图7图7-23掌腥膜及指蹊间隙23)。 2)鱼际筋膜thenar fascia:被覆于鱼际肌表面,较菏弱。 此外,在举中间鞘的后方外侧半还有拇收肌鞘compartment of abd uctor poll i c i s,由拇收肌筋膜、骨间掌侧筋膜、第1掌骨和第3掌骨共同围成,该鞘包绕拇收肌。 拇收肌与骨间掌侧筋膜之间的间隙,称拇收肌后隙posterior space of abductor pollicis(图7-24)。 3筋膜间隙位于掌中间鞘深部,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包括外侧的鱼际间隙和内侧的掌中间隙(图7-24,图7-25)。 两间隙被掌中隔分开。 掌中隔midpalmar septum是连结千掌胞膜外侧缘与骨间掌侧筋膜之间的纤维组织隔,包绕示指屈肌胞和第]蚽状肌后,附着于第3掌骨,将手掌筋膜间隙分隔为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 232第七章上肢 掌浅弓 掌腿膜 小鱼际肌 尺神经浅支鱼际肌拇长屈肌腿及其腿鞘屈肌总腺鞘中神经分支手背皮下间隙际间隙手背脾膜下间隙拇长屈肌脾鞘//\'旬句八\\中间隙,一,,_,、一,、一,小指屈肌瞪鞘"..1I图7-25手掌键鞘及筋膜间隙(1)掌中间隙midpalmar space:位于掌中间鞘尺侧半的深方。 前界自挠侧起,依次为3~5指屈肌腿、第2~4业引状肌,后界为掌中隔后部,第3、4掌骨,骨间肌及其前面的骨间掌侧筋膜,内侧界为内侧肌间隔,外侧界为掌中隔。 掌中间隙向远侧沿第2~4虳状肌管与2~4指蹊间隙相通,进而可通向手背。 掌中间隙的近侧达屈肌总健鞘的深面,可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交通。 此间隙感染时,可经上述渠道蔓延。 (2)鱼际间隙then釭space:位千掌中间鞘挠侧半深方。 前界为掌中隔前部、示指屈肌腿、第1蛛状肌;后界为拇收肌筋膜;外侧界为外侧肌间隔;内侧界为掌中隔。 该间隙向远端经第1业引状肌管通向示指背侧,其近端为盲端。 4手肌有3群,外侧群包括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 中间群包括蛹状肌、骨间掌侧肌和骨间背侧肌。 内侧群包括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和小指对掌肌。 5血管手的血液供应来自挠动脉和尺动脉及其分支,各动脉彼此吻合成掌浅弓和掌深弓。 尺侧腕屈肌健 动、静脉及神经 指滑膜鞘 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 指纤维鞘环状部指纤维鞘交叉部 位于骨间掌侧肌与骨间掌侧筋膜之间居掌浅弓平面以上1~2cm,弓的凸侧发出3条掌心动脉palmar metacarpal arte1-y,沿骨间掌侧肌前面下行,在掌指关节处与各自对应的指掌侧总动脉吻合(图7-27)。 掌深弓及其分支与其同名静脉伴行。 挠动脉从手背间隙穿第一掌骨间隙进入手掌后,先发出拇主要动脉princeps polli cis artery,拇主要动脉分成3支,分布于拇指两侧缘和示指挠侧缘(图7-28)。 尺动脉掌深支掌深弓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 指掌侧总神经 指掌侧总动脉 指掌侧固有动脉 指掌侧固有神经 正中神经返支尺神经深支 掌深拇主要动脉掌浅弓鱼际纹掌心动脉掌中纹掌远纹手是劳动器官,由于抓握,手掌内的血管容易受压。 而指掌侧总动脉与掌浅弓、掌深弓的广泛吻合,保证了手掌和手指的血液供应。 6神经手掌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及其分支分布。 一般认为鱼际肌除拇收肌外全部由正中神经返支支配,但研究观察到尺神经有时也有分支支配鱼际肌。 这种清况下,正中神经损伤时,鱼际肌不会完全瘫痪,临床诊断时需注意分析。 2)内侧支:较外侧支粗大,分为2条指掌侧总神经。 指掌侧总神经与同名血管伴行,至指蹊间隙处,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第2~4指相对缘皮肤。 3)至蛛状肌的神经:共两条,由第2掌骨两侧的两条指掌侧总神经发出,支配第1、2蛹状肌(图7-26)。 三、手背 手背dorsum of hand为掌骨与腕骨背面的部位,对应手掌,但面积略小于手掌。 全部掌骨皆可触及,伸指肌胞形成明显的皮肤隆起。 拇指内收时,第1骨间背侧肌形成纵行的隆起。 挠动脉从该隆起的近端进入手掌,故在可此触及挠动脉的搏动。 (一)浅层结构 手背的皮肤薄而柔软,富有弹性,有毛发和皮脂腺。 手背皮肤可见细腻横行张力线,增加了皮肤的弹性,握拳时皮肤虽紧张,但不绷紧;伸指时虽松弛,但不冗皱。 皮肤手术切口按张力线方向切开,利于愈合。 手背的浅筋膜薄而疏,有利于皮肤的移动,浅筋膜内含手背静脉网静脉、浅淋巴管和皮神经。 1.手背静脉网do rsal venous rete of hand由浅静脉互相吻合形成。 网的形态因人而异。 静脉网挠侧半与拇指的静脉汇集形成头静脉;尺侧半与小指的静脉会合形成贵要静脉。 手的静脉回流一般由掌侧流向背侧,从深层流向浅层。 手背静脉网是临床静脉输液常用的静脉。 2.浅淋巴管手背的淋巴回流方向与静脉相似。 淋巴管也参与形成丰富的淋巴管网。 手掌远端的浅淋巴管网在指蹊间隙处流向手背淋巴管网,因此,当手部有感染时,手背较手掌肿胀明显。 3.挠神经浅支由前臂下部挠侧转至腕部,再进入手背分布于手背挠侧半皮肤,继而分为5条指背神经dorsal digital nerve,分布于拇指、示指和中指近节挠侧缘的皮肤。 4尺神经手背支由前臂下部尺侧转至腕部,再进入手背,分布于手背尺侧半皮肤,再分出5条指背神经分布千小指、环指和中指尺侧缘的皮肤(图7-29)。 指背神经 指背静脉 (二)深层结构 手背的深层结构主要为腮膜(浅深二层)、肌胞和间隙等。 1手背腿膜dorsal aponeurosis of hand由指伸肌}健与手背深筋膜的浅层结合而成。 胞膜的两侧分别附千第2和第5掌骨。 2.骨间背侧筋膜dorsal interosseous fascia为毅盖在第2~5掌骨和第2~4骨间背侧肌表面的手背筋膜深层。 在各掌骨近端,骨间背侧筋膜以纤维隔与手背胞膜相连结,远端在指蹊处手背筋膜的两层相结合。 3.筋膜间隙由于手背筋膜的浅深两层在掌骨的近、远端彼此结合,因此在浅筋膜、手背健膜和骨间背侧筋膜之间形成2个筋膜间隙。 腿的滑动。 两个间隙相互交通,手背的局部感染,常整个手背肿胀明显(图7-24)。 4.指伸肌键tendon of extensor digitorum有4条,分别走向第2~5指,在近节指骨底延展成指背胞膜。 指伸肌胞扁而沥,在接近掌骨头处,各腿之间由斜行的胞纤维束连结,称为膛间结合intertendinous connect ion。 伸指时各腿彼此牵扯,协同动作。 四、手指 手指以掌指关节与手苹相连,运动灵活。 手指分掌侧和背侧,因指蹊的存在,手指的长度看上去背侧长千掌侧。 拇指腕掌关节为鞍状关节,能完成拇指的对掌运动,活动范围较大,在手的握、持、捏、拿各种功能活动中,拇指的作用几乎是其余4指的总和。 第2~5指的掌指关节可做屈伸和收展运动。 (一)浅层结构 1皮肤指掌侧的皮肤厚于背侧,富有汗腺。 2.浅筋膜手指掌面的浅筋膜较厚,有大量纤维束将皮肤与指屈肌腿纤维鞘相连,纤维束之间的脂肪组织常聚积成球状。 手指感染时,常导致腿鞘炎。 3.指髓间隙pulp space又称指髓pulp of finger,是指位于各指远节指骨远侧4/5段掌侧骨膜与指腹皮肤之间的结缔组织。 其两侧、苹面和末端为致密的皮肤,近侧有纤维隔连结了指纹的皮肤与指深屈肌腿的末端,将指髓完全封闭。 诸多纤维隔连于远节伸指肌腿指骨骨膜和指腹的皮肤之间,将指髓内的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分成若多小叶。 由千指简周边是封闭,且内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梢,指端感染时,肿胀明显,局部压力升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烈疼痛;也可压迫滋养动脉,导致远节指骨远侧部坏死。 此时,应及时行指端侧方切开引流术,并需切断纤维隔,方能引流通畅(图7-30)。 4.手指的血管和神经各手指均有2条指掌侧固有动指髓间院及纤维隔1指屈肌腿脉和两条指背动脉,分别与同名神经伴行于指掌侧面与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面交界线上的前后方。 手指的浅静脉主要位千指背皮下。 浅淋巴管与指胞鞘、指骨骨膜的淋巴管交通,感染时可相互癹延。 (二)深层结构切断纤维隔切开方向 1指浅、指深屈肌键第2~4指各有浅、深两条肌胞,图7-30指端结构和切开引流术行于指腿鞘内;拇指则只有一条屈肌胞。 在近节指骨处,指浅屈肌腿位于指深屈肌胞的掌侧,逐渐从两侧包绕指深屈肌胞,继而向远侧分成两股,附于中节指骨的两侧缘,其间形成胞裂孔,容指深屈肌胞通过。 指深屈肌/健穿出健裂孔后,止于远节指骨底的前面。 指浅屈肌主要屈近侧指间关节,而指深屈肌主要屈远、近侧指间关节(图7-31)。 两/健既可独立活动,又互相协同形成合力增强肌力。 2.指健鞘tendinous sheath of finger为包绕指浅、指深屈肌胞的鞘管,由/健纤维鞘和/健滑膜鞘两部分构成(图7-31)。 (1)腿纤维鞘tendinous fibrous sheath:手指深筋膜增厚,附着千指骨及其关节艇的两侧,形成一骨纤维性管道,对肌腿起约束、支持和滑车作用。 (2)腥滑膜鞘ten dinous synovial s h ea th:为滑膜所形成的毅管,位于健纤维鞘内,分为脏、壁两层。 脏层包绕肌胞表面,壁层贴附于胞纤维鞘的内面和骨面。 脏、壁两部分滑膜,在骨面与肌腮之间相互移行,形成双层滑膜的过渡部,称为腿系膜mesotendon,内有出入肌胞的血管和神经。 由千肌腿经常活动,腿系膜大部分消失,仅保留了血管出入处,称膛纽vi ncula tendinum。 腿滑膜鞘的近、远两端封闭。 拇指与小指的滑膜鞘分别与手掌的挠侧嫘和尺侧毅相通,第2~4指的滑膜鞘从掌指关节处延伸至远节指骨底(图7-31,图7-32)。 3指伸肌腿手背的指伸肌腮在掌骨头处向两侧扩展,包绕掌骨头和近节指骨背面,形成指背瞪膜dorsal aponeu rosis,又称瞪帽。 指背胞膜向远侧分成3束,中间束止于中节指骨底,两条侧束在中节指骨背面合并后,止于远节指骨底。 指伸肌腮断裂,各指关节呈屈曲状态,中间束断裂近侧指关节不能伸直,侧束断裂,远侧指关节不能伸直。 。1}指浅屈肌脾--4/腿滑膜鞘壁层腥纤维指屈肌腿滑膜鞘一f三? `球怼沁滴汜又巴恣之往滑瞄\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脏第七节上肢的解剖操作—、解剖胸前区与腋窝(一)切口与翻皮人体标本仰位。 先触摸骨性标记:胸骨剑突、胸骨角、颈静脉切迹、锁骨、肩峰。 切开皮肤前,先用慑子尖或彩色笔在切口上画线,再用解剖刀沿线做如下皮肤切口(见图0-5)。 以恰好切透皮肤为度。 1胸前正中切口自胸骨柄上缘的颈静脉切迹沿前正中线向下切至剑突。 此切口可深达胸骨,用以观察体会皮肤的厚度。 2.胸上界切口自胸正中切口上端,向外沿锁骨切至肩峰。 注意切口勿深。 3.胸下界切口自胸正中切口下端,向外下沿肋弓切至腋后线。 4.胸部斜切口自胸正中切口下端,向外上方切至乳晕,环绕乳晕,向外上方经腋前襞切至上臂前面正中,再沿臂前面正中向下,切至臂中部,然后向内侧折转横切至臂内侧缘。 从前正中切口的上端和下端,用有齿锐或止血钳提起皮片的角部,将上内和下外两块皮瓣向外侧翻开。 上内侧皮片翻至上方,下外侧皮片翻至腋后襞。 (二)层次解剖1解剖浅层结构(3)解剖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沿腋中线附近,纵行切开浅筋膜,向前剥离翻开浅筋膜。 一边剥翻,一边注意找出第2~7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该神经各自发出前、后两个分支。 要特别注意,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外侧支,称为肋间臂神经,走向外侧经腋窝皮下,到达臂内侧上部的皮肤。 2解剖深层结构(1)观察胸前筋膜及腋筋膜:保留剖出的皮神经及浅动脉,用解剖刀除去浅筋膜,暴露深筋膜。 胸前外侧壁的深筋膜分浅、深两层。 浅层包被胸大肌的前、后面,深层的筋膜包被胸小肌,在该肌下缘向下至腋窝底,形成腋悬韧带,续于腋筋膜;胸小肌上缘的深筋膜向上延伸,形成锁胸筋膜,继而包绕锁骨下肌,附着于锁骨下缘。 (2)找出头静脉:用剪刀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分离深筋膜,找到头静脉,修洁该静脉至锁骨。 注意观察,常见2~3个锁骨下淋巴结沿头静脉末端排列。 (3)解剖胸大肌:心用解剖刀清除胸大肌表面的深筋膜,暴露胸大肌的边界。 观察其形态、分部、起止点和肌纤维方向。 @在胸大肌锁骨部和胸肋部之间,用剪刀钝性分离肌纤维,将手指插入胸大肌锁骨部的深面,将肌与胸壁分离。 分离时可摸到神经血管束,即胸肩峰动、静脉和胸外侧神经。 沿锁骨下缘1cm处切断胸大肌锁骨部的肌纤维,用剪刀分离并翻向外。 翻开时,可见胸肩峰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和胸外侧神经,这些结构从锁胸筋膜穿出,进入胸大肌。 因此,此处为胸前壁的“关键窗"。 @将手指分别从上、下方插入胸大肌胸肋部的深面,使之与胸壁分离,手指摸到的结构为胸内侧神经。 240第七窒上肢 @沿胸肋部起点外侧约2cm处,切断胸大肌的起始部,向外侧翻开。 此时,可见到胸内侧神经穿出胸小肌,进入胸大肌。 @用剪刀分离并观察进入胸大肌的血管和神经,在神经血管入肌处,切除一小块肌组织保留千神经血管的末端,使之与胸大肌分离,将胸大肌充分翻向外侧直至其止点。 (4)观察锁胸筋膜:锁胸筋膜的上部附着于锁骨、喙突、包绕锁骨下肌;下方附着千胸小肌上缘;深面与腋鞘及腋静脉紧密结合。 (5)解剖穿锁胸筋膜的血管神经:心在胸小肌上缘,用刀分离去锁胸筋膜,找出胸肩峰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和胸外侧神经;©用剪刀向外上分离、追溯,分别追至腋静脉(V)、腋动脉(A)和臂丛的神经(6)解剖胸小肌表面及下缘的结构:用解剖刀剥除胸小肌表面的筋膜,观察胸小肌的形态、起止。 在胸小肌表面,可见胸内侧神经从深方穿出,进入胸大肌(此时,胸内侧神经已切断、胸大肌巳翻开)。 将手指插入胸小肌深面将其与胸壁分离,在肌起点的稍外上方切断该肌,翻至喙突,将腋窝前壁完全打开。 翻起胸小肌时,将穿越该肌的胸内侧神经及伴行血管充分游离,尽量保留。 l)解剖胸外侧动脉:用剪刀在前锯肌表面分离结缔组织,找到胸外侧动脉及伴行静脉,去除伴行静脉,向上修洁胸外侧动脉至腋动脉。 2)观察胸肌淋巴结:分离修洁胸外侧动脉时,可见沿静脉排列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属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群。 观察其数目、大小、颜色,用手指捻捏其质地硬软。 观察后可清除。 (7)解剖腋窝的血管神经l)用剪刀和锐子配合,钝性分离、去除腋窝的疏松结缔组织以及残留的腋鞘与外侧淋巴结。 2)解剖腋窝底:将臂外展,清除腋筋膜及其深面的疏松结缔组织,注意避免伤及肋间臂神经。 观察中央淋巴结,观察后清除。 3)用慑子配合手术刀,从喙突向下修洁胧二头肌短头和喙胧肌。 4)在喙胧肌内侧,用剪刀分离找出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和正中神经,顺肌皮神经向上辨认观察臂丛的外侧束。 5)循正中神经向内上,分离解剖出正中神经的内侧根,修洁位千二根之间的腋动脉,向上追至锁骨下动脉。 在腋动脉的内侧查看臂丛内侧束。 6)分离找出由内侧束发出的尺神经。 整体观察由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及其两根与尺神经共同构成的M状结构。 7)切除腋静脉的较小属支,保留腋静脉主干和较大属支。 8)在臂丛内侧束上分离解剖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者较后者为粗。 9)将胸小肌复位,观察以胸小肌为界区分的腋动脉第1、2、3段,即腋动脉的胸小肌上段、后段和下段。 用剪刀分离解剖出腋动脉的6个分支。 简单的记忆方法是:第1段,一个分支(胸上动脉);第2段,两个分支(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第3段,三个分支(肩脾下动脉、旋胧前动脉、旋胧后动脉)。 10)在腋动脉后方,找出挠神经,沿挠神经向上追溯并观察臂丛的后束,向下追溯至臂上部。 (8)解剖三边孔和四边孔l)解剖穿三边孔的血管:心用剪刀在肩肿下肌和大圆肌表面分离出肩脾下动脉,依此向下分离岔;肩,I修洁其分支胸背动脉和旋肩脾动脉,去除其伴行静脉;@向下追踪旋肩脾动脉至三边孔。 2)解剖穿四边孔的结构:心用剪刀在腋动脉后方分离找出腋神经;@找出发自肮动脉的旋肮后动脉。 追踪二者至四边孔。 3)辨认构成三边孔和四边孔的肌:两孔的共同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脾下肌;共同下界为大圆肌,胧三头肌长头形成三边孔的外侧界,和四边孔的内侧界。 (9)解剖胸背神经:用剪刀在胸背动脉附近分离找出其伴行的胸背神经,向下追踪至背阔肌。 (10)解剖肩脾下神经上支和下支:在腋窝后壁上部,用剪刀分离找出肩胖下神经上支,该支再分两支,分别支配肩脾下肌和小圆肌;分离找出肩脾下神经下支,向下追踪至大圆肌。 (11)解剖腋窝内侧壁的结构:心用剪刀分离找出胸外侧动脉,去除其伴行静脉;@在腋中线附近,用剪刀分离找出胸长神经,向上追溯至臂丛后方,向下追踪至前锯肌;@用摄子配合解剖刀清理前锯肌表面的深筋膜,显示前锯肌,观察其在肋骨上的起点(肌齿)。 二、解剖臂前区、肘前区及前臂前区 依次解剖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 (一)切口与翻皮上肢平置外展,手掌向上。 切口如下(见图0-5)。 上臂与前臂前面的皮肤较薄,切口不可过深。 1纵切口自上臂中线(已有一段纵切口),通贯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直至腕前区。 2横切口CD在肘前区,从胧骨内上棵切至外上假;@在腕前区,自前臂的内侧缘切至外侧缘。 从中线向两侧剥离皮肤,将皮片翻向上肢的两侧。 (二)层次解剖(1)解剖头静脉及前臂外侧皮神经:心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用剪刀向下分离头静脉至腕部;©在肘部胧二头肌腿外侧,用剪刀分离找出前臂外侧皮神经,向下追踪至腕前区,观察该神经与头静脉的伴行关系;@保留剖出的浅层结构,用解剖刀除去臂前区外侧部的浅筋膜。 (2)解剖贵要静脉及前臂内侧皮神经:心在胧二头肌内侧沟下部,用剪刀分离找出贵要静脉,向上追踪至臂中段穿深筋膜处,向下追踪至腕前区;@在臂上部内侧,用摄子提起已解剖出的前臂内侧皮神经,用剪刀向下分离追踪。 可见该神经在臂内侧中下部穿出深筋膜,继续向下修洁至腕前区。 观察其与贵要静脉伴行状态。 (3)解剖臂内侧皮神经:找到沿已解剖出的臂内侧皮神经,向下修洁追踪,可见其在臂内侧上部穿出筋膜,分布于臂内侧皮肤。 (4)解剖肘正中静脉:在肘前区,用剪刀在浅筋膜内分离找出肘正中静脉。 观察其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连接关系及连接类型。 (5)寻找肘淋巴结:在胧骨内上棵上方、贵要静脉附近寻找肘浅淋巴结。 有时不易找到,不必刻意花时间去找。 2.解剖臂部深筋膜(1)用解剖刀清除臂前区浅筋膜,保留浅静脉和皮神经,显露深筋膜。 (2)从臂上部的深筋膜上,用剪刀横行剪开深筋膜,再沿臂前面正中纵行剪至肘前区,然后在肘前区作一横切口,用解剖刀将臂部包绕胧二头肌的深筋膜翻向两侧,此处是全身肌表面深筋膜最容易分离的部位。 翻开深筋膜,可清晰地显示胧二头肌的光滑肌肤。 (3)在臂部两侧,观察深筋膜发出的臂内侧和臂外侧肌间隔,探查其位置和附着部位。 (4)修洁、分离和观察臂肌前群的三块肌肉(胧二头肌、喙胧肌和胧肌)。 3解剖眩二头肌内、外侧沟(l)解剖正中神经:在胧二头肌内侧沟处分离正中神经。 可从腋窝处用摄子夹住正中神经,用剪刀向下追踪至肘前区。 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 观察其与胧动脉的位置关系。 至肘窝。 观察贵要静脉在胧静脉上的注入部位。 (3)解剖胧动脉的分支:心在臂上部,大圆肌健稍下方,沿胧动脉,用剪刀分离找出胧深动脉,同时注意找到其伴行的挠神经追踪二者进入胧骨肌管处;@在臂中部稍上方,喙胧肌止点平面,分离找出尺侧上副动脉。 该动脉的特征是形如铅笔芯,直而长,与尺神经伴行,穿劈内侧肌间隔入臂后区;@在胧骨内上棵上方约5cm处,分离找出尺侧下副动脉,观察其走行;@寻认胧动脉分布至上臂前群三肌的肌支,观察其分布。 (4)解剖尺神经:在腋窝处,找到尺神经,用锐子捏住,用剪刀向下分离追踪至其穿内侧肌间隔处。 观察尺神经与胧动脉、尺侧上副动脉的位置关系。 尺神经在内上裸上方穿入臂内侧肌间隔之后的部分,不作追踪。 (5)解剖胧二头肌外侧沟:心再一次观察沿外侧沟上行的头静脉;@在外上棵上方,用剪刀将胧挠肌与胧肌分离,在两肌之间分离找出挠神经主干,向上略加追溯,寻认其肌支;@向下分离至肘窝,在外上棵前方分离找出挠神经的浅、深两个终支;@分离追踪浅支至胧挠肌深面,追踪深支至旋后肌。 4解剖前臂深筋膜、眩二头肌腿膜和腕掌侧韧带心在保留浅静脉和皮神经的前提下,用剪刀清除肘窝、前臂前区及腕前区的浅筋膜,显露前臂深筋膜;@在肘前区和前臂上部,用解剖刀修洁胧二头肌胞膜,观察该健膜与前部深筋膜的相融状态,用锐子夹起胧二头肌胞膜的上缘,沿胧二头肌肌胞的内侧,用剪刀剪断腿膜;@从前臂下端开始,用剪刀纵行向上剪开前替深筋膜,用剪刀将其翻向两侧,探查前臂内、外侧肌间隔,探查其位置与附着部位;@观察腕前区深筋膜,可见该处的筋膜纤维为横行较厚,称腕掌侧韧带。 用解剖刀纵行切开腕掌侧韧带,向两侧翻开,显露位千其深面的屈肌肌胞。 腕掌侧韧带远侧的深面为极为坚韧的横行纤维一屈肌支持带。 5.解剖肘前区_肘窝 (1)确认肘窝的边界:找到胧二头肌)健,在其内侧切断胧二头肌腿膜和肘窝内的深筋膜,修洁旋前圆肌和胧挠肌,观察肘窝的境界。 (2)解剖肘窝:O用剪刀分离找出胧二头肌腿,用解剖刀修洁胧二头肌腿,进而向内分离旋前圆肌,用解剖刀剥除旋前圆肌表面的深筋膜;@胧二头肌肌胞的内侧,用剪刀分离剖出胧动脉的末端,去除其伴行静脉,追溯至胧动脉分为挠、尺动脉分支处;@于胧动脉内侧,用锻子分离找出正中神经,向下追踪至旋前圆肌两头之间;@沿正中神经主干将止血钳向下插入旋前圆肌的深面,用解剖刀将旋前圆肌胧头切断,并向两侧分离翻开,即可显露深面的正中神经和旋前圆肌尺头;@在正中神经的背侧,用剪刀分离找出骨间前神经;@在旋前圆肌尺头的深面,用剪刀分离找到其深方通过的尺动脉及其发出的骨间总动脉。 6.解剖前臂前区 (1)观察前臂前群浅层肌:心用解剖刀去除清理胧挠肌表面的筋膜,该肌是前臂前群唯一起自胧骨外上裸的肌;©清理起自胧骨内上裸的浅层各肌,即,旋前圆肌、挠侧腕屈肌、掌长肌和尺侧腕屈肌,观察和辨认各肌的名称、排列顺序、走行和终止部位;@从前臂下1/3将浅层的肌及其肌腮与指浅屈肌分离。 (2)解剖挠侧血管神经束:O从肘窝处向下,用剪刀将胧挠肌向外侧分离,找出位于胧挠肌和胧肌之间的挠神经,追溯找出其深支和浅支。 浅支沿挠动脉外侧下降,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面(肘窝解剖时已找出)。 @在肘窝处,用剪刀分离找出挠动脉,去除其伴行静脉。 挠动脉与挠神经浅支在前臂中部彼此靠近,不要将二者分离,保留其伴行关系。 @在挠神经和挠动脉自然分开处(约为前臂中、下1/3交界处),用剪刀分离修洁挠神经浅支,该支经胧挠肌健深面转向后,分布至手背。 @分离修洁挠动脉,追踪至挠骨茎突下方,寻认挠动脉的分支。 (3)解剖尺侧血管神经束:心沿正中线切断旋前圆肌(通常,解剖肘窝时已切),翻向两侧,找出正中神经;用剪刀分离,将尺侧腕屈肌推向内侧。 @从前臂上部向下,用解剖刀纵行切断指浅屈肌的挠骨头,注意勿损伤深面的正中神经,将指浅屈肌翻向内侧,找到尺血管神经束。 确认尺动脉和尺神经去除伴行静脉,不要完全分离尺神经与尺动脉的伴行关系。 @向上追溯尺神经至尺神经沟,向下追踪至腕前区,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分离找出尺神经的掌背支。 @在肘窝下部,用剪刀追溯尺动脉,找到其发出的骨间总动脉。 观察尺神经和尺动脉的位置关系。 (4)解剖正中神经:在旋前圆肌两头之间再次确认正中神经,用剪刀向下追踪分离正中神经至腕前区。 在前臂上段,用剪刀分离找出正中神经的分支——骨间前神经。 (5)解剖观察前臂前群深层肌:O将巳切断的指浅屈肌充分翻向内侧,观察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从腕上方,用剪刀沿拇长屈肌肌腿向上分开此二肌,观察深方的旋前方肌。 7.