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_id
int64
19.6M
587M
upvotes_chosen
float64
17
260k
upvotes_rejected
float64
11
109k
prompt
stringlengths
6
85
chosen
stringlengths
2
2k
rejected
stringlengths
3
2k
28,511,530
349
93
为什么年轻人常常会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漂泊、冒险的冲动?
因为我不知道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年轻时的我应该做什么。我只想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各种人,去没有去过的地方,了解曾经没有了解过的东西,体验未曾体验过的事,也许这样做我会更加了解我自己,顺便找到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和真正感兴趣的事。 我害怕一成不变的生活轨迹。即便我知道早晚都要安定下来。那我也想在我安定下来之前“玩够了”,那时过后的安详平静的生活才是内心真正安详平静的,世界差不多见过了心里便会有别样的笃定和丰盛。不然对我而言,没有冒险过心总会不停骚动着。 年轻身强力壮时,不去冒险不去漂泊,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我从演化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个猜想。而这种心理机制的神经实现方式,不在这份回答里提及。毕竟在回答了“年轻人更喜欢冒险的神经机制”之后,我们还要回答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经机制,这又回到了演化心理学上。另外,这里的冒险心理只聚焦在年轻男性上,我在现实生活中并未发现年轻女性显著地更喜欢冒险。 年轻人为何较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更富于冒险精神,表现出更多的冒险行为呢? 幼儿还不具备冒险能力,不过他们的好奇心在某种意义上也算“冒险心”。老年人也渐渐失去了冒险能力,他们已经经历了丰富的人生,更多新鲜刺激对他们已经“边际效用递减”。 那我们主要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同样具备冒险能力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年轻人更富冒险精神呢? 或许是因为,年轻人比起中年人,更需要积累资源,更需要走出现有的社会等级秩序。中年人或许已经有了配偶,他们的目标是给自己的家庭提供资源,繁衍更多的后代。而年轻人没有多少资源,也没有家庭。他们的目标是积累资源,寻找配偶。而维持现有的社会分配资源体系是不利于自己积累资源的。部落酋长及其亲属往往在资源分配上占有特权优势。 这样,年轻人就要更具冒险精神,探索更多的未知之地,猎取更多的猎物,甚至在某些时候杀死酋长取而代之。而中年人则是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而非拿已有的资源去冒险。 久而久之,“爱冒险”这种心理机制就被自然选择所青睐,而年轻男性在相应环境的激发下,便会比其他种类的人群表现出更频繁的冒险行为。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小公司更富于冒险和创新,而大公司更保守。不过这是一个另外的话题了。
28,547,181
303
108
有哪些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美的建筑?
谢邀!本回答涉及图片源自网络,20+图,大家注意流量。 很多答案很有意思,数学美在建筑中很多是隐性出现,是要看比例,结构,韵律的。 但不是说不能在建筑中看到直接而粗暴的数学美。比如如下这两个建筑,就是在纷乱之中,让你感受到数学的秩序,从而体现出极富感染力的数学美: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The Seed Cathedral 种子圣殿 作者: Heatherwick Studio 一个毛茸茸的大球,当年去看的时候需要排两个小时的队。 那些特制的非常粗的光纤从外面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表皮。 而在内部,外边的光被传导进来,变成了一片星空(其实在光纤中间还有小灯泡支援)。 走近一些,星空的末端都是种子,而这栋建筑,就叫做种子圣殿,寓意着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的魅力,也在炫耀着,伦敦作为世界绿化率最高的大都市的存在。 这个建筑和数学有什么关系?看看这个平面你就会明白: 建筑师极其简单的,简单到是一个平面正方的长方体盒子,内部的空间外部的立面在一个由多合板结构撑起的光纤阵中定义出来。 外部空间是规整的,而内部空间没有一个完全平直的面。所有的光纤指向建筑中心,却又因为重力的关系而共同形变。 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五年后,英国人又做了个展馆: 米兰世博会英国展馆 The Hive Pavilion 巢之展馆 建筑师:BDP Physicist and Bee 结构师:Simmonds Studio 这次是什么?从外面看像一个架子组成的云,感觉是极没有规律的。 走到架子底下,会发现设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空间桁架系统。 来,上一张他的其中一个组件。 从建筑下层往上看是什么样?完全诠释了数学之美,秩序感,严谨的变化和韵律感。 上图太秩序以至于难以理解,这张图大家再看: 没错,想上上层平台,女孩不能穿裙子,当然,西方的姑娘豁得出去。 经过一个入口,我们来到上层平台。 当然,这个架子是不防雨的,但是有雨的时候更性感: 你是否像我一样,有欲望爬上这个架子? 或者晚上来参观: 建筑和数学从来是双生的,然而如此直接的表现他们的美,也并不多见,大家同意我的观点么? 上个世纪一百年间,建筑从石头砖瓦的传统样式,不断迭代成现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城市从一个个镇子,成长为各个式样的文明雨林,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请听我的新知乎LIVE: 波澜壮阔的20世纪建筑史 :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感谢大家鼓励,目前讲过的Live还是100%好评!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長得跟正態分佈圖一樣
28,547,181
157
101
有哪些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美的建筑?
我还得再说一句,其他答案里好的例子比较多。几何关系、比例节奏、力学计算、人体尺度这些都是体现数学美的,只是比较隐蔽。我给的这个例子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太直白了,反而对建筑的真正目的有所忽略。你们肯定也发现这方案首先是从这个数学发现出发,然后才附会了功能方面的解释。弗兰姆普敦所说建造的三个前提条件:建构、类型、场地,这个方案里认真考虑了哪一个? ==================================================== 好像看的人有点多,补充一句。这个建筑只是有意思,并没有什么意义。 ====================================================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7日报道,两名英国建筑师设计出了一种名为 D*Dynamic的房子,它能变形为八种不同结构来适应不同的季节、气象甚至是天文环境。这一灵感来源于英国数学家亨利·杜登尼的研究成果。 和传统建筑不同,D*Dynamic非常灵活。它由两间卧室,一个开放式客厅和一个卫生间组成,四个房间之间相互连接,可以形成八种稳定的结构。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白天还是黑夜,你都可以随时“转动”这四个房间。厚厚的外墙可以折叠成内墙,玻璃内墙可以变成外墙立面。门可以变成窗户,反之亦然。 比如说你喜欢太阳,那么早上你可以坐在朝东的屋子中,而中午让该屋子转向南面,下午则向西转。一整天的时间里,你都可以沐浴在阳光中。 这种革命性的变形房屋是由英国建筑师戴维·格伦伯格和丹尼尔·伍夫森设计出来的,起初仅是作为格伦伯格毕业设计的一部分。他们的灵感来源于数学家杜登尼的研究成果,1903年,杜登尼发现可以把等边三角形分成四部分,然后通过八个步骤把它变成正方形。 格伦伯格和伍夫森还创建了D*Haus公司来推广D*Dynamic项目,目前已经设计出该房屋的等比例模型,未来有望大规模建造。 (来源:中国日报网 欧叶 编辑:刘世东)
赞同 说的,广义上说,大部分建筑,只要涉及几何、比例、力学,都和数学美有关系。但在这里我推荐一个狭义的、设计方法和数学密切相关的建筑师:George L.Legendre,曾经AA、现在GSD的教授。 这位老师好像近年发展不顺,刚才去搜了搜,AA和GSD信息都不多,工作室IJP的官网索性关了-_- 在我印象里,他数年前大概是做过两件微不足道但还有些影响力的事:一个是在新加坡靠竞赛赢得了一座步行桥设计;一个是出了一本研究Pasta的书。 步行桥这样: Pasta的书这样: 总之,当年看AA学生设计展的时候,在一堆充满酷炫图解和渲染图的studio之间,看到George的学生以满页满页白底黑字的数学公式铺满展板的时候,还是很“弹眼落睛”的。。。 放一张某年的studio学生作业吧。A3满页数学公式的图实在是找不到。不知道George为何在网上信息这么少,太不给力了,害得我像强答似的。。。
28,572,646
28
16
为何今天的会计高级人才依然紧缺?数十年过去了为何没有出现会计高级人才的井喷?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从业20年了,其实可能成为“会计高级人才”也只是4-5年的事情。 因为 知乎上很多北京上海的从业者,而我毕业的时候是80年代,毕业后进入了体制,一干就是20多年。服从分配,做过财务部长,CFO, 书记,二把手等。 为什么过了30年(我从业开始是1987年),还没有人才井喷?因为高级会计人才 应该为公司CEO出谋划策,创造CFO/CIO/CSO/CRO的价值,并拿到相应的报酬,而市场对 管理会计初级人员 给不了相应的薪水报酬,使得 “高级会计人才”始终与“会计专业毕业的初级管理会计人才”断层。 具体的一些看法,我写在了这个回答里,请大家参考。 核心观点在于:管理会计在二线城市,国企,民企中 被误认为是 记账,或者是 收纳等 技术性工作,其实如上,并非如此。四大审计业务 进行最久,但 新业务 和 高附加值的业务 在于 管理会计:以财务数据 为出发,结合 资本/市场/运营需求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综合价值(融资成本,资产结构,以及国内推了数年的股权激励等)。 这个回答是:什么是管理会计? 欢迎讨论。
关键是,如何评价一个会计是不是“高级”呢?若是论证书的话,高会持证人也不少。但是社会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定义却很模糊。什么算高级?能帮老板年赚千万?不好意思,市场经济决定了商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和成本,想要暴利,可以翻翻刑法。帮老板节税?我国那么多税务专家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税法,改革税政,基本做到了全面覆盖,并且不合理的税率很少了。合法的税收筹划,并不能节约多少钱。能节约很多钱的,首先就不合法了。如果一个会计能找到税收政策漏洞来节税,请问是不是把国税局的人都当傻子了? 那么其他的提高利润的方法,无非就是资本运作与成本压榨了。资本运作是一种风险和收益并存的手段,通过提高杠杆率来达到EPS最大化,但是也意味着高的偿付风险啊。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很容易导致无法偿付,因为你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充足的现金。而无法偿付的结果就是被起诉,甚至破产。而且杠杆可以在盈利时期提高收益率,但同样可以在亏损时放大亏损。 成本压榨,这真的不是会计能做到的事情。理论上通过流程再造,成本细分,绩效考核到人等等可以做到,但实际上困难很大。因为小体量公司不需要,大体量公司不敢冒稳定风险。而且成本压榨会导致各部门僵化,缺乏前进动力。所以近些年来,有些公司开始尝试“双元战略”,但毕竟是尝试阶段,至今没有成熟的可行性通用方案。 所以,会计的天花板真的很低啊。两千万会计都不能出一个轰轰烈烈的牛逼人物,可想而知这不是人的问题,是这个行业的问题。
28,602,107
58
20
面试时面试官问:如何应对高强度的工作,怎样回答较合适?
在同工种中,假设工作分配合理,只要有人可以高效率完成不加班,那其中就一定有我。 除去突击性为项目冲刺而集中加班的情况,如果连我都需要靠长期加班来解决问题,那一定是工作分配不合理。 恩,我就是这样回答支付宝hr的。 另,以上并不代表我很反感加班,相反,在杭州的时候由于下班的确没什么事情做加上晚上还有很多人可以一起讨论问题,我经常10点多才离开公司,还乐此不疲。 首先你要使自己能不加班,这样你才可以有资本选择要不要“加班”。
1. 工作量长期偏大,需要经常加班 如果是因为公司本身日常工作强度大,面试官提这个问题相当于是给你打一个预防针,对于你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预兆,你需要重新慎重考虑是否要加入这样一个公司。 2.考察你应对高强度工作的态度和能力 以程序员为例,程序员经常会碰到要完成一个项目,需要短期高强度工作的情况,通过这个问题,面试官可以了解到如果你面临这种情况,你能不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高压环境中依旧可以保持高产出。 3.考察你的性格和情商 类似这种行为面试的题目,或多或少可以体现出面试者的性格和情商,即使你真的不喜欢加班,也可以尝试用委婉的方式说出,以避免给面试官留下一个你消极、情商低的印象。 1.了解具体的工作强度 你可以先反问一下面试官,高强度工作是指贵公司长期工作量都很大,还是只是短期高强度工作。 如果是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程度具体高到哪里?每周的工作量是多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评估公司,如何这家公司的工作强度大大超出了你的接受范围,那么你可以放弃这家公司了。 2.从自身出发回答问题 如果你可以接受公司的工作强度,那么你就需要组织语言回答这个问题了。 你需要从自身出发,列举一个自己以前面对高强度工作的经验,说明你是如何以高效率应对高强度,比如“通过时间管理,给各项任务做list,按照领导的意见分等级排序,在ddl内逐个完成”。你也可以谈谈自己调整状态的方法,例如喝点咖啡提神,高强度工作中间定时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用一顿大餐犒劳一下自己,去健身房出一身汗然后进入深度睡眠休息再继续工作等等。 3.适当强调自己的热情、冲劲 在回答中,可以适当推销一下自己,适当强调自己的热情和冲劲,向面试官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 1.可以询问提出加班费的要求,但是切忌过分强调。 2.不要和其他公司,或者是过去工作过的公司作比较,这会让面试官很反感,同时觉得你对公司不够专一。 3.不要讲太多鸡汤,适当讲几句鸡汤表示自己对这家公司的向往即可,但不需要太过感性,这样面试官难以得到问题所要问到的信息。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九章算法(ninechapter),帮助你了解IT技术前沿,通过面试、拿到offer、找到好工作!
28,602,107
818
185
面试时面试官问:如何应对高强度的工作,怎样回答较合适?
泻药。写给“很想拿到工作”的一些技巧。如果觉得自己是大牛,不愿加班,建议直接站起来转身就走。 首先不能面露厌恶,得两眼放光,眼睛睁大,面露微笑,好像看到一桌吃不完的盛宴一般兴奋(OK我是吃货)。不然对方会觉得你退缩了,会对你有误解。 然后问:请问高强度您是指时间上还是工作量上的。 如果对方坦白工作时间长,表明面试官本身对此也不满。你可以通过问具体加班原因来击破,比如问到底是可以预计的工作量本身很大(通过高效率可以减少加班)还是很多临时冒出来的事儿很多(不得不加班解决)。如果对方说是前者你就谈效率,然后论述合理安排时间会提高效率。如果后者你就先谈职业素养(这也是没办法的,是工作的一部分,等等)。两者都要以事业心结尾,你说你很有上进心,热爱努力工作渴望成功。让你的回答得到一个正面的结束。 如果对方说工作量大,你就要小心了。 可能真的是工作量大,通常这种情况面试官会情绪平和,坦白工作量很大,甚至会说希望招新人能改善这种情况。应对策略就是谈效率,事业心结尾。 也可能是大老板给活儿太多加班很多,面试官也是受害者,但不愿承认。这时候你要尤其千万避免谈效率,因为对方可能会觉得你在嘲笑他效率不高。你需要观察对方,如果对方流露出不喜欢加班的情绪,你就用谈职业素养来获取难兄难弟的共情。如果看出来对方也很喜欢加班,你就用谈事业心来获取阵前战友的共情。 还有可能是,面试官就是未来的大老板,他就是你加班的原因,而且希望看到你加班。这时候千万避免谈效率或者职业素养。直接奔着事业心上进心上谈,也给老板一个为你画大饼的机会。 最后安利我一个关于面试的回答面试有哪些黑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被录取的几率
回答这类问题要突出重点,条理清晰。 “个人认为,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应对高强度工作的关键。 首先,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我会尽量采用科学健康的饮食,吃好喝好。建议公司为员工提供免费水果,提倡健康的生活理念。 其次,科学安排工作时间。我会应用番茄工作法,每干半个小时,休息五到十分钟,极目远眺,活动肩膀,吃个苹果,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再次,加强锻炼身体。希望公司可以提供健身器材和淋浴设备,如暂时没有,我可以在公司附近健身房办卡,挤出时间前去锻炼,但希望公司可以在经济上给予相应补贴。 最后,充足的睡眠。虽然业余时间的安排与公司无关,但我可以向公司保证,不泡吧,不熬夜,下班准时回家,早睡早起,精神饱满的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既然说到睡眠,就多说一句,有的公司有睡午觉的文化,我个人是反对的,办公室里,睡的横七竖八,客户看了,成何体统,工作就要有工作的样子。晚上睡够,白天不困,困就喝点咖啡,建议公司配置专业的咖啡研磨机和较高档的咖啡豆,更香醇,更健康,速溶咖啡糖太多了。 作为员工,别问公司能为你做些什么,多想想自己能为公司做点什么。 谢谢。”
28,644,037
279
48
如何自学学好韩语,需要多久?
谢邀~ 我是在一年左右时间过的韩语TOPIK6级,有过自学和报班学习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下,满满干货~ 先放我的观点吧!自学多久能学好韩语,我觉得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需要从自己的目的入手,是为了追星追剧、简单沟通还是出国留学。在我看来,需要多久学还要看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努力程度,而且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刚看到这个问题的瞬间第一感受就是,嗯?确定不是把我的经历写出来了?我是因为兴趣爱好(bts)学习韩语的,大一时候初学韩语的经历和题主一样,比较奇葩的是我买的也是新标准,不过我在B站上找了不少资料,自学了三个月左右,但是学会的东西微乎其微,也不知道对不对,后来才知道当时发音居然都没过关。之后和朋友就报了个班学习,才让我在一年时间过了6级。 我觉得自学韩语可以从这两点来考虑:①韩语本身难不难?②我适不适合自学韩语? 有过学习经验后我觉得韩语本身并不是很难。因为韩语是入门难进阶易的语言,所以在发音阶段很重要,这也是我们往往在第一步就被打垮的原因。我的建议是:自学要在有不错的基础和完善的知识框架,也就是题主说的学习计划。再就是自学是比较考验一个人的综合水平的,除了最基本的自律外,自我纠错能力也很重要的,发音、口语、作文在这点上就比较突出。 学习资料的话在B站上真的很多,但是有些杂乱无章,需要仔细的筛选,如果大家懒的去找,可以点击下面的卡片获取: 也给大家列个学习计划: (一)发音、单词 韩语是表音文字,学会了40音就能拼读韩字词,这是听过最多的话了吧!40音的学习比较推荐哆啦韩语APP,有韩语发音,韩语发音,口语进阶等功能,真是一个宝藏APP呢,这也是当时的学姐推荐给我的,特别适合初学者,还有不少的韩语学习资料,可以边看韩剧边学习,为我们制定学习计划。 Trips:里面还会融入兴趣学习韩语,我比较喜欢“听歌学韩语”和“追星学韩语”,这两个模块特别有趣,对韩流歌感兴趣的我瞬间就入坑了,对提升兴趣超有效,完全避免的枯燥的学习。 背单词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我刚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50个单词,但是发现记了又忘,根本记不牢,后来我的老师告诉我需要复习前面记忆不清晰的旧单词,结合起来记忆才能达成长期记忆。还可以通过分类记忆法把关联性强的单词放在一起记忆,也就避免了记混的现象。 (二)语法、阅读 语法学习后一定要多造句练习,不用去纠结语法的用法,就是因为韩国人都这样用所以才成语法的。 阅读理解要多刷题,给自己限定时间练习,在遇到不懂的句子和单词后,不要做过多的停留,可以先记录下来,在阅读完后根据行文逻辑来才语法,结合语法来猜词性。做到每一篇都要精读,把文中出现的高频词汇记录下来,而不是简单的看看来敷衍了事。 (三)作文、口语 写作是比较主观的部分,一定要找专业的人批改,如果让我们自己纠错的话,很难改善自己的行文逻辑和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需要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来帮助我们改正。再就是在平时多积累词汇和语法,也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口语的练习也不要忽视,多开口说,不要害怕说错。我当时是在练习听力的时候,时时刻刻都泡在喜马拉雅里面听听力,慢慢的自己的语感也好了。语言的联系也推荐大家一个不用出国也能交到韩国语伴的APP:HelloTalk(有韩语问题也可以在里面提问,很快就有人响应) 以上大致就是我学习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希望可以让学习韩语的朋友少走一点弯路。在我看来自学最难的是方向和方法,没有人指导,即便很努力,也可能跟我自学时候一样做无用功。 语言的学习本就是枯燥的,需要大量的背记、练习和刷题,但坚持下来一定受益不浅。也把给了我太多太多帮助的老师的联系方式留在这儿,希望也能帮助到知友们。 基础发音教程 教学+字帖+快速记忆法 系统学韩语教程 教材+实境会话+课后练习 韩语考研留学资料 往年考研真题+学习备考资料+学院申请要求 韩语考级资料 TOPIK1-6学习资料+备考资料
谢邀~ 我是在10个多月左右时间过的韩语TOPIK6级,有过自学和报班学习的经验。 先放我的观点吧!如果要做到能听懂韩语,可以跟韩国人正常生活沟通,最起码要有TOPIK中级水平。自学多久能学好韩语?我觉得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但是正常来说都是一年多的时间。 我们需要从需求入手,你为什么想学韩语? 是为了追星追剧?还是简单沟通?或者出国留学呢?在我看来,需要多久学取决于你对学习的态度!还有进度和努力程度,且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受到学妹邀请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给大家说一下我的韩语学习经历 起初想学习最主要是因为【EXO】入坑超爱伯贤的⊙▽⊙不知道有没有一起的爱丽鸭,平时也比较喜欢看韩剧,后来诞生了想着去韩国留学读研的想法 我刚开始学习韩语跟题主的想法一样,想通过自学去学好这门语言,比较奇葩的是我买的也是新标准的教材,不过我在B站跟小红书上找了不少韩语学习资料,自学了两三个个月左右,但是学会的东西微乎其道,后来找老师去纠正才知道我的发音参差不齐。之后决定跟我闺蜜报班学习,通过10个多月的学习成功的通关Topik6级⊙▽⊙ 有过学习经验后我觉得韩语本身并不是很难。韩语是所有语言中最简单的一门语言,相比而言英语,从小学到大学还是有老师教的情况下才勉勉强强四六级,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都说不出几句话,真的是惭愧。 韩语最难的地方在于入门,入门的发音阶段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往往在第一步就被打垮的原因。 我的建议是:自学要具备不错的基础和完善的知识框架,和学习计划。再就是很重要的一点“要自律”因为自律简直就是自学环节里面最底层的能力了,你还需要很强的自我检讨力和搜索能力,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了自律外,自我纠错能力也很重要的,发音、口语、作文在这点上就比较突出。 如果你在平时会问到这种问题 这些难道不是你去百度就可以解决的嘛! 像这种同学,我建议你就报个班找一个老师带你哈,因为你真的不适合自学。 跟老师学习的这段时间,收集了很多老师发我的韩语学习资料,用不着了挺全面的 (只展示部分,要的拿走不谢) 下面分享一下韩语学习经验和心得,如果具备以下我说的这些,可以考虑去自学 发音是韩语入门最难的一道关,也是大多数人韩国语学习的一只拦路虎,但这个过程的话,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只能大家不断的重复进行记忆。发音的准确对于后续的学习也是十分的重要,如果没有方法判断自己的发音是否准确,建议跟着老师学习或者去网上找1v1的课程,进行纠音 韩语的词汇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语。 1、固有词 韩语里的基本词汇,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构词能力较强的词语。这类词不如汉字词和外来语好记,好在占比不多记忆起来不难。 2、汉字词 顾名思义就是跟汉字有关,汉字词更是占据了韩语词汇60%左右。汉字词和汉语的发音非常相似,初次听到也能大致猜出意思,减少了背单词的负担。比如중국就和“我国”的发音非常相似。 3、外来语 外来词大部分来自英语,也有日语和一些欧洲国家的语言。只要你有英语功底,记忆外来语也就很简单了。 韩语语法是非常难的一个存在,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坦白的说,韩语语法确实难,但是这种难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难。 只要根据语法教材循序渐进地按步骤学习,就可以慢慢了解整个语法的具体内容了。大家可以选择比较经典通用的语法教材,其中的知识点经过不断的修改和革新,比较全面系统。学习语法的时候一定要了解韩国人的语言习惯,比如韩国人喜欢使用长定句,也就是一句话本身比较长时,比较喜欢将短句融合成长句,并且每一个名词都有相应的定语作解释 还有就是韩综韩剧。不少伙伴是因为韩剧韩综对韩语产生兴趣的 在看剧的时候建议看中韩双字幕的,去跟读对提升自己的语感是很有帮助的。韩国对于演员的要求比较严格,比较流行的韩剧都是地地道道的首尔音,可以多听多看,兴趣学习的方式往往让我们进步的更快。 以上就是我关于韩语学习的心得和建议,希望大家在韩语学习的路上少走弯路一路顺风!!!
