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sets:
BAAI
/

Modalities:
Tabular
Text
Formats:
parquet
Libraries:
Datasets
Dask
text
stringlengths
34
473k
alnum_ratio
float64
0.13
1
avg_line_length
float64
3.12
88.3k
char_rep_ratio
float64
0
0.84
flagged_words_ratio
float64
0
0.02
max_line_length
int64
11
99.3k
num_words
int64
6
148k
perplexity
float64
4.8
65.3k
quality_score
float64
2
4.51
special_char_ratio
float64
0
0.92
word_rep_ratio
float64
0
1
_id
int64
200M
1,828B
industry_type
stringclasses
1 value
中国北斗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不过仍有一种疑问时而发出:北斗都提供服务那么久了,为何我们的手机里还没有用上北斗 - - 说好的北斗导航,为何大众难以直观地感受到? 这样的疑问,或将在5G时代终结. 前不久,"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对外发布,其中提到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将成为继移动位置服务经济和共享经济之后,北斗应用市场新的重大商业机遇, 5G带来的物联网革命,将推动北斗及时空信息应用的泛在化."北斗+5G"的市场爆发期即将到来. 这也意味着,北斗有望彻底脱下"高冷"外衣,走进寻常百姓家. 从古至今,人类始终在追寻获取时间与位置的最佳工具和手段,而卫星导航正是这种不懈追求的智慧结晶. 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的说法,当前,卫星导航已不单是用于测量物体的时空运动状态,已然成为信息化社会标示各类信息的时空基准,前所未有地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支持和推动人类社会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5G正式商用. 换言之,随着5G这一"神助攻"队友的到来,由北斗及"北斗+5G"所带来的万物互联智能时代,将真正开启. 按照一些物联网专家的说法,在物联网产业中,以5G为代表的网络,以北斗代表的精准位置服务以及大数据,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物联网产业的三大基础设施. 先看网络,5G能让实时传输的速度变得更快更稳定.接下来是位置服务,只有拥有了统一时空基准,获得更加精准的位置信息,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最后是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信息处理能力快速提升.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表示,目前,一个由北斗系统提供时空数据,由5G通信系统实现智慧感知与传输,由大数据实现海量时空数据的分析与挖掘,由云计算系统实现泛在的智能化处理的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和数据支撑体系正逐渐完备. 前不久,在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受邀参展的位置服务公司千寻位置就展出了一座"未来之城":依托覆盖全国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千寻位置构建了统一维度的"时空基础平台",负责时空数据的获取,通过为海量城市感知终端提供亚米级精度以上的定位和毫秒级授时能力. 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4G技术的导航应用,可能会遇到某个盲点,导致信息无法回传的情况.如今,一旦有5G技术作支撑,监控将更快,更完整,而且5G设备更便于移动连接或无线接入. "当计算更强,网速更快的时候,就需要所有数据的时空基准.不统一,不精准没有办法用这个数据."陈金培认为,随着终端连接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信息处理能力快速提升,所有信息的处理和终端的连接需要统一时空基准,才能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当然,"北斗+5G"也将带来人们在4G时代未曾见过的风景,比如开启传说中的"地下室定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天线与定位部副主任安旭东说,要想真正实现室内定位,需要几米甚至1米以下的定位精度,还要能够分辨楼层.而眼下,传统定位技术还无法用于室内定位. 他告诉记者,一方面,在室内搜不到足够卫星的情况下,所谓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难以工作,其定位精度仅在10~100米之间;另一方面,传统的蜂窝网定位技术虽然信号可以覆盖到室内,但其精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也无法满足需求. 随着5G的到来,人们迎来大带宽时代. 安旭东说,5G时代的窄带蜂窝物联网定位应用,相比传统的蜂窝网技术,可提升20dB的信号效果,"覆盖能力大大提升,在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管道等信号难以到达的地方也能覆盖到,利用这一优势,可以进行室内导航定位服务." 按照冉承其的说法,过去10年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疆拓土的10年,也是北斗应用真正落地的10年. 而下一个10年,"北斗+5G"将带来更多可能. 冉承其说,北斗应用产业已实现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并正在与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前所未有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支持和推动人类社会有效运行及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正在成为现实.
0.885423
80.136364
0.04675
0
143
429
933.9
4.082031
0.152581
0.0125
200,200,000,267
航空航天
本报讯 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后,航天员将穿上国产的舱外航天服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据悉,航天科技四院除了提供火箭逃逸塔固体火箭发动机外,该院42所承担了舱外航天服上所有橡胶件的研制与生产. 由该院42所为航天员量身定制的舱外航天服橡胶件主要包括三类产品,分别是舱外航天服主气密层,手套橡胶件和连接处密封件.其中,二氧化碳吸附药盘是舱外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中的重要部件.42所课题组历经五年艰辛工作,成功研制了低流阻,低粉尘,高强度,高吸收率的吸附药盘,为航天员顺利安全执行舱外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报讯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为神舟十三号飞船研制的中继终端,天线网络和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助阵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为飞船的太空飞行全程护航. 在神舟十三号飞船上,西安分院将继续通过中继终端搭建的太空"天路"建立飞船与地面之间的天地通信通道,天基测控通信系统可以将地面对飞船的测控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作为"智慧大脑",是与航天员直接实现交互的重要系统.使用该院独特的图形显示技术,不仅能得到新颖的仪表控制器显示效果,而且实现了空间智能化仪表中的图形,文字的处理与显示,为航天员执行任务提供了清晰,直观,舒适的显示界面. 本报讯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科技六院承担了本次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出征的各种主推力及姿轨控发动机,热控分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的研制任务,并配套了返回舱,推进舱两套推进子系统和9种22台泵阀产品. 该院11所科研团队在短时间内提出六个百分百确认质量控制措施,不断对发动机进行完善和技术改进.该院7103厂利用3D打印工艺革新传统加工方法,使产品尺寸精度及稳定性更高,产品多项性能指标接近甚至超过传统铸件历史最高值.该院801所科研团队为载人飞船推进分系统量身定制了多项质量改进措施,确保神舟十三号推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准时点火,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指挥大厅全新升级的显示屏幕上,一条条代表火箭飞行状态的曲线正在随着火箭的飞行而实时变化着. 火箭飞行约10分钟后,大屏实时画面与遥测数据同时显示船箭分离,轨道计算岗位科技人员犹如听到发令枪响一般,立刻投入紧张的计算中.很快,飞船初始轨道与分离点参数便计算完成,相关数据同步传至北京中心并实现比对,为判断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随着我国航天测控实力的不断进步,目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近地轨道航天器的测量精度达到了厘米级,能够为开展飞船交会对接等活动提供精准测控支持.在对航天器返回落点的计算中,该中心提供的落点预报能够将实际落点与理论落点的偏差始终控制在一公里的"十环"范围以内,为地面搜救赢得宝贵时间. 飞船升空后不久,坐落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顺利发现目标,并完成对火箭的测量与遥测数据接收;约5分钟后,位于黄海之滨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成功实施目标捕获,并完成船箭分离等关键指令发送,护送飞船顺利入轨. 进入预定轨道后,飞船立即进入快速自主交会对接模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位于西北边陲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成功捕获飞船,接过测控接力棒,迎接航天员乘组首次回归祖国上空.而后,该中心组织所属渭南,青岛,天津,厦门,和田等10余个固定及活动测控站点相继完成接力测控,为地面判断飞船与核心舱实时运行状态提供关键测控支持. 接下来,在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为期6个月的太空旅程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持续组织各测控站点,为开展后续工作提供稳定测控支持.
0.925926
114.230769
0
0
162
377
1,015
4.070313
0.106397
0
200,200,000,313
航空航天
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号在火星上的第二张自拍照.自拍摄第一张自拍照以来,着陆器已将热探头和地震仪从甲板上卸下放置在火星表面,同时航天器表面也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将火星裹满灰尘的风,同样也可以将这些灰尘吹走.灾难性尘暴,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机遇号火星车一样有可能在结束任务后"寿终正寝".但更多的时候,掠过的火星风清除了火星车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灰尘,并提升了其能量.这些灰尘的清除使得机遇号和它的姊妹火星车勇气号能够在90天有效期后依然能够存活数年. 搭载在洞察号上的气象传感器,每次除尘都可以提供火星事件重要科学数据,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2月1日,即火星探测任务的第65个火星日,洞察号探测到一个过境风涡(若风涡卷起灰尘从而变得肉眼可见,也被称为尘暴;但此次"洞察号"的相机并没有捕捉到风涡).同时,洞察号着陆器上两块大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发生了微小的上浮,其中一块电池板的发电功率增强了0.7%,另一块增强了2.7%,这说明太阳能面板上确有少量灰尘被抬起. 上图:洞察号在火星上的第一张自拍照< 与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所观测到的除尘火星风偶尔会使电力增加10%,同时使太阳能电池板明显变得干净相比,火星风对洞察号带来的上述影响都是小巫见大巫.但最近的事件也科学家们提供了首次测量到火星风在火星表面与尘埃相互作用"实况"的机会, 因为NASA此前的探测器都没有安装气象传感器,无法全天候记录如此多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感器所收集到的除尘数据可以为太阳能发电任务的设计以及火星风如何影响地貌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马里兰州劳雷尔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洞察号"科研团队成员Ralph Lorenz表示,"火星风虽然对洞察号电池功率输出并没有太大影响,但这是一项令人着迷的科学.它为我们了解火星风是如何驱动地表变化提供了一个出发点.我们仍然不知道在火星上扬起尘埃到底需要多大的风." 工程师们在分析洞察号太阳能发电情况时,会定期计算"灰尘因子",即覆盖在太阳能板上的灰尘量.虽然他们没有观察到灰尘因子在尘暴过境期间发生任何变化,但发现电流显著加强,表明过境尘暴的确掀起了一部分灰尘. 测量这些除尘的关键是洞察号上的众多天气传感器,统称为辅助载荷传感器套件(APSS).在第一次尘暴事件中,APSS观测到风速稳步上升且气压急剧下降 - 这是尘暴过境的标志. APSS观测到风向发生了180度左右的改变,这在尘暴径直穿过着陆器的情况下是可以预料到的.APSS测得的最高风速为每小时45英里 (每秒20米),但同时也探测到了火星表面探测任务中所记录的最明显的9帕斯卡的气压下降,即环境压力的13%.这种情况表明,可能有更强的火星风,因湍流太大使得传感器无法记录. 此次扬尘发生在火星当地时间下午1点33分,与洞察号探测到的尘暴一致.在火星和地球上,最剧烈的尘暴活动通常出现在中午到下午3点之间,即阳光强度最大且地面比地表空气热的时候. 洞察号于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赤道附近名为"极乐世界"(Elysium Planitia)的一块多风区域着陆.着陆器已经探测到许多过境尘暴,据Lorenz表示,在洞察号执行两年主要探测任务期间,极有可能探测到大量除尘事件. 洞察号每一块餐桌大小的太阳能面板在着陆后都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在那之后,由于尘埃和火星远离太阳的双重原因,太阳能面板的能量输出功率下降了30%左右.如今这些太阳能面板每火星日可产生2700瓦时的电能,对于日常运行所需要的1500瓦时电能来说是完全足够使用的. 此次任务的动力工程师们仍在期待着出现与勇气号和机遇号所经历的类似的除尘事件,但即使有段时间内可能无法看到,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继续等待下去. 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服务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负责管理洞察号.洞察号属于NASA发现计划的一部分,由该机构位于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管理.位于丹佛的洛克希德马丁太空公司制造了洞察号航天器,包括其巡航级和着陆器,并为其执行任务期间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洞察号的探测任务得到了包括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在内的许多欧洲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和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IPGP)提供了内部结构地震实验装置(SEIS),其他为SEIS做出重要贡献的机构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MPS),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提供了热流和物理性质包(HP3)仪器,同时,波兰科学院空间研究中心(CBK)和波兰Astronika做出了重要贡献.西班牙天体生物学中心(CAB)提供了温度与风速测量传感器.
0.913562
125.8125
0.012974
0
292
506
823.1
4.230469
0.125186
0
200,200,001,399
航空航天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王兵教授团队24日进行了自主研发的新型发动机飞行演示试验.发动机在预定的高度和速度范围内成功点火,稳定工作,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表明,我国已经掌握该新型发动机的自主研发与工程实现能力. 据了解,在航空领域宽速域,跨空域飞行的发展趋势推动下,传统空天动力在性能提升方面,已经遇到理论极限与技术瓶颈.尽管早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国际上便提出了将自增压燃烧技术应用于动力系统的理念;但直至2011年前后,随着相关研究结果发表数量的增加,才逐渐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 王兵带领的喷雾燃烧与推进实验室团队,在多年研究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性的基础上,敏锐地把握空天科技的领域前沿,在国内几乎空白,国际上借鉴不多的情况下,从零起步,构建新型热力学循环方式,自主研制新型冲压发动机.结合数值仿真与实验,实验室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尝试,克服触发难度高,可控性差,机理掌握和认知不充分等困难,解决发动机点火,宽当量宽流量调节,自主可控等关键问题,在机理研究,数值计算,结构设计,实验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经过前期数值模拟,基础实验,地面试验等环节的严谨验证,飞行试验蓄势待发. 上午11点30分,试验任务由"清航·大兴号"两级火箭助推执行.一级火箭分离后,二级火箭将任务段发动机推到预定高度和速度.发动机进气道实现高效吸气,供油系统将航空煤油雾化喷入燃烧室,点火系统顺利启动,燃烧室与发动机稳定工作,获得持续推力,发动机进气道实现高效吸气,供油系统将航空煤油雾化喷入燃烧室,发动机可靠点火,燃烧室与发动机均稳定工作,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通过此次飞行任务,我们获得了真实飞行条件下,工作环境参数变化对发动机燃烧室运行特性的影响,充分检验了发动机的真实工作特性,并验证现有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新技术走向工程化和产品化,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积累真实的飞行经验.这一成果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航空宇航事业的图谱,在新型动力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王兵说.
0.911271
166.8
0.06303
0
250
159
1,088.6
4.0625
0.116307
0.054299
200,200,002,539
航空航天
中国网5月29日讯(记者 杨佳) 5月29日20时55分,在海南省文昌发射场,长53.1米,重达597吨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成功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本次任务是长七火箭的第三次发射,距离上次发射已过4年,期间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展了大量的优化改进设计,使火箭更加经济,可靠.此次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二次发射,将首次实现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战.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本次任务将为空间站送去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所需的生活用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以及天和核心舱补加的推进剂. 长七火箭是为满足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除了空间站建造阶段2年4次发射任务之外,后续进入到空间站运营阶段,还将保持每年2次的发射量. 此次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空间站工程建造阶段的首艘飞船.天舟二号采用两舱构型,由全密封货物舱和推进舱组合而成,总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最大起飞重量13.5吨,在轨寿命不小于1年,供电能力不小于2700瓦.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舱内货物装载空间达18立方米,上行物资总重6.9吨,包括160余件大大小小的货包以及2吨的推进剂,占了整个货船重量的一半以上,载货比超过50%,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本次运输的货物中有"两件宝贝",两套航天员舱外服,每件重100多公斤,它们是航天员抵达核心舱后执行舱外任务的必备物资.货运飞船除了运输生活物资外,还要给空间站"加油",也就是补加推进剂.推进剂是危险品,为保证安全设计了多个"油箱",在密封舱外通过管路运输,使其与密封舱隔离,保证航天员在舱内的安全. 在轨运行期间,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将保障首批3名航天员进驻天宫空间站,完成为期3个月的驻留任务,并开展遥操作交会,前向对接口补加试验,机械臂转位试验等关键技术验证. 后续,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后向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向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将完成中国空间站首个"一"字构型. 天舟二号在轨运行期间,作为储藏室,既要保障航天员日常生活,工作物资随取随用,还要收纳废弃物,人体排泄物,最终将离轨坠入大气层烧毁,结束任务.
0.894118
93.5
0
0
149
243
722.6
4.113281
0.167914
0
200,200,002,752
航空航天
5月15号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备受关注的"月宫一号"再次缓缓开启舱门,刘慧(舰长),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位志愿者微笑着走出"月宫",手里还拿着亲手在"月宫"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草莓等,分发给舱外欢迎他们的人群.至此,"月宫一号"内进行的为期365+5天的,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至2018年5月15日出舱,共历时370天,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此次出舱时间比原定计划延迟了五天,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舱内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意在观察志愿者心理状态.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2个乘员组,设置3班.1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2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已打破此前由俄罗斯创造的同类系统中最长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1组再值第三班,持续时间105天.1组志愿者为刘慧(舰长),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人,2组志愿者为刘光辉(舰长),伊志豪,褚正佩,王伟4人.此次出舱为1组4名志愿者,标志着"月宫365"实验顺利完成. 出舱仪式上,"月宫365"实验8名乘员志愿者获得颁发"北航冯如杯科学探索特别奉献奖". 据悉,"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在这项技术应用到空间探索前必须进行地面演示验证实验,并通过实验发展系统稳定运行调控技术.北航刘红教授团队经过十年努力,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并于2014年5月成功完成了持续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标志着我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了该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世界首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成功建立,使我国此项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成果入选"新中国65年十大引智成果","2015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365+5天的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闭合度水平超越了月宫团队2014年创造的世界纪录,达到了98%.刘红教授介绍到,"月宫365"实验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生物调控技术,并通过实验过程中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换班更替,停电及设备故障冲击等突发状况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稳定性,明确了影响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发现了在幽闭空间中自然光制度变换对人的生物节律和情绪的影响规律 发明了模拟自然光变换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和情绪技术和设备;并建立了植物长期连续高效栽培技术,营养液长期循环利用净化和调配技术. 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谈到:"'月宫365'实验成功,这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无疑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月宫一号'所积累的经验,技术,成果,将为建立月球及其它星球长期驻留和飞船星际飞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当然,也可以探索该项科技成果在地球上特定情况下的推广应用,比如缺水地区,高原缺氧交通极不便地区和提高现有透明温室大棚单位容积产量方面做工作."王浚院士表示,"月宫365"长时间的密闭生存实验获得的生理和心理数据,以及研究建立的调控措施和技术,将为未来的星球基地探索活动人员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0.891334
242.333333
0.029758
0
356
377
1,773.1
4.171875
0.187758
0.008054
200,200,003,738
航空航天
东方网3月15日消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13日报道,被泄露的俄罗斯联邦航天署文件显示,俄罗斯"将派遣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进行绕月飞行测试,随后登陆月球,预计在2030年返回地球". 近些年,莫斯科方面时常宣布一些满怀壮志的宇宙探索计划,但这还是他们首次为载人登月任务立下具体期限.该任务可能会帮助俄罗斯走出航天器事故频发,航天计划一再推迟或取消的阴霾,重振其航天事业的雄风.去年11月,俄罗斯发射了火星探测器"福布斯 土壤"(Fobos Grunt),该探测器因发射后机载计算系统失灵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于今年1月坠回地球.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尤里 卡拉什表示,俄罗斯会因具有象征意义的登月计划而重拾在航天领域的声望,"回到20世纪60年代苏联时期,达到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水平".不过卡拉什院士更希望当局把资金投入载人火星之旅,认为这会从更大程度上促进科技进步. 苏联曾计划过两项有关月球的航天任务,但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罗11号"载着3位宇航员成功登月后而终止,这两项任务直至苏联解体后才于1990年为公众所知晓.俄罗斯后来与多国在"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方面展开合作,当时担负着用俄制"联盟"号运载火箭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的任务. 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一直希望赢回俄载人航天的荣耀.去年,在纪念加加林(苏联空军中尉尤里 加加林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太空旅行)升空50周年之际,普京发表讲话称:"俄罗斯不应把自己限定为国际空间站的摆渡者.载人航天须在2018年前再现繁荣." 目前,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仅有的3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印度于2010年宣布,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载人登月任务,并认为中国可能在2025年前成功登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0年表示,希望在21世纪30年代在火星上留下美国人的足迹.但就在上个月,他削减了美国机器人火星探测项目的经费,并取消了小布什时期制定的重返月球计划,该计划原定于2020年前完成. 科学界认为,月球表面存在地球上稀有的氦3,它具备成为下一代人类社会能源的潜质.