解剖骨间总动脉和骨间前神经血管束心在旋前圆肌尺头深面,在尺动脉的起始部,用剪刀分离找出骨间总动脉,向外下分离追踪此动脉至前臂骨间膜上缘处,找出其骨间前动脉和骨间后动脉两个终支;@在拇长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寻找由骨间前动脉和骨间前神经组成的神经血管束,向下追踪至旋前方肌;@分离骨间后动脉,观察其穿经前臂骨间膜上缘至前臂骨间膜后方。 8.观察前臂屈肌后间隙在腕上方,观察拇长屈肌、指深屈肌与旋前方肌之间的前臂屈肌后间隙。 将刀柄向下插入腕管,理解腕管与手掌的交通关系。 三、解剖腕前区与手掌面 (一)切口与翻皮 1.纵切口自腕前区中点切至中指末端。 2斜切口由腕前区中点至拇指末端。 3横切口在指蹊平面,由第2指外侧至第5指内侧。 4.指前切口沿第2~5指前面的中线,做纵行切口。 用解剖刀,将手掌及各指的皮肤翻开。 (二)层次解剖1.解剖浅筋膜从前臂分别追踪前臂外侧皮神经、挠神经浅支、正中神经掌支、尺神经的掌支至手掌,将各神经的末梢游离。 在小鱼际处,用解剖刀剥除浅筋膜,找出掌短肌。 用解剖刀,轻轻刮除手掌部的浅筋膜,显露手掌深筋膜浅层和掌胞膜。 2.解剖掌腥膜和骨筋膜鞘(l)解剖掌腮膜:从屈肌支持带上方提起掌长肌腮,用解剖刀从肌腺深面向远侧剥离掌胞膜,切断掌腿膜内、外侧缘发出的掌内、外侧肌间隔,在指蹊间隙处切断掌胞膜,向上翻起。 勿损伤其深方的结构。 (2)观察三个骨筋膜鞘:O探查内、外侧鞘和中间鞘的范围:小鱼际筋膜深方为内侧鞘;鱼际筋膜深方为外侧鞘;掌腿膜深方为掌中间鞘。 @用解剖刀清除小鱼际筋膜和鱼际筋膜,显露小鱼际和鱼际的肌。 3.解剖尺神经、尺动脉及其分支解剖。 4解剖正中神经及其分支(l)解剖腕管:O用解剖刀修洁屈肌支待带,将其从中线纵行切开,并在切口两侧切除部分韧带,使屈肌支持带形成一缺口,暴露腕管;@用剪刀分离、观察腕管内的屈肌健及其健鞘和正中神经。 (2)解剖正中神经:心用剪刀在腕管内修洁正中神经,在屈肌支持带的下缘找出正中神经的返支追踪至鱼际肌;@进而向下分离追踪正中神经的3条指掌侧总神经,直至指蹊。 观察其与指掌侧总动脉的伴行清况。 5观察屈肌腿鞘用剪刀在腕管内纵行剪开屈肌总腿鞘,向远侧探查它与指滑膜鞘的关系,观察指浅、、深屈肌健之间的位置关系。 切开拇长屈肌腮鞘,观察其与拇指胞滑膜鞘的交通情况。 6.解剖掌深层结构(1)解剖鱼际:心用解剖刀修洁并观察鱼际浅层的拇短屈肌和拇短展肌;@在肌的中段切断拇短展肌,在其深面用剪刀分离找出挠动脉的掌浅支,再次确认正中神经返支,观察其对鱼际各肌的支配情况;@与拇短展肌的切口错开,切开深层的拇对掌肌和拇收肌,分离观察拇长屈肌腿。 (2)解剖小鱼际:心辨认浅层已剖出的掌短肌;@用解剖刀修洁小指展肌和小指短屈肌,从中部横断小指展肌,观察深面的小指对掌肌;@在小鱼际各肌的内侧,用剪刀分离寻找尺神经深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略作追踪。 (3)解剖虳状肌:用剪刀分离指浅、指深屈肌胞,查看纫状肌的起始与位置。 (4)解剖指蹊间隙:用剪刀分离去除各指蹊间隙的脂肪。 心修洁各指掌侧总动脉和指掌侧总神经的末端,观察它们的分支和分布;@修洁虳状肌腿,用探针探查指蹊间隙的交通。 (5)探查手掌的筋膜间隙:少将手指微屈,用摄子捏起第2指的屈肌腿和第1虳状肌,观察其深面的鱼际间隙;@挑起第3、4、5指的屈肌健及相应的虳状肌,观察它们深方的掌中间隙;@用探针向近侧探查其交通。 (6)解剖观察掌深弓和尺神经深支:心向挠侧拉开各指屈肌健及蟒状肌(或在腕管上部切断各腿);用剪刀分离除去屈肌健深方的疏松结缔组织和骨间掌侧筋膜;循尺神经深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向挠侧追踪,分离找出尺动脉掌深支与挠动脉末端吻合成的掌深弓。 @修洁掌深弓及其凸侧发出的3条掌心动脉。 @修洁与掌深弓伴行的尺神经深支及其分支。 7.解剖手指掌侧心在中指两侧的指蹊间隙处,用剪刀分离找出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脉,去除伴行静脉;@分离去除浅筋膜,显露手指掌侧腿纤维鞘;@纵行切开健纤维鞘,观察指浅、深屈肌胞的位置及其交叉关系和肌腿止点。 观察胞滑膜鞘的结构(可解剖2~3个指,做进一步比较观察)。 四、解剖三角肌区、肩脾区、臂后区、肘后区及前臂后区人体标本俯卧,先触摸骨性标志:枕外隆凸、第6颈椎棘突至第5腰椎棘突、肩峰、肩脾冈和肩脾下角。 自上而下,依次解剖肩胖区、臂后区、肘后区、前臂后区、腕背区和手背。 (一)切口与翻皮因上肢肩肿区与背部相连,切口须从背部开始。 上肢外展,做下列皮肤切口(见图0-5)。 背部皮肤较厚,切口时,注意体会皮肤的厚度。 1背正中切口自枕外隆凸向下,沿后正中线垂直切至第5腰椎棘突。 2肩部横切口自第七颈椎棘突,向两侧肩峰作一水平切口。 3肩胖下角横切口在平肩脾骨下角高度,从正中线向两侧水平切至腋前线。 4上肢纵切口从肩部沿臂后中线向下切至腕背部(若经前面的切口巳剥离了皮肤,可以不再做切口)。 5.肘后横切口在肘后区作一横切口与肘前区横切口相接。 6.腕部横切口在腕背作横切口与腕前区横切口相接。 用解剖刀剥离皮肤,把颈部的皮片尽噩向上翻;肩肿骨后面的皮片翻向外侧;剥离上肢后面的皮@0凸,肤,显露浅筋膜。 注意比较背部皮肤与臂部皮肤的厚度。 (二)层次解剖 1.浅筋膜及浅层结构观察浅筋膜,可见肩脾部的浅筋膜较厚且致密,而从臂后区至前臂后区的浅筋膜逐渐变薄。 (1)解剖肩脾区的皮神经:O在肩脾冈平面,用剪刀分离找出第2脊神经后支的皮支;@尝试在其上、下方的肋间隙中分离找出第1、第3脊神经后支的皮神经。 (2)解剖上肢后面的皮神经:O在三角肌后缘中点下方,分离浅筋膜找出臂外侧皮神经(腋神经的皮支);@在臂后区中部分离找出臂后皮神经;@在臂后下外侧部找出前臂后皮神经(挠神经的皮支);@在前臂后区下部的内、外两侧部确认已剖出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的皮支);@在前臂后区中间部分离找出前臂后皮神经。 (3)保留皮神经,用解剖刀去除浅筋膜,显露深筋膜。 2.解剖肩脾区与三角肌区(1)解剖肩肿上动脉和肩肿上神经:心清除斜方肌表面的浅、深筋膜,沿肩脾冈切断斜方肌的附着点,将该肌翻向内侧心用解剖刀分别切断冈上肌和冈下肌的中份,解剖寻找位于肌深面的肩脾上动脉和肩脾上神经。 注意:肩脾上神经穿肩肿上孔,而肩肿上动脉则行于孔的上方。 (2)解剖四边孔中的腋神经和旋胧后动脉:O用解剖刀修洁小圆肌、大圆肌和胧三头肌长头的表面的深筋膜,观察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境界。 注意勿伤及由孔穿出的血管神经。 @清除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将手指自三角肌后缘探入,从肌深部分离。 用解剖刀沿三角肌的起点(留下约1cm)切断三角肌,翻向外侧。 @用剪刀分离四边孔,找出腋神经和旋胧后动脉的主干,去除伴行静脉。 观察这些结构从四边孔穿出后进入三角肌和小圆肌的情况。 (3)解剖旋肩脾动脉:用剪刀分离三边孔,清理结缔组织找出旋肩肿动脉,去除伴行静脉。 观察其穿出三边孔后的分支分布。 3.解剖臂后区与肘后区(1)解剖胧骨肌管内的挠神经和胧深动脉:心修洁胧三头肌表面的深筋膜;@在胧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之间钝性分离,找到挠神经和胧深动脉,将摄子沿挠神经走行方向斜形插入胧骨肌管,切断该肌外侧头,打开胧骨肌管,暴露管内的挠神经和胧深血管。 向上、下修洁神经和动脉,观察其分支分布。 (2)解剖尺神经:在上臂内侧确认巳剖出的尺神经,向下略加追踪至胧骨的内上裸水平,但不要将尺神经从尺神经沟内分离。 五、解剖腕背区与手背面 (一)切口与翻皮1拇指背切口自腕背部横切口,经拇指背面切至拇指甲根。 2.掌背横切口在掌指关节平面,从第2指外侧切至第5指内侧。 3.掌背纵切口自腕背部横切口中点,切至中指根部。 4指背纵切口从掌指关节横切口,分别沿第2~5指背面中线作纵切口,切至甲各指甲根。 翻开手背和指背面的皮肤。 手背的皮肤薄,移动性大,注意勿伤及皮下结构。 (二)层次解剖1解剖浅层结构(I)观察手背浅筋膜:手背浅筋膜蒲,组织疏松。 剥除皮肤时勿损伤浅静脉和皮神经。 (4)解剖伸肌支持带及其6个骨纤维管:心用解剖刀清除腕背侧的浅筋膜,暴露伸肌支持带,观察其纤维方向及附着部位;@在伸肌支持带上、下缘各做一横行浅切口,切口间距约2cm,保留两切口之间的伸肌支持带,用解剖刀剥除其余的支持带纤维;@观察由伸肌支持带发出的5个纤维隔及骨纤维管;参照图谱,自外向内依次观察第l~第6骨纤维管内的肌腿及其腿鞘。 (5)解剖手背动脉:O在拇指根部,用剪刀分离三个肌/健,参照图谱确认其名词;观察三腿形成的解剖学"鼻烟窝"。 @用剪刀分离除去鼻烟窝内的结缔组织,修洁窝内的挠动脉去除伴行静脉;向上追溯至前臂前区,向下追踪至其穿第1骨间背侧肌处。 2.解剖掌背筋膜间隙O保留剖出的神经血管,用解剖刀清除浅筋膜,一边观察体会浅筋膜深面的手背皮下间隙,该间隙使手背皮肤活动度增大。 尽扯去除浅筋膜,暴露手背胞膜。 @用解剖刀剥除手背胞膜,显露深层骨间背侧筋膜,观察体会两者之间的手背胞膜下间隙。 @观察伸指肌腮及其腮间结合。 3解剖指背追踪伸指肌胞至手指背面,观察指背胞膜。 (李瑞锡) 第八节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7-1 患者,女,50岁。 因患乳腺癌进行分期治疗,接受了右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回家数周后,在牵张训练中,当用双手推墙时,出现右侧肩脾骨内侧缘异常突出,呈"翼状肩";当梳头时,右胳膊难以举过头顶。 在外科复诊时,医生说在淋巴结清扫术中某神经被意外损伤,从而导致上述体征。 临床解剖学问题:(1)可能损伤了哪一条神经? 该神经损伤为何引起患者的肩脾骨"翼状突起“和手臂难以上举? (2)如果此种肩脾骨异常发生在交通事故中,什么样的骨折可能导致该神经受损? (3)在清扫腋窝淋巴结时,还有哪些神经易于受损并出现什么症状? 病例7-2 患者,女,57岁。 右肩部疼痛1年半,逐渐加重,疼痛向上臂和颈部放射,有时肩部有弹响。 上举手秤完成动作时疼痛加重。 查体发现:肩锁关节区轻度压痛,肌肉萎缩不明显,肩峰下有摩擦音,与对侧有明显不同,"撞击“征阳性,外展、内旋时出现疼痛。 双臂放于体侧,肘关节屈曲90度,双上肢外旋力批不平衡,患侧轻中度减低,但上臂过头活动不受限制。 影像学检查提示肌腿袖断裂。 临床解剖学问题: (1)什么是肌健袖? (2)引起肌腿袖损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肌胞袖的哪部分结构最易撕裂? (3)为什么在肌腿袖损伤时会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 病例7-3 患者,男,12岁。 从滑板上跌落,左肘撞在水泥路面上。 因左肘疼痛剧烈、左手小指刺痛、发麻,家人遂带他到医院就诊。 医生在体检时发现患者左手小指和手掌内侧缘对针刺无反应,左手手指无法夹住纸片。 X线正侧位片显示:左胧骨内上裸骨插显著移位,伴有神经受压和牵拉。 临床解剖学问题:(1)胧骨内上裸骨折可能损伤了什么神经? (2)解释患儿左手小指麻木及手指不能夹住纸片的原因? 此外,还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和体征? (3)运用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的知识,预测该患儿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恢复到哪种程度? 病例7-4 患者,男,25岁。 骑摩托车时由于车速较快,至转弯处时摔倒,左胫}排骨粉碎骨折,手术复位金属板固定骨折部位。 术后患肢不能完全承重,需使用拐杖约3个月。 患者频繁地使用拐杖8周后,感觉左三角肌区疼痛、感觉异常,左上肢外展乏力。 医生检查后告诉患者,上述症状的出现是由于长期使用拐杖不当所致。 临床解剖学问题: (l)压迫什么神经可导致患者左三角肌区的感觉及运动院碍? (2)医生认为患者的症状是因长期用拐杖不当所致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消除神经的压迫? 如果不消除神经压迫的因素,病情将如何进展? 病例7-5 患者,女,19岁。 在排球运动中意外摔倒,倒地时手掌张开撑地。 受伤,感到腕部疼痛剧烈,腕部X线未发现骨折。 2周后疼痛仍未缓解,当医生用手指按压鼻烟窝时,该患者表示疼痛加重。 再次腕部X线检查,观察到一块较大的腕骨出现裂纹骨折。 临床解剖学问题:(1)腕部过伸后,鼻烟窝部位有明显的疼痛,提示哪一块骨骨折? (2)为何此骨的骨折不易被检查到? (3)如果此骨骨折未被查出,并且未对骨折进行固定,将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为什么? 病例7-6 患者,女,22岁。 因患抑郁症,用刀片割伤右腕后,出现右腕部喷血难以止住,被送入院救治。 体检发现患者右腕两条表浅肌胞和一条神经被切断,患者右手拇指不能外展,对掌功能几乎丧失,右侧第二、三指精细运动缺失,手掣外侧三个半手指及对应的手苹皮肤感觉丧失。 临床解剖学问题:(1)患者腕部哪些肌腮受损? 被切断的是什么神经? 哪条动脉可能被切开? (2)患者的腕部屈曲是否受到影响,为什么? 病例7-7 患者,男,35岁。 主诉在搬运货物时右手被锈铁钉刺伤1周,手掌肿胀,活动受限,发热3天入院就诊。 体格检查:右手掌及手背肿胀,掌心凹陷消失,压痛明显。 中、环、小指呈屈曲状,活动受限。 体温39.5"C,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多,X线未见明显手部骨质异常。 诊断:右手掌间隙感染。 临床解剖学问题:(1)诊断为何是掌间隙感染,而非鱼际间隙感染? (2)铁钉剌伤的是手掌,为何手背也肿胀? 如果掌间隙感染得不到控制,还可能向何处蔓延? (3)治疗中若进行指蹊间隙切开引流,通常选择哪一个指蹊? (贺桂琼侯志勇) 第八章下 第一节概述 下肢lower limb除具有行走和运动的功能外,还可使身体直立并支持体重。 故下肢的骨骼比上肢粗大,骨连结的形式较上肢复杂,稳固性大千灵活性;下肢的肌亦较上肢发达。 —、境界与分区 下肢与躯干部直接相连。 前方以腹股沟韧带与腹部分界;后方以骼峙与腰、抓部分界。 上端内侧为会阴部。 下肢分为臀、股、膝、小腿、踝和足部。 除辔部外,其余各部可分为若干区。 二、表面解剖 (-)体表标志 1.臀部与股部在臀部的上界,可们及骼峭全长及前端的骼前上棘和后端的骼后上棘。 在骼前上棘后上方约5cm处,可抇及骼结节。 其下方约10cm处能触及股骨大转子。 两侧骼峭最高点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 鹘关节屈曲时,在臀下部内侧可触及坐骨结节。 在腹股沟内侧端的前内上方,可抇及耻骨结节,向内为耻骨峭,两侧耻骨崝连线中点稍下方为耻骨联合上缘。 骼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为腹股沟韧带。 2膝部前方可抇及骸骨和其下方的骸韧带及骸韧带下端突出的胫骨粗隆。 嫔骨两侧可分别触及其上方的股骨内、外侧踝和下方的胫骨内、外侧棵。 股骨内、外侧裸的突出部为股骨内、外上踝,股骨内上棵的上方可触及收肌结节。 屈膝时,在膝部后方两侧可触及外侧的股二头肌膛和内侧的半腿肌瞪、半膜肌腥。 3小腿部前面为纵行的胫骨前峭。 在胫骨粗隆后外方可触及排骨头及下方的排骨颈。 4踝与足踝部两侧可见内踝和外踝,后方可们及跟膛,其下方为跟骨结节。 足内侧缘中部稍后可触及舟骨粗隆,外侧缘中部可触及第5踩骨粗隆。 (二)对比关系下肢骨折或关节脱位时,骨性标志间的正常位置关系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助千对疾病进行临床诊断。 常用的对比关系有Nelaton线和Kaplan点。 (三)颈干角和膝外翻角 股骨颈与股骨体长轴之间向内的夹角叫颈干角,正常成入125°~130°(平均为127°)。 大于此范围为鹘外翻,小于此范围为骸内翻(图8-1)。 股骨体长轴线与胫骨长轴线在膝关节处相交形成向外的夹角,正常约170°,其补角称膝外翻角,男性略小千女性。 若外侧夹角<170°为膝外翻("X”型腿),>170°为膝内翻,呈“0”型腿或“弓”形腿(图8-2)。 第二节 —、境界 上界为骼啃,下界为臀沟,内侧界为骰、尾骨外侧缘,外侧界为骼前上棘至股骨大转子之连线。 二、浅层结构 臀部皮肤较厚,富含皮脂腺和汗腺。 浅筋膜发达,女性尤为明显,形成致密的脂肪垫。 脂肪垫于臀下部处较厚,但祗骨后面及骼后上棘附近很薄。 故患者长期卧床时,祗骨后面及骼后上棘附近易受压形成褥疮。 臀部皮神经包括臀上、下皮神经和臀内侧皮神经。 臀上皮神经superior clunial ne1"Ve由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其在第3、4腰椎棘突平面穿出竖脊肌外缘,行于竖脊肌与骼崝交点处的骨纤维管后至臀部皮下;该神经一般有3支,以中支最长,有时可达臀沟;腰部急性扭伤或神经在骨纤维管处受压时,可引起腰腿疼痛。 臀下皮神经infe rior cl uneal ne1"Ve起自股后皮神经,绕臀大肌(四)体表投影1臀上动、静脉与神经经梨状肌上孔出入盆腔的投影点位于骼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连线的中、内1/3交点。 2臀下动、静脉与神经骼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为其出入盆腔的投影点。 3.坐骨神经其出盆腔的投影点在骼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中点外侧2~3cm处。 坐骨神经干的体表投影位置为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交点至股骨内、外侧棵之间中点(或朋窝上角)之连线。 4.股动脉大腿微屈并外展、外旋时,由骼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至收肌结节连线的上2/3即为股动脉的投影。 5.腮动脉股后面中、下1/3交界线,与股后正中线交点内侧约2.5cm处至胆窝中点连线为朋动脉斜行段投影;自腥窝中点至下角连线为其垂直段投影。 6胫前动脉排骨头至胫骨粗隆连线的中点与内、外踝前面连线中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胫前动脉的投影。 7胫后动脉自厮窝下角至内踝至跟胞内缘之间中点的连线。 8.足背动脉自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至第1、2拓骨底之间的连线。 翻内鹘 250第八章下肢 常正 下缘至臀下部皮肤。 臀内侧皮神经medial cluneal nerve为第1~3祗神经后支,较细小,在骼后上棘至尾骨尖连线的中段穿出,分布于骰骨表面和臀内侧皮肤。 此外,臀部外上方尚有骼腹下神经的外侧皮支分布(见图8-8)。 三、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 深筋膜又称臀筋膜gluteal fascia。 上部与骼峭骨膜愈着,在臀大肌上缘分两层包绕臀大肌,并向臀大肌肌束间发出许多纤维小隔分隔肌束。 内侧部愈着于祗骨背面骨膜,外侧部移行为阔筋膜,并参与组成骼胫束。 臀筋膜损伤是腰腿痛的病因之一。 (二)臀肌 为骸肌的后群,分为三层。 浅层为臀大肌gluteus maximus和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 lata。 臀大肌略呈方形,可维持人体直立和后伸骸关节。 在臀大肌和坐骨结节间有臀大肌坐骨毅,瞥大肌外下方的健膜与大转子间还有臀大肌转子毅。 中层自上而下为臀中肌gluteus medius、梨状肌piriformis、上抒肌、闭孔内肌胞、下抒肌和股方肌quad ratus femoris。 深层有臀小肌gluteus minimus和闭孔外肌。 在臀肌之间,由千血管神经的穿行或疏松组织的填充,形成诸多间隙。 这些间隙是感染蔓延的通道。 其中臀大肌深面的间隙较广泛,并可沿梨状肌上、下孔通盆腔,借坐骨小孔通坐骨肛门窝,沿坐骨神经至大腿后面。 (三)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行结构 梨状肌部分位于盆腔后壁,起自第2~4胀前孔的外侧,向外穿过坐骨大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出盆腔,与坐骨大孔的上、下缘之间各有一间隙,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各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穿过。 1梨状肌上孔穿经该孔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臀上神经superior gluteal nerve、臀上动脉superior gluteal artery和臀上静脉superior gluteal ve i n。 臀上神经分上、下两支,支配瞥中、小肌和阔筋膜张肌后部;臀上动脉亦分浅、深两支,浅支主要营养辔大肌,深支营养臀中、小肌及骸关节。 静脉与动脉伴行(图8-3)。 2.梨状肌下孔穿经该孔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股后皮神经posterior femoral cutaneous nerve,臀下神经inferior gluteal nerve,臀下动、静脉i nferior gluteal arte1y and vein,阴部内动、静脉internal pudenda]arte1y and vein和阴部神经pud endal nerve(图8-3)。 臀下动脉主要分布千臀大肌,并与臀上动脉吻合,还发出分支至鹘关节。 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自梨状肌下孔穿出后,即绕过坐骨棘和祗棘韧带经坐骨小孔进入坐骨肛门窝,营养和分布于会阴及外生殖器。 股后皮神经伴随坐骨神经下行至股后部皮肤,并发出分支至臀下部皮肤。 3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坐骨神经出盆腔时与梨状肌的位置关系常有变异。 其中坐骨神经以一总干出梨状肌下孔者约占66.3%;坐骨神经在盆内分为两支,胫神经出梨状肌下孔,胖总神经穿梨状肌肌腹者,约占27.3%;其他变异型约占6.4%(图8-4)。 因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关系十分密切,当梨状肌损伤、痉挛或出血肿胀时,易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腰腿痛,称之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四)坐骨小孔及其穿行结构 坐骨小孔lesser sciatic foramen由低棘韧带、坐骨小切迹、胀结节韧带围成,其间通过的结构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这些结构由坐骨小孔进入坐骨肛门窝,分布千会阴和外生殖器。 (五)院周围动脉网 骼内、外动脉及股动脉等的分支在骸关节周闱组成吻合丰富的动脉网,通常称为"臀部十字吻合”或鹘周围动脉网。 其位于臀大肌深方、股方肌与大转子附近。 该动脉网由两侧的旋股内、外侧动脉,上部的臀上、下动脉,下部为股深动脉发出的第1穿动脉等组成。 另外,在骸关节附近的盆腔侧壁,还有旋骼深动脉、骼腰动脉、抓外侧动脉、抓正中动脉等参与该网的构成(图8-5)。 故结扎一侧骼内动脉时,可借此动脉网建立侧支循环,以代偿骼内动脉分布区的血液供应。 骼腰动脉秪正中动脉 骼内动脉 臀上动脉 祗外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旋股外侧动脉股深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第三节股部 前上方以腹股沟与腹部分界,后方以臀沟与臀部为界,上端内侧邻会阴,下端以僻骨上方两横指处的水平线与膝部分界。 经股骨内、外侧裸的垂线,可将股部分成股前内侧区和股后区。 —、股前内侧区 (—)浅层结构 皮肤薄厚不均,内侧较薄而柔软,皮脂腺较多,外侧较厚。 浅筋膜近腹股沟处分为浅的脂肪层和较深的膜性层,分别与腹前壁下部的脂肪层(Camper筋膜)和膜性层(Scarpa筋膜)相续。 膜性层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1cm处与股部深筋膜(阔筋膜)相融合。 浅筋膜中富含脂肪,有浅动脉、浅静脉、浅淋巴管、淋巴结及皮神经分布。 1浅动脉由股动脉在进入股三角处发出三支细小的浅动脉。 旋骼浅动脉superficial iliac circumflex狙tery沿腹股沟韧带走向骼前上棘,分布于腹前壁下外侧部。 腹壁浅动脉supe1fi c ial epigastric artery可单独或与旋骼浅动脉、阴部外动脉共干起于股动脉,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下方约1cm处穿出阔筋膜,分支供应腹前壁下部。 