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stringlengths
2
7
url
stringlengths
38
43
title
stringlengths
1
91
text
stringlengths
7
139k
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3
數學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以及空間等概念及其變化的一門學科,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利用抽象化和邏輯推理,從計數、計算、量度、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發展而成。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以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選定的公理及定義出發,嚴謹地推匯出一些定理。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數學基本概念的完善,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歷史上的古代數學文字便可觀見,而在古希臘那裡有更為嚴謹的處理。從那時開始,數學的發展便持續不斷地小幅進展,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為新的科學發現和數學革新兩者的互動,致使數學的加速發展,直至今日。數學併成為許多國家及地區的教育中的一部分。數學在許多領域都有應用,包括科學、工程、醫學、經濟學和金融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例如物理學的實質性發展中建立的某些理論激發數學家對於某些問題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數學家也研究純粹數學,就是數學本身的實質性內容,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許多研究雖然以純粹數學開始,但其過程中也發現許多可用之處。詞源.西方語言中“數學”一詞源自於古希臘語的--),其有“學習”、“學問”、“科學”,還有個較狹義且技術性的意思-「數學研究」,即使在其語源內。其形容詞--),意思為「和學習有關的」或「用功的」,亦會被用來指「數學的」。其在英語中表面上的複數形式,及在法語中的表面複數形式"--",可溯至拉丁文的中性複數"--",由西塞羅譯自希臘文複數--漢字表示的「數學」一詞大約產生於中國宋元時期。多指象數之學,但有時也含有今天上的數學意義,例如,秦九韶的《數學九章》。直到1939年,經過中國數學名詞審查委員會研究“算學”與“數學”兩詞的使用狀況後,確認以“數學”表示今天意義上的數學含義。歷史.數學有著久遠的歷史。它被認為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中國古代的六藝之一就有「數」,數學一詞在西方有希臘語詞源--,意思是“學問的基礎”,源於--。史前的人類就已嘗試用自然的法則來衡量物質的多少、時間的長短等抽象的數量關係,比如時間單位有日、季節和年等。算術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古代的石碑及泥版亦證實了當時已有幾何的知識。更進一步則需要寫作或其他可記錄數字的系統,如符木或於印加帝國內用來儲存資料的奇普。歷史上曾有過許多不同的記數系統。在最初有歷史記錄的時候,數學內的主要原理是為了做稅務和貿易等相關計算,為瞭解數字間的關係,為了測量土地,以及為了預測天文事件而形成的。這些可以簡單地被概括為數學對數量、結構、空間及時間方面的研究。到了16世紀,算術、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17世紀變數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係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微積分的概念也在此時形成。隨著數學轉向形式化,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發展。數學的重心從求解實際問題轉變到對一般形式上的思考。從古至今,數學便一直不斷地延展,且與科學有豐富的相互作用,兩者的發展都受惠於彼此。在歷史上有著許多數學發現,並且直至今日都不斷地有新的發現。據米哈伊爾·B·塞甫留克現已超過了一百九十萬份,而且每年還增加超過七萬五千份。此一學海的絕大部份為新的數學定理及其證明。」形成、純數學與應用數學及美學.每當有涉及數量、結構、空間及變化等方面的問題時,通常就需要用到數學去解決問題,而這往往也拓展了數學的研究範疇。一開始,數學的運用可見於貿易、土地測量及之後的天文學。今日,所有的科學都存在著值得數學家研究的問題,且數學本身亦給出了許多的問題。牛頓和萊布尼茲是微積分的發明者,費曼發明瞭費曼路徑積分,這是推理及物理洞察二者的產物,而今日的弦理論亦引申出新的數學。一些數學只和生成它的領域有關,且用來解答此領域的更多問題。但一般被一領域生成的數學在其他許多領域內也十分有用,且可以成為一般的數學概念。即使是「最純的」數學通常亦有實際的用途,此一非比尋常的事實,被196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維格納稱為「數學在自然科學中不可想像的有效性」。如同大多數的研究領域,科學知識的爆發導致了數學的專業化。主要的分歧為純數學和應用數學。在應用數學內,又被分成兩大領域,並且變成了它們自身的學科——統計學和電腦科學。許多數學家談論數學的"優美",其內在的美學及美。「簡單」和「一般化」即為美的一種。另外亦包括巧妙的證明,如歐幾裡得對存在無限多質數的證明;又或者是加快計算的數值方法,如快速傅立葉變換。高德菲·哈羅德·哈代在《一個數學家的自白》一書中表明他相信單單是美學上的意義,就已經足夠成為數學研究的正當理由。符號、語言與精確性.我們現今所使用的大部分數學符號在16世紀後才被發明出來的。在此之前,數學以文字的形式書寫出來,這種形式會限制了數學的發展。現今的符號使得數學對於專家而言更容易掌握,但初學者卻常對此望而卻步。它被極度的壓縮:少量的符號包含著大量的訊息。如同音樂符號一般,現今的數學符號有明確的語法,並且有效地對訊息作編碼,這是其他書寫方式難以做到的。符號化和形式化使得數學迅速發展,並幫助各個科學領域建立基礎支撐理論。數學語言亦對初學者而言感到困難。如“或”和“只”這些字有著比日常用語更精確的意思。亦困惱著初學者的,如“開放”和“域”等字在數學裡有著特別的意思。數學術語亦包括如“同胚”及“可積性”等專有名詞。但使用這些特別符號和專有術語是有其原因的:數學需要比日常用語更多的精確性。數學家將此對語言及邏輯精確性的要求稱為「嚴謹」。但在現實應用中,捨棄一些嚴謹性往往會得到更好的結果。嚴謹是數學證明中很重要且基本的一部份。數學家希望他們的定理以系統化的推理依著公理被推論下去。這是為了避免依著不可靠的直觀而推出錯誤的「定理」,而這情形在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的例子。在數學中被期許的嚴謹程度因著時間而不同:希臘人期許著仔細的論證,但在牛頓的時代,所使用的方法則較不嚴謹。牛頓為瞭解決問題所做的定義,到了十九世紀才重新以小心的分析及正式的證明來處理。今日,數學家們則持續地在爭論電腦協助證明的嚴謹度。當大量的計算難以被驗證時,其證明亦很難說是足夠地嚴謹。公理在傳統的思想中是「不證自明的真理」,但這種想法是有問題的。在形式上,公理只是一串符號,其只對可以由公理系統導出的公式之內容有意義。希爾伯特計劃即是想將所有的數學放在堅固的公理基礎上,但依據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每一相容且能蘊涵皮亞諾公理的公理系統必含有一不可決定的公式;因而所有數學的最終公理化是不可能的。儘管如此,數學常常被想像成只是某種公理化的集合論,在此意義下,所有數學敘述或證明都可以寫成集合論的公式。數學作為科學.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稱數學為「科學的皇后」。在拉丁原文"--",以及其德語"--"中,對應於「科學」的單字的意思皆為知識。而實際上,science一詞在英語內本來就是這個意思,且無疑問地數學在此意義下確實是一門「科學」。將科學限定在自然科學則是在此之後的事。若認為科學是隻指物理的世界時,則數學,或至少是純數學,不會是一門科學。愛因斯坦曾如此描述:「數學定律越和現實有關,它們越不確定;若它們越是確定的話,它們和現實越不會有關。」許多哲學家相信數學在經驗上不具可否證性,且因此不是卡爾·波普爾所定義的科學。但在1930年代時,在數理邏輯上的重大進展顯示數學不能歸併至邏輯內,且波普爾推斷「大部份的數學定律,如物理及生物學一樣,是假設演繹的:純數學因此變得更接近其假設為猜測的自然科學,比它現在看起來更接近。」然而,其他的思想家,如較著名的拉卡託斯,便提供了一個關於數學本身的可否證性版本。另一觀點則為某些科學領域即認為科學是一種公眾知識,因此亦包含著數學。在任何的情況下,數學和物理科學的許多領域都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尤其是從假設所得的邏輯推論之探索。直覺和實驗在數學和科學的猜想建構上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實驗數學在數學中的重要性正持續地在增加,且計算和模擬在科學及數學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加重,減輕了數學不使用科學方法的缺點。在史蒂芬·沃爾夫勒姆2002年的著作《一種新科學》中他提出,計算數學應被視為其自身的一科學領域來探索。數學家對此的態度並不一致。一些研究應用數學的數學家覺得他們是科學家,而那些研究純數學的數學家則時常覺得他們是在一門較接近邏輯的領域內工作,且因此基本上是個哲學家。許多數學家認為稱他們的工作是一種科學,是低估了其美學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其做為七大博雅教育之一的歷史;另外亦有人認為若忽略其與科學之間的關聯,是假裝沒看到數學和其在科學與工程之間的互動影響,進而促進了數學在許多科學上的發展此一事實。這兩種觀點之間的差異在哲學上產生了數學是「被創造」的爭議。大學院系劃分中常見「科學和數學系」,這指出了這兩個領域被看作有緊密聯絡而非一樣。實際上,數學家通常會在大體上與科學家合作,但在細節上卻會分開。此爭議亦是數學哲學眾多議題的其中一個。數學的各領域.如上所述,數學主要的學科最先產生於商業上計算的需要、瞭解數字間的關係、測量土地及預測天文事件。這四種需要大致地與數量、結構、空間及變化、及較近代的至不確定性的嚴格研究。基礎與哲學.為了闡明數學基礎,數學邏輯和集合論等領域被發展了出來。數學邏輯專注於將數學置在一堅固的公理架構上,並研究此一架構的結果。就數學邏輯本身而言,其為哥德爾第二不完備定理所屬的領域,而這或許是邏輯學中最廣為流傳的成果:總是存在不能被證明的真命題。現代邏輯被分成遞迴論、模型論和證明論,且和理論電腦科學有著密切的關連性,千禧年大獎難題中的P/NP問題就是理論電腦科學中的著名問題。純粹數學.數量.數量的研究起於數,一開始為熟悉的自然數及整數與被描述在算術內的自然數及整數的算術運算。整數更深的性質於數論中有詳細的研究,此一理論包括瞭如費馬最後定理等著名的結果。數論還包括兩個被廣為探討的未解問題:孿生質數猜想及哥德巴赫猜想。當數系更進一步發展時,整數被視為有理數的子集,而有理數則包含於實數中,連續的量即是以實數來表示的。實數則可以被進一步廣義化成複數。數的進一步廣義化可以持續至包含四元數及八元數。從自然數亦可以推廣到超限數,它形式化了計數至無限的這一概念。另一個研究的領域為大小,這個導致了基數和之後對無限的另外一種概念:阿列夫數,它允許無限集合之間的大小可以做有意義的比較。結構.許多如數及函式的集合等數學物件都有著內含的結構。這些物件的結構性質被探討於群、環、-{zh-cn:域;zh-tw:體}-等抽象系統中,該些物件事實上也就是這樣的系統。此為代數的領域。在此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即廣義化至向量空間的向量,它於線性代數中被研究。向量的研究結合了數學的三個基本領域:數量、結構及空間。向量分析則將其擴充套件至第四個基本的領域內,即變化。創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的布林巴基學派認為:純粹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的理論。結構,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理出發的演繹系統。布林巴基學派認為,有三種基本的抽象結構:代數結構。空間.空間的研究源自於幾何-尤其是歐幾里得幾何。三角學則結合了空間及數,且包含有著名的勾股定理。現今對空間的研究更推廣到了更高維的幾何、非歐幾裡得幾何及拓撲學。數和空間在解析幾何、微分幾何和代數幾何中都有著很重要的角色。在微分幾何中有著纖維叢及流形上的微積分等概念。在代數幾何中有著如多項式方程的解集等幾何物件的描述,結合了數和空間的概念;亦有著拓撲群的研究,結合了結構與空間。李群被用來研究空間、結構及變化。在其許多分支中,拓撲學可能是二十世紀數學中有著最大進展的領域,並包含有存在已久的龐加萊猜想,以及有爭議的四色定理。龐加萊猜想已在2006年確認由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裡·佩雷爾曼證明,而四色定理已在1976年由凱尼斯·阿佩爾和沃夫岡·哈肯用電腦證明,而從來沒有由人力來驗證過。變化.瞭解及描述變化在自然科學裡是一普遍的議題,而微積分更為研究變化的有利工具。函式誕生於此,作為描述一變化的量的核心概念。對於實數及實變函式的嚴格研究為實分析,而複分析則為複數的等價領域。黎曼猜想——數學最基本的未決問題之一——便是以複分析來描述的。泛函分析注重在函式的空間上。泛函分析的眾多應用之一為量子力學。許多的問題很自然地會匯出一個量與其變化率之間的關係,而這在微分方程中被研究。在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可以被動力系統所描述;混沌理論則是對系統的既不可預測而又是決定的行為作明確的描述。離散數學.離散數學是指對理論電腦科學最有用處的數學領域之總稱,這包含有可計算理論、計算複雜性理論及資訊理論。可計算理論檢驗電腦的不同理論模型之極限,這包含現知最有力的模型——圖靈機。複雜性理論研究可以由電腦做為較易處理的程度;有些問題即使理論是可以以電腦解出來,但卻因為會花費太多的時間或空間而使得其解答仍然不為實際上可行的,儘管電腦硬體的快速進步。最後,資訊理論專注在可以儲存在特定媒介內的資料總量,且因此有壓縮及熵等概念。作為一相對較新的領域,離散數學有許多基本的未解問題。其中最有名的為P/NP問題——千禧年大獎難題之一。一般相信此問題的解答是否定的。應用數學.應用數學思考將抽象的數學工具運用在解答科學、工商業及其他領域上之現實問題。應用數學中的一重要領域為統計學,它利用機率論為其工具並允許對含有機會成分的現象進行描述、分析與預測。大部份的實驗、調查及觀察研究需要統計對其資料的分析。數值分析研究有什麼計算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決那些人力所限而算不出的數學問題;它亦包含了對計算中捨入誤差或其他誤差之研究數學獎項.數學獎通常和其他科學的獎項分開。數學上最有名的獎為菲爾茲獎,創立於1936年,每四年頒獎一次。它通常被認為是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另一個國際上主要的獎項為阿貝爾獎,創立於2003年。兩者都頒獎於特定的工作主題,包括數學新領域的創新或已成熟領域中未解決問題的解答。著名的23個問題,稱為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於1900年由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所提出。這一連串的問題在數學家之間有著極高的名望,且至少有九個問題已經被解答了出來。另一新的七個重要問題,稱為千禧年大獎難題,發表於2000年。對其每一個問題的解答都有著一百萬美元的獎金,而當中只有一個問題和希爾伯特的問題重複。參考書目.
