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白光耀斑", "content": "白光耀斑( white-light flares ),一种罕见的和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太阳耀斑一般通过白光是不能观测到的,只有通过Hα线和电离钙的H、K线才能观测到。但有时在Hα线所看到的亮区中的一些更小的区域,通过白光也能看到它的突然增高现象,持续时间大约几分钟,这就是白光耀斑。自1859年卡林顿发现太阳耀斑以来,迄今只观测到30多次白光耀斑。白光耀斑通常与大耀斑对应,大多数也是发射高能粒子流、远紫外射线、硬 X射线(有时还有γ射线)以及强射电爆发的质子耀斑或宇宙线耀斑。白光耀斑的发亮区往往有两块(也有一块或多块的,每块亮区大小约为1013米2量级),其位置与典型的双带耀斑中的双带重合,而且分别位于黑子区磁场中性线(见磁合并)的两边,但靠得很近,形状很像是跨越中性线的磁流管的根部。白光耀斑发生时间与耀斑的闪光相一致,也就和硬X射线、远紫外射线以及微波射电爆发的时间一致。白光亮块消失后,有时在双带耀斑的边缘部位也出现白光增亮。同时,这种白光边缘会以每秒40公里左右的速度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白光耀斑波。\n白光耀斑的发射机制尚未弄清。白光增亮与太阳脉冲式硬X射线爆发、太阳远紫外线爆发以及太阳射电爆发几乎同时发生,因此,一般认为白光发射可能是太阳的中层和高层大气(色球和日冕)的耀斑区中由粒子加速过程产生的高能粒子流造成的。很可能是能量在10~100 兆电子伏的粒子流贯穿到太阳低层大气(光球)并与光球的稠密气体碰撞而产生白光发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极移服务", "content": "极移服务(汉语拼音:jí yí fú wù),(polar motion service),用天文学的方法系统地测定、计算和提供地极坐标,直接为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空间科学及其他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部门服务的一项工作。早期的极移服务主要为通过天文观测确定纬度变化,并由纬度变化推算地极坐标。在原子时出现以后,1968年起国际时间局实施利用纬度和时间观测同时解算地极坐标。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有人造卫星多普勒跟踪、月球激光测距、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用于极移测定,获得的地极坐标资料周期短、精度高。进行极移服务的国际机构先有国际纬度服务,后有国际时间局和国际极移服务。1988年起后两个机构改组为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同时开展时间和极移服务。"}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天文动力学", "content": "天文动力学(汉语拼音:Tianwen Donglixue;英语:Astrodynamics),现代天体力学的分支。又称人造天体动力学。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又分为人造地球卫星动力学、月球火箭动力学和行星际飞行器动力学。人造地球卫星动力学主要研究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引力场和其他摄动因素下的运动和动力学问题。由于地球是一个密度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天体,因此不能看成质点,在讨论人造卫星运动时必须考虑地球形状摄动。同时,卫星运动过程中还受到大气阻力、太阳光压力以及日、月等其他天体的引力摄动,这就使得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十分复杂,通常都采用天体力学中的级数展开分析方法或天体力学数值方法来近似求解。月球火箭动力学主要是研究月球火箭的飞行动力学原理和运动特征,内容包括:击中月球的轨道,绕月飞行的轨道,绕地-月飞行的周期轨道,月球卫星轨道和利用月球引力等。研究月球火箭运动时,常以限制性三体问题或限制性四体问题作为简化的力学模型,主要采用天体力学数值方法直接计算月球火箭的飞行轨道。行星际飞行器是指在行星际之间飞行的人造天体,包括飞向和绕过行星的飞船,击中行星的火箭和行星的人造卫星等。行星际飞行器动力学主要是研究飞行器在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引力以及大气阻力、天体形状等摄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轨道变化,大都采用天体力学数值方法进行计算。"}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沃尔夫-拉叶星", "content": "沃尔夫-拉叶星( Wolf-Rayet stars ),温度与O和B型星(见恒星光谱分类)相近的一类特殊星,因法国学者R.沃尔夫和拉叶于1867年最先发现而得名,简称WR星或W星。这类星为数不多,截至1971年为止,在银河系中共发现127颗。在大麦哲伦云中有58颗,小麦哲伦云中有2颗,M33中有25颗。沃尔夫-拉叶星有强连续谱和强而宽的中性氦、电离氦及各次电离碳、氮、氧的发射线,氢发射线很弱,有些发射线的紫端有吸收线。从发射线的轮廓和宽度,可知有物质以每秒1,000~2,000公里的速度不断从星体流出,有时甚至高达每秒3,500公里,并在星体周围形成运动着的延伸包层(见恒星大气)。在可见光波段,大多数WR型光谱可分为氮序和碳序。氮序光谱中电离氮线占优势,记为WN;碳序光谱以电离碳和氧线为主,记为WC;但两序均有强的氦线。有些星兼有氮和碳线,记为WN-C。在大气外进行的紫外观测也发现,原来被划入WC序的船帆座γ2星,却具有WN序所特有的三次电离氮的强紫外发射线。这些都表明WN序和WC序的划分是不严格的。看来,这两序光谱的差别,不完全是由于C、N、O的含量不同,而和恒星大气中的物理条件有关。\n很多WR星与O、B型星成协,这说明WR星是年轻的恒星。另外,由谱线强度的测量求得,WR星大气中氦-氢含量比超过正常星的几十倍,说明大部分氢已转变成氦,因此WR星看来已经历了氢燃烧阶段,进入了恒星演化的晚期。这一结论与WR星是年轻星的结论并不矛盾,因为从若干包含WR星的双星的研究得知,WR星的质量约为10个太阳质量。考虑到质量损失,这种星的初始质量应在20个太阳质量以上。这种大质量星演化很快,因此,它们虽然已度过大半生,但绝对年龄还是年轻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环形山", "content": "环形山(craters),在月球表面、类地行星、地球本身和巨行星的许多卫星上看到的碗形凹地。极少数环形山可能产生于火山活动,但绝大多数是来自太空的固态天体(流星体)撞击行星和卫星而形成。 环形山的大小决定于撞击天体的大小。有些环形山宽阔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 000公里。造成环形山的流星体实质上是太阳系形成过程遗留的碎片,它们因与行星和卫星碰撞而不断被清除,所以环形山的形成在碎片较多的太阳系年轻时期比较频繁,不过今天仍在继续。 在地球和金星上,大气活动(还有地质活动)造成严重侵蚀,所以只有不久前形成的环形山清晰可见(见巴林格陨星坑);在火星上,尽管大气很稀薄,最古老的环形山也已经被侵蚀干净了。但在无大气的天体上,如月球和水星。环形山形成的全部迹象都保存下来,它们的表面有很多过去40亿年间重复撞击造成的重叠环形山,其中大多数是30~40亿年前形成的。 在地球上,大气起着保护作用,它使质量小于100吨左右的流星体减速,相当多物质因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烧掉。一个大气外质量为1 000吨的流星体在它撞击地面时将减少到300吨,典型撞击速率为5公里每秒。这样的撞击将造成一个直径150米的环形山。\n 更厉害的撞击也发生过,而且可能还会发生(见世界末日小行星)。一个像直径近1公里的伊卡鲁斯小行星那样大的天体撞击地球,将造成超过20公里宽、2公里深的环形山。在德国发现了一个大小与这差不多的受到侵蚀的古代环形山遗迹;在加拿大、南非和西伯利亚还发现了更大的“化石”环形山。"}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马卡良星系", "content": "马卡良星系(汉语拼音:mǎ kǎ liáng xīng xì),(Markarian galaxy),一类特殊星系。苏联天文学家V.E.马卡良从20世纪60年代起用物端棱镜巡天发现了一大批颜色很蓝的星系,称为马卡良星系,马卡良星系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反常强度的紫外连续谱。但它们并不构成物理性质单一的一类星系。多数马卡良星系有一个明亮的核,核就是紫外连续辐射源,这些星系大多数是塞佛特星系。少数马卡良星系的紫外连续辐射分散在整个星系内,这些星系中包括阿罗星系、金属含量低的不规则星系、大尺度的电离氢区 (HⅡ区)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文动力学", "content": "天文动力学(汉语拼音:Tianwen Donglixue;英语:Astrodynamics),现代天体力学的分支。又称人造天体动力学。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又分为人造地球卫星动力学、月球火箭动力学和行星际飞行器动力学。人造地球卫星动力学主要研究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引力场和其他摄动因素下的运动和动力学问题。由于地球是一个密度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天体,因此不能看成质点,在讨论人造卫星运动时必须考虑地球形状摄动。同时,卫星运动过程中还受到大气阻力、太阳光压力以及日、月等其他天体的引力摄动,这就使得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十分复杂,通常都采用天体力学中的级数展开分析方法或天体力学数值方法来近似求解。月球火箭动力学主要是研究月球火箭的飞行动力学原理和运动特征,内容包括:击中月球的轨道,绕月飞行的轨道,绕地-月飞行的周期轨道,月球卫星轨道和利用月球引力等。研究月球火箭运动时,常以限制性三体问题或限制性四体问题作为简化的力学模型,主要采用天体力学数值方法直接计算月球火箭的飞行轨道。行星际飞行器是指在行星际之间飞行的人造天体,包括飞向和绕过行星的飞船,击中行星的火箭和行星的人造卫星等。行星际飞行器动力学主要是研究飞行器在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引力以及大气阻力、天体形状等摄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轨道变化,大都采用天体力学数值方法进行计算。"}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冥外行星", "content": "冥外行星(trans-Pluto),设想中存在于冥王星轨道之外的大行星。坚信它存在的理由有:①冥王星太小,难以说明观测到的天王星、海王星轨道运动的一些反常变化。②九大行星【注】仅占太阳系很小区域,在外面应还有行星。③从彗星轨道研究中也可看出存在冥外行星的端倪。但也有许多人持否定观点:从起源演化观点看,海王星轨道外的原始星云物质已十分稀少,除了冥王星外,不可能再有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的不规则运动极小,可能是观测误差或其他原因造成;彗星运动可用诸如非引力效应等说明。人们寄希望于从不同方向飞出的2个先驱者探测器,它们可能将为冥外行星作出科学的判断。\n【注】 1930年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并将其视为第九大行星。1992年后在柯伊伯带发现的一些质量与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体挑战冥王星的行星地位。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质量甚至比冥王星质量多出27%,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因此在翌年正式定义行星概念。新定义将冥王星排除行星范围,将其划为矮行星(类冥天体)。"}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河系核球", "content": "银河系核球( bulge of Galaxy ),银河系中央的椭球状的核。核球的长轴约长3千秒差距,厚2千秒差距。由于银河系核球与太阳系之间的大量尘埃云的消光作用,难以获得它的准确图像。但根据COBE卫星的近红外观测资料,可清楚地看到扁平的中央核球(见图)。它约贡献了银河系总光度的20%。可能有一个棒,从中心延伸到2~3千秒差距。核球恒星年龄约几十亿年,平均金属丰度为太阳值的一半,有的可达太阳的3倍。核球恒星也绕银心转动,平均转动速度约100千米/秒,比盘星稍慢,且有较大的随机速度。核球面亮度的分布和椭圆星系相近,按与银心距离R的1/4次幂变化。其质光比M/L≈12,与仙女星系的核球的质光比差不多。 \n\n\n\nCOBE卫星拍摄的银河系近红外图像"}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章动常数", "content": "章动常数( nutation constant ),天文常数之一。真天极绕平天极在18.6年内描绘出一个小椭圆,称为章动椭圆(见岁差和章动)。章动椭圆的中心在平天极,椭圆的长轴指向黄极方向,短轴指向春分点方向。章动椭圆的半长径称为章动常数,用N表示。章动常数可根据恒星位置或纬度的观测资料来确定。\n十九世纪末,纽康总结了以前的观测资料,由27个测定值求加权平均得:\n\n\n\n\n\n该值在1896年巴黎的国际基本恒星会议上被采纳,一直沿用至今。1976年在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上,通过了对于标准历元2000年的新值 N= 9 . ″2109。\n目前,编制天文年历所依据的章动理论是伍拉德在1953年建立的,它是以刚体地球模型为基础的。二十世纪以来,根据观测资料得出的章动常数,都与采用值有一定差异,因为地球并不是一个刚体。197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关于章动和地球自转的第78次讨论会,决定为修改章动常数成立一个专家工作组。这个工作组建议采用非刚体地球模型──莫洛坚斯基第Ⅱ模型代替刚体地球模型来计算章动。新建议的章动常数不再采用观测值,而是依据月地质量比、日月岁差和章动常数之间在理论上已知的关系,先求出刚体地球的章动常数,然后换算成非刚体地球的数值。对于标准历元2000年,N=9.″2044。197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七届大会正式通过了这一建议,并决定于1984年正式采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分子云", "content": "分子云(汉语拼音:Fen zi yun;英语:molecular cloud),星际分子集结的区域。观测表明,虽然有些星际分子, 如 CO,几乎散布在所有的天区,但大多数星际分子集结成团,形成分子云。分子云通常是暗的,在光学波段看不见,温度典型值为20K,平均密度102~104个分子厘米3,中央的密度可达106个分子厘米3,质量一般为104 ~107太阳质量 ,云内有足够的尘埃屏蔽星光中的紫外线,使分子免遭破坏 。在猎户星云后面有一个巨大的分子云,它是离太阳最近的分子云之一,由小而密的核心以及延伸的低密度云两部分组成。前者的直径为0.15秒差距,密度为105个分子厘米3,质量为5个太阳质量;后者的直径至少为10秒差距,极大密度为103个分子厘米3,质量达104太阳质量。被认为是正在形成的恒星的BN天体就在猎户分子云中间,BN 天体附近还有另一个红外源,可能也包括年轻恒星或者正在形成中的恒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微波背景辐射", "content": "微波背景辐射(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微波辐射。又称宇宙背景辐射。1964年,美国科学家A.A.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使用贝尔电话实验室研制的6米喇叭形接收天线测量围绕银河系的银晕气体的射电强度时,发现总有消除不了的背景噪声。这种噪声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肯定来自宇宙空间。1965年,他们测得这些来自宇宙的波长为7.35厘米的微波噪声相当于3.5K。他们的论文发表后引起轰动,并为此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n 微波背景辐射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黑体谱。测量各个波段的微波背景辐射,可以得到它的谱。由于地球大气的干扰,对于小于0.3厘米的辐射,需要利用火箭、卫星等手段才能测到。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微波背景辐射具有温度为2.7K的黑体辐射谱,由此,它也习称为3K背景辐射。最近,宇宙背景探测器卫星的精确测量表明,背景辐射的温度为2.730K,几乎是严格的黑体谱。\n 微波背景辐射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极高度的各向同性性质。无论是小尺度上,还是大尺度上,微波背景辐射几乎是完全各向同性的。\n 微波背景辐射肯定来自宇宙空间。现在普遍认为,它是宇宙早期残留下来的辐射。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经历了由热到冷的演化。宇宙早期,温度极高,辐射具有黑体谱性质。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逐渐降低,到今天,温度应降至2.7K左右。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最强有力的支持之一。其他的宇宙模型,有的并未预言存在微波背景辐射,有的很难解释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对现代宇宙学有着深远影响,其意义可与河外星系的红移的发现相比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人造卫星光学观测", "content": "人造卫星光学观测( optical observation of satellite ),利用人造卫星表面反射的太阳光或卫星本身的闪光对人造卫星进行各种光学观测,包括对人造卫星进行定位观测、亮度观测和光谱观测。定位观测是通过测定卫星的位置和相应时刻,以确定卫星的轨道要素,从轨道分析中获取科学信息,或进行卫星三角测量等工作。亮度和光谱观测的目的是研究诸如卫星在空间的转动、卫星表面的变化和地球大气某些物理性质等。人造卫星多数比较暗弱,而且快速横贯天空,视轨迹和视角速度的变化都比较复杂,所以卫星光学观测仪器必须具备大视场、强光力等特性和便于跟踪的机架和控制系统,以及精度相当高的记时系统。\n定位观测主要有目视和照相两种。目视用的仪器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资料处理迅速,但定位精度较低;照相用的仪器定位精度较高,但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资料处理较复杂。目视定位观测分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两种。相对定位以恒星为背景,测定卫星的赤道坐标。一般采用特制的广角望远镜(视场6°~12°),精度可达0°1~0°2,用于搜索和拦截明亮卫星。绝对定位是根据经纬仪原理测定卫星的地平坐标。采用特制的大视场跟踪经纬仪,精度可达3′~6′。有些国家还采用电影经纬仪观测卫星,它同跟踪经纬仪的区别是另有照相系统,能以视场分度线为背景拍摄卫星,最高精度可达20″。照相定位观测以恒星为背景测定卫星的赤道坐标,并精确记录相应的时刻。卫星照相机分非跟踪和跟踪两大类。非跟踪照相机有固定相机和恒动相机两种,可以达到光学观测中最高的定位精度,约1″。非跟踪照相机只能拍摄较明亮的卫星。跟踪照相机的特点是使卫星像能短暂地停留在感光底片上不动,增长曝光时间,使暗弱卫星成像。跟踪相对误差为1%时,其极限星等可比非跟踪式高5个星等。还有一种双速卫星照相机,它是利用设置在焦面前的一块平行平面玻璃板的旋转来补偿卫星像的拖曳,使卫星成点像,精度优于5″。 \n卫星亮度观测有目视、照相和光电观测三种。目视亮度观测包括直接用眼睛或通过目视光度计估计卫星的亮度。直接用眼睛观测是将卫星与卫星近旁已知亮度的恒星作比较,得出卫星亮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目视光度计观测时要不断改变视场中人工比较星的亮度,使与卫星的亮度始终一致,并把人工星亮度的改变情况记录在有时标的记录仪上,精度可达0.2~0.3星等。照相亮度观测是利用固定照相机,拍摄卫星和恒星拖迹,用测微光度计比较卫星和已知亮度恒星的拖痕密度,并考虑卫星像与恒星像的速差改正,得出卫星亮度的变化规律。光电亮度观测是将光电光度计放置在卫星跟踪望远镜焦点上,光电倍增管的输出信号录在有时标的照相示波器胶片上,可以得出卫星亮度的变化规律。\n卫星光谱观测是利用分光元件将卫星光束色散成为光谱再进行观测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附有物端棱镜的照相机,对卫星进行光谱的定性和粗定量观测。卫星运动的补偿可以通过照相机跟踪卫星或移动底片来实现。"}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体演化学", "content": "天体演化学( Cosmogony ),天文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各种天体以及天体系统的起源和演化,也就是研究它们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天体的起源是指天体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形态的物质,以什么方式形成的;天体的演化是指天体形成以后所经历的演变过程。通常说的天体演化,往往也包括起源在内。\n\n目录\n\n1 诞生和发展\n2 研究的内容\n\n2.1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n2.2 恒星的起源和演化\n2.3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n2.4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n\n\n\n\n诞生和发展\n法国笛卡儿和布丰在1644年和1745年先后提出天体形成的看法。科学的天体演化学至今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十八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在学术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仍是万物(包括天体)不变的僵化的自然观。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55年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于1796年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从而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这对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见康德和拉普拉斯星云说)。\n到二十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太阳系,而且有关各类恒星、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观测资料和新发现越来越多。随着理论物理学各分支的建立,现代天体物理学发展起来了。天体观测研究的新成果推动了天体演化学的发展。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很活跃。在恒星的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星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成为当前的科学前沿之一。\n天体演化学是以天文学各分支学科为基础的,它依据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利用各天体层次(行星、恒星、星系)的观测资料,探讨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演变规律,阐述它们各种特征的由来和发展。因此,不仅有天文学者,也有不少物理学、化学、地学、数学、哲学方面的学者从事天体演化的研究。\n\n研究的内容\n天体演化同物质结构和生命起源等基本理论问题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同地球科学有更直接的关系,因此,天体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天体演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n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n研究太阳系各类天体(主要是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的形成和演变,说明太阳系的现有特征,一般侧重于起源的研究。自康德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以后的二百多年中虽然已有四十多种学说,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完善的理论被普遍接受。困难在于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只是千千万万个行星系中的唯一的“样品”──太阳系。有关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的学说分为灾变说和星云说两类:灾变说认为行星的物质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如另一颗恒星走近或碰到太阳,或太阳爆发)而从太阳中分出来的;星云说认为行星物质和太阳由同一原始星云形成(共同形成说)或由太阳俘获来的(俘获说)。灾变说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盛行,现在基本上已被否定。近年来,一些星云说学者的观点逐渐接近。他们认为:太阳系是在约五十亿年前从星际云中分出的一个原始星云形成的。原始星云有自转,在自吸引作用下收缩;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外部形成星云盘;盘中的尘粒和小冰粒沉降到赤道面形成尘层,集聚成固体块──星子;星子结合成行星和卫星等。\n\n恒星的起源和演化\n对恒星演化的认识比较一致。一般都主张弥漫说:星际云在自吸引收缩中碎裂为许多小云,各小云集聚成恒星。分子云、球状体、赫比格-阿罗天体、红外源、天体微波激射源可能是从星际云到恒星的过渡性天体。恒星完成了引力收缩阶段后,内部开始热核反应,成为主序星;再经过较长时间(太阳约为一百亿年)后变为红巨星;然后经过不稳定的变星阶段,通过爆发,由行星状星云变为白矮星,或通过猛烈的超新星爆发成为中子星;最后失去发光能力归宿到黑矮星(有人认为也可能归宿于黑洞)。恒星的质量愈大,演化就愈快。现在仍然有恒星在诞生。在恒星起源问题上,也有少数人坚持超密说,认为恒星是由超密物质转化而成的。\n\n星系的起源和演化\n也存在弥漫说和超密说。弥漫说认为,星系际弥漫物质逐渐集聚成很大的星系际云,然后分裂成较小的云,形成各种大小不同的星系集团。这种说法能够较满意地说明银河系的自转、各星族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运动以及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差别。超密说认为,银河系最初是超密物质,它抛出的物质形成各星族的恒星、银盘、银晕和旋臂,而余下的超密物质形成银核(见银心)。其他星系也都是超密物质形成的。超密说与大爆炸宇宙说相适应。有的学说认为星系类型序列代表演化序列(从椭圆星系向旋涡星系、不规则星系演化,或者反向演化);有的学说主张星系演化与初始条件(角动量或质量、密度等)有关。关于星系起源演化问题还没有定论,有待进一步探讨。\n\n宇宙的起源和演化\n常与宇宙模型一起在宇宙学中论述。有大爆炸宇宙学等学派。有些科学家从物质形态转化的角度看,将宇宙线起源、化学元素起源等问题也作为天体演化的课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地磁场", "content": "地磁场(汉语拼音:Dicichang;英语:geomagnetic field),从地心至磁层顶的空间范围内的磁场,地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n 人类对于地磁场存在的早期认识,来源于天然磁石和磁针的指极性。磁针的指极性是由于地球的北磁极(磁性为S极)吸引着磁针的N极,地球的南磁极(磁性为N极)吸引着磁针的S极。这个解释最初是英国W.吉伯于1600年提出的。吉伯所作出的地磁场来源于地球本体的假定是正确的。这已为1839年德国数学家C.F.高斯首次运用球谐函数分析法所证实。\n 地磁场是一个向量场。描述空间某一点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需要3个独立的地磁要素。常用的地磁要素有7个,即地磁场总强度F,水平强度H,垂直强度Z,X和Y分别为H的北向和东向分量,D和I分别为磁偏角和磁倾角。其中以磁偏角的观测历史为最早。在现代的地磁场观测中,地磁台一般只记录H,D,Z或X,Y,Z。\n 近地空间的地磁场,像一个均匀磁化球体的磁场,其强度在地面两极附近还不到1高斯,所以地磁场是非常弱的磁场。地磁场强度的单位过去通常采用伽马(γ),即10高斯。1960年决定采用特斯拉作为国际测磁单位,1高斯=10特斯拉(T),1伽马=10特斯拉=1纳特斯拉(nT),简称纳特。地磁场虽然很弱,但却延伸到很远的空间,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使之免受宇宙辐射的侵害。\n 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它们在成因上完全不同。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起源于地球内部,比较稳定,变化非常缓慢。变化磁场包括地磁场的各种短期变化,主要起源于地球外部,并且很微弱。\n 地球的基本磁场可分为偶极子磁场、非偶极子磁场和地磁异常几个组成部分。偶极子磁场是地磁场的基本成分,其强度约占地磁场总强度的90%,产生于地球液态外核内的电磁流体力学过程,即自激发电机效应。非偶极子磁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非洲西部、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等几个地域,平均强度约占地磁场的10%。地磁异常又分为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与岩石和矿体的分布有关。\n 地球变化磁场可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型。平静变化主要是以一个太阳日为周期的太阳静日变化,其场源分布在电离层中。干扰变化包括磁暴、地磁亚暴、太阳扰日变化和地磁脉动等,场源是太阳粒子辐射同地磁场相互作用在磁层和电离层中产生的各种短暂的电流体系。磁暴是全球同时发生的强烈磁扰,持续时间约为1~3天,幅度可达10纳特。其他几种干扰变化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极光区内。除外源场外,变化磁场还有内源场。内源场是由外源场在地球内部感应出来的电流所产生的。将高斯球谐分析用于变化磁场,可将这种内、外场区分开。根据变化磁场的内、外场相互关系,可以得出地球内部电导率的分布。这已成为地磁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叫做地球电磁感应。\n 地球变化磁场既和磁层、电离层的电磁过程相联系,又和地壳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有关,所以在空间物理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秒差距", "content": "秒差距(parsec),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主要用于量度太阳系外天体的距离。1秒差距定义为天体的周年视差为1″时的距离。秒差距是周年视差的倒数,当天体的周年视差为0″.1时,它的距离为10秒差距,当天体的周年视差为0″.01时,它的距离便为100秒差距,依次类推。1秒差距约等于3.2616光年,或206265天文单位,或30.8568万亿千米。在测量遥远星系时,秒差距单位太小,常用千秒差距(kpc)和百万秒差距为单位。\n 秒差距等于64,8000除以圆周率个天文单位。"}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疏散星系团", "content": "疏散星系团( open cluster ),疏散星系团,又称不规则星系团,它们结构松散,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明显的中央星系集中区,相比球状星系团疏散星系团的形成时间较晚. 例如武仙星系团(The Hercules Cluster of Galaxies)。"}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体的形状和自转理论", "content": "天体的形状和自转理论( theory of the figure and rotation of celestial body ),研究各种类型的天体在内外引力作用下自转时的平衡形状,以及自转轴在空间和天体内部变化规律的理论。1825年天体力学奠基完成时已建立。当时主要以大行星为背景,研究流体在自引力和自转离心力作用下的平衡形状问题。19世纪已得到很多重要结果,如在一定条件下旋转椭球体(又称为马克洛林体)、三轴椭球体(Jacobi体)、梨状体可成为平衡形状。这些结果在后来讨论行星、恒星和星系的形状问题中都要用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观测技术、航天技术、地球科学和天文学的迅速发展,天体形状和自转的研究内容和深度都有巨大的进展。\n\n地球的形状和自转\n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可用几何方法和动力学方法测量地球地面的精确形状,还能精确测定地球的内部结构。由此建立了空间大地测量学,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原子钟出现后,为研究地球自转提供了更客观的标准。现在已能精确了解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情况,有如随时间不断减慢的长期变化,以及周年变化、半年变化、季节变化等,而且常有突变。这些观测结果为建立更精确的地球模型奠定了基础。现已不再用刚体地球模型讨论地球自转,而是用弹性加上黏滞的所谓滞弹体。讨论地球自转轴方向变化情况有专门研究领域。地极移动研究地球自转轴在地球体内的变化;岁差和章动研究地球自转轴在空间中的变化。由于观测精度很高,现在正用有关地球自转的观测结果反推地壳的变动和地球的内部结构,以及大气层的活动,为地震和气象服务。\n\n行星、月球、卫星的形状和自转\n航天探测器已得到大量的观测资料,有条件对这些天体的自转、形状和内部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为此建立起新的研究领域——行星动力学:主要用动力学方法研究这些天体的形状、内部结构和自转。到现在已建立起月球、金星、火星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其他大行星和质量大的卫星形状已能较精确地测定。行星、月球和卫星的自转已开始用动力学方法进行研究,如水星、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在轨道上的公转周期相等,可用共振理论来解释,这是轨道–自转间的共振问题。金星的情况更特殊,自转周期是224日,公转周期则为243.6日,这里也有微弱的共振,它对公转轨道或自转的影响如何,还有待深入研究。\n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已证明自转和公转之间有相互影响,这是自转理论中的新课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天体位置的相对测定", "content": "天体位置的相对测定( relative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 of celestial body ),将大量需要确定位置的恒星(被测星),跟少量已按绝对测定方法确定了位置的恒星一起,进行联合观测,求出二者的位置差。然后根据已知的恒星的位置,求出被测星的位置。这种观测方法称为相对测定,又称较差测定。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测定大量恒星的位置,但精度不高,不能据以编制基本星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角宿一", "content": "角宿一(汉语拼音:jiǎo xiù yī),(Spica),室女座a,离地球275光年。是同B1IV和B3V组成双谱分光双星,轨道周期4.0145天,质量分别为10.3太阳质量和6.1太阳质量。双星轨道面和天球切面的交角为65o,光变主要由椭球效应产生。两子星中主星属仙王座b型变星,脉动周期0.1738天。"}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天狼", "content": "天狼( Sirius ),大犬座α。全天最亮的恒星。由甲、乙两星组成的目视双星。星表编号为:Hip32349,HR2491,HD48915。甲星是全天第一亮星,视星等为−1.44等,属于主星序的蓝矮星。乙星一般称天狼伴星,是白矮星,质量比太阳稍大,而半径比地球还小,它的物质主要处于简并态,平均密度约3.8×106克/厘米3。甲乙两星轨道周期为50.090±0.056年,轨道偏心率为0.592 3±0.001 9。天狼星距地球为8.60±0.03光年。1834~1844年F.W.贝塞尔注意到天狼星的运动。1862年美国人A.克拉克用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望远镜测到天狼星的伴星,称为天狼星B。1920年W.S.亚当斯拍到了天狼星B的光谱,命名为白矮星。1930年S.钱德拉塞卡对白矮星作出理论解释。1999年10月28日钱德拉X射线卫星拍了天狼星B的像,B星比A星亮得多,B星表面温度为25 000K。天狼星是否是密近双星,与天狼双星的演化有关。天狼星A的质量为两个太阳质量,B星与太阳质量差不多。古代曾经记载天狼星是红色的,这为人们提供了研究线索。1975年发现了来自天狼星的X射线,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乙星的几乎纯氢的大气深层的热辐射,有人则认为这可能是由甲星或乙星高温星冕产生的,至今仍在继续研究。 \n\n\n\nX–Ray 天狼星(亮星旁的是伴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反射星云", "content": "反射星云( reflection nebula ),银河星云中亮星云的一种,大都具有很不规则的形状(见星云)。1912年美国洛韦尔天文台的斯里弗发现位于昴星团周围的星云具有吸收光谱的特征,即许多吸收谱线重迭于一个连续光谱之上。对这些光谱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同那些位于星云内并照亮星云的恒星的光谱很相似。后来在其他一些星云的光谱中也发现有类似现象。了解到这种星云是因为散射和反射附近恒星的光而发亮的,所以称为反射星云。一个星云究竟是发射星云、反射星云还是暗星云,这同它本身的物质性质关系不大,而同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照明星的温度直接有关。观测事实说明,这三种星云的物质组成没有明显的不同。有些星云(如北美洲星云 NGC7000)同时具有发射星云的明线光谱和反射星云的吸收光谱,成为混合型星云。反射星云的平均密度约为6×10-23克/厘米3,它们的平均银纬约为9°,离银道面比发射星云略远。反射星云的照明星的光谱型通常晚于B2型。著名的反射星云有昴星团星云(NGC1432)、仙王座星云(NGC7023)和茧状星云(IC5146)等。\n\n\n\n金牛座昴星团(M45) 一个年轻的银河星团,恒星周围有星际尖埃,因反射星光而呈蓝色 美国海耳天文台"}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太阳对流层", "content": "太阳对流层( convection zone of the Sun ),太阳光球下面处于对流状态的一个层次,一般认为厚约15万公里,有人认为更厚,也有人认为薄到约1万公里。层内的氢不断电离,增加气体比热,破坏流体静力学平衡,引起气体上升或下降。由于升降很快,流体元几乎处于绝热状态;又由于比热大,在重力场中上升时,流体元的温度就比周围高,密度小,因浮力而继续上升。流体元一旦下降,温度比周围低,密度大,就继续下降。这样就形成了对流。我们可以把对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热机,它把从太阳内部核反应所产生的外流能量的一小部分变为对流能量,成为产生诸如黑子、耀斑、日珥以及在日冕和太阳风中其他瞬变现象的动力。因此,太阳对流层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层内对流的尺度和速度都远大于地球上常见的流动现象,它的雷诺数也就远大于通常引起湍流运动的临界雷诺数,所以一旦在对流层内产生了流动,很快就会从对流层底到光球底部建立起一个非均匀的湍流场。太阳内部的能量被转变为湍流场的湍流元的动能和它胀缩时的噪声能。这个湍流场是不均匀的和各向异性的。通过机械传输的方式,把绝大部分的能量,传到光球底层,再辐射出去。但这种小尺度的湍流并不是对流层内唯一的运动模式。因为太阳存在整体的较差自转,它必然会在对流层的湍流场上引起迭加其上的大尺度环流。这种大尺度环流使对流层底部和表层的物质搅混:把太阳表面物质带向温度为3×106~4×106K的太阳深处,造成日面所特有的锂-铍丰度的反常。即太阳表面的锂丰度比其他类型的恒星(指光谱型、质量和光度都不同于太阳的恒星)表面的小很多,而铍丰度却差不多。这是由于锂在3×106K度处就在核反应中烧掉,而铍却要到4×106K处才被烧掉;太阳表面物质只能流动到3×106K的层次,不能更深;又由于大尺度环流,把这个含锂较少层次的物质带到上面来了,含铍量却并不因此而变动。这个图像虽然比较清晰,但因湍流理论不够完善,对于太阳对流层的研究,始终未能得出完整的定量的结果,只好用旧的混合长理论定量研究太阳对流层的性质和组态。这种理论可概括为:上升的对流元经过路程ι(即混合长)后便完全瓦解,把自己的动能和热能全部转移给周围的物质,同周围的物质完全混合,而在瓦解之前,并未同周围环境交换热量。这种热量和动能的传输,类似分子热运动的输运过程,混合长类似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流星", "content": "拍摄于安大略省南部一座后院天文台的这幅合成夜间影像中,狮子座流星群带着辉光划过夜空。\n 流星,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明亮的光辉和余迹。一般出现于离地面80~120千米的高空,绝大多数流星相对地球的速度在11~72千米/秒,巨大的动能使它们远在到达低层大气之前就已被烧毁、气化,只有少数原来质量很大的流星才有可能有残骸落地而成为陨星。由射电观测得知,白天同样有万千流星下落,但总的说来,0~12时的流星多于12~24时,秋季多于春季。估计现在每年降落于地的流星物质有20万吨。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流星观测记录,最早的史料可追溯到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流星研究可提供地球高层大气的有关资料,还可利用余迹进行绝密的无线电通信。\n 流星有单个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几种。人们通常为流星赋予美好的意义,认为看到并对着流星许愿就能实现心愿。"}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原子的超精细结构", "content": "原子的超精细结构( atomic hyperfine structure ),在原子中,由核磁矩与电子磁矩之间的耦合引起的能级和谱线的微小分裂,称为原子的超精细结构。如果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为I,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为J,则可以耦合成下列状态:F=I+J,I+J-1,…,|I-J|,F称为总角动量量子数。例如,对于23Na,I=3/2,钠原子基态S1/2的J=1/2,因此,可以形成两个超精细能级:F=1及2。对于钠的激发态,也会有超精细能级分裂,但裂距很小。23Na的超精细分裂使其两条精细结构谱线 D1及D2各自又分裂为两条很近的超精细结构谱线。图为23Na能级分裂的情况。又如中性氢21厘米谱线就是中性氢原子在它的超精细结构的子能级之间跃迁形成的。\n\n\n\n\n\n由于核磁矩远小于电子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谱线的超精细裂距会远小于精细结构裂距(源于电子的自旋磁矩与轨道磁矩之间的耦合)。例如,对23Na、D1和D2之间的精细结构裂距为6埃,而D1(或D2)的超精细结构裂距则只有0.02埃左右。"}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冕", "content": "银冕(汉语拼音:Yinmian;英语:Galactic crown),见银河系结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阿尔文波", "content": "阿尔文波( Alfvén wave ),瑞典学者阿尔文发现的一种磁流体力学波。在磁场冻结的条件下,导电流体中可以出现这种波动。处在磁场中的导电流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受到一种局部扰动时,便会激发起阿尔文波。阿尔文波是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横波,有时也称为剪切阿尔文波。根据宇宙磁流体力学原理,磁雷诺数很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磁力线冻结在物质上一起运动,流体好像粘附在磁力线上,可以把磁力线视作质量等于每一根磁力线上的流体质量的物质线。磁力线上存在着张力B2/4πμ,因此,可以把磁力线比作弹性弦,磁力线的波动传播可以看作与弦线的振动传播十分类似。对于普通的弦线,横向振动满足下面方程:\n\n\n\n\n\n式中S为弦线中的张力;m为单位弦线长度上的质量。向z方向传播的波速为:\n\n\n\n\n\n对于均匀介质和均匀磁场,类似地有如下波动方程:\n\n\n\n\n\n式中 by为场的扰动成分: B为基态磁感应强度。 阿尔文波就是这种扰动场的传播,传播速度为: \n\n\n\n\n\n称为 阿 尔 文速度。宇宙天体大部分均属带磁的高电导率等离子体。任何流体的扰动,都十分容易激起 阿 尔 文 波,所以它在天体等离子体现象中有重要的作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隐匿质量", "content": "短缺质量(汉语拼音:Duan que zhi liang;英语:missing mass),星系的维里质量与光度质量之差。又称隐匿质量。根据维里定理算出的星系的质量称为维里质量;根据质光比算出的质量称为光度质量。观测发现,星系的维里质量总是大于星系的光度质量。也就是说,根据质光比的计算,质量有所短缺,因此称为短缺质量。又称为质量不相符。1933年,F.兹威基首先发现了这种质量不相符现象。以后的大量观测证实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一般认为,质量不相符因子约为10,即维里质量与光度质量之比约为10。\n 短缺质量是星系天文学和宇宙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人们从多方面对它进行过探索。一部分人认为,星系团不稳定,维里定理不能用,维里质量就没有意义,或者,红移中有非速度因素,造成维里质量偏高。另一部分人认为,星系和星系团中隐匿了一些暗黑的物质,它们参与引力相互作用,但对星系光度的供献却微乎其微,造成了光度质量偏低。\n 短缺质量是一个肯定的观测事实。出现短缺质量的原因是由于星系、星系团里具有暗物质 。至于暗物质究竟是些什么样的物质,尚无定论。虽然星系际气体尘埃、矮星、行星、黑洞等可能是暗物质的存在形式,但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认为,暗物质的主流是非重子物质。可能的候选者有:电子中微子,是否有静止质量尚不肯定;超弱相互作用粒子,如τ中微子、引力微子、光微子等。\n\n\n参见条目\n\n天文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史瓦西度规", "content": "史瓦西度规( Schwarzschild metric ),天文学家K.史瓦西(见史瓦西父子)于1916年求得的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见引力理论)的第一个严格解。它表征球对称物体所产生的静态引力场的四维时空的度量性质。史瓦西度规的数学形式是:\n\n\n\n\n\n式中 M为物体质量, G为引力常数, c为光速。\n史瓦西度规张量gμv表示为:\n\n\n\n\n\n在离开球体足够远( r→∞)时, 史瓦西度规即化为通常的闵可夫斯基度规(见度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恒星质量", "content": "恒星质量(stellar mass),恒星最重要的物理参量之一。也是恒星结构和恒星演化的决定性因素。求恒星质量最基本的方法是利用物理双星的轨道运动。所求得的质量称为动力学质量。具体方法如下:\n①目视双星有可靠的视差,可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由轨道半长轴的真长度和轨道周期算出两子星的质量和,再由两子星离公共质心距离的比值得知两子星的质量比,进而求出每一子星的质量。如用这种方法求得的天狼甲、天狼乙两星的质量分别为2.143和1.053太阳质量。\n②双谱分光双星已得分光解,而这对双星又是食双星,并已知其测光解中的轨道倾角,进而可求得两子星的质量。用此方法求得的食双星大陵五甲、大陵五乙两星的质量分别为3.7和0.81太阳质量。\n③双谱分光双星已得分光解,而这对双星又是干涉双星,并已知其轨道倾角,由此可求得两子星的质量。用此方法求得的角宿一甲、宿一乙两星的质量分别为10.9和6.8太阳质量。\n④双谱分光双星分光解加上由偏振观测所得轨道倾角进而也可得出两子星的质量。如Plaskett星(HD47129=HR2422,麒麟座中的一个6等星)的质量就是这样推算出来的。求恒星质量的其他方法还有:利用已知半径的白矮星的引力红移量求白矮星的质量;根据真半径和表面重力加速度推算恒星的质量(即分光质量或称大气质量);根据恒星的质量和光度的统计关系(质光关系),从光度估计质量;利用恒星在赫罗图上的理论演化轨迹估计恒星质量(称为“演化质量”);对已知真半径的脉动变星,可由脉动周期估算平均密度,从而得出质量(称为“脉动质量”)。但这些方法都不如动力学质量方法可靠。\n许多恒星的质量数据至今还很不可靠或精度甚低,这包括大角、老人、织女一、河鼓二、参宿四、心宿二等亮星。要编出规模可观的精确的恒星质量表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恒星质量的范围大约是在百分之几个太阳质量(如某些红矮星,特别是物理双星的子星)到120个太阳质量之间,有时可能更大,但大多数恒星的质量在0.1~10个太阳质量之间。1978~1979年有人综合X射线双星的资料得出其中中子星平均质量为1.6±0.3太阳质量。恒星的质量范围比光度和直径范围小得多。一些恒星的质量随着时间而变化。除了热核反应把质量不断转变为辐射能以外,许多恒星还因大气膨胀或抛射物质而不断损失质量。新星、再发新星发亮时抛出质量,超新星爆发后质量可能大大减少。密近双星有时一颗子星的质量会逐渐转移到另一颗子星上去。"}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二体问题", "content": "二体问题( two-body problem ),研究两个质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二体问题是天体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nJ.开普勒仔细分析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多年的观测资料,在研究火星绕太阳运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描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I.牛顿随后提出的万有引力揭示了产生这些运动现象的原因。从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定律出发,用数学方法可以严格证明开普勒三大定律,于是二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二体问题的解是研究行星绕太阳,航天器绕中心天体运动的近似解,是进一步研究更复杂的天体运动的基础。航天器受到中心天体的吸引力,把这个引力看成质点引力时,航天器围绕中心的运动问题就是二体问题。由于航天器质量远比中心体质量小,人们将这种问题称为限制性二体问题。\n航天器的运动情况也可近似地用开普勒定律来描述:①航天器运动始终在一个平面内,这个平面称为轨道平面,中心体的质心在这个平面内。根据航天器轨道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同,航天器围绕中心体质心的轨道可以是圆、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中心体质心位于这些曲线的一个焦点上,这些轨道统称开普勒轨道。②航天器与中心体质心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里扫过的面积相同。它反映航天器在轨道上各点运动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离中心体越远航天器速度就越小。③航天器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运行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它给出运行一周的时间与轨道大小的关系。在二体问题中,只要知道两个天体在初始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就可以计算出两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火星运河", "content": "火星运河,在19、20世纪之交,火星曾经是科学和科幻共同钟爱的大热门。首先是望远镜开启了人们对火星的科学热情和幻想热情,发端于19世纪末期的关于“火星运河”的观测和报道可以说是这两者的结合。“运河”的存在被认为是“火星文明”的产物。\n法国业余天文学家弗拉马利翁在他的私人天文台做了大量火星观测,他宣称发现了60余条“火星运河”和20余条“双运河”。美国富翁洛韦尔在亚利桑那州建立了一座装备精良的私人天文台,用15年时间拍下了数以千计的火星照片,在他绘制的火星表面图上,竟有超过500条的“运河”!他先后出版了《火星》《火星和它的运河》《作为生命居所的火星》等书,坚信火星上有智慧生物。\n随着望远镜越造越大,人们终于知道“火星运河”纯属子虚乌有,火星只是一个表面干燥、几乎没有大气(大气浓度仅为地球的0.8%)的荒凉星球,地球生物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当然也就很难想象“火星文明”了。1898年威尔斯的小说《星际战争》开启的关于火星人的故事,逐渐趋于沉寂。"}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无电流场", "content": "无电流场( current-free field ),若磁场的旋度为零,则这个磁场称为无电流场,又称势场。无电流场是无力因子α为零的无力场的一种特殊情况。其磁场能量处于最低能态,磁力线无扭曲。目前日冕磁场的实测数据很少,几乎完全依赖于理论计算。虽然大于2.5个太阳半径R⊙的日冕区,由于太阳风对磁场的扰动,不能认为是势场,但对于小于2.5R⊙的内冕区及其中的活动区精细结构而言,至少可近似地看作势场。特别对小尺度日冕磁场结构,如冕流和极羽、日珥甚至冲浪,计算结果和观测资料都比较符合。这也说明,一般的日冕扰动是缓慢演化的,能持续几天或更长的时间,在短时间的电流出现并消失以后,立即又恢复到势场形态。甚至在耀斑发生并把日冕低层和色球高层的扭曲磁场的能量急速释放之后,日冕磁场又立即恢复到无电流状态。所以,只要活动区不是处于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阶段,势场模型还是适用的。\n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在相当大的日冕电流影响下,日冕磁场才会与势场有较明显的偏离。因此,日冕势场形态和日冕密度结构的一致,并不排除在小于2.5R⊙的日冕低层和色球区域内可以存在不大的电流。"}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协调世界时", "content": "协调世界时(汉语拼音:Xietiao Shijie Shi;英语: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简称协调时。由于地球自转长期减慢,世界时的时刻比原子时的时刻逐渐滞后,两者之差逐年积累,造成实用的不便。国际上规定,为保持这两者时刻差在±0.9秒以内,必要时协调世界时跳动1秒,即增加或减少1秒(称闰秒)。规定跳秒可以发生在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或12月31日23时59分60秒前后。何时进行跳秒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综合处理全世界测时资料后决定并通告。当前全世界民用时指示的时刻就是协调世界时;世界上授时台发播的时号大部分是协调世界时时号。"}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国际极移服务", "content": "国际极移服务( International Polar Motion Service ),研究极移和提供地极坐标的国际性机构,简称IPMS。为了改进国际纬度服务(ILS)的工作,1960年在赫尔辛基召开的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十二届大会和1961年在伯克利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十一届大会分别作出了决议:将原有的国际纬度服务改组并扩大为国际极移服务,其中央局从意大利迁到日本的水泽国际纬度站。它的具体任务是,除继续做好ILS的传统工作外,广泛利用世界各地的测纬测时资料来计算和发表地极坐标并研究极移。根据这项决议,1962年3月在日本水泽国际纬度站正式成立IPMS组织。开始有18个国家参加(有30台仪器),目前已发展到20多个国家(约有60台仪器)。从1962年开始,IPMS出版月报和年报。月报发表参加IPMS的各个台站的测纬资料和地极坐标初值,年报发表各台站的详细结果和地极坐标采用值,并介绍计算方法和有关情况。从1974年起,年报开始提供归算到国际习用原点(CIO)的三种坐标值:①仅用五个ILS站的观测资料计算的(x,yILS);②用参加IPMS的各台站的纬度观测值计算的(x,y)IPMS,L;③用参加IPMS各台站的测时和测纬结果联合解算的(x,y)IPMS,L+T。"}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月质学", "content": "月质学(汉语拼音:Yuezhixue;英语:Selenotectonics),研究月球的物理特性、物质结构、化学组成、地质构造及其起源和演化的天文学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9年苏联月球2号在月面硬着陆,月球3号揭开月背的奥秘使这新兴学科有了研究的可能。在1966~1976年,苏联和美国分别有8个和5个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美国的阿波罗飞船6次将12人送上月面,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月质学的飞速发展。宇航员在月球上开井挖沟、制造月震 、采集岩石与土壤,放置各种仪器,进行了几十项科学实验。基本上探明了月面各种地形的生长年代及演化历史,发现了60多种矿物,其中6种是地球上不存在的,还发现了只有正面才有的12个质量瘤(或称月瘤),也分析了月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对月球的起源也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太阳摄谱仪", "content": "多波太阳摄谱仪光路图\n太阳摄谱仪( solar spectrograph ),拍摄太阳光谱的光学仪器。一般采用平面衍射光栅作为色散元件。准直镜和成像镜焦距在10米左右,光栅线色散一般为5~13毫米/埃,也有小到1毫米/埃的。由于太阳辐射非常强,入射狭缝可以开得很窄,光谱分辨率接近光栅分辨本领的理论值,因此,可用来研究太阳光谱的精细结构。太阳摄谱仪采用的光学系统主要有:①经典的埃伯特-法斯蒂系统:准直镜面和成像镜面严格地在同一球面上;光栅同镜面间的距离等于镜面焦距的0.84倍时,光谱焦面是平面。②利特罗系统:一种自准直系统,准直镜和成像镜是同一组双合消色差透镜,光栅的衍射角与入射角相差很小,结构简单,大多用于垂直式摄谱仪。③二次色散摄谱仪:在成像镜第一次成像的焦面处安置中间狭缝,只让一小段需要的光谱通过,利用适当光学装置,使它返回成像镜,并经光栅再色散一次,由准直镜成像,并进行照相和光电记录。采用这种装置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大部分散射光,以获得高纯度光谱,同时,可将线色散增大一倍。④多波段摄谱仪:水平放置,光栅一般是不转动的,各个波段的成像镜和底片盒沿色散方向布置可同时拍摄若干个波段的太阳光谱。\n为了观测太阳光谱的精细结构,必须尽量减小甚至消除摄谱仪内部气流对光谱成像的不良影响,为此,可将摄谱仪内部抽成真空。放置多波段摄谱仪的仪器室,在建筑结构上需采取隔热、空调措施,使室内温度均匀,而且日变化很小。此外,在准直镜与诸成像元件之间设置挡光板,以减小散射光。由太阳摄谱仪衍生的仪器有:①太阳分光仪:在光谱焦面上安置由出射狭缝和光电倍增管构成的光电头,沿色散方向扫描测量谱线轮廓;②太阳单色光照相仪和太阳照相磁像仪;③太阳光电磁像仪等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巴纳德星", "content": "巴纳德星(拼音:bā nà dé xīng),(英语:Barnard's star),E.E.巴纳德发现的自行(10″.31 )最大的恒星。\n相关数据\n 星号为BD+4°3561。距离地球5.9光年,是除半人马座比邻星以外,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个M5V型红矮星,目视星等9.54等,切向速度90千米/秒,视向速度- 108千米/秒。\n 巴纳德星的年龄介于70亿至120亿年之间,不仅比太阳古老,天文学家还认为它可能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9]。它已经失去了大量的转动能量,光度的周期变化显示巴纳德星自转一周需要130天(相较之下太阳只需要25天)。因为巴纳德星是一颗古老的恒星,所以长久以来都被假设是一颗休眠期中的恒星,但是天文学家在1998年观测到一个强烈的恒星耀斑,所以巴纳德星其实是一颗耀星。巴纳德星也是一颗变星,标示为蛇夫座 V2500。\n自行运动\n 自行运动是天体在天球上对应的横向速度(相对太阳的“横向”移动),巴纳德星的自行速度是90公里/秒,相当于每年在天球上移动10.3弧杪,所以这颗恒星在人的一生中可以移动四分之一度,相当于满月视直径的一半。\n 巴纳德星的径向运动朝着太阳接近,所以天文学家可以观测到蓝移。目前有两份星表列出巴纳德星的径向运动数值:SIMBAD是每秒106.8公里;ARICNS是每秒110.8公里。天文学家将这些测量值与自行运动一起考虑后,认为它在太空中朝着太阳的相对速度是每秒139.7公里或142.7公里。天文学家根据巴纳德星朝向太阳移动的速度推算,它将在西元9,800年时最接近太阳,届时距离为3.75光年,但是当时最接近太阳的恒星是比邻星,因为它将会移动到比巴纳德星还要更接近太阳的位置。令人失望的是届时这颗星依然很黯淡,视星等只有8.5等,裸眼仍然看不见它,之后它又将稳定的远离太阳。\n 巴纳德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4%[4],半径是太阳的15-20%。虽然它的质量大约是木星质量的180倍,但是半径只比木星大1.5至2倍,所以这颗恒星与一颗棕矮星的大小相当。它的有效温度是3134(±102)K,视亮度是太阳亮度的4/10000,总亮度相当于34.6/10000。因为它是如此暗淡,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的位置,巴纳德星的亮度也只有满月的100倍,与站在距离太阳80天文单位的位置来观测太阳相当。\n行星系争议\n 天文学家Peter van de Kamp在1963年发表对巴纳德星自行运动扰动现象的观测与分析,推测它可能有一颗大小约等于木星的行星以24年为周期绕其运行,当时曾获得多数天文学家的同意。但到80年代当收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发现许多矛盾后,这个结论开始有争议,目前普遍认为当年的推论是错的。\n 新的分析认为巴纳德星有两颗行星;其中一颗行星的轨道周期为11.7年,轨道半长轴约2.7天文单位,质量约为木星的0.8倍;另外一颗星则为20年、3.8天文单位和约0.4倍。如果这些资料是正确的,则这将是用天体照相测量法找到的第一个包含有类行星的行星系。这些观测需要极精确而长期的测量,所以对它们的推论还只是暂时的。\n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确实已经发现了巴纳德星运行在同一轨道面上的行星系,只是更确切的证实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光年", "content": "光年(英文:light-year),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记为ly或l.y.,主要用于量度太阳系外天体的距离。1光年定义为光在真空中经历一年所走的距离。真空中光速c=299792.458千米/秒,故1光年约等于9.4607万亿千米,或5.8786兆哩,或6.3241万天文单位,或0.3066秒差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与太阳的距离为4.22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人类所观测的宇宙深度已达到150亿光年。\n 光年等于光速乘以儒略年的秒数,即2,9979,2458m/s×365.25d×24h/d×60m/h×60s/m=9460,7304,7258,0800m,它是精确值。与光年(ly)同一系列的距离单位还有光周(lw)、光日(ld)、光时(lh)、光分(lm)、光秒(ls)等。\n 1光年=9460,7304,7258,0800米≈9461兆米≈0.9461京米\n 1光季=2365,1826,1814,5200米≈2365兆米≈0.2365京米\n 1光月=788,3942,0604,8400米≈788兆米\n 1光周=181,3144,7859,8400米≈181兆米\n 1光日=25,9020,6837,1200米≈26兆米\n 1光时=1,0792,5284,8800米≈1兆米\n 1光分=179,8754,7480米≈180亿米\n 1光秒=2,9979,2458米≈3亿米"}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卡塞格林望远镜", "content": "卡塞格林望远镜(Cassegrain telescope),由两块反射镜组成的一种反射望远镜,1672年为卡塞格林所发明。反射镜中大的称为主镜,小的称为副镜。通常在主镜中央开孔,成像于主镜后面。它的焦点称为卡塞格林焦点。有时也按图中虚线那样多加入一块斜平面镜,成像于侧面,这种卡塞格林望远镜,又称为耐司姆斯望远镜。 \n卡塞格林望远镜中,副镜不仅将像由F1移至F2,而且将它放大,副镜的放大率通常为2.5~5倍,由于主镜的相对口径一般为1/2.5~1/5,变为卡塞格林望远镜后,相对口径常为1/7~1/15,但也可以超出这个范围。例如,有些校正场曲的卡塞格林望远镜,副镜与主镜的表面曲率半径相等,副镜的放大率仅约1.6倍;也有的卡塞格林望远镜副镜是平面镜。此外,反射望远镜中的折轴望远镜,从光学系统来说,也是一种卡塞格林望远镜,由于要将像成到很远处,副镜的放大率常达到10倍以上。 \n卡塞格林望远镜的主、副镜面,可以有种种不同的形式,光学性能也随之而不同。主要的形式有:①主镜是旋转抛物面的,常称为经典的卡塞格林望远镜。根据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副镜只要是以F1、F2为两焦点的旋转双曲面,则原来无球差地会聚到F1点的光线,经过这种副镜反射后,将无球差地会聚到F2点。但这种望远镜有彗差,也有一定的像散和场曲。一个主镜相对口径1/3、卡塞格林望远镜相对口径1/8、像成在主镜后面不远处的系统,在理想像平面(近轴光的像平面)上,若要求像的弥散不超过1″,可用视场直径约为9′。②平行于光轴的光满足等光程和正弦条件的卡塞格林望远镜,近似地说,也就是消除了三级球差和彗差的卡塞格林望远镜,称为里奇-克列基昂望远镜,简称R-C望远镜。③主镜是球面的,为了消除球差,副镜近似于旋转扁球面。这种望远镜的优点是主镜加工比较容易,使用上的特点是可以去掉副镜,在主镜球心处加上改正透镜,转换成施密特望远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陶登堡史瓦西天文台反射镜口径2米的望远镜,就是这种类型的。这种望远镜的彗差很大,可用视场很小。主镜相对口径为1/3、卡塞格林望远镜相对口径为1/8、像成在主镜后面不远处的这种望远镜,若要求像在理想像平面上的弥散不超过1″,则可用视场直径约为1ḷ3。④副镜是球面的,为了消除球差,主镜近似于旋转椭球面。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容易制造,副镜的调整简单。其像差大小介于抛物面主镜和球面主镜之间(较接近抛物面主镜)。各种卡塞格林望远镜需要较大的视场的工作时,常在焦点前加入像场改正透镜。\n在卡塞格林望远镜焦点处可以安置较大的终端设备,并不挡光,且观测操作也较方便。对于一个兼具有主焦点系统、卡塞格林系统和折轴系统的望远镜,卡塞格林望远镜的相对口径是中等的,它适用于作中等光力、较大比例尺的照相和其他工作,一般在这里进行的主要工作有较大光谱仪的分光观测、直接照相和像增强器照相、光电测光和红外观测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天文地球动力学", "content": "天文地球动力学(汉语拼音:Tianwen Diqiu Donglixue;英语:Astrogeodynamics),天体测量学的分支学科。用天文手段研究地球的各种运动状态及其力学机制。天文学与地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地球的运动状态受到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地球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地磁场和重力场的结构及其变化等因素的制约,其主要表现为自转轴方向既在空间变化(岁差和章动),也在地球内部移动(极移),以及自转速率变化。\n 主要研究课题有:①地球自转的变化规律和机制。包括实际测定极移和反映自转速率和日长变化的世界时,以及从理论上研究大气环流、地球物质的季节性迁移、海潮和固体潮等因素对自转速率的影响,研究地极运动的频谱结构、自由摆动的激励机制、外力和地球本身的各种因素对极移的影响等。②板块运动的测定及规律。通过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测定测站间的相对位移,精度可达厘米级,已足以检测各大板块间的相对漂移,为板块运动规律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测依据。③固体潮和地球弹性参数的确定。弹性地球在日、月引力矩作用下产生潮汐现象,固体潮与地球的弹性性质有关。海潮和固体潮都对自转运动有影响。④地球内部结构对地球运动的影响。弹性地幔、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都对章动和极移有影响。⑤数据处理和数学模型。包括观测误差的研究、有效信息的提取、频谱分析、数学模型的确定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空间、激光、射电技术的发展促使实测精度飞速提高,从而提出了新的课题,如章动和极移研究对更精细的地球结构模型的要求,观测处理模型中对广义相对论效应的考虑等等,推动理论工作更深入地向前发展。"}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宇宙速度", "content": "宇宙速度(汉语拼音:Yuzhou Sudu;英语:Cosmic Velocity),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行星际飞行器和恒星际飞船所必需具备的最低速度。宇宙速度通常分为3类:\n\n\n第一宇宙速度 指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必需的最低速度,其值为7.9千米/秒。当人造天体的运动速度到达第一宇宙速度时,它将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故这个速度又称 为绕地球运动的圆周速度或环绕速度。\n\n\n\n第二宇宙速度 指从地球表面向地宇宙空间发射行星际飞行器所需要的最低速度,数值为11.2千米/秒。一旦人造天体达到这一速度后,它将脱离地球引力场沿抛物线轨道飞向其他行星。因此又称第二宇宙速度为脱离速度或逃逸速度。\n\n\n\n第三宇宙速度 指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恒星际飞船所必需的最低速度,其值为16.7千米/秒。当人造天体的速度达到这一值并且沿着与地球公转运动方向一致的运动轨道运行,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地球的公转速度,从而克服太阳引力场的作用而脱离太阳系飞向其他恒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非物端光栅", "content": "非物端光栅( non-objective grating ),物端光栅是置于望远镜入射光瞳处的一种透射光栅,作用同物端棱镜相似,装在小口径望远镜物镜前端。非物端光栅是指大望远镜中被置于离焦面不远的会聚光束中的定向光栅,这种光栅产生正彗差,而棱镜则产生负彗差,所以将光栅刻制在棱镜面上,以便适当地互相抵消;同时把彗差为零的位置移到所需波段的中点,以便尽量减小彗差的影响。非物端光栅尺寸小,重量轻,使用直接照相的底片盒,操作简单,而且具有定标用的零级光谱,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大口径反射望远镜。"}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恒星内部结构理论", "content": "恒星内部结构理论( theory of stellar interior structure ),理论天体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内容是:①研究恒星内部的物态,如温度、密度和压力等由中心至表面的分布情况;②探讨恒星内部输送能量以及维持温度梯度的物理机制;③确定能源和维持恒星不断辐射的不可逆过程;④推测恒星内部的化学成分和元素分布情况;⑤根据获得的知识,研究恒星的演化和元素的合成。\n恒星是相当稳定的炽热气体球结构,处于流体静力学平衡状态,寿命在几百万年到上百亿年之间。研究恒星内部结构要求解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的三个联立微分方程和一个产能的微分方程。一般取向径为自变量,压力、质量、光度为因变量。在恒星内部,能量的传输主要是由辐射或对流两种机制来完成的。当辐射温度梯度超过绝热温度梯度时,解能量传输问题采用对流传能的微分方程;情况相反时,则采用辐射传能的微分方程。此外,还用物态方程联系压力、温度和密度。由热核反应确定的产能率也同温度、密度和化学成分有关。由各元素的吸收系数合成的不透明度出现在辐射转移微分方程中,控制传能的快慢。不透明度是温度、密度和化学成分的函数。建立恒星内部结构模型,需采用数字积分方法。通常先假定恒星质量和化学组成为已知量。数字积分可分为核心积分和包层积分两部分。核心积分从恒星中心开始,向外积分到某一点;包层积分从恒星表面开始,向内积分到同一点,并使核心积分和包层积分在交界点处镶合。即在镶合点上保证各物理量的连续性,在镶合过程中可以对一系列参数(如中心温度、中心压力、光度半径等)的尝试值进行调节和确定。\n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它的质量、光度、半径、表面温度和化学成分已有较精确的数据。应用质子-质子反应和碳氮循环作为产能的机制,求解太阳的内部结构,得到太阳的中心温度为1.5×107K,中心密度为160克/厘米3。所采取的原始的化学成分,按重量计,氢为0.71,氦为0.27,其他重元素为0.02。由于氢聚变为氦,从0.2半径的层次起氢含量从0.71向内逐层减小,中心值是0.36,在0.2半径的球内包含总质量的60%。质子-质子反应产生总能量的90%以上。由于问题复杂,根据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可达10%。\n恒星内部结构主要由它的质量、化学成分和演化阶段(即年龄)来决定。在主星序阶段(见赫罗图)的星族I恒星的内部结构主要由质量来决定。质量大于1.70M嫯(太阳质量)的星,外部对流层(见太阳对流层)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看作完全是辐射层,而中心部分有对流核心。质量在0.8~1.7M嫯范围内的恒星,外部有相当大的对流层,而中心部分的对流核心随质量的减小而减小。太阳内部从对流层底层到中心完全是辐射层。这和产能方式有关。大质量恒星的中心温度高,产能机制主要是碳氮循环,产能率和温度的高次方成正比。温度梯度高,导致对流,质量大于2M嫯的恒星属于这种类型。质量小于0.8M嫯的恒星计算结果较少,一般认为外部的对流层向内深入。对于0.64M嫯的恒星,外部对流层厚度可达半径的1/3;对于0.08~0.27M嫯的星,对流层可以一直延伸到中心。恒星内部结构和它的中心温度、密度和化学成分决定恒星中以哪种热核反应起主导作用,而一旦新的热核反应发生,又转而影响、甚至决定恒星的结构和演化。此外,还可以就不同元素氢、氦、碳、氧等燃烧阶段来讨论恒星的内部结构。\n恒星内部结构理论能说明赫罗图上恒星的分布和演化以及元素的合成和演化,还可以阐明各种星团赫罗图的意义,确定它们的年龄和距离,对于了解恒星的本质和演化,有很大作用。不过,恒星内部结构理论也有某些不足之处。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在理论和计算上都不得不采取一些近似和简化方法,因而结果往往不够精确。"}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微波背景辐射", "content": "微波背景辐射(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微波辐射。又称宇宙背景辐射。1964年,美国科学家A.A.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使用贝尔电话实验室研制的6米喇叭形接收天线测量围绕银河系的银晕气体的射电强度时,发现总有消除不了的背景噪声。这种噪声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肯定来自宇宙空间。1965年,他们测得这些来自宇宙的波长为7.35厘米的微波噪声相当于3.5K。他们的论文发表后引起轰动,并为此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n 微波背景辐射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黑体谱。测量各个波段的微波背景辐射,可以得到它的谱。由于地球大气的干扰,对于小于0.3厘米的辐射,需要利用火箭、卫星等手段才能测到。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微波背景辐射具有温度为2.7K的黑体辐射谱,由此,它也习称为3K背景辐射。最近,宇宙背景探测器卫星的精确测量表明,背景辐射的温度为2.730K,几乎是严格的黑体谱。\n 微波背景辐射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极高度的各向同性性质。无论是小尺度上,还是大尺度上,微波背景辐射几乎是完全各向同性的。\n 微波背景辐射肯定来自宇宙空间。现在普遍认为,它是宇宙早期残留下来的辐射。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经历了由热到冷的演化。宇宙早期,温度极高,辐射具有黑体谱性质。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逐渐降低,到今天,温度应降至2.7K左右。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最强有力的支持之一。其他的宇宙模型,有的并未预言存在微波背景辐射,有的很难解释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对现代宇宙学有着深远影响,其意义可与河外星系的红移的发现相比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银河系自转", "content": "银河系自转( Galactic Rotation ),银河系中的恒星和气体围绕银心在平行于银道面的近圆轨道上所作的整体旋转运动。这种旋转运动在旋涡星系和透镜星系中最为明显。在某些(但非全部)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中也可看到,它维持着星系结构以对抗进一步引力坍缩。\n\n\n\n银河系的较差自转曲线\n\n\n研究银河系自转可利用恒星的光学观测资料,如视向速度、自行等。但这种方法只能适用离太阳不超过3~4千秒差距的范围;离太阳更远时需根据中性氢21厘米谱线的多普勒位移,求得氢云的视向速度,从而推出银河系的自转速度。自转速度随银心距的变化称为自转曲线。从银心附近为零开始,1千秒差距处增加到150千米/秒,到太阳附近达220千米/秒,以后保持恒定直到数十千秒差距的观测极限。线速度恒定要求角速度由内向外减小,这种情形称为较差自转。1927年,荷兰天文学家J.H.奥尔特引进了两个参数来描绘太阳附近银河系的较差自转。它们分别是:奥尔特常数 A=+14.8±0.8千米/(秒·千秒差距),B=−12.4±0.6千米/(秒·千秒差距),A–B给出在太阳处银河系的自转角速度,相应的自转周期约为2亿年。 \n由自转曲线可根据动力学求得星系的物质密度分布和总质量。观测表明,许多旋涡星系的自转曲线都像银河系一样,直到远超出光学可见区的距离仍保持平坦,提示这些星系周围存在着大质量的暗物质晕。"}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大距", "content": "大距( greatest elongation ),是从地球看出去,行星和太阳的最大夹角。通常用在形容水星或金星和太阳的夹角。\n地内行星(水星和金星)以会合周期为周期,往来于太阳的东西两侧,它们在太阳以东或以西的距角,有一定的限度:其最大的距角称为“大距”。那是观测地内行星最有利的时机。分东大距和西大距。东大距时,地内行星以日没以后出现在西方天空:反之,西大距时,于日出前出现在东方天空。水星和金星的大距,分别为“28度”和“48度”。这个角度的大小决定于地内行星对于太阳的距离和日地距离。大距通常是观测内地行星最清楚的时刻,因为行星距太阳较远,不受太阳光的影响。"}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气壳星", "content": "气壳星( shell star ),具有气壳光谱的热主序星。其光谱型通常在B~F范围内(见恒星光谱分类)。气壳光谱的主要特征是存在锐而深的氢、中性氦以及一次电离硅、铁、钛等吸收线。同时还具有强的发射线。光谱的不规则变化表明气壳在活动,而且部分吸收线的轮廓并不对称。有的气壳星谱线的长波端陡峭上升,而短波端平缓上升;有的气壳星谱线情况相反。气壳的形成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星体快速自转,引起星体的不稳定,于是物质从星体抛射出去,在星体周围形成气壳。著名的气壳星有天秤座48、金牛座ζ、金牛座28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星系的质光比", "content": "星系的质光比( mass-to-light ratio of galaxies ),星系质量和光度的比值,通常以太阳质量和太阳光度为单位。通过对双重星系(见星系成团)的观测,可求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星系的质光比。计算质光比,必须知道星系的距离,而星系群的星系团距离的测定,往往与哈勃常数H密切相关。所以,要先明确H值的选取。当H=50公里/秒·百万秒差距,旋涡星系的质光比M/L≈2~15,椭圆星系的M/L≈50~100。这样,根据星系的光度资料,就能估计星系的质量。"}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太阳光电磁像仪", "content": "太阳光电磁像仪( photoelectric solar magnetograph ),用光电辐射探测器测量太阳磁场的一种基本仪器,也称向量磁像仪,是美国天文学家H.D.巴布科克于1953年发明的。\n\n\n\n\n\n光电磁像仪一般是由太阳摄谱仪改制的。在图1中,入射狭缝前有一组偏振光分析器,由波片、电光晶体、偏振片组成。电光晶体通光的两个表面上镀有透明电极,加上交变的高压电信号,便成为调制波片,其光学滞后量通常是在±1/4波长范围内变化。这样,偏振光分析器便能对不同的偏振成分进行调制分析。在摄谱仪焦面处有三个紧靠在一起的出射狭缝,正中狭缝对准谱线轮廓中央,用于横向磁场测量。两旁狭缝处于谱线轮廓翼部对称位置,用于纵向磁场测量。出射光进入相应的光电倍增管,输出电流经过放大,再由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处理成磁场信号。在单独进行纵向磁场测量时,偏振光分析器可以仅由电光晶体和偏振片构成。\n太阳自转和日面局部区域的运动,会产生正比于视向速度的谱线位移,破坏谱线轮廓相对于出射狭缝的对称性。在出射狭缝前安置一块可旋转的平面平行玻璃板,便可使谱线回到对称位置。平板的转动是由谱线轮廓翼部两狭缝接收的平均信号强度的差值伺服控制的,平板转角可作为视向速度的量度。因此,光电磁像仪还可测量日面不同地方的视向速度。\n\n\n\n利用日震重构的太阳背面磁场\n\n\n光电磁像仪原则上可测量纵向磁场、横向磁场及其方位角,但测量横向磁场是很困难的,因为横向磁场的信号比纵向磁场的弱得多,而且不能在测量过程中自动消除仪器偏振。许多光电磁像仪的前置光学系统中均采用了定天镜那样的装置。这种装置引入的仪器偏振是变化的,难于补偿,而且在数值上往往会大于横向磁场导致的太阳辐射偏振。因此,许多光电磁像仪实际上只用于测量纵向磁场。但是,光电磁像仪测量精度高,在选择谱线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除了测量磁场外,还可测量日面亮度场和视向速度场。随着多通道探测器的应用,测量速度也不断提高。图2是用美国基特峰天文台光电磁像仪得到的太阳磁图。"}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共生星", "content": "共生星( symbiotic star ),在光谱中既出现冷星低温吸收线又出现热天体高温发射线的恒星。这表明同一个天体上同时存在可见光波段温度低于4 000K左右的物质和温度高于20 000K的物质。1941年P.W.梅里尔首先把这种光谱性质很不相同但又互为依存的星取名为共生星。共生星的光变具有准周期的类新星爆发特征,并有小振幅的快速非周期光变。1969年A.A.博亚尔丘克提出共生星的三个判据:①晚型星光谱的吸收线(如TiO带,CaI,CaⅡ等)。②HeⅢ、OⅢ或更高电离电位原子的发射线(发射线的宽度不超过每秒100千米)。③亮度的变化在几周内达到三个星等。现已发现的共生星约有50颗,研究最早的和典型星是仙女座Z,共生星有时又称作仙女座Z型星。有一颗共生星特具魅力,即宝瓶座R,它有一条长约1 500天文单位、以2 000千米/秒的速率从中央恒星向外运动的狭窄喷流。共生星的光度与光谱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往往当光度增强时,晚型吸收谱和高激发发射线减弱或消失,B型气壳谱增强;当光度变弱时,晚型吸收谱和高激发发射线又重新出现或加强。共生星的空间分布与行星状星云相似,集中在银道面附近,属年龄较老的盘星族。\n共生星中既有很多变星,也有一些再发新星。它是单星还是双星一直有争论。单星说认为共生星是小而热的蓝星,周围有一个变化的星周壳层。双星说认为共生星是由一颗晚型冷星和一颗低光度的热星组成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气体包层;假定冷星是正常巨星,则热星在赫罗图上位于主星序的下方,与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星、某些新星的热子星位置相近。用X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到射电波段对共生星进行了大量观测,积累了许多资料。共生星最可能的解释是,这样的“恒星”是密近双星系统(甚至可能是半接双星)其中冷子星的物质下落到白矮星(也可能是中子星或主序星)伴侣上形成一个热斑。热斑的辐射使下落的气体电离,从而辐射出热气体特有的发射线光谱。"}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多色测光", "content": "多色测光( multi-colour photometry ),分别测量天体的几种不同波带内的辐射流,为研究天体的物理特性而创立的一种测光方法。与天体分光光度测量相比,它所测量的波带较宽,接受的光能较多,从而能观测到更暗的天体。用照相和光电法都可进行多色测光。适当选择辐射探测器和滤光片,可以组成具有各种平均波长λ0和波带半宽Δλ的多色测光系统。目前已有几十种多色测光系统,它们的λ0和Δλ都是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从天体物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设计的。例如,选择巴耳末跳变附近的波带,研究星际消光规律;对早型星选用宽带(Δλ>300埃)测光。宽带多色测光获取的能量较多,但测量结果较难分析和解释,可用来研究恒星连续光谱能量分布的大致情况,最著名的有UBV测光系统。窄带(Δλ<90埃)多色测光得到的信息较多,能测量极邻近(由Δλ限制)的二光谱区的强度比,常用于测量吸收线(如氢线)。因透射带窄,大气消光和星际红化同星的光谱型无关,容易改正。中带(90埃<Δλ<300埃)多色测光介于上述两种选择之间,常按照恒星光谱分类的判据选取同时有中带和窄带的测光系统。通过多色测光能得到恒星的色指数、色温度,甚至可求得绝对星等(见星等)和有效温度、恒星大气中金属元素含量和恒星表面重力加速度,还能为恒星光谱分类和星际消光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中阶梯光栅", "content": "中阶梯光栅( echelle grating ),又称反射式阶梯光栅(reflection stepped grating)。利用中阶梯光栅制作的光谱仪器具有体积小、高色散、高分辨率等特点,代表了先进光谱技术的发展趋势。中阶梯光栅其性质介于小阶梯光栅和阶梯光栅之间。它与闪耀光栅不同,不以增加光栅刻线,而以增大闪耀角(高光谱级次和加大光栅刻划面积)来获得高分辨本领和高色散率。\nHarrison于1949年提出了一种刻线密度比较小,利用其较少的线密度和较大的闪耀角工作在较高的闪耀级次,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色散率。此光栅的特性介于Michelson的阶梯干涉(echelon)和Wood的闪耀小阶梯光栅(echelette)之间,被称作echelle,即中阶梯光栅。利用中阶梯光栅制作的光谱仪器具有体积小、高色散、高分辨率等特点,代表了先进光谱技术的发展趋势。"}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中子星", "content": "中子星( Neutron star ),大质量恒星演化到超新星爆发后的产物。主要由简并中子组成的性质奇特的致密天体。1932年发现中子后不久,L.D.朗道就提出可能存在由中子组成的致密星。1934年W.巴德和F.兹威基也分别提出了中子星的概念,指出中子星可能产生于超新星爆发。1939年J.R.奥本海默和G.M.沃尔科夫通过计算建立了第一个中子星的模型。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A.休伊什和J.贝尔等发现了脉冲星。不久,就确认脉冲星是快速自转的、有强磁场的中子星。 \n\n目录\n\n1 中子星物理\n2 中子星质量上限\n3 中子星内部\n4 致密物质的特性\n\n\n中子星物理\n大质量恒星耗尽内部核燃料后,星核坍缩,在某一点几乎所有的自由电子将被迫与原子核中的质子结合形成中子。中子的自引力质量束缚体就是中子星。假定中子星内部是自由中子,则它由理想的费米气体组成。对于这个中子气体自引力球,用非相对论性描述,则中子星满足下面的质量半径关系: \n\n\nR=0.114( h2/ G m p 8/3) M −1/3\n\n\n式中R和M是中子星的半径和质量,h为普朗克常数,G是万有引力常数,mp是电子质量。对于一个质量为M =1.4M⊙的中子星,由上式推算得到半径R =1.5×106厘米,即15千米。\n中子星的引力把大部分自由电子压进原子核里,强迫它们与质子结合形成中子。中子星的密度极高,一匙勺中子星物质重10亿吨,它与质量为1.7×10−24克、“半径”为10−13厘米的单个中子的密度相似。这样的高密度条件下,不应该忽略中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从某个角度来说,中子星“仅仅是”另外一种原子核。但它与一般的原子核有两点不同:①中子星把中子“粘”在一起是自引力为主,不是介子交换力。②一个中子星的“原子”量是1057左右。中子星极高的核密度以及非常强的引力场,意味着在正确描述中子星的结构时,应考虑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牛顿引力理论的爱因斯坦修正。物理学家对中子星的结构了解甚少。因此,解决中子星理论的希望之一落在对它们的实际观测上。观测可能提供与核相互作用微观物理相关联的重要线索。 \n\n\n\n中子星内部结构图 \n\n\n中子星质量上限\n中子星极限质量数值计算的精确性不如白矮星。理论证据表明,在异常高密度的中子星里,不管核排斥力有多强,若它的质量足够大,就不可能抵御引力。理由有两个:①狭义相对论给介质的“黏”度设置了一个限制。介质的密度增加,压力会随之升高,压力的升高会阻碍进一步的压缩。这种压力随密度增加而升高的速率可用来作为介质黏性的量度。但这种变化率与介质中的声速有关系。介质不可能黏滞到其中的声速超过光速。这对中子星内部最高压强设置了一个上限。②能量总是与排斥力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的。在广义相对论里,能量的行为非常类似于作为引力源的质量。试图抵抗它自身引力的物质越多,作用在物质上的引力就越大。倘若质量与半径之比足够大,引力将变成一个不可抗拒的力。罗兹和鲁菲尼利用一般的理论证明,中子星质量的上限为3个太阳质量左右。\n\n中子星内部\n中子星内,在几千米的距离上,引力能把物质固定在非常确定的结构中。主要表现之一是中子星表面上的所有不规则性都被消除,最高的山峰只有几厘米高。所有导致脉冲星电磁辐射的现象都发生在一个热到约100万度的薄薄外层。中子星内部结构的可能描述为:星体由一层1千米厚的固体包围,由原子核组成的固体晶格沉浸在简并电子海里,密度由每立方厘米1吨(正是白矮星的密度)向内增至每立方厘米几十万吨以上。往下的“幔层”越向内深入,铁核中包含的中子就越多,但中子在一定程度上要发生衰变。大约5千米的深处中子从“核”中逃离,在简并海中分解,产生的质子簇在这个海中漂浮,密度增大到每立方厘米1亿吨。在大约10千米的深处,中子物态成为星体的最重要成分。压力使晶体结构液化为主要由中子、质子和电子组成的液体。这种液体可能是一种完全没有黏滞的超流体。黏滞总是趋于消除液体中的任何不规则性,而超流体里的一个旋涡能保持数月之久。最后是半径约为1千米的核心,其组成还远不能确定。深层次的中子是费米子,它们通常不会表现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像为解释超导现象而发现电子对那样,某些中子可能形成“对”。就是说在中子星更深层次,物质形态不仅仅是超流,而有超导。人们进行了各种推测,多种模型已被提了出来,如固体中子晶格、介子凝聚体、夸克物质等。\n\n致密物质的特性\n中子星的温度、密度、压强和磁场等极端条件是实验室里不可能模拟出来的,因而为原子核物理、原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相对论和电动力学等学科拓宽了视野。为了描述中子星的内部,就必须将未能揭开高密度物质特性的实验物理予以扩展。迄今对致密物质的状态方程(即支配热力学量变化的定律的方程,如压强可表示为密度或其他量的函数)还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它应当是限制在两个极端情况之间:一个极端是自由气体,其中的粒子不受任何力;另一个极端是“硬”态,即物质具有最大刚性的状态,其中的声速等于光速(物质中的声速随其刚性而增大)。所有允许的状态和所有的物质形式都处在这两个极端状况之间。但当涉及中子星时,对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许多种可能性的选择却只能依靠对基本粒子间强相互作用的有关认识。\n上图是典型中子星的结构示意图。外层为固体外壳厚约1千米,由密度约106~1011克/厘米3各种原子核组成的点阵结构和简并的自由电子气所组成。外壳内是一层主要由中子组成的流体,密度约从4×1011~1014克/厘米3,这层中还有少量的质子、电子和μ子。对于中子星内部的密度高达4×1014克/厘米3的物态,现有三种不同的看法:①超子流体;②固态的中子核心;③中子流体中的π介子凝聚。在极高密度下,当重子核心彼此重叠得相当紧密时(这种情形有可能出现于大质量中子星的中心部分),物质的性质如何,是一个完全没有解决的问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光电等高仪", "content": "光电等高仪\n光电等高仪( photoelectric astrolabe ),用光电方法自动记录恒星经过60°等高圈的时刻,从而归算出经度(世界时)和纬度的一种新型仪器。它与棱镜等高仪的主要区别是用光电自动记录代替目视观测,在光学、机械结构上也有所不同。光电等高仪的焦平面上有一个玻璃记录栅,它上面有相互交替的透明线条和镀银线条。当星像经过这些线条时,照射到光电倍增管上的光强便不断变化。将光电信号放大并作适当处理后,可以用计时仪记下星像经过各线条边缘(记录线)的时刻,同时自动算出直接星像和水银星像重合,即恒星过等高圈的时刻。焦平面上有十对记录线,图示其中的一对Ⅰ和Ⅱ。直接星像 A经过Ⅰ和Ⅱ的记录时刻为t1和t2,水银像B经过Ⅱ和Ⅰ的记录时刻为t3和t4。恒星过等高圈时刻T可用下式表示: \n\n\n\n\n\n中国于1972年研制成Ⅰ型光电等高仪,并投入常规观测。1974年又研制成Ⅱ型光电等高仪(见彩图)。Ⅱ型仪器采用 R-C望远镜,其口径为20厘米,等值焦距2.4米。仪器的测角基准不再是传统的60°等边棱镜,而是由两块镀有铝膜的熔石英组成的角镜。左边的角镜反射水银面星像,右边的角镜反射直接星像。\n\n 上海天文台的中国制造Ⅱ型光电等高仪\nⅡ型光电等高仪也是首次采用真空室的天体测量仪器。镜筒在真空室内的主要优点是:①可以自动消除大气折射和由于大气色散引起的天顶距测量中的光谱型差(光线入射窗需水平放置);②消除了由于仪器内部气温不均匀而引起的反常折射。仪器的方位轴能够在电动机驱动下自动跟踪恒星的水平运动,使星光能沿垂直的狭缝进入记录栅,这样可以减少进入记录栅的夜天光。仪器装在观测室里,观测者在它的楼下通过潜望式寻星镜找星,这样可以避免人和电器热源影响星光和仪器。Ⅱ型光电等高仪可观测到7等星,单星观测的天顶距均方误差约为±0.″13,观测天顶距的稳定性也较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日珥", "content": "日珥(汉语拼音:Rier;英语:Solar Prominences),突出在日面边缘之外的炽热的发光物质,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投影在日面上的日珥称为暗条。日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运动特性,可以分为活动日珥、爆发日珥、黑子日珥、龙卷日珥、宁静日珥和冕珥6种类型。1868年8月18日日全食时,法国P.让桑和英国J.N.洛基尔首次拍到日珥光谱,确定日珥的主要成分是氢。同时还发现了当时在地球上还没有认出来的氦的黄色发射线(波长5876埃)。通过光谱分析,得到日珥的物理参数如下:①平均来说,宁静日珥的电子温度约6500K,湍动速度约6千米/秒,电子密度约1016.8个/米3,而活动日珥的电子密度约1017~1018.8个/米3。②宁静日珥的物理参数随空间变化。从日珥的中心到边缘,电子温度从4300K到8500K,湍动速度从3~8千米/秒到10~20千米/秒,电子密度由1017~1017.3个/米3到1015.7个/米3。这些从中心到边缘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边缘受到日冕高温的影响。日珥的形成、维持、运动和演化都与磁场密切相关。宁静日珥的磁场强度约0.001特(斯拉),活动日珥磁场强度可达0.02特斯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恒星球的平衡和稳定", "content": "恒星球的平衡和稳定( equilibrium and stability of stellar sphere ),恒星是一个在自引力作用下的物质球。恒星内部结构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讨论这种自引力体系的平衡和稳定。影响恒星的平衡和稳定的主要因素有:自引力、内部物质的压力、产能过程、能量转移等。\n对于一个无自转、无磁场的恒星球,研究它的内部结构、平衡和稳定性问题的基本方程组如下: \n① 质量分布方程 , \n\n\n\n\n\n式中Μ是在半径为 r 的球内 的物质质量, ρ为物质密度,Μ 和 ρ都是 r 的函数。\n② 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 \n\n\n\n\n\n式中 P为压力, G为万有引力常数。\n③ 光度方程 \n\n\n\n\n\n式中 L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半径为 r 的球面流出 的能量, ε为产能率,它们也是 r 的函数。\n④ 温度梯度方程 在辐射传能情况下,方程是\n\n\n\n\n\n式中 a=7.56× 10-15尔格/厘米3·度4,是辐射常数, c为光速, T为温度,κ为罗斯兰德平均不透明度。在对流传能情况下,方程是:\n\n\n\n\n\n式中 r为物质 的绝热指数。\n⑤ 物态方程 求解这组方程的边界条件是:在恒星中心处(即r=0),M=0,L=0;在恒星表面处(即r=R),T=T0,ρ=ρ0,R、T0和ρ0分别是恒星的半径、表面温度和物质密度。根据这组方程,平衡的恒星球的内部结构完全由它的化学成分和总质量确定。这个结论称为罗素-福格特定理。 \n对于处于辐射传能情况的星体,如果产能率和不透明度分别有下列形式: \n\n\n\n\n\n式中 α, n, m, s为某些参数, ε0 、κ0为某些常数(其值可能依赖于 恒星物质 的分子量 μ),则星体的平衡解构成下列的光度-质量-半径关系式: \n\n\n\n\n\n式中 C为常数, μ为 恒星物质分子量, β为 Pg/( Pg+ P r), Pg为气体压强, P r为辐射压强。这个结果与观测符合。利用 恒星球 的 平衡解,可以解释 恒星在 赫罗图上 的分布,给出不同质量 恒星在赫罗图上 的演化途径。 \n在有自转的情况下,恒星球的平衡解依赖于转动特征。在刚性转动情况下,有下列结论:①在两极处要比赤道处亮;②产能率ε与角速度ω的关系为 \n\n\n\n\n\n其中 ε 0表示无自转情况下 的产能率。这两个结论称为蔡佩尔定理。在角速度较大时, 恒星球出现较差自转,这时 恒星内部将出现子午环流,即在每一子午面上将存在着从对流核心出发再回到核心 的缓慢流动。对于太阳,这种环流速度约为3× 10 -10厘米/秒。 \n对于致密星,应当使用广义相对论的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在球对称情况下,它是: 。 \n\n\n\n\n\n式中 。利用致密物态方程,它 的 平衡解有两大类:一类是简并矮星,一类是 中子星。 \n\n恒星球可能有三类不稳定性: \n① 动力学不稳定性 当出现小扰动时,扰动随时间增长。对于多层球,当多方指数γ>4/3时,是动力学稳定的;当γ<4/3时,是动力学不稳定的。一个动力学不稳定的恒星将迅速瓦解,时标为:\n\n\n\n\n\n对于质量 和半径与太阳相同 的星体,若 γ<4/3,则 tD约小于1小时。 \n② 脉动不稳定性 恒星球对于脉动(即径向的膨胀与收缩)扰动的响应有两种:一种是脉动振幅不变或衰减,则恒星是脉动稳定的;另一种是脉动振幅不断增大,则恒星是脉动不稳定的。对于每一类恒星,产能率随温度变化的指数n存在一个临界指数nc。当n<nc时,恒星是脉动稳定的;当n>nc时,出现脉动不稳定性。造父变星可能就是一种脉动不稳定的星体。 \n③ 长期不稳定性 当处在平衡状态时,星体单位时间向外辐射的能量等于其内部产生的能量。如果在辐射平衡中出现小的偏离,则恒星将有微小的收缩或膨胀,其密度和温度将相应地增加或降低,从而使产能率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响应能补偿辐射中的扰动,恒星就是长期稳定的,反之,就是长期不稳定的。如果在产能率和不透明度中的系数满足下列不等式:\n\n\n3α+n<3+s-3m,\n\n\n就是长期不稳定的。对于通常的恒星m≈1,s≈0.5,α≈1,n≈4(质子-质子反应)或n≈20(碳氮循环),故它们是长期稳定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Γ射线天文学", "content": "EGRET测到的γ射线星空,271个点源,银道面的弥漫背景成分和高银纬处反映出来的各向同性的背景成分\nΓ射线天文学( γ-ray astronomy ),观测和研究发生在宇宙空间和高能天体上的γ射线辐射过程的学科。覆盖硬X射线能量以上的整个高能电磁辐射能区(约105~1021电子伏)。天体过程中的核γ谱线的能量与元素的成分有关,是原子核能级跃迁或放射性衰变的产物,一般在数十千电子伏至十兆电子伏量级。能产生γ射线连续谱的都是非热物理过程。由于低能区的软γ射线可与X射线起源于相同的物理过程,如同步辐射、逆康普顿辐射等,因而与硬X射线没有明显边界。γ射线的产生和高能电子直接关联,能量高于100兆电子伏的高能γ光子则与高能质子、宇宙线的作用过程密切关联。γ射线有极强的穿透力,运动方向不受磁场的干扰,能直接给出高能宇宙线在起源处的信息,因此γ天文学也是研究宇宙中高能粒子的重要工具。能量在105~1021电子伏上下几个量级的γ射线会因为与星光、微波背景等背景光子的光致电子对产生作用而不能到达地球,宇宙对这一能段的光子是不透明的。\n\n目录\n\n1 发展简况\n2 特点\n3 观测技术\n4 主要成果\n\n\n发展简况\n从1948年开始就有人陆续在高空气球或火箭上进行宇宙γ射线探测,但都未获成功。1961年4月27日美国发射第一个探测宇宙γ射线的卫星“探索者”11号,共测到22个来自天空各个方向的γ射线事例,被认为是γ射线天文的开端。1969年开始的维拉系列卫星上放置了低能γ射线探测器,1972年宣布发现了宇宙γ射线暴。1972年11月美国发射第一颗高能γ射线专用小天文卫星SAS2,发现了与银河结构相关的弥漫γ射线背景发射。1975年8月至1982年4月,欧洲空间局发射的γ射线天文卫星COS-B,用火花室测量50兆电子伏至5千兆电子伏的高能γ射线,用7年时间共获得全天20万个高能光子,作出了银河坐标的γ射线天图,发现了蟹状星云等20多个高能γ射线点源结构,其中的CG195是第一个高能γ射线点源。1991年4月至2000年6月美国康普顿γ射线观测站(CGRO)上放置的4个探测器,即γ射线暴探测器(BATSE)、指向闪烁探测器(OSSE)、成像康普顿望远镜(COMPTEL)、高能γ射线实验望远镜(EGRET),覆盖能区30千电子伏至30吉电子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02年10月,欧洲空间局又发射了国际γ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INTEGRAL),重点对15千电子伏至10兆电子伏能区的能谱测量和天区成像,并包括X和光学波段的协同监测。至今40多年的观测,向人类展现了一个变化着的γ射线星空,其来源可从现在一直追溯到宇宙早期。\n\n特点\nγ射线天文观测的难度比其他波段要大得多:一是因为光子的能量越高,流量越低;二是因为光子的穿透率极强,探测效率受到影响;三是可用的探测技术限制了仪器的角分辨能力,定向困难;四是能量跨度大,不同能量的光子产生机理很不相同,采用的方法和观测的进展也就不同。 \n\n观测技术\n至今卫星上的γ射线探测可到10吉电子伏。对兆电子伏左右的软γ射线的探测可采用与硬X天文类似的探测器和方法。如用闪烁探测器构造位置灵敏探测器,用编码孔成像方法实现成像;用半导体探测器测量能谱等。能量高些,在CGRO卫星上曾用双康普顿谱仪对0.8~30兆电子伏能区的γ射线粗略成像。正负电子对产生的作用截面随γ射线能量的增高而增大,电子对的张角随之减小。利用这一特点,对大于50兆电子伏的γ射线,可用火花室、漂移室测量电子对的张角,用量能器测电子对的能量,以此确定入射光子方向和能量。