阴部外动脉external pudendal artery分布于外生殖器皮肤。 股部浅动脉的起始、行径、管径与临床的皮瓣移植有密切关系。 2浅静脉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为全身最长的浅静脉,全长约76cm。 其起千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约1cm处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棵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内侧皮神经伴行,逐渐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 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前收纳五条属支,即旋骼浅静脉superficial山ac circumflex vein、腹壁浅静脉supe rficial epi一gastric vein、阴部外静脉external pudendal vein、股内侧浅静脉s u pe1ficial medial femoral vein和股外侧浅静脉superfi c ial lat eral femoral vein。 它们汇入大隐静脉的形式多样,相互间吻合丰富(图8-6)。 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时,须分别结扎、切断各属支,以防复发。 大隐静脉全长的管腔内有9~l0对静脉瓣,通常两瓣相对,呈袋状,可保证血液向心回流。 旋骼浅静脉 阴部外静脉 3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superficial inguinal lymph nod e集中排列在股前内侧区上部,可分上、下两群。 上群又称斜群,有2~6个淋巴结,斜行排列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又可分为内、外侧两组,主要收集腹前外侧壁下部、会阴、外生殖器、臀部及肛管和子宫的淋巴;下群又称远侧群或纵群,有2~7个淋巴结,沿大隐静脉末段纵行排列,以大隐静脉为界,亦分为内、外侧两组,主要收纳下肢的浅淋巴管、会阴和外生殖器的部分浅泭巴。 其输出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骼外淋巴结(图8-7)。 4.皮神经股前内侧区的皮神经有不同的来源及分布(图8-8)。 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1'Ve发自腰丛,在骼前上棘下方5~l0cm处穿出深筋膜,分前、后两支。 前支较长,分布于大腿外侧面皮肤;后支分布千臀区外侧皮肤。 股神经前皮支anterior cutaneous branch of femoral nerve起自股神经,在大腿前面中部穿过缝匠肌和深筋膜,分布于大腿前面中间部的皮肤。 股神经内侧皮支medial cutaneous branch of femoral nerve起自股神经,于大腿下1/3穿缝匠肌内侧缘和深筋膜,分布于大腿中、下部内侧份皮肤C闭孔神经皮支c utan eo u s branch of obturator nerve发自腰丛,多数穿股蒲肌或长收肌,分布于股内侧中、上部的皮肤。 此外,尚有生殖股神经及骼腹股沟神经的分支,分布千股前区上部中、内侧皮肤。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股部深筋膜称阔筋膜fasc i a l ata或称大腿固有筋膜。 上方附于腹股沟韧带及骼崝,与臀筋膜和会阴筋膜相续;下方与小腿筋膜和腥筋膜相续。 阔筋膜坚韧致密,为全身最厚的深筋膜。 其在大腿外侧明显增厚形成扁带状的骼胫束。 (1)骼胫束山ot加al tract:起自骼晴前份,上部分为两层,包裹阔筋膜张肌,二者紧密结合不易分离,下端附于胫骨外侧棵排骨头和膝关节痰。 临床上常用骼胫束作为体壁缺损、薄弱部或膝关节交叉韧带修补重建的材料。 第八疲下肢255 骼前上棘骼外动、静脉及骼外淋巴结腹股沟上外侧浅淋巴结腹股沟上内侧浅淋巴结股静脉腹股沟下内侧浅淋巴结(I)前面观(2)后面观图8-8下肢皮神经(2)隐静脉裂孔saphenous hi atu s:又称卵圆窝,为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约1横指处阔筋膜的卯圆形薄弱区。 其表面毅盖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称筛筋膜缝匠肌鞘cribriform fascia,有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穿入股内侧肌间隔股动、静脉并汇入股静脉。 隐静脉裂孔的外缘锐利,勿内侧骨筋膜鞘其形状呈锁刀状,因此又称为锁状缘;上端后骨筋膜鞘股后肌间隔止千耻骨结节并与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图8-9股骨中部骨筋膜鞘相续;下端与耻骨肌筋膜相续。 2骨筋膜鞘阔筋膜向大腿深部发出股内侧、股外侧和股后3个肌间隔,伸入各肌群之间,并附于股骨粗线,与骨膜及阔筋膜共同形成3个骨筋膜鞘,容纳相应的肌群、血管及神经(图8-9)。 (1)前骨筋膜鞘:包绕股前群肌、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及腹股沟深淋巴结。 (2)内侧骨筋膜鞘:包绕股内侧群肌、闭孔动脉、闭孔静脉和闭孔神经。 (3)后骨筋膜鞘:见股后区。 3.肌腔隙与血管腔隙腹股沟韧带与骸骨间被骼耻弓巾opectineal arch(连于腹股沟韧带和骸骨的骼耻隆起之间的韧带)分隔成内、外侧两部,外侧者称肌腔隙,内侧者称血管腔隙(图8-10)。 二者是腹、盆腔与股前内侧区之间的重要通道。 (1)肌腔隙lacuna musculorum: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后外侧界为骼骨,内侧界为腹股沟韧骼耻弓。 内有骼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骼腰肌通过。 患腰椎结核时,脓液可沿腰大肌及其筋股神经膜,经此腔隙扩散至大腿根部,并可能刺激股骼耻弓—/_-置册,二斗三千神经产生相应的症状。 耻骨梳韧带(/二二\\、、股环(2)血管腔隙lacuna vasorum: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界为耻骨肌筋膜及耻骨梳韧带pectineal ligament,内侧界为腔隙韧带lacuna1ligament(陷窝韧带),外侧界为骼耻弓。 腔隙内有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生殖股神经图8-10肌腔隙与血管腔隙股支和淋巴结。 4.股三角femora l triangle位千股前内侧区上1/3部,呈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三角形凹陷,向下与收肌管相续。 (1)境界: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凹陷,自外侧向内侧分别为骼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 (2)内容:股三角内的结构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及股深淋巴结和脂肪等。 股动脉居中,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由骼外动脉延续而成。 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图8-11)。 此种关系可便于股动脉压迫止血,并有利于股动、静脉穿刺及股神经麻醉时的定位。 l)股鞘femoral sheath:为腹横筋膜及骼筋膜向下延续,包绕股动、静脉上段的筋膜鞘,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和阔筋膜的深面。 呈漏斗形,长3~4cm,向下与股血管的外膜融合为血管鞘。 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鞘分为三个腔,外侧腔容纳股动脉,中间腔容纳股静脉,内侧腔形成股管,内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图8-12)。 2)股管femoral canal:为股鞘内侧份漏斗状的筋膜间隙,平均长约1.3cm。 其前壁自上而下为腹股沟韧带、隐静脉裂孔铀状缘的上端和筛筋膜;后壁为骼腰筋膜、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内侧股神经-~. 壁为腔隙韧带及股鞘内侧壁;外侧壁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股管下端为盲端;上口称股环femoral ri ng,卯圆形,其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股环是股管上通腹腔的通道,被薄层疏松结缔组织覆盖,称股环隔femoral septum,上面衬有腹膜。 从腹腔面观察,此处壁腹膜呈一小凹,称股凹,位置高于股环约1cm。 股管内有1~2个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腹压增高时,腹腔脏器(主要为肠管)可被推向股凹,经股环突至股管,最后由隐静脉裂孔处突出而形成股亦。 股环上方常有腹壁下动脉的闭孔支或变异的闭孔动脉经过陷窝韧带附近,故行股症修补术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损伤此动脉。 因股环前、后和内侧三面均为韧带结构,不易延伸,所以股庙易发生绞窄(图8-13)。 肠管3)股动脉femoral rute1-y:股动脉是骼外动脉自腹股沟韧带中点后面向下的延续,在股三角内行向股三角尖,继而经收肌管下行,穿收肌}健裂孔至腥-腹膜窝,移行为朋动脉。 股动脉起始处发三条浅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骼浅动脉、阴部外动脉)均与同名静脉伴行。 股动脉的最大分支为股深动脉deep V uv\N/4_-=,;茄痪femoral arte1-y,于腹股沟韧带下方3~5cm处起自股动脉的后外侧,向内下,行千长收肌和大收肌之间,大隐静脉沿途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数条穿动脉及肌支,同时参与骸周围及膝关节动脉网的组成(图8-14)。 图8-13股痐4)股静脉femoral vein:为朋静脉的延续。 起自收肌胞裂孔,向上与股动脉伴行,位于股动脉后方,逐渐转至动脉内侧,继而穿血管腔隙移行为骼外静脉。 股静脉除收集大腿深部静脉外,主要收纳大隐静脉的血液。 股深动脉言闭孔神经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行至骸骨下方、小旋股外侧动脉股内侧动脉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收肌耻骨肌'. IllI'mm中\\'1-“'//I,L/L_股薄肌5.收肌管adducto r canal又称隐神经闭孔神经前支Hun ter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缝匠肌影卜侧肌支一上I ii仙L皿朴M'VI/III短收肌的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是一断第1穿动脉甘,\\\\,阴/几,'.I,像雁1Inl竺孔神经后支面呈三角形,长15~17cm的管状间隙。 第2穿动脉一十袚远裙-哺双汇嚣U/1//i Jl!!!-大收肌前壁为张于股内侧肌与大收肌间的收肌第3穿动胚-腿盟l--七诗器卯lJjjJJJ_股动脉腿板,浅面覆以缝匠肌;外侧壁为股内侧第4穿动n,股中间肌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 上口与股三股外侧肌角尖相通,下口为收肌腿裂孔adductor ten股直II尸一心乓浮叭冒/月`霾一五卢脉dinous opening,通厮窝上角,所以收肌管又称股捆管。 股三角或腥窝的炎症,可借此骼胫互相蔓延。 收肌管内通过的结构,前方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肌支和隐神经,中间为\\慧情/l下支股动脉;后方为股静脉以及淋巴管和疏松结缔组织。 股动脉在管下段发出膝降动脉descending genic ular aitery(又称膝最上缝匠肌动脉)。 6.股内侧区的血管和神经有闭孔图8-14股前区深层肌及血管神经动、静脉和闭孔神经。 闭孔动脉obtu ratm。 arte1-y起自骼内动脉,穿闭膜管出骨盆至股内侧,分前、后两支,分别位于短收肌的前、后方,营养内收肌群、骸关节和股方肌,并与旋股内侧动脉吻合。 闭孔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回流至骼内静脉。 闭孔神经obturalor nerve起千腰丛,伴闭孔血管出闭膜管后,亦分两支,前支支配内收肌群大部及膝关节;后支支配闭孔外肌和大收肌。 二、股后区 (一)浅层结构皮肤较薄,浅筋膜较厚。 股后皮神经位于阔筋膜与股二头肌之间,沿股后正中线下行至腥窝上角。 沿途分支分布于股后区、腥窝及小腿后区上部的皮肤。 (二)深层结构1后骨筋膜鞘包绕股后群肌、坐骨神经及深淋巴结和淋巴管。 鞘内的结缔组织间隙上通臀部,下连厮窝。 二者的炎症可沿此间隙内的血管神经束互相荽延。 2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起于祗丛,多以单干形式出梨状肌下孔。 它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进入股后区,行于大收肌和股二头肌长头之间,下降至朋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排总神经两终末支(图8-15)。 臀大肌 小肌状肌 阴部内 下动脉L内肌腿及上、下抒肌坐骨结转子股后皮神经股方肌骼胫束4穿动脉头肌短头总神经上外侧动脉中动脉神经肌支下外侧动脉,,li.,脾肠外侧皮神经在股后部,坐骨神经主要从内侧发出肌支,支配股二头肌长头、半胞肌、半膜肌和大收肌。 支配股二头肌短头的神经由胖总神经发出。 坐骨神经偶有一较粗的异常伴行动脉,称坐骨动脉。 作股部截肢时,需先结扎此动脉。 在臀大肌下缘和股二头肌长头外侧缘夹角处,坐骨神经的位置表浅,是检查坐骨神经压痛点的常用部位。 第四节膝部 膝部是从骸骨上缘上方两横指到胫骨粗隆高度的范围,分为膝前区和膝后区。 —、膝前区 膝前区结构主要包括皮肤、筋膜、滑液娱和肌胞等。 伸膝时,明显可见并能们及股四头肌胞、骰骨及骸韧带的轮廓。 嫔韧带两侧隆起的深面,填以骸下脂垫i nfra patellar fat pad。 屈膝时,该处呈浅凹,是关节腔穿刺的常用部位。 (一)浅层结构 皮肤薄而松弛,皮下脂肪少,移动性大。 皮肤与骸韧带之间,有骸前皮下囊subcutaneous prepatellar·bursa,慢性劳损时易发生炎症(图816)。 在膝内侧,有隐神经自深筋膜穿出并发出骸下支;在外上和内上方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前皮支和内侧皮支的终末分布;外下方有胖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二)深层结构 膝前区的深筋膜是阔筋膜的延续,并与其深面的肌胞融合。 其外侧部有骼胫束,内侧部有缝匠肌腮、股沥肌胞和半胞肌/健共同形成的"鹅足",其深面有一较大的滑液袋,称"鹅足檄"。 中间部为股四头肌/健,附着于骸骨底及两侧缘,继而延续为骸韧带patellar ligament,止于胫骨粗隆。 在骸骨两侧,股四头肌腮与阔筋膜一起,形成骸支持带patellarretinac ulum,附着于骸骨、骸韧带及胫骨内、外侧裸。 在股四头肌胞与股骨之间,有一大的嫔上囊SU prapatellar bursa,多与关节腔相通(图8-16,图8-17)。 当关节腔积液时,可出现浮嫔感。 此时可在骸骨两侧缘中点,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 骸韧带两侧的凹陷处,向后可们及膝关节间隙,此处相当于半月板的前端。 二、膝后区 膝后区主要为腮窝pop liteal fossa。 伸膝时,此部深筋膜紧张,屈膝时松弛,厮窝边界清晰可见,其内上和外上界的半)健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腿均可触及。 (一)浅层结构 皮肤松弛菏弱,移动性较大。 浅筋膜中有小隐静脉穿入深筋膜,其周围有腥浅淋巴结。 此区的皮神经为股后皮神经终末支、隐神经及排肠外侧皮神经的分支。 (二)深层结构 图8-17膝关节滑液涵1.境界朋窝为膝后区的菱形凹陷。 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腿,内上界主要为半腮肌和半膜肌,下内和下外界分别为排肠肌内、外侧头。 朋窝顶(浅面)为腥筋膜,是阔筋膜的延续,向下移行为小腿深筋膜。 脯筋膜由纵、横交织的纤维构成,致密而坚韧,患脂窝毅肿或腥动脉瘤时,因受腥筋膜的限制而胀痛明显。 腥窝底自上而下为股骨腥面、膝关节毅后部及腥斜韧带、朋肌及其筋膜。 2.内容腥窝内含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由浅至深依次为胫神经、腥静脉和朋动脉。 其外上界还有肺总神经,血管周围还有脯深淋巴结(图8-18)。 胫神经 排总神经 朋静脉 腥动脉\',J:\1}}\!? ,,矗冒从\\\皿! 1,(! 胖总神经(1)腥窝境界膝下内侧动脉.'``”m·'“'”“·一中'-^````”```角`'胫神经胖肠内侧皮神经排总神经静脉神经动脉(2)浅层膝下内侧动脉中动脉下外侧动脉雁窝下角,脑动脉分成胫前动脉ante rior tibial artery和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rutery两终支。 三、膝关节动脉网 膝关节的血供十分丰富,由股动脉、)腥动脉、胫前动脉和股深动脉的多个分支在膝关节周围吻合形成动脉网。 主要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膝降动脉、膝上内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膝中动脉、膝下内侧动脉、膝下外侧动脉、股深动脉的第3穿动脉和胫前返动脉。 膝关节动脉网不仅能保证供给膝关节的营养,而且雁动脉损伤或栓塞时,可成为侧支循环的重要途径,以保证下肢远端的血供(图8-19)。 股沟韧带 外动脉 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股深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内侧动脉 第1穿动脉 第2穿动脉 第3穿动脉 第4穿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膝上外侧动脉膝上内侧动脉 朋动脉 膝下内侧动脉 胫后动脉 第五节小腿部 上界为平胫骨粗隆的环形线,下界为内、外踝基部的环形连线。 经内、外踝的垂线,可将小腿部分为小腿前外侧区和小腿后区。 一、小腿前外侧区 (—)浅层结构皮肤较厚而紧,移动性小,多毛发,血供较差,损伤后愈合较慢。 浅筋膜疏松,含少扯脂肪。 身体轻度水肿时,于内踝上方易出现压痕。 1浅静脉为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经内踝前方约1cm处(此处为大隐静脉切开的常用部位),上行达小腿前内侧。 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在此区与小隐静脉、深静脉有广泛的交通和吻合。 2皮神经此区的皮神经主要有隐神经saphenous nerve和排浅神经superficial peroneal n erve。 隐神经伴大隐静脉行至足内侧缘,在小腿上部居静脉后方,在小腿下部绕至静脉前方;肺浅神经由胖总神经分出,于小腿外侧中、下1/3交点处穿出深筋膜至皮下,分布千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见图8-8)。 (二)深层结构 小腿前外侧区深筋膜较致密。 在胫侧与胫骨体内侧面的骨膜紧密融合;在排侧发出前、后肌间隔,止千肺骨骨膜。 深筋膜、前肌间隔、后肌间隔、胫骨骨膜、排骨骨膜及骨间膜,共同围成前骨筋膜鞘和外侧骨筋膜鞘,容纳相应肌群及血管和神经(图8-20)。 小腿前骨筋膜鞘胫前动脉及肺深神经 小腿前肌间隔 胫后动脉及胫神经 小腿外侧骨筋膜鞘小腿后骨筋膜鞘 小腿后肌间 小腿后筋膜`,'』骨间膜 1.前骨筋膜鞘容纳小腿前群肌、胖深神经和胫前血管。 胖浅神经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于排骨颈高度由胖总神经分出,下行千胖骨长、短肌之间,发出肌支支配此两肌,进而于小腿外侧中、下1/3交点处穿出深筋膜至皮下,分布于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第1趾蹊及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除外)(图8-21)。 胖浅神经损伤常导致足不能外翻。 二、小腿后区 (—)浅层结构皮肤柔软,弹性好,血供丰富,是临床上常用的带血管蒂皮瓣的供皮区。 浅筋膜较薄,内有小隐静脉及其屈支、胖肠内侧皮神经、胖肠外侧皮神经和排肠神经等。 半膜肌和半脾肌 朋静腥动 排肠肌内侧头 胫后动 趾长屈肌 股二头肌 神经 胖总神经 脾肠肌外侧头 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肌支排总神经浅神经 骨长肌长伸肌深神经前动脉 (1)后面观(2)前外侧面观 1小隐静脉small saphenous vein起千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伴排肠神经绕外踝后方于小腿后区正中线上行,至腥窝下角处穿腥筋膜入腥窝,上升一段后汇入腥静脉。 小隐静脉有7~8个静脉瓣,并有交通支与大隐静脉和深静脉相吻合。 静脉瓣发育不良或深静脉回流受阻,可导致小隐静脉和大隐静脉淤血或曲张。 2.胖肠神经sural nerve多由来自胫神经的胖肠内侧皮神经和来自肺总神经的肺肠外侧皮神经于小腿后区下部吻合而成,穿出深筋膜后经外踝后方达足背外侧,分布于小腿后区下部及足背外侧的皮肤(见图8-8)。 (二)深层结构深筋膜较致密,与胫、肺骨的骨膜、骨间膜及后肌间隔共同围成后骨筋膜鞘,容纳小腿后群肌及血管神经束(图8-20)。 1后骨筋膜鞘小腿后骨筋膜鞘依后筋膜隔分浅、深两鞘。 浅鞘容纳小腿三头肌,向下逐渐缩窄,仅包绕跟膛及周围脂肪;深鞘容纳小腿后群深层肌及脯肌,在小腿上部,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姆长屈肌、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 在内踝后上方,趾长屈肌腮越过胫骨后肌)健浅面行向外侧,至足底与姆长屈肌健形成"胞交叉"。 t.',分支营养邻近肌(图8-21)。 主干经内踝后方进入足底。 胫后动脉起始处发出排动脉peroneal釭tery,沿胫骨后肌表面斜向外下,在姆长屈肌与胖骨之间下降于外踝后方,终千外踝支。 排动脉主要营养邻近肌和胫、肺骨。 (张雅芳) 第六节踝与足部 踝部上界平内、外踝基底的环线,下界为过内、外踝尖的环线,其远侧为足部。 踝部以内、外踝为界,分为踝前区和踝后区。 足部又可分为足背和足底。 —、踝前区与足背 (一)浅层结构 皮肤较菏,浅筋膜疏松,缺少脂肪。 故浅静脉和肌腕等结构清晰可见。 浅静脉有足背静脉弓及其属支。 其内、外侧端逐渐分别汇合成大、小隐静脉。 皮神经为足背内侧的隐神经和外侧的肺肠神经终支(足背外侧皮神经),足背中央有胖浅神经终支(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背中间神经),在第1、2趾相对面背侧有胖深神经。 肌上支持带 其腥滑膜鞘 啡骨肌上支? 卜:~ik、广气尽昙勹勹旦泛三二:刀第3胖骨肌1第5距骨粗隆(1)前外侧面胫骨前气言:二:勹三I趴`二/:三:带姆长伸肌脾及其腿滑膜鞘,干驸内侧动脉-二Z二五心』::\l包忙阳长屈肌腕及脾滑膜鞘、胫骨后肌脾及脾滑膜鞘趾长屈肌瞪及腿滑膜鞘/足底外侧动脉及神经足底内侧动脉及神经(2)内侧面(二)深层结构踝前区深筋膜为小腿深筋膜的延续,在此增厚形成两个支持带。 1.伸肌上支持带superior extensor retinaculum又称小腿横韧带,呈宽带状位千踝关节上方,连千胫、J排骨下端之间。 