28,651,186
108
20
VFX 特效和 3D 动画/游戏的前景如何?
( 喜欢,但又迷茫,想坚定,又担心赚得少,加班累。 这也是我几年前想的事情。现在已经很少想了,因为没时间想了,忙着工作,结婚,要孩子,忙着学习,交流,照顾家人。 题主你的担心,其实会发生在所有人的身上。我有个大型国企的朋友,一年20w,福利也不错 ,每天还在抱怨国家反腐反的什么补助也没有了,项目没有推动力,有抱负却不能施展,感觉像是温水煮青蛙。而且该加班的时候也加班。 现在没有清闲又赚钱的工作,有也是不正常的,或者只是表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呢。每个行业都有做的好的,也有做的差得,既然题主作业质量很有自信,为什么不努力一下呢。想好了自己的选择,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能做好的。 1.5w ~ 4w人民币每个月, 应该是中级特效艺术家的待遇。就我身边大多数人而言。虽然不算多,但是养家生活也足够了。 )补充一下 题主如果计划回国发展的话。 VFX的前景应该不错。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1.成本 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工种。谁能吧成本降下来,谁就占据优势,中国成本在国际上还是有着绝对的优势,几乎是国外1/3的价钱,这还是像BaseFX 这样的大一点公司,小的公司成本就更低廉了。现在成本最高的美国,特效后期公司的日子都不是很好过,DD 和 R&H 的倒闭,Disney 收购 Lucasfilm 就是最好的证明。大量的项目订单分到了成本相对较低的London和加拿大,我在London Double Negative 工作的时候就看到了大量的美国人。他们成本相比美国要低一些,并有着优厚的国家政策支持,返30%~40% 的税。并且在London 政府返税支持公司做R&D。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公司能有更多的in-house tool 甚至是商业软件。不过这些都不用担心,我们价格是碾压他们的,他们政府支持停掉的一天就是中国特效行业爆炸的一天。 2.技术 虽然我们起步很晚,但是,不谦虚的讲,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要比国外严格的多,数理化从小我们就学的很系统。钻技术的人大有人在。并且,因为知识产权在我们这里抓的并不是很严,大量的盗版软件和盗版教程泛滥,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学习速度要比国外快很多。加上现在越来越多人有着很好的英语阅读能力,技术成长的速度是成指数上涨的。 3.市场 这个市场全世界都看得到,人口这么大,而影院又这么少。 2010年全年电影票房101.72亿;而2014年只用了141天。并且全国平均每天增加15块银幕, 可以看到增长的速度之快。随着二三线城市的发展,这个增长速度势必会保持很长的时间,需求这么大,做的好的特效公司又屈指可数,前景已经可以看得到了。 4.政策 文化创意产业已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在房地产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大家也都在寻找着新的投资途径。不过现在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落实的优厚政策其实还不多。但是相信会逐步出台。 至于3d 动画和VFX 类似,国内现在出现的《大圣归来》 还有 《小门神》 就是最好的例子。 游戏的话个人认为VR 方向是不错的选择。 祝好运
泻药 处女答 作为一个并不资深的特效师给你的建议是,勿忘初心。 其实所谓的视效方向亦或是游戏方向说白了基本都是计算机图形,也就是常人道的CG,你牛逼不牛逼也就是看你钻这个基本功有多深,既然对视效情有独钟,就不要去考虑能赚多少钱,亦或者你考虑一下,是赚两万比较有成就感呢,还是最终合成完一个效果更有成就感,(其实答主至今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嘻嘻。)由于没有从业过游戏行业,所以对于游戏特效这块带来的收益并不清楚,事实上如果能参与项目上线盈利分成的人,肯定是比视效赚得多的,毕竟怎么说游戏也是个持续消费品,再者,题主说自己并不喜欢玩游戏,那这就会有些问题了,因为有很多牛逼的游戏公司都是对应聘的人的游戏经历是有些要求的(听说)。再再者,据我所知的,视效圈里有那么一部分人,觉得自己拿的很少,然后不停的口口相传给别人,说游戏怎么怎么好,但是又没考虑过中国一年要下线多少失败的游戏,又有多少游戏是为了圈钱草草上线然后下线的游戏,真正的项目分成能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是收益就伴随着风险,这是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了解的社会经济的原则。当然题主一直在国外深造,国外的游戏行业我也不得而知了,反正能不回来千万别回来。 答的比较乱,帮题主总结一下,就是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达到一定的时间之后都会引起质变,直到带来收益,是不是有本书叫10000小时天才论什么的,印象不深了。总之,开心过好每一天就行了,只要足够了解自己,到底是金钱带来的愉悦感比较大,还是出色的作品带来的收益比较大。 另外打个广告(我推下自己的demo应该不会被ban吧,码了这么多字)个人demo:
28,658,439
23
12
自学韩语的难度有多大?
刚开始学习韩语的是我当时一头雾水,身边也没有任何懂韩语的朋友,所以只能在知乎、小红书一些平台上找资源学习,现在一战Topik成功6级上岸,想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伙的韩语学习有帮助哈~ 自学一门语言当然难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好比你从小开始学习的英语难吗?别人我不说,就我自己当初在学校学英语,还是有老师带着学每天都是一个头两个大的状态但没办法啊,学还是得学,所以你学难度大不大?更别说你要考Topik了 不过你说有没有自学成功的例子,当然有。自学考六级的人其实不少,不过我敢肯定那些都是语言天赋高且自制力、执行力极强的人,学一门语言在他们看来就像是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每件事都自己把时间安排的恰到好处。所以如果你认为你是一个极其就自制力、执行力的人那就跟着自己的计划学习吧! 如果你不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高效的坚持每天执行,请放弃自学 如果你没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请放弃自学 如果你有严重的拖延症,每次都不能按时完成自己定的目标,请放弃自学 如果每次犯错都不懂得反思并纠正错误,请放弃自学 如果在学习中没有兴趣、没有强烈学习欲望,请放弃自学 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依照别人的思路学习,请放弃自学 与其说韩语难学,倒不如说是一门新的语言难学,韩语本身并不难学,尤其是到了后期中高级的时候,其实完全可以自学,不过中高级自学的前提是你零基础入门时的基础有没有打牢固,基本知识有没有吃透,不然还是不要想后期自学的事了。韩语就是属于前难后易的小语种 前期的难点有这些: 1.发音不标准 为什么我的韩语单词不管怎么练习发音还是不标准呢? 绝大部分人刚学韩语的时候肯定都是这么想的,韩语的发音和中文的肯定还是有所不同的,跟读书时学英语是一个道理,很多人读着读着下意识就把正确的发音读成了“空耳”比如中文有“一二三四”声,但是韩语没有呀,我们已经习惯了中文的音调,很难轻易的改掉之前的习惯,自学的时候也没有人会帮我们纠正这个问题,从而导致就算学到了中高级,但口语还是一塌糊涂的问题 2.不习惯主、宾、谓的语序 韩语和汉语不是一个语系的,所以语法结构肯定不一样,中文我们熟知基本语序肯定是主谓宾,但是到韩语就变成了主宾谓。 例如: 中文:我爱你 韩语:나(我) 너(你) 사랑(爱) 韩语的核心就会放在语尾。 这一点就让我们特别不习惯,再加上规律繁杂,多变的语尾更让人头疼 3.无法自己即使判断对错 前面提到的两点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一句话:出现错误,无法即使纠正 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明明是错的,自己还认为是正确的。 所以这才是自学最大的问题,所以决定要自学的话一定要想清楚这些会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如果你身边有懂韩语的朋友,那可以当我没说啦 遇到问题就要解决,我认为想要自学好韩语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完美的语言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识一个韩国人朋友!这样对你的自学才更加有保障,至少你前期学习韩语的纠音、批改、口语都可以全权委托给他了。 如果是因为硬性要求,必须要学韩语的小伙伴,其实我个人还是不太建议自学,自学总会伴随着学不好的风险,如果偏偏就是你踩到坑了,那只能跟留学梦说拜拜了,因为全程自学韩语的成本很高,肯定不会像有老师那种给你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所以工作只能依靠自己完成,不会的问题也只能靠自己。时间成本会很高 不管是出于任何目的,如果是真的想把这么语言学好,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报个班找一个靠谱的老师来负责你的学习计划制定、辅导、练习、批改,虽然会有金钱成本,不过我是认可“知识付费”这个说法的。 我自己就是体会了自学的苦,然后再报的班系统学习,不得不说感觉还真的就不一样,可能这就是氪金的力量吧,老师的教学水平过硬也让我成功6级上岸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论是选择自学还是报班的小伙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并且想学韩语,那就闭着眼冲吧,语言是一个需要时间的道路,需要不断重复学习记忆的过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就是自学的,现在topik已经过了。 我觉得难度这种问题因人而异吧。 一.发音: 刚起步的时候,我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发音的视频,对着它练口型,笨拙的发音,有一次在寝室阳台发音太大声,还被室友笑话了一番。 遇到不会的音或者拿捏不准的,我就去外国语学院请教学韩语的同学,没课的时候我就去蹭课,这样坎坷的学习了大概2星期,我才学会了拼读…… 另外我是南方人,n和L分不清楚,在韩语里ㄴ,ㄹ这两个音我是发不清楚的,现在也是经常错乱,需要找同学帮我纠正。 二.语法: 都说天资不足那就后天来补,我学习语法的方法其实特别不好意思分享给大家。那就是用来背的,背例句,每个语法都会背两三个例句,想不起来语法意思的时候,我努力回想例句,就会想起来这个语法什么意思了。 当然我基础的语法仅限于标准韩国语的前两册。现在仔细想来,我之所以能理解语法还是要得益于我蹭课的时候认识的学韩语的同学,可以帮我讲解,分析,真的是一群让我感谢的人。 三.听力: 由于我处于一个韩语的语言环境,所以平时也会经常听到很多韩语,跟自己相关的不相关的,只要听不懂,我就去琢磨,有的时候还凑过去问人家再说什么……搞得室友都说我着魔了哈哈。 我特别喜欢课本的音频,语速不快,很标准,我可以反反复复听好多遍,平时在宿舍洗脸、刷牙、上厕所、还有出去跑步的时候我都会放着,有意无意的听。 四.阅读: 说起阅读,我刚起步的时候完全依赖字典,因为我的词汇量基本为0,一篇文章放在我眼前就是天书!所以,我一边查字典,一边分析意思,把生词都记在本子上,慢慢的积累,词汇量渐渐多了起来。 除了课本,我会去网上找一些短小的韩语文章看一看,权当是课外补充。就不会给自己很大压力。 五.备考: 我大概学习了一年的时间,中间也有间断,给自己报了考试之后,为了对得起报名费,我真的是反反复复的做真题,初级的卷子,改革前中级的卷子,我不知做了多少次,一开始错的惨不忍睹,错题一次次的做,背单词,记语法点。 这几个月的日子很是难熬,但是庆幸的是我坚持下来了。拿到成绩单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不光是因为多了一个证书,而是挑战了自我。同时,我也回顾了一下自己这一年多的学习历程。 由于我是零基础,而且还有自己的本专业要学习。所以我能拿出的学习时间不多,且时间很碎片化。 我有另一个关系好的同学只花了半年就考到4级了,后来才得知她报了网课。她告诉我说网课其实也很适合我,因为网课的时间都是20分钟左右,很适合我这种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人。 学习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需要恰当的方式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大家不管学什么都要坚持呀,一定可以的!!!
28,704,321
2,313
395
在网络安全领域,比较牛的中国黑客有哪些?
中国的世界级黑客那可多了去了,也不是所有黑客都要玩神秘,人家也有喜欢走明星路线的。 先上图,看看我们本土的世界级黑客长啥样。 小伙子在黑客里面看着还算是挺精神的。 认识这个黑客是从2015年的315晚会开始的,每年必看的315晚会大多是被家长要求看看,了解了解什么不能吃什么不能用,当时他带着面具,用场内的wifi直接破解了主持人的手机。 360无线电硬件实验室的掌门人杨卿 他是国内无线电攻防领域的专家,国内首个地铁无线网(Wireless)与公交卡(NFC)安全漏洞的发现及报告者。 2015年在315晚会上演示“WiFi钓鱼威胁”,还与团队小伙伴一起携“GPS、4G、ZigBee”三个无线通信安全议题入选DEFCON黑客大会(黑客界的奥斯卡)。 2017年,团队4G信令漏洞成果在美国Blackhat&DEFCON双双入选,并获得Pwnie Awards最具创新研究提名,成为GSMA安全研究名人堂史上首个团队。 要是看不太懂的话,我再说点儿通俗的,2017年的Hackpwn黑客大会上,杨卿展示了利用伪基站发射虚假定位信号,欺骗手机GPS的技术。可以让手机原地不动,却在地图上环游世界。这样的漏洞存在诸多应用场景——也就是说 “哪里有沙,哪里就是马尔代夫”! 杨卿团队也做了一些科普类的知识传播,2016年,国内首本无线通信安全书记《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问世。2018年,独角兽团队在知名学术期刊出版社Springer共同出版《Inside Radio: An Attack and Defense Guide》,使无线电安全概念进入全球视野。 他们团队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破解演示,比如能隔空盗刷信用卡,不用接触就能吸走NFC信用卡里的钱。当然,这些都是基于安全研究,寻找漏洞并解决安全问题的,也不是能随随便便给自己银行卡转几个亿玩玩的,毕竟也是个普通上班族嘛。
先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前辈(envymask)写的黑客排行榜,上榜的基本上都是70后、80后。这些年埋头做实验,做项目,偶然抬头看看黑客前辈们的经历,发现也不是那么神秘,并不是年轻时代一飞冲天。 你看余弦本科学的生物材料,再看TK本科学的医学。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天才黑客也需要数年的安全产品沉淀和渗透经验累积,才能被圈子认可,才能站得住脚。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泡在池子里也不一定能学会游泳,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也要像前辈一样,我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大黑豪,以下黑客排名[1]不分先后~ 70后、80后黑客目前,最小30岁,最大50岁,已经名声远扬~ 90后、00后黑客目前,最小10岁,最大30岁,准备蓄势待发~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加油,少年~ 本篇完~
28,726,202
532
297
男生需要的基本款的外套有哪些?
(图片来源:RMRS) • 牛仔外套 【颜色】 蓝色是最经典的 其次还有黑色 【水洗效果】 最通用、最经典的是中间色水洗 另外还有深色水洗 浅色水洗 【衬里】 大部分牛仔夹克都是无内衬的,通常比较修身,可以作为外套,穿也在大衣里也不会显得太臃肿。 也有法兰绒内衬 羊羔绒衬里 【装饰】 最经典通用的款式是没有任何装饰,只有几个口袋的 磨破 金属铆钉 贴布 【军装风衣】 【短款风衣】 【中长风衣】 【长款风衣】 【棒球夹克】 【飞行员夹克】(袖口和腰部带松紧的夹克) 【摇粒绒夹克】 【滑雪夹克】 【防水夹克】 【皮夹克】 1.机车型 2.无领型 【绗缝夹克】 【油蜡棉夹克】 【H 【羽绒夹克】 【毛开衫】 【针织开衫】 【面料】 1.棉 2.麻 3.羊毛 【场合】 正式 休闲 【羽绒马甲】 【西装马甲】 【Parka】 【羊毛大衣】 1.双排扣 2.牛角扣 3.长款 每种的具体介绍慢慢补充
哼~我不管~我就是要为以后的男票做个整理 求折叠!
28,781,913
53
16
买运动鞋、休闲鞋如何辨识材质是否耐穿?
题主你好~首先非常感谢你的邀请,这是我第一次收到邀请啊哈哈哈好开心~~~ 但是真的很抱歉,我真的没有用到过这个情况,也不清楚是什么问题引起的。我算是半个体育生吧,然后平时也玩玩户外,所以对于鞋子这种在体育运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装备投资特别大。没有尝试过国内的小品牌,因为基本上来说,nike什么真的够好了。。还不用动脑筋 不过我也有个认识的女体育生,本市中考200m第一名(据说),她平常训练穿的鞋子就是一百来块的小牌子,叫不出名字,据说很软也很好穿,但我看她换的也比较快,可能不够结实吧~ 实在是无法放弃第一次被邀请的机会啊啊啊!!那么让我偏题一点点(对不起好像不止一点点哈哈哈哈哈哈哈),以(我平常的)用途为切入点写一写如何选择一双“好”鞋吧~ 老规矩,嫌我废话的人看划横线的字就可以了,就只有以下! 1、运动鞋方面:我穿NIKE\ADDIDAS\REEBOK\NEW BALANCE从来没有遇过题主这两个问题,我相信大品牌总是会有质量保证的。而且这些牌子在outles (工厂店、换季折扣店、Factory Store)真的真的不贵啊!前提是你不是玩鞋的专门找当季最新或者限量版 2、休闲鞋方面:我太懒了。。。各种牛仔裤加上背心、板鞋和长外套(广东话叫褛)一穿就直接出门,所以我就黑白两双板鞋,外加一双跟我围巾同样颜色的板鞋,踩遍大街!不必要太贵,随便在GAP\ZARA这种服装店买打折后100左右的就可以了,真的别上淘宝买啊。。。我试过就穿了一天就坏了的。。。那是小时候的事情了 3、好的材质贵吗?贵啊,科研啥的不要钱啊!科学家叔叔这么辛苦研究不要钱啊!拜托!啊哈哈你可以去试试最新的nike air max 1 今年出的,我基友买了说无缝鞋面而且走路多了不出痕迹,鞋底一擦就干净!试试不要钱。试完之后你就知道好的材料真的好爽啊哈哈哈~ 如果你平常玩篮球、长跑(非竞速)、徒步之类的比较“用脚”的运动,希望你能选一双不只是“结实”或“不起胶味儿”这样子的鞋。 ===篮球=== 呃我比较俗。。篮球鞋全都是Nike,但并不土豪。。不穿AJ什么的,T^T不过我真见过穿AJ28打比赛的呢!要看图吗!鞋都旧了! 啊啊啊回到正题。 篮球作为一种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鞋子必须有足够的支撑性、稳定行、舒适性。在不停的变向、急停、迅速移动的时候,一双性能足够好的鞋子实在是太重要了。。。 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选择(想到哪说到哪排名不分前后) 1、适合脚型 -- 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鞋子一脱袜子上一大片血。。。。我试过。。。 2、减震、鞋带稳定性好 -- 加强舒适程度、更安全 3、轻 4、脚踝的固定 -- 突破不好突倒是真的。。。 5、外底耐磨且防滑 -- 我真是不想说水晶底什么了好吗,我穿双水晶底没有一次雨天不摔的 6、帅 -- 难道你不用把妹么(哈哈哈哈哈哈哈纯玩笑) 也有的人说应该从位置来分该穿什么鞋。。啊对于我这种水平的来说太专业啦,不懂哈哈哈哈 ===长跑=== 我特别标注的是“非竞速”是因为我虽然也跑个半马啥的,但没怎么追求速度。。。都是以舒服为主,所以不太懂选择竞速类的跑鞋。。。只懂平常随便穿来跑的 以下几点是本人选择跑鞋时主要关注的问题: 1、底!软!-- Nike的lunar系列真的特别爽。。。。我超爱lunar。。。不止是跑鞋,休闲鞋的话lunar force也爽。。。个人觉得好过air force 2、轻 -- flykint这种材料真的超级超级轻~试穿过~感觉好棒~但是也会比较贵。。 感觉慢跑鞋好看的都要一千多啊~TAT No budget for it~ ===徒步=== 篮球和长跑肯定有人都可以找到理由反驳我说不需要什么专业的鞋啦,户外真的不可能 我好喜欢山里啊哈哈哈,经常去露营徒步登山啥的,感觉巨爽。前两天我还人生首次尝试溯溪! 去爬过山或者长途徒步的同学都知道,鞋真的超级超级重要!如果有人问我玩户外的话什么装备投资比例最高,毫无疑问一定是鞋啊!!!!!!!!我穿过普通的运动鞋(Nike AF1)去登山。。。真的。。好几次差点就没命了。。。。然后回到家鞋也基本废了 以下几点请一定注意: 1、防滑 -- 外地花纹 2、最好防水(gore-tex面料) 3、一定要好好试试,下坡不能顶到脚趾 4、(这一点比较个人)强烈推荐除了山野跑以外有竞速要求的户外运动以外的所有户外徒步登山运动穿中邦的鞋子!!!! ====休闲鞋==== 狂推板鞋!!狂推!!感觉太好穿啦,也很好搭,很多风格都容易拿捏的很好~ 让我们看图说话~题主是男生我就找点男生的照片啦啊哈哈。 以上。 希望能帮到你一点点!顺手帮你 @了个比较懂行的!哈哈哈哈
「作为跑鞋博主,对于一双跑鞋来说,其寿命绝对不是大家通常意义理解的鞋底磨穿。」 本回答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双跑鞋的使用寿命,不要再把一双跑鞋穿到鞋底磨穿啦: 1.跑鞋结构的支撑稳定性 2.跑鞋中底的寿命 3.跑鞋大底的寿命 支撑稳定性能不好的跑鞋,通常穿不了多久,鞋子整个结构就会严重变形,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鞋子塌了。 特别是对于扁平足跑者来说,不仅是跑鞋,在穿休闲鞋的时候,通常鞋底都没怎么磨损呢,整个鞋就塌的完全不能看了,这是因为扁平足跑者过度内旋比较严重,力线不正,「鞋子的支撑稳定性不够的话,特别容易把鞋子穿变形」 下面正在穿的一双昂跑鞋的支撑稳定性能就是较差: 如果一双跑鞋的支撑稳定性不够的话,就容易穿变形,从而使用寿命不高。鞋子严重变形以后再穿的话也会增加受伤的风险,所以要穿稳定支撑性能较好的鞋子,也即是抗扭转性能较好。 跑鞋的结构稳定性和大底的耐磨橡胶寿命都能通过外表直接看到 中底的寿命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却是最重要的!!!!!! 「跑鞋的中底都是有寿命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跑步距离的变长,中底的缓震会慢慢衰减,脚感也会越来越硬。一般跑鞋的寿命在600-800km左右,在感觉到中底的缓震减弱以后,即使大底仍可以正常使用,这时候也要考虑更换跑鞋,可以把旧的跑鞋当作日常的休闲鞋来穿。」 跑鞋中底材质: 跑鞋中底的材质主要有EVA,PU(TPU),橡胶以及结构减震的波浪片和气垫等。 通常单纯EVA的使用寿命要低一些,而PU,橡胶以及结构减震的使用寿命要高一些。 比如用EVA裁剪成型的多威跑鞋的中底使用寿命就较低,一般穿个三四百公里后,鞋子的缓震会越来越弱,穿到后来就会感觉像踩在纸板上一样 多威战神的破检图: 穿过的多威跑鞋的破检测评: 而像使用PU(TPU)以及橡胶中底的跑鞋寿命相对高一些,这是因为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的。PU以及TPU密度大,不容易被踩的永久变形,所以中底寿命也较高。 像阿迪达斯的BOOST以及索康尼的EVERUN都是TPU材质,跑鞋的中底使用寿命都较高,一般穿到大底都磨损的快没了,还有不错的缓震和回弹性能 索康尼的EVERUN中底的向导系列跑鞋: 而像机械减震技术寿命就更长了,大底磨穿了中底一般也不会坏,比如美津浓家的WAVE波浪片,超级耐穿: 正在穿的美津浓的WAVE波浪片结构: 耐克之前的气垫因为技术原因时常漏气,现在技术手段成熟以后,气垫的寿命也大大提高,一般也都是大底先磨坏。 大家对于一双跑鞋寿命最直观的理解一般都是跑鞋的大底磨穿了,都磨到中底材质了,一般这时候就需要换一双跑鞋了。 关于大底的耐磨最简单的就是看大底耐磨橡胶的多少,一般慢跑鞋的耐磨橡胶要多一些重量也重一些,竞速鞋为了减轻重量会减少耐磨橡胶的用量,甚至直接就不要大底了,中底当作大底。 「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能把跑鞋穿的大底完全磨掉,通常都是穿个七八百公里后感觉缓震减弱了就换新鞋,也会少数人把亚瑟士穿到将近2000km的,亚瑟士真应该颁个奖给他」 号称最耐磨大底的亚瑟士的AHAR橡胶大底: 直接用中底当作大底的HOKA ONE ONE的CARBON X碳板跑鞋: 在选购跑鞋鞋的时候,判断一双跑鞋是否耐穿,最起码要从跑鞋的稳定支撑性能,跑鞋的中底材质,跑鞋的大底耐磨程度来综合评估,不能仅凭大底的耐磨来评估跑鞋的寿命。 对于慢跑鞋来说大部分大底的使用寿命都要大于中底的寿命,在感觉到中底的缓震明显衰减后要及时更换跑鞋,以减少受伤的隐患。 对于广大的跑步爱好者,如果对跑鞋选购以及使用攻略有需求的话,下面一篇文章是我根据跑马四年,5000km+的跑量总结的:手码万字,点赞6000+,收藏16000+的最全跑鞋选购攻略,可以解答你几乎所有关于跑鞋选购的疑惑:
28,785,004
683
304
有哪些好看好养的多肉,新手入坑应该养哪些?