如CGRO上的EGRET,观测能区0.03~10吉电子伏在0.1吉电子伏和1吉电子伏时的角分辨分别为2.8°和0.6°。100吉电子伏以上的甚高能γ射线可用地面的切伦科夫探测器进行观测。高能光子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会产生电磁级联,其中的次级电子会产生切伦科夫辐射,通过测量可判知入射光子的方向和能量。\n\n主要成果\n太阳的γ射线发射主要来自一类被称作太阳质子事件的高能太阳耀斑,它们出现于光学耀斑的初始阶段,与脉冲射电爆发、硬X射线爆发紧密相联系。γ射线连续谱的通量下降很快。有的太阳质子事件还有核谱线发射,1972年8月4日和7日两次太阳强耀斑事件上发现了511千电子伏的正负电子湮没线,2.23兆电子伏中子–质子俘获线,以及4.4兆电子伏(碳原子)和6.1兆电子伏(氧原子)的核激发退激谱线。 \n对兆电子伏能区非太阳谱线的主要观测成果,除了银心方向的511千电子伏谱线以外,要数COMPTEL望远镜发现并测量到的1.8兆电子伏谱线及其银河坐标天图。该谱线是铝的放射性同位素26Al的衰变产物,分布表明26Al和银河系中的重质量恒星区域成协,应该是恒星核综合过程的产物。\n在兆电子伏能区,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是宇宙γ射线暴(GRB)的发现和观测研究,γ射线暴随机出现,流量上升快,持续短,暴源尺度小,BATSE作出了2 704个γ射线暴的天球分布,确认了它们在全天的各向同性和视向的不均匀分布。1997年意大利BeppoSax卫星首次发现了宇宙γ射线暴的软X射线余辉,以后全球的多波段联合观测获得了光学和射电余辉,并得到了40多个GRB宿主星系的红移,说明GRB是发生在河外星系中的恒星量级的爆发。所得的红移值都大于0.2,如果能得到更多的测量样本的确认,这将说明GRB产生于早期宇宙中而不是现在。见γ射线暴。\n在50兆电子伏以上的高能γ射线能区,EGRET观测已可全面地描述一个γ射线星空(见图)。银面上一个很强的弥漫γ射线分布,主要来自于宇宙线和银河系星际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银河系氢分子云的分布有相当的关联。从高银纬处可看到存在于全天区的一个很弱的各向同性弥漫背景发射,现认为是河外活动星系核的贡献。在γ射线点源的研究中,发现了CG195是银河系最亮的γ射线脉冲星,除X射线波段有脉冲光度外,光学和射电都没有发射;确认了蟹状星云是从射电直至高能γ辐射能谱分布最宽的脉冲星。令人意外的是,EGRET共发现了271个γ射线点源,在其中已经证认的101个源中,只有5个是射电脉冲星,比预想的数量少得多。然而有93个是未曾预想到的蝎虎座(BL Lac)活动星系核,又称Blazar,如2C279、3C273等。它们都是高能γ射线变源,强射电星系,具有高光度和光度的剧烈变化,核心有相对论喷注,有非热能谱。这说明γ射线星空在不断地变化。\n100千兆电子伏以上的能区,通过地面设备观测,共发现分立γ射线点源18个,如超新星遗迹蟹状星云、维拉等,双星CenX–3,射电星系M87,Blazer Mrk421、Mrk501等。\nγ射线天文学的发展期待着探测技术的变革,能量分辨和角分辨的提高以及观测面积的扩大。已经将上天的卫星有测量γ射线暴的SWIFT、高能γ射线卫星GLAST等。γ射线天文学领域仍有许多留待人类填补的空白和问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鬼星团", "content": "鬼星团(Praesepe),疏散星团之一。位于巨蟹座。因其位置在鬼宿而得名。又称蜂巢星团,中国古代称为积尸气。在梅西耶星表中编号为M44。鬼星团的大小不到10秒差距,成员星200多个,总质量200多太阳质量,其中心离太阳约160秒差距,比毕星团远得多。鬼星团是一个移动星团,正远离地球而去,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同毕星团的差不多。"}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万有引力定律", "content": "万有引力定律(汉语拼音:wàn yǒu yǐn lì zhī dìng lǜ),(universal gravitation,law of),自然界中任何两个质点都相互吸引,这个力同两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如用m1、m2表示两质点的质量,r表示两质点间的距离,F表示作用力的值,则F=Gm1m2/r2,式中的G是比例常量,称万有引力常量或牛顿引力常量,数值因不同单位制而异,在国际单位制中G为6.672×1011牛顿·米2/千克2。这个定律由牛顿于1687年在《原理》上首次发表,它和牛顿运动定律一起,构成了牛顿力学特别是天体力学的基础。\n 在牛顿公布该定律之前,胡克、惠更斯都曾根据开普勒定律推测行星和太阳间存在和距离二次方成反比的引力,但未能提出数学证明,为此胡克还和牛顿通过信,因此对定律的首创权有过争议。牛顿还曾对晚年的忘年交斯多克雷说过,1666年他在家乡避瘟疫时,曾因见苹果从树上落地而想到地球对苹果的引力是否可延伸到月球。此说传布很广,许多科学家深信不疑,并对牛顿为何推迟20年才发表有种种推测。但也有人根据牛顿晚年的精神状态,认为他对斯多克雷所说的并非真情。\n 一般物体之间的引力,在物体尺度远小于质心距离时,可视为质点;尺度和间距相近时,须视为质点系,用积分法求引力。但牛顿已算出一个密度均匀的圆球对附近质点的引力同把圆球的质量集中于球心时完全一致。对万有引力的起因,牛顿未作解释,把它视为超距力或以太的作用,系后人所为。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将引力归之于时空曲率的变化。"}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宇宙学原理", "content": "宇宙学原理( cosmological principle ),认为宇宙中不存在任何优越位置的假设。它是N.哥白尼关于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观念的推广,是大多数现代宇宙学模型的基础。宇宙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可观测时空范围的大尺度特征。现已探测到的距离尺度约140亿光年,包含约1千亿个星系。根据星系计数、射电源计数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实测资料得知,在大于一亿光年的范围内,物质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就是说,在宇宙学尺度上,任何时刻三维空间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它的含义是:①在宇宙学尺度上,空间任一点和任一点的任一方向,在物理上是不可分辨的,即无论其密度、压强、曲率、红移都是相同的。但同一点的不同时刻,各种物理量却可不同,所以宇宙学原理容许存在宇宙演化。②宇宙中各处的观测者,观察到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任何一个观测者是特殊的。地球上观察到的宇宙演化图景,在其他天体上也会看到,所以能建立宇宙时概念。既然任何随时间演变的天体和现象都可用来标度时间,宇宙图景也能作为时间标度。宇宙中处处有完全相同的宇宙图景,也有完全相同的宇宙时。完全宇宙学原理是宇宙学原理的进一步推广。它的大意是:不仅三维空间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整个宇宙在不同时刻也是完全相同的。根据宇宙学原理可推导出演化宇宙的罗伯逊–沃尔克度规。运用完全宇宙学原理则能得到稳恒态宇宙度规,利用不同的度规可建立各种宇宙模型。由于大量证据表明宇宙是随时间演化的,因此完全宇宙学原理不能描述真实的宇宙。"}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光电分光光度计", "content": "光电分光光度计( photoelectric spectrophotometer ),用光电倍增管作辐射探测器测量和记录天体辐射分光强度的仪器。在摄谱仪照相机焦平面处,安置宽度可调的出射狭缝。光线通过狭缝,由光电倍增管接收。出射狭缝和光电倍增管(连同前置放大器、屏蔽壳、致冷装置)构成的光电头,同光谱之间可作相对的扫描运动。测量信号输给自记电子电位差计,由转动的纸卷记下依波长展开的天体辐射强度。为消除测量过程中大气变化的影响,通常附加一个(如记录零级光谱的)比较通道。近年来,普遍采用步进电机来转动光栅或其他光学元件,使用快速扫描和光子计数同步平均系统,并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和处理数据。单通道分光光度计,不能对两个以上的波长单元同时进行测量,因此,对宽波段光谱的观测,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而在有限测量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极限星等,就远不如使用照相记录的恒星摄谱仪。但单通道分光光度计测量范围大、精度高,适于描记窄波段的谱线轮廓及其精细结构。对于暗弱天体的宽波段分光测量可使用多通道分光光度计。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硅二极管阵列是目前理想的多通道探测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晨昏蒙影", "content": "晨昏蒙影,日出前和日没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的现象,又称曙暮光。这种现象是由大气散射引起的,与季节、当地经纬度和海拔高度以及气象条件等有关。日出前曙光初露的时刻称为晨光始;日没后暮色消失的时刻称为昏影终。\n晨昏蒙影分三种:①太阳中心在地平下6°时称为民用晨光始或民用昏影终,从民用晨光始到日出或从日没到民用昏影终的一段时间称为民用晨昏蒙影,这时天空明亮,可以进行户外作业;②太阳中心在地平下12°时称航海晨光始或航海昏影终,从航海晨光始到民用晨光始或从民用昏影终到航海昏影终的一段时间称为航海晨昏蒙影,此时周围景色模糊,星象陆续消失或陆续出现;③太阳中心在地平下18°时称为天文晨光始或天文昏影终,这时天空背景上开始显示或不再显示日光影响,即将呈现白天或黑夜的景象。按照这样的定义,可以计算三种晨光始和昏影终的时刻,它们分别刊载在天文年历和航海天文年历上。在高纬度地方,每年有一段时期整夜出现晨昏蒙影现象,称为“白夜”。纬度越高,白夜持续的时期越长。\n\n参见\n\n物理学基本条目\n\n天文学基本条目\n\n理学(目录)\n\n\n\n 物理学\n\n 天文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宇宙时", "content": "宇宙时( cosmic time ),全宇宙都适用的统一时间,也称宇宙标准时或普适时。它用演化着的宇宙本身作为时计来计量。宇宙中存在一些宇宙标量场(例如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处处都是单调递减的,利用这种宇宙标量场就能确定宇宙时。有了宇宙时,就可以研究宇宙空间的大尺度结构。宇宙学原理认为宇宙空间在大尺度上是均匀各向同性的,这一论断必须以宇宙时的存在为条件。\n以宇宙学原理为前提,采用共动坐标系,把空-时的描述分解为空间的描述和时间的描述而得到罗伯逊-沃尔克度规:\n\n\n\n\n\n式中 r, θ, φ为球面坐标, R( t)为 宇宙标度因子, k为空间曲率署符, t即为 宇宙 时,也就是相对于共动观测者静止的时钟所指示的时间。这样, 宇宙学原理还可以表述为:每一个共动观测者观测 宇宙所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不过他们计量的时间必都是 宇宙 时,可以彼此核对;而在广义相对论里,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这种核对往往是不可能的。引进 宇宙 时的概念,不仅使描述 宇宙大大简化(这种描述最后只归之为 宇宙标度因子 R( t)随 宇宙 时的变化),而且使描述 宇宙整体的演化成为可能。"}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晕星族", "content": "银晕星族,银河系所有天体分为五个星族之一。晕星族分布如一个球状的晕,包住银河系;在银河系恒星聚集较密的盘状部分,当然也有晕星族的天体,但主要是盘星族和星族Ⅰ。晕星族由银河系中最老的天体所组成,其中包括球状星团、亚矮星和周期长于0.4天的天琴座RR型变星(周期更短的天琴座RR型变星属盘星族)。"}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行星际物质", "content": "行星际物质(汉语拼音:Xingxingji Wuzhi;英语:Interplanetary Medium),充斥于太阳系空间中的微小物质。包括行星际尘埃和行星际气体,广义的还包括行星际磁场、宇宙线和各种电磁辐 射,行星际尘埃除了绕太阳运动的流星体外,还有许多大小在微米到厘米间的尘粒。它们的分布很不均匀,在黄道面附近和地月系统附近较密,密度为10-21~10-23克/厘米3,而在地月系统以外的区域,密度大致以距离的平方律减小。行星际气体主要成分是质子、电子以及氦、碳、氮、氧等元素的核,每立方厘米中约几个。宏观上呈电中性,其来源有太阳风、彗星的蒸发、行星大气的逃逸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移动星团", "content": "移动星团(汉语拼音:Yidong Xingtuan;英语:Moving Cluster),疏散星团的一类。疏散星团的成员星的自行应该大致相同。如果疏散星团离地球比较近,由于投影效应,其成员星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看起来像是从一点辐射出来,或者向一点会聚。这两点分别称为辐射点和会聚点。能够定出辐射点或者会聚点的疏散星团称为移动星团。目前已确知银河系共有7个移动星团,它们是昴星团、毕星团、鬼星团、大熊星团、英仙星团、天蝎-半人马星团和后发星团。"}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地球辐射带", "content": "地球辐射带(汉语拼音:Diqiu Fushedai;英语:radiation belts of Earth),由地磁场捕获的大量带电粒子的区域,又称范爱伦辐射带。\n 20世纪初,挪威空间物理学家F.C.M.斯托默从理论上证明,在地球周围存在一个带电粒子捕获区(大部分区域处于后来发现的辐射带内)。1958年,美国J.A.范爱伦利用美国探险者1号卫星上的盖革计数器,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地球周围存在通量很强的高能带电粒子 ,从而证实辐射带的存在。这是人造卫星的第一个重大发现。辐射带内的带电粒子,是太阳风、宇宙线与高层大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能粒子,它们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沿磁力线作螺旋运动。\n 地球辐射带位于地球磁层内,但只存在小于50°~60°的纬度地区上空。辐射带呈环状分布,环的横截面轮廓呈月牙形,大体与地磁场磁力线重合,外边缘距地心约10个地球半径。辐射带粒子主要是质子和电子,粒子能量分布于104~108 电子伏。\n 辐射带通常分内辐射带和外辐射带:\n ①内辐射带。高度为赤道面上离地心为1.2~4.5个地球半径之间。主要由能量为兆电子伏级以上的质子组成,强度比较稳定。反照中子在地磁中衰变成质子,并被捕获在内辐射带中。\n ②外辐射带。高度在赤道面上离地心4.5~6个地球半径之间的范围内。主要由电子组成,能量在2×105~106电子伏之间。电子来源,主要为太阳风粒子通过扩散进入磁层以及由磁层内的低能粒子加速而成。\n 高空核爆炸产生的高能电子注入磁层与天然电子一样 ,被地磁场捕获,形成一些局部高强度的电子带,称人工辐射带。人工辐射带全部分布在内辐射带内。稳定的人工辐射带通常能维持几年。"}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物端棱镜", "content": "物端棱镜( objective prism ),附在天体照相仪物镜前的棱镜。一般是小顶角的三棱镜,与望远镜共同组成一种常用的天文摄谱仪器(图1)。星光先由棱镜色散,再由望远镜聚焦成光谱。其优点是光量损失少,能同时将视场中出现的亮星光谱都拍摄下来,适于研究大量恒星的低色散光谱;缺点是不能拍摄比较光谱。图2是北京天文台拍摄的物端棱镜光谱照片。物端棱镜广泛用于恒星光谱分类,也用于对特定类型天体(如Hα发射线星、行星状星云、类星体、高光度星等)的普查。物端棱镜最初是夫琅和费设计的。法国天文学家费伦巴赫为测量恒星视向速度设计了一种直视物端棱镜,它由两块冕玻璃棱镜和一块火石玻璃棱镜组成。这种物端棱镜对特定波长不产生偏折,但有足够的剩余色散,能克服一般棱镜的畸变,用它测量恒星的视向速度,精度达3公里/秒。物端棱镜光谱色散度通常在100~1000埃/毫米之间;有时为了观测暗星可达10000埃/毫米。多数物端棱镜与施密特望远镜组合,可获得大视场的高质量光谱。\n\n\n\n\n图2 物端棱镜光谱照片 \n\n毕星团恒星的物端棱镜光谱美国密执安大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红移-视星等关系", "content": "红移-视星等关系( redshift-apparent magnitude relation ),1929年,哈勃发现了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和距离有线性关系(见哈勃定律)。1931年,他进一步肯定了视向速度和视星等之间的线性关系:\n\n\nlgv=0.2m+B\n\n\n式中v是视向速度,m是视星等,B是与绝对星等有关的常数(见星等)。\n此后半个世纪内,天文学家们因为测定星系的距离十分困难,就不去测定速度-距离关系,而去推算速度-视星等(lgv-m)的关系。假定宇宙间同类天体的绝对星等M相同,而且绝对星等不是时间的函数(即没有演化效应),那么依据哈勃定律(v=HDL)和绝对星等M与光度距离DL之间的定义关系(m=5lgDL+M+25),就可以求得上述速度-视星等关系。关系式中m的系数0.2反映了哈勃线性律。这一点很重要,否则速度-视星等关系的线性就不能表示速度-距离关系的线性。1975年有人得到663个正常星系、230个射电星系和265个类星体的红移-视星等关系,把这三类天体的m值组合后可得系数为0.3088。\n应该指出,直接来自观测、没有掺进任何假设的是红移-视星等关系。以红移z(或lgz,或lgcz)为纵坐标,视星等m为横坐标,可以绘制红移-视星等图,通常称为哈勃图。根据罗伯逊-沃尔克度规,可以算出红移z和视星等m之间的近似关系:\n\n\nm=5lgz+1.086(1-q0)z+常数\n\n\n式中q0为减速因子。"}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月球运动理论", "content": "月球运动理论( theory of the motion of Moon ),用牛顿力学或其他动力学(如广义相对论)研究月球运动而形成的理论。运动包括自转和空间运动。月球自转又称为月球天平动。研究月球的空间运动一般称为月球的运动理论。主要包含两个内容:①研究月球精确历表计算,为天文年历及航天工程服务。当前最精确的历表有两个:一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得到的DE/LE405和406;另一个是法国得到的VSOP2000。两个历表都是在广义相对论的后牛顿精度下讨论的,只是JPL用数值方法计算,法国是用半分析方法计算。位置精度都已达到千分之一角秒。它们都是同大行星精确历表一起讨论、推导和计算的。②研究月球轨道的长期演化,又称为地月系的动力学演化。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由于潮汐摩擦而不断减慢,而潮汐主要来源于月球的引力。作为地月系整个动力系统,地球自转减慢会导致月球绕地的公转轨道增大,相应的运动周期不断变长。若时间向前推移,则月球轨道越来越小,由此可讨论月球的起源问题。到现在为止,根据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得到的月球年龄相差很大,在20亿年到45亿年之间。但真正要解决月球起源问题,需要同物理因素结合一起研究,才可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干涉滤光器", "content": "干涉滤光器( interference filter ),由前置干涉滤光片和若干个串接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组成的窄带滤光器。如果适当选择标准具间隔,便可构成透射带比双折射滤光器更窄的滤光器。例如,一种干涉滤光器在5000埃处,其透射带半宽仅0.03埃。每个标准具密封在加压气室中,改变气压便可改变透射带的波长。标准具是非常精密的光学器件,对于材料选择、光学工艺、镀膜技术和间隔控制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干涉滤光器的成像质量尚不及双折射滤光器,稳定性也有待提高。干涉滤光器的优点是材料不受天然条件的限制,透射带窄而且可调,透射率高,结构也比较紧凑。许多太阳望远镜采用混合滤光器。它的最后一级采用双折射单元,以保证成像的高质量和稳定性,其余各级都用干涉滤光器,以获得较高的透射率。目前,干涉滤光器和混合滤光器已应用于太阳色球和太阳磁场的观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超星系团", "content": "超星系团( super-cluster),若干星系团松散束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本星系群就同附近的50个左右星系群和室女星系团等构成本超星系团。不同的超星系团在天球上可能彼此重叠,只有通过红移巡天测定每个星系团的距离之后才能鉴别它们的成员。已经证认的超星系团数目在10个以上。如双鱼–英仙超团、长蛇–半人马超团、沙普利超团等。超星系团的质量可高达太阳的一亿亿倍,通常在一个超星系团内只含有2~15个富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成员星系团的超星系团是不多的。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长径范围为60~100兆秒差距,长短径之比平均约为4∶1。这种扁形结构可能提示超星系团有自转。超星系团内的成员星系团的速度弥散度大约为每秒1 000~3 000千米,但各成员星系团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要比星系团内各成员星系之间的引力作用弱得多,因而超星系团可能是不稳定的系统,其尺度还在随宇宙的膨胀而增加。超星系团的存在,表明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至少在100兆秒差距的尺度上是不均匀的。较大的超星系团没有向中心集中的趋势或轴对称性,是形成星系大尺度结构分布图上围绕着空洞的纤维的一部分。"}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磁暴", "content": "磁暴(汉语拼音:Cibao;英语:geomagnetic storm),全球性的强烈地磁场扰动。所谓强烈是相对其他地磁扰动而言。其实磁暴时地面地磁场变化幅度较其平时的稳定值是很微小的。在中低纬度地区,地面地磁场变化量很少有超过几百纳特的,而地磁场宁静值一般都超过3万纳特。一般的磁暴都需要在地磁台用专门仪器作系统观测才能发现。\n\n形态\n 磁暴是常见现象,不发生磁暴的月份是很少的。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可能1个月发生数次。磁暴期间,地磁场的磁偏角和垂直分量都有明显起伏,但最具特征的是地磁场水平分量的变化。大多数磁暴开始时,水平分量陡然上升,在中低纬度的地磁台站,其上升幅度约10~20纳特。这称为磁暴急始。磁暴开始急,发展快,恢复慢,一般须持续3天才逐渐恢复平静。有的磁暴没有急始,称为缓始型磁暴。\n\n成因\n 磁暴的成因与太阳活动特别是太阳耀斑的出现有关。耀斑的喷出物在其前缘形成激波,以1000千米/秒的速度,约经1天,传到地球。当激波扫过地球时,磁层就突然被压缩,造成地球一侧的磁场增强。磁暴引起电离层暴从而干扰短波无线电通讯;磁暴有可能干扰电工、磁工设备的运行,还有可能干扰磁测量工作。"}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甚长基线干涉仪", "content": "甚长基线干涉仪(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er ),射电干涉测量技术的新设备,英文缩写是VLBI,但由于测量方法的发展,VLBI目前更主要的是指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法(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原子钟控制的高稳定度的独立本振系统和磁带记录装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天线分别在同一时刻接收同一射电源的信号,各自记录在磁带上;然后把磁带一起送到处理机中,进行相关运算,求出观测值。这种干涉测量方法的优点是基线长度原则上不受限制,可长达几千公里,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分辨率。\n\n测量值\n甚长基线干涉的测量值包括:干涉条纹的相关幅度;射电源同一时刻辐射的电磁波到达基线两端的时间延迟差(简称时延),延迟差变化率(简称时延率)。相关幅度提供有关射电源亮度分布的信息,时延和时延率提供有关基线(长度和方向)和射电源位置(赤经和赤纬)的信息。所得的射电源的亮度分布,分辨率达到万分之几角秒,测量洲际间基线三维向量的精度达到几厘米,测量射电源的位置的精度达到千分之几角秒。在分辨率和测量精度上,与其他常规测量手段(例如用微波联结的干涉仪和用电缆联结的干涉仪)相比,成数量级的提高。目前,用于甚长基线干涉仪的天线,是各地原有的大、中型天线,平均口径在30米左右,使用的波长大部分在厘米波段。最长基线的长度可以跨越大洲。\n\n工作原理\n射电源辐射出的电磁波,通过地球大气到达地面,由基线两端的天线接收。由于地球自转,电磁波的波前到达两个天线的几何程差(除以光速就是时间延迟差)是不断改变的。两路信号相关的结果就得到干涉条纹。天线输出的信号,进行低噪声高频放大后,经变频相继转换为中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在要求较高的工作中,使用频率稳定度达10-14的氢原子钟,控制本振系统,并提供精密的时间信息。磁带记录机则分别把本地的视频信号和时间信息的数据储存起来。然后,由处理机对两个“数据流”作相关处理,用寻找最大相关幅度的方法,求出两路信号的相对时间延迟和干涉条纹率。如果进行多源多次观测,则从求出的延迟和延迟率可得到射电源位置和基线的距离,以及根据基线的变化推算出的极移和世界时等参数。参数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延迟时间的测量精度。因为,理想的干涉条纹仅与两路信号几何程差产生的延迟有关,而实际测得的延迟还包含有传播介质(大气对流层、电离层等)、接收机、处理机以及钟的同步误差产生的随机延迟,这就要作大气延迟和仪器延迟等项改正,改正的精度则关系到延迟的测量精度。目前延迟测量精度约为0.1毫微秒。\n\n\n\n\n\n用途\n由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法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所以用这种方法进行射电源的精确定位,测量数千公里范围内基线距离和方向的变化,对于建立以河外射电源为基准的惯性参考系,研究地球板块运动和地壳的形变,以及揭示极移和世界时的短周期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由于采用了独立本振和事后处理系统,基线加长不再受到限制,这就可以跨洲越洋,充分利用地球所提供的上万公里的基线距离,使干涉仪获得万分之几角秒的超高分辨率。而且,随着地球的自转,基线向量在波前平面上的投影,通常会扫描出一个椭圆来。这样,在一天内对某个射电源进行跟踪观测的干涉仪,就可以获得各个不同方向的超高分辨率测量数据。依据多副长基线干涉仪跟踪观测得到的相关幅度,应用模型拟合方法,便可得到关于射电源亮度分布的结构图。地球大气对天体射电信号产生的随机相位起伏,带来了干涉条纹相位的测量误差。这和其他一些的误差来源一道,限制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法的应用。然而,对于具有三个站的干涉仪阵,若在三条基线上对射电源进行跟踪观测,则由三个条纹相位之和所形成的闭合相位,基本上可以消去大气和时钟误差的随机效应。用这种闭合相位参与运算,可以达到较好的模型拟合,从而减小结构图的误差。随着投入观测的站数不断增多,闭合相位也在增多,而且各基线扫描的椭圆覆盖情况也会逐渐改善,从而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构图。用甚长基线干涉仪测到的射电结构图表明:许多射电源呈扁长形,中心致密区的角径往往只有毫角秒量级,但却对应着类星体或星系这样的光学母体;有些致密源本身还呈现小尺度的双源结构甚至更复杂的结构;从射电结构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看来,有的小双源好象以几倍于光速的视速度相分离。这些新发现给天体物理学和天体演化学提出了重大的研究课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红移", "content": "红移( red shift ),电磁波谱中谱线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对于可见光就是向红端的移动。红移z的定义是: z=Δλ/ λ 式中 λ为源发射谱线的波长。Δ λ为观测到的波长改变量。Δ λ>0,表示波长增加,即红移;Δλ<0,表示波长减少,即蓝移。宇宙学问题中, z一般都大于0,因而往往把它作为红移的符号。 z是无量纲的标量,当它远小于1时,按照 多普勒效应,把它乘以光速 c即可得到光源同观测者相对的视向速度 v= cz(当 z较大时,应改为相对论表达式:\n\n\n\n\n\n1914年,美国天文学家V.M.斯莱弗发现,他观测到的15个旋涡星云(现在知道它们都属于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中11个的光谱都呈现红移。实际上,在本星系群以外迄今尚未发现有蓝移的星系光谱。1929年,E.P.哈勃发现了星系的红移量和距离成正比的规律,即哈勃定律v=H0r。式中比例系数H0称为哈勃常数,观测值约为71千米/(秒·百万秒差距),仍有百分之几的误差。光速与哈勃常数的比值具有长度的量纲,称为哈勃半径,粗略地说等于光自宇宙大爆炸以来走过的距离,即可观察宇宙的半径,约140亿光年。利用哈勃定律,可由观测到的红移求出星系的距离,从而得到星系在三维空间的分布,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更重要的是,若将红移解释为多普勒退行速度效应,则能得出可观测的宇宙作整体膨胀的结论。所以,星系的红移的发现成为20世纪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宇宙现象。\n表达红移–距离关系的函数图像称为哈勃图。当红移较大时,在该图上红移–距离关系将偏离哈勃定律表示的直线。偏离的情况现在主要用来检验宇宙的几何性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红移超新星的哈勃图显示宇宙是平坦的。\n多年来,还提出了许多解释红移的假说,如光子老化说、物理常数变化理论等。有人还试图用不均匀宇宙模型、多重爆炸宇宙学等来说明对哈勃定律的偏离,但都过于牵强。只有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宇宙膨胀论不仅可解释哈勃定律,还能说明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奥伯斯佯谬等一系列观测到的现象,因而得到人们公认。"}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实用天文学", "content": "实用天文学(practical astronomy),天体测量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天体的观测确定时间、地面点在地球上的坐标和地面目标的方位角,即用天文方法解决地面点的定位。根据观测目标和目的的不同分为:①大地天文学。这是天体测量学与大地天文学的边缘学科,在测站(通常称为天文点)使用天体测量仪器观测天体以测定天文经度和纬度,也可测定测站至相邻固定目标的方位角从而确定测站的子午线。②天文导航。这是通过观测天体来测定航行中的船舰或飞机所在位置的学科,也因航行特点及要求的不同而分为航海天文学和航空天文学。\n 实用天文学的成果可以直接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服务,为经济建设和有关学科如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理学和制图学提供资料。例如,高精度的天文定位可用以建立局部或全球的参考坐标系。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仪器和观测手段,如人造卫星多普勒跟踪、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等,导致观测精度和频度的大幅度提高,甚至带来某些概念上的飞跃,如导致建立了三维全球参考系。"}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阿贝比长仪", "content": "阿贝比长仪( Abbe comparator ),一种精密测量直线距离的仪器,简称比长仪。在天文工作中,用于测量底片上谱线间的距离。比长仪的量程200毫米,测量精度可达±1.5微米。仪器分三部分:①精密导轨。②置片台,是一块可沿导轨移动的钢板,它的一侧装着一条透明毫米尺,另一侧放待测底片。③两架固定联结的显微镜:一架用来对准光谱线(或物体),称为对准显微镜;另一架用来对准毫米尺上的刻线和读数,称为读数显微镜。移动置片台,当对准显微镜从对准一条谱线到另一条谱线时,读数显微镜对准的毫米尺上的二次读数之差,即为谱线间的距离。根据阿贝提出的原理,只要待测对象和毫米尺精确地位于同一高度,置片台的滑动误差就不会影响测量精度。为了消除对准误差,可将底片转180°再测量一遍。熟练的测量者用这种仪器测量不对称的谱线,精度往往比自动测量仪器还高。用比长仪测量底片上待测谱线和比较谱线的位置,根据经验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待测谱线的波长。"}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太阳质子事件", "content": "太阳质子事件( solar proton event ),太阳出现大耀斑时,常发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即太阳宇宙线),在地球周围可观测到,这叫作太阳质子事件。与高能粒子共生的耀斑称为质子耀斑。太阳宇宙线中绝大部分是质子,其次是α粒子,电荷数大于3的粒子很少。太阳宇宙线粒子的能量范围是107~1010电子伏。\n太阳质子事件通常可分为两类,能量大于5×108电子伏的称为相对论性事件。小于5×108电子伏的称为非相对论性事件。太阳宇宙线到达地球附近,在地磁场作用下进入地球极盖区域,上述粒子能够穿透到地球大气的电离层D层并使其电离度增加,因而D层对电波的吸收本领增强,在地球高纬地区用电离层不透明度计即可测到宇宙噪声强度突然下降(即极盖吸收)。这就是太阳宇宙线到达地球的证据。测定宇宙噪声强度的减弱程度可以表示太阳质子事件的大小。通常人们将平时噪声强度与减弱时噪声强度之比的常用对数值的十分之一叫作分贝。太阳质子事件的大小便用分贝数表示。较大质子事件往往使宇宙噪声的吸收在几分钟内增加几分贝,而在一个多小时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渐恢复。根据1956~1970年间不完全的统计,在这15年中记录到的较大的质子事件有114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利用电离层不透明度计来间接测量质子事件的规模,到了1967年5月,才代之以专门监视太阳质子事件的卫星“探险者”34号和“探险者”41号。在已记录到的太阳质子事件中,规模的大小差别很大。又因每一次事件的能谱以及测量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对质子事件进行统一的分类。1970年国际上正式采用了斯马特和谢伊的分类法,将三种不同仪器观测到的结果统一起来。质子事件S-S分类法见下表。 \n\n\n质子事件S-S分类法 \n\n\n\n在大的太阳质子事件中,质子瞬时最大强度可超过正常银河宇宙线三、四个数量级。当这种高能质子到达地球附近时,卫星上某些仪器设备,如太阳能电池,在高能粒子的长期轰击下,工作性能将严重衰退。对于在飞船外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也是一种威胁。当剂量超过300~500特拉时(1特拉=100尔格/克),就有致命的危险;而一次较大的质子事件的辐射剂量,在1克/厘米2的防护层下可达103特拉以上。因此太阳质子事件对航天事业有很大的危害。"}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非跟踪人造卫星照相机", "content": "非跟踪人造卫星照相机( stationary satellite camera ),不追随人造卫星的运动而以恒星为背景拍摄明亮的人造卫星的专用仪器。它通常用于卫星三角测量和卫星定轨,其定向精度可达1″。非跟踪相机分固定相机和恒动相机两种。固定相机以美国布设的全球卫星三角网采用的BC-4型相机最为典型。用它观测“帕吉奥斯”(Pageos)1号卫星,对卫星位置观测均方误差只有±0.″25;对观测站相对坐标的测定,均方误差为±4.1米。这类固定相机采用的是强光力、大视场、地平式装置的照相机。观测时,锁紧两轴使照相机固定不动。当卫星像掠过底片视场时,用特制的多圆盘旋转快门,将底片上卫星拖痕,截出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测量标志──断口或点像,并记录下相应的精确时刻。BC-4型相机的观测过程可长达45分钟,其间进行九组(卫星通过前后各四组,通过时一组)恒星的曝光,每组五点。这种多点拍摄不但能有效地减少偶然误差,使固定式相机达到最高的定向观测精度,也便于进行平差内插,实现各站对卫星的同步观测。由于底片视场大达数十度,其计算过程就相当复杂,须用类似于航测或弹道照相底片的归算方法。\n恒动相机采用赤道式装置。观测时,照相机跟踪恒星,同时拍摄卫星并记下相应的时刻。恒星像拍成易于测量的圆点,卫星像靠快门启闭形成数十个测量标志。由于视场较小,底片可采用简便的天文方法进行归算。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的卫星照相机采用口径43厘米、焦距80厘米的施密特光学系统,视场直径为7°6,可以拍到角速度为每秒1°的6等卫星,定位精度为1″,记时精度为1毫秒。由于卫星像在固定的底片上快速掠过,卫星像在底片上任何一点的有效曝光时间很短,所以,固定式卫星照相机只能拍摄明亮的卫星,这是它的最大缺点。拍摄暗卫星,必须用跟踪照相机。"}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无力场", "content": "无力场( force-free field ),电流方向与磁场平行,因而电磁力为零的磁场,又称无作用力磁场。对携带强磁场的稀薄气体,要维持这种磁场,只有在其气体压力远小于磁压力,而电磁体积力又处处为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磁场为无力场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α(r,t)B,其中B为磁场强度,α为无力因子,通常是空间位置r和时间t的函数。无力因子α为常数值的磁场是无力场的一种特殊情况,称为稳定无力场。一团受强磁场约束的稀薄导电气体,无论其系统的初始状态如何,只要α不是常数,这个系统就是不稳定的。但经过演化而趋于稳定时,这时系统的势能,也就是磁能趋于最小状态,即成为稳定无力场。在太阳色球层,由于气体稀薄,气体压力和重力远小于磁压力,色球气体处于稳定状态,其磁场属于无力场。在研究天体磁场时,只要所研究的区域不是处于激烈的活动状态,其瞬时的磁场形态均可以近似地用α为某一常数值的无力场来表示。"}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体物理学", "content": "天体物理学(汉语拼音:Tianti Wulixue;英语:Astrophysics),应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运动、化学组成、物理状态、起源和演化规律等的科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分支学科。\n 19世纪中叶以前,对天体的物理性质只有零星的研究。19世纪中叶,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被广泛用于研究天体的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天体物理学才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以后的近100年里,光学观测几乎是唯一的观测手段。20世纪40年代探测到了太阳的无线电辐射,射电天文开始蓬勃发展。从50年代起,火箭和探空技术为大气外层空间观测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观测天体发出的从射电、红外、光学、紫外、X射线直至γ射线的全部电磁辐射,天体物理学进入了全波段观测时代。\n 天体物理学从研究方法来说,可分为实测天体物理学和理论天体物理学。前者研究天体物理学中基本观测技术、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和结构,以及观测资料的分析处理,从而为理论研究提供资料或者检验理论模型。光学天文学是实测天体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则是对观测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理论模型,以解释各种天象。同时,还可预言尚未观测到的天体和天象。\n 天体物理学按照研究对象,可分为:①太阳物理学。研究太阳表面的各种现象、太阳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化学组成等。太阳同地球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也是太阳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②太阳系物理学。研究太阳系内除太阳以外的各种天体,如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陨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的性质、结构、化学组成等。③恒星物理学。研究各种恒星的性质、结构、物理状况、化学组成、起源和演化等。银河系的恒星有一、二千亿颗,其物理状况千差万别。有些恒星上具有非常特殊的条件,如超高温、超高压、超高密、超强磁场等等,这些条件地球上并不具备。利用恒星上的特殊物理条件探索物理规律是恒星物理学的重要任务。④恒星天文学。研究银河系内的恒星、星团、星云、星际物质等的空间分布和运动特性,从而深入探讨银河系的结构和本质。⑤星系天文学,又称河外天文学。研究星系(包括银河系)、星系团、星系际空间等的形态、结构、运动、组成、物理性质等。⑥宇宙学。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宇宙的结构和演化。包括侧重于发现宇宙大尺度观测特征的观测宇宙学和侧重于研究宇宙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建立宇宙模型的理论宇宙学。⑦天体演化学。研究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对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起步最早。虽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但还没有一个学说被认为是完善的而被普遍接受。恒星的样品丰富多彩,对恒星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恒星演化理论已被普遍接受。对星系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n 天体物理学的各分支学科是互相关联、互相交叉的。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天体物理学中涌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射电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紫外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等。天体物理学同其他学科也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交叉性的学科,如天体化学、天体生物学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巴纳德星", "content": "巴纳德星(拼音:bā nà dé xīng),(英语:Barnard's star),E.E.巴纳德发现的自行(10″.31 )最大的恒星。\n相关数据\n 星号为BD+4°3561。距离地球5.9光年,是除半人马座比邻星以外,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个M5V型红矮星,目视星等9.54等,切向速度90千米/秒,视向速度- 108千米/秒。\n 巴纳德星的年龄介于70亿至120亿年之间,不仅比太阳古老,天文学家还认为它可能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9]。它已经失去了大量的转动能量,光度的周期变化显示巴纳德星自转一周需要130天(相较之下太阳只需要25天)。因为巴纳德星是一颗古老的恒星,所以长久以来都被假设是一颗休眠期中的恒星,但是天文学家在1998年观测到一个强烈的恒星耀斑,所以巴纳德星其实是一颗耀星。巴纳德星也是一颗变星,标示为蛇夫座 V2500。\n自行运动\n 自行运动是天体在天球上对应的横向速度(相对太阳的“横向”移动),巴纳德星的自行速度是90公里/秒,相当于每年在天球上移动10.3弧杪,所以这颗恒星在人的一生中可以移动四分之一度,相当于满月视直径的一半。\n 巴纳德星的径向运动朝着太阳接近,所以天文学家可以观测到蓝移。目前有两份星表列出巴纳德星的径向运动数值:SIMBAD是每秒106.8公里;ARICNS是每秒110.8公里。天文学家将这些测量值与自行运动一起考虑后,认为它在太空中朝着太阳的相对速度是每秒139.7公里或142.7公里。天文学家根据巴纳德星朝向太阳移动的速度推算,它将在西元9,800年时最接近太阳,届时距离为3.75光年,但是当时最接近太阳的恒星是比邻星,因为它将会移动到比巴纳德星还要更接近太阳的位置。令人失望的是届时这颗星依然很黯淡,视星等只有8.5等,裸眼仍然看不见它,之后它又将稳定的远离太阳。\n 巴纳德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4%[4],半径是太阳的15-20%。虽然它的质量大约是木星质量的180倍,但是半径只比木星大1.5至2倍,所以这颗恒星与一颗棕矮星的大小相当。它的有效温度是3134(±102)K,视亮度是太阳亮度的4/10000,总亮度相当于34.6/10000。因为它是如此暗淡,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的位置,巴纳德星的亮度也只有满月的100倍,与站在距离太阳80天文单位的位置来观测太阳相当。\n行星系争议\n 天文学家Peter van de Kamp在1963年发表对巴纳德星自行运动扰动现象的观测与分析,推测它可能有一颗大小约等于木星的行星以24年为周期绕其运行,当时曾获得多数天文学家的同意。但到80年代当收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发现许多矛盾后,这个结论开始有争议,目前普遍认为当年的推论是错的。\n 新的分析认为巴纳德星有两颗行星;其中一颗行星的轨道周期为11.7年,轨道半长轴约2.7天文单位,质量约为木星的0.8倍;另外一颗星则为20年、3.8天文单位和约0.4倍。如果这些资料是正确的,则这将是用天体照相测量法找到的第一个包含有类行星的行星系。这些观测需要极精确而长期的测量,所以对它们的推论还只是暂时的。\n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确实已经发现了巴纳德星运行在同一轨道面上的行星系,只是更确切的证实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太阳系物理学", "content": "太阳系物理学( solar system physics ),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际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宇宙环境的学科。至于太阳本身,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和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分支:①行星物理学,是太阳系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九大行星及其卫星进行物理方面研究的学科(见行星物理学);②彗星物理学,利用天体物理方法,研究彗星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探索彗星本质;③行星际空间物理学,研究行星际物质的分布、密度、温度、磁场和化学组成,包括黄道光和对日照。其中流星天文学是用天体物理方法包括雷达和火箭观测研究流星,以了解地球大气的物理状况,特别是研究行星际空间流星体的大小、质量、分布和运动规律,而陨星学则是研究陨星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二者对宇宙航行和天体演化问题都有重要意义。\n1609年,伽利略首先制成折射望远镜并用于天文观测,他看到月球上的山脉和平原、金星的盈亏、木星的四个卫星等天象。后来许多天文学家对太阳系天体作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为太阳系物理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n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天文学中广泛应用了分光术、测光术和照相术,这些观测手段也被用来观测研究太阳系的天体,太阳系物理学便从此诞生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射电天文方法在行星研究的领域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采用这种观测手段测量了月球表面的射电辐射,并发现了木星、金星和火星发出的射电波。\n三百年来的地面观测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但是太阳系物理学的突飞猛进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事。由于空间天文技术的发展,这门学科变成了当代科学研究最活跃和最前沿的领域之一。新发现纷至沓来,旧观念迅速过时。这是因为,一方面空间探测能以地面观测无法比拟的精度研究太阳系天体,例如行星际探测器“水手”10号所摄的水星逼近照片的分辨本领为地面最佳望远镜所摄照片的5,000倍。月球样品的电子扫描显微照片使得分辨本领比地面望远镜所摄照片提高1011倍,等等。另一方面,由于空间科学的发展,对于太阳系一些天体来说,天文学不仅是一门观测的学科,而且也变成了一门实验的学科。诸多学科的专家密切合作探讨太阳系天体的物理性质,也是太阳系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星团", "content": "星团( Star Cluster ),由各成员星之间的引力束缚在一起的恒星群体。许多较亮的星团用肉眼或小望远镜看起来是一个模糊的亮点。1784年法国天文学家C.梅西耶在研究彗星时,把103个位置固定的模糊天体编成星表,以免与彗星混淆。1888年丹麦天文学家J.德雷耶尔编了包括有7 840个有星云、星团等延伸天体的星表《星云星团新总表》(简称NGC星表),后来又发表了包括5 386个天体的NGC星表的补编(简称IC星表)。这几个星表中都载有大量的星团。因此,一般就用这些星表的编号作为星团的名称。如《梅西耶星表》67号天体(M67)即NGC2682,是一个银河星团;M22即NGC6656,是一个球状星团。一些亮星团还有自己的专门名称,如昴星团、毕星团等。星团可分为球状星团和疏散星团两种。\n\n\n\n球状星团\n\n\n球状星团\n球状星团由于它们的形状是球对称的或接近于球对称的而得名,直径数十至300光年,含有数万至数百万颗恒星。恒星平均密度要比太阳附近的恒星大50倍左右,而中心则要大约1 000倍。球状星团内恒星如此密集,又离我们十分遥远,通常只有边缘的一部分星在长时间曝光的照相底片或CCD照片上得以分辨,而要把球状星团中大部分成员星分解成单颗的恒星,必须使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或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地面大望远镜。银河系内已发现约150个球状星团,它们大部分分布在银晕中,年龄很老,金属含量很低,各自沿高偏心椭圆轨道绕银心运动。离银盘较近的球状星团年龄较轻,金属含量较高。还可能有许多球状星团隐藏在银盘中,只是由于那里有大量吸光物质而未被发现。\n估计银河系约有500个球状星团,分布在一个中心与银心重合巨大的球形空间内,其数密度随银心距的增加以负3.5次方的幂率下降。在球状星团中有许多变星,其中大部分是天琴座RR型变星,其余大部分是星族Ⅱ造父变星,这两类天体都可用来测定距离。\n1975年底以来,在一些球状星团中发现有X射线源、毫秒脉冲星等,这提示球状星团中可能存在密近双星、中子星或黑洞。很多大星系周围都发现了球状星团,如已知仙女星系的球状星团就在350个以上。巨椭圆星系的球状星团更为丰富,如M87甚至包含数千个。某些相互作用星系,特别是新近并合的星系往往有较年轻的富金属球状星团。 \n\n疏散星团\n疏散星团形态不规则,在大至50光年的范围年含有数十至数千颗恒星。成员星彼此的角距离较大,一般都能用望远镜分解开,因而得名。疏散星团有半数位于银道面附近宽度为7°的狭带上,因此又名银河星团。银河系中已发现的疏散星团约1 200个,著名的如昴星团、毕星团和M67。疏散星团成员星的自行大致相同。如果星团离地球较远,看到的这些星的运动轨迹是大致平行的。但对于较近的疏散星团,由于投影的原因,它们的成员星的运动轨迹看起来并不平行,而是从一点辐射出来,或是会聚于一点,这两种点分别称为辐射点或会聚点。这种离地球比较近的、能得出辐射点或会聚点的疏散星团又称为移动星团,其距离可通过成员星自行的测量得到。\n球状星团是很老的天体,一般年龄约为一百亿年,可用来作为宇宙年龄的下限。但疏散星团的年龄却差别很大,一些年轻星团的年龄只有几百万年,而M67的年龄为几十亿年,故可用来描绘银河系自盘形成以后的历史和演化。"}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黑子相对数", "content": "黑子相对数( sunspot relative number ),表示太阳黑子活动程度的一种指数,是瑞士苏黎世天文台的R.沃尔夫在1849年提出的,因而又称沃尔夫黑子数。它的定义如下: \n\n\nR=K(10g+f)\n\n\n式中g为日面上观测到的黑子群数目;f为观测到的单个黑子的总数;K为换算因子,R.沃尔夫对他自己的观测取K=1。K值随观测者的观测技术、观测方法、所用仪器和天气能见度等的不同而不同。任一观测者用他自己的观测值同苏黎世同期的观测值比较得出:K=Rz/(10g+f),其中Rz为苏黎世的黑子相对数。从瓦尔德迈尔编成的《1610~1960年太阳黑子活动》中,可以查到300多年来的黑子活动资料,包括最早的黑子相对数的系统资料。至于当前的每日黑子相对数,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委托苏黎世天文台汇总,发表在该台出版的《太阳活动季刊》上。中国测出的每日黑子相对数载于北京天文台出版的《太阳地球物理资料》中。\n黑子相对数仅表示太阳可见半球的黑子数目。它同黑子群的日心距有关,这是投影缩减效应所造成的。\n太阳全球黑子数是根据黑子群的发展曲线并利用能见度函数所估算的每天在整个太阳表面上的黑子数目。它虽然是估计值,但它的好处是不受日、地的几何因素的影响,也不显示27天周期。\n能见度函数是一种经验性的黑子分布改正系数。它与黑子群中的黑子数目有关,是根据不同的黑子群分类中的黑子数目分别计算的。能见度函数图的横坐标是黑子离日面中心的日心距,纵坐标是观测到的黑子群的平均数目。黑子群的发展曲线是根据一个黑子群处在苏黎世分类法的某一类型的时间来确定的。对于较小的黑子群来说,因为只粗略地知道能见度函数,所以它的发展曲线经常是不准确的。而寿命短于7天的黑子群,其发展曲线则是在能见度函数的可靠部分。寿命长的黑子群,仅能间断地观测到。黑子群的发展曲线图的横坐标是时间(天),纵坐标是每群的黑子数目。\n黑子面积的大小也同样表征着太阳的活动状况。有人认为黑子面积A(以太阳半球面积的百万分之一为单位)与黑子相对数R有如下关系:A=16.7R。但从多年的观测结果看来,A/R不是一个常数,而与黑子极大年和极小年有关。例如,在黑子极小年,A值迅速减小,而R值仍随着小黑子的数目变动,A/R相应地减小;在黑子极大年,A值迅速增大,但R的增加比A慢,因而A/R也相应增大。观测条件不同,A/R也不尽相同。"}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天体测量仪器", "content": "天体测量仪器( astrometric instruments ),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n经典的天体测量仪器有:子午环、天顶仪和天体照相仪等,观测结果用于光学星表的编制。中星仪、光电等高仪、照相天顶筒在测定时间和纬度的同时,也给出所采用参考星表中恒星位置的相对测定结果。20世纪80年代后广泛应用的各种新技术,如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仪、光干涉仪等采用了干涉方法。\n天体测量仪器的工作方法是角度测量(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采用测距方法),采用干涉法后使测角的精度大大提高,未来的微角秒空间天体测量仪器都将采用此方法。以观测地点来区分有地面和空间天体测量仪器;以观测方法分则有大视场、小视场和全天天体测量。此外,还有绝对和相对观测之分。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发射开拓了空间天体测量的新纪元,测定位置的精度比地面观测高一个数量级以上,空间天体测量仍然是21世纪初天体测量发展的优先领域。各国宇航局、空间研究中心和天文台正在实施各种空间甚长基线干涉和空间天体测量计划。空间和地面天体测量仪器各有特色,利用它们开展的研究工作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n天体测量仪器的发展也包括了仪器终端检测器的更新,从目视、照相到电荷耦合器件(CCD)等,使观测的星等更暗,波段范围更宽,响应更灵敏。许多新的技术如光子计数、数字滤波和计算机等的应用,观测仪器也日趋全自动化,可更方便地取得丰富的观测资料。"}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宇宙模型", "content": "宇宙模型(汉语拼音:Yuzhou Moxing;英语:Cosmological Model),对宇宙的大尺度时空结构、运动形态和物质演化的理论描述。又称模型宇宙。按照宇宙大尺度结构,有两种不同的模型。①均匀模型,即认为大尺度上物质的分布基本上是均匀各向同性的,满足宇宙学原理,另一种是等级模型,认为天体的分布是逐级成团的,物质分布在任何尺度上都具有非均匀性。按照运动形态,也有两种模型。②把红移解释为系统性运动,各种膨胀宇宙模型都属于此类。另一种则把红移解释为另外的机制。按照演化来区分,则有演化模型和稳恒态模型。前者认为宇宙大尺度上的物质分布和物理性质随着时间有明显的变化,后者则认为宇宙的基本特征不随时间变化。在已有的各种宇宙模型中,大爆炸宇宙模型最有影响。它解释的观测事实最多。因而,已被普遍接受。 \n 宇宙学家造不出物质的宇宙模型,但他们能够建立数学方程组来说明各种可能宇宙的行为。这些宇宙(英文词首字母是小写“u”)就是宇宙模型。它们有的能说明现实宇宙(英文词首字母是大写“U”)的某些事,有的却什么也说明不了。 有些方程式比较容易解,研究这些模型的行为只需要一支铅笔、几张纸,再加点儿智力就行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是这样发现了广义相对论方程式预言的宇宙膨胀;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和其他人也是这样发展了对相对论允许的各种宇宙的认识。 其他宇宙模型考虑了更多的细节和更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的方程式只能借助高速电子计算机求解。但我们宇宙有一个既奇妙又可能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看来可以很好地用爱因斯坦方程式的最简单解来描述——爱因斯坦自己就说过,“关于宇宙的最不可理解的事就是宇宙是能够理解的”。 以不带宇宙学常数的爱因斯坦方程式为基础的三组最简单宇宙模型,是以它们描述的宇宙最终命运来划分的。开宇宙是始于大爆炸并永远膨胀下去的宇宙;闭宇宙是始于大爆炸、膨胀到一个确定大小然后坍缩为大崩塌的宇宙;平坦宇宙正好在前两者的分界线上,它永远膨胀但越来越慢,在终结状态下永久“徘徊”而不坍缩。闭宇宙模型的一个变种是,大崩塌由“反冲”取代,因而宇宙重复地膨胀和坍缩。虽然我们的宇宙可能是开的,也可能是闭的,但它却难以同平坦宇宙区分开。 增加一个宇宙学常数,就可以创造更复杂的模型。有一个模型起始于无穷大,收缩到有限大小,然后再次膨胀;另一个模型从大爆炸开始向外膨胀,然后膨胀减慢以至停止,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停留任意长的时间,然后再次膨胀。还提出过其他一些模型。但这些奇异的模型被认为同现实宇宙没有多少关系。另见减速因子、稳恒态假说。"}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恒星大气的吸收和散射", "content": "恒星大气的吸收和散射(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of stellar atmosphere ),恒星大气是由无数原子、离子、电子和分子组成的体系。这些粒子既可发出辐射,也可吸收辐射。我们观测到的恒星光谱是整个恒星大气层的发射和吸收累加的结果。恒星大气的吸收有两种:在较宽的、连续的频率范围内使辐射减弱的过程称为连续吸收;只在谱线的频率范围内减弱辐射的过程称为线吸收。在恒星大气的能量平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前者,因而这里只讨论连续吸收。\n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人们对恒星大气吸收的知识十分贫乏,不得不假定恒星大气物质的吸收本领在所有波长上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灰色大气”假设。“灰色大气”无法解释恒星光谱能量按波长的分布和跳变的特征。 \n量子力学为研究恒星大气吸收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恒星的光谱特征和恒星大气的物理性质,已经明确连续吸收主要是由原子的束缚-自由跃迁、自由-自由跃迁、分子的吸收以及电子和原子的散射引起的。\n\n原子的束缚-自由跃迁和自由-自由跃迁\n原子的束缚-自由跃迁,专指由吸收辐射引起的束缚-自由跃迁,即光致电离过程。当原子吸收能量大于原子结合能的光量子时,它就离解为离子和电子,这就是光致电离。设原子处于某一能级i,xi为i能级的原子结合能;设vi=xi/h,h为普朗克常数,原子只有吸收频率v>vi的光量子才能电离。因此,从该能级发生的光致电离,会在v>vi的区域产生连续吸收带。这里,vi称为带头频率。由于各能级的结合能不同,带头频率也各异。以最简单的氢原子为例,基态原子(能级主量子数n=1)的光致电离将在赖曼系限外(λ<912埃)产生连续吸收;第一激发态(n=2)的原子将在巴耳末系限外(λ<3646埃)产生连续吸收;n=3状态的原子将在帕邢系限外(λ<8204埃)产生连续吸收等等(见图1)。由于原子可以处在各个不同的能级,相应地产生不同的连续吸收带。我们在考虑任一频率处连续辐射的减弱时,应该把带头频率在其红端的所有吸收带都迭加起来。当然,在迭加中还要考虑处在各个状态的原子数目。\n\n\n\n\n\n自由-自由跃迁是指自由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场里可以从一个自由状态跃迁到另一个自由状态。如果从能量较低的自由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自由态,就要吸收辐射场的能量,产生连续吸收。\n束缚-自由跃迁和自由-自由跃迁可以发生于各种各样的原子,其中几种比较重要的原子是:\n① 氢原子 氢原子在恒星大气里含量最丰富,它的吸收作用首先受到重视。1936年门泽尔和皮克利斯用量子力学算出了氢原子光致电离和自由-自由跃迁过程的吸收系数。吸收系数是用来表征物质吸收辐射的能力的物理量。图2绘出了中性氢原子的束缚-自由跃迁吸收系数,分别绘出主量子数 为n=1,2,3,4,5的氢原子的吸收系数。图中吸收系数的单位是10-17厘米2。\n\n\n\n\n\n虽然恒星大气里的氢原子很多,但它在晚型星里的吸收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因为这时它们基本上处于基态,只能对赖曼系限外的紫外辐射起吸收作用。在晚型恒星的能量平衡中,紫外区域并不重要;而对于太阳型恒星,则需要考虑氢原子在紫外区的吸收。至于A型、B型星,一方面,中性氢的激发态原子数目增多,可以对光谱在可见光区里进行吸收;另一方面,在能量平衡中,中性氢的吸收也起重要作用。所以,对A型、B型星,中性氢原子成为主要的吸收体。\n② 负氢离子 由一个中性氢原子和一个跟它连在一起的电子所组成的体系称为负氢离子,符号是H-。氢原子的电子不能完全屏蔽原子核的电场,所以氢原子仍可吸引一个电子并与之结合而形成负氢离子。\n1939年维尔特首先指出:负氢离子吸收对中型光谱(见恒星光谱分类)的重要性。1946年昌德拉塞卡第一次成功地计算了负氢离子的束缚-自由跃迁和自由-自由跃迁确定的吸收系数。六十年代又有几个人改进了计算,求出负氢离子基态的束缚能为0.754电子伏,对应的带头波长是16450埃;在波长小于16450埃时,由束缚-自由跃迁确定的吸收系数随波长的变化近于抛物线关系,在8500埃处吸收系数有一极大值。图3给出负氢离子束缚-自由跃迁吸收系数,单位是厘米2,它是对于一个离子和单位电子压力给出的。\n负氢离子的形成要求恒星大气中有大量的中性氢原子和自由电子。在晚型恒星里,由于自由电子较少,负氢离子的作用是不重要的。至于光谱型为中型的恒星,负氢离子的数量较多,它的吸收就成为主要的了。当温度增高时,负氢离子就要离解为氢原子,负氢离子的吸收作用也就被氢原子的吸收所取代。\n③ 氦原子和负氦离子 氦原子的吸收系数已由黄授书、戈德堡和上野季夫等计算过。\n氦的电离电势很高(24.58电子伏),对应于从基态电离的带头波长是504埃,只有在O型、B型恒星的远紫外区才需要考虑它的作用。\n和负氢离子完全类似,氦原子可以和一个电子结合,形成负氦离子。负氦离子只有一个稳定的束缚态。它的束缚能为19电子伏。负氦离子的束缚-自由跃迁是不重要的,但自由-自由跃迁是重要的,特别是对较冷的恒星大气的长波区域。麦克道尔等在1966年和T.L.约翰在1968年都计算出负氦离子的吸收系数。\n\n\n\n\n\n④ 金属原子 金属原子的吸收系数过去是用类氢原子的方法来计算的,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六十年代以来,采用量子数亏损方法,重新计算了金属原子的吸收系数。\n金属原子的吸收在晚型恒星光谱里能起一定的作用,在太阳光谱的紫区和紫外区也要加以考虑。至于在早型的恒星里,由于金属原子的电离,它的吸收作用很快减弱了。\n\n分子的离解、电离和分子带的吸收\n分子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组成。每个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离解能D。如果分子吸收光量子的能量大于D,分子就会离解为原子,多余的能量成为原子的动能。所以,分子的离解可以在v>D/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光频率)。其次,如果分子吸收光量子时,它的电子从束缚态跃迁到自由态,这就是分子的电离。分子的电离和原子的电离类似,也会产生连续吸收。至于分子带的吸收,本质上是分子的分立能级之间的跃迁,只是因为分子的能级是由多个自由度(分子的振动、转动和电子的运动)的能量确定,有密集的能级,分子光谱才呈现为带光谱。它们会对连续辐射起减弱作用。\n在晚型恒星大气里,由于温度比较低,存在大量的中性和带电的分子。比较重要的有:H2、H2+、H3-、N2、O2、CO2、CN-、C3-、H2O-等。对一些分子的吸收系数已有计算结果。\n\n自由电子的汤姆孙散射和氢原子的瑞利散射\n根据经典电动力学,当某个频率的外来电磁波投射到自由电子(或束缚电子)上时,电子在电磁波的作用下会以同样的频率作强迫振动(或在原来振动上迭加强迫振动),同时不断向各个方向发出该频率的次波,这种现象叫作汤姆孙散射。自由电子的散射和氢原子(具有束缚电子)的瑞利散射都是连续吸收的源泉。已经知道,自由电子能够散射任何频率的辐射,自由电子的汤姆孙散射截面Se,也就是以一个自由电子来计算的散射系数,它等于 \n\n\n\n\n\n与波长无关。而氢原子的瑞利散射系数\n\n\n\n\n\n式中λ用埃表示。这表明波长愈短,氢原子 的 散射作用愈大。自由电子 散射作用依赖于自由电子 的数量。在O型、早B型 恒星 的 大气 和A型、B型巨星 的 大气里,有大量 的自由电子,自由电子 散射 的作用在这些 恒星 的 大气里是主要 的。而氢原子 的瑞利 散射,能较有效地 散射太阳型 恒星 的紫外辐射。\n可以把上述几种连续吸收过程按照性质的不同分为两大类:真吸收和散射。原子的束缚-自由跃迁和自由-自由跃迁是真吸收过程。因为这些过程都先把辐射能变为热能(电离能或自由电子动能),然后又在别的频率上辐射出去。自由电子的汤姆孙散射和氢原子的瑞利散射都属于散射过程,因为这两个过程都不把辐射能变为热能,也基本上不改变辐射的频率,只是改变了辐射的方向。分子的吸收比较复杂,有真吸收成分,也有散射的成分。对于真吸收过程,在局部热动平衡下发射系数与吸收系数之比符合基尔霍夫定律。对于散射过程,发射系数和散射系数的关系可以由单色辐射的能量平衡关系给出。上述恒星大气的真吸收和散射都能使连续辐射减弱,是连续吸收的主要根源。\n在恒星大气里,辐射的吸收往往不是取决于一种过程,而是取决于多种过程。因此,需要把全部过程引起的吸收都考虑在内,才好计算总吸收系数。最早计算总吸收系数的工作是薇坦斯于1951年进行的。1965年博德用了这些年来改进了的吸收系数,重新计算了总吸收系数。艾伦已把他的计算结果收入1973年版的《物理量和天体物理量》一书中,但没有计及近年来发现的铁丰度的增加。\n总之,在最冷的M型、N型、R型恒星里,辐射的吸收由分子和负氢离子确定,金属原子和负氦离子的吸收也起一定的作用。在太阳型恒星里,在光谱的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吸收的主要源泉是负氢离子,在λ<4000埃的区域,除了负氢离子外,还有H2+的吸收、氢原子巴耳末系限外的吸收、氢原子的瑞利散射和金属原子的吸收。在A型和B型星里,辐射的吸收主要由氢原子确定,在巨星、超巨星的大气里,还应考虑自由电子的散射。在最热的O型和早B型的恒星大气里,氢原子、氦原子的吸收和自由电子散射是重要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恒星摄谱仪", "content": "恒星摄谱仪( stellar spectrograph ),将来自恒星的光线展开成光谱,并将光谱拍摄在天文底片上的光学仪器。它可用来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运动规律,是天体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图1为一种平面光栅摄谱仪的光学系统:狭缝置于望远镜焦面上。穿过狭缝的光,经准直镜变成平行光射到光栅上。不同波长的光被光栅衍射到不同方向,经照相镜会聚成光谱,再由焦面处的照相底片拍摄下来。选择狭缝宽度应使它在光谱面上的像宽相当于底片分辨率(约0.02毫米)。狭缝后面安置滤光片,用来隔离级次重迭的光谱。准直镜和照相镜大多采用反射或折、反射系统。在小型摄谱仪中,也有采用棱镜作为色散元件的。在观测角直径很小的天体(如恒星)时,光谱成沿色散方向的一条线,难于分辨和测量,须借助适当机构,使星像沿狭缝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将光谱展成带状。天体光线通常照亮狭缝中部,狭缝两端被比较光源照亮。在天体光谱两侧拍摄出比较光谱,借以精确测定天体谱线的波长。图2是牧夫座ξ的光谱照片。此外,为了测定光谱上各点的相对强度,常用发射连续光谱的光源,通过阶梯减光片和相应色散系统,在底片上拍摄出一系列强度定标光谱。 \n\n\n\n\n\n图2 牧夫座ξ的光谱(上下是铁的比较光谱) \n\n\n恒星摄谱仪观测的对象都比较暗弱,所以需要大口径望远镜收集足够的光,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摄谱仪的聚光能力,例如尽可能减少光学元件数目,采用多层膜技术,以提高光学透射和反射率,设计强光力照相机,使用底片敏化技术等。此外,应采用大面积闪耀(定向)光栅。目前已能刻划出面积达400×600毫米2的大光栅。在色散度较高的光谱观测中,狭缝宽度比星像直径小得多,使用像切分器可将星像切成若干窄条送入摄谱仪,从而提高仪器的集光能力。\n摄谱仪的色散度,视天体亮度和研究目的而定。亮星可用高色散(可达1埃/毫米)作详细研究。暗星或星系一般只能用低色散(如200埃/毫米)。高色散摄谱仪大而重,通常固定在折轴焦点位置,光学元件一般置于折轴焦点摄谱仪室内的水泥基墩上。中等或低色散摄谱仪小而轻,置于卡塞格林焦点或主焦点位置,随望远镜的运转不断改变其空间位置。它们的结构应异常牢固,将自身的重力变形减小到最低程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有的卡塞格林焦点摄谱仪采用中阶梯光栅作为色散元件,获得相当于折轴焦点摄谱仪的线色散。为避免长时间曝光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摄谱仪应采取隔热保温措施(见折轴望远镜、卡塞格林望远镜、主焦点系统)。\n现代摄谱仪还采用单级或多级像增强器或其他光电成像器件作为光谱探测器,这就成为像管摄谱仪。它能以比照片高得多的速度或色散度(每毫米几埃甚至零点几埃)记录暗弱天体光谱。除有缝摄谱仪外,还经常采用无缝摄谱仪、物端棱镜和非物端光栅来拍摄低色散恒星光谱。"}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Α过程", "content": "α过程,B2FH理论(元素合成理论)中的一种过程。1957年,伯比奇夫妇、福勒和霍伊尔提出元素在恒星中合成的假说时,曾经认为:通过α 过程,α 粒子与 20Ne(氖同位素)相继反应,可以生成24Mg、28Si、32S、36Ar、40Ca(镁、硅、硫、氩、 钙的同位素)等核子数为4的整数倍的原子核。现在α过程已经成为过时的术语,它已经被碳燃烧、氧燃烧和硅燃烧等过程所取代。"}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宇宙", "content":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n 宇宙(汉语拼音:Yuzhou;英语:Universe),一般当作天地万物的总称。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对于这一体系的整体解释构成了宇宙论。世界上最早把空间和时间统一为宇宙的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子和尸子,他们都提出了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合为宇宙。\n 《文子·自然》:“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n 《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n 二字连用,始见于《庄子·齐物论》曰:“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n 可见在中国古代先人创造宇宙这一词汇的时候已经把时间和空间统一看待,并为宇宙。\n 人类很早就开始思考宇宙,但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地球当成是宇宙的中心。事实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要比人们想象的还要低下得多:它只不过是一颗行星,只是围绕着一颗普通恒星太阳运行的八大行星之中的一颗。连同其它已被认识的行星系统,太阳带着它的行星家族与其它两千多亿颗恒星一同位于一个被称为星系或恒星系的恒星集团中,我们称这个星系为银河系。银河系又连带附近的约三十个星系一起构成一个星系团,称为“本星系(群)”。本星系附近还有几十个类似的星系集团,这些星系团的中心又有一个由两千五百多个星系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巨大星系集团——室女星系团。上述所有这些星系团又进一步组成了一个更为巨大的星系系统——本超星系团。而在可观测的宇宙中,有数百个这样的超星系团。\n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根据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建立了关于宇宙的现代科学理论,称为宇宙学。\n 宇宙是物质世界,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在空间上无边无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宇宙是多样而又统一的。它的多样性在于物质的表现形态;它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扩展到河外星系、星系团乃至总星系。人们的视野已达到一百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有人把总星系称为“观测到的宇宙”、“我们的宇宙”;也有人把总星系称为宇宙。宇宙天体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有密集的星体状态,有松散的星云状态,还有辐射场的连续状态。各种星体千差万别,它们的大小、质量、密度、光度、温度、颜色、年龄、寿命也不相同。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球状体是在形成中的星体,O型星、B型星是年轻恒星,主序星(包括太阳)是中年恒星,白矮星和中子星是老年恒星。每个天体都有它的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但作为总体的宇宙则不生不死,无始无终。\n 根据相对论,信息的传播速度有限,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发生宇宙膨胀的情况下,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区域中我们将只能收到一小部分区域的信息,其他部分的信息将永远无法传播到我们的区域。可以被我们观测到的时空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可见宇宙”或“我们的宇宙”。应该强调的是,这是由于时空本身的结构造成的,与我们所用的观测设备没有关系。\n 宇宙大约是由4%的普通物质,23%的暗物质和73%的暗能量构成。\n\n目录\n\n1 宇宙的历史\n2 宇宙年龄\n3 宇宙的大小\n4 宇宙的形状\n5 宇宙的命运\n6 宇宙观\n\n6.1 神话和宗教的宇宙观\n6.2 佛教宇宙观\n6.3 哲学分析宇宙概念\n6.4 宇宙观念的发展\n\n\n7 宇宙图景\n\n7.1 层次结构\n7.2 宇宙是否有限\n7.3 宇宙有中心吗\n7.4 宇宙中是否有第二个太阳系\n\n\n8 宇宙大爆炸理论\n\n8.1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缺陷\n8.2 电磁宇宙设想:新兴的宇宙理论\n8.3 反大爆炸论者的声音\n\n\n\n\n宇宙的历史\n 现代物理宇宙学一般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即约137.3亿(±1%)年前由一个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状态膨胀而来。对于大爆炸以前的宇宙,目前只有一些猜测性的理论。而最新的研究则认为宇宙年龄为156亿年,但是这个说法还未得到公认。对于大爆炸以后的宇宙,则可以用较成熟的理论加以描述。一种典型的理论是:\n 10-43秒: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n 10-35秒:宇宙由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构成,强相互作用、引力与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分开。\n 10-5秒:电子形成,宇宙主要包括光子、电子和中微子,温度约1000亿度。\n 10秒: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氦等原子核,温度30亿度。\n 35分钟:形成原子核的过程(核融合,nucleosynthesis)停止,温度3亿度。\n 30万年: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为原子。物质和辐射脱耦,大爆炸辐射的残余成为今天的3K微波背景辐射。\n 4亿年:第一批恒星形成。\n 20亿年:星系形成。\n 50亿年:太阳系形成。\n 目前宇宙还在继续膨胀之中,这在观测上为哈勃定律所概括。\n\n宇宙年龄\n 宇宙年龄超乎想像 可能经历过多次大爆炸\n 宇宙年龄定义:宇宙年龄(age of universe)宇宙从某个特定时刻到现在的时间间隔。对于某些宇宙模型,如牛顿宇宙模型、等级模型、稳恒态模型等,宇宙年龄没有意义。在通常的演化的宇宙模型里,宇宙年龄指宇宙标度因子为零起到现在时刻的时间间隔。通常,哈勃年龄是宇宙年龄的上限,可以作为宇宙年龄的某种度量。\n \n 科学家利用望远镜观察最老的星球上的铀光谱,从而估计宇宙的年龄是一百二十五亿年。科学家对宇宙(Universe)的年龄有不同的估计,根据不同的宇宙学模型(cosmologicalmodels),科学家估计宇宙的年龄是介乎一百亿至一百六十亿之间;2001年科学家利用南欧洲天文台(EuropeanSouthernObservatory)的望远镜,观察一颗称CS31082-001的星球,量度星球上放射性(radioactive)同位素(isotope)铀-238(Uranium-238)的光谱(spectrum),从而计算出这星球的年龄是一百二十五亿年,这个估计的误差大约三十亿年,是亦即是说,宇宙的年龄至少有一百二十五亿年,这是科学家第一次量度太阳系(SolarSystem)以外铀含量的研究。\n 科学家解释说,这个方法和在考古学(archaeology)上使用碳-14(Carbon-14)同位素量度物质的年龄一样,铀-238同位素的半衰期(half-life)是四十四亿五千万年;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element)自动蜕变成为其他元素,至它本身剩下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n 科学家指出,在宇宙开始时,大爆炸(BigBang)会产生氢(hydrogen)、氦(helium)和锂(lithium)等元素,而比较重的元素是在星球内部产生,当大质量星球死亡时,含有重元素的物质会散布到周围的空间,然后和下一代个的星球结合;其实,地球上黄金(gold)也是从爆炸了的星球而来的。\n 因此,愈老的星球上的重元素,也会愈少,科学家认为,一些比较老的星球的重元素含量,只有太阳(Sun)的二百分之一。科学家曾经尝试利用钍-232(Thorium-232)同位素来估计宇宙的年龄,钍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与中子(neutron)接触时会引起核分裂,产生原子能源(atomicenergy),不过,钍的半衰期是一百四十亿五百万年,半衰期比较铀-238长,因此,估计的误差也比较大。\n\n宇宙的大小\n 公元100年左右的东汉时代,当时伟大的科学家张衡最早提出了“过此而往者,未知或知也。未知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和“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观点。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由空间和时间构成的宇宙大小是无限的观念。而目前关于宇宙是否无限的问题还有争议。如果整个宇宙的空间部分是有限的,那么可以用一个距离来表示。对于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来说,这就是三维空间的曲率半径。但是,即使宇宙整体是无限的,宇宙的可观测部分仍是有限的:由于相对论限定了光速为宇宙中信息传播的最高速度,如果一个光子从大爆炸开始传播,到今天传播的固有距离为93亿光年,由于宇宙在膨胀,相应的共动距离约为其3倍,具体数值与宇宙学参数有关,这一距离称为今天宇宙的粒子视界。\n 另一个在物理学数量级估计中常用来表示宇宙大小的距离称为哈勃距离,是哈柏常数的倒数乘以光速,其数值约为1.29×1028厘米,也恰为93亿光年。科普和科技书籍中所说的宇宙的大小常指这个数值。哈柏距离可以理解为四维时空的曲率半径。\n\n宇宙的形状\n 宇宙的形状是宇宙学中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说就是:“哪一个三维形状才能最好地代表宇宙的空间结构?”\n 首先,宇宙到底是不是“平坦空间”,即大范围内遵守欧氏几何的空间还未清楚。目前,大部分宇宙学家认为已知宇宙除了大质量天体造成的局部时空褶皱,是基本平坦的-就像湖面是基本平坦但局部有水波一样。最近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结果也肯定了这一认识。\n 其次,尚未清楚宇宙是否是多重连接。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没有空间边界的,然而其空间大小可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通过二维的概念类推:一个球面没有边界,但是它的面积是有限的(4πR2)。它是一个在三维空间有固定曲率的二维表面。数学家黎曼发现了四维空间中一个与此类似的三维球形“表面”,其总体积为有限(2π2R3)但三个方向都朝第四个维度弯曲。他还发现了一个“椭圆空间”和“圆柱形空间”,后者的圆柱形两头互相连接但没有弯曲圆柱本身-这一现象在普通的三维空间是不可想象的。类似的数学例子还有很多。\n 如果宇宙真是有限但无边界的话,人沿着宇宙中一条任意方向的“直线”走下去,最终会回到出发点,其路线长度可认为是宇宙的“直径”(这个直径是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所无法想象的,因为它一定要比我们所见的宇宙部分大得多)。\n 宇宙有可能具有多重连接的拓扑学结构。如果这些结构足够小的话,人类,就如同在挂了多面镜子的房间里,可能在不同方向看到同一天体的多个影像。而实际的天体数量就会比观测所见少。从这个角度讲,星体和星系应该称作“所观的影像”才合适。这个可能,至今没有被彻底否定,但最近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结果认为是很不可能的。\n\n宇宙的命运\n 根据天文观测和宇宙学理论,可以对可观测宇宙未来的演化作出预言。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的膨胀满足弗里德曼方程。多年来,人们认为,根据这一方程,物质的引力会导致宇宙的膨胀减速。宇宙的最终命运决定于物质的多少:如果物质密度(1)超过临界密度,宇宙的膨胀最后会停止,并逆转为收缩,最终形成与大爆炸相对的一个“大坍缩”(big crunch);如果物质密度(2)等于或(3)低于临界密度,则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另外,宇宙的几何形状也与密度有关: 如果(1)密度大于临界密度,宇宙的几何应该是封闭的;如果(2)密度等于临界密度,宇宙的几何是平直的;如果(3)宇宙的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宇宙的几何是开放的。并且,宇宙的膨胀总是减速的。\n 然而,根据近年来对超新星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天文观测,虽然物质的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宇宙的几何却是平直的,也即宇宙总密度应该等于临界密度。并且,膨胀正在加速。这些现象说明宇宙中存在着暗能量。不同于普通所说的“物质”,暗能量产生的重力不是引力而是斥力。在存在暗能量的情况下,宇宙的命运取决于暗能量的密度和性质,宇宙的最终命运可能是无限膨胀,渐缓膨胀趋于稳定,或者是与大爆炸相对的一个“大坍缩”,或者也可能膨胀不断加速,成为“大撕裂”。目前,由于对暗能量的性质缺乏了解,还难以对宇宙的命运做出肯定的预言。\n\n宇宙观\n神话和宗教的宇宙观\n 19世纪法国科普作家C.Flammarion书中的木刻插图:旅行家以天球中探出头来,探索宇宙运行的机制\n 从“宇宙”的构成,来解释“宇宙”这种存在,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n 起初古人不愿意承认有其他世界的可能性,甚至认为“山后面没有人”,更不用说到宇宙了。但在地球上探险和征服的活动频繁下,又见到新奇的世界甚至星座的变化,从而想像宇宙整体,虽然这些宇宙观主要是纯思辨的产物,但客观上对于后来探险和观测活动是起了指导的作用。\n\n佛教宇宙观\n 佛经中,大的空间叫佛刹、虚空,小的叫微尘,统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有无数个世界。集一千个一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n 《起世经》中记载:“佛言。比丘。如一日月所行之处。照四天下。如是等类。四天世界。有千日月所 照之处。此则名为一千世界。诸比丘。千世界中。千月千日千须弥山王。四千小洲。 四千大洲。四千小海。四千大海。……(略)……一切世间。各随业力。现起成立。诸比丘。 此千世界。犹如周罗。名小千世界。诸比丘。尔所周罗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 诸比丘。如此第二中千世界。以为一数。复满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诸比丘。此三千大千世界。同 时成立。同时成已而复散坏。同时坏已而复还立。同时立已而得安住。如是世界。周 遍烧已。名为散坏。周遍起已。名为成立。周遍住已。名为安住。是为无畏一佛刹土 众生所居。”\n\n哲学分析宇宙概念\n 有些宇宙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唯一的宇宙;大爆炸不是在宇宙空间的哪一点爆炸,而是整个宇宙自身的爆炸。但是,新提出的暴涨模型表明,我们的宇宙仅是整个暴涨区域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暴涨后的区域尺度要大于1026 厘米,而那时我们的宇宙只有10厘米。还有可能这个暴涨区域是一个更大的始于无规则混沌状态的物质体系的一部分。这种情况恰如科学史上人类的认识从太阳系宇宙扩展到星系宇宙,再扩展到大尺度宇宙那样,今天的科学又正在努力把人类的认识进一步向某种探索中的“暴涨宇宙”、“无规则的混沌宇宙”推移。我们的宇宙不是唯一的宇宙,而是某种更大的物质体系的一部分,大爆炸不是整个宇宙自身的爆炸,而是那个更大物质体系的一部分的爆炸。因此,有必要区分哲学和自然科学两个不同层次的宇宙概念。哲学宇宙概念所反映的是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自然科学宇宙概念所涉及的则是人类在一定时代观测所及的最大天体系统。两种宇宙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随着自然科学宇宙概念的发展,人们将逐步深化和接近对无限宇宙的认识。弄清两种宇宙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坚持宇宙无限论,反对宇宙有限论、神创论、机械论、不可知论、哲学代替论和取消论,都有积极意义。\n\n宇宙观念的发展\n 宇宙超圆定理: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界的?\n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也有一些人认为,地球只是一只龟上的一片甲板,而龟则是站在一个托着一个又一个的龟塔……\n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被证实。\n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 太阳系的主要成员。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伽利略·伽利雷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I.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n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乔尔丹诺·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H.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J.H.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n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n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n 宇宙演化观念的发展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n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G.L.L.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彗星与太阳掠碰导致形成行星系统的太阳系起源说;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则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现代探讨太阳系起源z的新星云说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n 1911年,E.赫茨普龙建立了第一幅银河星团的颜色星等图;1913年,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则绘出了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即赫罗图。罗素在获得此图后便提出了一个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先收缩进入主序,后沿主序下滑,最终成为红矮星的恒星演化学说。1924年,亚瑟·斯坦利·爱丁顿提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n 1937~1939年,C.F.魏茨泽克和贝特揭示了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原子核反应。这两个发现导致了罗素理论被否定,并导致了科学的恒星演化理论的诞生。对于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较迟,目前普遍认为,它是我们的宇宙开始形成的后期由原星系演化而来的。\n 1917年,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G.D.弗里德曼发现,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从此,许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标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n\n宇宙图景\n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像布一样的、不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n\n层次结构\n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共有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目前已被从行星里开除,降为矮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26颗。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直径约140万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14万千米。太阳系的大小约120亿千米(以冥王星作边界)。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3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现已观测到大约有10亿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n宇宙超圆定理: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界的?\n\n宇宙是否有限\n 宇宙中每一圆盘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星系”\n 前人曾认为宇宙是范围并不很大的球状天体,其中包含着地球以及其他一些形体较小的发光体。直至公元1700 年以前,这种理论在天文学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使在哥白尼发现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之后,人们仍持同样的观点,只是把“宇宙主宰”这一光环又赠给了太阳而已,而宇宙的基本定义仍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天空仍旧是天上的“球”,里面有许多星星,不过,它包括的主体是太阳,相比之下,地球要逊色得多。\n 开普勒的椭圆型轨道的思想废除了星体是“透明的球体”这一谬论,但是却仍然保留了星体是“最外层天体球”这一说法。感谢卡西尼的研究成果,他揭开了太阳系的真实面目,从而证明了太阳系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而这也只是将人们脑海中宇宙的边界扩大了而已。\n 直至哈雷于1718 年发现了恒星也是运动着的球体这一事实后,天文学家们才开始重新认真地认识宇宙。当然,即使所有星体都在移动,宇宙仍有可能是有限的,而所有的星体也都有可能在进行着极其缓慢的移动。但是为什么有的星体的运动速度之快足以被人们观察到,而正是这些星体才能发出比较明亮的光线呢?\n 关于这一问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某个星体由于具有较大的形体,从而能放射出比较明亮的光线,同时由于其体积较大,造成宇宙对它的束缚产生了困难,从而导致了它的移动。当然,这只是一种特定的假设,但这种全新的设想对于解开有关谜团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即使其很难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验证,或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问题。\n 另一方面,有些星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有可能相对来说比较近,因此看上去就可能显得比较亮一些。再者,如果所有星球移动的速度是相同的,那么距地球越近,往往就显得运动得更快一些。这一点与实验室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是相符的。这一现象是以解释运动越快的星体其亮度越高的原因。那相对比较昏暗的星球其实也处于运动状态,但由于它与地球间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因此即使经过几个世纪的观测也无法察觉到它的位置的变化,但这一变化却有可能在数千年的过程中被观测到,这的确需要人们一代一代不懈的努力。\n 如果各个星体与太阳系间的距离各不相同,那么宇宙就应该是无限的,而众多的星球则会像蜂群一样遍布于宇宙的各个角落。直至1718 年,人们才意识到这一点而摒弃了宇宙有限论,从此,一幅广阔无垠而壮丽非常的宇宙画卷终于展现在人们的眼前。\n\n宇宙有中心吗\n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绕着太阳旋转。银河也有中心,它周围所有的恒星也都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那么宇宙有中心吗?一个让所有的星系包围在中间的中心点?\n 看起来应该存在这样的中心,但是实际上它并不存在。因为宇宙的膨胀一般不发生在三维空间内,而是发生在四维空间内的,它不仅包括普通三维空间(长度、宽度和高度),还包括第四维空间——时间。描述四维空间的膨胀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推断气球的膨胀来解释它。\n 我们可以假设宇宙是一个正在膨胀的气球,而星系是气球表面上的点,我们就住在这些点上。我们还可以假设星系不会离开气球的表面,只能沿着表面移动而不能进入气球内部或向外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把自己描述为一个二维空间的人。\n 如果宇宙不断膨胀,也就是说气球的表面不断地向外膨胀,则表面上的每个点彼此离得越来越远。其中,某一点上的某个人将会看到其他所有的点都在退行,而且离得越远的点退行速度越快。\n 现在,假设我们要寻找气球表面上的点开始退行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已经不在气球表面上的二维空间内了。气球的膨胀实际上是从内部的中心开始的,是在三维空间内的,而我们是在二维空间上,所以我们不可能探测到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同样的,宇宙的膨胀不是在三维空间内开始的,而我们只能在宇宙的三维空间内运动。宇宙开始膨胀的地方是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即亿万年以前,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可以获得有关的信息,而我们却无法回到那个时候。\n\n宇宙中是否有第二个太阳系\n 除了太阳系以外,宇宙中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太阳系吗?茫茫无际的宇宙,深藏着无数奥秘。有人曾设想,除我们的太阳系以外,还应有第二个、第三个太阳系。可是另外的“太阳系”具体在哪里?这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随着织女星周围发现行星系,有人认为已经找到了宇宙中的第二个“太阳系”,为寻找宇宙中其他许多“太阳系”提供了例证。\n 宇宙中的第二个“太阳系”是怎样发现的呢?1983年1月,美国、荷兰、英国三个国家成功地发射了红外天文卫星。后来,天文学家们利用这颗卫星意外地发现天琴座主星——织女星的周围存在类似行星的固体环。这次发现在世界上还是头一回。这一发现可以说是不同凡响的划时代的发现。\n 美国、荷兰、英国合作发射的卫星是世界第一颗红外天文卫星,主要用于探测全天的红外源,也就是对红外源进行登记造册。一般红外天文望远镜不能探出宇宙中的低温物体。因为大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气体大量吸收了来自宇宙的红外线及地球的热,又会释放互相干扰的红外线。红外天文卫星将装置仪器用极低温的液态氦进行冷却,所以才有了这次的发现。\n 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是全天第四亮星。直径是太阳的2.5倍,质量约是太阳的3倍,表面温度约为 10000℃,比太阳的表面温度(约 6000℃)高。织女星诞生于10亿年前,太阳诞生于45亿年前,相比之下织女星要年轻得多。地球大致是与太阳同时诞生的,若认为织女星的行星也跟织女星同时诞生,那么就可以视它的行星处在演化的初期阶段。\n 东京天文台和红外天文卫星的发现,看来可以说是行星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两个不同阶段,以及更正确地描写织女星的行星像,无疑是当前世界天文学界所面临的一大课题。\n\n宇宙大爆炸理论\n 威尔金森各向异性微波探测器观测到的宇宙第一束光线——宇宙大爆炸的余辉\n 宇宙大爆炸(Big Bang)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复杂的,现在只能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描绘过去远古的宇宙发展史。在这150亿年中先后诞生了星系团、星系、我们的银河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卫星等。现在我们看见的和看不见的一切天体和宇宙物质,形成了当今的宇宙形态,人类就是在这一宇宙演变中诞生的。\n\n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缺陷\n 根据大爆炸理论,星系连同其它所有的恒星和行星都产生于一个所谓有的奇异点。这个奇异点中集中了所有宇宙最原始的物质。而科学家们对这一奇异点物理参数的评估则是:温度为1031K,潜藏的能量密度为1098 尔格/立方厘米(作为比较,恒星内部最高温度为108 K,而中子星的物质密度为1015 克/立方厘米)。\n 我们很难想像,处于奇异点时期的宇宙到底是什么样。今天流行的宇宙超级结构理论认为,大爆炸后形成的微型黑洞遍及整个宇宙。这些黑洞的体积还没有一个原子核大,但其质量却相当于一个小行星。不久前还有信息称,美国宇航局计划于2007年发射一个高功率X射线望远镜GLAST。按照天文物理学家们的计算,该望远镜的敏感度足以发现微型黑洞的波动。宇宙超级结构理论将最终得到实验证实。\n “大爆炸”理论最大的缺陷就是无法回答大爆炸之前这一奇异的点来源于何方?大爆炸理论存在了100多年了,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理论的发展将把人们对宇宙诞生和灭亡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引向神创说。并不奇怪,教皇约安-帕维尔二世早就在其书信中称当代的宇宙论与《圣经》中的论述不谋而合。\n\n电磁宇宙设想:新兴的宇宙理论\n “斯隆3计划”绘制宇宙3D图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目前宇宙制图师正在绘制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宇宙3D图,它将揭示由宇宙大爆炸后所形成的起伏宇宙景像,同时为我们提供理解太空外形和暗能量自然属性的重要线索\n 近年来,我们关于电磁宇宙的设想则回答了诸多疑问。而电磁宇宙说的基本观点则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宇宙将永远存在;第二,宇宙间的所有物质在各种频率范围内都发生着能量交换--从超低频至超高频;第三,宇宙间的一切活动都是循环发生的(行星产生于黑洞,之后又浓缩成黑洞)并遵循着守恒定律(能量、电荷、物质)。\n 电磁宇宙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宇宙是一个超环面系统,其中的众多星系都由宇宙磁场连接在一起,螺旋形的超环面宇宙磁场控制着所有的星系流。各个星系群由黑洞带隔开,而黑洞带则是孕育和产生星系之处,部分科学家称之为星系“产房”。\n 根据电磁宇宙理论,黑洞造就了两种星系类型,一种由由负电子和质子构成物质世界,另一种则是由正电子和反质子构成所谓反物质世界。正是这两个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的物质和电荷差异形成了给予宇宙生命与发展的能量。\n 星系就是在宇宙磁场存在条件下诞生的,恒星系统和星系际物质的运动则形成了宇宙的强大的电流。正如地球大气中雷雨天的放电现象,黑洞中的放电现象便成就了众多星系的诞生和死亡。如果说地球上的放电现象是瞬间完成的,那么黑洞的放电现象则要持续数十亿年并最终决定在我们的周围会形成什么样的世界。\n 电磁宇宙理论认为,宇宙中的大爆炸其实就是星系的诞生过程。由于宇宙间存在着数不清的星系,所以可以推测,宇宙间的大爆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也就是说,宇宙间的星系诞生和灭亡每秒都在发生着。原子弹的爆炸就是这样一个实例。\n 冷战时期,每次原子弹试爆时美国人安装在卫星上的传感仪器都会对爆炸进行观测。原子弹爆炸总伴随着中子辐射。令科学家们惊讶的是,每次爆炸后仪器都会记录下不间断的中子辐射。后来天文学家们的研究显示,宇宙间每个区域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爆炸。\n 电磁宇宙理论的问世将使大爆炸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淡忘。因为物质和能量永远处于相互转换中,时间只不过是记录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的工具,事实上时间也是永恒的,生命的循环既没有始,也没有终。\n\n反大爆炸论者的声音\n 一封《致科学界的公开信》得到了34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签名,于2004年5月22日发表于英国的《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我们将它翻译过来,目的是让读者对大爆炸理论的人的论据有所了解。这封公开信被贴到网上后,又得到了185位科学家的网络签名(现在已四百多人了):\n 如今,大爆炸理论越来越多地以一些假设,一些从未被实证观察的东西作为自己的论据:暴胀、暗物质和暗能量等就是其中最令人震惊的一些例子。