1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8
哲學
哲學是研究普遍的、基本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知識、價值、理智、心靈、語言等領域。哲學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有獨特之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統化的方法,並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日常用語中,哲學可被引申為個人或團體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態度,不過此處並非此定義。簡介.詞源.英語詞語--源於古希臘語中的--,意思為「愛智慧」,有時也譯為「智慧的朋友」,該詞由--的派生詞--和--組合而成。一般認為,古希臘思想家畢達哥拉斯最先在著作中引入“哲學家”和“哲學”這兩個術語。“哲”一詞在中國古代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哲”或“哲人”意義類似西方近世所謂“哲學家”、“思想家”。1874年,日本啟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論》中首先用漢語詞「哲學」來翻譯「philosophy」一詞。哲學中的形而上學的中文名稱取自《易經·繫辭上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哲學的定義.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哲學的定義是: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雖然哲學源自西方的傳統,但許多文明在歷史上都存在著一些相似的論題。東亞和南亞的哲學被稱之為東方哲學,而北非和中東則因為其和歐洲密切的互動,因此常被視為是西方哲學的一部份。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實質上存在著哲學必須去回答的哲學命題。研究基礎.古希臘哲學家經常提出問題,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為三類,這三類問題分別形成了哲學的基礎學科——分別是形而上學、倫理學、認識論 。現代哲學上出現"不要求精確理由"之哲學理論,例如"本質技巧"(認定本質不可知),這種現象將不可知論(世界上終究有人不能理解的存在)的重要程度提高了。自亞里士多德時代以來,在古典或者現代哲學當中,邏輯通常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其提出的三段論,對西方哲學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分支.主分支.哲學可以分為很多不同的分支,主要包括形而上學、知識論、倫理學、邏輯學和美學。特殊分支.這些分支是應用在其他學科,或者交叉學科的哲學研究。歷史.很多人類社群思考過哲學問題並且互相學習建立了各種哲學流派。東方哲學是透過每個地區的歷史時期來組織的。西方哲學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或更多時期,最重要的是古典哲學、中世紀哲學和近代哲學。古典哲學.古印度.印度哲學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吠陀時代已經開始,至公元前6世紀為全盛時期。當時古印度的思想界百花齊放,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耆那教創始人笩駄摩那、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波拘陀·迦旃延、富蘭那·迦葉、數論派等。中國.中國哲學的主要部分起源東周時期,當時以諸子百家廣為人知,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還有一些流派例如農家、陰陽家和名家在之後則名聲不顯。在秦朝焚書坑儒後除了法家、儒家、道家外其他流派都不再活躍。在當代,中國哲學仍然在亞洲文化扮演一定作用,但是學理上仍在爭辯中國哲學是否應歸為哲學。如牟宗三曾對哲學下定義:「凡是對人性的活動所及,以理智及觀念加以反省說明的,便是哲學。」牟宗三認為,中國有數千年文化史,確有哲學。只是中國哲學重視主體性,西方重視客體性。因此如果以西方的邏輯和知識論等對哲學下定義,中國沒有這些。但如果以主體性方向對哲學下定義,中國文化就擁有哲學。反之西方對人生的哲學多表現在文學、藝術、音樂等等。就以西方哲學史來說,沒有一章特別談及耶穌。古希臘-羅馬.古希臘-羅馬哲學是西方哲學的一個時期,時間為公元前6世紀[約585]到公元6世紀。它一般被分為三個時期:前蘇格拉底時期、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古典希臘時期、和後亞里士多德時期:有時候會把新柏拉圖主義和基督教哲學家們的古典時代晚期加入作為第四個時期。前蘇格拉底時期.在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西方哲學就從古代神話和詩歌中脫穎而出,逐步開始對宇宙的組成以及本源的思考而開始了獨立發展。前蘇格拉底時期的自然派哲學家們多關注自然界,被認為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家,不管他們認識以及解釋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確,但是他們的想法之所以有別於迷信的原因在於,這些哲學家是以理性輔佐證據的方式歸納出自然界的現象。諸如:公元前5世紀中期,普羅泰戈拉和高爾吉亞等所形成的辯士學派將研究的重點由自然轉移到人類本身。認為“人才是萬物之本”。他們都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真理。普羅泰戈拉認為是非善惡都是相對於人的感覺而言,而高爾吉亞卻認為所有的都是同樣的假,這是懷疑論的雛形。公元前6世紀末,以畢達哥拉斯為主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所主張的哲學與前述的觀點既相近又有不同。羅馬古代的歷史上記載畢達哥拉斯第一個稱自己為哲學家,或者說是愛智慧。他認為“一切都是數字”。其意思就是說一切事物的實質和結構都是它們所包含的數字關係所決定的。他稱平均、秩序和調和是宇宙的三大基調,並以音樂的調和說明宇宙的調和。他所在的學派將宇宙總結為十種性質相異的組合:有限與無限、奇與偶、少與多、左與右、男與女、靜與動、直與曲、光明與黑暗、善與惡、方與圓。至此之後,數學的本質及其地位,一直都是哲學的主要問題之一,數學不受觀察和實驗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而且是透過純粹的思想加以理解的。其中關於變與不變的關係的爭論,真實世界與直覺世界的差別,真理與意見的矛盾,導致產生了認識論的問題。古典希臘時期.在古典希臘時期西方哲學方法的關鍵特質被建立:依靠訴諸理性和論證,透過一種批判性的方法來接受或建立觀點。這包括蘇格拉底被稱為蘇格拉底反詰法或“反駁論證”方法的辯證法,他主要用其來檢驗例如善良和公平正義的關鍵道德概念。這種方法將一個問題分解成一系列的疑問,在對疑問的回答中逐步提取想要找到的答案,其極大影響可以從現在使用的科學方法中看出,在科學方法中假說是第一個階段。蘇格拉底沒有直接教過人,但之後的柏拉圖深受其影響。而其整個哲學思想兩大理論:其一,永遠不要做壞事;其二,一個內心真正善良且正義的人絕不會做相反之事。他認為真理有其客觀性,試圖推翻智者們以個人主觀感覺為真理的思想。然後提出德的概念,以作為人生行事的方向。對於道德是什麼的問題,蘇格拉底的回覆為“知識即道德。”對於知識是何物的問題,他回答說知識是透過理性而得的概念。蘇格拉底開創了認識論和倫理學,如此奠定了他的哲學地位。古典希臘時期的的哲學家中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後世的影響力最大,特別是柏拉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創始人。哲學家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評價柏拉圖:“歐洲哲學傳統最被普遍公認的特點,就是它包含了一系列對柏拉圖的註腳。我的意思不是懷疑學者們系統體系的思想是提取自柏拉圖的著作。我暗示的是那些他們散落的一般思想的財富。”換言之即使數千年後,人們依舊在試著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這也代表著人們依然為這些問題或是這些問題所延伸的更多問題而感到困惑。畢達哥拉斯的思想對柏拉圖產生了顯著的影響,並透過柏拉圖影響了整個西方哲學。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作為最早的古典希臘哲學家批判地引用了其它的一些“智者”,當時這些人在希臘被稱為“辯士”並在畢達哥拉斯之前相當普遍。從他們的批判看來,在他們的古典時代一個在更高尚地、純粹地“愛智慧”與那些更早更普遍的旅行教師——經常也透過自己的技藝來賺錢——之間的分水嶺之後被建立。希臘化時代.亞里士多德死後,整個哲學界陷入了獨立時期,稱為希臘化哲學時期。因為整個社會和政治陷入混亂。這段時期產生了斯多葛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以及懷疑主義派、新柏拉圖派和新畢達哥拉斯主義。這些學派的共同特點是倫理化。斯多葛學派主要是順應自然和自制。伊壁鳩魯學派則是把快樂作為生活的本質和善的標準。而新柏拉圖派和新畢達哥拉斯派都是帶有宗教主義的哲學,並逐漸產生融化基督教和希臘哲學於一體的理論,即為後來的基督教哲學。直到公元529年,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尼命令關閉雅典的柏拉圖學院。J.B.伯裡稱一些餘下的學院成員逃入了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古印度.印度哲學是指起源於印度次大陸的哲學思想,包括、佛教哲學、等,這些印度哲學具有一些共同且複雜的起源,都有有關佛法及業的主題,而且都希望達到個人的解放。這些哲學約在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幾世紀的時間成形。中世紀哲學.中世紀歐洲.中世紀哲學指的是西歐和中東在中世紀的哲學體系,其時間範圍沒有定論,大致上是從基督化的羅馬帝國時期至文藝復興時期。中世紀哲學被部分定義為對古典希臘和希臘化哲學的再發現和進一步發展,另一部分是需要解決神學問題並把亞伯拉罕諸教的教條同世俗知識一同整合並推廣。文藝復興人文學者們排斥中世紀時期,把它當作在希臘羅馬的古典時代與古典文化“復興”之間的一個“過渡”的野蠻時期。然而在中世紀這將近一千年中哲學在歐洲仍取得了長足地發展。認為"在強度、複雜度還有成就上,可以確信地說哲學在十三世紀的興盛能與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哲學的黃金時期媲美。"這個時代討論的問題有信仰和理智的關係,神的存在與統一,神學話題和形而上學,關於知識、宇宙和個人的問題。中世紀的哲學家包括基督教學者希波的奧古斯丁、波愛修斯、安瑟倫、、皮埃爾·阿伯拉爾、羅吉爾·培根、聖文德、托馬斯·阿奎那、鄧斯·司各脫、奧卡姆的威廉和讓·布里丹等;猶太哲學家邁蒙尼德和吉爾松尼德;還有穆斯林哲學家肯迪、法拉比、海什木、伊本·西那、安薩裡、伊本·巴哲、伊本·圖費勒、伊本·赫勒敦和伊本·魯世德等。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傳統一直到17世紀仍在活躍,例如弗朗西斯科·蘇亞雷斯和等人物。其中托馬斯主義之父阿奎那極大地影響了整個天主教歐洲,他特別強調理性和論證,是最先開始使用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和認識論的著作的新譯本的學者之一。他的工作明顯遠離了統治大部分早期經院哲學的新柏拉圖主義和奧古斯丁的思想。文藝復興.從文藝復興開始,人們的思想開始從清淨的僧院走出,來到喧囂的塵世。從而發展自然,也發展人類自身。從而形成人文主義和自然哲學兩股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的思潮。"文藝復興"是對中世紀到近代之間過渡時期的通稱,那時對古典重新學習幫助把哲學界的興趣從對邏輯學、形而上學和神學領域的鑽研轉移到包括道德、語言學和神秘主義的更加廣泛的研究。對經典和人文藝術例如歷史學和文學的研究在基督教世界學術界中享有前所未有的興趣,這個趨勢被稱為人文主義,它受到柏拉圖主義、希臘懷疑主義和羅馬斯多葛主義的影響。人文主義者的哲學興趣跟隨彼特拉克轉移到造物主與其美德上,替代了中世紀時對形而上學和邏輯學的興趣。那時對古典哲學的研究出現了兩種新方式。一方面對亞里士多德的研究因為的影響而產生了變化。阿威羅伊亞里士多德主義者和更正統的天主教亞里士多德主義者譬如艾爾伯圖斯·麥格努斯和托馬斯·阿奎那之間的分歧最終在文藝復興發展出一種“人文亞里斯多德哲學”,譬如伯多祿·蓬波納齊和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一些之前不為西歐所熟知的作品的重發現的幫助下,對柏拉圖和新柏拉圖主義的研究作為另一個選擇變得普遍起來。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柏拉圖主義者包括庫薩的尼古拉,還有之後的馬爾西利奧·費奇諾和若望·皮科·德拉·米蘭多拉。文藝復興也重新產生了對反亞里士多德的把自然看作一個有機的、活生生的整體而不取決於神學的理論的興趣,例如在庫薩的尼古拉、尼古拉·哥白尼、焦爾達諾·布魯諾、還有托馬索·康帕內拉的著作中。在自然哲學中這樣的運動與對神秘主義、魔法、赫爾墨斯主義還有占星學等興趣重燃相契合,它們被認為隱藏著收穫知識和掌控自然方法的大門。這些新的哲學運動伴隨著歐洲宗教和政治的劇變同時出現:宗教改革和封建制的衰落。雖然參與宗教改革的神學家們對哲學沒有直接的興趣,他們打破了神學和知識權威的傳統基礎。同時還伴隨著信仰主義和懷疑主義的復興,體現在伊拉斯謨,蒙泰涅和等思想家身上。同時,民族國家政治上逐步的中央集權的過程得到了世俗政治哲學的響應,如尼可羅·馬基亞維利、托馬斯·莫爾、伊拉斯謨、尤斯圖斯·利普修斯、讓·博丹和胡果·格老秀斯等的著作。東亞.先秦諸子之後的兩漢經學、魏晉玄學等都是中國哲學的一部份,自唐朝起佛教也開始對哲學產生重要影響;不過中世紀中國哲學最主要的部分是宋明理學的發展。宋明理學反對漢代後開始影響儒學的道教和佛教中的迷信和神秘的元素,是一股倡導更加理性和世俗化儒學的哲學運動。儘管理學遭到道教和佛教徒的批評,理學仍借鑑了它們兩個的部分術語和概念。然而和佛教和道教把形而上學看作心靈發展、宗教啟示的催化劑並且是不朽的不同,宋明理學把形而上學當作建立一個理性的倫理體系的指導。宋明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韓愈和李翱被視為宋代理學的先驅。宋代理學家周敦頤以道教形而上學理論為框架建立了他的倫理哲學體系,他被看作是宋明理學的創始人。在東亞的其他地方,日本哲學形成於本土的神道信仰和佛教、儒家以及另一些中國哲學和印度哲學學派混合發展。與日本類似,在中巫教的情緒化內容被混合到了從中國傳入的理學當中。近代哲學.主條目:近代哲學早期近代哲學.西方哲學史上的近代早期一般指17世紀和18世紀,其中18世紀常被稱為啟蒙時代。現代哲學不同於其前身,它和傳統權威例如教會、學院、亞里士多德的關係更加獨立,出現了對知識基礎和形而上學體系建設的新興趣;和擺脫了自然哲學的近代物理學的出現。從17世紀開始,近代哲學就以認識論為研究重點。由於經驗論的爭論,使物質與精神的關係作為認識論的首要問題突顯出來。當時其他的哲學焦點包括精神的天性和其與身體的關係,新的自然科學對諸如自由意志和神的傳統上屬於神學的話題的影響,和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的世俗基礎。這種潮流最早被鮮明地體現在弗蘭西斯·培根的被稱為用來擴充套件知識的新的、經驗主義的程式,並很快在笛卡兒的機械主義物理學和理性主義的形而上學中建立了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形式。培根運用歸納法,第一個提出思維的主體“人”應該主動干涉自然來為人服務。近現代政治哲學的鼻祖托馬斯·霍布斯最早將這套方法論系統地應用在政治哲學上,包括"社會契約"的近代理論。早期近代哲學的學術經典一般包括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洛克、貝克萊、休謨和康德。同時期的其他思想家也對哲學做出了貢獻,例如伽利略、皮埃爾·伽桑狄、布萊茲·帕斯卡、馬勒伯朗士、艾薩克·牛頓、克里斯蒂安·沃爾夫、孟德斯鳩、皮埃爾·貝爾、托馬斯·裡德、讓·勒朗·達朗貝爾和亞當·斯密,而讓-雅克·盧梭是反啟蒙運動的開創性人物。早期近代哲學的大致結束通常被確定為伊曼努爾·康德的試圖限定形而上學範圍、證明科學知識並用道德和自由來調和兩者的體系。理性主義者中勒內·笛卡兒認為物質世界是由數學關係組成的單一體系,他企圖將物理學轉化為數學。他在其著作中,對整個經院哲學以及在他那個時代流行的教育與哲學體系加以諷刺。其認為“我思故我在”是認識論的無可懷疑之出發點。笛卡爾是割裂精神和物質的二元論者,為了釐清二者關係,他堅定認為在上帝那裡,精神和物質是統一的。其理論被稱為笛卡爾主義。斯賓諾莎是笛卡爾之後,又一位著名的唯理論者。他的認識論、幾何學和機械觀都來自於笛卡爾。但他不認同笛卡爾的二元論,認為精神和物質不過是唯一實體的兩種屬性。萊布尼茨作為唯理論者堅定地維護笛卡爾的學說並反駁約翰·洛克的理論。與笛卡爾不同的是,他認為萬物的實體是“單子”,且互相沒有關係,而是由於“前定和諧”才共存一體,即存在於神之中。“前定和諧”調和了笛卡爾之二元論和斯賓諾莎之實體雙重性。洛克發展了經驗論,他不認同笛卡爾的“天賦觀念”,提出白板說,他強調人們從感覺中抽象出普遍的概念,認為感覺中的個別東西才是第一位的。不過他基本認同笛卡爾的二元論。貝克萊發展了洛克的哲學理論,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認為除了感知的主題和被感知的知覺之外,什麼也沒有。他非常不贊同物質的抽象概念,認為其既無客觀實在,也不能存在於人心。大衛·休謨的理論比貝克萊的更進一步,他不僅僅認為物質實體不存在,更認為精神實體不存在。只承認知覺的存在。他還以自己的不可知論和懷疑論認為不存在統一性和普遍性的東西,認定多樣性和個別性才是最高原理。經驗論與唯理論的爭論也包含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爭論。在18世紀時,法國的拉美特利公開宣佈唯物主義是唯一的,而百科全書的主編德尼·狄德羅也拒絕承認神的存在。另外伏爾泰,孟德斯鳩和其他百科全書派的學者都有涉及政治和倫理領域。他們都認為機械主義才是最終形式——物質是唯一的且處於永恆運動的,精神只是人腦的屬性。因此他們認為無機物與有機物不可逾越,人的思維是人感官的結果。不過他們仍然是經驗主義者,在因果性上,他們認為只有必然性才是唯一的,這就成為唯心主義的觀念。德國古典哲學.從18世紀中後期開始,直到19世紀初,哲學便進入了近代哲學的總結時期,這就是德國古典哲學時期。有兩條線索標誌著轉折的到來:一、思維與存在的關係更加明確;二、產生了系統辯證法。其代表人物有I.康德、J.G.費希特、F.W.謝林、G.W.F.黑格爾等。康德.康德給哲學帶來了三個標誌性的創造:他受到休謨的諸多影響,併為西方哲學帶來一次革命。他認為哲學的研究核心就是規定理性的任務。康德同意休謨的理論並認為,存在一些原則,使得心靈對經驗和認識加以組織,而證據皆可以在數學中找到。即是,包含在命題裡的要比包含在原是概念的定義要多得多。他使用稱之為批判哲學的先驗方法,來展現經驗的某些範疇和形式都必然地被預先存在於人們一切言談之中。憑藉著他的三部“批判性”的著作,為先驗方法作出相應的結構:他還為道德哲學奠定了新基礎,且他賦予了自由概念的新意義。因為其影響在現代依舊尚存,其理論被人們稱為康德主義。費希特和謝林.費希特本來承認斯賓諾莎的機械的因果決定論,但後來受到康德的影響,開始認為因果決定論只是表面,其實質為自我不是必然性的奴僕而是獨立自由的主體。就此,他建立了主觀的思維與客觀的存在之統一說。謝林是從費希特理論出發的,但深受斯賓諾莎和文學上浪漫主義的影響,創立了自己的學說。即他認為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維,客體和主體,表面相反,實則統一,是同一個“絕對”的不同發展階段,這個“絕對”即是萬事萬物的根源。他認為藝術才是最直觀的理性。黑格爾.黑格爾及其理論的出現將西方哲學的推上一個新高度,他創立了西方哲學史上最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並系統地闡述了辯證法。他的理論和學說對近現代哲學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並被稱為黑格爾主義。從黑格爾的思想體系中發展而成的多種哲學運動。其重點就是以歷史和邏輯為主,歷史方面,它從不同角度理解“凡是合理的就是現實的”;邏輯方面,它有發現其中所說的“真理即整體”。黑格爾認為哲學的重點是放棄分裂,達到統一。他把以前的時代說成是思維與存在、理想與現實分裂,自由與必然,個人與社會、無限與有限、統一性與多樣性分裂之時代。他從康德的“心靈的合理性以及在經驗中的積極作用”的概念出發,但反對康德的“超越經驗世界和‘物自身’的世界”,並認為心靈和世界一樣具有相同基礎理性結構。他所認為的普遍性不是脫離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內之普遍,即為具體普遍;他所認為的統一也非脫離矛盾、對立的抽象統一,而是包含它們在內的統一,即為對立統一。上述綜合在一起即是他的理論:最真實的無所不包的整體即是“絕對精神”,又是對立的統一。他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絕對精神”,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從邏輯、自然到精神,即是從思維到存在,再到兩者統一的過程,從而完成他的統一論。就此,社會和歷史的現象,便被賦予一種在哲學史上還是嶄新的顯赫地位。他還將倫理學劃歸到這個領域,從而在倫理學理論和對思想的理解中提出重要的路線。現代哲學.從19世紀中葉開始,西方哲學就進入現代哲學階段。