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named: 0
int64
0
157k
fname
stringlengths
9
93
text
stringlengths
11
729
900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领导全市的城乡规划工作。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县级市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土地、建设、城管执法、环境保护、海洋、人民防空、文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
901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四条 市、县级市人民政府设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城乡规划委员会负责审议城乡规划制定、实施和修改中的重要事项,为本级人民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市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负责审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重要事项,为市人民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城乡规划委员会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组织形式、职能和工作制度,由市人民政府规定。
902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五条 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
903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六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公开城乡规划信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规划信息和依法监督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
904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和修改
905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七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编制、报批和备案。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特定区域规划和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提交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编制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的城乡规划,应当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论证。
906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织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城镇功能、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布局,明确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能源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等。
907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九条 综合防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系统、河湖水系、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县级市的专项规划应当同时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备案。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满足城市规划区和相邻区域未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要素发展变化的需要。经依法批准的专项规划应当纳入相应的城乡规划。专项规划确定的布局要求和建设时序,应当作为相应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908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条 本市以下特定区域应当编制特定区域规划,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批;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一)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海岸带、海湾、海岛、湿地、林地、森林公园、中心城区的山体和生活饮用水源地等特定自然区域;。(二)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特定历史文化区域;。(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等特定经济区域;。(四)对本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其他特定区域。特定区域规划应当划定特定区域的范围以及规划控制线,明确特定区域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资源保护措施等。对特定区域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特定区域规划的要求。
909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一条 市和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的具体工作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市总体规划和特定区域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应当委托具有甲级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承担。
910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二条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编制城乡规划应当依法确定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下一层次规划的编制,不得违背和变更上一层次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并应当对上一层次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作出具体安排。
911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三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组织对现行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总结,对城市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城乡空间布局和人口规模、环境容量、防灾减灾以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特色风貌保护等进行专题研究,作为编制总体规划的基础。对因城市发展需要进行规划控制但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编制概念规划,作为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的参考依据。
912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四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镇,不再单独编制镇总体规划。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不再单独编制村庄规划。
913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五条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公告的场所和时间应当提前三日在政府网站、报纸等媒体发布。
914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六条 市和县级市、镇人民政府应当每五年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镇人民代表大会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
915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七条 城乡规划的修改,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特定区域规划的修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备案。特定区域规划的修改,不得缩小规划控制线确定的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范围。
916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八条 城乡规划、测绘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城乡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为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和修改提供基础信息。建立城乡规划基础资料信息系统,促进区域、部门和行业之间的信息开发与共享,实现全市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基础资料信息的协同开发和动态维护。
917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918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十九条 在城乡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符合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919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供地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规模、时序以及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城市土地供应和建设投资计划应当与近期建设规划相协调。
920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一条 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组织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921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二条 城市新区、居住区和特定经济区域建设,应当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建设施应当统一规划、系统建设,并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计划交付使用。镇的建设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周边农村的实际需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村庄建设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优先安排生产、生活必需的道路、供电、供水、排水、垃圾处理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922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三条 依法实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规划许可制度。规划许可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决定方式以及期限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无法定依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将其规划许可权授权、委托或者以其他方式转交其他组织行使。
923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规划许可,应当提供真实、合法的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可以采取书面审查、现场勘察和召开听证会等方式进行。
924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五条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自选址意见书核发之日起一年内,建设项目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且选址意见书未被批准延期的,选址意见书失效。
925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六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条件应当明确出让地块的面积、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停车泊位、主要出入口、绿地率、建筑界线以及必须配置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土地主管部门与建设单位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不得改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自规划条件意见书发出之日起一年内,未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划条件意见书失效
926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或者其他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不得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自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之日起一年内,建设项目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或者其他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且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未被批准延期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失效。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927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管线和地下工程;。(二)城市雕塑、户外环境设施等工程;。(三)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工程;。(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程。
928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二十九条 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之日起一年内,建设项目未申请办理开工验线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被批准延期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失效。
929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十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含:主体工程、外装修、户外广告设施、室外工程、环境景观、夜景观照明等的设计文件。建设单位编制的施工图应当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与道路、桥梁以及地下空间同步建设的管线工程,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与道路、桥梁以及地下空间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同步提交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930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十一条 村庄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土地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在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应当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村庄规划,对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提出审查意见,报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村民新建、改建住宅的,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由村民委员会组织进行公示,并将公示意见与建房申请一并报镇人民政府审查。镇人民政府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进行审查,符合建房条件的,报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村民住宅进行恢复性建设的,按照前列规定公示、审查后,由镇人民政府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自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之日起二年内,建设项目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手续且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未被批准延期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失效。
931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规划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可以批准延期一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半年。
932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十三条 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验线;村庄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应当向镇人民政府申请验线。未经验线或者验线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开工建设。
933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十四条 严格控制临时建设。因工程建设、公共服务确需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建设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影响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和公共交通的,不得批准。临时建筑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历史城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内临时建筑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临时建筑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可以申请延长使用期限一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934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十五条 临时建筑应当按照批准的方案建设,按照批准的功能使用,不得转让或者租赁。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改变临时建筑的使用功能。临时建筑使用期满,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行拆除。拒不拆除的,按照违法建筑依法予以拆除。在批准使用期间的临时建筑,因城乡规划建设需要拆除的,应当及时拆除。对当事人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935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十六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中心城区、大型交通枢纽、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的户外广告设施专项规划。户外广告的设置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使用公共资源的户外广告的设置权应当依法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取得,专门用于公益用途的除外。
936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
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 12 01).md.txt。第三十七条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充分考虑防灾减灾、人民防空工程和通信等需要,并与地面设施有机结合,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937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年3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521号公布。2008年4月1日 施行
938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一章 总则