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就会发现,在实际的天文学观测和大爆炸理论的预言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矛盾。这种不断求助于新的假设来填补理论与实现之间鸿沟的做法,在物理学的任何其他领域中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这至少反映出这一来历不明的理论在有效性方面是存在着严重问题的。\n 然而,没能这些牵强的因素,大爆炸理论就无法生存。离开了暴胀之类的假设,大爆炸理论就无法解释实际观测中发现的同质的、各向同怀的宇宙背景辐射。因为那样的话,它就无法解释宇宙中相距遥远的各部分何以会有着相同的湿度并发出同量的微波辐射。离开了那种与我们20多年来辛苦努力在地球上观察到所有物质都格格不入的所谓暗物质,大爆炸理论的预言与宇宙中实际的物质密度就完全是矛盾的。暴胀所需的密度是核聚变所需的20倍,这也许可以作为大爆炸理论中较轻元素来源的一个理论解释吧。而离开了暗能量,根据大爆炸理论计算出来的宇宙年龄就只有80亿年,这甚至比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系中许多恒星的年龄还要小几十亿岁。\n 更重要的是,大爆炸理论从来没有任何量化的预言得到过实际观测的验证。该理论捍卫者们所宣称的成功,统统归功于它擅长在事后迎合实际观测的结果,它不断地在增补可调整的参数,就像托勒玫(Ptolme)的地心说总是需要借助本轮和均轮来自圆其说一样,其实,大爆炸论并不是理解宇宙历史的唯一方式。‘等离子宇宙论‘和’稳恒态宇宙模型论’都是对这样一个持续演化着的宇宙的假设,它们认为宇宙既无始也无终。这些模型,以及其他一些观点,也都能解释宇宙的基本现象,如较轻元素在宇宙中所占的比重、宇宙背景辐射以及遥远星系谱线红移量随着距离增加等问题,它们的一些预言还甚至得到过实际观测的验证,而这是大爆炸理论从未做到过的。大爆炸论的支持者们强辩说这些理论不能解释观测到的所有天文现象。但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它们的发展严重缺乏经费的支持。实际上,直到今天,这样一些疑问和替代理论都还不能被拿出来进行自由的辩论和检验。绝大多数的研讨会都在随波逐流,并不允许研究者们进行完全公开的观点交流。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说过,‘科学就是怀疑的文化’,而在今天的宇宙学领域,怀疑和异见得不到容忍,年轻学者们即使对大爆炸这一标准模型有任何否定的想法也不敢表达。怀疑大爆炸论的学者如果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就会失去经费资助。连实际的观测结果也要被筛选,要依据其能否支持大爆炸理论的标准来筛选。这样一来,所有不合标准的数据,比如谱线红移、锂元素和氦元素在宇宙中所占的比例、星系的分布等,都被忽视甚至歪曲。这反映出了一种日益膨胀的教条主义,完全不合乎自由的科学研究精神。如今在宇宙学研究领域,几乎所有的经费和实验资源都被分配给以大爆炸理论为课题的项目。科研经费来源有限,而所有主管经费分配的评审委员会都被大爆炸论的支持者们把持着。结果就造成了大爆炸理论掌握该领域的全面主导地位,这一局面与该理论在科学上的有效性毫无关系。只资助从属于大爆炸论的课题,这种做法抹杀了科学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必须持续不断地用实际观察来对理论加以检验的原则。这样一种束缚使任何探讨都无法进行,也使任何研究都无法进行,为了治疗这一顽症,我们呼吁资助宇宙学研究的机构将相当部分的经费留给那些替代性理论的研究课题,留给那些与大爆炸理论存在矛盾的实证观测。为避免经费分配不公的问题,掌管经费分配的评审委员会可以由非宇宙学领域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将经费公平地分配给针对大爆炸理论有效性进行的研究项目,以及其替代性理论的研究项目,这将能使我们以科学的方式找到关于宇宙历史演变的最可信的模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水内行星", "content": "水内行星(intra-Mercurial planet),设想中的轨道在水星轨道以内的大行星。19世纪中叶人们发现在扣除了其他行星的影响后,水星的近日点每世纪会向东前进43″,因受发现海王星启发,多数人认为这是因存在水内行星所致。法国天文学家U.勒威耶甚至几次作了预报,为它准备了“火神星”的名字。即使到今天,搜寻水内行星仍常是日全食观测的一个重要课题,1973年两个比利时天文学家声称发现了它。实际上,这种进动早在20世纪初A.爱因斯坦已用广义相对论作了圆满的解释,理论与观测十分吻合,因此现代天文学家基本上否认了它存在的可能。"}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半规则变星", "content": "半规则变星( semi-regular variable star ),脉动变星的一类,分为红半规则变星、黄半规则变星和金牛座RV型变星三个次型。它们的光变曲线外形和光变周期均呈现很大的不规则性,平均亮度恒定或有长周期变化。半规则变星的周期大约从几十天乃至若干年。总光变幅可达3~4个星等,通常多为1~2个星等。半规则变星是晚型的巨星或超巨星,光谱型从F型到S型均有。金牛座RV型变星、黄半规则变星和红半规则变星三者的光谱型依次更晚(见恒星光谱分类),平均光度也依次减弱。光谱型随光度变化而变化:在亮度极小时刻,有的出现氧化钛吸收带;在增亮阶段出现氢或硅发射线。金牛座RV型变星属星类Ⅱ,分布在银心和银晕中,在球状星团中也有一些。黄半规则变星和红半规则变星主要属星族Ⅰ,是银河系旋臂上的成员。在赫罗图上,半规则变星分布在巨星分支附近。金牛座RV型变星紧靠星族Ⅱ造父变星-室女座W型变星的右上方,绝对星等大致在-5~-7等之\n间。红半规则变星在金牛座RV型变星的右下方,绝对星等大致在-2~-5等之间。"}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视差", "content": "视差(parallax),观测者在两个不同位置看同一天体的方向之差。可用观测者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基线)在天体处的张角来表示。天体的视差与天体到观测者的距离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三角关系,因此能以视差的值表示天体的距离,而以此测定天体距离的方法称为三角视差法。在测定太阳系内天体的距离时,以地球半径为基线,所得视差称为周日视差。周日视差随着天体的高度变化而改变,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它的周日视差达到极大值,称为周日地平视差。当观测者位于赤道时,天体的周日地平视差具有最大值,称为赤道地平视差。在测定恒星的距离时,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长径(即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为基线,所得视差称为周年视差。假设恒星位于黄极方向时的周年视差称为恒星周年视差,简称恒星视差,用π表示。恒星视差只与恒星至太阳的距离有关,所以通常用π表示恒星距离。 所有恒星的π值都小于1″。由于太阳在空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称为长期视差,也称视差动。它取太阳在一年里所走过的距离为基线。"}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宇宙背景辐射", "content": "微波背景辐射(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微波辐射。又称宇宙背景辐射。1964年,美国科学家A.A.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使用贝尔电话实验室研制的6米喇叭形接收天线测量围绕银河系的银晕气体的射电强度时,发现总有消除不了的背景噪声。这种噪声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肯定来自宇宙空间。1965年,他们测得这些来自宇宙的波长为7.35厘米的微波噪声相当于3.5K。他们的论文发表后引起轰动,并为此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n 微波背景辐射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黑体谱。测量各个波段的微波背景辐射,可以得到它的谱。由于地球大气的干扰,对于小于0.3厘米的辐射,需要利用火箭、卫星等手段才能测到。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微波背景辐射具有温度为2.7K的黑体辐射谱,由此,它也习称为3K背景辐射。最近,宇宙背景探测器卫星的精确测量表明,背景辐射的温度为2.730K,几乎是严格的黑体谱。\n 微波背景辐射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极高度的各向同性性质。无论是小尺度上,还是大尺度上,微波背景辐射几乎是完全各向同性的。\n 微波背景辐射肯定来自宇宙空间。现在普遍认为,它是宇宙早期残留下来的辐射。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经历了由热到冷的演化。宇宙早期,温度极高,辐射具有黑体谱性质。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逐渐降低,到今天,温度应降至2.7K左右。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最强有力的支持之一。其他的宇宙模型,有的并未预言存在微波背景辐射,有的很难解释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对现代宇宙学有着深远影响,其意义可与河外星系的红移的发现相比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脉冲星", "content": "脉冲星(汉语拼音:mài chōng xīng),(pulsar),发射短周期脉冲信号的一类天体。1967年英国剑桥大学A.休伊什领导的一个小组,用他们专门设计的射电望远镜研究射电点源发出的射电波通过太阳风所发生的快速变化。休伊什的研究生S.J.贝尔注意到一种奇怪的信号每夜同样的恒星时出现,这表明信号源来自太阳系以外,和恒星一起移动;这种信号的另一特点是,它是一组均匀隔开的脉冲,周期为1.33733秒。已知天体中没有哪一个脉动如此快和如此规则。休伊什、贝尔等人排除了地外文明世界发出的信号的可能性以后,宣布发现了脉冲星。1968年美国T.戈尔德指出脉冲星实质上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中子星有很强的磁场,其自转轴与磁轴不重合,产生灯塔效应,从而观测到规则的脉冲信号。\n 已发现脉冲星约500个,脉冲周期从0.0015 秒到接近4秒。蟹状星云脉冲星周期为0.033秒,它不仅发射射电脉冲,也发射光学脉冲,而且其X射线和γ射线发射也是脉冲式的。观测表明,脉冲星的周期都在增长,这意味着中子星自转在减慢,转动能转变成辐射。\n\n2022年5月3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发布公报说,该机构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使用澳大利亚平方公里级射电望远镜阵列发现了一颗亮度极高的银河系外脉冲星。该团队认为,这是已知最亮的银河系外脉冲星。\n\n 澳大利亚科研机构说发现亮度极高的银河系外脉冲星。这张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5月3日提供的照片显示了MeerKAT射电望远镜视野中的那颗新发现的脉冲星。新华社发(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供图)\n 这张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5月3日提供的照片显示了星空下的位于南非的MeerKAT射电望远镜。新华社发(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供图)\n 这张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5月3日提供的照片显示了在黎明时拍摄的澳平方公里级射电望远镜阵列。新华社发(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供图)"}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冬至点", "content": "冬至点\n\n\n拼音:dōng zhì diǎn\n\n\n\n注音:ㄉㄨㄙ ㄓˋ ㄉㄧㄢˇ\n\n\n\n解释:地球倾斜自转又围绕太阳公转,于是太阳光对地球的直射点在分分秒秒的改变,当太阳光直射到地球南回归线的那一刻,地球在公转轨道的哪一点就是冬至点。因岁差的存在冬至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并不固定。每年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退行50.260角秒。\n\n\n\n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木星环", "content": "木星环(汉语拼音:mù xīng huán),木星环,是指围绕在木星周围的行星环系统。它是太阳系第三个被发现的行星环系统,第一个和第二个分别是土星环及天王星环。木星环首次被观测到是在1979年,由航海家一号发现及在1990年代受到伽利略号进行详细调查。木星环在25年来亦可以由哈勃太空望远镜及地球观察。在地上需要现存最大的望远镜才能够进行木星环的观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阿尔文学说", "content": "阿尔文学说( Alfvén's theory ),强调电磁作用的一种太阳系起源学说。1942年以来,瑞典学者阿尔文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太阳系起源的论文。1976年,他把主要的研究成果总结在与阿亨尼斯合著的《太阳系的演化》一书中。阿尔文认为,太阳系内的天体都是由一个高度电离的气体云形成的。太阳一形成就有很强的磁场,其周围的高温电离气体云(离太阳0.1光年处)因冷却而还原成中性态,并因太阳的吸引而下落。当下落的动能超过电离能时,由于碰撞而再度电离,并在离太阳一定距离处停止下落。根据各元素的电离电位,阿尔文算出在离太阳不同距离处先后形成大小不等四个物质云。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都分别由这四个云中的物质凝聚而成。阿尔文认为,规则卫星的形成过程同行星的相似,即在行星的周围也形成几个云,最后凝聚成规则卫星。\n阿尔文于1942年最先提出磁耦合机制并用来解释太阳系角动量特殊分布问题。他还推出行星自转周期存在等周律。1969年又提出了一个“喷流”的新概念。所谓喷流,是指一群运动轨道几乎相同的天体。他指出:来到中心天体周围的等离子体总是先凝聚成尘粒或星子,然后形成喷流,而喷流能俘获与它相遇的所有固体微粒和星子,在喷流中集聚成较大的天体,直至最后形成绕中心体转动的天体(行星、卫星、彗星)而离开喷流为止。阿尔文在小行星中找到了三个喷流。以后,有些人又发现了更多的喷流。"}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反照率", "content": "反照率(汉语拼音:Fan zhao lv;英语:albedo),表示物体反射光的能力的物理量。常用符号A表示,可定义为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强度之比,显然A<1。研究行星的反照率可以提供有关它们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况等信息,对于小行星、卫星,还可据此来推算它们的大小、形状等。在实际运用中,尚有多种略有差别的反照率,如几何反照率、平面反照率、邦德反照率等。而且,同一物体的A值与测定它的波长有关。九大行星中,水星的A最小(0.06),金星最大(0.76),地球居中(0.39)。"}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R过程", "content": "r过程( r-process ),中子快俘获过程,是B2FH理论(见元素合成理论)中提出的一种过程。当有大量中子可供利用时(如超新星爆发)通过核合成制造重元素的过程,简称r过程,r是rapid(快)的缩写。r过程依次发生中子俘获的时标比β衰变要迅速。一般在超新星爆发时会出现很强的中子流。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原子核俘获中子的概率高于β衰变概率,生成的核还没有来得及β衰变就又俘获了新的中子,这就形成原子核对中子的快速连续俘获,直到没有更多的中子为原子核所俘时为止。这样生成的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们又可通过连续的β衰变而形成各种富中子同位素才变成稳定核。r过程的关键是,核在来得及通过放出一个电子或其他途径发生衰变之前就俘获了好几个中子。这要求恒星的中心物质密度达到3×1020/厘米3个中子,这就是为什么只有超新星才具有r过程的条件,然而超新星的条件是短暂的。比铋重的所有元素和比铁重的富中子同位素都可由r过程产生。r过程的时标约为10~100秒。描述r过程有三个参数:每个重子的熵、电子所占份额的演化和动力学时标。近10年来理论工作集中于核心坍缩超新星爆发,特别是中微子加热围绕新形成的中子星的大气作为r过程的处所。"}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恒星磁场", "content": "恒星磁场( stellar magnetic field ),恒星本身和附近空间内存在的磁场。1946年美国人H.W.巴布科克用大望远镜折轴摄谱仪测出,室女座78星的磁场强度约为1 500高斯。这是除太阳外第一次测得的恒星的磁场。现已发现了100多颗磁场强度高达几千乃至几万高斯的恒星(太阳表面普遍磁场的强度仅约1~2高斯,而地球磁场更弱,约为0.5高斯)。\n所有恒星按理均应存在磁场,但大多数恒星视亮度太暗,表面场强又太小,很难精确测定。把具有强磁场的恒星称作磁星,并将磁场有变化的叫作磁变星。磁星几乎都是磁变星,且绝大多数是A型特殊星(即Ap型星),不仅磁场常有变化,光谱、视向速度和光度也都有相应的变化。另外,磁星的化学成分也具有某些与一般恒星不同的特征。为了解释这一系列的性质已提出几种磁星模型。比较成熟的斜转子模型认为,磁星的磁场本身是稳定的,但它的磁轴与自转轴的方向不一致,而且表面化学元素的分布也不均匀,因而磁场和光谱就都有周期性的变化。至于强磁场的来源,一般认为是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星际物质中的磁场被冻结并保留了下来。对于冻结在等离子体中的磁场,磁场强度与物质密度的2/3次方成正比。白矮星的密度很大(105~107克/厘米3),它的表面磁场高达105~108高斯。这时不仅其谱线会因塞曼效应而分裂成左旋与右旋两种圆偏振子线,甚至连续光谱也会被分解出左旋与右旋两种圆偏振成分,因而可用来测定磁场的强度。中子星的密度比白矮星高得多,磁场也应该强得多(约达1012高斯),20世纪70年代测得武仙座X–1的硬X射线谱线是走向验证这一理论的重要一步。普通恒星的绝大部分物质都处于高温等离子体状态,它们的物态、运动、结构和演化均与磁场有密切关系。在一般恒星(如太阳)内部,估计磁场高达105~107高斯,强磁场的存在会使恒星产生各种非热辐射,甚至是爆发性的辐射(如宇宙X射线爆发、宇宙γ射线爆发等)。强磁场还会产生不可忽视的磁压力。因此,磁场对恒星的辐射、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和演化都有巨大影响。"}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卫星", "content": "卫星(英语:satellite),是环绕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的卫星是月球。不过,如果两个天体的质量相当,它们所形成的系统一般称为双行星系统,而不是一颗行星和一颗天然卫星。通常,两个天体的质心都处于行星之内。因此,有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与冥卫一应该归类为单行星,但2005年发现两颗新的冥王星卫星,使问题复杂起来了。\n大部分已知的太阳系卫星,其中多数为不规则卫星。水星和金星不具有卫星,而木星和土星则有超过70颗卫星。\n\n 太阳系具有代表性的卫星和地球的大小比较\n最大的卫星是木卫三,半径2631千米,质量1.49×1023千克,比冥王星大得多;最小的卫星如火卫二仅几千米大。大的卫星通常为球形,小的有不规则形状。多数卫星的轨道是顺行的,但木卫八、木卫九、木卫十一、木卫十二、土卫九、海卫一却是逆行卫星。许多木卫、土卫、天卫的轨道也具有共面、同向、近圆、距行星满足提丢斯-波得定则,常称它们为规则卫星。土卫中还有几颗卫星在同一轨道上并构成正三角形。几乎所有卫星都是同步自转,即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空间探测已对许多卫星作了近距考察,发现了木卫一上频繁剧烈的火山活动,木卫二、天卫一、天卫五、海卫一存在会喷发冰块的冰火山;绘制了不少卫星的地形地貌图。绝大多数卫星表面都有众多的环形山或陨星坑。现在确知存在大气的卫星有4颗:土卫六、木卫一、木卫三、海卫一。旅行者2号还发现海卫一有磁场,突破了卫星不可能有磁场的界限。冥卫一则是太阳系中唯一的天然同步卫星,它的自转、公转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都相同——6.3867天。\n\n太阳系卫星\n太阳系内的大卫星(直径超过3000公里)包括地球的卫星月球、木星的伽利略卫星木卫一(埃欧)、木卫二(欧罗巴)、木卫三(盖尼米德)、木卫四(卡利斯多)、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泰坦)、海王星的卫星海卫一(特里同)。更小的卫星参见各个相关行星条目。这里是以直径划分的一个太阳系卫星分类表,其中一列(其他天体)也包括了部分显着的小行星、行星、柯伊伯带天体。\n\n外太阳系卫星的布局\n外太阳系各个巨行星各自拥有庞大的卫星家族,其卫星分布有着相似的规律:\n\n\n内轨规则小卫星:这个区域分布着大量小卫星和行星环,某些组成行星环的大块个体(冰块或石块)有可能升格为卫星。\n\n中间轨道的大中型卫星:所有球形卫星(即较大卫星)都在这一区域。\n\n外轨不规则小卫星:这个区域非常宽阔,各个卫星的轨道不规则,多数逆行轨道,轨道离心率大、轨道倾角大。\n\n\n多数行星的三个区域井然分开,例外的是土星系,规则小卫星、行星环和球形卫星分布区域相重叠。\n\n参见\n\n 木星的卫星\n\n 土星的卫星\n\n 天王星的卫星\n\n 海王星的卫星\n\n 天然卫星时间列表\n\n 天然卫星的命名\n\n 准卫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碳氮循环", "content": "碳氮循环(汉语拼音:Tan Dan Xunhuan;英语:Carbon Nitrogen Cycle),由碳、氮起触媒作用,使4个氢核聚变为1个氦核的链式反应。其过程如下:\n 12C + 1H →13N +γ\n 13N → 13C + e+ + ve\n 13C + 1H→ 14N +γ\n 14N + 1H→15O +γ\n 15O→15N + e+ +ve\n 15N + 1H→12C + 4He式中e+、ve和γ分别是正电子、电子中微子和γ光子。整个过程中,12C并未消耗,只起触媒作用,而N、O等是中间产物,最终结果是4个氢核聚变成1个氦核。这个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为25.01兆电子伏。碳氮循环实际上还有另一分支过程。当温度高于1.7×107K时,最后一个反应将由以下循环替代:\n 15N + 1H→16O +γ\n 16O + 1H→17 F +γ\n 17 F→17O + e+ +ve\n 17O + 1H→14N + 4He。最后结果仍是产生氦核。由于有两个循环,上述的反应也称为碳氮双循环。\n 当温度很高时,碳氮循环的反应速率比质子-质子反应的高得多。对于大质量、高光度的主序星。碳氮循环是主要的能源。而像太阳这样的低光度主序星,质子-质子反应是主要的能源。"}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总星系", "content": "总星系( Metagalaxy ),通常把我们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称为总星系。也有人认为,总星系是一个比星系更高一级的天体层次,它的尺度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总星系的典型尺度约100亿光年,年龄为100亿年量级。通过星系计数和微波背景辐射测量证明总星系的物质和运动的分布在统计上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不存在任何特殊的位置和方向。总星系物质含量最多的是氢,其次是氦。从1914年以来,发现星系谱线有系统的红移。如果把它解释为天体退行的结果,那就表示总星系在均匀地膨胀着。总星系的结构和演化,是宇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有一种观点认为,总星系是2×1010年以前在一次大爆炸中形成的。这种大爆炸宇宙学解释了不少观测事实(元素的丰度、微波背景辐射、红移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今的总星系是由更大的系统坍缩后形成的,但这种观点并不能解释微波背景辐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对日照", "content": "对日照(汉语拼音:Dui ri zhao;英语:counterglow),背太阳黄道面上空微弱的椭圆形亮斑,范围小时为5°×8°,大时可达10°×20°。它比黄道光更暗弱。虽比周围环境明显地亮些,但任何人为的光亮都足以影响对它的观测,因此直至1856年才被发现。最佳观测期是每年3月和9月,地点应选择低纬度远离城市的高山区域。对日照的成因有多种解释:黄道光的延伸;地球高层大气激发;太阳风作用生成的地球尘尾的反射;多数人倾向于第一种观点。[[Category:太阳]"}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南门二", "content": "南门二(Rigil Kent),全天第三亮星。即半人马座a,实际由3颗星组成:G2型矮星和K1型矮星(见恒星光谱分类)组成一个轨道周期80年的目视双星系统。离开处还有一颗11等的红矮星,它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离仅4.22光年,它是一颗鲸鱼座UV型耀星,光谱型为dM5e。已观测到来自前两颗星的X射线发射,这跟它们的星冕活动有关。"}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月球火箭运动理论", "content": "月球火箭运动理论( theory of the motion of Moon probes ),考察月球及其周围的自然条件。已成为空间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人类于1969年首次登上了这颗地球的天然卫星(见阿波罗月球探测)。月球火箭沿着偏心率接近于1的椭圆或双曲线轨道飞行于地、月之间;有时还可能在月球近旁擦过,这时月球的引力对火箭的运动有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倒转火箭运行的方向。因此就某些运动特征来说,月球火箭同短周期彗星有相似之处。尽管对短周期彗星运动的研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无较好的分析理论。这样,当前对月球火箭运动的研究主要还是用数值方法,只是在定性研究时才用分析方法。\n拉普拉斯在十八世纪末提出了作用范围的概念,从而得到许多关于短周期彗星运动的重要结论。这个概念对于今天研究月球火箭的运动也十分有用。对于地月系统而言,月球的作用范围半径为66,000公里。火箭在此范围内飞行,可以认为只受月球引力的作用,它的轨道是以月心为焦点的圆锥曲线。反之,火箭在作用范围以外飞行,则只受地球的吸引,它的轨道是以地心为焦点的圆锥曲线。叶戈罗夫和希勒利用把火箭轨道分为几段,每段都是圆锥曲线的方法,全面研究了月球火箭的轨道,获得许多重要结果。尽管这些结果只起定性作用,但可给数值方法指明范围,从而减少盲目性和减轻工作量。在月球火箭运动理论中,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击中月球的轨道、绕月飞行的轨道、绕地-月飞行的周期轨道、月球卫星的轨道和利用月球引力等。\n\n目录\n\n1 击中月球的轨道\n2 绕月球飞行的轨道\n3 绕地-月飞行的周期轨道\n4 月球卫星的轨道\n5 利用月球引力\n\n\n击中月球的轨道\n运用作用范围的概念可求出这种轨道的发射条件。即使不考虑月球的引力,所得结果也不会偏离实际情况太远,而且这种偏离将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大而迅速减小。谢多夫的研究表明,从节省能量的观点来看,火箭进入轨道时的地心方向与火箭到达月球时的地心方向二者的交角愈大愈好。例如,对于北半球的发射场来说,在发射时月球最好位于南半球的上空。此外,还应使火箭到达月球时能从发射场观测到。因此,火箭的飞行时间应在一天半、两天半或三天半左右。最初几支月球火箭的发射条件正是这样选定的。为了击中月球,火箭的地心轨道可以是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但只有椭圆轨道既可以使火箭在到达远地点前从正面击中月球(上升轨道),也可以使火箭在过远地点后绕到月球背面去击中它(下降轨道);其他两种轨道则只能从正面击中月球。在这三类轨道中,椭圆型轨道的稳定性最差,特别在击中月球背面的那些轨道中,抛物型轨道稳定性最高。为保证沿抛物型轨道运动的火箭能击中月面,初始速度的最大允许误差在数值上约为50米/秒,在方向上约为0.3度。火箭从地球到月面的飞行时间与初速直接有关。飞行时间的缩短,须以增大初速为代价。比较理想的飞行时间是一天半左右,苏联几支月球火箭的飞行时间都是这样。击中月球的轨道是一个典型的边值问题,而经典天体力学中所探讨的几乎全是初值问题,因此,击中月球轨道理论的发展,向天体力学提出许多问题。\n\n绕月球飞行的轨道\n这里指的是火箭离开月球区域后能立即返回地球邻近的轨道,火箭通过这种轨道将探测资料发回地面。对于这类轨道,主要研究火箭在月球和地球邻近的运动性质。在月球附近,火箭对月心的速度要比月球抛物线速度(即逃逸速度)大一倍以上,因此,火箭相对于月球的运动总是双曲线型的。火箭的月心轨道按运动方向可分为顺行和逆行两种。逆行轨道绕到月球背面,近月点也在月球背面,故又称绕行轨道;顺行轨道则达不到月球背面,故又称非绕行轨道。绕行轨道的飞行时间较短,一般为5~10天;非绕行轨道的飞行时间较长,约15~20天。希勒对二维情形(轨道在白道面内)的近月点分布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月球运动方向的前、后方各有一个不会有近月点的“禁区”,前方的禁区比后方的大一倍。这就说明:考察月球的两侧要比考察月球的正、背面(尤其是正面)困难。切博塔廖夫以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为力学模型研究了绕月飞行的对称轨道。当火箭在月球邻近的空间速度较小时,火箭在月球邻近的飞行方向与在地球邻近的飞行方向相反,轨道在地月联线上有一个交叉点,火箭在这里改变方向。交叉点离月球的距离与火箭在近月点的速度有关:在近月点的速度愈高,交叉点距月球愈远。在这族轨道中,有一条特别有意义的轨道,其近月点在月球背面上空约三万公里处,火箭在这点的空间速度为0,它与月球的相对速度减小到每秒1公里,即月球的轨道速度。沿着这条轨道飞行的火箭将在月球背面飞行两天多,占整个飞行时间的1/5。\n\n绕地-月飞行的周期轨道\n通常以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为力学模型,探讨绕地-月飞行的(施瓦茨型)对称周期轨道。对考察月球有实际意义的,只是那些近月距和近地距都不大的周期轨道。黄授书的研究表明:周期分别为1/2、2/3、3/4、2/5……6/11个月的14种通约型轨道,它们的近月距小于8万公里,而且近地距又在16万公里以内。与绕月飞行的轨道一样,这种周期轨道亦可分为绕行与非绕行两种;另一方面,周期轨道又可分为逼近周期轨道与非逼近周期轨道两类。那些在第一次回到地球邻近以前就与月球接近的轨道称为逼近周期轨道。绕行的逼近周期轨道只有一族,它们是一些周期很短(几天)的逆行轨道,这些轨道的近月距比近地距小得多,而且它们是不稳定的。非绕行周期轨道比较普遍,周期相当的顺行与逆行轨道组成一对,当近地距缩短至零时,它们一起退化到同一个极限轨道──闭合抛射轨道。\n月球并不是沿正圆绕地球运动,所以前面提到的一些轨道在实践中是无法设计的,但月球的实际轨道与正圆偏离不大,火箭的真实轨道与理想的路线相去不远。苏联第三支月球火箭的轨道可以认为是这种轨道的一个实例。日月引力的摄动使火箭的近地点高度不断下降,当火箭与月球接近两次后,在绕地球飞行到第十一圈时进入稠密大气层烧毁。非对称周期轨道比对称周期轨道更稳定,但这类轨道比较难设计。\n\n月球卫星的轨道\n从地面上发射的火箭能否被月球俘获而成为它的卫星?对于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只有统计意义的结论表明这种可能性为零。另外,根据角动量的分析可以肯定:地面发射的火箭至少不会在第一圈内就被月球俘获而成为它的卫星。这就说明,俘获现象在地-月系中即使存在,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只能用人工方法来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从节约能量的角度出发,用顺行上升火箭来实现逆行的月球卫星轨道。\n由于月球周围没有稠密大气,月球卫星的运动要比地球卫星简单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地球引力对月球卫星的摄动,因为在月球卫星的月面高度仅500公里时,地球摄动就同月球形状摄动相等。因此,地球引力是破坏月球卫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计算表明,月球周围1万公里的范围是卫星运动的稳定区。另外,逆行卫星轨道的稳定性比顺行轨道要好。\n\n利用月球引力\n当火箭在月球邻近飞过时,月球引力的摄动影响很大,甚至能把火箭的运动方向完全倒转过来。利用月球引力的摄动进行轨道设计,是很有意义的。月球引力至少可以起两种作用:①使火箭进入从地面无法直接安排的一些轨道;②作为行星际航行的中途加速器。\n研究月球火箭的运动时,常以限制性三体问题(地-月-火箭)或限制性四体问题(地-月-日-火箭)作为简化的力学模型。因此,限制性三体和四体问题的理论研究,对研究月球火箭轨道有较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其中的周期解理论、碰撞问题、闭合抛射轨道及俘获理论等,都与月球火箭的运动有直接关系。"}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伽利略卫星", "content": "伽利略卫星(Galilean satellites),G.伽利略1610年发现的4颗木星卫星,也是除月球外最早发现的卫星。但1981年中国学者席泽宗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甘德早在公元前400~前360年便已发现了木卫三。木卫一上有剧烈的火山活动,表面没有常见的环形山,地貌的年龄几乎不超过1000万年;木卫二表面覆盖着厚约100千米的冰层,显得十分明亮;木卫三是卫星之冠,半径超过水星、冥王星,表面地形复杂,大多地区相当平滑,但也有一些直径100千米以下的环形山和明显的山脊、峡谷,并具有类似地球的断层结构和内部地质活动;木卫四的地壳十分古老,有许多奇特的同心圆环形结构,却见不到任何活动迹象。木卫一、木卫三上还有一定的大气。"}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彗星", "content": "彗星(comet),太阳系中小天体之一类。彗星是一团冰冻物质和尘埃(也许好几团物质一起运动),当它靠近太阳时成为可见。太阳的热使彗星物质蒸发,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这就是彗星之名的由来,因为希腊语的彗星意为“长发星”。\n “脏雪球”模型是1949年弗雷德·惠普尔(Fred Whipple)提出的,已经得到实地造访彗星的无人空间探测器所证实。\n 彗星被认为起源于太阳系诸行星的轨道之外、大致在到最近恒星距离中点处(离太阳几万个天文单位)的一个球壳或晕之中。彗星可能从太阳系形成以来就已经贮存在这个奥尔特云中了;与之对立的理论则认为,当太阳系穿过巨分子云时,将逮住的“新”彗星补充到奥尔特云中去。奥尔特云可能含有数千亿颗彗星。不时路过的恒星通过引力干扰奥尔特云,将彗星推向太阳,而那里木星和其他巨行星的引力影响则可能将它们捕获到周期较短的轨道上。\n 有一个由彗星和其他宇宙碎片构成的中间环带,叫做柯伊伯带的,位于冥王星和海王星轨道之外、离太阳约35到1 000天文单位。柯伊伯带大概含彗星1亿颗,其中一些可能是从奥尔特云来的。不管起源如何,带中的彗星终将能够进入太阳系的行星领地。半人马星也许就是不久前被从柯伊伯带中抓过来放到现在轨道上的,但长周期彗星则被认为是从奥尔特云直接掉进来的。\n 典型彗星的固体核是很小的——如哈雷彗星核大约是15公里长,10公里宽,10公里高——但环绕它的彗发却可能宽阔达到几十万公里,而彗尾则可延伸上亿公里。彗发和彗尾的物质全来自核的蒸发,所以彗星每接近太阳一次,核就变小一些,最后将消失,剩下的只是一群沿轨道运动的尘埃微粒,它们在与地球相遇时引发流星雨。\n 彗星被随意分为两类——长周期的和短周期的。短周期彗星沿轨道走一圈的时间短于200年,它们基本上都在海王星轨道以内;长周期彗星沿轨道走一圈的时间长于200年(有些需要几百万年),它们可以远远超出行星轨道之外。已知短周期彗星大约有150颗,每年还有新的发现。哈雷彗星是这些定期拜访太阳系内区的客人中最亮的一个,周期是76年;恩克彗星的周期最短,只有3.3年。"}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物理双星", "content": "物理双星,一般指双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陨石", "content": "陨石(汉语拼音:Yunshi;英语:Meteorite),穿越地球大气层后陨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又称陨星。陨石陨落过程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陨石是来自天外之物,自古就引起人们的兴趣。关于这些从天外降落的石块和铁块,公元前2000年前在埃及的纸草书中已有记录。中国约有700多次陨石降落的文字记录,是全世界陨石研究古代陨石的珍贵资料。世界上一些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在古墓葬中发现一些用铁陨石制作的器物,说明古代人已注意收集和利用陨石。但对陨石的真正科学研究,是从1860年左右偏光显微镜等测试技术的实际应用之后才开展起来的。最近20多年来,墨西哥的阿连德碳质球粒陨石雨、中国的吉林陨石雨和南极地区发现收集的5000多块陨石标本,对陨石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月球样品和宇宙尘外,陨石是可供直接研究的主要地球外物质。对陨石的研究分析,可获得大量的宇宙信息。\n陨落过程\n 太阳系中有无 数的大小不等的流星体绕太阳以椭圆轨道运行。由于受其他天体的摄动或各天体间的碰撞会改变流星体的运行轨道,当流星体与地球相遇时,有可能陨落到地面,这就是陨石。\n 当流星体高速度(约11~72千米/秒)闯入地球大气层时,其前端的空气受到强烈压缩,可使温度骤升至几千度甚至上万度,使其表面物质熔化和气化。由于与大气分子的激烈碰撞而发光形成耀眼的火球,这就是人们所看到的火流星。火球一般出现在135千米至10千米的高空。火球消失后,人们有可能听到隆隆的响声。有的流星体在高空发生爆裂,爆裂后的许多碎块散落地面,这种现象称陨石雨,如1976年发生于中国的吉林陨石雨。陨石体高速与地表冲击碰撞还可形成陨石坑。\n陨石的收集\n 世界各国收集陨石的历史较早,1747年,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块陨石,是为科学研究而收藏的最早的陨石。据估计,每年陨落到地球上的陨石约有500次,其中大多数陨落在海洋、江河、湖泊、山岭和荒漠地带,陨落在陆地而被发现和收集的可能只有几次。因此,陨石是稀有的珍贵宇宙标本。陨石大小不等。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铁陨石是非洲纳米比亚的霍巴铁陨石,重约60吨,中国的新疆大陨铁重约30吨;最大的石陨石是中国的吉林1号陨石,重1770千克。陨石表面一般都有一层很薄的黑色或深褐色的熔壳。陨石具有各种各样的不规则形状。\n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南极地区发现大量各种类型的陨石,到1980年止,已收集到约5000块。这些陨石在非常清洁的极地条件下保存下来,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世界上的多数陨石标本都收藏在各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陨石博物馆、天文馆和地质矿产博物馆或陈列馆中。\n 陨石通常以陨落地点或发现地点的名称命名。\n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n 组成陨石的近100种化学元素与组成太阳、地球和月球等太阳系天体的化学元素是一样的。但不同类型陨石的化学成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陨石与地球岩石一样,基本上都是由矿物组成。但由于陨石体长期处于高度真空的宇宙空间环境,未经历地球岩石所受的变质作用和风化作用。因此,陨石矿物种类和共生组合与地球矿物存在明显不同。陨石中矿物约117种,其中约34种在地球岩石中未发现,而地球岩石矿物约有2400种;陨石的主要矿物只有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铁纹石、镍纹石、陨硫铁、斜长石和层状硅酸盐(类蛇纹石或类绿泥石) ,种类比地球岩石少得多,地球岩石的主要矿物如石英、角闪石、钾长石、黑云母和白云母等在陨石中很少见或未发现;陨石中很少见到氢氧化物和Fe+3的化合物。\n陨石分类\n 1863年,N.S.马斯基林把铁镍金属和硅酸盐含量大致相等的陨石作为一个陨石大类,称石铁陨石,为陨石分类奠定了基础。现代通常按陨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划分为石陨石、铁陨石和石铁陨石3大类。而以石陨石最为常见,约占92%。石陨石又可分为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球粒陨石约占全部收集到的陨石的84%。铁陨石主要依据镍、镓、锗和铱的含量及陨石构造特征分为13个化学群。石铁陨石可分为橄榄陨铁、中铁陨石、古铜鳞英铁陨石和橄榄古铜铁陨石。\n陨石中的有机质\n 由于陨石在陨落过程中和降落到地面后,可能受到地球有机物的污染,这给证认陨石中有机质的来源带来很大困难。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用有机质谱法分析了新陨落的碳质球粒陨石后,才证实了陨石中有机质的地外成因。已发现陨石中的有机化合物有氨基酸、卟啉、烷烃、芳香烃、嘌呤和嘧啶等。研究分析认为,这些有机化合物主要是原始星云凝集的晚期形成的,不是地外生命遗迹,而是非生物成因的前生物物质。这表明,地球形成时,这些与生命起源有关的有机物就混杂在地球内。但它们在地球漫长复杂的地质过程中的演化历史还不清楚。因此,对陨石等地外有机物的研究,将有可能揭示自然界有机物的形成及演化发展过程,为探索生命起源提供重要依据和线索。"}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尤卡过程", "content": "尤卡过程( URCA process ),产生中微子的一种过程。由两步组成:第一步是原子核的β衰变(Z,A)→(Z+1,A)+e-+ῡe;第二步是反β过程e-+(Z+1,A)→(Z,A)+ve。式中(Z,A)表示质子数为Z,核子数为A的原子核;e-为电子;ve为电子中微子;ῡe为反电子中微子。这两个过程的总效果是,使体系的能量(电子的动能)转化为一对正反中微子的能量而被带走。这个过程首先由伽莫夫-舍恩贝格研究并命名。在星体环境中,这个过程在高温度、低密度的区域内比较重要。但是,和其他几种中微子损耗(见电子对湮没中微子过程、光生中微子过程和等离子体激元衰变中微子过程)相比较,它的能量损耗率低得多。这是因为在尤卡过程中中微子带走的能量是来源于电子的热运动动能。在几十亿度以下的星体温度范围内,这个能量损耗机制不会有显著的作用。尤卡过程也可以在原子核的激发态间进行,这叫作光β过程。\n在中子星中还存在下列的辐射中微子的过程:n+n→n+p+e-+ῡe,e-+n+p→n+n+ve,或者π-+n→n+e-+ῡe,e-+n→n+π-+ve。式中n为中子;p为质子;π-为荷电π介子。这类过程和尤卡过程很相像,称为广义尤卡过程。广义尤卡过程对中子星的冷却有重要作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多镜面望远镜", "content": "多镜面望远镜(汉语拼音:Duo jing mian wang yuan jing;英语:multiple mirror telescope),由多块分立镜面组成的新型天文望远镜。它避免了制造巨大单镜面望远镜的众多困难,并可大幅度降低制造费用。世界上已建成3台。最早的是美国史密松天文台于 1979年启用的一台,它由6块口径1.8米的反射镜组成,它们绕中心排成正六边形,通过光束合成器使其效果相当于一架口径 4.5米的大望远镜。第二台完成于1981年10月,安装在英国普林斯顿综合技术大学天文台,它由7块口径0.4米的反射镜排成正六边形( 其中一块在中心)组成,合成的效果与1米镜相当。第三台即是安装于美国夏威夷莫纳比亚山的10米凯克望远镜,它由 36 块口径 1.8米的镜面排成蜂窝状的正六边形,其总重达200吨,并可兼作红外观测。欧洲、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正计划利用这种多镜面新技术来设计、制造合成效果达25米的更大的多镜面望远镜。"}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小行星环的空隙", "content": "小行星环的空隙( gap of asteroid’s ring ),按平均角速度n统计的小行星数目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若用n1表示木星的平均角速度(299.″1/平太阳日),则小行星分布在n1/n为1/2、2/5、1/3时出现空隙;而在n1/n为1/1、3/4、2/3时又出现密集。过去一些人用共振理论解释空隙,但无法解释密集;后来又有人用共振理论解释密集,却又无法解释空隙。\n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天体力学定性理论有所发展。小行星环中的这些现象可以用周期轨道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来进行探讨。从限制性三体问题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表明,n1/n等于简单分数时,都存在周期轨道。如果周期轨道是稳定的,则在此轨道邻近有可能出现小行星密集;如不稳定,则出现空隙。但稳定性牵涉到的因素很多,如偏心率e、倾角i的大小,近日点方向以及小行星和木星的相对位置等。现已证明:n1/n为1/2、2/5、1/3时,小偏心率的周期轨道不稳定,因而可能出现空隙。n1/n=2/3的希尔达群小行星有23颗,其中21颗因受其位置和近日点方向的影响,处于稳定的周期轨道附近,因而出现密集;其余两颗(第334号和第1256号)的情况就不同,轨道变化很大。n1/n为1/1的脱罗央群小行星的运动也是这样,这群小行星都在平动点L4、L5附近(见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与木星黄经之差为60°左右,它们是稳定的;假如小行星与木星黄经相差180°,则是不稳定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石英钟", "content": "石英钟( quartz chronometer ),石英钟是一种计时的器具。提起时钟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给我们指明时间的一种计时器具。在日常生活中,时钟准到1秒,就已经足够了。但在许多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的领域中对钟点的要求就要高得多。石英钟正是根据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很稳定的石英振荡器。将石英振荡器所产生的振荡频率取出来。使它带动时钟指示时间这就是石英钟。最好的石英钟,每天的计时能准到十万分之一秒,也就是经过差不多270年才差1秒。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种石英钟已被比它还要精确得多的其他类型的时钟(比如电波表)所替代。\n1929年,出现了石英钟,经过不断改进,精度大为提高,到五十年代初期已完全代替了天文摆钟。目前,高精度石英钟误差已达到几十年不大于一秒。石英钟的核心部件是一个利用石英的压电效应原理制成的晶体振荡源。晶体悬挂在保温的绝热盒内。晶体振荡的频率非常稳定,频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气压和电路电压的变化。石英钟的振荡频率多为5.0兆赫和2.5兆赫。用分频电路将很高的振荡频率分为100千赫、1千赫及秒脉冲,最后用同步马达带动钟面或用数字电路推动数字钟面。"}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行星轨道要素", "content": "行星轨道要素,行星运动的开普勒第一定律指出:行星在绕太阳的平面上作椭圆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因此为了决定行星在任何时刻的位置就需要六个相互独立的量,其中五个决定轨道椭圆的空间位置,一个决定行星在某一特定时刻在轨道上的位置。这六个量称为行星的轨道要素或轨道根数。\n\n\n\n\n\n习惯上这六个量是按如下方法选取的:\n①轨道倾角i它是行星轨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i可以由0°变到180°,它的取法决定于行星运动的方向。如果行星是顺行的(它运动的方向和地球在轨道上运动的方向相同),i便在第一象限内;如果行星是逆行的,i的值便处于90°与180°之间。\n②升交点黄经Ω升交点是行星轨道与黄道的交点之一。在这一点上行星由南到北穿过黄道(经过这一点时行星的日心黄道纬度由负变正)。升交点黄经就是从太阳看来春分点Υ方向到升交点方向的角度。\n以上两个量决定行星轨道平面在空间的位置。这个平面的位置也可以用别的量来表示,例如轨道极点的黄道(或赤道)坐标。这个极点按右手定则选定,也就是说,它同行星绕日运行的角动量矢量的方向一致。\n③近日点角距ω轨道椭圆长轴靠近太阳的端点叫近日点(另一个端点叫远日点)。近日点角距是从升交点到近日点两个向径的夹角(或轨道长径同轨道平面和黄道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度),它决定椭圆长轴的方向。有时它可由Π=ω+Ω来代替,Π不很确切地被称为近日点黄经。\n④轨道的半长径a有时也称为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这个量决定行星轨道的大小。它常以地球轨道的半长径作为单位,称为天文单位。\n⑤偏心率e是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径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如果e=0,轨道就是圆。 \n\n\n行星轨道要素 \n\n\n\n偏心率e还常常用偏心角φ代替,该角按下式计算:\n\n\nsinφ=e。\n\n\n⑥行星经过近日点的时刻ττ可以取为行星任何一次经过近日点.的时刻。它有时还以任一时刻t的平近点角M=n(t-τ)代替。n是行星的平均运动,n=2π/T,T是行星运动的周期,它不是轨道要素,而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由半长径a惟一确定。当长度单位取为天文单位,时间单位取为年的时候,T≈a3/2。更精确些的表示是:\n\n\n\n\n\n其中 m ⊙为太阳质量, m ⊕为地球质量, m为行星质量。\n由于摄动(其他行星引力的影响),各行星的轨道要素在缓慢地发生变化(见摄动理论)。上表列出历元为1980年12月27.0日的行星轨道要素。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列出的是平均轨道要素,其他五个行星列出的是吻切轨道要素。吻切轨道是一种瞬时轨道,它相当于行星在该时刻开始只在太阳引力的影响下运动(而不再受其他行星的摄动)所能具有的轨道。"}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土星卫星", "content": "土星卫星(汉语拼音:Tuxing Weixing;英语:Saturn,Satellites Of),太阳系中最庞大的卫星系统。较确定的已有22颗,其中18颗资料较可靠(见表),此外还有37颗候选天体有待证认最外的土卫九是逆行卫星;从土卫十到土卫七有8颗属规则卫星。最大的土卫六仅次于木卫三,是最早发现有大气的卫星,其大气密度为地球大气的5倍,主要成分是氮和甲烷,其表面是粘稠状的碳氢化合物,一度是人们寻找地外生命的希望,但空间探测已予以否定。土卫系统中还有几颗卫星同轨的奇特现象,如土卫十三、十四就分别在土卫三前后各60度处,构成了两个正三角形;而土卫十、十一有时会靠得很近,还有几颗卫星位于环内,这也是造成土星光环结构复杂多变的原因之一。\n\n 表:土星卫星(按与土星距离排列)"}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勒梅特宇宙模型", "content": "勒梅特宇宙模型( Lemaître model ),膨胀宇宙的一种模型。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G.勒梅特把弗里德曼度规作为一个宇宙模型进行研究,得出了宇宙膨胀的概念。通常把宇宙学常数为零的均匀各向同性宇宙模型叫作弗里德曼宇宙,而将宇宙学常数不为零的宇宙称为勒梅特宇宙。勒梅特宇宙中空间可能具有正曲率但会永远膨胀。这个模型的特点是存在一个宇宙尺度因子几乎不随时间变化的所谓滑行时期。这一时期之前,物质产生的吸引超过宇宙学常数产生的排斥,宇宙呈减速膨胀。这一时期中宇宙呈准静态。这一时期之后,后者反超前者,宇宙膨胀变为加速。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证据表明空间平坦但宇宙学常数不为零的宇宙模型更与天文观测相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中间轨道", "content": "中间轨道(汉语拼音:Zhongjian Guidao;英语:Intermediate orbit),一种假想的比较接近于天体真实运动的轨道。在天体力学中最简单的近似轨道是按照二体问题模型解出的圆锥曲线轨道,但它与天体的真实轨道相差甚远,而要得到天体真实轨道的精确解是十分困难的,往往只能在二体问题的基础上附加各种摄动因素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得到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近似解,这种逐次近似过程是非常繁复的。为此,不少天体力学家提出了中间轨道的设想,也就是去寻找一种比二体问题解得的圆锥曲线轨道更接近于真实轨道的近似轨道,以它代替圆锥曲线轨道作为求解真实轨道的基础,这样就可以使近似解的精度提高。根据这个原理,寻找中间轨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中间轨道内必须包含某些摄动因素,比二体问题的解精度高;二是要使以中间轨道为近似基础来进一步求解天体的真实运动解是一个比较简化的可积过程。显然,要满足这两个条件是很苛刻的,寻求理想的中间轨道十分困难,尚未找到恰当方法,只对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天体运动找出了可行的中间轨道。"}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太阳", "content": "美国宇航局公布的一张太阳照片,它看上去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照片显示太阳几乎是完美的球体,在漆黑的茫茫太空中发出强烈的橙红色光芒\n 太阳结构,来源:SOHO图片\n 304埃的氦-2 照片中显示的巨大喷发状日珥。图中加入一个地球的图像以便于对比尺寸。这个出现于1999 年7月24日的日珥特别巨大而且卷曲,从太阳向外伸展了35个地球的距离还多。日珥可以持续两到三个月,一直延伸到太阳表面以上5万公里或者更高的地方。到达了太阳表面之上的这个高度以后,它们可以做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的喷发,将大量物质以每秒1,000公里的速度穿过日冕向外抛射到太空中去。这种喷发被称为日冕物质抛射。SOHO合作组织供图\n 太阳(汉语拼音:Taiyang;英语:Sun),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其他天体都围绕它运动。天文学中常以符号⊙表示。它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恒星,位于距银心约10千秒差距的旋臂内,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处。它一方面与旋臂中的恒星一起绕银心运动,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它周围的恒星所规定的本地静止标准(银经56°,银纬+23°)作每秒19.7千米的本动。\n 太阳目前正在穿越银河系内部边缘猎户臂的本地泡区中的本星际云。在距离地球17光年的距离内有50颗最邻近的恒星系(最接近的一颗是红矮星,被称为比邻星,距太阳大约4.2光年),太阳的质量在这些恒星中排在第四。太阳在距离银河中心24,000至26,000光年的距离上绕着银河公转,从银河北极鸟瞰,太阳沿顺时针轨道运行,大约2.25亿至2.5亿年绕行一周。由于银河系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中以55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长蛇座的方向运动,这两个速度合成之后,太阳相对于CMB的速度是370公里/秒,朝向巨爵座或狮子座的方向运动。\n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每年1月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7月最远(称为远日点),平均距离是1.496亿公里(天文学上称这个距离为1天文单位)。以平均距离算,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经过8分19秒。太阳光中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也支配了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人类从史前时代就一直认为太阳对地球有巨大影响,有许多文化将太阳当成神来崇拜。 对太阳的正确科学认识进展得很慢,直到19世纪初期,杰出的科学家才对太阳的物质组成和能量来源有了一点认识。直至今日,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一直在不断进展中,还有大量有关太阳活动机制方面的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来破解。\n\n 地球上所见日出(摄于冬季)\n目录\n\n1 基本资料\n2 总体构造\n\n2.1 核心\n2.2 辐射带\n2.3 对流带\n2.4 光球\n2.5 大气层\n\n2.5.1 温度极小区\n2.5.2 色球\n2.5.3 过渡区\n2.5.4 日冕\n2.5.5 太阳圈\n\n\n2.6 磁场\n\n\n3 化学构造\n\n3.1 个别电离的铁族元素\n3.2 太阳和行星的质量分化的关系\n\n\n4 活动现象\n\n4.1 各种辐射\n\n\n5 形成和演化\n6 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n7 太阳周期\n\n7.1 太阳黑子和太阳黑子周期\n7.2 可能的长周期\n\n\n8 生命周期\n\n\n基本资料\n 观测资料\n 与地球平均距离 1.496×108 km 以约光速8分19秒\n 视星等(V) −26.74\n 绝对星等 4.83\n 光谱类型 G2V\n 金属量 Z = 0.0122\n 角直径 31.6′ – 32.7′\n 轨道特性\n 与银河系核心平均距离 ~2.5×1017 km 26000光年\n 银河的周期 (2.25–2.50)×108 a\n 速度 ~220 km/s (环绕银河系中心的轨道)\n ~20 km/s(相对于在星际间邻近恒星的平均速度)\n ~370 km/s(相对于宇宙微波背景)\n 物理特性\n 平均直径 1.392×106 km 109 × 地球\n 赤道半径 6.955×105 km 109 × 地球\n 赤道圆周 4.379×106 km 109 × 地球\n 扁率 9×10−6\n 表面积 6.0877×1012 km2 11,990 × 地球\n 体积 1.412×1018 1,300,000 × 地球\n 质量 1.9891×1030 kg 333,000 × 地球\n 平均密度 1.408×103 kg/m3\n 密度\n 中心(模型):1.622×105 kg/m3\n 光球底部:2×10−4 kg/m3\n 色球底部:5×10−6 kg/m3\n 日冕(平均):1×10−12 kg/m3\n 赤道表面重力 274.0 m/s2 27.94 g 28 × 地球\n 逃逸速度(从表面) 617.7 km/s 55 × 地球\n 温度\n 中心(模型):~1.57×107 K\n 光球(有效):5,778 K\n 日冕: ~5×106 K\n 光度(L太阳) 3.846×1026 W\n ~3.75×1028 lm\n ~98 lm/W 发光功效\n 平均强度(I太阳) 2.009×107 W•m−2•sr−1\n 自转特性\n 倾角 7.25°(对黄道) 67.23°(对银河平面)\n 赤经(北极) 286.13° (19h 4min 30s)\n 赤纬(北极) +63.87° (63°52' North)\n 恒星自转周期\n 在赤道 25.05天\n 在纬度16° 25.38天 25d 9h 7min 12s\n 在极区 34.4天\n 自转速度(在赤道) 7.189×103 km/h\n 光球的组成(依质量)\n 氢 73.46% 氦 24.85% 氧 0.77% 碳 0.29% 铁 0.16% \n 氖 0.12% 氮 0.09% 硅 0.07% 镁 0.05% 硫 0.04%\n\n总体构造\n 由太阳光谱研究推算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而结合理论推算的太阳中心温度高达16×106K,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所有物质都已气化,因此太阳实质上是一团炽热的高温气体球。通过观测和理论推算表明,整个太阳球体大致可分为几个物理性质很不相同的层次。除了中心区氢因燃烧损耗较多外,其他各层次在化学组成上无明显差别。\n 从太阳中心至大约0.25太阳半径的区域称为日核,是太阳的产能区。日核中日以继夜地进行着四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反应中损失的质量变成了能量,主要为γ射线光子和少量中微子。约从0.25至0.75太阳半径的区域称为太阳中层。来自日核的γ射线光子通过这一层时不断与物质相互作用,即物质吸收波长较短的光子后再发射出波长较长的光子。虽然光子的波长不断变长,但总的能量无损失地向外传播。区域的温度由底部的8×106K下降到顶部的5×105K;密度由10-2克/厘米3下降到4×10-7克/厘米3。从0.75太阳半径至太阳表面附近是太阳对流层,其中存在着热气团上升和冷气团下降的对流运动。产生对流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随高度变化引起氢原子的电离和复合。\n 对流层上方是一个很薄然而非常重要的气层,称光球层或光球。当用肉眼观察太阳时,看到的明亮日轮就是太阳光球。光球的厚度不过500千米,但却发射出远比其他气层强烈的可见光辐射。太阳在可见光波段的辐射几乎全部是由光球层发射出去的。因此当用肉眼观察太阳时,它就非常醒目地呈现在面前,这就是把它称为光球的原因。太阳半径和太阳表面都是按光球外边界来定义的。光球外面是较厚和外缘参差不齐的气层,称色球层或色球,其厚度在2,000~7,000千米之间。高度在1,500千米以下的色球比较均匀,1,500千米以上则由所谓针状体构成。色球的密度从底部向上迅速下降,但其温度却从底部的几千度随高度迅速增加了近3个量级。色球上面是一个更稀薄但温度更高而且延伸范围更大的气层,称为日冕。日冕的温度高达百万度。日冕的形状很不规则,而且无明显界限。实际上距日心几个太阳半径以外的日冕物质是向外膨胀的,形成所谓太阳风,可延伸到太阳系边缘。\n 太阳光球、色球和日冕合称太阳大气,可通过观测它们的辐射特征,并结合理论分析来推测它们的物理构造。日核、中层和对流层则合称太阳内部或太阳本体,它们的辐射被太阳本身吸收,因而不能直接观测到它们,其物理构造主要依靠理论推测。\n\n核心\n 太阳的核心是指距离太阳的中心不超过太阳半径的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区域,核心内部的物质密度高达150 克/立方厘米,大约是水密度的150倍,温度接近1,360万K。相较之下,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只有5,800K。根据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任务最近的资料分析,太阳核心的自转速率比辐射带等其它区域要快。太阳形成后的大部分的时间里,核聚变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被称为质子-质子链反应的过程产生的;这个过程将氢变成氦,只有少于2%的氦是经由碳氮氧循环产生的。\n 核心是太阳内唯一能经由核聚变产生大量热能的区域,99%的能量产生在太阳半径的24%以内,而在30%半径处,聚变反应几乎完全停止。太阳的外层只是被从核心传出的能量加热。在核心经由核聚变产生的能量首先需穿过由内到外接连的多层区域,才能到达光球层,然后化为光波或粒子的动能,散逸到外层的宇宙空间去。\n 太阳核心每秒大约进行着9.2×1037次质子-质子链反应。这个反应是将4个自由的质子(氢原子核)融合成氦原子核(α粒子),每秒大约有3.7×1038个质子成为α粒子(太阳拥有的自由质子大约有8.9×1056个),相当于大约每秒6.2×1011千克。每次氢原子核聚合成氦时,大约会有0.7%的质量转化成能量。因此,太阳的质能转换速率为每秒钟426万吨(质量转变为辐射能的形式离开,参考质能等效性),释放出384.6 佑瓦特(3.846×1026W)的能量,这相当于每秒钟产生919.2×1010 万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n 太阳核心的核聚变功率随着与太阳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理论模型估计,在太阳的中心,核聚变的功率密度大约是76.5 瓦/每立方米。是成年人平均单位体积消耗功率的1/10倍。太阳的巨大功率输出不是由于其能量输出密度高,而是因为它规模巨大。\n 太阳核心的核聚变是在自我修正下达到平衡:速率只要略微提升,就会造成核心的温度上升,压强增大,更能抵抗外围物质的压力,因此核心会膨胀,从而降低核聚变速率,修正之前核聚变速率增加所造成的扰动;而如果反应速率稍微下降,就会导致温度略微下降,压强降低,从而核心会收缩,使核聚变的速率又再提高,回复到它之前的水平。\n 核聚变产生的γ射线(高能量的光子流)从太阳核心释放出来后,只要经过几微米就会被太阳中的等离子体吸收,然后再以较低的能量随机地辐射向各个方向。因此,在不断反复的吸收和再辐射中,光子流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太阳表面。估计每个光子抵达太阳表面需要10,000年至170,000年的时间。\n 在穿过对流带,进入透明的光球表面时,光子就以可见光的型态散逸。每一股γ射线在核心产生的在逃逸入太空之前,都已经转化成数百万个可见光频率的光子。核心的核聚变时也释放出中微子,但是与光子不同的是它很难与其它的物质相互作用,因此几乎是立刻就从太阳表面逃逸出去。多年来,测量到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数量都只有理论数值的三分之一,因而产生了太阳中微子问题。这个差异直到2001年发现中微子振荡才获得解决:太阳发出的中微子数量一如理论的预测,但是中微子探测器侦测到的少了2⁄3,这是因为在被侦测时中微子改变了它们的味。\n\n辐射带\n 从大约0.25至0.7太阳半径处,太阳物质是热且稠密的,只以热辐射就将将核心的炙热充分的向外转移。在这个区域内没有热对流;同时随着与中心距离的增加,温度也从7,000,000K降至2,000,000K,这种温度梯度小于绝热下降率,因此不会造成对流。能量的传输依赖辐射——氢和氦的离子发射的光子,但每个光子被其它的离子再吸收之前,只能传递很短的距离。从辐射带的底部至顶端的密度下降达到百倍(从20公克/立方厘米降至只有0.2公克/立方厘米)。\n 辐射带和对流带之间形成的一个过渡层叫差旋层(tachocline)。它是均匀旋转的辐射带和较差自转的对流带之间有着急遽转变工作状态的区域,结果造成巨大的切变——当接连的平面层滑过另一个时的条件。在上面的对流带发现的流体运动,从这一层的顶端至底部慢慢的消失,与辐射带顶段平静的特征相匹配。目前这还是一个假说,在这一层内的磁发电机产生太阳的磁场。\n\n对流带\n 太阳的外层,从它的表面向下至大约200,000公里(或是70%的太阳半径),太阳的等离子体已经不够稠密或不够热,不再能经由传导作用有效的将内部的热向外传送;换言之,它已经不够透明了。结果是,当热柱携带热物质前往表面(光球),产生了热对流。一旦这些物质在表面变冷,它会向下切入对流带的底部,再从辐射带的顶部获得更多的热量。在可见的太阳表面,温度已经降至5,700K,而且密度也只有0.2公克/立方米(大约是海平面密度的六千分之一)。\n 在对流带的热柱形成在太阳表面上非常重要的,像是米粒组织和超米粒组织。在对流带的湍流会在太阳内部的外围部分造成“小尺度”的发电机,这会在太阳表面的各处产生磁南极和磁北极。太阳的热柱是贝纳得穴流,因此往往像六角型的棱镜。\n\n光球\n 太阳可见的表面,光球,在这一层下面的太阳对可见光是不透明,在光球之上可见光可以自由的传播到太空之中,而它的能量可以完全从太阳带走。透明度的变化是因为会吸收可见光的 H−离子数量减少。相反的,我们看见的可见光是电子与氢再作用产生H−离子时产生的。 光球的厚度只有数十至数百公里的厚度,只是略比球的空气不透明了些。因为光球上半部分的温度比下半部的低,因此太阳盘面的影像会呈现中央比周围的边缘或周边明亮的现像,这一种现象称为周边昏暗。阳光有着近似于黑体的光谱,穿插着数千条来自光球之上稀薄的原子吸收线,指示其温度大约是6,000K。光球的粒子密度大约是1023米−3(大约是地球大气层在海平面粒子密度的0.37%,但是光球中的粒子是电子和质子,所以空气的平均质量只是58倍)。\n 在研究光球可见光谱的早期,发现有些吸收谱线不能符合地球上任何已知的化学元素。在1868年,诺曼·洛克假设这些吸收谱线是一种新元素造成的,他以希腊的太阳神为依据,将之命名为氦,而在25年之后才在地球上分离出氦元素。\n\n大气层\n 太阳光球以上的部分统称为太阳大气层,跨过整个电磁频谱,从无线电、可见光到伽马射线,都可以观察它们,分为5个主要的部分:温度极小区、色球、过渡区、日冕、和太阳圈。太阳圈,可能是太阳大气层最稀薄的外缘,并且延伸到冥王星轨道之外与星际物质交界,交界处称为日鞘,并且在那儿形成剪切的激波前缘。色球、过渡区、和日冕的温度都比太阳表面高,原因还没有获得证实,但证据指向阿尔文波可能携带了足够的能量将日冕加热。\n\n温度极小区\n 太阳上温度最低的地区称为温度极小区,大约在光球上方500 公里,温度大约是4,100 K。这一部分的温度低到可以维持简单的分子,像是一氧化碳和水,并且可以从检出它们的吸收谱线。\n\n色球\n 在温度极小区之上是一层大约2,000公里厚,主导著谱线的吸收和发射。因为在日全食的开始和结束时可以看见彩色的闪光,因此称为色球,名字来自希腊的字根chroma,意思就是颜色。色球层的温度随着高度从底部逐步向上提升,接近顶端的温度大约在20,000K。在色球的上层部分,氦开始被部分的电离。\n\n过渡区\n 在色球之上,是一层薄至大约只有200公里的过渡区,温度从色球顶端大约200,000K上升至接阶近1,000,000K的日冕温度。温度的上升使氦在过渡区很容易就被完全的电离,这可以大量减少等离子体的辐射冷却。过渡区没有明确的出现高度,它形成一种环绕着色球的光轮,外型很像针状体和暗条,并处于持续不断的浑沌运动。从地球表面很难看到过渡区,但在太空中使用对电磁频谱的超紫外线灵敏的仪气很容易观察到。\n\n日冕\n 日全食,于短暂的全食阶段可以用肉眼看见太阳的日冕\n 太阳爆发了日冕物质抛射和部分太阳灯丝。NASA/ SDO\n 日冕是太阳向外扩展的大气层,它的体积比太阳本身大了许多。不断扩展的日冕在太空中形成太阳风,充满了整个的太阳系。日冕的低层非常靠近太阳的表面,粒子的密度环绕在 1015–1016米−3,日冕和太阳风的平均温度大约是1,000,000–2,000,000 K;而在最高温度的区域是8,000,000–20,000,000 K。日冕的温度虽然很高,但密度很低,因此所含的热量很少。虽然还没有完整的理论可以说明日冕的温度,但至少已经知道有一部分热是来自磁重联。\n\n太阳圈\n 太阳圈,从大约20太阳半径(0.1天文单位)到太阳系的边缘,这一大片环绕着太阳的空间充满了伴随太阳风离开太阳的等离子体。他的内侧边界是太阳风成为超阿耳芬波的那层位置-流体的速度超过阿耳芬波。因为讯息只能以阿耳芬波的速度传递,所以在这个界限之外的湍流和动力学的力量不再能影响到内部的日冕形状。太阳风源源不断的进入太阳圈之中并向外吹拂,使得太阳的磁场形成螺旋的形状,直到在距离太阳超过50天文单位之外撞击到日鞘为止。在2004年12月,航海家1号已穿越过被认为是日鞘部分的激波前缘。两艘航海家太空船在穿越边界时都侦测与记录到能量超过一般微粒的高能粒子。\n\n磁场\n 太阳是磁力活跃的恒星,它支撑一个强大、年复一年在变化的磁场,并且大约每11年环绕着太阳极大期反转它的方向。太阳磁场会导致很多影响,称为太阳活动,包括在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和携带着物质穿越太阳系且不断变化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在高纬度的极光,和扰乱无线电通讯和电力。太阳活动被认为在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n 太阳因为高温的缘故,所有的物质都是气体和等离子体,这使得太阳的转速可能在赤道(大约25天)较快,而不是高纬度(在两极约为35天)。太阳因纬度不同的较差自转造成它的磁场线随着时间而纠缠在一起,造成磁场圈,从太阳表面喷发出来,并触发太阳形成系距性的太阳黑子和日珥。随着太阳每11年反转它本身的磁场,这种纠缠创造了太阳发电机和11年的太阳磁场活动太阳周期。\n 太阳磁场朝太阳本体外更远处延伸,磁化的太阳风等离子体携带着太阳的磁场进入太空,形成所谓的行星际磁场。由于等离子体只能沿着磁场线移动,离开太阳的行星际磁场起初是沿着径向伸展的。因位在太阳赤道上方和下方离开太阳的磁场具有不同的极性,因此在太阳的赤道平面存在着一层薄薄的电流层,称为太阳圈电流片。太阳的自转使得远距离的磁场和电流片旋转成像是阿基米德螺旋结构,称为派克螺旋。行星际磁场的强度远比太阳的偶极性磁场强大。太阳50-400μT的磁偶极 (在光球) 随着距离的三次方衰减,在地球的距离上只有0.1 nT。然而,依据太空船的观测,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磁场视这个数值的100倍,大约是5nT。\n\n化学构造\n 组成太阳的化学元素主要是氢和氦,以质量计算它们在太阳光球中分别占74.9%和23.8%。所有的重元素,在天文学中称为 金属 ,只占不到总质量的2%,含量最丰富的是氧(大约占太阳质量的1%)、碳(0.3%)、氖 (0.2%)、和铁(0.2%)。\n 太阳继承了形成它的星际物质中的化学成分:在太阳中的氢和氦来自太初核合成,金属是由前一代恒星经由恒星核合成产生的,并在太阳诞生之前完成恒星演化将产物返回星际介质中的。光球的化学成分通常被认为是与原始太阳系的组成相当。然而,自从太阳形成,氦和重元素已经迁移出光球,因此现在光球中只有微量的氦,并且重元素也只有原始太阳的84%,而原恒星的太阳71.1%是氢,27.4%是氦,1.5%是金属[68]。\n 在太阳内部的部分,核聚变将氢转化成氦已经修改了组成,所以太阳的最内层大约有60% 是氦,金属的丰度则没有改变。因为内部是辐射带,没有对流,没有核聚变的产物从核心上升进入光球。\n 前面所述的太阳重元素丰度通常都是使用分光术测量太阳表面的光球,和测量陨石中没有被加热温度熔化的丰度。这些陨石被认为保留了恒星太阳的组成,因此没有受到重元素的污染。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n\n个别电离的铁族元素\n 在1970年代,许多的研究聚焦在太阳铁族元素的丰度。虽然进行了一些重大的研究,但是直到1978年发现超精细结构之前,对铁族元素(例如:钴和锰)的丰度测定仍很困难。\n 基本上,在1960年代就已经完成对铁族元素振子强度的第一次完整测量,并且在1976年改进了振子强度的计算。在1978年,得到了个别电离的铁族元素丰度。\n\n太阳和行星的质量分化的关系\n 许多的作者都曾考虑过惰性气体和同位素在太阳和行星之间的组成存在的质量分化,例如行星的氖和氙与同位素在行星和太阳之间的相关性。然而,至少在1983年,仍然普遍的认为整个太阳的成分如同大气层的组成。\n 在1983年,才宣称太阳本身的分化是造成行星和太阳风植入惰性气体之间的分化关系。\n\n活动现象\n 2013年NASA太阳动力学观测站观测到太阳耀斑爆发。NASA/SDO\n 太阳基本上是一颗球对称的稳定恒星。然而大量观测表明,太阳在稳定和均匀地向四面八方发出辐射的同时,它的大气中的一些局部区域,有时还会发生一些存在时间比较较短暂的“事件”。如在太阳光球中,可观测到许多比周围背景明显暗黑的斑点状小区域(称为太阳黑子)和比背景明亮的浮云状小区域(称为光斑);色球中也可经常观测到比周围明亮的大片区域(称为谱斑)和突出于太阳边缘之外的奇形怪状的太阳火焰(称为日珥);日冕中也可观测到许多明显的不均匀结构。特别是在色球和日冕的大气层中,偶尔还会发生表明有巨大能量释放的太阳爆发现象(称为耀斑)。上述现象不仅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和不断变化,而且往往集中在太阳黑子附近的太阳大气的局部区域(这些局部区域称为太阳活动区)。同时,这些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尤其是发生太阳耀斑期间,从这些区域发射出增强的电磁波辐射和高能粒子流,特别是在X射线、紫外线和射电波段出现非常强的附加辐射,以及能量范围在103~109电子伏的带电粒子流(主要为质子和电子)。通常把太阳上所有这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部化现象,及其所表现出的各种辐射增强,统称为太阳活动。与此对应,把不包含这些现象的理想太阳,即时间上稳定、空间上球对称和均匀辐射的太阳,称为宁静太阳。\n 宁静太阳的物理性质在空间上只随日心距变化,在同一半径的球层中物理性质是相同的;在时间上几乎是不变的,其变化时标为太阳演化时标,即大于107年。这样就可把真实的太阳看作是以宁静太阳为主体并附加有太阳活动现象的实体。换句话说,可把宁静太阳看作是真实太阳的基本框架,而把太阳活动看作是对宁静太阳的扰动。\n 太阳活动现象中,一次耀斑过程的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至几小时,一个活动区的寿命约为几天至几个月。同时,整个太阳大气中所发生的太阳活动现象的多寡,还表现出平均长度约为11年的周期(称为太阳活动周),也可能存在更长的周期。因此太阳活动的时标可认为从几分钟至几十年。太阳活动区本质上是太阳大气中的局部强磁场区,而各种活动现象则是磁场与太阳等离子体物质的相互作用结果。\n 应当指出,太阳活动所涉及的能量大小与整个太阳的总辐射能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如一次大耀斑释放的能量估计为4×1025焦,若其持续时间为1小时,则其辐射功率为1022焦/秒,与太阳的总辐射功率3.845×1026焦/秒相比是可忽略的。因此存在太阳活动现象丝毫无损于把太阳视为一颗稳定的恒星。大功率的稳定的辐射加上小功率的周期性的太阳活动,这就是现阶段太阳的主要特征。\n\n各种辐射\n 广义的太阳辐射包括向外发射的电磁波、太阳风、中微子、偶发性高能粒子流,以及声波、重力波和磁流波。其中电磁波辐射来自太阳大气。太阳风就是从日冕区连续外发射的等离子体,主要是质子和电子。太阳中微子是由日核中的核反应产生的,它们几乎不与太阳物质相互作用,而是直接从太阳内部向外逃逸。偶发性高能粒子流是当太阳大气中发生耀斑、爆发日珥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太阳活动现象时产生的,这些粒子流不一定是等离子体,往往是质子或电子占优势。声波、重力波和磁流波主要是由太阳对流层中猛烈的气团运动激发并与磁场耦合产生的。太阳在上述各种形式的能流中,电磁波的能流远远超过其他形式的能流。如太阳风的发射功率约比电磁波小6个数量级,其他能流就小得更多。这样从能量的角度看来,电磁波以外的其他能流是可忽略的。因此若无特殊说明,通常都把太阳辐射理解为太阳电磁波辐射。\n 太阳电磁波辐射的波长范围从γ射线、X射线、远紫外、紫外、可见光、红外,直到射电波段。但由于地球大气的吸收,能够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只有可见光区、红外区的一些透明窗口和射电波段。太阳的紫外、远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只能进行高空探测。\n 太阳电磁波辐射的主要功率集中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分别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41%和52%。极大辐射强度对应的波长为495纳米,在黄绿光区。紫外线所占的能量比重仅为7%。而太阳无线电波段以及远紫外、X射线和γ射线所占的能量比重是可忽略的。粗略地说,太阳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辐射是由光球发射的,而远紫外、X射线、γ射线和射电波段则来自太阳高层大气(色球和日冕)。\n\n形成和演化\n 太阳的演化途径主要取决于它的能源变化。太阳是一颗典型的主序星,关于主序星的产生及其演化过程,天文学家已作了大量研究,并已得到比较一致的看法。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太阳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n\n\n主序星前阶段 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主序星都是由密度稀薄而体积庞大的原始星云演变来的。当星云的质量足够大时,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星云中的气体物质将向星云的质量中心下落,其宏观表现就是星云收缩。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物质的位能变成动能。结果是星云中心区的密度和温度逐渐增大,并最终使其达到氢原子核聚变所需的密度和温度,这样便发生氢变成氦的核反应,它所释放的辐射压力与引力平衡,使星云不再收缩,形成为一颗恒星。这个阶段经历的时间大约只需3,000万年。\n\n主序星阶段 以氢燃烧为能源,标志着太阳进入主序星阶段。由于太阳的氢含量很大,能源非常稳定,从而太阳的状态也非常稳定。因此这个阶段相当于太阳的青壮年时期。太阳已经在这个阶段经历了46亿年,这就是太阳的年龄(主序星前的3,000万年可忽略)。根据理论推算,太阳还将在这个阶段稳定地“生活”34亿年,然后进入动荡的晚年时期。\n\n红巨星阶段 日核中的氢耗尽之后,包围日核的气体壳层里面的氢开始燃烧,壳层上面的气体温度上升,结果使太阳大规模膨胀。由于太阳光度的增大不如表面积增大快,单位表面积的发射功率下降,辐射波长移向红区,使太阳变成了一颗巨大的暗红恒星,即红巨星。太阳在红巨星阶段经历的时间大约是4亿年。\n\n氦燃烧阶段 当太阳中心氢耗尽并变成原子量较大的氦之后,中心部分又开始收缩,密度和温度继续增大。当温度达到108K时,氦核开始聚变燃烧。与此同时,外面氢烧燃层的半径继续增大,但燃烧层的厚度却不断减少。中心氦和壳层氢耗尽后,接着就是壳层氦燃烧。太阳的氦耗尽之后,还可能经历几个更重元素的燃烧期。不过由于其他元素含量很少,这些时期均非常短暂。整个氦燃烧阶段的时间也只有5,000万年,其他元素的燃烧时间则更短。\n\n白矮星阶段 当太阳的主要燃料氢和氦耗尽之后,体积进一步缩小,它的半径可缩小到只有目前太阳半径的1%,而密度大约是现在的100万倍。这时太阳的光度只有目前太阳的1%~1‰,成为一颗很小的高密度暗弱恒星,即白矮星。太阳在白矮星阶段大约经历50亿年之后,它的剩余热量也扩散干净,终于变成一颗不发光的恒星——黑矮星。\n\n\n 根据理论推测的太阳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如红巨星和白矮星等,均能在众多的恒星世界中找到实例,因此通常认为这种推测是可信的。\n\n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n 太阳位于银河系内侧边缘的猎户臂,在本星际云或古尔德带,距离银河中心7,500-8,500秒差距(25,000-28,000光年)的假设距离,包含在太空中的一个稀薄高温气体,可能是由一颗超新星残骸杰敏卡γ射线源的本地泡。本地臂和外侧的下一个旋臂,英仙臂,的距离大约是6,500光年。太阳,和进而的太阳系,被发现是在科学家所谓的星系适居带。太阳奔赴点的方向,或是太阳向点,是太阳相对于邻近恒星,穿越银河系空间的运动方向。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运动方向大约是朝向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银河中心在天空中分离的角度大约是60度。\n 太阳绕银河的轨道大致上是如预期椭圆形,但还要加上受到银河系的旋臂和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扰动。此外,太阳相对于银河平面上下的摆动大约是每一周期2.7次;这非常像是一种没有受到阻尼的简谐振荡。有人提出太阳经过高密度螺旋臂的时间与地球上大灭绝的时刻屡屡不谋而合,或许是因为碰撞事件增加了。它大约花2亿2500万至2亿5000万年完整的绕行银河一周(一个银河年),所以在太阳过去的生命期中大概已经完整的绕行银河20至25次了。太阳相对于银河中心的轨道速度大约是250公里/秒。以这样的速度,太阳系大约1,190年可以旅行一光年的距离,或是7天移动1天文单位。\n 太阳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运动受到来自行星的摄动是复杂的。每隔数百年变换一次顺行和逆行。\n\n太阳周期\n太阳黑子和太阳黑子周期\n 每11年为一周的太阳活动周期。图中显示了极紫外成像望远镜(EIT)选择195埃(绿色)波长的照片和用迈克尔逊多普勒成像仪(MDI)拍摄的磁力图(灰色)。在此周期中,太阳先是经历了一段活跃时期(太阳极大期),接着是一段平静时期(太阳极小期)。对比EIT和MDI图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太阳活动水平的上升\n 当使用适当的过滤观察太阳时,通常最能立刻看见的特征就是太阳黑子,因为那是温度较低而明确出现比周围黑暗的区域。太阳黑子是强磁场的区域,对流受到强量磁场的抑制,减少了从高热的内部传送到表面的能量。磁场造成大量的热进入日冕,形成的活动区是激烈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来源。最大的太阳黑子有数万公里的直径。\n 在太阳上可以看见的太阳黑子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它以11的周期变化,形成所知的太阳周期。当太阳黑子周期进展时,太阳黑子的数量会增加,并且初系的位置也逐渐接近太阳的赤道,史波勒定律就是描述这种现象。太阳黑子通常都以磁性相异的形式成对出现,每一个太阳周期的前导黑子磁性会交替的改变,所以当一个太阳周期是磁北极前导,下一个太阳周期就是磁南极前导。\n 因为太阳的光度与磁场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太阳周期不仅对太空天气有很大的影响,对地球的气候也有重大的影响。太阳活动极小往往和低温连系再一起,而超过平均长度的周期则与高温相关联。在17世纪,太阳周期似乎完全停止了数十年,在这段期间只观测到少数几个太阳黑子。那个时代称为蒙德极小期或小冰期,欧洲经历了很冷的温度。分析树木的年轮发现更早的一些极小期,并且也显现出与全球的温度低于平均温度的期间相符合。\n\n可能的长周期\n 最近有理论宣称在太阳核心的磁性不稳定导致周期为41,000年或100,000年的变异。这可以对冰河期和米兰科维奇循环提供更好的解释。\n\n生命周期\n 太阳的生命循环,未依照大小的比例绘制\n 太阳是在大约45.7亿年前在一个坍缩的氢分子云内形成。太阳形成的时间以两种方法测量:太阳目前在主序带上的年龄,使用恒星演化和太初核合成的电脑模型确认,大约就是45.7亿年。这与放射性定年法得到的太阳最古老的物质是45.67亿年非常的吻合。 太阳在其主序的演化阶段已经到了中年期,在这个阶段的核聚变是在核心将氢聚变成氦。每秒中有超过400万吨的物质在太阳的核心转化成能量,产生中微子和太阳辐射。以这个速率,到目前为止,太阳大约转化了100个地球质量的物质成为能量,太阳在主序带上耗费的时间总共大约为100亿年。\n 太阳没有足够的质量爆发成为超新星,替代的是,在约50亿年后它将进入红巨星的阶段,氦核心为抵抗引力而收缩,同时变热;紧挨核心的氢包层因温度上升而加速聚变,结果产生的热量持续增加,传导到外层,使其向外膨胀。当核心的温度达到1亿K时,氦聚变将开始进行并燃烧生成碳。由于此时的氦核心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白矮星”(电子简并态),热失控的氦聚变将导致氦闪,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太阳核心大幅度膨胀,解除了电子简并态,然后核心剩余的氦进行稳定的聚变。从外部看,太阳将如新星般突然增亮5~10个星等(相比于此前的“红巨星”阶段),接着体积大幅度缩小,变得比原先的红巨星暗淡得多(但仍将比现在的太阳亮),直到核心的碳逐步累积,再次进入核心收缩、外层膨胀阶段。这就是渐近巨星分支阶段。\n 地球的命运是不确定的,当太阳成为红巨星时,太阳的半径将膨胀超越地球现在的轨道——1 AU (1.5×1011 m),是现在的250倍。然而,当太阳成为渐近巨星分支的恒星时,由于恒星风的作用,它大约已经流失30%的质量,所以地球的轨道会向外移动。如果只是这样,地球或许可以幸免,但新的研究认为地球可能会因为潮汐的相互作用而被太阳吞噬掉。但即使地球能逃推被太阳焚毁的命运,地球上的水仍然都会沸腾,大部分的气体都会逃逸入太空。即使太阳仍在主序带的现阶段,太阳的光度仍然在缓慢的增加(每10亿年约增加10%),表面的温度也缓缓的提升。太阳过去的光度比较暗淡,这可能是生命在10亿年前才出现在陆地上的原因。太阳的温度若依照这样的速率增加,在未来的10亿年,地球可能会变得太热,使水不再能以液态存在于地球表面,而使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趋于灭绝。\n 继红巨星阶段之后,激烈的热脉动将导致太阳外层的气体逃逸,形成行星状星云。在外层被剥离后,唯一留存下来的就是恒星炙热的核心——白矮星,并在数十亿年中逐渐冷却和黯淡。这是低质量与中质量恒星演化的典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星系盘", "content": "星系盘( disk of galaxy ),规则星系中具有盘状结构的组成部分。规则星系的最常见的形态是一个盘加一个中心核球。这种类型的星系(旋涡星系和棒旋星系)的典型星系盘,直径为104~105光年,厚度则为103光年,质量约为109~1011太阳质量。星系盘有旋涡或棒状结构,或既有旋涡又有棒状结构。星系盘的旋涡形式大部分是双旋臂的。丹佛于1942年指出,旋臂可以很好地用对数螺旋线方程式表示。根据林家翘等人提出的密度波理论,这种旋臂不是固定的物质臂,而只是一种密度的波动花样。通常,星系盘绕着垂直于它的中心轴线作较差自转,即旋转角速度和离中心的距离有关。这种关系可以用布兰特公式表示:ω(r)=A/(1+B3r3)1/2,其中ω是角速度,r是到星系中心的距离,A、B是参数。研究表明,星系盘的较差自转,对形成和维持盘的准稳结构起着很大的作用。星系盘中的恒星主要是星族Ⅰ恒星,多半是属于主星序的年轻恒星(见赫罗图)。盘中还有大量的气体、暗星云和尘埃,亮度随离中心距离增加而减小。大尺度的扁星系盘,具有巨大的角动量,它的典型值为1074克·厘米2/秒。星系盘的形成以及它的角动量的来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光线偏转", "content": "光线偏转( deflection of light ),广义相对论认为,可见光或其他波段的电磁波穿过引力场时,会沿着弯曲空间中的测地线前进。因此,当一束光线经过大质量物体周围附近后,光线将偏向物体,这种现象称为光线偏转。其偏转角: \n\n\n\n\n\n式中 M为物体质量, R为 光线离开大质量物体中心的最近距离。计算表明,当遥远的恒星发出的 光线擦过太阳的边缘达到地球时,太阳引力场将使得恒星的 光线 偏转 1 . ″75。在日全食时,拍摄太阳周围天空中一组恒星的位置,再在日全食发生以后(或以前)半年,按照同样的高度和方位角拍摄同一组恒星。在两张底片上选取均匀分布的恒星为定位标准,比较擦过太阳边缘的同一颗星的位置变化,可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这一预言。还可以利用 甚长基线干涉仪测量 类星体发出的射电波被太阳引力场 偏转的数值,其精确度超过了光学观测。最近的测量结果表明,准确度已达到广义相对论预言值的1.007±0.009。"}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极光", "content": "极光(汉语拼音:jí guāng),(aurora),出现于高磁纬地区上空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 。由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故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在北半球观察到的极光称北极光,南半球观察到的极光称南极光。极光发生于70~1000千米的高度范围,在背阳侧极光主要发生在 100~150千米的高空 ;在向阳侧主要发生在 200~450 千 米的高空。极光景色壮观,绚丽多姿,形态多样,如均匀光弧、射线式光柱 、射线式光弧光带、帘幕状极光、极光冕等。极光按观测的电磁波波段分为光学极光和无线电极光;按激发粒子类型可分为电子极光和质子极光;按发生区域可分为极光带极光、极盖极光和中纬极光红弧。"}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椭圆星系", "content": "椭圆星系(elliptical galaxy),看起来像天空中一个椭圆或圆形光斑、周围没有恒星盘迹象的星系。以前以为它们的外形像美国橄榄球,但对这些星系中恒星轨道速率的研究(利用光谱学和多普勒效应)证明,椭球(三维椭球)的全部三个轴一般都有不同的长度。 椭圆星系主要由年老的红色恒星组成;虽然这些恒星之间确实有不少尘埃和气体,但在这些星系中今天已很少看到活跃的恒星形成迹象。由于这,椭圆星系曾被认为是最年老的星系,而且从宇宙生命早期以来就基本上没有变化;但是较新的研究表明,许多椭圆星系(也许所有大椭圆星系)是旋涡星系相互碰撞、合并而成的(见星系形成和演化)。星暴星系大概正处在这一过程之中。\n 椭圆星系的质量范围从矮椭圆星系的大约100万太阳质量(与我们银河系的球状星团相似)到巨椭圆星系(已知最大的星系)的多达10^12太阳质量。考虑到很多矮椭圆星系因距离远而无法看见,椭圆星系占全部星系的大约60%。椭圆星系是星系团的最普通成员,而且富星系团的中心位置通常是一个占引力支配地位的大质量椭圆星系。最强的射电源都与大椭圆星系相联系,这表明在它们的核心部位可能隐藏了黑洞。"}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牛顿望远镜", "content": "牛顿望远镜\n牛顿望远镜,是英国天文学家艾萨克·牛顿(1643-1727)发明的反射望远镜,主镜使用球面镜,第二反射镜是平面的对角反射镜。\n\n牛顿式设计的优点\n\n 与其他形式望远镜比较,无论口径大小,在品质相当的情况下,牛顿式总是比较便宜。\n\n 由于光线无须穿透物镜(他只从镜子的表面反射),所以不需要特别的玻璃,材料只需要能掌握住正确的形状。\n\n 因为只需要处理一个表面(折射镜通常需要处理四个表面),因此非常适合非专业人士自制属于个人的样式。业余天文学家自制的杜布森望远镜多属此型望远镜。\n\n 短的焦比可以更容易的获得较大的视野。 \n\n 长焦距的牛顿式望远镜可以获得卓越的行星外观。\n\n 没有凸透镜造成的色差。\n\n 目镜的位置在望远镜统前端,与短焦比结合可以使用短而紧凑的架台系统,减少费用和增加便利性。\n\n\n 牛顿的第一架六吋镜复制品\n牛顿式设计的缺点\n\n 容易产生彗形像差,造成影样偏离轴心扩散的变形现象。这种扩散在光轴上为零,随着镜子的视域呈线性的增加,也与焦距除以口径的商(焦比)的平方反比来扩散。彗形像差的型式通常是 3θ/16F ² ,此处的θ是轴到图像的角度,F是焦比。通常在焦比大于f/6的系统,彗形像差已经可以忽略掉,不会影响目视或摄影的结果。焦比小于f/4的系统,虽然不能忽视彗形像差,但可以借由广视野和低倍率成像来避免。商业用的透镜也可以用在修正牛顿主镜的彗形像差上,让影像恢复原有的明锐。\n\n\n\n 第二反射镜在光路的中间,会遮蔽掉部分的光线,支撑结构还会造成绕射形成所谓的蜘蛛网,并且降低对比。使用二或三支脚的支撑可以减少视觉上的蜘蛛网。减少绕射的肩峰值强度更可以以四的因次有效的增强对比,但圆形的蜘蛛网通常是因支撑不稳,而由风造成摆动形成的惩罚。虽然四只脚的支撑能比三只脚更有效的消除蜘蛛网,但三支脚造成的蜘蛛网会给人一种审美上的良好观感。\n\n\n\n 可携式牛顿式的校准是个问题。主镜和次镜的准直性会因为运输和操作时的震动而偏离,这意味着望远镜可能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校准。其他型式的设计,像折光镜和折反射镜(尤其是马克苏托夫盖塞格林式),准直性都已经固定住了。\n\n\n相关条目\n\n 施密特摄星仪\n\n 施密特-牛顿望远镜\n\n 马克苏托夫望远镜\n\n 里奇-克莱琴望远镜"}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像增强器", "content": "像增强器( image intensifier ),微光探测器的一种,又名像管,由安装在高真空管壳内的光电阴极、电子透镜(有静电聚焦和磁聚焦两种)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投射在光阴极上的光学图像转变成电子像,电子透镜将电子像聚焦并加速投射到荧光屏上产生增强的像,然后用照相方法记录下来。单级像增强器亮度增益为50~100倍。几个单级管串接成的多级像增强器,亮度增益可达几千倍至几十万倍。用五级像增强器拍摄昴星团的照片表明,曝光时间为普通照相法的千分之一。单级像管图像分辨率,一般为每毫米80~100线对,多级像管则为每毫米20~50线对。由于普通照相底片在红外光谱区灵敏度极低,采用具有对红外光敏感的光电阴极的像管,可获得巨大增益。"}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极盖吸收", "content": "极盖吸收( polar cap absorption; PCA ),发生在极盖区电离层D层高度(50~80千米)的一种强烈无线电波吸收。又称 极 盖 吸收事件 。由剧烈太阳粒子事件(太阳质子事件、太阳宇宙射线暴等)引起。探测极盖吸收的主要仪器是宇宙噪声接收机。 \n决定极盖吸收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电离层电子密度及其与其他粒子的碰撞频率。与其他的电离层吸收一样,极盖吸收也是由于电磁波通过波粒相互作用将部分能量传给了电离层中的电子。如果电子没有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还会辐射出相同频率的电磁波;但当电子与其他粒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会损失部分能量,并丧失辐射相同频率电磁波的能力,从而造成该波段电磁波的衰减。当太阳粒子事件发生时,由太阳发出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沿着地球磁力线沉降到极盖区和极光带附近的电离层,在电离层D层引起强烈的电离增强,同时电子与中性粒子的碰撞频率又很高,造成了电离层对高频和甚高频波段电磁波的强烈吸收。通常在太阳大耀斑爆发后一个小时内会出现极盖吸收,引起极区高频无线电通信数天甚至1~2周的中断。\n极盖吸收强度存在着昼夜变化,相同的太阳粒子沉降通常在白天产生的极盖吸收强度比夜晚高4~8倍,这是由于低层大气复合过程的日夜差异造成的。夜晚,大量的电子与中心分子复合为负离子,使电子密度明显减小;白天,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使负离子分离出电子恢复了电子密度。\n在日出和日落时极盖吸收强度的变化是不对称的,其发生原因有待研究。"}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热辐射和非热辐射", "content": "热辐射和非热辐射( thermal radiation and nonthermal radiation ),如果辐射源(等离子体、中性气体云等)处于热动平衡或局部热动平衡状态,即系统内质点(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的能量分布可以用一定温度下的玻耳兹曼分布律表示,则其辐射称为热辐射;反之,如果辐射源中质点远离热动平衡分布,则其辐射称为非热辐射。近年发现的许多新型天体,如类星体、中子星、星际分子射电源、X射线源、γ射线源等,它们的辐射谱形、偏振状态、光变特性等与热辐射有明显区别,因此,非热辐射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例如,类星体和射电星系所以能发射有偏振特性的幂律型射电谱,普遍认为是由远离热动平衡分布的相对论性电子在外磁场中的同步加速辐射所造成的。又如强的分子射电谱线,一般认为是来自天体微波激射源放大作用。实现这种辐射机制的条件是“粒子数反转”,要求分子的能级分布远离平衡分布,即处于高能级上的分子数多于低能级上的分子数。对于太阳的Ⅱ型及Ⅲ型射电爆发(见太阳射电爆发),可用相对论性电子在等离子体中穿行时的切连科夫辐射说明。由这一效应产生的等离子体波,将会部分转化为射电辐射。至于相对论性电子的逆康普顿散射,则是产生γ射线的一种重要的非热辐射机制。"}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时间及其计量", "content": "时间及其计量( time and its measurement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可以通过某种选定的物质运动过程来计量时间,把其他一切物质的运动过程与这个选定的过程进行比较,判别和排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运动的快慢程度,从而对它们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通常所说的时间计量,实际上包含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内容:时间间隔和时刻的测定。时间间隔是指客观物质运动的两个不同状态之间所经过的时间历程。时刻是指客观物质在某一种运动状态的瞬间与时间坐标轴的原点之间的时间间隔。\n\n目录\n\n1 广义的时间计量\n2 时间计量工作\n3 时间计量单位\n4 近况\n\n\n广义的时间计量\n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的过程是千差万别的。譬如某些天体的年龄可达100多亿年,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数千年,某些基本粒子的寿命则只有10-24秒。因此从广义来说,按目前人类对客观物质认识的水平,人们是在10-24~1018秒这个广大区间内来计量时间的。对于这样广大的区间,不可能用唯一的物质运动过程来计量时间,必须根据所研究的实际问题,选用不同的时间计量方法。不同的时间计量方法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分支,有各自的特征。\n目前测量天体年龄的方法,是先测定天体的能量损耗速度和质量,再根据质能关系式估算它的寿命。用这种方法可以计量100多亿年之间的时间间隔。\n测定地球的年龄、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各个地质时期的绝对年龄,普遍采用放射性元素衰变法,这是地质纪年学的研究内容。用放射性元素衰变法可以测定数千年到数十亿年之间的时间间隔,用这种方法估算的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n研究古生物的生长节律,能推断古生物时代的时间记录,这就是古生物钟。每一块保存较好的化石都可以当作一座时钟,它能告诉我们化石的年龄和古生物生存的地质时代。古生物钟(例如古珊瑚表壁上的环脊)证实了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减慢的理论,研究这种时间计量方法,属于古生物学的范畴。\n日、月、年、世纪的时间计量,属于天文学中的历法范畴。由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没有公约因子,协调这两种天象(四季和昼夜),就成了历法的研究问题。\n在天文学中,通常所说的时间计量并不是指上述广义的时间计量,而是指日以下的时间间隔(105秒)的计量,对于专门的天文台或物理实验室,甚至是指秒以下的时间间隔的计量。同时,还需要确定一个初始历元,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点。\n\n时间计量工作\n人们最早是利用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时间的,其基本单位是平太阳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天。这种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为世界时的一秒。世界时可以通过天文观测来测定,这种工作称为天文测时。天文测时受睛夜的限制,为了随时获得世界时,要用精密的天文时计将天文测时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天文时计的运行规律随时指示外推的世界时,这种工作称为守时。天文台用各种传递手段,如无线电讯号等将准确的世界时发播出去为各种用户服务,这种工作称为时间服务或授时。时间计量工作可以概括为测时、守时和授时三项内容。\n\n时间计量单位\n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二十年来对时间计量单位(秒)作了两次重大的改革。二十世纪以来发现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是不均匀的。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58年的决议,从1960年起采用历书时来代替世界时。历书时是以地球公转的运动为基础的,历书时的秒规定为1900年1月0日12时正回归年长度的1/31,556,925.9747,历书时的起始历元定在1900年1月0日12时。历书时通常是由观测月球来测定的,观测精度较低,一般只能测到0.1秒的精度,无法满足各种科学技术工作的需要。1967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以原子时来代替历书时。原子时的秒规定为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能级之间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起始历元定在1958年1月1日0时。\n对时间计量单位(秒)虽然作了上述重大的改革,但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世界时仍然有广泛的用途。为了兼顾对世界时时刻和原子时秒长二者的需要,国际上规定以协调世界时作为标准时间和频率发播的基础。协调世界时的秒长与原子时的秒长一致,在时刻上则要求尽量与世界时接近(规定二者的差值保持在0.9秒以内)。为此,可能在每年的年中或年末,对协调世界时的时刻进行一整秒的调整。\n\n近况\n世界时不仅是一种时间计量系统,同时也是对地球自转的直接描述,它是研究地球自转理论的基本数据之一。天文测时的方法和设备在最近几十年中有迅速的发展,所用的仪器有光电中星仪、超人差棱镜等高仪、光电等高仪和照相天顶筒等。目前综合全世界的天文测时资料可以使测定的世界时精度达到0.001秒的水平。近几年出现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和激光测距等技术,将会使天文测时的精度有成数量级的提高。\n近三十年,天文时计也有重大的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天文摆钟基本上已为石英钟所淘汰。五十年代以后出现的原子钟,使天文时计发生质变,原子钟不仅是目前最精确的时计(高质量的原子钟每天误差不超过10-9秒),而且是建立原子时的基础。\n由于空间科学、大容量数字通讯、远距离无线电导航等工作的发展,对时间同步的要求愈来愈高,促使授时工作不断发展:传递时间频率的无线电讯号所用的波段,从高频、甚低频发展到所有可用的无线电频谱;传递讯号的机构,从专门的授时台发展到远距离无线电导航台、电视台、直播电视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以及微波中继通讯站;所用的讯号方式,从秒脉冲发展到多脉冲和时间编码等。目前,时间同步的精度已从一毫秒提高到几个毫微秒。"}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星族", "content": "星族( Stellar Population ),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内大量天体的某种集合。这些天体在年龄、化学组成、空间分布和运动特性等方面十分接近。银河系所有天体分为晕星族(极端星族Ⅱ)、中介星族Ⅱ、盘星族、中介星族Ⅰ(较老星族)、旋臂星族(极端星族Ⅰ)5个星族。晕星族分布如一个球状的晕,由银河系中最老的天体所组成,包括球状星团、亚矮星和周期长于0.4天的天琴座RR型变星。中介星族Ⅱ的主要代表是高速星以及长周期变星。盘星族包括核球内的恒星、行星状星云和新星,周期短于0.4天的天琴座RR型变星以及“弱线星”(光谱中出现较弱的金属线)。