看了看,高赞答案都是两、三年前的老黄历了。 现在多肉植物的行情,是这样的: 只要21块8,40棵多肉送到你家。 上图中,不乏三年前的“贵货”,如今只值三毛钱。 当然,很多人不喜欢这种新手套餐, 毕竟肉肉虽然便宜,花盆和土也要钱啊,而且数量太多,买盆,买土,再种植,也很麻烦, 那么,还有另一种套餐: 连盆带土种好,收货后直接开始养就行,一点儿事都不用费。 如果这种也不喜欢, 只想养一棵试试水,那么,个人推荐以下几个品种: 桃蛋。 最容易出状态的品种之一。 刚出来的时候价格比较高,一片叶子就要好几块,但现在已经沦为普货中的普货,一块钱就能买一棵成色还不错的小苗。 雪莲。 叶子上有一层白粉,好养好看的白粉系代表。 曾经的超级贵货,现在也是一元起步。 冰玉。 这是我最爱的品种之一。而且它这名字起得太好了,冰清玉洁。 起步价五毛。小苗甚至只要一毛钱,因为可爱又便宜,经常被作为赠品。 彩虹糖。 推荐这个品种,是因为它几乎任何时候都是粉紫色的,很难变绿。 价格也是一元起步。 新玉缀。 最大的优点是好养,几乎不会死,而且长得快,属于垂吊型多肉。 价格五毛起步。 罗密欧。 杂交乌木的一种,这名字就很迷…但无所谓,可能培育它的人正好恋爱了。 这个价格略高,5元起步,再便宜的可能品种就会差一些。 乌木类最大的优点是不容易徒长。 奥普琳娜。 有点儿阳光就美给你看的品种。 一元起步。 橙梦露 也是很受欢迎的一个品种,出状态很惊艳,没状态也不算难看。 也是一元起步。 粉兔。 据说是桃蛋和雪莲杂交的优选种,颜色特别美,披薄粉,状态易保持,是我最近的新宠。 由于是新品种,价格还没跳水,目前一棵小苗就要10元左右。可叶插,所以再等个半年,估计也就掉到一块钱了。 绿龟卵。 永远是“绿”的,并且是“龟卵”哈哈哈哈哈哈!非常适合送给前任。我并没养这个品种,因为不太喜欢。但考虑到可能有人需要,就特别推荐一下。 价格一元起步。 玉露 玉露适合室内养护,明亮的散光环境最适合它。我这棵有点儿徒了,主要怪我浇水太多。 玉露细分了好几个品种,推荐新手先养一元起步的姬玉露,经验丰富以后再买贵点儿的,我这棵冰灯玉露买的时候花了20块,养了一年反而变丑,现在估计只值5毛了。 巧克力方砖。 也是容易变红的品种,光滑的叶面质感很好。 一元起步。 熊童子 最受新手亲睐的品种,小熊掌一样的叶子毛绒绒很可爱,有点儿奇怪的味道,但不凑近也闻不到。 一元起步。 虹之玉锦 非常适合新手,也是我当初入坑时的首选。而且它的叶插成功率特别高,如果叶子掉了,就直接放在花盆里,不久就会发根,然后长出新的小苗。 实物比照片漂亮十倍,尤其在阳光下,像半透明的宝石,晶莹剔透。 起步价一元。 吉娃娃 特别讨喜的品种,人见人爱,它还有个名字叫水蜜桃,如果状态好,真的会像一只水蜜桃,我正在努力把它养成小桃子。 一元起步。 未完待续。 有心情再更。
好养又让人有幸福感的多肉植物,各种安利~ 姬秋丽这样生命力顽强的多肉,绝对是治愈人的小天使~ 哪怕你买回来的时候只是小小的一株,你也可以把它养成群生老桩! 爆盆小能手,很适合新手养。但是注意光照要充足,不然徒了不好看的。 很养眼的绿色,掰下来就可以生根,据说还会开白色小金鱼一样的花。 番杏科,大水生长很快,像鹿角一样,开花也美美的。 以上是推荐新手养的,一盆价钱都在五元以下,买回来好好养,它们绝对会给你大大的惊喜! 下面算是(比较偏门的品种?)如果土豪的话,可以选择买以下的几种(其实也不算贵,十几元可以买到很不错的了),当然都是很好养的,大胆的新手可以尽管尝试! 有水果香味,真的很香,越晒越香。杆子上会爆头,易群生~ 根系很发达,大晒会有很好看的血点,缺点就是长得不算太快 漂洋过海的韩国货,很有韵味的老桩,最近价钱也降了 绿中带点蓝白,杆子多晒还会变成妖艳的紫色,还会爆N多头。所以种的时候不要把长长的杆子埋到土里了! 易群生,小小的很萌 挂起来长成一大片也很好看,还会有黄花~ 以上都是我很喜欢的品种,个人也觉得挺好养的。 注意前面几种几块钱就可以买到,后面的大概也就十几块,千万别被坑了。 另外新手入坑真的很建议买一套万象盆带托盘的,或者是黑方带托盘,霸气又方便,要不然以后种多了会很难打理~ 嗯,好看又好养,没有答偏题 ≖‿≖✧
28,785,004
2,608
708
有哪些好看好养的多肉,新手入坑应该养哪些?
多图预警 说到好看,建议优先选择那些不出颜色、状态也比较好看的品种,比如玉蝶和子持莲华,因为颜色有时候不好出,光照不够温差不够容易上不了颜色,而有的品种不上色品相一般 ——————— 先推荐几个入门品种 1、胧月,叶子有点尖,偏冷白色调,俗称宝石花,挺好养,老桩也不贵,新手可以在网上入个老桩试手 2、冬美人,和胧月一样,易养,老桩也便宜 3、白牡丹,漂亮的普货,比较好养,老桩也便宜 4、子持莲华,我挺喜欢的品种,小型群生,爱爆盆,休眠期叶片收拢的模样非常可爱,开花会死亡,如果长出花蕾就把花蕾剪掉 5、玉蝶,和子持一样是普货里面我比较喜欢的,也有人说属于普货里相对娇弱的品种,不过价格也不贵,喜欢可以入一个 6、黑王子,个人觉得黑王子不算特别漂亮的品种,但是是普货里的黑色品种,晒晒很容易就黑了,可以和其他颜色的多肉拼盆,价格便宜也好养,开的花是红色的挺漂亮 7、虹之玉锦,我养过虹之玉,但是更心水虹之玉锦。虹之玉锦价格也不算贵,出了状态比虹之玉漂亮,所以推荐买这个,叶片掉在土里易生根 8、乙女心,比较好养的品种,叶子很类似的品种有八千代,经知友指正下图是乙女心,八千代有木质杆,一般叶尖不会变红,不过我养的乙女心颜色没下图这么果冻,有点烟绿色,没这么好看 9、锦晃星,表面绒绒的,边缘带点红色,比较可爱,价格也不贵 10、黄丽,小时候比较可爱,颜色偏黄绿,个人觉得黄丽小时候比老桩更萌 11、紫珍珠,这个品种我没养过,不过看人养出状态颜色比较紫,不出状态颜色一般,不怎么好看,属于普货,应该不难养 12、蓝石莲,没养过,但是养的人比较多,加之属于普货,应该不难养 13、玉露,同属于我没养过,但是觉得晶莹剔透很可爱的品种,据说这个品种对阳光需求没那么强 14、佛珠,属于垂吊型的多肉,长得圆滚滚的很可爱,还有一个长得很像的品种叫情人泪 入门的推荐完了,其实我还挺喜欢黑法师和绿法师,特别黑法师老桩还挺便宜的,也好养 ————————— 推荐几个比入门级别贵一点,个人喜欢的品种,比养普货难度高一些,等有经验了可以入几颗养一养 1、熊童子,叶子像熊爪子一样,非常可爱,经过普及现在的价格也不算太贵,还有带锦的品种也不是太贵 2、桃之卵,这个品种人气也比较高,叶片出状态是粉粉的,圆润可爱,但是需注意的是,桃之卵和桃美人模样很相似,桃美人有尖尖,但是桃之卵没有,而且桃美人不出状态的颜色偏白绿色。 因为桃美人比桃之卵便宜很多,所以也有很多卖家用桃美人当作桃之卵欺骗买家,而且桃美人出了状态也是粉红色,所以很多人会认错 不过桃美人也很可爱,美人系列的大都挺可爱,白美人、桃美人什么的,价格比较便宜,喜欢也可以养 3、静夜,这个品种几年前并不贵,大约是喜欢的人太多,价格被炒起来,比以前贵了,颜色比较可爱,看起来萌萌嗒 4、吉娃娃,红尖尖比较萌,类似有红尖尖的品种还有花月夜,图片我就不放了 4、山地玫瑰,山地玫瑰应该有多个品种,我买的那一颗整个夏季都在休眠,但是秋冬开始疯长,挺可爱的品种 ———————— 最后推荐一个自己心水,并且很贵的品种,因为没养过所以不知道难度了 雪莲,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图片看可能觉得一般但是实物挺好看。因为太贵了,如果想买便宜一点的近似品种,可以考虑买芙蓉雪莲 多肉对阳光需求很强,如果长时间不给足够的阳光,它们会长成小怪兽的,所以记得多晒晒 种植买那种疏松的黑色园艺土就行了,不要用坚硬的黄土,新手用黄土养多肉容易死,如果钱包充足可以买多肉专用土,我用的是通用型园艺土养多肉,感觉还不错 最后,珍爱钱包,远离宿迁,买多肉前先问发货地,凡是宿迁的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谁买谁被坑,花友都懂的☉ω☉
两三年前正式入坑,开启了买买买模式,以前在学校养,学校在成都,阳光不好,学校地方也不大,徒得很惨淡,夏天也黑腐伤亡了一些。 我都是从淘宝买小苗、土、各种配石、花盆回来自己种,淘宝上的大部分品种我都种过,有的死了不知道名字也没有再买,很多名字我可能一直都没区分开。 快毕业的时候全部拿回家了,家里一年到头都是阳光,上色之后都变得很美丽。 以前每年寒暑假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翻盆,换盆上面。现在养太多了,没有精力,索性放养,也还是长得很好。 果冻乙女心,真的!很像果冻! 把花箭都剪下来插在一起,太灿烂了。 这是我的第一盆多肉,当年以为是千代田之松,后来才知道是千佛手。我高三的时候买的,当时只有几片肉叶子。后来在我家开启了疯长模式,衍生了无数后代,送了很多丢了很多,我只留了这盆母本。 这盆应该是叫青苹果吧,当时是刚刚雪化,看起来很动人。 这个左边是蒂亚,右边是艳日辉。平时是绿色的,上色后红通通的。 这是自己拼的盆,右下角的是艾伦, 左边那个有点干的是小米星。 小小的那个好像是子持白莲,疯长了很多,觉得不好看,大部分都丢了。 这个应该是叫丘比特。 这个是桃美人。 经知友提醒,是春萌。 这个下面这颗好像是叫花月夜。 浆果,上色红通通的超级好看,繁殖能力强。 左下角边缘的是初恋,很容易爆盆。狗狗嘴巴那里绿色的是法师,旁边有盆黑色的法师没有入镜,都很能长。 姬秋丽,繁殖得特别特别快,会开小黄花。 乙女心,上色后真的太好看了。 这颗叫什么,我也一直都没有弄明白。 这个叫吸财树,也叫xx筒月,记不清了。 桃美人开花的样子。 奥普琳娜和虹之玉。 紫乐,便宜又大多,也很好繁殖,颜值也不错。后面玻璃瓶悬崖桩的是姬胧月。 这个右上角粉紫色那个是冬美人,绿色的我一直没弄明白品种。 这个是橙梦露。 蒂亚和姬胧月的拼盆。 这个是红手指和黄金万年草。 这个是玉坠、吉娃娃、葡萄。 刚中的桃蛋和紫乐。 劳尔,我听人说这个有香气,但我从来没有问到过。 红色这个是珊瑚珠。 下面是夏天拍的,夏天的多肉就是绿,肥,茂盛。冬天的呢,就是红,精干。我更喜欢冬天的多肉一些哈哈哈,看着特别灿烂明媚。 左边中间那颗大大的紫色的,叫紫珍珠。 护盆草,长得太疯了,很吸土壤的肥料,后来全挖了丢了。 左上第一盆是漫画汤姆,左上第二盆是达摩福娘。 基本上这些品种都挺好养活的,就放在阳台上,隔三差五的浇浇水,春天有闲心就施肥。 主要是种的时候,土要配好,我是多肉土配绿松石火山石麦饭石。 只要生根了,一切都好说。 要好看就是要多晒太阳,我养在家里的多肉就很少黑腐,也抗冻。 玉露这类的就要少晒,屁股花我是种了几百颗只有三颗存活,很没有发言权。 还有很多没有入镜,回家后再拍照上传啦! 继续更新啦!!! 艾伦 果冻乙女心 桃美人 酥皮鸭?好像是什么鸭。。 熊童子,看起来像熊掌一样。 钱串 浆果 艳日辉 艾伦 桃蛋 大和锦 劳尔 生石花的一种,我撒了几百颗种子,就活下来这三颗。。
28,908,296
93
21
对于一部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和「故事」,哪个更重要?
我看这两个问题实际是左右手的问题,左手和右手哪个更重要,哪个打人更疼。好的电影是两者缺一不可,左右手都会用,如果是初次执导电影,用好一招也是个很好的方式,不管左手还是右手,重要的是打出去时有力,对方会疼。 如果仅有艺术表现手法,不太注重故事性,很可能会更像是实验电影、 当代艺术,或者比较沉闷的电影。当然这些电影也有它的价值,有一些我也非常喜欢。 如果只有故事,缺乏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则看起来会老气横秋,几乎没有导演的电影美学和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电影,魅力就小。 优秀的电影导演,会平衡这两者之间,既挖掘到好的故事,又找到适合故事的独特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属于导演自己的个人美学。一个导演有自己的电影语言,形成自己的电影美学是非常重要的。简单的说就是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挖”自己,自己的特点是更擅长和偏重什么,有的导演更重视艺术表现手法,也有好多这样的导演,比如欧洲瑞典的罗伊.安德森,他的《二楼传来的歌声》《寒枝雀静》都是艺术表现手法更擅长,但故事性并不强;还有亚洲的阿彼察邦、蔡明亮、杨福东,都是擅长艺术表现手法或者说擅长形式,但他们也都在电影上走的很远,拍出了留在电影史里非常重要的电影。但这一类的特点就是更加小众,甚至放弃了观众。 而照顾故事性的导演,在获得观众层面,会更多一些。大多数人想看到故事,这是人的本能。但作为导演,讲好故事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在找到合适的艺术表现手法,从方法和技术层面讲,我赞同这样的方式。当然,创作的时候不一定是哪个顺序在前,哪个在后,并不重要。我说的只是创作重心结构的问题。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创作时候考虑的重点是思想性和戏剧性。思想性也是电影的哲学性,直接讲就是故事的主题、内涵、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戏剧性就是电影的故事性,或者电影的观赏性。我将电影的艺术形式融入在思想性和故事性里。
有个现象,电影界一直在叫唤“好剧本难找”,尤其是导演们叫得最起劲,却从没有人叫唤“好导演难找”。 从这你就能知道哪个更重要了。 但你要问那些导演,哪个更重要,他一定说两个都重要。 所以我感觉这是个屁股坐哪的问题。 只有那些同时做编剧的导演才敢说故事更重要。反正功劳都是自己的……不过也还是会倾向于说两者都重要,毕竟自己身上的标签是导演。 而编剧则会扭扭捏捏地表示故事更重要一点点,毕竟人微言轻,怕被人怼。 对普通人来说,他认识谁,谁就更重要。导演名气大,那就艺术手法更重要。编剧名气大,那就故事更重要。 其实谁更重要,得看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商业片基本是故事更重要。好故事+烂手法 vs. 烂故事+好手法,哪个能看?对普通人来说显然是前者。而艺术片有很多故事本身不那么吸引人的,那显然艺术表现手法就很重要了。
28,908,296
124
31
对于一部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和「故事」,哪个更重要?