0.907216
124.714286
0
0
181
240
799.5
4.050781
0.170676
0
200,200,003,804
航空航天
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三体星系"是怎样子的? 在距离地球4200万光年的宇宙深处,有着一个非常神秘的星团,这个星团是由三个被孤立在宇宙中的星系组成的.科学家给这个星团起名叫做三体星系.三个星系又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下这三个星系. 这三个星系分别叫做HD131399 在距离地球4200万光年的宇宙深处,有着一个非常神秘的星团,这个星团是由三个被孤立在宇宙中的星系组成的.科学家给这个星团起名叫做"三体星系".三个星系又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下这三个星系. 这三个星系分别叫做HD131399A星系,KELT-4A星系,GGTauA星系.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星系中都有三颗耀眼的恒星. HD131399A星系顾名思义就是以HD131399A恒星为主星的星系,HD131399A恒星是光芒最盛,质量最大的一颗.仅次于HD131399A恒星的是HD131399B恒星,虽然它围绕着主恒星旋转,但是在它的附近,却也存在着一颗围绕它旋转的小恒星 - - HD131399C恒星,就像地球附近围绕着月球一样. 这个星系的行星是HD131399Ab,它是一颗类似木星的巨型行星.但是它在这个星系中处境却极为危险,由于HD131399Ab行星处于这个星系的最外围轨道上,并且另外两颗恒星会扰乱主恒星施加在HD131399Ab行星上的引力,所以这颗行星所处的轨道非常不稳定,一旦这三颗恒星发生一点变动,它就会立即被踢出这个星系,面临崩塌的危险. KELT-4A星系是和HD131399A星系非常相似的星系.唯一不同的是,由于KELT-4A星系的行星KELT-4Ab距离主恒星的距离更近,这样它的处境相较HD131399Ab行星要更为安全. GGTauA星系相较于前面两个星系更为特殊,在这个星系里并没有行星的存在.科学家也认为,在这个星系中是不可能有行星形成的. 这是因为在这三个恒星彼此作用下,三颗恒星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星云盘,这个星云盘的引力非常大,任何物质都会被这个星云吸收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很难凝聚成一颗行星.但是科学家也认为,在这个星云盘的边缘上,可能有一个行星正在悄悄地形成. 三体星系距离我们太过遥远,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为了能够更了解三体星系,我们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体星系的出现也说明,在宇宙中,仍有很多星系需要我们去探寻.
0.916996
92
0.065803
0
164
264
1,130.7
4.019531
0.188735
0.247059
200,200,003,942
航空航天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李江涛)随着4位志愿者15日走出"月宫一号"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成功结束,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实验对人类实现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5月15日,"月宫一号"实验室内,志愿者高寒(右)和刘慧在收集舱内种植的蔬菜,做出舱准备.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北航教授刘红说,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共历时370天,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实现了闭合度和生物多样性更高的"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且保持了人员身心健康. 5月15日,"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红在开舱仪式上致辞. 实验志愿者共有8人,全部为北航学生,他们分为2组,交替入舱,第一班60天,第二班200天,第三班110天,其中第二班时长已打破此前由俄罗斯创造的同类系统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此次出舱时间比原计划延迟了5天,延迟出舱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且舱内志愿者事先不知情,主要为研究突发状况下他们的心理状态. 5月15日,"月宫一号"实验室内,志愿者刘慧(前)在收集舱内种植的蔬菜,做出舱准备. 据刘红介绍,"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其团队经过十年努力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并于2014年5月成功完成持续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5月15日,"月宫一号"实验室内,志愿者刘慧在植物舱内做准备,等候出舱. 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表示,实验成功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月宫一号"积累的经验,技术,成果等将为在月球及其他星球长期驻留和飞船星际飞行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此外,还可探索该项成果在地球特定地区的推广应用,如缺水地区,高原缺氧和交通极不便地区及提高现有透明温室大棚单位容积产量等. 5月15日,"月宫一号"实验室内,志愿者刘慧(前),胡静斐(后)与其他志愿者在植物舱内等候出舱. 刘红说,下一步将在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研制空间站,月球/火星探测器搭载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装置,争取搭载机会,通过天地对比分析,获得矫正参数和模型,进一步为该技术应用于太空奠定技术基础. 5月15日,"月宫一号"实验室内,志愿者刘慧(中)与其他三位志愿者走出舱门. 4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在"月宫一号"实验室内观看介绍视频.当日,为迎接"中国航天日"的到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开放日活动.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5日上午,随着4位志愿者走出"月宫一号"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成功结束,再次刷新了北航人此前创造的人类密闭生存世界纪录. 这次实验"牛"在哪里?最后4名志愿者为何延迟5天出舱?他们的"月宫"生活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北航教授刘红和学生志愿者. 实验历时370天,闭合度高达98% 刘红说,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月宫一号"是她的团队发明的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四生物链环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系统的闭合度和稳定性均高于之前的俄罗斯,美国的同类系统,而俄,美的系统均为人-植物的两生物链环系统.此前国际上此类系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俄罗斯的180天实验. "月宫一号"一期系统于2014年5月20日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多人高闭合度集成实验(3人105天),系统闭合度达97%,氧气和水100%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循环再生了55%的食物. 2016年"月宫一号"完成升级和扩建,共有3个舱室,总面积15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植物种植面积120平方米. 此次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启动,8名志愿者分批交替进入"月宫一号",历时370天,成功完成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系统闭合度达98%,氧气和水100%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循环再生了80%的食物.这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许多人会问:"月宫365"实验不是365天吗?怎么又增加了5天? 刚刚出舱的学生胡静斐解释说,其实这是实验的一部分,并不是随便推迟的.在空间站和星球基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宇航员不能按规定日期返回地面的情况很多.意外情况总会发生,即使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研究人员也会把它考虑进去. 据介绍,此次延迟出舱也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而舱内志愿者事先完全不知情.舱外负责心理研究的人员让舱内志愿者填一些量表,测试各项生理指标并记录在册,用以分析志愿者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心理和情绪变化. "其实我们在舱内发生和经历的每一次'意外事故'都是实验的重要部分,都是获取宝贵实验数据的来源.之前2组志愿者在舱内200天里发生的几次意外停电,是大家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事故',但这恰好给了'月宫一号'和志愿者们一个考验,也给实验增加了数据来源.出舱前几天,我们进行了故障实验,人为设置一些系统故障状况,比如断电,关灯,关空调等,通过相关数据的记录为后续的研究分析做了铺垫." 胡静斐说:"从志愿者每天的生活起居到粮食蔬菜,甚至于每一次意外的发生,我们都有详细的记录.我们在舱内生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生活,我们同'月宫一号'相依相存,我们在不断考验它的承受力,它也在考验着我们的忍耐力,最终我们和'月宫一号'都承受下来了." 在舱里生活工作的一年多时间,志愿者们从舱中的"极简生活"中找到了许多美妙之处. "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按照工作手册的安排进行.每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每天需要做什么都很明确.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们会测量血压,体温,血氧浓度,脉搏,体重等身体指标,记录后开始洗漱,做早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实验任务.快到中午时开始做午饭,午饭后大家午休一小时,下午继续实验任务.下午四点会有半个小时的茶歇,吃点东西,最主要的是几个人坐在一起说一下一天的工作情况,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困难,讨论解决办法.五点半开始准备晚餐,晚餐后大家会处理一些没有完成的实验任务." 学生刘佃磊说:"晚上大家可以骑单车,看书,听英文广播,写毛笔字,玩飞镖,写论文,跟家人发微信等.晚上十一点我们开始洗漱准备上床睡觉.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每周还会做心理测试,脑电测试,取健康样品等." 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月宫"里的空气清新无雾霾,负氧离子充足,因为舱内有大量郁郁葱葱的植物,进入植物舱整个人感觉身心放松愉悦. 志愿者吃的全部是自己种植的绿色无公害食物,现摘现做,新鲜安全好吃,烹饪方式没有煎炸和爆炒,多数是蒸,煮,炖,并且严格按照营养学标准摄入相关营养."我们在舱内包过饺子,做过月饼,在里面做饭是一种乐趣,当你用自己种植的粮食和蔬菜做出以为做不出来的食物时,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会开心好一阵子."刘佃磊说. 志愿者喝的水是植物蒸腾作用回收的冷凝水,饮用前经过多次生物处理和膜过滤,质量比饮水机的水要好很多.他们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工作,严格遵守健康作息规律. 刘佃磊告诉记者:"我们专心完成实验任务,搞科研,没有外界事物的打扰,内心特别平静,做事效率也特别高,并且会有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科研之外我们也会找一些小乐趣,比如我偶尔会变个小魔术,让大家高兴一下.有时我们会一起学习英语,听新闻广播讨论最近的热点话题,这些都成为舱内生活的调剂,带来不少的乐趣."
0.879924
99.15625
0.053413
0
228
922
1,403.2
4.21875
0.183738
0.036752
200,200,004,089
航空航天
我们为什么要仰望星空?听听博导怎么说! 为了深入开展对中国航天发展与相关知识的学习,继6月11日"中国航天"主题讲座之后,北京十二中本部校区又特别邀请到了中国航天科普大使,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副主任,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炳红教授,于6月24日为同学们带来"火箭的演化和星际航行的未来"专题讲座. 周炳红教授以"我们要做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我们要仰望星空,当然要脚踏实地"作为此次讲座的开场,接下来从四个部分进行了阐述. 首先,周教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 - - 我们为什么要仰望星空?宇宙是非常巨大的,人类所生存的太阳系中的太阳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而在一个普通的星系里面,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是有1000亿颗恒星的,也就是说有1000亿颗跟太阳相似的恒星在银河系里面. 在人类所能观测到的这个宇宙里面,又有大概1000亿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可见宇宙的广阔.因此,在这广阔的星空中存在许许多多的未知,有太多我们从不知晓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引发了人们对探索宇宙的向往. 接着,周教授告诉了同学们关于空间科学的重要问题都有哪些.比如,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1亿公里,也就是1AU;而从太阳到比邻星的距离约10万AU,也就是四光年.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大的空间尺度,我们该如何去探究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人类首先推出的是哈勃望远镜,随后美国推出了比前者清晰近100倍的韦伯望远镜,而中国首个设置于地外空间的望远镜巡天号空间望远镜也将在2023年发射. 周教授讲解的这些空间科学重大问题,其实非常形象,就如我们对于人生思考的重要三问 -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而对于宇宙的思考则是 - - 宇宙太阳系生命由什么组成?如何起源和演化?未来会如何变化?当然,还有许多人们想要知道的问题,例如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讲座的第三部分,是进入太空 - - 火箭的演化.周教授从世界上最早的火箭 - - 宋朝的火龙出水以及其一步步的演变过程,一直讲到了现代火箭是如何替代航天飞机的. 中间每讲到一个成果,教授都会为大家绘声绘色详细地介绍其中的背景,例如讲到航天飞机的可靠性低,只有约98%,这个时候教授举出了哥伦比亚号和联盟号的惨案,让同学们深刻地了解到现代火箭与航天飞机相比的重要性在哪里. 最后,周教授讲述了进入太空 - - 星际航行的未来,为同学们打开了星际航行未来光明的大门. 周教授又解释了未来如何进入太空,如何在太空生存以及如何登陆火星等等问题.通过聆听讲座,同学们既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更感受到了我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无比骄傲和自豪. 前苏联的航天航空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他们会不断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人们首先将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然后再去征服太阳周围的整个空间."航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 同时,它也影响着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从而可以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中学生,大家的身上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担当,大家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志向,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在观看讲座的过程中,同学们与周教授积极互动,踊跃提问,之后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这次讲座带我重温了中国航天的知识,让我了解了火箭的发展史,领略了近100年来各国航天事业,尤其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令我受益匪浅.其中教授讲的一个小细节让我感触颇深.他说"三体"中有讲到,当地球上有一群猴子同时凝视天空超过7秒,那三体人就必须严密关注地球了.这表明,当猴子对天空产生好奇后,智慧和科技就会快速发展.即好奇心和对探索的渴望是促进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人们一直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可贵,也是此理.唯有问题出现,才能被解决;要是没了对知识或者对大自然原理的渴求,就不会有问题的提出,那又何谈解决,何谈科学探索,又何谈科技水平与文明程度的进步呢.宇宙之无垠无可批拟.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且有必要"把有限的生命贡献于无限的探索上". - - 初二(1)班 冯熙青 仰望星空是一片星辰大海,在那深不可测的太空中有多少未知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这次讲座,老师带领我们去深究太空的秘密,通过不同波段观测太空,努力探索太空最真实的面貌,也见证了中国与世界一步一步地向太空不断进军,不断探索的历史征程.通过对太空尺度的了解,让我们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对太空有了新的认识. - - 初二(2)班 陈永轩 通过今天的航天讲座,我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了,无疑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带来了别样的美妙体验.周教授精心筹备,课堂丰富细腻.通过讲座我知道了探索星际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数位科学家研制出的火箭在升空时,不仅彰显了各国的实力,也向宇宙宣告人类文明的多元和强盛.我们也应把新时代走在前列的人作为榜样,努力学习,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0.889752
114.388889
0.002927
0
338
609
825.8
4.265625
0.137931
0
200,200,004,958
航空航天
5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备受关注的"月宫一号"再次缓缓开启舱门,刘慧(舰长),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位志愿者微笑着走出"月宫",手里拿着亲手在"月宫"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草莓等,分发给舱外欢呼着祝贺他们的人群. 至此,"月宫一号"内进行的为期365+5天的,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月宫365'实验,实现了闭合度和生物多样性更高的'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且保持了人员身心健康.这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无疑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大步."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月宫365"实验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在仪式上报告了实验情况,介绍了取得的主要成果.随后,她宣布"月宫365"实验计划圆满完成. 仪式上,"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和北航副校长房建成院士共同开启舱门,欢迎志愿者凯旋. "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至2018年5月15日出舱, 共历时370天,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此次出舱时间比原定计划延迟了5天,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舱内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意在观察志愿者心理状态. 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2个乘员组,设置3班.1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2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已打破此前由俄罗斯创造的同类系统中最长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1组再值第三班,持续时间105天.1组志愿者为刘慧(舰长),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人,2组志愿者为刘光辉(舰长),伊志豪,褚正佩,王伟4人.此次出舱为1组4名志愿者,标志着"月宫365"实验顺利完成. 出舱仪式上,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长期规划生命科学领域责任专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教授刘志恒,空间站工程副总指挥潘平,空间站工程航天技术试验领域总师李卫,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以及北航党委副书记李军峰,党委宣传部部长谭华霖,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韩慧瑜等为"月宫365"实验8名乘员志愿者颁发"北航冯如杯科学探索特别奉献奖". 志愿者代表刘慧博士发言,她表示,实验成功归功于舱内外所有月宫人的努力,大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通过实验.志愿者们收获了第一手科研数据和经验,特殊的情谊和丰富的生活技能.接下来还要将实验数据形成研究成果,为实验画上圆满句号,"将我国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的发展推向世界领先的舞台,为实现航天强国梦助力". 北航副校长房建成院士在致辞中对"月宫365"实验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为月宫团队的拼搏激情,责任担当和卓越荣誉点赞.月宫团队充分践行着"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在国际顶尖领域发出北航声音,彰显中国自信. 他表示,此次"月宫365"大科学实验,验证和探索多项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技术,实质性推动了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出色地完成世界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中国领航. "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在这项技术应用到空间探索前必须进行地面演示验证实验,并通过实验发展系统稳定运行调控技术. 北航刘红教授团队经过十年努力,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并于2014年5月成功完成了持续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标志着我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了该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世界首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成功建立,使我国此项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成果入选"新中国65年十大引智成果","2015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365+5天的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闭合度水平超越了月宫团队2014年创造的世界纪录,达到了98%. 刘红教授介绍,"月宫365"实验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生物调控技术,并通过实验过程中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换班更替,停电及设备故障冲击等突发状况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稳定性,明确了影响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发现了在幽闭空间中自然光制度变换对人的生物节律和情绪的影响规律 发明了模拟自然光变换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和情绪技术和设备;并建立了植物长期连续高效栽培技术,营养液长期循环利用净化和调配技术. 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谈到:"'月宫365'实验成功,这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无疑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月宫一号'所积累的经验,技术,成果,将为建立月球及其它星球长期驻留和飞船星际飞行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当然,也可以探索该项科技成果在地球上特定情况下的推广应用,比如缺水地区,高原缺氧交通极不便地区和提高现有透明温室大棚单位容积产量方面做工作."王浚院士表示,"月宫365"长时间的密闭生存实验获得的生理和心理数据,以及研究建立的调控措施和技术,将为未来的星球基地探索活动人员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在仪式上致辞:"'月宫365'实验是不可取代的,它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无疑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仪式上,刘红教授表示,2004年来到北航,怀揣着航天强国梦,从零开始这项研究工作,执着奋斗了14年,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才俊怀着共同的梦想,加入到团队中来."我们系统开展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从单元关键技术到系统基础理论与调控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生命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及研究方法." 为了"月宫365"实验,团队成员连续三个春节都没有休息.对于将来的科研,刘红教授很有信心:"以终点为起点,我们仰望星空永不止步!" 关于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刘红教授谈到,"我们将在总结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站,月球/火星探测器搭载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装置研制,争取搭载机会,通过天地对比分析,获得矫正参数和模型,进一步为该项技术应用于太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0.889647