中介星族Ⅰ包括强金属线星和A型星。极端星族Ⅰ集中分布在银道面附近(银面聚度最大),主要为旋臂中的年轻恒星,如O型星、B型星、超巨星,经典造父变星一些银河星团和星际物质等。\n各星族的年龄相差很大。晕星族最老(其中球状星团年龄在100亿年以上);从中介星族Ⅱ、盘星族和中介星族Ⅰ到最年轻的旋臂星族,年龄依次递减。后者的年龄大多为几亿年,甚至有3千万至5千万年或者更短的。\n各个星族在化学组成上也有差别。一般较老的星族所含的重元素(天文学中重于氦的元素统称金属)百分比,要比年轻星族的低,又称贫金属。这种差别可用恒星演化过程加以解释。恒星进入晚年期后向外抛射物质,使恒星内部核过程所形成的重元素渗入星际物质中去,以后由这种“加浓”物质形成的恒星,重元素含量就会相应增高。因此,越是年轻的恒星,包含的重元素就越多,即越富金属。\n星族Ⅰ和星族Ⅱ的概念是1944年W.巴德提出的,他认为银河系以及其他旋涡星系的恒星可分成两大类,称为“星族Ⅰ”和“星族Ⅱ”。两个星族的差别,明显反映在赫罗图的形状以及最亮恒星的颜色和光度上。对于星族Ⅰ,最亮的恒星是早型白色超巨星;对于星族Ⅱ,最亮的恒星是K型红橙色超巨星。此外,星族Ⅰ和星族Ⅱ在空间分布和运动特性方面也有不同:星族Ⅰ的恒星集中于星系外围旋臂区域内,银面聚度大;星族Ⅱ的恒星则主要集中在星系核心部分,银面聚度小。后来研究表明,把所有的恒星划分为两个星族过于简单。1957年,在梵蒂冈举行的星族讨论会上,将银河系里的恒星划分为5个星族。这种划分方法现已为各国天文学家普遍接受。此外,推测存在比星族Ⅱ更年老的星族Ⅲ,它们可能是大爆炸后不久形成的第一代恒星,几乎完全由氢和氦组成,质量特别巨大,在度过短暂的一生后通过超新星爆发将内部核反应生成的重元素散布到后来形成星系的物质中去。大量的研究表明,星族概念在研究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星系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的重要内容。"}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人眼的探测性能", "content": "人眼的探测性能( detective property of human eye ),人眼作为一种辐射探测器有下述性能:眼睛的瞳孔直径随外界亮度在2~8毫米范围内变化。眼睛的视网膜上有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这些细胞内的光化学作用刺激神经,产生视觉。当视场的亮度约等于或大于3尼特──流明/(米2·球面度)──时,圆锥细胞起主要作用,眼睛处于亮适应状态,称为白昼视觉。当视场的亮度约等于或小于3×10-5尼特时,眼睛处于暗适应状态,称为黄昏视觉。从暗适应转到亮适应约需2~3分钟;反之,从亮适应转到完全暗适应需45分钟。人眼只对波长4000~7000埃的辐射产生反应。人眼的分光响应分为白昼视觉分光响应和黄昏视觉分光响应。其分光响应曲线见图。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人眼分光响应是连续变化的。由图可知,对于白昼视觉,在波长5550埃处,灵敏度出现了极大值673流明/瓦。对于黄昏视觉,极大分光灵敏所对应的波长为5100埃,其值为1,725流明/瓦。人眼的灵敏度和视线的方向有关,笔直向前看时,其灵敏度最低。\n\n\n\n\n\n眼睛能反应的最小辐射功率为5×10—17瓦,相当于5~14个光子的作用。眼睛能反应变化于1011量级的辐射,对辐射的反应是非线性的。当入射光子数成正比增加时,人眼的反应按对数律增加。人眼对背景的亮度差别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人眼的分辨本领随不同物体的亮度和反衬而异。在理想的条件下,人眼可以分辨0ḷ.5。在一般照明条件下,眼睛的极限分辨角的平均值在1'左右。"}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中星仪", "content": "中星仪(汉语拼音:Zhongxingyi;英语:Transit instrument),观测恒星过上中天(过观测站子午圈)的一种天体测量仪器。又称子午仪。主要用于精确测定恒星过上中天的时刻,以求得恒星钟的钟差,从而确定世界时、恒星赤经和基本天文点的经度。发明于17世纪,后经不断改进。中星仪由望远镜、目视接触测微器、寻星度盘、挂水准器、太尔各特水准器以及望远镜支座等部分构成。望远镜通常是折轴式的,其水平轴指向东西方向,镜筒可在子午面内旋转,星光经过位于水平轴中央的直角棱镜,反射到水平轴的一端用超人差接触测微器或光电接收器进行记录。中星仪水平轴上挂有一个高灵敏度的挂水准器,以改正水平轴的倾斜。在水平轴的两端各有一段精度极高的圆柱形枢轴,可保证水平轴倾斜误差和方位误差稳定不变。中星仪在一颗星的观测中间进行转轴,以抵消望远镜准直差等误差。利用太尔各特水准器,中星仪也可用于测量纬度或恒星赤纬。激光测卫等新技术已承担了测定世界时的任务,但用于检测铅垂线变化,中星仪的作用仍无可替代。"}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猎户座大星云", "content": "猎户座大星云(M42)\n 猎户座大星云(Orion nebula),位于猎户座的一个亮星云。在猎户座“宝剑”的中间,有一个亮度为4等的斑点,就是猎户星云,又名M42或NGC1976。它是典型的发射星云,距离460秒差距,直径约5秒差距。该星云的最亮部分十分靠近四边形聚星猎户θ1周围一小群O型和B型星(见恒星光谱分类),星云中的氢原子被这些高温恒星的紫外辐射电离,然后在复合荧光过程中发出红色光辉。猎户星云的质量估计为102太阳质量量级,最亮部分的原子数密度达104厘米3,温度约8000K。用射电方法探测到该星云及其周围区域的射电辐射,表明它仅是一个巨大的星云中被高温恒星照亮的一小部分。这个大星云伸展到猎户座中很大的天区,估计直径为102秒差距量级,质量为5×104~1×105太阳质量。明亮的猎户星云(有时称为猎户星云)还是一个X射线源(3U0527-05),在它后面还发现了分子云和红外源。"}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行星际物质", "content": "行星际物质(汉语拼音:Xingxingji Wuzhi;英语:Interplanetary Medium),充斥于太阳系空间中的微小物质。包括行星际尘埃和行星际气体,广义的还包括行星际磁场、宇宙线和各种电磁辐 射,行星际尘埃除了绕太阳运动的流星体外,还有许多大小在微米到厘米间的尘粒。它们的分布很不均匀,在黄道面附近和地月系统附近较密,密度为10-21~10-23克/厘米3,而在地月系统以外的区域,密度大致以距离的平方律减小。行星际气体主要成分是质子、电子以及氦、碳、氮、氧等元素的核,每立方厘米中约几个。宏观上呈电中性,其来源有太阳风、彗星的蒸发、行星大气的逃逸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北冕座R型变星", "content": "北冕座R型变星( R Coronae Borealis variable ),亮度有时突然减弱约1~9个星等的不规则变星。典型星是北冕座R,已确定的和可能的对象约40颗。它们的光变持续时间由几十天到几百天不等,上升缓慢而且间有不规则的或锯齿波式的起伏。两次减光的间隔有的很短,有的则长达十年以上。在这期间还存在为期数十天、变幅半个星等左右的半规则光变。一般认为变光是由恒星自身抛出的含碳特多的气壳冷凝成烟尘使透明度急剧下降造成的。近年来观测到它们有很大的红外色余,更支持了这种看法。因此有人认为,过去因为变光急剧而把它们归属于爆发变星是不恰当的。但也有人认为,如果这种变星是由于爆发性地喷射物质造成挡光而变暗,则仍可归入爆发变星,不过它们与急剧变亮的爆发变星是很不相同的。\n北冕座R型变星大多数的光谱型为F~K和R,但也有少量的是O型或B型(见恒星光谱分类);极大亮度时的绝对星等还很难确定,但似乎是-4~-5等的巨星或超巨星;空间分布属星族I;正常时期的光谱为具有H、K、D及氦3,889等发射线的宽发射线光谱;没有巴耳末发射线和CH的吸收带或发射带,得知其大气中明显缺氢;变暗时也出现各种轻金属和氰化合物的发射线,说明其大气中含有丰富的碳、氦和轻金属。"}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月球光学天平动", "content": "月球光学天平动( optical libration of the Moon ),即几何天平动,又称视天平动,月球天平动的一种。“月球常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说法只是一种不严格的、近似的说法。由于几何方面的原因,地球上的观测者会觉察到月球有上下左右的“摇摆”,因而能看到的月面部分不是整个月面的一半而是整个月面的59%,其中的18%时多时少,时隐时现。月球有三种光学天平动:①纬天平动:月球赤道和白道夹角为6°41′,当月球运行到白道最北点时,可多看到月球南极的6°41′的区域;同样在白道最南点时可多看到月球北极的6°41′的区域。纬天平动的周期为一交点月。②经天平动:尽管月球自转速度是均匀的,但由于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公转速度并不均匀。当月球从近地点奔向远地点时,速度由快变慢。对于均匀自转的月球,其西边缘的外侧,在经度方向便会有7°45′的地方为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同样,月球运行在另外半圈时,月球东边缘的外侧,也会有7°45′能被看到。经度天平动的周期为一近点月(见月球)。上述两种天平动也可以用月、地中心连线的月面交点的月面坐标来表示。交点的月面纬度称为纬天平动,交点的月面经度称经天平动。③周日天平动:早在十七世纪,伽利略在绘制月面图时便已发现,由于视差,在月出时,地面观测者能多看到月球东边缘外侧的一部分多达1°的区域;当月落时,也会多看到月球西边缘外侧1°的区域。同理,地球南极的观测者能多看到月球南极的部分区域;对于地球北极的观测者也有类似情况。\n\n\n\n\n\n\n\n严格地说,这三种天平动都不是月球本身真正的摆动,只是由于观测者位置改变造成的。为了与物理原因所引起的月球天平动区别开来,把它们合称为光学天平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三千秒差距臂", "content": "三千秒差距臂,银河系四大旋臂之一,离银心1.3万光年。该旋臂正以约53千米/秒的速度向外膨胀。"}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极移", "content": "极移(汉语拼音:jí yí),(polar motion),由于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部作周期性摆动而引起的地球自转极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的现象。地极移动的简称。表现为极点的±0<.″4即相当于24米×24米范围内循与地球自转相同的方向描划出一条时伸时缩的螺旋形曲线。极移包括两个主要的周期成分:一个近于14个月周期,称为张德勒项,这是弹性地球的自由摆动;另一个是周年周期,称为周年项,这是由大气环流引起的受迫摆动。此外还存在长期极移以及周期为一个月、半个月和一天左右的各种短周期极移。地极的位置用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坐标分量表示,这个坐标系取在地球北极,原点称为国际习用原点,坐标系的X轴为本初子午线,Y轴为西90°子午线。地极坐标要由天文观测测定。极移使地面上各点的纬度、经度和方位角都发生变化。地极坐标为天文、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空间科学等实用或研究部门所需要。极移机制的因素包括太阳、月球引力和大气、海洋等的作用,也涉及地球内部结构的各种理论模型,因此极移研究与地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不规则变星", "content": "不规则变星( irregular variable star ),亮度变化不规则、周期性极不明显的变星。按苏联出版的《变星总表》第三版的变星分类,不规则变星专指光变不规则的脉动变星。不规则变星的光变曲线的周期性不十分明显,但仍可检视出有几百天到一千天以上的不规则周期。过去划分的不规则变星中有些大概是其他类型的变星,不过研究得不充分而已。不规则变星中有从早型(A、F)到晚型(K、M)的巨星和超巨星(例如,仙王座BO是热超巨星、天鹅座CO是红巨星)。不过大多数是M型和N型,其特征是有较强的TiO吸收带,在亮度极大时刻前后或增光阶段,常出现H或Si发射线。光谱型为N型和R型的不规则光变碳星,具有盘星族的空间分布特征,没有向银心集聚的趋势,看来是星族I的成员。光谱型为M型的不规则变星多沿旋臂分布,是银河系中光度最大的天体之一。根据晚型不规则变星从星周包层中溢出物质的观测资料,许多人认为它们是行星状星云的前身。"}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月龄", "content": "月龄(汉语拼音:Yueling;英语:Moon's age),从新月起算各种月相所经历的天数,并以朔望月的近似值29.5日为计算周期。这与中国农历中的月长相同,因此两者大体相吻,如新月、上弦、满月、下弦的月龄分别约为0、7.4、14.8及22.1日,在农历中基本上是初一、初七、十五(或十六)、廿二(或廿三)前后。当然由于朔望的实际变化周期长为29.53059日,月球和太阳的视运动时快时慢、白道与黄道有交角且在变化,因此月相的准确月龄需要查阅专门的资料。"}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欧氏空间", "content": "欧几里得空间(英语:Euclidean space),带有“内积”的实数域上的一类向量空间。简称欧氏空间。“内积”是一个度量概念,有明显的代数性质,向量的长度和夹角都可以通过向量的内积来表示。所谓内积,是指与实数域R上向量空间E中任意一对向量u、v唯一对应的实数,这个实数记作(u,v),并满足以下条件:\n①(u,v)=(v,u);\n②(u1+u2,v)=(u1,v)+(u2,v);\n③(au,v)= a(u,v);\n④(u,u)≥0,当且仅当u=0时(u,u)=0。式中u,u1,u2,v是E的任意向量,a是任意实数。\n一个定义了内积的实数域上的向量空间,称为欧几里得空间。例如,设V是解析几何里的三维空间,u、v是V的任意向量,在V中定义(u,v)=|u|·|v|cosθ,式中|u|、|v|分别表示u、v的长度,θ表示u和v的夹角。(u,v)满足内积的全部条件, 所以V是一个欧氏空间。\n设R是实数域,R上的n维向量空间Rn={(x1,x2,…,xn),|xi∈R,1≤i≤n},定义(x,y)=x1y1+x2y2+…+xnyn,式中x=(x1,x2,…,xn),y=(y1,y2,…,yn),则Rn成为一个欧氏空间。设E是定义在闭区间 [−1,1]上一切连续实函数所构成的向量空间,定义:\n\n\n式中 f( t)、 g( t)是 E中的函数。则 E作成一个欧氏空间。\n向量的长和夹角\n欧氏空间E的一个向量x的长,定义为非负实数\n\n\n,并记作| x|,即| x|=\n\n\n。欧氏空间E的任意两个非零向量 x和 y的夹角 θ由公式cos θ=( x, y)/(| x|| y|)来确定。这是解析几何里关于两个向量夹角的自然推广。著名的柯西–施瓦兹不等式或布雅科夫斯基不等式( x, y)≤( x, x)( y, y),当且仅当 x与 y成比例时等号才成立,保证了上述的夹角定义的合理性。欧氏空间 E的两个向量 x与 y的距离定义为| x- y|。对于 E的任意三个向量 x、 y、 z,有通常关于距离的三角形不等式成立:| x- z|≤| x- y|+| y- z|。\n标准正交基\n如果欧氏空间的两个向量x与y的内积为零,即(x,y)=0,那么x与y称为正交的。在一个欧氏空间里,与解析几何的直角坐标系相类似的概念是所谓标准正交基。n维欧氏空间E的基e1,e2,…,en,如果满足条件:\n\n\n那么 e1, e2,…, en称为 E的一个 标准正交基,即 E的一组长度为1且两两正交的基称为标准正交基。任何一个 n维欧氏空间都有标准正交基。如果 e1, e2,…, en是 n维欧氏空间 E的一个标准正交基:\n\n\n是 E的任意向量,那么:\n\n\n即在一个标准正交基下,两个向量的内积等于其对应坐标的乘积之和。\n欧氏空间的同构\n如果两个欧氏空间E和E',作为实数域上的向量空间是同构的,而且当x↔x',y↔y'时有(x,y)=(x',y'),即E和E'的相对应的向量的内积是相等的,那么E与E'称为同构。任意一个n维欧氏空间都与Rn同构。\n酉空间\n欧氏空间在复数域上的自然推广。如果V是复数域上的一个向量空间,对于V的任意一对向量u、v,有一个确定的复数(u,v)与之对应,且满足以下条件:(u,v)=(v,u);(u1+u2,v)=(u1,v)+(u2,v); (au,v)=a(u,v);(u,u)≥0,当且仅当u=0时等号成立,那么V称为酉空间。这里u1,u2是V的向量,a是任意复数,(v,u)表示(v,u)的共轭复数。由于有(u,u)=(u,u),所以(u,u)是实数,因而(u,u)≥0有意义。\n在一个酉空间里,也可以把向量u的长|u|定义为\n\n\n,但是不能像在欧氏空间里那样来定义两个向量的夹角,因为一般说来,( u, v)不一定是实数。尽管酉空间里有向量的长度概念而无夹角概念,然而仍可引入两个向量正交的概念。如果酉空间的两个向量 u、 v的内积为零,即( u, v)=0,那么 u与 v称为正交的。在一个 n维酉空间里,也可以定义标准正交基;而且任一 n维酉空间必定存在标准正交基。\n\n参见\n\n数学\n\n数学基本条目\n\n代数学\n\n线性代数"}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月海", "content": "月海(汉语拼音:Yuehai;英语:Mare),肉眼所见月面上的暗黑区域(见月面学)。实际上是广阔平原。共有22个,除3个位于月背,4个地跨正、背两面外,15个均在正面。正面上月海面积约占月球正面面积的50%左右,最大的风暴洋的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月海大多呈圆或椭圆形,四周为一些山脉封围,但也有月球背面的东海月盆,三层同心圆环的构造清晰可见几个海联成一片。与海类似但面积较小的称湖,计有梦湖、死湖、夏湖、秋湖与春湖。月海伸向月陆的部分称为湾或沼,但两者并无实质区别。"}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河系模型", "content": "银河系模型( galactic model ),从总体上研究银河系质量分布和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式。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包括恒星和星际物质等)系统,结构复杂,各个区域的特性参差不齐。为了从总体上研究银河系的物理性质、力学结构和演化,需要把银河系的结构加以简化,不考虑局部细节,以便建立统一的物理量分布的银河系模型。银河系模型不同于真实的银河系,它只是为研究方便而采取的模拟手段。银河系模型主要研究银河系的质量分布。一般只考虑引力,不考虑旋涡结构(因为旋臂的引力场只占银河系总引力场的百分之几),同时还假定引力场是平滑变化的,局部的不规则性是可以忽略的,而且自转是对称的。这样可以避免许多数学上的困难。一般说来,要建立银河系平滑变化的质量分布模型,必须以某种形式的速度分布或密度分布为根据,并且需要选定若干参数。根据观测资料,可以认为银河系质量大体上按椭球分布。对不同的天体群(例如不同星族)可以分别建立各自的质量分布模型。\n近年来,观测方法不断更新,观测资料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在理论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除了建立质量分布模型外,还可以探讨星系的空间结构和建立运动学模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轨道计算", "content": "轨道计算( orbit determination ),一种粗略测定天体轨道的方法。在轨道计算中,人们事先不必对天体轨道作任何初始估计,而是从若干观测资料出发,根据力学和几何条件定出天体的初始轨道,以便及时跟踪天体,或作为轨道改进的初值。为了计算六个轨道要素(见二体问题),至少必须有三次光学观测,因为每次观测只能得到天体坐标的两个分量。\n轨道计算是从研究彗星的运动开始的。在牛顿以前,对天体运动的研究基本上带有几何描述的性质。第谷首先试图计算彗星轨道,但未获成功。困难在于只能观测彗星的方向,而不知道它同地球的距离,由于缺少力学规律的指引,无法根据这些定向资料求得天体的空间轨道。在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后,开普勒定律有了力学解释,得到了椭圆运动的严格数学表达式,终于能利用少数几次时间相隔不长的观测来测定彗星的轨道。\n\n拉普拉斯方法\n第一个正式的轨道计算方法是牛顿提出的。他根据三次观测的资料,用图解法求出天体的轨道。哈雷用这个方法分析了1337~1698年间出现的24颗彗星,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彗星是同一颗彗星,它就是有名的哈雷彗星。在这以后,欧拉、朗伯和拉格朗日等人也在轨道计算方面做了不少研究。拉普拉斯于1780年发表第一个完整的轨道计算的分析方法。这个方法不限制观测的次数,首先根据几次观测,定出某一时刻天体在天球上的视位置(例如赤经、赤纬)及其一次、二次导数,然后从这六个量严格而又简单地求出此时天体的空间坐标和速度,从而定出圆锥曲线轨道的六个要素。这样,拉普拉斯就将轨道计算转化为一个微分方程的初值测定问题来处理。从分析观点来看这是一个好方法,然而轨道计算是一个实际问题,要考虑结果的精确和计算的方便。拉普拉斯方法在实用上不甚方便。由于数值微分会放大误差,这就需要用十分精确的观测资料才能求出合理的导数。尽管许多人曾设法降低这种过高的观测要求,并取得一定进展,但终究由于计算繁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很少使用。\n\n奥伯斯方法和高斯方法\n与拉普拉斯不同,奥伯斯和高斯则认为,如果能根据观测资料确定天体在两个不同时刻的空间位置,那么对应的轨道也就可以确定了。也就是说,奥伯斯和高斯把轨道计算转化为一个边值测定问题来处理。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根据三次定向观测来定出天体在空间的位置。这既要考虑轨道的几何特性,又要应用天体运动的力学定律。这些条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天体必须在通过太阳的平面上运动。由于从观测掌握了天体在三个时刻的视方向,一旦确定了轨道平面的取向,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天体在三个时刻的空间位置也就确定了。轨道平面的正确取向的条件是所确定的三个空间位置能满足天体运动的力学定律,例如面积定律。\n彗星轨道大都接近抛物线,所以在计算轨道时,常将它们作为抛物线处理。完整的抛物线轨道计算方法是奥伯斯于1797年提出的。他采用牛顿的假设,得到了彗星地心距的关系式;再结合表示天体在抛物线轨道上两个时刻的向径和弦关系的欧拉方程,求出彗星的地心距;从而求出彗星的抛物线轨道。到现在为止,奥伯斯方法虽有不少改进,但基本原理并没有变,仍然是一个常用的计算抛物线轨道的方法。\n1801年1月1日,皮亚齐发现了第一号小行星(谷神星),不久高斯就算出了它的椭圆轨道,他的方法发表于1809年。高斯使用逐次近似法,先求出天体向径所围成的扇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之比,然后利用力学条件求得天体应有的空间位置,再从空间位置求得轨道。高斯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际上解决了轨道计算问题。可以说,用三次观测决定轨道的实际问题是高斯首先解决的。高斯以后,虽然有人提出一些新方法,但基本原理仍没有变。\n\n人造卫星轨道计算\n计算小行星轨道的经典方法,原则上都能用来计算人造卫星的轨道。在考虑到人造卫星的运动特点之后,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人造卫星运动快,周期短,记时误差对轨道计算结果影响显著。巴特拉科夫在高斯方法的基础上,用增加观测资料的办法,对记时有误差的轨道计算法作了改进。近地卫星一天绕地球飞行十多圈,容易从观测定准它的周期,因而也就知道了轨道半长径,相应地提出了已知半长径的轨道计算法。人造卫星离地球近,视差现象明显,利用两站或多站同步观测容易求得卫星地心距,可以简化经典计算方法。针对卫星摄动影响大的情况,又出现了考虑摄动的轨道计算法。尽管这些方法多种多样,仍不外乎从观测资料求得两个点的向径,或一个点的向径和速度,从而得到轨道要素。\n通过对人造卫星激光测距和多普勒测速,利用多站同步观测,或结合光学观测等方法,可以直接得到卫星的向径和速度,从而求得卫星的轨道。应用高速电子计算机,可以进行复杂的迭代运算。因此,目前更多的是综合各种类型的观测资料作轨道改进,而不把精力放在初始轨道的计算上。现代技术条件已能使入轨后的卫星轨道同预定轨道相差不大。这样,预定轨道就能作为初始轨道使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地面点坐标", "content": "地面点坐标(汉语拼音:Dimiandian Zuobiao;英语:coordinate of a point on earth surface),地球表面一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建立在天球上或地球表面的二维球面坐标系,或建立在地球体内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来确定。\n 具体采用的坐标系有:\n ①天文坐标系。是建立在天球上的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无关的二维坐标系。观测者的地方铅垂线延伸与天球的交点为天顶。天顶方向与天赤道面的夹角为天文纬度。经过天极和天顶方向的平面为天子午面,某地天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两面角为天文经度。\n ②大地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椭球体上的二维坐标系。通过地面上一点的对于参考椭球体表面的法线与参考椭球体的赤道面之间的夹角为大地纬度。该法线同参考椭球体旋转轴所构成的平面为大地子午面,该点的大地子午面与参考椭球体上相应的本初子午面之间的两面角为大地经度。天文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差称为垂线偏差,须由观测确定。\n ③地心坐标系。为三维直角坐标系。以地球质心为坐标原点,以参考椭球体旋转轴为Z 轴,以参考椭球体赤道面为XY 平面。赤道面与参考椭球体上的本初子午面的交线为X 轴。XYZ 轴形成右旋系统。地面上一点的位置可用在坐标轴上的 3个分量确定。这一坐标系也可转换为相应的极坐标系统,定义该点的地心经度、地心纬度和地心向径。\n 大地坐标和地心坐标可以通过一定的几何关系相互转换。由于地球的固体潮、板块运动、地极运动等影响,地面点的位置会随时间变化。"}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基本天体测量学", "content": "基本天体测量学( fundamental astrometry ),天体测量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基本的天文参考坐标系。这个参考坐标系是以基本星表的坐标系统来体现的。基本天体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精确测定恒星位置、自行和岁差常数,最后编制成基本星表。编制基本星表是一项极其浩繁的工作,编制过程中需要综合处理几十本乃至上百本初始星表。这些初始星表必须是绝对星表,即刊载的恒星位置应当用绝对方法测定(见天体位置的绝对测定)。编制基本星表首先应将各初始星表归算到同一历元,这就需要岁差常数和自行的精确值。各初始星表所采用的光行差常数和章动常数不尽相同,必然使星表之间存在系统差,因此还必须将各初始星表归算到同一天文常数系统。\n把初始星表归算到同一历元和同一天文常数系统后,它们提供的某一恒星的坐标仍然互不相同,这是因为各种星表都无例外地存在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星表的系统误差表现为某一区域内所有恒星的坐标都有大致相同的偏差,并随不同的区域而变化。星表的赤经和赤纬的系统误差可分别表示为:\n\n\n\n\n\n式中Δ A是分点改正,对一本初始星表来说是常数;Δ α α、Δ α δ、Δ α m分别是因赤经、赤纬、 星等不同引起的赤经系统误差;Δ δ α、Δ δ δ分别是因赤经、赤纬不同引起的赤纬系统误差。初始星表的系统误差来源于不同的观测者、仪器以及其他观测条件。既然无法知道恒星的真实位置,实际上就不可能得到星表的绝对系统误差,所以只能将各个初始星表互相比较来求得它们的相对系统误差。利用这些相对系统误差,就可把全部初始星表都归算到同一坐标系统── 基本星表坐标系统。对于初始星表的偶然误差可用妥善的数据处理方法,并根据通用的加权平均的原则使之减小。权的大小根据仪器质量、观测和处理的方法、观测的数量等情况来评定。\n一本基本星表所提供的基本的天文参考坐标系,一般只能用二十年左右。由于恒星自行和岁差常数的误差随着基本星表的使用年限的延长而增大,因而星位的误差也相应地增大。因此,必须不断地利用更多的最新观测成果来更新基本星表的坐标系统。编制基本星表主要依靠绝对星表。为了改进已得到的恒星坐标和自行以及为了增加星数,还要利用相对星表。由测时和测纬资料求得的星位改正,对于编制基本星表也很有价值。 \n长期以来,基本天体测量是以地面光学观测为基础的。射电干涉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基本天体测量的精度和建立更精确的基本的天文参考坐标系,展现了更宽广的前景。"}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理论", "content": "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理论( theory of artificial satellite motion ),如果地球是一个密度均匀的正球体,又没有大气阻力和其他天体的摄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就是简单的椭圆运动。然而,实际上它的运动受到许多摄动因素的影响,这是现代天体力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n\n目录\n\n1 摄动因素\n\n1.1 地球非球形摄动\n1.2 大气阻力摄动\n1.3 太阳光压摄动\n1.4 日、月引力摄动\n\n\n2 运动理论\n3 应用\n\n\n摄动因素\n影响人造卫星运动的主要摄动因素有:①地球非球形摄动(即地球形状摄动);②大气阻力摄动;③太阳光压摄动;④日、月引力摄动等。\n\n地球非球形摄动\n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而是更接近于一个椭球。地球赤道突出部分对卫星的吸引,使卫星不再沿一个固定的椭圆运动,这不仅使卫星轨道平面绕地球极轴不断转动,同时还使椭圆轨道在轨道平面内不停旋转。这种转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地球扁率,并同卫星轨道平面对赤道的倾角和椭圆轨道的大小有关。卫星绕地球飞行的周期越长,转动的速率就越小。此外,地球扁率还引起许多周期性的摄动,使卫星围绕着轨道椭圆振动,其振幅有时可达几公里。地球赤道突出部分是影响卫星运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地球形状不是一个严格的椭球,其内部质量分布也不均匀,地球引力场相当复杂,若按球谐展开式表示,则其展开式中,还含有很多高阶项。它们的主要影响是引起大量的周期摄动,尽管这些周期摄动一般都不大,却增加了卫星运动的复杂性。\n\n大气阻力摄动\n人造卫星在高空大气中运动,不断受到大气的阻力作用。大气阻力摄动主要是改变卫星轨道的形状和大小,而对卫星轨道面的影响很小。由于大气阻力集中在卫星近地点附近,卫星轨道形状和大小的变化便具有如下特点:首先降低卫星远地点高度,而近地点高度基本不变,使得卫星轨道越变越圆,然后再使轨道越变越小,最后,卫星终于在稠密的大气中陨落。对于近地卫星来说,大气阻力是决定卫星寿命的主要因素。\n\n太阳光压摄动\n这种摄动本身是一种保守力。如果没有地影,它只会使卫星轨道产生周期性变化;由于存在地影,卫星所受的光压是间断的和不对称的,这就使卫星能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半长径。太阳光压摄动,对于面积质量比大的卫星,如气球卫星,会起重要的作用。\n\n日、月引力摄动\n日、月引力对人造卫星的摄动,与经典天体力学中第三天体的摄动是相同的。对于近地卫星,日、月引力摄动的量级较小,但卫星越高,这种摄动就越大,到了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摄动就十分显著。日、月引力摄动的另一特点是使卫星轨道产生许多长周期项,其中还有共振项(见共振理论),而且偏心率的长周期项同偏心率本身成正比。这就使轨道较扁的远地卫星的轨道偏心率在一段时间内越变越大,有时甚至使卫星的近地点很快降到稠密大气层中,卫星因而陨落。\n此外,影响卫星运动的摄动因素还有海潮摄动、地球反射光压摄动、地球红外辐射摄动以及坐标系本身运动所引起的附加摄动等,在计算精密卫星星历表时,应适当考虑这些摄动。\n\n运动理论\n对人造卫星运动的研究,沿用了经典天体力学中的级数展开法。在级数展开时,通常认为表征地球扁率的二阶带谐系数为一阶小量,而其他摄动为二阶小量。与经典的行星运动理论一样,人造卫星的运动理论,也有一阶理论、二阶理论、三阶理论……之分。不过,由于卫星运动快,长期摄动的影响非常显著,几天之后摄动量就相当大。因此,人造卫星的一阶运动理论,通常是指包含了二阶长期摄动和一阶周期摄动的理论;而二阶运动理论是指包含了三阶长期摄动及二阶周期摄动的理论……等等。在六十年代,人们研究的是一阶运动理论,其距离精度约为10米(速度为1厘米/秒),这与当时的观测精度是相适应的。采用激光测距和多普勒测速技术之后,卫星观测精度大大提高,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的精度已达几厘米,多普勒测速精度也已达0.1毫米/秒。为了能从这样高精度的观测中提取全部信息,人造卫星的运动理论必须准确到1厘米的精度。这就需要人造卫星的二阶运动理论,甚至三阶运动理论。\n人造卫星的一阶运动理论,通常采用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可将各种摄动因素分开处理。对于地球非球形摄动,1959年古在由秀采用平均要素法,首先提出了一阶运动理论。后来,巴特拉科夫又利用人造卫星的能量积分,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布劳威尔则采用蔡佩尔变换(见摄动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一些学者还研究了大气阻力摄动、太阳光压摄动和日月引力摄动等问题。\n二阶运动理论的分析方法,一般都局限于地球非球形摄动。1962年古在由秀首先创立二阶运动理论,把运动理论的精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70年阿克斯内斯用包含了部分一阶影响的轨道作为中间轨道,推出了二阶运动理论。他采用了希尔变量并利用堀源-李变换,所以他的表达式要比古在由秀的简洁得多。由于二阶运动理论的公式繁复,推导困难,人们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在计算机上建立了泊松级数的运算程序,并用以推导天体力学中的繁复的公式。1977年,木下宙建立了三阶运动理论。与此同时,其他摄动的计算也更精细了,例如,考虑到大气密度的周日变化、半年变化、扁球效应、日月引力摄动的短周期项、潮汐项等。这些研究提高了卫星运动理论的精度,但是,由于没有解决联合摄动问题,分析方法所用的物理模式,始终是某种简化了的模式,精度不够高;而且分析方法推导繁复,即使用电子计算机,要推出几万项甚至几十万项的摄动,计算量也很大。因此,很多实用部门就干脆使用天体力学数值方法来解决人造卫星的运动问题。然而,数值方法计算时间太长,积累误差也较大,因此,人们又开始使用半分析、半数值的方法:短周期摄动用分析方法计算;长期、长周期摄动用数值方法计算。这种方法,对于得到分米级精度的运动理论是合适的。\n\n应用\n对人造卫星运动的研究,是发展空间事业的理论基础之一。利用人造卫星运动特征设计的太阳同步轨道,成功地用于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保证卫星照相得到有利的日照条件。利用人造卫星运动理论并结合实际观测,可以精密测定测站的地心坐标、地球引力场和高层大气密度;人造卫星的运动理论,现在还广泛用于导航事业,并成功地用来测定极移。\n人造卫星运动理论的研究,向天体力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对人造卫星的一些摄动特点(非引力摄动较大,大气密度变化复杂,不连续的太阳光压摄动等)的研究,丰富了摄动理论;在研究人造卫星运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堀源-李变换,促进了经典变换理论的发展;对“临界角”及其他共振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共振理论研究的发展。此外,人们还提出了许多种适用于研究人造卫星运动的中间轨道以及计算其残留摄动的方法等,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天体力学的发展。"}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斯特龙根半径", "content": "斯特龙根半径( Strömgren radius ),发射星云的一个特征量,为丹麦天文学家斯特龙根所提出,因而得名。当星云中存在高温星时,高温星所发出的紫外线会电离周围的气体,形成发射星云。有名的猎户座大星云和麒麟座的玫瑰星云都是这一类星云。\n从星云中心高温星发出的紫外线首先电离周围的氢原子。当辐射强度足够高时,氢原子几乎全被电离。在完全电离区中,紫外线可以毫无损耗地穿过。当紫外线到达中性氢区时,又使中性氢产生电离,这样就使电离层从中心向外扩大。实际上,星云内每一点都要求保持电离和复合之间的平衡。电离度在离中心星一定距离处会下降,电离度一减小,辐射强度就会按指数减小,紫外线很快就衰减到不可能再进行电离的程度。这时星云中就出现电离边界。三十年代,丹麦天文学家斯特龙根最早研究这个问题。他从理论上推导出电离区的边界,因而边界以内的区域被称为斯特龙根球,从边界到中心的距离即为斯特龙根半径。它的大小取决于气体密度和中心星温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坐标量度仪", "content": "坐标量度仪( coordinate measuring instrument ),测量在透射或反射光照射下的平面目标(主要是照相底片上星像)的直角坐标的专用光学仪器。坐标量度仪包括瞄准星像的光学系统、载片架和移动机构、测量目标坐标的玻璃刻尺及其读数测微器。测量时,移动装上底片的载片架,瞄准星像,就可以从测微器上读出目标的位置数据。利用转像棱镜将被瞄准的星像旋转180°,然后测量星像,可以消除瞄准误差。仪器X和Y方向的两根刻尺应严格垂直,刻尺的每根刻线的改正量和刻尺的温度系数都可事先精密测定。仪器本身精度优于1微米。新型的坐标量度仪有自动记录设备,但测量者仍需瞄准目标和刻尺。有的天文台配备了天文底片自动测量系统,能快速自动测量底片上各种目标的坐标,甚至能自动测量目标的大小和各种光度数据。"}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标度因子", "content": "标度因数( scale factor ),亦称标度因子,简称标度,是输出的变化与要测量的输入变化的比值。\n标度因数通常用某一特定直线的斜率表示,该直线可以根据在整个输入范围内周期地改变输入量所得到的输入/输出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求得。惯性导航系统中,有关标度因数包括陀螺仪标度因数、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力矩器标度因数、传感器标度因数、指令速率标度因数以及温度标度因数等。标度因数的标定过程一般称为定标。"}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曲率辐射", "content": "曲率辐射( curvature radiation ),高能电子沿强磁场磁力线方向运动时,因磁力线本身的弯曲而产生的电磁辐射。这种过程在脉冲星附近可能有重要的意义。在磁场中运动的高能电子,当磁场不平行于电子速度时,会引起同步加速辐射。决定这种辐射特性的基本因素:一为电子运动轨道弯曲;二为电子能量远大于其静止能量。这里,电子运动轨道的弯曲,是受到洛伦兹力作用的结果。但当高能电子平行于磁场运动时,洛伦兹力不再存在,电子将沿着磁力线作等速直线运动。如果磁场足够强,且磁力线本身是弯曲的,则高能电子将继续沿着磁力线作曲线运动,因而也会产生辐射。这就是曲率辐射。这种辐射集中于电子运动方向的窄小角度(≈1/γ)范围内,γ为洛伦兹因子,即:\n\n\n\n\n\n它的频谱在低频段正比于频率 v的立方根(∝ v 1/3),高频段按指数衰减。 辐射最大强度集中于频率 v m≈ 10—8 E3 3 ρ —1附近。式中 ρ为电子所在处的磁力线 曲率半径,以厘米为单位; E为电子能量( E= γmec 2),以电子伏为单位; me为电子的静止质量。这些特点都十分类似于同步加速 辐射,差别只在于:同步加速 辐射决定于电子回旋运动半径,而 曲率 辐射则决定于磁力线本身的 曲率半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临边昏暗", "content": "太阳临边昏暗成因示意图\n 临边昏暗(汉语拼音:linbiɑn hun'ɑn;英语:limb darkening),太阳圆面边缘区域的亮度比中心区域稍暗的现象。观测表明,波长为0.17~200微米广阔波段范围内,用太阳辐射这个连续谱区中任一波长处的单色光或这个波段的整体辐射(白光)观测太阳时,均表现为辐射强度随日面中心距离增大而减弱的现象,称为太阳的临边昏暗。造成太阳临边昏暗的原因可定性说明(见图)。\n 当观测太阳圆面中心时,辐射通过的大气层较薄(图中路径AB),来自光球深层的辐射到达观测者时受到的吸收不大,观测到的辐射中来自光球深层的辐射占优势,光球深层的温度较高,辐射较强,显得较亮。而当观测太阳边缘时,深层辐射通过的大气较厚(图中路径CD),受到较多吸收,结果到达观测者的辐射中主要是光球高层的辐射,因高层温度较低,辐射较弱,显得较暗。因此太阳临边昏暗现象是太阳光球温度由里向外减小的直接反映。"}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天体演化学", "content": "天体演化学( Cosmogony ),天文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各种天体以及天体系统的起源和演化,也就是研究它们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天体的起源是指天体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形态的物质,以什么方式形成的;天体的演化是指天体形成以后所经历的演变过程。通常说的天体演化,往往也包括起源在内。\n\n目录\n\n1 诞生和发展\n2 研究的内容\n\n2.1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n2.2 恒星的起源和演化\n2.3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n2.4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n\n\n\n\n诞生和发展\n法国笛卡儿和布丰在1644年和1745年先后提出天体形成的看法。科学的天体演化学至今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十八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在学术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仍是万物(包括天体)不变的僵化的自然观。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55年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于1796年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从而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这对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见康德和拉普拉斯星云说)。\n到二十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太阳系,而且有关各类恒星、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观测资料和新发现越来越多。随着理论物理学各分支的建立,现代天体物理学发展起来了。天体观测研究的新成果推动了天体演化学的发展。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很活跃。在恒星的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星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成为当前的科学前沿之一。\n天体演化学是以天文学各分支学科为基础的,它依据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利用各天体层次(行星、恒星、星系)的观测资料,探讨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演变规律,阐述它们各种特征的由来和发展。因此,不仅有天文学者,也有不少物理学、化学、地学、数学、哲学方面的学者从事天体演化的研究。\n\n研究的内容\n天体演化同物质结构和生命起源等基本理论问题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同地球科学有更直接的关系,因此,天体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天体演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n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n研究太阳系各类天体(主要是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的形成和演变,说明太阳系的现有特征,一般侧重于起源的研究。自康德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以后的二百多年中虽然已有四十多种学说,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完善的理论被普遍接受。困难在于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只是千千万万个行星系中的唯一的“样品”──太阳系。有关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的学说分为灾变说和星云说两类:灾变说认为行星的物质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如另一颗恒星走近或碰到太阳,或太阳爆发)而从太阳中分出来的;星云说认为行星物质和太阳由同一原始星云形成(共同形成说)或由太阳俘获来的(俘获说)。灾变说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盛行,现在基本上已被否定。近年来,一些星云说学者的观点逐渐接近。他们认为:太阳系是在约五十亿年前从星际云中分出的一个原始星云形成的。原始星云有自转,在自吸引作用下收缩;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外部形成星云盘;盘中的尘粒和小冰粒沉降到赤道面形成尘层,集聚成固体块──星子;星子结合成行星和卫星等。\n\n恒星的起源和演化\n对恒星演化的认识比较一致。一般都主张弥漫说:星际云在自吸引收缩中碎裂为许多小云,各小云集聚成恒星。分子云、球状体、赫比格-阿罗天体、红外源、天体微波激射源可能是从星际云到恒星的过渡性天体。恒星完成了引力收缩阶段后,内部开始热核反应,成为主序星;再经过较长时间(太阳约为一百亿年)后变为红巨星;然后经过不稳定的变星阶段,通过爆发,由行星状星云变为白矮星,或通过猛烈的超新星爆发成为中子星;最后失去发光能力归宿到黑矮星(有人认为也可能归宿于黑洞)。恒星的质量愈大,演化就愈快。现在仍然有恒星在诞生。在恒星起源问题上,也有少数人坚持超密说,认为恒星是由超密物质转化而成的。\n\n星系的起源和演化\n也存在弥漫说和超密说。弥漫说认为,星系际弥漫物质逐渐集聚成很大的星系际云,然后分裂成较小的云,形成各种大小不同的星系集团。这种说法能够较满意地说明银河系的自转、各星族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运动以及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差别。超密说认为,银河系最初是超密物质,它抛出的物质形成各星族的恒星、银盘、银晕和旋臂,而余下的超密物质形成银核(见银心)。其他星系也都是超密物质形成的。超密说与大爆炸宇宙说相适应。有的学说认为星系类型序列代表演化序列(从椭圆星系向旋涡星系、不规则星系演化,或者反向演化);有的学说主张星系演化与初始条件(角动量或质量、密度等)有关。关于星系起源演化问题还没有定论,有待进一步探讨。\n\n宇宙的起源和演化\n常与宇宙模型一起在宇宙学中论述。有大爆炸宇宙学等学派。有些科学家从物质形态转化的角度看,将宇宙线起源、化学元素起源等问题也作为天体演化的课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椭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 "content": "椭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限制性三体问题分四种类型: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椭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抛物线型限制性三体问题和双曲线型限制性三体问题。\n在小行星运动理论中,常按椭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进行讨论,脱罗央群小行星的运动就是太阳-木星-小行星所组成的椭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的等边三角形解的一个实例。布劳威尔还按椭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来讨论小行星环的空隙。"}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河外天文学", "content": "河外天文学,又称河外星系天文学(Extragalactic astronomy),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的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研究所有不属于银河系天文学(英语:Galactic astronomy)的天体。\n当工作的仪器获得改善,就可以更详细的研究现在只能审视的遥远天体,因此这个分支可以再细分为更有效的近银河系外天文学和远银河系外天文学。前者的成员与对象包括星系、本星系群,距离近得可以详细研究内部的超新星遗迹、星协。后者远得只是可以测量的对象和只有最明亮的部分可以描述或研究。随着仪器的改进,现在可以更详细地检查遥远的物体,因此河外星系天文学包括几乎可观测宇宙边缘的物体。\n一些相关的主题如下:\n\n\n星系集团\n\n类星体\n\n射电星系\n\n超新星\n\n星系际恒星\n\n星系际尘埃\n\n星系际尘云"}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定天镜", "content": "定天镜( coelostat ),将太阳光反射到恒定方向的光学装置,由两块平面镜组成。第一平面镜,又称定天镜,置于没有赤纬轴的赤道式基架中(见图),镜面与指向天北(南)极的仪器轴重合。观测时,由电机驱动,镜面以48小时一转的均匀速度与太阳视运动同方向转动,便可将太阳光反射到某一固定方向,由第二平面镜截获,再将光线反射到水平(或垂直向下)的方向,然后进入水平式(或塔式)太阳望远镜中。第二平面镜通常采用地平式装置,分别绕两根互相垂直的轴作微调转动,以改正跟踪过程中太阳像的偏离。为了适应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避免在一天中出现定天镜上太阳光入射角过大(一般不超过45°),以及出现第二平面镜装置挡住射向定天镜的光的情况,定天镜和第二平面镜之间应当能作相对运动。\n\n \n水平式太阳望远镜是利用南北和东西方向的轨道来实现在水平面内的相对运动的。而在许多太阳塔中,为了减小塔顶面积,定天镜要能在沿极轴方向倾斜的南北向导轨上,或在圆弧形轨道上运动,第二平面镜则作升降运动。当定天镜装置应用于日全食观测时,可以不用第二平面镜,只用第一平面镜反射到某特定的水平方向,其方位角根据当时的太阳赤纬和当地地理纬度确定。定天镜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稳定、尤其是相对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太阳望远镜来说,反射的天区并不转动,这对大型太阳摄谱仪的应用十分有利。\n六十年代以前的太阳塔绝大多数采用定天镜。定天镜的缺点是在一天的跟踪过程中,太阳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不断变化,反射光的偏振状态也不断变化,而且变化规律不是简单的函数,在测量太阳磁场的横向分量时,引入难以补偿的仪器偏振。此外,结构分散,不能安置在真空系统中,也就不能避免自身产生的热空气湍流对成像的不良影响。"}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切连科夫辐射", "content": "切连科夫辐射( Cerenkov radiation ),高速荷电粒子在介质中穿行时,如果粒子速度大于介质中的光速,就会产生一种特殊辐射,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强偏振等特点。1934年,苏联物理学家切连科夫首先在液体介质中发现这种辐射,因而得名。这是一种电磁“冲击波”现象。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带电粒子,当其速度大于介质中的光速时,它所辐射的电磁波将集中在粒子后方一个圆锥形区域中。粒子正好位于圆锥的顶点。如图所示,箭头所指即为辐射传播的方向,它与粒子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θc.称为切连科夫角。由图可知:\n\n\n\n\n\n式中 u为 辐射在介质中传播的速率, v为荷电粒子速率, c为真空中光速, n为介质折射率。若 v= βc,则cos θ c=1/ nβ。显然 β有个阈值,仅当 β>1/ n时,才有切连科夫辐射产生。 切连科夫效应在高能天体物理等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辐射阻尼", "content": "辐射阻尼( radiation damping ),因辐射引起一个发射体系的运动的衰减,是谱线致宽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典电动力学理论把发射(或吸收)光的原子当作谐振子,辐射是由激发谱振子的振动产生的。由于辐射,谐振子受到阻尼力的作用,结果辐射出的电磁波的振幅不断衰减,这样就会得到具有一定宽度的谱线。角频率为ω0的谐振子的能量消耗规律为E(t)= ,式中 t为时间, E 0为初始能量,为 阻尼常数, e、 me、 c分别为电子电荷、电子质量和光速。 辐射强度 I( w)与角频率的关系为:\n\n\n\n\n\n因为在角频率间隔处 I( w)减小到一半,所以 称为谱线的半宽,γ 称为全半宽。以波长标度表示的谱线全半宽 γ=1.17× 10 -4埃,是一个和波长无关的常数。这个宽度又称为谱线的自然宽度。由经典 辐射 阻尼理论得到的吸收系数,按频率的分布形式与上式类似。\n近代量子力学理论认为,谱线是由原子分立能级间的跃迁引起的。原子在各能级上只能停留一有限的时间Δ t。根据测不准关系 ,原子能级不应是无限窄的,而是有一定的宽度。这就使得两个能级的跃迁不可能是单一频率的 辐射,而存在一定的频率间隔。因此,由原子能级跃迁所形成的谱线便有一定宽度和形状。量子力学理论得出的谱线形状与经典电动力学理论得出的相同。不过, 阻尼常数 γ= γ i+γ k,。 τ i和 τ k分别为初态和末态的平均寿命。 γ i或 γ k决定于跃迁概率,它等于单位时间内原子离开该能级的所有可能跃迁总概率。"}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不相接双星", "content": "不相接双星,密近双星被分为不相接双星(两子星都未充满其临界等位面)、半相接双星(只一子星充满其临界等位面)、相接双星(两子星都充满其临界等位面)三种。"}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白洞", "content": "白洞( white hole ),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与黑洞相反的特殊天体。和黑洞类似,它也有一个封闭的边界。聚集在白洞内部的物质,只可以经边界向外运动,而不能反向运动。因此,白洞可以向外部区域提供物质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区域的任何物质和辐射。球状白洞的几何边界也是以史瓦西半径为半径的球面。其外部时空由史瓦西度规描述。白洞是一个强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质与黑洞相同。白洞可以把它周围的物质吸积到边界上形成物质层。白洞学说主要用来解释一些高能天体现象。有人认为,类星体的核心就可能是一个白洞。当白洞内中心奇点附近所聚集的超密态物质向外喷射时,就会同它周围的物质发生猛烈碰撞,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有些X射线、宇宙线、射电爆发、射电双源等现象,可能与白洞的这种效应有关。白洞目前还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尚未被观测所证实。"}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日界线", "content": "日界线(汉语拼音:Rijiexian;英语:Date Line),地球表面180°经线附近的一条假想线。国际日界线的简称,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地球上各处因东西位置不同,若以地方时零时或区时零时作为各地的一日之始,则将对应于不同的瞬间,而引起日期计量的紊乱。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将经度180°的子午线作为日期变更的界线,地球上每个新日期就从这里开始。此线两侧的日期不同。由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由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少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附近的国家或行政区内使用两个日期,日界线不严格在180°子午线上,而是一条折线。"}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行星际空间探测", "content": "行星际空间探测( interplanetary exploration ),太阳系内的广阔行星际空间,到处充满着物质、辐射和力场。它们具有极为复杂的时空分布特性。在行星周围空间,由于行星及其大气和磁场的影响,物质、辐射和力场的分布特性与远离行星的空间颇不相同。行星际空间的特点是存在着低密度的等离子体,充满着所有波长的天体电磁辐射和不同能量的粒子辐射,并渗透着行星际磁场。行星际空间探测的任务是弄清整个太阳系内等离子体、电磁辐射、磁场和微量中性粒子的通量、分布、变化以及同行星的相互作用。行星际空间探测也是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手段。\n\n目录\n\n1 探测方法\n\n1.1 间接观测方法\n1.2 射电观测方法\n1.3 直接探测方法\n\n\n2 主要结果\n\n2.1 行星周围的磁场和辐射带\n2.2 行星际等离子体──太阳风\n2.3 行星际的固体物质\n2.4 行星际磁场\n\n\n\n\n探测方法\n按照历史发展,行星际空间探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n\n间接观测方法\n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间接观测仍是人类研究行星际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根据彗星尾迹方向、黄道光偏振、地磁活动、宇宙线调制的观测,推断太阳风的存在,确定太阳风速度、成分以及同地磁活动的关系;根据流星穿入地球大气时产生的发光现象和电离效应,确定质量大于10-4克的流星粒子的空间密度;根据黄道光和F日冕的研究,得出质量更小的行星际尘埃粒子的特性和密度。现在,这些间接观测方法大部分已被直接观测所代替。\n\n射电观测方法\n行星际空间的射电观测分为被动观测和主动观测。\n被动射电观测是通过观测天然射电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效应来推断行星际空间状态。例如,利用啸声传播获得地球磁层低能粒子的知识;通过观测太阳射电爆发确定太阳风密度有随着同太阳的距离而变化的关系;通过观测银河系内或银河系外那些类似超新星爆发及其遗迹的射电源辐射在行星际中非各向同性的散射,求出行星际磁场方向,进而得到太阳风方向的信息;通过观测直径较小的射电源在行星际中的闪烁,确定电子密度的不规则性、太阳风的方向和速度等。\n主动观测是通过观测雷达回波的行星际效应来推断行星际空间状况。例如,观测太阳、行星、月球雷达的回波的多普勒致宽和多普勒频移,确定回波延迟、截面变化,获得日冕等离子体向外运动以及太阳风和磁尾中平均等离子体密度的信息;利用空间飞行器对地面的双频传播,测量其相位差和路径差,从而精确确定行星和地球之间行星际等离子体的平均密度等。\n\n直接探测方法\n行星际的直接探测首先要把科学仪器送到行星际空间。人造地球卫星轨道高度一般较低,即使是一些轨道很扁的人造卫星也仅能穿透到地球磁层以外很短距离处,因此它们主要是探测磁层以内的空间状态。探测地球磁层以外主要靠行星探测器(见空间天文观测航天器)。它们在飞向行星或其附近的过程中,完成对行星际和行星周围空间的探测。为测量行星际空间的各种物理参量,已设计出几十种不同类型的仪器。空间探测仪器原理与地面同类仪器相似,但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少、寿命长以能适应空间环境。对木星以远的外行星际空间探测的仪器来说,寿命长尤为重要。表列出探测行星际空间物理现象的部分仪器: \n\n\n探测行星际空间物理现象的部分仪器 \n\n\n\n六十年代的行星际直接探测主要是在地球-金星和地球-火星之间进行。七十年代,“水手”10号和“太阳神”探测器已飞向水星;“先驱者”10号穿过了小行星带飞向木星;“旅行者”对木星和土星进行对比研究,并研究土星-地球之间的行星际物质。\n\n主要结果\n行星际直接探测的成果,分述如下:\n\n行星周围的磁场和辐射带\n在行星际空间探测方面,最早的重大发现是地球辐射带。第二个重大发现是地球周围复杂的磁层。由于太阳风的作用,地球磁场被限制在一定区域内,这个区域称为地球磁层。向日面磁力线被太阳风压向地球,这个方向的磁层边界(称为磁层顶)离地面8~11个地球半径。背日面磁力线被太阳风吹散、拉长,像彗星尾巴那样散布在空间,延伸到几百个地球半径之外,称为磁尾。行星际监测站1号首先证实磁层顶之外有地球弓形激波存在,并发现磁尾存在中性片(即电流片)。在这相当薄(不大于1个地球半径)的中性片内,磁场方向陡然改变。对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磁场和辐射带也进行过探测。最初的月球探测器和探测金星、火星的“水手号”,曾得出月球、金星、火星没有辐射带和磁场(或几乎没有磁场)的结论。后来,“阿波罗”11号和“阿波罗”12号以及苏联“月球号”都证实月球有一个极小的磁场。苏联“火星”2号和“火星”3号探测表明,火星赤道磁场强度约6×10-4高斯,约为地球磁场强度的千分之一。对金星的探测也表明,金星有弱磁场。据“水手”10号探测的初步分析,水星磁场比月球强得多,约为地球磁场的百分之一。根据“先驱者”10号探测,木星存在相当强大而复杂的磁场,木星辐射带延伸广度也大大超过地球辐射带。 \n\n行星际等离子体──太阳风\n五十年代,人们根据对彗星尾迹的研究,曾提出太阳不断发射出稳定的粒子流,在耀斑爆发期间还发射附加的带电粒子。1958年把这种稳定粒子流定名为太阳风。对太阳风的直接测量,在苏联是从1959年发射“月球”2号和“月球”3号开始的,美国则是从1961年发射“探险者”10号和“探险者”12号开始的。“探险者”10号证实了苏联的太阳风观测。“探险者”12号不但证实太阳风始终存在,而且还观测到太阳爆发后若干分钟到达地球的高能粒子和两天后相继到达的能量大于3兆电子伏的微粒。这些粒子迭加在太阳风上。1962~1969年期间,对太阳风的静态特性和时空变化进行了大量的测量。这些测量表明,太阳风同太阳活动有最密切的关系,几乎观测到的全部太阳风参量(通量、成分、电子与质子的密度、电子与质子的温度、磁场强度等)都有起伏。这是太阳活动造成的太阳风的空间不均匀性和随时间的变化。在太阳风中还观测到日地间激波和磁流间断等现象,这是行星际等离子体和流体相似的证据。观测表明,行星际空间可能有低密度中性氢原子气体存在,它们可能是流入太阳系的星际中性气体。\n\n行星际的固体物质\n包括微流星和质量更小的宇宙尘。利用空间飞行器很容易记录到质量甚至小于10-15克的粒子,并可从100公里以上高度处直接获得流星粒子样品,决定其物理化学性质。据“火星”1号得到的直到离地球4,500万公里的流星撞击记录,发现空间流星物质分布很不均匀。在没有已知流星雨影响时,质量大于10-7克的粒子平均每秒内每平方厘米撞击2×10-5次,而在空间一定区域的有限时间内,可低于10-6~10-7次,在流星雨中则增大到10-1~10-5次。据目前一些探测记录,月球附近和地球周围的宇宙尘密度似乎比行星际高。原来预计小行星带内宇宙尘密度会相当大,但“先驱者”10号穿过小行星带时,仪器并没有记录到尘埃密度的明显变化。\n\n行星际磁场\n空间飞行器观测获得的资料说明行星际磁场方向的特征是扇形结构。行星际监测站1号的观测首先揭示,行星际磁场先在连续几天之内有一个主要方向(朝向太阳或背离太阳),几天以后又改变为另一个主要方向,因而呈现出扇形结构。两个扇形之间的边界非常薄(不大于15万公里)。行星际监测站1号观测以及行星际监测站3号与“先驱者”6号的同时观测都得出如下结果:扇形结构随太阳旋转,呈现27天的周期性。当扇形边界扫过地球时,观测到辐射带、地磁活动等方面有相应的变化。"}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辐射探测器", "content": "辐射探测器( radiation detector ),将辐射能转换为可测信号的器件。探测器的基本原理是,辐射和探测介质中的粒子相互作用,将能量全部或部分传给介质中的粒子,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引起宏观可测的反应。对于光学波段,辐射可以看作光子束,光子的能量传给介质中的电子,产生所谓光子事件,辐射能转变为热能(如热电偶)、电能(如光电流和光电压)、化学能(感光乳胶中银颗粒的生成),或者另一种波长的辐射(荧光效应)。根据这些能量和辐射,设计各种不同器件,以测量天体的辐射能量。辐射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是:\n①探测量子效率 指光子和探测器在作用的初始过程中,产生的光子事件数和入射光子数之比。它描述探测器接收和记录信息的能力。入射光子有可能穿透介质或被介质反射。有时介质要吸收几个光子引起一次光子事件,有时产生的光子事件未被检测,所以一般探测器的量子效率小于1。\n②响应度 又称灵敏度,等于探测器输出信号和入射辐射功率之比。辐射功率增加时,输出信号也成正比地增加,这样的探测器称为线性的,否则称为非线性的。\n③分光响应 又称分光灵敏度,指单色辐射作用时探测器的灵敏度。它表征探测器对不同波长辐射的响应特性。分光响应随波长变化的探测器,称为选择性的,反之称为非选择性的。以探测器最敏感波长处的响应为单位的分光响应,称为相对分光响应。\n④探测率 等于探测器能探测的最小辐射功率的倒数。任何探测器都有噪声,比噪声起伏平均值更小的信号实际上检测不出来。产生如噪声那样大的信号所需的辐射功率,称为探测器能探测的最小辐射功率,或称等效噪声功率。有时用探测率描述探测器的灵敏度。\n天文探测器要求具有宽敏感波段、高量子效率、高探测率、高分辨率和快速响应度。人眼是最早的天文探测器。十九世纪照相术发明后,照相底片一直是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二十世纪中叶起,广泛采用光电探测器,现今已有适用于从红外线到γ射线的各种光电器件。高空探测和行星际航行开展以来,核物理研究的各种高能探测器也相断应用于天文观测。在不同波段使用的各种辐射探测器如下表。 \n\n\n不同波段使用的各种辐射探测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中国天文学史", "content": "中国天文学史(汉语拼音:Zhonɡɡuo tiɑnwenxueshi;英语:history of astronomy in China),研究天文学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分支学科。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是古代自然知识体系的带头学科,为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它萌芽于新石器时代,可追溯到4500年以前,至战国秦汉期间(前475~220)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而富有特色的体系。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特色,又是和中国传统天文学由皇家主持分不开的,而后者又是在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支配下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所必需的。\n 以元代的授时历(1280)为标志,中国传统天文学发展到最高峰。进入明代以后有约200年的停滞。万历年间(1573~1620)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实学思潮的兴起,以及历法的失修,社会对天文学产生了新的要求。此时正逢耶稣会士东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天文学开始同西方天文学融合。1859年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英国J.F.赫歇耳的《谈天》,中国人得以窥见近代天文学的全貌。1922年中国天文学会成立,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建成,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在中国诞生。然而真正的发展,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n\n目录\n\n1 萌芽时期\n\n1.1 体系的形成\n\n\n2 繁荣发展时期\n3 盛极而衰\n4 中西天文学的融合\n5 近现代天文学的发展(1840~2002)\n\n\n萌芽时期\n从远古到西周末(前770年以前)\n 1960年在山东莒县陵阳河一带出土的距今约4,500年的四个陶尊上都有一个符号,它由日、月、山组成,有人释为“旦”字。据实地勘察,在陵阳河遗址的东方,有个寺崮山,此山由五峰南北相连,每逢春分前后的早晨,太阳由中峰方向升起,如遇到残月偕日出,就能看到陶文表示的景象,大约每隔四五年有一次。因此,它可能是古人借助自然标志确定春分的真实记录,并且能和《尚书·尧典》中的“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联系起来。\n 《尧典》虽系后人所作,但它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一些史实,当无疑问。除观测日出方向来定季节外,还观测黄昏时的南中星来定季节。《尧典》说,一年为366日,分为四季,用闰月来调整季节。更重要的是,《尧典》确定了天文观测是皇家关心的重要政事。比《尧典》晚的《夏小正》可能反映了夏朝的一些天文历法知识,除注意昏中星以外,还注意到黎明时旦中星的变化,以及北斗斗柄每月所指方向的变化。\n 1899年以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陆续出土的为数众多的甲骨文,把中国商代的历史奠基于磐石之上。在甲骨文中有五次月食记录,使夏商周断代工程可把商王武丁的在位年代确定在公元前1250年至前1192年之间。甲骨文中还有新星记录:“七月己巳夕,有新大星并火”。\n 比甲骨文稍晚的是西周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铸在铜器(钟、鼎等)上的金文。金文中有大量关于月相的记载,但无朔字。最常出现的是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对这些术语有种种不同的解释,但除初吉之外,其他几个都与月相有关,则无异议。对于这些月相的解释不同,所排出的西周历谱也就有所差异。\n 作为中国阴阳合历的关键词“朔”,到西周晚期的《诗·小雅·十月》篇中才出现:“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不但记录了一次日食,而且表明那时以日月相合(朔)作为一个月的开始。一些人认为,这次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即前776年;也有人认为发生在周平王三十六年,即前735年。\n 《诗经》时代天文知识已相当普及。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他列举的四件事中,有三件都出自《诗经》,那就是“七月流火”、“三星在户”和“月离于毕”。\n 《诗经》中虽没有完整的二十八宿记载,但在反映西周王朝制度的《周礼》中已有明确的二十八宿和十二次的划分。可以说到西周末期,中国传统天文学已初具规模。\n\n体系的形成\n从春秋到东汉(前770~220)\n 从前770年到前476年称为春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天文学从观察到数量化的过渡阶段。《礼记·月令》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但据近人研究,所反映的是春秋中叶(前600年左右)的天文学水平。它以二十八宿为参照物,系统地给出了每月月初的昏旦中星和太阳所在的位置,并且载明君主每月应该进行哪些仪式和活动,使中国传统天文学的政治化倾向更加明显。\n 《春秋》和《左传》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文献,其中有大量的天文资料。《春秋》记载了37次日食,经过现代方法的核算,证明其中31次是可靠的。《左传》中有两次“日南至”(冬至)记载(一次在前654年,另一次在前521年),间距为133年,而天数为48,758日,合一年为365又33/133日。为简便起见取尾数为1/4。凡以这个数字为回归年长度的历法,都叫四分历。在汉武帝于前104年颁布太初历之前的古六历都是四分历,之所以有不同的名称,或因行用的地区不同,或因采用的岁首不同,名称并不代表时间的先后。因为四分历采用一回归年为365日,而太阳在恒星背景上每年移动一周(从冬至点到冬至点),所以也就规定圆周为365度,太阳每天移动一度。这个制度构成了中国传统天文学的一个特点,一直沿用到17世纪。这里也牵涉到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另一特点,即确定回归年长度的“日南至”是用圭表测影的方法得到的。圭表在中国古代始终被当作主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历代不断致力于技术上的改进,而在西方相对来说,圭表使用得较少。\n 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开始有天文学的专门著作出现。魏国的石申著有《天文》8卷,齐国的甘德著有《天文星占》8卷。根据唐代人的辑录,在石申的著作中有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在甘德的著作中有关于木星卫星的观察。\n 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范畴(气、阴阳、五行)影响到传统天文学的各个方面。《庄子·天运》和《楚辞·天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比较重要的有两个:一是宇宙结构如何,它的运行机制怎样;二是天地如何形成和演化。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刻探讨到今天也没有结束。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战国时期出现了盖天说,到汉代又有浑天说和宣夜说等的出现。对于第二个问题,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一开头就用“气”的思想回答:宇宙最初是一团混沌状态,既分之后,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凝结为地,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二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这个观点被后代许多学者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天体演化学说的主流。\n 《淮南子·天文训》(成书于前160年左右)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赋予天文学以突出的地位,在一部著作中专章叙述。司马迁继之,在《史记》中专设两章:《天官书》讲天文,《历书》讲历法,历代修史无不援引此例,这对中国传统天文学能够持续发展并把观测记录保存下来,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n 《淮南子·天文训》第一次列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其顺序和现今通行的完全一致。二十四节气分十二节和十二气,彼此相间,是中国历法的阳历成分,“朔”是阴历成分,用“闰”来调整阴阳二历,构成了传统历法的特色。汉武帝于元封七年(前104)颁布的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建寅)以遇到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季节与月份配合得更合理,是历法的一大进步。\n 太初历是有完整文字记载的第一部历法,经过刘歆修改,以三统历的形式保存在《汉书·律历志》中。它奠定了中国数理天文学的格局:①太阳系内七大天体(日、月、五星)的观测及其运行规律的研究;②恒星位置的观测;③日月交食的计算、预报和观测;④二十四节气的推算;⑤测时、守时、授时系统的规定和各种技术的改进。其中关于日食的计算特别重要,它是判定一部历法好坏的重要标准。《汉书·律历志》说:“历之本在于验天”,意即在此。历法虽是由皇帝颁布的,但他作选择时不能违背这条标准,这就保证了它只能向精密化的方向发展。\n 太初历在使用了188年以后,由于所采用的回归年和朔望月的数值偏大,长期积累的误差已很显著,于是在东汉元和二年(85)又改用四分历,但这并不是复旧,仅只是又采用了365日为回归年的长度,在其他方面则大有改进。在实行四分历的过程中,发现月球的近地点运动很快,每月移动三度多,九年后又回到原来位置,于是提出九道术来处理这一问题。\n 公元123年发生了一场大辩论,刘愷等80余人主张恢复太初历,李泓等40余人主张继续使用四分历,双方的论据都是“谶纬”神学,张衡等少数人勇敢地站出来,认为这样的立论根本是错误的,历法的讨论不应以是否合乎谶纬为标准,而应以天文观测的结果为依据。他和周兴的观测结果以九道术最为精密。最后,尚书陈尚忠在作总结时,采取了折中态度,结果是继续使用四分历,但九道术未被采纳。九道术到刘洪的乾象历(206)中才得以采用。\n 张衡是和托勒玫同时代的人物,在天文学和地学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在地学方面,他以发明候风地动仪闻名于世。在天文学方面,他的《灵宪》和《浑天仪·图注》是两部经典著作。前者是早期天体物理学方面的著作,其认识水平在其后的1500年间未有实质性的超越。后者是为制造浑仪而写的说明,具有球面天文学性质,是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标准模型——浑天说的代表作。\n 除观测用的浑仪以外,张衡又在耿寿昌发明的演示仪器浑象的基础上制成漏水转浑天仪,开创了用水为原动力来驱动代表天象和时间的表演仪器的先河,后经唐代一行和梁令瓒、宋代苏颂和韩公廉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n\n繁荣发展时期\n从三国到五代(220~960)\n 与欧洲在公元5世纪进入持续千年之久的中世纪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在汉朝以后虽然有一段分裂局面,但未影响到天文学的发展,而唐朝(618~907)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在天文学方面也以一行《大衍历》的完成形成了一个高峰。\n 东晋虞喜发现岁差,南朝祖冲之把它引进历法,将恒星年与回归年区别开来。祖冲之的儿子祖暅,发现过去人们当作北极星的纽星已离开实际上的北极一度有余,从而证明北天极常在移动,古今有不同的北极星。\n 北齐张子信于公元565年前后在海岛上发现了太阳运动不均匀性、五星运动不均匀性和月球视差对日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这三大发现虽晚于希腊,但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迅速被众多的历法承认和应用。\n 一行进一步发现:行星的轨道与黄道有一定的交角,行星的近日点也在移动,并且提出了计算近日点的方法。他又以近日点为起算点,每经15°给出一个五星实际行度与平均行度之差的数值表格。在这表格中四次差等于零,也就是说,行星运动的快慢变化不是等加速或等减速的,应该用三次内插法来计算。他还进行了恒星位置的观测,发现有150多颗恒星(包括二十八宿的距星)的位置和前代有所不同,现在知道,这些变化主要是由岁差引起的,一行虽未给出任何解释,但这一发现其意义是很大的,宋元时期频繁的恒星位置观测便与之有关。一行不但测天,而且测地。他大相元太和南宫说等人分别出发到13个地方测量当地的北极高度和二分二至时中午日影的长度。13个地方分布面很广,最北到铁勒(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最南到林邑(今越南中南部)。最有意义的是:南宫说在河南平原上滑县、开封、扶沟、上蔡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几乎在同一经度线上),不但测量了日影长度和北极高度,还用测绳丈量了这四个地方的水平距离。结果发现,从滑县到上蔡的距离是526.9唐里,但夏至时日影已差2.1寸,从而彻底否定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传统假设。不但如此,一行又把南宫说和其他人在别的地方观测结果相比较,发现影差和南北距离之间的里差根本不存在线性关系。于是他改用北极高度(实际上即地理纬度)差来计算,从而得出,地上南北相去351.27唐里(约129.22千米),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这个数值虽然误差很大,但却是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n 在有了纬度概念以后,一行又创九服影长、昼夜漏刻和食差计算法,打破了传统历法中这三项计算仅限于某一地点的局面,使历法具有使用于全国各地的普适性。在一系列创新的基础上,一行等人完成的《大衍历》于公元729年颁行全国。《大衍历》全书共计52卷,特别是其中的“历经”一卷,分七章,结构合理,逻辑严密,成为后世历家编次的经典模式。\n 继《大衍历》之后,在晚唐和五代时期有两部历法比较重要。一是长庆二年(822)颁行的《宣明历》,一是建中年间(780~738)流行于民间的《符天历》。宣明历在日食计算方面提出了时差、刻差、气差三项改正,把因月亮地平视差而引起的改正项计算向前推进了一步。这部历法传到日本,从862年颁行,一直使用了823年,是世界上使用最长的历法。符天历有三项改革:一是废除上元积年;二是以10,000为共同分母,表示数据的奇零部分;三是以雨水为岁首。前二项均有进步意义,为元代的授时历所采用。\n\n盛极而衰\n 从宋初到明末(960~1600)在以理学为旗帜的新儒学精神的影响下,北宋时期(960~1127)中国传统科学发展到了顶点,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发明(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天文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n 1.记录了1006年和1054年出现的超新星,尤其是后者,成为20世纪天文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在它出现的位置上遗留了一个蟹状星云,在蟹状星云的中心又有一个脉冲星。\n 2.建造了六架大型观测仪器(浑仪),每架重量都在10吨左右。利用这些仪器进行过七次恒星位置观测。尤其是元丰年间(1078~1085)的观测,以两种星图的形式被保存下来;一是刻在石碑上,这就是现存的苏州石刻天文图;另一是绘在苏颂(1020~1101)的《新仪象法要》中。\n 3.《新仪象法要》是为元祐七年(1092)制造的水运仪象台而写的说明书,它不但叙述了150多种机械零件,而且还绘有60多张图,这为研究古代仪器制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水运仪象台有一套机械装置被认为是近代钟表中擒纵器的雏形,而把机械传动装置结合使之与天球作同步旋转又是近代望远镜转仪钟的始祖;这座仪器上部观测室的屋顶可以摘下,又是近代天文台活动屋顶的先声。苏颂和韩公廉在完成水运仪象台之后,又制了一架浑天象,其直径大于人的身高,可让人进入内部观看。在球面按各恒星的位置凿有一个个小孔,人在里面看到点点光亮,俨然天上的星辰一般,这又是现代天象仪的先驱。\n 苏颂同时代的沈括以《梦溪笔谈》一书,被誉为中国的达·芬奇。他编制的“十二气历”是一种纯阳历,比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雷果里历还完美,但由于传统习惯,一直未能实行。1074年他在制造浑仪时省去了白道环,这是中国浑仪在唐代达到复杂化的高峰以后,由繁入简的开始,元代郭守敬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前进,就有简仪的发明。\n 简仪是对中国传统的赤道式浑仪进行革命性的改革而成的,它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在世界上领先300多年,直至1598年欧洲天文学家第谷发明的仪器才能与之相比。\n 除简仪外,郭守敬等人还发明了仰仪、景符、正方案等10多种其他仪器,并且利用新的仪器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观测工作:南起北纬15°、北至北纬65°范围内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比唐代多一倍)测量其纬度,并在北纬15°~65°之间每隔10°设立一个观测站,观测其夏至日影长度和当天的昼夜长短。\n 在大量观测和研究的基础上,郭守敬等人于1280年制成授时历并于次年起实行。授时历对一系列天文常数进行了精确的测定,在数学方面应用了三次内插法和类似球面三角学的弧矢割圆术。\n 授时历在元朝灭亡之后,被继起的明朝继续使用,只是把名称改为大统历,一直用到1644年清军入关为止。\n\n中西天文学的融合\n从明末到鸦片战争(1601~1840)\n 在中世纪,欧洲古典天文学曾两次获得传入中国的机会:第一次是唐朝,瞿昙悉达翻译《九执历》(712),这次是以印度人为媒介;第二次是元朝的扎马鲁丁的《万年历》(1267)和明朝贝琳的《七政推步》(1477),这次是以阿拉伯人为媒介。第一次几乎未引起什么反响,第二次境遇要好一些,但也影响不大。明末清初发生的第三次,则改变了中国传统天文学的面貌。\n 从明初(1368)开始,中国传统天文学进入了一个低谷,很少创造发明。到了万历年间,伴随着经济史学家所称的资本主义萌芽和思想家所称的实学思潮的兴起,以及历法因年久失修,天象预报屡次出错等因素,人们对天文知识有了新的需求。就在这个时候,欧洲耶稣会士东来,他们了解到中国对于科学技术的追求远大于对宗教的兴趣,而天文学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于是他们决定了“学术传教”的方针。利玛窦在经过八年与中国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以后,于1601年1月来到北京,获准朝见万历皇帝,在“贡献方物”的表文中即表示了参与天文历法工作的心愿。此后,来华耶稣会士与中国学者合作编译的天文著作有《浑盖通宪图说》(1607)、《乾坤体仪》(1608)、《简平仪说》(1611)、《表度说》(1614)、《天问略》(1615)、《远镜说》(1625)、《寰有诠》(1628)等。\n 中国学者除参与翻译介绍欧洲天文仪器和宇宙论方面的知识以外,还向耶稣会士们学习欧洲天文学的计算方法,因而徐光启得以用西法预报1610年12月15日和1629年6月21日的两次日食,从而证明西法优于大统历,使明朝政府决心改历。1629年秋,由徐光启在北京宣武门内组成百人的历局,聘请具有天文学造诣的神职人员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参加编译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成书137卷,名曰《崇祯历书》。《崇祯历书》的实用公式、重要参数和大量天文表都以B.第谷的天文学体系为基础,并未超出J.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之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地方例外。\n 《崇祯历书》于1634年编成以后,继续受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争论不休,经过八次天象预报和实测的比较,至1643年西法终于以“精密”获胜。次年正月,崇祯皇帝下令将西法历书改名大统历,颁行天下。然而,不到两个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垮台。\n 1644年夏,清军入关后,汤若望把《崇祯历书》删改压编成103卷,更名《西洋新法历书》,进呈清政府。清政府任命汤若望为钦天监监正,用西洋新法编算下一年的民用历书,名曰《时宪历》。从此,除了在康熙三年到七年(1664~1668)因杨光先的控告,汤若望一度被软禁外,直至道光六年(1826)为止,清政府都聘用欧洲传教士主持钦天监。这期间钦天监的主要工作有:南怀仁于1669~1673年主持制造了六件大型第谷式天文仪器,并编写了一部详细的说明书《灵台仪象志》,这些仪器现存北京古观象台;编成《历象考成》(1722)和《历象考成后编》(1742);编成《仪象考成》(1752)。在传教士离开以后,中国天文工作者又于1844年编成《仪象考成续编》。\n 在清初还有一批民间天文学家,他们严谨治学,无论是西学还是中学,都细心钻研,有所批判,有所发展,在中西天文学的融合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著名的有薛凤祚、王锡阐和梅文鼎。特别是王锡阐,他的《晓庵新法》(1663)和《五星行度解》(1673)成就颇高。前者在风格上像一部传统历法,但内容上有很多创新,比以前的中西天文学都有所前进。后者是在第谷体系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组新的计算行星位置的公式,计算结果准确度较前为高。有人认为,以王锡阐为代表,中国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场有限度的天文学革命。\n\n近现代天文学的发展(1840~2002)\n 1543年N.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标志着近代天文学的诞生。这部书被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带到中国,但是书中的主要内容却未向中国学者介绍,直到1760年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向乾隆皇帝献《坤舆全图》时,在图四周的说明文字中,才肯定了哥白尼学说是唯一正确的,并介绍了开普勒定律和地球为椭球体的事实。但是,这幅《坤舆全图》连同此前不久传入的演示哥白尼学说的两个仪器,都被锁在深宫密室之中。中国人真正了解哥白尼学说的伟大意义和近代天文学的面貌还要再等99年,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译《谈天》(1859)以后。\n 《谈天》原名《天文学纲要》,是英国天文学家J.F.赫歇耳的一本通俗名著,全书共18卷,系统地总结了19世纪中叶之前的近代天文学成果,不仅对太阳系的结构和运动有比较详细的叙述,而且也介绍了有关恒星系的一些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善兰为这个中译本写了一篇战斗性很强的序言,批判了反对哥白尼学说的奇谈怪论,声称“余与伟烈君所译《谈天》一书,皆主地动及椭圆立说,此二者之故不明,则此书不能读。”此书首版15年后,徐建寅又补充了欧洲天文学的最新成果,加以再版,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n 但是,近代天文学的发展与古代不同,它需要精密的仪器和昂贵的设备,这些基本物质条件,非一般学者个人所能拥有,而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连向列强赔款都来不及,根本无暇顾及此事。1900年八国联军抢劫以后的清政府钦天监已经名存实亡,只剩下一项颁布民用历书的工作。\n 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将钦天监更名为中央观象台,任命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获博士学位的高鲁为台长。高鲁到职后,励精图治,锐意革新:①采用公历,在颁布的民用历书中,将过去“皇历”中所有迷信成分一律删除;②建立天文、历数、地磁、气象四科,向国内外延揽人才,准备现代化建设;③出版专业刊物《观象丛报》(1915);④创办中国天文学会。\n 中国天文学会成立以后,国人自办的天文机构陆续诞生。1926年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成立,1929年该系建成教学天文台,1947年天文独立成系。1928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并筹建中国第一座有现代设备的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1934年天文台建成,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机构内迁昆明,虽然在那里建立了凤凰山天文台,但研究工作进展不多。\n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科学院将原天文研究所改名为紫金山天文台,将凤凰山天文台改名为昆明天文工作站,连同青岛观象台(1898年德国人创办),以及从法国人手中刚接管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和佘山观象台,均交紫金山天文台领导。1952年,教育部又将中山大学天文系和齐鲁大学天算系(1880年德国人创办)合并为南京大学天文系。南京成了中国天文事业的中心,而紫金山天文台成了天文界的龙头。\n 从1958年北京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筹建开始,形势有所改变,这两个机构直属中国科学院。此后,其他机构也相继脱离紫金山天文台,成为上海天文台(1962)、云南天文台(1972),直属中国科学院。再加上1966年开始筹建的以时间工作为主的陕西天文台,到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五台、一厂、三系(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三室(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研究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天体物理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数学天文学史研究室)、四站(武昌时辰站、乌鲁木齐天文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和一馆(北京天文馆)的格局。\n 到2001年,随着中国科学院创新、改革的高潮,又将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研究部分合并为国家天文台,将陕西天文台改名为国家授时中心,又与几个高等学校联合成立了研究中心。到2002年为止,中国已有五大观测基地(北京怀柔,河北兴隆,上海佘山,青海德令哈,乌鲁木齐南山)和七大实验室(LAMOST工程、空间天文技术、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天文光学技术、大型射电望远镜、VLBI、天文光学和红外探测器)。\n 1955~2001年有15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被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1982~2001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哈勃定律", "content": "哈勃定律(汉语拼音:Ha bo ding lv;英语:Hubble'slaw),1929年,E.P.哈勃发现河外星系视向退行速度v与距离d成正比,即\n v=Hd\n 这个关系称为哈勃定律,又称哈勃效应。式中 H 称为哈勃常 数。哈勃定律中,v以千米/秒为单位,d以百万秒差距为单位,H的单位是千米/(秒·百万秒差距)。哈勃定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测量遥远星系距离的唯一有效方法。只要测出星系谱线的红移,再换算出退行速度,便可由哈勃定律算出该星系的距离。哈勃定律中的速度和距离不是直接可以观测的量。直接观测量是红移和视星等。因此,真正来自观测、没有掺进任何假设的是红移-视星等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假设,才可得到距离-速度关系。"}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日冕", "content": "X射线波段的日冕结构\n 日冕(汉语拼音:rimiɑn;英语:corona),太阳的最外层大气。日冕位于色球上面,亮度仅为光球亮度的百万分之一,比地面上的天空亮度暗得多,因此在地面平时看不见日冕,必须用专门的仪器日冕仪,或者在日全食时才能看见。\n 安装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那里天空散射光很弱)的日冕仪也只能看到从太阳边缘至大约0.3太阳半径范围的日冕。日全食时看到的日冕呈银白色,也是太阳边缘以外的投影日冕。从最好的日全食照片上,能够看到它可延伸到5~6个太阳半径的距离,但实际上它可延伸到超过日地距离。距日心5~6个太阳半径以外的日冕物质是以很高的速度向外膨胀的,形成所谓的太阳风。太阳风就是动态日冕。\n 日冕的温度高达100万~200万度,但密度却小于10-14克/厘米3,而且随日心距迅速下降。日冕的温度比下层大气,即色球和光球高得多,原因是有非辐射能源输入日冕,使其获得额外加热。关于非辐射能源的性质,现正在探讨之中。可在空间飞行器上用X射线观测整个太阳半球面上的日冕结构,能够看到活动区上空的日冕区中有许多亮环,非活动区的日冕则由更大尺度的弱亮环贯穿,还有一些几乎全暗黑的区域称冕洞。高温条件下的日冕物质处在高度电离状态,自由电子和各种高次电离原子倾向于沿磁力线延伸,因此日冕中的这些结构实际上反映了它的磁场分布。"}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德西特静态宇宙模型", "content": "德西特静态宇宙模型( de Sitter static model ),膨胀宇宙的一种模型。其中没有物质和辐射,膨胀由宇宙学常数驱动。1917年由荷兰天文学家W.德西特通过解爱因斯坦场方程提出。尽管这个模型在物理上不合理,但它首次引入了真实宇宙可能膨胀的观念。一个非常类似于德西特模型中的膨胀阶段在现代的暴胀宇宙理论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太阳单色像", "content": "太阳单色像( monochromatic image of the Sun ),由选定的某一波长 λ处的狭窄波段Δλ内的单色辐射所成的太阳像,它能反映出太阳大气中形成该单色辐射的那一层气体的状态。以前,一般是利用太阳摄谱仪,使太阳像与底片同步移动进行全日面扫描来获得太阳单色像。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天文学家李奥发明双折射滤光器后,基本上便以装有双折射滤光器的望远镜──色球望远镜来取得太阳单色像。这样就能同时得到整个日面的单色像,而不必作长时间的扫描。\n目前常见的太阳单色像有:\n① 氢单色像 用氢Hα线(波长6563埃)的线心,可得到Hα单色像。用它来观测色球显得特别清晰。可以看到谱斑(氢谱斑)、日珥和暗条(图1),在黑子附近,有时还可看到耀斑。根据谱线位移,在Hα的红翼和蓝翼进行离带观测时,可以观测到色球上物质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n\n\n\n图1 Ha全日面单色像 \n\n\n② 钙单色像 电离钙 CaⅡ的H和K线(波长分别为3968埃和3934埃)都是共振双线,因而单色像是一样的,但由于K线较强,一般都用K线进行观测。在K吸收线轮廓中的发射部分──K2线,和中心凹陷部分──K3线,都可得到单色像。K2线产生于色球中层。钙单色像上的谱斑(钙谱斑)有明显的色球网络结构──钙网络,以K2线和K3线得到的网络最为清晰(图2)。观测表明,钙网络与超米粒组织、钙网络元与超米粒元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n\n\n\n\n\n③ 氰单色像 氰分子(CN)谱带的带头波长3883埃谱线产生于光球的上层,该谱线对温度特别灵敏。在观测中发现小的CN元在黑子附近以每秒一公里的速度外流,直接的磁场观测发现在黑子外缘有微小磁元外流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种单色像在空间位置上与纵向磁图基本一致。\n④3835埃单色像 据观测,发现在大耀斑开始时,磁场中性线(见磁合并)的两侧有一系列的3835埃闪烁点出现。每个闪烁点的平均寿命是5~10秒,直径小于1″。对1972年8月7日特大耀斑观测表明:闪烁点与45千电子伏的X射线爆发基本对应。据认为,它们是磁流环的基点,由磁流环中被加速的高能电子轰击色球低层所引起。\n⑤日冕的5303埃和6374埃单色像 内冕光谱只有发射线,其中以绿线(Fe揓λ5303埃)最强。由于离太阳边缘1′处的日冕亮度只有日面平均亮度的百万分之一、二,而在地面上观测,地球大气造成的散射光在该处竟达日面平均亮度的千分之一,所以,日冕仪只有放置在高山上才能对日冕进行观测。通常日冕的5303埃单色像是用双折射滤光器取得的(图3)。 \n\n\n\n图3 用日冕仪拍摄的Fe揓5303埃单色像 \n\n\n⑥ 中性氦(HeI)10830埃和电离氦(HeⅡ)304埃单色像 由天空实验室取得的大量太阳的远紫外线照片发现,日冕中存在着冕洞的结构。由真空太阳望远镜在地面上获得的红外HeI10830埃太阳单色像也曾观测到冕洞。将它和发射线HeⅡ304埃单色像对比,发现304埃单色像中的亮特征即是10830埃单色像上的暗特征,反之亦然。但是在与冕洞的对应上,由于10830埃单色像临边昏暗较为显著,所以就稍差一些。\n⑦ 铁的23次电离离子(FeXXIV)255埃单色像 单色像对耀斑的研究有较大的帮助,可以在各波段上取得有关耀斑亮度、位置及其变动的信息。天空实验室取得的1973年6月15日2b级耀斑的255埃单色像表明,它是一个典型的双带耀斑,两条耀斑亮带由磁力线连接起来。在耀斑极大时刻,255埃单色像在磁场中性线上空的环状日珥顶部最亮,表明在出现耀斑闪光的阶段时,这一区域的温度极高。\n\n\n\n图4 天空实验室拍摄的太阳远紫外射线照片\n\n太阳光谱 上面布满光谱线,从中可以了解太阳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况。 美国萨克拉门托峰天文台"}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体力学", "content": "天体力学( Celestial Mechanics ),研究天体质心运动和绕质心运动以及天体形状的学科。它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航天器轨道运动理论的基础和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的基础。在天体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器运动理论与火箭动力学结合,形成了航天动力学。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太阳系中的天体及一些成员不多的恒星系统。航天器作为人造天体,其运动中的许多问题也是天体力学的研究课题。天体力学仍以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研究方法分三类:①摄动理论:研究内容包括具体天体的摄动理论和纯理论问题。纯理论问题是从各类天体摄动理论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关键性和共同性的问题。②数值方法:研究改进已有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解决数值方法中出现的问题。③定性理论:研究长期轨道状况和运动方程奇点附近的轨道性质。这些研究方法都可以应用在航天器运动的研究中。"}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大地天文学", "content": "大地天文学(汉语拼音:Dɑdi Tianwenxue;英语:geodetic astronomy),通过观测天体以测定地面点(又称天文点)的天文经度、纬度和该点至相邻固定目标的方位角的理论和方法。它是实用天文学的分支学科,是天体测量学应用于大地测量学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n 大地天文学的传统课题包括:\n ①测定地面点的天文经度,就是在同一瞬间测定地面上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上的地方时之差。该点上的时刻可使用经纬仪、中星仪、棱镜等高仪以及照相天顶筒等仪器测定;本初子午线上的地方时则可通过收录天线电时号求得。\n ②测定地面点的天文纬度。这等同于测定地面点的天极高度。该点的纬度可使用带有纬度水准的经纬仪、天顶仪、棱镜等高仪以及照相天顶筒等仪器测定。\n ③地面目标方位角的测定。这等同于确定某天文点的子午线方向。观测恒星,测定其时角,算出它的方位角,然后测定该瞬间恒星与地面目标之间的水平角,从而得到目标的方位角。这些任务都包含对各种误差的分析及对削弱和消除误差的研究。近代已能测定地面点在以地心为原点的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地心直角坐标,用诸如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激光测卫、全球定位系统测量等技术,精度可达几厘米量级。\n 精密的天文点是大地测量中三角网中的控制点。天文测量与重力测量相结合可以研究地球重力场和地球形状。地面点坐标为地图学提供了基本资料。"}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室女星系团", "content": "室女星系团(Virgo cluster of galaxies),位于室女座的一个星系团,包含2500多个星系。平均红移为1180千米/秒,距离19百万秒差距(6000万光年),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不规则星系团。室女星系团占据的天空面积很长,角直径约12°;线直径约1300万光年。它的中心有一个超巨椭圆星系M87(NGC4486),是全天最强的射电源之一,也是一个强的X射线源,绝对目视星等约-22等,质量约4×1012太阳质量。室女星系团属于本超星系团,可能是后者的中心密集部分。"}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木星", "content": "哈伯太空望远镜的WFC3相机于2014年所拍摄到木星的真实色彩影像,可清楚看见木星南半球的大红斑\n木星(英文:Jupiter),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排名第五(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79颗卫星。古代的天文学家就已经知道这颗行星,罗马人以他们的神称这颗行星为朱庇特。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且产生了岁星纪年法。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n木星是颗巨行星,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但却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太阳系的行星中,木星和土星是气体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冰巨星)。\n从地球看木星,它的视星等可以达到 -2.94等,已经可以照出阴影,并使它成为继月球和金星之后,是夜空平均第三亮的天体(火星在其轨道的特定点上时能短暂与木星的亮度相比)。\n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占十分之一,氦占了总质量的四分之一;它可能有岩石的核心和重元素,木星是巨行星,没有可以明确界定的固体表面。