深面有两个间隙:内侧间隙通过胫骨前肌腮、胫前血管和胖深神经;外拇长伸侧间隙通过姆长伸肌胞、趾长伸肌腮和第3排趾长伸骨肌。 排动脉穿2伸肌下支持带inferior extensor retinaculum又称小腿十字韧带,位于踝关节前方的足背区,多呈横Y形,外侧端附千跟骨外侧面,内侧端分叉附千内踝及足内缘。 伸肌下支持带向深面发出纤维隔,形成3个骨纤维管:内侧者通过胫骨前肌胞,中间者通过姆长伸肌}健、足背动脉和排深神经,外侧者通过趾长伸肌胞和第3}排骨肌腿。 各肌胞表面均有腮鞘包绕穿支(图8-22)。 3足背动脉dorsal artery of foot于伸肌上支持带下缘续千胫前动脉。 在踝关节前方行于姆长伸肌健和趾长伸肌腮之间,位置表浅,其搏动易于触及。 主干继续沿着蹈短伸肌内缘和深面前行,至第一第l距骨间隙的近侧,延续为足底深支deep branch of planta]釭tery和第1拓背动脉两个终末支。 沿途发出驸外侧动脉lateral tarsal artery行向足背外侧;驸内侧动脉图8-23踝前区及足背medial tarsal arte1-y1~3支,行向足背内侧及足底;弓状动脉arcuale arte1-y向足背外侧弓状弯行,与趼外侧动脉吻合,并发出3支拓背动脉;足底深支穿第l距骨间隙至足底与足底动脉吻合;第l距背动脉分布于趾和第2趾背面的内侧(图8-23)。 4胖深神经多行于足背动脉的内侧,分成内、外侧两终支,分布于足背肌、足关节及第l、2趾相对面背侧的皮肤。 5足背筋膜间隙及内容足背深筋膜分两层:浅层为伸肌下支持带的延续,附着于足内、外缘;深层紧贴骨间背侧肌及拓骨骨膜。 两层间为足背筋膜间隙,容纳趾长伸肌腮及腮鞘、趾短伸肌及胞、足背动脉及其分支和伴行静脉以及排深神经(图8-22)。 二、踝后区 上界为内、外踝基部后面的连线,下界为足跟下缘。 中线深面有跟胞附着于跟结节。 跟胞与内、外踝之间各有一浅沟:内侧浅沟深部有小腿屈肌胞及小腿后区的血管、神经穿入足底;外侧浅沟内有小隐静脉、)排肠神经及胖骨长、短肌腮通过。 (-)浅层结构此区皮肤上部移动性大,足跟部皮肤角化层较厚。 浅筋膜较疏松,跟腮两侧有较多脂肪。 跟腿与皮肤之间有跟皮下痰,跟腿止端与跟骨骨面之间有跟胞痪。 (二)深层结构1踝管ma lleo lar canal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flexor retinaculum,又称分裂韧带。 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内踝之间围成踝管。 支持带向深面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成4个通道,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依次为:CD胫骨后肌健;@趾长屈肌腿;@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阴长屈肌腿。 踝管是小腿后区与足底间的一个重要通道,感染时可借踝管互相蔓延。 由于某种原因使踝管变狭窄时,可能压迫踝管内容物,形成"踝管综合征"(图8-24)。 胫神经胫后动趾长屈肌L胫骨后肌腕—勹今>芝7'/.///"___$.一,',!/!跟内侧神经屈肌支持带第1、2蛹状肌一勹上勹:卧盟告肝瓜从影墙启了广一趾足底固有动脉2胖骨肌上、下支持带superior and inferior peroneal retinaculum外踝后下方的深筋膜增厚,形成胖骨肌上、下支持带。 排骨肌上支持带连千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之间,可限制排骨长、短肌腮于外踝后下方;排骨肌下支持带前端续千伸肌下支持带,后端止千跟骨外侧面前部,有固定排骨长、短肌胞千跟骨外侧面的作用。 两肌胞在穿经支持带深面时,共同包千一个总胞鞘内(图8-25)。 骨前肌长伸肌长伸肌伸肌上支持带排动脉末5 胖骨短JlJl 胖骨 胖骨第3排骨肌脾 3踝关节的韧带踝关节内、外侧各有一些韧带加强,主要有内侧韧带medial ligament和外侧韧带lateral ligament。 内侧韧带起千内踝下缘,止于舟骨、距骨和跟骨前内侧面,呈“三角形”。 外侧韧带分成3部:距排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 t位于外踝前缘和距骨前外侧面之间;距排后韧带pos。 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位千外踝后缘和距骨后突之间;跟排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位于外踝尖和跟骨外侧面中部之间。 外侧韧带比内侧韧带薄弱,故易损伤(图8-26,图8-27)。 剒韧角 长带,'饥足足底 /办一___.二舟 叭底韧 三、足底 (—)浅层结构 足底皮肤厚、致密而坚韧,移动性差,尤以足跟、足外侧缘、趾基底部更为增厚。 因这些部位是身体重力的支持点,故容易因摩擦增厚而形成阱抵。 浅筋膜内致密的纤维束将皮肤与足底深筋膜紧密相连。 (二)深层结构足底深筋膜分两层:浅层覆于足底肌表面,两侧较薄,中间部增厚称胚腿膜(又称足底腿膜),相当于手掌的掌健膜;深层覆千骨间肌的距侧,又称骨间距侧筋膜。 1.足底腿膜p lantar aponeurosis三角形,含有较多的纵行纤维。 后端稍窄,附千跟结节前缘内侧部。 其两侧缘向深部发出肌间隔,止于第1、5距骨,在足底形成三个骨筋膜鞘。 (1)内侧骨筋膜鞘:容纳吗展肌、跨短屈肌、妈长屈肌腮以及血管和神经。 舟韧 骰侧 带韧 带韧侧外跟距 拓骨间背侧韧带 足的韧带(外侧面观) 第八章下肢 (2)中间骨筋膜鞘:容纳趾短屈肌、足底方肌、拇收肌、趾长屈肌腮、封1状肌、足底动脉弓及其分支、足底外侧神经及分支等。 (3)外侧骨筋膜鞘:容纳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及血管和神经。 2足底的血管和神经胫后动脉及胫神经穿踝管至足底,即分为足底内、外侧动脉和足底内、外侧神经(图8-24)。 足底内侧动脉medial plant釭arte1-y较细小,伴同名静脉和神经沿足底内侧缘前行,分布于邻近组织,末端与第1~3拓足底动脉吻合。 足底外侧动脉l ateral plantar·artery较租,伴同名静脉和神经斜向前外,穿趾短屈肌深面至足底外侧缘,分支分布千邻近组织,终支向内弯行至第1趾骨间隙处,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成足底弓。 由足底弓发出4个距足底动脉,分布于各趾。 足底内侧神经medial plantar nerve支配足底内侧部的肌和关节、足底内侧半及内侧三个半趾底面的皮肤c足底外侧神经l ateral plantar nerve支配足底外侧部肌和关节、足底外侧半及外侧一个半趾底面的皮肤。 (夏玉军) 第七节下肢解剖操作 —、解剖股前内侧区 (一)切口 人体标本仰卧位,做如下切口(见图0-7): 1上切口从骼前上棘至耻骨结节作一斜行切口。 (1)解剖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和伴行的浅动脉:在股骨内侧裸后缘脂肪组织内寻找大隐静脉及伴行的隐神经。 向上追踪大隐静脉至耻骨结节下外约3cm处,可见其穿过股部深筋膜注入股静脉。 用锐子将大隐静脉近侧端稍提起,用刀柄将隐静脉裂孔下外侧缘的轮廓划清,清楚显示出隐静脉裂孔的边缘,观察其形状、大小和位置。 在附近分别寻找大隐静脉的五条属支。 先找出腹壁浅静脉、旋骼浅静脉、阴部外浅静脉及伴行的三条同名动脉(动脉很细小,可单独起自股动脉,亦可共干起于股动脉;暂不追踪动脉的起点),仔细观察大隐静脉末段与股静脉之间是否有阴部外动脉通过,临床上常用该动脉作为寻找大隐静脉根部的标志。 然后寻找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这两条浅静脉的注入点位置较低。 最后全面观察五条屈支的类型、大隐静脉与深静脉的交通支并纵行剖开一段大隐静脉以观察静脉瓣。 (2)观察腹股沟浅淋巴结: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及大隐静脉近端两旁的脂肪中寻找和观察腹股沟浅淋巴结。 观察后可除去。 (3)解剖皮神经:在浅筋膜内寻找下列皮神经:心股外侧皮神经,在骼前上棘下方5~10cm处穿出深筋膜;©股神经前皮支和内侧皮支于大腿中、下部沿缝匠肌表面穿出深筋膜;@闭孔神经皮支于大腿上部内侧穿出阔筋膜(大约在缝匠肌中点内侧3横指处可找到该神经)。 上述皮神经均尽址追踪至远端并保留之。 2解剖深筋膜保留浅血管和皮神经,去除浅筋膜,仔细观察阔筋膜,可见外侧与内侧厚沥不一。 股外侧面阔筋膜增厚的部分叫骼胫束,起自骼崝,止于胫骨外侧棵。 臀大肌下份附着于骼胫束,阔筋膜张肌包于骼胫束上份两层之间。 由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向下纵行切开阔筋膜,用刀柄将其与深层组织分离,翻向两侧,注意勿损伤深面的结构,至骼胫束前缘时切断阔筋膜以保留骼胫束。 3解剖股前群肌仔细去除股前部的阔筋膜,修洁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观察股四头肌四个头的位置及纤维方向。 检查股四头肌胞止于骰骨,并形成骸韧带附着千胫骨粗隆。 4.解剖股三角及其内容(I)观察股三角的位置、边界及股鞘的结构特点:注意股鞘为包绕股血管的涌斗形薄层筋膜鞘,由外向内分为三个纵形的腔,分别容纳股动、静脉和股管。 (2)解剖股动脉及主要分支:在骼前上棘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腹股沟中点)、腹股沟韧带下方,寻找股动脉,并追踪至股三角的尖部,观察其潜入缝匠肌的深面,进入收肌管。 在股动脉主干上部后外侧,距腹股沟韧带3-5cm处解剖出它的最大分支一股深动脉。 股深动脉在股三角内有两个主要分支,即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一般从股深动脉外侧发出,走在缝匠肌、股直肌深面。 小心切断缝匠肌上端和股直肌中部,并翻起,可见旋股外侧动脉分为升、横、降3支。 在股深动脉内侧解剖出旋股内侧动脉,可见它从骼腰肌和耻骨肌之间穿向深面。 此两条动脉有时可直接发自股动脉。 沿股深动脉主干追踪其发出的3~4支穿动脉,观察它们穿过短收肌与大收肌至大腿后部。 (3)解剖股静脉、观察腹股沟深淋巴结:在股动脉内侧解剖出股静脉,注意其先位于股动脉内侧,至股三角尖走向股动脉后方。 清理股深静脉时,勿损伤股深动脉分支,并注意寻找沿股静脉近段排列的腹股沟深淋巴结,观察后除去。 (4)探查股管:股静脉内侧的潜在性间隙即股管,内有一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 观察股管长约1.5cm,外侧壁是将股静脉与其分隔的纤维隔,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耻骨肌筋膜。 股管上口叫股环,用小指顺股静脉内侧向上探,可通向股环。 股管下部是盲端,对着卯圆窝的内上份。 (5)解剖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的外侧,切开稷盖千骼腰肌表面的骼腰筋膜,暴露股神经及骼腰肌。 解剖追踪股神经的分支,形如马尾,分别支配耻骨肌、缝匠肌、股四头肌及股前内侧区皮肤。 其中最长的一支,称隐神经,与股动脉伴行进入收肌管,追踪并修洁之。 5.解剖收肌管及其内容将已切断的缝匠肌向上、下翻起,如有皮神经穿过此肌,可切断。 注意缝匠肌下段的深面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叫腮板,它架于股内侧肌与长收肌、大收肌之间。 缝匠肌与腿板共同组成收肌管前壁。 纵行切开腮板,暴露收肌管内结构,主要是股三角内结构的延续,如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隐神经,股动、静脉等。 用摄子分离管内结构,观察动、静脉与神经的关系,隐神经从外侧跨过股动脉前方至内侧。 在收肌管内寻找隐神经发出的骸下支和股动脉发出的膝降动脉(或膝最上动脉),观察其二者伴行,共同从股薄肌与缝匠肌胞之间穿出,分布千膝内侧。 注意股动脉在收肌管内逐渐跨向股静脉的前内侧,两者共同通过收肌健裂孔至腥窝。 6.解剖股内侧肌群及闭孔神经先分离修洁内侧的股蒲肌,再清理长收肌和耻骨肌。 在长收肌起点下约3cm处切断该肌,向上、下翻起暴露深部的短收肌。 清理短收肌及其表面的闭孔神经前支和位于其深面的闭孔神经后支。 清理短收肌后下方的大收肌,注意该肌下部的收肌胞裂孔,股动、静脉由此进出朋窝,改名为腥动、静脉。 二、解剖小腿前外侧区与足背 (一)切口为了一起解剖小腿前外侧区和足背,同时作四条切口(见图0-7)。 1.在内、外踝水平作一过踝关节前方的横切口。 2.沿足趾根部、趾蹊背侧作一横切口达足背内、外侧缘。 3延长大腿前面的纵切口直达内、外踝水平的横切口处。 4循上述第1、2条切口的中点,纵切足背皮肤,直达第3趾尖。 将皮肤翻向两侧。 注意膝部、踝部、足背部的皮肤切口要浅,皮肤剥离时勿损伤浅筋膜内的浅静脉和皮神经。 (二)层次解剖(1)小腿前外侧区浅筋膜内结构l)解剖大隐静脉和隐神经:沿股前内侧区解剖出的大隐静脉向下追踪并修洁至足背,保留之。 同时找出和其伴行的隐神经。 从足背静脉弓外侧端找出小隐静脉,往上追踪至其通过外踝的后下方。 同时找出与小隐静脉伴行的肺肠神经。 2)解剖肿浅神经:清除小腿浅筋膜前,先在小腿外侧中、下1/3交界处,仔细找出胖浅神经的皮支,并追踪修洁至足背远端,保留之。 (2)解剖足背浅筋膜内的结构:确认足背静脉弓,沿其内侧端清理出大隐静脉起始段及伴行的隐神经。 从外侧端清理出小隐静脉及伴行的胖肠神经终支、足背外侧皮神经。 在足背正中部位修洁和保留胖浅神经的两终支:足背内侧和足背中间皮神经,观察其分布。 在第1、2趾蹊处切开浅筋膜,寻找胖深神经的终末支。 2.解剖深筋膜清除所有浅层脂肪,暴露小腿及足背的深筋膜。 仔细观察筋膜各部不同的厚度。 从胫骨外侧牒前方向下纵行切开深筋膜,可见小腿上部深筋膜较厚,其深面为肌附着,不易分离。 小腿中部深筋膜较薄,肌较易分离。 小腿下部,踝关节上方,深筋膜横行纤维增厚,即伸肌上支持带(小腿横韧带)。 向下,在踝关节前下方近足背处深筋膜又显著增厚,呈横位的Y形,此即伸肌下支持带(小腿十字韧带),检查它们的境界及附着点,清除深筋膜,仅保留伸肌上、下支持带。 3.解剖小腿前外侧区深层结构 (1)解剖小腿前群肌、外侧群肌:于小腿下1/3从内侧到外侧依次修洁小腿前方的胫骨前肌、蜀长伸肌、趾长伸肌和其外侧的第三肺骨肌;在小腿外侧,修洁胖骨长、短肌。 清理深筋膜时注意观察在伸肌上支持带及排骨肌支持带深面经过的肌健皆包以腿滑液鞘,其功能是保护肌胞,减少摩擦。 (2)解剖胫前动脉和伴行静脉:分离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的上段,在两肌之间、骨间膜前面,解剖出胫前动脉和伴行静脉(除去静脉保留动脉)。 清理动脉时注意勿伤及附近的神经。 向上尽认分开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在胫骨粗隆水平处横断胫骨前肌,切除胫骨前肌上份残端的肌纤维,沿胫前动脉向上找出向内上行于胫骨前肌深面、紧贴胫骨外侧裸的胫前返动脉(与胫前返神经伴行),两者分支分布千膝关节。 在小腿下份肺骨内侧纵切伸肌上支持带,千第三胖骨肌外侧,找出排动脉的穿支,该支有时粗大,可代替足背动脉。 (3)解剖胖浅神经、胖深神经:在排骨颈外侧找出排总神经,观察其绕过胖骨颈前面,穿入胖骨长肌深面,并分成三个分支:胫前返神经、l排浅神经、胖深神经。 先将尖头慑沿排总神经方向向前插入胖骨长肌,顺肿总神经的走向切断该肌,暴露上述三条神经。 胫前返神经与胫前返动脉伴行;肿浅神经在胖骨长、短肌之间下行,观察其支配两肌的肌支以及在小腿前外侧中、下1/3交界处穿出深筋膜,分为内、外两支的情况。 沿胫前动脉(小腿前群肌深面)寻找和修洁伴行的肺深神经达足背。 4解剖足背的深层结构清理蹈长伸肌腿、趾长伸肌胞,并找出其深面的拇短伸肌、趾短伸肌。 于足趾根部切断姆长、短伸肌}健及趾长、短伸肌胞,翻向近侧。 千踝关节前方找出肺深神经。 再找出与胖深神经伴行的足背动脉和足背静脉,追踪该动脉至第1拓间隙近侧端,寻找发出的第1距背动脉和足底深支。 三、解剖臀区及股后区 (一)切口 人体标本俯卧位,做如下切口(见图0-7): 1上切口从骼前上棘起始沿骼啃切到骼后上棘,再向内侧切至祗部正中。 3下切口继续沿臀沟至臀部外侧作一弧形切口。 4.膝下切口过腥窝下方(相当于胫骨粗隆水平)作一横切口。 5股后纵切口由第3切口中点向下沿股后正中线纵切至膝下切口。 将臀区皮肤翻向外侧,股后区皮肤翻向两侧。 注意切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浅筋膜中的血管、1.解剖浅筋膜内结构于骼峭上方、竖脊肌外缘,浅筋膜内寻找由第l~3腰神经后支发出的皮神经,即臀上皮神经,并向下追踪至臀上部。 在臀大肌下缘中点附近寻找从下向上的臀下皮神经2~3支(为股后皮神经的分支)。 有时这些神经不易找到,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去解剖,去除剩余浅筋膜。 股后部浅筋膜中无重要结构,可直接去除。 2.观察深筋膜瞥区深筋膜非常发达,它发出纤维束深入辔大肌肌束内,故不易清理。 追查臀筋膜的延续,可见其向上附若于骼峭,向外下方移行于阔筋膜,向下移行于股后深筋膜。 观察后可沿肌纤维方向仔细剥离并除去深筋膜。 3.解剖深层结构 (I)解剖臀大肌及股后皮神经:在臀大肌下缘与股二头肌相交处,纵行切开深筋膜直达朋窝。 在深筋膜的深面,寻找股后皮神经。 确认并修洁臀大肌上、下缘。 沿臀大肌起点约2cm处弧形切开臀大肌。 最好在未切断该肌之前先用手指伸入臀大肌的深面,尽可能地将其与深层结构分离,边分边切,注意不要损伤其深面的血管、神经。 臀大肌切开后向两侧翻开,用摄子清理进入臀大肌上部的臀上动、静脉的浅支,以及进入臀大肌下部的臀下动、静脉和神经。 将臀大肌向外侧翻开,有时可见此肌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滑液裂,戳破此毅有黏液淌出。 (2)解剖出入梨状肌上孔的血管和神经及臀部肌:清理梨状肌上缘,使之与臀中肌分离,清理并切断臀中肌中份,将此肌翻开即可见臀小肌。 在梨状肌的内上方寻找由梨状肌上孔穿出的臀上动脉、静脉和臀上神经并修洁之。 臀上动脉分浅、深两支,浅支分布至臀大肌,深支伴臀上神经分布至臀中、小肌。 (3)解剖出入梨状肌下孔的血管和神经:在梨状肌下方可见粗大的坐骨神经,其内侧为股后皮神经,再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和臀下神经,它们分布至臀大肌,依次解剖和修洁这些神经、血管,并保留之。 在最内侧解剖出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它们行径隐蔽,出梨状肌下孔后,立即进入坐骨小孔,然后走向坐骨肛门窝至会阴部。 (4)观察坐骨神经的行径及其深面的肌:清理坐骨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可见该神经自梨状肌下孔穿出后(有时在梨状肌上缘或梨状肌中穿出)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中点偏内下行。 在臀大肌下缘与股二头肌长头之间坐骨神经位置表浅。 提起坐骨神经,在其深面由上而下清理上开肌、闭孔内肌胞、下抒肌和股方肌。 垂直切断股方肌并翻开,可见其深面的闭孔外肌胞。 (5)观察股后区的肌及神经和血管:分别修洁半腮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 在股二头肌深面,追踪坐骨神经及支配股后群肌和部分大收肌的肌支。 在坐骨神经深面寻找股深动脉发出的穿动脉,观察其穿过短收肌、大收肌并分支营养股后区肌的悄况。 四、解剖腥窝及小腿后区 (一)切口按图0-7所示做如下切口:1.在腥窝下缘已有一横切口。 2.于内、外踝水平过踝关节后方作一横切口。 3.沿小腿后区正中作一纵切口,与切口1、2相连。 将小腿皮肤翻向两侧。 4由切口2中点作一垂直切口,直达足跟,把皮肤尽证向两侧翻开。 注意踝部的横切口不宜过深。 (二)层次解剖1解剖浅筋膜内结构在外踝后下方的浅筋膜中解剖出小隐静脉及伴行的排肠神经,向上追踪直至穿入厮窝的深筋膜为止。 小心清除小腿后面及朋窝的浅筋膜,注意小隐静脉穿入朋筋膜的位置,观察在小腿后面中、下份,小隐静脉是否有穿支与深静脉交通,大、小隐静脉之间是否有吻合支。 沿排肠神经向上解剖,于小腿后正中线,深筋膜深面,可找到排肠内侧皮神经(起自胫神经)。 在胖骨头后方约5cm处找出由排总神经发出的排肠外侧皮神经,观察二者合并共同形成排肠神经。 2.解剖深筋膜切开厚而坚韧的腥筋膜,在小隐静脉末端附近,有时可见1~2个朋淋巴结,看到后除去。 然后修洁朋窝边界的肌,同时修去小腿后区的深筋膜。 3.解剖深层结构(I)观察腥窝境界:观察腥窝上内侧界的半膜肌、半腿肌,上外侧界的股二头肌。 下内、下外侧界的胖肠肌内、外侧头,并修洁。 (2)解剖腊窝中的血管和神经:清理股二头肌内侧缘,找出肺总神经,追踪至腥窝外侧角,可见其在排骨头下方绕排骨颈向前穿入排骨长肌(至小腿前外侧面的部分巳解剖)。 在朋窝中线清理胫神经,可见其发分支到小腿三头肌,还有若干关节支。 用木枕垫在踝关节前方,使小腿后群肌放松。 先清理肺肠肌的内、外侧头,以刀柄插入内、外两头的深面,使之与距肌、比目鱼肌及朋肌分开。 将排肠肌内、外侧头从起点下约5cm处(胫神经分支穿入点以下)切断,将该肌翻向下方,然后小心切开包裹腮动、静脉的筋膜鞘。 暴露朋静脉,并拉向一侧,其深面为腊动脉。 解剖膳动脉在腮窝发出的五条关节支:CD膝上内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膝中动脉;@膝下外侧动脉;@膝下内侧动脉。 (3)解剖小腿后区的肌及血管和神经:修洁比目鱼肌。 仔细解剖穿过其上缘倒U形腿弓的胫神经、胫后动脉、胫后静脉。 沿腮弓切断比目鱼肌内侧份,翻向外侧。 可见该肌深面为小腿深筋膜隔,分隔小腿后面浅、深两群肌,观察后将此筋膜清除。 然后切开朋肌表面的筋膜,显露腥肌。 辨认胫骨后肌(中间)、趾长屈肌(胫侧)、拇长屈肌(排侧)并修洁之,注意三者在内踝上、下位置关系的变化。 在胫骨后肌表面清理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 在朋肌下缘,观察朋动脉分成胫前、后动脉。 解剖胫前动脉及伴行静脉直至穿骨间膜为止。 清理胫后动脉及其肌支,追踪至屈肌支持带深面。 在腥肌下缘胫后动脉起点稍下方寻找排动脉及伴行静脉,沿胖骨内侧缘向下追踪至胖骨肌支持带深面。 观察胫神经在小腿后面的分支,向下追踪至屈肌支持带深面。 (4)解剖踝管及其内容:在内踝与跟骨之间切开屈肌支持带,打开踝管,观察支持带向深面发出的纤维隔和形成的四个骨纤维管。 解剖踝管内结构,从前向后依次为胫骨后肌腿、趾长屈肌/健、胫后动脉及伴行静脉、胫神经、拇长屈肌胞等。 五、解剖足底 在踝前垫一木枕,使足底朝上。 (一)切口 l从足跟沿足底正中线纵切至中趾的趾端。 2.沿趾根从足底外侧横切至足底内侧。 剥离足底皮肤,可见皮肤及浅筋膜很厚,以足跟、趾根及足底外侧更明显。 (二)层次解剖 1解剖足底浅、深筋膜修去浅筋膜,注意其内的脂肪及纤维束结实,趾蹊处横行纤维发达。 解剖深筋膜,可见内侧部最菏,外侧部较厚,中间部最厚,即足底筋膜。 修去内、外侧部,保留足底健膜,注意勿损伤深面的结构。 观察足底胞膜向前分裂成5束,终于5趾,两侧向深部发出内、外侧肌间隔,附于第1、5拓骨。 于趾蹊处沿趾间隙纵行切开足底胞膜,清除脂肪组织,寻找通向趾部的神经和血管。 2解剖足底浅层肌及血管和神经在跟骨前方5cm处,横断足底腮膜,割断内、外侧肌间隔,向远侧翻起,注意勿损伤深面的结构。 从内向外修洁姆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解剖出其间的足底内、外侧神经及血管。 3.解剖足底中层肌及血管和神经在中部切断趾短屈肌,翻向远侧,暴露拇长屈肌健及趾长屈肌腿。 观察两肌健在足底内侧相互交叉。 进一步查看足底方肌及四个蟒状肌。 观察走在足底方肌浅面的足底外侧神经、血管及其分支;观察走在姆展肌与趾短屈肌之间的足底内侧神经、血管及其分支。 4解剖足底深层肌及血管和神经在跟结节前方切断足底方肌、趾长屈肌胞及姆长屈肌髓,翻向远侧,暴露拇短屈肌、晦收肌、小趾短屈肌。 在足底内侧切断展肌起端,翻向远侧,露出胫骨后肌腿。 在足底外侧切断小趾展肌止端,翻向近侧,露出胖骨长肌健。 检查两肌胞的止点。 切断姆收肌斜头及横头起端,翻向远侧,露出足底动脉弓、足底外侧神经深支,以及3个骨间足底肌和4个骨间背侧肌。 (夏玉军) 第八节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8-1 患者,男,55岁。 因左下肢膝关节内侧出现团索状物而就诊。 患者诉近2年来在久站或行走时感到左腿酸胀、疼痛,且进行性加重。 体格检查:患者左腿内侧从踝关节到膝关节水平出现隆起、迂曲、扩张的静脉团块,局部有色素沉着。 诊断:左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解剖学问题: (1)此患者可能是哪条浅静脉出现了曲张? (2)该静脉发生曲张的解剖学基础和诱因是什么? (3)医生建议患者应如何做才能减轻症状或防止病情加重? 