119.863636
0.047565
0
231
720
1,445.2
4.074219
0.171786
0.024602
200,200,006,056
航空航天
昨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备受关注的"月宫一号"再次缓缓开启舱门,刘慧(舰长),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位志愿者微笑着走出"月宫",手中还拿着亲手在"月宫"内种植的胡萝卜,西红柿等.至此,"月宫一号"内进行的为期365+5天,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获得成功.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月宫365"实验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该实验意味着人类在月球等地外星球上生存一年是没有问题的. 4名志愿者出舱时,手中还拿着亲手在"月宫"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草莓等作物.刘红教授说,舱内一共种植了35种植物,其中30种是蔬菜,蔬菜也是实验以来首次出舱. 舱内空间约150平方米,综合舱居住面积约42平方米,4人居住6室1厅(4间卧室,1洗漱间,1固废间,1集客厅,工作间,厨房,餐厅多功能一体的交流间).两个大植物园 - - 植物舱I和植物舱II,占地约100平方米,附带储藏室. "月宫"内部光环境有讲究.工作区和休息区照明采用LED光源,其环保节能,光照均匀的优点,适用于生保系统的长期高效运行. 植物舱Ⅰ的小麦主要栽培于三层植物架上,栽培面积共60平方米,分30批.这30批小麦并不是同一时间种的,而是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分批种植,因此能看见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小麦.由于小麦处于不同状态,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也不一样.因此每次收获之后要马上再次播种,保证生长周期内各个状态的连续性,也保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健身单车是月宫一号舱内志愿者的日常锻炼器械.在空间站或者月球基地等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肌肉系统与骨骼系统会发生一些变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腿部肌肉萎缩以及骨质疏松.月宫365实验计划是针对载人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而开展的综合性实验,与真正的航天任务有很大的共同性.单车在月宫365实验中还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测试志愿者们在不同阻尼下骑行的呼吸状态,这样可以更精确与定量化地描述代谢水平与身体健康状态,这对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至2018年5月15日出舱,共历时370天,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此次出舱时间比原定计划延迟了五天,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舱内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意在观察志愿者的心理状态.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2个乘员组,设置3班.1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2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已打破此前由俄罗斯创造的同类系统中最长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1组再值第三班,持续时间105天.1组志愿者为刘慧(舰长),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人,2组志愿者为刘光辉(舰长),伊志豪,褚正佩,王伟4人.此次出舱为1组4名志愿者,标志着"月宫365"实验顺利完成. 刘红教授介绍,"月宫365"实验的闭合度水平超越了我们2014年创造的世界纪录,达到了98%.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生物调控技术,并通过实验过程中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换班更替,停电及设备故障冲击等突发状况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稳定性,明确了影响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发明了模拟自然光变换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和情绪技术和设备;并建立了植物长期连续高效栽培技术,营养液长期循环利用净化和调配技术. "月宫365"实验,实现了闭合度和生物多样性更高的"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且保持了人员身心健康.这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无疑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大步. 刘红教授透露,下一步将在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站,月球/火星探测器搭载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装置研制,争取搭载机会,通过天地对比分析,获得矫正参数和模型,进一步为该项技术应用于太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0.893221
166.7
0.027141
0
361
431
1,539.3
4.171875
0.181764
0.006889
200,200,006,057
航空航天
当好奇号和毅力号等漫游车在火星表面搜寻古代生命的痕迹时,新的证据显示,我们可能需要更深入地挖掘才能找到它们. 任何从火星可能是可居住的时代遗留下来的氨基酸的证据都可能被埋在地面下至少2米(6.6英尺). 这是因为火星缺乏磁场,大气层脆弱,在其表面受到的宇宙辐射剂量比地球高得多.我们知道这一点,我们也知道宇宙辐射会破坏氨基酸. 现在,由于有了实验数据,从地质学角度来说,我们还知道这个过程发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 美国太空总署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帕夫洛夫(Alexander Pavlov)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在火星表面岩石和沉积物中被宇宙射线破坏的速度比以前想象的要快得多." "目前的火星车任务钻到了大约2英寸(大约5厘米).在这些深度,只需要2000万年就能完全破坏氨基酸.高氯酸盐和水的加入甚至进一步增加了氨基酸的破坏速度." 宇宙辐射实际上是火星探测的一个巨大关注点.在地球上,一个普通人每年会受到大约 0.33毫西弗的宇宙辐射.在火星上,每年的暴露量可能超过250毫西弗. 这种来自太阳耀斑和超新星等高能事件的高能辐射,可以穿透岩石,离子化并破坏它所遇到的任何有机分子. 曾几何时,人们认为火星有一个全球磁场,以及一个更厚的大气层,很像地球.还有证据 - - 很多证据 - - 表明液态水曾经以海洋,河流和湖泊的形式出现在火星表面. 这些特征的组合表明,火星在过去可能是可居住的(也许是多次). 可以指出火星可居住性的一个迹象是氨基酸的存在.这些有机化合物并不是生物特征,而是生命的一些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氨基酸结合起来形成蛋白质,并已在太空岩石(如小行星 Ryugu)和彗星 67P 的大气层中被发现.因此,它们虽然不是生命的明确标志,但在火星上发现它们将是另一条线索,表明生命可能曾经在那里出现过. 帕夫洛夫和他的团队想更好地了解在火星表面找到氨基酸证据的可能性,因此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试这些化合物的硬度. 他们将氨基酸与旨在模拟火星土壤的矿物质混合物混合,包括二氧化硅,水合二氧化硅或二氧化硅和高氯酸盐(盐),并在各种类似火星的温度下,将它们密封在模拟火星大气的试管中. 接着,该团队用电离伽马辐射照射样品,以模拟火星表面在大约 8000 万年期间预测的宇宙辐射剂量.以前的实验只摧毁了氨基酸,没有土壤模拟物.这可能导致氨基酸的生命期限不准确. 帕夫洛夫说:"我们的工作是第一个全面的研究,在各种与火星有关的因素(温度,水含量,高氯酸盐丰度)下研究广泛的氨基酸的破坏(辐射分解),并比较了辐射分解的速率." "事实证明,添加硅酸盐,特别是含有高氯酸盐的硅酸盐会大大增加氨基酸的破坏率." 这意味着大约 1 亿年前火星表面上的任何氨基酸都可能早已不复存在,被辐射照成虚无. 鉴于火星的表面并没有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适合生命存在的时间更长 - - 数十亿年,而不是数百万年 - - 好奇号和毅力号可以挖掘到的几厘米的地方不太可能产生氨基酸. 两辆火星车都在火星上发现了有机物质,但由于这些分子可能是由非生物过程产生的,因此它们不能被视为生命的证据.此外,该团队的研究表明,这些分子自电离辐射形成以来可能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还有其他证据表明研究小组可能发现了一些问题.有时来自火星表面下的物质确实会到达地球.事实上,其中甚至已经发现了氨基酸. "我们确实在戈达德的天体生物学分析实验室的南极火星陨石 RBT 04262 中发现了几种直链氨基酸,我们认为它们起源于火星(不是来自陆地生物的污染),不过RBT 04262中这些氨基酸的形成机制仍然不清楚."美国太空总署戈达德的天体生物学家丹尼.格拉文(Danny Glavin)说. "由于来自火星的陨石通常会从至少 3.3 英尺(1 米)或更深的地方被抛出,因此 RBT 04262 中的氨基酸有可能受到宇宙辐射的保护." 不过,我们可能要等到我们在火星上有更多的挖掘工具才能找到更多资讯. 该研究已发表在"天体生物学"上. 科学家一直以来都认为左撇子或右撇子是取决于大脑左右半球,但一份最新的研究可能会推翻这个说法.找到人类患上阿兹海默症的主要因素!科学家:"它们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
0.879843
71.24
0.003386
0
142
460
741.3
4.257813
0.156092
0
200,200,006,351
航空航天
大限将至. 2012年1月1日,按照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规定,所有到,离欧盟机场的航班均需纳入该体制并交付超过排放额度的罚款.中国的33家航空公司榜上有名.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初步测算,2012年,中国各大航空公司起码需要向欧盟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而随着中欧间航班量的增加,这个数字将不断攀升. 5月2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下称"中航协")代表团赴布鲁塞尔与欧洲委员会负责气候变化和航空运输的官员进行交流与对话. "不打无准备之仗",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柴海波清楚地记得,当代表团团长罗朝庚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不承认ETS(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不具备法律效力","坚决反对ETS"时,欧盟官员脸上吃惊的表情. 2007年9月,当欧盟正在实施和酝酿将国际航空业纳入排放交易体系法案时,中航协就曾致函时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加奎斯·巴洛特,表达了对该法案的严重关切和强烈反对立场. 然而反对声并没有阻止立法的进程,2008年,欧盟将航空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机制,该法案于2009年2月2日生效,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 今年3月10日,中航协再次致信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重申了反对立场,并于5月2日率团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以及中航协的法律代表等前往布鲁塞尔与欧洲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谈判. 这个还有7个多月即将生效的法案,到底有多严格? 根据欧盟委员会2011年3月7日发布的规定,将航空业总排放许可量规划为以2004年至2006年三年平均排放量的97%为排放上限,至2013年则严格降低至95%.按此计算,航空的历史排放量确定为219476343吨二氧化碳,该数的97%为212892052吨二氧化碳,即2012年的航空排放配额总量. 根据欧盟规定,飞经欧盟的航空公司可免费获得的碳排放配额的82%,其中的15%将由航空公司通过拍卖的方式获取,剩余的3%的排放量将被分配给高速成长中的航空公司以及行业后来者.根据国际航空协会此前测算,欧盟碳税将使航空业成本明年增加34亿欧元. 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在欧洲机场起降的航班,都必须为超过免费配额的碳排放支付费用.由于欧盟设定的免费配额逐年递减,随着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和航线网络的扩大,航空公司要缴纳的航空碳税将逐年递增. 中国民航局节能减排办公室向媒体披露,如果按照欧盟碳排放的征收方法,中国民航业仅2012年一年就要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购买碳排放配额,2020年则超过30亿元人民币,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人民币.中国飞往欧洲的航班每增加一班,一年将增加1500万元人民币的额外成本. 具体到航空公司,根据最新的我国航空企业往返欧洲航线的实际情况估算,2010年,东航的碳排放交易费将达1.31亿元,国航的碳排放交易费将为2.12亿元,南方航空将花3.26亿元埋单. 这些"罚款"不仅提高了中国航空的运营成本,还阻碍了中国航企进军国际市场的前进道路. 这项看似酝酿多年的欧盟法案到底经不经得起推敲? 参与本次谈判的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首席法律顾问,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政策法规所所长解兴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首先,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以2004 - 2006年排放的年均值作为配额总量的设置就不合理,而以此数据作为2012 - 2020年的分配依据更是加剧了不合理性." 具体来说,发达国家的航空业在2004 - 2006年时几近饱和,而发展中国家的航空业是近几年才开始迅速增长,目前处在高增长期,估计2010年以后的发展速度会更加迅速,以原来的指标作为免费配额的分配基准,只会限制发展中国家航空公司的发展. 由此带来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现象"显而易见".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我国一家主要飞欧的航空公司2012年就有36%的碳排放配额需要购买,交易成本2.1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需要购买的排放配额比例和交易成本分别为48%和3.8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67%和7.3亿元人民币. 同属星空联盟的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下称"汉莎航空")2012年仅有8%的配额需要购买,且该比例也不会有显著增加,相反我国航空公司则会因缺口不断扩大而严重影响未来发展. 然而,即便是"占了便宜"的汉莎航空也并不看好这项法案. 5月6日,在中国访问的汉莎航空董事会主席克利斯托夫·弗兰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我很担心如果欧盟强推碳交易之后,中国等国家将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这意味着欧洲的航空企业可能会面临双重缴费,从而影响我们和全球航空公司的利益."目前中国,美国,俄罗斯都对欧盟单方面执行的收费标准表示了反对态度."如果不能解决全球化的问题,欧盟单方的碳排放交易收费必须放弃或者推迟." 中航协副秘书长柴海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不合理之处还表现在其"并非直接减排手段,而是单方面建立的一种以节能减排名义实施的迂回的具有金融性质的制度,强迫交易,阻碍,抑制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另外,柴海波指出,如果真以减排为目的,则该法案"实施对象颠倒,没有首先针对飞机及发动机的制造商,没有从源头抓起减排". 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副教授邹建军指出,欧盟碳排放交易法令的根本是在以环保为借口争夺全球话语权"在贸易上形成新的制衡手段". 除了制度上的不合理外,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政策法规所副所长李琦表示表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还严重违背了多条国际条约和国际法原则.其事实上增加了发展中国家额外的减排负担,有悖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且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第2.2条规定的非附件1国家(发展中国家)不承担量化减排义务的原则. 其次,该法案也违背了"芝加哥公约"和国际民航组织对航空排放的基本立场.国际民航组织在第36,37届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民航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持续政策和做法的综合声明 - - 气候变化决议"均要求,"各国在设计新的和执行现有的国际航空基于市场措施时,遵守附件所列的指导原则,并与其他国家开展建设性的双边和/或多边磋商和谈判,以便达成协议."而欧盟单方面将国际航空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并采取单边行动,显然违背了国际民航组织对航空排放交易问题的基本立场. 再者,该法案也违背了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航空运输协定中关于燃油免征税费的规定. 2010年底,美国航空和新美联航已共同向欧盟提起诉讼,诉讼目前还在进行之中.据柴海波透露,近期也有一家发展中国家航空公司向欧盟提起诉讼,并请求中航协在诉讼中作为第三方证人提供辅助资料. 柴海波一再强调中国反对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并不代表中国不赞同航空减排,相反,在未来中国民航发展中,减排工作非常重要.2006年年初,民航局下发"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到2010年,民航单位产出能耗比目前下降10%左右,力争到2020年下降20%,达到目前航空发达国家的水平"的目标. 而2008年民航局出台的"民航行业节能减排规划"确定了到2015年"吨公里能耗和吨公里二氧化碳排放均比2005年下降15%"的目标. 民航局2011年4月"关于加快推进民航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的减排目标则是:到2020年我国民航单位产出排放(吨公里能耗和吨公里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22%.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为达到减排目标,国内各航空公司曾在一周内就减少了1000多个航班的起降.某航空高管更是表示,连北京大兴区政府(北京第二机场所在地)都给公司下了减排指标,说"中国不重视减排,实属冤枉". 代表团最后向欧洲委员会递交的意见和建议中表明:建议欧盟取消将全球进出欧盟的航空公司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相关规定内容;希望采取"暂停实施"的措施,或"推迟实施"的措施,此项推迟至少应推迟到2020年之后等. 据刚刚回国的柴海波介绍,代表团目前"还在等待欧委会的回复". 如果欧盟坚持不采取任何措施,中方该如何应对?柴海波表示,将强烈建议中国政府对进出中国的欧盟成员国航班采取比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力度更大的反制措施.解兴权也表示,虽然时间所剩不多,但是只要运用好国际法,提起诉讼不成问题. 不过,"这种对抗性的结果也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柴海波说. 2010年底,美国航空和新美联航已共同向欧盟提起诉讼,诉讼还在进行之中;2011年,某发展中国家航空公司提起诉讼. 俄罗斯航空,作为全世界唯一对飞越其领空的航班收费的国家,很多时候俄罗斯都对欧盟颁布的各种法案处于"视而不见"的状态. 美,俄,中以外的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非欧盟成员国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静观事态变化.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EU ETS),依据2003年10月13日欧洲议会与欧盟部长理事会所共同发布的排放交易指令,并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排放上限按欧盟的配额规定,每个配额相当于一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者超出免费配给的排放量,便面临购买配额或投资技术减少排放两种选择. 2008年11月19日,航空业被列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截至2011年2月,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管制产业活动已达29种,纳入3类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及全氟碳化物). 修正指令要求,自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到离欧盟机场之航班均需纳入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不论其为欧盟或非欧盟之航空公司. 首先针对10种产业活动进行管制,仅监测二氧化碳排放,许可排放量每超出1吨,罚款40欧元. 包括修正监测及报告指引,更严格的排放上限,以及增加管制的产业活动种类;许可排放量每超出1吨,罚款100欧元. 调和核配方法,增加管制的产业活动种类,增加监测的温室气体种类等.