由于快速地自转,木星的外观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轻微但明显可见的凸起)。外面的大气层依纬度成不同的区与带,在彼此的交界处有湍流和风暴作用着。大红斑第一次观测时间是17世纪使用望远镜观测到,持续旋转至今。\n环绕着木星的还有微弱的行星环和强大的磁层,包括4颗1610年发现的伽利略卫星,至2019年12月已经发现79颗卫星。木卫三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其直径大于行星中的水星。\n迄今已有数艘无人太空船前往木星探勘,最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飞掠任务的先锋号和旅行者计划,和后期的伽利略号。先前拜访木星的是锁定冥王星的新视野号太空船,在2007年2月28日最接近木星,并借助木星的加速前往冥王星。目前朱诺号是木星轨道上唯一运作中的探测器,自2016年7月4日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后便持续进行观测作业至今。未来仍将有不少探测木星系统的太空任务,如探测木星卫星欧罗巴的木卫二飞越任务。\n\n\n 木星的真彩色拼接图由卡西尼上的窄角照相机在2000年12月拍摄的。NASA/JPL\n 木星南极彩色照片由公民科学家 Gabriel Fiset 用“朱诺号”上的JunoCam仪器数据拼接的\n\n\n 木星北极区域南部边缘的一场动态风暴被朱诺号拍到。NASA/JPL-Caltech/SwRI/MSSS\n木星的条纹和漩涡实际上是由氨和水组成的寒冷多风的云,漂浮在氢和氦的大气中。木星标志性的大红斑是一场比地球还大的风暴,已经肆虐了数百年。\n\n目录\n\n1 形成和迁徙\n2 结构\n\n2.1 成分\n2.2 质量和大小\n2.3 内部结构\n\n\n3 大气层\n\n3.1 云层\n3.2 大红斑和其它涡旋\n\n\n4 行星环\n5 磁层\n6 轨道和自转\n7 观测\n8 研究和探测\n\n8.1 望远镜发明之前的研究\n8.2 地基望远镜的研究\n8.3 电波望远镜的研究\n8.4 太空探索与探测\n\n\n9 卫星\n\n9.1 伽利略卫星\n9.2 卫星的分类\n\n\n10 与太阳系的交互作用\n\n10.1 撞击\n\n\n11 生命的可能\n12 神话\n13 参见\n\n\n形成和迁徙\n一组新的超级地球可能起初聚集在内太阳系。\n地球和它邻近的行星可能是在木星碰撞与摧毁这些在太阳附近的超级地球之后,从碎片中形成的。当木星迁徙至内太阳系,在理论家所谓的大迁徙假说,突然的引力推与拉,导致这些超级地球的轨道开始重叠,引发彼此间一系列的碰撞。天文学家已经发现500多个多行星系统,这些系统通常包括几颗质量数倍于地球(超级地球)的行星,进到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的距离,并且类似木星的气体巨星也会很靠近它们的母恒星。看来,木星在太阳系的外侧轨道上,是因为当它迁徙时, 土星拉着它往外移动。木星从内太阳系往外移动,可能给了内太阳系的行星,包括地球,可以形成的契机。\n2017年,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分析来自小行星的陨铁中钨和钼的同位素时发现,木星岩石内核可能在太阳系形成后的100万年后就已经处在形成阶段中,木星形成可能已有距今46亿至50亿年。\n\n结构\n木星主要由气体和液体物质构成,它是太阳系中4颗巨行星中最大的,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它的赤道直径142,984 km(88,846 mi),密度1.326g/cm3,是巨行星中第二高的,但远低于其它4颗类地行星。\n\n成分\n木星大气层上层的成分以气体分子的体积百分比大约88-92%是氢,8-12%是氦。因为氦的原子量是氢的4倍,当以质量描述组成时,不同原子量的元素就会有不同的比例。木星的大气层大约75%的质量是氢,24%的质量是氦,剩余的1%是其它的元素。内部包含密度较高的元素,大致是71%的氢,24%的氦,和5%其它的元素。大气中含有微量的甲烷、水蒸气、氨和矽基化合物。也有微量的碳、乙烷、硫化氢、氖、氧、磷化氢和硫,最外层的大气含有结晶的氨。经由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测量,也发现有微量的苯和其它的烃类。\n大气中氢和氦的比例接近理论上的原始太阳星云组成。氖在大气层上层仅占百万分之二十,大约是太阳中丰度的十分之一。氦也几乎耗尽,大约只有太阳组成的80%左右。这种减少是这些元素沉降到行星内部的结果。较重的惰性气体在木星大气层中的丰度是太阳的2-3倍。\n依据光谱,土星的组成被认为类似于木星,但其它的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着相对较少的氢与氦。由于缺乏直接深入大气层的探测器,除了外层的大气层外,缺乏内部更重元素丰度的精确数值。\n\n质量和大小\n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由于它的质量是如此巨大,因此太阳系的质心落在太阳的太阳表面之外,距离太阳中心1.068太阳半径。虽然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体积是地球的1,321倍,但是它的密度很低,质量只是地球的318倍。木星的半径是太阳半径的十分之一,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所以两者的密度是相近的。\"木星质量\"(MJ或MJup)通常被做为描述其它天体,特别是系外行星和棕矮星的质量单位。例如系外行星HD 209458 b的质量是0.69MJup,而仙女座κb的质量是12.8MJup。\n理论模型显示如果木星的质量比现在更大,而不是仅有目前的质量,它将会继续收缩。质量上的些许改变,不会让木星的半径有明显的变化,大约要在500地球质量(1.6MJup)才会有明显的改变。尽管随着质量的增加,内部会因为压力的增加而缩小体积。结果是,木星被认为已经几乎达到了行星结构和演化史所能决定的最大半径。随着质量的增加,收缩的过程会继续下去,直到达到可察觉的恒星形成质量,大约是50MJup的高质量棕矮星。\n然而,需要75倍的木星质量才能使氢稳定的融合成为一颗恒星。最小的红矮星,半径大约只是木星的30% 。尽管如此,木星仍然散发出大量能量。它接受来自太阳的能量,而内部产生的能量也几乎和接受自太阳的总能量相等。这些额外的热量是由开尔文-亥姆霍兹机制通过收缩产生的。这个过程造成木星每年缩小约2公分。当木星形成的时候,它比现在热,直径大约是现在的2倍。\n\n内部结构\n木星被认为有个由元素混合的致密核心,被一层含有少量氦,主要是氢元素的液态金属氢包覆着。除了这个基本的轮廓,不确定的成分还是相当多。核心经常被描述为岩石,但是其详细的成分是未知的,而且在这种深度下的温度、压力、和材料的性质也都不清楚。1997年,有人建议用重力法测量是否存在着核心,显示核心大约有12至45地球质量,约占木星总质量的4%至14%。\n行星模型认为在行星形成的历史上,木星至少有一段时间有个够大的岩石或冰的核心,才可以从原始太阳星云收集到足够大量的氢和氦。假设它确实存在,它可能因为现存的热液态金属氢与地函混合的对流而萎缩,并且熔融在行星内部的较上层。核心现在可能完全消失,但由于重力测量仍不够精确,还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n模型的不确定性受限于测量参数的误差:用来描述行星引力动量的一个自转系数(J6)、木星的赤道半径、在1帕压力处的温度。预期在2011年8月发射的朱诺号探测器将能获得这些参数更好的数值,从而在核心的问题上取得进展。\n核心区域被密集的金属氢包围着,向外延伸到大约行星半径78%之处,通过这一层的氦和氖,像雨水滴般向下沉降,消耗掉这些元素在上层大气的丰度。\n在金属氢上层是内层透明氢的大气层。在这个深度,温度是在临界温度之上,对氢而言只有33K。在此状态下,没有层次分明的液体和气体位相 -氢可能是临界的超流体状态。在这层之上的,从云层向下延伸至深度大约1,000公里的氢,顺理成章的应该是气体,而在更深的一层是流动的液体。在物理上,那里没有明确的边界 -气体很顺利的变得更热和更密集的下降。\n由于开尔文-亥姆霍兹机制可知,木星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在朝向核心地方向逐渐增加。在压力为10帕的“表面”,温度大约是340 K(67 °C;152 °F)。在氢相变的区域 -温度达到临界点- 氢成为金属,相信温度是10,000 K(9,700 °C;17,500 °F),压力的200GPa。在核心边界的温度估计为36,000 K(35,700 °C;64,300 °F),同时内部的压力大约是3,000至4,500GPa。\n\n 这幅模型剖面图显示木星内部的构造,液态金属氢覆盖着内部深处的岩石核心\n大气层\n木星有着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大气层,跨越的高度超过5,000 km(3,107 mi)。由于木星没有固体的表面,它的大气层基础通常被认为是大气压力等于1 MPa(10 bar),或十倍于地球表面压力之处。\n\n云层\n 航海家1号太空船于1979年2月25日距离木星920万公里(570万英里)飞掠过木星时拍摄的影像。大红斑下方白色的椭圆正是直径大约与地球相同的风暴\n木星永远被氨晶体和可能是氢硫化氨的乌云笼罩着。对流层顶的云,在不同纬度形成不同的区带,最著名的是热带区。这些区带分为亮色调的区(zones)和深色调的带(belts)。这些模式互不相容环流间的交互作用导致风暴和湍流,风速达到100m/s(360Km/h)的纬向急流是很常见的。每一年,各区都有着不同的宽度、颜色和强度,但对天文学家而言,依然可以稳定的给予识别和指定。\n云层大约只有50 km(31 mi)深,并且至少包含两层覆盖的云:厚厚的下层和薄且清晰的区域。在氨云层下面也有薄薄一层的水云,有证据显示木星的大气层中也有闪烁的闪电。这是由水分子的极性造成的,它使得创造闪电所需要的电荷能够分离。这些放电的强度达到地球上的一千倍。水云可以形成雷暴,驱使热量从内部不断上升。\n木星云层的橙色和棕色是内部涌升的化合物暴露在紫外线下,引起颜色的改变造成的。确切的构成仍然不清楚,但被认为是含有磷、硫或可能是烃类。这些丰富多彩的混合物,称为发色团,与下层较温暖的云层混合。 区是由上升的氨结晶对流胞形成的,在观测上通常是较低层云的掩蔽物。\n木星的低转轴倾角意味着两极能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远远的少于行星的赤道地区。行星内部的对流输送大量的能量到极区,使云层的温度能够平衡。\n\n大红斑和其它涡旋\n 木星大红斑的大小在缩减中(2014年5月15日)\n木星最著名的特征是大红斑,这是比地球大的一个持久性反气旋风暴,位置在赤道南方22°,至少在1831年以来,就已经知道它的存在,并且可能更提早至1665年。来自哈伯太空望远镜的影像显示多达两个红斑毗邻着大红斑。这个风暴大得可以使用地基的小口径12 cm或更大的望远镜看见。一些数学模型表明这个风暴是稳定的,可能是这颗行星上一个永久性的特征。\n鹅蛋形物体的自转是逆时针方向,周期大约是六天。大红斑的维度是24,000至40,000公里 × 12,000至14,000公里。它的直径大到可以容得下2至3颗地球。这个风暴最大的高度比周围的云层高出约8 km(5 mi)。\n风暴通常都发生在巨行星大气层的湍流内,木星也有白色和棕色的鹅蛋形风暴,但较小的那些风暴通常都不会被命名。白色的鹅蛋形风暴倾向于包含大气层上层,相对较低温的云。棕色鹅蛋形风暴是较温暖和位于普通云层。这种风暴持续的时间可以只有几个小时,也可以长达数个世纪。\n在航海家证实大红斑的特征是一场风暴之前,因为它相对于周围其余的气团有时快,有时慢的差异旋转,已经是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大红斑与行星表面或深处的地形特征没有关联性。\n在2000年,在南半球有一个外观与大红斑类似,但较小的大气特征出现。这是由几个较小的白色鹅蛋形风暴合并成的一个特征 -三个在1938年首度被观测到的较小的鹅蛋形风暴。合并后的特征被命名为鹅蛋形BA,并且因为它的强度增加,颜色由白转红,被暱称为幼红斑。\n\n行星环\n 木星的环\n木星有个黯淡的行星环系统,约有6,500公里宽,但厚度不到10公里。由大量尘埃和黑色碎石组成,以大约7小时的周期围绕木星旋转。环由三个主要的部份组成:内侧像花托,是由颗粒组成的晕环,中间是相对明亮的主环,还有外圈的薄纱环。这些环,看起来是由尘埃组成,而不像土星环是由冰组成。主环可能是从卫星阿德剌斯忒亚和梅蒂斯喷发的物质组成。正常应该落回卫星的物质由于受到木星强大引力的影响,被木星吸引住。这些材料转变轨道的方向朝向木星,新的材料又因为碰撞影响而继续被加入。以相同的方式,特贝和阿马尔塞可能组成薄纱环尘土飞扬的两个部分。也有证据显示沿着阿马尔塞的轨道可能有一连串与这颗卫星碰撞构成的岩石碎片。\n\n磁层\n 木星上的极光。三个亮点是由连接到木星卫星埃欧(在左边)、佳里美德(在底部)和欧罗巴(在最底部)的磁流量管创造的。此外,可以看见非常明亮,几乎是圆型的区域,称为主要的鹅蛋形,可以看见和弱极区极光。\n木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14倍,范围从赤道的4.2高斯(0.42mT)到极区的10至14高斯(1.0-1.4mT),是太阳系除太阳黑子以外最强的磁场源。这个场被认为是由涡流产生的,即木星内部涡旋运动的液态金属氢。埃欧卫星上的火山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形成沿着卫星轨道的气体环。这些气体在磁层内被电离,生成硫和氧的离子。它们与源自木星大气层的氢离子,在木星的赤道平面形成电浆片。这些片状的电浆与行星一起转动,造成进入磁场平面的变形偶极磁场。在电浆片内的电流产生强大的无线电讯号,造成范围在0.6至30MHz的爆发。\n在距离木星大约75木星半径之处,磁层与太阳风的交互作用生成弓形震波。环绕着木星磁层的是磁层顶,位于磁层鞘的内缘 -磁层顶和弓形震波之间的区域。太阳风与这些去的交互作用拉长了木星背风面的磁层,并且向外延伸至几乎到达土星轨道的位置,而面向太阳方向也有数百万公里厚。木星的四颗大卫星的轨道全都位于磁层内,受到保护而得以免受太阳风的侵袭,因此木星的卫星全都位于它的磁层之中。 伽利略号的大气探测器在木星环与高层大气之间新发现一个强辐射带,类似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但比范爱伦辐射带强10倍左右,其中有高能的氦离子。\n木星的磁层是其两极地区激烈发送的电波辐射的源头。木卫埃欧剧烈的火山活动,喷发出的气体进入木星的磁层,产生一个托环状环绕着木星的微粒。当埃欧穿过这个托环时,相互作用生成的阿尔文波使游离的物质进入木星的极区。一个结果是,无线电波通过回旋加速器的迈射机制,和能量沿着圆锥形的表面传输出去。当地球与这个锥面交会时,地球上探测到的木星发射的无线电波会强于太阳输出的无线电波。\n\n轨道和自转\n木星是行星中唯一与太阳的质心位于太阳本体之外的,但也只在太阳半径之外7%。木星至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亿7800万公里(大约是地球至太阳距离的5.2倍,或5.2天文单位),公转太阳一周要11.8地球年。这是土星公转周期的五分之二,也就是说太阳系最大的两颗行星之间形成5:2的共振轨道周期。木星的椭圆轨道相对于地球轨道倾斜1.31°,因为离心率0.048,因此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相差7,500万公里。木星的轨道倾角相较于地球和火星非常小,只有3.13°,因此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n木星的自转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最快的,对其轴完成一次旋转的时间少于10小时;这造成的赤道隆起,在地球以业余的小望远镜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来。这颗行星是颗扁球体,意思是他的赤道直径比两极之间的直径长。木星的赤道直径比通过两极的直径长9,275 km(5,763 mi)。\n因为木星不是固体,他的上层大气有着较差自转。木星极区大气层的自转周期比赤道的长约5分钟,有三个系统做为参考框架,特别是在描绘大气运动的特征。系统I适用于纬度10°N至10°S的范围,是最短的9h50m30.0s。系统II适用于从南至北所有的纬度,它的周期是9h55m40.6s。系统III最早是电波天文学定义的,对应于行星磁层的自转,它的周期是木星的官方周期。\n\n观测\n 木星合月\n 外行星的逆行运动是其对地球的相对位置造成的\n木星通常是天空中第四亮的天体(在太阳、月球和金星之后),但有时候火星会比木星亮。依据木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视星等,在冲时最亮是-2.9等,在与太阳同向的合时,会降至-1.6等。木星的角直径也会随之改变,从50.1到29,8弧秒。木星在轨道上经过近日点附近时的冲最适宜观赏,木星上次是在2011年3月经过近日点,所以在2010年和2011年9月的冲是最有利的。\n地球每398.9日会在轨道上超越木星一次,这个时间称为会合周期。每当会合之前,木星都会相对于背景的恒星出现明显的逆行运动。这是木星似乎在夜空中向后(向西)移动一段,执行回圈的运动。\n木星接近12年的轨道周期对应于黄道的星宫。也就是,木星每一年约向东移动大约30°,约是一个星宫的宽度。\n因为木星的轨在地球轨道之外,所以从木星看地球的相位角永远不会超过11.5°。也就是,从地球用望远镜观看木星时,它几乎都是呈现满月的姿态。只有当太空船飞近木星时,才会看见新月形的木星。通常,一架小望远镜就能看见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和跨越木星大气层明显的云带。当大红斑面向地球时,小口径的望远镜也有机会看得见。\n\n研究和探测\n望远镜发明之前的研究\n 在天文学大成中木星(☉)相对于地球(⊕)在经度方向运动的模型\n对木星的观测可以回溯至公元前7或8世纪的巴比伦天文学家。中国的历史天文学家席泽宗宣称中国天文学家甘德在公元前362年就以裸眼发现木星的卫星之一。如果此一说法正确的话,会比伽利略的发现早了近2000年。在公元2世纪的天文学大成,古希腊天文学家,地心说行星模型的先驱,托勒密以本轮和均轮来解释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运动,他给木星轨道环绕地球的周期是4332.38天,或11.86年。在公元499年,一位古典时代的印度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阿耶波多,也用地心说的模型估计出木星的周期是4332.2722天,或11.86年。\n\n地基望远镜的研究\n1610年,伽利略发现 木星的4颗大卫星 -埃欧、欧罗巴、佳利美德、和卡利斯多(现在称为伽利略卫星- 首度用望远镜发现不属于地球的卫星。伽利略也是首度发现显然不以地球为中心运动的天体。这是对哥白尼日心说最主要的支撑,伽利略直言不讳的支持哥白尼学说,使他被置于文字狱的威胁下。\n1660年代。卡西尼使用一架新的望远镜发现木星的斑点和彩色的区带,并且观察到这颗行星出现扁平形;就是在两极扁平。他也估计出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在1690年,卡西尼发现大气经历较差自转。\n\n 来自旅行者1号详细的假色木星大气层影像,显示巨大的红斑和经过的白色鹅蛋形气旋\n大红斑是在木星南半球的一个显著鹅蛋形特征,可能早在1664年就被罗伯特·虎克和乔瓦尼·多梅尼科·卡西尼在1665年观测过;虽然这仍有争议。已知最早的绘图来自药剂师海因利希·史瓦贝,他在1831年显示大红斑详细的信息。\n据传说,大红斑在1878年变得很显眼前,在1665年至1708年曾经有多次从视线中消失的场合。它在1883年和20世纪初,再度被记录到衰退。\nGiovanni Alfonso Borelli和卡西尼两人都小心地做出木星卫星的运动表,可以预测这些卫星经过木星前方或背后的时间。在1670年代,人们观测到当木星与地球在相对于太阳的两侧时,这些事件的发 会比预测的慢达17分钟。奥勒·罗默推论视线看到的不是即时发生的事情(卡西尼在此之前曾经拒绝这样的结论),而这个时间上的差异可以用来估计光速。\n1892年,爱德华·爱默生·巴纳德在加利福尼亚州使用利克天文台的折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第5颗卫星。发现了这颗相对较小的卫星,证明了他敏锐的视力,使他很快的成名。这颗卫星后来被命名为阿马尔塞。这是最后一颗以视觉发现的行星卫星。在1979年,航海家1号飞过木星之前,发现了额外的8颗卫星。\n\n 欧洲南天天文台甚大望远镜的木星红外线图像\n1932年,鲁珀特·沃尔特根据木星的吸收光谱确定木星大气中含有甲烷和氨。\n1938年,观察到3个长寿的白色鹅蛋形反气旋特征。几十年来,它们是独立存在木星大气层的特征,有时会互相靠近,但永远不会合并。最后,两个在1998年合并,并在2000年吸收了第三个,被称为长圆形BA。\n\n电波望远镜的研究\n在1955年,巴纳德柏克和肯尼斯·佛兰克林侦测到来自木星的22.2MHz的无线电信号爆发。这些爆发与木星的自转周期匹配,也能够用这些信息来改进自转速率。发现来自木星的无线电爆发有两种形式:长达数秒的长爆发(L爆发),和持续时间短于百分之一秒的短爆发(S爆发)。\n科学家发现来自木星的无线电讯号有三种传输的形式: \n\n\n 随着木星旋转的十米无线电爆发(波长10米的无线电波),并且受到埃欧与木星磁场交互作用的影响。\n\n\n\n 公分无线电辐射(波长为公分的无线电波)于1959年首度由弗兰克·德雷克和Hein Hvatum观测到。这个信号起源于木星赤道附近的圆环带状,是由木星磁场中被加速电子引起的回旋辐射。\n\n\n\n 辐射热是由大气中的热产生的。\n\n\n太空探索与探测\n自1973年以来,有数艘自动化的太空船拜访过木星,最引人注目的是先锋10号太空船。它是第一艘足够接近木星,并发送回有关这颗太阳系最大行星的属性和现象的太空船。飞往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太空船完全依赖能量的价值,太空船速度的净变化或ΔV。从地球的低地球轨道进入到木星的霍曼转移轨道只需要6.3Km/s的ΔV,这媲美于要进入低地球轨道的9.7Km/s的ΔV。幸运的是,重力助推可以用来减少抵达木星所需要的能量,然而,这也很明显的需要较长的飞行时间。\n飞越任务\n从1973年开始,数艘太空船在执行探测其他行星的任务时,有计划的从可以观测木星的范围内飞越。先锋计划最先观测到木星大气层和几颗卫星的特写影像。它们发现这颗行星的辐射场远远超出预期,但这两艘太空船在这种环境下都依然存活。这些太空船的运动轨迹被用来更精确地估计木星系统质量。行星的无线电掩星结果得到更好的木星质和和两极扁平的数值。\n六年后,航海家计划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对伽利略卫星的认识,并且发现了木星环。它们还证实大红斑是反气旋,比较影像显示大红斑已经改变了形状和颜色,从先锋任务的橙色转变成暗褐色。此外,这一计划还发现电离的原子沿着埃欧的轨道构成环形,和发现这颗卫星表面的火山,其中有一些还在喷发的过程中。当太空船从木星的背后飞过时,还观察到夜晚大气中的闪电。\n随后探测木星的是尤利西斯太阳探测器,以执行绕行太阳的极轨道任务。在接近木星的阶段中,进行对木星磁层的研究。由于尤利西斯没有照相机,所以没有获取影像,第二次是在六年后以更远的距离飞越。\n在2000年,卡西尼探测器在前往土星的途中飞越木星,并提供了一些有史以来最高解析度的木星影像。在2000年12月9日,太空船拍摄到卫星希玛利亚的影像,但是解析力太低,无法显示表面的细节。\n新视野号探测器在途中,于2007年2月28日达到最接近木星的位置,借由飞越木星时的重力助推前往冥王星。这艘探测器的照相机测量从埃欧的火山喷发出的电浆,并且以细的研究全部4颗的伽利略卫星,以及远距离的观测外围的希玛利亚和伊拉拉。从2006年9月4日就开始拍摄木星系统的影像。\n伽利略任务\n\n 卡西尼号拍摄的木星\n伽利略号是第一艘在轨道上环绕木星的太空船。它于1995年12月7日进入轨道,环绕这颗行星7年之久,并飞越过所有的伽利略卫星和阿马尔塞。这艘太空船在接近木星的途中,对1994年舒梅克-李维九号彗星撞木星的事件进行了观测,见证了此一撞击事件的影响。虽然伽利略号广泛的收集了大量木星系统的信息,但因为高增益无线电发射天线的布署失败,使原设计的能力大为减损。\n一个340公斤的钛金属制的大气探针,于1995年12月7日从伽利略号释放进入木星大气层。它以大约2,575公里(1,600英里)的时速,在大气层中下降了约150 km(93 mi),在它被压力和高温(23倍地球大气压,153℃)摧毁之前,蒐集了57.6分钟的资料,而这个探针可能被熔解和蒸发了。伽利略轨道器本身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经过刻意操作在2003年9月21日以超过50Km/s的速度撞进木星的大气层,以避免它撞上欧罗巴而可能造成的污染——这颗卫星已被假设可能是生命的避风港。\n来自此一任务的资料揭露氢在木星大气层占90%。在探针汽化前,温度资料纪录超过了300℃(>570℉),风速测量超过644km/h(>400mph)。\n朱诺任务\n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太空船朱诺号在2016年7月4日抵达木星,预计未来的20个月将在轨道上绕行木星37圈。这次任务将以绕极轨道仔细的研究这颗行星。在2016年8月27日,朱诺号完成其第一次的低空飞越木星,并且送回木星北极的第一张图像。\n未来的探测\n欧洲太空总署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预计在2022年发射。接下来是NASA在2025年的欧罗巴帆船任务。\n取消的任务\n由于木星的卫星欧罗巴、佳利美德、和卡利斯多的地表下可能有液体的海洋,因此对详细研究冰卫星非常感兴趣。但资金的困难拖延了进度,NASA的木星冰月轨道器(JIMO,Jupiter Icy Moons Orbiter)于2005年被取消。随后提案由NASA和ESA共同执行的任务,EJSM/Laplace临时决定预计在2020年研制而成。EJSM/Laplace将有NASA主导的木星欧罗巴轨道器和ESA主导的木星佳利美德轨道器。然而,在2011年4月,ESA因为预算的原因结束与NASA的任务伙伴关系。取而代之的是ESA计划以只有欧洲参与的L1宇宙愿景任务来在竞争和超越。\n\n卫星\n 木星与伽利略卫星\n木星有79颗卫星。木星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天然卫星第二多的行星 (仅次于土星,土星具有相当复杂的卫星系统,目前已确认拥有轨道的自然卫星有82颗,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微型卫星以及形成于土星环的卫星等) ,俨然一个小型的太阳系:木星系。1610年1月,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最早以望远镜发现木星最亮的四颗卫星,并被后人称为伽利略卫星。它们环绕在离木星40~190万千米的轨道带上,由内而外依次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然而近年中国有天文史学家提出在公元前364年,甘德以肉眼发现木卫三,但直至现时还未被公认。在1892年巴纳德以望远镜肉眼观测发现木卫五后,木星的其他卫星皆通过照相观测或行星际探测器的相片发现。\n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至1950年代),人们又接连发现了12颗较大的卫星,使木星卫星的总数达到了16颗。直至1979年美国旅行者一号及1995年伽利略号等飞临木星系的时候,又发现了许多更细小的、离木星更远的天然卫星,使人类所知的木星系卫星总数达到67个。2017年,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在追踪第九行星时意外发现了新的12颗卫星,并在2018年7月正式确认,因此至今已确认的木星卫星总数达到79个,这一数字还有可能继续增加。\n\n伽利略卫星\n 伽利略卫星,由左至右,与木星的距离由近至远排列:埃欧、欧罗巴、佳利美德、卡利斯多\n埃欧、欧罗巴和佳利美德,这些在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轨道的形成拉普拉斯共振的模式;埃欧每绕木星运转4圈,欧罗巴也很精确的绕着木星转2圈,佳利美德则很精确的绕木星转一圈。因为每颗卫星都在轨道上相同的点受到相邻卫星额外的拖曳,这种共振造成的引力效应使它们的轨道被扭曲成椭圆的形状。另一方面,来自木星的潮汐力致力于将它们的轨道弄成圆形。\n它们的轨道离心率造成当木星的引力拉扯它们接近时,这三颗卫星的形状规律的扭曲;而当他们远离时,又会回复到比较接近球体的形状。这种潮汐的扭曲使卫星的内部摩擦生热,最显而易见的是最内侧的埃欧(受到最强的潮汐力)异于平常的火山活动;和程度较轻的欧罗巴表面年轻的地质(暗示卫星的外观最近重新铺过)。\n木卫一\n木星的岩石卫星木卫一是太阳系中火山活动最活跃的星球,有数百座火山,一些喷发的熔岩喷泉有几十公里高。\n木卫一的惊人活动是木星强大的引力和距离木星较远的两颗相邻卫星(木卫二和木卫三)之间较小但精确定时的引力拉锯战的结果。\n在神话中,Io是一位凡人女子,在希腊神宙斯(罗马神话中的Jupite)和他的妻子赫拉(罗马神话中的Juno )之间发生争执时变成了一头牛。\n\n 伽利略号飞船在1999年7月拍摄了这张木卫一的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目睹它的真面目。\n木卫二\n在木星卫星木卫二冰冷的表面之下,或许是寻找适合生命生存的现代环境最有希望的地方。\nEuropa略小于地球的月球,木卫二的水冰表面被长而线性的裂缝纵横交错。和我们的星球一样,欧罗巴被认为有一个铁核,一个岩石地幔和一个咸水海洋。然而,与地球不同的是,木卫二的海洋位于一层厚约10至15英里(15至25公里)的冰层之下,深度估计为40至100英里(60至150公里)。\nEuropa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被宙斯绑架的女人。\n\n 伽利略号在20世纪90年代末拍摄冰质卫星木卫二的伪彩色照片。NASA/JPL-Caltech\n卫星的分类\n在航海家任务之前,基于它们整齐排列共通的轨道要素,木星的4颗卫星被分成4个群组。之后,大量新的小卫星使这个画面变得复杂起来。现在被认为有六个主要的群组,还有一些特立独行,与其它的卫星显然有所不同。\n基本的子群是8颗在内侧的周期性卫星,它们有着在木星赤道平面附近,接近圆形的轨道,并且被认为是与木星同时形成的。其它的卫星,包括数目不详的不规则小卫星,有着椭圆与倾斜的轨道,被认为是被捕获的小行星或是被捕或小行星的碎片。属于同一群的不规则卫星共用相似的轨道要素,因而可能有着共同的起源,或许是一颗大卫星或是碎裂的一个天体。\n\n与太阳系的交互作用\n伴随着太阳,木星的引力影响与帮助塑造了太阳系。(除了水星以外,太阳系行星的轨道平面都比较接近木星的轨道平面,而不是太阳的赤道平面(水星是唯一轨道平面比较接近太阳赤道的。)在主小行星带的柯克伍德空隙主要是由木星造成的,而且这颗行星可能也要对内太阳系历史上的后期重轰炸期负责。\n\n 此图显示与木星共轨道的特洛伊小行星,以及主小行星带\n和它的卫星,木星的引力场控制了无数被安顿在拉格朗日点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在木星之前或跟随在木星之后一起绕着太阳公转。它们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并且分为希腊营和特洛伊营,以纪念伊利亚特。第一颗是马克斯·沃夫在1906年发现的(588) 阿基里斯,自此之后,迄今已经发现了数千颗,其中最大的是(624) 赫克特。 \n大多数短周期彗星属于木星族 -定义为轨道半长轴比木星小的彗星。木星族彗星被认为起源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古柏带。在接近木星时,轨道受到摄动进入较短的周期,然后在木星和太阳的引力交互作用下,规律地环绕着太阳。\n\n撞击\n 1994年7月22日8:06 12~19 UT在木星轨道的伽利略号所摄W核撞击照片(图片由左至右),只发生数秒间之闪光(亮点)\n 哈伯太空望远镜的影像显示2009的木星撞击留下大约8,000公里(5,000英里)长的痕迹。\n由于其巨大的重力井和邻近内太阳系,木星被称为太阳系的真空吸尘器。它是太阳系内最频繁接受到彗星撞击的行星。它被认为是保护内太阳系的行星得以免受彗星的轰击。最近的电脑模拟显示,木星重力的摄动虽然可以改变进入内太阳系彗星的轨道,将它们吸积或弹出,但并未减少进入内太阳系的彗星数量。这仍然是天文学家争议的主题,有些人相信它会将柯伊伯带的彗星拉近地球,而另一些人认为木星保护地球免于受到被宣称来自奥尔特云的彗星撞击。木星被小行星和彗星撞击的经验是地球的200倍。\n在1997年,对历史上的天文图绘的调查认为乔瓦尼·多梅尼科·卡西尼可能在1690年纪录了一次木星被撞击的疤痕。调查也确认其它8个候选的观测可能性太低或不是撞击事件。在1979年3月,航海家1号在与木星相遇时拍到一颗火球。在1994年7月16日至7月22日这段期间,超过20颗舒梅克-李维九号彗星(SL-9,正式的名称是D/1993 F2)的碎片撞击在木星的南半球,首次提供了直接观测太阳系内两个天体的碰撞。这种撞击对木星大气的成分提供了有用的资料。\n在2009年7月19日,在系统2的经度216度之处发现被撞击的位置。这个撞击在木星的大气层留下一个与长圆形BA的大小相似的黑点。红外线的观测显示在撞击点上有一个亮点,意味着撞击造成南极地区低层区域大气层的温度升高。\n在2010年6月3日,澳洲的业余天文学家Anthony Wesley观测到一颗火球的撞击,造成小于以前观测到的事件。稍后,另一位菲律宾的业余天文学家也录影捕捉到这次事件。2010年8月20日又有人见到一颗火球。\n2012年9月19日,又检测到另一颗火球。\n\n生命的可能\n在1953年,米勒-尤里实验证明了闪电和存在于原始地球大气中的化合物组合可以形成有机物(包括胺基酸),可以做为生命的基石。这模拟的大气成分为水、甲烷、氨和氢分子;所有的这些物质都在现今的木星大气层中被发现。木星的大气层有强大的垂直空气流动,运载这些化合物进入较低的地区。 但在木星的内部有更高的温度,会分解这些化学物,会妨碍类似地球生命的形成。\n在木星,因为大气层中只有少量的水,还有任何的固体表面都在深处压力极大的地区,因此被认为不可能存在任何类似地球的生命。在1976年,在航海家任务之前,曾经假设基于氨与水的生命可能在木星大气层的上层进化。这一假设是基于地球的海洋态环境,顶层有简单的光合作用浮游生物,低层的鱼可以喂食这些生物,而肉食的海洋生物可以猎食这些鱼。\n在木星的一些卫星,地表之下可能有海洋存在,导致这些卫星更可能有生物存在的猜测。\n\n神话\n 木星,出自1550年古德·波那提编辑的木刻集Liber Astronomiae。\n木星,因为在夜晚以肉眼很容易就看见它,当太阳的位置很低时,偶尔也能在白天看见,因此自古以来就为人所知。在巴比伦,这个天体代表他们的神马尔杜克(Marduk)。他们用木星轨道大约12年绕行黄道一周来定义它们生肖的星宫。\n罗马人依据神话将它命名为朱庇特(拉丁语:Iuppiter, Iūpiter,也称为Jova),是罗马神话中主要的神,它的名字来自原始印欧语系的呼格合成*Dyēu-pəter(主格:*Dyēus-pətēr,意思是, \"O 天神之父\"或\"O 日神之父\")。相对而言,木星对应于希腊神话是 宙斯(Ζεύς),也被称为Dias (Δίας),其中的行星名称仍然保留在现代的希腊语中。\nJovian是从Jupiter转成的形容词,古老的形容词是jovial,是中世纪的占星家使用的词汇,原来的意思是\"幸福\"或\"圣诞快乐\",是占星学中木星对情绪的影响。\n在中、日、韩语系中,基于中国的五行,这颗行星被称为木星。中国的道教它拟人化成为福星,希腊人称之为Φαέθων,;法厄同(Phaethon)、\"创新(blazing)\"。在吠陀占星,木星被称为祭主仙人(Brihaspati),是启发灵性的宗教导师,通常称为上师(Guru),字面的意思是\"重人\"。\n在英语,周四(Thursday)是源自\"雷神日\"(Thor's day),是出在日耳曼神话。相较于罗马神话就是朱庇特。罗马星期的Jovis也重新命名为Thursday。\n在突厥神话,木星称为\"Erendiz/Erentüz\",这意味着\"eren(?)+ yultuz(star)\",而关于\"eren\"有许多有意义的理论。同样的,它们也算出木星的轨道周期是11年又300天。他们认为一些社会和自然的事件连结到在天上运行的。\n\n参见\n\n 热木星\n\n 朱诺号\n\n 虚构作品中的木星\n\n 新视野号\n\n 太空探索\n\n 太阳系探测器列表\n\n 太阳系探索时间线\n\n 先驱者10号\n\n 航海家号:1号、2号\n\n 伽利略号\n\n 卡西尼号"}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大气色散", "content": "大气色散( atmospheric dispersion ),地球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折射率不同所造成的色散效应。大气天文宁静度良好时,可以观察到星像由于色散而形成一条垂直的小光谱,紫端靠近天顶。当天体天顶距为60°时,谱带红紫二端天顶距差约3″。随天体天顶距的增加,天顶距差逐渐增大。大气色散是许多天文实测工作中应予注意的问题。例如,在精确的定位工作中,必须考虑大气色散对不同光谱型恒星之间相对位置的影响。在从事光电测光时,大气色散会使恒星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偏离光阑中心,因而发生误差。用有缝恒星摄谱仪拍摄恒星光谱时,如果狭缝小于大气色散后的星像,会使恒星光谱能量分布失真。大气色散的影响可以通过光学补偿法减少或消除。例如,在望远镜光路中加一块棱镜,使它的色散作用和大气色散互相抵消。"}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长期极移", "content": "长期极移( secular polar motion ),除了地球瞬时轴在地球本体内作周期约1.2年的自由摆动和周期为1年的受迫摆动外,地球形状极在地面上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就是长期极移。为了研究长期极移,需要地球上确定一个参考原点。目前国际上采用国际习用原点(CIO)作为这一参考原点。国际极移服务和国际时间局都计算相对于CIO的地极坐标,国际纬度服务(ILS)的极移观测资料也归算到CIO系统,来为研究长期极移服务。\n有些人根据ILS积累八十年的极移资料,用适当的数学方法扣除极移的张德勒项和周年项以后,求得长期极移的统计结果:长期极移的平均速度约为每年0.″003,方向大致在西经70°左右。长期极移的量是微小的,目前主要根据 ILS的资料进行研究。但这一系统的台站较少,有连续八十年观测结果的台站只有三个,因此有许多人对上述长期极移数值表示怀疑。在观测到的长期纬度变化中,如何将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区别开来,这个问题至今还未解决。近年来,古气候、古生物、古地磁等研究也发现,地球自转极和地磁极以及各个大陆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有过大规模移动。这些研究虽然比较粗略,却表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长期极移是可能存在的。\n对长期极移的起因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可能是地球内部或表面物质分布的变化和不平衡,引起整个地球相对地球自转轴有一个长期扭动,也就是使形状轴在地球本体内长期漂移。"}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体生物学", "content": "核酸或许并不是宇宙中唯一能够对生命过程进行编码的生物分子。\n天体生物学(英语:astrobiology),又名地外生物学,旧称外空生物学(xenobiology),是一门研究在宇宙中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分布和未来发展的交叉学科,并不只限于地外生物,或包括对地球生物的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指研究天体上存在生物的条件及探测天体上是否有生物存在,研究太阳系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及其卫星上和其他恒星的行星系上可能存在生命现象的理论,以及探讨探测方法和手段的。\n\n概述\n天体生物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除天文学外,覆盖了生物学的许多分支,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等。研究其他天体上是否存在生物的问题,首先要考虑那里是否具备存在类似地球上生命的必要条件。\n①必要的组成物质。即能够合成有机物的碳、氢、氧、氮等元素。现在已知这些元素在宇宙中是相当普遍存在的。\n②适宜的温度。生命需要光和热,但又必须适中。在高温下碳原子的化学键会被破坏,而过低的温度又会使生命所必需的生物过程停顿。\n③液态的水。这是生物体必要的组成成分,也是生物体内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必要介质。\n④大气。许多作为生命起源的天然有机物,必须在大气中通过紫外线照射和电火花才能合成。大气还起保护作用,使生命免受陨石和宇宙线的伤害,使水不致大量汽化而逸失。\n⑤必要的时间。上述条件必须存在很长时间,然后才会有生命的产生和发展。\n恒星温度太高,任何生命形态都不可能存在;小行星、彗星等体积太小,不能保持厚层大气,无法维持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只有一部分行星和某些卫星才有可能具备上述条件。太阳系内,水星表面温度约为400℃,日夜温差很大;金星表面温度约480℃,木星约−140℃,土星约−180℃,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表面温度更低,都不适于生命存在。火星同地球条件最相似,两极有永久的冰冠,表面虽无液态水,但有干涸的河床,温度在0℃和−125℃之间,所以一直是人们寻找地外生命的重点目标。为了弄清生命存在的极端环境条件,科学家到地球上最寒冷、最炎热以及最不适宜生活的地方去寻找活的生命体。结果发现了在美国黄石公园60℃的温泉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太平洋海床火山口的多毛虫,地壳30米深度以下的细菌等在极端环境下存活的生命,称为X生命体。尽管火星宇宙飞船着陆探测结果表明,在火星着陆点附近土壤中尚未发现任何生命形态,但不排除在下一轮火星探测中在表面以下深处找到液态水和生物的可能。月球上白昼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又低至−183℃,而且月球上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不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登月探测并未发现月球上有生命存在。有些科学家认为,土星的一颗卫星——土卫六,可能存在生命,但尚待证实。即使太阳系内其他行星、卫星都不存在生命,也不能说宇宙间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银河系估计有几百亿颗行星,其中约有100万颗可能具有类似地球这样能够孕育生命的行星。在星际空间中已经发现50种以上的星际分子。在落到澳大利亚默奇森和美国肯塔基地区的陨石中,已发现氨基酸这种有机物。这都表明宇宙中其他天体可能存在生命。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础是碳和水。但在其他天体上产生生命的基础不一定是碳分子,可能是其他分子,例如硅。其他天体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和进化的道路有可能与地球上的生物很不相同。\n天体生物学综合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行星科学、地理学与地质学多个方面,焦点研究在探讨生命的起源、散布和演进,探讨在其他世界是否可能有生命存在,帮助辨识与地球生物圈环境不同的其他生物圈。英文中的“astrobiology”来自希腊语的αστρον(astron= 星体),βιος(bios= 生命),以及 λογος(logos= 词/科学)。一些天体生物学的研究课题包括:\n\n\n 什么是生命?\n\n 生命怎样在地球诞生?\n\n 生命能忍受怎样的环境?\n\n 我们怎样才能决定生命有否在其他星球上存在?能找到复杂生命体的机会有多大?\n\n 在其他星球上,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会是什么?(是否基于脱氧核糖核酸/碳?生理学?)\n\n\n在科幻小说中,也可以发现外空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的术语,虽然这些术语通常是指推测性的外星生命的生物学。\n\n发现\n 水熊虫(Hypsibius dujardini)是迄今唯一发现的能在外太空生存的地球生物。\n现时缓步动物门物种是天体生物学家的重点研究对象,因为牠们是迄今唯一发现的能在外太空生存的地球生物,甚至有科学家怀疑牠们本身就是从外太空(例如:火星,参看泛种论)来到地球的地外生物。\n\n参见\n\n 太空生物学\n\n 行星适居性\n\n 天体物理学\n\n 德雷克方程序\n\n 外星生命\n\n 费米悖论\n\n 生命起源\n\n 曙光任务\n\n 地球殊异假说\n\n 太空移民\n\n 地球化\n\n 超级适居行星\n\n\n\n第一次接触(人类学)\n\n搜寻地外文明计划\n\n人类中心主义\n\n恒星光谱\n\n\n\n萨根标准\n\n阴谋论\n\n新纪元运动\n\n阿斯塔\n\n不明飞行物\n\n耶洛因\n\n外星生命\n\n生命之花\n\n乔治·亚当斯基\n\n第三类接触\n\n51区\n\n罗斯维尔飞碟坠毁事件\n\n美国总统令第12958号\n\n不明潜水物\n\n外星人绑架\n\n麦田圈\n\n雷尔运动\n\n德雷克公式\n\n百慕达三角\n\n搜寻地外文明计划\n\nwow讯号\n\nSHGb02+14a无线电信号\n\n外星生物创造论\n\n华盛顿不明飞行物事件\n\n朗拿度\n\n菲尼克斯之光事件\n\n海底人\n\n地底人\n\n宇宙怪兽"}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星际物质", "content": "星际物质( Interstellar Matter ),银河系(和其他星系)内恒星之间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各种各样的星际云,还可包括星际磁场和宇宙线。\n\n\n\n麒麟座玫瑰星云 (选自美国基特峰天文台KPNO)\n\n\n星际物质(ISM)约占银河系可见物质质量的10%,高度集中在银道面,尤其在旋臂中。不同区域的星际物质密度可相差很大。星际气体和尘埃当聚集成质点数密度超过10~103个/厘米3时,就成为星际云,云间密度则低到0.1个/厘米3质点。平均密度为10−24克/厘米3,相当于平均数密度为1个/厘米3氢原子。星际物质的温度相差也很大,从几K到千万K。不同温度和密度的星际物质大体可用三相模型来描述。其中,冷中性介质为密度30个/厘米3原子,温度70K的中性氢气体,占总体积的3%~4%;温中性介质为密度0.3个/厘米3原子,温度6 000K的中性氢气体,占总体积的20%;热电离介质为密度0.001个/厘米3原子,温度1百万K的电离氢气体,占总体积的70%。这三种成分近似处于压强平衡,相互间可来回转换。\n星际气体的化学组成可通过各种电磁波谱线的测量求出。结果表明,星际气体的元素的丰度与根据太阳、恒星、陨石得出的宇宙丰度相似,即氢约60%,氦约30%,其他元素很低。\n星际尘埃是尺度约0.01微米到0.1微米的固态质点,分散在星际气体中,总质量约占星际物质总质量的1%。星际尘埃可能是由下列物质组成的:①水、氨、甲烷等的冰状物;②二氧化硅、硅酸镁、三氧化二铁等矿物;③石墨晶粒;④上述3种物质的混合物。\n星际尘埃吸收和散射星光,使星光减弱,这种现象叫作星际消光。消光数值依赖于观测方向,朝银极方向较小,银心方向最大。星际消光随波长的减小而增长,蓝光比红光减弱得更多,使星光的颜色随之变红,这种现象叫作星际红化。射电和红外波段的星际消光同光学波段相比可忽略,因而是观测银心的最佳波段。星际尘埃还可引起星光的偏振,由这种星际偏振可测量星际磁场,其能量密度约为2×105电子伏/米3。\n星际尘埃对于星际分子的形成和存在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尘埃能阻挡星光紫外辐射不使星际分子离解,另一方面固体尘埃作为催化剂能加速星际分子的形成。\n星际物质的观测可在不同的电磁波段进行,如1904年在分光双星猎户座δ的可见光谱中发现了位移不按双星轨道运动而变化的钙离子吸收线,首次证实星际离子的存在。1930年观测到远方星光颜色变红,色指数变大(即星际红化),首次证实星际尘埃的存在。1951年通过观测银河系内中性氢21厘米谱线,证实星际氢原子的大量存在。1975年利用人造卫星紫外光谱仪观测100多颗恒星的星际消光与波长的关系,得知220纳米附近的吸收峰。1977年,观测星际X射线波段,发现OⅦ2.16纳米(0.57千电子伏)的谱线,确认存在着温度达105~107K的高温气体。\n根据现代恒星演化理论,一般认为恒星早期是由星际物质聚集而成,而恒星又以各种爆发、抛射和流失的方式把物质送回星际空间。"}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content":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formation and broadening of spectral line ),在各种天体的辐射谱中,往往有许多谱线,有的是发射线,有的是吸收线。谱线是由某种体系的分立能级之间的跃迁形成的。如果E1和E2是某个体系的两个分立能级,且E2>E1,则当体系从E2向E1跃迁时,发射频率为 的辐射;反之,当体系从 E 1向 E 2跃迁时,吸收频率为 v 的辐射。如果发射过程比吸收过程占优势,就会产生发射线;反之,则产生吸收线。\n在恒星光谱中,谱线是由原子、离子和分子的分立能级之间 的跃迁引起的。例如,太阳光谱中的 D 1、 D 2 线 和H、 K 线,分别是由钠原子 和钙离子在分立能级间 的跃迁造成 的。在射电波段,也有 谱 线。例如 中性氢21厘米谱线就是由氢原子 的超精细结构能级之间 的跃迁引起 的。超精细结构能级是由于原子核 的自旋量 和电子总角动量之间 的耦合产生 的(见 原子的超精细结构)。在星际云中发现不少毫米波段 的 谱 线,大多数 的射电 谱 线是由各种 星际分子 的各个转动能级跃迁 形成 的。在X射线 和 γ射线 的高能波段也开始发现谱线。例如,在武仙座X- 1 的X射线谱中发现了58千电子伏 的 谱 线,它可能是由在强磁场中运动 的电子朗道能级之间 的跃迁 形成 的。在 NGC2756中发现能量为476千电子伏 的 γ射线 的线状 谱,它可能是由电子对湮没过程, e -+ e +→ 2 γ产生 的。\n任何谱线都不是无限窄的,而总有一定的宽度。这种宽度一部分是由于观测仪器的分辨本领总是有限引起的,另一部分则是天体辐射本身所具有的。这种谱线致宽的原因很多,但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于形成谱线的微观体系的能级本身不是无限窄的,而是有一定的宽度。有一定宽度的能级产生的谱线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宽度,这种宽度称为谱线的自然宽度。这种效应称为辐射阻尼。另一类是由迭加造成的,因为我们观测到的辐射是各个发射或吸收体系辐射的迭加。一般说来,各个发射或吸收体系所处的运动状态以及与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状态各不相同,它们所发射或吸收的频率也各不相同,这就引起谱线的致宽。热动多普勒效应,碰撞阻尼、统计加宽、自转、膨胀和湍动等都可以通过迭加效应使谱线变宽。"}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衍射光栅", "content": "衍射光栅(汉语拼音:Yanshe Guangshan;英语:Diffraction Grating),能等宽等间隔地分割入射波前的、具有空间周期性结构的光学元件。常作为色散元件来分离不同波长的谱线。光栅分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类。透射光栅按透射率函数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的矩形透射率光栅和正弦光栅两种。闪耀光栅是反射光栅的一种,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凹面反射光栅能自动聚焦成像。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划线光栅、复制光栅和全息光栅3种。\n 所有光栅的基本原理均相同。以平面透射光栅为例,在平板玻璃上用金刚石刻刀刻划等宽等间距的平行刻线,未刻部分能透光,刻划部分因漫反射而不透光,这等效于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设缝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度为b,则相邻两缝的间距d=a+b称光栅常数。是光栅的重要参量。光栅的实验装置如图1 ,单色缝光源与光栅的狭缝平行,放置在透镜L1的物方焦面内,从L1射出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光栅的每条狭缝都将产生单缝衍射,衍射角为θ的所有衍射光被透镜L2会聚于幕上的P处 ,相干叠加的结果决定了P处的总光强 。幕上干涉主极大的位置由下述光栅方程给定:\n dsinθ=kλ (k=0±1,±2,……)整数k称干涉级,λ为波长。不同波长的主极大位置不同,故光源为复色光时,不同波长成分的主极大彼此分离而成光谱,称光栅光谱。各级主极大的强度要受到单缝衍射的限制,级次愈高强度愈弱,但不同谱线分得愈开,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表示单缝衍射的分布曲线。注意到所有波长的零级干涉主极大均重合在一起,并落在单缝衍射的中央极大处,无色散的零级主极大占了大部分能量,能量利用率较低。反射式闪耀光栅可把衍射中央极大闪耀到某一级光谱处,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n 波长差相差一个单位的两谱线分开的角间距称为光栅的角色散率,用来描述光栅分开谱线的能力,它由下式给出:\n 描述光栅分辨谱线能力的物理量称色分辨本领,其定义为R=λ/Δλmin ,Δλmin是刚能分辨的最小波长差,由瑞利判据(见夫琅和费衍射)确定。光栅的色分辨本领为R=kN,N为光栅的总缝数。"}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奥本海默极限", "content": "奥本海默极限( Oppenheimer limit ),稳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1936年,奥本海默等首先讨论了由简并中子态物质构成的致密星体,即中子星的平衡和稳定性。这种星体的性质,主要由自引力和简并中子压力二者之间的平衡决定。利用广义相对论的无转动球对称星体结构方程,并用理想费密气体方程作为中子物质的物态方程,奥本海默等证明,存在一个临界质量Mc≈0.75M⊙,M⊙表示太阳质量。当星体的质量小于Mc时,存在稳定的平衡解;反之,没有稳定的平衡解。中子星的质量上限Mc就是奥本海默极限。如果采用更接近实际的中子物态方程。奥本海默极限的数值将不同于原来的数值。由于目前有关密度大于1015克/厘米3时的物态方程还不确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也不确定,一般可取为2M⊙。\n一颗热核能源耗尽的星体,如果质量大于奥本海默极限,不可能成为稳定的中子星。它的一种可能归宿是经过无限坍缩形成黑洞,另一种归宿是形成介于中子星与黑洞之间的其他类型的致密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木星卫星", "content": "木星卫星(汉语拼音:mù xīng wèi xīng),(Jupiter,satellites of),已探测到18颗。其中的16颗已有较可靠的数据。最大的4颗即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又称伽利略卫星。最外面的是4颗很小的逆行卫星,有人认为它们原是小行星,后来才被木星俘获。从木卫十五到木卫四的7颗卫星满足广义的提丢斯-波得定则。轨道具有共面、同向、近圆等特性,故属规则卫星。木卫系统还会造成许多特有的天文现象:木卫食(木卫进入木星影锥)、木卫掩(被木星遮掩)、木卫凌木(通过木星视面)、木卫影凌木(木卫影锥在木星视面经过)及木卫互掩(一个木卫被另一木卫遮掩)。"}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星际红化", "content": "星际红化(汉语拼音:Xingji Honghua;英语:Interstellar Reddening),星光通过星际空间而变红的现象。在星际物质中,星际气体虽然对恒星发射的可见光有吸收作用,但只是在某些波长上,而星际尘埃能在更宽阔的波段上吸收和散射星光,对星际消光起着主要作用。星际消光的大小不仅随距离和视线方向变化,而且对波长有选择性:蓝光减弱得比红光厉害。到达观测者的星光,相对说来显得更红了,故叫做星际红化。引起消光的尘埃颗粒的直径应为10-1微米量级,波长较长的红光容易穿过尘埃云,而蓝光遭到更多的散射,所以天文学家常在红光和红外波段对星际物质密布的天区进行观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巨星系", "content": "巨星系( giant galaxy ),光度和质量最大的一类星系。它们的绝对星等可达-20~-22等,质量可达1011太阳质量。我们把绝对星等为-23~-24等,质量为1012~1013太阳质量的星系叫超巨星系。银河系和仙女星系都是巨型旋涡星系。在星系团的核心区域,往往有一个或两个巨星系,通常是巨型椭圆星系,它们的光度和质量都大大超过其他成员星系,例如,室女星系团中的椭圆星系NGC4486(M87),后发星系团中的椭圆星系NGC4889和SO型星系NGC4874等。在巨型椭圆星系的光谱中,星族Ⅱ黄巨星和红巨星所特有的分子谱带和电离钙线占优势。巨星系通常有极其巨大的星系冕,而且往往还是强射电源,有剧烈的激扰活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射电天体测量学", "content": "射电天体测量学( radio astrometry ),用射电天文的方法来解决天体测量问题的学科。主要采用的测量方法为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观测量为天体的射电辐射到两个观测台站之间的时间延迟和延迟率。利用延迟和延迟率观测值可解算得射电源赤经和赤纬,以及观测站之间的基线矢量。VLBI测量射电源位置的精度,在大角距时好于1毫角秒,在小角距时(几度)已达到10~100微角秒;基线矢量的测量精度达到10−9量级,即1 000千米时达到数毫米。射电天体测量的特点:①为精确测量河外致密射电源射电位置的唯一手段。②观测量为时间延迟和延迟率,与铅垂线无关,所以是一种纯几何方法。③由于观测在射电波段,所以在白天和阴雨天均可观测;鉴于射电天体测量的高测量精度及其上述特点,所以在现代天体测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射电天体测量的主要应用:①河外致密射电源的精确定位,建立好于毫角秒精度的准惯性参考系。②精确测量地球定向参数,如极移、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以及岁差和章动常数改正。③测量现代地壳运动。④用较差VLBI方法,测量射电星、脉冲星等相对于河外致密射电源的位置,精度可达数十微角秒。⑤测量脉泽源子源的自行,根据统计视差原理,直接测量宇宙距离尺度。⑥空间探测器的精确定位和定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星云", "content": "星云( Nebula ),太阳系以外天空中一切非恒星云雾状的天体(图1、图2、图3)。一些较近的星系,外观像星云,18世纪以来也称为星云。1924年底解决了宇宙岛之争以后,才把二者分开。位于银河系内的称为银河星云,银河系以外的星云称为河外星系或星系。按形状、大小和物理性质,银河星云可分为:广袤稀薄而无定形的弥漫星云,亮环中央具有高温核心星的行星状星云,以及尚在不断地向四周扩散的超新星剩余物质云(见超新星遗迹)。就发旋光性质,银河星云又可分为:被中心或附近的高温照明星(早于B1型的)激发发光的发射星云,因反射和散射低温照明星(晚于B1型)的辐射而发光的反射星云,以及部分地或全部地挡住背景恒星的暗星云。前两种统称为亮星云。反射星云同暗星云的区别,仅仅是在于照明星、星云和观测者三者相对位置的不同。 \n\n\n\n图1 鹰状星云 \n\n\n图2 柱状星云 \n\n\n图3 环状星云 \n\n\n目录\n\n1 光度和光谱\n2 气体星云中的电离球\n3 星云的演变\n4 成分\n\n\n光度和光谱\n用肉眼只能看到一个猎户座大星云,说明一般星云都是十分暗弱的。在《梅西耶星表》(M星表)的103个有一定视面积的天体中,只有11个是真正的星云。就是在1888~1910年陆续刊布的《星团星云新总表》(NGC星表)及其补编(IC)中的13 226个有一定视面积的天体中,也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星云。只是在大口径望远镜,尤其是大视场强光力的施密特望远镜出现后,才开始对星云进行有效的观测研究。气体星云光谱中除氢、氮等复合线外,还有很强的氧、氮等的禁线,如[OⅢ]λλ4959、5007,[NⅡ]λλ6548、6583和[OⅡ]λλ3726、3729等,几乎在所有气体星云的光谱中都可看到。气体星云的光谱中同时存在一个较弱的连续背景,它一部分来自星云内尘埃物质对星光的散射,其强度随星云中尘埃含量而增减;另一部分来自电子的自由–自由跃迁和自由–束缚跃迁。此外,若干星云中还出现被照明星辐射加热到100℃左右的尘埃粒子所发射的红外连续光谱。 \n\n气体星云中的电离球\n热星对气体星云的激发电离有一个范围。1939年瑞典天文学家B.G.D.斯特龙根确定了电离氢云的半径S0同恒星温度T和星云中粒子数密度N之间的关系:\n\n\n\n\n\n式中 T0为离照明星 S0处的电子温度, θ=5 040/ T, R为恒星半径。通常把这个半径 S0叫作斯特龙根半径。从这个电离云到周围中性氢云的过渡是急促的,过渡区的厚度只有千分之一 秒差距,所以电离氢云都有一个很清晰的边界。由于 星云中气体和尘埃分布不均匀,加上位于 星云前面的吸收物质分布不规则,实际观测到的电离氢云的边界往往是参差不齐的。\n\n星云的演变\n一般认为行星状星云是由激发它的中心星抛射出来的,将会逐渐消失;新星和超新星爆发所抛出的云也在很快地膨胀而逐渐消失。它们都是恒星演化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恒星逐渐变为星际物质的过程。在照明星晚于B1型的一些弥漫星云中,一个暗星云可能是和运动着的恒星偶然相遇而被照亮,恒星离开之后重又变暗。已观测到这些星云与它们的照明星的视向速度是不相同的,因而二者之间没有演化上的联系。还有一些发射星云内部包含若干早于B1型的热星,它们常常组合成聚星、银河星团或星协(如O星协)。这些星云和年轻恒星一起分布在银河系旋臂中。因此,一般认为这些星云中的热星群可能是不久前才从这些星云中诞生的。\n\n成分\n银河星云中的物质都是由气体和尘埃微粒组成的。不同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的含量略有不同。发射星云中的尘埃少些,一般小于1%;暗星云中则多一些。星云中物质密度常常十分稀薄,一般为每立方厘米几十到几千个原子(或离子)。星云的体积一般比太阳系大许多倍,虽然密度很小,总质量却常常很大。星云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氢,其次是氮,此外还含有一定比例的碳、氧、氟等非金属元素和镁、钾、钠、钙、铁等金属元素。近年来还发现有OH、CO和CH4等有机分子。星云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与宇宙丰度是一致的。在其他星系中也有很多气体星云。"}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蒭藁增二型变星", "content": "蒭藁增二型变星,蒭藁(chú gǎo)增二型变星光变周期约80~1,000天,目视星等变幅2.5~10个星等,甚至更大。在光变过程中,周期和变幅均有不规则变化,偏离平均值达15%它们同造父变星、天琴座RR型变星和仙王座β型变星等脉动变星相似,也有双重周期性和双重极大值的情况。它们的光变曲线的形状有三种:第一种增光陡,减光缓,极大时刻短,极小时刻宽;第二种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基本上对称;第三种增光阶段有驼峰、暂留或双极大值。第一种多系周期较短者,第二种周期较长。一般周期越长,光变幅越大。目视星等变幅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光谱能量分布随温度发生的变化对可见光区影响很大。热星等变幅大约只有1~3个星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赤道式装置", "content": "赤道式装置( equatorial mounting ),安装望远镜镜筒的一类机械装置。它有两根互相垂直的轴──赤纬轴和极轴(赤经轴),镜筒同赤纬轴相连,并可绕赤纬轴转动,按被观测天体的赤纬安放。望远镜极轴平行于地球自转轴,观测时它以周日运动方向和速度绕极轴匀速转动,从而抵消地球自转的影响,使它所对准的天体保持在视场当中,这样,就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观测和照相。赤道式装置的主要缺点是受力的条件较差,不宜装置口径太大的望远镜。现代赤道式装置一般备有电气驱动装置,可以恒动、微动、慢动、快动等;还装有度盘,以便能迅速地将望远镜对准要观测的天体。赤道式装置有许多不同类型,主要有:\n①德国式 常用于安装镜筒较长的折射望远镜。赤纬轴的另一端装有平衡锤。\n②英国式 赤纬轴在极轴当中,镜筒和平衡锤位于两侧,宜用于较低的地理纬度。\n③轭式或摇篮式 其优点是两轴在负荷下的变形不影响指向精度。缺点是不能观测天极附近的区域。\n④马蹄式 常用于大望远镜。\n⑤叉式 常用于镜筒短的望远镜和赤纬变化小的太阳望远镜。"}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河系磁场", "content": "银河系磁场( galactic magnetic field ),银河系(和其他星系)广阔的星际空间存在的非常弱而复杂的磁场系统。\n\n\n\n\n\n由星光偏振、宇宙线、银河背景射电辐射等可粗略估计银河系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但比较准确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自脉冲星和其他河外射电源辐射偏振面的旋转,即法拉第旋转,以及中性氢21厘米谱线的塞曼分裂。法拉第旋转测量得到的是辐射源和观测者之间的磁化等离子体的磁场的平均值;中性氢21厘米谱线的塞曼分裂测量得到的是视线方向的中性氢区(HI区)的磁场。银河系磁场分为有序的大尺度成分和无序的小尺度成分。有序成分由法拉第旋转测得,强度在太阳附近约为0.2纳特,在银心距4.5千秒差距(kpc)处约为0.6纳特。在太阳半径以外,磁场指向银河系旋转方向,在太阳半径以内约500秒差距处,磁场指向逆转,在银心距约5.5千秒差距处又再次逆转。无序成分由银河系同步辐射估计,强度从银心向外逐渐降低,在0.5倍太阳半径处约1纳特,在太阳半径处约0.6纳特,在2倍太阳半径处约0.3纳特。有证据表明,分子云中的磁场强度高于密度较低的星际空间,如21厘米辐射的偏振研究显示,猎户座B星云内磁场强度高达6纳特。大样本旋涡星系统计表明,其磁场强度平均约为1纳特。 \n银河系中广泛分布的脉冲星是探测银河系气体盘中大尺度磁场的唯一示踪天体。观测的脉冲星法拉第旋率统计显示,银河系中大尺度磁场的方向是沿着已知的4个旋臂的。在不同旋臂之间,磁场方向会系统地反向。图中圆圈、圆点、方块、方框等标记为脉冲量旋转量"}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轫致辐射", "content": "轫致辐射( Bremsstrahlung ),高速电子骤然减速产生的辐射。X射线管中高速电子轰击金属靶而骤然减速时就会产生这类X射线。这是因为电子接近原子核时与原子核的库仑场相互作用,电子的运动方向发生偏折,并急剧减速,能量转化成辐射的形式。轫致辐射也泛指带电粒子碰撞过程中发出的辐射。带电粒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c时,轫致辐射与电离相比显得并不重要;带电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c时,轫致辐射是其能量损失的主要机制。轫致辐射是产生高能光子束(X射线、γ射线)的基本方法,用这种光子束可研究基本粒子和原子核的电磁结构,以及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nX射线管中高电压加速电子所产生轫致辐射具有连续谱的性质,短波极限λ0由加速电压V决定: \n\n\n\n\n\n式中 h为普朗克常数, c为真空中的光速, e为电子电荷, 辐射的强度在很宽的频谱范围内缓慢变化。除X射线管中产生的X射线连续谱属于 轫致辐射之外, 轫致辐射在 核聚变反应中也是重要的, β衰变过程中电荷的突然产生或电荷的突然消失(如电子俘获)也伴随有 轫致辐射。天文观测中 轫致辐射是常见的现象,有一些X射线源的 辐射就是由遵循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的电子所产生的 轫致辐射,由于麦克斯韦分布常在分子热运动中体现,故又称为热轫致辐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地冕", "content": "地冕(汉语拼音:Dimian;英语:geocorana),以氢原子和氦原子为主要成分的地球高层大气,由于氢原子和氦原子发出微弱的辐射而得名。\n 1955年,在80千米的高空,观测到氢原子的赖曼a(La)辐射,从而发现氢原子在高层大气中的存在,导致地冕的发现。在月球上所拍摄到的地球的远紫外辐射照片显示了地冕赖曼a辐射强度的全球分布。\n 氢原子密度在80千米高度最大,在此之上随高度增大而缓慢下降,在1000千米高度约为 1×105厘米-3,到10万千米高空,每立方厘米内有几个氢原子。由于太阳辐射压力的作用,在大约8个地球半径之外,在背阳面氢原子密度要比向阳面的大,形成所谓地尾。地冕中氢原子和氦原子的密度有11年周期变化。氢原子密度在太阳活动高年较小,在低年则较大,而氦原子密度的变化则相反。地冕发射中最强的谱线为氢原子的La辐射,其次是氢原子的赖曼β(Lβ)、巴耳末a、氦原子的共振线和波长为 10830埃的谱线。其中氢巴耳末a和氦10830埃的谱线可以在地面观测到。\n 与地球高层大气相似,一些行星的高层大气也发现由氢原子和氦原子组成,形成行星冕。对行星大气的探测中已观测到金星、火星、水星和木星大气的氢原子和氦原子的辐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短缺质量", "content": "短缺质量(汉语拼音:Duan que zhi liang;英语:missing mass),星系的维里质量与光度质量之差。又称隐匿质量。根据维里定理算出的星系的质量称为维里质量;根据质光比算出的质量称为光度质量。观测发现,星系的维里质量总是大于星系的光度质量。也就是说,根据质光比的计算,质量有所短缺,因此称为短缺质量。又称为质量不相符。1933年,F.兹威基首先发现了这种质量不相符现象。以后的大量观测证实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一般认为,质量不相符因子约为10,即维里质量与光度质量之比约为10。\n 短缺质量是星系天文学和宇宙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人们从多方面对它进行过探索。一部分人认为,星系团不稳定,维里定理不能用,维里质量就没有意义,或者,红移中有非速度因素,造成维里质量偏高。另一部分人认为,星系和星系团中隐匿了一些暗黑的物质,它们参与引力相互作用,但对星系光度的供献却微乎其微,造成了光度质量偏低。\n 短缺质量是一个肯定的观测事实。出现短缺质量的原因是由于星系、星系团里具有暗物质 。至于暗物质究竟是些什么样的物质,尚无定论。虽然星系际气体尘埃、矮星、行星、黑洞等可能是暗物质的存在形式,但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认为,暗物质的主流是非重子物质。可能的候选者有:电子中微子,是否有静止质量尚不肯定;超弱相互作用粒子,如τ中微子、引力微子、光微子等。\n\n\n参见条目\n\n天文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国际太阳联合观测", "content": "国际太阳联合观测( International Coordinated Solar Observations ),太阳观测受到观测地点的地理位置、天气条件和仪器设备等限制,一个观测台站不可能得到完整的太阳数据,需要国际合作进行观测。\n\n目录\n\n1 简史 \n2 现状\n3 世界日地资料中心\n4 刊布太阳数据的主要刊物\n\n4.1 综合报告性质的刊物\n4.2 快报性质的刊物\n\n\n5 中国的太阳联合观测\n\n\n简史 \n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联合观测得到的太阳数据是苏黎世系统的黑子相对数,已有很久的历史,至今仍然是研究太阳活动与日地关系的宝贵资料。1922年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届大会,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太阳联测工作。会上经过协商确定由斯通赫斯特、格林威治、苏黎世、威尔逊山、阿切特里、科代卡纳尔、剑桥、默东八个天文台为中心台负责整理、综合和出版各种太阳数据。其他天文台向中心台提供观测资料或照片以补齐每日的观测记录。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以后,苏黎世天文台汇总十二个天文台站钙谱斑、氢谱斑(见谱斑)和黑子资料,编辑成1917~1922年《太阳现象特征数》和1923~1928年《太阳现象特征数》。后者还增加了威尔逊山天文台的太阳紫外辐射强度的资料。通过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1959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合作”、1964~1965年的“国际宁静太阳年”和1966年的“欧洲质子耀斑计划”等活动,国际太阳联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全球有50多个台站参加太阳Hα巡视。在此期间得到的太阳资料汇集成《国际地球物理年太阳图 D-1集》和《国际地球物理年太阳图D-2集》。\n\n现状\n国际太阳联测有四个主要中心──美国空间环境服务中心、美国空军航空空间环境支持中心、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苏联克里米亚天体物理台。\n美国空间环境服务中心的博尔德中心通过人造卫星和地面观测站网对太阳进行每天24小时的连续监测。博尔德有一个庞大通讯网同观测站保持密切联系,因此能够及时探测到引起地球物理效应的太阳活动。\n美国空军航空空间环境支持中心有一套独立观测网对太阳进行联测,得到的太阳资料类别与博尔德观测网差不多。它通过天文地球物理长途通信网与博尔德中心进行资料交换。\n苏联克里米亚天体物理台、高山天文台、普尔科沃天文台、塔什干天文台等17个台站组成苏联太阳联合观测网,通常凭借弯月形太阳照相仪、АДУ-2光球色球望远镜。日冕仪、太阳分光镜等仪器对太阳进行常规观测。\n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和它的日中峰观测站、南锡观测站,分别配备有80厘米塔式望远镜(见太阳塔)、太阳磁像仪、60厘米水平式望远镜、日冕仪、射电望远镜等仪器对太阳进行监测。\n\n世界日地资料中心\n为了适应“国际地球物理年”的需要,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设立了三个日地物理世界资料中心。中心A设在美国,中心B设在苏联,而中心C按学科分散在西欧和日本。\n中心 A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它从世界上200多个台站取得观测资料,编辑、出版定期刊物《太阳地球物理资料》、《电离层资料》和不定期的特种报告(UAG)。这个资料中心还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各种原始资料、数据、微缩胶卷、磁带记录等。\n\n刊布太阳数据的主要刊物\n登载太阳数据的刊物可分为两大类:刊登综合观测资料的,称为综合报告;发布最初观测资料的叫作快报。前者是把若干天文台的观测资料经过仔细整理和综合,供研究日地物理使用。后者是互通情报,为同太阳活动有关的各种业务(如电离层骚扰预报、频率预测等)服务的,这类刊物出版周期短,发行量大。\n\n综合报告性质的刊物\n这类刊物有:\n《太阳地球物理资料》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和日地物理资料中心”出版的月刊。它刊登国际太阳联测的主要数据,包括八个方面:即太阳和行星际现象,电离层现象,耀斑有关事件,地磁变化,极光,宇宙线,大气辉光及其他。分两部分出版:一是《快报》,刊登一、两个月前的资料。二是综合报告,载有六、七个月前的资料,内容丰富,有关太阳的数据可分为12类。①警报:报道国际科学资料,快速传递“世界日服务”网和世界警报处向资料用户提供的关于已经发生的地球物理事件、当时太阳活动水平的报告和关于将要发生的太阳地球物理事件的预报。②每日太阳指数:包括每日太阳黑子相对数、太阳八个单频辐射流量表、黑子相对数月平均平滑值和预报值。③耀斑和耀斑指数:刊布30多个台站观测结果,其中有耀斑的发生时刻、持续时间、日面位置、面积、级别、观测质量、天气条件等。④太阳射电辐射观测资料:包括太阳射电干涉仪和射电频谱观测的结果以及单频观测的事件。⑤太阳X射线辐射:刊布轨道太阳观测台、太阳辐射监测卫星上探测器测量到的太阳X射线辐射资料。⑥冕洞:以综合图的形式刊载在地面上用氦D3线观测得到的冕洞的位置和形状。⑦太阳风测量:刊登空间探测器探测到的太阳风时刻、速度、密度、温度等。⑧太阳质子监测和太阳质子事件:载有空间探测器探测到的宇宙线粒子的计数率和美国空间环境服务中心所记录到的质子事件。⑨太阳平均磁场:刊登美国斯坦福天文台的观测数据;该台把太阳视为一颗星,每天多次用磁像仪观测,将所得的数据取加权平均,所得数值称为太阳平均磁场,误差约0.02高斯。⑩太阳综合图:刊布Hα综合图和太阳磁场综合图。⑪高能太阳粒子和等离子体:载有大于0.16兆电子伏的不同能量范围的高能粒子(电子、质子和α粒子)流量的小时平均值,还刊载太阳风等离子体物理参数的小时平均值。⑫每日太阳活动中心:刊登太阳活动区表和七种太阳图,即太阳X射线图、日冕绿线(见日冕禁线)强度图、太阳磁图、Hα单色像(见太阳单色像)、黑子与Hα日珥图、太阳射电单色图。 \n《太阳活动季刊》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委托苏黎世天文台出版的刊物。它的前身是《太阳现象特征数》,1928年改名为《太阳活动季刊》,出版至今。该刊的特点是报道每日和每月平均的沃尔夫黑子相对数,历史最长,内容最为可靠;汇总了全球30多个天文台观测到的太阳耀斑资料,按1957年统计,其时间覆盖为0.8~0.9昼夜;几乎汇总了全球的日冕线强度资料;收集了30多个射电观测台在各个不同波长处测得的太阳总辐射流量数据。《太阳活动季刊》还载有一些特殊现象的单频与频谱观测资料,刊布威尔逊山天文台太阳磁场综合图。资料可靠。 \n《格林威治太阳观测结果》 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出版,从1874年开始主要刊布太阳黑子和耀斑资料。刊物的特点是它所刊登的关于黑子和光斑的位置的资料在同类资料中最为精确,黑子群中心的日面坐标精确到0°1。资料取得的方法是:由三个相距较远的天文台对太阳光球进行摄影,将得到的所有照片集中在一地处理,并归为统一的系统。\n《光球图》 苏黎世天文台出版。刊登每个太阳自转周光球图和每日的黑子群表(按苏黎世分类法)。它虽然是一个天文台目视观测的结果,但人差较小。在刊物中可看到一些小而寿命短的黑子群。\n《太阳色球综合图与暗条活动中心表》 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出版。它根据该台的色球观测绘出每一个太阳自转周的色球图,将钙单色像上的谱斑、氢单色像上暗条、色球黑子等均绘在上面,并标出谱斑亮度。该刊还载有以钙谱斑为标志的活动中心以及它的平均日面坐标、寿命、产生耀斑数目和活动级别。 \n《太阳活动表》 苏联普尔科沃天文台出版。刊载的资料是由苏联、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太阳观测台提供的。内容最完整的是太阳黑子群资料,它综合几个天文台观测结果,并归算到高山天文台系统。还载有每日和每月平均光斑总面积,且在太阳图上绘出光斑轮廓。\n\n快报性质的刊物\n这类刊物有:\n《太阳资料公报》 苏联天文委员会太阳研究委员会与苏联普尔科沃天文台出版,月刊。载有黑子群面积、钙谱斑面积、氢暗条、日珥、耀斑、日冕线的强度、太阳射电、黑子磁场等资料,数据是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的20多个天文台提供的。该刊刊布的每日太阳图比较完整。\n《苏联太阳黑子磁场》 苏联科学院出版。刊布每日黑子磁场图,图上标明各个黑子的磁场强度和极性。\n\n中国的太阳联合观测\n1954年开始建立全国性黑子联合发布系统。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北京天文台、北京天文馆等天文台站都观测太阳黑子,最后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汇总,统一发布太阳黑子观测结果。有关耀斑、光谱等观测资料在《天文学报》上刊布。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发表了几年的太阳图资料。为了开展太阳活动预报的工作,1967年初步建立了中国太阳活动观测和预报系统。各台站的观测和预报结果每半个月报北京天文台汇总。1971年,北京天文台正式出版《太阳地球物理资料》(月刊),刊布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北京宇宙线台、北京地磁台、北京天文馆等单位获得的、经过综合整理的太阳地球物理资料。《太阳地球物理资料》月刊的主要内容为:太阳黑子联合发布结果(黑子相对数、黑子面积、黑子群的观测时刻及日面位置、苏黎世黑子型等),黑子磁场图,太阳Hα耀斑观测结果(耀斑发生时间、日面位置、面积和级别、对应黑子型号,并附有相应的巡视时间表),太阳射电观测(每日9375和3000兆赫等几个频率太阳射电流量、太阳射电爆发时间、频率、型别、流量增值和对应耀斑的数据,并附有相应的射电观测时间表),地磁和地磁暴简报(地磁活动每天的C指数,每天每3小时的K指数,每天每2小时的△H,磁暴的时间、类型和强度数据等)以及宇宙线中子堆每天第2小时的累积计数等项目。"}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子午环", "content": "子午环\n子午环( meridian circle ),用来精密测定天体过子午圈的时刻和天顶距,借以求得天体赤径和赤纬的一种光学仪器。子午环曾被誉为最精密的天文仪器。二百年来,它一直是编制基本星表的主要仪器。它的主要部分是一架口径15~20厘米、焦距约2米的折射望远镜,其有效视场约为0°3。镜筒的中部是一个坚固而中空的立方体,侧面有水平轴,沿东西方向放置,使镜筒能在子午面内转动。水平轴的两外端为精密轴颈,置于V形轴承架上。在水平轴上套有直径较大的精密垂直度盘,用4~6台对称排列的读数显微镜读取望远镜的天顶距。读数也可由照相机记录。在新型子午环上已开始使用光学度盘或分辨率达0.″05的感应式传感器来代替金属度盘。望远镜和水平轴的绝大部分重量由专门的平衡机构承托,以减轻压在V形轴承上的重量。仪器的基墩须有深固的防震地基。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装有精密的测微器。测微器有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的动丝。观测者转动测微轮带动水平动丝来对准星像,测出它偏离测微器中心水平丝的角距。将这个自动记录下来的角距加到垂直度盘的读数上,并作大气折射改正后,就得到这颗星中天时的天顶距。此外,控制驱动垂直丝的小电动机的速率,对准并跟踪水平移动的星像,配以恒星钟的秒脉冲,自动记录垂直动丝的位置,来推算出恒星经过子午圈的时刻,即这颗星的赤经。一颗星的观测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分钟。\n有的子午环已采用光电记录法,不再由人眼瞄准星像,而且观测数据也直接输入电子计算机。观测和归算正在逐渐转向全部自动化。子午环配有水银地平、准直管和方位标等附属装置,用它们分别定出天底点的位置、视准线的准直差以及水平轴的方位差。实际上,子午环观测还需校正多种误差。子午环一般可观测亮于9等的恒星。观测一颗星一次中天的均方误差为:赤经±0.″20~±0.″30,赤纬±0.″30~±0.″45。\n子午环与中星仪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有测天顶距的精密度盘和不采用频繁的转轴观测法。为了定出绝对测定所需的赤经零点──春分点(见分至点),子午环还应观测太阳、行星和某些亮的小行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天文常数系统", "content": "天文常数系统(汉语拼音:Tianwen Changshu Xitong;英语:Astronomical Constants,System of),表示地球和太阳系其他天体的力学特性和运动规律的一组自洽的常数。它们包括:地球的大小、形状和重力场,地球的轨道要素,岁差常数,以及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质量等数值。这些常数是使用天文、物理或大地测量学的测量方法直接或间接测定的。当把在地面直接测量的相对于观测站或地心的位置换算到相对于以日心或银河系中心为原点的某个天球坐标系的位置时必须利用上述常数。根据天体力学的理论,某些常数之间满足一定的数学关系式。\n 先后建立了3个天文常数系统:①纽康天文常数系统。1896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基本恒星会议上,首次决定采用美国天文学家S.纽康所确定的岁差常数、章动常数、光行差常数和太阳视差等常数值。以后又逐步扩充了一批共同采用的天文常数。这个系统一直使用到1967年底。这一系统的主要缺点是精度较低,且主要常数之间存在矛盾。②196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1964年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规定从1968年开始正式使用。系统中包括定义常数、基础常数、导出常数和行星质量系统四类。定义常数是用定义规定的常数,它们没有误差;基础常数是直接测定的最精确的常数;导出常数是根据它们与定义常数和基础常数的理论关系式计算的常数;行星质量系统是专门在行星运动理论中所采用的一组常数。③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1976年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规定从1984年开始正式使用。这个系统除改进原系统中各常数外还对天文学的时间、质量和长度单位作了规定。\n 学科和技术发展中,提出一些对天文常数系统改进的建议,新的系统将要求把时空关系和天体运动理论纳入广义相对论框架。"}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太阳系物理学", "content": "太阳系物理学( solar system physics ),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际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宇宙环境的学科。至于太阳本身,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和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分支:①行星物理学,是太阳系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九大行星及其卫星进行物理方面研究的学科(见行星物理学);②彗星物理学,利用天体物理方法,研究彗星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探索彗星本质;③行星际空间物理学,研究行星际物质的分布、密度、温度、磁场和化学组成,包括黄道光和对日照。其中流星天文学是用天体物理方法包括雷达和火箭观测研究流星,以了解地球大气的物理状况,特别是研究行星际空间流星体的大小、质量、分布和运动规律,而陨星学则是研究陨星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二者对宇宙航行和天体演化问题都有重要意义。\n1609年,伽利略首先制成折射望远镜并用于天文观测,他看到月球上的山脉和平原、金星的盈亏、木星的四个卫星等天象。后来许多天文学家对太阳系天体作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为太阳系物理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n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天文学中广泛应用了分光术、测光术和照相术,这些观测手段也被用来观测研究太阳系的天体,太阳系物理学便从此诞生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射电天文方法在行星研究的领域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采用这种观测手段测量了月球表面的射电辐射,并发现了木星、金星和火星发出的射电波。\n三百年来的地面观测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但是太阳系物理学的突飞猛进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事。由于空间天文技术的发展,这门学科变成了当代科学研究最活跃和最前沿的领域之一。新发现纷至沓来,旧观念迅速过时。这是因为,一方面空间探测能以地面观测无法比拟的精度研究太阳系天体,例如行星际探测器“水手”10号所摄的水星逼近照片的分辨本领为地面最佳望远镜所摄照片的5,000倍。月球样品的电子扫描显微照片使得分辨本领比地面望远镜所摄照片提高1011倍,等等。另一方面,由于空间科学的发展,对于太阳系一些天体来说,天文学不仅是一门观测的学科,而且也变成了一门实验的学科。诸多学科的专家密切合作探讨太阳系天体的物理性质,也是太阳系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太阳磁场", "content": "太阳磁场(汉语拼音:Taiyang Cichang;英语:Solar Magnetic Field),分布于太阳和行星际空间的磁场。分大尺度结构和小尺度结构。前者主要指太阳普遍磁场和整体磁场,它们是单极性的,后者则主要集中在太阳活动区附近,且绝大多数是双极磁场。太阳普遍磁场指日面宁静区的微弱磁场,强度约1×10-4~3×10-4特斯拉,它在太阳南北两极区极性相反,近年的观测发现,通过光球的大多数磁通量管被集中在太阳表面称作磁元的区域,其半径为100~300千米,场强为0.1~0.2特斯拉,大多数磁元出现在米粒和超米粒边界及活动区内。如果把太阳当作一颗恒星,可测到它的整体磁场约3×10-5特斯拉,这个磁场是东西反向的。在太阳风作用下,太阳磁场还弥漫整个行星际空间,形成行星际磁场。它的极性与太阳整体磁场一致,随着离开太阳的距离增加而减弱。各种太阳活动现象都与磁场密切相关:耀斑产生前后,附近活动区磁场有剧烈变化(如磁场湮灭);黑子的磁场最强,小黑子约0.1特斯拉,大黑子可达0.3~0.4特斯拉甚至更高。谱斑的磁场约0.02特斯拉。日珥的形成和演化也受磁场的支配。"}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星系天文学", "content": "星系天文学( galactic astronomy ),以星系和星系际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天文学分支学科。它的任务是探讨星系的结构、运动、起源和演化,星系对、星系群和星系团的结构、空间分布、相互作用和演化联系。星系天文学是现代宇宙学的基础之一。\n\n发展简史和内容\n1888年出版的《星云星团新总表》(NGC)及其《补编》(IC)刊载了13 226个非恒星天体和非单星天体,后来判明其中绝大多数是河外星系,这为星系天文学的诞生准备了基本资料。1919年E.P.哈勃用当时最大的望远镜发现了仙女座大星云NGC 224(M31)、三角星云NGC 598(M33)、人马座星云NGC 6822中的造父变星,并根据周光关系测定了距离,证明它们在银河系之外,并且指出当时统称为星云的天体,大多是和银河系同一等级的恒星系统,把它们命名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哈勃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上,还揭示了星系世界普遍有谱线红移效应以及星系距离和红移大小成正比的规律,建立了星系天文学。20世纪50年代以前,星系天文学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研究以恒星热辐射为主导的正常星系的形态、结构、运动和物理状况;建立形态分类系统,把大多数星系纳入旋涡、棒旋、透镜、椭圆和不规则五大形态框架;通过星系的自转以及星系群的运动,测定星系的质量;用测光方法和光谱方法探讨星系的恒星成分和气体成分,以及星族的划分和分布等。另一方向的进展是,建立并改进星系距离尺度,通过星系的空间分布、成团现象和红移效应,探索大尺度宇宙结构,描述今日所公认的百亿光年范围的可观测宇宙等。近50年来,逐步打开了射电、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天窗”,探测到以非热辐射为主导的射电星系、赛弗特星系、类星体、蝎虎座BL型天体等具有活动星系核的天体,发现了可能以其中央大质量黑洞的吸积为能源的喷流、视超光速等高能现象;探测到由于大规模恒星形成而在远红外波段非常亮的星暴星系等。这些发现都向天文学和物理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今天星系和星系际空间的研究已成为天文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研究星系的起源和演化可推动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和物理学不断向前发展。\n\n研究方法和手段\n用中等口径的光学望远镜,可对本星系群的一些成员(如大、小麦哲伦云,仙女星系)的星系盘、旋臂、星系核、星系晕和星系冕进行分部观察,并对其成员天体(星团、电离氢区、行星状星云、超巨星、红巨星、新星、造父变星)作光度测量和光谱分析。然而,除少数近距星系外,绝大多数星系因距离遥远,呈现为暗弱的小面光源,其微小程度甚至接近于点源。要取得它们的光学观测资料,必须用大口径望远镜和高效能辐射接收装置,而对百亿光年的深空探索还得配备强光力广角设备。要掌握河外天体的射电天图必须有大型的射电天线,还要具备能与光学成像相称的射电分辨技术。河外星系世界的非热辐射和高能过程,正吸引着全球的大型射电仪器和空间探测装置。当代威力强大的各个波段的望远镜都把河外天体作为重要的观察对象,以期在这方面获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星系天文学的主要研究手段是天体物理方法。此外,星系动力学(包括解析、半解析和数值模拟方法)也是重要的研究工具。"}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照相天顶筒", "content": "照相天顶筒( photographic zenith tube ),测量世界时和纬度的仪器。1911年,罗斯设计的照相天顶筒首先在美国用于测纬。后经威利斯改进,1934年起开始用照相天顶筒测时。由于所得观测结果精度较高,五十年代后不少国家都采用照相天顶筒。\n\n\n\n\n\n照相天顶筒的主体是一架对准天顶的照相望远镜,其口径一般为20~25厘米,焦距为口径的15倍左右。美国安装的一架最新照相望远镜口径为65厘米,焦距为13米。照相天顶筒一般可观测亮于9星等的恒星,其单星的测时和测纬均方误差在0.″1~0.″3范围内。星光经过物镜向下射到自然水平的水银面向上反射。物镜的第二主点位于物镜下方1~2厘米处,并在该处放置照相底片(全视场一般不到1°)。这样可以避免由物镜倾斜引入的误差。水银盘在电动机驱动下能用来升降调焦,其精确位置由专门的调焦杆决定。\n\n\n\n北京天文台天津纬度站的中国制造照相天顶筒\n\n\n假定一颗亮星在天顶附近上中天,将照相底片瞬时曝光四次,在中天前后各两次,记下曝光时刻t1、t2、t3和t4。每次曝光后,物镜连同底片由电动机驱动精确地旋转180°,然后再曝光。这样就能得到图中的星像。测出底片上1、4两点在南北方向的距离2y,就可以推算出纬度。测量1、4两点在东西方向之差x1-x4,就可以推算出该星过子午圈的时刻。若x1=x4,即曝光正好是对称于子午圈进行的,该星过子午圈时刻就等于t1和t4的中值。同样,从星点3和2也可以算出纬度和时刻。\n用上述瞬时曝光法不能拍到暗星,实用的曝光时间约20秒钟。为了不使星像在底片上拖长,底片就得精确地跟踪恒星。当底片每移动到某一固定的位置(例如动程的中点)时,用接触法或光电显微镜法记时。这样的拍摄效果,与底片不动并作瞬时曝光记时的效果相同。 \n照相天顶筒一夜约观测10~30颗恒星,对每颗星观测约2分钟。在此期间需完成四次跟踪拍摄和记时,各次拍摄之间并需精确旋转180°。仪器通常设有程序控制电路,能自动操作观测。为了减少镜筒内外气温不均匀所引起的反常折射,观测者和控制设备等热源应远离仪器,有些照相天顶筒还对镜筒进行抽风。中国于1976年研制成功一台照相天顶筒,它是在真空罩内工作的,以消除镜筒内的反常折射,进一步提高观测精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盘星族", "content": "银盘星族,银盘主要由星族Ⅰ天体组成,如G~K型主序星、巨星、新星、行星状星云、天琴RR变星、长周期变星、半规则变星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R-C望远镜", "content": "R-C望远镜( R-C telescope ),平行于光轴的光,满足等光程和正弦条件的卡塞格林望远镜。它是由克列基昂(H.Chretien)提出、里奇(G.W.Ritch)制成的,按他们两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得名为R-C望远镜。它的焦点称为R-C焦点。这种望远镜的主、副镜形状很接近旋转双曲面,在实用上可把这种系统近似地视为消除三级球差和彗差的、由旋转双曲面组成的系统。由于消除了彗差,可用视场比其他形式的卡塞格林望远镜更大一些,并且像斑呈对称的椭圆形。如果采用弯曲底片,视场会更明显地增大,像斑则呈圆形。一个主镜相对口径为1/3、系统相对口径为1/8、且像成在主镜后面不远处的这种望远镜,其主镜偏心率接近于1.06的双曲面,副镜偏心率接近于2.56的双曲面。在理想像平面(近轴光的像平面)上,如要求像斑的弥散不超过1″,可用视场直径约为19';如用弯曲底片,仍要求像斑的弥散不超过1″,则视场直径可达37'。如要获得更大的视场,则需加入像场改正透镜。加入像场改正透镜后,R-C望远镜比主镜为抛物面的卡塞格林望远镜的效果也更好。但在R-C望远镜中使用主焦点时,所成的像是有球差的。因此,使用它的主焦点时通常至少需加入一块改正透镜或反射镜。"}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星族", "content": "星族( Stellar Population ),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内大量天体的某种集合。这些天体在年龄、化学组成、空间分布和运动特性等方面十分接近。银河系所有天体分为晕星族(极端星族Ⅱ)、中介星族Ⅱ、盘星族、中介星族Ⅰ(较老星族)、旋臂星族(极端星族Ⅰ)5个星族。晕星族分布如一个球状的晕,由银河系中最老的天体所组成,包括球状星团、亚矮星和周期长于0.4天的天琴座RR型变星。中介星族Ⅱ的主要代表是高速星以及长周期变星。盘星族包括核球内的恒星、行星状星云和新星,周期短于0.4天的天琴座RR型变星以及“弱线星”(光谱中出现较弱的金属线)。中介星族Ⅰ包括强金属线星和A型星。极端星族Ⅰ集中分布在银道面附近(银面聚度最大),主要为旋臂中的年轻恒星,如O型星、B型星、超巨星,经典造父变星一些银河星团和星际物质等。\n各星族的年龄相差很大。晕星族最老(其中球状星团年龄在100亿年以上);从中介星族Ⅱ、盘星族和中介星族Ⅰ到最年轻的旋臂星族,年龄依次递减。后者的年龄大多为几亿年,甚至有3千万至5千万年或者更短的。\n各个星族在化学组成上也有差别。一般较老的星族所含的重元素(天文学中重于氦的元素统称金属)百分比,要比年轻星族的低,又称贫金属。这种差别可用恒星演化过程加以解释。恒星进入晚年期后向外抛射物质,使恒星内部核过程所形成的重元素渗入星际物质中去,以后由这种“加浓”物质形成的恒星,重元素含量就会相应增高。因此,越是年轻的恒星,包含的重元素就越多,即越富金属。\n星族Ⅰ和星族Ⅱ的概念是1944年W.巴德提出的,他认为银河系以及其他旋涡星系的恒星可分成两大类,称为“星族Ⅰ”和“星族Ⅱ”。两个星族的差别,明显反映在赫罗图的形状以及最亮恒星的颜色和光度上。对于星族Ⅰ,最亮的恒星是早型白色超巨星;对于星族Ⅱ,最亮的恒星是K型红橙色超巨星。此外,星族Ⅰ和星族Ⅱ在空间分布和运动特性方面也有不同:星族Ⅰ的恒星集中于星系外围旋臂区域内,银面聚度大;星族Ⅱ的恒星则主要集中在星系核心部分,银面聚度小。后来研究表明,把所有的恒星划分为两个星族过于简单。1957年,在梵蒂冈举行的星族讨论会上,将银河系里的恒星划分为5个星族。这种划分方法现已为各国天文学家普遍接受。此外,推测存在比星族Ⅱ更年老的星族Ⅲ,它们可能是大爆炸后不久形成的第一代恒星,几乎完全由氢和氦组成,质量特别巨大,在度过短暂的一生后通过超新星爆发将内部核反应生成的重元素散布到后来形成星系的物质中去。大量的研究表明,星族概念在研究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星系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的重要内容。"}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流体静力学平衡", "content": "流体静力学平衡,流体静力平衡是恒星不会向内坍缩(内爆)或爆炸的原因。在天文物理,在恒星内部给定的任何一层,都是在热压力(向外)和在其外物质的质量产生的压力(向内)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称为流体静力平衡。"}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元素合成理论", "content": "元素合成理论( theory of nucleosynthesis ),阐明宇宙中各种元素及其同位素丰度形成涉及的所有天体物理过程的科学。元素的丰度曲线是相当复杂而又有一定规律的。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分布规律,一方面反映原子核结构的规律性,另一方面与元素的起源和演化史密切相关。关于元素的起源或合成的任何一种假说,都必须解释这一分布的规律性。\n\n合成假说\n早期提出的假说有平衡过程假说、中子俘获假说、聚中子裂变假说等。它们都试图用单一过程解释全部元素的成因,结果是顾此失彼、难以自圆其说。G.伽莫夫和他的同事R.阿尔弗于1948年提出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中的核子逐步综合成较复杂原子核的理论,他发现阿尔弗和他本人的名字读音很像希腊语的第一个字母α和第三个字母γ。这样在发表这篇论文时,竟擅自添上了并未参与其事的著名物理学家H.A.贝特的名字,从而构成了希腊语头三个字母αβγ的谐音序列。后来把该假说称作α·β·γ理论。贝特则早已因为在原子核物理理论方面的成就以及参与研制原子弹而闻名于世。他曾于1938年提出,太阳的能量来自其内部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为此,他荣获了196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应该指出,许多天体上氦的丰富度相当大,按质量计算约为30%。恒星内部的核反应不可能产生这么多的氦。在这一点上,普遍采纳了大爆炸宇宙学的一项基本结论:宇宙曾经有一段从极高温到低温的演化史。宇宙早期的温度很高,因此生成氢和氦的效率也很高。今天遍及宇宙各处的氢和氦,早在宇宙的襁褓时代就已经形成。\n\nB2FH理论\n1957年,G.伯比奇夫妇、W.A.福勒、F.霍伊尔等人提出了元素在恒星中合成的假说,他们四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为B、B、F和H,因此称为B2FH理论。他们摒弃了全部元素都是通过单一过程一次形成的想法,提出了与恒星不同演化阶段相应的八个形成过程,认为所有的元素及其同位素都是由氢通过发生在恒星上的八个过程逐步合成的。元素合成后由恒星抛射到宇宙空间,形成所观测到的元素的丰度分布。\n八个过程是:①氢燃烧。发生于温度T≥7×106K的条件下,由四个氢核聚变为氦核的过程。②氦燃烧。发生于T≥108K的条件下,由氦核聚变为碳核(12C和氧核(16O))等的过程。③α过程。α粒子与20Ne相继反应生成24Mg、28Si、32S、36Ar等的过程。④e过程,即所谓的平衡过程。发生在温度和密度都很高的条件下,元素丰度曲线上的铁峰元素(V、Cr、Mn、Fe、Co、Ni等)通过这个过程生成。⑤s过程,即慢中子俘获过程。⑥r过程,即快中子俘获过程。比铁峰元素更重的元素可能通过r或s过程生成。⑦p过程,即质子俘获过程。一些低丰度的富质子同位素可能通过这个过程生成。⑧x过程。生成D、Li、Be、B等低丰度轻元素的过程。\nB2FH理论发表后,不断得到原子核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化学方面的新成就的补充和修正。元素合成实质是元素核燃烧,它分为两类:一是以恒星损失核能量为时标的流体静力学燃烧;二是激变事件的动力学爆发燃烧。\n核合成的计算又分为按恒星演化处理、恒星演化加爆发能、爆发机制的细节3种类型。主要进展有:①提出了一些新的过程,如碳燃烧、氧燃烧和硅燃烧等。碳燃烧、氧燃烧和硅燃烧分别发生在T≥6×108K、T≥109K和T>3×109K或4×109K的条件下。研究发现,爆发性碳燃烧可说明Ne到Si的观测丰度,爆发性氧燃烧可说明Si到Ca的观测丰度,准平衡的硅燃烧可说明铁峰元素的观测丰度。②在许多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按质量计约为30%,用恒星内部的核反应理论不能说明这个事实。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曾经有过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宇宙早期温度很高,生成氦的效率也高,从而造成氦的高丰度。③6Li、Be、B等轻元素的观测丰度,可用宇宙线粒子与星际空间的12C、14N、16O、20Ne等原子核碰撞而使后者碎裂来说明。"}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河", "content": "银河(汉语拼音:Yinhe;英语:Milky Way),横跨星空的一条淡淡发光的带。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银河在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在北半天球,它经过天鹅、蝎虎、仙王、仙后、英仙、御夫、金牛、双子和猎户等星座,跨入天赤道的麒麟座,再往南经过大犬、船尾、船帆、船底、南十字、半人马、圆规、矩尺、天蝎、人马和盾牌等星座,返回天鹰座。银河各部分的宽窄和明暗程度相差很大。银河在天球上勾画出一条宽窄不一的带,称为银道带。它的最宽处达30°,最窄处只有4°~5°,平均约20°。银河有些部分很明亮,如盾牌、人马那一段。有些部分则非常暗,如天鹰、天鹅座以南的大分叉和南十字座附近的“煤袋”。大分叉非常暗,银河在那里好像被分成了两条支流。已得知,银河实际上是银河系主体部分在天球上的投影。因此,当用望远镜观测时,可以看见银河由数量众多的恒星和星云组成。"}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氦丰度", "content": "氦丰度( Heabundance ),H abundance 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丰度指的是该同位素在这种元素的所有天然同位素中所占的比例。星际物质中氢和氦的质量丰度比约为75/25,除去氢、氦之外的其它物质(包括放射性物质)大约占到1-3%。这类物质天文学界把它们称之为铁类物质,它们是在恒星内的核聚变过程中所产生的。\n氦元素丰度一般定义为(nHe/nH)× 100。光球氦丰度约为8.5,而高速太阳风氦丰度一般不超过5。"}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文符号", "content": "天文符号( astronomical symbols ),在天文书刊、星图和星表中对某些天体和天象,以及黄道十二宫常用专门天文符号表示。这些天文符号中的大多数历史悠久,由中世纪的星占学流传至今。\n一、天体\n\n\n\n\n\n二、天象\n\n\n\n\n\n三、黄道十二宫"}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大气光学", "content": "大气光学(汉语拼音:Dɑqiguangxue;英语:atmospheric optics),研究光通过大气时和大气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大气光象的一门学科。\n 大气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某些大气光象常常是天气现象的前兆。对虹、晕、宝光环、海市蜃楼等大气光象,中国古代都有观测和解释。作为现代科学的大气光学的研究和发展,则与光学研究的进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J.W.S.瑞利和德国科学家G.米分别建立了散射理论,解释了许多大气光象。20世纪60年代激光的出现,使光学大气遥感得到迅速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也对大气光学的研究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促进了近代大气光学的发展。大气光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基本规律的研究,如大气散射和折射;大气光学特性的研究,如大气消光、大气吸收、大气能见度和天空亮度等;大气光象的研究,包括朝晚霞、曙暮光、天空色彩等大气光象及虹、晕、华等云中光象。"}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 "content":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 plasma astrophysics ),应用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结果来研究天体的物态及物理过程的学科。包括理论探讨和天文实测对理论的检验两个方面。\n宇宙物质绝大部分处于等离子态。如地球的电离层和地球磁层、行星际空间的太阳风、太阳大气、某些磁变星、星际物质以及星系际物质等。近年认识到天体等离子体远非处于热动平衡状态。宇宙间存在各种不稳定过程(如太阳耀斑和各种类型的太阳射电爆发,即使太阳在“宁静”期间,也存在巨大的不稳定性),因而在等离子体中经常不断地激起各种波动,形成复杂的湍动状态。行星际空间的太阳风在地球附近形成的地球弓形激波、磁层亚暴等,都说明天体等离子体往往处于湍动状态。又如超新星、类星体、星系核、星系核风以及脉冲星周围的等离子体,也都同热动平衡的状态相差很远。