病例8-2 患者,女,60岁。 近日剧烈咳嗽时感到右大腿根部胀痛,并出现一半球形包块而入院就诊。 体格检查:右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下方有一大小约2c m x3cm肿物,质软,无触痛。 平卧时包块可变小,但不会完全消失。 诊断:右侧股症。 临床解剖学问题(1)什么是股管? 什么是股环? 其境界如何? (2)什么是股加? 为何在临床上股茹多见于老年妇女,且为何易发生嵌顿? (3)股管中什么结构的肿大易被误诊为股沺? 病例8-3 患者,男,50岁。 弯腰搬重物时,突感左臀部疼痛,并放射到左侧大腿后部。 体格检查:患者痛点位千坐骨结节外侧,按压此处时,疼痛会自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处,沿大腿后部中线向下放射到膝部中点。 坐位时,患者左侧小腿疼痛剧烈而不能完全伸展;仰卧位时,将左下肢伸直抬高患者疼痛难忍,此时再使其足部背屈,疼痛加剧。 结合腰部MRI结果诊断为L5s1椎间盘突出。 临床解剖学问题:(1)椎间盘突出时什么神经受压而出现大腿后外侧、小腿及足背的疼痛? (2)该神经起自脊髓的哪些节段? (3)为什么直腿抬高试验会引起疼痛? 足背屈时为什么也会加剧疼痛? 病例8-4 患者,男,26岁。 在搬运货物时,被掉下的货箱砸伤右侧膝盖,感到剧烈疼痛,不能站立,右踝关节活动受限,急送入院。 体格检查后行右膝部X线检查。 X线显示,右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右排骨颈骨折。 诊断:右胫胖骨近端骨折,合并外周神经损伤。 临床解剖学问题:(1)朋窝的内容物有哪些? 胫骨骨折后哪些血管可能被伤及? (2)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如果要判断腥动脉及其终末动脉是否发生损伤,应在何处检查这些动脉的搏动? (3)胫骨近侧端及排骨颈骨折可能合并哪些神经的损伤? 病例8-5 患者,女,18岁,着高跟鞋,在下楼梯时不慎摔倒,被搀扶站起后,其右足不能承重,且踝关节开始肿胀,遂入院。 检查发现患者踝关节疼痛和压痛明显,肿胀畸形,活动受限,足背动脉可触及。 踝关节X线摄片显示:外踝(胫距关节面水平)发生横骨折。 诊断:外踝骨折伴严重的踝关节扭伤(韧带撕裂)临床解剖学问题:(1)何种过度运动常导致踝关节扭伤? 讨论”扭伤”一词的含义。 (2)什么结构可能发生撕裂? 病例8-6 患者,男,15岁。 右腿在距骸骨底近侧约4cm处被刀刺伤,由于伤势不重并未就医。 3天后大腿下部前面出现肿胀和压痛,患者因剧烈疼痛,几乎不能走路而入院就诊。 体格检查:浮骸实验阳性。 临床解剖学问题:(l)此区大腿深部是什么结构发生液体积聚? 此区外伤与膝关节有何关系? (2)若出现膝关节积液,如何进行引流? 病例8-7 患者,女,36岁。 主诉站立或行走过久时,左内踝后部疼痛不适,休息后即可缓解。 最近5天病情加重,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发作时间延长,左足跟内侧与足底麻木,有蚁行感。 既往有左踝关节扭伤史。 体格检查:左足趾皮肤干燥、发亮,汗毛脱落,足部肌肉萎缩。 用手轻叩左内踝后方,足底部针刺感加剧,足极度背伸时加重。 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左踝管综合征。 临床解剖学问题:(I)踝管综合征可累及哪些结构? (2)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 病例8-8患者,女,65岁。 在光滑地面上滑倒。 患者自述在摔倒时听到断裂声。 体格检查:右腿外旋且明显较左下肢短。 触诊右鹘关节疼痛,但肿胀不明显。 右大腿被动活动疼痛加剧。 X线检查报告: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股骨远端外旋并向近侧移位。 ·o诊断:右股骨颈骨折临床解剖学问题:(1)老年人股骨骨折最易发生在什么部位? 为什么? (2)患者伤腿较对侧缩短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3)此类骨折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其解剖学原因是什么? (贺桂琼侯志勇) 附录临床病例分析问题答案 第一章头部 病例1-1根据颅顶血管神经分组和行径、分布特点,按其分布区可分为三组(图1-18),每组间血管吻合丰富,神经分布互相重叠。 前组:有眶上血管、眶上神经(位于外侧)及滑车上血管、滑车上神经(位于内侧)等。 外侧组:有耳前组的颐浅血管和耳颇神经;耳后组的耳后血管和枕小神经。 后组:有枕血管、枕大神经等。 颅顶血管和神经从颅周向颅顶走行。 由于头皮的动脉有联系皮肤和帽状腮膜的纤维隔附着,因此动脉破裂后不能收缩,难以凝固血液。 当头部损伤至帽状腿膜,受枕、额肌前后部的牵拉,头皮的深创伤会使伤口裂开,出血篮多。 因此,缝合头皮时一定要缝合帽状腮膜,一方面可以减少皮肤的张力,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止血。 头皮的严重感染会扩散到硬脑膜,因为顶骨的板障静脉和硬膜静脉窦相联系,可能会引起颅骨的感染(骨髓炎)和硬膜窦血栓的形成。 病例1-2 本病例中额骨最有可能骨折(图1-1,图1-2)。 额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面颅骨骨折。 构成眼眶的骨也可能骨折。 复视提示可能伤及眼球和眼眶,致使视轴错位。 眩晕和面颊麻木是颠骨骨折,并发神经系统受损的结果。 病例1-3患者头部的撞击导致了视神经功能上的轻微改变:眼冒金星和视力模糊。 假如持续头痛,则提示可能由千颅内出血而导致颅内压升高,以及大脑皮质的挫伤。 脑的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脑蛛网膜、软脑膜。 硬脑膜坚韧而有光泽,由两层合成。 外层兼有颅骨内膜的作用,内层较外层坚厚,两层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在颅盖处硬脑膜与颅骨结合较为疏松,易于分离当硬脑膜血管损伤破裂时,可在颅骨与硬脑膜间形成硬膜外血肿;在颅底处硬脑膜则与颅骨结合紧密,当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和蛛网膜同时撕裂,使脑脊液外漏,如颅前窝骨折时,脑脊液可流入鼻腔,形成脑脊液鼻漏。 如果明显地观察到患者有液体从鼻腔滴出,说明颅前窝筛骨筛板骨折,撕裂了紧密结合的硬脑膜和蛛网膜而导致脑脊液从鼻腔涌出(脑脊液鼻漏)。 病例1-4面静脉位置表浅,起自内毗静脉,在面动脉的后方伴其斜行向外下,在下颌角下方接受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入,形成面总静脉,在舌骨大角附近注入颈内静脉。 面静脉在口角平面以上缺少静脉瓣,因此,当面部,尤其是鼻根至两侧口角间的三角区(图1-4)发生感染处理不当时,病菌可经面部静脉传至颅内静脉,临床上称此三角间的区域为"危险三角区”。 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化脓性感染,由于挤压可使病菌从面静脉通过内眺静脉、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蔓延到颅内的海绵窦(外侧鞍状区)。 亦可通过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眼下静脉和颅内海绵窦交通。 进而可能引起脑膜炎和脑水肿、颅内压升高。 更严重的是,颅内压升高可能会引起枕骨大孔茄(亦称为小脑扁桃体沺)压迫脑干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导致呼吸和心搏骤停而死亡。 病例1-5 腮腺位千外耳道前下方。 其上缘邻近额弓、外耳道和颇下颌关节,下缘平下颌角,前缘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部,后缘邻乳突前部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腮腺淋巴结位于腮腺表面和腺实质内,它们的输出淋巴管注入颈外侧淋巴结,由此肿瘤细胞会扩散到颈深淋巴结。 颈深淋巴结沿颈内静脉从颅底到颈根部呈链状排列。 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进入腮腺,只含有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表情肌,它的分支呈展开的手形分散。 面神经外膜与腮腺组织容易分离,但病变时常紧密粘连。 因此,恶性腮腺肿瘤压迫面神经及其分支,会影响到面神经对面肌的支配,而导致面部无力且吹口哨困难。 如果肿瘤长期严重压迫面神经,可造成永久性面瘫。 病例1-6 三叉神经为最粗大的脑神经,属混合性神经。 由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组成,它们分别组成感觉根和运动根,两根在脑桥基底部和小脑中脚交界处进出脑桥。 三叉神经躯体感觉纤维的细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该节位于颅中窝颐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由假单极神经元的胞体组成,这些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粗大的感觉根,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细小的三叉神经运动根位于感觉根下内侧,最后并入下颌神经。 患者描述的症状具有三叉神经痛的特点。 其中上颌神经痛最常见,其次是下颌神经,或眼神经。 此病例主要涉及上颌神经,即三叉神经的第二支,仅含躯体感觉纤维。 离开三叉神经节后,穿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出颅,至冀聘窝内,进而分支分布于口鼻黏膜、上颌牙齿、眼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即患者针刺样疼痛的皮肤和黏膜区域是由三叉神经的第二分支一上颌神经所支配。 这种突发的刺痛常由触摸脸部、刷牙、喝水或咀嚼等引起,此处可能为特别敏感的“三角区”。 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还不清楚。 有些研究认为大多数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由千存在异常的血管压迫神经所致。 上颌神经颅外分支有: (1)眶下神经:即上颌神经的终末支,向前穿眶下裂入眶,贴眶下壁前行,在眶下管内发出上牙槽神经前、中支,分布于上颌切牙、尖牙及其附近牙限。 终末支经眶下孔至面部,分布千下脸、外鼻及上唇皮肤和黏膜。 (2)上牙槽后神经:在翼腮窝内从上颌神经本干发出,经上颌骨体的后方穿入骨质,分布千上颌窦、前磨牙磨牙及其附近牙跟。 (3)额神经:细小,在翼腾窝处发出,分布于额、颇部皮肤。 (4)翼腾神经:也称神经节支,为感觉性神经,有2~3小支,连千翼聘神经节,穿出神经节后分布于腾、鼻腔、咽部的黏膜及腮扁桃体。 病例1-7 面神经是支配面部表情肌的神经,面神经的功能障碍,如麻痹,就会发生面瘫。 贝尔麻痹(面神经麻痹)常发生在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例如行车时开着窗户。 面神经麻痹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是在30~50岁更常见。 面神经干出颅后进入腮腺,在腮腺体内分支吻合组成腮腺内丛,由丛发出分支达腮腺边缘,这些分支有颖支、额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图1-4),分别支配额肌、眼轮匝肌、额肌、颊肌、口轮匝肌、口周围肌、下唇肌和颈阔肌等。 面部的症状是由于面神经损伤而引起的。 左眼轮匝肌瘫痪使眼裂不能闭合,而流涎和咀嚼困难是因为颊肌和口轮匝肌瘫痪的结果。 由于眼轮匝肌的瘫痪,眼裂不能闭合,也不能做眨眼动作,眼泪就会从患侧眼下脸流到面颊。 睡觉时因眼脸开放导致角膜干燥,白天也会因不能眨眼而致角膜干燥,长期如此会导致角膜溃疡。 面神经行程长,与诸多结构相毗邻。 其损伤可发生在脑桥小脑三角、面神经管内和腮腺区等处。 因损伤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CD面神经管外损伤:主要是患侧面肌瘫痪,口角歪向健侧,鼻唇沟变平,不能鼓腮,额纹消失,不能闭眼,不能皱眉。 @面神经管内损害:当面神经的损伤在面神经管中鼓索神经的以上部分,除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患侧泪腺、舌下腺及下颌下腺分泌障碍,舌前2/3味觉障碍;面神经还发出镜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链骨肌,面神经损伤使橙骨肌功能丧失,出现听觉过敏现象。 本案例的面神经损伤在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的以上部分,最可能在颇骨岩部的面神经管内。 茎乳孔以上的面神经炎症造成面瘫,病因多为病毒感染,大多数病例是非持久性的损伤,即可以恢复,但是恢复较慢、预后较好。 第二章颈部 病例2-1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指切除甲状腺一个叶的大部分的手术。 通常保留该叶的后部,以避免去除甲状旁腺。 颈部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腺鞘,称为甲状腺假被膜。 甲状腺自身的外膜为真被膜,即纤维痪。 腺鞘与纤维痪之间为袭鞘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甲状旁腺。 甲状腺两侧叶内侧和峡部后面,假被膜增厚并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相连,形成甲状腺悬韧带,使甲状腺附着于喉与气管。 因此,当吞咽时随着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上提和降低喉部,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增大的甲状腺移动尤为明显。 甲状腺侧叶的后内侧邻近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当甲状腺肿瘤增大时,向后内侧压迫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可出现呼吸、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 甲状腺切除术时须避免损伤的结构有: (1)甲状旁腺:因为甲状旁腺正常位于甲状腺侧叶的后表面,保留侧叶的后部可避免切除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参与血液中钙磷代谢,维持体液和血中的正常钙浓度。 切除甲状旁腺会引起患者血钙下降,出现手足抽搞,表现为神经质,面部和四肢肌的痉挛、颤擂等。 (2)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喉上神经的外支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在距甲状腺上极0.5~1.0cm处两者分开,外支弯向内侧,分支支配环甲肌及咽下缩肌,动脉分支至甲状腺;喉上神经的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经甲状舌骨膜入喉,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 故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外支致声音低钝,或损伤内支致呛咳。 (3)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是支配喉肌管理发音的主要神经,为迷走神经胸部的分支。 左右喉返神经发出部位有所不同,右喉返神经在右迷走神经经过右锁骨下动脉处发出,向后勾绕右锁骨下动脉返回颈部;左喉返神经在左迷走神经行至主动脉弓处发出,向后勾绕主动脉弓返回颈部。 左右喉返神经返回颈部均沿气管与食管间的沟内上行,在甲状腺侧叶深面环甲关节后方入喉,改称喉下神经。 其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布千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 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侧叶中、下1/3交界处后方,左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后方,右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前方或动脉分支之间,行至咽下缩肌下缘、环甲关节后方入喉。 甲状软骨下角可作为显露喉返神经的标志。 因此,手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或在甲状腺襄鞘间隙内结扎,以免损伤喉返神经而致声音嘶哑。 甲状腺肿瘤的癌细胞可转移到喉前、气管前及气管旁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的癌细胞也可能会转移到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病例2-2 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粗壮强劲,在颈部形成明显的肌性标志。 此肌以两个头分别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两头会合后,斜向后上,止千颖骨乳突。 作用:一侧收缩使头歪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本病例为常见的颈部畸形,俗称为歪脖子。 先天性肌性斜颈常在出生前发生(先天的)。 胎儿头部和颈部在子宫内的位置不良,在分挽过程中可能导致胸锁乳突肌损伤,肌纤维撕裂,或出血的血肿纤维化。 难产过程中颈部的牵拉也有可能导致肌纤维撕裂和出血。 由于肌组织纤维变性并缩短,斜颈缓慢发展。 可能到儿童5、6岁时才被注意C一个全面的儿科体检可能会在胸锁乳突肌上发现肿块。 如未能纠正肌性斜颈会导致面颅骨发育不对称,颈椎椎体也可能发生樱状畸形。 病例2-3 吞咽困难多由咽及食管的肿瘤引起。 食管恶性肿瘤的患者中约有80%的人会出现吞咽困难,这是由于肿瘤使食管狭窄并使食管腔闭锁造成的。 一般当食管腔的2/3被肿瘤浸润,才会出现吞咽困难,实际上吞咽困难是逐渐加重的。 颈部食管的淋巴流向气管旁和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该患者的硬块可能是食管癌细胞转移至斜角肌前缘的颈内静脉外侧淋巴结,使该处淋巴结肿大。 食管前方为气管和喉,气管食管沟内有喉返神经,后外侧椎前筋膜的深面为颈交感干。 若癌细胞侵及周围组织器官,如浸润至气管和主支气管可引起气急、干咳;侵及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累及颈交感干可导致Horner综合征。 病例2-4枕三角又称肩脾舌骨肌斜方肌三角,位千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与肩胖舌骨肌下腹上缘之间。 枕三角内有副神经及副神经淋巴结、颈丛皮支和臂丛的分支等。 手术切除的肿大淋巴结为副神经淋巴结。 该淋巴结位于副神经的周围,故手术时应先显露副神经,然后再切除淋巴结,以免损伤副神经。 副神经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因此,癌细胞进一步可转移至颈外侧下深淋巴结(图2-4,图2-23)。 斜方肌位千项部和背上部。 全肌收缩时使肩脾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收缩提肩脾骨(耸肩);肩脾骨固定时,一侧的上部肌束收缩使脸转向对侧,下部肌束收缩降肩脾骨。 斜方肌瘫痪后形成"塌肩"。 副神经是支配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的躯体运动性神经。 出颅后较粗的脊髓根经颈内动、静脉之间,向后外斜穿胸锁乳突肌,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附近离开该肌继续向下外走行至枕三角,于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斜方肌深面(图2-4)分支支配此二肌。 在枕三角内清除沿副神经排列的副神经淋巴结时,易损伤副神经。 本例患者右副神经损伤后,斜方肌瘫痪,可解释为什么患者难以提右肩及脸转向左侧的困难现象。 病例2-5喉咽位于喉的后方,上界为会厌上缘平面,下至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移行千食管。 向前经喉口通喉腔,在喉口的两侧各有一个深窝称梨状隐窝,常为异物滞留的部位。 喉口是喉腔的上口,朝向后上方,由会厌上缘、构状会厌襞和构间切迹围成。 连接构状软骨尖与会厌软骨的皱襞称构状会厌襞。 鱼刺可能嵌顿在构状会厌襞与咽喉侧壁之间的梨状隐窝中。 外来物如鱼刺和鸡骨常常嵌顿在此处,因为正常吞咽食物时,食团都经梨状隐窝。 而尖锐的物体可能停留在此处,并刺穿梨状隐窝壁。 喉上神经的分支一喉内支直接行走于梨状隐窝的黏膜层深部,分布千声襞及其上方喉黏膜的感觉纤维。 喉上部的黏膜很敏感,当受到外来物刺激时立即会引起咳嗽,从而反射性地排出异物。 因此,鱼刺嵌顿可能损伤喉内支,其损伤可造成黏膜感觉缺失,导致异物入喉,形成气管异物。 气管反射性地痉挛而使呼吸急促。 病例2-6 右颈后外侧中间部的外伤可能伤及颈外静脉、颈横神经和副神经。 颈外静脉由耳后静脉与下颌后静脉后支在下颌角附近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下降,千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入颈后三角,在锁骨上方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 颈横神经经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部向前行,分支支配同侧和颈前部的皮肤,损伤后该区域皮肤感觉丧失。 副神经在斜角肌后缘的中部上方,斜向后下方入颈后三角,支配斜方肌(图2-6)。 患者梳头困难是因为损伤了副神经,使斜方肌瘫痪。 要抬手至头部,需要斜方肌和前锯肌共同作用旋转肩脾骨使关节盂朝向外上而完成。 右侧副神经损伤后,其支配的斜方肌瘫痪,而左侧斜方肌的正常肌张力牵拉,使之头向左侧倾斜。 病例2-7 喉软骨,特别是突出的甲状软骨可能骨折,错位的甲状软骨板可能阻塞气道。 此外,损伤部位的喉黏膜及黏膜下层水肿如果严重水肿,也可能阻碍空气通过。 为了保持呼吸道畅通,通常可做气管切开术。 临床上气管切开术是在气管颈部的前壁作一切口,插入气管套管另建呼吸道,是解除严重喉梗阻的治疗方法(图2-11)。 可分为高位气管切开术和低位气管切开术。 前者将甲状腺峡部稍向下牵拉,切开第l、2气管软骨环;后者切开第5、6气管软骨环。 如果将甲状腺峡部切断、结扎,亦可切开第3、4气管软骨环;高位气管切开术,由千靠近环状软骨,如损伤该软骨有可能引起喉狭窄。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向下接气管。 是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环,环状软骨对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有重要作用;低位气管切开术有损伤头臂静脉等大血管的可能。 目前临床上一般主张切开第2、3气管软骨环。 气管切开时,应熟知气管颈部的毗邻关系。 通常在肩后垫一软枕,严格使头保持正中位,并尽量后仰,使气管接近体表,以利千手术进行。 在体表,由环状软骨,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围成的尖向颈静脉切迹的三角,为气管切开的安全三角。 