0.898608
89.422222
0.027646
0
224
941
1,427.3
4.023438
0.183648
0.006873
200,200,006,655
航空航天
屠守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导弹与火箭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在解决导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制定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本期"了不起的军工人",一起走进屠守锷为国铸剑的一生. 屠守锷院士曾说:"当初我最早学的并不是导弹,而是飞机制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屠守锷在上海一所中学读书.那时的上海被日军的飞机炸得房倒屋塌,年纪轻轻的屠守锷萌生了这样一种志愿:我们一定要为死难的同胞们报仇,而且我要学会制造飞机. 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后,屠守锷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仅仅两年时间,他就攻下了硕士学位.在这之后,他就到了布法罗的一个飞机制造厂工作,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后来战争结束,他回到了国内. 1957年,元帅主持国防科技工作,邀请了一批科学家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国防科研工作.屠守锷应邀成为了第五院十个研究室中负责研究导弹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室的主任.导弹研究对于屠守锷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和当时的很多专家一样,一切从零开始,在摸索中进行中国的导弹研究.面对着那种艰苦困难的局面,屠守锷非常平静,他坚定地说:"人家能做到的,我不信中国人就做不到."正是抱定这样一种想法,屠守锷和他的同事们精心地制定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 作为导弹研制的主要负责人,钱学森,屠守锷带领团队,深入科研生产一线,潜心研究,制订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选定了中国中程,中远程及远程导弹等重大技术方案和技术途径.后经批准实施后,这个规划成为中国导弹与火箭技术发展的蓝图. 1962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在首飞时遭遇挫折,掉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屠守锷临危受命,他和当时的工程师,工作人员一起全面系统地查找原因.1964年,这种中近程导弹连续八次飞行试验都获得了成功,这一年,是中国导弹的发展史上应该被记住的一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攻关,我们第一代的导弹技术专家就这样成长起来,这为以后各种型号导弹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1965年3月,在中央专委召开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明确提出中国要尽快把中国首枚远程导弹研发出来,并且直接任命屠守锷为中国远程导弹的总设计师.中国的远程导弹1971年试飞,1973年正式定型生产,整个过程中屠守锷始终坚守在第一线,甚至在一百天的总装测试的过程中,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 就在屠守锷认为这颗导弹可以出厂运往发射场的时候,不同的意见产生了.周恩来听完屠守锷的详细汇报,只问了一句话:"屠总,你认为这颗导弹是不是可以发射?"屠守锷毫不犹豫地回答:"该做的工作我们都做了,它的性能和状态是良好的."周恩来明确说:"我们支持你."到最后要发射的时候,屠守锷专程从试验场回到北京,当面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听了他45分钟的汇报以后,马上决定可以发射. 后来,屠守锷也曾经说,总理的这种关怀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两天以后,大西北的发射场传来了一个巨大的喜讯:中国自行研制的首枚远程导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在无数科研人员和部队官兵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导弹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1980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成功地向9000多公里外的南太平洋海域发射了东风-5型运载火箭.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研制任务胜利完成,我国战略导弹核武器达到了新水平,拥有了洲际打击能力. 1980年中国向全世界宣布:5月12日到6月10日,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半径70海里的圆形海域,发射运载火箭.当时,这个消息让世界产生了震动. 屠守锷这一生中经历过多次发射试验,但是这一次对他来说压力巨大,因为这是面向全世界宣布的.屠守锷和当时研究院的院长张镰斧带着实验队进入了寒气逼人的戈壁大沙漠.大沙漠的气候,大沙漠的恶劣环境对他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来说是一种考验.屠守锷每天都在火箭实验阵地和发射阵地之间来回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和考核,有的时候一天要工作20个小时. 为了确保这次发射成功,这颗导弹上面十万多件零部件必须全部处于一种非常好的工作状态.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屠守锷掉了十几斤的肉.当导弹已经在发射架上竖立起来的时候,屠守锷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他说他还要上去做一次检查.于是屠守锷又最后一次爬上了发射架,仔细地进行了最后一遍检查.众所周知,那次向太平洋发射的这颗洲际导弹准确地命中了万里之外的目标,震动了世界. 从屠守锷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中国导弹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奋斗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像屠守锷这样的"两弹一星"的元勋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的大国重器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他们对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屠守锷接过国家领导人授予他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时候,无数人在那里拼命地鼓掌,这正是对他身上这种民族精神的褒奖.(赵清建整理)
0.909936
145.928571
0.001967
0
220
530
1,043.5
4.195313
0.146843
0
200,200,006,895
航空航天
(记者 任敏)今天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神秘的"月宫一号"舱门再次打开,当4位志愿者拿着亲手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和草莓,微笑着现身,四位院士共同为他们开门,大厅里响起如潮的掌声. 志愿者迈出舱门的一小步,是"月宫一号"一大步,这标志着为期370天的"月宫365"实验正式结束,由此创下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存实验纪录. "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至2018年5月15日出舱,共历时370天.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两组,设置三班. 第一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第二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第一组再值第三班,持续时间由预先的105天延长至110天. 第一组志愿者为刘慧(舰长),刘佃磊,胡静斐,高寒4人,第二组志愿者为刘光辉(舰长),伊志豪,褚正佩,王伟4人.此次出舱为第一组4名志愿者,他们先后在"月宫"驻留170天,今天的顺利出舱标志着"月宫365"实验圆满成功. 本次出舱时间比原来延迟五天,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舱内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意在观察志愿者心理状态. 为了迎接四位年轻人,北航请出了四位重量级科学家,"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共同为他们开启舱门. 出舱后,这8名志愿者还被授予"北航冯如杯科学探索特别奉献奖". 志愿者代表刘慧表示,通过实验大家收获了第一手科研数据和经验,特殊的情谊和丰富的生活技能,接下来还要将实验数据形成研究成果,为实验画上圆满句号. "月宫365"实验,共历时370天,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月宫365"实验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刘宏透露,"月宫365"实验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生物调控技术,并通过实验过程中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换班更替,停电及设备故障冲击等突发状况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实验还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稳定性,明确了影响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此外,实验还发现了在幽闭空间中自然光制度变换对人的生物节律和情绪的影响规律 发明了模拟自然光变换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和情绪技术和设备,并建立了植物长期连续高效栽培技术,营养液长期循环利用净化和调配技术. 对于实验结果,她如是评价,"月宫365"实验,实现了闭合度和生物多样性更高的"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且保持了人员身心健康. 在她看来,"月宫"这一小步,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而言,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大步. 提及今后动向,刘红透露,团队将在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基础上,研制可在空间站,月球,火星探测器上搭载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装置,争取搭载机会;继而通过天地对比分析,获得矫正参数和模型,进一步为该项技术应用于太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月宫365"长时间的密闭生存实验获得的生理和心理数据,以及研究建立的调控措施和技术,将为未来的星球基地探索活动人员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正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日升日落等光的节律变化来感知时间,由此安排作息,形成生物钟.关上窗户后效果如何? "月宫一号"研究团队为志愿者设计了关窗实验,即将窗户贴膜,从物质和感知上都让舱内志愿者与外界自然界隔绝,舱内只有照明设备,舱内人感受不到外界时令和太阳光的变化.期间,志愿者的身高,体重,体脂率呼吸氧耗,心率等体格指数一一被记录下来,研究人员还利用情绪软件,生物标志物观察心理状况. 通多对比,研究团队证实,即便只是视觉上感知太阳光的变化,人的心理情绪和生物节律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后期的动物实验也印证此结论.刘红透露,团队将发表论文,后续会研发相应的技术和产品,用于地下,水下和地球外等特殊环境中帮助人们调节心理,情绪和生物节律等. 据了解,实验期间,"月宫"经历了几次意外断电,当时实验没有受到影响,志愿者的应急处理,系统运转的数据等都被收集起来.刘红透露,实验期间还人为模拟一些机电故障和停电状况,以测试整个生命保障系统的耐冲击能力. "月宫365",即365天实验,四位志愿者满心期待着5月10日结束实验,回归"地球".但如果把实验延长,他们会有啥反应? 刘红团队跟四位志愿者开了一个"玩笑",真地延期5天,即5月15日开舱,"这个实验很早就有'预谋'."刘红他们憋到4月份才告诉志愿者,"就是想看看他们每个人会有不同反应."同时,研究人员利用量表,心率,血压,脑电波测量仪器等来测试志愿者反应. "月宫一号"舱内约150㎡,综合舱居住面积约42㎡,4人居住,6室1厅,含4间卧室,1个洗漱间,1个固废间和1个集客厅,工作间,厨房,餐厅多功能一体的交流间.舱内还有两个大"植物园",植物舱I和植物舱II,占地约100㎡,带储藏室.除了这些固定设施,"月宫"里还有一些深藏不露的神器哦! 细长的黄粉虫是"月宫"里的一大明星,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志愿者提供蛋白质.它能长到2.5厘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油炸后如薯条般可口,磨碎后还可夹在面包里佐餐. 1968年,黄粉虫就随着前苏联的太空飞船登上太空.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接受昆虫作为未来的可持续食品源以及太空中宇航员的蛋白食物源. "月宫"内部光环境有讲究.工作区和休息区照明采用LED光源.植物舱设计了利于植物生长的特殊光源,工作人员光下操作时佩戴防护眼镜,避免部分光谱对人眼产生的不利刺激.综合舱设计了光纤导光器,可提供科学的动态照明环境,并且去除了对人体有害的部分紫外与红外光谱,提供了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中波紫外光以及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近红外光. "月宫一号"探究出的科学照明方案,可为载人航天提供参考,未来相关成果还可应用于深海长航,地下和水下设施,大型客机,长期不见太阳光的地下室,无窗的生活,工作和娱乐场所,北方地区的冬季等场景. 月宫种植也有学问.植物舱Ⅰ的小麦主要栽培于三层植物架上,栽培面积共为60㎡,分30批.这些小麦是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分批种植.由于种植的时间和状态不同,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也不一样.因此,每次小麦收获之后就要马上再次播种,保证生长周期内各个状态的连续性,也保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在空间站或者月球基地等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肌肉系统与骨骼系统会发生一些变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腿部肌肉萎缩以及骨质疏松."月宫365"实验计划是针对载人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而开展的综合性实验,与真正的航天任务有很大的相似性.志愿者们在舱内活动范围有限,对下肢的锻炼较少,他们可通过骑行单车来对抗腿部肌肉与骨质的流失. 单车还承担另一项重任,测定志愿者呼吸状态.通过测试志愿者们在不同阻尼下骑行的呼吸状态,可以更精确与定量化地描述代谢水平与身体健康状态,这对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887257
94.419355
0.011652
0
165
807
1,270.3
4.199219
0.165015
0
200,200,007,913
航空航天
本栏目每周五首播新节目,之后还有几次回放.可以在短波上收听,或透过 YouTube及RFA官网收听.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今天来谈中国最新航母动向. 据多方研判指出,中国最先进,吨位最大的第3艘003型航空母舰将在今年下半年下水,而非外界预期的6月3日端午节下水. 此前上海江南造船厂所在地崇明海事局发出通告,要求清空003型航母所在的4号和3号船坞,等于向外预告要让出航道,为003型航母出坞下水预作准备.5月30日厂方完成航母附近的清坞作业,结果003型航母还是没有下水,这和上海3月疫情爆发工作进度延后,以及新建港池未能完工有关. 左方红色箭头指003型航母船坞位置.前左侧5个蓝点各指不同船只5月30日完成清坞作业,为航母出坞下水预作准备.右方红色箭头指向2处可能是航母下水后舾装的港池位置,长1200米,宽300米.(视频截图) 新航母下水后,进入舾装作业阶段,要把航母需要的所有机舱和电气设备,装置和设施安装上去,包括主机,发电机,各类管系,电缆和武器系统等.至少需要1-2年时间. 003型航母的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甲板全长约320米,全宽约78米,需要大型港池提供舾装作业.目前新建的3区港池,长1200米,宽300米,因上海疫情爆发,港池挖深工程作业延后.据崇明海事局6月2日发出通告指出,港池挖深工程延到6月30日复工.因此,003型航母的下水时间将视新建港池挖深工程的进度而调整,目前有18艘挖泥船加紧赶工. 003型航母下水后,需经过舾装,船舶试验及航行试验完成后交付海军.但不代表正式服役,还需海军进行一系列测试和实验才能成为现役.美国国防部评估,003型航母预计2025年全面投入使用(正式服役).航母从开始服役到形成初始战力,再到成熟可靠战力,需要更长的时间考验. 美国军事专家认为,003型航母形成战力至少需要5年,甚至10年,因为它比前2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约6-7万吨还大,而且采用全新的舰载机起飞方式-电磁弹射技术,操作比前2艘的滑跃式起飞更先进,更复杂. 航母是海上浮动平台,战力取决于舰载机及其出勤率(出动架次率),起飞方式是关键因素.中国前2艘航母没有弹射装置,而是让舰载机靠自己的动力,从14°倾角的滑跃式甲板起飞,因此很受天候影响,难以进行全天候起飞作业,因推力不足更不能起飞固定翼预警机等大型飞机,而且舰载机的起飞重量受限.飞机燃料多,弹药就要减少;飞机弹药多,就会排挤燃料,两者难以兼顾. 有了弹射装置,以上问题迎刃而解.美国现役尼米兹级10艘核动力航母都采用蒸汽弹射技术.在良好的航空保障条件下,舰载机的出勤率每12小时可达120架次,在高强度条件下每24小时可达190架次.如果换成电磁弹射,效益更加惊人. 和蒸汽弹射相比,电磁弹射有2大优势:一,推力灵活可控:蒸汽弹射的功率调节空间小,无法弹射质量较低的无人机或质量超重的大型航空器.电磁弹射的功率可灵活调节,弹射范围从200公斤的无人机到45吨的大型飞行器.这为航母今后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提供有利条件.其次,电磁弹射的平均加速度较小,可增加舰载机8%-15%的有效载荷,不论用于燃料或弹药,都大幅提升舰载机的在空时间与攻击强度. 二,效率高成本低:蒸汽弹射器使用前需预热十几个小时或一天时间,电磁弹射器从关闭到发射准备状态仅需15分钟.蒸汽弹射系统一次弹射作业需消耗600多公斤蒸汽,耗掉大量淡水资源.电磁弹射因使用电力,在核能驱动发电条件下电力充沛,没有耗水问题.除此,蒸汽弹射系统又重又占空间,电磁弹射系统相对简化,所占空间有限,便于维修. 就弹射性质而言,蒸汽弹射属于硬弹射,弹射产生的瞬间拖动力容易对飞机造成损伤,对飞行员也不好.电磁弹射属于软弹射,推力较低,飞机所受的应力较小,使飞机的使用寿命比蒸汽弹射增加31%.而且电磁弹射的飞机出勤率比蒸汽弹射平均增加约30%.整体效益之大,前所未有. 中国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从滑跃式,跨过蒸汽弹射而一步到位采用最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应该说是中国海军造船工业的里程碑.目前全球仅有1艘美国福特级福特号航母使用电磁弹射技术,总造价130亿美元,2017年服役,直到去年底具备初始战力. 美国福特号是目前全球仅有1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现役航母.图为2017年4月即将海试.(维基百科) 服役期间福特号遇到不少问题,包括电磁弹射器,推进系统和先进武器升降机等关键设备,经过大力改正才逐一克服.美国新航母的遭遇,未必发生在中国003型航母身上.但是这终究反映使用新技术的难度可能远超过预期,中国新航母都要逐一面对,难有侥幸. 003型航母还有一项技术突破令西方存疑.它是常规动力航母,竟然采用电磁弹射技术,大量电力从何而来?美国是核动力航母,由核反应堆驱动发电机组发电,将电力储存,等弹射飞机时使用,电力没有问题. 中国则采用全新的综合电力系统,又称中压直流全电力系统,它和美国使用的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不同,突破后者存在设备体积和重量偏大,系统效率偏低,供电连续性不高等缺点,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实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领先美国. 但是这套系统是否如中国宣传为世界船舶动力带来革命性的创举,需等到003型航母通过层层考验才能知晓.若能达成预期目标,将大幅提升中国海军战力,并且为发展激光武器,电磁炮等高能武器奠定基础. 以上是技术硬件部分.航母战力生成的核心要素是航空保障系统能否到位,它涉及航空管制效率及其作业流程,直接影响舰载机的出勤率.中国第1艘航母辽宁舰2012年交付海军,迄今实施第70次航训,离开东海与南海的远航有10次.今年5月辽宁舰在西太平洋演训,12天内舰载机的起降超过300架次,平均每天起降20多架次,出勤率偏低. 中国第2艘航母山东舰服役至今2年多,但出海行动的时间和频率较少,不如辽宁舰,可见如何保证航母的稳定使用和常态化部署是一大挑战.山东舰是首艘国产航母,采全新自主设计,遇到的困难可能比辽宁舰还多,因为要面对更多新的情况.山东舰况且如此,更不用说吨位更大,采用电磁弹射的003新型航母. 山东舰没有弹射装置而采用14°倾角的滑跃式甲板.(视频截图) 中国能否走上蓝水海军,使海上力量扩展到远洋及深海地区,具备远征作战能力.关键在,是否具备核动力航母的条件.如今中国航母都是常规动力,第4艘可能也是常规动力,因此航母编队每次出海都要大型综合补给舰提供燃料,续航力有限,不像美国核动力航母几十年才换1次核燃料,每次出海执勤数月之久,可进行全球部署.中国航母则大大受限,因此辽宁舰和山东舰大多在中国近海活动,较少超出第一岛链或南海. 数年后,003型航母一旦服役,在4万多吨901大型综合补给舰的支持下,中国舰队的投射范围可望达到北印度洋,以保障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向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的沿线安全为主.但这还只是初步能力,除非有核动力航母,才能彻底使中国走上蓝水海军.中国海军的主要战略方向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而不是向东突破到由美军掌控的第二岛链.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去年9月向"军事时报"(Military Times)证实,中国003型航母是先进的,但不会改变美国的游戏规则.一些海军装备专家认为,003型航母将配备先进的电子战设备和现代弹射系统,这些对北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技术飞跃,但它的发展不会削弱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行动,而且这些技术的全部性能及其有效性究竟如何,只有等到航母启航后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美国华府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DD)资深研究员蒙哥马利(Mark Montgomery)是退役海军少将,曾担任美军第5航母打击群指挥官.据他判断,到2030年,003型航母肯定会影响中国海军对东亚和南亚邻国的海上力量,但不会显着影响美军在西太平洋的作战能力.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资深研究员福纳约尔(Matthew Funaiole)指出,003型航母是中国第1艘现代化航母,但是需要时间来培训舰载机飞行员,并且把航母操作完全整合到舰队当中.美国在和平时期发展的航母教令准则拥有数十年基础,在战时累积丰富的航母作战经验.这些对中国来说都还是起步. 福纳约尔认为,航母是一种工具,它的有效性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美国的飞行员,操作员和工程师都是世界一流,美国的优势在于依靠几代人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与制度的建立.中国在航母领域仍在摸索当中. 制造航母是一回事,使用航母是另一回事.中国迈向蓝水海军除了具备硬实力,更需要软实力,而后者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一步一脚印,不能取巧,也不能弯道超车. 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谢谢大家收听.下次再会.