因為在19世紀中期,歐洲的工業革命幾近完成。現代哲學,特別是19世紀中後期的哲學流派,有叔本華的意志主義,新康德主義,新黑格爾主義,馬克思主義。然而此時的哲學與後來的存在主義、現象學等在當代一般歸為「歐陸哲學」,與二十世紀以後著重嚴謹邏輯與語詞分析所發展出的「分析哲學」成為風格迥異的兩大西方哲學典範。20世紀的西方哲學上主流有兩條:一、由弗雷格、羅素創立的,並以維特根斯坦為主的分析哲學。它把哲學問題變成語言分析問題,由此產生了邏輯經驗主義或邏輯實證主義以及其他語言分析相關的哲學派系。二、由胡塞爾創立的現象學發展起來,以海德格爾為主的存在主義。它把哲學問題變成對個人生存狀態的反思,由此產生了解釋學。現代哲學主要包含以下幾種潮流。以黑格爾主義為主的潮流.歷程哲學:19世紀中期,黑格爾主義在中歐受到歡迎,並在此後也隱約出現在該地區。在英國和美國也具有影響力,不僅啟發了布拉德利、羅伊斯等人的觀念論哲學,還形成了一種哲學氣候。即形式有所修正,但是本質不變。比如懷特海的“歷程哲學”。主流馬克思主義:K.馬克思的著作本身不能說成是一種哲學,更不是一種哲學體系,但他的全部論述是對哲學,特別是對黑格爾體系中的唯心主義進行的激進批判。他認為哲學必須與現實取得聯絡。“哲學只是持續地解釋世界,而與當下關聯的則是改變世界。”但是儘管馬克思本人批判黑格爾的觀念論,但其思想卻深受黑格爾的特別是辨證論的影響。並將其基本本質作了自然主義的改造。這之後,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馬克思的哲學思想才在恩格斯、普列漢諾夫和列寧等人的闡釋和補充下,為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並形成新的世界觀。另外馬克思主義也指各種不同的社會主義運動,如由列寧所創立而被斯大林修改的蘇聯馬克思主義,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俄國革命以及後來建立的各種共產黨之教義。它的旁系包括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及其追隨者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其他第三世界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此外,比上述型別更為複雜的版本有阿爾都塞等人做出詳盡闡述。然而,在盧卡奇和布洛赫等人採用黑格爾學說,而非科學學說對馬克思思想重新詮釋,才使得馬克思主義在歐洲,後來在英美等地獲得新生。之後,新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理論受到弗洛伊德、存在主義、康德、社會科學以及黑格爾等思想的革新,已形成不同的發展方向。如霍克海默、阿多諾。以及與“法蘭克福學派”有聯絡的“批判會理論”等。後來,薩特和不少法國學者的“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以及科拉科夫斯基和等東歐哲學家提出的“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革新的黑格爾主義:20世紀開始,黑格爾主義的社會性方面在狄爾泰和一些德國學者重新發展。他們對其在研究人類社會和文化的生活與歷史的進路作出修正。在美國,詹姆士和杜威對黑格爾主義作出了相似的,在社會性傾向和自然主義特色的詳盡闡述。實用主義運動在英美影響甚大,在此將黑格爾的思想發揚為新的哲學運動。英國的維特根斯坦也轉變的思路,從之前的實證主義和新康德思想,轉而去研究語言、科學,及科學史、倫理學等。結構主義:在法國,因亞歷山大·科耶夫的影響,使得黑格爾主義對薩特等人形成衝擊,當他們研究馬克思主義時,這種衝擊更加明顯。則出現與克勞德·李維等相關聯的“結構主義”。還有福柯和德里達等法國“後結構主義”等思想。後古典現代哲學.分析哲學:後古典主義是種哲學觀,從培根,笛卡爾到休謨和康德,這股浪潮獲得科學的傾向,後來又獲得邏輯和語言的,逐漸形成一種基本的分析哲學。實證主義:19世紀上半葉英美,“蘇格蘭常識學派”很普及,後來英國摩爾的思想和20世紀初美國“新實在論者”都發展了它。孔德的實證主義在法國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在美國得到米爾格拉姆的發展,成為“實驗主義”,又形成科學性的實證主義。新康德主義:實證主義在德國由陸宰和不倫瑞克等人的發展下,形成“新康德主義”,並經由重新發現的休謨主義和黑格爾主義的影響,在英美等地也流行起來。邏輯實證主義:一種很注重邏輯的學說,在德摩根、布倫塔諾、邁農和弗雷格等人的努力下,取得了進展。羅素和摩爾發動了分析運動,由此形成分析哲學的雛形。又在維特根斯坦的研究下,將分析哲學進行了重新解釋,變成了語言分析問題,從而產生邏輯實證主義。語言哲學:二戰後,分析哲學更加分化,並形成多個不同的派系。但其本質相差無幾,都集中研究“分析”這一概念上來,後來有不少開始研究語言哲學這一分支。現象學:而胡塞爾將嚴謹的數學思想賦予哲學,使得笛卡爾主義進一步激進化,在海德格爾的影響下,便產生了現象學運動。唯物論:其中費爾巴哈作為德國古典哲學期間的一個唯物主義代表。他將黑格爾哲學稱謂精緻化和理性化的神學體系,他認為人是思維與存在統一的,思維不僅僅是人腦的表現也是人與人思維的表現。他的唯物論和實證主義以馬赫的學說達到頂點,並在英國流行。新托馬斯主義:而從公元1879年以來教宗利奧十三世頒發教義宣稱為“永遠的父親”之後。多瑪斯哲學在基督宗教和神學中的哲學教義再度得到肯定。而和雅克·馬裡頓發展了該學說並吸收了近代哲學的諸多優點,逐步形成新托馬斯主義。多種主義的第三潮流.科學哲學:在實證主義出現後的晚生的現代哲學流派,羅素等提倡的新型哲學,具有科學精神,注重的是可否被證明與是否合乎邏輯,減少提及一些像形而上學和主觀的問題,例如神或本體論終極的美等。意志主義:該潮流在費希特和謝林的學說下,又經過康德以及黑格爾的影響,終於由叔本華所注意到其中尚未被探索的領域——人類生命和一切生命基本特性的東西,即是“意志”。而尼采也有所謂的“權力意志”這種學說,一種關於生命與世界的與叔本華類似的詮釋。但,尼采對其進行徹底的改革,有“對所有價值重新作出評價”的論述。將其大膽的心理概括傳統從宗教、藝術到道德、社會,再到科學和認識本身。實用主義:因為達爾文發現的進化論,讓斯賓格勒發展為一個哲學表達,而柏格森為其發展提供促進作用。在一戰後,舍勒、普萊斯納和蓋倫等採用上述學說,開創了“哲學人類學”。上列觀點在桑塔亞那、杜威等人和懷特海的影響下,重新對黑格爾主義進行理解。由皮爾士和詹姆士等思想家開創了實用主義運動,對“人類行動、利益和目的作出實際考慮”。存在主義:而齊克果對人類生命詮釋的過程中比實用主義更激進,他透過“信仰跳躍”來獲得與上帝的關聯。海德格爾和雅斯培也對齊克果的“主體性”和實用主義進行研究。雅士培強調人類存在不可能被化解到只能以客觀角度加以瞭解的地步。海德格爾更進一步對“存在的意義”作了研究,他主要對人類存在的特性和結構做了奇特的分析。在薩特和加繆的發展下,使之流行並衍生出“存在主義”。薩特發展了海德格爾的理論,他認為人們在對“塑造人類自己”這個問題存在本質性的不確定。解釋學:研究存在主義的哲學家多采用現象學來解釋人類生命和人類條件的問題。而龐蒂使用存在主義和現象學對人類存在作研究。從齊克果以來的這些哲學家多注重以文學風格對哲學進行研究。從此,哲學、語言和文學三者關係更為緊密,如伽達默爾的“詮釋學哲學”和卡西爾的“符號形式的哲學”等,逐步形成解釋學。重要哲學流派.德國唯心主義.唯心主義的各種變體在18世紀晚期至20世紀早期的哲學界相當流行。康德主張的先驗唯心主義認為人們對事物的理解是有界限的,因為在客觀判斷條件下很多事情是辦不到的。他在1781年發行的作品《純粹理性批判》試圖調和18世紀兩大主要的哲學派別: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並且建立一個研究形而上學的新基礎。德國唯心主義最著名的作品是黑格爾於1807年出版的《精神現象學》。黑格爾承認自己的理念不是新的,不過他的目標是完成之前的哲學家們的不完整的體系。黑格爾認為哲學的重點是放棄分裂,達到統一。他把以前的時代說成是思維與存在、理想與現實分裂,自由與必然、個人與社會、無限與有限、統一性與多樣性分裂之時代。他從康德的“心靈的合理性以及在經驗中的積極作用”的概念出發,但反對康德的“超越經驗世界和‘物自身’的世界”,並認為心靈和世界一樣具有相同基礎理性結構。他所認為的普遍性不是脫離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內之普遍,即為具體普遍;他所認為的統一也非脫離矛盾、對立的抽象統一,而是包含它們在內的統一,即為對立統一。上述綜合在一起即是他的理論:最真實的無所不包的整體即是“絕對精神”,又是對立的統一。黑格爾認為需要經過三個階段來達到這個“絕對精神”,從邏輯、自然到精神,即是從思維到存在,再到兩者統一的過程,從而完成他的統一論。他還將倫理學劃歸到這個領域,從而在倫理學理論和對思想的理解中提出重要的路線。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核心的哲學體系。其認為實踐是檢驗哲學之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哲學應伴隨著社會、科學技術和文化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其主要思想體系在19世紀70年代主要由恩格斯創立,20世紀20年代在蘇聯形成完整體系——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個體系在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推動下得以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宣稱自己的理論體系具有科學性,認為哲學可以成為科學的一部分。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哲學還具有意識形態的性質。另外馬克思主義在政治上也指各種不同的共產主義運動,如由列寧所創立而被斯大林修改的蘇聯馬克思主義,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俄國革命以及後來建立的各種共產黨之教義。它的旁系包括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及其追隨者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等。實用主義.實用主義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的現代哲學派別,在20世紀的美國成為一種主流思潮。對法律、政治、教育、社會、宗教和藝術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實用主義也試圖在理性主義及經驗主義找出一條中間道路來,是「經驗主義思想方法與人類的比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適當的調和者。」現象學.現象學是由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在1900年提出的理論,強調對直接直觀和經驗感知的區分,認為哲學的主要任務是釐清二者之間的關聯,並且在直觀中獲得對本質的認識。現象學是對經驗結構與意識結構的哲學性研究。作為一個哲學運動,現象學於二十世紀早期由埃德蒙德·胡塞爾創立,之後被他在德國的哥廷根大學和慕尼黑大學中的一派追隨者發展壯大。在此之後現象學傳播到法國、美國以及其他地區,並遠超出了胡塞爾早期著作的語境。 其他主要哲學家包括海德格、莫里斯·梅洛-龐蒂 以及伊曼紐爾·列維納斯。存在主義.存在主義是一個哲學的非理性主義思潮,該術語被用在十九世紀晚期到二十世紀的一些哲學家的工作上,儘管他們的學說相差巨大,但他們都相信哲學思考開始於人類主體——而不僅僅是思維主體,而且包括行為、感知、人類個體。存在主義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在存在主義中,個體的出發點的特徵是被稱為“存在的態度”,或一種面對顯然是一個無意義的或荒謬的世界的迷失和混亂的感覺。很多存在主義者還認為傳統的體系和哲學學術無論是內容和風格都過於抽象並遠離人類經驗。19世紀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和尼采被看作存在主義的先驅,儘管他們沒有使用這個術語。然而他們的影響延伸出了存在主義思想。克爾凱郭爾著作主要針對的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他認為其忽視或排除了人類的內在主觀生命。相反克爾凱郭爾認為"真理是主觀的",主張對一個現實的人類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處理個人與存在內在關係的問題。克爾凱郭爾作為一個基督徒相信宗教信仰的真相是一個主觀問題,而且人應該用熱情去深思這個問題。理論.分支和交叉學科.腳註.擴充套件閱讀.入門.專題介紹.選集.參考著作.
2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1
文學
文學,在狹義上,是一種語言藝術,亦即使用語言文字為手段,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社會生活、表達主觀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文學不僅強調傳達思想觀念,更強調傳達方式的獨特性,且講究辭章的美感。文學,在廣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或用文字寫作來傳達思想、表達情感、發揮想像的所有著作,此時又稱文學作品。文學寫作則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在現代,則通常將文學分為韻文、散文、劇本、小說四大類別,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這個概念,又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路文學。英語 literature,它的拉丁詞根是 "literatura"/"litteratura"進行分類。但,英語 literature 有另外的含義:須視語境而定。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瞭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讓社會有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名稱.西歐literature的狹義,其中文或日語的對譯「文學」始於1908年顏惠慶主編的《英華大辭典》。《英華大辭典》的literature詞條有4條釋義,明定了以「文學」對譯第3義「除哲理及科學外,凡神靈思想為其資料,離奇變幻為其形式,或實記或杜撰者,皆文學也」。而西歐literature的廣義以「文學」對譯,則始於1866年派駐香港的德國傳教士羅存德著的英語-粵語-官話三語字典《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羅存德在literature詞條給了2個義項7個解釋「文,文學,文字,字墨;ancient literature,古文,今文」。文學史.文學的歷史和文明發展有密切的關係。若將文學定義為用文字記錄的作品,最早的古代文學作品一般認為是古埃及文學及。古埃及文學中主要的文類,但詩歌的韻律不明。最早已知的文學作品是公元前2700年一篇由蘇美人創作的《吉爾伽美什史詩》,當中描述英雄主義、友誼、損失及追逐永生。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特色的文學。古代的文學中有許多有關世界起源及習俗起源內容,也有一些其中有道德及靈性意涵的神話。鐵器時代的荷馬史詩及以較晚一些的有較多有關作者的資訊,而許多的神話則是用口頭傳播的方式流傳下來。各種文學都可以視為是文字的紀錄,文學本身可能是寫實或是虛構,但都可以描繪出一些事實,例如主角的動作及言語、作者的寫作風格,以及文字後的含義等。這些情節不只是娛樂性的,其中也包括了經濟、心理、科學、宗教、政治、文化及社學的相關資訊。在學習歷史時,研究及分析當時的文學也是重要的一部份。研究過去的文學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時,其社會和社會規範的演變,甚至於也可助於瞭解現今的文學,因為其中常常引用古希臘神話、宗教典籍及相關資料。人們不止可以從各主題相關的文學中看到該主題隨著歷史的演進,甚至連科幻小說中都可看到類似的內容。作者常常在其作品中加入一些歷史的內容,例如拜倫勳爵在《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Canto I》中藉由主角Childe Harold提到西班牙文及法文,也提到作者的一些想法。藉由文學人們可以繼續的發現有關歷史的新資訊,這個從各個學科領域都有和文學相關的子領域可以看出。當人們將資訊用文字的方式紀錄下來,就比較容易從這一代流傳到下一代,留下來的資訊會越來越多。從這些資料,人們可以研究文學、提昇想法、擴充套件知識、也可以開始像醫學或是貿易等專業領域的研究。而隨著現代人們學習內容的增加及拓展,文學也會有一些不同,成為以後人們研究的基礎。許多古文明都有其對哲學或是相關觀點的文學,像是古中國、古印度、波斯及希臘羅馬古典時代的作品。許多古代的作品,就算是敘事的形式,都還是有道德或是教誨上的目的,像梵語的《五卷書》或是奧維德的《變形記》,後來戲劇及諷刺作品的受眾也變多,因此也開始有類似性質的文學創作。抒情詩常常是貴族圈的特性產物,特別在東亞,許多歌曲被貴族收集,成為詩歌。浪漫主義的異常特質在中世紀綻放。同時,理性時代造就了民族主義史詩與哲學短文。浪漫主義強調通俗的文學及情感的投入,慢慢被尋求真實的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文學所取代。到了20世紀,象徵主義抬頭,探索角色的描述和發展。中文文學史.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文學與史學和神話並無明顯的界限,最早的文學是對歷史和神話的記錄。但純粹的文學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例如《詩經》。中國古代的文學主要著重在哲學、史學史、軍事學、農業及韻文。中國發明瞭造紙術及雕版印刷,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中國的許多哲學思想是起源自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道家、墨家及法家,而軍事學書籍也是在春秋戰國時開始出現。中國歷史文學則從尚書、春秋、戰國策、史記等一直延續下來,而且有很詳細的資料記錄。中國的文學成就最大的是詩歌,從《離騷》到唐代律詩,詩歌一直對中國文壇有著巨大的影響。後來詩、詞、曲、小說等文學形式分別在唐、宋、元、明清達到高峰。民國時期由胡適和陳獨秀推動的新文學運動,認為作品不應只講求形式,應注重內容的充實、表達及情感,也推動白話文學。民國時期,武俠小說風靡海內外,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通俗小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在文化大革命後,出現相關的反思文學及傷痕文學,也有一批白話文詩人進行大量創作,也取代古詩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詩歌作品。後來網路文學興起,成為受歡迎的商業作品。中華民國在撤退臺灣後,在50及60年代出現了以四大抗戰小說為代表的戰鬥文藝小說,都是以抗戰時期為背景,後來又有反共文學的出現,而60年代開始,以瓊瑤為代表的言情小說也開始流行。70年代起逐漸開始有對於臺灣社會研究的新現代文學,以及強調鄉土的鄉土寫實文學,1990年後也開始了網路文學的興起。文學體裁.中國古典文學分為詩和文,文又分為韻文和散文,中國的抒情詩和文言文最早而比較發達。文學一般分為小說、散文、詩歌、劇本,並稱為四大文學體裁;詩歌.散文.劇本.劇本是另一種古老的文學形式,主要透過不同角色之間的對話來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劇本可以用於舞臺的表演,也可以閱讀。像元曲、京劇、崑劇都屬於這個部份。西方的戲劇許多都伴隨著音樂和舞蹈,例如歌劇及音樂劇,古希臘戲劇是目前已知最早期的西方戲劇,有悲劇、喜劇、悲喜劇等。小說.文學獎項.有許多的文學獎,頒發給優秀的作家,表揚其文學的成就。因為文學的範圍很廣,許多文學獎項會依風格、文學型別、語言、國籍及其他特性再做分類。諾貝爾文學獎是依諾貝爾在1895年的遺囑所成立的獎項,是諾貝爾獎中的一項,一般是因為作者的整體作品而獲獎,而非著重特定的作品。其他不分國籍的獎項有: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布克國際獎及卡夫卡獎。文學技巧.是文學創作者應用在文學中,製造特別效果的方式。文學技巧的範圍很廣,包括作品是否要用第一人稱或是其他人稱、用傳統的線性敘事或是、或是文類選擇都包括在內。這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一些熟悉的結構及架構,例如傳統犯罪小說,不過有些作者會特別選擇一些文學技巧來讓讀者有意外的感受。文學技巧的使用也可能會產生新的文類,就像塞繆爾·理查森寫的早期現代小說《帕梅拉》一様。《帕梅拉》是用許多的信件組成,稱為「書信體技巧」。因此《帕梅拉》讓大家再次注意到,一個以往曾出現,但沒有這麼受注意的文類。文學技巧和文學手段不同,有點類似軍事戰略和軍事戰術之間的關係。文學手段是在敘述中用的特殊結構,像是隱喻、明喻、省略、敘事及託寓等,甚至單純的諧音都可以作為文學手段。也可以視為是文學手段,例如意識流敘事。文學批評是指文學批評者對其他人作品的評論和評估,有時也會用來改進及提昇文學作品。也可以對作者帶來類似的作用。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文學批評,背後會有其理論基礎,不同種類的文學批評可以評論文學作品的各個部份或是各個層面。
2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2
歷史