知乎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陆庆屹。看到大家都很喜欢《四个春天》我也很开心,后面我也会更多地来知乎和各位交流电影的方方面面。 至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吧。对我而言,更倾向于讲故事的方向,但是如果仅仅是讲故事,为什么我们不去选择听评书或者看小说呢?是因为电影可以看可以听,可以压缩时间,也可以放大时间,可以凝固表情,也可以放大表情,可以通过镜头来聚焦自己想要强调的视觉中心,可以让我们不需要想象就可以调动出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和经验,以此产生共鸣。电影的表达系统,文字做不到,口述做不到,舞台戏剧也做不到。而电影的表达技巧,都是通过一代一代电影人对“艺术的表现手法”的尝试,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电影不止一种类型,艺术电影可以更倾向表现手法的探索。也许一部艺术电影“不好看”,但其中的探索和思想或许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启发,使后来者受益。所以我觉得就“重要性”而言,两者都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是不同的类别需要选择不同的受众。没有故事讲得好的影片,会把大多数观众逐渐推离电影,这个行业就会枯萎。但是没有人专注于艺术的表现手法,电影也会变得千篇一律,越来越乏味,也会枯萎。
谢邀! 本人是戏剧行业的,严格点说,是音乐剧行业的。所以算不上电影从业者。不过在下近20年前担任过一部小电影(别想歪了,是DV)的导演,所以好歹可以凑个数吧。而且电影实际上也是戏剧的一种,只是载体从现场变成了记录和加工过的影像而已。那么凑个热闹吧。 看的到问题是这样的: 我的回答:看创作者的目的何在。 和舞台戏剧表演一样,电影并不是完全只讲故事的,而是有各种目的。有些电影可能就是为了表现一种手法:同样的鸡蛋和大米还有油,我用不同的火候甚至是厨具,可以炒出不同口味品相的蛋炒饭来。这时候到底是什么鸡和什么米(故事)并不一定是关键了。 拿我们戏剧行业里经典的莎士比亚作品来说吧,基本上后世现世以及未来世的导演,不大可能对这些作品的主题结构做根本性改动了,所以他们的作品大部分给观众展现的,就是不同手法的特色和感受。 那么还有一些创作者,他们则是想要用故事来打动或者吸引观众,从而表达他们想要推广的内容和理念。这时候故事的重要性就上升了。商业片里这种类型太多了,就不详细说明了。不过要提一下的是,这部分也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的,比如说《威尼斯商人》的新版电影,在保留原来的主题结构不变的时候,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突出了当年欧洲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仇恨,表达了新的理念。 实际上我觉得绝大多数有了足够生活阅历的创作者,其作品必然是带有多层次的表达的。不单单是一种目的使然。而且故事也要靠“讲”的,同一个故事,讲的好坏与否,效果会千差万别。所以很难从整体上下一个断论,哪个更重要。所以只能说根据创作者的真实意图来分析了。——比如我开头提到的我导演的那部DV作品,基本上就是故事驱动的,没有太多考虑什么拍摄手法之类的。
28,910,538
64
40
处于全国中位数收入的家庭(或者人均 GDP 中位数的省市)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我不明白这个题目下面大多数答主是什么心态,人傻钱多分不清中位数和中产之间的差距,又或者傻傻很天真的以为自己的生活很惨。刚刚查阅了下国家统计局(不要黑)的数据,五等分的数据最近更新到2012年,所以我们暂且以2012年的数据说一下吧,数据类型选择可支配收入。 先说城市: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10%)人均可支配收入:63824.2元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较高收入户(10%)人均可支配收入:39605.2元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中等偏上户(20%)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3.7元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中等收入户(20%)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9.1元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中等偏下户(20%)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4元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10%)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8.6元 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10%)人均可支配收入:8215.1元 再看农村: 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高收入户(20%)人均纯收入:19008.9元 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中等偏上户(20%)人均纯收入:10142.1元 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中等收入户(20%)人均纯收入:7041.0元 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中等偏下户(20%)人均纯收入:4807.5元 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低收入户(20%)人均纯收入:2316.2元 好了,数据就是这样。大家感受下,当然,以上数据是人均!!所以,你把你家收入除以人口数就知道自己落入哪个区间了。当然,这是2012年的数据,不足以说明现在的情况,那我们可以看下最简单的一个:中位数(题目所说的中位数,不是中产阶级!!!) 2014年: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 2013年: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4200元,增长10.1%。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7907元,增长12.7%。 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我搬运和整理了一下,我觉得各位答主应该在回答之前先考虑一下到底什么是中位数,才能明白到底自己是不是符合中位数收入阶层这个定位。 我说下自己的情况吧。本人是单亲,从小是母亲一个人带大的,也就是说从2011年毕业之前,一直都是一个人的工资养活2个人。母亲是基层公务员,一年所有的收入算下来可能4W-5W左右,至于房子么,一直是租住在单位的集资房内,每个月交一些房租。直到2004年,我上高一,家里才买了第一套房子,是单位盖的,贷款购买,没有独立产权。如果说生活是什么样的状况,我只能说,可能比温饱能稍微好一些,但是家里从来不添置任何大件物品,我跟我妈这么多年一共一起出去旅游过三次,而且都是附近。所以你要问中位数家庭是什么样的生活,我想我是具有代表性的。 2011年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先是在天津,后又回到了家乡。看了我之前一些答案的朋友肯定也知道我的情况,我现在也是基层一名公务员,年收入4W左右。所以按照最近的数据,我可能要高于中位数一些,即便是这样,我也没钱买车、买房,更遑论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了。所以,不是没有穷人,是因为你生活的环境遮蔽了你的双眼,让你看不到穷人。 201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635元,平均到每天约73元,两杯星巴克的价格。 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人比我生活的还惨,我们能做的,只有通过自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吧! 与千千万万同我一样在中位数附近挣扎的朋友共勉。
图片来源:搜狐财经。 虽然大家都意识到中位数收入、人均收入和中产阶层之间的区别,但是不得不说,大多数答主都还是太乐观了。 这是2013年的数据,7.7亿劳动人口,中位数应该排在3.85亿那边,我们叫他小明好了。很显然小明属于最下面那个阶层。不过他很幸运,应该是排在最底层的最上面那一部分,他的收入应该会比2000美元高不少。 我们看他上面那个阶层,第四档,1.6亿人。这1.6亿人平均下来是5448美元。但是这个数字,是第四档的平均值,一定远高于第四档最低值,更第五档的最高值,更高于小明的收入。 好了,问题来了,小明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估计应该在3500美元左右。假设汇率是6.7,那么就是23450元人民币,每个月收入2000元不到。 这个收入,在北上广深基本上是无法有尊严地活下去的。在二三线城市同样会活得非常艰难。在发达地区四线以下的小城市和乡镇,依然会很拮据。到了落后地区的小城市和乡镇,大抵是可以勉强度日的。在大部分农村,这应该是普遍情况。
28,910,538
320
43
处于全国中位数收入的家庭(或者人均 GDP 中位数的省市)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坐标在人均GDP中位数的省。既然是谈中间,不妨从感性的角度谈谈。 也许是运气吧,小学到初中几乎每一个玩伴都还挺富的,尤其几个小富的朋友高中毕业直接开车来带我们下馆子了。 那时成天和这群富家子弟混在一起的后果就是,我从小就活在了深深的自卑中。 那时候小学流行玩四驱车,我自己攒了两个个星期的钱买了辆7元的国产盗版。当时学校门口有那种5毛一杯的土豆丝,记得为了攒钱买车还忍了很多次食物的诱惑。 买车的当天简直欣喜若狂,按说明书仔细的涂油,仔细的贴纸,然后偷偷拿了爷爷给收音机备用的两节555电池。 然后启动了,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情景。。 车子磨磨唧唧的从房这头启动,慢吞吞的挪到房子那头,然后就。。没电了 当时心头无限循环飘着“原来动画片里都是骗人的...” 而然,我诅咒动画片的心情马上就被自卑替代了,因为那群朋友也开始玩四驱了。 绿斑点的马达,20一组的金色电池,98一套的充电电池,各种金属导轮,各种亮闪闪的龙头凤尾。。这对于每天吃个5毛一杯的土豆丝都要纠结的我来说,简直是天价。 我呢?我拿着我那个“原厂装备”的可怜国产,一直在旁边默默看他们玩。突然,一个朋友看到了我手中的车,直接一把抓过我拉到小卖店买了一盒20多的“张飞号”。。 那时候就只有一种感觉,好穷。 对,后来我们玩战斗陀螺的时候,他们讨论什么弹射器好,用什么配片能转的久,哪种颜色的金属杀伤力强,而我握着个塑料小陀螺在一旁不说话。 我们打游戏王的时候,看他们讨论各种战术,花巨额抽一包5张的正版卡,拆包时各种烂卡随手仍,而我默默的买了一学期的2元一盒的盗版卡都拼不出一套能过50%胜率的牌组。 后来的后来就是。。 当好不容易过生日被送了台PSP之后,那群朋友们已经开始各种包场PS店和女仆咖啡厅了。 当好不容易说服父母收获了人生第一台步步高音乐手机之后,发现他们已经开始烧耳机了。 当好不容易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之后,发现他们已经纷纷出国了。 你以为我是在高调哭穷吗?错! 在高中,我们是住校制,舍友中有两个都是来自于县乡镇。 然后,我惊奇的发现我用的bbk在他们的小屏黑白手机面前简直就是神器。我偶尔讲的童年的玩具在他们眼中简直是太丰富多彩。更别谈有时候周末懒得回家申请留校,我们三围着PSP可以high一整晚。。 记得当年同学毕业留言,其中一个同学说很羡慕我,说我的童年很丰富,却没有城里人的架子balabala。。 我刚看到时心里噔了一下,原来他们眼中的我是这样? 于是突然间我明白了,其实自己不穷,不过是从小的玩伴们太富有。 然后的然后,就是我慢慢领悟到自己原来是“中间”的过程。 大学里,看着土豪朋友几千几千的买化妆品,自己买也只是买买洗面奶保湿霜护发素,但也有一直用毛巾的室友。 大学里,看着土豪朋友假期各国飞来飞去,各处po照,自己也就国内爬爬山看看海,但也有一直用假期兼职打工的同学 后来的后来,我发现自己心态越来越平和,因为你知道这世上富有的孩子们一样有烦恼,清贫的孩子一样对生活充满活力与希望,而你,不过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一人罢了。 我想这就是中间的感觉: 你知道这辈子遇不到开名跑住独栋的大富大贵,你也知道你遇不到报道中年收入顶不上一月生活费的清贫寒门。 但你会有小富小贵的朋友,你发现他们一样会纠结住不住总统套,一样买了几万的化妆品后想要剁手。 但你一样也会有家境稍差的朋友,你发现他们一样会四处探索美味的路边摊,一样会爬爬山写写文过的自在无比。 而自己作为在他们中间的人会清楚的明白,虽然价格差别很大,但是体验差别却很小。除非富有到买任何东西从不考虑价格,或者贫穷到不靠资助就会走向死亡。我们这么多“中间”本质不是极其相似的吗?不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换取自己的生活,而且,用心经营自己生活的人总归会活的快乐。 世间繁华,不过于斯,世间百态,何其相似,吃的下海珍饕餮,咽得下麦麸米糠,住的了豪宅皇殿,下的了土屋敝房,就算平凡是为最后归宿,也不枉做个看客走了一趟。 我想,这就是“中间”的感觉吧。
我不会卖萌,也没有什么文字功底,所以将就看吧,毕竟我只是个中位数。目前父母收入为年薪75600,生活在吉林的省会长春,我应该算是比较有资格写这个答案的。 我家的生活状况不能代表中位数,但至少希望能给题主一些帮助。 既然是生活,那首要的就是衣食住行。 在衣着方面,老爸穿的基本就是李宁、安踏这个层次的(最近几年而已,2010年前父亲很少买衣服之类的)年消费大概3000吧 而老妈也是最近两三年能看到身上穿带牌的衣服(在我们这类家庭眼里,李宁就是牌!!!)母亲也差不多3000 至于我嘛,还记得08年那年,父亲带我逛商场,我第一次穿上了一身李宁,大概花了500多,心疼死!!!现在也基本是200的裤子200的衬衫,我花的多点,一年能有4000? 在吃方面嘛,我老妈一年下来出去吃基本是两手之数,父亲要多很多,但请客的次数也基本上是两手之数(我们一家一起出去吃的次数从我出生到现在好像也没有两手之数) 至于我,稍微多一些,一个月能有2.3次? 至于买菜方面我不太清楚,基本就是小餐馆的水准 住的方面,大概60平多点,回迁楼,今年年初才简单装修一下,虽然简陋拥挤一些,不过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还是很开心的。 至于出行,我基本是做轻轨,公交(长春地铁正在建设中),我妈是坐班车,公交,父亲有辆二手老宝来,我除了快要迟到或者喝多了,基本上不打车(跟别人在一起除外) 说完这几要素的话,就说说娱乐等消费方面吧。 从我出生到现在这20几年里,我们一家就没一起出去旅游过(这个略微极端些)三个人也只有我老爸坐过飞机。我只过去过一次上海(还是跟亲戚一起去的)我妈只去过烟台(舅舅在那面),大连(单位组团)父亲走的地方多一些,但也基本不出东三省。 我买过的手机只有三个,总价不到7000,父亲也差不多,老妈只买过一个,还是刚买的华为,我现在用的苹果还是别人送我爸的,然后让我借由“玩几天”借来的。我有一块表,大概400块,父亲的,是他老板给他的,大概3000吧,我妈我不太清楚不过就是天王那种最便宜的表,不过她有一些金首饰,老爸的意思是,老妈这些年受的苦太多了,所以我妈喜欢,还赶上金价大降,就买了。 爸妈每天都很累早出晚归,没有五险一金,所以我压力也是很大的,我妈还好,最起码只是身体上的累,父亲的话心也很累,毕竟压力在那呢,想的也多了一些,不像我,有肺没心。 至于其他的,我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了,也没有什么花钱的的地方了,也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生活内容了。的确是简单有点过头了。 我家前10年,为了活着而赚钱,在之后10年是为了我的学业而赚钱,接下来的10年就是为了我结婚而赚钱,在这之后我不太敢想,毕竟我也会有孩子的,孩子也要结婚,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能力让我父母能够安享晚年。 我毕业快到一年了,说实话,我对未来很没有信心。正如我家现在的家庭收入一样,我的状况大概也是中位数,离平均太遥远,更不用说和知乎上面的朋友们相比了。但是我还要坚强的活着,虽然很折磨,但我相信如果这一刻放弃了,我会失去更多,更加痛苦。
28,950,371
758
100
哪些事能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老有所好。我学电脑。
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想起来以前看过一个美国电影《遗愿清单》。 里面讲述了一个有钱的富豪和一个普通的修理工因为同患癌症在医院相遇,他们制定了一份遗愿清单,里面大都是一些他们的旅游计划和个人理想,希望用这种方式去完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而他们的遗愿清单就是: 这部电影在中国的评价并没有在美国的评价高,可能也折射出来中国传统价值观仍然保守的一面。我们的父母年轻的时候强调奉献,要养育子女,而老了以后,他们又往往无法独立出游,需要我们的帮助与陪伴。和这部影片中的老人却是如此的潇洒,恐怕连年轻人都要羡慕几分。 但据我对身边老人的观察,其实他们并非不想出去玩乐。只是有时候怕麻烦子女有时又碍于面子不敢跟不太亲近的人讲。如今50岁以上的老人,大都是从小经历过苦日子的。他们对于生活不敢有太高级的奢望,一些小的惊喜小的突破就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经常会听亲戚家的老人在过年团聚的时候念叨,现在也没什么奢求了,就是希望再去哪儿玩玩转转,看看外面的风景。 因为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住的时间很长,所以对于他们的喜怒哀乐把握的比我自己的父母要深刻很多。我听他们说那个年代虽然物资匮乏,每个人的工资也都差不多的少,但他们年轻的时候经常会出去“旅游”。 说得好听,其实爷爷他们就是出差去工作。那时候也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商城,小城市连百货商店都没有,为了省钱只能自己带着行李去。到了人家镇上,挑最便宜的旅馆,吃当地最普通的饭菜。上山去采标本,一不留神可能就会摔伤。爷爷有一次野外勘测还摔断了自己的尾骨。那时候不会有报销,都是自己硬扛着去医院看一下,就继续工作。 但说来也奇怪,他们现在谈论起来这段经历,虽然描述的异常艰苦,但却很怀念那段时光,说是现在生活所不能比的。他们一直念叨着希望趁还能走动,再去一次年轻时候奋斗过的广西桂林,云南普洱,浙江温州,台湾高雄。 为了还老人的心愿,我就在携程上找了最近很火的旅行定制师服务,专门定制一个他们年轻时走过的路线。这个定制师很专业,考虑到是老年人,不仅把路线计划好了,还有商务舱、专车接送、中文服务以及各种安全保险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本来我想陪他们去的,不过爷爷说他们身子骨还很硬朗,不让我去,我这边工作确实很忙,而且看整个服务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于是就让他们自己去了。最后玩了一圈,回来的时候看到他们很开心,我就放心了。 话说,下一次我决定带他们去俄罗斯玩一玩。我觉得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前苏联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他们在学习以及工作中都会接触到有关前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遥想当年,列宁发动十月革命,攻占冬宫。武装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号召他们反抗腐朽制度。老人们肯定也想亲眼去看看以前的偶像战斗过的地方。 所以在我看来现在年轻人花费心思琢磨老年人的喜好,买个什么东西讨他们欢心,其实他们不一定是喜欢的。同样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们也不太能理解。不如我们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时间,去完成他们想要完成的东西。送他们两张机票,至于他们要玩什么,我们就不要管了。
28,954,165
1,112
442
怎样才能坦然接受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
大姐,我也是一个母亲,我老公比较保守,其实我也很保守。但是,我个人觉得,和我们做父母的各种想法比起来,孩子生活的舒心快乐最重要。 您提到了孩子想在国外定居,找代孕,这说明他的思想已经比较成熟,且已经有了长远的规划。我个人觉得,您应该觉得宽慰才对,一方面,他已经考虑到了目前国内的接受程度,避免二老受到旁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也考虑到了老人们对传宗接代的心理需求。且他能够坦然的和您提到这些,那么我猜,他的伴侣也应该是个比较懂事的孩子。(说伴侣你不要介意) 人生不过几十年,我们都有过违心的违背本意的时候,在人生大事上,孩子有自己的知心人,这很好。假设你强迫他回国,和一个女人结婚生子,过他不快乐的几十年,他不快乐,你们两口子能快乐吗?假设他在国外有了自己的家庭,通过代孕方式有了孩子,高兴的时候,你们两口子就去抱抱孩子,再回国内继续生活,保持距离,互不干涉,不也很好! 不是大事,天塌不下来,好好的和孩子谈谈,如果他觉得已经找到共度一生的人,不妨试着和平共处。(两个儿子也很不错呀) 老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孩子的一生是他的一生,做父母的,在他小时候需要指引,大了,就不能总是干涉了。 真正的爱是让他拥有自己的人生 你问我能不能接受啊?真要是这样,我能坦然的接受,定居国内国外都行。
不匿名。我是一个四岁孩子的父亲。虽然还没到考虑孩子是不是同性恋的时候,但我已经自我探讨过这个问题了,说是做好最坏打算也好,说是为ta的无限可能,想象其中一个分支也好。 我承认我在大街上看到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搂搂抱抱亲亲热热还是会有点不自在,也许我还无法完全接受同性恋,无法用平常心去看待同性恋者,但我并不认为同性恋这件事情是有悖人伦的,肮脏下流的。 请题主也尽量说服自己这一点,而不是拼命地去丑化、妖魔化同性恋。对于不能理解的事物,逃避和丑化都是狭隘、自私的。关乎自己骨肉未来的幸福的性向选择,是不是更应该多一点包容的心? 如果我的小孩是同性恋,我会接受并支持ta的选择,就算我不太能接受(事实上可能我接受度还蛮高的)这个选择。就像ta之前和之后做的无数个选择一样,不一定每一个选择都需要家长的认可甚至是钦点,ta是一个独立的个体,ta拥有选择的权利。只要ta的决定过得了自己那关,是遵从自己本意做出的选择,我都会无条件支持。 我爱着我的孩子,我希望能够给ta提供最坚实的后盾,一个心灵上的避风港。不管外面狂风暴雨,我都随时准备好给ta一个拥抱,说一声“欢迎回家”。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个让ta避世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定是ta的家。 请记得我们不仅要为孩子的优点而骄傲,也要学会接纳孩子的缺点(我并不认为同性恋就是“缺点”,在这里是用优点VS缺点,类比于异性恋VS同性恋)。也许ta因为性取向已经饱受心理压力,作为父母,就一定要接纳、包容,让ta知道,后盾就在这里,这很重要,不然ta的道路就会更加艰难。如果ta喜欢女生,很好,多一个女儿,如果ta喜欢男生,很好,多一个儿子,仅此而已。 题主,也许你会说真正到了那一天,我会不会那么豁达。我不敢拍胸脯保证。但我和你不一样的是,我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对孩子的爱,引领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坦然接受这件事一点都不难,唯“爱”字足矣。
28,973,210
102
46
怎么帮助 60 岁左右的父母用更美好的心态去生活?
谢谢 @刘柯 邀请。提到焦虑这个问题,其实确实是值得去关注。据有关研究显示,老年焦虑( anxiety disorder)可能是在老年阶段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失调(psychological disorder)。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个问题很少真正被大众所关注。 讲到心态,我觉得和老年期会面对的一系列改变有关。例如,退休、社会角色的转变、健康的转变等等。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焦虑,例如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财务情况的转变等等。但是,对于真正的焦虑症一般指的是对于自己日常事务、活动等持续性的过分担忧,一般持续超过6个月或以上,而且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我不太特别清楚题主所说的焦虑是处于哪一种情况,如果只是普通的焦虑,属于正常老化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调整心态、多做运动、健康饮食和睡眠等得到改善,但如果是属于“老年焦虑”的范畴那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及精神科治疗了。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关注/留意以下一些方面: 1. 日常行为及活动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看相比较之前,他们在生活作息、人际交往方面有没有什么变化?例如,他们是不是仍然维持之前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是不是对于日常的交往(包括是他们之前喜欢参加的活动)失去了兴趣? 2. 担心 相比较过去,是否父母亲变得凡事都特别担心? 3. 药物 父母亲是否最近开始吃一些新的,或者是特殊的药物?或者改变吃药的剂量?因为大多数人年纪大的时候会出现健康问题,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有一些慢性病(例如,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等)。而治疗慢性病的药物普遍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side effects),例如有些会导致呼吸方面的问题,不规则心跳等等,这些也会导致他们对健康状况开始担忧。 4. 心情 焦虑和抑郁通常是伴随在一起出现的。因此,容易哭泣、或者对之前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都可能是早期抑郁的一些征兆。 以上的这些改变看起来是小事,但却是一些值得留意的信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父母主要在哪一些方面感到焦虑以及焦虑的原因。作为子女可以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可以多和他们交谈,提出一些具体的帮助和建议。其实很多老年人就是不愿意去说,什么都憋在心里,最后就有可能越来越严重,导致心理疾病了。所以主动关心他们,留意他们日常行为和生活变化很重要。 此外,家人的陪伴、互动也对心情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老年人容易得心理疾病很多时候是因为孤独,缺少陪伴。所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他们,哪怕只是日常的问候都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理慰藉。在此,还想多啰嗦几句,对于彼此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来讲,规律性的问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一个星期给他们打2次电话,主动和他们聊聊最近的生活等等。此外,也可以多带他们参加户外运动,多安排一些家庭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加融入到家庭和社会当中。 最后,大概就是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交及学习类的活动,尽量维持之前的生活作息。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从工作到退休意味着一个很大的转变,有一个 “Continuity Theory”(持续理论)讲得就是说如果忽然之间改变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或者生活状态会对人的身体、心理、心态等各方面造成影响。因此,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让他们能够继续或者保持之前的生活状态/习惯。很多60岁以上退休的老年人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忽然之间“无事可做”了,这种无所适从就会导致心理出现危机。因此,保持日常的行为习惯、兴趣、多找一些事情做也许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之道。 延伸阅读: Anxiety Disord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Newsletter, New Thinking on Anxiety and Aging: Anxiety Disorders Common in the Elderly.
教科书式回答…… 首先要事先了解进入老年人们会需要面对哪一些问题,然后需要了解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它。 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离退休问题:指老年人在离退休后,从为生活奔波的谋职者变为旁观者,从以工作为中心转变为以闲暇为中心,因而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这属于一种适应障碍。 (2)经济问题: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老年人容易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或者感到卑微。 (3)家庭角色变化:老年人以工作单位为核心转变为以家庭为核心,从关怀子女者变为接受子女赡养者,从养家糊口、为生活奔波沦为在家庭里与他人互相照顾的角色。这容易偏离老年人原本对自身的认知,导致情绪反应的增强和不稳定。 (4)亲戚朋友死亡:这减少了老年人与外界的接触,减少了老年人可以获取的社会支持,使得老年人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死亡的临近,并由此产生心理波动。此外亲人、朋友死亡,本身会引起心理应激。 (5)丧偶:和第四点一样,不仅使得老年人意识到死亡的临近,产生心理波动;并且容易因此产生心理应激。此外,丧偶易导致老年人的独居;由于少了可以互相扶持相互照顾的伴侣,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压力。这些因素引起的孤独感和压力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6)衰老与疾病问题:衰老能够影响认知、记忆、睡眠。老年人感知觉会减退,运动会变得迟缓;智力和情绪也会发生改变。因为与外界接触减少以及大脑器质性的疾病,老年人还可能发生人格改变。这些精神心理的改变,和疾病问题一同作用,共同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 可以建议他们采取五个方面的方法保持心态的健康: A适应退休转变、享受老年生活。 把退休看作一个成功生活历程的一部分。对老年期出现的各种衰退现象,要有思想准备。老年人应改变认知,采取乐观的态度;做积极的事,使自己感到温暖和安全。 B坚持学习。学习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心理功能,改善记忆和智力,延缓衰老,还可以使老年人增加与外界接触的程度。并且把学习所得用来做有意义的事,可以体现人生价值,使生活有意义,减少失落和孤独感。 C培养和坚持多样的兴趣爱好;积极锻炼。这样既可以保持对生活的兴趣,又可以协调、平衡神经系统的活动,使神经系统更好地协调生理活动。 D保持必要人际交往,保持与他人情感上的交流,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对生活中的问题,直面现实,以切实的方法解决,不退缩,不逃避;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学会寻找快乐,享受老年生活。 E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步入老年期,个体常患有一种或多种老年疾病,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死亡的临近,并由此产生心理波动。老年人需要意识到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部分,只有对死亡有思想准备,不回避、不幻想,才能设法克服恐惧,从容不迫地生活。 此外做子女的应该多关心老人的健康,有疾病及时就医,多加照顾,让他们有安全感。 个别语句出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医学心理学》。上面那六个方面的"社会心理问题"是公共卫生的结论,我以前上课时老师是这么教的,出处不明。
28,990,945
74
38
相亲时聊哪些话题,即不显得像查户口,又能加快双方对彼此的了解?
相亲之前先看一下自己对女生的了解程度在哪,是看过照片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还是对对方的家庭状况有了一个简单了解。 我一直不认为单单男人是视觉动物,女人也是的。相亲前可以去做做头发,如果有痘痘可以稍微遮一下,避免见面时过于抢眼。穿衣打扮方面避免穿正装,会让气氛太正经,暧昧的小分子都会被严肃的气氛抹杀掉的。比较推荐稍微舒适休闲衬衣或薄毛衣,天气冷的话外面配一件大衣或者开衫毛衣,皮肤白的人推荐偏浅灰色,肤色稍暗些可以选择浅色色内搭配黑色外衣,会显得比较舒服,又不会有失稳重。 当然穿衣打扮都是其次,毕竟如果女生真心想要恋爱,只要不过于邋遢的男生好感度都不会刷的太低。相亲见面是第一印象的关键,进门之前先来一颗绿箭清清口气,带一点点沐浴过后的香气最好。进门后绅士的为女生拉开座位,礼貌的先介绍自己,男士优先这个很关键,不要把引起话题的任务交给女生。 如果是餐厅点餐的话要让女生来点,提前可以对餐厅做一个了解,主要是特色菜,大众点评就可以查到,方便对方有需要时可以随时推荐,顺便引起关于美食的话题,凭良心讲不喜欢吃的女生大概没有几个吧。 接下来就可以开展话题了,毕竟是以相亲为前提,可以谈一谈自己的工作,顺便询问对方,切记不要以一个导师身份教导对方,记住不是每个人都是贺涵,也不是每个女生都能接受教导。这里你如果对对方行业有一定了解可以延续相关话题,最好能发掘对方的兴趣爱好。 如果对方兴趣爱好你不喜欢,这是一个分支,如果十分厌恶那不太好在一起了,以后生活也是会心累的。如果还好,只是没有接触过,可以听女生介绍一下,大多数女生提起爱好都会滔滔不绝的。 不要太过在意冷场,冷场只是缓和气氛的一个插曲。没有必要强行寻找话题,可以环顾下四周,谈一谈周围的环境缓解气氛。之后可以带入一些家庭话题,如果对方家庭不幸福,请及时致歉,不要太多做评论。如果对方女生比较强势,请收起同情的目光。如果是温柔的女生,可以投以一些怜惜。 之后如果觉得对方还不错,可以约一下之后的约会。结束用餐男生一定要主动付款,如果女生提出aa,可以说下次再请,也为下次约会奠定基础。 出门之后询问女生是否愿意让你送她回家,如果愿意可以送到楼下,不要跟随上楼。 大概就讲这些吧,如果需要详细相亲方案,可以加我微信(wanshiwuxiaozhushou),帮你护航。
来哥教你一些套路,都是以前一个护士套路过我的,我好久才反应过来: 跳过开场动画;你好啊,冒昧的问一下你在哪里高就啊?我巴拉巴拉,看脸中!(问你是做什么的,大致估算月薪) 哦,真是个好行业啊,不像我们......经济不景气啊之类的额巴拉巴拉!我巴拉巴拉,看脸中! 你看我们最高的才拿。。。。。,你们呢收入一定不错吧!我巴拉巴拉,看胸中! 哦 还可以哈!对了你平时怎么上班呢!我巴拉巴拉,看脸中!(又没车) 哦,那你一定住公司附近吧!(有没房是不是和父母一起住),你父母一定人不错吧!我巴拉巴拉,看胸中! 这护士还挺健谈,我只顾着看了,后面当然是我被PASS了!