0.907803
116.16129
0.020601
0
190
903
1,381.5
4.050781
0.156623
0.012103
200,200,008,285
航空航天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去年12月,也门胡塞武装在马里卜省用"Fate-1"型地空导弹,击毁了一架F-15战斗机.一款先进战斗机栽倒在一款技术相对老旧的地空导弹手下,这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地空导弹这种装备上. 地空导弹是从地面发射攻击空中乃至太空目标的导弹,过去主要是防御航空兵器,用于对付侦察机,轰炸机,战斗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现在为了应对日益先进的空天进攻体系,正在向空天防御一体化方向发展.与高炮相比,地空导弹射程远,射高大,单发命中率高;与截击机相比,地空导弹反应快,威力猛,可在高,中,低空及远,中,近程构成多道防空火力网. 作为现代防空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空导弹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当前主要技术特点有哪些?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请看解读. 有矛就有盾.从1870年普法战争中,普军为击落法军联络气球而制造"防气球炮",到一战,二战中大显身手的高射炮,探照灯,防空雷达......防空兵器随着空袭兵器的进化不断进化. 二战中期,盟军开始轰炸德国本土.为对抗美英铺天盖地来袭的轰炸机群,德国加紧研发地空导弹,主要有"龙胆草""莱茵女儿""蝴蝶""瀑布"等型号.这些型号的导弹研究都取得一定进展,但没有来得及投入实战,纳粹德国即告覆灭.德国在该领域的开拓性探索成为战后美,苏研究地空导弹的基础. 第一代地空导弹研制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研发国是美,苏两家.在德国取得技术的基础上,他们研究,仿制,试验了一批导弹,同时开始自行设计制造第一代地空导弹. 为对付战略轰炸机,战略侦察机等高空高速目标,美,苏重点发展中高空,中远程导弹,代表性的型号有美国的"波马克"和"奈基"Ⅰ,Ⅱ型导弹,苏联的萨姆-1和萨姆-2导弹等. 第一代地空导弹一般射程达50千米,最远达140千米,射高在30千米左右,对高空飞机构成了一定威胁. 1959年10月,我地空导弹部队用苏制萨姆-2导弹击落一架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首开地空导弹击落敌机先河. 第二代地空导弹研发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在中高空,中远程导弹威胁下,作战飞机开始采取低空,超低空突防战术.与之相应,新一代能够攻击中低空,中远程和低空,近程目标的地空导弹相继问世,代表性的型号有:美国的"霍克""小槲树""红眼"和苏联的萨姆-3,萨姆-6,萨姆-7等. 此外,中高空,中远程地空导弹也有所发展,苏联研制成功萨姆-4,萨姆-5两型导弹,其中萨姆-5射程达到250千米,曾广泛装备华约和中东各国. 第二代地空导弹的特点是:具有机动发射能力,反应速度较快,导弹自动化程度较高,制导体制多样化,基本形成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全空域火力覆盖.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的低空,近程突防战术,迫使埃及在正面90多千米,纵深30千米地域内配置了62个地空导弹营,200具萨姆-7导弹和3000多门高炮.此战,以色列损失上百架飞机,70%是地面防空武器击落的. 第三代地空导弹研制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由于防空武器初步形成全空域防卫态势,空袭兵器仍以低空和超低空突防为主.这一代地空导弹除苏联的萨姆-11中程导弹外,其余全是低空,近程地空导弹,更多国家开始研发地空导弹,单兵防空导弹发展迅速. 第四代地空导弹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此时,战机大量采用隐形技术,速度提高到2马赫左右,机动能力和低空突防能力较强;战术弹道导弹目标小,速度快,构成新威胁. 为了防空反导,第四代地空导弹在兼顾低空基础上,注重全面发展,其代表型号包括:美国的"毒刺"系列,"爱国者"系列,"改霍克"等,俄罗斯的"针"系列,弹炮结合的萨姆-19和萨姆-22,自行式地空导弹系统萨姆-15和萨姆-11以及战略级地空导弹系统S-300,S-350,S-400,S-500等,法国的"西北风"系列,英国的"星光", 以色列的"箭-2",日本的91式"凯科",意大利的"防空卫士",等等.这一代地空导弹由于采用相控阵雷达和先进微电子技术,能跟踪和攻击多个目标,在命中精度和作战效能方面也有提高. 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爱国者"导弹多次拦截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开创了地空导弹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先河.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地空导弹部队击落美制F-117A隐形飞机,打破了其不可战胜的神线世纪,地空导弹已成为国土防空,要地防空,野战防空不可或缺的防御和威慑力量. 目前,世界上一流的地空导弹系统都采用了先进的总体设计技术.所用导弹大都以通用化,模块化设计为指导思想,基于其成熟的气动外形,采用增加推力来实现快速迭代和弹族化发展;以拦截更高,更远的目标为发展方向,通过对气动外形和动力系统不断优化,提高导弹末端速度和平均速度,降低制导系统的设计压力,拓展地空导弹的作战边界.美国的"爱国者"系列通过对弹上设备升级来实现作战能力提升,兼具防空反导一体化功能. 导弹的气动布局主要包括弹体外形设计,翼面(包括弹翼,尾翼,舵面等)外形及其在弹身周向和纵向的布置.先进地空导弹的气动布局各有千秋.俄罗斯的S-300,S-400,S-500等地空导弹,通过无翼尾舵式气动布局实现较优的升阻比和高速飞行性能,利用大攻角飞行技术提升导弹可用过载能力.以色列的"箭-2"导弹,在弹体上安装了4片可动翼片,充分借力空气动力学技术,强化对低高度目标的机动拦截能力. 第四代地空导弹很多都采用直接力技术提升导弹的响应速度,但直接力发动机的高温高压喷流与高速来流相互作用,会形成复杂的流场,产生附加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影响对导弹的高精度制导.直接力�M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可有效提升导弹控制系统的反应能力和稳定性,实现导弹的快速机动并提高命中率. 现代空袭兵器的隐身性越来越好,高性能,高精度探测技术是应对隐身目标威胁的基础.隐身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一般为0.01~0.1m2,为实现远距离高精度探测,先进的地空导弹系统往往采用大功率相控阵导引头技术.弹上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通过加大功率提升对目标的探测距离.同时,相控阵导引头通过与引信一体化设计还可实现设备的小型化."爱国者"系列的每一次升级几乎都伴随着导引头精度和探测性能的提升. 地空导弹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对隐形飞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目标的有效毁伤.传统地空导弹多为爆破式或破片战斗部,毁伤效率较低.近年来,以多点定向破片战斗部,含能自适应起爆战斗部,多模复合战斗部,动能毁伤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效能毁伤战斗部和技术渐成主流,地空导弹战斗部更加"智能",毁伤效率更高. 地空导弹研发风险高,投入大,技术复杂,军事强国往往采取弹族化,系列化的发展路径.美国的中远程地空导弹装备只发展了"爱国者"系列,主要通过弹上设备替换升级和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快速形成对新威胁目标的拦截能力. 俄罗斯列装的S-400,S-500,包括在研的S-550,都是在之前地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地空导弹系统始终坚持一弹多用,功能模块通用,通过系统平台升级和导弹性能提升,实现了作战空域高中低,远中近覆盖和防空反导一体化能力提升. 未来地空导弹研发,大概率仍会加强顶层规划设计,集中力量集约发展,适度精简型谱系列,同时坚持模块化发展思路,通过模块的共用及功能升级,实现地空导弹系统系列化发展. 俄罗斯从第四代防空武器开始,很多装备都按照陆,海,空三军通用原则研制,不仅包括远程,中远程,中程系列的S-300,S-350,S-400,S-500,还包括近程末端的"铠甲"系列和超近程末端的"梦神".三军通用既降低了研制成本,也更容易实现从单军种作战能力向多军种联合作战能力的转变. 当前,防空作战正在由传统的多火力平台集成作战向陆海空天有机融合的网络化作战发展,为有效提升陆基,海基,空基,天基分布式预警探测和火力打击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一体化作战效能,未来防空导弹系统建设可能以多域战概念为牵引,向着打造三军通用空天防御装备体系的方向发展. 未来,空天一体或将成为空袭新形态,空天一体防御也将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防空反导一体化是应对日益先进的空天进攻体系的有效途径.下一代中程,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必然会向防空反导一体化集成方向发展.可能会采取类似俄罗斯S-500系统一体化目标分配与指示,多武器协同作战的方法,实现传感器和拦截弹的"随机组网,即插即用",从顶层集成传感器系统,拦截武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构建防空反导一体化空天防御装备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空袭与反空袭对抗也必须考虑智能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智能化技术和手段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必然成为未来地空导弹发展的显著特征.通过研发完善智能化目标检测和干扰对抗技术,自主规划和自主决策技术,协同探测和协同制导技术,智能毁伤技术等,可以使单枚导弹拥有"高智商"的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多枚导弹拥有高度自主协同作战能力,有效提升整个地空导弹系统的智能化作战水平.(张�,李伟健)
0.883247
127
0.01252
0
254
947
964.1
4.371094
0.168884
0
200,200,008,460
航空航天
我国自行研制的两款月面巡视探测器,3月31日在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亮相.月面巡视探测器通常被称为"月球车",是我国"绕,落,回""三步走"探月工程中,实现第二步"落"的重要部分. 此次展示的两款月球车,型号分别为MR-2和MR-3,是由上海航天局牵头,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等数十家单位联合研制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MR-2样机被放置在一间堆满细沙的实验室内,高1.5米,长1.2米,宽0.8米.在技术人员的操控指令下,这辆六只轮子的小车演示了爬坡,越障,自主避障导航,地面遥控操作等关键技术.与其外观较为接近的MR-3样机,因尚在研制中,被摆放在支架上. 参与研制的专家介绍说,MR-2月球车采用了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可在松软的模拟月壤上行走自如,可爬越30度斜坡,跨越25厘米障碍.行进速度为每小时100米,最快可达每秒5厘米. 据了解,这辆月球车配备了一套自主视觉导航系统,可观察前方3米以内的地貌,通过计算建立三维立体地图,判断行进路径,遇到大于30度斜坡,高于25厘米的石块,或者直径大于2米以上的撞击坑时,能够进行避让行走. 有关专家表示,此次亮相的两款"月球车"还只是原理样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月球车",下一步还需攻克一些关键技术,如在极端温差以及相当于地球六分之一重力环境下的生存适应,月夜期间能源供应,视觉导航等.
0.87372
97.666667
0
0
128
148
1,084.3
4.007813
0.192833
0
200,200,012,692
航空航天
记者10月12日从中科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正在开展为期3个月的在轨测试,目前状态良好,预计11月中旬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工作,随后卫星将交付使用,正式开始科学实验.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于今年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科学家向"无条件安全通信"的目标而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意味着我国将在世界上率先实践星地量子通信,有望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科学实验体系. 当天,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介绍,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任务计划分为3个阶段,包括发射入轨,在轨测试和开展实验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即在轨测试,主要包括卫星平台测试,有效载荷测试,天地链路测试三部分,目前卫星平台测试和有效载荷测试已经完成,天地链路测试部分完成. 潘建伟说,根据已有的测试显示,卫星平台方面,电池组状态正常,太阳帆板供电正常;遥控成功率100%;卫星姿控系统运行正常,性能稳定.有效载荷方面,各单机开机检查,状态均正常;载荷内部光轴匹配精度满足任务要求;完成载荷单光子探测专项测试,指标符合预期;完成对所有地面站的跟瞄,稳定性良好,跟踪精度满足要求;纠缠源工作正常,光源亮度等指标满足任务要求. 天地链路测试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步,潘建伟说:"只要天地链路建立起来,就意味着量子卫星可以沿着信标光导引的路径将量子信号传递下来."目前,量子卫星已完成了与兴隆站,德令哈站,南山站的单站跟瞄测试,建立了天地链路;同时还完成了南山站与德令哈双站跟瞄测试,建立了双边纠缠光链路;此外完成与阿里站的跟瞄测试,建立了隐形传态光链路. 据了解,量子卫星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潘建伟的说法,目前这三种不同链路的打通,就为量子卫星的三大科学任务打下了基础,接下来的测试中将寻找最佳工作点,并积累有效数据.
0.905911
138.166667
0.009756
0
173
262
881.7
4.160156
0.119421
0
200,200,012,922
航空航天
近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发射.此次为发射船进行结构动态监测的团队,是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船海结构物安全与舒适性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在读大学生. 据悉,哈工程通过创新育人模式,以最新科研成果培育创新人才,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深入到工程实践应用中,去接触真问题,解决大问题. 今年3月,哈工程船海结构物安全与舒适性团队接到了协助完成"一箭五星"海上火箭发射测试任务.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助力海上发射,2年前,这个年轻的团队就圆满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全过程的冲击响应数据采集任务. 团队指导教师,哈工程教授庞福振介绍:"科技创新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更需要将这些创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高校要以具体的工程实践涵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真刀真枪的科研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 庞福振会让学生参与其正在进行的科研攻关项目,大到国家级项目,小到一个小课题,每个学生都能从鲜活的前沿科研任务中提炼学术问题,最终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和主攻方向. 实船测试是该团队以科研育人的重要手段.一直在实验室做理论研究,难以将科研成果与实际工程应用有效融合.通过实船测试,同学们可以将书本所学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践融合,并在试验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船测试时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庞福振表示,协调试验现场的测试工作,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和试验测试原理,还要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即使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也要顶住压力按时完成测试工作,这锤炼了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耐受力与抗压能力,帮他们树立起攻坚克难的科研品质和协作包容的合作精神. 哈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作为国家学科评估A+的专业,涉及力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培养跨学科的高层次,交叉型人才,团队从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制定培养计划.学生在进入团队时,都被明确要把"7个1"作为自己不同阶段的努力目标,即把好1方向,干好1科研,发好1篇文,申好1专利,写好1个本,谋好1件事,带好1个队. 目前,团队中90%以上的学生都有参与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及重大创新专项等课题的经历;约一半的学生不但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能力,还能独立带领团队合作攻关.同学们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迅速接手科研任务,实现学习,工作"零差距""无缝对接".(记者 李丽云 通 讯 员 金 声 朱 虹)
0.896857
113.111111
0.007929
0
164
291
1,123.3
4.210938
0.130648
0.010582
200,200,013,427
航空航天
序: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就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作出重大部署.为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特打造"腾飞史物会说话"专栏,深入挖掘中心史物背后的红色故事,激励航天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向着更高更远的太空不断迈进.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有着这样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段向天图强,热血沸腾的历史. 就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细品泛黄笔记本的"味道". 1970年,一支神秘的队伍从"两弹一星"发源地出征,奔赴川西大凉山,建起了现如今举世闻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两弹一星"航天人建造,也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者. 那一年,首颗中国人造卫星遨游寰宇,东方红乐曲声震九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昌发射场破图动工,周恩来总理要求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1972年完成西昌发射场及配套工程的建设. 发射场建设的第一步是实现"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这是新场区建设的关键."三通一平"是基础工程:路不通,一切装备器材,设备就不能运上去;水,电不通,就无法施工,人员也无法生活;场地不平,工业项目也无法上马. 而当时工程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在安宁河上架起一座"通天桥". 安宁河,不安宁.由于它河床较高,每逢雨季,每逢雨季,时常山洪咆哮,祸及四野.安宁河就这样流淌了上千年,它像一把明晃晃的利刃,斩断了山里山外的联系. 1970年12月16日,工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一定要抢在1971年4月底雨季到来前修好大桥.27日,建设安宁河大桥的战斗正式打响.三千多名航天工作者昂首挺胸,列队成行,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安宁河南岸的河滩上,面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集体宣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大干100天,定让大桥成!"现场喊声阵阵,战鼓咚咚,红旗猎猎,标语飘飘."战天斗地建三线,敢教日月换新天""宁肯少活20年,定叫工程提前完"等口号声响彻安宁河畔,震撼大凉山谷,西昌航天人誓要在大山深处搭起一座通往太空的"天梯". 1971年3月24日,经过航天人历时87天的艰苦奋战,安宁河公路大桥比预定日期提前1个月胜利完成.一座长159米的三孔悬链式拱桥横跨安宁河上,为西昌发射场建设献上了一份奠基礼.为了继承昔日红军长征精神,同时也为了表示西昌航天人远征太空的雄心,人们为大桥取了一个富有寓意的名字:"长征桥".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这首流传至今的歌谣,正是对当年中心奋斗者艰苦生活的最生动写照.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伴随着"长征桥"的通车,西昌航天人也正式打响了西昌发射场开工建设的战斗,这座"月亮城"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向着新的航天奇迹大步迈进. "笔记本记录着追梦奋斗的历史,建造'长征桥',也是西昌航天精神的一种象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史料办主任吕娜表示,"1935年,中央红军在四川凉山地区召开'礼州会议',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正式提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征'一词.35年后的1970年,一支创业大军怀揣航天报国,航天强国初心使命,在'长征'一词诞生地,续写着中国航天新长征的时代篇章."(黄国畅 胡煦劼 刘常连 赵家宜)
0.866001
107.923077
0.007174
0
246
497
910
4.117188
0.19387
0.002389
200,200,014,168
航空航天
人物介绍: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资深院士,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和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中国航天四老". 虽已立春,北京仍以微寒迎接这个稍有特殊的日子.清晨的阴霾像极了千余名"航天人"的心情,他们排着队,穿过灵堂层层的花圈,送他们口中的"总总师"任新民最后一程. 任新民的家人静静地站在一旁,克制着悲伤.前来吊唁的人们走后,任新民的大儿子一下跪倒在父亲遗体前,放声痛哭,最后失声昏厥过去. 1945年5月24日,任新民作别妻子和刚出生一天的儿子,踏上征途.在美国,他只用了四年时间,便获得了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任新民在美国的室友,后来的东北工学院院长李勋提起他赞不绝口:"在美国,除了维持生计打工外,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习和钻研功课." 1949年,任新民辞掉美国布法罗大学讲师职位,辗转数月,回到上海,并在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工作.在那里,任新民第一次"搞"火箭. 当时,任新民用的火箭燃料是沥青,再加过氯酸钾作为氧化物.但是他得到的过氯酸钾颗粒过大,只能用"土法",找人用碾子碾细,这算得上是我国第一种固体复合推进剂.第一个火箭模型则是用旧炮筒做的,还在湖面试验过,后来由于特殊原因,火箭试验被迫停止. 1955年,钱学森回国.当时,任新民已经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钱学森到哈军工参观时,与任新民有过多次接触.1956年,钱学森邀请任新民一起参与国防部五院筹建工作. 此后,任新民的名字就与中国的航天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时我们并不知道父亲是什么职业."大女儿任之翔接受采访时说,"但后来发现一个规律,只要父亲出差几个月,我们国家就有一件大好事发生." "没有任老就没有我们国家的氢氧推进剂火箭,这样说一点都不为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这样评价自己当年的领导.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任新民多次担任试验与实用卫星通信工程的总设计师.1975年3月31日,我国卫星通讯工程"331"工程启动,任新民为工程总设计师,此后,人们开始亲切地称他为"总总师". 龙乐豪回忆,在研制我国第一台搭载液氢液氧低温发动机火箭长征三号时,有一段时间液氢液氧低温发动机试车有些失败.当时国防科委负责人对任新民话说得很重,但任新民顶住了压力. 1984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试验通讯卫星,使用的是长征三号甲火箭,其中三级火箭使用了氢氧发动机.任新民后来回忆,这次成功,对他来说"算是一件大事完成了","因为发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是比较难的,上面用的氢氧发动机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任新民一辈子关心火箭发动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原所长刘国球说,任老深入实际的作风,对11所影响深远,"我们液体火箭发动机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主要是他的务实作风一直延续下来了". 这种精神也影响了龙乐豪.他回忆,1984年,任老已经69岁了.当时他们在发射场合练,90米高的铁塔,任老一层层爬上去,每个地方都要亲自看,"看看火箭哪里有没有毛病,做到心中有数". "这种精神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一直默默向他学习.我当总设计师的时候,经常跑到我们工厂去了解一线情况.其实我听别人汇报也可以,但我亲自去看一下,心中会更有数,这都是从任老身上学到的."龙乐豪说. 当被问到任老性格的时候,一位曾跟随他多年的部下仰头想了半天,说了两个字,忠厚. "作为领导,他从来不发脾气.我在原部机关待了好多年,任新民是我接触的最老实最厚道的领导."这位主要负责导弹研制的老科研人员说. "我的感觉也是这样,任老总是亲力亲为,非常平易近人,对下级和同事非常关怀.有些事不是训斥的态度,而是跟你平静地讨论,启发你."龙乐豪回忆了当年的一些事."刚开始我是搞总体设计的,有时候从总体考虑得比较多,对于一些专业单位的具体困难体谅得不够.他事后跟我讲,你搞总体,更应该体谅专业单位的难处,要换位思考.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 2014年11月,任新民因病住院.当他得知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最新进展时,非常高兴地说:"真希望长五早点飞上天啊." 去年11月3日,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听说这个消息,正在住院的任新民欣然提笔,写下"祝贺长征五号首飞成功"几个字.今年1月4日,任新民又为长五火箭研制团队写下"长五火箭永保成功"的祝语. "他一直关注我们国家新一代运载火箭,对我们国家长远的规划也十分关心.他还没有住院时,我经常去他办公室,向他汇报我们国家航天长远的发展规划,那时候他已经90多了."龙乐豪说. 1992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当时已经快80岁的他,仍然坚持参加各种重大技术难题研讨会,评审会.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发射,他都要去现场. 他曾反复讲:"只搞载人飞船,其应用是有限的,必须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那就是空间实验室和永久性的空间站."在他的建议下,形成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设想. 去年,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标志着三步走战略开始从第二步向第三步过渡.我国载人航天实践,正沿着任老当年的设想,一步步走向成功. 我在任老手下干了很长时间,任老对工作严谨的精神,对同事和下属平易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我会永远怀念他.