歷史,指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廣義的歷史,泛指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包括自然史和社會史:380。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絡。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世界歷史、中國歷史等等。通常僅指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它是史學研究之物件;一般説來,關於歷史的記述和闡釋,也稱為歷史:380。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詞源.“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來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是一人執“中”之象。近人金靜庵說:“保藏之檔案謂之中,持中之人謂之史。一指書言,一指人言。”,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研究史的學問,稱史學。“歷史”一詞出現較晚,在《三國志》裴松之注中,首次提到歷史二字。《南齊書》中也提到這個名詞,是歷代史書之意。明代嘉靖年間李廷機與葉向高編輯《歷史大方通鑑》,是中國第一本以歷史二字為名的書,袁了凡為此書寫的〈歷史綱鑑補引〉,解釋歷史是指諸史,也就是歷代史書之意。1895年,禮部侍郎于式枚在奏章中,提到歷史這個名詞,將它作為歷史事件之意。1896年,皮錫瑞《經學歷史》出版,其中的歷史二字,也明確將它定位為歷史事件之意。因此,在1890年代前後,歷史這個名詞在中國開始被明確當作歷史事件來使用。明治維新後,日本學者為翻譯,譯為歷史二字,使其成為對應詞。1870年代成為流行用語。1902年,光緒皇帝接受吏部尚書張百熙建議,頒佈〈欽定學堂章程〉,其中尋常小學課目中,有史學、輿地二項。張百熙派吳汝綸赴日本考察教育後,1903年,負責教育改革的張百熙、張之洞、榮慶向皇帝建議重訂學堂章程。在重訂章程後,尋常小學依日本語改稱初等小學,而史學、輿地二科,則改稱歷史、地理。之後,歷史這個名詞在中國流行。在歐美,多數語言的“歷史”一詞源出自一書以此為名。含義.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種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樑,合併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透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侷限於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蹟,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範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這三種分類經常會有重疊,比如“阿根廷的勞工運動的演變,1930-1945”。儘管歷史研究傾向於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就是研究過去人類的所有事情,甚至於現在更興起了一門所謂的廣義歷史。過去研究歷史都是為了應用或者理論的目的,而現在還多了一條:那就是對人類過往的好奇。描述.歷史學家在自己的時代背景下寫作,並考慮當前如何解釋過去的主流思想,有時是為自己的社會提供經驗而寫作。用貝內德託·克羅齊的話來說,“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透過敘述和分析與人類有關的過去事件,透過形成“過去的真實話語”來促進歷史發展。歷史的現代相關學科致力於這種論述的制度化生產。所有以某種真實形式記憶和儲存的事件均構成歷史記錄。歷史論述的任務是找出最有用的資料以便對過去作出準確的說明。因此,歷史學家檔案的構成是透過使某些文字和文件無效使用,而限制了更為普遍的檔案。歷史學家的作用之一就是巧妙、客觀地利用過去的大量資料,這些資料通常都是在檔案中找到的。創造敘事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沉默,因為歷史學家會記住或強調過去的不同事件。歷史研究有時被歸為人文的一部分,有時被歸為社會科學的一部分。它也可以被看作是這兩個領域之間的橋樑,結合了兩者的方法論。一些個人歷史學家強烈支援其中一種分類。在20世紀,法國曆史學家 費爾南·布羅代爾透過使用經濟學,人類學和地理學等外部學科,使歷史學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傳統上,歷史學家以書面形式或透過口述傳統記錄過去的事件,並試圖透過研究書面檔案和口頭陳述來回答歷史問題。從一開始,歷史學家就已經使用了諸如紀念碑,題詞和圖片之類的資料。但寫作是區分歷史和過去的標誌。考古學是一門特別有助於處理埋藏的遺址和物體的學科,這些遺址和物體一旦出土,將有助於歷史的研究。 但是考古學很少獨立存在。它使用敘事來補充其發現。但是,考古學是由一系列獨立於歷史的方法論和途徑構成的。也就是說,考古學並不是在文字資料中“填補空白”。事實上,“歷史考古學”是考古學的一個特定分支,經常將其結論與當代料相比較。例如,,美國曆史的挖掘者和口譯員,已經試圖理解文字檔案與材料記錄之間的矛盾,儘管目前書面檔案中固有“自由”意識形態,但透過研究整個歷史環境,證明了奴隸的擁有和財富的不平等現象仍然存在。歷史的組織方式有多種,包括按時間順序,文化,按地區和按主題排列。 這些劃分不是相互排斥的,並且經常存在重要的交叉點。儘管現代趨勢已趨向於專業化,但歷史學家可能會同時關注非常具體和非常普遍的問題。被稱為大歷史的領域抵制這種專業化,並尋找普遍的模式或趨勢。 歷史的研究通常是出於某些實際或理論,但也可能出於簡單的求知慾而進行研究。歷史和史前.世界歷史是世界各地人類過去經驗的總和,而且這些經驗主要是透過文字的方式儲存下來。相對而言,史前是指一地區已有人類產生,但還沒有出現文字的時代。藉由研究當時的繪畫、素描、雕刻或其他工件,可以在沒有文字記錄的情形下得到一些當時的資訊。自從二十世紀起,研究者開始重視史前的研究,以免歷史研究隱性的排除一些特定的文明,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前哥倫布時期的美洲。在西方的歷史學家不成比例的專注在西方世界的研究。1961年時,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霍列特·卡爾認為:當歷史和史前的分界線交叉時,人們不再只活在現在,也對其過去和未來產生了興趣。歷史開始於對傳統的傳承,而傳統代表著將過去的習慣及經驗教訓帶到未來。過去的歷史是因為為了要造福子孫後代而開始儲存。此定義下的歷史,也包括一些當時沒有文字記錄,但對歷史有強烈興趣的民族,像在和歐洲人接觸之前的澳大利亞原住民及紐西蘭的毛利人,雖沒有文字記錄,但用口傳歷史的方式將歷史傳給下一代。歷史學.以歷史為認識物件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歷史學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關於歷史學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討,在西方屬於歷史哲學的範疇,歷史哲學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歷史學從單純的歷史紀錄發展成為對歷史的解釋和對歷史規律的探求階段。一開始,歷史哲學僅僅關心如何改進歷史研究的方法,但認為被研究和記錄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在新康德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的影響下,人們對自身的認識過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學家開始重新定義歷史學。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提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認為往事只有在當代人生活中發揮作用才成為歷史,否則是“死的歷史”,即編年史。因此,同樣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會被不斷的改寫。英國哲學家柯林武德又進一步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即歷史是歷史學家思想的反映,不僅因時代而異,也因人而異。而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則是歷史學家主觀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由於人主觀的侷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歷史編撰學.歷史編撰學。第三,它可以指代產生歷史的原因:歷史哲學。作為對過去描述的元分析,第三個概念可以與前兩個概念相關,因為該分析通常集中在敘述、解釋世界觀和證據的使用或其他歷史學家的陳述方法。專業的歷史學家們還爭論著是否可以將歷史作為一個連貫的敘述或一系列相互競爭的敘述來教授的問題。史學方法.史學方法是歷史學家進行研究和書寫歷史的技術和指南。其中,第一手資料和其他證據是不可或缺的。哈利卡那索斯的希羅多德。在他的歷史方法中,修昔底德強調年代學、名義上中立的觀點、以及人類世界是人類行動的結果。 希臘歷史學家也認為歷史是週期性的。希波的奧古斯丁在中世紀初期對基督教和西方思想產生了影響。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通常透過神聖或宗教觀點來研究歷史。1800年左右,德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黑格爾在歷史研究中引入了哲學和更世俗的方法。在1377年的著作《歷史緒論》序言中,阿拉伯歷史學家和早期社會學家伊本·赫勒敦指出了歷史學家經常犯下的七個錯誤。在他的這段批評中,他認為過去是陌生的,需要解釋。伊本·哈爾敦的獨創性在於聲稱另一個時代的文化差異必須支配對相關歷史材料的評價,區分可能嘗試進行評估的原則。最後,除了理性原則之外,還需要經驗,以便評估過去的文化。伊本·哈爾敦經常批評“懶惰的迷信和不加批判地接受歷史資料”。結果,他將科學方法引入了歷史研究,並且經常將其稱為他的“新科學”。他的歷史方法也為觀察國家、傳播、宣傳和系統性偏見在歷史上的作用奠定了基礎,因此他被認為是“史學之父” 或“歷史哲學之父”。在西方,歷史學家在17和18世紀發展了現代史學方法,尤其是在法國和德國。1851年,赫伯特·斯賓塞總結了這些方法:從我們歷史遺蹟的連續層級中,他們勤奮地收集所有色彩鮮豔的碎片,像孩子們一樣,在他們閃閃發光的採集物上撲向所有奇特、閃閃發光和使人輕笑的事物;同時,在這種毫無價值的殘骸中繁衍的智慧之脈被完全忽略了。貪婪地堆積著大量的垃圾,而那些本應被挖出並可能被熔鍊成黃金真相的富礦卻被遺棄和未謀求。斯賓塞所說的“富礦”是指科學的歷史理論。 同時,亨利·巴克爾表達了歷史成為科學那一天的夢想:關於自然,已經解釋了其顯然是最不規則和反覆無常的事件,並證明這些事件符合某些固定和普遍的法律。這樣做是因為有能力的人,最重要的是有耐心、不懈思索的人已經研究了這些事件,以期發現事件的規律性,如果對人類事件進行類似的處理,我們完全有權期望得到類似的結果。與巴克爾的夢想相反,對方法影響最大的19世紀曆史學家在德國成為利奧波德·馮·蘭克。 他將歷史限制為“真正發生的事情”,從而使該領域遠離科學。對於蘭克,應仔細收集歷史資料,進行客觀檢查並結合嚴格的要求。但是,這些程式“僅僅是科學的前提和前提。科學的核心是尋找被檢查資料的順序和規律性,並制定關於它們的概括或定律。”正如像蘭克這樣的歷史學家以及許多追隨他的追隨者追求“不”,歷史不是科學。 因此,如果歷史學家告訴我們,鑑於他實踐手工藝的方式,就不能認為這是一門科學,我們必須信服他。如果他沒有在做科學,那麼,無論他在做什麼,他都不會在“做”科學。因此,傳統的歷史學家不是科學家,按照慣例,歷史也不是科學。在20世紀,學術歷史學家較少關注史詩般的民族主義敘事,而這些敘事往往傾向於美化國家或偉人理論,對社會和知識力量進行更為客觀和複雜的分析。 20世紀曆史方法論的一個主要趨勢是趨向於將歷史更多地視為一種社會科學而不是一種藝術,傳統上就是這樣。 作為社會科學的歷史學的主要倡導者是各種各樣的學者,其中包括費爾南·布勞岱爾、埃馬紐埃爾·勒魯瓦·拉迪裡、漢斯-烏爾裡希·韋勒、羅伯特·福格爾、呂西安·費夫爾、勞倫斯·斯通。 作為社會科學的許多歷史倡導者因其跨學科的方法而受到關注。布勞德爾將歷史與地理相結合,布萊克爾將歷史與政治學相結合,福格爾將歷史與經濟學相結合,將同性戀歷史與心理學相結合,將觸發歷史與考古學相結合,而韋勒,布洛赫,菲舍爾,斯通,弗弗爾和勒羅伊·拉杜裡則以不同的方式將歷史與社會學融合在一起,將地理,人類學和經濟學也一起融合。然而,這些多學科方法未能產生歷史理論。迄今為止,只有一個歷史理論來自於專業的歷史學家。 我們有其他領域的專家撰寫。 最近,數字史學領域開始研究使用計算機技術對歷史資料提出新問題併產生數字獎學金的方法。一些反對把歷史當作社會科學的歷史學家,如休·特雷弗-羅珀、約翰·盧卡奇、唐納德·克萊頓、格特魯德·希梅爾法布和格哈德·裡特,認為歷史學家工作的關鍵是想象的力量,因此主張將歷史理解為一門藝術。與年鑑學派相關的法國曆史學家介紹了定量歷史,使用原始資料來跟蹤典型個體的生活,並且在文化史的建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Martin Broszat,Ian Kershaw和Detlev Peukert等學者試圖研究20世紀德國,特別是納粹德國時期。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例如埃裡克·霍布斯鮑姆、愛德華·帕爾默·湯普森、、Herbert Aptheker、和克里斯托弗·希爾試圖驗證馬克思的理論是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分析歷史。為了回應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的解釋,諸如FrançoisFuret,Richard Pipes,Roland Mousnier,和羅伯特·康奎斯特提供了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解釋。女權主義者歷史學家,例如Joan Wallach Scott,Natalie Zemon Davis,Sheila Rowbotham,Elizabeth Fox-Genovese和Lynn Hunt都認為,研究過去女性的經驗很重要。近年來,後現代主義者質疑歷史的有效性和歷史研究的必要性,因為所有歷史都基於對個人解釋。Richard J. Evans在1997年的著作《捍衛歷史》中捍衛了歷史的價值。 後現代主義批評的另一種歷史辯護是澳大利亞歷史學家Keith Windschuttle 1994年出版的《歷史的殺戮》。今天,大多數歷史學家開始在物理或數字平臺上的檔案中進行研究。他們經常提出一個論點,並用他們的研究來支援它。 提出歷史是一個爭論,這創造了進行變革的可能性。諸如Google之類的數字資訊公司,引發了有關網路審查在資訊訪問中的作用的爭議。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認為,社會從根本上是由任何給定時間的“物質條件”決定的——換句話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為了滿足基本的需要,例如吃飯、穿衣、住房,以及維繫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庭。總體而言,馬克思和恩格斯聲稱已經確定了西歐這些物質條件發展的五個連續階段。馬克思主義史學曾經是蘇聯的正統思想,但自從1991年蘇聯的共產主義垮臺以來,米哈伊爾·科羅姆說,其已經衰退到了學術領域。歷史產生中的潛在缺陷.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歷史的產生是有偏見的,因為歷史上的事件和已知事實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解釋。認為,歷史透過沉默本身的實踐與政治聯絡在一起。 “關於歷史與政治之間聯絡的第二個共同觀點是,歷史學家經常受政治影響。”的說法,歷史過程植根於檔案中,因此沉默或被遺忘的歷史部分可能是敘事策略中有意組成的部分,它決定了如何記住歷史領域。歷史遺漏可以多種方式發生,並且可以對歷史記錄產生深遠的影響。資訊也可以有意排除或意外遺漏。歷史學家創造了多個術語來描述省略歷史資訊的行為,包括:“沉默”,“選擇性記憶”,和“擦除”。  二十世紀的歷史學家將她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涉及婦女及其成就的歷史遺漏上,她解釋了這些遺漏對少數民族的負面影響。環境歷史學家威廉·克羅農提出了三種方法來消除偏見並確保真實準確的敘述:敘述不得與已知事實相牴觸,它們必須具有生態意義,發表的著作必須經過學術界和其他歷史學家的審查才能確保問責制。史學史.中國是世界上書載歷史的傳承最完備的國家,其對歷史的記錄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精確詳細。中國歷史自傳說中的黃帝以來已經有4千多年,而自西周共和時代。魁奈說:“歷史學是中國人一直以其無與匹倫的熱情予以研習的一門學問。沒有什麼國家如此審慎地撰寫自己的編年史,也沒有什麼國家這樣悉心地儲存自己的歷史典籍。”原始社會中人類沒有文字,只能透過諸如結繩記事和口傳等方法作記錄,一些歷史的痕跡透過“傳說”儲存了下來,例如中國上古傳說“黃帝戰蚩尤”、“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國家出現後,則開始有掌管祭祀的“巫”,他們同時兼任記錄時事、起草公文和掌管文書等相關職能,可以說是最早的史官。之後隨著國家職能的不斷演進與發展,出現了職能獨立的史官,專門記錄歷史事件,掌管典籍。在這個時期,中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史書《尚書》,內容是歷代政治檔案彙編,並無特定的歷史記錄體裁。從西周共和元年等重視人類社會活動,從而使歷史基本擺脫了神學和宗教的影響。西漢時司馬遷撰寫了《史記》,建立了紀傳體的歷史記錄體裁,《史記》的規模在當時世界範圍內是空前的。之後東漢班固著《漢書》,延續發展了《史記》的體例,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這兩部歷史著作,奠定了中國古典史學的基礎,後來的歷史學家沿用《史記》和《漢書》的體裁,將各個朝代的歷史彙編成書,組成了“二十四史”。除斷代史之外,唐宋期間中國還出現了通史,如唐末杜佑的《通典》,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其中《資治通鑑》是敘事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編年體通史,是中國史學史上的奇葩。西方的歷史學開始於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中記錄了前218年至前146年73年間羅馬帝國周圍地中海沿岸各國、各民族的歷史,是第一部“世界”通史。歷史哲學.歷史哲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主要考慮人類歷史的最終意義。更進一步的,它考慮人類歷史的可能的目的論的結局。換句話說,它追問人類歷史的過程中是否存在著一個設計,目的,指導原則或是定局。
2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5
計算機科學