手术时,自环状软骨向下至胸骨上窝之间,按高、低位气管切开术的需要沿前正中线作垂直切口,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和颈深筋膜浅层,向两侧分离、牵拉舌骨下肌群,显露气管颈部,根据需要切开第1、2或第3、4或第5、6气管软骨,插入气管套管,新的呼吸道即可建立。 手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胸骨上间隙内的颈静脉弓,必要时可结扎切断;要始终沿气管前正中线进行手术,以免偏离正中线损伤颈部大血管致大出血,或损伤喉返神经等。 幼儿因其胸腺和头臂静脉位千气管颈部下端前面,故在幼儿进行气管切开时应注意这一特点。 第三章胸部 病例3-1 女性乳房淋巴管丰富,分为浅、深两组,淋巴回流主要注入腋淋巴结(图7-8)。 左乳房外上象限的大部分癌细胞可经淋巴转移至腋淋巴结,主要是胸肌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另外,锁骨上、下淋巴结和中央淋巴结也可有癌细胞的转移。 乳房浅淋巴管广泛吻合,两侧互相交通。 当乳腺癌侵及浅淋巴管时,可使其收集范围内的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淋巴水肿,乳房的皮肤增厚,出现分布均匀的小凹呈橘皮样,是造成乳房局部皮肤"橘皮样”改变的原因之一。 乳腺周围的结缔组织发出许多纤维束,一端连于皮肤和浅筋膜浅层,另一端连于浅筋膜的深层,称乳房悬韧带或Coope1韧带。 由于韧带两端固定,无伸展性,乳腺癌侵及此韧带,牵拉皮肤内陷及乳头的回缩,乳房皮肤表面出现皮肤凹陷现象,临床上称为酒窝征。 当癌细胞侵入乳房后隙、胸肌深筋膜及胸肌间淋巴结时就会使整个乳房位置上提,乳头较对侧升高。 病例3-2网球运动明显加大了体力活动,也增加了心脏的活动址和需氧扯c患者胸部及左臂的疼痛可能是由于运动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也称为心绞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这些现象称为牵涉性痛。 牵涉性痛可发生在患病器官邻近的皮肤区,也可发生在与患病器官相距较远的皮肤区。 如肝、胆毅病变时,患者常感到右肩部皮肤的疼痛;心绞痛时,则可放射到左胸前区及左上臂内侧皮肤而感觉疼痛。 一般认为,牵涉性痛的产生,是病变内脏的感觉纤维和被牵涉区的体表皮肤感觉纤维都进入脊髓同一节段的后角,而且它们在脊髓后角密切联系,或者在中枢其他部位的汇聚。 因此,患病内脏的痛觉冲动可以扩散到邻近的躯体感觉接受区,因而产生相应皮肤的牵涉性痛。 近年来,神经解剖学的研究表明,一个脊神经节神经细胞的周围突起分叉分别至躯体部和内脏器官,提出这是牵涉性痛机制的形态学基础。 此外悲病内脏的痛觉传入冲动,可能直接激发躯体感觉接受区,而只引起患者皮肤的牵涉性痛。 因此,了解各器官病变时牵涉性痛的发生部位,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病例3-3 动脉导管在胎儿期为一连接左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的血管,其管径可能与肺动脉或主动脉的管径接近。 出生后动脉导管闭锁形成一条纤维结缔组织索一动脉韧带,又称为动脉导管索,长0.3~2.5cm,连千主动脉弓下缘与肺动脉干分叉处的稍左侧。 动脉导管在出生后2个月内闭合,若逾期未闭合,即为动脉导管未闭,属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3。 与怀孕早期母亲感染风疹病毒有关。 胎儿期,未扩张肺内的血管阻力较高,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肪动脉的阻力相对较低,肺动脉的血液较易经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弓及胸主动脉。 这种分流方式可使血液直接经过肪动脉进入胎盘进行血液成分交换。 出生后由于主动脉压高于肺动脉压,因此,动脉导管未闭时,无论在心的收缩期还是舒张期中,血液均由左向右分流,即由主动脉经动脉导管进入肺动脉。 血液从处于高压的主动脉经动脉导管进入低压的肺动脉而形成的湍流,由此产生典型的、持续响亮的“机械样“杂音。 由于无论在收缩期还是舒张期压力都存在,因此杂音呈持续性。 未闭的动脉导管较粗,分流至肺动脉的血悬大增,可引发肺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症),肺动脉的高阻力导致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升高,从而又反过来引起肺动脉的血液经动脉导管到主动脉的反流(从右至左的分流)。 结果使低氧量的血液经肺动脉进入主动脉弓及胸主动脉。 患者出现发组,并有右心室的增大。 主动脉弓左前方有一个三角形区,称动脉导管三角,其前界为左脱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 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 该三角是临床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图3-19)。 左喉返神经紧贴动脉韧带(或动脉导管)左侧、向后绕主动脉弓凹缘的下方转折上升,手术中也常以左喉返神经作为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病例3-4心包位千中纵隔内。 心前方:心包前方隔着肺和胸膜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相邻,但在第4~6肋软骨之间因胸膜前界形成三角形的心包区,使心包直接与左第4~6肋软骨内侧部、第4~5肋间隙及胸骨下部的左半相邻,这个区域称为心包裸区。 可在左侧第4、5肋间靠近胸骨左缘处进行心包穿刺或心内注射,或在左剑肋角做心包穿刺,以免损伤肺和胸膜。 @两侧:邻接纵隔胸膜、滕神经、心包滕血管。 @后方:有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等。 @上方: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 @下方:邻雁和下腔静脉。 心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周围裹以心包,大小与本人拳头相似。 约2/3位于正中矢状切面的左侧,1/3在其右侧。 心的上方有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是隔。 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胸椎。 两侧借纵隔胸膜与胸膜腔、肺邻近。 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狻盖,只有左肺心切迹内侧的部分与胸骨体下部左半及左侧第4、5肋软骨相邻。 心的毗邻关系与心包的毗邻相似,但其上界较低,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邻。 根据上述解剖结构的形态、位置和毗邻,患者从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上掉下,着地时胸部被钢筋刺伤,伤口位于左侧第4肋间近胸骨处。 钢筋可能伤及心包及右心室,右心室破裂出血引起心包积血及心脏压塞。 纤维心包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缺乏弹性。 因此,心包内血液聚集会使心脏舒张及血液回流受限,血液循环障碍。 上腔静脉血液淤积阻碍了头颈部血液回流,从而导致头颈部静脉淤血怒张。 剌伤部位在左侧第4肋间近胸骨处,此处无胸膜毅盖,为心包裸区。 因此,该处的损伤不会造成开放性气胸。 病例3-5 左主支气管细而长,平均长4~5cm,右主支气管粗而短,平均长2cm。 气管中线与主支气管下缘间夹角称峭下角,左崝下角36°~39°,故左主支气管走行较倾斜,经左肺门入左肺。 右峙下角22°~25°,故右主支气管走行较陡直,经右肺门人右肺。 临床上气管坠入的异物多数进入右主支气管,在施行支气管镜检查或支气管插管时,右主支气管也较易于进入。 由于右肺中间支气管与右主支气管相延续,异物常阻塞在中间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分为中叶和下叶支气管,因此异物阻塞常造成右肺中、下叶的阻塞。 一侧主支气管的完全阻塞,导致无气体进入,肺内的气体被肺泡吸收造成肺的无气状态,最终导致该侧肺的膨胀不全或完全塌陷。 根据阻塞位置的不同,塌陷可发生在整个肺或者肺叶、支气管肺段。 常见的右肺中、下叶支气管阻塞,肺塌陷,肺组织密度增高。 在X线片上,右中、下肺叶呈现为密度均一的阴影。 体检右侧胸中、下部叩诊音为浊音。 而正常肺组织含气,X线表现为透亮度较高,叩诊为清音。 肺叶的塌陷使肺的体积缩小,心脏及纵隔就被健侧肺推向患侧,吸气时尤甚。 此时,健侧的隔肌运动正常,而肺塌陷侧的照肌抬高,运动明显减弱。 病例3-6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位于气管权和主支气管周围,收纳肺、主支气管、气管权和食管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气管旁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位千气管周围,收纳气管胸部和食管的部分淋巴,其输出管汇入支气管纵隔干。 气管、支气管、肺淋巴结数目多,其回流的走向为:肺淋巴结一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又称肺门淋巴结)一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一气管旁淋巴结一左、右支气管纵隔干一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上述淋巴回流走向提示着癌细胞可能转移的途径。 很明显,患者的支气管癌已经转移到了左侧支气管旁淋巴结,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可压迫左喉返神经,引起左侧声带肌麻痹而导致声音嘶哑。 气管胸部位于上纵隔中央,上端千颈静脉切迹平面与气管颈部相续,下端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权,其内面下缘有一凸向上的半月形结构为气管隆峙,是气管锐检时辨认左、右主支气管起点的标志。 而支气管镜观察到的气管隆睹的扭曲变形,则是由于癌细胞转移至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的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挤推气管权所致。 第四章腹部 病例4-1 外科手术时,在腹前外侧壁不同部位常见有以下手术切口:上腹正中切口、下腹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经腹直肌切口、旁腹直肌切口、阑尾切口等。 经腹直肌切口较为合适,此切口所经过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壁腹膜。 这种切口中只需要向外牵拉腹直肌以暴露手术野,从而避免了对神经、血管的损伤,手术后完整的腹直肌又可以填充于腹直肌鞘前、后两层的切口之间,能够保待腹前壁结构的完整性。 病例4-2 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壁的下部,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肌和健膜之间的潜在性间隙。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以及骼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等通过。 腹股沟管有二口四壁: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是腹外斜肌腿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 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为腹横筋膜(贴在腹横肌内面)向外形成的一个卵圆形的突口,位千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I.5cm处。 前壁为腹外斜肌健膜及腹内斜肌(在外侧部1/3处),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锁(在内侧部1/3处),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下缘弓状肌纤维,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图4-11)。 腹股沟管为腹壁蒲弱区,在病理情况下,腹腔内容物可经腹股沟管深环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旋或大阴唇,而形成腹股沟斜茄。 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由腹直肌外侧缘、腹壁下动脉、腹股沟韧带内侧半构成的三角形区域。 腹前外侧壁有以下结构特点:腹外斜肌在此区移行为)健膜,并在下部有-裂口(浅环);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下缘未达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该处缺乏肌层;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故为腹壁蒲弱区。 在人体站立时,该区所承受的腹内压比平卧时高三倍,因此,为茄的多发部位。 临床上腹股沟直症即从海氏三角区突出,而腹股沟斜加则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深环进入腹股沟管。 故临床手术时可依据茄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来鉴别直如与斜茄。 腹股沟斜茹与睾丸下降有关系: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壁层与腹横筋膜之间、脊柱的两侧;胚胎3个月降至骼窝;胚胎7个月在腹股沟外侧窝;出生前1个月降至腹股沟管内;出生前降入阴痪。 睾丸下降过程中,壁腹膜形成腹膜鞘突随睾丸一起至阴褒。 正常情况下,腹膜鞘突的远侧端包绕睾丸形成睾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闭锁形成鞘突剩件(鞘韧带)。 若腹膜鞘突近侧端不闭合,仍呈长袋状,并与腹膜腔相通,则腹腔内容物或腹膜腔的浆液可经未闭合的腹膜鞘突进入睾丸鞘膜腔内,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茹或交通性鞘膜积液,若鞘突已闭锁,腹腔内容物经腹股沟管全程茄出者,称后天性腹股沟斜加。 右侧睾丸下降慢千左侧,鞘突闭合时间也较晚,故右侧腹股沟斜症较多见。 腹股沟管深环被拙毅扩张后,咳嗽就可以引起加的再次形成。 这就是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要求患者咳嗽的原因。 腹股沟斜庙的茄艇外有三层被膜,从外至内为:精索外筋膜,由腹外斜肌)健膜自腹股沟管外口处包绕精索而成;睾提肌及其筋膜,由来自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肌束覆盖于精索内筋膜而成;精索内筋膜,由腹横筋膜自腹股沟管内口开始包裹睾丸、附睾、输精管等而成。 在斜庙的修补术中,对骼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的保护至关重要,因为这两条神经均穿过腹股沟管,自浅环穿出。 骼腹股沟神经支配大腿内侧上部、阴茎根部和部分阴痪或大阴唇的皮肤。 如果骼腹股沟神经受损,就会导致这些部位皮肤的感觉麻痹。 缝合时,若压迫了该神经,术后会出现阴弱的神经炎性痛。 输精管紧靠在茄毅的后面,在症袋分离、结扎、切除的过程中要避免损伤输精管。 术中还要避免伤及姿状静脉丛和睾丸动脉,否则会造成睾丸的循环障碍,造成睾丸萎缩。 病例4-3 肝门静脉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而成(或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三者合成),长6~8cm,直径约为I.25cm。 肝门静脉自胰头后方向右上行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两支,进入左、右半肝。 肝门静脉在肝内反复分支分布,最后注入肝血窦,并与来自肝固有动脉分支的血液混合,再经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肝门静脉的主要屈支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毅静脉和附跻静脉等。 肝门静脉系的始端与末端均为毛细血管,肝门静脉及其属支一般无静脉瓣,因此,当肝门静脉压力升高时,其血液可逆流,形成侧支循环。 肝门静脉和上、下腔静脉系的屈支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吻合,血液最后经上、下腔静脉返回心脏。 吻合途径有四处:1肝门静脉一胃左静脉一食管静脉丛一食管静脉一奇静脉一上腔静脉。 当肝门静脉受阻时,食管静脉丛曲张,若破裂一呕血。 2.肝门静脉一脾静脉一肠系膜下静脉一直肠上静脉一直肠静脉丛一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一骼内静脉一骼总静脉一下腔静脉。 当肝门静脉受阻,直肠静脉丛曲张,若破裂一便血。 3.肝门静脉一附跻静脉一跻周静脉丛一胸、腹壁浅、深静脉一向上经腋静脉一锁骨下静脉一头臂静脉一上腔静脉;向下经大隐静脉一股静脉一骼外静脉一骼总静脉一下腔静脉。 若跻周静脉曲张(海蛇头),是肝门静脉受阻的体征之一。 4.贴于腹后壁的胰、十二指肠、升降结肠的静脉可与隔下静脉及下位肋间后静脉等吻合。 正常悄况下,上述吻合处的静脉细小,血液量少,各自流入所屈的静脉系统。 当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如肝硬化、肝肿瘤等),血液不能畅流入肝,部分肝门静脉系的血液则通过上述静脉丛的交通途径形成侧支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系回流。 随着血流拟的增多,吻合部位的静脉丛变得粗大弯曲,千是在食管下端及胃底、直肠黏膜和肪周的静脉丛及静脉网就出现静脉曲张。 亦可导致脾静脉压升高,脾淤血造成脾大。 胃肠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内液体外渗进入腹腔,积聚形成腹水。 因此,熟悉上述吻合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患者长期大量饮酒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是以肝实质细胞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肝脏疾病。 细胞被收缩变硬的纤维组织所取代,纤维组织包绕肝内血管和胆小管,逐渐加剧,造成肝门静脉系统的静脉回流受阻,形成肝门静脉高压症。 病例4-4 右上腹部主要有肝和胆痪。 肝旱不规则的樱形,可分为1一、下两面。 卜面膨降,与脱相接触,称脱面。 脱面上有锁状韧带,借此将肝分为左、右两叶。 脱面后部没有腹膜被役的部分称裸区。 肝下面邻接腹腔器官,又称脏面,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横沟称肝门,又称第一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神经、淋巴管出入。 胆森位于肝右叶下面右纵沟前部的胆毅窝内,为贮存和浓缩胆汁的跺状器官,有调节胆道压力的功能。 胆娱上面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可分为胆痪底、胆痪体、胆碌颈和胆戏管四部。 胆痪底在肝前缘的胆翡切迹处露出,并与腹前壁相贴。 胆媒底的体表投影于右侧锁骨中线与布肋弓交界处,为临床胆毅触诊部位。 进食油腻食物后引起的右上腹疼痛常见于胆毅炎或胆结石。 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肠黏膜分泌胆痪收缩索,胆淄收缩素引起胆森收缩释放胆汁进入十二指肠消化脂肪。 本病例中,患者在高脂饮食后引起胆裂的强烈收缩刺激病变的胆痪而加剧疼捅。 部分急性胆痪炎是由千嵌入胆毅管的结石所引起。 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也可以是胆道结石造成间隙性胆管阻塞而引起,胆姚炎、胆结石除了右上腹痛外,还可以引起右肩及右肩脾骨区的牵涉性痛。 胆毅疾患时,常在右肩体表发生疼痛等。 牵涉痛是内脏痛觉的一种重要特性,引起牵涉痛的结构基础可能是:心病变脏器的初级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终止于特有的二级神经元,另一方面以侧支终止于有关躯体结构感觉传导的神经元;@病变脏器与相应躯体结构的初级感觉纤维终止于同一个二级神经元;@初级感觉神经元周围突有不同侧支分布于内脏及相应躯体结构。 病例4-5 右下腹痛常见于阑尾炎,但右侧中下部输尿管结石或右输卯管宫外孕破裂等也可出现右下腹痛,需要鉴别。 阑尾多数位于右骼窝内,其根部位置相对较固定,连千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为游离的盲端,位置多变不定。 阑尾一般长6~8cm。 全被腹膜包亵,并有三角形的阑尾系膜。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跻和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该点称为McB urney点。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的固定性压痛,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阑尾炎时阑尾肿胀,刺激阑尾的外膜(即腹膜脏层),阑尾的痛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几节段,与跻周区域感觉传入在同一脊髓节段,因此,急性阑尾炎常可在胳周产生定位不明确的疼痛。 当阑尾炎症刺激了下腹部的壁腹膜,则右下腹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 盲肠后位的阑尾炎刺激腹后壁的壁腹膜,后伸大腿也会引起疼痛。 触诊腹前壁引起的疼痛,是由于触诊刺激了该部位的皮肤及腹膜中的痛觉感受器。 向下按压腹壁然后突然松手也会引起疼痛,这是因为腹肌在反弹时牵动了炎症的腹膜,从而引起反跳痛。 在阑尾切除术中应该注意识别和保护骼腹下神经,否则该神经在阑尾手术切口时易被误伤。 骼腹下神经(Tl2、LI)从腹横肌后部穿出,行于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之间,发出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并发出肌支支配腹前外侧壁的三块扁肌的相应部位。 骼腹下神经损伤可引起相关肌的肌张力低下,使腹前壁下部更薄弱,容易导致腹股沟直茄的发生。 病例4-6 胰位千胃的后方,横贴于腹后壁上部,呈长条状,平对第l~2腰椎体。 质地柔软,可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各部分之间无明显的界线C胰实质内有胰管,自胰尾至胰头,与胆总管共同开口千十二指肠大乳头。 在胰头上部常存在副胰管,开口千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的毗邻及其临床意义(图4-44): (1)胰头较膨大,被十二指肠环绕,其下份向左下方伸出一钩突。 胰头的上方邻接十二指肠上部、胃幽门、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腹腔淋巴结和网膜孔;右侧为十二指肠降部;下方为十二指肠水平部;前面有横结肠系膜根和空肠;后面有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及胆总管。 