0.881125
84.769231
0
0
165
606
851.4
4.101563
0.17196
0
200,200,014,420
航空航天
北航新闻网9月28日电(通讯员 张典钧 滕雄)日前,空间与环境学院空间科学系研究员刘文龙指导的博士生张典钧的研究成果"Observation of impulsive electric field induced by interplanetary shock"刊登在空间物理学顶级权威学术期刊GRL(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并被该期刊推荐为当期的"特色文章"(Featured Article). 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GRL)是空间物理学领域学术水准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之一,2017年影响因子为4.339.该杂志由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主办,创办于1974年,主要快速发表空间物理学,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物理学,外层空间日地关系物理,空间等离子体物理,行星大气和外行星磁学等学科方向中最专业,最前沿的极具创新性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 据悉,当行星际激波撞击到地球磁层顶时,由于地球磁场被太阳风急剧压缩,地球内磁层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产生"脉冲"电场,这会导致内磁层高能粒子的加速以及输运的增强.在本项研究中,张典钧等人利用范艾伦卫星的电场观测数据研究了"脉冲"电场的特性,尤其是行星际激波到达地球之后产生的第一个脉冲的时间演化以及振幅大小的特性.通过将电场数据与太阳风观测数据比较,该篇文章充分揭示了产生的脉冲电场的第一个周期的幅度和演化可能是由太阳风直接控制的.这一研究结果对理解内磁层中行星际激波相关现象及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希腊希腊塞萨斯德谟克里特大学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共同合作完成,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0.909934
188.75
0.034853
0
259
225
649.3
4.144531
0.12053
0
200,200,015,399
航空航天
(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喻菲,周舟)地理学家表明,未来将与我国空间站共轨飞翔的巡天望远镜将成为旗舰级空间地理设备,要把星斗大海看得更广,更深,更明晰,有望促进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喻菲,周舟)地理学家表明,未来将与我国空间站共轨飞翔的巡天望远镜将成为旗舰级空间地理设备,要把星斗大海看得更广,更深,更明晰,有望促进我国光学地理的腾跃式展开,并为人类带来对国际的革命性认知. 我国科学院国家地理台副台长,我国空间站望远镜科学作业联合中心主任刘继峰向记者表明,估计于2023年发射的我国空间站望远镜十分有气势,巨细适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高.它的口径为两米,与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口径适当,而视场比哈勃望远镜大350倍. "视场便是望远镜能够看到国际的视界,哈勃望远镜的视界大概是咱们手伸直后一个指甲盖巨细的1/100,它已观测国际30年,但它一切的数据只占夜空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国空间站望远镜科学数据职责科学家李然说. "咱们的望远镜十分适于巡天,能够比较快地完结大范围国际观测."我国空间站望远镜巡天光学设备职责科学家詹虎说. 已参加该项目十多年的詹虎介绍,这台望远镜开始是被规划放在我国空间站上,但这样观测会受到限制,终究采纳的计划是与空间站共轨独立飞翔,它本身带着燃料,需求时可与空间站对接进行补给,修理和设备更新换代.它已规划的使命寿数是10年,经过修理能够不断延伸其寿数. 他说,从现在全球规划看,在2025年至2035年间我国空间站望远镜在其作业的近紫外至可见光波段内将或许是才能最强的太空巡天望远镜,其规划目标在许多方面都是国际领先的. "现在我国虽已是航天大国,但空间地理展开还相对滞后,这台望远镜关于我国科学家是十分可贵的时机,咱们期望它能带来激动人心的发现,完成人类对国际认知的打破."詹虎说. 詹虎介绍,这台望远镜选用离轴光学系统,安装了5台第一代观测仪器,包含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 李然说,哈勃望远镜相机的探测器有手掌般巨细,而我国空间站望远镜巡天模块的主焦面是由三十块探测器拼起来,每一块都比哈勃的探测器更大,也具有更多的像素数.运转后,它将成为太空中最大的相机. "这就比方山上有一群羊,哈勃望远镜看到其间一只羊,咱们能够把几千几万只羊都拍下来,并且每一只都和哈勃望远镜看到的相同清楚."李然说. 他介绍,作为我国最贵重的空间地理设备,它的主要使命是有助回答国际最基本的问题,比方暗物质,暗能量是什么,星系怎么演化,协助人类去了解国际.它会给超越40%的夜空区域摄影,适当于把国际的一块切回来放到地球上,这些图画会被数字化,发生十分大的数据量,全球科学家都能够用这些信息展开研讨. 我国空间站望远镜将协助地理学家观测超越10亿个星系,确认这些星系的方位,形状,亮度,并制作出国际的结构和演化. "咱们现已知道国际是胀大的,也能够测出当时的胀大速率.但国际胀大的速率是不是改变的,究竟是什么支撑国际的胀大?这是当今物理学最要害的问题之一.地理学家将经过我国空间站望远镜研讨国际中物质的演化,去丈量国际的胀大前史,这有望揭开新物理学边远地方的面纱."李然说. 它还能够协助地理学家制作挨近100亿光年的暗物质地图,以估测暗物质是什么,去回答国际的另一基本问题. 此外,这台望远镜还能够查验广义相对论是不是在国际尺度上仍然建立,限制中微子质量的上限,协助人类了解国际开始的状况. "它还能做许多十分风趣的观测研讨,比方它能够制作出准确的银河系尘土地图,观测超大质量黑洞怎么吞噬物质,经过高对比度直接成像,拍照研讨暗弱的系外行星,有或许发现新的特别的天体."詹虎说. "它还能够调查太阳系中的大行星.比方天王星还没有轨迹探测器去观测过,它的轨迹周期为80多年,哈勃望远镜现已监测了许多年,等我国空间站望远镜升空后,哈勃望远镜或许不再作业,所以人类要想知道天王星在一个完好轨迹周期里是怎样的,我国能够奉献这部分常识."李然说. 这样一台文武双全的太空望远镜基本上把整个我国地理界都招引来了. "我国地理学家在光学波段还从没有这么好的仪器,这台望远镜将使我国光学地理走到国际前沿,取得作出重要奉献的时机,能为我国培养出一代国际级科学家.它会带来十分精巧的国际图片,能够让普通人逼真地感触,了解国际,对社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李然说. 据介绍,我国航天科技集团,中科院的多家科研机构参加了这一望远镜的制作.载人航天工程依托国家地理台建立的望远镜科学作业联合中心担任安排科学研讨作业,并开发科学数据处理系统.责编:海闻
0.906283
955
0.044187
0
1,818
616
1,331.7
4.09375
0.124607
0.074534
200,200,015,713
航空航天
仅仅经过了20个小时的战斗科目飞行训练就上了战场,5分钟之内,15人牺牲.轰炸大和岛行动,记录了新中国空军的浴血战斗史,也引发了持续至今的争论.幸存的空战亲历者认为,他们出色完成了任务.造成重大牺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因为飞行员初出茅庐 1951年11月6日14时35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第8师9架图-2轰炸机从于洪屯机场起飞,对位于鸭绿江口外朝鲜西海面的大和岛进行轰炸.对大和岛的轰炸共进行了3次,统称为轰炸大和岛.这是新中国空军第一次使用轰炸机作战,也是第一次轰炸外国军队占领的阵地.在第三次轰炸中,有15人牺牲.对于新中国空军而言,这是极为惨烈的损失.而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由于参战人员经验不足,以卵击石造成的悲剧. 1951年7月10日开始的朝鲜停战谈判,一直处于僵持状态.美方代表称,朝方需以开城地区的土地为代价,换得联合国军从西部海岛撤军.志愿军于是决定收复这些海岛,以打掉美方的谈判筹码.这些岛屿包括大和岛及周边.传统的说法认为,这里是美韩军队重要的前哨阵地,岛上拥有情报人员及大功率雷达,对空情报台和窃听装置.但是来自"航空兵25师,23师战友论坛"的帖子"回忆轰炸大和岛及空战的争论"里则提及:"在大和岛及附近各岛上只有500多人的朝鲜反共游击队,没有韩国部队,而英美官兵在11月6日当天也只有两个人,是联军特种作战部门派在此区的指导顾问.大和岛上更没有雷达站或监听站等设施,联军最北边的雷达站设在大同江口的椒岛,还在此地以南百多公里外." 两军尚处于停战谈判中,战斗已打响.该次战斗计划由志愿军第50军148师登岛,志愿军空军第8师24团从空中配合,对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支援. 20岁的李清扬是第一次轰炸编队左下方中队长机的领航长,他曾作为社会进步青年被招入航校,新中国的航校学员均来自进步青年或文化程度高的陆军官兵,目标是解放台湾. 李清扬和其他34名执行任务的机组人员都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他们在航校学习不到一年,战斗科目训练不足20小时.唯一有作战经验的大队长韩明阳从东北老航校毕业. 出征前,机组人员每5个人一组坐在一起,用侦察科的大相机照相,然后再剪成5张单人照片.这种戴着没有帽徽的棉军帽的单人半身照,被称为"烈士照"为防止牺牲后的追悼会找不着照片而预备.每位参战人员还拿到5000元朝鲜币和写有中朝两国文字"我是中国志愿军空军"的布条,以便在跳伞生还后使用. 1951年11月6日,临近16时,轰炸机编队飞抵大和岛上空,进入轰炸航程起点,李清扬随着大队长机一起打开弹仓,看到长机的弹仓下有"小黑点"露出,李清扬立刻摁下投弹电门,并马上拉起投弹手柄,这样做是防止电门失灵,错过投弹时机.接着,李清扬开启照相机电门,拍摄轰炸效果照片.但飞机上的胶卷都是缴获来的,已经过期,什么影像也没冲洗出来. 虽然没有图像证明,但战报显示,此次志愿军共投弹81枚,命中率90%.由于袭击突然,没有防备的敌机未来得及升空阻拦,虽用高射炮还击,但志愿军飞机无伤亡.新中国第一次使用轰炸机突袭大获成功. 11月29日,志愿军空10师夜航大队奉命夜间轰炸大和岛旁的敌军军舰,但飞到指定区域后,1号机投下照明弹照亮海面,没有发现敌舰.为保证安全,上级命令各机不能任意改变航线,机组只好将炸弹投在预定海区,第二次轰炸结束. 1951年冬,和11月6日第一次轰炸相比,11月30日出征的战前准备要热闹许多.第一次轰炸任务下达时,只有大队长韩明阳机组的四个人在场,再由韩明阳向执行任务的另外32人传达,其他人概不知晓.而第三次轰炸行动,整个于洪屯机场都知道志愿军轰炸机要再去教训美国人. 出战前三天,机场的高音喇叭开始宣传鼓动,时常锣鼓震天."空军很多人都是陆军转来的,那时还不知道空军政治工作怎么做,战前动员还是用陆军那一套.其实战斗意志也不是这么搞几下就起来的."参加过第一次轰炸的李清扬说,"第一次没有这么搞声势,也可能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了." 11月30日起飞前,指挥部将原定的轰炸目标改为岛上的灯塔,据说美军指挥所就在灯塔内.由于此次轰炸目标小,指挥部临时将轰炸队形由"品"字型改为3个中队前中后排开的纵队,这种队形可由每架中队长机自行瞄准轰炸目标,有利于提高命中率. 14时10分,机场塔台指挥员下令起飞,比原定时间提早了20秒. 而飞机编队由"品"字型改为纵队后,减少了编队集合时间,先起飞的飞机不用在空中兜圈子太久等候后起飞的飞机,亦使得编队早于原定时间向目的地飞行. 编队通过奉集堡时,3个中队的领航长都发现比原定到达该区域的时间提早了. 大队长高月明下令减速,耗掉时间.但图-2轰炸机在空中的速度是每小时360公里,最小平飞速度是每小时300公里,一直减速,飞机坚持不住了,开始往下掉.编队只能恢复原定速度飞行.而我国东北处于西风带,往大和岛飞行是顺风,耗时的计划更加无法实施. 作为战区空军最高指挥机构,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简称空联司)指挥所并未发现轰炸机编队会提早到达,为轰炸机编队护航的空2师4团仍按原定时间起飞,未能按计划在草河口至凤凰城的铁路上空与轰炸机编队汇合.直到飞过凤凰城,接近安东时,空2师4团才追上轰炸机.结果联合编队通过安东上空时,仍比规定时间提前4分钟.执行战区掩护的空3师歼击机不知道其中的变故,仍按原计划起飞.早到的4分钟使得混合机群最终失去了喷气式歼击机的掩护,给这次轰炸行动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虽然战争结束已经快60年了,彼时任第二中队长机领航长的吴清江仍认真地为"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画图,写公式,详细讲解编队提早到达的原因,因为多年来的质疑从没停止过.很多人认为早到战区4分钟,错过和护航的战斗机汇合,是轰炸机部队遭到袭击重创的重要原因.而在许多空军的战史,教材中,对于这"4分钟"只字未提,或是一笔带过,导致"4分钟"显得更加神秘,更像是这些初出茅庐的飞行员业务不精造成重大牺牲的证明.甚至有说法认为这是求胜心切所致. "有些没参战的战友也不理解,后来我一解释他们就明白了,不是机组人员的问题."吴清江说.但是几十年中,几位幸存下来的老兵几乎没有解释的机会.牺牲的15名战友,更像是中国空军的一种标志性荣耀,至于牺牲的原因,早已被描述为惯有的壮烈.5分钟,牺牲15人 (责任编辑:陈冬梅)
0.906905
128.9
0.001557
0
317
705
1,541.3
4.09375
0.155547
0
200,200,017,213
航空航天
美空军演练轰炸克里米亚!俄罗斯苏27紧急应战,赶跑美军轰炸机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作为全球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美俄从某种程度上讲,天生是"死对头".最近美俄两国再次正面交锋,双方战机在黑海上空展开了激烈追逐.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23日的报道,美国驻欧洲司令部近日确认,1架可能携带有核弹的美军B-52H核轰炸机,从英国费尔福德空军基地起飞,穿越欧洲腹地,直扑俄罗斯的势力范围黑海,对俄黑海舰队基地和克里米亚半岛进行了"模拟核轰炸",整个过程长达12个小时.在此期间,美军B-52H核轰炸机还和俄罗斯的"宿敌"格鲁吉亚,乌克兰的战机,进行了"协同作战训练".B-52核轰炸机是美国上世纪50年代研发的一款重型战略轰炸机,拥有8台强大的发动机,航程高达16000多公里,H型是最新型号. 改进后的B-52H核轰炸机战力惊人,可以在S-400防区外,对俄罗斯的纵深目标发起致命打击,在极短时间内,"齐射"20枚射程1500公里的AGM-86型核巡航导弹,爆炸总当量相当于400万吨TNT炸药,其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200倍.据"参考消息"去年6月的报道,美军正准备为B-52H换装新的武器挂架,使得B-52H的载弹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倍",其打击能力无疑将变得更为强大.因此,美军B-52H核轰炸机闯入黑海地区,哪怕数量只有1架,都会对俄罗斯的沿海乃至腹地造成极为致命的威胁. "战斗民族"当然不会对美军上门"砸场子"的行为视而不见,俄军在黑海和欧洲的雷达探测到B-52H核轰炸机逼近之后,紧急起飞一架苏-27战机应战,两国军机最终在黑海上空相遇.俄国防部表示,苏-27战机对B-52H核轰炸机的一举一动进行了"全程监视",期间美军轰炸机企图进一步逼近俄克里米亚地区的领空,但都被苏-27战机有效拦截.双方在距俄领空70公里的黑海上空斗智斗勇,直到B-52H核轰炸机被赶出黑海,俄军苏-27战机才在完成任务之后,最终返回位于克里米亚的俄空军机场. 几乎就在美国轰炸机闯入黑海的同时,英国空军1架由波音公司建造的"铆接"RC-135W侦察机,从其境内的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起飞,抵近俄罗斯在欧洲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附近空域,进行了长时间的侦查.英国是美国忠实的小跟班,英国空军的行为,其实是追随美国的脚步,美英的举动,说明了美国及其领导的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对抗正在变得更加激烈,而俄国防部的拦截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据俄罗斯塔斯社18日的报道,俄战机在1周内14次起飞拦截外国军机,共有23架外军侦察机抵近俄方领空. 俄空军不胜其扰,多次要求北约国家停止对俄边境地区进行侦查飞行,但遭到了北约和美国的无视,事实上,更加过分的事情都曾发生过.今年3月份,美国曾经一次性出动5架B-52H,从英国的空军基地出发,横跨北欧,突入俄西部边境地区,距离俄领空只差"一脚油门",俄国防部表示,美军5架B-52H对俄西部重要城市圣彼得堡,首都莫斯科进行了"模拟核轰炸".5架B-52H轰炸机,一次可以齐射100枚核巡航导弹,超过1500公里的射程,使得这些笨拙的B-52H轰炸机可以在S-400的拦截区域外从容发射,并全身而退. 此外,俄卫星通讯社19日曾经报道,作为对俄罗斯"雷霆-2019"战略核力量演习的回应,北约也将在德国举行模拟核战演习,这次美国B-52H核轰炸机闯入黑海,对俄海军基地和克里米亚进行"模拟轰炸",或许就是这次北约核战演习的一部分.种种迹象显示,美俄自从退出"限制中短程弹道导弹发展"的条约之后,两国的对抗变得更加激烈和直接,动辄拉出核武器相威胁,赤裸裸地进行战争叫嚣.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哈里根在9月份就曾经撂下狠话,称如有必要,美军将在"第一时间"摧毁俄军事重地加里宁格勒. 世界是一个丛林,丛林法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弱肉强食",高居食物链的顶端,不仅可以确保自己的绝对安全,也能傲视群雄,支配一切.因此,美俄对抗不会结束,将会永恒地进行下去,直到一个国家彻底认输为止,作为全球主要核武国家,美俄的持续对抗,必将危及全球的安全.