計算機科學設計、部署計算機和計算機系統通常被認為是非計算機科學學科的領域。例如,研究計算機硬體被看作是計算機工程的一部分,而對於商業計算機系統的研究和部署被稱為資訊科技或者資訊系統。然而,現如今也越來越多地融合了各類計算機相關學科的思想。計算機科學研究也經常與其它學科交叉,比如數學、工程學、認知科學和經濟學等。計算機科學被認為比其它科學學科與數學的聯絡更加密切,一些觀察者說計算就是一門數學科學。 早期計算機科學受數學研究成果的影響很大,如庫爾特·哥德爾、艾倫·圖靈、,阿隆佐·邱奇等數學家的研究,這兩個領域在某些學科,例如數理邏輯、範疇論、域理論和代數,也不斷有有益的思想交流。歷史.早期計算機科學建立的基礎得追溯到最近電子計算機的發明。那些計算固定數值任務的機器,比如算盤,自古希臘時期即已存在,而用於加快計算的演算法更是在算盤等古老的計算儀器發明之前就已被廣泛使用。Wilhelm Schickard在1623年設計了世界上第一臺機械計算器,但沒有完成它的建造。布萊茲·帕斯卡在1642年設計並且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可以工作的機械計算器Pascaline。1673年,萊布尼茲開始了的建造工作並於1694年竣工,他也因為記錄了二進位制系統而被認為是第一個計算機科學家和資訊理論家。埃達·洛夫萊斯協助查爾斯·巴貝奇在維多利亞時代設計了差分機。1900年左右,打孔機問世。然而以上這些機器都侷限在只能完成單個任務,或者充其量是所有可能任務的子集。到了20世紀40年代,隨著更新更強大的計算機器(如ABC計算機、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被髮明,術語“計算機”開始用於指代那些機器而不是它們的祖先。計算機的概念變得更加清晰,它不僅僅用於數學運算,總的來說計算機科學的領域也擴充套件到了對於計算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早期,計算機科學開始被確立為不同種類的學術學科。 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科學學位點由普渡大學在1962年設立。隨著實用計算機的出現,很多計算的應用都以它們自己的方式逐漸轉變成了研究的不同領域。雖然最初很多人並不相信計算機可能成為科學研究的領域,但是隨後的50年裡也逐漸被學術界認可。IBM公司是那段時期計算機科學革命的參與者之一。在那段探索時期,IBM釋出的IBM 704以及之後的IBM 709計算機被廣泛使用。“不過,使用IBM電腦工作仍然是一件很沮喪的事情。如果你弄錯了一條指令中的一個字母,程式將會崩潰,而你也得從頭再來。”20世紀50年代後期,計算機科學學科還在發展階段,這種問題在當時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計算機科學技術在可用性和有效性上都有顯著提升。現代社會見證了計算機從僅僅由專業人士使用到被廣大使用者接受的重大轉變。最初,計算機非常昂貴,要有效利用它們,某種程度上必須得由專業的計算機操作員來完成。然而,隨著計算機變得普及和低廉,已經幾乎不需要專人的協助,雖然某些時候援助依舊存在。主要成就.雖然計算機科學被認定為一門正規學科的歷史很短暫,但它對科學和社會做出了許多根本性的貢獻ー事實上,計算機科學與電子學一樣,是資訊時代的奠基科學,也是資訊革命的驅動力,被視為繼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技術進步的第三次重大飛躍。這些貢獻包括:哲學.提出計算機科學可以分成三個領域:數學、工程學、科學。Amnon H. Eden提議了三種正規化應用於計算機科學的各個領域:計算機科學的領域.作為一個學科,計算機科學涵蓋了從演算法的理論研究和計算的極限,到如何透過硬體和軟體實現計算系統。 CSAB的代表組成,確立了計算機科學學科的4個主要領域:"計算理論","演算法與資料結構","程式設計方法與程式語言",以及"計算機組成與架構"。CSAB還確立了其它一些重要領域,如軟體工程,人工智慧,計算機網路與通訊,資料庫系統,平行計算,分散式計算,人機互動,計算機圖形學,作業系統,以及數值和符號計算。理論電腦科學.廣義的理論計算機科學包括經典的計算理論和其它專注於更抽象、邏輯與數學方面的計算。資料結構和演算法.演算法指定義良好的計算過程,它取一個或一組值作為輸入,經過一系列定義好的計算過程,得到一個或一組輸出。演算法是計算機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許多其他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基礎。演算法主要包括資料結構、計算幾何、圖論等。除此之外,演算法還包括許多雜項,如模式匹配、部分數論等。計算理論.按照Peter J. Denning的說法,計算機科學的最根本問題是“什麼能夠被有效地自動化?”計算理論的研究就是專注於回答這個根本問題,關於什麼能夠被計算,去實施這些計算又需要用到多少資源。為了試圖回答第一個問題,遞迴論檢驗在多種理論計算模型中哪個計算問題是可解的。而計算複雜性理論則被用於回答第二個問題,研究解決一個不同目的的計算問題的時間與空間消耗。著名的“P=NP?”問題,千禧年大獎難題之一,是計算理論的一個。資訊理論與編碼理論.資訊理論與資訊量化相關,由克勞德·夏農建立,用於尋找訊號處理操作的根本極限,比如壓縮資料和可靠的資料儲存與通訊。編碼理論是對編碼以及它們適用的特定應用性質的研究。編碼被用於資料壓縮,密碼學,前向糾錯,近期也被用於網路編碼。研究編碼的目的在於設計更高效、可靠的資料傳輸方法。程式語言和編譯器.程式語言理論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主要處理程式語言的設計、實現、分析、描述和分類,以及它們的個體特性。它屬於計算機科學學科,既受影響於也影響著數學、軟體工程和語言學。它是公認的計算機科學分支,同時也是活躍的研究領域,研究成果被髮表在眾多學術期刊,計算機科學以及工程出版物。形式化方法.形式化方法是一種特別的基於數學的技術,用於軟體和硬體系統的形式規範、開發以及驗證。在軟體和硬體設計方面,形式化方法的使用動機,如同其它工程學科,是透過適當的數學分析便有助於設計的可靠性和健壯性的期望。但是,使用形式化方法會帶來很高的成本,意味著它們通常只用於高可靠性系統,這種系統中安全或保安是最重要的。對於形式化方法的最佳形容是各種理論計算機科學基礎種類的應用,特別是計算機邏輯演算,形式語言,自動機理論和形式語義學,此外還有型別系統、代數資料型別,以及軟體和硬體規範和驗證中的一些問題。計算機系統.計算機體系結構與計算機工程.計算機系統結構,或者數字計算機組織,是一個計算機系統的概念設計和根本運作結構。它主要側重於CPU的內部執行和記憶體訪問地址。這個領域經常涉及計算機工程和電子工程學科,選擇和互連硬體元件以創造滿足功能、效能和成本目標的計算機。作業系統.作業系統是管理電腦硬體與軟體資源的電腦程式,同時也是電腦系統的核心與基石。作業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記憶體、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裝置、操作網路與管理檔案系統等基本事務。作業系統也提供一個讓使用者與各電腦裝置互動的操作介面。併發、並行與分散式系統.併發性是系統的一種性質,這類系統可以同時執行多個可能互相互動的計算。一些數學模型,如Petri網、程序演算和PRAM模型,被建立以用於通用併發計算。分散式系統將併發性的思想擴充套件到了多臺由網路連線的計算機。同一分散式系統中的計算機擁有自己的私有記憶體,它們之間經常交換資訊以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是管理遍及全球的計算機連線成的網路的計算機科學分支。計算機安全和密碼學.計算機安全是計算機技術的一個分支,其目標包括保護資訊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中斷和修改,同時為系統的預期使用者保持系統的可訪問性和可用性。密碼學是對於隱藏資訊的實踐與研究。現代密碼學主要跟計算機科學相關,很多加密和解密演算法都是基於它們的計算複雜性。資料庫.資料庫是為了更容易地組織、儲存和檢索大量資料。資料庫由資料庫管理系統管理,透過資料模型和查詢語言來儲存、建立、維護和搜尋資料。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圖形學是對於數字視覺內容的研究,涉及影象資料的合成和操作。它跟計算機科學的許多其它領域密切相關,包括計算機視覺、影象處理、計算幾何與視覺化,同時也被大量運用在特效和電子遊戲。科學計算.科學計算是關注構建數學模型和量化分析技術的研究領域,同時透過計算機分析和解決科學問題。在實際使用中,它通常是計算機模擬和計算等形式在各個科學學科問題中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是指透過計算機對文字、資料、圖形、影象、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資訊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使用者可以透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資訊互動的技術,又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人工智慧.這個計算機科學分支旨在創造可以解決計算問題,以及像動物和人類一樣思考與交流的人造系統。無論是在理論還是應用上,都要求研究者在多個學科領域具備細緻的、綜合的專長,比如應用數學,邏輯,符號學,電機工程學,精神哲學,神經生理學和社會智力,用於推動智慧研究領域,或者被應用到其它需要計算理解與建模的學科領域,如金融或是物理科學。人工智慧領域開始變得正式源於Alan Turing這位人工智慧先驅提出了圖靈試驗,以回答這樣一個終極問題:“計算機能夠思考嗎?”軟體工程.軟體工程是對於設計、實現和修改軟體的研究,以確保軟體的高質量、適中的價格、可維護性,以及能夠快速構建。它是一個系統的軟體設計方法,涉及工程實踐到軟體的應用。計算機科學和軟體工程的關係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隨後關於什麼是“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又該如何定義的爭論使得情況更加混亂。David Parnas從其它工程和科學學科之間的關係得到啟示,宣稱計算機科學的主要重點總的來說是研究計算的性質,而軟體工程的主要重點是具體的計算設計,以達到實用的目的,這樣便構成了兩個獨立但又互補的學科。學術界.會議.SIGIR(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KDD(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AAAI(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ACL(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NAACL(The North Americ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其為ACL的北美分會EMNLP(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IJCAI(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為高等教育的二級專業.然而,儘管計算機科學專業日益推動著美國經濟,但是計算機科學教育依然不存在大多數美國K-12課程中。2010年10月由ACM要求政府撥款以制定計劃完善計算機科學教育及支援計算機科學教師。在中國,“計算機科學”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工科下的二級專業。一般可細分為三級專業:
3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
民族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是一個根據文化與血緣傳承而形成的共同體,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認定而形成。這個單詞源自19世紀的歐洲與美國,經日本傳入中國,在意義上為國族」。這個詞必須依附於「國家」形成的論述脈絡,才有它的地位的。民族、國族既然依附於國家體制的產生,相應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是特定歷史發展階段中的一個產物。等到國家體制所服務的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壓迫出現之後,《共產黨宣言》中所謂「統一的民族階級利益」就讓位給了階級利益;在階級對立中,只要能消滅最基本壓迫型式的階級壓迫,其他型式的壓迫就會隨之解決。等到那個時候,民族、國族將會像國家一樣,失去存在的必要而自然消亡。1912年,時任真理報編輯的史達林,為瞭解決第二國際及俄共內部對民族自治、國族自決的爭議,被列寧派到維也納去寫國族問題的小冊子。其成果就是被馬克思主義國族理論引為「民族」定義聖經的《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從現代的國族研究看起來,這個定義相當粗糙。但史達林從歷史唯物論的角度,以明確的客觀特徵首次為「國族」提出了定義:國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 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 的穩定的共同體。國族也和任何歷史現象一樣,是受變化法則支配的,它有自己的歷史,有自己的始末。...只有一切特徵都具備才算是一個國族。國族不是普通的歷史範疇,而是一定時代即資本主義上升時代的歷史範疇。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即引史達林定義的這四項國族特徵,為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進行民族識別和民族認定。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民族的定義: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一般來說,民族在歷史淵源、生產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徵。有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宗教起著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血統視為認定公民的民族成份的大前提。
4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5
戲劇
戲劇」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他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即使在動畫、木偶戲、皮影戲等沒有演員現身的戲劇中,演員不過是隱藏在觀眾的視覺之外的地方演出。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由於文化背景的差別,不同文化所產生戲劇形式往往擁有獨特的傳統和程式,比如西方歌劇、中國戲曲、印度梵劇、日本能劇、歌舞伎等。戲劇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種假說。比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術儀式。比如在上古漢語中,“巫”、“舞”、“武”三字可能同源。其有可能是對一種乞求戰鬥勝利的巫術活動的合稱,即戲劇的原始形態。另一為勞動或慶祝豐收時的即興歌舞表演,這種說法主要依據是古希臘戲劇被認為起源於酒神祭祀。現代的戲劇觀念強調舞臺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統一表現以實現綜合的藝術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員、舞臺、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妝,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臺上演出與臺下互動的關係。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指令碼,或稱之為劇本。詞源.中文戲劇一詞的字源來自於「南戲北劇」的合稱,戲指的是戲文,劇指的是雜劇,是在元代以前在中國南方與北方不同的政局與文化環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表演藝術,將兩者合稱則是明代以後才出現的用法。世界各國語文中與「戲劇」一詞將近的詞彙囊括的範圍不一,例如在印度文中的"lila"一詞除了是戲劇之外,也包含舞蹈、運動競賽等意義。但是幾乎世界各國語文中與「戲劇」相關的詞彙,幾乎具備與「遊戲」類似的意義,例如在英文中將一部劇作稱為是"play"。中文中「戲劇」的「戲」,也帶有「遊戲」的意義。世界上三種古老戲劇文化,包括希臘的悲劇和喜劇、印度的梵劇及中國的戲曲。西方戲劇的誕生.希臘時期.西方戲劇的曙光,普遍認為是古希臘悲劇,而古希臘悲劇則是源於古希臘雅典城邦,在公元前5世紀,在神戴歐尼修斯的慶祝典禮上,舉行過戲劇比賽。在祭典中,人們扮演戴歐尼修斯,唱“戴神頌”,跳“羊人舞”。古希臘悲劇都是詩劇,嚴謹古雅、莊重大氣。表演時有歌隊伴唱,史實表明歌隊先於演員存在。關於這個起源,也可以參考德國哲學家尼采的早期哲學著作《悲劇的誕生》。其中有五位古希臘戲劇作家十分有名,他們的作品雖然只有一小部分,但是仍保留到到今天。埃斯庫羅斯的歷史悲劇「波斯人」是現存最古老的戲劇,它在公元前472年的城市酒神節比賽中獲得首獎,但埃斯庫羅斯花了超過25年致力於這份劇本。悲劇戲劇家呈現戲劇的四部曲的方式,通常包括三個悲劇和一個羊人劇。喜劇從487到公元前486年的比賽中正式受到肯定。連環劇作家在城市酒神節比賽。雅典的戲劇文化可分為三種風格:悲劇、喜劇、和撒特劇。(1) 悲劇:探討自由意志與神諭命定對立等宗教、哲學議題。參考:Sophocles《伊底帕斯王》。(2) 喜劇:古典時期的舊喜劇多議論當代社會、時政及文學、哲學思潮。參考:Aristophanes《利西翠妲》。希臘化時期的新喜劇則更為寫實,以浪漫的家庭糾葛為題材 。參考:Menander 《壞脾氣的老人》(3) 撒特劇:以之前上演的悲劇或神話故事為題材,旨在透過撒特歌隊嘲諷擔任主角的貴族或神祇。羅馬時期.希臘戲劇繼續在整個羅馬時期進行的,在公元前240標誌著定期羅馬戲劇的開端。古羅馬時期的娛樂活動相當豐富多元,除了官方支援的正規戲劇以及形制短小的亞提拉鬧劇、優劇、默劇之外,還包含了雜耍、賽車、賽馬、水戰、獸鬥…等訴諸感官刺激的娛樂競技。這些誇奇、腥羶的活動一方面反映出古羅馬觀眾的口味,一方面也影響了正規戲劇的風格。古羅馬藉由取消歌舞隊、將音樂打散至全劇,並以「直接演出」而非以「敘述」、「歌唱」方式來鋪陳戲劇情節,使戲劇性獲得進一步開展,建立西方劇場話劇傳統的雛型。此外,並有將戲劇區分為五幕的慣例。戲劇型別大致可分為喜劇、悲劇。(1) 喜劇:以家庭糾葛或角色性格為題材,而所有的戲劇活動一律發生在街上。Plautus 的作品巧用誤認模式,動作性大於語言性,趨近於鬧劇風格,如《美納柯米》;而 Terence 的作品善用雙線結構突顯角色間的差異,戲劇喜感是語言多於動作,可歸類為浪漫喜劇的範疇,如《兄弟》。(2) 悲劇:Seneca 的悲劇多取材自希臘悲劇,但文藻疊麗、富道德意識;劇中人經常在強烈的動機驅使下做出極端的行為,而戲劇動作充斥著駭人聽聞的暴行與天人交感的異象,挑動觀眾感官。中國戲劇的源流.就西方的定義來說,中國沒有「話劇」的傳統。不過一般在討論中國戲劇時,若不以嚴格的定義劃分,中國古代的戲曲應歸入戲劇的大類。中國戲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漢代的巫祇儀式,但是宋代南戲的發展才有了完備的戲劇文字創作,現存最早的中國古代戲劇劇本是南宋時的《張協狀元》。元代時以大都、平陽和杭州為中心,元雜劇大放異彩。後世形成了諸多戲曲形式,也就是各劇種。明代起源於蘇州的崑曲經過發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愛,他們大量創造劇本,不斷修改曲譜,同時修正崑曲的戲劇理論,並使得傳奇劇本成為一種新的主流文學形式。隨後崑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宮廷皇室的喜愛,成為貴族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獲得官方肯定的戲劇藝術,故稱“雅”;而以各地方言為基礎的地方戲,廣受民間喜愛,則稱“花”。於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爭”,實際上是戲曲共同繁榮的局面。這豐富了戲曲藝術的門類,也形成了各自的藝術特色。近年來臺灣的戲劇研究學者曾永義提出一套說法,認為在討論中國戲劇起源時,應該要區分“大戲”與“小戲”,大戲是成熟的戲曲,而小戲則是戲劇的雛型。大戲是在到了金元雜劇之後才發展完成,而之前的宋雜劇、唐代的代面、踏搖娘、缽頭、參軍戲、樊噲排君難等,都可列入小戲的行列,而中國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戲。中國在與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觸前,沒有西方意義上的“戲劇”傳統。中國傳統的戲劇為一種有劇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綜合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的綜合藝術形式,也就是戲曲曲藝。型別.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戲劇可以被分成不同的型別:• 按長度,現代媒體一般為短劇,單元劇,1~數集的劇場,在電視臺一週連續數月播放的連續劇,類似MV或廣告片的網路微電影,以及有完整主題意識跟故事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創作。不過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類是悲劇、喜劇和悲喜劇,其中悲劇出現的時間早於喜劇:• 悲劇:審美價值:“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有價值的戲劇是透過表演、各種題裁與創作,用濃縮的內容或設定來反映或呈現現實生活中可能與不可能的喜怒哀樂,進而深刻描述人生的悲歡離合或人類情感各階段的成長領悟,或對現時當下社會價值觀矛盾的探討,又或呈現現實人生中應對命運或無奈的現況,或以不存在或不可能的假設情況來嘗試可能發生或發展成的因果效應或後果而能引發觀眾的感動與省思…進而成為一種意識或感受或達到相當程度的娛樂效果!文學.戲劇文字是一齣戲劇的基本要素,是一臺戲的先決條件。劇本最重要的是能夠被舞臺上搬演。戲劇文字不算是藝術的完成,直到舞臺演出之後現代戲劇中也出現了沒有劇本的演出例項。戲劇的文學本,在不演出的狀態下,可以作為單獨的文學樣式欣賞。表演藝術.隨著西方現代戲劇在導演以及演員訓練體繫上的實踐,戲劇理論逐漸從戲劇文字的討論擴大到劇場整體,進而產生“場面排程”等新觀念。其中,比較著名的提法是20世紀70年代英國戲劇導演彼德·布魯克在其專著《空的空間》中提出的觀念:「一個演員,走過一個空蕩蕩的舞臺,這就是一齣戲的全部。」必要條件.無論戲劇一詞如何定義,只有滿足以下的條件,才可視為一次戲劇活動。演出的場所.只要是一個空間,便可以成為戲劇演出的場所,一般稱為“劇場”。歷史上,有許多專門供戲劇活動使用的場所,有的在戶外、有的在室內。這些專供戲劇演出的場所包括劇場、戲院、舞臺等。在中國古代,所謂的舞臺最早是用在歌舞儀式上,舞者進行儀式時所站的一塊以土推成的高臺,隨著戲劇發展逐漸成熟,而出現了戲棚、戲臺、戲亭、勾欄等演出場所。西方戲劇的演出從希臘的露天劇場、古羅馬的圓形劇場等。表演者.目前多以演員稱呼戲劇中的表演者。在中國歷史上,還有許多稱呼戲劇表演者的稱呼,例如戲子、優伶、娼優、伶人、散樂等,而因為在中國過去戲劇的表演者身份並不高,這些稱呼許多也有著刻意貶損的意味,而以「娼」稱呼戲劇表演者,固然是因為表演者是歌者,但是在歷史上有長的時期戲劇表演與娼妓之間的確關係密切。而戲劇表演者所組成的組織,多稱為戲團,過去多稱為是戲班,而如果是某一戶富有人家自己經營,為了自己的娛樂所訓練出的戲班,叫做家班,家班在明代之後普遍。參看.