29,009,853
4,273
284
有哪些让人惊艳的经济学模型?
Ran Spiegler的“智商税”模型,可轻松推广到很多行业。如果对模型没有兴趣,可以直接拉下去看黑体字。原文的例子是医疗行业,标题就叫The market for quacks。 有一群人[1]患了一种疾病,自愈的概率是 \alpha<1 ;还有 n个“神医”,可以提供治疗,但治愈概率也是 \alpha。也就是说,“神医”并没有什么用。患者,治愈的效用是1,没治好的效用是0。 自愈加这么多“神医”,一共 n+1个选项,怎么挑选呢?假设每个患者都这么决策:对每一种选项,找一个案例(anecdote,中文可翻译成“我有一个朋友”),看有没有治好。对第 i个选项,这个案例的结果是 x_i ——治好了是1,治不好是0。 “神医”要收费,第 i 位"神医"的价格是 p_i ,自愈价格是0。患者最大化 x_i-p_i 。既然“神医”并没有什么用,价格不应该都是0吗?Naive!Spiegler证明,这个模型唯一的纳什均衡中,“神医”都选择以下混合策略:价格区间在 [(1-\alpha)^{n-1},1] ,分布函数是 G(p)=\frac{1}{\alpha}[1-\frac{1-\alpha}{\sqrt[n-1]{p}}] 。 如果其中真的有一位神医,治好病的概率是1,结果会怎么样呢?没用的。Spiegler证明:剩下的那些“神医”,照样会按之前那个策略定价。更有意思的一点是:“神医”的生意不受影响。真神医的生意虽然比“神医”好一些,但这部分病人,都是原本会选择自愈的人。 这个模型告诉我们什么呢?只要结果随机,而且大家都靠案例来决策,“神医”就会存在。货比三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引入真神医更是毫无用处。原文举的例子是医疗行业,模型应用当然不止于此,知友可以自行发散。 最后,安利一下Ran Spiegler这位经济学家,确实是建模的好手(当然,他也是以色列人)。他的Price Comparability和Placebo Reformation自己都很喜欢,有时间更在这里。 [1] 这里的“一群”,指的是 [0,1] 上的一个连续统。 参考文献:Spiegler R. The market for quack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6, 73(4): 1113-1131.
我举几个栗子吧。都是最近十几年宏观经济/经济增长的。 Misallocation and growth. Jovanovic. 看的时候真是觉得太惊艳了.作者研究了一个在增长轨道上的positive assortative matching 问题,很有趣。 Acemoglu,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这篇文章真是太有名了吧。还有他和某人写的A theory of political transition. 现在构建Markov Perfect Equilibrium已经成了political economy问题的标准手段了。 Global Game, Morris and Shin. Global game 是heterogeneous private information game之中最简单的一个模型,就是解一个不动点问题那么简单。之前人们在研究Bayesian NE 的时候有人也会触及这些模型,Morris 和Shin 归类了这类模型的一般特点,现在做global game必引的文章。 为什么Global game 对宏观经济学很重要呢?是因为它完全是在讲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在Morris and Shin的版本中是静态的)人们个体处在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中,个体的行为加总变成总体的行为(这个行为会影响价格),而人们也不知道这个宏观的价格是什么。但是如果大家理性的话可以Bayesian 推理出价格的期望,因而借助global game,general equilibrium可以定义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中。
29,045,204
100
21
为什么发动机涡轮增压器一定要用废气驱动,而不是更容易控制的电动驱动?电力驱动涡轮是否会成为发展方向?
电动涡轮是一个发展方向。电动涡轮确实容易控制,而且响应更快,不受排气影响。不利于普及的因素一个是目前电动涡轮还比较小,功率做大需要配合48V轻混的电池,第二个就是贵!!! 玛莎拉蒂的2.0T就采用了超级电动增压器+涡轮增压的组合,从而实现凌驾于同排量的动力输出,也实现了“随踩即有”的动力响应。 在加速模式下,电动涡轮在0.23s的瞬间可以达到72000rpm(最高转速80000rpm),瞬间实现0.45bar的增压压力,涡轮增压进一步提高增压压力,从而实现了独有的加速响应性;在巡航模式下,考虑高效燃烧,电动涡轮不工作,通过涡轮持续进行稳压,在获得良好动力的前提能够确保燃油经济性。 由于这个电动增压器功率高达5kW,传统12V电源无法执行,新Ghibli也采用了一套48V轻混系统,48V电源也保证了这套电动增压器的可靠运行。 奔驰M256中也使用一个双涡流增压器+电子涡轮增压器。排气系统设计为带有部分集成的无间隙排气歧管(LSI)和1至3缸和4至6缸的流量分离设计。由于需要发挥极致性能,奔驰特别重视排气背压优化、涡轮机壳和歧管之间的接头流场优化以及滑动阀座的密封性优化。通过这些考虑,将排气损失降低到最小,让涡轮增压器能在最小的废气质量流量下也具有良好的响应性能。 这台双涡轮增压的L6发动机不同于传统的增压方式,奔驰采用了来自博格华纳的电动涡轮增压技术“eBooster”,在传统涡轮增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电动涡轮来协同工作,相当于将一大一小两个涡轮增压器串联在一起,以此大幅提高工作效率。eBooster电动涡轮增压器配备了无刷直流电机,可以在0.3s内将转速提升到7000rpm,为发动机在低转速区域提供充足动力,且几乎不会产生涡轮迟滞现象,从而让M256发动机从1800rpm开始就可以提供100%峰值扭矩,可使其性能等同于或者更优于与传统大型8缸发动机的性能表现,同时还缩小了发动机的尺寸,可使燃油效率提升5%到10%。 为了实现催化转化器的快速启动,通过仿真对电控废气门及其出口进行了优化,使其尽可能均匀分布。 尽管M256使用了大功率的涡轮增压器, 为在低速范围下获得明显的响应,还使用了电动辅助压缩机,该压缩机集成在48V车载电气系统中,安装位置位于发动机左侧,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后面。增压压力取决于涡轮增压器的转速, 后者由废气流驱动。因此在较低转速范围下增压器产生的增压压力相当低,且仅在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增加。当驾驶员迅速要求较高动力时,直到最大的增压压力建立为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发动机输出全部动力,该行为被称为“涡轮迟滞”。为抵消涡轮迟滞并在整个转速范围中拥有均匀的较高增压压力,在较低转速范围内通过辅助压缩机生成部分增压压力,可使用的增压压力最大可达到0.45bar。该电子涡轮功率超过5kW,能够在300ms内转速达到70000rpm,响应性极高。 两个增压系统的空气流量由滑块控制阀调节,而发动机控制单元对两个子系统进行协调控制。相关控制逻辑可以通过四种不同的操作状态来描述,如图16所示。 状态1:涡轮不工作工况(中低负荷)。非压缩进气通过稍微打开的滑块控制阀进入中间冷却器,传统涡轮和电动涡轮回路都不工作。 状态2:低转速高负载工况。为了提高响应性,此工况下主要依靠电动涡轮辅助增压,滑块控制阀由于电动涡轮压力增大而关闭,从而增压压力可以更快速地建立起来。 状态3:中转速中高负荷工况。此工况为两个涡轮协同工况,属于过渡区域,一方面依靠涡轮进行增压,一方面通过电动涡轮增压,他们之间的压力差,通过滑块控制阀补偿,此工况下传统涡轮逐渐增强,电动涡轮的功率逐渐降低。 状态4:中高转速高负荷工况。在大负荷工况下,由于排气背压充足,能够让涡轮压力充分建立起来,此时电动涡轮不参与工作。
传统驱动确实有个很大的硬伤:涡轮迟滞。 当然,工程师也为此设计了很多解决方案: 以上技术其实都存在一定缺陷:要么是涡轮增压器叶轮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使其涡轮迟滞现象无法一时间完全解决,再就是维护成本高昂,无法使用在平价车型上面。 还有制造成本过高,比如汽油机中涡轮温度会达到1000摄氏度从而对零件的材料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目前只有工作温度较低(约400摄氏度)的柴油涡轮发动机,以及像保时捷911 Turbo(使用了耐高温的航空材料)等少量高性能运动车型上配备了VNT技术。 其实也不是。 先看一下它的优点:镶嵌在涡轮机和压缩机连接轴上的直流电动机可以使涡轮全速旋转而不必使用废气来驱动,这就完全解决了因为转速过低而造成的性能不足现象,而且这可以几乎在瞬间完成,从而使涡轮迟滞几乎降低为零。 也就是说,在传统涡轮发动机中涡轮还未能被驱动的低转速区间,电动机驱动的涡轮可以弥补掉传统涡轮发动机的动力响应不足。 但这种技术也存在一个致命硬伤: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等问题使得普通车辆无法普及这样的技术配置。 电机的劣势区间在高转速,这时的电机能耗加大,涡轮叶片的最高转速可以万转为单位,就算电机没问题,一般车辆的电源也难以满足。在峰值负荷时,电动涡轮增压需要48伏的电压驱动,由于功率以及有些采用轴流式涡轮结构的限制,电动涡轮在高负荷工况下很难达到传统涡轮机的效率。 再者就是成本。当前使用电动涡轮增压的基本为高端车型,毕竟它们价格摆在那,对于一般的家用车型,如何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配置电动涡轮增压是很大的问题。 最后是技术门槛。如何将增压控制软件整合到现有的电子控制单元中,并集成到发动机控制模块里去,绝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燃油汽车最理想的组合方式为「BSG+废气涡轮增压」,这种组合既能有效保护发动机,又能理想的提升低转速扭矩爆发力,同时制造成本也非常低,相比使用电涡轮加入大容量电瓶与高功率发电机的系统而言,更容易被车企所接受。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盖瑞特的E-Turbo(虽然他声称为电动涡轮增压技术,但本质上还是电机+废气驱动组合模式) 盖瑞特的增压器仍由扇叶和增压器组成,并以废气为驱动力,但是加入了小号的辅助发电机。由控制单元操作,新加入的原件可以减小涡轮迟滞和能量浪费,同时实现更高的增压效率,最终实现提高总体经济性的效果。 这项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涡轮增压器不必再为了动力响应而一味地减小自身体积了,而可以进行更加性能偏向的设计,也不用在担心低转速下涡轮支持对于驾驶的影响,因为电动机在低转速能够弥补大尺寸涡轮迟滞大的弊端。 综上,未来单纯的电动涡轮驱动不太会成为主流,而轻混动力系统的优势在目前是比较明显的。
29,045,204
107
34
为什么发动机涡轮增压器一定要用废气驱动,而不是更容易控制的电动驱动?电力驱动涡轮是否会成为发展方向?
谢邀 我猜题主指的是电子涡轮增压器 电子涡轮增压器目前也是有的,某些公司也做过这方面研究,甚至打算量产。 比如法雷奥,奥迪,斯巴鲁公司均有这方面研究,斯巴鲁甚至打算在其翼豹WRX上使用电子涡轮增压器: 还有法雷奥就有自己的电子式涡轮增压系统,并且在2014北京车展上做出了展示,宣称能够节油达到10%左右: 那么什么是电子涡轮增压器: 电子式涡轮增压系统就是利用一个电动马达,在发动机低转速时介入,来改善发动机低速时涡轮增压迟滞现象,或者干脆电子涡轮增压器全程承担增压的工作。 电子涡轮目前能兼容12V,24V电子架构。 目前电子涡轮分为两个方向的应用: 第一是以法雷奥,奥迪为代表: 结构可能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这种方案的特点是,发动机低速时使用电子涡轮增压;;高速时使用涡轮增压,电机那一路则被短接。因为电机的响应是非常迅速的,在发动机低速时能够迅速将涡轮叶片提高到非常高的转速,解决了涡轮迟滞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两者衔接的平顺问题。 第二种是偏执狂斯巴鲁方向: 他家采用大功率电机自始至终全程承担增压工作,彻底告别涡轮迟滞。 电子涡轮增压器看起来很法圣有木有,那么问题来了: 1、驱动问题 涡轮叶片转速动不动十几万,几十万转,如果用电机驱动涡轮叶片,那对电机要求很高! 当然有些永磁材料制作的高速无刷电机转速能上万。 而且由公式: 可知,转速和扭矩,功率制约,转速高了,扭矩小了,驱动叶片力不从心。因此在选择电子涡轮增压的时候,需要增速器,而且涡轮叶片务必质量较轻,能满足电机扭矩的要求。 而且受到安装条件的限制,电机不可能很大,所以其功率受到了限制。 因此,在电子涡轮增压器中高速马达与变频器的研制应该是重点。 下图为一种高速马达: 这种马达的特点是: 1、无磁铁芯 2、定子上使用场磁,转矩高 3、无刷,12V驱动,最高转速9W,0.7秒不到即可达到最高转速,最大功率2.4KW。 2、电源 驱动电机的电源来源是汽车蓄电池或者发动机,驱动电机所需的功率和电流是非常大的,因此对蓄电池的容量要求,以及汽车电气系统的要求,工作电压有较高要求。 比如电子涡轮增压器所需要的电流比较大,那么电池的容量也要求比较大,其次,在汽车上,电流过大对电气系统考验是非常大的。 至于这款产品的发展方向: 我觉得用处有限,相对于涡轮增压,他的优点也只是没有迟滞现象,反应迅速,但是从总体能效来看,没有涡轮增压高,电子涡轮增压系统要增加额外的电机,用电量,顶多他也是是个辅助的作用。
废气驱动更方便。在最初发明涡轮增压器的年代,内燃机还不是ECU控制的。用电?疯了吧你。 电动增压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驱动一个离心压缩机达到内燃机全速全负荷工矿所需要的功率你知道要多少千瓦吗?目前电动增压只能作为一个低速时的辅助增压手段,效率低(电机效率.8,压缩机绝热效率.75最高),压比低(1.5以下),瞬时电流大(300A),功耗大(2-5kW),其使用范围还受到电池的限制。 个人觉得电动增压器在高性能车型或者高性能混动车上还是有点市场的。 PS:我说的电动增压器不是淘宝上那种装在进气管上上的所谓“增压器”,那种货正确的名称是“乘用车发动机用智商税收取器”!
29,095,100
622
40
写作业时听音乐到底好不好?
写作业时听歌,不是为了欣赏歌曲,而是为了把写作业变成开心的事儿。
边听音乐边学习,你的心情不可能达到很平静,音乐阻碍你体味学习上的精妙细微。一般的,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背单词、浏览、理解、记忆等,但不要一边听音乐一边精读课本或深入思考。 边听音乐边看书,时间长了,有的人会头疼,你听音乐时间不要太长,例如,不要连续超过几个小时以上。 不要老是听某一首歌曲,把自己听麻木了,没感觉了。 定义:苍刚音乐 苍刚音乐是指那些苍凉的、刚猛的、能够激发你不平之心和激奋之情的音乐。 苍刚音乐包括:某些激昂的音乐,能够引发你的激奋之情;某些忧伤、孤独的爱情歌曲,能够引起你的共鸣,引发你的凝聚之气;一些节奏很快的舞曲,你听的时候会感到振奋,产生力量;有些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钢琴曲,能够使你平静下来,并产生力量。 产生自信心:有时,你学习时感到很焦躁烦乱,无法专心学习;有时,你心爱的人在你的头脑中萦绕;有时,你感到学习没有乐趣、没有激情。 这时,你一边听着苍凉的爱情歌曲,一边坚持学习,慢慢的,焦躁烦乱的心情逐渐平静,对爱情的期待消失,一种深邃的力量产生,自信心产生了。 苍刚音乐,是和你相同心境的人对爱情的无奈、孤独、烦躁等体验的凝聚,一边听这些音乐一边学习,你渐渐淡化爱情的期待和伤痛、孤独和烦躁,把心志凝聚到学习上。再伴随着学习有心得后产生的满足感,你的自信心就产生。 不要听引发爱情期待的音乐:听苍刚音乐的目的之一就是杜绝对爱情的期待,如果你选择的歌曲反而引发了对爱情的期待,那便适得其反了。你必须换另外的歌曲。 周末,一些同学回家了,一些同学在教室里看小说,还有一些同学仍然在教室里学习,学习处于初级阶段的王散坐在教室里学习感到心神不宁,偶尔回头看看那个自己喜欢的女同学,心里感到很焦躁,于是他就拿出耳机开始边听音乐边学习。听着悲伤的爱情歌曲,他感到一种不平之气在心中萦绕,一种苍凉的感觉渐渐产生。他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那种苍凉的感觉在加深。过了一会儿,再回头看看那个女同学,发现她正在跟一个男同学说笑,于是王散感到一种悲伤的感觉油然而生。他感到大脑有点乱,但仍然坚持学习,终于,记住了四、五十个单词。两个小时后,他开始背公式、课文。又一个小时过后,记住了不少公式,他感到很满足。又过了一会儿,他听着苍凉音乐,感到焦躁无比,悲伤无比,但继续咬牙坚持学习,他忍不住热泪盈眶。突然,他感到一种强大的力量从内心深处产生,自信心产生了! 王散从座位上站起来,回头看了眼那个以前自己很喜欢的女生,现在一点喜欢她的感觉没有了,悲伤的感觉也没有了,只剩下一种学习有心得后的满足感和兴奋。于是他高高兴兴的走出教室,到草场上锻炼身体去了。 你是如何成为超级学霸的? 如何量化每天的学习效率? 为什么有人考研付出了巨大努力,还是成为炮灰? 我是 @辛雷,著书百余万字,正在尝试将学习方法从经验总结的层面转变为一门可精准量化和有理论支撑的科学。 我的公众号【辛雷谈学习】,每天定时推送我关于学习的语音、视频和原创文章。 关注后,回复【领资料】,可领取中高考考研学习资料包。回复【论坛】,可以在我的论坛中与我和更多的学习者一起交流与学习。
29,095,100
16,000
161
写作业时听音乐到底好不好?
不好。 我是研究听觉和注意力的,我一直一直很想证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好」,这样我就可以在我导师面前边听音乐边工作了。然而,最近(2019年2月初)的一个新研究,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提供有效答案。 答案是,不好。听任何类型的音乐——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亦或是你听不听得懂歌词、甚至有没有歌词——都会明显损害你的工作表现。相比之下,图书馆里的杂音不会有明显影响。 关于这个实验有两个关键的问题。 在这个研究中他们尝试了五种情况: 1和2结果没有区别,但后面三个——无论是怎样的音乐——被试的创造力测试成绩都不如没有音乐的状态下好。 这个研究中认为图书馆杂音和音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 steady state,这个说法不是很完美。从声音工程角度来说,应该说它是 uneventful (中文可以翻译为「平缓的、期间没有发生特别令人注意的事件)。换言之,音乐特别影响工作很有可能是因为它太 eventful了(音乐戏太多,你可以这么想)。再换言之,除了图书馆噪音,其他的平缓的环境性声音(ambient sound)都应该对工作没有明显影响,譬如说下雨天的声音、树林里鸟儿叽喳的声音。当然,这声音不能太响了。 更有趣的是,即使在被试非常喜欢这首歌,明显情绪被带动起来的状态下,亦或是被试平时也在学习工作时听这首这类歌的情况,ta 听歌时的创造性表现都明显受到了负面影响。 在心理学上,创造力测试多以发散性思维为指标,一般分为语言和绘图两种。 这里是用的 语言式的创造力测试,使用的版本名字叫 远距离联想测试 (Compound Remote Associate Tasks ,缩写 CRAT)。这里我从现有的中文版里取两个例子。 (现有的中文词汇远距离联想测试是由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和辅导学系的教授 陈学志教授等编制的) 在这个实验中,主要探索的是「创造力」(creativity),但如果仔细思考这个实验使用的任务本身,其实代表的 语言记忆、顿悟、问题解决 这三大能力。语言记忆 影响你的语文英语成绩,顿悟 影响你的数学作业、问题解决 影响基本所有科目。 所以,不要认为这个研究的标题里针对的是「创造力」就和日常学习工作没关系了。 虽然如此,我还是忍不住听音乐。改写一下 @吴迪威威 的答案: 同意。 相关研究的参考信息:
先說答案:雖不是結論性的,但是可以說要看手上的事以及自己的無聊傾向性喔! 沿著神經科學腦科學博士 @赵思家 大神的想法和回答跟過來的。 也是今才出來的研究結果,不過比 @赵思家 所引用根據的研究早一個月出來,不過研究的不是音樂對創意思考的影響。 這個研究的兩位研究員是Manuel Gonzalez和John Aiello。他們通過三個變量:(1)任務的繁簡度,(2)音樂的複雜程度,以及(3)個人容易無聊的程度,來分析音樂(以及音樂繁瑣度)在不同任務和個人易無聊傾向上的互動結果。其實,他們還控制了兩個分貝程度,看看大聲小聲會不會有影響。 可惜未能看到原文獻(http://Sci-hub.tw這次不給力啊!懶得去學校的圖書館下載來看,剛剛 @原始要終 大神關照給我連結,現在邊看邊改錯漏)。不過研究大概是這樣的: 研究發現,聽音樂對個人的影響其實要根據每個人的無聊傾向以及任務的複雜度和所聽的音樂複雜度來看,並沒有能完全一概而論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容易無聊,最好就是寫作業時候別放音樂,安安靜靜的做,省得走神。如果你不容易無聊的話,放點背景音樂也是不錯的,簡單的音樂不會影響你的工作,而且會正好把其他干擾的聲音掩蓋了。 關鍵是,你要老老實實的知道自己的無聊傾向性。不然是會害了自己的。 研究文獻: Farmer, R., & Sundberg, N. D. (1986). Boredom proneness—The development and correlates of a new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0, 4–17. http://dx.doi.org/10.1207/s15327752jpa5001_2 Gonzalez, M. F., & Aiello, J. R. (2019). More than meets the ear: Investigating how music affects cognitive tas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37/xap0000202
29,104,271
323
27
一个人夜跑是怎样的感受?怎么才能更好地坚持?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村上春树的一本书,一本讲跑步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那个时候,33岁的村上春树有着一家自己的小店,白天卖咖啡,晚上改作酒吧,某一天,没有什么预兆,在某个瞬间,他突然想写小说了。 那个时候,他开店的收入远远高于当小说家的收入,而他想卖掉小店,给自己2年的时间专心的写作,周围许多人反对或是怀疑,「店铺好不容易上了轨道,还不如交给别人去经营,你自己爱去哪儿去哪儿,写你的小说得了。」 不过有些任性的村上春树,在还有一些贷款没还清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给卖掉小店,安心创作。他说,「人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珑,四方讨巧」,我只想去做自己觉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如若不行,2年后我再重新开一家小店。从他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他开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跑步。 作为一名专业专家,他更多的时间就是在家创作,他不但高产,而且还参加了马拉松、铁人三项的各种比赛,我觉得他的生活方式对于现在的自由工作者有很多的借鉴。 他每天5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在清晨一天精力最活跃的那几个小时,他会进行创作,完成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的时间就是跑步、运动或者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到了日暮,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安心睡觉。 村上春树用这个生活模式生活了20多年,他的原话「拜其所赐,这二十几年来工作顺利,效率甚高」。 跑步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很多人,比如我,其实很喜欢跑步,喜欢跑步以后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喜欢跑步过后的平静。医院的生活有着超高的强度和压力,当压力很大,或者做完一天的手术,全身酸痛的时候,下班以后,我都会去离医院不远的橘子洲头带上耳机,打开喜欢的音乐,跟着节奏,跑个5-10公里。 因为一整天没有活动,开始跑的时候有时会有些吃力,但是随着身体发热,慢慢灵活起来,会觉得步子越来越轻快,身体越来越轻松,是不是的来个100米冲刺的变速跑,你会感觉那些压力、烦恼好像都被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夜跑,我一般会选择跑步人多一些的地方跑,包括附近学校的操场,或者是绿化做得很好的小区,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安全上的问题,有时也会碰到对面跑过来的人对你竖一个大拇指。我们不需要认识,但我们知道,我们彼此喜爱跑步。 有些人有压力的时候,喜欢吃甜品、喝奶茶,「化压力为食欲」。和吃甜品以后大脑分泌多巴胺,给我们带来愉悦感不同,多巴胺带来的愉悦往往是短暂的,而此后伴随的往往是负罪感,还有空虚。而通过跑步、运动带来的是身体内啡肽的分泌,这种经过疼痛而分泌的大脑化学物质,会让我们满足而宁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跑步高潮」:在跑步中,感到心情特别的舒畅,浑身充满能量,全身很轻松、各种不适和疼痛感在降低,有时就想时间不要停,就这样一直跑下去,有点阿甘正传里阿甘一直跑下去的那种感觉。其实这种体验在其他的体育锻炼中也常常出现,因此又被称为「体育锻炼快感」,就想健身房里有些对健身上瘾的人是一样的。 这些感觉出现的原因都是因为——内啡肽,内啡肽其实是针我们因为运动身体各种不适而产生的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它和人工合成的吗啡很相近,「能让人们忽略疲惫和布满水泡的双脚」。所以,对于有一些人来说,跑步并不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而是一种习惯,一种快乐的源泉。 当然,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跑步。有些人跑步以后膝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夜跑猝死的新闻,其实也常常出现,当你真的不想跑步的时候,换一些其他的运动,这么多有趣的运动,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一种呢? 一些人大腿股四头肌的力量不足,人体为了保持平衡,就会使膝关节稍向后弯,避免跌倒,而这样关节面之间的压力明显增大,从而导致关节软骨退变,不可避免地出现膝关节疼痛。 假设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匀速跑,在一侧足落地瞬间,地面对足的反作用力大约为3000牛,几乎是体重的5倍,这个力无疑是巨大的!通过小腿传导到膝关节的力也在2000牛以上。如果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不够,不能分担部分力,那么这么大的力全部作用在膝关节上,膝关节的软骨、韧带和半月板显而易见容易被损伤!长时以往,关节更容易发生退变。 另外对于一些“O”型腿或者“X”型腿的情况,异常的下肢生物力线毫无疑问容易导致跑步时膝关节和踝足的损伤,如“X”型腿的患者跑步时容易导致膝关节外侧疼痛。 这些人群,其实都不适合跑步,至少不适合一开始就跑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如果跑步让你不舒服,让你膝关节、髋关节甚至腰痛,请停下来,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你去坚持,有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变通。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夜跑,那你一个人跑的时候,记得你不是一个人在跑。
一个人夜跑最怕的是遇到流浪狗。我曾被追了15公里,那晚我PB!