胰头肿瘤可压迫十二指肠引起上消化道梗阻;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疽;压迫肝门静脉,影响其血液回流,可出现腹水、脾大等症状。 (2)胰颈的前上方为胃幽门;后面有肠系膜上血管、肝门静脉和脾静脉。 行十二指肠切除术时,切断胰腺的部位是在肠系膜上静脉的左侧(相当千肠系膜上动脉的位置)。 (3)胰体的前面隔网膜痪与胃后壁相邻;后面有腹主动脉、左肾上腺、左肾及脾静脉;上缘与腹腔千、腹腔神经丛和脾动脉相邻。 胃癌或胃后壁溃疡常与胰体粘连或穿通。 (4)胰尾位千脾肾韧带内,末端达脾门。 脾切除时不可伤及胰尾,以免术后形成胰痪。 胰腺癌多发千胰头,约占2/3,其次为胰尾,约占1/3。 由于本病例胰腺癌发于胰尾部位,而未出现梗阻性黄疽。 因此,早期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首发症状通常是感觉上腹部痛和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和腰部。 胰的淋巴起自腺泡周围的毛细淋巴管,在小叶间形成较大的淋巴管,沿血管到达胰表面,注入胰上、下淋巴结及脾淋巴结,然后注入腹腔淋巴结。 除此之外,胰的癌细胞还可能转移至幽门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和腰淋巴结。 晚期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癌细胞也可浸润到周围脏器,如胃、十二指肠、肠系膜根部、胆总管和胰周围腹膜及胰后组织等。 少数癌细胞还可经血液转移至肝、肺和骨等。 (夏蓉李文生)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 病例5-1 (1)骨盆腔位千骨盆上、下口之间,对盆腔内脏器、神经、血管等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盆腔内脏器,虽男女不同,但其排列次序基本一致,由前至后为泌尿、生殖和消化三个系统的器官。 骨盆骨折时位于前方的膀胱、尿道和位于后方的直肠极易损伤。 本病例患者发生了骨盆骨折,且骨折断端刺破了膀胱。 膀胱的位置与其充盈度有关,当空虚时,膀胱全部位于盆腔内;充盈时,膀胱尖上升至耻骨联合以上,此时膀胱腹膜反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使膀胱的上面、后面及两侧有腹膜稷盖。 本患者因醉酒,推测其膀胱充盈,因而存在腹膜外膀胱破裂。 尿液外渗至膀胱周围组织,引起腹膜外盆腔蜂窝织炎,导致盆部和下腹部疼痛,并导出红色尿液。 (2)骨盆骨折时尿道损伤也较常见,多发生在后尿道。 患者有尿痛、尿道出血、排尿障碍、膀胱膨胀和会阴部血肿。 骨盆骨折也可刺破直肠,患者出现下腹部疼痛、里急后重感。 如损伤部位在直肠中、下1/3交界处以上,直肠内容物刺激腹膜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如损伤在直肠中、下1/3交界处以下,直肠内容物外渗至肛周,引起严重的肛周感染。 合并直肠破裂的患者,直肠指检时有压痛且手指染有血迹。 此外,骨盆骨折还可导致盆腔内的血管和祗丛及其分支损伤,大血管损伤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死亡;坐骨神经损伤出现臀部或下肢局部麻木、感觉减退消失、肌肉萎缩等。 病例5-2 (l)直肠静脉丛分布于直肠黏膜下层及肌层外面,丛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合成直肠上、下静脉和肛静脉。 肛管内肛柱部的黏膜下层和肛梳皮下组织的静脉丛,可因某些病理原因发生静脉曲张,向肛管内突出,称痔。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痔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齿状线是区别内痔和外痔的重要标志。 内痔在临床上最常见,由直肠上静脉丛扩张淤血形成,位千齿状线以上(易发生在3点、7点及11点钟的位置),表面为直肠黏膜覆盖,因受自主神经支配,疼痛不明显,但对牵拉敏感,用力排便时可引起痛觉。 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由曲张的肛静脉属支及被覆的皮肤形成,此处皮肤受躯体神经(即肛神经)支配,因此外痔时疼痛明显。 若曲张的静脉属支跨越齿状线上、下,则称混合痔。 (2)坐骨肛门窝位千肛管与坐骨结节之间,为尖向上、底朝下的锥形间隙,左右各一。 窝尖由盆隔下筋膜与闭孔筋膜(紧贴闭孔内肌表面)汇合而成;窝底为肛门三角区的皮肤和浅筋膜;内侧壁为肛门外括约肌和肛提肌及盆脯下筋膜;外侧壁是坐骨结节内侧面、闭孔内肌与闭孔筋膜;后壁是祗结节韧带和臀大肌下缘;前壁为尿生殖肠与肛提肌汇合处。 坐骨肛门窝内有脂肪、阴部内动脉及分支、阴部内静脉及属支、阴部神经及分支、淋巴管等。 由于坐骨肛门窝脂肪多、血供较差,又毗邻直肠和肛管,是极易感染的部位。 坚硬的粪便可损伤肛门黏腮感染可经肛门黏膜上的损伤处,穿过肛门外括约肌进入坐骨肛门窝,形成坐骨肛门窝脓肿。 难产或阴道侧切术、痔、肛窦炎等易诱发该窝的感染。 一旦感染化脓后,若未及时治疗,脓液可向内破入肛管、向下穿透肛周皮肤形成喽管;或通过肛管前、后扩散至对侧,形成马蹄形脓肿;也可向上穿过盆脱至骨盆腹膜外间隙,形成骨盆脓肿。 (3)阴部神经和阴部内动、静脉通过坐骨肛门窝侧壁的阴部管走行。 肛神经离开阴部管朝前内侧方向浅层穿过坐骨肛门窝,支配肛门外括约肌。 右坐骨肛门窝手术时该神经易受损伤,导致肛门外括约肌功能减弱。 病例5-3 (1)女性会阴是指肛门与阴道前庭后端之间的区域,又称产科会阴,会阴中心胞(又称会阴体)是该区深层的主要结构。 它是骨盆底的一部分,也是骨盆底的重要支待组织。 会阴由浅入深逐渐变窄,呈樑形,深4~5cm,包括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与会阴中心胞。 附着于会阴中心腺的肌肉主要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肛提肌等。 这些肌肉具有加固盆底、承托盆内脏器的作用。 妇女在分挽时,如果会阴保护不妥,是造成会阴中心胞撕裂的主要原因。 会阴撕裂是指阴道后壁的下1/3、会阴体和被毅的皮肤出现撕裂伤,严重者则可延伸到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等,甚至撕裂直肠前壁。 会阴体的损伤,会影响附着肌肉的稳定性,导致盆腔内器官的支持结构减弱、脏器脱垂等;肛门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的撕裂,可引起肛门括约功能丧失,导致大便失禁;若直肠前壁撕裂,则可形成直肠阴道痰。 一旦出现会阴撕裂,应尽快修复肛管壁、阴道壁和会阴体等。 (2)会阴侧切术一般于阴道外口5点或7点处将会阴体外侧皮肤至阴道壁完全切开,包括会阴浅、深横肌及其相应软组织。 施行会阴侧切术时,应注意保护会阴中心胞以免损伤。 (3)会阴部的神经支配主要是起自祗丛c s2~s4)的阴部神经。 会阴侧切术常阻滞麻醉阴部神经,其主要骨性标志为坐骨棘。 患者取截石位,定位坐骨棘。 阴部神经在发出支配会阴部的分支前正是从这个位置进入阴部管(阴部管位于坐骨肛门窝的侧壁上,为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过闭孔筋膜的裂隙,又称Alcock管)。 麻醉时注射器针头既可经皮肤朝衬千阴道内的指尖进针,又可通过阴部进针,将麻醉药注入坐骨棘附近。 由于以上操作是在胎儿分挽前进行,此时婴儿的头部已位于小骨盆内,内衬的手指可作为针尖与婴儿头皮之间的隔离物。 病例5-4 (1)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附属腺体,呈栗子形。 上端与膀胱颈相接,内有尿道穿过,下端与尿生殖脯相邻,尿道由此穿出。 前列腺体的后面正中有一纵形的前列腺沟。 上端的后缘有一对射精管穿入前列腺,开口千尿道前列腺部。 前列腺由腺组织、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纤维级被膜,褒与腺实质相连。 此砐外面另有一致密的由盆筋膜延续形成的纤维鞘,啖与鞘之间有前列腺静脉丛。 前列腺可分为5叶:心前叶,位于尿道以前的部分,甚小。 @中叶,居于尿逍和左、右射精管之间。 当其肿大时,向上顶推膀胱三角,使尿道内口抬高,膀胱垂明显隆起,并挤压尿道,引起排尿陌碍和膀胱余尿现象。 @后叶,位于两射精管后方,此叶肿大的情况甚为罕见。 @左、右侧叶,位于后叶前方及中叶、前叶和尿道的外侧,所占体积最大。 侧叶肥大时,可压迫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湘留。 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变化是:前列腺尿道部周围出现多发性纤维腺瘤样结节,多累及侧叶和中叶,因受被痰限制常向内突出。 而前列腺包绕在尿道和膀胱入口处,当前列腺肥大压迫至膀胱,可使膀胱内残余尿盘增加,出现夜尿频繁;当压迫到尿道时使尿道变得狭窄,尿流率减少,出现排尿无力、尿线细甚至成点滴状、尿不尽感等尿路梗阻症状。 (2)直肠指诊是诊断前列腺良性增生的重要手段。 通过直肠指诊可了解前列腺的形态、大小、硬度,表面是否光滑,前列腺沟是否存在、变浅或消失等。 值得一提的是,直肠指诊估计的前列腺大小并非是其实际体积,如中叶增生,腺体突入膀胱,直肠指诊时前列腺增大不明显。 直肠指诊时如发现前列腺硬度增加,表面凹凸不平,应建议作针吸细胞学等检查,以排除前列腺癌等。 正常前列腺大小为4cmx3cmx2cm。 B超可观察前列腺的形态和结构,测批其各径线、测定其体积并估箕其重量。 前列腺增生时B超显示前列腺各径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以左、右侧叶增生为主者,三径线相应增大;而中叶增生为主者,前列腺长度增加明显。 (3)本病例患者为前列腺增生肥大,肿大的前列腺导致尿道阻塞,致使尿管插入失败。 从耻骨上方向膀胱内插入导尿管,由浅人深可经过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及锥状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和膀胱。 但导尿管不穿过腹膜进入腹膜腔,因充盈的膀胱尖上升至耻骨联合以上,膀胱将腹膜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使膀胱的前下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 病例5-5(I)根据症状及体征可判断本病例患者出现尿道海绵体球部破裂,带血的尿液外渗至会阴浅隙,并向下进入阴痰,致阴襄肿胀变色,同时出现血尿。 (2)男性尿道分为海绵体部、膜部和前列腺部。 尿道膜部位登固定,与海绵体部相接处管壁最沛,是最易损伤之处。 尿道损伤后是否发生尿外渗及尿外渗的部位,取决于尿道损伤的程度及部位。 尿道海绵体部前份破裂时,由于阴茎深筋膜包裂所有的海绵体,外渗的尿液一般仅限千阴茎范围内;尿道海绵体部后份(称尿道球部)位于会阴浅隙内,此处损伤破裂,尿液可渗入会阴浅隙,再进一步渗入阴痪、阴茎,并越过耻骨联合扩散到腹前壁下部,形成较广泛的尿外渗;但由于尿生殖隔的限制,尿液不能进入骨盆腔内。 尿道膜部穿经尿生殖脱,在此处,尿生殖脱上、下筋膜周边融合形成密闭的会阴深隙,该部损伤,尿液外溢仅局限于会阴深隙内。 在尿生殖隔上筋膜以上尿道断裂时,尿液可渗向耻骨后隙,向后可至骨盆直肠隙。 (3)本病例患者会出现尿液外溢,尿液会渗入会阴浅隙及相关部位。 会阴的筋膜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 尿生殖隔由尿生殖脱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或尿道阴道括约肌)共同组成,封闭盆脯裂孔,有加固盆底的作用(男性有尿道、女性有尿道及阴道通过尿生殖脱)。 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脱下筋膜之间的间隙组成会阴浅隙。 会阴浅隙在两侧和后方都是封闭的,仅前上方是敞开的,与阴毅、阴茎和腹壁相通。 会阴浅隙的临床意义:心尿道球部破裂,尿液渗入会阴浅隙一阴毅一阴茎一越过耻骨联合一腹前壁(浅筋膜深面);@尿道海绵体部破裂而阴茎深筋膜完好,尿液可局限在阴茎;@尿道海绵体部破裂伴有阴茎深筋膜砐裂,尿液渗入一阴茎一阴裂一越过耻骨联合一腹前壁(浅筋膜深面)。 尿液不能流向大腿,因为腹前壁浅筋膜的深层与阔筋膜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愈合。 病例5-6 (I)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卯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 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和卯巢妊娠。 前者最为多见,多发生在壶腹部,其次是峡部。 异位妊娠有两种结果:一是流产;二是输卵管破裂,继发大出血。 发生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有:O慢性输卯管炎,炎症使输卵管内膜粘连,导致管腔狭窄,管壁蠕动减弱,卯子可进入输卵管内受精,而受精卯却不能回到宫腔;©输卵管发育不良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结扎后再通,使受稍卯运行受阻;@盆腔肿瘤压迫或牵引,使输卵管移位或变形,阻碍受精卯通过;@受精卵外游。 受精卯在一侧输卯管受精后,沿着伞端游到对侧输卵管,由于时间延长,尚未走到子宫腔内就具备了着床能力而形成异位妊娠。 由于受精卵在输卵管(或其他部位)不断生长发育,绒毛侵蚀穿透肌层及浆膜,导致管壁破裂大扯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异位妊娠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 (2)异位妊娠破裂最主要的症状是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尤其是异位妊娠破裂发生千右侧较多,应注意与阑尾炎相鉴别。 急性阑尾炎起病常为上腹部痛或满腹痛,渐局限千麦氏点(McBurney's po i nt),恶心、呕吐较突出,压痛、反跳痛及腹肌强直均较明显,无内出血症状和无移动性浊音。 而多数异位妊娠破裂患者在发病前有短暂的停经史,腹痛常为突发性下腹一侧有撕裂样或阵发性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阴道点滴状出血,扯少。 由于血管破裂,患者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 (3)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患者应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尽快进行患侧输卵管切除。 手术可采用下腹正中切口或下腹横切口。 下腹正中切口自跻下至耻骨联合上缘,纵行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和腹膜壁层进入腹膜腔。 采用下腹部横切口,于跻与耻骨联合之间的中、下1/3交界处作一限于两侧半月线之间的横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双侧腹直肌鞘前层、横断双侧腹直肌,切开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和腹膜壁层进入腹膜腔。 输卵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连于子宫底的两侧,可自子宫底的外侧向外沿子宫阔韧带上缘寻找输卯管,探查破裂部位。 输卵管末端边缘的输卵管伞,是确认输卯管的重要标志。 病例5-7 (l)直肠位于骨盆腔的后部、抓骨的前方,在第3祗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祗骨和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滕移行于肛管,全长10-14cm。 直肠前面男女不同,男性腹膜反折线以上隔直肠膀胱陷凹与膀胱底、精翋相邻,反折线以下借直肠膀胱隔与膀胱底下部、精狐、输精管壶腹、前列腺、输尿管盆部相邻;女性腹膜反折线以上隔直肠子宫陷凹与子宫、阴道穹后部相邻,反折线以下借直肠阴道隔与阴道后壁相邻。 直肠后面与祗卧尾骨和梨状肌相邻,两侧与盆丛直肠上血管直肠下血管及肛提肌等相邻。 祗丛由第4腰神经前支余部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的腰祗干、全部抓神经前支及尾神经前支组成。 直肠肿瘤(晚期癌)可压迫直肠后方的祗丛。 由抓丛发出支配大腿后面皮肤的股后皮神经和支配大腿后肌群的坐骨神经。 患者大腿后部的疼痛及大腿后部肌无力,为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受压所致。 (2)直肠的淋巴回流至位于直肠壁外的直肠旁淋巴结,其上部的输出管至直肠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直肠旁淋巴结下部的输出管至骼内淋巴结;部分输出管向后注入祗淋巴结。 直肠癌通常先沿直肠周围的淋巴管在局部扩散,然后随伴行的直肠上、下动脉的淋巴管向上和两侧扩散。 直肠癌经静脉转移发生较晚,但直肠上静脉经肠系膜下静脉回流至肝门静脉,导致转移性肝癌,因此,肝是直肠癌转移的常见脏器。 病例5-8 (1)子宫切除术可通过腹前壁或阴道内进行。 行全子宫切除术,应切除子宫阔韧带、子宫主韧带、子宫圆韧带和胀子宫韧带等。 (2)由千在靠近阴道穹处子宫动脉从前上方跨过输尿管,因而在结扎子宫动脉时,输尿管有被损伤的危险。 动脉跨过输尿管的位点在坐骨棘上方约2cm处。 左侧输尿管更易受到损伤,因其更靠近子宫颈侧面。 第六章脊柱区 病例6-1 (l)椎骨之间的连结可分为椎体间的连结和椎弓间的连结,前者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椎间盘;后者包括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横突间韧带及关节突关节。 正常情况下,前纵韧带、椎间盘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对椎体连接起到约束作用,维持颈部屈伸功能。 颈部第6~7椎骨间的活动度大,不仅容易发生颈部椎间盘突出,也是颈椎脱位、骨折等损伤的好发部位。 脱位、骨折等损伤多发生在患者头部突然猛烈向前移动或受到重物撞击时(如本病例)。 该病例中第6和第7颈椎之间的椎间盘、相应椎骨的关节突关节及椎弓损伤脱位。 后纵韧带、椎间盘的纤维环、棘间韧带、黄韧带以及关节突关节的关节碌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甚至发生关节突绞索或骨折。 由于第6和第7颈椎体脱位,使椎管变窄,损伤脊髓,患者出现高位截瘫。 年轻人髓核呈半液体状,椎间盘的髓核有可能突出,进一步压迫损伤脊髓。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医生将第6和第7颈椎椎体复位采用钢板固定在一起,稳固脊柱。 术后用颈圈固定颈部,促进受损韧带的愈合。 (2)由于颈段椎管的面积往往比颈髓的面积要大,椎体轻微错位有时不会损伤脊髓。 但本患者发生了上、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推测患者头部在猛烈撞击中相应颈髓节段可能受到了严重的牵拉和(或)撕裂而受损。 (3)在本病例,最初脊骼休克的时间内所有躯体和内脏的活动都停止。 在反射活动恢复的过程中,损伤平面以下发生了肌痉挛并且健反射增强,膀胱和直肠的功能不再受意识支配。 病例6-2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脊简内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为其主要病变。 空洞常位于脊髓下颈段及上胸段的前后灰质连合及一侧或两侧后角基底部。 空洞可限于几个节段,也可上及延髓下达脊韵全长,横切面上空洞大小不一,形状也可不规则。 在空洞及其周围的胶质增生发展过程中,首先损害灰质中前角、侧角、后角和灰白质前连合,其后再影响白质中的长束,使相应神经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和缺失。 该患者脊髓空洞自中央管向周围发展,且发展速度快。 (2)疾病初期,患者右手小指被灾斗烫伤和被刀片切伤均无感觉,提示左侧脊丘束受损导致右手小指痛温觉消失。 随着病程进展,脊简空洞病变向前发展,空洞逐渐增大,破坏了脊髓丘脑束在白质前连合处的交叉纤维,故双上肢痛温觉消失的区域大致相似,该患者痛温觉缺失依次从双手向上延至前臂内侧半、臂内侧1/3。 病情继续发展,脊髓空洞继续增大,侵犯了该节段前角,造成尺神经运动支支配的全部骨间肌、拇收肌及第3、4蚧状肌弛缓型瘫痪,手肌萎缩,不能做手指收展运动和拇指内收运动。 (2)腰穿时患者侧卧,尽扯作出屈背抱膝的动作,是为了能使脊柱最大限度地前屈,使得相邻腰椎棘突之间的间隙开至最大,方便医生穿刺进针,突破软组织进入终池的蛛网膜下腔抽取脑脊液。 (3)穿刺时,针头依次需经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脊髓蛛网膜而到达终池。 因黄韧带坚韧有弹性,且硬膜外隙为负压,针穿入硬膜外隙时有落空感。 硬脊膜也较坚韧,穿刺针穿过时,可获得第二次落空感。 针头一旦进入蛛网膜下隙,就会有脑脊液流出。 脑脊液穿刺与硬膜外麻醉穿刺明显的不同是,后者不穿过硬脊膜和蛛网膜,因此,在技术上要求更高些。 病例6-4 (I)人一生中发生腰背部疼痛的概率为60%-90%,其中大多数是良性的,且通常在儿周内逐步缓解。 约70%的下腰部疼痛由腰扭伤引起,其余约30%则与退行性椎间盘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创伤、肿瘤等有关。 本病例患者腰背部疼痛最可能原因是因腰背扭伤引起。 腰部扭伤患者近期通常有从事特定的工作或活动,如提举重物、弯腰、转腰等,疼痛即刻见千从事上述活动后,并在几个小时后因局部组织水肿和肌肉反应性收缩而加重,于次日感到疼痛进一步加重并有局部佃硬感。 (2)该患者为背深肌劳损,而背深肌中的竖脊肌常被累及。 竖脊肌(倾棘肌)是主要的背深肌,起自抓骨背面和骼崝后份,向上分出多条肌束分别止于椎骨、肋及枕骨,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 该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居四块浅层肌的深面。 竖脊肌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肌,收缩时使脊柱后伸。 竖脊肌深部有许多短肌,呈节段性分布,附着于椎骨与椎骨之间,加强椎骨间的连接,同时增加脊柱运动的灵活性。 躯干在负重活动时,位置越低所承受的重量越大,因而腰部受力最大也最集中。 躯干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脊柱,当脊柱结构不稳定时,起辅助作用的腰背肌将超负荷工作以维持躯干的稳定。 长期如此,肌肉代偿增生、肥大。 同时,长期弯腰工作可压迫小血管,使肌肉供血不足、代谢废物聚积,刺激局部而产生损伤性炎症。 本病例患者竖脊肌劳损,腰背部的持续性酸胀痛由肌痉挛引起,疼痛区有固定的压痛点,压痛点通常在肌肉起、止点或神经肌接头附近;其典型体征为脊柱运动受限且大范围的压痛。 病例6-5 (1)根据患者的表现,显然是剌伤了脊髓的传导通路。 损伤部位在胸髓,且偏右侧,导致脊髓右侧半横断(Brown-Sequai·d综合征)。 患者左侧躯于和左下肢出现浅感觉丧失,提示右侧脊髓丘脑束受损;而浅感觉丧失区在躯干剑突水平以下,剑突水平的感觉由兀支配,推测脊髓受损伤的节段在T仁5。 因为脊髓丘脑束的纤维起自对侧后角神经元,并上升1~2个节段,所以一侧脊髓丘脑束受损后,痛、温觉的消失出现在对侧,且在损伤平面1~2个节段以下。 患者右下肢出现深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提示右侧脊髓内的薄束受损;而右下肢出现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的表现,提示右侧脊髓内的皮质脊髓束受损。 (2)由于从胚胎第四月起,人体脊柱的生长速度较脊髓快,因此,成人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导致脊髓的节段与相应的椎骨并不完全对应(推算方法见例表6-1)。