4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8
電影
電影,特點是運動/移動的畫面,是一種視覺藝術作品,用來模擬透過使用動態影象來傳達思想、故事、感知、感覺、美或氛圍的體驗。這些影象通常伴有聲音,更少有其他感官刺激。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完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覺,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產業。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計算機動畫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影象作放映標準。路易斯·普林斯於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進版的單鏡頭攝影機拍攝了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他在利茲的漢斯萊特區的惠特利工廠以及惠特利位於朗德海的家--奧克伍德農莊展出了他這第一部電影。電影成為第七藝術的來由是義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電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電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執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這種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歷史.初期.1895年,「火車進站」是盧米埃兄弟製作的黑白無聲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火車駛抵希歐達車站的影片,是架在月臺上所拍攝的。全長五十秒的內容,描寫了蒸汽火車牽引著客車,從遠處漸漸地駛進車站。同年,盧米埃兄弟亦映演「離開工廠」,一套真正有演員演出的電影出現,拍攝當時工人下班的景象。草創初期.早期的電影都是「無聲電影」。然而,電影發行商發現,在播放電影時有一個講評人來敘述故事、補上角色間的對話,可以更吸引觀眾。沒過幾年,播放的電影都會在下邊附上字幕,這樣就可以在演員「說話」時,表示出他說的內容。這使得講評人的必要性大打折扣。默片.事實上,電影院老闆經常替換掉講評人,請樂師在電影放映時伴奏,若電影院有相應樂器的話,通常是鋼琴師或風琴師。伴奏的音樂應該隨時符合電影的情節氣氛。有聲電影.後來,技術的進步允許製片人創作與電影畫面同步的音軌,使得電影進入了有聲時期。史上第一部有聲故事電影是《爵士歌手》,而第一部百分百的有聲電影是《紐約的燈光》。音軌的錄製可以與拍攝電影相分離,但真人電影音軌錄製,許多部分是與拍攝畫面同時進行的。有聲電影發明後,無聲電影和電影院裡的樂師迅速銷聲匿跡。彩色電影.電影發展中一個重要步驟是彩色電影於1930年左右引入市場,而被世界上第一部公認的彩色電影片是《浮華世界》。在彩色電影取代黑白電影更是個逐漸轉變的過程中,隨著彩色技術的改良,越來越多的彩色電影,至今可以說已經基本上沒有黑白電影了。除了個別的例外,例如史匹堡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前蘇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011年的法國電影《大藝術家》以及2013年的波蘭電影《依達的抉擇》等。這通常都是出於藝術或戲情的考量,特意拍成黑白電影。電腦電子計算機特效.在電影製作初期,電影的特別效果鏡頭加以各項技術來配合。一般意義上的特效鏡頭,使用合成遮片,多重曝光,微縮模型,逐格動畫等多種技術實現。到如今,計算機生成影象已大量配合應用在電影製作上。計算機生成的影象具有完全的可操作性,數字化後可合成或者完全替換電影中景物與角色。電影特效業進入計算機時代以後,幾乎百分之百的特效依靠計算機生成,只有少數電影,因特殊的美學追求,還保持傳統物理特效的運用。理論.電影理論的目的是以電影為一個藝術來研究,發展簡明且系統化的概念。以電影為藝術形式的概念起源自的的《The Birth of the Sixth Art》。魯道夫·阿恩海姆、貝拉·巴拉茲及齊格弗裡德·科拉考爾開始的強調電影和現實的不同,因此可以視為是美術。不過安德烈·巴贊反對此一理論,認為電影美學的本質是在有能力機械性的複製現實,而不是其和現實不同的的部份,這就產生了現實主義理論的分析,以及其和之間的關連性。語言.電影有其使用的語言。曾寫了一篇電影理論中的經典文章,標題是《如何"讀"電影》,就是提到此一概念。導演英格瑪·伯格曼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對我而言,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是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他發明瞭一種『新的語言』,忠於電影的本質」。這種語言的一個例子是一連串來回出現的畫面,其中一個畫面是一個演員在畫面的左側,另一個畫面是一個演員在畫面的右側,觀眾可以瞭解這種語言,知道這代表這二個人的對話。這描述了另一個電影理論,利用視覺的組合及恰當的剪輯,電影可以讓觀眾有似乎身在現場,觀看主角之間對話的能力。經典好萊塢電影就包括了這種敘事理論,因為在電影經典時期,位於好萊塢的各片廠早已反覆的使用此一手法。另一個電影語言是將鏡頭拍攝一個演員,畫面無聲,然後鏡頭切換到另一個較年輕,長相類似的另一個演員,這代表了演員在回憶以前的情形,電影中敘述一些在較早時間發生的事情。評論.電影評論是有關電影的分析以及評估。一般而言電影評論會分為二類:由電影研究者提出的學術電影評論,以及在報紙、雜誌或其他媒體上常見到的雜誌電影評論。撰寫報紙、雜誌及廣播媒體上影評的電影評論者多半會看許多新上映的電影。一般每部片只會看一次,而且一天只看一部到二部片,才有足夠時間來撰寫電影評論。影評對電影本身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對特定片種的電影更是如此。一般大眾口味的動作片、恐怖片、喜劇片的票房不太會受到電影評論的影響。電影評論的主要內容是劇情概要及對電影的描述,這也是大部份人決定是否要看特定電影的原因。對於一些經典電影,電影評論的影響相當大,糟糕的電影評論可能會毀掉一部電影,而且造成電影公司的經濟損失。電影評論是否影響票房表現一事仍是爭議中的議題。有些人認為因為電影營銷如此激烈,資金充足,電影評論者很難影響電影的票房。不過有些重金行銷的電影被影評批評的一文不值,結果票房非常差,也有一些獨立製作或是小成本行銷的電影因為影評的讚譽,因此有意外的成功,因此在一些情形下,影評可能還是會影響票房。也有人注意到影評者的正面評論會讓大眾注意到一些較不為人知的影片。相對的,也有一些電影公司可能因為對電影信心不足,因此不安排對影評者的試映會,避免影評者的評論破壞大家對電影的印象。不過這多半會有反效果,電影評論者相當聰明,此情形下可能會警告大眾這部片不值得一看,而常常電影也的確如影評預期的不好看。製作.電影製作的方式是依製片者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及呈現內容的裝置而不同。拉洋片只需要在紙捲上有一連串的圖案即可。電影製作最簡單的方式是一個人加一臺電影照相機,或是由上千名演員、臨時演員及劇組及許多道具及裝置組成。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會需要經過概念、計劃、拍片、修改及發行的流程。在典型好萊塢電影的製作週期中,會有以下主要的步驟。一般一部電影會需要三年的時間,頭一年指令碼發展,第二年是前期製作及電影製作,第三年是後期製作及電影發行。發行.電影發行是指讓閱聽人可以看到電影的過程。一般會由專門的進行,他們會決定電影的行銷策略、影片將要展出或可供觀賞的式,以及決定時間等。電影除了在電影院供人觀看外,放在隨選視訊上,或是透過廣播聯賣方式作成電視節目。其他發行的方式包括個人購買或是出租電影的VHS、DVD或藍光光碟,是在網際網路上下載。
5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1
音樂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裡,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不過所有的人類文化都有音樂,也就是說,演奏音樂是所有文化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節奏和音色。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而不同種類的音樂會不同程度地強調或忽略某些音樂元素。至於何謂聲音,或者樂音和噪音的區別,則沒有公認的標準,也因著文化與社會背景而有所不同。許多在當時代具突破性或前衛的音樂被時人批評為「非音樂」,例如貝多芬的大賦格以及早期的爵士樂等等。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型別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記錄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通訊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從早期的唱片、音樂錄影及無線電,到當今的影音網站或串流平臺,都是人們接觸音樂的管道。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音樂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樂學是一個歷史的科學的研究音樂的廣闊領域,其中包括音樂理論和音樂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而音樂產業也包含了許多面向:音樂的創造者的販售者。要素.音樂要素的不同組合組成了每首音樂獨特的性格,使人在聆聽不同音樂時能瞭解其結構及表情,盡可能察覺是哪個民族、地區、時代與型別的音樂。每個國家對於音樂要素的官方定義不盡相同,但大致共有的要素包括:不同頻率的聲音在不同時間所發出,形成旋律;不同頻率的聲音在同一時間或在極短時段內發出,形成和絃。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音符之間的連貫狀況則謂之銜接。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若要豐富音樂的織體,可以藉由對位法與和聲法。對位是令多條不同的旋律線同時和諧奏出,和聲則探討多個和絃的連續搭配,這兩種手法某程度是相對的。音樂的織體主要有三種型別。單音音樂。最後,每種樂器和每個人聲都有自己獨特的音色,不同音色的樂器組合賦予音樂獨特的音響效果、情緒,以及象徵意義;安排這些樂器的組合叫做配器。功能.音樂是一種符號,一種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音樂是有目的的,是有內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音樂從聲波上分析它介於噪聲和頻率不變的純音之間,從效果上講它可以帶給人美的享受和表達人的情感。音樂是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透過音樂人們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體驗。在歌曲中這種作用表現得最為突出。在中國古代就有完善的樂禮制度,古代聖賢的君主會透過‘樂’、‘禮’來歸順百姓身心與言行,達到治理國家作用。儒家講,“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人們也能透過音樂與天地及萬物溝通,從而得到智慧的提升與身心的淨化。現在的科學家研究,古典音樂對調理人的身心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莫扎特的音樂,對人的大腦有益處,還可以減少癲癇病患者的發病的機率 ,所以好的音樂對人會起到調理身體,減少疾病發作的功效。理論.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將音樂解釋為“數”的和諧在時間中的表達。古代偉大音樂家的創作和民歌的流行基本是憑藉靈感產生的,後來的學者在研究這些能流行多年的音樂,逐漸總結出理論,其後的音樂家就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創作。音樂理論證明哪些音樂能被大多數人接受,使人感到悅耳。現代並結合物理聲學的研究結果,使理論不斷發展完善。形式.音樂主要有兩種形式:用人聲唱的聲樂和用樂器奏的器樂,不論是聲樂或器樂都有許多種結合的方式,如獨唱、合唱、對唱,獨奏、協奏,交響樂等。兩者也可以混合,聲樂用樂器伴奏,或在器樂交響樂中混入人聲等等。聲樂.聲樂是由一個或多個歌手錶演的音樂形式,使用樂器伴奏與否皆可,而人聲是作品的重點。含有人聲但重點不在其上的樂曲一般稱作器樂。對於聲樂而言,相當多聲樂作品為模仿其他聲音或純粹內容抽象,而運用非語言音節甚或是噪音,然而一般人特別注意歌詞的使用。較短小且含有歌詞的聲樂作品常稱為歌曲。聲樂也許是最古老的音樂形式,因為它不需要任何樂器,僅僅人聲便可。在各種音樂文化中都存在著某種形式的聲樂。語言和音樂目的雖不同,皆有共同的音樂因子。人聲又因性別、音域的高低、音質等不同,分成以下幾種聲部:器樂.器樂是相對於聲樂而言,完全用樂器演奏而不用人聲或人聲處於附屬地位的音樂。演奏的樂器可以包括所有種類的絃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有的器樂曲也應用部分人聲,一般沒有歌詞只是作為效果,但部分作曲家有時也加入一些人聲,例如貝多芬寫作的《第九交響曲》中也加入合唱部分《歡樂頌》,但正確來說交響曲大部分為器樂而做,較少為了聲樂而做。各地區音樂.西方.西方音樂主要指歐洲的音樂,由於歐洲歷史上統治階層比較重視音樂,因此許多音樂家都得到資助和保護,發展出比較完善的音樂理論。目前西方的音樂理論在全世界的音樂界佔有主導地位,歐洲音樂界發展的記譜法和作曲的程式得到世界的公認。中國.先秦時代,禮樂制度被賦予維繫社會秩序的功能。在中國傳統思想裡,音樂與人心情感間的關係受到很大的重視,尤其儒家思想認為音樂對人性具有教化啟迪的作用,這在《詩經》大序、《禮記・樂記》、《荀子・樂論篇》、《史記・樂書》等作品中均可瞭解。甚至十三經中的《樂經》對音樂的功能也做了更深入的說明,惜今已失傳。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繁多,各地的民間音樂素材非常豐富。現代中國吸收了西方音樂的理論來整理古代的民間音樂,編寫民族樂器的曲目,使中國音樂有了很大的發展。中國古代音樂家的地位不高,沒有統治階級對音樂的有效保護,所以雖然很早就發明了記譜法,但許多有名的作品沒有能夠流傳下來,大部分流傳下來的作品都是依靠民間藝人口傳心授。但另一方面,古代大量士人官僚本身卻精通音樂,如孔子、周瑜、阮籍、蘇軾等皆是有名的琴人。中國音樂分類其他地區.音樂是自從人類出現後就伴隨著人類的進化而發展的,因此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形式和樂器,雖然世界各地的音樂理論發育並不平衡,但音樂風格各異,都有自己的發展道路。現代音樂廣泛吸收了世界各地的音樂素材,各地的音樂對世界音樂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貢獻。二十世紀中期以後的流行音樂.二十世紀中期以後發展起來的流行音樂違背了古典音樂的理論,吸收了世界各地的地方音樂成分,強調了群眾參與,聽眾再也不是靜靜地聆聽音樂的旁聽者,而是熱烈的參與者。音樂迴歸到原始的載歌載舞的形式,更能調動人們的情緒,因此受到年輕人的熱烈歡迎,打破地域、民族、國界的限制,在全世界廣泛流行。媒體和技術.作曲家創作的音樂可以通過幾種媒體傳播;最傳統的是現場體驗,作為觀眾或者演奏者之一。現場音樂也可以透過無線電、電視或者因特網廣播。有些音樂風格注重為表演而發音,有些則注重產生錄音然後用於後期混響合成,它們從不被“直播”。現場表演風格的音樂在錄製時也經常採用編輯和分離的功能以產生聽起來比實際演出“更好”的效果。由於引入了保護演奏者,作曲家,發行商和製作人的法律,譬如美國的1992年家庭錄製法案的形式獲得。在很多文化中,有些音樂的表演和聆聽沒有很大的區別,因為現場每個人都以集體形式透過某種方式涉及到音樂活動中來。在工業化的國家,通過錄制形式,譬如聽音樂錄音或是觀看音樂錄影,成了最為普遍的感受現場演出的形式,這種形式大致開始於20世紀中葉。有時,現場演出採用了預先錄製的聲音。例如,DJ可以使用唱片來製造刮碟效果,而有些20世紀的作品用獨唱或獨奏表演和預製的磁帶音樂同時進行。計算機和或多鍵盤樂器可以用來程式設計產生和播放MIDI音樂。聽眾也可以透過卡拉OK成為演出者,這種形式為日本人創造,它採用錄影和無聲樂的音軌,這樣演出者就可以將他們自己的聲音加上去。教育.音樂是初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孩子們藝術素養的有效工具,在世界各地一般從幼兒園音樂教育都已經開始了。古代中國將音樂視為士大夫應具備的六藝才能之一,至於現今中國正規音樂教育持續到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即初中畢業。普通高中一般也開設音樂課。作為專業音樂人員一般要經過專門的高等音樂教育,不過在目前從事通俗歌曲和流行音樂的專業人員,大部分都沒有經過音樂專門的高等教育,都是依靠本身的才能和自我學習。
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3
經濟學
經濟學,為研究商品和服務關係的社會科學學門,包括其中所有的購買、生產、分配和消費等行為。普通經濟學側重於研究經濟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實力變化,並在經濟繁榮或衰退時總結出歷史規律,找到最優解。個體經濟學會分析何者才是經濟中對人類有利的要素,如市場機能、財產權、貸款、欠債及其間的互動作用;個體經濟以家庭、公司、買家和賣家為基本單位。總體經濟學則會分析國家範圍的銀行、儲蓄、股票和投資之間的互動作用,以及勞動力、資本、土地資源和通貨膨脹的利用,以便做出對國家有利的公共政策。經濟學中還包括實證經濟學和規範經濟學,實證經濟學重點描述“是什麼、不是什麼”,而規範經濟學提倡“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及包括經濟理論與應用經濟學間、理性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間、以及主流經濟學和異端經濟學間的關係。經濟分析可以應用於整個社會,包括商業、金融、網路安全、醫療保健、工程和政府。它也適用於犯罪、教育、家庭、女性主義、法律、哲學、政治、宗教、社會制度、戰爭、科學和環境。詞源.英文中的經濟學,即“Economics”一詞源於希臘文的“”,原意是「節約的人,負責管理家庭瑣事的人」的意思;而這個詞是另一個希臘名詞“οικονομικός”轉換寫法而來,意思是“調停兩家人之間紛爭的職業”;最後,“οικονομικός”一詞又由“οἶκος”和“νόμος”兩個片語成,“οἶκος”代表「家」,代表“νόμος”「慣習法」。從這個詞彙的詞根的發展就可以看出,西方如何逐步使經濟學概念明確化。定義.由於現代有好幾種不同的經濟學理論,每個理論對經濟學都有不同說法,故而有非常多自相矛盾的定義,蘇格蘭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776年將政治經濟學定義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他說:經濟政治學是一門政治家或立法者的學問,研究如何同時提供人民基本的物質所需和充足的利潤、同時對地方或國家的公家部門提供足夠的經費。讓-巴蒂斯特·賽伊在1803年將經濟學從公共政策裡獨立出來,並定義其為對於財富之生產、分配、和消費的學問。另一方面,托馬斯·卡萊爾則譏諷經濟學為「憂鬱的科學」,不過這一詞最早是由馬爾薩斯在1798年提出。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在1844年提出以社會科學定義經濟學的角度:以科學角度研究人類社會在創造財富的總體過程中必然存在的現象法則,這不包含那些不屬於這個過程的題材。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則在1890年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將經濟學分析的領域從單純財富創造擴展出去,並且包含不只是社會上、同時也是個體上的層次:經濟學研究人平常生活的大小事情,如他怎麼謀生、他怎麼消費。故此,經濟學在一方面是研究財富的生成,但在另一方面,研究的是人類本身。羅賓斯爵士則在1932年提出公認「至今最為通用的經濟學定義」: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在有限的資源情況下作出選擇的科學。羅賓斯認為,此定義注重的不是以經濟學「研究某些行為」,而是要以分析的角度去「研究行為是如何被資源有限的條件所改變」。一些人批評此定義過度廣泛,而且無法將分析範疇侷限在對於市場的研究上。然而,自從1960年代起,由於理性選擇理論和其引發的賽局理論不斷將經濟學的研究領域擴張,這個定義已為世所認,但仍有對此定義的批評。經常以經濟學作為分析其他領域學科的經濟學家蓋瑞·貝克則認為,理想的經濟學定義應該「綜合對於利益最大化行為、偏好穩定的特質、以及市場均衡。」個體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研究經濟體系中最基本單元的經濟行為,重視需求與供給如何影響個人、促成交易並形成市場均衡價格。微觀經濟學關注人類之決策和行為如何影響物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誰負責決定價格、或者反過來,價格怎樣決定物品和服務的供需量。個體經濟學的目的在於,透過分析形成眾多物品和服務相對價格的市場機制,以及這些有限資源如何配置在不同的用途上,在這裡效率問題並非首要。微觀經濟學並不太重視經濟效率問題,因為那可從規範經濟學獲得答案。不僅如此,微觀經濟學還分析市場失靈,究竟市場哪處無法產生有效率的結果及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描述市場的理論上應當情形。這學科的重要範圍包括:一般均衡理論、資訊不對稱下的市場、博弈論的經濟活動應用和市場系統內的經濟物品彈性問題。