0.888955
837.5
0.012005
0
1,644
498
1,449.7
4.035156
0.190448
0
200,200,017,602
航空航天
在前所未有的卫星图像中,美军"51区"发现了神秘的飞机 这个巨大的机库位于空军秘密飞行测试中心的偏远南端,位于格鲁姆湖,也就是众所周知的"51区".大约8年以来,这个机库似乎几乎没有什么活动.根据商业卫星图像和徒步旅行者从几十英里外的提卡卜峰拍摄的零星视频,附近从未出现过几辆以上的车辆,而且从基础设施方面来说,周围也没有任何重要的设施.现在,行星实验室的卫星图像首次不仅显示了神秘机库周围的活动,而且显示了这种活动的本质是一架从未见过的奇异三角翼飞机停在其北部停机坪上. 一架三角形无尾战斗机大小的飞机,看起来与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它把这个神秘的基地称为家园. 我们在对行星实验室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定期扫描后,发现了这一进展.在公开的卫星图像中,51区一直是一个受欢迎的地方.当我们观察基地每天3米分辨率的图像时,我们注意到在大型南部机库的北部停机坪上出现了一个大致呈三角形的斑点.该物体的第一张照片拍摄于2022年1月26日.由于我们从未在这个机库附近看到过任何行动,所以我们觉得很奇怪.也许是一大群车辆或某种新建筑? 2022年1月26日,在三米分辨率的图像中,南机库的北坡道上出现了一个细长的斑点. 这个斑点在行星实验室的低分辨率图像中一直持续到28日.拍摄于2022年1月29日的一张高分辨率图像讲述了一个更丰富的故事 - - 这个斑点实际上是一架奇异的三角形飞机,位于停机位中间的一个未封闭的骨架状结构下. 51区概况和发现神秘机身的南机库的位置. 这架被质疑的飞机长约65英尺,宽约50英尺,与苏-27侧翼飞机大小相仿,其优雅弯曲的"椭圆形"前缘让人联想到协和式飞机.甚至这架神秘的飞机机翼的后缘也是弯曲的,导致几乎像弯刀一样的翼尖可能向上翘起.总的来说,翅膀有一个流动的,几乎有机的外观. 协和式飞机有着近乎s曲线的"卵形"机翼设计. 这架飞机没有可识别的尾翼表面,可能是它的排气延伸到后方,与弯曲的机翼后缘混合,提供了某种后顶点.它的前机身逐渐变细,很可能是一个尖鼻子.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流体外观的设计,可能会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近距离观察. 增强后的卫星图像. 至于可能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它的大小和形状大体类似于我们所见过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和第六代战斗机相关概念 - - 美国空军和海军都有这种概念 - - 被描述为重型,无尾,低可观测的战术飞机,采用改进的三角翼设计. 据官方透露,一架NGAD演示机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飞行测试,并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尽管该项目的性质仍被媒体广泛误解.它是一个系统家族,将包括远程渗透和可能其他无人战斗飞行器,以及可能是一个可选的载人非常低的可观测平台,重点是区域耐力和相当大的有效载荷,而不是高机动性,以及最新的网络和传感器能力.这种中央战术喷气机设计甚至可以采用双翼配置. 这些可选的载人和无人NGAD平台将与一些辅助技术一起开发,使它们能够合作作战.所以将NGAD视为一种新的"斗士"的想法似乎更多是出于熟悉感而不是准确性的考虑.事实上,这个计划的载人部分很可能需要一个新的描述符,尽管传统可能会阻碍它的发生. 这只是我们知道存在的一个秘密项目,通常符合描述,但还有许多其他的正在进行的项目,我们不知道任何确切的细节.51区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都有多种复杂和成熟的项目在进行.那些与高速飞行和无人驾驶能力有关的工作,很可能是这些日子以来该设施最繁忙的原因,以及低可观测飞机飞行测试和外国材料开发(FME)计划的持续工作. 这架神秘的飞机的机翼形状让人联想到协和式飞机,以及可以翻转的"卷起"翼尖,这似乎表明这架飞机的高效设计将具有显著的超级巡航(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器的情况下飞行超过音速),如果不是完全的高速飞行能力.近年来,高速飞行领域的发展工作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尤其是在高超音速飞机和导弹方面.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当时的首席执行官玛丽莲·休森曾指出,该公司可能在短短几年内斥资约10亿美元,为其高超音速联合循环发动机研制出F-22大小的飞行演示机.那是在2016年.随后,媒体对SR-72高超音速间谍和攻击无人机进行了看似怪异的宣传.自那以后,这一倡议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但我们现在看到的飞机有可能就是那架演示飞机.至少它的规模和时间似乎是吻合的. 除此之外,空军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名为"阴影"的高超音速飞行测试计划.关于这个项目的细节有限,但我们知道它与先进的高速喷气发动机有关,并正在寻求建造用于执行打击,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的示威者.这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描述的SR-72愿景非常一致. 另外,中国已经推进了自己的高速无人驾驶概念,包括空射,火箭驱动的WZ-8.这架飞机也是一个三角形的设计,尽管有巨大和非常突兀的小翼.WZ-8比我们在51区卫星图像上看到的任何东西都要小得多,具有更纯粹的三角设计. 中国WZ-8. 尽管如此,目前还不清楚卫星图像中看到的机翼设计是否能支持如此惊人的速度,尽管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超高速飞机的可变几何机翼,基本上就是在起飞和爬升后,小的机翼延伸部分向前折叠进入机身,大大减少跨度,基本上留下一个高度掠楔形钻石平面非常高速巡航. 然而,这些概念已经被讨论了多年,虽然人们可以看到它如何使用这种基本设计,但如果翼尖是向上的,这样的配置似乎是一个遥远的可能性.无论如何,即使是一架能在超音速下非常有效地进行超级巡航的静翼飞机,也将是一个主要的能力优势. 另一种可能性是,研发和测试仍在神秘失踪的先进无人战斗机.即使在最高级别,将这些类型的能力带入操作状态最终也成为了优先考虑的事项.考虑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先进的无人机群,团队合作,以及在空战领域注入人工智能,这可能是正在扩大的基地进行测试的主要重点. 在21世纪头十年的后半段,美国空军高度专注于采购无人战机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空战历史上的历史性飞跃,在这十年之交,所有此类倡议都消失了.这些前景广阔的技术的所有开发和测试都有可能在一个机密领域被缩减,转移到秘密的测试地点.如果情况不是这样,那么美国空军就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正如我们在这篇专题文章中强调的那样. 所以,虽然飞机的平面形式与NGAD的中心平台最匹配,而且我们知道该类型是飞行的事实,但我们不知道它是否与该程序相关.我们甚至不能确定这架飞机的目标是什么,这超出了我们从它的平面收集到的一般信息,我们的分析仍然处于非常初步的状态.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在51区公开发现一架全新的,奇异的飞机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有充分的理由.众所周知,那些管理该设施的人是隐藏他们需要隐藏的东西的大师.从U-2侦察机诞生之初,这个地方就写了一本关于秘密飞行试验的书.他们知道每一个成像卫星什么时候经过,并相应地改进他们的操作,这些操作大多是在黑暗的掩护下进行的. 51区引起了公众和外国的极大兴趣,包括盟国和非盟国,所有这些国家都有使用成像卫星的能力.换句话说,他们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头顶上被监视.虽然在阴影中可能会隐约看到神秘物体,但把一个高度敏感的测试品放在一个空的停机位上,让任何成像卫星甚至远处的旁观者呆呆地看着,这是很不一样的.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 - 为什么这个机身被放在露天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为了让这架飞机被发现.这些天来,所有的战略信号都在发出,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类似的目击事件也曾发生在外国开发机场,但它们与51区不同.事实上,考虑到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以及该设施长期以来的完美记录,即它需要隐藏的一切都不被头顶的卫星发现,这似乎更有可能发生. 我想到的另一个想法是,这可能是许多长期退役的原型机之一,这些原型机被认为在测试生涯结束后被储存在51区.他们是幸运的,其他人据说被埋在高度限制的场地周围 - - 解密成本太高,也没有地方存放.由于没有遮蔽的掩体的奇怪位置,我们唯一能想到的是,也许这些飞机中的一架是用来测试一个新的可拖曳的掩体系统,但这也真的不合理.这些飞机仍然是秘密的,他们可以使用一架F-16战机或者其他普通的飞机来完成这一任务. 至于神秘飞机附近的大机库里有什么,我们仍然不知道.它高大细长的尺寸,以及它隐蔽的位置,引发了很多关于它建造的目的的猜测,但它的位置可能表明了某种极端敏感的东西,无论是在保密方面,还是在潜在的物理波动方面. 从某种可能使用特别不稳定燃料的新型高速飞机到寄生的两级入轨母舰的概念,一切都在酝酿之中.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结构与亚音速低可观测飞机(如隐形轰炸机和高空侦察机)通常使用的宽而低吊挂的机库截然相反.也许它有一艘母舰,我们看到的飞机被提升到空中,类似于WZ-8的概念.再说一遍,这至少可以解释机库的高和长尺寸.我们只是不知道. 关于51区的高速或太空发射飞行器的谣言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一些人还认为,这个机库是一个巨大的隐蔽掩体,旨在让测试飞机在起飞和降落后从卫星的视野中消失.为了这个目的建造这么一个大的,完全封闭的结构似乎很奇怪,尤其是考虑到它的大小.一辆要充分利用它的大型车辆将不得不住在主坡道附近的机库中.不过,这是一种可能性. 最后,内部发生的事情可能是它自己独特的测试操作 - - 某种静态签名测试设施或在高度控制和安全的环境中的另一种高级诊断功能.类似性质的设施也存在于其他远不那么隐蔽的试验基地.但考虑到51区专注于实际的飞行测试,这似乎也不太可能.历史上,这种工作是在别处完成的.这一现实也降低了我们在卫星图像中看到的飞机是某种非飞行模型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南部的大型机库周围缺乏任何重要的活动或进一步的开发,这也导致了一些猜测,不管它是为什么而建造的,要么失败,要么根本就没有进行测试.这样的断言很难量化,因为该基地的大部分测试都是在夜间进行的,而且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设施,建造后就放弃,尽管这是肯定有可能的.即便如此,这并不是说在它建成后的十年里,有什么东西没有取代它的位置. 所以,虽然我们可能有一个真正前所未有的卫星图像来检查,这是我们在这一点上几乎所有的.剩下的只是猜测.但是,这张照片仍然是最罕见的视觉提醒人们,在美国最神秘的空军基地,令人惊叹的航空史仍在继续.
0.911095
2,086.5
0.003362
0
4,145
1,004
792.5
4.121094
0.129883
0
200,200,018,354
航空航天
俄军开始顺网线打人,截取信号反向定位,专打乌军无人机操作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的到来,使得在战场上的作战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无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国对于无人体系的系列化,智能化,体系化发展的要求更加集中,无人武器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前各国手中的中的主流武器之一.近段时间,俄乌双方也都通过频繁的使用无人机来互相进行打击,但无奈的是,双方都对无人机应该如何有效拦截的问题感到头疼.近段时间,俄方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拦截思路,那就是从操纵员身上下手,这也使得近段时间以来乌军无人机操纵员的死亡率明显提升. 近日,一名乌军的无人机操纵员 V. Chernykha在巴赫穆特附近的战斗中被俄军击毙,显然,这已经不是以一个被击毙的无人机操纵员.在俄军打算逐渐放弃使用大疆无人机后,选择了更为更为先进的海鹰-10无人机进入战场,并且通过让海鹰-10无人机顺着星链以及大疆的信号,开始顺着网线去搜寻乌军无人机操作员并进行打击.其实这种技术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被俄军用上战场,显然现在才使用着实有些太晚了. 先来说说海鹰-10无人机,海鹰-10无人机作为一款完全由俄罗斯自主设计开发的新型无人机,在实战中被用于进行远距离侦察,通讯干扰以及对目标进行定点打击等多方面的全能型无人机.海鹰-10无人机的最初设计理念,就是为了在实战中对敌方实施战术深度侦察任务,随后海鹰-10无人机因为无人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改革,而被俄方重新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海鹰-10无人机成为了一款功能更加丰富,技术更加先进的察打一体能力的新型无人机.同时海鹰-10无人机也可以像刚开始提到的一样,为其他无人机进行相关侦察定位服务,使得海鹰-10无人机所带领下的其他无人机的打击能力更加精准统一.这也正是所谓的电子对抗中的配合作战体系. 这类型的无人机不仅仅会引导其他武器进行作战,同样是也会对作战人员进行引导. 前段时间,据俄方媒体报道, 卢甘斯克民兵第4摩步旅中一名叫科利安的士兵,就通过无人机来进行校准,通过坦克来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所谓的校准就是,通过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来进行反复调试,从而对目标进行打击.据说科利安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只需要两炮就可以打掉8-10公里远的目标,不得不说这一操作实在厉害. 其实俄军在对乌进行电子对抗中的整体表现都显得比较拉垮.但这也不是没有原因,毕竟乌政府的背后是美国,如果单纯的是与乌克兰进行电子对抗,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难度的.都知道的是,俄罗斯的电子对抗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相关实力在国际间也是数一数二的,但关键就在于,俄方并没有及时的将这一技术进行整体的"配合统一",再加上美国在背后对乌当进行着相关的支持,以至于俄军一直以来都打的比较艰难.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海鹰-10无人机虽然性能卓越,但据相关调查显示,海鹰-10无人机却是一架彻彻底底的"百家凑无人机",海鹰-10无人机的制造零件包括日本相关公司制造的汽油发动机,瑞士相关公司生产的GPS模块,丹麦相关公司研制的摄像头,以及美国相关公司的信号接收器和天线.甚至还有来自于中国的单片机,电池等民用零件.这也就是海鹰-10无人机为什么是"百家凑无人机"的原因了. 但俄方之所以这么做也自然是有苦衷的,要知道的是,俄罗斯一直以来都处于被北约以及欧盟制裁的状态之下,就在前段时间,欧盟方面还最新出台了新一轮的相关制裁,其中就有限制对俄提供精密零件的条约.据美国政府高层表示,因为长期以来的对俄制裁,导致俄军工的生产效率受到了极大影响.之前还有英国媒体报道称,英国皇家国防安全联合军种研究所,对乌克兰方面提供的相关俄军武器进行了拆解,在拆解的过程中发现,武器中虽然含有一部分来自于西方的精密元件,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民间产品中的电子元件.显然,当前俄军工的这种应对制裁的"平替"方法其实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被西方各国一次性全部卡住脖颈.
0.920249
802.5
0
0
1,575
402
925.7
4.050781
0.115265
0
200,200,018,469
航空航天
美国刚曝光"大杀器",日本就做出危险动作,目标直指中俄两国 环球网消息,近日,美国最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突袭者",首次公开亮相,并迅速在全球防务圈引起了高度关注. B-21震撼问世 美国空军首次公开了B-21"突袭者"隐身战略轰炸机,揭幕式在B-21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工厂内举行,采取非公开的方式,受邀人士可以近距离参观B-21.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美空军时隔30年首款公开的新式轰炸机. B-21号称是21世纪美军最先进的轰炸机,不仅可以做到全频谱隐身,而且还具备更强的穿透能力,更能够直接进入其他国家腹地,实施精准轰炸.B-21还搭载了"全域联合指挥和控制"技术,可以跨平台共享数据. 美国防部长奥斯汀评价B-21"不仅仅是一架飞机,而是捍卫国家决心的体现",表示B-21在隐身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即使是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也难以探测.实际上,美国B-21轰炸机本来计划在去年12月就进行首飞,但因为成本攀升,技术难度大等几大原因最终导致延期,以至于如今才得以公开. B-21代表着美国军工制造体系的最新进展,从研发至今一直备受国际社会关注.B-21作为可以携带核武器的隐形远距离战略轰炸机,对于美国国防部制胜于军事竞争也有重要意义.未来B-21毫无疑问将成为美国空军最主力的"王牌". B-21为B-2青春版 外界普遍认为,B-21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按照美国空军之前的计划,B-21的价格应该是在5~10亿美元之间,对此,美国空军更是放话要采购100架.不过有消息称,B-21一架20亿美元,这与之前的定价相差甚远.面对20亿美元的高价,美国空军直言无力采购. 外界常拿B-21和B-2作比较,更是戏称B-21为B-2青春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相对控制成本的情况之下,B-21集中了最先进的隐身,电子,人工智能等技术,并可采取有人和无人驾驶,关键是不再是单打独斗,除了具备战略轰炸,战术轰炸和快速全球打击能力外,也将会成为美国战略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进行地面监视和电子攻击,形成美国空天战斗系统的一部分. 美国B-21战略隐身轰炸机从美军LRS-B项目发展而来,诺格公司2015年获得研发合同.时任美国空军部长詹姆斯曾明确表示"美国需要更新型的轰炸机来面对更复杂的威胁,担心未来会受到来自中俄两国的挑战". 有美国媒体明确表示,B-21对中俄有巨大的威慑作用.不过,实际上,中国也在打造自己的空天战斗系统.轰-20即将问世,这一利器一旦问世,无疑会削弱美国的威慑.有专家坦言,B-21或许实力不如轰-20,尽管如此,但是无论对于中俄哪国,都可以说是来者不善. 日本释放危险信号 美国轰炸机刚问世,日本就开始坐不住了.有报道称,日方计划在冲绳县域增设一个正规团,将以陆上自卫队第15旅为基础进行扩充.现有2000人左右,包括步兵团,防空特种团和侦查团. 多名政府官员透露,计划将第15旅增至3000余人,指挥官的军衔也由现在的中将升至上将军衔,这是日本自卫队的最高军衔.对此,第15旅被升级为"冲绳防卫集团",作为在西南诸岛防卫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新队伍. 除此之外,目前,日本和菲律宾在菲律宾北部吕宋岛克拉克基地和周边空域,举行为期14天的联合防空演习,日方将派出2架F-15战机赴菲律宾参与演习.菲律宾空军司令表示,这是二战之后日本首次向菲律宾派出战机,期待两国能通过战机间的交流加深关系.专家表示,日本频繁释放危险信号,背后深意不言而喻. 总的来说,当下国际形势仍然极度敏感,这个时候,美国突然亮出B-21战略轰炸机,在外界看来,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突破,更像是一种战略威慑.