939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一条 为了维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秩序,加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安全保密管理,保证武器装备质量合格稳定,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940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条 国家对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以下简称许可目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实行许可管理。但是,专门的武器装备科学研究活动除外。许可目录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会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以下简称总装备部)和军工电子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并适时调整。许可目录的制定和调整,应当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的意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应当在许可目录所确定的范围内实行分类管理。
941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条 未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不得从事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但是,经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除外。
942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四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鼓励竞争、安全保密的原则。
943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五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全国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监督管理。总装备部协同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对全国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本行政区域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94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六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在许可范围内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按照国家要求或者合同约定提供合格的科研成果和武器装备。
945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章 许可程序
946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七条 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法人资格;。(二)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科研生产条件和检验检测、试验手段;。(四)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技术和工艺;。(五)经评定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六)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条件;。(七)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保密资格。
947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八条 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提出申请。许可目录规定应当向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应当直接向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将申请材料同时报送总装备部。
948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九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949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组织对申请单位进行审查,应当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派驻的军事代表机构(以下简称军事代表机构)的意见,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同时报送总装备部。
950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一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或者自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报送的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做出决定。做出准予许可决定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提出申请的单位颁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做出不准予许可决定的,应当书面通知提出申请的单位,并说明理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在做出决定前,应当书面征求总装备部的意见,总装备部应当在10日内回复意见。
951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二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布局的要求,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实际需要,经征求总装备部意见,可以对有特殊要求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做出数量限制。
952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三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应当载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许可专业或者产品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等相关内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格式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规定。
953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四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妥善保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严格保密管理,不得泄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载明的相关内容。
95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五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产品出厂证书上标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编号。
955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不得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956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七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应当将办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有关材料及时归档,并妥善保存,严格保密。
957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八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并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单位,应当接受军事代表机构的监督。
958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章 保密管理
959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十九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按照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明确责任的原则,对落实保密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及时研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问题。
960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建立保密管理领导责任制,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履行保密职责和义务。
961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一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设立保密工作机构,配备保密管理人员。保密管理人员应当熟悉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具备保密管理工作能力,掌握保密技术基础知识,并经过必要的培训、考核。
962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二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与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涉及国家秘密人员签订岗位保密责任书,明确岗位保密责任,并对其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培训。涉及国家秘密人员应当熟悉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岗位保密责任书的要求,履行保密义务。
963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三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严格控制接触国家秘密载体的人员范围。
96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四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在涉及国家秘密的要害部门、部位设置安全可靠的保密防护设施。
965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五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不得使用无安全保密保障的设备处理、传输、存储国家秘密信息。
966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六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举办涉及国家秘密的重大会议或者活动,应当制订专项保密工作方案,并确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必须在有安全保密保障措施的场所进行,并严格控制与会人员的范围。
967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七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在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等活动中,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对外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实物样品,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事先经过批准。
968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八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保密档案制度,对涉及国家秘密人员的管理、泄密事件查处等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归档,并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实施有效管理。
969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四章 法律责任
970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二十九条 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擅自从事许可目录范围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971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处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违法接受并使用他人提供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责令停止武器装备生产活动,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972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一条 伪造、变造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973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二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97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的;。(二)未依法说明不准予许可的理由的。
975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做出准予许可决定的;。(二)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不准予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做出准予许可决定的;。(三)发现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而擅自从事列入许可目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不及时依法查处的。
976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五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977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六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978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七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被吊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979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实施。
980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81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五章 附则
982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四十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实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983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单位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在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98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四十二条 军工电子行业科研生产许可管理,由其主管部门参照本条例规定执行。
985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2008 03 06).md.txt。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986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年9月27日 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987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一章 总则
988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一条 为了加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989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见义勇为,是指在法定职责或者特定义务之外的人员,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990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适用本条例。本省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本省公民的奖励和保护,参照本条例执行。
991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四条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实行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抚恤优待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992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将其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规划,加强见义勇为法律、法规的宣传,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并组织实施本条例。县级以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行政、工商、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的相关工作。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团体,应当支持、帮助见义勇为人员主张和实现其合法权益。见义勇为基金会或者见义勇为协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做好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
993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六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支持见义勇为;鼓励单位和个人向见义勇为基金会、见义勇为人员进行捐赠或者捐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为见义勇为事业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994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七条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类媒体应当积极宣传报道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倡导科学合理实施见义勇为,营造关爱见义勇为人员的社会氛围。
995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二章 确认
996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且符合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一)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二)同侵害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三)在发生自然灾害或者事故灾难时,救人、抢险、救灾的;。(四)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的其他行为。
997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九条 县级以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会同见义勇为基金会或者见义勇为协会,作为见义勇为确认机构。
998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十条 行为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行为发生地的县级见义勇为确认机构申请确认见义勇为;行为人所在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人员可以向行为发生地的县级见义勇为确认机构举荐确认见义勇为。申请、举荐确认见义勇为应当自行为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情况复杂的,不超过两年。
999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
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 09 27).md.txt。第十一条 对事实清楚、证明材料齐全的确认申请、举荐,符合见义勇为条件的,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应当提出拟确认的意见。对事实不清、证明材料不齐全的确认申请、举荐,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应当要求申请人、举荐人补齐证明材料;必要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收集证明材料,见义勇为受益人、见证人和有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情况复杂、争议较大的确认申请、举荐,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应当组织由有关机关、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对符合见义勇为条件的,作出拟确认的评审意见。拟确认的意见和拟确认的评审意见应当自见义勇为确认机构收到申请、举荐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