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指的不只是一個經濟體裡生產的增加和總體成長,也包括了這些發展對於體制內所帶來的改變,亦即均衡變動及新均衡的達成。經濟發展為個體經濟學的概念,並且與經濟成長有密切關係,經濟成長可以在沒有經濟發展的情況下達成,但經濟發展永遠會導致經濟成長。市場.個體經濟學以經濟角度研究個體決策者在市場上的行為和市場形式,含括私人、民間、政府等決策單位,個體經濟學研究這些決策單位如何在市場上互動做出詳細研究。透過市場上決策者的互動研究,個體經濟學認為市場的供需會隨著時間趨向於均衡。個體經濟學同時也研究各種市場的結構,完全競爭指的是在一個沒有個別參與者可以透過市場力量單邊設立價格的市場結構,換言之,在完全競爭下各交易者均為價格接受者,他們的買賣行為對於市場的價格不會有影響。不完全競爭指的則是完全競爭不存在的情況,例子包括了壟斷。有別於完全競爭,在不完全競爭下,市場力量是不平均分配的。也因此,在不完全競爭下的公司有可能成為價格「制定者」,亦即藉由高度的市場佔有率,他們可能可以影響價格的形成。個體經濟學對於個體市場的研究,是建立於單一市場裡的行為並不影響其他市場之假設上,這種分析又稱為區域性均衡分析,這種做法將經濟行為的總和放在一個市場之上。一般均衡理論則是研究各種市場的行為,研究的領域則包含所有市場,研究的是市場裡的改變、以及趨向均衡的過程。生產、成本、和效率.在個體經濟學裡,生產指的是從投入到輸出的過程,這是一種透過投資來創造可以直接使用或用以交易的財貨的過程。生產是一種具有時間性的過程,也因此並不是即時的,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產出某種數量的產品。這個過程中,可以區分的包括了消費產品、以及國防生產與民間生產的取捨。機會成本指的是生產的經濟成本,即選擇不進行某項生產、而其省下的資源可以用來進行的次要理想的生產。由於資本和時間都是有限的,人只能從許多看起來理想又可行的方案中擇一,這種問題又反映出了稀缺與選擇之間的消長。由於任何經濟行為都有機會成本存在,這使得有限資源必受有效利用,故進行經濟行為的理性準則並非取決於某項行為「好不好」,而是某項行為「是否是最有價值的選擇」。對於機會成本的計算不只限於金錢上或金融上的考量,更含括計算實際成本的因素、其他生產可能的損失、以及休閒等會構成機會利益的因素。生產中使用的投入包括了主要的生產要素,例如勞動、資本。經濟效率指的是在特定的資源投入和技術下,一個經濟體生產輸出產品的效能。倘使同樣投入下產出提高,經濟學就稱此為效率提升,即「浪費」減少。帕累託效率指的就是當效率被提到「最高」的情形,在那種情況下,任何改變都將導致效率減低。生產可能性曲線,顯示出了在既定的投入和技術之下,於兩種財貨生產中取捨所會產生的不同產出。在圓弧上的點代表了可能的產出量,也就是說,若是一種產品生產多少、另一種產品就只能生產多少的情況。稀缺指的是人們想要達成、但是現有情況和資源下無法達成的生產情況,亦即超出了生產可能性曲線圓弧的地方,例如圖中的X點。如果生產某產品的輸出增加,那麼生產另一項產品的輸出必然會減少,於是形成互相排斥的情況。這是因為生產某樣產品所需的投入會佔用到生產另一樣產品的資源,也因此減少了另一樣產品的產出。生產一樣產品所帶來的另一樣產品輸出的減少,也被稱為「實際機會成本」。換句話說,如果右圖的情況下生產100單位的大炮,那麼機會成本就是生產100單位的黃油。PPF說明瞭在一個生產曲線上,選擇生產更多的一樣產品會導致另一樣產品的減少。在一個市場經濟下,隨著生產可能性曲線移動的經濟脈象,是因為對產品的需求改變而產生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圓弧代表了某一種生產分配下最有效率的生產狀態,如果我們選擇在圓弧內的生產分配,例如圖中的A點,這雖然是可以達成的,但卻會造成生產的低效率,因為那仍然有可能與消費者的需求不一致。實用經濟學理對於公共政策的研究大多聚焦於如何增進一個經濟的效率,找出如何調整社會組織以達成最有效的資源生產,被認為是「經濟學的本質」專精.專精是一種無論在經濟理論上和觀察上都已經被認定是經濟效率重要現象,不同的個體和國家可能對生產各種產品和服務有不同的機會成本,舉例來說,某國或有比較多的高教育人才、而另一國或有更多森林和煤礦。專精理論指出,在機會成本差異存在時,生產各方可以透過分工來達成比較優勢,而使得生產一定產品的成本相對降低。要注意的是,就算某個國家在所有產品的投入和輸出效率上佔有絕對優勢,它仍然可以透過專精和與他國貿易,來達成更高的輸出總和。因此,即使是最有效率、最發達的國家,仍然可以與最沒效率、最落後的國家一同分工生產。在觀察上,許多擁有類似科技水準和多元投入要素的高發展國家,仍然彼此保持大量的貿易來往,使得許多經濟學研究專注在經濟規模和聚集,以解釋在分工的狀況下,生產不同產品的國家是如何促成貿易各國的利益。專精理論可以套用在個體、農場、工廠、服務業、乃至經濟整體上。在這些生產體系裡,不同團體的專精和互動都可能存在著各自的分工,或者是透過不同資本或土地的投入達成類似的效果。以專精為例子,一個專精於高科技產品生產的已開發國家,可以與一個專精於較廉價勞動生產的國家進行交易,兩者之間機會成本的差異,會使得他們交易後得到更大的產出量。與他們閉門造車各自生產高科技和廉價勞動產品相比,兩者都可以從中獲利。投入和產出的市場價格決定了分工的各方要如何分配生產的投入,廉價的投入會被用於較廉價的產出上,單在這個過程中,產出總合就有可能因為設計或附加價值而有所提升。這種生產上的分工造就了貿易利得的機會,使得資源的擁有人透過貿易把某種投入換成更為具有價值的產品,也因此而獲利。要衡量在貿易中獲得的利益,則是以衡量一個貿易所帶來的收入水準的增加。供給與需求.價格和供給數量為觀察一個市場經濟裡生產產品最直接的切入點,供需理論解釋了價格如何調節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在個體經濟學裡,預設為完全競爭,即沒有其他買家或賣家有足夠市場力量單方設定價格。在一個市場裡的財貨,「需求」指的是所有買家要以特定價格購買一單位產品時的互動因素,需求通常是以圖表方式形容價格和數量的需求。利益於此,乃指個體消費者如何在眾多產品之間做取捨,而其取捨結果將令產品排序,並且以此進行購買。需求定理,指的是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市場裡的需求的數量與價格成反比。也就是說,一個產品的價格越高,越少人會想進行購買。隨著一個產品的價格下降,消費者會更願意購買它,而不是其他較為昂貴的替代品。另外,因為價格下降而導致的購買力上升連帶使得消費者購買能力提高。其他的因素可能改變需求,舉例來說,收入的增加會使得對於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線向外擴張。在進行這種分析的時候,經濟學家假設其他的因素保持不變。供給指的是一個產品的價格以及在那個價格下會出現在市場上的產品數量,供給也可以由圖表方式形容價格和數量。在這種模型下生產者,換句話說,一個產品可以被販賣的價格越高,生產者便會越樂意提供這樣產品,如右圖所示。更高的價格使得生產這樣產品可以帶來更高利潤,如同需求曲線,供給曲線是可以移動的,比如生產要素的更動或技術的創新都會導致供給曲線的移動。需求定理指出,若是其他情況不變,價格的提高將會導致供給的提高,而價格的滑落將會導致供給的減少。在這種分析下經濟學家同樣是假設其他的條件維持不變,比如說替代品的價格、生產成本以及其他眾多會影響生產的因素,在分析時都假設是不變的。市場均衡指的是當供給數量和需求數量達到平衡的時候,如同右圖裡所示兩條線的交叉點。當價格低於均衡時,產品的需求會開始高過供給,這會使得價格開始提高。而當價格超過均衡點時,對產品的供給會開始高過需求,於是使得價格降低。這種模型預估在任何供給和需求的曲線上,價格和供給會在一個可以使產品需求等同產品供給的價格上找到平衡點,同樣的,這個理論預估當供給或需求任何一方產生變動時,新的價格會產生以反映出新的平衡點。對任何一種消費者產品來說,需求曲線的位置決定了一個產品的邊際效用,它決定了消費者要獲得一個產品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供給曲線上的點則代表了邊際成本,也就是對生產者來說提供一個產品需要付出的成本。在均衡點上的價格是由供給與需求所決定,而在完全競爭的假設下,供給與需求將會等同均衡點上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用。而在市場的供給面,影響生產的因素則被稱為是生產變數,這些變數在短期內決定了產出的數量。有些投入變數可以被輕易更換,例如電力、原始資源、加班工作等等,其他的變數則比較難更換,例如工廠和機械或是重要的資深員工。在長期來說,所有的投入都可以透過管理加以更改。短期和長期的分別又構成了供給的價格彈性,也就是供給面如何應對供給或需求方的更動而產生新的價格均衡點。邊際主義描述消費者如何在不同的財富和收入水準限制下達成對他們最有利的位置,而生產者也會在各自生產的限制下,所產生的差異便是「邊際利潤」,當邊際利潤達到零時,他們就不會再繼續生產某個產品。市場邁向均衡的移動以及均衡點、價格、和供給數量的改變也是在「邊際」上進行,也就是說,他們的互動關係的改變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供給與需求理論的應用包含了伴著生產要素調整的收入分配,包含了勞動與資本在市場上的互動。在一個有競爭性的勞動市場下,在特定勞動價格。勞動經濟學檢視的是勞工與僱主之間透過這樣市場的互動,以此解釋工資和其他勞動收入、勞工流動性、失業、人力資本的產能、以及其他相關的公共政策的變動與特徵。供給與需求是用來解釋完全競爭下的市場行為,然而,它仍然可以用來比較其他型態的市場。它也可以被用來解釋經濟體各層面的變因,舉例來說,這包含了總體經濟學下研究的國內生產毛額以及物價。經濟學家也可以透過供給與需求來說明要在何種特定條件下市場才能有效的分配資源。公司.人們往往不會在市場上直接交易,而是透過公司進行工作和生產。最明顯的公司是企業、合夥、以及信託。依據羅納德·科斯的說法,當透過公司生產的成本低於自行生產時,個體便會選擇透過公司生產。公司綜合了勞動和資本,並且可以達到比個人交易更高的規模經濟。在完全競爭的研究模型下,生產者眾多,而且對於市場價格都沒有決定性的影響。產業組織研究的則是當某些生產者的確擁有決定性影響時公司之間的競爭行為,它包含了對於市場以及公司之間的互動。常見的對於市場結構的分析除了完全競爭以外,還有壟斷性競爭、以及其他如寡佔、雙頭壟斷等情形。管理經濟學是以個體經濟學角度研究公司或其他管理單位進行商業決策的過程,這門研究相當倚賴資料上的統計,比如對於運籌學的研究,以及其他統計方法例如在沒有完整資訊和確定性下的回歸分析。其研究的特色是對於商業決策最佳化的追求,包括瞭如何降低成本、最大化利益等,當然,這是假設在其他情況例如科技和市場需求不變的條件下。不確定性和賽局理論.不確定性在經濟學上,是指對於未來收入或損失無法預測的本質,無論是否為風險。若是沒有了不確定性,個體的經濟行為就會完全脫離工作和收入的不確定性,金融和資本市場也會淪為單純的市場階段媒介,而通訊產業則會完全消失。由於不確定性的型態眾多,在經濟學上有許多方式用來代表不確定性以及經濟決策者對其的應對。賽局理論為應用數學的分支,研究不同決策者之間的戰略互動,亦屬於不確定性。賽局理論提供了產業組織理論的數學根基,用以架構公司的各種行為,舉例來說,它可以用來研究寡佔的產業行為,也可以套用在工資談判、討價、契約立定和其他各種決策者數量少到他們會對彼此產生可見影響的情況上。賽局理論是一種行為經濟學非常頻繁使用的方法,它假設了個體們在至少有部分利益衝突的條件下,分別選擇對他們最有利的戰略。透過這種分析,它可以將個體尋求利益最大化的舉動用來研究例如供給與需求的模型,同時也考慮到資訊的不確定性。這門研究最早追溯至1944年約翰·馮·諾伊曼的理論。賽局理論對於眾多領域都產生影響,包括了核子戰略、倫理學、政治學、甚至是演化生物學。風險厭惡也會在一個發達的經濟裡促使專門管理風險和提供風險資訊的產業,例如保險業市場、期貨交易、金融商品、金融經濟學、或純粹的金融市場便是針對風險而生的產業。這塊領域同時也研究金融市場和公司的資本結構、金融市場的效率和健康性、金融危機、以及政府對此的管制等等。有一些市場組織也會因為不確定性而產生低效率,依據喬治·阿克洛夫的「檸檬市場」理論,這種低效率的典型例子之一是二手車市場。由於消費者不確定一臺車是否是有潛在問題,他們往往會壓低了一臺好的二手車的價格低於其實際品質。資訊不對稱使得賣家即使有這方面的資訊,也沒有動機告知買家。相同的保險業在這方面的問題則是逆向選擇,也就是說那些很容易冒風險的人。而且,若是試圖解決單一問題,例如強制所有人保險,那麼仍然不能解決、反而會創造出更多道德風險的問題。資訊經濟學便是對於這些問題的研究,這在許多領域如保險、契約法、機制設計、貨幣經濟學、以及健保上。可以應用的研究成果包括瞭解決或減少法律和市場上的風險的措施,比如說產品保固、政府規定的部分保險、資本重組或破產法、以及其他對於資訊透露的管理。市場失靈.「市場失靈」包括了許多不同的問題,許多這些問題可能與經濟學既有的假設互相衝突。儘管經濟學家對於市場失靈的定義有所差異,以下的分類經常被提出:資訊不對稱和不完整市場可能會導致經濟的低效率,但這有可能透過市場、法律、或其他政策辦法加以修正。自然壟斷或者稱為「技術上壟斷」是一種競爭失靈的極端例子。這種問題描述了既然生產一個產品時生產越多單一成本越低,那麼依此推斷每個產品最終應該只有一個生產者才是最有效率的。公共物品依據市場失靈理論是一般市場是所缺乏供給的,這種失靈的最主要特色是人們可以使用公共物品而不必直接付費。外部性指的則是市場價格所沒有反映出來的外部社會成本或利益。舉例來說,汙染會造成負面的外部性,而。政府經常向有製造負面外部性可能的經濟活動課稅或進行禁止,並且向正面外部性的受益者課稅以企圖矯正市場。另外,基本的供給與需求理論解釋了均衡的達成,但並沒有解釋達到供需均衡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一些人則主張粘性價格證明數量而不是價格決定了供給與需求的短期改變,這也是許多總體經濟學裡對於景氣迴圈的標準研究。研究者通常聚焦於討論粘性價格的成因以及達到長期均衡的過程。有一些經濟學領域專注於對市場失靈的研究,比如公共經濟學便是研究政府以調節市場失靈為名對市場進行的幹預。解決市場失靈的政策方式包括了根據成本收益分析立定的政府管理,或者提供市場誘因以進行改變,比如收取排放稅。儘管如此,許多經濟學家的研究則提出質疑市場失靈的理論。例如公共選擇學派便提出了與市場失靈相反的例子-政府失靈,認為政治上的經濟幹預和特殊利益才是導致市場失靈的主因。而奧地利經濟學派則更進一步,主張低效率的壟斷只有在政府主導之下才會形成,並且主張市場的低效率只有透過尋求利潤的企業家精神才能消除,而政府並不能做出正面影響。公共產業.公共財政是研究政府公家機關如何進行預算和稅收的經濟學領域,研究的包含了稅制的制定、政府開支活動的成本效益分析、金融政策、政府對於經濟效率和收入分配的影響。公共選擇理論便是以個體經濟學角度研究公共產業的學派,分析各自尋求利益最大化的政治個體,例如政客、選民、官僚、和利益團體,以及他們在政治過程中的互動。大部分的經濟學都是實證為主的,以描述和預測經濟現象為重點,而規範經濟學則研究經濟「應該是什麼」。福利經濟學便是規範經濟學的一種,以個體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的效率,並且以社會裡個體的經濟行為來衡量社會福利。總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將經濟看作是一個整體,並且透過一般均衡理論用「從上而下」的角度檢視經濟的總和與互動。這些總和包括了對於一國經濟體的總投入與輸出、失業率、以及通貨膨脹,其他的小總和則包括了消費和投資總和等。總體經濟學也專注於研究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上。自從1960年代以來,總體經濟學也被引進一些個體經濟學的劃分方式,例如分析個體的理性、效率市場假說、以及不完全競爭等,這些發展解決了部份對於這些領域的不一致性質疑。總體經濟學同時考量影響成長和國家收入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了資本累積、科技進步、以及勞動力的成長等。增長.發展經濟學研究的是造就經濟成長的因素,亦即一個國家人均生產輸出在長期的提高。同樣這個因素也被用來解釋各國之間存在的人均生產輸出的差異,尤其為何某些國家成長得比其他國家快、而為何某些貧窮國家的成長率比已開發國家高。許多被廣泛研究的因素包括了投資的比例、人口成長、以及科技變革。這些研究包括了理論上和觀察上的形式以及增長核算。景氣迴圈.對於經濟蕭條的研究促使了總體經濟學的誕生。在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時,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出版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建構了凱恩斯主義的主要理論。凱恩斯認為在經濟蕭條時,對於產品的總需求可能有不足的現象,導致高失業率以及可能的產能流失。他於是認為應該增加政府在公共產業的活動,包括了以中央銀行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以穩定景氣迴圈。也因此,凱恩斯主義的一大結論為,在某些情況下,市場本身並不能將產出和僱傭推到充分就業的程度。約翰·希克斯的IS-LM模型便是解釋凱恩斯理論的經典例子。隨著時間發展,對於景氣迴圈的認知也逐漸增進並擴張到其他領域,大多是作為對凱恩斯理論的回應。新古典綜合學派便是綜合凱恩斯經濟學與新古典主義經濟學,認為凱恩斯主義雖然在短期上是正確的,但新古典主義則在中長期更有解釋說服力。新興古典經濟學派則從凱恩斯景氣迴圈理論中脫出,認為市場的蕭條是因為不完全資訊所造成的,持這種立場的包括了米爾頓·傅利曼對於消費的恆常所得假說以及小羅伯特·盧卡斯提出的「理性選擇」理論。相較之下,新興凱恩斯學派則保留了對理性預期的假設,但將景氣迴圈歸咎於市場失靈上。新興凱恩斯學派認為價格和工資是有「黏性」的,亦即他們不會隨著經濟情況的變動而很快做出調整。也因此,新古典主義學派認為價格和工資會自動調整以達成充分就業,而新興凱恩斯學派則認為充分就業只有在長期上才會自動達成,也因此短期內必須要有政府和中央銀行介入。另一方面,與凱恩斯學派對立的奧地利經濟學派則認為景氣迴圈是由於政府透過中央銀行釋出過多的借貸資金,因而導致資本借貸的過度容易,從而致使企業家的錯誤投資和資本的錯誤分配,因而形成信用泡沫。他們認為景氣迴圈裡的擴張期是對於資本的濫用期,而緊接而來的衰退期才是經濟復甦的開始。奧地利學派的理論不被凱恩斯學派或新古典主義學派所重視,然而在學界仍然有部分支持者。失業.一個經濟體裡的失業人數可以由失業率來計算,亦即有多少勞工在積極的尋找工作,退休者、正接受教育者、或因為其他因素而放棄尋找工作者並不包含在失業者裡。失業可以依據幾種型態來分類,古典式失業指的是當工資太高因而導致僱主不願僱用更多勞工時,工資太高的原因可能是最低工資法規、或是工會的活動導致。依據古典式失業說法,摩擦性失業則是當市場有應對的工作存在,但在配對工作的過程中勞工所需要尋找和等待的時間。結構性失業則包含一系列導致失業的原因,比如勞工有的技能與市場需要的技能不同時。當一個經濟體的產業正進行大規模的轉變時,因為許多勞工既有的技能與新興產業不同,許多結構性失業便有可能發生。無論經濟體所處的情況,某些程度的失業都有可能持續存在,不過凱恩斯學派主張當經濟停止成長時,因為總需求不足所產生的週期性失業就有可能發生,奧肯法則便是對於失業率與經濟成長的觀察。原始的奧肯法則指出3%的經濟產出成長便會降低1%的失業率。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在大多數市場經濟下,貨幣是一種用以作為交易媒介的工具。假設在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貨幣比起其他形式的交易媒介要更來的有價值穩定性、可切分性、簡便性、以及更流動的供給。貨幣包含了大眾持有的紙鈔和積蓄、以及銀行和政府具有的備用資金。貨幣就好比是像語言一般的社會媒介,其價值存在於與他人互動的功能上,若是沒有其他交易的物件,那麼再多的錢也等同廢紙。作為一種交易媒介,貨幣讓交易變得更為容易,它使人們可以更簡單的估價產品和服務,同時也促使儲蓄的產生。與貨幣對比的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沒有了貨幣,便要以更困難的物質配對交易雙方的需求。由於貨幣的通用性,它使得交易的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如此一來生產者便可以輕易將產出換為市場通用的價值,而不需轉換必須進行二次交易的物品。對一個經濟體而言,貨幣供給與總生產的面值和物價水準有密切關係,也因此,管理貨幣供給是貨幣政策的重要課題。財政政策.凱恩斯學派認為政府應該透過對於財政政策的操弄來調整總需求,他們主張當總需求低於經濟體存在的生產潛能時,這種沒有使用到的生產能力便形成了產出浪費。依據這種說法,政府透過增加財政支出的方式來鼓勵總需求成長,如此一來便運用到沒有被使用的生產潛能。舉例來說,即使在沒有實際需要的情況下,政府也可以僱用失業勞工來興建高速公路,如此一來便會發揮他們的「生產潛能」。而這種支出也有乘數效應,亦即為應付擴張性財政政策而產生的商機構成了多出的經濟活動。當然,這種理論是根基在沒有考慮到擠出效應的假設上。如果產出浪費並不存在,那經濟體便是以完全的產能在運作,這時如果政府介入增加財政支出,便會擠壓到民間產業的經濟活動,也因此不會產生經濟增長。支援擴張性財政者認為擠出效應只有在沒有產出浪費時才會出現,而反對的經濟學家認為這種效應是永遠存在的,並且指出李嘉圖等價理論,他們主張政府借貸必然需要以未來的課稅增加來償還,而任何因為政府財政政策所引起的需求增長,都會因為民間為應付未來高稅率的儲蓄而被消除。國際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研究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並且研究國際貿易可以帶來的貿易利得,重要的政策研究包括了關稅以及貿易壁壘對於進出口和經濟成長的影響。國際金融學則是整體經濟學裡一門專門研究資本如何在各國之間流動的領域,並且研究匯率。國際貿易的增長、各國分工的增強和密集化是全球化重要的發展經濟學則是研究在發展程度相對落後的開發中國家,並且研究產業改變、貧窮、和經濟成長。與其他經濟學領域不同的是,發展經濟學經常結合社會與政治的議題作為考量。經濟體系是經濟學裡研究各國經濟體系差異的領域,研究的重點包括了各國在經濟路線、發展策略、產權保護、以及經濟資源分配等指標上的差異。這門領域的研究是以一個「經濟體系」作為最基本的研究單位。在當代經濟體系裡,經濟組織的兩大不同路線為社會主義體制和資本主義體制,一者是以國家統御經濟、另一者則是以自由市場來進行,而這兩者之間的中間路線為混合經濟。研究經濟體系與政治體制之間的互動,也被稱為政治經濟學,「經濟體系比較」指的則是衡量不同經濟體系之間的經濟行為和成長差異。研究方法.當代的經濟學經常使用數學作為研究手段之一,經濟學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了微積分、線性代數、統計學、賽局理論、以及電腦科學。學術界的經濟學家一般都有使用這些工具的基本能力,少數經濟學家則專注在數理經濟學和其他數學的方式。