\n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着重研究天体等离子体中各种不稳定的物理过程。天体等离子体中两体碰撞不是粒子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更重要的是带电粒子(电子和离子)间的集体相互作用,它能激发各种振荡和波动。各种形式的等离子体波,可看作是准粒子,称为等离子体激元。由于存在不稳定性,等离子体处于湍动状态。湍动状态下,等离子体中各种形式的波动之间,往往发生强烈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并引起能量在频谱中的再分布。这种作用通常叫作波–波作用。此外,波和带电粒子之间可产生更有效的相互作用使粒子加速,使辐射谱的特征改变。这种作用通常叫作波–粒子作用。因此天体等离子体主要应由彼此相互作用着的三种成分组成,即电子、离子和等离子体激元(对某些天体,还应加上一种成分,即中性粒子)。现代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正是要探索和研究在各种可能的天体物理条件下,上述三种基本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规律。\n天体等离子体经常处于很复杂的物理状态。这表现为通常存在不均匀结构:电导率远小于按经典的两体碰撞理论所计算的值,甚至会突然变为零,致使磁流体力学中的“磁冻结”图像失效;由于不稳定性而导致等离子体位形不确定。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各种天体的等离子体湍动状态形成的可能性;二是假定天体等离子体处在湍动状态,从天文观测中将会得出些什么推论。对第一个问题还不能作出普遍的回答,但对地球磁层和太阳等离子体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地球附近的等离子体常常处于湍动状态。近年来实验室进行的大量实验证明:等离子体中的不稳定性是很容易产生的,等离子体状态对热动平衡有微小的、有时甚至是可能被忽略的偏离,也会导致向湍动状态转化。产生不稳定性所需要的对热动平衡偏离的最小值,称为不稳定性阈值。对诸如星际物质、太阳风、日冕、类星体外部区域和脉冲星辐射区域的研究表明,在这些天体上都可能达到不稳定性阈值,并形成等离子体湍动状态。至于第二个问题,天体等离子体处于湍动状态,必然会改变对天体物理观测所作的传统解释。如处于湍动状态中的天体等离子体中的快粒子将导致谱线致宽,改变天体等离子体的电离度,加热等离子体;湍动状态的等离子体又可将其湍动能转化为电磁辐射能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恒星大气理论", "content": "恒星大气理论( theory of stellar atmospheres ),主要通过对恒星光谱的解释来研究恒星大气的结构、物理过程和化学组成的理论。天体物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恒星上能被直接观测到的表面层称为恒星大气。太阳是一颗典型的恒星,而且是离地球最近从而可对其表面不同区域的光谱进行详细观测和分析的唯一恒星。因此常以太阳大气的研究作为恒星大气研究的范畴。对于非常遥远不能作区域分解观测的恒星,只能对可见半球积分辐射的光谱进行观测和研究。包括太阳在内的正常恒星辐射功率基本上集中在可见区和近红外波段。光谱的主要特征是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叠置许多吸收谱线。对连续谱和吸收谱线的观测和理论分析可获得关于恒星大气的知识,不过各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n\n连续光谱研究\n太阳和恒星的连续光谱是由它们的低层大气——光球层产生的。为了从观测太阳连续谱获得光球的知识,必须先从理论上建立太阳连续谱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又称为连续能谱分布),以及从日面中心至日面边缘的光谱变化与光球中各种物理参数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光球中能量是以辐射方式传输的。辐射从内部向外部传输过程中不断与光球物质相互作用,也就是经历了不断吸收与再输运,直至由光球表面自由地向外空辐射。研究这种物质对辐射的吸收和再发射过程,就可建立上述关系。为此通常假定:\n①太阳和其他恒星为球对称,大气中各种物理参数仅为深度的函数。同时,它们的辐射是稳定的,不随时间变化。\n②太阳和恒星光球处于局部热动平衡态。所谓局部热动平衡态就是光球内任一小体积元中可用单一温度来描述辐射场和物态。小体积之中粒子和光子的能态分布由该温度对应的麦克斯韦分布、萨哈方程和玻耳兹曼方程以及普朗克函数确定。但温度本身则是空间位置的函数,在球对称假定下仅是深度的函数。\n上述假定下可推导出太阳和恒星大气中辐射通过既能吸收又能发射的物质时辐射强度变化所遵循的方程式,通常称为辐射转移方程,其形式为:\n\n\n\n\n\n式中 θ为辐射方向对 恒星径向的偏离角, τ λ为波长 λ处的光学厚度,其微分定义为d τ λ=− κ λ ρd r,其中 ρ为 大气密度,d r为径向上的路程微元, κ λ为波长 λ处单位质量 大气的吸收系数。 I λ( τ λ, θ)就是在波长为 λ、光学厚度为 τ λ和对径向偏角为 θ的方向上的辐射强度。而:\n\n\n\n\n\n称为 源函数,其中 j λ为单位质量 大气的发射率。可见源函数就是物质发射与吸收的比值。吸收系数 κ λ依赖 恒星 大气的吸收机制,而源函数 S λ既与 大气的吸收机制有关也与 大气的发射机制有关。因此它们都包含着 恒星 大气结构和物理过程的信息。\n恒星大气的发射机制主要包括离子与电子复合、电子在离子的库仑力场中减速以及原子或离子因吸收光子或其他粒子碰撞而跃迁到高能级后再向低能级跃迁产生的辐射。恒星大气的吸收可分为真吸收和散射两种形式。真吸收是指原子吸收光子后不再发射出去的吸收,如因光致电离导致原子能级的束缚、自由跃迁和导致电子动能增大的自由–自由跃迁。散射则只涉及光子的方向或波长变化。光子波长不变而只改变光子方向的散射称为相干散射,如原子从某方向吸收光子而跃迁到高能级后重新跃迁到原先的低能级,并向各方向发射同一波长的光子,以及电子对光子的汤姆逊散射,均为相干散射;而涉及改变光子波长的散射,则称为非相干散射,如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很高的能级后再逐级向下跃迁的级联散射就是非相干散射。但两种散射都将导致在入射方向上和一定波长处的辐射减弱,因此表现为吸收。\n求解辐射传能方程,可得到从太阳或恒星表面向外的辐射强度表示式为:\n\n\n\n\n\n只有知道源函数:\n\n\n\n\n\n的具体形式和某些假定之后,才能具体计算出太阳和 恒星表面的辐射强度 I λ( θ)。实际上太阳表面任一点与日轮中心点在太阳球心的张角就是 θ。因此对某一确定的波长 λ I λ( θ)表示在此波长处太阳表面辐射强度从日轮中心向日轮边缘的变化。实测结果和 理论计算均表明,太阳辐射主要功率所在的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 I λ( θ)从日轮中心( θ=0)向日轮边缘( θ=90°)过渡时, λ I λ( θ)逐渐变小。在日轮中心附近减小不太明显,但到边缘附近 λ I λ( θ)迅速下降。故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拍摄的太阳照片上可看到太阳边缘明显变暗,这一现象称为太阳的 临边昏暗。 理论分析得知,日轮中心附近的辐射主要来自光球低层,那里温度较高,辐射较强,显得较亮;而日轮边缘附近的辐射来自光球上层,该处温度较低,辐射较弱,显得较暗。因此太阳临边昏暗现象是光球温度随高度增大而下降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对于日轮上任一固定测点( θ确定), λ I λ( θ)表示该测点处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就是连续光谱的能量分布。而 λ I λ( θ)对 θ的积分就表示整个日轮上所有点辐射总合成的平均能谱分布,相当于不可分辨的遥远 恒星的情况。因此,通过实测得到的太阳表面辐射中连续能谱分布及其临边昏暗规律,与通过某些假定和源函数 S λ的具体形式后求解辐射转移方程得到的 理论 λ I λ( θ)进行比较,可探求太阳 大气中各种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密度和电离度等随深度的变化,亦即建立太阳或 恒星的 大气模型。\n\n吸收谱线研究\n正常恒星的光谱是连续光谱上叠加许多暗黑的谱线,称吸收线。吸收线中的辐射强度并非为零,但比附近连续光谱的辐射弱,显得暗黑。不同吸收线有不同的强度和宽度。吸收线的中心波长对应于各种原子和离子的能级跃迁。恒星光谱中存在离散的吸收谱线的事实表明,恒星大气除了能对辐射作连续波长变化的吸收(称为连续吸收)外,还存在与能级跃迁相对应的特定波长的非连续吸收(称为选择吸收)。虽然吸收线所涉及的辐射能量在恒星大气的能量平衡中作用不大,然而观测和研究吸收线往往可比分析连续谱获得更为详尽的恒星大气知识。首先是研究吸收线可获知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而且,吸收线中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称为谱线轮廓)和整条谱线的总强度(称为谱线等值宽度)中同样包含着恒星大气结构和物理过程的丰富信息。研究太阳表面不同区域光谱和恒星光谱中吸收线的轮廓和等值宽度,可推测吸收线形成区中温度、密度、压力、物质运动速度甚至磁场分布等更为详细的知识。不过与连续谱研究相比,谱线的研究在观测上和理论上遇到的困难更多。观测方面必须得到具有足够高色散和分辨率的光谱资料,因此对观测设备有较高的要求;而在理论上,为了准确地解释观测到的谱线轮廓,在多数场合必须考虑太阳或恒星大气中的不均匀性和动力学特性,有时还会涉及处理非局部热动平衡态问题。\n吸收谱线的研究可分为谱线轮廓和生长曲线两种。在谱线轮廓方面,主要是建立适用于谱线波长范围的谱线辐射转移方程。为此除了考虑连续吸收系数外,还需要引入表明谱线存在的选择吸收系数,并确定谱线特有的源函数。确定选择吸收系数时,必须讨论复杂的谱线加宽机制问题。源函数则涉及恒星大气模型的应用。然后在某些基本假定下,求解谱线的辐射转移方程,得到理论的吸收谱线轮廓,再与实际观测到的谱线轮廓相比较,获取关于恒星大气结构和物理过程的知识。\n在生长曲线的研究中,则是先从理论上推导出表征吸收线总强度的谱线等值宽度与产生该谱线的低能级原子数目的关系,称为理论生长曲线。另一方面,利用观测到的多重谱线得到一系列观测谱线等值宽度数据,构成观测生长曲线。把观测生长曲线与理论生长曲线进行比较,就可推测出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原子的激发温度、热运动速度、湍流速度和阻尼常数等。生长曲线方法的优点就是无须利用高色散的光谱观测资料,这一点尤其适用于暗弱恒星光谱的分析。\n少数恒星光谱中除了吸收线外,还存在发射谱线,有些恒星甚至以发射线为其光谱的主要特征。发射线一般是由离星体较远处的稀薄气体,即星周气体产生的,而星周气体往往是由星体抛射出去的。发射谱线的强度和轮廓与星周气体的大小、形状、密度和运动方式等密切相关。因此对恒星发射线的观测和研究可获得关于星周气体结构和物理过程的知识。恒星发射线的研究也是恒星大气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方法与吸收谱线的研究有些类似。"}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宇宙化学", "content": "宇宙化学( Cosmic Chemistry ),研究宇宙中的化学反应及其产物的交叉学科。形成大多数化学元素的原子是在恒星内部合成的,其中一部分通过星风或超新星爆发返回星际空间。与此不同的情形主要是氢和氦–4,以及少量的氘、氦–3和锂–7产生于大爆炸后若干秒。氢和氦大约构成星际介质中全部物质质量的98%,而其余主要是碳、氮、氧、氖、镁、硅、硫、氩、铁。许多其他元素都已探测到,并可望在地球上发现。但现在能在太空观测到的分子主要是氢、碳、氮和(或)氧的化合物。一个显著的理由是只有气体形式的分子才能由其射电谱得以可靠证认。固体物质如星际尘粒的成分只能得到粗略表征。\n星际空间的原子一旦形成就能参与化学反应,但由于条件与地球上的实验室大不相同,以至于这些反应及其产物按“正常”化学标准往往很不寻常。某些分子诸如TiO、CN和C2足够坚实,可存在于冷星的外层大气中。而自由飘浮于星际空间的多数分子将被星光中的紫外辐射裂解。所以,大量星际分子被发现的地方是巨分子云内部,因为那里的尘埃挡住了恒星的紫外辐射。即使巨分子云比一般星际物质稠密得多,按地球实验室标准还是太稀薄。相互作用通常只在两个孤立的原子间进行,很难发生稳定的化学反应。如若有两个中性氢原子相遇结合成一个分子,这个分子由于原子具有的动能将处于不稳定的高激发态。在地球条件下,它将把多余的动能交给第三个粒子而形成稳定的氢分子。而在巨分子云内部附近不大可能有第三个粒子,所以分子将迅速裂解回到原来的两个氢原子。一条可能的出路是激发的氢分子辐射掉多余的动能。但氢分子的大多数低能跃迁都是禁戒的,故这种情形不大可能发生。\n当一个粒子由于同宇宙线粒子碰撞而被电离时,有可能发生稳定的化学反应。如水就可以由电离氢分子经下列反应同氧化合而成:\n\n\nH2 ++H2\n\n\nH3 ++H \nH3 ++O \n\n\nOH++H2\nOH++H2\n\n\nH2O++H \nH2O ++H2\n\n\nH3O++H \nH3O++e - \n\n\nH2O+H \n\n\n一般认为,许多分子只在巨分子云内尘粒的表面形成。尘粒上吸收的个别原子靠得很近,使相当正常的反应能够发生。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可将形成的分子抛回太空,或者穿过尘粒的宇宙线粒子可将尘粒加热到足以使在它表面积累的所有分子蒸发。"}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星系成团", "content": "星系成团( clustering of galaxies ),星系聚团的现象。从小范围讲,星系常常以双重星系、三重星系以至多重星系的结构出现。统计表明,大约有半数的明亮星系构成双重或多重星系。这些多重结构又可以进一步构成小的星系群。例如,大、小麦哲伦云是双重星系,它们和银河系构成三重星系,并进而与玉夫星系等近距星系形成多重星系;这个系统又与以仙女星系为中心的另一个多重星系构成本星系群的两个星系集中区。最近发现的马菲Ⅰ以及IC10星系又同以仙女星系为中心的多重星系构成了一种长条形的星系链。比星系群更大的成团结构就是星系团,有时也把只有十几个成员的小群和包含上千个以至更多星系的巨大系统通称为星系团。不同的星系团不仅成员数差别很大,而且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结构致密,有的外形松散。一般来说,星系的典型尺度为10千秒差距,多重星系的尺度为100千秒差距,而星系团的直径的量级为百万秒差距。\n星系团构成高一级的成团结构──超星系团,或称二级星系团,它们往往具有扁长的结构,长径约60~100百万秒差距,长短径之比约为4:1。本超星系团是这一类天体系统的代表。星系团构成超星系团的现象,叫作星系的超级成团。"}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恒星物理学", "content": "恒星物理学( stellar physics ),应用物理学知识,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各类恒星的形态、结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的学科。天体物理学的分支。在恒星上发现的某些奇特物理现象,也能够启发和推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n\n研究方法\n一般的恒星都是炽热的气体球。研究恒星所必需的一切资料几乎全部来自恒星自身的电磁辐射,近年来能检测它们的高能粒子和引力波效应。因此,早期主要使用光学、红外线、射电和X射线等各种天文望远镜以及所附的终端设备,测量各类恒星在不同波段上的辐射强度、能谱、谱线结构、偏振状态等物理量。随后发展主要是应用热辐射理论,推知恒星表面的有效温度;应用谱线位移和一定的几何方法,确定恒星自转特性、双星特性或脉动特性;再利用引力理论、辐射理论和脉动理论,可推出双星轨道半长径、子星半径、子星质量(或质量函数)及脉动变星的平均半径和平均密度等;应用谱线的形成和致宽理论,推出恒星大气的电子压力、气体压力、不透明度、元素的丰度以及恒星的光度;应用核物理理论,推知恒星的产能机制及其变迁,再结合辐射转移理论就建立恒星模型,用以研究恒星内部结构理论;应用塞曼效应,可推知恒星磁场;应用引力理论、粒子物理理论,探讨恒星晚期超密态的各种现象;应用等离子体理论,探讨星冕、星风、质量交流和质量损失等恒星大气现象。最后,综合应用各种物理理论,探讨恒星的形成和演化。\n\n主要研究内容\n主要是:①恒星大气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恒星大气是能直接观测到的恒星外层部分。应用分光技术,依照辐射平衡、局部热动平衡的辐射转移理论和恒星大气模型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连续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形态(见恒星大气理论),探明它们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和致宽因素,并弄清恒星大气中光球、色球层和星冕等不同层次的物理状况和相互关系,以及大气中的元素丰度等,还可研究恒星自转,并根据较差自转来探讨恒星大气内层的情况。②恒星内部结构的研究。研究恒星内部从中心到表面各层的物态和物理过程,探讨恒星内部输送能量和维持温度梯度的物理机制,然后根据研究结果解释观测到的恒星质量、光度、半径和表面温度等的时序变化和相互关系。③恒星的能源和核合成的研究。确定产能和维持恒星不断辐射的核物理过程,探讨元素合成理论,以解释现有的元素丰度。较流行的是1957年B2FH理论及相关的发展理论。④恒星脉动现象的观测和研究。许多恒星有脉动性的光变。理论研究表明,脉动现象是恒星演化到一定阶段(多为赫罗图上红巨星或红巨星后的水平支阶段)的必然现象。根据最重要的几种脉动变星的周光关系,可确定恒星和许多有关天体的距离。利用线性和非线性脉动理论,可较好地解释恒星的脉动现象。⑤恒星爆发现象的观测和研究。多种恒星有不同能量级的爆发现象。从年轻的耀星、金牛座T型变星到老年和临近“死亡”的新星、超新星,都有爆发现象。关于各类爆发的物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需要积累更多更完善的观测资料,并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对于新星的爆发和许多类似的其他星体的爆发,许多人试图采用双星模型进行解释。⑥双星系统的观测和研究。双星是恒星世界的普遍现象,估计银河系中太阳附近半数以上的恒星是双星或聚星的子星。根据长期的目视、照相、光度和分光观测,可定出恒星最基本的物理参量:质量和半径。密近双星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质量交流。这种交流所引起的气流、气环、热斑、X射线爆发和新星爆发现象等,在光谱和光度变化中都有所反映,对研究引力相互作用、辐射相互作用、物质相互作用和恒星演化过程等都很重要。⑦致密星的观测与相对论。根据流行的演化学说,晚期恒星因引力坍缩而成为密度大到105克/厘米3以上的致密星,即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已观测到的白矮星有上千颗,被认为是中子星的脉冲星也已发现千余颗,但黑洞则尚在探寻之中。所有这些天体的研究都与广义相对论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检验。对天鹰座射电脉冲星双星PSR1913+16所进行的观测研究,证实了广义相对论预言过的引力波。\n\n发展动向\n近年来,恒星物理学在实测方面的一个重要发展是全波段观测。射电、大气外的X射线、远紫外线和红外线观测,大大丰富了关于恒星辐射和恒星表层物理的知识,并发现了X射线新星和X射线双星等新天体。现在看来,密近双星系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是解决许多恒星物理学问题的一把钥匙。\n由于对耀星研究的深入,加上光斑干涉等超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光电视向速度分光仪等观测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把当作点源的恒星与作为面源的太阳进行真正的类比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大望远镜和其他新技术,已经能够对若干最近的星系(如大小麦哲伦云)内的各类恒星进行较详细的观测研究,从而把它们与银河系内的同类型恒星进行对比,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天体化学组成对演化进程的影响。\n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大型快速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推动进一步研究恒星的内部结构、元素合成和恒星演化过程。中微子天文学的发展打开了认识宇宙的新窗口。多种脉冲星的发现和研究,促进了辐射理论的发展。广义相对论和各种引力理论更加新活跃,被广泛应用于晚期恒星的研究。"}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米粒组织", "content": "米粒组织(汉语拼音:mǐ lì zǔ zhī),(granulation),太阳光球上明亮的颗粒状结构,是光球亮度分布不均匀性的表征。光球实际上是沸腾的对流层顶层,巨大的对流气体元向上流动到太阳表面,并把多余的热量辐射掉,然后分散为较冷的气流从气体元的周围边界向下流回对流层。因为上升的气体元中心较热,下降的边缘较冷(中心与边缘的温差至少达100度),故在光球表面形成了中间亮四周暗的米粒状组织。它的形成深度约400千米。米粒呈椭圆形,其角径约1~3角秒,相当于日面上700~2000千米。将米粒隔开的暗区宽度约290千米。米粒越大越亮,其亮度比周围背景约亮10%~20%,相应的温度差约300K。整个光球表面的米粒数约4×106个。米粒的平均寿命约8分钟,个别米粒可达16分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中星仪", "content": "中星仪(汉语拼音:Zhongxingyi;英语:Transit instrument),观测恒星过上中天(过观测站子午圈)的一种天体测量仪器。又称子午仪。主要用于精确测定恒星过上中天的时刻,以求得恒星钟的钟差,从而确定世界时、恒星赤经和基本天文点的经度。发明于17世纪,后经不断改进。中星仪由望远镜、目视接触测微器、寻星度盘、挂水准器、太尔各特水准器以及望远镜支座等部分构成。望远镜通常是折轴式的,其水平轴指向东西方向,镜筒可在子午面内旋转,星光经过位于水平轴中央的直角棱镜,反射到水平轴的一端用超人差接触测微器或光电接收器进行记录。中星仪水平轴上挂有一个高灵敏度的挂水准器,以改正水平轴的倾斜。在水平轴的两端各有一段精度极高的圆柱形枢轴,可保证水平轴倾斜误差和方位误差稳定不变。中星仪在一颗星的观测中间进行转轴,以抵消望远镜准直差等误差。利用太尔各特水准器,中星仪也可用于测量纬度或恒星赤纬。激光测卫等新技术已承担了测定世界时的任务,但用于检测铅垂线变化,中星仪的作用仍无可替代。"}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极限星等", "content": "极限星等( limiting magnitude ),用附有辐射探测器的望远镜所能观测到最暗的恒星星等。它主要由下列三个因素决定。①望远镜系统在单位像面上能收集到的辐射流量,这和望远镜的口径D、焦距f以及大气吸收有关。②辐射探测器将这些辐射流转换成可测量的信号,其大小和探测器的量子效率q、信息容量、时间常数(或曝光时间)t等因素有关。③噪声,包括信号噪声、背景噪声和仪器噪声。信号噪声是由被测辐射的量子特性决定的;后两项噪声则与夜天背景(见夜天光)的表面亮度、天文宁静度、照相底片的化学灰雾、光电倍增管、光阴极的热发射以及读数仪表的噪声等有关。在一定精度要求下,只有当信噪比等于某一定值k时,该信号才能被检测出来。\n当探测器未达饱和状态时,极限星等m0可用下式估算: \nm0=常数+0.5M-2.5lgd-2.5lgk+1.25lg(D2qt)-1.25lg(1+R)\n式中 M为单位面积夜天背景的 星等, d为恒星视影圆面直径, R为仪器背景和夜天背景的比值。一般说来,望远镜口径愈大,探测器量子效率愈高;观测时间愈长, 极限 星等也愈高,但最高 极限 星等受夜天背景和探测器本身性能的限制。目视观测的 极限 星等有经验公式: m=6.9+ 5lg D,其中 D以厘米为单位。照相望远镜的 极限 星等则与望远镜相对口径有关。夜天背景在底片上的照度和望远镜相对口径的平方成正比,当夜天背景的照相密度位于底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时,就不能继续延长曝光时间来提高 极限 星等。所以,口径相同时,相对口径大的照相望远镜 极限 星等反而低。现代地面观测能达到的最高 极限 星等约为25等。\n极限星等愈高,说明观测的距离愈远,也就是望远镜的贯穿本领愈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星表", "content": "星表(汉语拼音:Xingbiao;英语:Star Catalogue),记载天体各种参数(位置、自行、视向速度、星等、光谱型、视差等)的表册。通过天文观测编制星表是天文学中最早开展的工作之一。公元前4世纪,中国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所编的《石氏星经》,载有121颗恒星的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按照编制方法和用途区分,星表有下列几种:①绝对星表。由绝对测定编制的星表。星表内恒星的位置是独立测定的,与其他已知的位置值无关,观测中各种系统误差尽可能加以消除,这种测量方法称为恒星位置的绝对测定。②基本星表。为了尽可能消除和减少各星表间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影响,将各个不同系统的绝对星表进行综合处理后得到的高精度的星表。基本星表主要用于作为天文参考坐标系和恒星位置的相对测定时的定标星系统。主要的基本星表有:奥韦尔斯基本星表,最初发表于1879年和1883年,包括NFK,FK3,FK4直到FK5的一个系列,共1535颗基本恒星和大量的补篇星;纽康星表,1872年发表,共1257颗恒星;博斯星表,最初于1910年出版的PGC星表,1937年编成总星表(GC星表)共33342颗恒星;N30星表,1952年发表,共5268颗恒星。③相对星表。利用通过定标量的位置作相对测定而得的恒星位置编成的星表。其中用照相方法作相对测定而得的称为照相星表。主要的相对星表有:德国天文学会星表,1910年发表AGK1星表,1951~1958年间发表AGK2星表( 共183000颗恒星),1973年修订后为AGK3星表;耶鲁星表,用1914~1956年的观测编成,共15万颗恒星;好望角星表,1968年编成,共7万颗星 。④其他的位置星表。这是一些为特殊目的而编成的星表,包括:暗星星表;黄道星表;史密松星表,1966年美国史密松天文台为满足人造卫星照相定位所编制,共258997颗星;测地星表等。⑤有关天体物理量的星表,主要有:恒星光谱型表、恒星三角视差总表、变星星表、双星和特定类型恒星表,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星表、银河系其他天体星表、河外天体星表、射电源表、红外、紫外、远紫外、X射线和γ射线波段的辐射源表等。\n 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使恒星位置、自行和距离的测定精度不断改善。依巴谷卫星升空后正在获取高质量的观测结果,其星表的质量将有以数量级计的提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宇宙磁流体力学", "content": "宇宙磁流体力学( cosmic magnetohydrodynamics ),磁流体力学在天体物理学中的应用所形成的学科。\n电磁场中运动的导电流体,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同时还产生感应电动势。前者使流体运动受到电磁场的影响,后者则使电磁场又受到流体运动的影响,因此形成流场与电磁场之间的耦合。等离子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看作连续介质,磁流体力学则是研究等离子体理论的宏观方法。实际上,磁流体力学的发展一直是与等离子体动力学的发展互相促进的。\n宇宙中绝大部分物质都处于气体和等离子体状态。恒星内部气体几乎是完全电离的。太阳光球的电离度虽不太高,但色球和日冕的电离度几乎达到百分之百。高温恒星周围的星际空间的气体,一般也是高度电离的。宇宙中磁场是普遍存在的。太阳上不仅普遍有磁场,而且在局部区域和一定时间内,磁场可以很强,如太阳黑子的磁场强度可达数千高斯。恒星上也存在磁场,已观测到的磁变星的磁场强度可达几万高斯。中子星的场强更大,可达1012~1014高斯。恒星际空间和星系际空间也存在磁场。因此,磁场中等离子体的运动就成为天体物理研究的重要对象,而磁流体力学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n磁流体力学以流体力学和电动力学为基础,把流场方程和电磁场方程联立起来,引进了许多新的特征过程,内容十分丰富。宇宙磁流体力学更有其特色。首先,它所研究的对象的特征长度一般来说是非常大的,因而电感的作用远远大于电阻的作用。其次,它有效时间非常久,由电磁原因引起的某些作用力虽然不大,但却能产生重大效应。磁流体力学大体上可以和流体力学平行地进行研究,但因磁场的存在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磁流体静力学中的平衡方程,与流体静力学相比,增加了磁应力部分,这就是产生磁约束的根据。运动学在磁流体力学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它研究磁场的“运动”,即在介质流动下磁场的演变。与正压流体中的涡旋相似,磁场的变化也是由对流和扩散两种作用引起的。如果流体是理想导体,磁力线则冻结在流体上,即在同一磁力线上的质点恒在同一磁力线上。如果电导率是有限的,则磁场还要扩散。两种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磁雷诺数4πσUL/c2(c为光速,σ为电导率,U和L分别为问题的特征速度和特征长度)的大小。研究流动如何产生和维持天体中磁流发电机制,大多是以运动学为基础的。\n扰动的传播与一般流体力学有很大不同。首先,由于磁张力,冻结在流体中的磁力线像绷紧的弦一样,垂直磁力线的扰动可以沿着这种磁力线传播,形成阿尔文波,其速度为:\n\n\n\n\n\n式中 B为基态磁感应强度, μ为 流体的磁导率, ρ是 流体密度。 v称为 阿尔文速度。其次, 磁流体力学中声波受磁场影响将分解为快磁声波和慢磁声波两种,它们的相速度分别大于和小于阿尔文波的相速度。这三种波的传播一般是各向异性的,它们统称为 磁流体力学波。\n无论对于平衡的不稳定性,层流转换为湍流的不稳定性或热力不稳定性,磁场的影响都会起很重要的作用。一般,磁场对导电流体的运动起着像黏滞阻力一样的作用,并且使导电流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这样就会减弱任何导致不稳定的趋向。同时,磁场的存在也将传播一些新的扰动模式。\n磁流体力学湍流往往是与宇宙中磁场的产生和维持相联系的。湍流的无规则运动一般会使磁力线伸长,而使磁场增强。另一方面,湍流也会增加磁场的耗散率。当然,磁场也将对湍流运动起反作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像切分器", "content": "像切分器( image slicer ),恒星摄谱仪的一种附属装置。在高色散摄谱工作中,由于入射狭缝的宽度比星像直径窄得多,大部分光线被挡在狭缝之外而得不到利用(见图a)。通过像切分器将星像切成若干与狭缝等宽的窄条,然后将这些窄条全部送入摄谱仪,从而提高了仪器的聚光能力。1938年,美国鲍恩首先设计一种迭片式像切分器。以后又出现若干种形式的像切分器。图b是其中一种:厚度为星像直径的1/√2的薄玻片,上端为45°斜面,星光从这里垂直入射。薄玻片同一块45°棱镜的斜面在光学上结成一体,斜面上有一条略为倾斜的窄刻槽。星光在窄刻槽区和玻片的空气界面上被全反射。当星光开始同交界线接触时,星像依次被切成窄条穿过棱镜进入摄谱仪。这种形式和鲍恩结构的特点是,各窄条没有一个共同焦面。它们只适用于望远镜相对口径小于1/30的摄谱仪。理查森设计的一种像切分器,克服了这一缺点。这种像切分器所产生的各窄条在光谱面上首尾相接,摄谱时无需展宽就能提高仪器的聚光能力。这对应用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工作较为有效。"}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伽利略望远镜", "content": "伽利略望远镜\n伽利略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得知有人发明了望远镜的消息后,随即用一凸透镜为物镜,用一凹透镜为目镜,分别置于一个管筒的两端,制成一架放大率3倍的望远镜。随后又制成另一架放大率8倍的望远镜。最后,制成一架口径4.4厘米,筒长1.2米,放大率33倍的望远镜。这就是天文学史上的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后人称之为伽利略望远镜。该光学系统的特征是成的像是正像,像在焦平面之前。伽利略从1609年底起用他手制的望远镜指向夜空,观察天象,作出许多划时代的天文发现,从此天文学进入用望远镜观天的新时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施米特模型", "content": "施米特模型( Schmidt model ),一种关于银河系质量分布的模型。银河系模型有很多种,其中比较简单而常用的是施米特模型,它是旅美荷兰天文学家M.施米特在1956年提出的。附表列出这个模型的主要结果。表中R为银河系某一点同银心的距离,V(R)为该点的自转线速度,σ(R)为该点附近的面密度,M(R)为距银心R处的球体质量。实际上,施米特模型由四套球体组成,分别代表星际气体、普通恒星、高速星和其他物质。在研究星系旋涡结构的密度波理论中,施米特模型被用作星系的基态(未受摄动的状态)。 \n\n\n\n银河系质量分布的施米特模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日地关系", "content": "日地关系(汉语拼音:Ri Di Guanxi;英语:Solar-Terrestrial Relationship),主要研究太阳辐射特别是太阳活动时辐射和高能粒子增强对日地空间环境和地球的影响的学科。又称日地物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是太阳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边缘学科。具体包括:①太阳辐射和高能粒子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特别是太阳活动引起的磁暴。②太阳活动对电离层的影响,包括短波衰减或中断、甚长波相位突然反常、长波增强和宇宙噪声突然吸收等。③太阳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④极光的产生和形成。⑤日地空间高能粒子流增强对宇宙航行的影响及研究太阳活动对植物生长、生命活动、交通安全、水文等方面的影响。日地关系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尤其对无线电传播、通信、天气预报和宇宙航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进展很快。"}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太阳单色光照相仪", "content": "太阳单色光照相仪( spectroheliograph ),利用太阳摄谱仪拍摄太阳单色像的仪器。入射狭缝S1之前的45°平面镜M1可以移动或转动,使太阳像相对入射狭缝作匀速扫描运动。同时,在对准所要求的单色谱线的出射狭缝 S2后面的底片盒P,作同步的扫描运动,便可拍摄到太阳的单色像。底片盒扫描运动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否则,在底片上会出现与出射狭缝平行的条纹,当摄谱仪色散度较低时尤为明显。太阳单色光照相仪的优点是:可以随意选择所要求的单色波长和透射带宽;结构简单稳定;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缺点是:扫描一幅像需要较长的时间,不适于实时观测;受天文宁静度的累积影响,不易得到高分辨率的照片。早期目视观测太阳单色像,也利用这种装置,只是不用底片扫描,而是在出射狭缝后面安置一个快速旋转的方棱镜,棱镜后面有一组目镜。由于视觉暂留的作用,通过目镜便可看到固定的太阳单色像。这种装置称为太阳单色光观测镜。滤光器发明后,出现了色球望远镜,这种装置就落后了。"}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蒙德极小期", "content": "蒙德极小期( Maunder minimum ),公元1645~1715年太阳活动非常衰微的时期。自1610年使用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以后,到十九世纪中叶已经积累了大量观测资料。黑子的11年周期已为天文界所公认(见太阳黑子周期)。1843年,德国天文学家斯玻勒在研究黑子纬度分布时发现:1645~1715年的七十年间,几乎没有黑子记录。1894年,英国天文学家蒙德在总结斯玻勒的发现时,把1645~1715年这一时期称为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The prolonged minimum period)。1922年他又撰文以极光记录的显著减小来论述存在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可能性。\n随着对太阳活动现象研究的扩大和深入,各方面的资料都证实了黑子11年周期的普适性。因而,关于黑子“延长极小期”问题似乎已被人们否定并逐渐淡忘。1976年,埃迪旧案重提,他综合欧洲极光的记录、东方肉眼所见黑子的记录、树木年轮中放射性14C含量的测定结果以及早期日冕观测记载,论述了在1645~1715年间太阳活动的情况,认为这七十年间太阳活动异常衰微,实际上可以说是停止了。埃迪把它称之为蒙德极小期。埃迪认为,从上千年的太阳活动史来看,近二百多年人们所看到的11年周期,如果不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至少也是颇为反常的。\n埃迪对蒙德极小期的理解同目前所熟知的太阳活动周期性观念有矛盾,因而也涉及对太阳活动规律和物理机制以及日地关系物理本质的认识。目前,对蒙德极小期究竟是否存在,争论颇大。无疑,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初期中国观察太阳黑子的记录,对解决这个问题是很有价值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闵可夫斯基度规", "content": "闵可夫斯基度规,给定时空中两个相邻事件间的时空线元。又称度量。有长度定义的空间叫度量空间,度量空间中坐标差为dxμ的两点间的距离(线元)ds用下式表示: \n\n\n\n\n\n式中 gμν叫 度 规(系数),它是一个张量,故又称 度规张量。给定度规张量,空间的度量性质就完全确定了。如三维欧氏空间用直角坐标表示时,两点间距离的平方为:\n\n\nds2=(d x1)2+(d x2)2+(d x3)2\n\n\n其度规张量为: \n\n\n\n\n\n而用球坐标表示时为:\n\n\nd s2=(d r)2+ r2(d θ)2+ r2sin2θ(d φ)2\n\n\n其度规张量为: \n\n\n\n\n\n有时又把用度规张量具体表示的d s 2的表达式称为 度 规,如四维闵可夫斯基时空任两点间的线元平方值为:\n\n\nd s2=(d x1)2+(d x2)2+(d x3)2-(d x 4)2\n\n\n式中d x4= cd t,d s2表示式称为闵可夫斯基度规。度规张量为:"}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速度弥散度", "content": "速度弥散度( velocity dispersion ),弥散度是指随机变量方差的平方根,即均方差或标准差。在天文学中,速度弥散度通常是指恒星系统中剩余速度的弥散度。如果恒星的运动速度遵循速度椭球分布律,那么三个主轴方向的速度弥散度就会与椭球三条主轴的长度成比例。速度弥散度描述了恒星速度与形心速度偏离的程度。根据统计,偏离越大,弥散度也就越大。"}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棱镜等高仪", "content": "棱镜等高仪原理图.\n棱镜等高仪( prismatic astrolabe ),可以同时测定经度(或世界时)和纬度的仪器。记录一组(三颗以上)位置已知的恒星在不同方位相继通过一个固定天顶距──等高圈──的时刻,即可算出仪器所在点的经度和纬度。\n棱镜等高仪的原理和结构如图所示。一部分星光直接射入60°棱镜的一面,另一部分星光通过水银面反射后进入等边棱镜的另一面。恒星的地平纬度h由于周日运动而逐渐改变,当它恰好等于60°时,自棱镜射出的两束光a、b才互相平行,因而观测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物镜焦平面上的两个星像在此瞬间重合。观测者按电键记录相应时刻,就可完成一颗星的观测。棱镜等高仪的优点是棱镜的棱角比较稳定,而且不需要精密的轴系、度盘和水准器。缺点是:①调焦会引入等高圈记录时刻的误差;②目视单次记录的偶然误差和人差都比较大。简单的小型棱镜等高仪主要用于野外天文观测。\n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天文学家丹戎制造的口径10厘米、焦距100厘米的超人差棱镜等高仪,已克服上述缺点。在望远镜的焦平面附近增置由电动机驱动可以前后移动的双折射沃拉斯顿测微器。观测者用手轮调节测微器的位置。使视场内的两个星像在几十秒钟的观测时间内始终重合。测微器移动时自动给出一组记时信号,由此可以推算出恒星过等高圈的时刻。丹戎等高仪应用比较普遍,单星观测的天顶距均方误差约为±0.″17。丹戎等高仪的缺点是:只能观测亮于6等的恒星;棱镜的棱角随夜间温度的改变而略微改变;尚有不大的人差。"}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海王星", "content": "海王星(英文:Neptune),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排名第八的行星,距离太阳大约30个天文单位,公转周期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65个年,大约相当于天王星的两倍。从地球上观测海王星的最大亮度为7.78个视星等,从地球上观测海王星的最低亮度为8.02个视星等。\n\n 海王星照片,1989年旅行者2号拍摄\n 1845~1846年,英国J.C.亚当斯和法国U.勒威耶分别独立算出它的轨道和在天空的位置,1846年德国J.G.伽勒根据勒威耶的报告发现了它。1989年旅行者2号改变了海王星资料贫乏的状况,海王星大气相当透明,成分与天王星大气相近,但甲烷、氨的含量更高,而且大气活动剧烈得多,到处狂风呼啸,甲烷组成的白云在湍急的气流中翻滚不止,形成和消散都很迅速。耐人寻味的是,南半球上也有一个与木星大红斑类似的大黑斑和2个小黑斑,大黑斑约12000千米×8000千米,亦在顺时针方向急剧旋转,在它后面有时又会滋生出许多尾随它的小黑斑。大黑斑上空则有两个亮斑。海王星南极区则有宽3000多千米的黑带,估计是一片风暴区。海王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磁的2~3倍,磁轴与自转轴有50度的交角。所以它也具有磁层,会产生极光。科学家们推测,海王星的表面是一种由甲烷、氢和水冰组成的半流体,它的下面则是一个坚硬无比的钻石核心。旅行者2号还证实了海王星有8颗卫星(见海王星卫星)和5条环带,但有的环并不完整。\n\n卫星\n 海王星卫星S/2004N1,直径约为19千米,距地球约48亿千米。\n 海王星有14颗已知的天然卫星。其中最大的、也是唯一拥有足够质量成为球体的海卫一在海王星被发现17天以后就被威廉·拉塞尔发现了。与其他大型卫星不同,海卫一运行于逆行轨道,说明它是被海王星俘获的,大概曾经是一个柯伊伯带天体。它与海王星的距离足够近使它被锁定在同步轨道上,它将缓慢地经螺旋轨道接近海王星,当它到达洛希极限时最终将被海王星的引力撕开。海卫一是太阳系中被测量的最冷的天体,温度为-235℃(38K)。\n 海王星第二个已知卫星(依距离排列)是形状不规则的海卫二,它的轨道是太阳系中离心率最大的卫星轨道之一。从1989年7月到9月,“旅行者2号”发现了六个新的海王星卫星。其中形状不规则的海卫八以拥有在其密度下不会被它自身的引力变成球体的最大体积而出名。尽管它是质量第二大的海王星卫星,它只是海卫一质量的1/400。最靠近海王星的四个卫星,海卫三、海卫四、海卫五和海卫六,轨道在海王星的环之内。第二靠外的海卫七在1981年它掩星的时候被观察到。起初掩星的原因被归结为行星环上的弧,但据1989年“旅行者2号”的观察,才发现是由卫星造成的。2004年宣布了在2002年和2003之间发现的五个新的形状不规则卫星。由于海王星得名于罗马神话的海神,它的卫星都以低等的海神命名。\n SETI协会研究员马克·肖华特(Mark Showalter)2013年发现了围绕海王星的一颗新卫星,编号为海王星卫星S/2004N1,直径约为19千米,距地球约48亿千米。"}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引力波", "content": "引力波( Gravitational wave ),一种能脱离引力场源在真空中传播的波动引力场。又称引力辐射。这两个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波动本身,而后者侧重于与场源的关系。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波与电磁波一样,以光速传播,并携带一定能量;引力辐射没有偶极辐射,只有四极或更高极辐射。引力辐射不会像电磁辐射那样被屏蔽掉。在其他相对论引力理论中,引力辐射的性质可能有所不同。\n\n目录\n\n1 性质\n2 类别\n3 探测\n4 意义\n\n\n性质\n牛顿引力理论中,引力是瞬时相互作用,因而不存在引力波。1916年A.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首先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最初关于引力波的讨论与坐标的选取有关,所以引力波到底是引力场的固有性质,还是一种虚假的坐标效应,以及引力波是否从发射系统中带出能量等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澄清。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与坐标选取无关的引力辐射理论才开始形成,随后求出爱因斯坦真空场方程的一种严格平面波动解,并预言了检验粒子在引力波的作用下会产生运动,表明引力波携带着能量。\n\n类别\n自然界中存在的引力辐射源主要分为:①由诸如星体的轨道运动或星体的脉动等因素引起的周期性源;②由于超新星爆发、星体的坍缩、星体或黑洞的碰撞等因素引起的爆发源;③宇宙暴胀、相变等因素引起的随机源。未来人类也将能产生强度足以检测到的人工引力辐射源。引力辐射的频率可遍及所有波段,但在已知的天体物理过程中较强的引力辐射主要集中在10–7~105赫范围内。即便是这些较强的引力辐射源,其辐射功率也并不很大,再考虑到这些源与地球的距离,以及爆发源出现的偶然性和稀有性,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就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n\n探测\n为探测引力波,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相继设计出许多探测引力波的方法,并于60年代开始建造引力波探测天线。人造引力波天线分为:①调振型探测器,它依靠引力波与天线的本征频率共振达到在较小空间内获得较高灵敏度的目的。最早建造的引力波天线就属这一类。2001年底,这类探测器的灵敏度已达到10–20~10–22。调振型探测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工作频率只限于在本征频率附近的一个很窄的频率范围内。②用激光干涉仪作为引力波探测天线。它克服了调振型天线工作频带窄的问题。美、法、意、英、德、日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相继投巨资兴建干涉仪臂长达数百米乃至数千米大型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天线(见引力辐射探测)。至2001年底,日本的300米天线TAMA已经开始运行取数;美国两个4千米天线LIGO、法国和意大利合建的3千米VIRGO、英国和德国合建600米天线GEO都已接近完工。此外,美国还准备将多个卫星送上环地球的轨道用来构造臂长为500万千米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天线。这些天线的设计灵敏度也达到10–20~10–22。除上述两种引力波探测天线以外,还可通过监测宇宙飞船发回的光脉冲频率的变化以及监测脉冲星的脉冲周期来探测引力波。特别是监测脉冲星的脉冲周期的方法可探测到甚低频(10–9~10–6赫)的引力波。\n\n意义\n至今人们没有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但J.H.泰勒等人通过对脉冲星PSR1913+16轨道的研究间接并定量地证明了引力辐射的存在。由于引力辐射不会被屏蔽,故它有极强的穿透性,可带来巨型星体内部的丰富信息。另一方面,引力波与任何物质(包括那些尚未被看到的物质)都有相互作用,在引力波的传播过程中,它将会记录下宇宙中所有物质的信息。探测引力波将为探索宇宙打开一个极其重要的窗口,从中了解借助其他方法无法得到的大量信息。探测引力波还将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度范围内检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在理论上引力波将在认识引力场量子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变星的脉动理论", "content": "变星的脉动理论( pulsation theory of variable stars ),用变星本身的脉动运动来解释变星光变特性的一种学说。1879年,里特研究均匀气体球的径向脉动,得到变星脉动周期和星的平均密度的关系。沙普利和莫尔顿两人应用液体球的非径向脉动理论研究造父变星,得到相似的周期-平均密度关系。变星的脉动理论是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提出的。他指出造父变星光(速度)变有高度的空间对称性,很难同具有轴对称性的非径向脉动理论相合。同时他还指出恒星外层氢的临界电离区和中心的产能区是两个可能的脉动激发源。以后三十多年,研究了各种简单恒星模型的绝热脉动的或准绝热脉动的性质,但是,变星的脉动理论并无突破性的进展。\n1953年,日瓦金指出,恒星内部的氦的二次临界电离区是脉动的主要激发源。到五十年代后期,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有了更精确的不透明度数据,这就有可能用更真实的恒星(包层)模型,来进行变星非绝热脉动的理论计算。线性非绝热脉动理论的计算,基本上证实了日瓦金的结论,并解释了赫罗图上脉动不稳定区蓝端边界位置,以及脉动变星的光变曲线同视向速度曲线的相移关系。\n1962年,克里斯蒂提出了变星的非线性脉动理论,这是变星脉动理论的另一次突破。他第一次从理论上推得可与观测相比较的光变(和视向速度)曲线的形状和变幅,也是第一次从理论上证实了RRab型变星是在基音频率脉动,而RRc型变星是在一阶谐音频率脉动,并确立了基音向一阶谐音脉动的过渡周期与变星的光度的关系。对于某些恒星模型,基音和一阶谐音同时表现出脉动不稳定性,这可以用来解释具有拍频现象的一类变星的行为。非线性脉动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对于某些理论模型,在光变曲线下降段出现第二个驼峰,驼峰的位置与模型星体的质量有关。从驼峰的位置所定出的变星质量,仅为从恒星演化理论所推求出的星体质量的一半左右。对于这种质量矛盾,至今还没有满意的解释。\n对于处于赫罗图上脉动不稳定区红端的变星,即红不规则变星、半规则变星和长周期变星,它们的外层对流区已延伸到相当程度,因此必须考虑对流的作用。但因为目前仍缺乏一种精确的对流理论,对于这样一类低温变星还不能作出很好的理论说明。\n除去径向脉动模式外,还存在一类更广泛的非径向脉动模式,分别对应于恒星各种连续变形。对于非常简单的恒星模型,非径向脉动的本征振动可以很清楚地分成三组分立的群:①p模式,即压力模式或声模式,其特点是压力为主要的恢复力。②g模式,或称重力模式,其特点是恢复力主要为重力。根据动力稳定性质,g模式又可分为g+模式(动力学稳定的)和g-模式(动力学不稳定的)。③f模式,即基模式或开尔芬模式,其特点是其径向位移分量在恒星内部没有结点(除中心外)。非径向脉动要比纯径向脉动复杂得多,对复杂的恒星结构,已不可能简单地将非径向脉动模式分类。大犬座β型变星、矮新星和白矮星的快速光变是研究非径向脉动的最可能的对象。"}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英仙臂", "content": "英仙臂,是银河系的主要螺旋臂之一,是银河系中离银心最远的一段旋臂,位于英仙座。"}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道面", "content": "银道面(汉语拼音:Yindaomian;英语:Galactic Plane),银道所在的平面。天球上沿着银河画出的一个大圆称为银道,与银河的中线非常接近。银河是银河系主体部分在天球上的投影。银道面也是银河系的主平面。以银道面作为基本平面的坐标系称为银道坐标系。银道面与天赤道相交,交角为62°36′,升交点的赤经为18h49m(历元1950.0)。"}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太阳活动预报", "content": "太阳活动预报(汉语拼音:Taiyang Huodong Yubao;英语:Solar Activity Prediction),在太阳活动预报工作中,最成功的是太阳活动短期预报,特别是未来24小时内的预报。主要是预报耀斑和由耀斑引起的电离层骚扰,以及高能粒子流(如粒子能量不小于10兆电子伏)的到来。另外,还有较长期的太阳活动预报,如预报太阳黑子周期的演变等。\n 太阳活动预报需要完整的太阳和地球物理数据,因此需要国际间的合作。除中国外,世界上大约还有14个发布关于太阳活动或电离层参数的预报中心。其中最主要的4个预报中心是:美国空间环境服务中心,美国空军航空空间环境支持中心,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乌克兰克里米亚天体物理台。它们大部分也是在国际无线电科学协会和世界日服务协会领导下的区域警报中心。参加国际系统的各个天文台向上述区域警报中心之一报告所得到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黑子、谱斑、耀斑、太阳X射线、太阳射电、日冕发射线、太阳粒子发射、太阳风参数以及地球物理数据。美国博尔德市的空间环境服务中心既是西半球的预报中心,也是全世界的预报中心。这里每天一次向其他区域警报中心(总数为11个)发布地球物理警报,其内容包括磁暴开始、继续或结束的情报。\n 总的说来,太阳活动预报还没有一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方法。每个预报中心的数据来源、预报技术和预报内容均有很大差别。预报水平一般不高,只有当太阳活动处于低年时预报安全期才有较高的准确度,报准率可达90%;对大活动区预报大耀斑的出现,报准率约达40%。中国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均进行常规的太阳活动预报,它们依据Ha太阳单色像、黑子的型别和面积、磁场强度和磁场分类、3厘米和10厘米射电流量等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结合各自的经验,对未来1~3天或更长时间内日面上可能出现各种级别活动作出估计。"}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天体测量双星", "content": "天体测量双星,一般指通过天体测量方法发现其自行行迹为曲线并可用存在某伴星来解释其行迹而发现的双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星等", "content": "星等( Magnitude ),表示天体相对亮度并以对数标度测量的数值。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喜帕恰斯)编制星表(表上有1 022颗恒星)时,把全天人眼可见的星按感觉的亮度分为6等。亮的20颗星定为1等,人眼刚刚可见的最暗恒星为6等。亮度随星等数目的增加而降低。后来J.F.赫歇耳发现,1等星比6等星亮约100倍。到19世纪已意识到,人眼的感光不是线性的,而是遵守对数规则。1856年N.R.普森用公式:m2-m1=−2.5lgI2/I1联系两个天体的星等m1、m2和它们的亮度I1、I2。这个星等尺度的定义一直沿用至今。星等尺度的零点由规定某颗星的星等值来确定。\n\n目视星等\n天体光度测量直接得到的星等同天体的距离有关,称为视星等。它反映天体的视亮度。一颗很亮的星可由于距离远而显得很暗(星等数值大);而一颗实际上很暗的星可能由于距离近而显得很亮(星等数值小)。对于点光源,则代表天体在地球上的照度。星等常用m表示。对单一波长测定的单色星等差与辐射探测器的特性无关。但在一定波段内测定的星等差,随探测器的选择性而不同。因此,对应不同探测器有各种星等系统。如:①目视星等mv是人眼测定的星等。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规定小熊座λ星的mv=+6.55,以此来确定目视星等的零点。太阳的目视星等为−26.74,天狼星的目视星等为−1.6,天津四为1.25;满月的视星等为−12.7。目视星等为1等的星,地面的照度约等于8.3×10−9勒克斯。由现代实验测定,零等星在大气外的照度是2.54×10−6勒克斯。简单地说,光度为1烛光的点光源在相距1米处所产生的照度就是1勒克斯。为了便于认别,星等图上常根据星等的大小,将星画成不同大小,点子愈大表示愈亮,点子愈小则愈暗。②照相星等mp是用蓝敏照相底片测定的星等。国际照相星等Ipg的零点是这样规定的:令目视星等介于5.5~6.5间的A0型星的平均Ipg为mv。③仿视星等mpv、国际仿视星等Ipv是用正色底片加黄色滤光片测定的。它的分光特性与人眼相近,实际上取代了目视星等。④光电星等是用光电倍增管测定的星等。最常用的光电星等系统是UBV测光系统。U为紫外星等,B为蓝星等,V为黄星等(和目视星等相似)。⑤热星等mbol是表征天体在整个电磁波段内辐射总量的星等。不能直接由观测来确定,只能由多色测光的星等结合理论计算求得。随着各波段测光技术特别是大气外观测的发展,确定热星等的精度越来越高。\n\n绝对星等\n为了比较天体的发光强度,采用绝对星等。绝对星等M的定义是,把天体假想置于距离10秒差距处所得到的视星等。若已知天体的视差π(以角秒计)和经星际消光改正的视星等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绝对星等:M=m+5+5lgπ对应不同系统的视星等有不同的绝对星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反射望远镜的机械结构", "content": "反射望远镜的机械结构(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f reflecting telescope ),对大望远镜结构的要求是:①支承巨大而精密的光学主镜,对任何指向,镜面变形应在λ/8甚至λ/20以内;②保持光学元件间的正确位置;③有足够的刚度;④望远镜整体平稳并能准确“跟星”;⑤便于在各个焦点上操作相应的接收器;⑥制造成本低等。\n\n目录\n\n1 主镜支承\n2 镜筒桁架\n3 油垫轴承\n4 驱动\n5 主焦点笼\n\n\n主镜支承\n设计的原则是把定位和承重分离,径向和轴向分离。轴向定位的三点,只承受镜子重量的3%左右,其余重量可用各种方式托起。早期的大望远镜多用机械杠杆在背面将镜子托起,点的多少取决于主镜的直径和厚度。近代大望远镜多采用气垫,这是一些压力随天顶距而变化的气枕。径向支承的结构要考虑镜室与主镜的膨胀系数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即必须的温差补偿措施。\n\n镜筒桁架\n口径2米以上的大望远镜,其镜筒绝大多数为平移桁架结构。因为薄壁结构的镜筒在倾斜时,巨大的镜室重量会使镜筒弯曲,导致主副镜光轴失调。平移桁架结构是在1938年提出的,首先用于美国口径5米望远镜上获得成功。这种结构可使镜筒两端有相等的平行下沉,使光轴仍保持正确状态。\n\n油垫轴承\n为使大望远镜平稳而准确地跟踪天体,其转动轴的摩擦系数必须很小。在望远镜的巨大重量下,普通的滑动轴承结构不可能保持油膜。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也过大。所以望远镜多采用油垫轴承。它是在轴和轴承之间,注入高压油形成一层厚度约0.1毫米的油膜,以承受负荷,其动摩擦系数极小,约为10-6量级。\n\n驱动\n在过去,大望远镜都采用精密蜗轮副传动,用高速电机经变速箱减速或用直流力矩电机直接驱动蜗杆。这种方式要求蜗轮有极高的精度。近年来出现直齿轮传动,用电子计算机根据精密编码器测出的传动误差作自动校正。这种传动的优点是加工较易,传动效率高。 \n\n主焦点笼\n在口径3米以上的大望远镜主焦点处,安置有观测者能进出的小笼,观测装置一般附在笼内。在整个观测过程中,观测者可以在笼里进行操作。"}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星团", "content": "星团( Star Cluster ),由各成员星之间的引力束缚在一起的恒星群体。许多较亮的星团用肉眼或小望远镜看起来是一个模糊的亮点。1784年法国天文学家C.梅西耶在研究彗星时,把103个位置固定的模糊天体编成星表,以免与彗星混淆。1888年丹麦天文学家J.德雷耶尔编了包括有7 840个有星云、星团等延伸天体的星表《星云星团新总表》(简称NGC星表),后来又发表了包括5 386个天体的NGC星表的补编(简称IC星表)。这几个星表中都载有大量的星团。因此,一般就用这些星表的编号作为星团的名称。如《梅西耶星表》67号天体(M67)即NGC2682,是一个银河星团;M22即NGC6656,是一个球状星团。一些亮星团还有自己的专门名称,如昴星团、毕星团等。星团可分为球状星团和疏散星团两种。\n\n\n\n球状星团\n\n\n球状星团\n球状星团由于它们的形状是球对称的或接近于球对称的而得名,直径数十至300光年,含有数万至数百万颗恒星。恒星平均密度要比太阳附近的恒星大50倍左右,而中心则要大约1 000倍。球状星团内恒星如此密集,又离我们十分遥远,通常只有边缘的一部分星在长时间曝光的照相底片或CCD照片上得以分辨,而要把球状星团中大部分成员星分解成单颗的恒星,必须使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哈勃空间望远镜或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地面大望远镜。银河系内已发现约150个球状星团,它们大部分分布在银晕中,年龄很老,金属含量很低,各自沿高偏心椭圆轨道绕银心运动。离银盘较近的球状星团年龄较轻,金属含量较高。还可能有许多球状星团隐藏在银盘中,只是由于那里有大量吸光物质而未被发现。\n估计银河系约有500个球状星团,分布在一个中心与银心重合巨大的球形空间内,其数密度随银心距的增加以负3.5次方的幂率下降。在球状星团中有许多变星,其中大部分是天琴座RR型变星,其余大部分是星族Ⅱ造父变星,这两类天体都可用来测定距离。\n1975年底以来,在一些球状星团中发现有X射线源、毫秒脉冲星等,这提示球状星团中可能存在密近双星、中子星或黑洞。很多大星系周围都发现了球状星团,如已知仙女星系的球状星团就在350个以上。巨椭圆星系的球状星团更为丰富,如M87甚至包含数千个。某些相互作用星系,特别是新近并合的星系往往有较年轻的富金属球状星团。 \n\n疏散星团\n疏散星团形态不规则,在大至50光年的范围年含有数十至数千颗恒星。成员星彼此的角距离较大,一般都能用望远镜分解开,因而得名。疏散星团有半数位于银道面附近宽度为7°的狭带上,因此又名银河星团。银河系中已发现的疏散星团约1 200个,著名的如昴星团、毕星团和M67。疏散星团成员星的自行大致相同。如果星团离地球较远,看到的这些星的运动轨迹是大致平行的。但对于较近的疏散星团,由于投影的原因,它们的成员星的运动轨迹看起来并不平行,而是从一点辐射出来,或是会聚于一点,这两种点分别称为辐射点或会聚点。这种离地球比较近的、能得出辐射点或会聚点的疏散星团又称为移动星团,其距离可通过成员星自行的测量得到。\n球状星团是很老的天体,一般年龄约为一百亿年,可用来作为宇宙年龄的下限。但疏散星团的年龄却差别很大,一些年轻星团的年龄只有几百万年,而M67的年龄为几十亿年,故可用来描绘银河系自盘形成以后的历史和演化。"}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开尔芬-亥姆霍兹不稳定性", "content": "开尔芬-亥姆霍兹不稳定性( 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 ),流体中的一种不稳定性。上下两层流体若具有不同的密度和不同的切向流动(即沿着分界面)的速度,就会出现这种不稳定性。如果用ρ2和ρ1、v2和v1分别表示上下两层流体的密度和切向速度,则出现开尔芬-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的条件是波数k要满足下述关系: \n\n\n\n\n\n其中 g表示重力加速度,φ是波矢 k与速度 v= v1- v2之间的夹角。"}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道带", "content": "银道带(汉语拼音:Yindaodai;英语:Galactic Belt),见银河。"}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塞曼效应", "content": "塞曼效应(汉语拼音:Saiman Xiaoying;英语:Zeeman Effect),原子在磁场中能级和光谱发生分裂的现象。1896年D.塞曼发现原子在足够强的磁场中光谱线发生分裂,在垂直磁场方向观察到分裂为3条,裂距与磁场大小成正比。中间的谱线与不存在磁场时的波长相同,但它是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与磁场平行;两边的两条谱线是振动方向与磁场垂直的线偏振光。在平行磁场方向观察,只能看到两边的两条谱线,它们是圆偏振光(见光的偏振)。H.A.洛伦兹用经典电磁理论作了解释。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许多原子的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更为复杂。人们把塞曼原来发现的现象称为正常塞曼效应,更为复杂的称为反常塞曼效应。全面解释塞曼效应须用量子理论,并须考虑电子自旋,电子自旋磁矩与轨道磁矩耦合为总磁矩,它们是空间量子化的,在外磁场作用下引起的附加能量不同,造成能级分裂,从而导致光谱线的分裂。正常塞曼效应是总自旋为零时原子能级和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反常塞曼效应是总自旋不为零的原子能级和光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n 塞曼效应是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天体物理中,塞曼效应被用来测量天体磁场及星际磁场。"}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惯性参考系", "content": "惯性参考系(inertial reference frame),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都能成立的参考系。简称惯性系。并非在所有的参考系中这两定律都成立,例如在自由下落的参考系中,可看到地球加速上升;在绕轴转动的参考系中,可看到地球反向转动,这些现象显然违背了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地球既有自转又有绕太阳的公转,严格地说,以地面上任一点为原点的参考系,都不是惯性参考系,但因这些点的加速度很小 (自转加速度在赤道上只有0.034米/秒2,其他地方更小;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只有0.006米/秒2),一般仍可视为惯性系。在地面上生活的人们,也丝毫感觉不到地球在动,虽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线速度都大得惊人。中国古代的学者早就发现这问题,约1800年前编成的《尚书纬·考灵曜》中,就写有“地常动移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舱而坐,舟行不觉也。”西欧直到1632年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才提到船以任何速度前进,只要运动是匀速的,也不忽左忽右地摆动,则在密闭的船舱中,小虫向各方面飞行,水滴从舱顶落向舱底,人并脚上跳,都将和静止时一样,不能从其中任何一个现象确定船在运动还是静止,从而伽利略总结出经典力学的重要规律,即不论进行怎样的力学实验,都不能判断一个惯性系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在作匀速运动。这条原理称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对任一惯性系作匀速运动的参考系都是惯性系;对惯性系作加速运动或转动的参考系,牛顿运动定律就不能成立,称为非惯性参考系,简称非惯性系。要使牛顿运动定律仍能在非惯性系中成立,就须给非惯性系中的物体附加一个惯性力。这个力从惯性系角度来看是虚拟的,既没有施力的物体,更不存在反作用,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而添加的;但就非惯性系角度来看,尽管这个力没有反作用力,但它像真实的力那样起作用,惯性力包括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n 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也可解释为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尽管物体的动量、动能在不同惯性系中有完全不同的值,但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见动量守恒定律)乃至一定条件下的机械能守恒(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切惯性系中都成立。这个相对性原理在经典力学中的成功使物理学家相信,任何物理现象及其规律都应遵循这条原理。但在19世纪发现并非全是如此,A.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指出:大家知道,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像通常为人们所理解那样——应用到运动的物体上时,就要引起一些不对称,而这种不对称似乎不是现象所固有的。比如设想一个磁体同一个导体之间的电动力的相互作用。在这里,可观察到的现象只同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有关,可是按照通常的看法,这两个物体中究竟是这个在运动还是那个在运动,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如果是磁体在运动,导体静止着,那末在磁体附近就会出现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场,它在导体各部分所在的地方产生一股电流。但是如果磁体是静止的,而导体在运动,那末磁体附近就没有电场,可是在导体中却有一电动势,这种电动势本身虽然并不相当于能量,但是它——假定这里所考虑的两种情况中的相对运动是对等的——却会引起电流。这种电流的大小和途径都同前一情况中有电力所产生的一样。从这类例子和证明地球相对以太运动的实验的失败,使爱因斯坦放弃旧的时空观,而以新的时空观解决了上述“不对称”的问题。在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使惯性参考系展现出更为辉煌的光彩。"}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维里定理", "content": "维里定理( Virial theorem ),经典的多质点体系的一个动力学定理。对于一个稳定的自引力体系,存在下列关系:2T+Ω=0,式中T为体系总的内部动能,Ω为体系总引力势能。这就是维里定理。对于具有自转和磁场的稳定体系,维里定理为:2Tr+2Tt+Em+Ω=0,式中Tr为转动总动能,Tt为无规则运动总动能,Em为总磁能。维里定理广泛用于讨论恒星、星团、星系和星系团的平衡和稳定的问题,也可用来估计双星系或星系团内每个星系的平均质量。"}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日面坐标", "content": "日面坐标( heliographic coordinates ),用来测定日面上某一特征(例如黑子)的位置的坐标系统。通常采用随太阳自转的坐标系统。日面上的位置常用日面经度L和日面纬度Ф来表示。太阳绕着自转轴由东向西(从地球上看)自转。自转轴和太阳表面相交于两点,分别称为太阳北极和太阳南极。通过北极和南极的大圆,叫作日面子午圈。规定1854年1月1日格林威治平午(儒略日2398220.0)通过太阳赤道对于黄道的升交点的子午圈为本初子午圈。日面经度由本初子午圈量起,向西计量,由0°~360°。这样定义的经度又称卡林顿经度。通过太阳中心作垂直于自转轴的大圆,称为太阳赤道,它将太阳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日面某点的铅垂线和赤道面间的夹角Ф即为该点的日面纬度,由赤道起沿着某点的子午圈向两极计量,由0°~90°。向北计量的叫北纬,用“N”或“+”号表示,向南计量的叫南纬,用“S”或“-”号表示。太阳自转的会合周期的平均值为27.2753天。规定1853年11月9日本初子午圈转到日面中心的时刻为太阳的第一个自转周的开始。自转周都给以连续的号数。每年中各个自转周的号数和开始日期都可从天文年历中查到。要确定日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需要三个数据:①自日面北点量起的太阳自转轴北极的方位角P,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日面中心的日面纬度Ф0。③日面中心的日面经度L0。在天文年历中列出了一年中每天世界时零时的P,L0和Ф0值,应用内插法就可求出观测时刻的卡林顿经度L和纬度Ф值。\n由于日面特征的坐标不需要知道得十分准确,准确到半度或一度就够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用球面公式来求L和Ф,而用特制的网格和表来量算。"}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黑子的日面分布", "content": "黑子的日面分布( heli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unspots ),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东西分布的不对称性和纬度分布的不均匀性。\n\n东西分布不对称性\n黑子在日面东半边和西半边的分布是不一样的。1907年,英国天文学家蒙德首先发现这一现象,其表现如下:任何时候看到的日面东半边黑子比西半边的多;在东边形成的黑子比西边的多,而且从日面东边缘转出来的黑子比在西边缘消失的多。这种不对称性可能是由于太阳自转引起的,即东半边的黑子因太阳自转愈来愈看得清楚,所以东半边的黑子比西半边的容易发现;其次是由于黑子轴和太阳半径可能有一个向西的倾角,一个黑子在东半边能看到,在西半边就不一定能看到;再次就是黑子群本身的不对称性,“前导黑子”通常比“后随黑子”更密集,而且容易看见。\n虽然每天的黑子面积与黑子数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是一年的黑子面积的平均值A和年平均黑子相对数R的对应关系为A=16.7R。因此,黑子群的面积分布具有东西不对称性。\n1972年,巴奇根据统计资料指出,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分类(即按苏黎世分类法分类)的黑子群也有东西不对称性,即A、B、C、E、F和G型的黑子群的数目,在西边比东边多,而D、H和J型则相反。\n\n纬度分布\n1858年卡林顿对太阳黑子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发现黑子的平均日面纬度分布随黑子周期位相有规律性的变化。1894年斯玻勒对大量的黑子观测资料作了统计,进一步证实黑子在日面纬度上的分布有如下规律:几乎所有的黑子都分布在日面纬度±45°的范围内,不过在赤道两旁±8°的范围内则很少出现;绝大多数黑子都出现在赤道两旁且平行于赤道的幅宽为15°~20°的区域。在每个黑子周期开始时,黑子一般都出现在纬度±30°附近;在黑子周期中黑子数极大的年份,黑子则出现在纬度约±15°处;而在黑子周期结束时,在赤道附近的黑子又都消失;在前一个周期的黑子尚未完全消失时,后一个周期的黑子便又开始在纬度±30°附近出现。因此,黑子在日面纬度的分布规律常称为斯玻勒定律。\n以黑子群的平均日面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年份)为横坐标,绘出的黑子群在日面纬度上的分布图,形状象一群蝴蝶,故又称蝴蝶图。从蝴蝶图可看出太阳黑子活动有一个平均约11年的周期变化规律。另外还可看出,在日面南半边和北半边出现的黑子群数目并不相同,南半边往往比北半边多。\n\n\n\n\n\n1973年科佩基对格林威治天文台1874~1953年的太阳黑子照相资料进行了统计,绘成图表,发现平均面积大于500(以可见太阳半球面积的百万分之一为单位)的大黑子群日面纬度分布也呈现为蝴蝶图。"}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河系子系", "content": "银河系子系( galactic component system ),银河系的同类次系的总和(见银河系次系)。各个扁平次系构成一个扁平子系,各个中介次系构成一个中介子系,各个球状次系构成一个球状子系。这样,银河系就是由三个子系套迭而成的。子系以及次系,都是同星族相平行的概念。"}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多普勒致宽", "content": "多普勒致宽( Doppler broadening ),由原子或原子集团运动的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谱线致宽。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发现,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会使观测到的波的频率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发射(或吸收)光的原子具有不规则的热运动,其中某些原子向着观测者运动,而另一些原子背离观测者运动,速度大小也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原子发射(或吸收)的频率有些紫移,有些红移,移动量也各不相同。总的效果是使原子发射(或吸收)的谱线致宽。在视线方向速度为v的原子辐射频率的变化Δv称为多普勒位移, ,\n\n\n\n\n\n式中 v 0、 λ 0为谱线中心频率和波长, c为光速,Δv 和Δλ为以频率和波长标度表示的 多普勒位移。在热动平衡状态下辐射原子的速度分布服从麦克斯韦分布,而辐射按频率的分布由下式确定: \n\n\n\n\n\n式中\n\n\n\n\n\n为 多普勒宽度,ζ D为原子热运动的最或然速度。\n\n\n\n\n\n式中 μ为原子质量, R为气体常数, T为绝对温度。在这种情况下,由 多普勒 致 宽可以推算出发光物质的温度。通常,在谱线的中心部分主要由 多普勒效应致宽,在线翼部分主要由阻尼效应致宽(见 碰撞阻尼、 辐射阻尼)。由恒星大气湍动引起的谱线致宽也属多普勒致宽(见湍动致宽)。但在这种情况下,由 多普勒 致 宽也可以推算发光物质的温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体力学定性理论", "content": "天体力学定性理论( qualitative theory in celestial mechanics ),根据天体运动的方程来研究天体运动的长时间性态,不是寻求运动方程的解,从而得出天体运动的定性性态而非定量性质的理论。天体力学定性理论的名称也由此而来。N体问题(N≥3)是不可积的,即天体的运动不能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形式。而在数值方法中的截断误差、累积误差和分析方法中级数的收敛性等问题,使得这两种方法不适宜研究时间趋向无穷时天体的运动性态,由此产生了天体力学定性方法,又称天体力学定性理论。这里所说的“长时间”,从理论上讲应该为时间趋向无穷,但在实际问题中,针对不同的具体天体系统,对“长时间”的理解也不一样。如对近地人造天体而言,几个月时间已经很长,但对于大行星,几千年也不能认为是“长时间”。因此,对一些具体天体系统,也可用数值方法来探索天体运动的定性性质。天体力学定性理论主要研究对象为N体或者三体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n\n天体紧密接近时轨道的剧烈变化\n可分为两类问题:一类是碰撞问题,研究碰撞前后轨道的变化。在天体发生碰撞时,天体间的距离趋于零,运动方程(分母中有距离的因子)出现奇点,称为碰撞奇点。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使奇点在运动方程中消去,这种过程称为正规化。研究表明,二体碰撞可正规化,碰撞前后的运动状态类似于弹性碰撞,三体碰撞不能正规化。故在讨论三体问题时,要回避三体碰撞情况。与碰撞奇点相对应的是非碰撞奇点,即天体不发生碰撞,但天体的运动在有限时间内的速度趋向无穷,此时运动方程中也会出现奇点,称为非碰撞奇点。中国的夏志宏用一个五体模型证明了此类奇点的存在性,解决了100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类是俘获和交换问题。若三个天体中有一个天体的轨道原来是双曲线或抛物线轨道(相对于天体的质量中心),它与另两个天体紧密接近后变成为椭圆轨道,这种情形称为俘获;如果另一个天体与此同时从椭圆轨道变成双曲线或抛物线轨道,则称为交换。俘获和交换问题在天体演化研究和人造天体轨道设计中都有重要的作用。\n\n时间趋于无穷时的运动特性\n三体问题在时间趋于无穷时,有16种运动类型。如双曲线型(三体间的距离都与时间成正比地趋于无穷)、抛物线型(三体间的距离与时间的2/3次幂成正比地趋于无穷)、振动型(三体间的距离既没有界限,也不趋向无穷)、双曲–椭圆型(两个天体间的距离是有界的,另一天体同它们的距离则趋于无穷)等。\n\n运动的全局性质\n所谓全局是全部时间范围内,即从负无穷到正无穷。当时间趋于正无穷时,三体问题有16种运动类型;而时间趋于负无穷时,也同样有16种运动类型。因此,从全局来看,时间由负无穷到正无穷时,可组合成162=256种运动类型。\n在有界运动中,对一些特殊轨道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讨论得最多的是周期轨道(轨道是闭曲线)和拟周期轨道(如环面上的运动)。周期解理论是由H.庞加莱等人建立的,为天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卡姆(KAM)定理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拟周期轨道的存在性,由此定理解决了限制性三体问题中三角秤动点的稳定性问题。\n在运动的全局性的研究中,解决了一般三体问题的流形M8的拓扑结构问题;三体运动的可允许区域和禁区问题以及三体相对运动中,一些三体轨道参数的变化范围问题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双折射滤光器", "content": "双折射滤光器( birefringent filter ),由双折射晶体构成的、利用偏振光的干涉作用得到充满视场的单色光的仪器。又称偏振干涉滤光器或李奥滤光器,是李奥和奥曼分别于1933年和1938年独立发明的。主要用于太阳的单色光观测,最常用的双折射滤光器,其透射带半宽在0.1~1埃之间。大多数的工作波长为6563埃。 \n偏振光进入光轴平行于通光表面的双折射晶片后,分成振动方向垂直于晶轴的寻常光和平行于晶轴的非常光。出射时,它们之间具有以波长λ为单位的光程差n=μd/λ。这里d为晶片厚度,μ是双折射率,即寻常光与非常光折射率之差。若再通过一偏振片,两束光就发生干涉。当偏振片的偏振轴平行于入射光的振动方向,且同晶轴成45°时,透射光强度为:τ=cos2nπ。n为整数时,τ有极大值;而当n为半整数时,τ为零。因此,若入射光是白光,便得到明暗相间的透过带。透射率曲线如图1a。图1b和图1c是厚度为2d和4d的晶片与偏振片组合后的透射率曲线。若偏振光相继通过以上三个组合,便得到如图1d所示的相隔较远的狭窄的透射带。将这样的组合增加到足够多(其中每块晶片的厚度都是它前面晶体厚度的2倍)时,可得到足够窄的透射带。带两旁第一个零点之间的波长间隔与最厚一级的相同,透射带极大值之间的波长间隔与最薄一级的相同。这种组合称为李奥Ⅰ型简单级滤光器。图2是其中三个级的组合。\n\n\n\n\n\n\n埃文斯提出将简单滤光器的一个级分成厚度相等的两半。中间夹入另一级,一起放在两正交偏振片之间,如图3所示,图中短线表示晶轴或偏振轴的方向。透过这种组合的光强度为:\n\n\n\n\n\n其中 n p和 n j 分别为中间级和分开级的光程差。这种形式称为分开级 滤光 器。由于两偏振片之间放了两级晶体,所以可比简单 滤光 器省掉约一半数量偏振片,使透射率大为提高。\n另一种索克滤光器由夹在两偏振片之间的若干厚度相等的晶片构成。各相邻晶片的晶轴方向之间的夹角和两端的晶片晶轴与偏振片光轴之间的夹角可以有多种方式来确定。改变索克滤光器中晶片之间的相对方位可使透射极大的位置与透射带轮廓发生变化。由于整个滤光器只用两块偏振片,所以其透射率可比李奥滤光器大为提高。\n若以最薄的晶体级透射带间隔作为标准,在滤光器主极大带两旁总宽度范围内,次级带的总能量大约为主带能量的10%,索克滤光器的要更强一些。\n不同方向的光线通过晶体后出射,有不同的光程差。因此,斜光线通过滤光器所引起的主极大的位移和次级带能量的增加便会限制视场。一般说来,滤光器的可用视场约为1°。李奥将滤光器的一级分成厚度相等的两半,光轴互相正交,中间放一1/2波片,这样的级能扩大视场,称为宽场级。将滤光器中透射带较窄的级改为宽场级,可将其视场扩大到4°左右。\n太阳观测有时要求滤光器的主带位置向紫翼或红翼作小范围的移动。为实现这一要求,现已研制成功在可见光范围内可调到任意波长处的滤光器。双折射物质的μ值与温度有关。因此滤光器需在恒温下工作,以避免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透射带位移。为了减少反射损失和杂散光,所有元件都浸在硅油中。最常用的双折射材料是水晶和冰洲石晶体。"}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体", "content": "双星系统“CH Cyg” 距离地球800光年之外,大图片显示了该双星系统的光学影像,是通过“数字巡天”系统观测到的。小插图是综合钱德拉X射线观测台、哈勃太空望远镜和甚大阵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得来的,其中X光数据呈现红色,光学数据呈现绿色,而射电数据呈现为蓝色。“CH Cyg”是一个双星系统,包含有一颗白矮星和一颗红巨星\n 大螺旋星系(NGC 123) 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其拥有数以万计的蓝色的恒星,散布其间。大片星际气体好似将这片蓝色舞动成漩涡状,而那些不被我们所了解的暗物质,在这种漩涡的外延逃逸\n “Arp 274”星系群 由三个相互作用的星系组成,距离地球4亿光年,位于室女星座,图像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n 天体(汉语拼音:Tianti;英语:Astronomical object),又称星体,指太空中的物体,更广泛的解释就是宇宙中的所有的个体。天体的集聚,从而形成了各种天文状态的研究对象。\n 天体是对宇宙空间物质的真实存在而言的,也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如在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银河系中的恒星、星团、星云、星际物质,以及河外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星系际物质等。通过射电探测手段和空间探测手段所发现的红外源、紫外源、射电源、X射线源和γ射线源,也都是天体。人类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行星际探测器等则被称为人造天体。\n 由于天体不是质点,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天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吸引和自转离心力使得天体的形状和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产生变化,同时也对天体的自转运动产生影响。\n\n目录\n\n1 天体的位置\n2 天体的距离\n3 天体的形状和自转\n4 天体列表\n\n\n天体的位置\n 天体在某一天球坐标系中的坐标,通常指它在赤道坐标系中的坐标(赤经和赤纬)。由于赤道坐标系的基本平面(赤道面)和主点(春分点)因岁差、章动而随时间改变,天体的赤经和赤纬也随之改变。此外,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的天体的坐标也因天体的自行和观测者所在的地球相对于天体的空间运动和位置的不同而不同。\n 天体的位置有如下几种定义:\n\n\n平位置。只考虑岁差运动的赤道面和春分点称为平赤道和平春分点,由它们定义的坐标系称为平赤道坐标系,参考于这一坐标系计量的赤经和赤纬称为平位置。\n\n真位置。进一步考虑相对于平赤道和平春分点作章动的赤道面和春分点称为真赤道和真春分点,由它们定义的坐标系称为真赤道坐标系,参考于这一坐标系计量的赤经和赤纬称为真位置。平位置和真位置均随时间而变化,而与地球的空间运动速度和方向以及与天体的相对位置无关。\n\n视位置。考虑到观测瞬时地球相对于天体的上述空间因素,对天体的真位置改正光行差和视差影响所得的位置称为视位置。视位置相当于观测者在假想无大气的地球上直接测量得到的观测瞬时的赤道坐标。星表中列出的天体位置通常是相对于某一个选定瞬时(称为星表历元)的平位置。要得到观测瞬时的视位置需要加上:\n\n由星表历元到观测瞬时岁差和自行改正。\n\n观测瞬时的章动改正。\n\n观测瞬时的光行差和视差改正。\n\n\n\n\n天体的距离\n 地球上的观测者至天体的空间距离。不同类型的天体距离远近相差十分悬殊,测量的方法也各不相同。\n\n\n太阳系内的天体是最近的一类天体,可用三角测量法测定月球和行星的周日地平视差;并根据天体力学理论进而求得太阳视差。也可用向月球或大行星发射无线电脉冲或向月球发射激光,然后接收从它们表面反射的回波,记录电波往返时刻而直接推算天体距离。\n\n对于太阳系外的较近天体,三角视差法只对离太阳100秒差距范围以内的恒星适用。更远的恒星三角视差太小,无法测定,要用其他方法间接测定其距离。主要有:分析恒星光谱的某些谱线以估计恒星的绝对星等,然后通过恒星的绝对星等与视星等的比较求其距离;分析恒星光谱中星际吸收线强弱来估算恒星的距离;利用目视双星的绕转周期和轨道张角的观测值来推算其距离;通过测定移动星团的辐射点位置以及成员星的自行和视向速度来推算该星团的距离;对于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群恒星根据其自行平均值估计这群星的平均距离;利用银河系较差自转与恒星视向速度有关的原理从视向速度测定值求星群平均距离。\n\n对于太阳系外的远天体测量距离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天琴座RR型变星观测到的视星等值;利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利用球状星团或星系的角直径测定值;利用待测星团的主序星与已知恒星的主序星的比较;利用观测到的新星或超新星的最大视星等;利用观测到的河外星系里亮星的平均视星等;利用观测到的球状星团的累积视星等;利用星系的谱线红移量和哈勃定律等。\n\n\n天体的形状和自转\n 由于天体不是质点,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天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吸引和自转离心力使得天体的形状和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产生变化,同时也对天体的自转运动产生影响。天体的形状和自转理论主要是研究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天体的形状和自转运动的规律。\n 在天体的形状理论中,通常把天体看作不可压缩的流体,讨论天体在均匀或不均匀密度分布情况下自转时的平衡形态及其稳定性问题。目前研究得最深入的是地球的形状理论,建立了平衡形状的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等等地球模型。近年来利用专用于地球测量的人造卫星所得的资料,正在与地面大地测量的结果相配合,以建立更精确的地球模型。天体的自转理论,主要是讨论天体的自转轴在空间和本体内部的移动以及自转速率的变化。其中,地球的自转理论现已讨论得十分详细。地球的自转轴在本体内部的运动形成地极移动;同时,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取向也是变化的。地球自转的速率也在变化,它既有长期变慢,使恒星日的长度每100年约增加1/1000秒左右,又有一些短周期变化和不规则变化。 \n\n天体列表\n\n\n 太阳系\n\n 太阳系外天体\n\n\n 简单天体\n\n 复合天体\n\n 大范围天体\n\n\n\n\n 太阳\n\n 原行星\n\n 行星\n\n 类地行星\n\n 水星\n\n 金星\n\n 地球\n\n 火星\n\n\n\n 类木行星\n\n 木星\n\n 土星\n\n 天王星\n\n 海王星\n\n\n\n 卫星\n\n 地球的卫星\n\n 火星的卫星\n\n 木星的卫星\n\n 土星的卫星\n\n 天王星的卫星\n\n 海王星的卫星\n\n 冥王星的卫星\n\n 阋神星的卫星\n\n 妊神星的卫星\n\n 小行星的卫星\n\n\n\n 矮行星\n\n 谷神星\n\n 类冥矮行星\n\n 冥王星\n\n 阋神星\n\n 鸟神星\n\n 妊神星\n\n\n\n\n\n 海王星内天体\n\n 太阳系小天体\n\n 近地天体\n\n 微行星\n\n 小行星\n\n 双小行星\n\n 三重小行星\n\n 三元小行星\n\n 近地小行星\n\n 地内小行星\n\n 阿莫尔群\n\n 阿波罗群\n\n 阿登群\n\n 阿波希利型小行星\n\n\n\n\n\n 水星轨道穿越小行星\n\n 金星轨道穿越小行星\n\n 地球轨道穿越小行星\n\n 火星轨道穿越小行星\n\n 木星轨道穿越小行星\n\n 土星轨道穿越小行星\n\n 天王星轨道穿越小行星\n\n 海王星轨道穿越小行星\n\n 密接小行星\n\n\n\n 小行星带\n\n 小行星群\n\n 小行星族\n\n\n\n 特洛伊小行星\n\n 地球特洛伊\n\n 火星特洛伊\n\n 木星特洛伊\n\n 土星特洛伊\n\n 海王星特洛伊\n\n\n\n 达摩克小行星\n\n 半人马小行星\n\n\n\n\n\n 海王星外天体\n\n 独立天体\n\n 冰矮星\n\n 冥族小天体\n\n 古柏带\n\n QB1天体\n\n 共振外海王星天体\n\n 1:2共振天体\n\n 2:3共振天体\n\n 2:5共振天体\n\n 3:4共振天体\n\n 3:5共振天体\n\n 3:7共振天体\n\n 4:5共振天体\n\n 4:7共振天体\n\n\n\n 黄道离散天体\n\n\n\n\n\n 欧特云\n\n 彗星\n\n 掠日彗星\n\n 恩克型彗星\n\n 木星族彗星\n\n 哈雷型彗星\n\n 喀戎型彗星\n\n 抛物彗星\n\n 双曲彗星\n\n 周期彗星\n\n 主带彗星\n\n 大彗星\n\n 短周期彗星\n\n 长周期彗星\n\n 无周期彗星\n\n\n\n 一次性彗星\n\n 克鲁兹族彗星\n\n\n\n 流星体\n\n 散乱流星\n\n 火流星\n\n\n\n 流星\n\n 流星雨\n\n 陨石\n\n 玻璃陨石\n\n\n\n 假设存在的太阳系天体\n\n 祝融星\n\n 水内小行星\n\n 忒亚\n\n 反地球\n\n 第五行星\n\n 法厄同星\n\n 行星V\n\n\n\n 第十行星\n\n 假设的海王星外天体\n\n 水星的卫星\n\n 金星的卫星\n\n 地球的其他卫星\n\n 堤喀\n\n 太阳伴星\n\n\n\n\n\n\n\n 行星质量体\n\n 银河系外行星\n\n 系外行星\n\n 热木星\n\n 冷木星\n\n 离心木星\n\n 凌日行星\n\n 星际行星\n\n 流浪行星\n\n 脉冲行星\n\n 冥府行星\n\n 沙漠行星\n\n 海洋行星\n\n 热海王星\n\n 迷你海王星\n\n 超级地球\n\n 无核行星\n\n 氨行星\n\n 碳行星\n\n 铁行星\n\n 太阳系外巨行星\n\n 环联星运转行星\n\n\n\n 系外卫星\n\n 亚恒星\n\n 恒星\n\n 超富金属恒星\n\n 特殊恒星\n\n 钡星\n\n S-型星\n\n 金属线星\n\n Ap和Bp星\n\n CH星\n\n 牧夫座λ型星\n\n 铅星\n\n 汞-锰星\n\n 壳层星\n\n 锝星\n\n\n\n 普通星\n\n 初期恒星体\n\n 原恒星\n\n 前主序星\n\n Be星\n\n 赫比格Ae/Be星\n\n 致密行星状星云Be星\n\n 共生Be星\n\n\n\n 棕矮星\n\n 锂矮星\n\n 甲烷矮星\n\n 次棕矮星\n\n\n\n 按光谱类型画分\n\n 蓝星\n\n 蓝白星\n\n 白星\n\n 黄白星\n\n 黄星\n\n 橙星\n\n 红星\n\n Be星\n\n OB星\n\n 碳星\n\n 沃尔夫-拉叶星\n\n\n\n 按光强度画分\n\n 次矮星\n\n B型次矮星\n\n\n\n 矮星(主序星)\n\n 蓝矮星 (红矮星阶段)\n\n 黄矮星\n\n 橙矮星\n\n 红矮星\n\n\n\n 次巨星\n\n 巨星\n\n 红巨星\n\n 蓝巨星\n\n 黄巨星\n\n\n\n 亮巨星\n\n 超巨星\n\n 红超巨星\n\n 蓝超巨星\n\n 黄超巨星\n\n\n\n 特超巨星\n\n 蓝偏离星\n\n 黄偏离星\n\n 红偏离星\n\n\n\n\n\n 变星\n\n 脉动变星\n\n 米拉变星\n\n 造父变星\n\n 矮造父变星\n\n\n\n 半规则变星\n\n 不规则变星\n\n 室女座W型变星\n\n 天琴座RR型变星\n\n 凤凰座SX型变星\n\n\n\n 爆发变星\n\n 耀星\n\n 高光度蓝变星\n\n 北冕座R型变星\n\n 猎犬座RS型变星\n\n\n\n 激变变星\n\n 发光红新星\n\n 矮新星\n\n 新星\n\n 超新星\n\n Ia超新星\n\n Ib和Ic超新星\n\n II型超新星\n\n 极超新星\n\n 假超新星\n\n 不稳定对超新星\n\n 伽玛射线暴\n\n\n\n\n\n 自转变星\n\n 天龙座BY型变星\n\n 猎犬座α2型变星\n\n 大陵五变星\n\n 天琴座β型变星\n\n 大熊座W型变星\n\n\n\n 猎户型变星\n\n 金牛T星\n\n 猎户FU型变星\n\n\n\n 仙王座β型变星\n\n 金牛座RV型变星\n\n 天鹅座α型变星\n\n\n\n 致密星\n\n 蓝矮星\n\n 白矮星\n\n 黑矮星\n\n 中子星\n\n 磁星\n\n 软伽玛射线复发源\n\n 不规则X射线脉冲星\n\n\n\n 脉冲星\n\n X射线脉冲星\n\n 无线电脉冲星\n\n 毫秒脉冲星\n\n 次毫秒脉冲星\n\n\n\n\n\n\n\n 奇特星\n\n 夸克星\n\n 先子星\n\n Q星\n\n 玻色子星\n\n 电弱星\n\n 孤子星\n\n\n\n 暗能量星\n\n 黑洞\n\n 微型黑洞\n\n 中介质量黑洞\n\n 超大质量黑洞\n\n 恒星黑洞\n\n 太初黑洞\n\n 异常明亮的X射线源\n\n 施瓦西黑洞\n\n R-N黑洞\n\n 克尔黑洞\n\n 转动的黑洞\n\n\n\n 白洞\n\n 虫洞\n\n\n\n 红外星\n\n\n\n\n\n 行星系\n\n 多行星系外行星系统\n\n 双行星\n\n 次恒星行星系统\n\n\n\n 恒星系统\n\n 聚星\n\n 联星\n\n 光学双星\n\n 目视双星\n\n 天测双星\n\n 分光双星\n\n 食双星\n\n 不接双星\n\n 半接双星\n\n 相接双星\n\n 速逃星\n\n 密近双星\n\n X射线联星\n\n Be X射线联星\n\n X射线源\n\n X射线暴\n\n\n\n 密接联星\n\n\n\n 双星\n\n 联星系统\n\n 三星\n\n 三合星\n\n\n\n 恒星群\n\n 星协\n\n OB星协\n\n T星协\n\n R星协\n\n\n\n 星团\n\n 疏散星团\n\n 球状星团\n\n 超星团\n\n\n\n 星座\n\n 黄道星座\n\n 星座家族\n\n\n\n 中国星座\n\n 三垣\n\n 紫微垣\n\n 太微垣\n\n 天市垣\n\n\n\n 四象\n\n 七政\n\n 二十八宿\n\n\n\n\n\n\n\n 星群\n\n 移动星群\n\n 小星群\n\n\n\n 星族\n\n 星盘星族\n\n 第一星族\n\n 第二星族\n\n 第三星族\n\n 金属量\n\n\n\n 星系\n\n 以形状区分\n\n 旋涡星系\n\n 棒旋星系\n\n 中间螺旋星系\n\n 无棒螺旋星系\n\n 透镜状星系\n\n 无棒透镜星系\n\n 棒透镜星系\n\n 椭圆星系\n\n 环状星系\n\n 螺旋星系\n\n 宏观螺旋星系\n\n 絮结螺旋星系\n\n 不规则星系\n\n D型星系\n\n cD型星系\n\n\n\n 以大小区分\n\n 矮星系\n\n 矮椭圆星系\n\n 矮椭球星系\n\n 矮螺旋星系\n\n 矮不规则星系\n\n\n\n 巨椭圆星系\n\n 超致密星系\n\n\n\n 活跃星系\n\n 活动星系核\n\n 低电离核发射线区\n\n 赛弗特星系\n\n 电波星系\n\n 类星体\n\n 微类星体\n\n\n\n 窄线X射线星系\n\n 星爆星系\n\n 重力透镜星系\n\n 暗弱蓝星系\n\n 亮红外星系\n\n 超亮红外星系\n\n 沃夫-瑞叶星星系\n\n 蓝致密矮星系\n\n\n\n 射电噪类星体\n\n 耀变体\n\n 光学剧变类星体\n\n 蝎虎座BL型天体\n\n\n\n 电波星系\n\n N星系\n\n 兹威基星系\n\n 高偏振类星体\n\n 低光度活跃星系核\n\n 热星体\n\n\n\n 卫星星系\n\n 特殊星系\n\n 环星系\n\n 交互作用星系\n\n 西佛星系\n\n 系外星系\n\n 核球\n\n 双星系系统\n\n\n\n 星系群\n\n 星系云\n\n 星系团\n\n 球状星系团\n\n 疏散星系团\n\n\n\n 超星系团\n\n 星流\n\n 天球坐标系统\n\n 地平坐标系统\n\n 赤道坐标系统\n\n 黄道坐标系统\n\n 银河坐标系统\n\n 超星系坐标系统\n\n\n\n 大尺度结构\n\n 大尺度纤维状结构\n\n 长城 (天文学)\n\n 空洞 (天文学)\n\n\n\n\n\n 宇宙\n\n 可观测宇宙\n\n 平行宇宙\n\n 拱星物质(星周物质)\n\n 尘埃盘\n\n 行星际物质\n\n 终端震波\n\n 日鞘\n\n 日球层顶\n\n 弓形震波\n\n 希尔球\n\n 星周盘\n\n 主星周盘\n\n 联星周盘\n\n 原行星盘\n\n 吸积盘\n\n 岩屑盘\n\n 残骸盘\n\n 原恒星盘\n\n\n\n\n\n 深空天体\n\n 梅西耶天体\n\n IC天体\n\n NGC天体\n\n\n\n 原行星云\n\n 恒星云\n\n 星际物质\n\n 电浆体\n\n 宇宙尘\n\n 星际尘埃\n\n 恒星气流\n\n\n\n 星风\n\n 星风泡\n\n\n\n 星流\n\n 星云\n\n 恒星云\n\n 行星状星云\n\n 新星残骸\n\n 超新星残骸\n\n 弥漫星云(发光星云)\n\n 发射星云\n\n 反射星云\n\n 电离氢区\n\n\n\n\n\n 星际云\n\n 暗星云\n\n 分子云\n\n 巨分子云\n\n 包克球\n\n 红外线卷云\n\n\n\n\n\n\n\n 星系晕\n\n 星系椭球体\n\n 星系冕\n\n 古尔德带\n\n 本星系泡\n\n 本星际云\n\n 星系际介质\n\n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n\n 宇宙红外线背景辐射\n\n ΛCDM模型\n\n 暗能量\n\n 暗物质\n\n 大质量致密晕天体\n\n 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n\n\n\n 重力奇异点\n\n 裸奇异点"}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银河系磁场", "content": "银河系磁场( galactic magnetic field ),银河系(和其他星系)广阔的星际空间存在的非常弱而复杂的磁场系统。\n\n\n\n\n\n由星光偏振、宇宙线、银河背景射电辐射等可粗略估计银河系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但比较准确的测定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自脉冲星和其他河外射电源辐射偏振面的旋转,即法拉第旋转,以及中性氢21厘米谱线的塞曼分裂。法拉第旋转测量得到的是辐射源和观测者之间的磁化等离子体的磁场的平均值;中性氢21厘米谱线的塞曼分裂测量得到的是视线方向的中性氢区(HI区)的磁场。银河系磁场分为有序的大尺度成分和无序的小尺度成分。有序成分由法拉第旋转测得,强度在太阳附近约为0.2纳特,在银心距4.5千秒差距(kpc)处约为0.6纳特。在太阳半径以外,磁场指向银河系旋转方向,在太阳半径以内约500秒差距处,磁场指向逆转,在银心距约5.5千秒差距处又再次逆转。无序成分由银河系同步辐射估计,强度从银心向外逐渐降低,在0.5倍太阳半径处约1纳特,在太阳半径处约0.6纳特,在2倍太阳半径处约0.3纳特。有证据表明,分子云中的磁场强度高于密度较低的星际空间,如21厘米辐射的偏振研究显示,猎户座B星云内磁场强度高达6纳特。大样本旋涡星系统计表明,其磁场强度平均约为1纳特。 \n银河系中广泛分布的脉冲星是探测银河系气体盘中大尺度磁场的唯一示踪天体。观测的脉冲星法拉第旋率统计显示,银河系中大尺度磁场的方向是沿着已知的4个旋臂的。在不同旋臂之间,磁场方向会系统地反向。图中圆圈、圆点、方块、方框等标记为脉冲量旋转量"}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地球自转", "content": "地球自转(汉语拼音:Diqiu Zizhuan;英语:rotation of the Earth),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n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n\n自转速度的变化\n 20世纪初以后,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人们已经发现的地球自转速度有以下3种变化:\n ① 长期减慢。这种变化使日的长度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2000 年来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n ②周期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从天文测时的分析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春天变慢,秋天变快,此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n ③不规则变化。地球自转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其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研究。\n\n地球自转轴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n 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上的位置是经常在变动的,这种变动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1765年L.欧拉证明,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刚体地球的自转轴将围绕形状轴作自由摆动 , 周期为 305 恒星日 。1888年人们才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证实了极移的存在。1891年美国的S.C.张德勒进一步指出,极移包括两种主要周期成分:一种是周期约14个月的自由摆动,又称张德勒摆动;另一种是周期为12个月的受迫摆动。\n 实际观测到的张德勒摆动就是欧拉所预言的自由摆动 。但因地球不是一个绝对刚体,所以张德勒摆动的周期比欧拉所预言的周期约长40%。张德勒摆动的振幅大约在0.06″~0.25″之间缓慢变化 ,其周期的变化范围约为410~440天。极移的另一种主要成分是周年受迫摆动,其振幅约为0.09″,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主要由于大气和两极冰雪的季节性变化所引起。\n 将极移中的周期成分除去以后,可以得到长期极移。长期极移的平均速度约为0.003″/年,方向大致在西经70°左右。\n\n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运动\n 地球的极半径约比赤道半径短1/300,同时地球自转的赤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白道面 , 这三者并不在 一个平面内。由于这些因素,在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作用下,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产生了复杂的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岁差和章动。岁差运动表现为地球自转轴围绕黄道轴旋转,在空间描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需 2.6万年。章动是叠加在岁差运动上的许多复杂的周期运动。"}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中国古代日食观测", "content": "中国古代日食观测( ancient eclipse observations in China ),古代的日食观测是指十七世纪经典天文学诞生以前所进行的日食观测和记录。世界文明古国无论是巴比伦和埃及还是中国,对日食的观测和预报都极为重视。\n一般认为,世界上最古的日食记录是中国《尚书·胤征》篇中记载的夏朝仲康王时代的一次日食。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这次日食做过探讨,有的把这次日食发生的年代推算在公元前2165年,有的则推算在公元前1948年,相差颇远。