0.884232
751.5
0.002677
0
1,473
438
1,033.4
4.039063
0.189621
0
200,200,018,737
航空航天
"大力士"来了!中国空间站机械臂完成航天员首次托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7月4日,中国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顺利完成出舱任务,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首次托举刘伯明到指定位置圆满完成出舱操作,抬升天和核心舱舱外全景相机的位置,并验证了机械臂的大范围转移能力.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目前我国同类航天产品中复杂度最高,规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间智能机械系统. 上图为实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王泗江 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机械臂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梁常春说,核心舱机械臂展开长度为10.2米,最多能承载25吨的重量,是空间站任务中的"大力士",其主要承担舱段转位,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货物搬运,舱外状态检查,舱外大型设备维护等八大类在轨任务. 据他介绍,空间站机械臂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领域之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大型空间机械臂核心技术并应用的国家,全部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并形成了多项国家空间机器人行业标准,引领空间智能装备的中国制造之路.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是我国首个可长期在太空轨道运行的机械臂,其肩部设置了三个关节,肘部设置了一个关节,腕部设置了三个关节,一共七个关节,每个关节对应一个自由度,"就如同人的手臂一般,具有七自由度的活动能力". 梁常春说,机械臂通过各个关节的旋转,能够实现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与位置的抓取和操作,为航天员出舱顺利开展出舱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他告诉记者,为扩大任务触及范围,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还具备"爬行"功能.由于核心舱机械臂采用了"肩3+肘1+腕3"的关节配置方案,肩部和腕部关节配置相同,意味着机械臂两端活动功能是一样的. 同时,机械臂的肩部与腕部各安装了一个末端执行器,作为机器臂的触手,末端执行器可以对接舱体表面安装的目标适配器,机械臂通过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对接与分离,同时配合各关节的联合运动,从而实现在舱体上的爬行转移. 梁常春说,为实现整个机械臂的平稳运行和精确定位,空间站机械臂各处装有"控制大脑",包括1套机械臂中央控制器,7套关节控制器和2套末端控制器. 其中,机械臂中央控制器是机械臂管理系统的控制和通信枢纽,负责接收地面飞控人员的各种指令,迅速制定动作方案,进而控制机械臂精准地完成各种动作. 该控制器实际上是一台高性能,高可靠的宇航计算机,核心部分采用三模冗余设计架构,三个模块同时执行相同的操作,能够有效识别故障风险,大幅提高可靠性. 梁常春说,关节控制器和末端控制器负责控制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7处关节,2处末端执行机构,对各位置的信息交互起到连接和转发的功能,对于机械臂关节和末端的灵活性和精准度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90636
80.857143
0.007124
0
122
303
1,176.8
4.175781
0.119258
0
200,200,018,747
航空航天
淳中科技助力中国民航某空中交通管理局构建空管自动化系统 原标题:淳中科技助力中国民航某空中交通管理局构建空管自动化系统 随着国内航班量的快速增长,控制交通管制流量的不断加大,空管自动化系统作为民航空管部门实施对空指挥的核心系统,在空中交通管制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空管自动化系统就像是管制员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可以通过处理雷达信号监视数据,为管制员提供空中飞行态势的显示和各种飞行冲突及异常的告警,通过处理飞行计划和动态电报,为管制员提供飞行计划和飞行动态相关信息以及管理手段,在确保民航空管对空指挥任务的安全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淳中科技为中国民航某空中交通管理局空管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可视化分布式显控解决方案,助其更好地完成空中交通的疏导指挥任务,确保空中交通安全,快速,有序的流动. 中国民航某空中交通管理局空管自动化系统 淳中科技可视化分布式显控解决方案整合了信息资源池,可视化管控,用户权限分配,系统冗余备份等众多业务应用,打破了各个子系统间的壁垒,串联起互相独立的数据资源,形成一套统一管控,综合分析的显控系统. 方案亮点 01,系统互联互通 在进行日常指挥调度,突发应急处理等任务时,通过分布式显示控制系统将雷达数据前置处理子系统,雷达数据处理子系统,飞行数据处理子系统,飞行动态显示席,飞行计划显示席,记录重演服务器,系统监控终端进行集中管控,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02,可视化管理 所有信号图像均能够在客户端操作界面上实时显示,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管控软件实时监看大屏的显示内容,可通过触控的方式将信号源从列表中拖到大屏区域进行开窗操作. 可以在软件控制界面中直观地对拼接墙系统所显示的内容和显示效果进行基本实时监控;预览可以实现在重要应用场合对信号源的预先准备和快速调用显示,确保信号显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03,用户权限分配 随着国内航班量的快速增长,控制交通管制流量的不断加大,系统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庞大的系统需要更加友好的互动界面,甚至要求多人分区域管理,传统控制方式无法满足该类需求,淳中科技可视化分布式显控解决方案具备保证信息安全的各项措施,并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分配多用户,不同用户及权限管理模块可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权限和使用程序权限. 04,系统冗余备份 当前空管自动化系统缺乏系统备份,且不具备即时备份能力,系统的稳定性难以保障,一旦设备宕机,整套系统无法工作.淳中科技可视化分布式显控解决方案中,重要信号支持双路节点备份功能,通过配置主备节点,保证任一一路节点信号丢失后,系统可快速切换至备用节点,保证信号实时在线. 淳中科技可视化分布式显控解决方案为提高空管服务保障水平打下硬件基础,对民航事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项目的建成,本空管局成为了淳中科技又一行业标杆客户,也将进一步推动淳中科技产品在空管行业的广泛的应用.
0.923913
70.352941
0.074979
0
211
240
1,584.3
4.066406
0.089465
0.042945
200,200,018,791
航空航天
旅行者号: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太空任务 应粉丝要求,再次与大家一起回顾伟大的旅行者号任务. 神秘的黑暗星际空间最终被两个无畏的航天器所揭示,它们先后成为第一和第二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物体.(长文,建议先收藏再阅读.) 1977年,两艘航天器开始执行一项任务,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太阳系的认知,并且很快成为我们进入未知世界的使者. 旅行者2号于1977年8月20日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同年的9月5日,旅行者1号升空.在过去的40多年间,两艘旅行者号飞船分别探索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他们传回了这些陌生世界的详细视图,揭示了被冰包裹,被火山覆盖的卫星.旅行者号飞船的侧面附有金色留声机唱片,将人类文化带入了遥远的星空. 值得庆幸的是,40多年过去了,两架旅行者号飞船仍在工作.无论何时,旅行者1号发送回信号时,它就是任何人造物体中传回信号的最远距离. DO NOT TOUCH! 旅行者1号于2013年离开太阳系,此时,它距离地球约200亿公里(120亿英里).旅行者2号的航行轨迹略有不同,目前它距离地球约170亿公里(105亿英里).用更直观的数据描述,假设无线电信号以光速传播,从地球传输到旅行者1号并返回需要38个小时,而旅行者2号需要30个小时.这些信号都是由NASA的深空网络接收的,深空网络散布在世界各地,旨在采集从遥远的航天器传回的数据. 在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一个不起眼的郊区办公大楼的一楼,历史每天都在这里创造.这是NASA旅行者号航天器的任务控制中心.计算机显示器下方的自制硬纸板写着,"旅行者号关键任务硬件,请不要触碰!" 飞船上发射器的功率约为12瓦,当它处于高功率运转时,也不过20瓦,甚至比普通的冰箱功率还低.想象一下,当我们远离城市时,接收手机信号都很困难,而Nasa可以用一台40年的12瓦发射器从200亿公里外接收信号.这会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我们谈论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 金色唱片 旅行者号任务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它传回的很多数据都是现代天文学的基础.旅行者号任务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已故的传奇人物 - - 卡尔·萨根,他领导了该项目,并在每个飞船的侧面附加了黄金唱片.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这位康奈尔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就已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除了领导旅行者号以外,他还领导了NASA的维京1号任务,这是成功登陆火星的第一个人类探测器.此外,他还编写科普书籍,并经常参加电视和广播节目. 通过黄金唱片,卡尔·萨根将本质上是科学使命的旅行者号任务转变为艺术和文化传播的使者.铜质磁盘的设计寿命长达十亿年,作为从地球带给外星文明的信息,这些记录包括语音,音乐,声音甚至是编码在凹槽中的图片. 黄金唱片的设计总监乔恩·隆伯格这样介绍,"我们试图向外星人介绍一下地球是什么样的,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尤其是创造该唱片的物种.这张唱片不单是来自NASA的消息,更是来自地球的消息,代表全人类探索宇宙的意愿." 黄金唱片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是由西方作曲家创作的,包括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当然,也有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包括从阿塞拜疆的风笛到扎伊尔的儿童入门歌,它可能是第一张世界音乐合辑. 太阳系内的探索 发射18个月后的1979年,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开始了对木星的探索,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揭示了其搅动的云团. 每次观察到的结果都是全新的,一些最大的科学惊喜来自卫星,在旅行者号之前,我们只知道地球上存在活火山,然而,当旅行者号飞越木星的卫星艾欧时,发现这里的火山活跃度是地球的十倍. 旅行者号将太阳系以地球为中心的视角转了过来,在旅行者号之前,唯一已知的液态海洋就在地球上,然而,旅行者号让我们我们看到木星卫星欧罗巴表面的裂缝,随后发现它地表之下的液态海洋. 旅行者号任务的原始图像档案现在被存放在伦敦东部玛丽皇后学院的一个尘土斑斑的文件柜中.随着图像数字化的普及,现状很少有人会查看硬纸板照片了.但是当我们再次翻出这些原始图片时,它们的质量会让我们感到震惊,特别是80年代旅行者1号到达土星时拍摄的图像.土星的岩石卫星米玛斯的照片质量足以和现在拍摄的相媲美,NASA称其为"死亡之星".拍摄这幅照片的后几年,它就出现在"星球大战"电影中. 旅行者2号看到的最后一个物体是整个任务的亮点 "死亡之星"并不是探测土星时唯一的惊喜,除了寻找新的环并识别出另一颗卫星外,旅行者号航天器还透过浓厚的甲烷雨对土卫六泰坦进行了调查,直到多年之后,泰坦依旧以灭霸故乡被我们所熟知.它还发现了土卫二,这个被冰包裹的小世界只有英国大小,是太阳系中反射性最强的物体.卡西尼号任务随后对这两个卫星进行了深入调查,而土卫二现在被列为存在生命的主要候选者之一. 1980年11月,旅行者1号离开土星,继续其漫长旅程.九个月后,旅行者2号设置了以最外层行星为目标的航向.它于1986年抵达天王星,拍下了天然气巨人的第一张照片,同时还发现了它的10个新卫星. 当航天器在1989年到达其最终的目的地海王星时,一颗卫星再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旅行者2号看到的最后一个物体也是整个任务的亮点之一. 当旅行者2号看到海王星的卫星海卫一时,我们看到了间歇泉的喷发.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原本只存在于地球上的事情其实遍及整个太阳系. 旅行者号的技术遗产 此后NASA在旅行者号发现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几次飞行,包括前往土星的卡西尼号探测任务,伽利略号和朱诺探号测器先后造访了木星,还有更多探测任务正在筹备中.但是目前仍没有计划对天王星或海王星进行新的探索,旅行者2号拍摄的影像依旧是最新的. 旅行者号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计算机控制的航天器,目前它们仍然可以自主飞行,传输数据,检查并可以自行切换到备份系统.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旅行者号的衍生技术,由于来自深空信号太弱,我们不得不开发编码系统,手机和CD播放器目前依旧依赖于相同的技术.同样,智能手机中内置的图像处理功能是旅行者号的工程师最初开发的. 暗淡蓝点 20世纪90年代,旅行者号最伟大的时刻当属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2号将摄像机调转朝向地球,在64亿公里之外拍下了那副经典的照片.地球仅是一个像素的淡蓝色圆点,让我们对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漂浮在太空中的暗淡蓝点是如此微小,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生命都存在的地方.当我们在旅行者号的影像中看到它时,这几乎是令人恐惧的,太阳的光芒看起来就像是固定地球的激光束.这是一幅宝贵的照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是多么的脆弱和渺小. 正如卡尔·萨根在"暗淡蓝点"中所写的那样,它是如此渺小,但却是我们深爱的家乡. "当你看它,会看到一个小点.那就是这里,那就是家园,那就是我们.你所爱的每个人,认识的每个人,听说过的每个人,历史上的每个人,都在它上面活过了一生.我们物种历史上的所有欢乐和痛苦,千万种言之凿凿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思想,所有狩猎者和采集者,所有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创造者和毁灭者,所有的皇帝和农夫,所有热恋中的年轻人,所有的父母,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者和探索者,所有道德导师,所有腐败的政客,所有 '超级明星',所有 '最高领袖',所有圣徒和罪人 - - 都发生在这颗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上." 2013年,旅行者1号越过了由太阳磁场控制的空间与星际空间之间的边界,太阳在行星周围产生了巨大的气泡,它对外界宇宙射线起到屏蔽作用,保护着我们的太阳系. 旅行者号的暮年 为了让旅行者号尽可能长时间地飞行,NASA关闭了一切冗余系统.可以想象旅行者号是对双胞胎,并且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一个失去了听力,另一个的视力越来越不好,因此我们必须非常小心. NASA目前只操作可以在航天器所在位置采集数据的仪器,相机都已经关闭,因为看不到任何东西,一切都只是黑暗的空间.部分能量用于保持加热器工作,以确保航天器仪器不会冻结. 也许在10年内的某一天,我们就必须关闭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对于全人类来说,这将是非常悲惨的一天,但是要为它们感到自豪,它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充实且有意义的. 旅行者号将成为我们通往未来的使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旅行者号任务会永远持续下去,甚至比人类文明更长的时间.我想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未来的文明会找到它们,听到我们的黄金唱片,他们会看到曾经古老的文明是什么样的. 旅行者号任务将1977年的世界带往了遥远的未来,旅行者号让人类文明永生.
0.907675
1,733
0.004628
0
3,448
886
890.5
4.125
0.144836
0
200,200,019,374
航空航天
除了老式的战斧,美军还发射了这款新型隐身巡航导弹,值得警惕 原标题:除了老式的战斧,美军还发射了这款新型隐身巡航导弹,值得警惕 北京时间4月14日凌晨,经过连日的准备,美英法联军正式对叙利亚展开军事打击.据悉,美国海军库克号驱逐舰和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于当日凌晨率先向大马士革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美空军的B-1B轰炸机则从卡塔尔乌代德基地起飞向叙利亚发射了AGM-158新型巡航导弹.与此同时,英法战斗机也发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打击了叙利亚境内目标. 此轮打击美英法联军共发射了上百枚导弹,当晚大马士革响起剧烈爆炸声.但就具体的打击效果而言,双方各执一词,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少将表示,在美国及其盟友袭击叙利亚时,叙利亚防空系统(俄罗斯提供的防空系统))共发射了112枚导弹进行拦截,摧毁103枚来袭导弹中的71枚.但美国国防部声称,"成功击中了每一个目标",没有导弹遭到拦截,叙利亚方面对空中发射了40枚导弹,不过全都掉在地上了. 二者谁在说谎我们无从验证,但是在这次军事打击中,投入打击的导弹型号来看,除了老式的战斧其余全是最新的隐身巡航导弹. 美空军B-1B轰炸机发射的AGM-158隐身巡航导弹更是首次参战. 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是美国空军装备的新型空射巡航导弹,主要用于精确打击敌严密设防的指挥与控制系统,通信系统,防空系统,弹道导弹发射架以及舰船等高价值目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隐身设计,公开资料显示,其雷达显示面积只有0.1平方米,具有极强的突防能力.该导弹基本型号最大射程320公里,弹长4.26米,弹宽0.55米,翼展2.7米,弹重1023公斤,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可使用爆破杀伤弹和穿甲弹等多种类型的战斗部.其配备的浸彻爆破战斗部可击穿1米厚的混凝土. 根据美军随后发布的照片显示,此次B-1B发射的应该是AGM-158C导弹(空射型),设计最大射程在400公里左右,F-22战斗机武器舱内可装载2枚,而一架B-1B能携带24枚.除此之外,AGM-158还有反舰型号AGM-158B,也就是传说中的LRASM,其射程增加到了925公里.前不久针在我海军南海军演时,就有美军事专家扬言,4架B-1B携带LRASM反舰导弹就能完全摧毁辽宁舰.足以见得美军对于AGM-158系列导弹的自信,此次应用于实战,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英法战机发射最新的风暴阴影隐身巡航导弹 - - 欧洲联合研发的最强巡航导弹 与AGM-158不同,这并不是风暴阴影巡航导弹首次参与实战,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被法国用在了打击卡扎菲的空袭中.风暴阴影导弹的出现被誉为打破了美战斧巡航导弹"三军通用的高精度巡航导弹"的垄断.其设计理念与上面提到的AGM-158类似,由欧洲导弹集团公司(英国宇航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和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联合组建)研发,2000年12月的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空射型射程同样达到了300公里,除了隐身设计,为避开雷达的探测,这种导弹能在距地面不到100米的低空飞行.它还可以通过战斗机靠近目标区发动突然攻击,突破能力和机动性更强.英国军事专家们因此对它推崇备至,称"风暴阴影"是世界上最完备的隐形导弹,可以完成最危险的任务,击中任何目标. 尽管有两款最新型导弹压阵,但是发射数量有限,更多的是实战检验,老当益壮的"战斧巡航导弹"仍然占据了空袭的半壁江山. "战斧"首先在1991年袭击伊拉克时使用,但这些年战斧已经多次升级.最新版的"战斧"导弹对其瞄准系统进行了多次升级,提高了准确性和灵活性,可以在敌人的防空雷达下飞得很低,利用地形掩护和隐蔽的能力也很强,即使是最先进的防空系统碰到它也会"头大". 在战争中成长,这是很多人不能否认的,我们不认为美英法联军的行动是正义的.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美军还是英军法军,都在历次的战争中检验了新型武器,增加了实战经验.
0.901435
114.5
0.026349
0
232
386
1,269.7
4.152344
0.164067
0.018935
200,200,019,561
航空航天
二战最大航空炸弹,砸穿4.6米钢筋混凝土墙,在德军基地内引爆 航空炸弹是如今空军杀伤地面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那些特制钻地弹,更可以穿透坚固防御的外墙,从而破坏目标内部. 不过在科技不发达的二战时期,钻地弹尚不成熟,人类用来对付防御基地的方法还比较"原始",那就是最大程度增加航空炸弹的体积,重量,以更大的势能砸穿防御基地! Grand slam,中文译为"大满贯",这是英国研发的一款航空炸弹,同时也是二战最大航空炸弹.正如"大满贯"这个名字一样,英国人希望它能成为击败德国的有力武器,弹体总长8.08米,最大直径1.17米,总重量达到了10吨. 作为参考,当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那枚小男孩原子弹,弹体长度3米,最大直径0.71米,重4吨.大满贯光是战斗部的高爆炸药就有4.1吨,超过一枚小男孩的重量. 大满贯的攻击目标是德国潜艇基地,铁路桥,大型堡垒,都是防御力极强的建筑.想象一下,一枚10吨重航空炸弹从数千米高空投下,落地时大满贯已经接近音速,可想而知势能有多可怕. 根据英国的测试,大满贯最多可以"砸"穿厚度为7米的钢筋混凝土墙,或厚度为40米的土层.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军事基地能够挡住它的穿透力,限制大满贯破坏力的只有飞行员的准头了. 大满贯的体积实在太大了,当时英国没有一款轰炸机符合挂载条件.唯一接近挂载条件的是Avro 691"兰开斯特"轰炸机(四发重轰),内部弹舱的最大载弹量为2.2万磅(约9.98吨),不过弹舱体积太小,装不下大满贯. 不得已,英军只能对几架兰开斯特进行了特别改装,最终采用了图中这样的半埋式挂载法,才勉强能够携带大满贯. 携带大满贯的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 眼前这个大坑就是被大满贯砸出来的,可以看到坑里裸露着不少钢筋.这其实是德军修建的一座潜艇基地,顶部防御墙的厚度达到了4.6米,而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还是挡不住大满贯的穿透力,最终炸弹在内部引爆,虽然没能完全摧毁基地,但也让德军损失惨重. 大满贯炸毁的铁路桥,德军运输线就是这么被逐渐摧毁. 作为二战最庞大的航空炸弹,大满贯确实具备强大的穿透力与破坏力,但相对地,它的造价极为高昂,以英国的国力也仅制造了99枚.其中,42枚在二战中消耗,剩下的则在战后陆续销毁,如今只剩弹壳在博物馆展出,见证着大满贯的辉煌.
0.885864
73.461538
0
0
120
247
1,337.8
4.089844
0.162304
0
200,200,020,257
航空航天

No dataset card yet

New: Create and edit this dataset card directly on the website!

Contribute a Dataset Card
Downloads last month
10
Add dataset card

Collection including BAAI/IndustryCorpus2_aero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