29,159,329
344
38
手残星人怎么画眉毛?
更新一下:最近画眉毛在填色时候不是直接填满,而是一笔一笔像画毛流那样填,这样画出来的眉毛更有真实感,不那么生硬。 -------------------原答案分割线--------------------------------------------------------------- 本人平时对化妆非常感兴趣~自己做了一个小的内容分享,希望可以帮到你~(微博:兔子酱兔子酱)
都说眉毛能决定一个人的气质,一款漂亮且适合你脸型的眉毛能让五官看起来更加精致,然而每次画完眉毛的你,是不是感觉整个妆都垮了呢?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下面,毛戈平化妆学校的小编编就来给大家罗列一下画眉的误区。 不要以为只有化妆小白会踩,美妆届的老司机也很容易犯错哦,一起来对照一下吧~ 有些女生真的是什么眉型火就画什么眉,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脸型到底适不适合。结果就是...明显拉低颜值! 画眉之前,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脸型适合什么样的漂亮眉毛!不清楚自己的脸型适合什么眉型的戳↓ 正常的眉尾应该略高于眉头,这样的眉毛自然又和谐。 眉尾最低可以和眉头平行,但绝不能低于眉头哦~眉尾过低的话会让脸有下垂、老气的感觉。 画眉毛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力去框眉头,也不能直接用深色眉粉去画眉头,不然会显得眉毛看起来假假的。 记住!!!眉头淡、眉尾深是画眉毛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要是画的眉毛颜色不自然或者不均匀 画完后,可以用眉刷将颜色晕染开。 眉峰太靠脸部内侧会显得人凶,太靠脸部外侧会显得脸的比例失调。 正确的打开方式在这里 ▼ 眉峰在整一条眉毛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眉峰、往下挂的眉毛看起来难免会有丧丧的感觉没有精神 大多时候美少女们都是想要画一款自然的眉毛,但下手画的时候控制不好就会变成蜡笔小新,所以小编编建议大家画的时候要多注意整体效果。 新手的画建议用颜色较浅的眉粉少量多次地上就不容易会出错啦,觉得颜色有些深就及时用螺旋眉刷刷开,或者用染眉膏改善一下。 想让眉毛看起来更自然可以用眉笔搭配眉粉描绘而成,用眉笔勾勒轮廓&画眉尾,眉粉填充眉毛空隙。 杂乱无章的眉毛会坏了整张脸,不管用眉粉、眉笔还是染眉膏看起来都很怪很假。 所以画眉前切记先修好眉,如果眉型不太好看或者是第一次修眉的建议去美容店或者化妆品专柜 一般都有专业的修眉服务,请专业的化妆师修好眉毛,以后就可以定期顺着修好的眉型自己修整了。 画眉误区就先讲到这里啦~你有没有中招呢?最后,毛戈平化妆学校的小编编为大家分享两款常见眉型的画法。 画眉前先确定眉毛的基本轮廓,找好眉头、眉峰、眉尾三个点之后用眉粉勾画出略带弧度的眉型 然后填补残缺。 注意眉头位置斜向上画,眉尾斜向下画,这样画出来的眉毛比较立体自然。 用眉刷从头梳理眉毛让眉毛更加立体自然,在梳的过程中眉毛的颜色会被带走一点,建议眉头比眉尾多梳两下,这样能得到一个由浅到深的自然过渡。 对于眉头等比较稀疏及眉尾细节部位进行调整,用眉粉或者极细的液体眉笔一根根的勾画眉毛 让眉毛看上去更加自然精致。 略带眉峰,更细更自然,眉尾稍稍拉长也可以在视觉上让长脸变短。 勾勒眉尾下方的线条,尽量自然一些,不需要画得太死板。 在眉尾用同色系眼线液笔轻轻描绘,并刷上染眉膏,可以让眉毛更加立体浓密自然。 改良版的一字眉显得五官更精致,让你美得不可思议~ 多说不做只是纸上谈兵,画眉需要熟能生巧,小仙女们一定要多多练习(づ ̄3 ̄)づ╭❤~ 微信公众号:毛戈平形象设计艺术学校(ID:mgpshool) 微博:毛戈平形象设计艺术学校
29,183,631
17,000
1,344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用电影 超脱 的片段来回答这个问题 视频来自网络非法下载的盗版资源,我对此深怀愧疚并表示歉意。 台词抄录如下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奶奶在午睡中平静地仙逝了,享年九十六。妈妈把奶奶喜欢读的书烧给她做伴。希望奶奶在天堂也能读她喜欢的书。 =============原答案============== 昨日天气晴好,我听见奶奶在高声说些什么,便下楼去看她。 她在背诗。 九十几岁的她,侧躺在床上,一个人,在高声背诗。满是沧桑的嗓音,用与年龄不衬的中气,高声吟唱诗歌。 九十几岁的她,眼睛花了,耳朵几乎聋了,行动不便。天气不好,她就沉沉地睡一天,迷迷糊糊神志不清。天气晴好,她便清醒了,居然,在背诗。 她听起来心情大好,甚至颇有些意气风发的味道。 我伫立在门边,静静地听着。 读书,除了少年时代的功用,还能让你,老了、一个人,也不寂寞。带不走的金银珠宝,带不走的尘世喧嚣。百年白头之际,听不见,看不清,唯有腹中诗书,撑起你的世界,陪伴你老去。
29,183,631
12,000
2,144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想起来杨澜说过的一段话,感觉很受触动。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 其实,当你思考读书有什么意义的时候,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本身。我想,读书教给我最大的能力,就是对于一件大众所习以为常的事,能够主动的去分析思考,而不是理所当然的被动接受。
我这么敏感的人,大概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感觉不孤独了吧。
29,220,666
7,000
1,327
怎样降低或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摆脱是不可能摆脱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摆脱 只能勉强装作了乐观开朗的样子维持生活这样子 人先见天地,再见众生,最后见自己 自我觉醒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我们终其一生,很大一部分的努力,是在试图治愈自己的童年 弥补自己儿时受原生家庭影响造成的性格缺陷 后来就变成大众熟知的那些 父母的脾气秉性、为人处世风格 会潜移默化的复制到后辈身上烙下印记 童年缺少关爱的,多半会有讨好型人格 童年缺少母爱的,多半会有恋母情结 缺父爱的更喜欢大叔,经历过贫穷的对财富有更多执念 等等等等 而这些这些经历,几乎是我们性格的养成的条件 或喜或悲或好或坏,是这些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它扎根在我们的意识里 谁都没有办法 在我18岁之后,意识到自己身上很多恶习和缺点 承袭自父母一辈,和原生家庭 而除此之外其他因素对我的性格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粗鄙的语言习惯,大大咧咧的性格,不会正常的表达爱 父母脾气暴躁 = 我时常难以掌控自己的脾气 父母性格呈现极端多面性 = 我性格古怪多变 从小父母不和、出轨、离婚 = 我对爱情和婚姻没有信任感 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夸奖 = 即使自己已经在优秀的水平线上也内在自卑 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经常被忽略 = 严重讨好型人格,希望全世界都喜欢自己 诸如此类,很多,当我越来越难以“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 我在自己眼里越透明,我越讨厌自己 于是我开始悄咪咪的阅读心理学的书籍,试图修正自己的性格缺陷 于是遇到任何让我不理性的事都恨不得写在纸上先透彻分析 于是我把自己的缺点列了出来,试图东施效颦的去模仿那些生性开朗阳光的女孩 我强制用第三者视角观察自己的性格、习惯、处世之道,肢解到支离破碎 我藏起所有的真实想法,就好像是天大的见不得人的事 我把自己包装成了我以为完美的样子 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我在模仿那些天生自信的孩子和刚认识的同学谈笑风生时 并不快乐 我在假装自己家庭幸福美满的样子只讲那些幸福的片段给朋友听时 我并没有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幸福 我也始终意识到,我无法通过对抗来真正解决自己的那些,自知而难以自制的缺憾 我也无法从根本上变成自己理想中,有着和自己缺失人格相反特点的完美人 一边讨厌自己,一边改变自己,最后变成伪装自己的样子,我还是不喜欢自己 因为那并不是我 其实想开了就好了,既然看清自己又无能为力,那索性就去看看这个世界吧 当我一个人开始旅行见到各种各样的人,一次次打破自己的思维禁锢 当我试着认识更多的朋友,知道原来人的性格差异可以这么不同 当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逻辑都有自己的缺点 当我知道那么多经历过不醒,和比我更恶劣童年的人,依旧充满热忱的活着 当我见到那些缺点和优点并存,但人格魅力爆棚,深深吸引我的朋友们 我想像他们一样恣意洒脱放飞自我 我一直都觉得,随性的美,是最能吸引人的 因为我所经历的,都是我该经历的 一切的不堪都不足以成为我讨厌自己的理由 硬掰才容易矫枉过正过犹不及,陷入一个自我较劲的死循环里 后来发现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时而阴暗鬼祟,时而调皮狡黠,时而卑贱时而狂妄的样子,其实也还不赖 真正想要改变什么的时候,不如先去拥抱它 但这并不代表我不会改变,也不曾改变,只是心态不那么紧绷,见过更美好的世界,更美好的人,变得更好只是水到渠成 其他那些不重要的,就不要过分纠结 会让自己变形的 /// 这不是病,其实是命运,但愿大家都能跟自己和解
谢邀。完全摆脱是不可能的。 是,你没看错,这是不可能的。 不论再怎么厌恶,再怎么否定,再怎么想逃离,原生家庭已经、并且永远是你的一部分了,它无从改变,没法拒绝,“自古以来”就是你“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很多人说我离开家,我出国,我逃离这一切,行不行。可以,但是在你打包的那一刻,它会是第一件被你放进箱子的行李。它在你心里留下的烙印,那些条件反射、依恋模式、价值观念,那些痛苦的孤独的回忆……都从未离开你,你可以把过去的一切人事都甩在身后,唯独甩不下这一部分的你。 如果我是实用主义者,我会给你一些法律或者伦理道德上的意见,我会让你离开那个让你受苦的家庭,并告诉你这样一切就结束了。但我不是,我知道你离不开,真正的炼狱是会让业火燃烧在我们的心里。 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影响的人,往往第一时间会非常迫切地希望消除过往的痕迹。事实上,每一个走上自我拯救和治愈道路的人都会遇到你提的这个问题。但走过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与其期望摆脱,不如寻求共存,与其努力抹消痕迹,不如发奋生长出新的年轮。越是憎恨过去,越是无法爱自己,越是无法自爱,也就离真正的幸福越远。 下面是这个答案的主旨:过去的那些经历,不能被消除,但可以被覆盖,被新的正确的生活经历所纠正。 我鼓励有同样经验的人,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自己过去的日子: 我们过去的生活,是一张被胡乱涂鸦的纸。 凌乱的线条,粗暴的笔法,用力过猛而破裂的纸面,是他人加诸的,我们无从选择。 看看那些幸福家庭留给他们孩子的美好图画,再捧着这张被不负责任乱涂乱画的纸,实在让人很想哭,很想撕碎了事。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有选择的余地: 我们可以选择今后的时间是抱着这张纸哭,还是用新的图画把它盖住。 远离过去的原生环境(外地上学、出国留学、结交新伙伴),从事一项有建设性的工作(建立新的价值感、提高自我评价),培养一份属于自己的、无关外界评价的爱好(建立独立的价值体系、渐渐摆脱旧的自评标准),都是非常有效的“作画”手段。 无视已有的线条,按照自己的心意,画想画的东西,浓墨重彩,一层层地覆盖上去,用未来的经历,好好刻画属于自己的前景。 越画下去,就会越有信心。偶尔触碰到过往纸上留下的破窟窿,也能一笑置之,大不了在周围添点线条,改造成些什么别的东西。 渐渐地你就会发现,这幅图比起别人的,并不逊色多少,甚至因为它的二次创作,而显得更有深度,更有阅历。
29,220,666
6,750
1,113
怎样降低或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爱,和缺乏爱,永远改变了一个婴儿的大脑……大部分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边缘系统,管理情绪、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需要关键的人生经历刺激才能够成长……缺乏一个关爱的母亲会给人类复杂并且脆弱的脑边缘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A General Theory of Love》 by Thomas Lewis, Fari Amini, and Richard Lannon 『最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关键的:家庭不仅创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还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应该怎样被诠释。』——《You’re Wearing that?Understanding Mothers and Daughters in Conversation》Deborah Tannen’s 引用这两本书的内容,是想从生物学的角度和心理学(依恋理论)的角度证实,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创建新的人生经验,和新的依恋关系来减低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原生家庭塑造了我们的过去,但是却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承认我们的童年发生了不幸,承认原生家庭有它自己的局限性,承认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恨、爱、愤怒、羞愧、伤痛、挫败等情感,是降低原生家庭对我们负面影响的第一步。人不可能自欺欺人地过一辈子,正视过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帮助我们回归现在和展望未来。 学会自己抚育(mothering)自己。既然我们的原生家庭没有能力抚育我们,我们就应该自己承担起照顾、安抚自己的工作。用我们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方式,跟自己相处。允许自己为应得却从没有得到过的快乐童年默哀,学会在生活的琐事上对自己好一点,耐心一点,常常对自己说一些积极的、鼓励的话。要知道,降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是一个漫长并且起伏的过程,为自己的每一个小进步鼓掌,也要原谅自己偶尔的失误。 有人通过重新塑造依恋关系来减低原生家庭的影响。在一个冷漠的、暴力的原生家庭中,作为儿童的我们无法与抚养者建立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关系。成年之后,我们通过发展一段爱情、友情或者与心理咨询师建立的职业关系,来重新塑造自己的依恋关系。 许多人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人通过拥有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圈、结婚、或者生孩子,重新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人通过离家求学、移民、背井离乡打工等方式,控制自己与父母的物理距离,从而控制与原生家庭的心理距离。有人通过赚取经济上的独立,获得了精神上独立于原生家庭的机会。 允许自己哀悼失去的童年欢笑,心疼过去受过伤的自己,愤怒给予伤害的人或行为,是创伤愈合路上必经的过程。人生的路还很长,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推荐书籍:中毒的父母 Forward, S. (2010). Toxic parents. Random House. ————————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MentalHealthStation,一个简单的心理随笔。
想要降低或摆脱这种负面影响,不是靠打赢你和他们之间的战争,而是靠打赢你和你自己之间的战争。 人在弱小年幼的时候,强烈地渴望关怀、寻找依赖是本能。当然,父母悉心照顾自己的孩子,也本该是自然之道。 可问题在于,这种在伦理上理所当然的东西,在现实中却不那么必然。 不过,在物质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多数父母还是能够给子女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看起来,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物质投入并不少,为什么儿女还不满意呢? 我们的父辈(50、60后)的成长历程其实是非常特殊的,他们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人,见证了中国社会从资源高度匮乏走向经济高度繁荣,以及饥荒这一历朝历代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被彻底解决。 处于时代转折点上的一代,身份是极为尴尬的。他们的行为习惯往往保留着旧时代的陋习,比如,贪小便宜、抠门、迷信、对规则的蔑视、喜欢搬弄是非、人际交往中缺乏边界意识,等等。但他们的子女出生在新时代,基本没有经历过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大都喜爱追求个性,有同理心,看重感受,有被尊重和认可的需求,注重生活质量。他们无法从内心深处去理解下一代的需求,除了觉得后者吃不了苦、好高骛远以外,根本不清楚如何和他们相处。 父辈的成长期偏巧又碰上特殊的时代背景,某个民粹运动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下子把人性中的恶给释放出来了。有人说,是市场经济让人开始崇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扭曲了道德,而我说,其实早在民粹运动时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就被破坏了。那时候,怎么贴大字报,几乎是必备生存技能。你说,这样的环境,又怎么能够给人以安全感呢?高考制度纵有很多缺陷,但只有从那以后,命运才开始可以被人们自己掌握。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控制欲极强,而控制欲几乎是父辈被子女投诉最多的一个点了。 我一直认为,爱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后天习得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有它的力量来源,而我们的父辈,这种心理能量极其微弱,他们也没有地方去借。这就暗示着,让原生家庭主动改变自己,大概率上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事。 王猛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希望后者认错,我非常理解这种心理需要,因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被拯救。被拯救者认为拯救者当初没有履行好他的责任,所以要求后者认错,从而在心理上完成对这种缺憾的弥补。可惜拯救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所造成的伤害,继续用之前习惯的一套办法来应付,两方各说各话,互不理解。 王猛绝非孤例。所以我说,如果你认为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是一场你和父母的战争,你是很难打赢的。你唯一有可能赢的,只有和自己的战争——那就是自己去摆脱这种「被拯救」的心理需要。如果我不需要你的拯救,你又怎么能够伤害到我呢? 你不妨想象一下,未来自己最美好的样子是怎么样,并向未来的自己借能量,为现在的自己疗伤。这是一条艰辛的路,更是一条强者的路。 我们这代人其实很不容易的,小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关爱,却肩负着把错误的教养方式在自己这代人身上终结的重任,微笑着去给下一代人一份最纯净的爱,去赠与他们一个自己从未有过的礼物。所以,我从来不觉得80后、90后是什么垮掉的一代,相反,这是变革的一代,是质变的一代,是充满光明的一代。
29,264,301
422
26
广州及周边有哪些人少好玩的地方?
先占坑说几个: 目测题主为现居广州,打算周末出来休闲下,那我制定一个比较小清新的路线,一天一夜的。(图片来自百度,侵删) 开始时间:周五晚上19:00 1、第一地点:大学城 给交通路线:地铁大学城南站A出口,走约15分钟到达/大学城专线4,省中医站下车。 需用物资:帐篷,纯净水,零食,钓竿,手电筒~噢,当然,男朋友or女朋友不能少。 当然,湖边也有人出租帐篷的,一般一个双人的一晚25~30元(找不到出租的人,你就问问那些有帐篷的他们在哪里出租的)。 活动内容: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题主要开始搭建起帐篷:然后 此处省略一万字。。。。。。 额,不要想得那么邪恶,其实就是朋友们一起吃零食啊玩玩有些什么的。 到十二点的时候,重头戏来了!!!! 装起你们的钓竿~开始到湖边钓吧~ 警告,警告,这里的鱼是被包养,哦,是被承包养殖的,所以这时候算是偷鱼,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会有人过来巡视,所以,这就是最刺激的玩法,除了钓鱼还要防被发现,啊哈哈~,是的这样就加大了游戏的刺激性~(警察叔叔别抓我,我三年来从来没去那里偷过鱼!!真的) 折腾得差不多的时候就睡觉吧。 费用:地铁5元+零食80元=130元(租男朋友/女朋友的请自行算进来,另外打个小广告,本人长期出租男友,有品质保证,价格合理,哈哈) 时间:次日早上7:00 第二地点:小洲村 交通方式:从中心湖步行至中环西路公交站约10分钟,乘坐310的至小洲村口站下,步行至金瀛酒家 内容:你会发现里面已是人山人海,是的,已经,没有退路了,我试过早上五六点起床过去还是赶不过广州的爷爷奶奶们,所以不要做无为的挣扎了,位置肯定有的,不过运气好的话可以不拼台。 那么下面的就是吃货们的欢乐时光啦: 吃完了,有没有觉得自己萌萌哒?有的话,请继续吃,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好了,不扯淡,继续行程。吃饱后我们需要散步,所以请继续往小洲村里面走,去做一个文青 这样逛完之后差不多中午了吧?吃货们有开始。。。。。。 是的,小周里面有个买艇仔粥的,或者是凉粉啊其他的糖水~那就姑且用这个填一下肚子吧。 费用:一般的消费是,五个人:150左右,也就是30/位,+公交3元=+艇仔粥15=48元(在小洲购买小饰品的请自行算进); 时间:下午13:00 第三地点:生物岛 交通方式:还是刚刚那路公交,不过是往回坐,坐到瀛洲生态公园在步行至生物岛。 内容:入岛后,请自行玩耍去。其实一听生物岛这名字我以为里面跟动物园一样,后来发现是:植物园!!不过,骑自行车环岛,这的很舒适!!! 费用:公交3元+租自行车12元=15元 时间:下午15:00 第四地点:黄埔古港 交通方式:从官洲站坐两站至万盛围,再从万盛围坐公交至黄埔古港。 内容:这里是保留了非常非常多的岭南特设建筑,已经~嗯,这里的姜撞奶要推荐下!!! 当然,里面的其他美食也是种类繁多,还是留给各位看官自己去体验~ 费用:地铁3元++公交+小食20元/位=25元 ------------------------------------------------------------------------------------------------------------------------------------------ 那么,基本这就这样的一天一夜的行程啦,祝各位玩的愉快!!!!!