由于对这条记录的真伪和内容解释有不同的看法,同时也涉及中国上古年代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还没有公认的结论。\n\n 甲骨日食记录\n然而,对于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却是公认的。例如《殷契佚存》第347片记载:“癸酉贞:日夕有食,佳若?癸酉贞:日夕有食,非若?”意思是说:癸酉日占,黄昏有日食,是吉利的吗?癸酉日占,黄昏有日食,是不吉利的吗?关于这次日食,虽然由于各研究者推算方法不同,所求得的发生日期不同,但大多认为发生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比起巴比伦的可靠的日食记录仍要早一些。 \n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即有完整的日食记录。虽然有些历史时期,战乱频仍,史志散佚,但总的来说,大量日食记录仍妥善地保存下来。据中国天文史家朱文鑫初步统计,从春秋到清初,载入正史的日食记录共916条。近年来,中国有关单位正在联合普查地方志中的日食记录,重新编制古代日食记录表。英国天文学史家R.R.牛顿系统地考证过东西方的古代日食记录,编写成《古代天文观测》一书。\n古代日食记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从科学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古代日食记录很可能保存着人类发现太阳外层大气结构的一些宝贵信息。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这些记录颇为重视,有的利用日全食时对太阳外层大气发光情况的记载来推测当时太阳活动的盛衰,以探讨太阳活动的规律。\n根据现代天体力学理论,月球轨道运动和地球轨道运动都有微小的长期的加速项存在。地球轨道运动的长期加速又和地球自转的长期加速有密切关系,因此也和日长(每昼夜长度)的变化有关。日长大约每世纪增加1~2毫秒。这样,经过二十个世纪积累的时差可达两个多小时。在公元前发生的日食,其实际发生时刻同根据引力理论推算所得的发生时刻相比较,要差几小时。同时日食实际发生地点同推算所得的发生地点在经度上会相差几十度。因此利用古代日食的发生时刻和地点的记录,就可以推算出月球和地球轨道运动的加速度。美国天文学家福塞林哈姆在二十世纪初首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为运用古代日食资料解决现代天文课题开拓了道路。利用古代日食记录,同推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还有可能解决上古年代学和古代历法中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耀斑", "content": "耀斑(汉语拼音:Yaoban;英语:Solar flares),在太阳大气(很可能在色球-日冕过渡层) 中非常集中的能量突然释放以及而后物质运动和温度逐渐衰减的过程。倾向认为它是色球-日冕不稳定性的次级效应 。耀斑常出现在磁场梯度大、结构复杂及具有高应力和不稳定磁场位形的活动区中。存在这些条件的标志有:出现反常极性的双极场;老活动区中或其附近长出新的磁场;Ha谱斑大且亮;代表磁场中性线的暗条走向曲折及暗条突然膨胀或消失等等。有时在同一个活动区可能发生几次耀斑。一般把增亮面积超过3亿平方千米的称为耀斑 ,而面积小于3亿平方千米的则叫亚耀斑。与耀斑有关的光学现象有:耀斑前暗条激活、冲浪、喷焰、爆发日珥和环状日珥等。与耀斑共生或由耀斑引起的现象包括太阳紫外线、软X射线、硬X射线、γ射线和射电波段的爆发;各种高能粒子(质子、电子、中子)辐射的突然增强;磁暴、突然电离层扰动、极光、极冠吸收等地球物理效应。"}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复合线", "content": "复合线( recombination line ),在气体星云和其他一些天体的光谱中出现的氢、氦等元素的容许谱线(见禁线)的发射线。以氢为例,在气体星云中,物质密度和辐射密度都很低,物态偏离热动平衡状态很大。在这种情形下,绝大部分中性氢原子处于基态,而处于激发态原子则很少。因此,星云对赖曼系和赖曼连续区的辐射不透明,而对辅线系(巴耳末系、帕邢系等等)的辐射完全透明。氢原子可以吸收一个属于赖曼连续区辐射的光子而电离,形成自由电子和质子。自由电子运动一段时间后又会被某个质子俘获。电子和质子复合形成中性氢原子的过程可能有两种方式:①电子直接复合到基态;②电子复合到某一激发态。在第一种情形下,释放出一个属于赖曼连续区的光子。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次电离,一切又从头开始。在第二种情形下,电子将向下级联跃迁,并最终落在基态,同时释放出属于辅线系的光子。星云对辅线系的辐射完全透明,能被观测到。因为氢的辅线系谱线是在自由电子复合且级联跃迁至基态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称为复合线。"}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亚矮星", "content": "亚矮星( subdwarf ),比主序星稍暗的一类恒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W.S.亚当斯进行恒星光谱分析时,发现了几颗金属线很弱的恒星。他根据金属线的强度,证认为A型星,但因其绝对星等比通常的A型星暗几个星等,因此称为亚矮星。与同类光谱型的主序星相比,亚矮星的半径小一些,因此光度也暗一些。亚矮星在赫罗图中构成一个单独的序列,叫作亚矮星序。亚矮星序恰好位于主星序(也称作矮星序)的下面,光度级为Ⅵ。亚矮星的化学成分与主序星颇为不同,一般说来金属含量很低,只相当于普通恒星的1%左右,因此可以称为贫金属星。W.S.亚当斯发现的几颗A型亚矮星,有效温度实际上与G型星近似,只是由于金属含量低才被证认为A型星。目前认为,处于主序星和白矮星之间的O型和B型亚矮星,属于恒星的演化晚期,正在向白矮星过渡。亚矮星主要是属于中介星族Ⅱ。"}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银河系模型", "content": "银河系模型( galactic model ),从总体上研究银河系质量分布和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式。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包括恒星和星际物质等)系统,结构复杂,各个区域的特性参差不齐。为了从总体上研究银河系的物理性质、力学结构和演化,需要把银河系的结构加以简化,不考虑局部细节,以便建立统一的物理量分布的银河系模型。银河系模型不同于真实的银河系,它只是为研究方便而采取的模拟手段。银河系模型主要研究银河系的质量分布。一般只考虑引力,不考虑旋涡结构(因为旋臂的引力场只占银河系总引力场的百分之几),同时还假定引力场是平滑变化的,局部的不规则性是可以忽略的,而且自转是对称的。这样可以避免许多数学上的困难。一般说来,要建立银河系平滑变化的质量分布模型,必须以某种形式的速度分布或密度分布为根据,并且需要选定若干参数。根据观测资料,可以认为银河系质量大体上按椭球分布。对不同的天体群(例如不同星族)可以分别建立各自的质量分布模型。\n近年来,观测方法不断更新,观测资料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在理论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除了建立质量分布模型外,还可以探讨星系的空间结构和建立运动学模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国际时间局", "content": "国际时间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 l'Heure),国际性的时间服务机构。1912年10月在巴黎由法国经度局组织的国际会议上提议成立,1922年开始活动,总部设于巴黎。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和处理世界上各天文台的测时测纬结果,提供精确的世界时和地极坐标值;主持天文台的国际经度联测,提出其经度采用值;收集和处理全世界原子钟的比对和时号发播资料,提供国际原子时和协调世界时的各种资料;建立并维持一个全球自洽和稳定的参考坐标系;开展关于世界时和极移测量和处理以及地球自转理论的研究等。它通过定期出版各种报告向全世界发播资料。1988年起改组,它的业务活动分别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和国际计量局承担。"}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热辐射和非热辐射", "content": "热辐射和非热辐射( thermal radiation and nonthermal radiation ),如果辐射源(等离子体、中性气体云等)处于热动平衡或局部热动平衡状态,即系统内质点(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的能量分布可以用一定温度下的玻耳兹曼分布律表示,则其辐射称为热辐射;反之,如果辐射源中质点远离热动平衡分布,则其辐射称为非热辐射。近年发现的许多新型天体,如类星体、中子星、星际分子射电源、X射线源、γ射线源等,它们的辐射谱形、偏振状态、光变特性等与热辐射有明显区别,因此,非热辐射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例如,类星体和射电星系所以能发射有偏振特性的幂律型射电谱,普遍认为是由远离热动平衡分布的相对论性电子在外磁场中的同步加速辐射所造成的。又如强的分子射电谱线,一般认为是来自天体微波激射源放大作用。实现这种辐射机制的条件是“粒子数反转”,要求分子的能级分布远离平衡分布,即处于高能级上的分子数多于低能级上的分子数。对于太阳的Ⅱ型及Ⅲ型射电爆发(见太阳射电爆发),可用相对论性电子在等离子体中穿行时的切连科夫辐射说明。由这一效应产生的等离子体波,将会部分转化为射电辐射。至于相对论性电子的逆康普顿散射,则是产生γ射线的一种重要的非热辐射机制。"}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相对论宇宙学", "content": "相对论宇宙学( relativistic cosmology ),在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和相对论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宇宙理论。它的一些基本结论都是根据所谓宇宙学原理(即宇宙物质在大尺度上具有均匀各向同性)的假定而推得的。在这种宇宙理论中,空间各点的曲率处处相同,但弯曲程度可以随时间变化(不改变其正负号)。其中正曲率(空间曲率署符k=+1)对应于一个没有边界、但体积有限的闭合宇宙;零曲率(k=0)对应于一个平直的开放宇宙;负曲率(k=-1)则对应于一个双曲型的开放宇宙。宇宙的膨胀或收缩运动在所有方向上是一样的,它可以由度规公式中的宇宙标度因子R=R(t)来描述。R随宇宙时t的相对变化率就是哈勃常数,即H=凟/R。知道了R随时间的变化,也就知道了宇宙的历史和发展趋向。假定星系可以设想为均匀而静止地分布在整个空间中,那么就可用理想流体的能量-动量张量来描述它们。这时,根据引力场方程,就能推出均匀各向同性宇宙学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n\n\n\n\n\n\n式中 G为引力常数。给定物态方程的压力 p= p( ρ),可求得函数 R( t),详细分析 R( t)的性质,就得到各种典型的 相对论 宇宙模型。"}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中微子天文学", "content": "中微子天文学( Neutrino astronomy ),研究天体条件下产生的中微子及其反映出的物理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有:探测来自地球大气、太阳、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以及高能中微子源,研究恒星的结构和演化、宇宙中非常高能粒子的起源、宇宙的物质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微子物理的最基本问题——中微子质量和中微子振荡问题。\n中微子不带电,只参与弱相互作用,不受任何磁场和电场的影响,具有极强的穿透物质的能力,所以能反映发生在天体最核心部位的物理过程,也因此造成了探测的极大困难。中微子在核反应中会大量产生,从而充满了整个宇宙,有非常高的通量,每秒钟都会有几万亿个中微子穿过人体,为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中微子源。\n\n目录\n\n1 重要研究历史\n2 中微子及其产生\n\n2.1 β衰变和电子俘获\n2.2 中微子对产生,尤卡过程\n2.3 中微子对产生的其他过程\n2.4 μ子、τ子的衰变\n2.5 π、μ的中微子过程\n\n\n3 宇宙中的中微子源\n\n3.1 弥漫中微子背景\n3.2 太阳中微子\n3.3 引力塌缩型的超新星爆发与中微子暴\n3.4 高能中微子源\n\n\n4 中微子的相互作用及探测方法\n\n4.1 中微子俘获\n4.2 中微子散射(水切伦柯夫光方法)\n4.3 深度非弹性散射[中性流(N C)和电荷流(C C)反应]\n\n\n5 中微子天文学的成果与展望\n\n5.1 太阳中微子的探测(中微子的混合)\n5.2 超新星1987A\n5.3 高能中微子天文学\n\n\n\n\n重要研究历史\n中微子是核作用的产物,1930年W.泡利为解释β衰变能谱的连续性,从能量守恒定律的需要出发,假设在原子核中存在一种电中性的微小粒子与放出电子同时发出,并带走一部分能量。1933年E.费米首次把这种中性粒子命名为中微子,提出原子核中子衰变成质子的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的β衰变理论。1956年F.莱因斯和C.L.科恩首次在反应堆旁观测到了(电子)反中微子。1962年L.M.莱德曼、M.施瓦茨、J.施泰因贝格尔用加速器产生中微子束的方法发现了μ中微子。这两项工作分别获1995年、198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年R.戴维斯开创了太阳中微子天文学,他的小组用氯实验测量太阳中微子,发现了太阳中微子缺失现象(见太阳)。1967年B.彭特考沃提出中微子振荡的设想。1987年以小柴昌俊为首的小组在日本神冈的水实验测到了来自超新星1987A的中微子暴,确认了热核反应作为太阳主要能源的理论及太阳中微子的存在。1998年超级神冈实验首次给出了中微子振荡的证据。2002年以后SNO重水实验确认了太阳标准模型和中微子味道改变现象以及中微子有质量的重要结论,建议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因此而需要改变。2002年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因在中微子天文方面的开创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n\n中微子及其产生\n已知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包括12种基本粒子:6种夸克和6种轻子,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反粒子。6种轻子可分成三代,分别是电子、电子中微子(e,νe),μ子、μ中微子(μ,νμ),τ子和τ中微子(τ,ντ),加上它们各自的反粒子。每一代分别有两种夸克与其构成一族,如第一族由可组成中子和质子的(u,d)夸克,与电子、电子中微子构成。粒子物理中把三种中微子称作中微子的三种味道,研究其共性时统称中微子,其中νe和νu有相同的物理特性,许多反应式中这两代轻子的符号可以互换。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中,中微子被认为是没有质量的。现知中微子有质量,至少电子中微子的质量小于1电子伏;中微子在传播过程中可改变味道,但不改变它们总的通量。天体条件下产生中微子的基本过程有以下几种。 \n\nβ衰变和电子俘获\n基于质子(p)和中子(n)弱相互作用理论的中微子产生:n咱 p+e-+νe (1)p咱 n+e++νe (2)轻子和它的中微子产物总是一正一反地同时出现。在放射性物质的β衰变中,产生电子的β-衰变,同时发射反电子中微子;产生正电子的β+衰变,同时发射电子中微子:β-衰变:(Z,A↠ (Z+1,A)+e-+νeβ+衰变:(Z,A)↠ (Z-1,A)+e++νeZ、A为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发生哪一种过程取决于初态原子核的质量必须大于终态原子核的质量。原子核对β+衰变不稳定时,β+发射可由俘获一个外层电子代替。恒星内部的电子能量足够高时,也会产生电子俘获过程,(Z,A)+e-↠ (Z-1,A)+νe。恒星内部连续不断的电子俘获又被称作中子化过程,其间产生大量的电子中微子,最终会使原子核变成一个大中子,所以电子俘获是恒星演化、中子星形成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过程。\n\n中微子对产生,尤卡过程\n原子核的质量数为奇数时,在一类退化气体中,原子核(中子)会俘获一个电子而形成一个不稳定原子核,该原子核又经(质子的)β-衰变放出一个电子,如此交替。结果是电子损失能量,被一对正反电子中微子带走,这两种反应混合和交替的过程称作尤卡过程。原子核如果处于一个统计平衡态,便会连续不断地消耗电子能量和产生中微子对。中微子对产生可影响恒星的演化率和反应的能损率。在有丰富的自由质子和中子的高温区域,电子、正电子的俘获过程和衰变过程变得十分活跃和重要。\n\n中微子对产生的其他过程\n恒星演化的晚期,中微子对发射急剧加速,迅速地带走恒星内核的能量。高温(108~109℃)和高密度区(103~109克/厘米3)主要的过程有:正负电子对湮没产生中微子对;光子和电子碰撞(光中微子过程)产生电子和中微子对;光子在等离子体气体中传播生成电子空穴对,而后衰变发射中微子对。这些反应中哪个更重要,主要由反应区的密度决定。此外,光子和光子碰撞、电子和离子的作用或它们的轫致辐射也可产生中微子对。\n\nμ子、τ子的衰变\nμ子的寿命为2×10−6秒,一个负电荷μ子可衰变为一个μ中微子、一个电子和反电子中微子对。τ子是质量最重的轻子,寿命仅为3×10−13秒,一个τ子可衰变为一个τ中微子、一个电子和反电子中微子对(或μ子、反μ中微子对)。τ子不能在天然核反应中产生,至今尚未发现能够直接产生τ中微子的天体物理过程。\n\nπ、μ的中微子过程\n恒星温度超过1 000亿度的区域,会创生正负π介子对和正负μ子对,随后会产生π、μ衰变而发射电子中微子对和μ中微子对。这对高度演化的重质量星可能是重要的冷却机制。高能宇宙线和核子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带正、负电的和中性的π介子,带电的π很快会衰变成μ子和μ中微子,去掉产生π的中间过程便有相同于(1)式、(2)式的反应形式,再经过μ子衰变,一次核作用会产生一对正反μ中微子和一个电子(和中微子)轻子对。反应式为: p—Ħ n+π+—Ħ μ+μ++νμ—Ħ n+e++νe+νμ+νμ (3) nß p+π-—ß p+μ-+νμ—ß p+e-+νe+νμ+νμ (4)高能宇宙线核子轰击地球大气,产生能量在千兆电子伏以上的大气中微子,并有νμ、νe数目比≥2。\n\n宇宙中的中微子源\n主要有以下几种。\n\n弥漫中微子背景\n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在大爆炸时会产生惊人数量的中微子,因为不易发生相互作用而残留至今。流量应当与微波背景一样丰富,预期每立方厘米有114个中微子,而且由于银河系的引力拽拉使其慢化,在地球附近会因浓缩而数目更多。中微子有质量,不会大于45电子伏,按现在的对中微子质量小于一个电子伏的认识,中微子背景的总质量粗略地等效于宇宙中所有可见恒星的质量总数。但由于能量很低,作用概率太小,至今无法探测。\n\n太阳中微子\n太阳中微子都是电子中微子,能量最高不超过20兆电子伏。对地球而言,太阳是最近的恒星,也是最强的中微子源,在地球上的总流量为每平方厘米650亿个。恒星演化理论提出太阳中心存在持续进行的热核聚变反应(见太阳)。按照具体的产生过程,对太阳中微子进行了分类命名,如pp中微子、铍–7中微子,硼–8中微子等。巴克尔等对太阳中微子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建立了标准太阳模型(SSM),经过30多年的研究,对pp中微子强度的估计精度已可准确到1%,并从日震测量结果等其他方面找到旁证,说明计算是正确的。太阳中微子可使人们直接了解太阳内核的结构和演化过程。\n\n引力塌缩型的超新星爆发与中微子暴\n恒星演化晚期,恒星核心部分通过逐级热核反应,一直进行到合成铁,此时核燃料用尽,核反应变缓直至中止,强大的引力使原子核的中子化过程加剧,而放射出大量中微子。强大的中微子束会产生足够大的压力,将恒星外壳吹散而形成猛烈的超新星爆发,并在爆发的最初几秒钟内产生中微子暴,被吹散的外壳形成星云状的超新星遗迹,中子化的核心留下来形成中子星。这类中微子的能量基本上在几十兆电子伏量级。\n\n高能中微子源\n宇宙中的一些高能天体可产生高能中微子,如活动星系核、宇宙距离的γ射线暴发射体等。至今还不能清楚地解释能量高到银河系的尺度容不下的宇宙线是如何产生和加速的,而把宇宙线核子加速到很高能量,如在1亿亿电子伏以上的五个数量级内,必定会因π、μ的中微子过程而产生高能中微子。能量在几百亿电子伏以上的高能中微子的源将直接与非常高能的宇宙线的源相关联。\n\n中微子的相互作用及探测方法\n主要有三类。\n\n中微子俘获\n基于轻子相互作用原理,把(1)式和(2)式右侧的中微子取“反”,移至反应式左侧,即是中微子俘获过程,有时也称为中微子吸收。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用的是质子反中微子俘获。研究太阳中微子的放射化学实验,即著名的氯实验和镓实验,基于后一个基本原理。同理,μ中微子的俘获反应产生μ子。中微子俘获的作用截面非常小,与中微子能量的平方成正比,如对1兆电子伏的中微子,量级为每核子10−44厘米2。能量更低的中微子,作用概率会小得更多;而对1 000兆电子伏的μ中微子,作用概率可增加100万倍,约10−38厘米2。当中微子能量达到1015以上时,地球的对中微子的吸收作用十分明显而变的不透明,产生的μ子与中微子的方向非常接近。\n\n中微子散射(水切伦柯夫光方法)\n中微子和电子的弹性散射(称为νe散射)在中微子探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散射有很强的方向关联,电子中微子与电子的散射比μ、τ中微子与电子的散射作用率高,占测到的中微子总强度的87%。中微子俘获反应在高能时也可看作类弹性散射过程,测量由此产生的高能电子或μ子的切伦柯夫光是研究大气中微子和探测高能中微子源的主要方法。\n\n深度非弹性散射[中性流(N C)和电荷流(C C)反应]\n高能中微子轰击原子核(N)会产生深度非弹性散射。中性流作用不改变反应前后的成分,三种中微子有相同的作用概率。利用测量中子俘获能(6.25兆电子伏)可测中微子的总强度;电荷流过程只和电子中微子有关,测量出射电子的切伦柯夫光和能谱,可知电子中微子的强度。\n\n中微子天文学的成果与展望\n有以下几个方面。\n\n太阳中微子的探测(中微子的混合)\n戴维斯是太阳中微子测量的先驱者,他的氯实验用的反应是:37Cl+νe咱 37Ar+e-,37Ar是半衰期为35天的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用了一个615吨乙氯乙烯液体的大容器,放在美国胡姆斯塔克1 500米深的矿井中进行,平均每2.17天才能产生一个37Ar原子,可测铍–7中微子和硼–8中微子。戴维斯从约1030个氯原子分离出1个氩原子并对其计数,1968年报道第一批数据时提出了太阳中微子缺失的问题,以后用30年的时间共探测到2 200个中微子,得到的太阳中微子流量是标准太阳模型(SSM)计算值的1/3。1990年开始的镓实验中,俄罗斯的科学家用了60吨镓,意大利的科学家用了30吨氯化镓,同时测量氩和锗可探测pp中微子、铍–7中微子和硼–8中微子。得到的太阳中微子通量是0.55 SSM。\n日本的神冈(KAM II)和超级神冈实验(SK)分别用了3千吨水和5万吨水,反应阈能在6~7兆电子伏左右,利用νe散射的水切伦柯夫辐射方法可测量硼–8太阳中微子、千兆电子伏的大气中微子和天体的高能中微子。SK的灵敏度提高到每1万亿个中微子可测到1个,每天可测16.5个中微子,并有测量能量和辨别中微子方向的能力。这两个实验直接测到了从太阳方向上来的中微子,证实了太阳中微子的存在和热核反应理论,测到的通量为0.465 SSM(图1、图2)。 \n\n\n\n图1 超级神冈中微子实验全景示意图 \n\n图2 超级神冈中微子实验装置内部检测照片(取自东京大学宇宙线所神冈观测站)\n\n\n实验的结果说明,太阳中微子的通量到达地球时确实偏少,而太阳标准模型是正确的,可能的解释是太阳中微子变了味。1999年开始的SNO实验,阈能5兆电子伏,利用1 200吨重水测量NC和CC反应,考察硼–8中微子的流量。结果表明,用电荷流(CC)测得的电子中微子通量比中性流(NC)测得的总中微子通量小,比SK测到的弹性散射中微子通量也小,而且NC总通量与SSM预言的结果吻合,由此推出了μ中微子、τ中微子通量的和,说明一部分太阳中微子在到达地球前改变了味道,这一现象被称作中微子混合,亦即中微子振荡。 \n太阳中微子天文学今后的研究方向是:精确测量pp中微子,铍–7中微子,以及用一个实验的结果代替用多个实验组合的结果获得结论。\n\n超新星1987A\n1987年2月23日格林尼治时间凌晨7时35分35.2秒开始,超级神冈和美国的IMB实验同时探测到来自超新星1987A的中微子暴,SK在12秒内共探测到12个中微子,包括第一秒内6个,第二秒内3个。两个半小时后,天文学家在南天观测到超新星的可见光爆发,来自距离17万光年的大麦哲伦星云,明亮到用肉眼可以看到。有11个中微子的能量在20兆电子伏以下,估计在爆发源处的最初几秒钟内有1058个中微子产生,总的能量释放3×1046焦,几千倍于太阳在它整个生命期总的能量释放,可见光部分只占中微子能量的1‰。超新星1987A是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个观测到的太阳系外的中微子源,所以也有的天文学家把这一观测作为中微子天文学的开端。\n\n高能中微子天文学\n测量高能中微子源,虽已有多个实验,至今都因规模小而未得正结果。大多集中于1012~1015电子伏能区,方法是深水中建立1立方千米体积的探测器,用地球作过滤器以消除本底,用水切伦柯夫辐射法测量穿过地球的中微子的能量和方向。把许多大面积光电倍增管串接成几百米至1 000米长的探测器,在深海或冰层中放上许多串探测器覆盖一定的面积,便构成高能中微子望远镜。继南极μ子和中微子探测器阵列(AMANDA)实验,规模最大的是2004年开始建造的冰下中微子实验(Ice Cube),要把4 800只光电倍增管放在透明的压力球内,做成80串1 000米长的探测器,用高压热水在冰层上打洞,把每一串探测器放入1.4~2.4千米深处,覆盖面积1平方千米,测量从北半球入射的中微子。对于1017~1020电子伏的极高能中微子,虽不能穿透地球,可测量由于电荷和中性流作用产生的次级μ子和τ子。高能中微子源和中微子暴源的寻找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微子天文学的研究重点。"}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回旋加速辐射", "content": "回旋加速辐射( cyclotron radiation ),非相对论性电子(速度远小于光速的电子)在外磁场中沿圆轨道或螺旋轨道运动时所产生的辐射。这种辐射的特点是:①辐射功率远小于同步加速辐射。②单色性很强,辐射具有线状谱,谱线频率等于电子绕磁场运动的回旋频率 (其中 B为磁场强度, e与 m 0分别为电子的电荷与静止质量, c为光速),其他谐频成分都极微弱。③ 辐射大体上各向同性。④具有偏振特性,以圆轨道电子为例,沿轨道平面的任一方向, 辐射是线偏振。垂直于轨道的方向上, 辐射是圆偏振;其他方向上, 辐射是椭圆偏振。这种 辐射机制可用来说明太阳 耀斑、 白矮星的光学 辐射以及 中子星的X射线的线状发射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色温度", "content": "色温度(汉语拼音:Se Wendu;英语:Color Temperature),如果某一温度的绝对黑体与实际物体在某两个波长的光谱辐出度之比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色温度。又称比色温度。由于实际物体的光谱发射率可能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也可能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加,或近似地与波长无关(光谱发射率与波长无关且小于1的物体称为灰体,绝对灰体并不存在),因此,物体的色温度可以大于,小于或近似等于它的真实温度。测量物体色温度的仪器是比色高温计。对于绝对黑体,由于其光谱发射率和总发射率都等于1,故黑体的亮温度、色温度以及辐射温度同它的真实温度是完全一致的。见热辐射,黑体辐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摄动理论", "content": "摄动理论( perturbation theory ),研究确定摄动的大小和变化规律的理论和方法。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沿二体问题的轨道运行时,因受到其他天体的吸引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天体的运动会偏离原来的轨道。这种偏离的现象称为摄动。对于摄动,在数学上可以通过分析方法和数值方法两种不同途径来研究。这两种方法相应地在摄动理论中形成了普遍摄动和特殊摄动两个分支。摄动理论不仅是研究天体运动的主要手段,而且在理论物理与工程技术上也被广泛应用,即所谓微扰理论。\n摄动理论的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欧拉、拉格朗日、高斯、泊松和拉普拉斯等许多著名的学者都为它的发展作过不少贡献,先后提出过的摄动方法不下百种。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三类:坐标摄动法、瞬时椭圆法和正则变换。有些方法不能明确地列入哪一类,例如著名的汉森方法就兼有一、二两类的特性。\n\n目录\n\n1 坐标摄动法\n\n1.1 直角坐标摄动\n1.2 球坐标摄动\n1.3 其他坐标摄动\n\n\n2 瞬时椭圆法\n3 正则变换\n\n\n坐标摄动法\n研究天体在真实轨道上的坐标和在中间轨道上的坐标之差,这个差值称为坐标摄动。在经典方法中,常把坐标摄动表示为某个小参量(例如摄动行星的质量)的幂级数,然后逐项进行计算。由于计算技术的发展,微分方程近似解法中皮卡迭代法正逐步代替原来的小参量幂级数展开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有统一的迭代过程,使计算过程能高度自动化。按所取坐标系的不同,坐标摄动又分为下述几种方法。\n\n直角坐标摄动\n这是1858年恩克在研究彗星的运动时提出的,它讨论坐标摄动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式,经常用于计算短周期彗星和月球火箭的轨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摄动方程的推导简单,形式对称,可以直接得到坐标,便于计算天体的历表。它的缺点是:以直角坐标表示的摄动量难于显示出摄动的几何特性和力学含义;随着时间跨度的增长,直接坐标的三个摄动量往往同时变大,以致不能把它们所服从的方程作线性化处理,否则就要多次更换零点。\n\n球坐标摄动\n自然天体一般总是围绕着某个主天体运动,例如行星绕着太阳运动,卫星绕着行星运动。因此,球坐标或极坐标的摄动就有较明显的几何意义。克莱洛和拉普拉斯在研究彗星的运动和大行星运动理论时最早提出了球坐标摄动方法。后来,纽康对拉普拉斯方法作了改进,特别是在展开摄动函数时运用了算符运算,使展开过程不仅有简洁的数学表示式,而且有规则的处理过程,便于以后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计算。纽康成功地运用这个方法研究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颗内行星以及天王星、海王星的运动,据此编成的内行星的历表,一直是二十世纪以来编算天文年历的基础。希尔提出了一种以真近点角为引数的球坐标摄动法,它曾被成功地用于计算第一号小行星──谷神星的摄动。\n\n其他坐标摄动\n1963年穆森提出了另一种计算坐标摄动的方法,用于计算天体坐标在向径、速度和角动量三个方向上的摄动量。尽管这样的分解不正交,但由于它有不少优点,如有较明显的力学意义,推导方便,积分直接、运用算符运算、各阶摄动方程具有统一而紧凑的形式,并便于计算自动化,现正用于建立新的大行星运动理论。\n在各种坐标摄动的研究中,几乎都以椭圆作为中间轨道。希尔在研究月球运动理论时用了所谓二均轨道作为中间轨道,这是一种计及太阳摄动主要部分的周期轨道,它避开了月球在近地点时进动快所带来的困难。吉尔当曾提出用转动椭圆作为中间轨道,以便消除坐标摄动中的长期项,并将摄动表示为真近点角的三角级数。他的理论曾一度引起人们普遍关心,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种方法是不收敛的。\n\n瞬时椭圆法\n这是以轨道要素作为基本变量的摄动方法。如果行星只受太阳的吸引,正如开普勒定律所描述的,它将沿着一个固定的椭圆运动,决定椭圆运动的六个轨道要素应是常数。若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行星将偏离原来的椭圆,六个轨道要素就不再是常数,它们将遵循由常数变易法导出的规律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得到一族椭圆,它们逐个地与真实轨道相切,在相切点,二者不仅有相同的坐标,而且有相同的速度;只是加速度彼此不同,一个是真实加速度,另一个是椭圆加速度,二者之差正是摄动力引起的摄动加速度。由于这种摄动加速度的作用,天体在下一时刻将离开这个椭圆,走上邻近的一个瞬时椭圆;相反,一旦摄动作用消失,天体将沿着消失点的瞬时椭圆一直运动下去。天体在太阳辐射压摄动下的运动正是这样:当辐射压起作用时,天体的瞬时椭圆不断变化;但当天体进入一个阳光照不到的阴影区时,辐射压消失,天体就沿着入影点的瞬时椭圆运动下去,直到跑出这个影子为止。\n天体的真实轨道就是瞬时椭圆族的包络线。与坐标摄动相比,椭圆轨道要素的变化一般要缓慢得多,因而便于处理。瞬时椭圆法最早是欧拉在十八世纪中叶研究木星与土星的相互摄动时提出的,后由拉格朗日加以改进。他根据常数变易法,利用拉格朗日括号,严格地导出了描述椭圆轨道要素变化的摄动方程──拉格朗日方程。这种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被勒威耶成功地用来研究大行星的运动。\n\n正则变换\n这是一种以分析力学为基础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变量进行一系列适当的正则变换,以求降低运动方程的阶次,使新的方程具有较简单的形式,例如得出一个描述等速直线运动或简谐振动的方程,从而使问题得解。十九世纪,德洛内从这个观点出发建立了著名的德洛内月球运动理论。他首先将月球的摄动函数展开成四百多个三角项,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正则变换,使每次变换都能消去其中的一项。他花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总共进行了上千次变换,找到了三个合适的角速度,将月球的轨道要素都表示成时间的三角多项式,而不包含任何长期项。德洛内的工作为天体力学中的变换理论奠定了基础。这种方法是由一系列形式统一的循环过程组成的,因此非常便于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n德洛内之所以要进行那样多的变换,是为了对摄动函数中的每一项都给以严格的数学处理。这在实用上是没有必要的,某些高阶项尽可以略去。以这种想法为指导,蔡佩尔在二十世纪初建立了蔡佩尔变换。他先把摄动函数中的角变量按它们变化快慢排队,然后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寻找适当的变换,以便一次消去所有含快变量的项,得出一组平均化的方程,进而对新的方程重复类似的过程,直至消去全部角变量为止。与德洛内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工作量小得多,因此,它一出现就被成功地用来研究小行星的运动。人造卫星上天后,它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但是,蔡佩尔变换也有一些缺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决定新旧变量转换关系的母函数是混合型的,同时含有新旧两种变量,使用颇为不便。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堀源一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一种以李变换为基础的理论──堀源-李变换。其优点是:不仅新旧变量之间的变换具有显函数的形式,同时其结果在正则变换之下保持不变,因此它与用哪一组正则变量进行计算无关,而具有通用性。\n电子计算机的创制和发展不仅大大提高数值计算的精度和速度,而且代替人们完成大量机械的重复的推导,今天已广泛用于摄动理论研究。近年来,德普里特、亨拉德、罗姆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了一个分析月球历表。单就计算太阳主要摄动项而言,摄动函数就有近3,000项,并通过李变换,得到了近50,000项月球坐标表示式。其规模之大,远非德洛内理论所能相比。\n影响天体运动的摄动因素多种多样:有万有引力引起的保守力,有介质阻尼引起的耗散力,有连续作用的力,也有诸如辐射压引起的间断力等。影响大行星运动的主要摄动因素是行星间的相互吸引;地球大气的阻尼使卫星陨落于地面;太阳辐射压决定着彗尾的形状;潮汐摩擦则是卫星轨道演化的主要动力。只有准确地掌握了各种摄动因素,才能准确无误地计算天体的运动,解释各种壮丽的天象。反之,通过精密的观测和准确掌握天体的运动规律,就可以根据摄动理论的分析,弄清天体周围的力学环境,如测定摄动天体的质量、主天体的力学扁率和弹性模量、大气密度和各种引力场参数等等,甚至还能预告一些未知天体的存在与行迹。因此,摄动理论不仅有丰富的理论内容,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冕洞", "content": "冕洞(汉语拼音:miɑndonɡ;英语:coronal hole),日冕中的低密度和低温区。从空间用远紫外波段的谱线拍摄或软X射线波段拍摄的日冕照片中,可看到日冕中存在一些几乎是暗黑的区域,称为冕洞。\n 观测表明,冕洞区的密度和温度均比周围低,其大尺度磁场的磁力线如喇叭状向外开放。在太阳的两极地区几乎总是存在冕洞,而且可从其中一极区延伸到中低纬度区。冕洞的演化缓慢,寿命往往可持续几个太阳自转周。冕洞的形状随太阳自转变化不大,它们几乎不存在较差自转。通过冕洞在日面上出现的时间与行星际空间的太阳风速度测量以及地磁场观测记录的比较,可判定冕洞是高速太阳风源。冕洞的大尺度开放形磁场在宏观上虽是单极性,从冕洞区光球磁场的小尺度分布看,洞区中仅仅是某种极性的磁流占绝对优势,一般可占90%左右,但另一种极性(称异极性)的磁流也并非为零,约占10%左右。冕洞区的平均磁流密度约为7高斯,略低于周围宁静日冕区的磁流密度(约为8高斯)。"}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恒星温度", "content": "恒星温度( stellar temperature ),描述恒星的重要参数之一。测量恒星温度是天体物理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实测只能获得恒星大气层的温度,内部温度则必须通过理论分析来估算。恒星的温度有许多不同的定义,用得最多的是有效温度Te,即与恒星具有同样总辐射流F和同样半径的绝对黑体的温度。一般可认为它代表恒星光球层的温度,实际上这种温度应看作是各个层次的某种平均温度。它可根据斯忒藩公式: F= σT e 4 推求出来,式中 σ=5.67× 10-8 焦/(秒·米2 ·度4 ),是 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由于地球大气和仪器均存在严重的吸收,还有其他原因, 恒星总辐射流 F很难求得,所以 T e也难求出。有时可用有关公式加以计算。 \n由于Te不易测定,所以还要定义下列几种温度:①色温度Tc是一定波段内的连续谱形状与恒星相同的绝对黑体的温度,它表征天体在某一波段的连续谱能量分布的物理量,又称分光光度温度。它与天体的颜色有关,故称色温度。②辐射温度Tr是在一定波段和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辐射流量与恒星相同的绝对黑体的温度。由于恒星并非黑体,所以不同波段的辐射温度是不同的。显然利用全波段求得的热辐射温度就是有效温度。③亮温度Tb,又称黑体温度,是在任何波长λ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辐射流量与恒星相同的绝对黑体的温度。④激发温度或电离温度是根据恒星大气中同一元素的不同激发态的谱线(或同一元素的不同电离级的谱线)的强度比与恒星大气的温度相关性来确定的温度。由于恒星光谱正是根据光谱中吸收线的种类和谱线强度比来分类的,所以可直接由光谱型来确定这种温度(不过谱线的强度比还与恒星的大气压力有关)。⑤动力学温度Tk是根据恒星大气中质量为m的质点的平均动能来定义的温度。上述各种温度中,Tc最容易求得。如果知道了恒星大气中的连续吸收系数,就可求出各种温度之间的互换关系。由于恒星的温度与其光谱型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光谱分类中的光谱型又常称作温度型(见恒星光谱)。知道恒星的光谱型便可大致地估计出它的温度。"}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射电天文学", "content": "射电天文学(radio astronomy),通过观测天体的无线电辐射来研究天文现象的学科。由于地球大气的影响,地面射电天文的观测研究只能在波长1毫米到30米的波段间进行。研究内容几乎与光学天文学相同,包括探讨天体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和演化过程以及研究和测定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建立基本参考系和确定地面坐标等。无线电波能通过光波透不过的星际尘埃,所以射电观测能深入到光学方法看不到的地方。银河系空间星际尘埃遮蔽的广阔世界,只是在射电天文诞生以后才第一次为人们所认识。此外,某些产生非热辐射的天体,虽然不发出可见光,但往往发出强烈的射电辐射,因此用射电探测方法能探测到某些光学波段完全无法发现的天文现象。可以说,射电天文不仅是光学天文的补充,而且开辟了天文学科中一个崭新的分支。射电天文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半个多世纪来,发展十分神速。20世纪60年代四大天文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微波背景辐射,都是用射电天文手段获得的。当前,射电观测手段无论在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方面,还是在成像技术方面,其水平都不亚于地面光学手段,在天文领域的各个层次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银晕", "content": "银晕( Galactic halo ),银河系外围约成球状的物质分布。范围超过银河系的盘状可见区。一般河外星系都有晕,称为星系晕。\n银晕由星晕和暗晕组成。星晕半径约25千秒差距,密度随银心距按指数负3.5的幂律下降,主要成员是球状星团、贫金属亚矮星、周期长于0.4天的天琴座RR型变星和极高速星,总称为晕星族,或星族Ⅱ。这些星的年龄都比较老,约为100多亿年,接近于银河系的年龄。它们绕银心旋转,轨道一般呈长椭圆形。极高速星相对于太阳的速度达300千米/秒。暗晕半径达100千秒差距,密度随银心距按指数负2的幂律下降,由本性尚未确知的暗物质组成。质量可能占整个银河系的90%以上。\n暗晕由原初宇宙中暗物质密度起伏经引力不稳定性增长逐级并合而来。星晕一部分由早期陷入暗晕引力势阱的原星系气体快速坍缩而成,另一部分则来自后来通过吸积作用并入银河系的小伴星系。"}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互扰星系", "content": "互扰星系( interacting galaxy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帕洛马天图》问世后,兹威基等人根据星系的形态特征,认为有些星系处在引力不稳定状态,其中有的星系对、星系串或星系链彼此并非隔绝,而是在引力作用下互相干扰,破坏了星系的正常形态,甚至出现针状的、纤维状的或扫帚状的星系际桥状结构。他把这种星系对和多重星系称为互扰星系。沃龙佐夫-韦利亚米诺夫编有互扰星系图和表,载有1,800个互扰星系。 \n\n\n\n互扰星系 NGC4038和NGC4039"}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不规则星系", "content": "不规则星系( irregular galaxy ),既没有明显的核、旋臂和盘,又没有椭球状对称结构的星系。哈勃分类系统中用字母Irr表示。分为IrrⅠ型和IrrⅡ型。IrrⅠ型是典型的不规则星系,除具有上述的一般特征外,有的还有隐约可见、不甚规则的棒状结构。它们是规模不如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的矮星系,质量为1亿~10亿倍太阳质量,有的可达100亿倍太阳质量,体积小,长径的幅度为2~9千秒差距。和Sc型旋涡星系相似,不规则星系有年轻的星族Ⅰ天体及电离氢区、气体和尘埃。星系结构可分解为星团、电离氢区等特征的程度高者记为Irr+,分解程度低者记为Irr-。IrrⅠ型不规则星系气体含量高意味着它们自形成以来尚未充分演化。IrrⅠ型不规则星系有一个次型,其性质与本星系群中银河系附近的麦哲伦云类似,称为麦哲伦型不规则星系,记为Im。难以归为IrrⅠ型的其他不规则星系称为IrrⅡ型,它们具有无定形的外貌,分辨不出恒星和星团等组成成分,而且往往有明显的尘埃带。有的IrrⅡ型不规则星系可能是存在引力相互作用,正处于并合过程的系统。 \n\n\n\n不规则星系(NGC4449)"}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冥王星卫星", "content": "冥王星卫星(Pluto,satellites of),仅知1颗,为美国克里斯蒂于1978年发现,当时临时编号1978P1,现命名为喀戎,中译名冥卫一。它的发现使人们第一次得到冥王星质量的准确值,确立了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导致了新的行星分类方法,因而有很大的意义。经过多次测算,冥卫一的半径值为580±50千米,超过冥王星的一半,是太阳系中与行星比例最大的卫星。由此可估算出其质量为1.3×1021千克。冥卫一恰位于冥王星的同步卫星轨道上,两者中心距19000千米,所以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天然同步卫星,不仅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冥王星,冥王星也始终以同一面朝着冥卫一。冥王星的自转周期、绕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及冥王星的自转周期均为6.3867天。"}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奇点", "content": "奇点( singularity ),时空度规张量gμν中的奇点。奇点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坐标奇点,一种是本性奇点。前一种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加以消除,后一种则不能。例如,对于标准表示的史瓦西度规:\n\n\n\n\n\n式中 r、 θ、 φ为球极坐标。 r=2 GM/ c 2即为坐标奇点,若用下列坐标变换就可消除:\n\n\n\n\n\n式中 T为一个任意常数。而 r=0为本性 奇点,因为该点时空的曲率趋向无限。霍金证明过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 奇点定理。该定理说,只要物性不是太特别的,那么由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得到的解 gμν必定含有 奇点。"}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红巨星", "content": "红巨星( red giant ),恒星光谱分类中光度级为Ⅲ的恒星称为巨星,巨星中光谱型为K或更晚的一般称为红巨星(也有人把光谱型为F和更晚型的巨星称为红巨星)。肉眼所见的红巨星中最亮的是大角(光谱分类为K2Ⅲp),离我们最近的是北河三(K0Ⅲb或K0Ⅲ)和大角。现代恒星演化理论认为,主星序中的很大一段恒星在其中心氢聚变为氦的核反应完毕后,都要向赫罗图上的红巨星区演化。它们的演化途程范围在图上形成一个漏斗状区域,称为漏斗效应。恒星从主星序向红巨星的演化同质量损失和角动量损失可能有很大关系。按一般理论,红巨星应有很厚的对流包层。一般认为,不少恒星在红巨星阶段大概要失去外层物质(这种物质可能形成行星状星云),然后成为白矮星。看来红巨星是大多数恒星要经过的重要演化阶段,但要搞清楚红巨星前后的演化过程,还需要解决许多实测问题和理论问题。 \n太阳已经耗掉了中心区原有氢含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将来它结束中心区氢聚变为氦的阶段后,也会演化为红巨星。虽然毕宿五(光谱分类为K5Ⅲ)和大角都是红巨星,但前者的大气化学组成类似太阳,属于星族I,后者按大气化学组成和某些其他特征则属于星族Ⅱ,这两颗星的演化史看来有重大的差异。红巨星鲸鱼座o(光谱分类为M5eⅢ~M9eⅢ)是有名的变星,是长周期变星的典型星。它同一颗蓝色低光度变星鲸鱼座VZ组成目视物理双星。以鲸鱼座o为代表的长周期变星中有不少已测得来自分子微波激射源的射电谱线辐射。密近双星中也有红巨星,例如食双星巨蟹座RZ包含光谱分类为K2Ⅲ和K4Ⅲ的一对红巨星,轨道周期约21.64天;又如再发新星北冕座T是轨道周期为227.5天的分光双星,包含一颗M型红巨星和一颗蓝星。很多银河星团和球状星团都包含有红巨星。年轻的银河星团如昴星团中没有红巨星。年老的银河星团中有的可以找到红巨星。球状星团中普遍有红巨星,许多球状星团中最亮的星就是红巨星。在有的河外星系中也已经发现红巨星。研究星团和星系中红巨星的化学组成、物理参量和运动特征等对于认识所在星团和星系以及不同星族恒星的特性和演化非常重要。"}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星系动力学", "content": "星系动力学( galactic dynamics ),研究恒星系统中物质分布和运动状态的动力学理论。又称恒星动力学。这里所说的恒星系统包括星团、星系和星系团,是由引力束缚在一起的恒星、星际气体和尘埃(以及暗物质)所组成的整体。星团含有100~100万颗恒星,星系含有1 000万~1万亿颗恒星。除某些系统中心黑洞附近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外,这些系统的行为一般由牛顿运动定律和牛顿引力定律支配。星系动力学至少同物理学的其他三个分支直接相关。星系动力学同天体力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两者都涉及引力势中轨道的研究;不过天体力学的许多数学方法不能用于星系动力学,因为天体力学基于质量、偏心率、倾角等参数的摄动展开,在用于后者时不收敛。星系动力学与经典统计物理学有深刻联系,因为两者都涉及大量粒子组成的系统,必须进行统计处理。星系动力学同等离子体物理学也彼此借鉴研究方法,因为它们研究的都是通过长程力作用的大量粒子集合。不同的是有正负电荷而无负质量。\n星系动力学中最基本的两个物理量是分布函数和引力势函数。前者是位置、速度和时间的函数,后者是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它们满足无碰撞玻耳兹曼方程和泊松方程。泊松方程来自牛顿引力定律,而无碰撞玻耳兹曼方程(见统计输运理论)则是相空间密度不变的刘维尔定理(见统计物理学)的推论。将无碰撞玻耳兹曼方程对速度空间积分得到连续性方程;乘以速度再对速度空间积分得到流体力学中欧拉方程的类比,因1919年由J.H.金斯首先应用于星系动力学,故称为金斯方程。星系动力学就是要在一定的近似假设(如球对称或轴对称条件)下求解上述方程,并研究这样的解是否能够保持稳定。1927年,B.林德布拉德求得了速度椭球与奥尔特常数之间的关系。1928年,J.H.奥尔特在分布函数服从速度椭球分布律的假设下,解出轴对称星系的分布函数,成功地解释了银河系的较差自转现象。1940年后,林德布拉德提出密度波的概念来解释旋涡星系旋臂的存在,1964年,林家翘和徐霞生等完成了准稳旋涡的密度波理论,导出了密度波的色散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大量观测事实。\n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潮汐摩擦、剥离、并合等丰富的动力学效应,已得到大量观测资料的证实。由于这类情形往往缺乏对称性,难于用解析方法处理,所以自1970年以来发展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大大推动了星系动力学演化研究的进展。"}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双速月球照相仪", "content": "双速月球照相仪( dual-rate lunar position camera ),附加在天文望远镜上,用来将月球和恒星同时拍摄在同一照相底片上,进行月球精密定位的一种仪器。它是美国马尔科维兹设计的,又称马尔科维兹照相仪。从二十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都用它测定历书时或测站的地心坐标。为了同时跟踪拍摄月球像和恒星像,要求仪器能补偿月球相对恒星的运动和减弱月球的强光。为此,在底片前安置了一块稍大于月球像直径的中性滤光片。观测前,根据事先算好的月球运动速度和方向,使滤光片绕置于某特定方向上的轴,以特定的速度旋转,在约20秒钟曝光时间内,月球像相对恒星不动。当滤光片与底片平行时,记录下观测时刻。滤光片外围是一块厚度和折射率与滤光片相同的平板透明玻璃,用来保证月球和恒星成像在同一焦平面上。为适应以0.″1的精度跟踪恒星的要求,采用两部电动机。一部用来驱动底片盒跟踪恒星;另一部用来转动滤光片,以补偿月球相对于恒星的运动。双速月球照相仪的名称即因此而来。由于望远镜跟踪精度的提高,后来又省掉了驱动底片盒的电动机。"}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文学", "title": "天文学史", "content": "天文学史(汉语拼音:tiɑnwenxueshi;英语:astronomy, history of),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天文学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天文学的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n 天文学的研究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见中国天文学史)。近代天文学兴起后,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两个世纪中,西欧国家对天文学史作了广泛的研究。现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内设有一天文学史组,几乎每年都举行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全世界范围,把整个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是世界天文学史。研究各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天文学发展的则是有关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天文学史。世界天文学史和各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天文学史又可按时代划分成更细的分支。现按时间发展次序分三个阶段进行叙述:\n\n目录\n\n1 哥白尼以前的天文学\n\n1.1 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n1.2 希腊天文学\n1.3 阿拉伯天文学\n\n\n2 近代天文学\n\n2.1 日心地动说的确立\n2.2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n2.3 太阳系起源说的诞生\n2.4 银河系结构的探索\n\n\n3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天文学\n\n3.1 天体物理学的兴起\n3.2 走向全波天文学\n3.3 河外星系的开拓\n3.4 现代宇宙学的发展\n3.5 地外文明的搜寻\n\n\n\n\n哥白尼以前的天文学\n 分为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希腊天文学和阿拉伯天文学。\n\n美索不达米亚天文学\n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一门科学,它与人类文明同步起源。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在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希腊人称此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印度河流域(古印度)以及中国的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定居区,开始有文字记载,天文学也发展起来,其中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为突出。\n 美索不达米亚在今伊拉克境内,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城市国家形成到公元前64年为罗马帝国所灭的3,000年中间,虽然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多次更迭,但始终使用楔形文字,天文学也在持续地向前发展,主要贡献有:\n 1.创立60进位制,分圆周为360°,每度为60分(′),每分为60秒(″)。\n 2.建立了“黄道”概念,分黄道天区为12宫(星座),另外还划分了其他一些星座,这些星座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n 3.以黄昏为一日的开始,以新月初见为一月的开始,以春分为一年的开始,用闰月来调整季节与月份的关系。\n 4.对日、月、五星的运动有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在公元前4世纪所测朔望月和近点月的精度误差只有0.4秒和3.6秒,所作日、月、五星运行表极为细致,在月行表中栏目多达18项,其中包括月行速度变化、连续合朔日期、黄道对地平的交角、月球的纬度等,而处理这些数据的方法则是直折函数、斜率等,可说是利用多项式内插法来预报天象。\n\n希腊天文学\n 从有关证据来看,天文学从实用技术型转变为学术探讨,从运作程式上升到推理和论证,大约是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开始的。希腊早期的两位自然哲学家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都曾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长期游历,并在神庙中向祭司问学(当时天文学知识就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他们与这两个古老文明都有密切的学术渊源,但他们的抽象思维和推理方法却是原始创新,毫无先例。\n 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地为球形的概念,并且把它放在宇宙的中心,而围绕着它运动的天体,其大小、距离、速度等必须符合简单的数比。这种宇宙和谐思想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学生菲洛劳斯提出地球每天绕“中央火”转动一周的理论,开日心地动说之先声。其后他的另外两位学生,又取消了“中央火”,把地球仍然放在宇宙的中心,但用地球的自转来解释天体的周日视运动。\n 雅典学派的亚里士多德对地动思想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他以没有发现恒星视差来反对地球绕中央火转动的学说,以垂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仍落回原来位置而不是偏西来反对地球自转的学说。亚里士多德的这两个论据,直到伽利略的力学兴起和F.W.贝塞尔等发现了恒星的视差(19世纪中叶)才得以解决。但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水晶球理论,因为过于复杂,后来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n 希腊天文学的高峰不是发生在希腊本土,而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学派持续了约五个世纪,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天文学家,诸如阿利斯塔克、阿波罗尼奥斯、依巴谷,以及集大成者托勒玫等。\n 阿利斯塔克有一篇论文《论日月的大小和距离》一直流传到今天。在这篇文章中,他利用几何学方法得出日地距离为月地距离的18~20倍,而太阳直径为地球直径的61/3~71/6倍,这些结果虽然很不准确,但他毕竟发现了太阳比地球大得多。也许由于这个缘故,使他有勇气站出来,再一次提出完整的日心地动说: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每年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转一周;五大行星和地球一样,也在绕太阳运动;看不到恒星的视差,是因为它们和地球的距离远大于日地距离。\n 阿利斯塔克的日心地动说比亚里士多德的水晶球理论简单得多,而且能够克服它的一些困难;但人们无法接受把地球当作一个行星的看法。因此,还得以地球为中心,沿着圆运动的思路继续前进。约在阿利斯塔克的半个世纪后,阿波罗尼奥斯提出了本轮均轮说: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而这个圆周(本轮)的中心又在另一个圆周(均轮)上做匀速运动,这样行星和地球的距离就会有变化。通过对本轮、均轮半径和运动速度的适当选择,就能说明行星的顺行、逆行和伏、留现象。同时,它们的亮度也会因与地球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n 依巴谷(又译喜帕恰斯)继承了阿波罗尼奥斯的本轮均轮说,但在他发现了太阳周年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以后,又提出了偏心圆理论来解释,即太阳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但地球不在这个圆周的中心,而是稍偏一点(离中心1/24半径处)。他还据此编算了太阳运行表。\n 除本轮均轮和偏心圆理论外,托勒玫又提出了“对点”概念,即地球也不在行星和月球的各个均轮的圆心上,而是偏离一段距离。在托勒玫体系中是:太阳在均轮上直接绕地球运动;水星和金星的均轮中心位于日地连线上,这一连线一年绕地球转动一周;火星、木星、土星到它们各自本轮中心的直线与日地连线平行,这三颗行星每年绕各自本轮中心转一周。此外,恒星天和这七个天体每天还要绕地自东向西转一周。在有了这些假设以后,再适当地选择各个均轮与本轮的半径比、行星在本轮和均轮上的运行速度、地球对各均轮中心偏离值、各本轮平面与均轮平面的交角等,就可计算日、月、五星的位置。\n 托勒玫把这一套理论写成了一部13卷大书《天文学大成》,成为西方天文学的经典,一直到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才逐渐被抛弃。\n\n阿拉伯天文学\n 从托勒玫《天文学大成》(约140)到N.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43)之间的1400年间,天文学在欧洲停滞不前。但从7世纪起阿拉伯民族征服了阿拉伯半岛和西南亚,包括外高加索的大部分、中亚的广大地区,埃及和整个北非、比利牛斯半岛和法国南部,建立了许多伊斯兰国家,形成了历史上的“阿拉伯文化”,但阿拉伯文化不仅是阿拉伯民族的贡献,而是这一时期(8~15世纪),这一地区内许多民族的贡献(如1447年的《乌鲁伯格天文表》就是蒙古族的贡献),不过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阿拉伯天文学是从翻译印度和希腊的天文学著作开始的,在其后的发展中主要贡献是对观测精度的提高和计算技术的改进,重要的学派和天文学家有:\n 属于巴格达学派(9~10世纪)的巴塔尼,通过长期观测修正了《天文学大成》中的不少数据,所确定的回归年长度非常准确,成了700年后格里高里改历的基本依据,发现了太阳远地点的进动。他的全集《萨比历数书》(又译为《论星的科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巨著,对欧洲天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n 属于开罗学派(10~12世纪)的伊本·尤努斯从977年到1003年做了长达26年的观测,在此基础上编撰了《哈基姆历数书》,不但有观测数据,而且有计算的理论和方法,用正射投影和极射投影的方法解决了许多三角学的问题。他的日、月食观测记录为近代天文学研究月球的长期加速度提供了宝贵资料。\n 西阿拉伯学派(11~13世纪活跃在西班牙地区)早期的阿尔·扎卡里测出太阳的远地点相对于恒星的移动是每年12″.04(真实值为11″.8),黄赤交角在23°33′和23°53′之间来回变化,有《恒星运动论》、《星盘》等专著多种,最重要的是1080年主持完成的《托莱多历表》,在欧洲使用了170多年,才被1252年出版的《阿方索表》所代替。\n 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是一位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学生,但他本人信奉基督教,他对阿拉伯天文学传入欧洲和欧洲天文学的复兴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主编的《天文学全集》,共五大卷,收录了阿拉伯世界的全部天文仪器,图文并茂。由他授命主编的《阿方索表》在欧洲风行一时,直到15世纪才由两位德国天文学家C.普尔巴赫和雷格蒙塔努斯发现他预告的天象已误差很大(月食差1小时,火星差2°),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后者于1474年在纽伦堡出版了一本新的《航海历书(1475~1505)》,其中给出了行星每天的位置,为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条件。而阿方索于1252年在一次有阿拉伯天文学家和犹太天文学家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更是敲响了托勒玫学说的丧钟。\n\n近代天文学\n 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天文学。\n\n日心地动说的确立\n 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天文学的诞生。他在书中倡导的日心地动说,虽远可追溯到希腊,近有阿方索十世、巴黎的奥里斯姆和古萨的尼古拉等为其开路,但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从而引起人类思想上的一场革命,则还是由于他的艰苦努力。他用了很长的时间,经过观测、计算和反复思考,先将他的观点写成一篇《要释》,在朋友中间流传和征求意见,然后写成六大卷的《天体运行论》,到临终前才出版。这部书中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不再有特殊的地位,它和别的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公转,同时每天自转一周。行星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排列次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只有月球还是围绕着地球转,同时又被地球带着围绕太阳转。恒星则位于遥远的位置上安然不动。\n 哥白尼的日心体系是经过了长期而曲折的斗争才得到了公认。\n 由于没有发现因地球绕日运动而造成的恒星视差现象,又认为哥白尼日心体系无法同《圣经》相调和,B.第谷提出了一个折中体系:所有行星绕着太阳转,太阳又携带着它们绕着地球转。但第谷是一位杰出的天文观测者,他认为三家学说的最后结局只能由更多、更好的观测来检验。他的继承者J.开普勒在分析他留下来的大量观测资料时发现,对火星来说,无论用哪一家学说都不能算出与观测相符合的结果,虽然这差异只有8′,但他坚信第谷的观测结果。这样他推测“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一传统观念可能是错的。他用各种不同的圆锥曲线来试,终于发现火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一图景和观测结果符合。同时他又发现,火星运行的速度虽是不均匀的,但它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这就是他发现的关于行星运动的第一、第二定律,刊布于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学》中。10年后,他又公布了行星运动的第三定律:行星绕日公转周期的二次方与它们的椭圆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成正比。\n\n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n 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正如他自己所说:“就凭这8′的差异,引起了天文学的全部革新。”它埋葬了托勒玫体系,否定了第谷体系,奠哥白尼体系于磐石之上,并带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哥白尼曾经说过,地之所以为球形,是由于组成地球的各部分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并且相信这种力也存在于其他天体之上。开普勒也曾想过,可能是来自太阳的一种力驱使行星在轨道上运动,但他没有提供任何说明。牛顿则用数学方法率先证明:若要开普勒第二定律成立,只需引力的方向沿着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即可;若要开普勒第一定律成立,则引力的强弱必须与太阳和行星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证明,宇宙间任何两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种力的大小和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n 1687年牛顿发表了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明确提出了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这导致了天体力学的诞生。1799~1825年,P.-S.拉普拉斯出版了5卷16册巨著《天体力学》,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了天体力学的各有关问题,提出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因而成为天体力学的奠基之作。依据天体力学的原理,天体的运动完全是由天体本身的力学特性所决定的,无须借助任何超自然的力。天体力学的诞生,使天文学从单纯描述天体间几何关系进入到研究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阶段,说明了天体的运动和地上物体的运动服从同一规律,并进一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两界说。万有引力定律问世、天体力学诞生后,运用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是,1845~1846年英国的J.C.亚当斯和法国的U.勒威耶运用它推算出当时一颗未知行星的位置,德国的伽勒则依据勒威耶的推算位置找到了这颗行星,即海王星。\n\n太阳系起源说的诞生\n 牛顿所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但由于当时习惯于对自然界的事物分门别类地、孤立而静止地进行研究,并往往用机械运动来解释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这导致了17~18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牛顿本人也深受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束缚,他用太阳的引力和行星在轨道上因惯性产生的横向运动来说明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必然性,但他又无法解释这种横向运动最初是怎样造成的,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上帝,认为是上帝作了“第一次推动”,行星才能在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转动起来,而且此后按照力学定律永远转动下去。牛顿的这一见解成了17~18世纪形而上学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n 1755年,德国哲学家J.康德提出了一个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1796年拉普拉斯也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星云说。这两个学说都认为太阳和行星是由同一个原始星云形成的,但对原始星云的性质、太阳的诞生和行星的聚合过程、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形成等,则作了不同的解释。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根本否定了牛顿对行星运动作的“第一次推动”的说法,说明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是某种在时间过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从而在当时形而上学自然观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以万有引力为理论根据,解释了当时所知的太阳系天体的许多观测事实,因而成了第一个科学的太阳系起源说,为天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天体演化学。\n 近两个世纪以来,星云说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星云说无法解释太阳系角动量的特殊分布问题(占太阳系总质量99.8%的太阳,其角动量只占太阳系总角动量的0.6%),许多学者纷纷提出太阳系起源的灾变说,即认为太阳系的行星系统是由太阳和别的恒星相遇的一场灾变中被拉出的物质凝聚而成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则由于灾变说无法解释太阳系的许多重要特征,二则由于恒星由星际云引力收缩而诞生的演化理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三则由于考虑电磁作用,太阳的角动量会向外转移,用它可解释太阳系角动量的特殊分布问题。这样新的星云说再次活跃起来,成为当今太阳系起源学说中的主流。\n\n银河系结构的探索\n 在哥白尼的日心体系里,恒星只是遥远的“恒星天”上的光点,人们的视野还被束缚在太阳系的狭小范围内。1717年E.哈雷发现了恒星的自行,十多年后,J.布拉得雷在测量天体光行差的过程中得出,即使最近的恒星,其与太阳的距离也应远于6~8光年,若把太阳放在这样的距离上,它也就变成了一颗普通的恒星。这两大发现,使人们对太阳在宇宙间所处的地位发生了怀疑。在此基础上,F.W.赫歇耳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他说:“我们无权假设太阳是静止的,正和不应否认地球的周日运动一样。”他认为恒星的视位移可能是恒星的自身运动和太阳运动的综合效应,如果恒星本身的运动方向是随机分布的,太阳运动必使其向点附近的恒星散开,而背点附近的恒星则相互靠拢。根据这一思路,仅用了当时仅知的七颗恒星的自行资料,于1783年得到太阳的向点位置,和今天的结果相差不到10°,相当成功。\n 赫歇耳的更大贡献是,他采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自制的口径为46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对自己事先选定的上千个天区,一一数出这些天区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并假定:①宇宙空间是完全透明的。②恒星在空间均匀分布。③所有恒星的光度都一样。从而于1785年得出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位于中心的银河系结构图。现在知道,除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其厚度的五倍这一点基本正确外,其余见解都是错的。但在关于恒星距离的数据尚完全没有的情况下,赫歇耳能做出如此成绩,却令人无比钦佩,而他的取样统计方法则成了当今天文学中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恒星天文学和宇宙学中。\n 赫歇耳以后的130多年间,人们总把太阳系看成银河系的中心。1916~1917年H.沙普利利用球状星团中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来测量当时已知的近百个球状星团的距离并研究它们的空间分布。结果发现,这些球状星团有1/3位于占天空面积只有2%的人马座内,90%以上位于以人马座为中心的半个天球上。他认为,这种表面上的不均匀现象是由于太阳系不在银河系的中心而造成的,银河系的中心应该在人马座方向。1927年J.H.奥尔特通过研究银河系的较差自转,证实了H.沙普利的结论。经后人的反复测量,现已得悉银河系的半径约为6万光年,太阳离银心的距离为32,000光年,并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绕银心运动,约2.5亿年公转一周。\n\n19世纪中叶以来的天文学\n 现代天文学起的时期。\n\n天体物理学的兴起\n 自古以来只能凭借肉眼观天。1609年伽利略首次将望远镜对准天空,一系列新发现纷至沓来,使人们大开眼界。但利用望远镜和它的一些附属设备,只能测定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考察天体的运动规律,粗略地估计天体的亮度以及观察某些天体的表象特征,无法研究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19世纪中叶随着实验物理的发展,光谱学、光度学和照相术应用于天文观测和研究,迅速改变了这一面貌。1859年10月27日G.R.基尔霍夫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的对太阳光谱中暗线的解释,宣告了天体物理学的诞生,标志着现代天文学的发端。\n 后来的发展是,从光谱分析不但能够知道太阳和恒星的化学成分,还能知道它们的温度、压力、视向速度、电磁过程和辐射转移过程等。更重要的是:1905~1907年,E.赫茨普龙发现了同一光谱型的恒星有着光度截然不同的两类(巨星和矮星)。两年之后,H.N.罗素提出了相同的、但更为广泛的、现被人们所熟知的赫罗图。1913年,罗素率先用演化观点来解释这个图形,认为恒星的一生是从红巨星开始,因引力收缩,温度不断上升,在赫罗图上向左演化进入主序,接着恒星缓慢地收缩,因收缩的能量不足以维持向外的辐射能,这样恒星的温度和光度逐渐下降,恒星沿主序下滑,最后成为红矮星。1924年,A.S.爱丁顿发现了恒星的质光关系。它表明,主序上不同位置的恒星具有截然不同的质量。若恒星真的沿主序下滑,恒星质量怎么会大幅度地变小,这是罗素理论难以解释的。按照罗素理论,恒星的能源来自于它的引力收缩,但计算表明,这解释不了恒星的漫长寿命。早在1920年,爱丁顿就预言:“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最初含有5%的氢原子,而这些氢原子又不断地合成为更复杂的元素,那么所释放的总热量将超过我们的需要,无须再去寻找其他的能源。”20世纪30年代末,C.F.von魏茨泽克和H.A.贝特各自独立地提出了太阳和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两种原子核反应——质子–质子反应和碳氮循环。贝特因此荣获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这一能源理论发现,主序并不是恒星的演化径迹,而是不同质量恒星在赫罗图上的一系列平衡位置,在这些平衡位置上,恒星稳定地进行核反应,温度和光度基本上保持不变。现在还在探索恒星在赫罗图上的演化路线,但其复杂程度是罗素所梦想不到的。\n\n走向全波天文学\n 突破大气障碍,观测全部电磁波是20世纪天文学的一大特色。天体发射的电磁波,由短到长,大致可分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波长范围从10-12厘米到108厘米。但是长期以来,用肉眼和望远镜只能观测到从0.3微米(紫光)到0.7微米(红光)之间这样一段狭小的光波范围,俗称“光学窗口”。\n 20世纪40年代,借助于新兴的无线电和雷达技术,收到了来自太空的无线电波,从此打开了瞭望宇宙的另一扇窗户——“射电窗口”,波长从1毫米到10米以上,形成了射电天文学。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都是射电天文学的杰作,除类星体以外,其余三项均已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64、1974、1978)。\n 20世纪60年代的射电天文学,除观测得到的四大发现以外,还有观测手段的两大发明,意义也非常深远,一是综合孔径望远镜,二是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运转成功,不仅使射电天文的分辨率和成像本领一跃可与光学望远镜相媲美,而且使巨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和制造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因而它的发明人M.赖尔荣获1974年诺贝尔物理奖。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是由许多小的天线(单元望远镜)排列成阵,它们之间由非常精密的传输系统连接。整个系统的“等效望远镜”面积等于全部单元望远镜面积之总和,其分辨率则取决于最远两个单元的距离。1981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建成了一台特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由27面直径为25米的天线组成,呈Y形排列,每臂长21千米,其性能相当于一个直径27千米的抛物面天线,在厘米波段最高分辨率可达0.1角秒。VLBI也是一种综合孔径望远镜,不过各个单元均配有一套原子频率标准,用以代替普通综合孔径的传输系统,这就使得各单元之间没有实物连接,因而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为“任意”长度。现在VLBI已发展到空间站与地面网联测。1997年2月日本发射了一颗带有一架8米天线的射电望远镜轨道卫星(远地点距地21,250千米),与加拿大出资在全球安装的8架地面射电望远镜共同组成VLBI网。由于基线大大延伸,其分辨率达到百万分之几角秒,相当于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可看到东京的一颗米粒,计划用它来做高能天体物理的观测和研究。VLBI除用于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研究外,还可用于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能以厘米级的精度测定地球的自转、极移以及板块的运动等。\n 20世纪60年代天文设备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空间天文的早期试验获得成功。地球大气挡住了大部分电磁辐射,只留下两个窗口(光学窗口和射电窗口)让地球上的居民领略天体送来的信息。从天体发出的其他辐射,包括长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在茫茫太空中旅行了千年、万年乃至几十亿年、上百亿年到达地球的大门口时,却被大气挡了驾,不得其门而入。要迎接这些信使,就得“走”到大气以外,而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则为此目的提供了可能。20世纪6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把各种观测仪器(包括望远镜、辐射接收器、粒子计数器等)送上探空火箭、平流层气球、航天飞机、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走”出大气,开创了空间天文学的新时代,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又一次飞跃。\n 空间天文是相对于地面观测来说的,若就研究波段来说,则产生了γ射线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紫外天文学和红外天文学。30多年来,这些学科都取得了丰硕成果,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X射线天文学的创始人R.贾科尼。\n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外两位获得者,美国的R.戴维斯和日本的小柴昌俊的工作也属于天体物理学,但不是空间天文,而是把615吨的四氯乙烯(约38万公升)放在一个大罐子里,埋在地下深达1.5千米的深矿里,用它来俘获天体发来的中微子,从而又打开了人类瞭望宇宙的另一扇窗户。\n 中微子以外,天文学家还考虑用引力波来探测天体。1978年,美国射电天文学家J.H.泰勒和R.A.赫尔斯发现了首例脉冲双星PSR1913+16,经长期监测间接地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关于引力波存在的预言,从而荣获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n 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来是不发给天文学家的,但1964年以来已有14位天文学家荣获物理学奖,足以证明天文学已在整个物理科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至于“阿波罗”登月、哈勃空间望远镜上天,以及对太阳系许多天体的近距探测,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就。\n\n河外星系的开拓\n 在银河系之外,还有没有与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与星云的观测与证认分不开。大、小麦哲伦星云对南半球的人来说司空见惯,但迟至1519~1521年麦哲伦航海至美洲最南端的一个海峡时,才把它加以描绘,记录下来,为世人所知。1612年德国天文学家S.马里乌斯用望远镜发现了仙女座大星云。其后,随着望远镜的口径增大,发现了更多的这种云雾状斑点。18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I.康德和地理学家洪堡提出,银河和恒星构成一个巨大的系统,看上去呈雾状的星云也是这样巨大的系统,它们在宇宙间就像岛屿在海洋中分布着,他们这个宇宙岛的预见,由于望远镜分辨率的限制和测定距离的困难,在经历了170年的曲折历程以后,到20世纪20年代才得以证实。\n 1920年4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爆发了著名的沙普利–柯蒂斯大辩论。H.D.柯蒂斯利用仙女座大星云中发现的三颗新星,定出该星云远在银河系之外,是一个独立的星系,而沙普利则反对柯蒂斯的结论。这场辩论,当时胜负未分。1923年,E.P.哈勃在威尔逊山天文台用当时世界最大的2.5米反射望远镜,把仙女座大星云的旋涡结构分辨为恒星,并且在这个星云内发现了许多造父变星。利用这些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定出其距离为90万光年(现知为230万光年),远在银河系之外,而且体积比银河系还大。1924年底他在美国天文学会宣布这一结果时,与会天文学家一致认为,宇宙岛学说已取得了胜利,人类关于宇宙的认识翻开了新的一页。\n 接着,哈勃又发现了许多星系,并把它们按形态予以分类,使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星系是同一家族中互有联系的成员。更重要的是,他利用前人获得的星系光谱资料和他本人测定的这些星系的距离资料,于1929年得出红移和距离的关系:河外星系和我们的距离越远,它的光谱线的红移量越大。这便是著名的哈勃定律。如果红移是由于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则红移和距离的关系就意味着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退行,各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增加,则宇宙是一个膨胀的宇宙。\n 但是,红移不一定是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哈勃的同事F.兹威基当时就提出另一种解释,认为红移是由于光线和星际物质之间的作用而引起的。这种作用使远来的光量子能量减低,波长向红端位移;因而也是距离越远,红移量越大。为了判断红移究竟是由哪种机制引起的,哈勃联合M.L.哈马逊观测了更多的星系,测出它们的视星等,并统计它们的数目。他们假定全部星系有同样的大小和同样的发光本领。这样如果星系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均匀的,在极限星等和计数之间就应该有一线性关系,否则这个关系就不能成立。如果红移是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远处的星系密度应该小于近处的;如果红移是由于光线和星系际物质作用的结果,星系的密度应该到处一样。由于哈勃当时所掌握的数据太少,他无法作出判断,但这种方法至今仍在应用,并且推广到星系团、射电源、类星体的计数上,是当代观测宇宙学的一项基本工作,而哈勃的《星系世界》(1936)成了这一领域的奠基著作。\n\n现代宇宙学的发展\n 星系光谱线的红移,无论是由于星系退行,还是由于光能量衰减,都可得到相对论的承认。如果是前者,则是一个服从相对论引力定律的膨胀宇宙;如果是后者,则是一个静态宇宙,而后者还首先是由A.爱因斯坦本人提出来的。爱因斯坦在完成他的广义相对论以后,立即把它应用于宇宙学问题,于1917年发表《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察》一文,指出无限宇宙和牛顿力学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要么修改牛顿理论,要么修改空间观念,要么两者都加以修改。他放弃了传统的宇宙空间三维欧几里得几何无限性的概念,把空间和时间联系起来,并作了物质均匀分布和各向同性两条假设,从而建立了一个静态的、有限无边的动力学宇宙模型。\n 与此同年(1917),荷兰天文学家W.德西特也用广义相对论研究宇宙学问题,得出了一个物质平均密度趋近于零的静态宇宙模型。这两个模型被人们研究、讨论了十多年,当星系谱线的红移和距离的关系发现以后,就成了问题。德西特模型虽然可用别的方法来解释这一现象,但一个没有物质的宇宙总难令人相信。爱因斯坦于1930年公开宣称放弃他的宇宙常数项后,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演讲时,爱丁顿在欢迎词中说“为什么爱因斯坦方程只有两个解,而没有第三个解以适应于哈勃的最新发现呢”,曾经做过爱丁顿学生的G.勒梅特从刊物上看到这段话后,立即写信给爱丁顿,说他已经找到了第三个解,文章发表在比利时的刊物上,这就是他的原始原子说。他找到爱因斯坦方程可有几个时间函数解,以适应膨胀的宇宙。1932年,他又提出现在观测到的宇宙是一个极端高热、极端压缩状态的原始原子爆炸的产物。\n 其实在勒梅特以前,苏联的A.弗里德曼已于1922年发现了具有时间函数解的宇宙模型。他发现爱因斯坦在建立静态宇宙模型时有一个数学错误,指出爱因斯坦解和德西特解只是爱因斯坦方程更为普遍情况下的两个特殊解。他把爱因斯坦方程中的宇宙常数取消以后,得出宇宙既可是开放的,也可是封闭的。后人对弗里德曼的宇宙模型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宇宙是开放还是封闭,这要看物质的平均密度而定。\n 1948~1956年,G.伽莫夫等人多次发表论文,发展了勒梅特的宇宙模型,更深入地探讨了宇宙从原始高密状态演化、膨胀的概貌,并把粒子的起源和化学元素的起源都结合进来一起考虑,从而形成了最有影响的大爆炸宇宙学。伽莫夫还明确预言,早期宇宙的大爆炸遗留至今还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辐射。1965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如今对热大爆炸宇宙学的更大兴趣则集中在137亿年以前,大爆炸发生的10-43秒之后到3分钟之间的演化过程。10-43秒之前,相对论和现有一切物理规律都不能适用,有人想用时空量子化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尚未成功。从10-43秒到3分钟之间可用温度随时间降低的一个序列区别出几个阶段来。到3分钟时温度降到109K,第一个稳定的原子核出现。这一极早期的宇宙演化学和粒子物理学、大统一理论、超弦理论密切相关,理论、实验、观测互相影响,是当代物理学的一个前沿,仍在不断发展中。\n\n地外文明的搜寻\n 首先是有没有“外星人”来到过地球。有人把许多不易解释的历史遗迹(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中国的悬棺等)当成是外星人留下的遗迹,但这些假说都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20世纪议论最多的是“不明飞行物”(UFO)。1948年美国空军执行了一项“蓝皮书计划”,经过22年研究,对12,600份目击者的报告作了处理,发现其中12,000起均为已知物体。196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有几十位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写出长达1,500页的报告,结论是没有根据证实UFO是天外来客,对此问题无须再作研究。\n 第二个问题是:在太阳系内其他天体上有无智慧生命(至少是会点火和用火)存在。19世纪末,洛韦尔关于火星人及其运河的宣传曾经轰动一时,但20世纪空间探测器对太阳系各种天体的近距考察可以断定,在太阳系内除地球以外,其他天体上均无智慧生命存在。\n 剩下的一个问题是:在其他恒星附近有没有类似太阳系的行星系统。在这些行星系统上有没有生命、智慧生命,甚至高度文明的出现,1956年苏联科学院的两位院士奥巴林(生物化学家)和费森科夫(天文学家)合写了一本《宇宙间的生命》来讨论这个问题,最后一章的结论是: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过程只可能在固态的行星或卫星的表面上发生,而且这些行星和卫星必须符合五项条件,缺一不可:①必须处在太阳这样稳定的而且较老的恒星周围。②为了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温度变化不能太大,行星与中央星的距离要适中,而且轨道必须近于圆形,轨道面和行星赤道面的交角不能太大;行星的自转周期也不能太长。③质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了保不住大气圈(如月球);太大了,完不成元素丰富度的转变(如木星)。④没有大气层不行,大气层太厚也不行。⑤要有液态的水和能够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碳、氢、氧、氮等。这五项条件,有四项都是要求适中,也就是“中庸之道”,所以有人就把它称作中庸原理或“平庸原理”。\n 根据这一原理,利用统计学方法,把各种条件出现的概率都考虑进去可算出,在银河系内任选的一颗恒星周围出现“文明”的概率只有25万分之一,但是银河系内恒星总数约为2,500亿,因而地外文明单在银河系内就可能有100万之多,更不用说河外星系。\n 有人对以上讨论持根本反对态度,认为就拿地球上的一个样本来无限推广,很难令人置信。自1963年范德坎普根据巴纳德星(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之一)的自行晃动,发现该星具有质量为木星0.4倍和0.8倍的两颗行星以来,至2001年底为止已发现地外行星系70个。20世纪80年代利用红外卫星(IRAS)发现在织女星周围有一尘埃带,尺度约为80天文单位,总质量约为地球的300倍,也许是一个新的行星系正在形成中。\n 但这些发现离证实地外文明的存在还很遥远。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四艘宇宙飞船(“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带着人类为地外文明准备的礼物,飞出太阳系,奔向星际空间。“旅行者”1号和2号各携带一个专门的录声器,一个金刚石唱针,以及关于它们使用方法的编码说明,并录制了55种语言的问候以及各种各样的声音,如狗叫、婴儿哭等。这些仪器即使在太空旅行10亿年也能播出声像,一旦某个地外文明获得了这些声像,也许对我们有所回应,但至今尚无音信。\n 此外,1974年美国还利用设在波多黎各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直径305米)向离地球25,000光年远的球状星团M13发送电文,电文用双编码写成,能译成图像。图像上有DNA的双螺旋线和一个人像,希望能进行星际交流,至今也没有结果。\n 除了发送信号外,美、俄、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都在用大型射电望远镜监听地外文明的信息。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搜索地外智慧生命”计划,可接收800万个频道,每1.7秒扫描一次,一半用于巡视整个天空,一半用于监测离地球80光年以内的约800颗太阳型恒星。后来许多天文爱好者也参加进来,成立SETI联盟,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和自行购置的卫星天线,一起扫描天空来进行普查。1996年有两个英国天文爱好者检测出一个他们无法辨认的信号,但两个星期后获悉他们发现的“外星人”实际上是美国海军的秘密卫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月面图", "content": "月面图( selenograph ),在研究月球表面各种特征物的球面视位置的基础上测绘、编制成的平面图。月面图早期是通过望远镜摹绘的,后来都用摄影方法测绘。最早研究月面结构的是伽利略,1610年,他用自制的能放大30余倍的望远镜发现月面上布满山谷,他最先绘制了月面图。十七世纪中叶,赫维留经过十年辛勤观测绘出详细的月面图。他测定的月面山峰高度比伽利略更准确。里希奥利在月面图上标出的各种特征物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十八和十九世纪,迈耶尔、施罗特尔、贝尔、梅德勒、J.施密特、洛尔曼等人相继进行了大量观测,使这一工作又获得很大发展。\n二十世纪以来,威尔金斯、穆尔等人用照相方法精密测定了月面上约5,000个点的位置。法国日中峰天文台使用口径60厘米折射望远镜编制了比例尺1:1,000,000的月面图。自伽利略开创月面图工作以来的三百五十年中,先后发表的各种月面图达150幅之多。其中最大的直径达7.5米。由于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月球背面一直是个不解之谜,1959年,苏联的“月球”1号探测器拍得第一幅月球背面照片,填补了这一空白。接着有一系列月球探测器和宇宙飞船,如“月球号”、“徘徊者号”、“月球勘测者号”、“月球轨道环行器”以及载人的“阿波罗号”等,都获得了大量月面照片。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有四座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此外,还有一座以中国古代官职“万户”命名的环形山。根据1973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五届大会第17组“月球”专业委员会的讨论,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出版《月球航空图》和《月面地形正射投影图》。前者按经线和纬线将月球正面分为144个区域,以1:1,000,000比例尺刊印。后者再把144个区域的每个区域细分为16个单元,以1:250,000比例尺出版,共有2,304张。月面图的测绘对于月球航行具有实际意义,对月球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也很重要。"}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塞佛特星系", "content": "塞佛特星系(汉语拼音:Saifote Xingxi;英语:Seyfert Galaxy),一类较特殊的星系。因美国天文学家C.K.塞佛特于1943年首先发现而得名。其特点是,星系的中心有一个小而亮的核,核的颜色很蓝,并有许多很宽的发射线,包括高激发、高电离的容许线和OⅡ、OⅢ、NeⅡ等禁线。塞佛特星系的光谱特征表明,它的中心是一个产生非热连续谱的区域,中心源外面是一个很大的产生发射线的区域。发射线区有大量的气体,气体以气团的形式出现。气团高速运动,在中心源连续辐射的激发下产生很宽的发射线。塞佛特星系还发出很强的X射线、红外辐射和射电辐射。粗略地说,塞佛特星系还可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Ⅰ型塞佛特星系的光谱与类星体的相似,但其光度却远小于类星体。Ⅱ型塞佛特星系里常有喷流和爆发现象。塞佛特星系是旋涡星系,但其旋臂不甚明显。"}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后发星系团", "content": "后发星系团(Coma cluster of galaxies),位于后发座的一个规则星系团。角直径约6°。它的中央星系密集区包含1000个以上的星系,成员星系的总数可能超过1万个。平均红移约6700千米/秒,距离113百万秒差距(3.5亿光年)。在它的中心有两个超巨型星系,一个是椭圆星系(NGC4889),另一个是透镜形星系(NGC4874)。后发星系团是一个X射线源。"}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生长曲线", "content": "生长曲线( curve of growth ),定量分析恒星吸收线光谱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一族曲线表征吸收线的强弱程度和这些吸收线所对应的低能级原子数目之间的关系。恒星大气的吸收线理论指出,谱线的等值宽度Wλ随谱线低能级原子数ni的增加而增大,或更准确地说,Wλ随nifik(fik为分立跃迁i→k的振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示lgWλ随lgnifik的增大而增大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利用生长曲线,可以对恒星光谱作简便的定量分析研究。\n\n理论生长曲线\n生长曲线的导出要借助一定的大气模型。图1是最简单的反变层模型中的谱线轮廓随nifik的变化曲线。其中ni是在底为1平方厘米、高为反变层高度的柱体内,对应于该谱线的低能级原子数目。图2给出反变层模型的生长曲线。图1和图2都只讨论由阻尼致宽(见辐射阻尼、碰撞阻尼)和多普勒致宽的谱线,不考虑由线性斯塔克效应致宽的谱线。由图1可以看到,当nifik很小时,仅在谱线中心频率处的连续背景上出现小的强度减弱;当nifik增大时,谱线深度很快增加,谱线也逐渐变宽,谱线轮廓呈倒挂的钟铃形,等值宽度Wλ(图1)随nifik的增大是很快的,称为第一阶段;当线心的谱线深度达到1以后,Wλ随nifik的增大开始变得缓慢,这是第二阶段。上述两个阶段的谱线轮廓都由多普勒效应确定。当nifik继续增大时,开始出现线翼。这时Wλ随nifik的增大很慢,谱线轮廓由多普勒效应和阻尼联合作用确定。当nifik很大时,线翼非常显著,W随nifik的增大又变得快起来,这个阶段谱线轮廓基本上纯由阻尼确定。\n\n\n\n\n\n\n图2绘出以为纵坐标、以lg D0为横坐标的 生长曲线。这里 R c是所观测的最强吸收线的线心深度, D0由下式确定:\n\n\n\n\n\n式中Δ λD和Δ νD分别为以波长标度和频率标度表示的多普勒宽度, e和 m e分别为电子电荷和电子质量, c为光速。和图1表示的谱线轮廓随nifik变化的几个主要阶段相对应,等值宽度 Wλ随nifik的变化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适用于弱线,等值宽度Wλ随nifik成正比例地增大;第二阶段,对应于中等强度的谱线,等值宽度随nifik变化缓慢;最后阶段,对于很强的谱线, ,等值宽度随 nifik的增大速度比中等强度谱线的快,但比弱线的为慢。前面两个阶段的 曲线是惟一和单值的,而最后一段曲线要依赖参量,\n\n\n\n\n\nα愈大, 生长曲线的这一支就愈高。 生长曲线的这三段的数学表达式依次为: \n\n\n\n\n\n\n\n\n\n经验生长曲线\n利用谱线的观测资料可以描绘出观测生长曲线。观测生长曲线通常是利用多重线来描绘的,理由是:①多重线里谱线的振子强度容易从理论或实验得到;②一个多重线里所有谱线低能级的原子数目ni是相同的。这样,虽然ni是未知的,但每条谱线的gifik(gi为谱线低能级的统计权重)是已知的,它的对数和理论生长曲线的横坐标lgD0之差别,对一个多重线里的所有谱线来说,是一个常数因子。这就是由观测资料描绘观测生长曲线的依据。\n描绘观测生长曲线的方法是,在恒星光谱中选择一系列gifik为已知的多重线,测量多重线里每一谱线的Wλ/λ。在 lggifik-lg(Wλ/λ)图上,每条谱线给出一个点,每个多重线就可以给出一段观测曲线。一般说来,由于一个多重线里谱线的gifik分布范围比较狭窄,一个多重线只能给出一段曲线,几个多重线就给出几段曲线。把这几段曲线平行于横轴左右移动,对于不同的多重线,需要移动的量是不相同的。移动时应该尽量使点子对曲线的弥散最小,这样就可以组成完整的生长曲线──观测生长曲线。\n把观测生长曲线放在理论生长曲线上,然后上下左右移动,使它与其中一条理论生长曲线达到最佳的符合,以定出参量α。由两曲线纵坐标之差,可以定出ΔλD或原子视向速度的最或然值 ;由横坐标数值之差,可以定出ni,然后利用 萨哈公式、玻耳兹曼公式,由ni定出该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因此,只要我们选取足够多的、振子强度已知的多重线,再测定谱线的Wλ/λ值,就能够确定元素的相对含量、原子视向速度的最或然值和谱线的阻尼常数等。如果在恒星光谱里某元素某电离级原子的多重线足够多, 生长 曲线还可以用这一电离级的原子谱线来单独作出。这样,除了可以得到这种原子的相对含量、视向速度的最或然值和阻尼常数外,还可以得到激发温度。\n运用生长曲线方法通常不必准确地计算恒星大气模型,也不需要有谱线轮廓的详细资料,只要对于足够多的多重线有谱线的总吸收和振子强度的数据就可以了。因此,生长曲线是分析恒星光谱的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假定构成同一生长曲线的所有谱线的某些参量(如ξD和阻尼常数与频率的比值λ/ν等)都具有同样的数值,并且假定谱线的形成机制等都是类似的,因此所得结果比较粗略。"}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南河三", "content": "南河三( Procyon ),小犬座α星(αCMi)。中文名南河三,史记中已有记载。英文名为 Procyon,意思是“在狗前方(before the dog)”,此名的由来可能与大犬座的β星军市一相同:因升起时间在天狼星之前,预告了天狼星即将出现(在西方天狼星曾被称为Dog star)。星表编号为:Hip37279,HR2943,HD61421。南河三亮度为0.40等,呈黄白色,从地球到它的距离是11.4光年,为靠近太阳的恒星之一。它是全天第八颗亮星,光谱型为F5。它类似参宿七(猎户座β)靠近赤道,赤纬+5°,除南极外地球上各地都能看见它。它的表面温度7 000K,比太阳亮7倍,直径和质量是太阳的两倍。南河三和天狼星一样是一颗双星,且其伴星和天狼星的一样是白矮星,亮度 10.3等,每41年公转一周。这颗伴星密度极大,约为水的 12万倍。由于它与南河三十分接近,用大型天文望远镜才看得见。南河三与猎户座的参宿四及大犬座的天狼星构成“冬季大三角”,是冬天星空中重要的标记。此外,南河三亦是“冬季大椭圆”的星星之一,其他成员有大犬座的天狼星、猎户座的参宿七、金牛座的毕宿五、御夫座的五车二以及双子座的北河三。\n\n\n\n南河三"}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黑洞", "content": "黑洞( black hole ),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n\n目录\n\n1 基本特征\n2 理论预言\n3 类别\n4 观测\n\n\n基本特征\n具有一个封闭的视界。视界就是黑洞的边界,外来的物质和辐射可进入视界内,并被撕碎和高度凝聚;而视界内的任何物质和辐射都无法跑到外面。黑洞的引力和潮汐力异常巨大。\n\n理论预言\n1798年,P.-S.拉普拉斯曾根据牛顿引力理论预言存在一种类似于黑洞的天体。他的计算结果是,一个直径比太阳大250倍而密度与地球相当的恒星,其引力场足以捕获它所发出的所有光线,而成为暗天体。1939年,J.R.奥本海默等根据广义相对论证明,一个无压的尘埃球体,在自引力作用下将能坍缩到它的引力半径的范围以内。