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如在创伤中,可根据受伤椎骨的位置来推测可能受损伤的脊髓节段,反之亦然。 根据下表推测,本病例患者损伤区在第3胸椎,其平对的胸髓为T4~50(1)患者在手术切除腋窝淋巴结时,支配前锯肌的胸长神经明显受损。 胸长神经一直紧贴胸侧壁下行,通常易于辨认。 然而在腋窝解剖中,当切除淋巴结时,此神经可能被意外损伤。 胸长神经损伤可导致前锯肌瘫痪。 前锯肌紧贴胸廓外侧壁,以肌齿起自第1~8肋外面,肌束斜向后上,止于肩脾骨内侧缘。 收缩时拉肩脾骨向前,并使肩脾骨紧贴胸廓,其下部肌束拉肩脾骨下角外旋,协助举臂。 当举臂过肩时,前锯肌可强有力地协助斜方肌使肩脾骨向外上旋转。 前锯肌瘫痪后,肩脾骨向外上旋转能力减弱,影响臂的上举运动,以上解释了患者难以梳头的原因。 当患者双手推墙时,由于前锯肌瘫痪,肩脾骨内侧缘翘起,形成"翼状肩"。 (2)胸长神经的损伤和前锯肌的麻痹通常由武器(刀和枪)伤引起,但也可发生于重大交通事故中或当患者被机动车辆辗过时。 肩肿骨骨折和(或)肋骨骨折可损伤此神经。 (3)腋窝分布着很多神经,在腋窝下部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操作中,有损伤胸背神经(支配背阔肌的神经)的危险。 该神经沿腋腔后壁向下外侧走行,在第二、三肋水平进入背阔肌。 背阔肌瘫痪的患者难以内收和内旋上臂。 在腋窝手术时,还必须小心以避免伤及支配胸大肌的胸内侧和胸外侧神经。 胸大肌瘫痪将严重减弱臂的内收和内旋功能。 肋间臂神经为第二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在腋腔底部解剖中,偶尔会伤及,因为该神经到达上臂之前横穿腋腔底,并靠近腋淋巴结。 肋间臂神经损伤可引起腋窝和臂上部后内侧的皮肤感觉陷碍。 病例7-2 (I)肌胞袖(musculo tend inous cuff)是肩关节的肌健带,由前方的肩脾下肌(止千胧骨小结节)、上方的冈上肌(止于胧骨大结节的上部)、后方的冈下肌(止千胧骨大结节的中部)和小圆肌(止千胧骨大结节的下部)构成。 它们在接近止点的位置与关节娱相互愈着并相互融合形成袖套样结构包绕在肩关节的周围,构成肩关节的动力性稳定装置。 肌胞袖的主要作用如下:心组成肌)健袖的肌肉包绕肩关节,能使肩关节产生各种运动;@肌胞袖从前、上、后等几个方向保护肩关节,可防止胧骨头向前、上、后方脱臼;@肌1健袖加强了肩关节的关节溪,通过肌肉的紧张性使胧骨头和肩脾骨关节盂紧密接触,不仅有利千肩关节的灵活运动,更增加了肩关节的稳定性。 (2)任何人在投掷物品(如棒球)或上臂外展(如滑雪摔倒)以及肩关节频繁劳损时都可损伤肌腮袖的结构,甚至致使其撕裂。 此损伤在45岁以上人群常见。 在肩关节外展过程中冈上肌健的最大张力出现千肌胞前部的关节侧,而冈上肌肌健的前部关节侧正是肌健袖损伤常见的首发部位。 肌腮袖的血液供应来自于旋胧前动脉的外侧升支、胸肩峰动脉的肩峰支、肩脾上动脉以及旋胧后动脉。 冈上肌腿的最远端!cm为缺血区。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肌胞袖的血供有下降趋势,同时易出现肌)健止点的退化变性,当外展的上臂受到间接外力(如老年人举重物)时容易导致肌腮袖损伤。 另外,肩峰下撞击征是肌膛袖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冈上肌胞在肩峰与大结节间通过,胧二头肌长头胞位于冈上肌深面,越过胧骨头上方止千顶部或关节盂上粗隆,肩关节运动时这两个肌腮在喙肩弓下往复移动,肩峰或肩峰下结构的退变或发育异常,或动力原因引起的肩关节不稳定,均可导致冈上肌腿、胧二头肌长头健及肩峰下肌健的撞击性损伤。 创伤也是肌膊袖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肌)健袖损伤的内在原因是肩关节周围肌胞随增龄而出现组织退化,以及其在解剖存在乏血管区的固有弱点,而创伤与撞击加速了肌)健袖退化和促成了断裂的发生。 (3)同下肢的鹘关节相比,上肢的肩关节活动度更大,但其内在稳定性低。 肌胞袖的存在为肩关节提供了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和精确的空间位置控制能力。 正常情况下肌腿袖为肩关节提供了冠状面和轴面上的力偶平衡,满足肩关节的功能要求。 O在冠状面上的平衡:位于肩关节旋转中心下方的肌胞袖肌肉,包括肩肿下肌的下部、冈下肌的下部和小圆肌的全部,所产生的力矩能与三角肌产生的力矩平衡,使合力的方向指向关节盂中心,抵抗三角肌收缩产生的向上的牵引力,维持了肩关节在上举过程中的稳定。 @在轴面上的平衡:指位千前方的肩脾下肌与位于后方的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力矩平衡,其产生的合力方向亦指向关节盂的中心,能使肩关节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空间位置保持稳定性。 当肌)健袖损伤时,由千相应肌腮袖肌肉功能丧失而导致上述力偶平衡被打破,从而产生不同种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 病例7-3 (I)毫无疑问,该患儿的胧骨骰上骨衙移位损伤了患侧的尺神经。 男性到16岁(女性到14岁)内上裸骨垢才与骨干侧面完全融合,因此该患儿的损伤实为胧骨内上棵骨际分离,如果发生在16岁以上的人,可能会发生内上牒骨折。 尺神经发自劈丛内侧束,沿胧二头肌内侧沟伴尺侧上副动脉下行,千臂中部转向后下进入胧骨内上棵后方的尺神经沟。 尺神经在此处位置既表浅,又紧贴骨面,故胧骨内上棵骨折或骨衙移位时易受损。 (2)尺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前臂上部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 在挠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尺神经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尺侧2个半手指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本干经豌豆骨外侧分为浅、深支入手掌,浅支分布于手掌尺侧l个半手指及对应的手掌皮肤,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及第3、4虳状肌。 因该患儿左尺神经在分支前受损,故同时出现支配区的感觉缺失和肌肉麻痹,即患侧小指及手内侧缘对针刺无反应。 医生知道骨间肌由尺神经支配,骨间掌侧肌的功能使第2、4、5指向中指靠拢,当医生放一张纸片在患儿的手指间,并嘱其尽可能夹紧纸片,以此来检测该肌是否无力。 手指内收无力是尺神经损伤和骨间掌侧肌麻痹的典型症状。 当然,该患儿还可能出现其他肌肉运动障碍:除拇指外的其余手指不能外展(骨间背侧肌瘫痪);拇指不能内收(拇收肌瘫痪);第4、5手指掌指关节屈曲能力减弱(第3、4业引状肌瘫痪);腕部屈曲、内收能力减弱(尺侧腕屈肌瘫痪)。 (3)因尺神经仅受到挤压和牵拉,损伤并不严重,不需要手术探查。 随着压迫的解除,尺神经水肿消退,新的轴突在原来的神经内膜鞘和神经鞘内长至神经损伤位点的远端时,可恢复对瘫痪肌肉的神经支配,结合物理疗法,该患儿在数月后便可恢复功能。 病例7-4(I)根据症状可判断患者左侧腋神经在腋窝中受压而损伤,导致左三角肌区疼痛且感觉异常,左上肢外展乏力。 (2)腋神经位千肩关节的下方,长期错误地使用腋型拐杖导致腋窝承受大多数重量,而不是手。 将腋神经挤压至肩关节,使腋神经出腋窝处受到间歇性的压迫。 医生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腋型拐杖:让双手承受重蜇而不是腋窝。 出现上述症状后,应建议患者换用长肘型拐杖。 如果不及时消除腋神经压迫,将造成拐杖性瘫痪,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O肩部及臂上外部皮肤感觉障碍;@肩关节不能外展;@三角肌萎缩,肩部圆隆的外形消失,形成“方肩"畸形。 病例7-5 (l)鼻烟窝即解剖学”鼻烟壶”,位于腕和手背的挠侧,在拇指充分外展并后伸时明显,呈尖向远侧的三角形浅凹。 其深部有挠动脉通过,可触及其搏动。 "鼻烟壶"的底部由手舟骨和月骨构成,当腕关节过伸时舟骨易千骨折,此时“鼻烟壶"肿胀,局部压痛明显。 (2)舟骨骨折通常是无移位的线状骨折,骨折后X线检查难以发现,尤其是在损伤早期。 在受损l0~14天后,随着骨折处水肿的逐渐消失,骨折裂缝更明显,因而易千在X线检测到。 因此当可疑舟骨骨折时,如X线检查不能发现骨折,应进一步行CT检查,以免漏诊。 (3)由于舟骨在腕部所处的特殊位置和其相对较小的体积,骨折后很难进行固定。 腕部的持续运动常导致舟骨骨折难以愈合。 舟骨骨折时常伴有韧带的移位和撕裂,影响舟骨一个断面的血供,从而可能导致部分舟骨发生缺血性坏死。 由于舟骨通常由两条滋养动脉供血,一条供给近侧半,一条供给远侧半。 偶尔两条动脉都供给远侧半,因此,分离的近侧半舟骨没有血供。 引起的缺血性坏死可能会造成骨折愈合延迟或不愈合。 病例7-6 腕部是前臂的肌胞、血管和神经进入手部的通路,分腕前区和腕后区。 用力握拳时,腕前区有三条隆起的肌胞,由外侧到内侧分别是挠侧腕屈肌}健、掌长肌}健和尺侧腕屈肌胞。 挠侧腕屈肌腿与挠骨茎突之间有挠动脉通过,是临床上常用的切脉点;苹长肌健深面稍外侧有正中神经。 (1)该患者右侧腕部的掌长肌}健已被切断,还可能切断了挠侧腕屈肌健。 根据临床检查,可判断其右侧正中神经也被切断,因在腕部正中神经位千掌长肌胞的深部外侧。 患者右腕部喷血,表明伤及了挠动脉主干。 (2)在腕部切断正中神经不会影响腕部的屈曲功能。 腕部正中神经受损可致患者鱼际肌和第一、二j时1状肌瘫痪。 鱼际肌瘫痪使患者拇指不能做对掌运动。 由于骨间后神经(挠神经分支)未受影响,患者能用拇长展肌外展拇指,但因正中神经返支支配的拇短展肌瘫痪,拇指外展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 患者能用拇长伸肌和拇短伸肌正常伸拇指。 因为支配拇收肌的尺神经深支未受影响,患者能内收拇指。 由于正中神经支配的第一、二蚽状肌以及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挠侧半的瘫痪,第2和第3指无法做精细运动,正中神经皮支受损,导致拇指及邻近的两个半手指及相应的手掌皮肤出现感觉丧失。 若正中神经损伤后未能及时修复,几周后将出现鱼际肌萎缩。 病例7-7 (1)在掌中部,屈指肌胞及尺侧痪与骨间肌和深血管神经层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填充,此即掌间隙。 掌间隙被掌中隔分成内侧的掌中间隙和外侧的鱼际间隙。 根据患者右手掌肿胀、掌心凹陷消失,压痛明显,亨环、小指呈屈曲状等症状和体征,提示与掌间隙的位置及其毗邻结构受感染影响相吻合。 (2)掌间隙的交通:向远侧通过蜕状肌管指蹊间隙与指背、手背相交通,向近侧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交通。 本案例患者出现手背肿胀,是由千感染从掌间隙经指蹊间隙荽延到手背所致;如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掌间隙的感染还可经腕管嗟延至前臂屈肌后间隙。 在临床上,掌间隙的感染若经大剂批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应尽早切开引流,可选择纵行切开中指与环指间的指蹊。 用止血钳撑开皮下组织,即可达掌中间隙。 第八章下肢 病例8-1 (1)本病例患者出现了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因血液回流隙碍而引起的以静脉扩张和迂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下肢浅静脉系统是由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组成,可引流下肢皮肤和皮下组织的静脉血。 (2)大隐静脉为人体最长、最粗的浅静脉,是全身最易发生曲张的一条血管。 其解剖学基础是:CD行程长,距心脏远,需克服较大的重力作用;@静脉管壁簿,易于扩张;@因位于疏松的皮下组织中,周围缺乏支持和保护性结构(如肌肉的收缩及动脉的搏动等);@某些人呈先天静脉瓣膜发育不全。 常见的诱因有:长期站立;腹压增高(如慢支炎、肺心病、长期便秘等)、较近侧的静脉发生阻塞或受压(如骨盆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近侧血管),也可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在上述情况下,造成静脉回流迟缓一静脉内压力增高一血液回流障碍引起静脉扩张一逐渐使静脉伸长且弯曲一产生曲张。 在小腿的下内侧,由于血液回流隙碍,该处皮肤可发生慢性湿疹硬化甚至溃疡。 (3)为防止大隐静脉曲张进一步加重,应建议患者休息、抬高患肢,避免长期站立,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绷带的压力应远侧高而近侧低,以利血液回流。 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宜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切除术,此时必须分别结扎和切断5条属支以及与深静脉的穿通支,以防复发。 病例8-2 (I)位千大腿根部的股鞘在矢状位上被两个纤维结缔组织隔分成外、中、内三格,分别容纳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管。 股管即股鞘内侧格,为长1~2cm的潜在性盲管,内有少许脂肪组织和1~2个腹股沟深淋巴结。 股环即股管上口,直径0.8-1.0cm,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相邻。 股管向上经股环与腹膜外间隙相通,下端封闭,正对隐静脉裂孔。 (2)股管是腹壁较为搏弱的地方,当腹内压力急剧增高时,可迫使腹腔内容物经股环、股管、隐静脉裂孔突出至股部皮下,称为股茄。 股庙需与腹股沟茄(直亦和斜汕)鉴别。 腹股沟韧带和耻骨结节是区别股茄与腹股沟痐的重要标志。 腹股沟茄的茹森颈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上方,而股加的茄毅颈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下方。 股茄进入股管,可经隐静脉裂孔突出至大腿皮下,在耻骨结节外下方形成肿块e而腹股沟症在耻骨结节上方形成肿块,腹股沟斜庙和直茹自腹股沟皮下环突出至阴毅或大阴唇,因此,腹股沟痐不会在大腿前面皮下形成肿块。 股茄在老年女性中发病率高(男女比率约为1:3)。 因女性骨盆较宽,股血管较细,尤其老年女性多次妊娠和退行性变,肌肉筋膜更为菏弱松弛,故股环相对较大,易发生股加。 股加的嵌顿较常见。 由于股环和隐静脉裂孔相对较小,且股环的边缘较坚韧,突入股茄如痰内的肠管的静脉回流易受阻,而此时动脉血供受影响较小,从而导致肠管充血肿胀,继之整个血液循环障碍。 因此,必须早期进行手术以防止嵌顿的肠管发生坏死。 嵌顿性股茄松解术时,需切开茄环,此时应注意勿损伤异常的闭孔动脉。 (3)有时股管内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被误诊为股茄,但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庇更硬。 淋巴结的肿大可因其引流区的肿瘤或感染所致。 病例8-3 (I)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及MRI扫描结果提示,患者腰5椎体与祗1椎体之间椎间盘突出,突出的髓核压迫了与坐骨神经相关的神经根。 (2)坐骨神经起自L4~S3脊韵节段,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自梨状肌下间隙出盆后,于臀大肌深面向下,经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下降达股后区,从股二头肌长头深面下降,至雁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胖总神经两大终末支。 坐骨神经本干在股后区发出肌支支配股后肌群。 胫神经为坐骨神经两终末支中较粗大者,在腥筋膜深面自朋窝上角沿中线垂直下降至朋窝下角,在小腿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行,至内踝后方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进入足底,分布千小腿后肌群及足底肌、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 疼痛出现在臀区,尤其是坐骨结节区域、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踝及足背外侧的部分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坐骨神经由腰髓和祗髓多个节段发出的神经根组成,不同部位的椎间盘突出可导致韵核压迫不同的神经根,因此,不同患者出现坐骨神经痛的区域也不尽相同。 (3)腰祗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部疼痛,并沿坐骨神经的走行放射到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面。 患者在直腿抬高试验中感觉疼痛加重,是因为下肢伸直时牵拉了坐骨神经的缘故。 患者在足背屈时疼痛加剧,是因为坐骨神经及其神经根被进一步牵拉所致。 病例8-4 (1)腊窝在膝关节的后方,其内由浅入深的结构有:胫神经、)屈静脉、朋动脉及其朋深淋巴结,窝的上外缘有胖总神经。 由千腥动脉位于腥窝深面,紧贴腥平面,在发生股骨下端或胫、排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时,骨折碎片常可损伤脯动脉。 由于腥动脉在腥窝下端分为胫前和胫后动脉,因此,骨折时也可损伤上述分支动脉。 同时,还可损伤由腥动脉发出的一条或多条关节支。 朋静脉由胫前、胫后静脉汇合而成,与朋动脉伴行,位于动脉浅面,并与动脉共同包裹于血管鞘中。 当厢血管损伤时,易造成动、静脉痰。 (2)胫后动脉的搏动在内踝和足跟的中点处可触及。 足背动脉(胫前动脉的延续)的搏动可在踝关节前方、拇长伸肌肌胞外侧触及。 这些部位的动脉位置表浅,适千检查动脉搏动。 本案例中如患者的动脉搏动消失则提示厮动脉或胫前、胫后动脉发生了损伤。 (3)在腊窝内胫神经较腥血管位置表浅,胫骨近侧端骨折时胫神经也可被伤及。 胫神经的分支及分布:在腥窝内发出肌支至小腿三头肌;皮支(胖肠内侧皮神经)参与组成胖肠神经,胖肠神经与小隐静脉伴行,分布千小腿后区下部和足背外侧皮肤。 胫神经的损伤可影响小腿后肌群以及足底的肌肉,因而患者足不能拓屈,足内翻无力,不能屈趾;因小腿前外侧肌群的牵拉,使足呈背屈外翻状(即钩状足)。 由于胖总神经与胖骨颈的密切关系,使得肺骨颈骨折时易损伤胖总神经。 胖总神经为坐骨神经的另一终末支,沿朋窝上外侧界下降(无动脉伴行),经胖骨小头后方,绕胖骨颈分为排浅神经和胖深神经,分布千小腿前肌群和小腿外侧肌群。 胖总神经的损伤可影响到小腿外侧肌群(由排浅神经支配)和小腿前肌群(由胖深神经支配),因而患者足不能外翻和背屈,足趾不能伸直。 患者表现为典型的足下垂(足距屈和轻微内翻)和跨越步态。 病例8-5 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千距屈位,如下山、下楼梯等运动过程,使承重足过度内翻。 扭伤一词通常表示韧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撕裂。 严重的扭伤常会引起韧带纤维的断裂,致踝关节的不稳定。 此病例患者在下楼梯时跌倒,足处于过度内翻位置,其体重施加于内翻的足部,造成踝关节扭伤和骨折。 距胖前韧带可能部分或完全撕裂,甚至跟肺韧带和距排后韧带也被伤及。 通常情况下,胫、胖骨下端与内、外踝所形成的深窝将距骨牢固固定,当踝关节外侧韧带撕裂时,距骨被迫向外踝倾斜,导致胖骨外踝的骨折。 如果踝部受到相反方向的外力作用(即过度外翻),强健的内侧韧带可将内踝撕脱。 如外力持续作用,还可使距骨发生倾斜,并使距骨和外踝向外侧移位。 由千胫排骨间韧带起到枢轴的作用,近侧胫排关节近侧段的)排骨也可发生骨折。 该患者的踝关节损伤可能并不是Pott骨折。 “Pott-骨折-脱位”一词常用来泛指发生于内、外踝的骨折或骨折合并脱位。 因此,轻度的Pott骨折伤及内、外踝(或一侧踝部和一条韧带);而重度的Pott骨折包括内、外踝和胫骨后缘(或内、外踝和一条韧带)。 病例8-6 (I)膝关节是人体滑膜最多、关节面最大和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其周围有至少12个连于皮肤和深层结构之间的滑液痰。 由千膝关节滑膜分布广泛且位千肢体较表浅部位,故遭受损伤和感染的机会较多。 而膝关节周围的滑液痰中有4个与膝关节的滑膜腔相互交通,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股四头肌与股骨体之间的骰上娱,可超出骸骨上缘上方5cm左右,几乎与膝关节腔自由相通。 外科中常将骰上痰作为膝关节腔的一部分。 本案例患者在距僻骨底近侧约4cm处被刀刺伤,引起了嫔上娱感染,由此蔓延至膝关节腔内。 (2)骰上嵌感染后,滑膜充血、水肿,渗出增多,骸上损积液。 由于骸上痪与膝关节滑膜腔相通,膝关节腔内滑液扯也可能增加。 本案例出现浮嫔实验阳性,提示右膝关节腔内出现积液。 此时可在骸骨两侧缘中点,行关节腔穿剌抽液检查,现时还可注射药物以治疗膝关节的病理改变。 病例8-7 (I)踝管位于踝关节内侧,踝管内通过的结构有:胫骨后肌腿及腮鞘、趾长屈肌胞及胞鞘、胫后血管、胫神经、阴长屈肌}健及健鞘。 因而患踝管综合征时上述结构将被累及。 (2)踝关节内侧反复扭伤,使踝管内肌胞产生摩擦而形成腿鞘炎,健鞘肿胀、肥厚,从而使踝管相对狭窄,由千管内压力增高,产生胫神经受压等症状。 而胫神经穿踝管至足底后,随即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 因而产生了足底麻木、蚁行感等症状。 病例8-8 (I)股骨颈的上下径较前后径大1/3,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股骨颈中部骨密度减低,轻微外伤或肢体突然扭转,都可能引起股骨颈骨折。 本案例患者要跌倒时,为了支撑身体,她可能会施一扭力作用于一侧鹘部,从而使股骨最脆弱的部分(即股骨颈)骨折。 骨折发生后该患者跌倒在地,骨折并非其跌倒的结果,而是跌倒的原因。 (2)股骨颈骨折的特征性症状体征就是伤腿的外旋和缩短。 外旋是由于股骨头与股骨于骨折分离后,骼腰肌的牵拉而使下肢的承重轴改变所致。 下肢缩短则是由于跨过愤关节连接股骨和骸骨的肌肉痉挛,将骨折远端向近端牵拉的结果。 (3)骸关节的关节痪坚韧致密,其附着形式对临床有一定意义。 其上端附千骸臼周缘,下端达股骨颈,前壁附千转子间线,包绕股骨颈全长,后壁仅包绕股骨颈内侧2/3,故股骨颈骨折分为毅内骨折(股骨头下和颈中部)和啖外骨折(基底部)。 股骨头的血供主要有三个来源:支持带动脉(由旋股内、外侧动脉发出)、股骨滋养动脉及股骨头韧带动脉(由闭孔动脉发出),其中支持带动脉是股骨头动脉的主要来源。 股骨颈骨折时支持带动脉可能断裂。 股骨头韧带内的动脉可因发育不全而缺如,即使存在,其血液也仅供股骨头凹周围的有限区域,故股骨头的血供比股骨颈少。 另外,沿股骨颈行走的动脉非常脆弱,局部的水肿或股骨颈骨折均会损伤上述血管。 一般来说,痰外骨折时股骨头血供来源较丰富,骨折易愈合;痪内骨折时营养股骨头的血供越容易被破坏。 本病例患者骨折发生在股骨头下,屈袋内骨折,近侧端的血供常被破坏,因而更易发生骨不连和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由千血供缺乏引起近侧端骨折碎片的坏死和崩解)。 (贺桂琼侯志勇) 参考文献 [I]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8版(八年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丁文龙,华佳临床应用解剂学:病例讨论及分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凌光烈,刘元健,田振国,徐恩多外科解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刘树伟断层解剖学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5]刘树伟,李瑞锡局部解剖学(五年制)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