有一个连很多在广州生活多年的人都不知道的江心岛——「长洲岛」,就在东部边缘的黄埔区。 论人文,这里有保留了淳朴民风的深井古村; 论美食,这里又有让人狂咽口水的深井烧鹅; 通往这里的渡轮方式更是原始有趣。 抵达长洲岛最快的方式,就是搭乘从鱼珠码头通往长洲码头的S10航线水巴。 营业时间从早上5:45一直持续到夜里24:00,每隔15分钟一班,票价最高不超过两元,使用羊城通就可以嘀卡通行。 除了可以看到壮观的船舶景观,乘坐水巴的另一件乐事就是靠在栏杆上感受江风,自在地融入本地人的生活秩序了。 飞翔的水鸟、被风吹皱的江面、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可口可乐工厂,每个寻常难见的画面都值得掏出镜头认真记录。 同样值得记录的,还有上岸后沿着小型商业街前行,屹立在河涌上的民居「水上人家」。 长洲岛上的「金花古庙」就是广州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一座金花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搭乘「430」路公交车前往总站「深井码头」,保留了岭南宗祠和民居特色的「深井古村」也很值得探访。 很多人都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逼迫清政府永久割让了香港岛,但其实长洲岛才是当时的第一选择,因为岛民极为激烈的抗争,清政府才无奈作罢。 由此村内700年间的光阴得以悉数保留,共设有35处景点,循着青石板路就能发现许多青砖灰瓦的祠堂、门楼,砖雕木刻极其精美。 沿着古建筑集中的歧西、正吉坊一带走,尽头处便是去年才改造好的「荷花池」。 创意满满的壁画巧妙地融入了村落的文化元素,想必搭配上盛夏满池的荷花,必定看起来会更加心旷神怡。 岛上13年的老字号「姚林轩」将这道菜发挥得最好。 2. 「黄埔蛋」 「黄埔蛋」也是岛上的特色菜,据说当年凭借油亮的金黄光泽和滑嫩口感,一下就俘获了蒋介石的喜爱。 3. 「烤驴肉串」 「杨桃基农庄」专做市区里难寻的全驴宴。 每桌必点的「烤驴肉串」,据说春节期间一共卖了18,000多串。 其他关于驴的菜式也都可圈可点。 驴肉饺子、姜葱炒驴皮、支竹驴腩煲……总之驴身上的任何部位都可以施以不同的烹饪技法,变为餐桌上的佳肴。 如果想在离岛前为朋友带上一份特产,在码头附近售卖的军粮和海鲜虾酱或许是个好选择。 旁边「素猫·豆腐」出品的素食也是健康可口。 其中浓醇的豆浆冰淇淋不仅是孩子们最爱的放学零食,也是每个离岛的游客都会带走的美味。
29,264,301
65
31
广州及周边有哪些人少好玩的地方?
广州及周边人少的地方,先来答一波广州市内的古村落游吧! 之前去过的古村落有:小洲村、黄埔古港、大岭村、大稳村 地址:海珠区小洲艺术村交通:45路、252路、468路等近10路公交。 一开始知道小洲村是因为“艺术名村落”这个名称,听闻很多艺术生在这边写生,而且看网上的照片觉得“哇,好美”,于是就兴冲冲地去。去完以后就觉得有点失望,一方面是商业化了,另一方面是小洲的河涌还挺不干净的以及电线乱搭。。有种城中村的感觉。 不过喜欢拍照的同学们可以去一下,小洲村里面主要是有个人民礼堂,里面卖着些工艺品什么的,然后两边的小巷里都是一些比较小资的店。还有北帝庙、天后宫和登瀛码头之类的景点。去到可以试一下娘妈桥那边的艇仔粥,挺出名的。 可能是我当时迷路了,所以看啥都没啥感觉,甚至还有那种“啥?就这样?!”的暴戾心态。。。太多人写过小洲村了,我就不多说了。 地址:海珠区石基路黄埔古港 交通:搭乘地铁至4号线8号线的换乘站万胜围站,搭乘公交229路至琶洲石基村总站(黄埔古港)站下车。 黄埔古港曾经是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这里的主要看点是黄埔古港遗址、祠堂和一些古建筑群。如果不是认真地找黄埔古港遗址还真的会错过了它也不知道,因为实在是太不显眼了。我们是工作日去的,所以很多祠堂和商家都没开。 这个地方名气也不小,商业气息也挺浓重的,街道两边的工艺品虽然是特产,但其实淘宝搜一大堆(感觉我是来拆招牌的),然后虽然是古建筑,但看上去还挺新的。 这里的猪脚姜和姜撞奶都很出名,其中“奶婆姜撞奶”可能是太出名了,所以小小的一个黄埔古港就开了好几家分店。。 感觉被开发过的古村落都一个套路,,会有一些卖特产和精品的小店,然而有的古建筑早已没有“古”的味道,周边的民居又很是格格不入。。请原谅题主戾气有点重。。 (当时是去拍视频,所以没啥照片,大家请将就吧) 地址: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 交通:地铁4号线石基站或3号线番禺广场站,换乘126路,在大岭村站下。 想比小洲村和黄埔古港,大岭村就显得小众多了。大岭村是广州唯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而且还没被开发,古建筑也是随处可见的,不少村民还住在老房子里,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方式。给人的感觉是一片静谧祥和。 大岭村有八百多年历史,小小一条村子出过1个探花、34个进士,53个举人,9品官100多人。这里有9000平方米保存较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村内的县宗祠、陈氏大宗祠等祠堂都值得一逛。村内还有古井,可以亲手打水体验一下n(*≧▽≦*)n 村内的蚝壳屋也是十分出名的,番禺是水乡,所以古时不少居民会用蚝壳砌屋,当时没有水泥,但用蚝壳砌的屋至今仍然坚固,如果题主是古村落爱好者,或者想感受一下岭南文化,不妨去大岭村看看。 (和黄埔村一样,没拍照片,还是放视频吧,希望大家别嫌弃。) 地址:番禺区沙鼻涌大稳村 交通:搭乘地铁至3号线番禺广场站,换乘公交番11路,大稳村站下车,再换乘南35路至大稳村水上绿道站下车。 如果说前面三条古村都是偏建筑的话,那么大稳村就是偏生态的。它是广州有名的绿色生态村,有广州首条水上绿道。花30块就可以在沙鼻梁涌驿站包一条船,在船上看两边的景还是挺悠哉的哈哈。 除了水道,岸上还有一条陆道,号称是绿色长廊,但我们都觉得称它为“瓜果长廊”比较贴切,因为长廊上面挂满瓜果!还有银屏藤之类的,可以在这边租个单车,骑车逛上一圈,感受一下疍家文化。 广州周边的就迟点再答吧~~~然后,如果喜欢答案或者对广州周边游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Go游趣”,里面还有往期的旅游攻略!!会生动很多滴!! http://weixin.qq.com/r/Jkjp8cLE15_orYaS9x00 (二维码自动识别)
人们总是有一个心理,那就是老想出去走走,但又怕人多。那么在广州都有哪些比较小众化,人不多但又好玩的地方呢,下面这些地方不妨一去—— 1、荔湾-聚龙古村(清代古建筑群) 2、恩宁路-永庆坊(传统西关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3、海珠-水墨园(生物岛三大景点之一,岭南风格园林) 4、番禺-海鸥岛(珠三角旅游新亮点) 5、番禺-滴水岩森林公园 6、番禺-十八罗汉森林公园 7、番禺-南粤苑(宝墨园旁边,同为岭南园林) 8、番禺-余荫山房(广东四大名园) 9、天河-时尚天河夜上海街(旧上海风情) 10、海珠-花城往事创意园(别老往红砖厂跑了) 11、花都-花都湖(广州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 12、南沙-天后宫/水乡一条街(亚洲最大的妈祖庙) 13、爬山-莲花山、帽峰山、火炉山、龙头山、盘古王山(不要只会去白云山、越秀山) 14、越秀-逵园艺术馆(广州东山洋房五大名园之一) 15、番禺-大稳村(渔舟唱晚) 16、越秀-光塔清真寺(千年古寺) ======================================== 暂且介绍这么多,想了解以上介绍景点的游玩攻略,欢迎关注公众号“周游广州”(zygzvip),与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嗨起来!
29,309,279
2,135
533
有哪些通篇不直写孤独,却让人深感孤独的文字?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李鸿章的诗作,21岁时《入都》: 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 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 故人共赠王祥剑,荆女同持陆贾装。 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 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少年的豪情壮志一览无余。 多谢@翔宇纠正,这首也算《入都》里的一篇~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 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晚年回首,写下临终前的最后一首: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据说还有一副对联: 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对比着看,尽是孤独。
29,309,279
3,770
974
有哪些通篇不直写孤独,却让人深感孤独的文字?
你可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
“当人对世界的理性和幸福的热望,却碰到了这个非人的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的世界,荒谬就产生了。” “西西弗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 “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来到的死亡,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份把握,但至少我掌握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以前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 “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西西弗斯神话》&《局外人》
29,544,566
73
14
如何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高老头》?
高老头为什么这么畸形的爱着自己的女儿? 临终前,高老头对着床头看护他的拉斯蒂涅说了很多话,说了很多诅咒两个女儿的话,这印证了“任何一种过分表现(爱,崇拜)的背后都隐藏着等量的愤怒”的说法。 那为什么高老头会不惜倾尽家财地爱自己的两个女儿呢? 高老头年轻时是个贫苦的底层人,后来靠投机倒把大发其财,晋升为富人(暴发户)阶层,靠挣得的财富享受着不菲的利息年金。阶层的飞跃,让他尝到了甜头,也随之带来了苦头:想必在高老头成为富人后,受尽了old money圈子的鄙夷,所以,他将洗脱自己出身“污点”这一逆袭(“我执”)寄望在了两个女儿身上,不遗余力。 两个女儿各80万法郎的财产继承,后来被两位女婿以不同的方式侵占(能选到这样的女婿,简直是太正常,是对高老头new money这一身份赤裸裸的嘲讽)。逆袭的执念,使他不能接受“投资”的失败、不能接受160万打了水漂这一可能的噩耗,为了挽救颓局,他只得搏上一搏,继续倾家荡产(其实相对160万,高老头的财产已经所剩无几,这也是两个女儿和女婿后来对他的态度急转直下的原因)地投资两个女儿,直到一文不名地病死在床上。 纵观整个故事,与其说这是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不如说是高老头的某种执念。高老头爱自己胜过爱一切,他对自己的爱以金钱的形式体现(金钱是个载体),却一直张口闭口地以爱女儿来文饰这一隐晦的初衷。 还有一点,高老头的台词里,赞美自己对两个女儿的爱和两个女儿对自己的爱,占据了绝大部分篇幅。这是很有意思的。这一行为应该属于心理学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人们通过反复地重复这样的话,以使自己相信它。换句话说,内心相信这些爱的人,是不需要反复强调的;高老头的行为证明自己恰恰是不相信的人。 很好奇的是,高老头的老婆是什么样的人,高老头和老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巴尔扎克微信群 添加微信:pourbalzac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第一次运用人物再现手法来写作,因此在<人间喜剧>中有特俗意义的.这一巴尔扎克开创的小说写作手法使得自己用小说构建法国社会的夙愿得以更好地实现。巴尔扎克在一八三三年产生这一想法的,思想上顿时豁然开朗。巴尔扎克有一天从卡西尼街跑到浦瓦索尼儿市郊对亲人说:向我致敬吧,!因为我的确在成为一个天才。拉斯迪涅,纽沁根男爵,包赛昂伯爵,伏脱冷,都是在《人间喜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枢纽人物,他们继续出现在《纽沁根银行》《禁止产》《高布利塞克》《驴皮记》《幻灭》等等作品中。 除此之外小说也体现了巴尔扎克本人高超的小说创作能力,如上段提到的几个人物外啊,小说中粉墨登场的人物有几十个,并且上面列出的之外还有高老头父女三人的典型人物。巴尔扎克塑造了这么多人物,在不算长的篇幅里让他们交织在一起,激碰出矛盾和火花。这些人物有不同的出身背景,经历,社会地位身份,目的,诸多不同使得人物画幅足以代表巴黎各个阶层。医生,警察,律师,金融家,交际花,贵妇,纨绔子弟,商人构成的小说世界,诸多人物形成一个体系。从不同角度,塑造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形象来多方位考察,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一个人物总会超越他自己的任何一种化身。米歇尔莱蒙声称巴尔扎克远在普鲁斯特之前就创造了虚构人物的第三位空间。 人物多,故事就不能简单。巴尔扎克塑造了几个故事交织在一起,拉斯迪涅 就是中心。最核心的局势拉斯迪涅来到巴黎见识花花世界的成长,刺激最大的就是高老头和两个女儿女婿的故事,而最露骨的就是付脱冷。三个故事铺叙开来,人物众多,却又紊然有序。作者让拉斯蒂涅作为故事人物的交汇点,而结尾处拉斯蒂涅向巴黎挑战,既是对之前故事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期望。因此这部作品的艺术创作水平之高是难以企及的,近两百年来饱受赞誉。 至于关于作品人物的分析,必然要考虑到大革命后法国政权体制不断改变的大背景了。大风大浪,起起伏伏,造就了发财的商人,新贵族,落魄旧贵族,上进的年轻人,而巴黎本来就是个复杂无比的繁华都市,各色各样的人在这里为着不同的目的。家庭的故事同时也是社会的缩影,个人的经历则是时代的期望。浮华背后,便是付脱冷赤裸裸的揭露:不靠拿破仑一样的天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要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拉斯蒂涅也是青年巴尔扎克的样子,吕西安也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还有司汤达的于连。巴尔扎克父爱的缺失也催生出高老头这样一个父爱泛滥的形象。 巴尔扎克运用巧妙的对比手法,伏脱冷和高老头的女儿和有高尚情感的人包括高老头鲍赛昂夫人。而拉斯蒂涅位于他们之间,他年轻人的野心和青春的纯洁构成矛盾。伏脱冷的被捕说明反抗的危险,高老头的死鲍赛昂夫人隐居象征高尚情感者的命运归宿。还有陈旧简陋的伏盖公寓和富丽堂皇的鲍赛昂府邸,而拉斯蒂涅穿梭两者之间,具有深刻寓意和美学意义。人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显露无疑,开头的关于伏盖公寓的文字铺陈就像乐章的第一个小段。 巴尔扎克的个人存在感在作品中依旧强烈,结尾处巴尔扎克化身自己笔下人物大段独白,作者本人潜入自己创造的世界释放内心激情透过人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人物言语与其所属现实是直接相连的,人物控制了作家,获得了真实性。 这部作品以一个青年初犯巴黎的经历揭露这座城市璀璨浮华背后的丑恶。
29,561,638
282
103
什么才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核心竞争力?
与其问,什么是咨询师的核心竞争力,不如问,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有很多人坐在心理咨询师的位置上,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就像医院里有很多人穿着白大褂,但不是所有人都是真正的医生。 首先,我觉得无论是成为心理咨询师还是医生,或者其他任何职业,【专业】是很重要的。系统的、专业的训练,永远是成为一名所谓真正的从业者的前提。当然,专业并不是说,你一定只能是学心理学专业出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心理咨询的系统训练。很多学心理学的人,也不一定能成为心理咨询师。 以前心理系招临床方向硕士研究生时,我有幸作为复试的秘书。有一个面试者被Z sir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当一名咨询师?”面试者也很可爱,抠着脑袋,沉默了一会儿说:“老师,我不知道,那你告诉我是什么?”大家哄堂一笑,然后Z sir很认真的说了两个词:博爱和内省。 【内省insight】,是我从一开始就知道的。因为我自己就因为具备这种内省力,反复被老师们推上了这条道路。后来我成为咨询师,在咨询室里碰到很多有内省力的人,但是会发现,有一些人的内省是在不断的苛责自己如何做得不好,于是越来越痛苦,听起来在问“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是在问:“怎么会变成这样”,与其中含有对自己深深的责备和和对现状的不接受。而还有一种内省力,就是单纯地在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关注点是在答案上,是没有太多情绪的,是理性的。我觉得咨询师应该具备这种理性的内省力。也可以把它称作是毫无评判的觉察。(后来心理学里面用rumination来代表前面那种不理性的内省,翻译为思维反刍,与抑郁的产生密切相关。) 【博爱】。很长时间,我都觉得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另一个人。但是有一天,当我面对一个咨询了一年多的来访者,我突然发现,有些时候我真的很难理解他。当我知道他越多,反而越难拼出他的样子。但我一直在努力去理解,去靠近,尽管我还并不完全知道。我慢慢明白,那种想要去理解的冲动,就是一种关注和爱。“不管你是什么样子的,我都愿意去了解你,接近你;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你,推开你”。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博爱。因为有这种博爱,心理咨询师才能提供无条件的接纳和抱持。 专业的训练,敏锐的洞察力和一颗温柔的心。这是我对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的定义。 不过,最近我又发现,最最重要的,是咨询师要首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活着。
我的答案很短(我的回答可能更代表着实践和科研并重的临床心理学,所谓“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 “循证实践”或者说“循证治疗”是超越流派和理论的,更是超越专业和行业的,这是现代社会中临床工作人员所应该秉承的核心价值观。 再详细点来说,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最低标准同时也是最高标准就是:能够基于患者/来访者所呈现的症状和诊断结果,根据大量临床研究,选择最有实证支持的治疗方案/干预方式,并在执行该治疗方案/干预方式时严格按照治疗手册,从而确保治疗/干预的保真度(treatment fidelity)。 打个比方:我在军队医院工作,大多数病人都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我们知道目前针对PTSD最有实证的治疗方案就是Cognitive Processing Therapy认知加工疗法(简称CPT)和Prolonged Exposure 延长暴露疗法(简称PE)[2][3][4][5],我的确也是官方认证的CPT治疗师/培训师和PE治疗师,那么我会向患者解释这两种治疗方案的内容和原理,然后让患者做出选择,我则会严格按照治疗手册去提供CPT或PE。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有生理疾病去看医生,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就是:该医生向我们提供“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TA所提出的治疗方案是有强有力的实证所支持,而且是目前临床效果最好的干预手段?如果是这样,那么心理健康服务也是一样的道理。 心理健康从业人员要做到“循证实践”或“循证治疗”,我认为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 在任何助人行业,我们的基本原则是:“first do no harm, help if you can”。翻译为:“首先不要伤害别人;如果可以的话,去帮助别人”。
29,561,638
1,516
92
什么才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核心竞争力?
我以为,心理咨询师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不自恋」。 其他人提到的东西当然也很重要,比如理论,技术,经验,洞察力。但是这些东西,还是要具体在咨询当中用出来,每次50分钟的时间,都涉及到一个问题:有多少是为来访者服务的? 我见过很多咨询师,理论讲得很好,但是在咨询室里大谈理论,根本注意不到来访者想不想听。这种时候,他只是在秀自己的渊博,焦点并不在来访者身上。这就是自恋的状态。 好的咨询师,做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来访者,而不是为了自己。我有一位老师,说她接受国外某咨询大师的咨询体验:「每个英镑都是花在自己身上,太值了!」值到什么程度呢?她第一次跟咨询师打招呼:「早上好。」对方的回应就是:「你向我问好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能想什么?只是表示礼貌而已啊。 是什么让你想在这时对我表示礼貌? ——来访者立刻进入一种深度内省的状态,分析从这里就开始了,一秒钟都不浪费。咨询师当然也可以回应:「早上好。」但这样一来,就只是在做日常对话,扮演一个同样有礼貌的交谈者,而不是咨询师。你可以想象,50分钟都是这种高浓度的对话,来访者的收益会有多大。 而这对咨询师的要求又有多高? 没有经验的咨询师,很容易以各种方式被来访者带跑,不管他们做什么,不做什么,说什么,不说什么,他们都分不清自己在这么做的时候的时候,究竟有多少是为了自己,多少是为了来访者?年轻的咨询师在督导时常常发问:「专业的咨询师应该怎么做?这里怎么说,才能让来访者感觉到温暖?」我问他们:你到底是想让来访者感觉到温暖,还是想让他们感觉你是一个专业的咨询师? 有的咨询师很在乎自己有没有被对方喜欢。 有的咨询师想通过对来访者的「接纳」,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 有的咨询师一听到出轨的故事就生气,忍不住劝人分手。 有的咨询师甚至打电话给来访者的家人,直接干预他们的家庭关系。 很多人都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边界,更不用说在实际对话中真的剥离开那些自恋的需要,从始至终纯粹地,高浓度地服务于来访者本人。——50分钟里,能有10分钟的时间做到这一点,已经是相当出色的咨询师了,能做到一半时间的,在国内称得上凤毛麟角。有时候也听说过一些收费死贵的咨询师,整整用了一整节的时间向来访者倾吐自己的童年创伤。真不知道是谁给谁交钱。 好的咨询师有时会给人冷淡的感觉。一位前辈有一次讲课,大家都说他讲得好,他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一听就是做咨询的,别人看到的自己,都当成别人的投射。 但即使是这样的咨询师,也有可能有自己的罩门。譬如说,一个人可能经得起别人的表扬,却经不起诋毁。来访者说:「我听说你专业能力不行」,咨询师就炸了毛:「谁说的?」 作为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但是作为咨询师,需要把这些情绪从自己身上拿开,推回到来访者身上。以不变的语气,不变的表情反问:「当你听说我不行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来访者的每一个反应,都是在跟一个叫做「咨询师」的虚影纠缠而已。 来访者问:「我能延长一点时间吗?」 正常人说:「可以」或者「不行」,咨询师则问:「你提出一个要求,似乎不担心被拒绝?」 来访者问:「你可不可以给我一点建议?」 正常人说:「给你」或者「不给」,咨询师则问:「你为什么需要我的建议?」 来访者问:「你们心理咨询师怎么都这样啊!」 正常人说:「就是这样!」或者「他们不这样,就我自己这样」,咨询师则问:「当你在表达这种失望的时候,你希望得到的反馈是什么?」 这是我理解的心理咨询师的核心竞争力。说来很容易,做到真的很难。不信你可以对身边的人试试看。一个人只有修通了自己在咨询中的自恋,不再那么拿自己当回事了,才可能看到在咨询室里发生的实相,在此基础上,再从对方的角度入手,考虑他究竟需要什么支持(而不是我应该给那哪些支持)。心理咨询师的冷淡,有时恰恰是为了从更合适的距离上发力。否则,一个人摔倒了,另一个人的反应不是马上扶他起来,而是在心里纠结:「天啊,一定是我把他给绊倒了!」
多谢 的邀请!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人性观,才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咨询师如果对人性没有深刻体悟,不在职业与生活中当理解人性、关怀人性,而是执着于心理学知识理念、技术运用的正确性和客观性,说明他没有真正跨进心理学之门。 咨询师在缺乏对人性的关照能力的时候,任何的咨询教条都会成为他和来访者进一步深入建立关系的阻碍;咨询师如果拒绝成为来访者的镜子,拒绝为来访者走出自恋的迷雾,来访者也不会真正愿意把自己敞开,积蓄的愤怒与不满也不会得到咨询师的进一步的洞察和接纳。 咨询师是以人的立场在工作的,不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在工作,不是把来访者带入到心理学非常标准化的程序里去工作,而是把决策权交还给来访者,不再扮演权威角色,把对来访者的关怀放在第一位,等待与陪伴来访者度过一段艰难时光。 各种流派纷呈,都是在为人的心理与行为提出种种假设和解释,都有可取之处,判断高下没有多大意义,只需要辨别真伪。 其实如果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题目与正文的内容最好能够互相保持一致,而不是开枝散叶,想到什么问什么,这样问让人很难回答清楚。 只能就两个问题简要回答几句。 谢谢!
29,612,517
32
14
人在用眼过程中,是否真的存在「主视眼」?
首先 ,我非常赞同上面 @Feitong Yang 的回答。毫无疑问,双眼视觉正常的人都有“主视眼”的存在。具体的过程我就不再赘述,主要可以看feitong的回答。那么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几个我们自己常用的确定方法,让大家主观感受一下。 为什么我也会了解这个呢?主要原因是在博士期间,我需要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分析注意(可惜没发相关的论文)。在运用比较旧的眼动仪时候(比如 Eyelink II),为了设置方便考虑(Eyelink II是头戴式眼动仪,体积大且重,就算不考虑本身滑动可能性,为了减少不适感,缩短硬件调整时间,和保留更多时间实验),一般我们就记录一个眼睛的数据。倘若你用这个眼动仪在戴眼镜的人身上做过实验你就懂调制时间需要多长了。 因此,熟悉如何判断主视眼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虽然很多人的主视眼都是右眼,但是还是测一测更加稳妥和保险。 我们常用的是两个比较粗略的方法: (1)这个方法有可能比较尴尬,但是是我在硕士期间在英国学的。双手置于身体正前方,两手合拢,通过虎口留出1/3个鸡蛋大小的空。然后双手一齐往眼睛处靠,目的是最后让眼睛可通过那个空看到外面。那么最后看着外面的眼睛就是主视眼。 (2)第二个方法我更喜欢。双手各竖起一个大拇指,做出赞的动作。然后,将手一前一后排列。睁开双眼,将更靠近自己的大拇指调整位置以遮住离自己较远的大拇指。做好之后,依顺序闭上一只眼睛。其中,只能看到一个大拇指的眼睛是主视眼(也就是和睁着双眼时候看起来的空间位置基本不变),而能看到两只大拇指错位的眼睛就不是。 PS还有很多别的“测量方法”,但是这两个我个人比较喜欢而且觉得简单。
前几天刚跟验光师讨论过这个问题。在我验光的时候,发现只使用左右眼看视力表的时候有一定颜色差异,验光师说是正常的情况,随即引进了“主视眼”这个概念。 首先通俗的解释一下主视眼,就像你的左右手一样,有右撇子和左撇子之分,所以每个人也有习惯使用的主视眼。主视眼一般会比另一个发育的好,就像你一直用右手,右手肯定比左手来的敏捷。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以右眼为主视眼。 你可以自己检测一下,用拇指食指围成一个圆形,伸直手臂让双眼通过手指圆环锁定一米距离左右的一个物品,之后保证物体在圆环里的同时,拉近手臂,直到贴到脸颊,这个时候如果最后落在你的右眼上,那么右眼就是你的主视眼。 像经常会看到有小朋友用黑布遮住一个眼睛矫正视力,这就是遮住了主视眼,锻炼副眼的功能。 所以这个是正常情况,感谢你的主眼大将军吧(´・_・`)
29,665,350
434
16
如何成为一个插画师?