理論.主流經濟學理論依靠的是先驗的經濟模型,並從中衍生眾多概念。這些經濟論述通常假設在「其他情況保持不變」之下,研究聚焦的變數是如何因應各種條件進行改變。當進行經濟學論述時,經濟學家重視的是尋找可以以最少觀察資訊來實證、最為明確表達、同時可以衍生出其他研究的理論。在個體經濟學下,主要的研究概念為供給與需求、邊際主義、理性選擇理論、機會成本、預算線、效用、以及公司研究。而總體經濟學早期則聚焦於對於總體變因的模型建構,然而隨著時間發展,這種路線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研究則更注重於以個體基礎出發的總體研究。個體經濟學的許多概念對總體經濟學的領域都起了重大影響,例如貨幣政策上,貨幣主義主張的貨幣數量論指出對貨幣的供給擴張會因為市場的理性預期而造成通貨膨脹。在發展經濟學中,已開發國家一般被預測會有比較小幅度的經濟成長,因為資本投資的邊際回收會隨著發展程度而開始下降,這種趨勢就在亞洲四小龍的發展上被觀察到。有時候這些經濟假說所主張的只是一種「定向」或「趨勢」,而非絕對的資料改變。在近幾十年,賽局理論於社會科學領域的急速擴張也對經濟學產生巨大影響,透過例如納什均衡點作為研究經濟個體決策的基準,經濟學家可以在不依靠實際世界資料的情況下對許多領域做出分析和預測。標準的賽局理論經濟學論述通常先設計一個與現有經濟問題類似的「賽局」,經濟學家並以賽局裡的單方行為和多方互動來研究他們如何在不同規則下進行利益最大化。觀察上的研究.經濟理論經常被用觀察上的方法加以驗證,通常是透過計量經濟學來檢視經濟資料。一般實體科學常見的封閉實驗在經濟學上是很難達成而且很少見的,也因此,經濟學家通常倚賴觀察既有資料的方式來測試他們的理論,雖然這樣觀察實驗的結果沒有封閉實驗來的準確、也比要容易被質疑。儘管如此,實驗經濟學是一門逐漸在成長的領域,而且對既有模型的觀察也在增加。統計學的研究方法例如回歸分析也很常見,使用者用此方法來估計規模、經濟重要性、以及統計顯著性,藉此來提出假說、並且控制變因的影響。透過這種作法,一個假說有可能因此獲得支援,儘管其準確性仍然只是機率上的、而不是絕對的,判斷研究的標準則是依靠其可否證性以及證偽結果。由於實驗結果的不確定性,這些觀察研究並不一定要對其研究問題提出決定性的結論,甚至也不一定要提出主要的發現。在實用經濟學領域上,以線性規劃來進行投入-產出模型的研究相當常見,為了研究某種政策對各方面的影響,經濟學家常將大量資料交由電腦統計分析。專業的同行評審和對於結果的重新生成也能進一步確保觀察實驗不會產生有偏見的、錯誤的、或輕率概化的結果,儘管經濟學許多研究領域都常被批評是無法重生研究結果的。如同純粹的理論,對於統計實驗的使用也會受到批判分析,儘管如此,在過去40年間,單純為批評其他研究結果的文章在如美國經濟評論的期刊上一直減少,這被認為是期刊試圖增加其引用數量的一種結果。實驗經濟學也造就了許多以封閉式對照實驗為方法的研究,直接測試一般被視為真理的一些經濟學理論,這將傳統上經濟學與自然科學的區分給縮小了,例如最後通牒賽局的實驗結果便證實了人們會拒絕接受不平等的分配方式。在行為經濟學上,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與阿摩司·特沃斯基一起因為他們對於展望理論和認知偏差的發現而獲得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神經經濟學上的觀察實驗也證實了類似結果。另外一個例子則是對照傳統的私利偏好假設與一個可以測試自私、利他、與合作傾向的模型。這些研究的進展使得一些人主張經濟學也是「真正的科學」的一部分職業.經濟學這一領域的專業化,反映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所課程的成長上,並且被稱為是「經濟學自1900年來的重大改變」。大多數主要的大學和院校都有一個專精的經濟院所並頒發經濟學的學位,不論是在通識教育、商業或其他專業領域上,經濟學課程往往是必修的課程。諾貝爾經濟學獎在每年會依據其專家評審頒發給對這個領域有重大貢獻的經濟學家。在私人企業,經濟學家通常擔任顧問的角色,尤其是在銀行業和金融業。經濟學家也替眾多政府部門服務,例如國庫、中央銀行、和統計組織。相關領域.經濟學是社會科學的一門,同時也影響了眾多其他領域的學術發展,例如經濟地理學、經濟史、公共選擇理論、家庭經濟學、以及制度經濟學。法律經濟學是一種以經濟理論角度切入研究法學的方式,包含了以經濟學解釋法律產生的經濟影響、研究法律是否有助或有害於經濟效益、以及預測未來經濟法走向。羅納德·科斯在1961年的文章裡就曾主張,對於產權的良好保護可以克服市場的外部性。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結合經濟學、法學、以及政治學的研究,針對在探討政治制度、政治環境、以及經濟體制之間的互動。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包含了如壟斷和尋租行為以及外部性與政府政策的關係。歷史學家有時會使用政治經濟學一詞來描述研究在歷史上有特定利益的個人或團體是如何利用政治手段來取得利益。經濟學的社會學分支也透過經濟社會學發展出來,主要是根基在愛米爾·涂爾幹、馬克斯·韋伯、格奧爾格·齊美爾等人的作品上,用以分析經濟發展和經濟現象對於社會傳統的影響。重要的作品包括了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格奧爾格·齊美爾的《貨幣哲學》等書。歷史.對經濟學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美索不達米亞、古希臘、古羅馬、中國、波斯、以及阿拉伯文明。14世紀之前知名的學者包括了亞里斯多德、考底利耶、湯瑪斯·阿奎那、伊本·赫勒敦等人。受到亞里斯多德寫作的啟發,阿奎那對其後代14至17世紀的經院哲學有許多貢獻,由經院哲學所衍生的薩拉曼卡學派也成為中世紀末第一個有系統性地以自然法研究貨幣、利息、以及價值理論等經濟法則的經濟學派。在文藝復興之後,經濟學的發展開始由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兩派所支配,這兩個學派都對歐洲經濟民族主義和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有相當影響。重商主義在16至18世紀盛行於一些商人和政客之間,主張一國之財富是靠著累積金銀而來的,而沒有天然金礦銀礦的國家則只能靠著出口產品並且限制進口金銀以外貨物來累積財富。重商主義主張進口便宜的原始資源以用來生產出口的貨物,並且以關稅防止來自國外產品的競爭。重農主義則是一群18世紀的法國思想家組成,並認為經濟體是一個收入和產出不斷迴圈的圈圈,他們主張只有農業生產才能夠產出超過成本的價值,也因此農業是所有產業的根基。他們反對重商主義對製造業和出口的重視而忽略了農業。重農主義者並且主張淘汰耗費大量成本的稅金收取制度,改以地主的所得稅替代之。比起重商主義,重農主義者更支援自由放任的政策,認為政府不該幹預經濟。亞當·斯密被認為是現代經濟學的開端,他對於當時的重商主義提出眾多批評,並認為重農主義儘管「並不完美」但仍然是更為接近經濟學真相的框架。古典經濟學.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一書被認為是「造就了經濟學誕生的起始點」,這本書將土地、勞動、以及資本視為是生產的三大要素以及生產一國財富的而拋棄了重農主義認為只有農業活動才有生產性的理論。斯密討論了分工可以帶來的經濟好處,包括了勞動產能的上升以及貿易利得,無論是鄉村或是都市、或是不同國家之間都可以藉此獲利。他的理論認為分工的程度是由市場的需求所決定,這也成為了後代經濟學家對於公司和產業組織的主要理論亞當·斯密提出了被廣泛認為是經濟學裡最重要的命題:亦即在競爭之下,資源的持有人。斯密認為所有個體會利用他們持有的任何資本來增進其自身的利潤和福利而非「社會」的利益,這在後來被稱為是「經濟學上最重要的一段話」。斯密並且主張個體尋求利潤的動機是生產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他們獲得的利潤就代表了他們所生產出的價值。他這樣說道:因此,由於每個個人都會盡力把他的資本用以支援並管理國內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生產於是便能達到最大的價值;每個個人也必然竭力的使社會的年收入盡量擴大。確實,他通常並沒有打算要促進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促進了這種利益至何種程度。由於寧願支援國內的產業而非國外的產業,他只是盤算著他自己的安全;他管理產業的方式在於使其生產的價值能夠最大化,他所盤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這些常見的情況下,經過一雙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他也同時促進了他原先無意達成的目標。並非出自本意並不代表就對社會有害。藉由追求他個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為有效地促進了這個社會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佯裝增進公共利益而幹預貿易的人所達成的。亞當·斯密提出的看不見的手的概念與他對於經濟發展和經濟成長的重視有密切關係,他認為經濟上的增長使得社會大眾可以進行更多更有價值的消費,這在他心目中才是「所有生產的唯一目的」。斯密並且以看不見的手來評論眾多的經濟學領域,包括了政府對於競爭、貿易的限制,以及銀行和利息,並提出他認為是「自由的既定體制」包括了國防、公平的司法制度、一些可以造福全社會的公共工程以及提供教育、道路、水壩等等。現代的經濟學教科書常把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作為解釋經濟學的最基本概念。同時期的託馬斯·馬爾薩斯則利用報酬遞減來解釋生活水平,他預言人類人口會以幾何方式倍增、但糧食生產卻只會漸進的增加,如此一來有限的土地便會導致暴增的人口勞動力產能報酬遞減,於是便會導致生活水平大幅退步的人口過剩出現。馬爾薩斯並且質疑市場經濟的調節效能,批評市場本身無法達成完全就業,並且稱經濟體傾向於過度存款而導致消費不足,這一理論後來也被凱恩斯加以利用。亞當·斯密注重在財富的生產上,而大衛·李嘉圖則注重在收入的分配。李嘉圖認為地主與資本和勞工之間必然會有衝突存在,他主張隨著人口的成長和生產增加,有限的土地必然會使得租金逐漸上漲,於是減低資本獲得的利潤、以及勞工的工資。李嘉圖是第一個提出了比較優勢的經濟學家,依據此理論,無論一國是否在生產上每個層面都比他國優越或落後,邊際的生產成本差異使得他們都可以從國際貿易過程中獲利。比較利益到今天一直被經濟學家認為是解釋貿易利得的最基本框架。到了古典經濟學的末期,一些人開始對其假設提出質疑,比如約翰·斯圖爾特·密爾便提出市場分配收入的問題,他認為市場扮演了兩個主要的角色:資源的分配以及收入的分配。他認為市場在分配資源上可能是最有效的,但不一定可以最好的分配收入,於是產生社會介入的需要。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是古典經濟學重要的一部分,亞當·斯密常被認為是提出一個產品的交換價值是由其勞動所決定的人,不過,斯密其實在這方面有所保留,比如他說:「所有東西的真正價值,取決於取得這樣東西的難度。」斯密認為除了工資以外的因素也影響了產品的價格。儘管如此,許多古典經濟學家開始以斯密為基礎提出了勞動價值理論,主張勞動是價值的主要或唯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從古典經濟學裡衍生而出的,卡爾·馬克思提出了其理論的基本模型。馬克思在1867年出版了《資本論》一書,以勞動價值理論為基礎,主張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必然會產生剩餘價值,也就是資本對於勞工的剝削。依據勞動價值理論,一個產品的價值是由生產過程中所必需的社會勞動所決定的,而剩餘價值理論則主張勞工的工資只構成了產品價格裡的勞動力價格,即讓勞動力再生產的部分,從此認為有剝削存在。邊際革命.從1870年至1910年之間,一系列經濟學家開始對古典經濟學的假設提出挑戰,這一系列的變革後來被稱為是「邊際革命」。由英格蘭的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奧地利的卡爾·門格爾和瑞士的利昂·瓦爾拉斯所各自提出,邊際主義否定了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價值是由邊際效用而非勞動所決定的。邊際主義不但解決了古典經濟學所無法解釋的鑽石與水悖論,同時也促生了成為現代新古典經濟學骨架的主觀價值理論。19世紀末的邊際革命是經濟學的一大分水嶺。古典經濟學重視的是社會活動間的因果關係,例如財富的生產和分配,以及透過政治經濟學分析不同政體下財富分配結構。隨著邊際效用概念的提出,對於生產和交易的研究得以從社會理論中分離出來,而邁向“純粹觀察現象並提出假說”的研究路徑。這種改變使得經濟學得以脫離受到價值判斷影響的規範經濟學,從以往的社會經濟「應該怎麼樣」的問題,退回到純粹研究現實經濟「是什麼」,進而成為不具鮮明立場性和政治性的學問。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發展自約翰·梅納德·凱因斯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一書,此書確立了總體經濟學一領域的獨立。凱恩斯在此書中研究許多在短期影響總收入和生產的因素,他認為高度的失業可能會因為市場缺乏有效需求而無法自行調整,並且主張為了增加總需求,政府應該透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克服這種情況。在當時經濟大恐慌的環境下,凱恩斯的此一理論對經濟學界產生重大影響。隨著時間發展,凱恩斯學派出現兩個分支。後凱恩斯學派注重於研究總體經濟學的彈性缺乏以及調整過程,另外他們在個體經濟學上則以實際世界的觀察例子來作為研究基礎,而非透過利益最大化的模型,該學派的主要人物有瓊·羅賓遜等人。新興凱恩斯學派同樣也是衍生自原始的凱恩斯主義,此流派同意其他經濟學家利用利益最大化來解釋個體經濟學的模型,但提出了價格和工資黏性的理論,用以更新原始的凱恩斯主義,儘管他們對原始框架的支援已經轉變為強調其持續出現特徵,而不是堅持其存在的本質。新古典主義.邊際革命促生了主導當代主流經濟學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提出了「經濟學」一詞來形容對於「經濟科學」的研究,用以對照之前的政治經濟學。這種轉變就有如在當時數學模型對於自然科學的影響。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將供給與需求作為分析市場均衡下價格和供給數量的模型,以此解釋產出以及收入的分配。比起古典經濟學,新古典主義重視的是市場的邊際需求。到了20世紀,新古典主義經濟學遠離了古典經濟學以基數作為分析個體之間生產關係和社會總和利益的方式。在個體經濟學方面,新古典主義認為動機和機會成本構成了決策的最重要基準,例子之一是消費者理論分析價格以及收入是如何影響需求的數量。而在總體經濟學上,與凱恩斯主義綜合的新古典綜合學派成為當今總體經濟學的主流。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經常被稱為是「正統經濟學」,現代的主流經濟學教科書大多是以新古典主義為基礎,雖然在許多方面也有改動或是重視不同的領域,例如計量經濟學、賽局理論、對於市場失靈和不完全競爭的分析等。芝加哥經濟學派.1970年代出現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直接挑戰了凱恩斯主義的基本假設。依據菲利普斯曲線,凱恩斯主義認為通貨膨脹會使得物價提高,由此帶動產業僱用更多勞工以增大產能,而更高的僱用度則會帶動需求面。然而,在1970至1980年代同時出現了通貨膨脹和高失業率,這使得原先支配總體經濟學的凱恩斯主義開始備受質疑。在這種背景下,芝加哥經濟學派和其衍生的貨幣主義開始挑戰凱恩斯主義。依據該學派的米爾頓·傅利曼等人的說法,市場經濟在貨幣供給持平的條件下,可以自行調整供需。依據這種理論,政府的角色是透過中央銀行,調控在經濟體中流通的貨幣數量,除此之外,不需要幹預自由市場的活動。芝加哥學派以及後來小羅伯特·盧卡斯提出的理性預期理論,大幅度取代了凱恩斯主義在總體經濟學的支配地位。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本·伯南克便是支援傅利曼解釋景氣迴圈說法的經濟學家之一。當代的主流經濟學經常被二分為美國東海岸與西海岸大學代表的鹹水學派與芝加哥等內地大學代表的淡水學派。米爾頓·傅利曼基本上採納了許多亞當·斯密和其他古典經濟學家提出的個體經濟學概念並且將之現代化,比如他在1970年曾主張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是要「在自由市場的競爭下,努力利用既有資源進行可以最大化利潤的商業活動」,這一說法與亞當·斯密認為市場透過私利可以最好達成社會總利益的看法一致。其他學派.一些在主流經濟學以外的經濟學派和研究方式也對經濟學領域有重大和持續的影響,比如奧地利經濟學派、洛桑學派、後凱恩斯學派、斯德哥爾摩學派等。與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平行發展的奧地利經濟學派,便是衍生自邊際革命的重要人物卡爾·門格爾的理論,而其許多研究框架也與主流經濟學有高度重疊。在總體經濟學上有顯著討論而自成一派的還包括瞭如新興古典經濟學派和供給面學派等。除此之外,一些比較不受主流經濟學討論的研究包括了生態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演化經濟學、依附理論 (國際政治經濟學)等。對經濟學的質疑.一般的批評.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曾諷刺的稱經濟學為「憂鬱的科學」。一些經濟學家如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和里昂·瓦爾拉斯則認為對經濟學的研究不該與其產出的分配混為一談,他們認為後者所牽涉的「社會經濟學」是屬於政治學的領域。在《國富論》一書中,亞當·斯密大力抨擊那些他認為是依賴政治權力來影響市場運作的個人或團體,在斯密的年代這些人通常被稱為「派系」,今天則是我們所熟知的利益團體例如政黨、銀行、公司、工會等等。作為社會科學的一部分,經濟學研究應該要獨立於政府政策或其他決策團體的影響之外,然而,政策制定者和政治人物經常以特定經濟學的理論或說詞來正當化他們推動的政治議程,許多時候往往脫離他們公職的負責領域。經濟學理論在實踐上與政治不可避免的密切關連經常被拿來做為批評的物件,批評者往往將經濟學作為一個學術領域的角色與特定議題或價值觀混為一談。儘管如此,經濟學對於政府經濟政策的形成是理所當然有影響力的,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政治經濟學的分支。許多學術界的期刊經常探討經濟學者之間對於某種政策的共識或主流立場為何,希望以此增加專業意見在政治決策上的角色。事實上,當今的主流經濟學界與一些普遍存在政治討論的看法往往抱持截然不同的立場,舉例來說,貿易保護主義在大眾輿論和政客之間普遍流傳,然而經濟學家卻一面倒的認為自由貿易才是增進社會整體利益的方式。依據美國經濟學會的調查,美國經濟學家之間已達成明顯共識的議題包含了支援自由貿易、支援沃爾瑪等大型連鎖店商業自由、反對政府強制僱主提供勞工健保、允許商業化的器官轉移、開放賭場、反對補貼生物燃料等等。其他議題例如中央銀行的獨立執行以及政府在透過中央銀行影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的做法,乃至總體經濟學上的眾多政策,也經常是爭議的焦點和對於主流經濟學批評的而一些學者例如Deirdre McCloskey則提出許多透過資料觀察進行的經濟學實證研究在方法或結果上都有問題,此點批評在經濟學界受到不少重視,不過,也有某些依賴先驗而拋棄實證觀察作為研究方法的經濟學者和學派存在,例如奧地利經濟學派便是一例。一些人則責怪經濟學家無法準確預言未來的經濟走向或經濟危機的到來,舉例來說,在2007年-2013年環球金融危機便引發許多人批評主流經濟學的教科書與現實脫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02便曾發表他們對一群經濟學家調查他們對未來經濟蕭條的預測結果,提出97%在1990年代受調查的經濟學家沒有成功預測未來一年的經濟緊縮,而即使成功預測的人,也經常低估了緊縮的嚴重性。質疑.經濟學長久來持續被質疑是依靠不實際的、無法驗證的、或是過度簡化的假說來做為理論依據,質疑者主張這種簡化過程免除了經濟學家提出結論所要舉出的證據。經常被質疑的假說例如利潤最大化、理性選擇等等。不過,資訊經濟學包含的就是這方面以數學研究和行為經濟學來研究個體在利潤最大化以外的行為。另外一些主流的經濟學家例如凱恩斯也曾觀察到大部分的經濟學領域都是透過概念上的而非資料上的證據來建立,也因此無法像其他自然科學一樣透過資料來驗證。近年來,批評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女性主義者也開始浮現,促使了女性主義經濟學的誕生。女性主義經濟學批評經濟學一般對於實證和客觀的假設,認為現有的模型和方法只反映出男性社會的偏好。女性主義經濟學經常提出的批評包括經濟學忽視家庭主婦的家事勞動價值、家庭的經濟掌管和收支。一些從物理學角度出發的科學家則批評經濟學依靠的是19世紀的物理學假設,例如便從熱力學裡提出了與能源經濟學有關的熵理論,以區別他認為主流經濟學依據在牛頓物理學上所建構的理論框架。他的理論對於熱力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有相當的影響。一些人例如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則批評經濟學的理論方式,認為經濟學過度倚賴帕累託的理型論研究模型,並主張經濟學理論錯誤的結果可能會對人類整體造成龐大災害,他以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問題來質疑許多既有的經濟模型。然而如同其他的批評,並非所有經濟學家倚賴的都是新古典經濟學的模型和假設。而一些經濟學家也正視了塔雷伯提出的問題,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內曼便對塔雷伯的理論讚譽有嘉。而儘管這些批評的存在,主流的經濟學研究所課程已經發展得越來越趨向於技術化和數學化的研究方式。

Deduplicate version of erhwenkuo/wikipedia-zhtw using MinHash.

Downloads last month
47

Collection including liswei/wikipedia-zhtw-ded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