引力半径rg=2GM/c2。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c为光速,M为球体的总质量。一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其引力半径约为2.96千米。当物质球坍缩到半径为rg,这个球体所发射的光线或其他任何粒子,都不能逃到rg球以外,这就形成黑洞。对晚期致密恒星的研究证明,存在一临界质量Mc。一个大质量恒星在引力坍缩后,如果其留下的致密星体质量M>Mc,它就不可能有任何稳定的平衡态,而只能形成黑洞。理论计算表明,Mc的大小约为3.2个太阳质量。形成黑洞以前的恒星物质可有各种不同的属性,但它一旦形成稳定的黑洞以后,其所有的属性几乎都不再能被观测到。黑洞的性质只要用三个参数就可完全表征。这三个参数是质量M、角动量J和电荷Q。这表明黑洞对外仅有引力和电磁力两种相互作用。黑洞的磁矩可用m= QJ/M来表征。当J= Q = 0时是球对称的史瓦西黑洞;当Q = 0时是轴对称的克尔黑洞。黑洞的一个重要物理参量是它的视界的面积A,其值为(在c= G = 1单位系): \n\n\nA=8π[ M2+ M( M2− a2− Q2)1/2− Q2/2] \n\n\n式中 a= J/ M。 A的基本性质是, 黑洞的演化过程(如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或 黑洞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它的面积总不减少,这称为 面积不减定理。它是物质只能进入 黑洞而不能跑出 黑洞这一特性的定量表述。面积不减定理类似于 热力学中的孤立系 熵不减原理。因此, 黑洞的面积相当于 黑洞的熵。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 黑洞热力学。 黑洞热力学的一个结论是, 黑洞具有一定的温度,其值与 黑洞的质量成反比。1974年, S.W.霍金证明,如果考虑到 黑洞周围空间中的量子涨落,则 黑洞的确具有与它的温度相对应的热辐射。计及量子效应后, 黑洞不再是完全“黑”的了,它也会发射,甚至出现剧烈的爆发。\n\n类别\n黑洞按其体积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很多证据表明,中型黑洞是大质量恒星在生命终结时,经历爆发、内陷和坍缩后留下的,它是恒星晚期演化的一种归宿。而大型黑洞则存在于很多星系的核心中,包括银河系。小黑洞是一种原初黑洞,可能形成于宇宙早期。寻找黑洞是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的重要课题。完全孤立的黑洞难于观测,因为它们不发射光或任何形式的辐射,只能根据它与其周边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各种效应来预测其存在。最初着重于在双星体系中搜寻和证认黑洞,并认为最有可能是黑洞的天体是天鹅座X−1。天鹅座X−1是密近双星中的一个星体。它所发射的X射线没有规则的脉冲结构,但却具有极短时标的脉动涨落,脉动时标达几毫秒范围。这种亮度极快的随机振荡与灼热气体从吸积盘进入黑洞时的辐射特征相符。而且,它的质量大于5.5太阳质量,超过了中子星的临界质量,因此它很可能是个黑洞。另外,观测还表明,在椭圆星系M87的核心,可能有质量为9×109太阳质量的大型黑洞。M87的特征是:在核心处有异常的亮度分布,颜色较蓝,并有一股气尘状物质流。这些都可用黑洞模型很好说明。 \n\n观测\n近年来在黑洞的观测搜寻上,哈勃空间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探测卫星起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系列贡献。到2003年底,认为最可能是黑洞的候选者约有33个,其中星系级黑洞约11个,它们的质量可由2×106~109太阳质量的量级。而恒星级黑洞几乎全部是双星系统中的X射线源。按照大爆炸宇宙学,在宇宙早期可能形成一些小质量黑洞,一个质量为1015克的黑洞空间尺度只有10−13厘米左右(相当于原子核的大小)。小黑洞的温度很高,有很强的发射。有一种模型认为,高能天体物理研究中所发现的一些高能爆发过程,也许就是由这些原初小黑洞的发射及其最终的爆发引起的。\n黑洞的研究现已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作为相对论天体物理学分支的黑洞物理学,也有长足的发展。天文学家已习惯于把当前物理学难于说明的一些高能天体现象都归之于黑洞引起,并建立了相对简洁、完美的模型,这就更加促使对黑洞的重视。但严格来说,黑洞还尚未被真正“观测到”,它的很多疑团还有待人们进一步揭示。"}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活力公式", "content": "活力公式( vis viva formula ),二体问题的一个积分,又称活力积分。它反映天体的位置、速度和轨道半长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力”一词来源于拉丁文vis viva,其物理意义为“动能”。根据二体问题的相对运动方程,可求出总能量守恒的关系为:\n\n\n\n\n\n式中 v和 r为一个天体相对于另一个天体的速度和距离; μ= G( M+ m), G为万有引力常数, M和 m分别为两个天体的质量; a为常数,在椭圆轨道中表示半长径。在天体力学中将这个关系式称为活力公式。这个 公式表示:运动天体(质量为 m)的动能 和引力势能 之和为常数。 活力公式在轨道计算和研究人造天体运动中有广泛的用途(见宇宙速度)。由于人造天体的质量 m远小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M,因此 μ≈ GM。"}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电流片", "content": "电流片( current sheet ),介于两个反向磁场之间的电流薄层,亦称中性片。从两侧流来的等离子体在这里进行磁合并,可使等离子体加热和加速。电流片中发生的不稳定过程,对加速和加热也有重要作用,主要原因是,离子声不稳定性产生离子声湍动,使电阻反常并增大几个数量级;撕裂模不稳定性使电流片溃散为一系列分离的电流丝,在电流丝之间磁场为零的地方,将产生很强的感应电场,使带电粒子加速。"}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天体的视运动", "content": "天体的视运动( apparent motion of celestial bodies ),地面观测者直观观测到的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对太阳系内的天体来说,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这些天体本身的空间运动也是形成天体视运动的重要原因。在太阳系外的各类天体中,一些近距星的视位置还要受到因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周年视差和太阳本动带来的长期视差(见视差)的影响。此外,岁差和章动、光行差、自行和大气折射等也会引起天体在天球上视位置的改变,但这些通常都不属于天体的视运动的研究范围。\n\n目录\n\n1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n\n1.1 中天\n1.2 出没\n1.3 过卯酉圈\n1.4 大距\n\n\n2 太阳的视运动\n3 月球的视运动\n4 行星的视运动\n\n\n天体的周日视运动\n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天体于一恒星日(见日)内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赤道平行的小圆转过一周。这个圆称为天体的周日平行圈。这种直观的运动称为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周日视运动是一切天体最显著的视运动。在用天体照相仪对北极天区所拍得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极附近恒星的周日视运动轨迹(图1)。当测站纬度为φ,天体的赤纬(见天球坐标系)满足δ>90°-φ时,天体的周日平行圈全部在地平圈以上,天体永不下落;若90°-φ≥δ≥-(90°-φ),天体的周日平行圈部分在地平圈以上,部分在地平圈以下,天体有升有落;若δ<-(90°-φ),天体的周日平行圈全部在地平圈以下,天体永不上升。对这个地方来说,天球上δ=90°-φ和δ=-(90°-φ)的两个平行圈分别称为恒显圈和恒隐圈。在地球北极处,北天极与天顶重合,天体的周日平行圈与地平圈平行,天体既不升起,也不下落,永远保持同一高度。那里只能看到天球北半部的天体。在赤道处,天极落在地平圈上,天体的周日平行圈与地平圈相垂直,天体沿着与地平圈垂直的圆周自东向西作周日视运动。那里可以看到全天的天体。天体因周日视运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地平坐标,即方位角和高度。 \n\n\n\n图1 天球北极附近恒星的周日视运动轨迹 \n\n\n天体在作周日视运动时,经过天球上一些特殊的圈(包括大圆和小圆)或点,这些现象在天体测量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n\n中天\n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称为中天。经过包括天极和天顶的那半个子午圈时,天体到达最高位置,称为上中天;经过包括天极和天底的那半个子午圈时,天体到达最低位置,称为下中天。\n\n出没\n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地平圈时称为出没,也称升落。天体从地平圈下升到地平圈上称为出,反之称为没。永不下落和永不上升的天体没有出没现象。\n\n过卯酉圈\n0≤δ<φ的天体,一天中两次经过卯酉圈。一次过卯酉圈东部,另一次过其西部。\n\n大距\nδ>φ的天体经过地平经圈和周日平行圈的切点时称为大距。这时天体的星位角(见天文三角形)η=90°。满足上述条件的天体一天有两次大距,分别在天球的东半部和西半部。\n由于地球公转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日期内天体周日视运动的轨迹是有变化的。对太阳系的天体,特别对太阳和月球来说,它们的赤道坐标在短时期内有显著变化,它们的周日视运动的轻迹变化较快,尤其是每天的出没时刻和方位以及中天的时刻和高度都会有显著的变化。但对于恒星来说,这种影响是极其微小的。\n\n太阳的视运动\n太阳除参与因地球自转引起的周日视运动外,还存在因地球公转引起的在恒星背景上的相对运动,即周年视运动。太阳因周年视运动在黄道上自西向东每天移动约1°。在一年的不同日期内,太阳的赤经、赤纬的变化,引起昼夜长度的变化。对北半球来说,一年内只有两天,即春分和秋分,太阳由东点出,西点没,昼夜相等。从春分起,太阳的出没方位逐渐北移,夏至日到达最北点。在这段时间内,太阳出的时刻逐日提早,而没的时刻逐日延迟。同时中天高度越来越高,白昼变长,黑夜缩短。夏至那天中天高度最高,白天最长。夏至以后,太阳的出没方位逐渐南移,中天高度逐渐下降。秋分以后,太阳的出没位置已在东、西点以南,昼短夜长。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冬至日为止。这时,太阳的出没位置到达最南点,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以后,太阳的出没点重新北移,到春分点时昼夜又相等,完成一年一周的运动。由于纬度不同,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纬度越高,夏季白天越长,冬季白天越短。极圈以北开始出现“白夜”和“黑昼”。在地球北极,则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太阳不再每天东升西落。南半球的情况和北半球完全相同,只是冬和夏、春和秋,恰好相反。在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是不变的。\n\n月球的视运动\n月球除了周日视运动外,由于它围绕地球每月公转一周,地球上的观测者还看到它自西向东在星座之间移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引起月球赤经、赤纬和黄经、黄纬的不断改变,使月球的周日视运动轨迹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年的不同日期内,月球的出没方位角和中天高度变化很大。因为白道很靠近黄道,月球一月之内在天球上运动的情况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相类似。同一月相在一年内不同月份的周日视运动轨迹也是不同的。以满月为例,在北半球的夏季,满月的运动情况与冬季的太阳相似,从东南升起,在西南下落,中天高度较低,照耀时间较短。冬季的满月则从东北升起,在西北下落,中天高度较高,照耀的时间也较长。其他月相也有类似的情况。月球平均每天东移约13°,因而升起的时间平均每天推迟50分钟左右。\n\n行星的视运动\n行星是太阳系内的天体,它们除参与周日视运动外,还因地球的公转和行星本身的绕太阳公转运动而不断改变其对于恒星的相对位置。行星在天球恒星背景上的相对运动与太阳和月球的情况不同。对太阳和月球来说,这种运动的方向始终是朝东的。对行星来说,则有时朝东,有时朝西,这是地球和行星二者的公转运动合成后在天球上的反映。行星的朝东运动称为顺行,朝西运动称为逆行。行星的主要运动方向为顺行。顺行和逆行之间的转折点称为“留”,在留附近行星相对恒星背景的运动是很慢的(见行星视运动)。\n以地球为中心,地球和行星的连线与地球和太阳的连线之间的交角在黄道上的投影称为行星的距角。距角为0°时称为“合”,这时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等,行星为太阳的光辉所淹没。距角为90°时称为“方照”。距角为180°时称为“冲”。行星相对恒星背景运动一整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行星运动的恒星周期;行星按同一方向连续两次经过同一距角位置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行星运动的会合周期。\n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的距角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地内行星离太阳比地球近,它在任何位置上的距角都不会超过某一数值,因而不会出现冲和方照的现象。具体来说,水星的最大距角不超过28°,金星的最大距角不超过48°。在天球上,它们有时位于太阳以东,太阳落下后不久出现在西方地平线附近,称为昏星;有时位于太阳以西,太阳升起前不久出现在东方地平线附近,称为晨星。地内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距角有两次达到极大值,即东大距和西大距,这时是观测地内行星的最好机会。地内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可以出现两次合:一次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称为下合;另一次它同地球分在太阳两侧,称为上合(图2)\n\n\n\n\n\n地外行星和地内行星不同,它们离太阳比地球远,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距角可以从0°变化到360°,可以出现一次冲、一次上合和两次方照。行星在太阳以西时称为西方照,在太阳以东时称为东方照。地外行星冲时,离地球最近。在行星轨道近日点附近出现的冲称为大冲,大冲是观测外行星,特别是观测火星的最好机会。"}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速度椭球分布", "content": "速度椭球分布( ellipsoidal distribution of velocities ),恒星剩余速度的分布规律。恒星的本动速度不是完全没有规则的。1904年卡普坦在确定太阳运动的向点时,发现除太阳运动引起的视差动外,还存在着彼此相背而行的两大星流,它们的运动方向与太阳的运动方向之间有一固定夹角。1907年K.史瓦西提出,星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沿给定坐标系三条轴线运动的恒星数目、平均速度、速度弥散度均不相同,因而以速度为坐标变量画出的星数相等的曲面是一些三轴椭球,其轴长之比等于沿各该轴恒星运动的速度弥散度之比,比值约为8:5:4。椭球长轴的主方向──向点的坐标约为赤经18h5m),赤纬-17°5(1950.0)。速度椭球分布的本质是:恒星的剩余速度遵从各向异性的正态分布。\n不同类型恒星的运动差别颇大。主序星、中晚型巨星和经典造父变星属于星族Ⅰ,其速度弥散度较小,由此定出的太阳运动也较正常。由星族Ⅱ的恒星求得的太阳运动速度很大,向点由武仙座移到仙王座,恒星运动的速度弥散度也很大。星族Ⅰ的恒星位于银道面内,绕银心公转,轨道近于正圆;星族Ⅱ的恒星也绕银心公转,而轨道则为偏心率很大的椭圆,各处速度差异很大;所以前者弥散度小而后者弥散度大。另外,由于星族Ⅰ的恒星绕银河系的转动速度比星族Ⅱ的恒星大得多,而太阳属于星族Ⅰ,所以由星族Ⅱ求得的太阳运动与由星族Ⅰ求得的很不一致。"}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大气窗口", "content": "大气窗口( atmospheric window ),指天体辐射中能穿透大气的一些波段。由于地球大气中的各种粒子对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只有某些波段范围内的天体辐射才能到达地面。按所属范围不同分为光学窗口、红外窗口和射电窗口。\n①光学窗口 可见光波长约3000~7000埃。波长短于3000埃的天体紫外辐射,在地面几乎观测不到,因为2000~3000埃的紫外辐射被大气中的臭氧层吸收,只能穿透到约50公里高度外;1000~2000埃的远紫外辐射被氧分子吸收,只能到达约100公里的高度;而大气中的氧原子、氧分子、氮原子、氮分子则吸收了波长短于1000埃的辐射。3000~7000埃的辐射受到的选择吸收很小,主要因大气散射而减弱。 \n\n\n\n电磁波谱和大气窗口 \n\n\n②红外窗口 水汽分子是红外辐射的主要吸收体。较强的水汽吸收带位于0.71~0.735μ(微米),0.81~0.84μ,0.89~0.99μ,1.07~1.20μ,1.3~1.5μ,1.7~2.0μ,2.4~3.3μ,4.8~8.0μ。在13.5~17μ处出现二氧化碳的吸收带。这些吸收带间的空隙形成一些红外窗口。其中最宽的红外窗口在8~13μ处(9.5μ附近有臭氧的吸收带)。17~22μ是半透明窗口。22μ以后直到1毫米波长处,由于水汽的严重吸收,对地面的观测者来说完全不透明。但在海拔较高、空气干燥的地方,24.5~42μ的辐射透过率达30~60%。在海拔3.5公里高度处,能观测到330~380μ、420~490μ、580~670μ(透过率约30%)的辐射,也能观测到670~780μ(约70%)和800~910μ(约85%)的辐射。\n③射电窗口 这个波段的上界变化于15~200米之间,视电离层的密度、观测点的地理位置和太阳活动的情况而定(见大气射电窗)。"}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黑子群", "content": "黑子群( sunspot group ),太阳黑子大多成群出现。每个黑子群由几个到几十个黑子组成,最多可达一百多个。黑子群一般有两个主要黑子。按太阳自转方向,在黑子群西部的黑子称为前导黑子,而在东部的黑子称为后随黑子。前导黑子大都出现较早,消失较迟,面积较大,同太阳赤道的距离较小。黑子群按它的磁场极性分单极群、双极群和复杂极性群,其中以双极群为常见。双极群中前导黑子的极性一般与后随黑子相反。同一太阳活动周中,北半球的前导黑子极性几乎相同,并与南半球的前导黑子的极性相反。在先后的两个太阳活动周中,前周黑子群的前导黑子和后随黑子的极性分布与后周的又完全相反。黑子群中异极性黑子的连线称为磁轴,在大多数情况下,磁轴对太阳赤道的倾角小于30°。\n黑子群很少显著偏离上述一般情况,但一旦发生,太阳活动就会激烈起来。因此可以从中寻求太阳活动预报的有效判据。黑子群出现之前,在光球上往往先见光斑;在色球上往往先见谱斑发展或增亮;谱斑区先出现局部磁场;用高分辨率望远镜观测,往往先见到一些微黑子。另外,暗条(日珥)、日冕凝聚区、耀斑以及一系列太阳活动现象大都发生在黑子群上空。所以,黑子群是太阳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太阳活动的基本迹象。\n对黑子群分类,现用的有三种黑子型分类法:苏黎世黑子分类法;麦金托什黑子分类法,又称修订了的黑子分类法;磁分类法。这三种黑子分类法如下:\n\n苏黎世黑子分类法\n是瑞士苏黎世天文台瓦尔德迈尔在1938年提出的。他按黑子群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九个类型,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n\n\n黑子群发展过程的九个类型\n\n\n\nA──无半影的黑子或单极小黑子群。\nB──无半影的双极黑子群。\nC──类似B的双极群,但其中有一个主要黑子有半影。\nD──双极群,两个主要黑子都有半影,其中有一个黑子是简单结构。东西方向延伸小于10°。\nE──大的双极群,结构复杂,两个主要黑子都有半影,且其间有些小黑子。东西方向延伸不小于10°。\nF──很大的双极群或很复杂的黑子群。东西方向延伸不小于15°。\nG──大的双极群,只有几个较大的黑子,而没有小黑子,东西延伸不小于10°。\nH──有半影的单极黑子或黑子群,有时也具有复杂结构,直径大于2°5。\nJ──有半影的单极黑子或黑子群,直径小于2°5。\n\n麦金托什黑子分类法\n是美国麦金托什提出的。美国《太阳地球物理资料》月刊近十年来关于黑子群的记载一直采用这种分类法。它用并列三个字母分别表示黑子群三种特征: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黑子群的类型,采用苏黎世黑子分类法的分类,但作了一些修改,把原先的九类改分为七类,即A、B、C、D、E、F、H。第二个大写字母表示黑子群内最大黑子的半影情况,分为六类,即X、R、S、A、H、K。第三个字母表示黑子群紧密度或相对的黑子分布,分为四类:x、o、i、c。 \n\n磁分类法\n现在普遍使用的美国海耳天文台的分类法,是海耳等人于1919年根据几千个黑子群每个测点的极性测量提出的。这种分类法把黑子群分为α(单极)、β(双极)、γ(复杂极性)三类,或用字母A、B、r表示。再按黑子极性是对应于本太阳活动周所在半球的前导黑子还是对应于后随黑子,用字母p、f表示,或用字母P、F表示。\nAP或αр──单极群,极性为本活动周所在半球的前导黑子的极性。\nAF或αf ──单极群,极性为本活动周所在半球的后随黑子的极性。\nBP或βр──双极群,前导黑子的极性占优势。\nB或β──双极群,前导和后随黑子的极性几乎相等。\nBF或βf──双极群,后随黑子的极性占优势。\nBr或βγ──具有一般B型特征的双极群,但其中有一个或几个小黑子极性颠倒。\nr或γ──极性混杂的复杂群。\nD或δ──在同一半影内有彼此相距2°以内的异极性的黑子群。此型是在六十年代初提出的。"}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地球", "content": "“阿波罗”17号在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照片(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 地球自转示意动画\n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公布的地球东半球照片\n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公布的地球西半球照片\n 被地球大气层局部笼罩的月球\n 从月球上看到的地球\n 地球(汉语拼音:Diqiu;英语:Earth),太阳系八个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是人类所在的行星。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不管是地球的整体,还是它的大气、海洋、地壳或内部,从形成以来就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在一系列的演化阶段,它保持着一种动力学平衡状态。\n 地球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又常称呼地球为世界。形状像球,略扁,表面是陆地和海洋。赤道半径约6378.2千米,极半径约6356.8千米。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昼夜,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n 不像其他类地行星,地球的地壳由几个实体板块构成,各自在热地幔上漂浮。理论上称它为板块说。它被描绘为具有两个过程:扩大和缩小。扩大发生在两个板块互相远离,下面涌上来的岩浆形成新地壳时。缩小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其中一个的边缘部份伸入了另一个的下面,在炽热的地幔中受热而被破坏。在板块分界处有许多断层(比如加利福尼亚的SanAndreas断层),大洲板块间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目前有八大板块:\n \n\n\n北美洲板块——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兰岛\n\n南美洲板块——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n\n南极洲板块——南极洲及沿海\n\n亚欧板块——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n\n非洲板块——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n\n印度与澳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部分印度洋\n\nNazca板块——东太平洋及毗连南美部分地区\n\n太平洋板块——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n\n\n \n 还有超过20个小板块,如阿拉伯,菲律宾板块。地震经常在这些板块交界处发生。\n 地球只有一个自然卫星——月球。但是数千人造卫星被安置在了地球轨道上。\n\n目录\n\n1 基本资料\n2 概述\n\n2.1 地球的形状\n2.2 地球的表面\n2.3 海陆分布与演变\n\n\n3 结构和组成\n\n3.1 地球内部结构\n3.2 地球内部物质组成\n3.3 地球总体成分\n\n\n4 地球圈层结构\n5 地球辐射带与磁层\n\n5.1 地球重力场\n5.2 地球磁场和磁层\n\n\n6 地球内部温度和能源\n7 地球的运动\n\n7.1 地球自转\n7.2 地球公转\n7.3 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n7.4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四季\n7.5 时间与历法\n\n\n8 地球的历史\n\n8.1 地球年龄\n\n\n9 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n10 地球的未来\n11 其他\n\n11.1 空间探测地球\n11.2 世界地球日\n\n\n\n\n基本资料\n\n轨道资料\n\n远日点 152,097,701 km (1.016 710 333 5 AU)\n\n近日点 147,098,074 km (0.983 289 891 2 AU)\n\n半长轴 149,597,887.5 km (1.000 000 112 4 AU)\n\n离心率 0.016 710 219\n\n平均轨道速度 29.783 km/s (107,218 km/h)\n\n轨道倾角 0 (7.25°至太阳赤道)\n\n升交点黄经 348.739 36°\n\n近心点幅角 114.207 83°\n\n卫星 1个(月球)\n\n\n\n\n\n物理特征\n\n平均半径 6,372.797 km\n\n赤道半径 6,378.137 km\n\n两极半径 6,356.752 km\n\n表面积 510,065,600 km²\n\n体积 1.083 207 3×1012 km³\n\n质量 5.9742×1024 kg\n\n平均密度 5,515.3 kg/m³\n\n赤道表面重力 9.780 1 m/s² (0.997 32 g)\n\n宇宙速度 11.186 km/s (39,600 km/h)\n\n恒星自转周期 0.997 258 d(23.934 h)\n\n赤道自转速率 465.11 m/s\n\n转轴倾角 23.439 281°\n\n北极赤经 未定义\n\n北极赤纬 +90°\n\n反照率 0.367\n\n表面温度\n\n热力学温标 184 K(最小) 287 K(平均) 331 K(最大)\n\n摄氏温标 -89.2 ℃(最小) 14 ℃(平均) 57.7 ℃(最大)\n\n\n\n\n\n\n\n大气\n\n表面压力 101.3 kPa(海平面)\n\n大气组成 78.084% 氮 20.946% 氧 0.934% 氩 0.0381% 二氧化碳 水蒸气(依气温而有所不同)\n\n\n\n\n概述\n地球的形状\n 地球是球形这一概念最先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提出的。但是他的这种信念仅是因为他认为圆球在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而不是根据任何客观事实得出的。以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约前276~约前194)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定了阿斯旺和亚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度。中国唐代南宫说于724年在今河南省选定同一条子午线上的13个地点进行大地测量,经天文学家一行(683~727)归算,求出子午线1°的长度。16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仑(Ferdinand Magellan)领导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17世纪末,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认为地球应是一个赤道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1733年巴黎天文台派出两个考察队,分别前往南纬2°的秘鲁和北纬66°的拉普林进行大地测量,结果证明了牛顿的推测。\n 现在,根据大地测量、重力测量、地球动力测量和空间测量的综合研究,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的天文常数系统中,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扁率为1/298。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三轴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致使地球表面形状也不均匀。地球质量(包括大气圈等)为5.976×1024千克,地球体积为1.083×1021立方米,平均密度为5.52克/厘米3。\n 20世纪60年代后人造卫星上天,为大地测量添加了新的手段。现已精确地测出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千米,极半径为6356.76千米,赤道周长和子午线周长分别为40075千米和39941千米,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低下去24~3米。有人说地球像一只倒放着的大鸭梨。其实,地球的这些不规则部分对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从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它更像是一个标准的圆球。\n\n地球的表面\n 从月球上看到的地球\n 在地球上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在剩下的不到30%的陆地上也分布着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地表以下的土壤和岩层间还有连续不断的地下水。\n 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圈。在太阳的控制下,大气水和地表水永不停息地循环,创造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几乎占地球整个水面面积的一半。\n 地球表面(包括地表以上一定高度和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范围),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所有生物相互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建立了一个称为“生物圈”的大系统。人类在生物圈内繁衍生息,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但也给这个系统内的平衡带来了威胁。\n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轻。在50亿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学标准),不断重复着侵蚀与构造的过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坏,这样一来,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迹(比如星体撞击产生的火山口)。这样一来,地球上早期历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亿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头只有40亿年,连超过30亿年的石头都屈指可数。最早的生物化石则小于39亿年。没有任何确定的记录表明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刻。\n 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颗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态水(虽然在土卫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态乙烷与甲烷,木卫二的地下有液态水)。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海洋的热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气温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液态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蚀及大洲气候的多样化,目前这是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过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许也有这种情况)。\n 地球的大气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几乎都被组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给活着的植物消耗了。现在板块构造与生物活动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到其他场所再返回的不停流动。大气中稳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对维持地表气温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性。温室效应使平均表面气温提高了35摄氏度(从冻人的-21℃升到了适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而生命将不可能存在。\n 丰富的氧气的存在从化学观点看是很值得注意的。氧气是很活泼的气体,一般环境下易和其他物质快速结合。地球大气中的氧的产生和维持由生物活动完成。没有生命就没有充足的氧气。\n\n海陆分布与演变\n 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的,有绵亘的高山,有广袤的海盆以及各种尺度的构造。大陆上的最高处是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4.43米,最低点为死海,湖面比海平面低416米;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34米。地球的总表面积为5.100×108平方千米,其中大陆面积约为1.48×108平方千米,约占地表总面积的29%。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在表面和深部存在液态水的星体。海洋面积约为3.62×108平方千米,约占71%。海面之下,大陆有一个陡峭的边缘。以平均海平面为标准,地球表面上的高度统计有两组数值分布最为广泛:一组在海拔0~1,000米之间,占地球总面积的21%以上;另一组则在海平面以下4,000~5,000米之间,占22%以上。在地球表面水的总量约为1.4×109立方千米,其中淡水为3.5×107立方千米,只占总水量的2.5%。\n 洋底岩石年龄小于2亿年,比陆地年轻得多,陆地上到处可以找到沉积岩,说明在地质时期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1912年A.L.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认为海洋和大陆的相对位置在地质时期是变化的。20世纪60年代初H.H.赫斯和R.S.迪茨提出海底扩张说,认为全球洋盆演化是洋底扩张的结果。此后板块构造说进一步解释了地球的运动。板块分裂造成大洋的形成,整个洋底在2亿年左右更新一次;板块挤压运动形成巨大的山系,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n\n结构和组成\n 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它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物质状态组成的圈层构成,即由固体地球、表面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所组成。随着科学的发展,它们分别成为固体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生物学主要研究的对象。\n\n地球内部结构\n 根据地震波速度观测的结果,发现地球内部存在全球范围的速度间断面(如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和莱曼界面等)。用这些间断面可将地球分成不同的圈层。20世纪80年代,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结构有很大的横向非均匀性,但总体上是径向分层的。主要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n\n\n\n地壳 固体地球的最上层部分,其底部界面是莫霍面。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有明显的不同,而不同地区大陆地壳厚度相差也很大,从20多千米到70多千米;海洋地壳仅几千米。地壳还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的层,横向变化也很大。\n\n地幔 地壳下由莫霍面到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地幔可以进一步分为许多层。目前已确定的全球性间断面有410千米间断面,是由橄榄石到β尖晶石的相变形成;660千米间断面,是由尖晶石到钙钛矿和镁方铁矿相变形成,660千米间断面是上、下地幔的分界面。\n\n地核 地心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它们之间的分界面为莱曼界面,深度在5,149.5千米。地核主要由铁、镍及少量的硅、硫组成。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n\n\n\n\n地球内部物质组成\n 地震波的速度和物质密度分布提供了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约束条件。地核有约90%是由铁镍合金组成,但还含有约10%~20%的较轻物质,可能是硫或氧(但也有人认为地核含有21%的硅,11%的硫,7%的氧)。上地幔的主要矿物是橄榄石、辉石和石榴子石。在410千米的深处,橄榄石相变为尖晶石的结构,而辉石则相变为石榴子石。在520千米的深度,β尖晶石变为γ尖晶石,辉石分解为尖晶石和超石英。在660千米深度下,这些矿物都分解为钙钛矿和氧化物结构。在下地幔,矿物组成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地幔最下的200千米中,物质密度有显著增加。这个区域是否有铁元素的富集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地壳中的岩石矿物是由地幔物质分异而成的。\n\n地球总体成分\n 地球质量的90%是由Fe、O、Si和Mg四种元素组成。含量超过1%的其他元素为Ni、Ca、Al和S。另外7种元素Na、K、Cr、Co、P、Mn和Ti的含量介于0.1%~1%之间。由此可知地球物质组成的某些特点。首先,由于元素与氧的不同亲和力(根据氧化物的生成自由能),MgO、SiO2、Al2O3、Na2O和CaO先于FeO而形成,在氧不足的条件下,绝大部分的铁和镍将呈金属状态存在。各种氧化物将结合成为硅酸盐,例如MgO和SiO2结合成MgSiO3(辉石),或者形成Mg2SiO4(橄榄石)。当达到一定的重力平衡状态,绝大部分致密物质向地心集中,并发生分层作用,形成致密的金属核和密度较小的硅酸盐地幔。丰度低的元素受到各种地球化学作用制约而在地球各圈层之间进行分配,如铂、金等倾向于同金属铁结合集中到地核,而亲氧元素铀等则同较轻的硅酸盐组合而集中在地球上部。其次,可以合理地设想,地球曾经被加热达到全部或部分熔融的状态,低熔点的挥发性组分(H2O、CO2、N2、Ar等)逸出,形成大气圈。地幔中富含SiO2、Al2O3、Na2O和K2O的易熔和较轻的物质上升到表层如地壳。因此,早期的地球分离为地核、地幔、地壳、海洋和大气等层圈构造。已有的证据表明,约在40亿年以前,地球就已经接近于现在的层状结构状况。\n\n地球圈层结构\n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n 人们对于地球的结构直到最近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地球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在天文学中,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对于了解地球的运动、起源和演化,探讨其它行星的结构,以至于整个太阳系起源和演化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n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千米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n\n\n\n地球外圈\n\n大气圈\n\n水圈\n\n生物圈\n\n岩石圈\n\n\n\n\n\n\n\n\n地球内圈\n\n地幔圈\n\n外核液体圈\n\n固体内核圈\n\n\n\n\n\n\n地球辐射带与磁层\n 20世纪初有人提出太阳在不停地发出带电粒子,这些粒子被地球磁场俘获,在地球上空形成一个带电粒子带。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范·艾伦(James Alfred Van Allen)根据宇宙探测器探险者1号、3号和4号的观测,证明了带电粒子带的存在。\n 地球辐射带分为两层,形状有点像是砸开成两半的核桃壳。离地球较近的辐射带称为内辐射带,较远的称为外辐射带,也分别称为内、外范·艾伦带。辐射带从四面把地球包围了起来,而在两极处留下了空隙,也就是说,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上空不存在辐射带。最近两年有消息说,美国和俄罗斯的天文学家在内外辐射带之间又发现了第三条辐射带。\n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地球磁场和一根大磁棒的磁场一样,磁力线对称分布,逐渐消失在星际空间。人造卫星的探测结果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绘出了全新的地球磁场图象:当太阳风到达地球附近空间时,地球磁层太阳风与地球的偶极磁场发生作用,把地球磁场压缩在一个固定的区域里,这个区域就叫磁层。磁层像一个头朝太阳的蛋形物,它的外壳叫做磁层顶。地球的磁力线被压在“壳”内。在背着太阳的一面,壳拉长,尾端呈开放状,磁力线像小姑娘的长发,“飘散”到二百万千米以外。磁层好像一道防护林,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风的袭击。地球的磁层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许多物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最近十年,科学家已经把磁层的概念扩展到其它的一些行星,甚至发现宇宙中的中子星、活动星系核电具有磁层结构的特征。\n\n地球重力场\n 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质量产生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离心力对重力的影响随纬度的不同而呈有规则的变化,在赤道上最强。同时,由于地球不同部位的密度分布不均,也会引起重力的变化和异常。因此,重力异常可以提供地球不同部分密度变化的信息。\n\n地球磁场和磁层\n 地球具有磁性,它周围的磁场犹如一个位于地心的磁棒(磁偶极子)所产生的磁场。这个从地心至磁层边界的空间范围内的磁场称为地磁场。地磁场是非常弱的磁场,其强度在地面两极附近最强,还不到10-4特[斯拉];赤道附近最弱。通常将地磁场看成是一偶极磁场,连接南北两极的轴线称为磁轴,目前磁轴与地轴的交角大约11°。磁轴与地面的交点称为地磁极,磁极的位置具有长期变化,目前北磁极的坐标在北纬78.5°、西经69.0°附近。\n 实际上地磁场的形态是很复杂的,它有显著的时间变化。变化可以分为长期的和短期的。地磁场长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短期变化来源于电离层的潮汐运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电离层中的电流体系可引起地磁场的日变化,极区高层大气受带电粒子的冲击而产生极光和磁暴。太阳和地球中间有称为太阳风的等离子体。地球磁场在向太阳的一面受太阳风的作用而压缩,在背太阳的一面则被拉伸,从而使地球磁场在地球周围被局限在一个狭长的称为磁层的区域内。由此可见,磁层是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围,并受地磁场控制的区域。磁层的外边界则称为磁层顶边界层。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不仅因地而异,也因时间不同而有变化。在地质历史时期磁极曾多次倒转。地磁场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来自空间的成分不足总量的1%。地球磁场的起源和它在地史期间的变化,与地核的结构和物质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电流有关。\n 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直接影响,磁层的存在对大气的成分和地面气候起重大的作用,并因此而影响到地球上生命的发展。\n\n地球内部温度和能源\n 地面从太阳接收的辐射能量每年约有1025焦[耳],但绝大部分又向空间辐射回去,只有极小一部分影响地下很浅的地方。浅层的地下温度梯度约为深度每增加30米,温度升高1℃,但各地的差别很大。由温度梯度和岩石的热导率可以计算热流。由地面流出的总热量为4.20×1013瓦[特]。\n 地球内部的一部分能源来自岩石所含的铀、钍、钾等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估计地球现在由长寿命的放射性元素所释放的热量约为3.14×1013瓦,少于地面热流的损失。放射性生热少于地球的热损失可能有使地球逐渐变冷的趋势。\n 另一种能源是地球形成时的引力势能。假定地球是由太阳系中的弥漫物质积聚而成的,这部分能量估计有2.5×1032焦,但在积聚过程中有一大部分能量消失在地球以外的空间,有约1×1032焦的一小部分能量,由于地球的绝热压缩而积蓄为地球物质的弹性能。假设地球形成时最初是相当均匀的,以后才演变成为现在的层状结构,这样就会释放出一部分引力势能,估计约为2×1030焦,这将导致地球的加温。地球是越转越慢的,地球自形成以来,旋转能的消失估计大约有1.5×1031焦,还有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的能量,但其数量级都要小得多。\n 地面附近的温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几十千米深度以下。地球内部自有热源,所以地下越深则越热。地下深处的传热机制是极其复杂的。在岩石层,传热的主要机制是热传导;而在地幔及外核,主要的传热机制是热对流,当然,这其中还包含其他的传热机制。根据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的考虑,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是可以估计的:在100千米的深度,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在410千米和66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各约在1,400℃和1,700℃;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400℃;在外核与内核边界,温度约为4,600℃,地球中心的温度约为4,800℃。\n 有了这些特定深度的温度估计,就可以根据主要的传热机制推论球对称地球模型下的温度分布。地球内部温度的分布对研究地球的演化和运动是极其重要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n\n地球的运动\n 1543年,N.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此后,大量的观测和实验都证明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实验(傅科摆试验),证明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1恒星日)。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的长半径为149,597,870千米(1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为0.016,7,公转周期为1恒星年(365.25个平太阳日),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千米,黄道与赤道交角(黄赤交角)为23°2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长期变化、季节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产生变化,即岁差和章动、极移和黄赤交角变化。\n\n地球自转\n 地球沿着贯穿北极至南极的一条轴自西向东旋转一周(1个恒星日)平均需要花时23小时56分4.09894秒。这就是为什么在地球上主要天体(大气中的流星和低轨道卫星除外)一日内向西的视运动是15°/小时(即15'/分钟)-即2分钟一个太阳或月亮的视直径的大小。\n 在惯性参考坐标系中,地轴运动还包括一个缓慢的岁差运动。这个运动的大周期大约是25800年一个循环,每一次小的章动周期是18.6年。对处于参考坐标系中的地球、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微小吸引在这些运动的影响下造成地球赤道隆起,并形成类椭圆形的扁球。\n 地球的自转也是有轻微的扰动的。这称为极运动。极运动是准周期性的,所谓的准周期包括一个一年的晃动周期和一个被称为钱德勒摆动的14个月周期。自转速度也会相应改变。这个现象被称为日长改变。\n\n地球公转\n 公转周期为365.2564个平太阳日(即1个恒星年)。地球的公转使得太阳相对其他恒星的视运动大约是1°/日-这就相当于每12小时一个太阳或月亮直径的大小。公转造成的视运动效果与自转造成的正好相反。\n 地球公转轨道速度是30 km/s,即每7分钟经过一个地球直径,每4小时经过一个地月距离。\n\n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n 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月球。其围绕地球旋转一周需要用时一恒星月(27又1/3日)。因此从地球上看来月球的视运动相对太阳大约是12°/日-即每小时一个月球直径,方向同样与自转效果相反。\n 如果在地球北极进行观测,则地球的公转、月球运行以及地球自转都将是逆时针的。\n 特洛伊小行星:在2010年10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广角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发现。加拿大亚伯达省阿萨巴斯卡大学天文学家康纳的团队分析数据并利用设于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光学天文望远镜”(CFHT)观测2010 TKT ,发现其公转路径稳定,证实就是地球的特洛伊小行星。\n 地球的轨道和轴位面并非是一致的:地轴倾斜与地日平面交角是23.5度,这产生了四季变化;地月平面与地日平面交角大约为5度,如果没有这个交角,则每月都会发生日蚀。\n 地球的Hill大气层(大气影响范围)的半径大约为1.5 G米,这个范围足以覆盖月球的轨道了。\n 在惯性参考坐标系中,地轴运动还包括一个缓慢的岁差运动。这个运动的大周期大约是25800年一个循环,每一次小的章动周期是18.6年。对处于参考坐标系中的地球、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微小吸引在这些运动的影响下造成地球赤道隆起,并形成类椭圆形的扁球。\n 地球的自转也是有轻微的扰动的。这称为极运动。极运动是准周期性的,所谓的准周期包括一个一年的晃动周期和一个被称为钱德勒摆动的14个月周期。自转速度也会相应改变。这个现象被称为日长改变。\n\n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四季\n 地球的倾斜产生了季节(这幅图片的说明文字适用于北半球)\n 地球好比作一只陀螺,它绕着自转轴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示意图朝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夜晚。当我们中国这里是白天的时候,处在地球另一侧的美国正好是夜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方降落。\n 地球不但自转,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的半长径为149,597,870千米,轨道的偏心率为约0.0167,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千米,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约为23°27’,且存在周期性变化。\n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n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斜交成约66°33′的倾角,因此,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有时地球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南半球倾向太阳。总之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于是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n 在天文学中,四季分别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开始,但这样划分的季节,不能完全反映出各个地方每个季节的物候征。因此,我们祖先把一年分为24节气,每一节气又分成3候。气候还常用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22℃时为夏季;平均气温在10~22℃时为春、秋季。\n\n时间与历法\n 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系统。日、月、年、世纪的时间计量属天文学中的历法范畴。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称为日,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称为月,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称为年。\n 天文学以恒星为标准量度地球自转的周期,叫做地球自转的恒星周期,也就是一个恒星日。1恒星日=平太阳日的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以太阳为标准量度地球的自转周期叫做真太阳日。由于地球公转的原因,真太阳日并不等于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恒星日),而是比恒星日约长3分56秒。又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在近日点的运动快于在远日点的运动,因此一年之内不同季节其运动并不是匀速,所以每个真太阳日的长短也不相等。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是平太阳日(所谓平太阳是天球上一个假想的点,它按真太阳一年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均匀运动)。\n 地球公转的平均周期是恒星年,1恒星年=365日6时9分9.5秒。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回归年是指地球从这一次春分日到下次春分日的平均时间间隔。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5.6秒,比1恒星年略短一些。因为气候的变化以回归年为周期,所以天文学家把历年的平均长度安排得尽可能接近回归年的长度。阳历把1年定为365日,所余的时间约每四年积累成一天,加在能被4除尽的公历年份的2月份里,如1992,1996年。但不能被400除尽的百年数则不加。加天的年叫闰年。农历把一年定为354日或355日,所余的时间约每三年积累成一个月,加在某一年里。\n\n地球的历史\n 科学家已经能够重建地球过去有关的资料。太阳系的物质起源于45.672亿±60万年前,而大约在45.4亿年前(误差约1%) 地球和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开始在太阳星云-太阳形成后残留下来的气体与尘埃形成的圆盘状-内形成。通过吸积的过程,地球经过1至2千万年的时间,大致上已经完全成形。从最初熔融的状态,地球的外层先冷却凝固成固体的地壳,水也开始在大气层中累积。月亮形成的较晚,大约是45.3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质量约为地球十分之一的天体(通常称为忒伊亚)与地球发生致命性的碰撞。这个天体的部分质量与地球结合,还有一部分飞溅入太空中,并且有足够的物质进入轨道形成了月球。\n 释放出的气体和火山的活动产生原始的大气层,小行星、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等携带来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产生海洋。 新形成的太阳光度只有目前太阳的70%,但是有证据显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态的,这称为微弱年轻太阳谬论矛盾。温室效应和较高太阳活动的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结。\n 有两个主要的理论提出大陆的成长:稳定的成长到现代和在早期的历史中快速的成长。 目前的研究显示第二种学说比较可能,早期的地壳是快速成长的,随后跟着长期稳定的大陆地区。在时间尺度上的最后数亿年间,表面不断的重塑自己,大陆持续的形成和分裂。在表面迁徙的大陆,偶尔会结成成超大陆。大约在7亿5千万年前,已知最早的一个超大陆罗迪尼亚开始分裂,稍后又在6亿至5亿4千万年时合并成潘诺西亚大陆,最后是1亿8千万年前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n\n地球年龄\n 根据用多种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测定陨石、月球和地球古老岩石的结果发现,太阳系各天体形成的年龄比较接近,形成先后的时间间隔约为1亿年,因此各种宇宙年代学测定的天体物质的年龄结果可以互相对比,并提高其可靠性。目前测得太阳系元素的合成年龄为62亿~77亿年,太阳星云凝聚成各行星,包括地球的年龄为45.4亿~46亿年。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定年方法还给出了地球演化历史中各地质时期的精确的时间坐标。\n最初的大气成分\n 最初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水蒸汽,还有一些二氧化碳、甲烷、氨、硫化氢和氯化氢等\n\n\n\n直到距今38亿年前,地球上的大气仍是缺氧和呈酸性的\n\n随着时间的流逝,地球上的温度逐渐降低(低于100°C),大气中的水蒸汽陆续凝结出来,形成了广阔的海洋,海水中也缺少氧,而且也含有许多酸性物质\n\n\n\n\n太古宙(38-25亿年前)\n\n\n\n38亿年前,海洋中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动。从出现最原始的原核细胞生物--蓝绿藻\n\n32-29亿年前能起光合作用的藻类开始繁殖,后者能消耗二氧化碳,产生出氧气\n\n大约到27亿年前,游离氧在海洋中出现。绿色植物的大量繁殖,更加快了大气和海洋环境的变化,使其有利于高等喜氧生物的发展\n\n\n\n\n元古宙(距今18亿年前到6亿年前)\n\n\n\n大陆不断扩大\n\n大气变成以二氧化碳为最多\n\n海洋里的生物最多的是菌藻植物,它们的活动促成二氧化碳和海水中的钙镁等元素相结合,碳酸钙镁等物质沉淀在海底,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和氮的含量逐步增加\n\n\n\n\n显生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最近6亿年来\n\n\n\n大气圈的成分渐渐接近目前的状况\n\n大气和海洋中,原为酸性的水在与岩石相互作用时,将硅酸盐物质中的钠,钾,钙,镁,铝,铁等金属元素夺取出来,形成多种盐类(以氯化物为主),海水的成分也慢慢变成与今天相近的了\n\n在这种环境中,生命加速发展,海洋中的生物迅速繁荣起来(化石证据较多)。\n\n\n\n\n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n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和人类活动的行星。地球上原始生物蓝藻、绿藻遗迹在年龄为35亿年的岩石中即有所发现。虽然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是大概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主要由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氮气,以及由火山喷发出其他气体组成,在此情况下,生命必须由无氧的环境中开始,而氧进入大气则被认为是由于生物活动的结果。最初,氧在大气中的含量只能徐缓地增加,估计在距今20亿年时含量约为现在的1%。当大气中的氧增加到能够出现具有保护性臭氧层以后,生物才能在比较浅的水中生活。具有光合作用的生物的繁殖,又促进可以呼吸氧的动物的发展。多细胞生物的最初痕迹见于年龄约为10亿年的岩石中。在距今约7亿年时,复杂的动物,如水母、蠕虫以及原始的介壳类动物已经出现。到距今约5.7亿年,即前寒武纪和寒武纪之交,具有硬壳的动物大量出现,而使大量化石得以在岩石中保存。在此时期,海洋生物有突然的发展。鱼类出现在奥陶纪;志留纪晚期,陆地上已有植被覆盖。石炭纪海中出现两栖类。爬虫类和最初的哺乳类出现在三叠纪,但到新生代开始哺乳类才大量繁殖和扩散。生物的发展虽然表现有平稳的演化进程,但化石的纪录也显示了在整个显生宙时期有周期性的大量植物和动物种属大致在同一时期消失的现象。这种灾变的原因久经探讨,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陨石或小行星的撞击引起的(见撞击地球事件)。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在同一时期受到影响。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n\n地球的未来\n 地球的未来与太阳有密切的关联,由于氦的灰烬在太阳的核心稳定的累积,太阳光度将缓慢的增加,在未来的11亿年中,太阳的光度将增加10%,之后的35亿年又将增加40%。气候模型显示抵达地球的辐射增加,可能会有可怕的后果,包括地球的海洋可能消失。\n 地球表面温度的增加会加速无机的二氧化碳循环,使它的浓度在9亿年间还原至植物致死的水平(对C4光合作用是10 ppm)。缺乏植物会导致大气层中氧气的流失,那么动物也将在数百万年内绝种。而即使太阳是永恒和稳定的,地球内部持续的冷却,也会造成海洋和大气层的损失(由于火山活动降低)。在之后的十亿年,表面的水将完全消失,并且全球的平均温度将可能达到60°C。\n 太阳,作为它的演化的一部分,在大约50亿年后将成为红巨星。模型预测届时的太阳直径将膨胀至现在的250倍,大约1天文单位(149,597,871千米)。地球的命运并不很清楚,当太阳成为红巨星时,大约已经流失了30%的质量,所以若不考虑潮汐的影响,当太阳达到最大半径时,地球会在距离太阳大约1.7天文单位(254,316,380千米)的轨道上,因此,地球会逃逸在太阳松散的大气层封包之外。然而,绝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现在的生物会因为与太阳过度的接近而被摧毁。可是,最近的模拟显示由于潮汐作用和拖曳将使地球的轨道衰减,也有可能将地球推出太阳系。\n\n其他\n空间探测地球\n 1947年一个小型V–2火箭在160千米的高空取得第一幅自空间俯视地球的照片,成为地球空间探测的开端。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从空间观测地球逐步成为地球科学的常规手段。地球约从46亿年前诞生以来,气候和环境一直在持续地变化,太阳演变、火山活动、地壳运动、天体陨击、大气和海洋形成和变化、生命出现等致使地球成为一个活跃的和动态的行星,空间探测有助于认识、了解和预测地球演化的走向和前景。\n\n世界地球日\n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最早的地球日活动是1970年代于美国校园兴起的环保运动,1990年代这项活动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环保主义者的节日和环境保护宣传日,在这天不同国籍的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宣传和实践环境保护的观念。\n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各地总共有超过2000万人参与了环境保护运动,这次运动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在美国地球日这个名号也随之从春分日移动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题也转而更加趋向于环境保护。\n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届地球日活动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运动催化了人类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太阳黑子的古代观测", "content": "太阳黑子的古代观测( ancient.sunspot observation ),指在望远镜发明以前直接用肉眼观察日面上的黑子现象。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太阳光十分刺眼,看到这种现象的机会不多。但在日出或日落时,或在大雾笼罩或风沙弥漫的天气,日光减弱,就有可能看到日面上的大黑子。\n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体是永恒不变的和完美无缺的。这种观念后来为基督教神学所利用,成为中世纪禁锢科学思想的精神枷锁。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因此,欧洲在望远镜发明以前的漫长历史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观测记录寥寥无几,而且记载十分简单。据一些研究者考证,欧洲古代太阳黑子观测记录总共只有八条。\n中国古代对太阳黑子的观测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哲学著作《周易》中有“日中见斗”,“日中见沬”的记载,说的可能就是太阳黑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上方,画着一轮红日,中间蹲着一只乌鸦。据考证,这就是中国古代神话所说的“日中乌”。这应该认为是对太阳黑子现象的艺术描述。在中国的史书中,观测到太阳黑子通常都记为“日中有黑子”、“日中有黑气”等等。例如,《汉书·五行志》记载: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考证,“乙未”应为“己未”)。这是公元前28年5月10日的太阳黑子记录,是中国史书中的第一条黑子记录。史书中的太阳黑子记录,在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和清代编辑的《古今图书集成》中都有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在近代,国内外一些研究者对太阳黑子的记载也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考证,其中以中国的朱文鑫和日本的神田茂所整理的黑子表为最完善。在中国的地方志、笔记、杂著和其他书籍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太阳黑子记录。目前正由有关研究单位组织普查和整理。\n\n\n\n\n\n古代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是历史上关于太阳活动状况的仅有的直接观测资料。利用这些资料来探讨历史上太阳活动的特性和规律,将有助于人们对太阳活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利用古代黑子记录还可以从事日地关系的研究。中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曾利用大量的历史资料研究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和太阳活动的关系。他发现,凡是中国古代黑子记录多的世纪,也就是中国境内奇寒冬天次数多的世纪。"}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恒星与银河系", "title": "主序星", "content": "主序星(汉语拼音:Zhu Xu Xing;英语:Main sequence star),位于主星序的恒星。在赫罗图上,恒星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集中在几个区域内。最显眼的是自左上角到右下角沿对角线的一条窄带,叫做主星序。光度比相同光谱型的巨星和超巨星小,故又叫矮星。在MK二元光谱分类系统(见恒 星光谱分类)中用罗马数字V表示它的光度级。现观测到的恒星,90%都是主序星。主序星的能源主要是核内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演化过程中,在这个阶段停留的时间最长。"}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历法", "content": "历法(英语:calendars),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并使之依一定的关系组合,供计量较长时间间隔的计时系统。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阳历亦即太阳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现时国际通用的公历(西历)即为太阳历的一种,亦简称为阳历;阴历亦称月亮历,或称太阴历,其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伊斯兰历即为阴历的一种;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设置闰月,所以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中国的农历就是阴阳历的一种。\n\n目录\n\n1 概述\n2 历法系统\n\n2.1 太阳历\n2.2 太阴历\n2.3 阴阳历\n\n\n3 历法的时间单位\n4 其他历法分类\n\n4.1 计算历法及天文历法\n4.2 完整历法及不完整历法\n\n\n5 用途\n\n\n概述\n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古代人就希望知道昼夜、月相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更长时间的计量方法。世界各文明古国很早就开始根据天象观测来制定历法。日的长度是根据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定出的;月的日数以及年的月数和日数,有的依据天象(仅就其平均值而言),有的由人为规定。当月和年根据天象规定时,月和年所包括的日数不是简单的有理数,如按季节变化确定的年(即回归年)为365.24220……日,按月相变化确定的月(即朔望月)为29.53059……日,而制定的历法又必须使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为整数。因日、月、年3种单位不能互相通约,在制定历法时取一个月包含的日数及一年包含的月数和日数均为整数,而通过月份日数不等(即大、小月)和置闰的办法,使多月或多年的平均值尽可能符合实际。\n各国历代制定的历法注重点不同,大体可分为3类:①太阳历或阳历。年的日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则人为规定。如公历、儒略历等。②太阴历或阴历。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③阴阳历。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而年的日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如中国至今仍采用的夏历、藏历等。\n历法的内容还包括确定年首、月首、节气,某些人为规定的计日周期如星期、甲子纪日,以及确定比年更长的时间单位如世纪、甲子纪年等。\n历法中包含的其他时间元素(单位)尚有:\n\n\n 节气\n\n 世纪\n\n 年代\n\n\n历法系统\n一个历法系统会为每一天设计一个历法上的日期,因此星期本身不算是完整的历法系统。若一个系统为一年内的每一天命名,但没有标别年份的方式,也不是完整的历法系统。\n最简单的历法系统是以某一参考日或时间为准,计算经过了多少个时间单位,像儒略日和UNIX时间就是这种系统,在时间单位不变的情形下,唯一可能的变化是更改参考日或时间,使计算的时间单位少一点,计算历法系统只需要加法及减法。\n其他历法系统有一个或是多个较大的时间单位。\n有一个较大的时间单位的历法系统。\n\n\n周次和每周的第几天:此系统不常见,其特点是没有年,每隔一周,周次就会加一。\n\n年和此年中的第几天:例如ISO 8601的顺序日期表示法。\n\n\n有二个较大的时间单位的历法系统。\n\n\n年、月和日:大部份的历法系统都属于这一种,包括公历(及在公历以前,相当类似的儒略历、伊斯兰历、农历、太阳回历(Solar Hijri calendar)及希伯来历。\n\n年、周次和每周的第几天:例如ISO week date。\n\n\n较大的周期也可以和自然现象同步:\n\n\n 太阴历是和月亮的运动(月相)同步,例如伊斯兰历。\n\n 太阳历是依和太阳运动有关的季节变化同步,例如伊朗历。\n\n 阴阳历是合并了月亮和太阳的变化,例如农历、印度历或希伯来历。\n\n 也有一些历法系统似乎是和金星的运动同步,例如一些古埃及历法,和金星出现在赤道上的时间同步。\n\n\n星期是少数没有和自然现象同步的时间周期。\n常常历法系统会包括一个以上的周期,或是同时有周期内及不在周期内的日期,像法国共和历的一个月有30天,一年有五天或六天不属于任何一个月。\n大部份的历法系统会整合更多复杂的时间周期,例如大部份的历法系统都会有年、月、星期、日,但定义可能不同。许多历法系统都有一星期的七天,已使用超过几千年。\n\n太阳历\n太阳历中的日\n太阳历会为每一个太阳日定义一个日期,一日会以二次连续事件(如日落)之间的时间为准,一年当中,二次连续事件的间隔时间可能略有变化,或者会平均为平均太阳日,其他的历法也使用太阳日为时间单位。\n历法改革\n有许多有关历法改革的提议,像是世界历、国际固定历、全新世纪年及汉克亨利万年历(Hanke-Henry Permanent Calendar)。类似的想法在不同时期都有出现,但因为没有连续性、实施时的大规模调整,或是宗教反对等原因,最后都没有实现。\n\n太阴历\n不是所有的历法系统都用太阳年为单位。太阴历就是以月相变化来计算日期的历法。因为回归年的长度不是月相周期的整数倍。单纯的太阴历很快就会无法和季节对齐.不过和其他现象会对齐的很好,例如潮汐,像伊斯兰历就是太阴历。\nAlexander Marshack在一个很有争议性的书籍中认为一个骨棒上的痕迹(c. 25,000 BC)代表太阴历,而Michael Rappenglueck也认为一幅15,000年前的洞穴画中就有太阴历。\n\n阴阳历\n阴阳历为了让月份和季节可以对应,会以依一定规则加一个月的方式来调整,像希伯来历就有19年的周期,而农历的闰月也有类似的规则。\n\n历法的时间单位\n几乎所有的历法系统都会将数日整合为月或是年。在太阳历中,一年接近地球的回归年(也就是一个完整季节循环需要的时间),一般会用在农业活动的规划上。太阴历则是以月相变化为主,一些历法系统也会有其他的时间周期,例如星期。\n因为回归年的长度不是一日的整数倍,因此太阳历有些年的天数会和其他的年的天数不一様,例如在闰年要加一天(闰日)。若像阴历的月或是阴阳历中一年的月份数,也会有类似的情形,这称为置闰。像大多数太阳历的一年也无法分为长度相同,不会变动的十二个月。\n一些文化会定义其他的时间单位,例如星期,而中国以往使用的一干支是60,因此有干支纪年及干支纪日。有些文化会用不同的年代起算日期,例日本的年份就是以天皇即位为准,并且有对应的年号,例如明仁天皇的年号是平成,2006年就是平成18年。\n有些历法会定义特定的日期,例如农历中就会针对季节的变化,将一太阳年中选出二十四个日期,定为二十四个节气。\n\n其他历法分类\n计算历法及天文历法\n天文历法(astronomical calendar)是以天文观测为准的历法,例如使用定气定朔的现代农历、宗教性的伊斯兰历及第二圣殿时的古犹太历。这种历法也称为是以观测为准的的历法,好处是完美而且永远准确,缺点是没有一定的公式,若要回推多久以前某一天的日期比较困难。\n计算历法(arithmetic calendar)是以严格的数学公式计算的历法,例如现在的犹太历,也称为是以规则为准的历法,好处是容易计算特定时间是哪一天,不过和自然变化的精准性就比较差,即使历法本身非常的精准,也会因为地球自转及公转的略为变化,造成其精准性慢慢变差,因此一个计算历法使用的期间有限,可能只有数千年,之后就要用新的历法系统代替。\n\n完整历法及不完整历法\n历法也分为完整及不完整。完整历法会为每一天设定一个日期,而不完整历法就不会。像古罗马历没有为冬天的日子设计日期,直接跳过,统称为冬日,这就是不完整历,大部份的历法就是完整历法。\n\n用途\n历法的主要用途是识别日期,记录已经发生过的事,告知或同意末来的某一事件。日期可能有农业上、生活上、宗教上或社会上的重要性。例如历法可以用来决定何时要播种或是收割,哪几天是法定假日或是宗教假日,日期可以标示会计年度的开始及结束,有些日期有法律上的重要性.例如需缴税的日子或是合约的期限。一天的日期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例如其季节。\n历法也是完整计时系统的一部份,有日期及时间即可精确的定义某一特定的时刻,现代的计时器可以显示日期、时间及星期几。"}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力学", "title": "月球物理天平动", "content": "月球物理天平动( physical libration of the Moon ),月球天平动的一种,也就是月球的实际自转状态和卡西尼定则之差。1693年,天文学家G.D.卡西尼根据长期的观测归纳出了三条描述月球自转的经验定则──卡西尼定则:①月球以等角速度绕固定轴由西向东自转,自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月;②月球自转轴与黄道的交角不变;③月球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线同月球轨道面与黄道面的交线重合,月球赤道面和月球轨道面分别位于黄道面两侧。\n如果月球是一个均匀圆球,则可以从力学上证明这三条定则是正确的。但月球并不是一个均匀圆球,它的实际自转状态要复杂得多,而卡西尼定则只是一种近似的描述。早在十七世纪,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指出了应该存在月球物理天平动。但由于它实在太小──只有2',从地面上看还不到1″,所以直到十九世纪才由贝塞耳指导他的学生用量日仪证实了它的存在。\n通常用ρ、σ、τ三个量来表示月球物理天平动。ρ为纬度天平动,它表示月球自转轴与黄极交角的变化;σ为交点天平动,它反映了月球自转的不均匀性;τ为经度天平动,它反映了月面沿经度方向的摆动。最早的月球物理天平动解析式是由海因根据汉森的月球运动理论在二十世纪初给出的。以后波兰天文学家科齐尔根据希尔-布朗的月球运动理论也给出了类似的解。由于当时计算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得不作一系列的线性化和近似处理,这大大地影响了结果的精度。为了适应目前月球激光测距和宇宙飞行的需要,美国利用电子计算机求出了比较精确的解析式。它们的首项是:\nρ=-98.″5cosl+23.″9cos(l-2F)-11.″0cos(2F)+… \nIσ=-100.″7sinl+23.″8sin(l-2F)-10.″6sin(2F)+… \nτ=91.″7sinl′+20.″1cos(2l-2F)-16.″9sinl+… \n式中l、l' 分别为月球和太阳的平近点角(见开普勒方程);F为月球平黄经L与月球轨道升交点黄经Ω之差;I为月球自转轴与黄极的交角,约等于5,521″。上式说明:月球自转轴的指向及其自转不均匀性有一个振幅约为100″的摆动,周期为一个月;而在经度方向上则有一个振幅约为90″的摆动,周期为一年。"}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巴耳末减幅", "content": "巴耳末减幅( Balmer decrement ),气体星云、某些活动星系和某些恒星的光谱中常出现氢的巴耳末发射线。一般来说,巴耳末发射线中Hα最强,Hβ次之……越往后强度越小。以Hβ线强度为单位的各条巴耳末发射线的强度称为巴耳末减幅。巴耳末发射线的强度与天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温度、宏观运动状况等有关。因此,巴耳末减幅为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下表列出气体星云的巴耳末减幅值。表的最后一栏是一个典型的气体星云的巴耳末减幅的观测值;第二、三、四栏是理论值。计算时假定星云对辅线系辐射完全透明,并忽略碰撞激发和碰撞电离。巴耳末减幅的理论值对电子温度很不敏感,理论值同观测值相当一致。 \n\n\n巴耳末减幅"}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星系与宇宙学", "title": "星系团", "content": "星系团( Cluster of Galaxies ),十几个、几十个以至成百上千个星系集聚在一起组成的星系集团。宇宙中确知具有动力学束缚特征的最大结构。其中的每一个星系称为星系团的成员星系。成员数目较少(不超过100个)的星系团称为星系群。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距离远达70亿光年之外。至少有85%的星系是各种星系群或星系团的成员。小的星系团如本星系群由银河系以及包括仙女星系在内的40个左右大小不等的星系组成。大的星系团如后发座星系团有上千个比较明亮的成员星系,如果把一些暗星系也包括进去,总数可能上万。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内的成员数约为130个。有时又称成员数较多的星系团为富星系团,但贫、富的划分标准也是相对的。尽管不同星系团内成员星系的数目相差悬殊,但星系团的线直径最多相差一个数量级,平均直径约为5兆秒差距。 \n\n\n\n武仙座星系团 \n\n\n星系团按形态大致可分为规则星系团和不规则星系团两类。规则星系团以后发座星系团为代表,大致具有球对称的外形,往往有一个星系高度密集的中心区,团内常常包含有几千个成员星系,几乎全部都是椭圆星系或透镜星系。这种星系团往往发射弥漫X射线,显示其内部存在温度高达一亿度的热气体。这些气体的金属丰度达太阳值的1/3,可能是由于星系内恒星演化增丰的气体被星系间相互作用剥离的结果。不规则星系团结构松散,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明显的中央星系集中区,如武仙座星系团。它们的数目比规则星系团更多。范围比较大的不规则星系团可有几个凝聚中心,在团内形成一种次一级的成群结构。不规则星系团包含各种类型星系,其中往往以暗星系占绝对优势。另外,不规则星系团内气体仅同个别星系相关联,缺少弥漫的星系际介质。这些特征显示不规则星系团没有像规则星系团那样充分位力化。\n星系团作为整体的视向速度同星系团的距离满足哈勃定律,即距离越远视向速度越大。如较近的室女星系团离太阳约19兆秒差距,视向速度为1 180千米/秒;而长蛇Ⅱ星系团离太阳约有1 000兆秒差距,视向速度则高达60 000千米/秒。一个星系团内不同成员星系间的相对运动情况可用速度弥散度来表示。一般随着星系团的范围的扩大和成员数的增加,速度弥散度也就越来越大。小星系团的速度弥散度约为250~500千米/秒;大星系团的速度弥散度高达2 000千米/秒。根据速度弥散度,利用位力定理可估算星系团的总质量;扣除由星系光度函数和平均质光比算出的星系质量,以及由X射线观测借助流体静平衡算出的热气体质量后,可以估计出暗物质所占的比例和分布。"}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太阳与太阳系", "title": "小行星", "content": "编号为2020 XL5 的小行星(构想图),直径约1.2公里,在大约500年至1000年前开始陪伴地球,会随地球公转至少4000年,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西班牙和美国研究人员2022年2月1日在英国杂志《自然·通讯》发表论文宣布上述发现。新华社/路透\n小行星(希腊语:Αστεροειδής,英语:Asteroid),微型行星的一种。以太阳系而言,小行星属于太阳系小天体(SSSB),和行星一样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轨道大多在离太阳2.17~3.64天文单位之间。广义的小行星大小介于流星体和矮行星之间,直径可从数公尺至1,000公里不等,包括在这个尺寸下太阳系里非彗星的所有小天体。但大部分的小行星都分布于内太阳系,加上外太阳系小天体(如半人马群和海王星外天体)的物理特性和内太阳系小天体有所差异,因此“小行星”一词更常被用于专指内太阳系非彗星的小天体。\n小行星一般被认为是由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微行星演变而来,是至今发现数量最多的太阳系天体,至2021年9月4日止,太阳系内已有约112.1万颗小行星被确认(包含外太阳系小天体),其中约52%已有正式编号,但这很可能仍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受到2000年代以后观测技术进步以及观测任务渐多的影响,已发现的小行星数量每天都在持续增长,如今每个月都能有多达数千颗新的小行星被发现。\n尽管至今已发现了数量相当庞大的小行星,当中只有极少数的直径大于100公里。到1990年代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带内发现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径比谷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发现的伐楼拿(Varuna)的直径为900公里,2002年发现的夸欧尔(Quaoar)直径为1,280公里,2004年发现的厄耳枯斯的直径甚至可能达到1,800公里。2003年发现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于古柏带以外,其直径约为1,500公里。不过也有天文学家认为以上这些天体可能都属于矮行星。\n根据估计,小行星的数目应该有数百万,详见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现在开始重新分类,被定义为矮行星。\n\n 灶神星(Vesta),太阳系的小行星。2012年黎明号拍摄了这张原始行星灶神星的照片。NASA/JPL-Caltech/UCLA/MPS/DLR/IDA\n目录\n\n1 小行星研究的历史\n2 小行星的命名\n3 小行星的来源\n4 小行星的构成\n5 小行星的轨道与近地小行星\n\n5.1 主小行星带的小行星\n5.2 火星轨道内的小行星\n5.3 在其他行星的轨道上运行的小行星\n5.4 土星和天王星之间的小行星\n5.5 古柏带的小行星\n5.6 水星轨道内的小行星\n\n\n6 小行星的探测\n\n\n小行星研究的历史\n1760年有人猜测太阳系内的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构成一个简单的数码系列。按这个系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空隙,这两颗行星之间也应该有一颗行星。18世纪末有许多人开始寻找这颗未被发现的行星。著名的提丢斯-波得定则就是其中一例。当时欧洲的天文学家们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的科研专案,在哥达天文台的领导下全天被分为24个区,欧洲的天文学家们有系统地在这24个区内搜索这颗被称为“幽灵”的行星。但这个专案没有任何成果。\n1801年1月1日晚上,朱塞普·皮亚齐在西西里岛上巴勒莫的天文台内在金牛座里发现了一颗在星图上找不到的星。皮亚齐本人并没有参加寻找“幽灵”的项目,但他听说了这个项目,他怀疑他找到了“幽灵”,因此他在此后数日内继续观察这颗星。他将他的发现报告给哥达天文台,但一开始他称他找到了一颗彗星。此后皮亚齐生病了,无法继续他的观察。而他的发现报告用了很长时间才到达哥达,此时那颗星已经向太阳方向运动,无法再被找到了。\n高斯此时发明了一种计算行星和彗星轨道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只需要几个位置点就可以计算出一颗天体的轨道。高斯读了皮亚齐的发现后就将这颗天体的位置计算出来送往哥达。奥伯斯于1801年12月31日晚重新发现了这颗星。后来它获得了谷神星这个名字。1802年奥伯斯又发现了另一颗天体,他将它命名为智神星。1803年婚神星,1807年灶神星被发现。一直到1845年第五颗小行星义神星才被发现,但此后许多小行星被很快地发现了。到1890年为止已有约300颗已知的小行星了。\n1890年摄影术进入天文学,为天文学的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推动。此前要发现一颗小行星天文学家必须长时间记录每颗可疑的星的位置,比较它们与周围星位置之间的变化。但在摄影底片上一颗相对于恒星运动的小行星在底片上拉出一条线,很容易就可以被确定。而且随着底片的感光度的增强它们很快就比人眼要灵敏,即使比较暗的小行星也可以被发现。摄影术的引入使得被发现的小行星的数量增长巨大。1990年CCD摄影的技术被引入,加上电脑分析电子摄影的技术的完善使得更多的小行星在很短的时间里被发现。今天已知的小行星的数量约达70万。\n一颗小行星的轨道被确定后,天文学家可以根据对它的亮度和反照率的分析来估计它的大小。为了分析一颗小行星的反照率一般天文学家既使用可见光也使用红外线的测量。但这个方法还是比较不可靠的,因为每颗小行星的表面结构和成分都可能不同,因此对反照率的分析的错误往往比较大。\n比较精确的资料可以使用雷达观测来取得。天文学家使用射电望远镜作为高功率的发生器向小行星投射强无线电波。通过测量反射波到达的速度可以计算出小行星的距离。对其他资料(衍射资料)的分析可以推导出小行星的形状和大小。此外,观测小行星掩星也可以比较精确地推算小行星的大小。\n现在也已经有一系列无人太空船在一些小行星的附近对它们进行过研究,这些探测任务的成就包括:\n\n\n 1991年:伽利略号在它前往木星的路程上飞掠小行星951,是首架探测小行星的探测器。\n\n 1993年:伽利略号以2,390公里的距离飞掠艾女星(小行星243)。\n\n 1997年:会合-舒梅克号以1,212公里的距离飞掠小行星253。\n\n 1999年:深空1号以26公里的距离飞掠小行星9969\n\n 2001年:会合-舒梅克号于爱神星(小行星433)登陆,是首架成功登陆小行星的探测器。\n\n 2002年:星尘号以3,300公里的距离飞掠小行星5535。\n\n 2005年:隼鸟号于小行星25143登陆,并在五年后将采集的样本送回地球,是首架成功带回小行星样本的探测器。\n\n 2008年:罗塞塔号以800公里的距离飞掠小行星2867。\n\n 2010年:罗塞塔号以3,162公里的距离飞掠司琴星。\n\n 2011年:曙光号进入环绕灶神星的轨道,并绕行超过一年,是迄今探测过最大型小行星的探测器。\n\n 2012年:嫦娥二号以3.2公里的距离飞掠小行星4179,是距离飞掠目标最近的探测器。\n\n 2018年:OSIRIS-REx和隼鸟2号分别抵达小行星101955和小行星162173。\n\n 2019年:新视野号以3,500公里的距离飞掠小行星486958,是迄今探测过最遥远天体的探测器。\n\n\n小行星的命名\n C-型小行星梅西尔德星\n小行星的名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面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是一个名字。每颗被证实的小行星先会获得一个永久编号,发现者可以为这颗小行星建议一个名字。这个名字要由国际天文联会批准才被正式采纳,原因是因为小行星的命名有一定的常规。因此有些小行星没有名字,尤其是在永久编号在上万的小行星。假如小行星的轨道可以足够精确地被确定后,那么它的发现就算是被证实了。在此之前,它会有一个临时编号,是由它的发现年份和两个字母组成,比如2004 DW。\n皮亚齐于1801年在西西里岛发现第一颗小行星,他将这颗星起名为谷神·费迪南星。前一部分是以西西里岛的保护神谷神命名的,后一部分是以那波利国王费迪南四世命名的。但各国学者们对此不满意,因此将第二部分去掉了,所以第一颗小行星的正式名称是小行星1号谷神星。\n此后发现的小行星都是按这个传统以罗马或希腊的神来命名的,如智神星、灶神星、义神星等。并且约定命名权归发现者,而且必须使用女性神的名字。\n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小行星被发现,最后古典神话的名字都用光了。因此后来的小行星以发现者夫人的名字、历史人物或其他重要人物、城市、地点、童话人物名字或其他神话里的神来命名。直到21世纪初,才废除采用女性化名称的命名方式。比如216 艳后星是依据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命名的,2001爱因斯坦是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命名的,17744福斯特是依据女演员茱蒂·福斯特命名的,小行星1773是按格林童话中的一个侏儒命名的,145523鹿林是以中央大学在台湾鹿林山的发现地点鹿林天文台为名等。截至2015年10月27日,具有轨道数据的小行星共1,266,470颗,获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共450,133颗,已命名的小行星共19,513颗。\n对于一些编号是1000的倍数的小行星,习惯上以特别重要的人、物来命名(但常有例外)。\n由于永久编号已超过100,000,一些原来应付5位编号的程序便无法支援,因此出现了一些在万位元采用英文字母的编号表示方法,即A=10、B=11……Z=35;a=36……z=61,在此安排下,619,999号以下的小行星仍然可以用5位表示。\n\n小行星的来源\n 伽利略号于1993年拍摄到的艾女星与其卫星\n一开始天文学家以为小行星是一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行星(法厄同星)破裂而成的,但小行星带内的所有小行星的全部质量比月球的质量还要小。今天天文学家认为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形成行星的残留物质。木星在太阳系形成时的质量增长最快,它防止在今天小行星带地区另一颗行星的形成。小行星带地区的小行星的轨道受到木星的干扰,它们不断碰撞和破碎。其他的物质被逐出它们的轨道与其他行星相撞。大的小行星在形成后由于铝的放射性同位素26Al(和可能铁的放射性同位素60Fe)的衰变而变热。重的元素如镍和铁在这种情况下向小行星的内部下沉,轻的元素如矽则上浮。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小行星内部物质的分离。在此后的碰撞和破裂后所产生的新的小行星的构成因此也不同。有些这些碎片后来落到地球上成为陨石。\n\n小行星的构成\n通过光谱分析所得到的资料可以证明小行星的表面组成很不一样。按其光谱的特性小行星被分几类:\n\n\n C-型小行星:这种小行星占所有小行星的75%,因此是数量最多的小行星。C-型小行星的表面含碳,反照率非常低,只有0.05左右。一般认为C-型小行星的构成与碳质球粒陨石(一种石陨石)的构成一样。一般C-型小行星多分布于小行星带的外层。\n\n S-型小行星:这种小行星占所有小行星的17%,是数量第二多的小行星。S-型小行星一般分布于小行星带的内层。S-型小行星的反照率比较高,在0.15到0.25之间。它们的构成与普通球粒陨石类似。这类陨石一般由矽化物组成。\n\n M-型小行星:剩下的小行星中大多数属于这一类。这些小行星可能是过去比较大的小行星的金属核。它们的反照率与S-型小行星的类似。它们的构成可能与镍-铁陨石类似。\n\n E-型小行星:这类小行星的表面主要由顽火辉石构成,它们的反照率比较高,一般在0.4以上。它们的构成可能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另一类石陨石)相似。\n\n V-型小行星:这类非常稀有的小行星的组成与S-型小行星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它们含有比较多的辉石。天文学家怀疑这类小行星是从灶神星的上层矽化物中分离出来的。灶神星的表面有一个非常大的环形山,可能在它形成的过程中V-型小行星诞生了。地球上偶尔会找到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陨石,HED-非球粒陨石,它们的组成可能与V-型小行星相似,它们可能也来自灶神星。\n\n G-型小行星:它们可以被看做是C-型小行星的一种。它们的光谱非常类似,但在紫外线部分G-型小行星有不同的吸收线。\n\n B-型小行星:它们与C-型小行星和G-型小行星相似,但紫外线的光谱不同。\n\n F-型小行星:也是C-型小行星的一种。它们在紫外线部分的光谱不同,而且缺乏水的吸收线。\n\n P-型小行星:这类小行星的反照率非常低,而且其光谱主要在红色部分。它们可能是由含碳的矽化物组成的。它们一般分布在小行星带的极外层。\n\n D-型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与P-型小行星类似,反照率非常低,光谱偏红。\n\n R-型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与V-型小行星类似,它们的光谱说明它们含较多的辉石和橄榄石。\n\n A-型小行星:这类小行星含很多橄榄石,它们主要分布在小行星带的内层。\n\n T-型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也分布在小行星带的内层。它们的光谱比较红暗,但与P-型小行星和R-型小行星不同。\n\n\n过去人们以为小行星是一整块完整单一的石头,但小行星的密度比石头低,而且它们表面上巨大的环形山说明比较大的小行星的组织比较松散。它们更象由重力组合在一起的巨大的碎石堆。这样松散的物体在大的撞击下不会碎裂,而可以将撞击的能量吸收过来。完整单一的物体在大的撞击下会被冲击波击碎。此外大的小行星的自转速度很慢。假如它们的自转速度高的话,它们可能会被离心力解体。今天天文学家一般认为大于200米的小行星主要是由这样的碎石堆组成的。而部分较小的碎片更成为一些小行星的卫星,例如:小行星87便拥有两颗卫星。\n\n小行星的轨道与近地小行星\n主小行星带的小行星\n约90%已知的小行星位于主小行星带中;主小行星带是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一个相当宽广的地带。谷神星、智神星等首先被发现的小行星都是主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n\n火星轨道内的小行星\n火星轨道内的小行星总的来说分三群:\n\n\n 阿莫尔型小行星群:这一类小行星穿越火星轨道并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其代表性的小行星是1898年发现的爱神星,这颗小行星可以到达离地球0.15天文单位的距离。1900年和1931年爱神星来到地球附近时天文学家用这个机会来确定太阳系的大小。1911年发现的小行星719后来又失踪了,一直到2000年它才重新被发现。这个小行星组以小行星1221阿莫尔命名,其轨道离太阳1.08到2.76天文单位,这是这个群相当典型的一个轨道。\n\n 阿波罗型小行星群:这个小行星群的小行星的轨道位于火星和地球之间。这个组中一些小行星的轨道离心率非常高,它们的近日点一直到达金星轨道内。这个群典型的小行星轨道有1932年发现的小行星1862阿波罗,它的轨道在0.65到2.29天文单位之间。小行星69230曾在仅仅1.5月球距离处飞略地球。\n\n 阿登型小行星群:这个群的小行星轨道一般在地球轨道以内。该群以1976年发现的小行星2062阿登命名。这类小行星的离心率比较高,它们有时从地球轨道内与地球轨道向交。\n\n\n这些小行星都统称为近地小行星。近年人们对这些小行星的研究加深了,因为它们理论上是有可能与地球相撞的。比较有成绩的计划包括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LINEAR)、近地小行星追踪(NEAT)和罗威尔天文台近地天体搜索计划(LONEOS)等。\n\n在其他行星的轨道上运行的小行星\n在其他行星轨道的拉格朗日点上运行的小行星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最早被发现的特洛伊小行星是在木星轨道上的小行星,它们中有些在木星前,有些在木星后运行。有代表性的木星特洛伊小行星有小行星588和小行星1172。1990年第一颗火星特洛伊小行星小行星5261被发现,此后还有其他四颗火星特洛伊小行星被发现。\n\n土星和天王星之间的小行星\n土星和天王星之间的小行星有一群被称为半人马小行星群的小行星,它们的偏心率都相当大。最早被发现的半人马小行星群的小行星是小行星2060。估计这些小行星是从柯伊伯带中受到其他大行星的引力干扰而落入一个不稳定的轨道中的。\n\n古柏带的小行星\n海王星以外的小行星属于古柏带。\n\n水星轨道内的小行星\n虽然一直有人猜测水星轨道内也有一个小行星群,但至今为止这个猜测未能被证实。\n\n小行星的探测\n在进入太空旅行的年代之前,小行星即使在最大的望远镜下也只是一个针尖大小的光点,因此它们的形状和地形仍然是未知的奥秘。\n第一次获得小行星的特写镜头是1971年水手9号拍摄到的傅博斯和戴摩斯照片,这两个小天体虽然都是火星的卫星,但可能都是被火星捕获的小行星。这些图像显示出多数的小行星不规则、像马铃薯的形状。之后的航海家计划计划从气体巨星获得了更多小卫星的影像。\n\n 盖斯普拉是第一个被拍摄到特写镜头的小行星。\n前往木星的太空船伽利略号在1991年飞掠过951盖斯普拉(Gaspra),拍摄下第一张真正小行星特写镜头,然后是1993年的243艾女星和卫星载克太(Dactyl)。\n会合-舒梅克号是第一个专门探测小行星的太空计划,他在前往433爱神星的途中,于1997年拍摄了253玛秀德(Mathilde),在完成了轨道环绕探测之后,在2001年成功的降落在爱神星上。\n曾经被太空船在其他目的地航程中简略拜访过的小行星还有布雷尔(Braille,深空1号于1999年)和安妮法兰克(Annefrank,星尘号于2002年)。\n日本的太空船隼鸟号在2005年9月抵达25143系川做了详细的探测,并成功取得样品返回地球。隼鸟号的任务曾遭遇到一些困难,包括三个动量轮坏了两个,使他很难维持对向太阳的方向来收集太阳能。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有威胁性的小行星进行物质蒐集的研究。\n接下来的小行星探测计划是欧洲太空总署的罗塞塔号(已于2004年发射升空),并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探测史坦斯和鲁特西亚。\n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在2007年发射黎明号太空船,它在2011至2015年间环绕谷神星和灶神星,还可能延长任务去探测智神星。 \n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嫦娥二号在探测完月球和日地拉格朗日L2点后,于2012年12月成功飞掠探测4179图塔蒂斯,最近飞越距离仅有3.2km,飞越时速高达10.73公里/秒,成功获得了高达5m分辨率的拍摄图像,这些都创造了飞掠型小行星探测任务的新纪录。\n2018年9月22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宣布隼鸟2号放出的两台探测机器人21日下午在小行星龙宫表面成功着陆,探测机器人开始在小行星表面移动展开探测并传回影像,为人造机器人首次在小行星上成功移动。\n小行星已经被建议作为未来的地球资源来使用,作为罕见原料的采矿场,或是太空休憩站的修建材料。从地球发射是很笨重和昂贵的材料,未来或许能直接从设在小行星上的太空工厂直接制造和开采。但是根据在德雷克方程序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Elvis方程序的估算结果,太阳系内可能只有10颗小行星拥有开采价值的铂族金属。"}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物理学", "title": "瑞利散射", "content": "瑞利散射( Rayleigh scattering ),入射光量子与远小于入射辐射波长的粒子(如分子)碰撞时发生的弹性散射,此时光量子的能量和频率均保持不变。\n\n\n\n\n\n瑞利散射的量子力学表示如图所示,它能给出很直观的 散射图象。图中虚线表示的能级称虚能级,虚能级并不对应于 散射系统的任何实际能态,仅给出光量子高于初态的能量。实际跃迁是通过某一虚能级的两个虚跃迁过程来完成的,它使一个能量为 h v的入射光子湮灭( h为普朗克常数, v为频率),而同时产生一个能量与入射光子相同的 散射光子。因此发生 散射时,虽然系统的能量状态最终没有改变,但是系统仍直接参与了 散射作用。\n瑞利散射总是与喇曼散射(见喇曼光谱学)同时出现,前者的强度通常约为入射光强度的10-3。散射过程有相干性,光子的动量可近似看作是守恒的,对受激的瑞利散射,根据相干要求,入射光与散射光子态间有一定的相位关系。"}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天体测量学", "title": "光行差", "content": "光行差(aberration),光的有限速率和地球沿着绕太阳的轨道运动引起的恒星位置的视位移。在一年内,恒星似乎围绕它的平均位置走出一个小椭圆。这个现象在1729年由詹姆斯·布拉德雷(James Bradley)发现,并被他用来测量光的速率。"} {"top_category": "天文学", "sub_category": "光学天文学", "title": "UBV测光系统", "content": "UBV测光系统( UBVphotometry system ),由许多标准星的整体组成的一种宽带测光系统,是H.L.约翰逊和摩根在1953年提出的。他们用光电方法精确测量了分布于全天的约400颗恒星。这些恒星的光谱型和光度极不相同,但基本上未受星际红化的影响。他们列出大气外的星等V、色指数U-B和B-V。U为紫外星等,B和照相星等相近,V类似目视星等。为了实现UBV系统,H.L.约翰逊等使用了镀铝的卡塞格林望远镜和 RCA1P21光电倍增管,对应U、B、V星等分别使用了不同型号的滤光片。其平均波长和波带半宽见下表:\n\n\n\n\n星等\nU \nB \nV\n\n\n平均波长(埃)\n3500\n4300\n5500\n\n\n波带半宽(埃)\n600\n950\n1400\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