首先要具备专业的能力。这一点其实只需要你勤学苦练。功夫到位了,自然会有人找你约稿。学习插画免不了要接触板绘,有点基础的话其实上手很快。 学习板绘推荐用 Photoshop 软件,多看教程,多加练习就可以了。这里介绍一些运用 Photoshop 来绘制国风插画的方法。 一、Photoshop 软件 Photoshop 是 Adobe 公司推出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其功能强大,广泛应用于印刷、广告设计、封面制作、网页图像制作、照片编辑等领域。利用 Photoshop 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平面处理,如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给黑白图像上色、进行图像格式和颜色模式的转换等。 而我们主要运用的是它的绘图功能。 二、数位板 CG 绘图必不可少的另一样「法宝」,就是数位板。好的软件需要好的硬件支持,数位板作为一种硬件输入工具,结合 Photoshop、Painter 等绘图软件,可以创作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油画、水彩画、素描……所以要选择一款好的数位板。大多数人选用 WACOM 的影拓系列数位板。 压感级别是选择数位板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用数位板作画时用笔轻重的感应灵敏度。 压感有 3 个级别,分别为 512(入门)、1024(进阶)和 2048(专家)。简单来说,压感级别越高,就可以感应得越精细。 如右图所示,是有压感与无压感的两种笔触效果。根据压感的不同,线条可以相应地呈现出各种起伏变化,增加了线条的灵活性。而没有压感的笔触,就比较粗略了,压力始终一样,线条显得比较死板。 三、Photoshop 工具箱和控制面板 Photoshop 工具箱中包含了 40 余种工具,单击图标或者按下选择工具的组合键,即可选择工具。 工具箱中并没有显示出全部的工具,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些工具图标右下角有一个小三角的符号,这表示在该工具中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工具。 把鼠标指针移到带有三角的工具图标上,右键单击即可打开隐藏的工具,然后选择所需工具即可。 Photoshop 的控制面板可以完成各种图像处理操作和工具参数设置,其中包括导航器、信息、颜色、色板、图层、通道、路径、历史记录、动作、工具预设、样式、字符、段落样式等。 四、其他常用面板与工具 因为 Photoshop 功能太多了,这里我们不详细列举了,就介绍几个平时绘画常用的功能。 导航器(Navigator) 用来显示图像的缩略图,通过缩放显示比例可以迅速移动图像的显示内容,以便直观地显示画面整体效果。 色板(Swatches) 其功能类似于颜色控制面板。平常作画时,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预先放置在这里,方便取用。 图层(Layers) 用来控制图层操作。图层是 PS 里面操作最频繁的面板,新建多个图层,有助于画面的分区,方便改动及调整画面效果。 工具预设 (Tool Presets) 用来设置画笔、文本等各种工具的预设参数。这里,我们通常用来存储自己常用的笔刷和橡皮擦。 画笔(Brush) 用来设置和调整笔刷的不同参数,可以制作各种风格的笔刷,如用于绘制水墨效果、油画效果的笔刷。 图层属性和样式 色彩混合模式的控制是 Photoshop 中一项较为突出的功能,可通过对各种色彩的混合而获得一些出乎意料的效果,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操作。 在图层的工具栏上找到混合模式,然后我们拿一朵小雏菊来调试效果。 用 PS 绘图大致步骤图如下。 一般经常使用 PSD 和 JPEG 格式来保存图片。 (1)PSD 用 PSD 格式保存时会将文件进行压缩,以减少占用的磁盘空间,但由于 PSD 格式所包含的图像数据信息较多,如图层、通道、剪辑路径、参考线等,因此它比其他格式的图像文件要大得多。由于 PSD 文件保留了所有原图像数据信息,因此修改起来较为方便,这也是 PSD 格式的优越之处。 (2)JPEG JPEG 格式的图像通常用于图像预览和一些超文本文档(HTML)。JPEG 格式的最大特色就是文件比较小,可进行高倍率的压缩,这是目前所有格式中压缩率最高一种的格式。但是 JPGE 格式在压缩保存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失真。 (3)TIFF(*.TIF) TIFF 格式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它可以在许多图像软件和平台之间转换,是一种灵活的位图图像格式。TIFF 格式支持 RGB、CMYK、Lab、Indexed、Color、位图模式和灰度的颜色模式,并且在 RGB、CMYK 和灰度 3 种颜色模式中还支持使用通道 Channels、图层 Layers 和路径 Paths 的功能。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知道过去了这么久题主现在怎么样啦?~ 有没有成为插画师呢? 我觉得想成为插画师的梦想挺好的 但是从你这张画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基本功可以说是0 想成为一名插画师可不简单,但是可以慢慢来 想成为插画师要知道插画师有那些 插画有很多类型: 有儿插、图书插画、书籍装帧插画、美宣插画等等 看题主的画偏动漫的方向,意向更像是美宣插画 但是想成为一名美宣插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岗位需求的画技要高很多 像这一些插画我们这些插画都叫做游戏美术宣传插画 也就是通常简称“美宣”的插画。 画一直插画里面涉及到的基础技法有很多,如果不专注练个几年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题主还是高二不急,如果想往职业发展可以考虑去走美术生考美院,这也是最直接的接触行业的一条路,但是会有压力但 如果不想走美术生自己可以买手绘板回来画,虽然纸笔也可以但是手绘板更直接的出自己效果 就像这位画师麻痹的小日子的画 以下步骤: 色块起稿同意需要观察剪影、形状, 固有色侧重色彩搭配、考虑整体气氛 然后交代基本的光影 明暗关系处理好 然后慢慢从整体去 调整、细化 各部分具体的刻画细节 到最终的深入刻画,丰富画面细节 画到这个程度当然要有专业的知识技法才能画出这样的画面,因为脑子有知识储备所以才可以把画面展示出来,如果想画到这种程度首先不可避免的一步就是基础,基础是绘画入门的第一步阶梯,如果连第一步阶梯都跨不过去更谈不上“创作” 想要提升就需要找准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系统学习全方位提升绘画基础: 再说这一张画看得出的临摹作品 临摹是新手很常见的一种方法,但是真正靠临摹领悟到的又有多少呢? 我们看某些图,看似简单是黑白画,实际里面有各种大透视,人体动态的技法在看似简单实际临摹的头秃,想画的像来沾沾喜实际原画中没有一个角度是画的准 其实临摹,说白了要明确临摹的目的! 除了单纯喜欢某张画,想要画出同样的一张之外,不是临摹都要往“画的一模一样”去画的。因为“画的一样”可以说训练的只是抓型能力。 明确目的,就是指自己是想要通过临摹原图,来提高自己的那一个部分,或是想想原图最吸引/最让你想要学习的是哪一点? 临摹一张画时,最好一次只主要针对一个单独的点去学习。 比如喜欢是原图的色彩,就带着色彩理论去考虑原图的色彩关系,不要孤立的去看单个颜色怎么好看,更不要同时又想要学习人家的细节刻画、质感刻画或者其他的东西。 再比如训练色彩之前,需要对素描关系有一定掌握,而素描关系之前又需要把造型、人体比例/结构画到基本正确,那么就把一张图分多次来临摹:第一次只关注型/人体有没有画好,不要去画色彩/素描关系,然后做好一步了再对下一步临摹一次。而不要在一次里想要把几个方面都临摹到位。 想要有效的临摹就要先抛开“好看的图” 如果你想临摹的是基础性的参考图,不中看又无聊但实际练习效果又很好的参考图。 比如这些明确目标的练习,点对点的练习,是有效的练习; 这些练习是可以有效积累到原创的练习。 这组练习来自ins上的韩国画师:taco1704 不中看,练起来很无聊但实际练习效果又很好的参考图: 一大波素材练习即将来袭!记得先收藏一波~ 想练这些素材,需先理解人体结构,人体的肌肉体块: 理解手部结构,各个角度的练习 足部的结构练习 头像的结构,各个角度的练习 人体的动态 还有很多非常好的参考图,练习对提升基础是非常有效的、、、 想学会独立原创,需先明确目标的练习,点对点的有效练习: 在临摹这些之前还需要搞清楚一些基本的基础内容,结合这些内容去临摹才能让自己更容易掌握 那么如何结合这些素材进行有效的练习? 练到怎样算掌握? 详细的学习路径,直接看这里:
29,665,350
652
13
如何成为一个插画师?
更新: 这篇写于一年半之前,现在回头看看写的的确也是不完整。 相信很多人都有眼高手低的痛苦。特别是刚入门刚了解的新人,很喜欢大佬的图,但是自己画的时候又画不出来,十分的痛苦。 每个阶段做每个阶段的事情 在新手段的时候,就画这个阶段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想画大师段的画面,大透视,难度很高的光影,想一口气憋出一副大作,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在新手段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画一些简单的符号性的东西,一个是为了成就感,能让自己有信心,一个是为了基础,一步一个脚印。 画写实太难,也会有临摹还行,原创一坨屎的情况。刚开始没接触过线稿,直接创作写实,由于对形体结构完全没有把握,后果简直不忍直视。如果临摹,一步一步扣,还能八九不离十,造成的这种我好像也能画出来的假象,会给人良好的感觉。 回到刚刚的话,自己喜欢的一些画如果太难了。那就给它简单化, 概括化的去画画。不要死扣于细节。 原文: 成为一名插画师并不难,成为一名好的插画师很难。 看得出题主的天赋和兴趣都是可以的。其实我觉得是否能成为一名画师,和有没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关系很大。 如果你想好了,愿意一生都可以用来创作,设计。就算身边所有人都不支持你,就算一开始没有人发现和关注你。在面对日夜颠倒的工作中,你也愿意继续拿起画笔。 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画画这件事情,其实和天赋没多大关系。只要真的肯付出,夜以继日的练习,任何人都能做到。 最后说一下,个人常用的。展示作品和交流的平台有:涂鸦王国插画家园视觉中国站酷 接稿交易平台:画萌网米画师主创网(站酷旗下的)威客艺点儿(这个可能不太适合题主,有点纯艺术的)特赞明天插画 我一般找素材都去花瓣网,微博啊之类的。 你要先确定你学习的方向,不要无头苍蝇乱撞。是要学欧美写实类的,还是韩风,日风,中国风等等。 眼界的提升十分重要!!!一定要多看大神的画,多分析,多找找大神的直播课。对于什么网络培训班的,现在坑钱的很多,没有一定的基础和了解,我还是不建议。 对于自己的画一定要发出来,让别人批评你,谦虚的改正,每天反省自己,明天才会画的更好。 关于自学,只要有三点。首先你要大量的练习和坚持,如果连坚持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未来。比如规定一天几十张练人体。透视不好就去研究类似透视的画。 第二,学会发现自己问题。这个就基于我上面讲的眼界。你不去观察别人的画,你就分辨不出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这张画好在哪,这张画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表达了什么东西。在看了大量的画之后,你猜才会发现应该怎么画,自己的问题在哪。你才会有自己的审美,渐渐的才有自己的画风。如果前期发现不了,就去发到贴吧或者QQ群让别人提出建议。 第三点,学会改正自己的问题。多看多思考多问。这个阶段是需要自己的长期沉淀。或者选择报培训班,靠谱点的。需要你去了解和咨询,千万别去那种广告说,“三个月零基础到就业”那种。 一个很重要的,了解行情。需要自己去找资料,了解这个圈子,融入这个圈子。必须知道圈子里的大神及其作品的特点。比如,zeenchin,马来西亚画师 阮佳 肖吉老师 苏健 绿榴莲,场景 前段时间突然很火的wlop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我也是想到哪说到哪希望可以有用也希望题主可以坚持下去因为最终没成功的人都是半路放弃的人
hello,小伙伴们 这里是插画系 今天介绍一位pixiv插画师-fztt 在介绍之前一定要提前三连,然后关注 @插画系 以防走丢啦! 画师fztt的绘画特点是背景单一、突出人物,ta擅长运用光影和褶皱,图片精美绝伦 ​fztt画下的明日方舟等同人作品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我们来看看太太的作品: fztt笔下的人物细节感满满,水纹表面波光粼粼的感觉、草坪上晒太阳的惬意、还有人体结构优越...... ta画的眼睛也是最为吸睛的部分,干净深邃,这些简单的画风有点好看! 我们继续欣赏~ 画师:fzt Pixiv:fztt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别忘了三连,然后关注 @插画系 哦! 需要高清图片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公众号:插画系,查看每期推文图片~ 关注我 @插画系 ,我只分享自己喜欢的画师!
29,716,158
65
27
为什么在同样的生活压力下,有的人能够承受,有的人却无法忍受?
压力一样,压强未必一样。就像那个你选择秃顶还是阳痿那个问题一样,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压力时的耐操性是不一样的,这应该和价值观自我认知有紧密联系。对我来说,失业这种压力我有很好的抵抗力,失恋这种压力对我则是毁灭打击。
面对同样的生活压力,每个人容纳压力的容量是不一样的,就像下面这张图。如果把杯子里的空间比作容纳压力的容量,把注入杯中的水比作新增的压力,可以看到,最左边的杯子很空,可以容下许多水;最右边的杯子快满了,加一点水就会溢出。那么杯子里的水是怎么来的呢?有新近来的,例如昨天晚上没睡好觉;有长久积累的,例如创伤的童年经验。 进一步来说,所谓“同样的”生活压力,在不同的当事人主观感受中,并不是同样的。 在心理学中,压力的定义已经从外部事件或处境,转为个体特征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面对同样的外部事件,由于个体特征不同,对事件的认识理解不同,进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认知疗法关注于人们对事件的认识理解(即“认知”)。认知疗法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归纳出人们常有的非理性信念,这些非理性信念 会放大人们的压力。持有越多越强的非理性信念,抗压能力也就越弱。非理性信念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苛求,可以分别概括为: 这里加粗的字句凸显了苛求。如果把这类字句换成更温和的表达,那么这些内容其实是人们常有的合理愿望。但当愿望变成苛求,就会放大压力,带来痛苦。 其中,第一类对自己的苛求影响最大、最广,很多压力是源自人对自己的苛求。对自我的苛求包含着两类苛求:我必须赢得成就,或我必须赢得爱。无独有偶,认知疗法的另一位创始人阿伦•贝克(Aron Beck)也归纳出人的内心深层有两类脆弱:担心自己无能,或不被爱。根据素质-压力论(diathesis-stress theory),当外部的挫折打击与个体的脆弱之处为同一领域时,影响最大,个体最容易出现抑郁等问题,也就是对此类压力最无法忍受。例如,一个最恐惧自己不被爱的人,如果遭遇的是失恋、朋友排斥这类亲密人际关系上的打击,冲击就很大,而他如果遭遇的是学业失败,则冲击相对较小。 浅层的认知内容表现为人的自我言语,即内心对自己说的话。人的自我言语影响着对压力的反应。面对不如意,有的人对自己说:“我不喜欢这样,但我可以承受。”有的人说:“太糟糕了,我无法忍受。”显然前者的耐受力高于后者。 从某个角度来说,也许有人会觉得耐受压力会阻碍人做出变革行动,人有时需要“忍无可忍”来激发出改变现状的力量。但实际上,耐受压力的能力与做出改变的行动并不矛盾,情绪上的冷静更有利于选择有效的行动策略。所以对于压力的耐受力是好事,只要是真正的耐受力,而不是假装没有压力。
29,726,539
3,520
1,973
会计如何月薪上万?
先说个人现状:29岁,普通本科毕业,6年工作经验,中级会计师,cpa通过部分科目,刚跳槽到某地产企业任项目财务经理,年薪税前26万,享受996福报。 个人发展路径:14年毕业进了一个上市企业搞预算、应收应付,偏管理会计方向的,前三年做到年薪约10万,后三年有机会去了集团的地产项目人财务经理,主管地产项目核算、内控、税务、融资等全部财务工作,年薪涨到15万,然后跳槽到现在的26万。能跳槽成功主要是因为有项目财务的独立操盘经验和上亿资金成功融资的经历。 对准备参加工作的财务应届生的建议: 1、个人先做好规划,比如三个五年,第一个五年考下中级,通过cpa,精通基础模块的财务工作流程;第二个五年能够独立负责集团某个子公司、事业部的全部财务工作;第三个五年寻求更大发展,做上市公司集团的财务经理或者副总啥的。总之要有规划,不然容易迷失方向。当然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财务或者擅长其他方面,可以转行,趁早转行。 2、毕业就去大公司,最好是营收上百亿的上市公司,没上市的就要知名企业,或者做审计要去知名本土所或者四大,总之总之千万不要去小公司,坑的一逼(重复一万遍)。 3、工作时请认真、仔细、不要摸鱼,上班没事干的时候可以看书就看书,不能看书就多看公司的制度、流程,了解公司所在行业的动态。 4、加强学习,不要局限考证,考证是最基础的,还要关注税收政策,精通所在行业业务模式,精通业务流程,用财务思维去贴近业务。再强调一下,搞懂业务流程非常重要,这个不是放屁或者说着玩的。 5、刻意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多交朋友多说话,把自己搞帅气或者漂亮点,你可以观察下大部分财务,不注重打扮,一和陌生人说话就唯唯诺诺,这怎么出去竞争?怎么拿高工资? 6、转变思维,这个也很重要,能不能拿高工资不是看你工作努不努力,很多时候的努力如果是重复机械劳动那屁用没有,老板没有理由给你涨工资。你的精力要花在刀刃上,获得更高端、绝大部分财务掌握不到的知识或者资源,去解决企业内部的疑难杂症。 7、请请请定期评股自己的公允价值,把简历放在招聘网站上去,让市场来评估你能值几个钱,自己值多少钱心里一定要有逼数,正视自身的价值,不要唯唯诺诺觉得自己就是不行或者财务就是苦逼(当然财务苦逼是事实,不过自己少这么想,不然苦逼加倍)。 8、最后,请勇敢跳槽,勇敢竞岗,不要虚,机会不是等来的,是争取来的。
我经常会在投资一家初创企业后,建议老板换一个或者重新找一个更好的财务人员。以下是从投资人的角度谈一谈对财务人员的理解: 1、第一阶段:核算,这是会计最基本的要求,但就仅仅看核算,恐怕大部分会计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能完成一个像样的核算。初创公司、小公司常常会找一个便宜的会计或者干脆外包出去,事实上要想把核算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至于很多公司到后面临时抱佛脚,找会计事务所把过去的账目重新来过…… 2、第二阶段:预算,看似容易,其实就此一条已经超越了95%的会计能力范围覆盖。我看过上千份的BP,实地访谈过三位数的企业,目前印象中几乎没有一家能提供合理逻辑下的财务预测(利润和现金流预测)。原因主要有三点:1、大部分会计往往缺乏财务建模的能力;2、大部分会计缺乏全面理解公司业务逻辑的能力;3、大部分会计缺乏调动公司资源的能力(预算中很多数不是财务人员自己能定的,需要公司其他部门的配合,大部分会计没有跨部门的协调能力) 3、第三阶段:深刻理解公司的业务逻辑,把业务和财务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公司所处行业的财务特点,熟悉公司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财务关键点。到了这个阶段的财务人员已经具备了CFO或者准CFO的水准,对公司自身的各种财务数据了如指掌,能够瞬间理解投资人关心的point并在回答中to the point,能够给出公司在行业中竞争的优缺点的财务干货。 这里举一个小案例做说明,一朋友被一家想要A股上市的互联网流量运营公司招去做财务,这位朋友四大出身,后混迹于跨国上市公司,请我给一些建议,于是我给了对方不少建议其中有的已经超出了狭义的财务范畴: 1)了解国内互联网流量运营的玩法,知道公司在链条中的位置,知道公司是服务买方还是卖方,是包断还是抽水,是技术驱动还是资源驱动。 2)了解公司的业务结构,很多这类公司会包装很多概念,什么热包装什么,大数据啊、IP啊、平台啊什么各种关键词,不要看,就看收入结构,如果收入结构中没有体现大数据的效果(高毛利或者单独的服务费之类),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纯忽悠。 3)了解公司的历史沿革,股权结构,业务独立性(特别是关联关系是重点),有的公司自己会计忙了一个月,最后调整的数据总部不认可也是白用功。 4)了解公司的业务特点,对于流量行业,直接看十大客户和十大采购商,内行的人基本就能大致判断出公司的玩法。 5)把上面说的这些公司特点,去比较行业里面类似的上市公司,看看别人是怎么个情况,市场什么反应,是多少估值,不要觉得这不是财务的事情,市场的反应,市场的关注点往往最后就是财务人员努力“调整”的方向指引。 6)融会贯通后,你应当知道当别人问公司目前财务时候应该如何回答,当别人问公司未来如何是应该知道怎么回答,当老板问起财务状况时候应该如何回答,并且能够给出“挠到痛点”的建议和意见。 财务人员与别人特别是投资人的交流是很有技巧的,在双方建立信任之前,既不能轻易给对方交底,又不能让对方觉得你是外行或者是没有诚意瞎对付,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出去的东西既在行业常见范围内,又一定程度上保留公司自身优缺点带来的变化。 而与老板的交流更加需要技巧,更需要对全局高度的理解,不但要抓大放小(老板一般看大数不在乎具体数字,老板又常常不是财务出身);还要用老板理解的思路而不是财务思路讨论问题(老板通常是业务思路或者资本思路);更关键的,在碰到具体的需要老板来决策的“财务问题”时候,这已经不是小问题,能不能提供可行的决策方案,甚至“敢不敢”提供这样的决策方案,就需要财务人员对公司涉及的财务边界有相当的把控才能做到,否则往往就会出现会开得很好但没有下文的情况。 4、第四阶段:有不错的公司所处行业链条上的人脉,有不错的投资圈人脉,甚至对资本市场运作有相当的了解,可以与投资人无障碍对话。有的上市公司CFO压根就不懂会计你信不信?对于公众公司而言,CFO是重要的投资者关系操盘手,对企业的资本市场活动有重要的影响力。到了第四阶段的人,月薪何止上万,上十万都不奇怪。
29,840,789
6,890
4,164
如何用最便宜的价格把出租屋装修得温馨点?
2017年7月,23岁考入某银行工作,结果被分到了某个小县城~~~心里说不出的痛,看着生活在大城市的同学,我简直分分钟想辞职。 当时单位上分了套30年前的老房子给我做宿舍,我打开门是这样的 我告诉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然后就这样帮进去了 银行工作很辛苦,每天压力巨大,晚上回到简陋的宿舍忍不住想哭,刚工作的第一周,因为窗子是坏的,没钱换,晚上睡觉着凉,重感冒了一周,当时就想为什么我的命那么苦,这种老房子不带卫生间,上厕所要到院子里的公厕去,晚上一来二去,感冒越来越重! 后来我就想,我怎么能这样认输,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那啥的那啥!白天上班这么辛苦,下班一定要对自己好点! 于是我打算自己动手改装,但是我那时候真的兜里只有200块钱,连生活费都不够,然而距离发工资还有一个多月,我从小懂事,不爱问家里要钱,所以我只有跟朋友借,难得会有这样一个10年的好闺密 我就有了我的第一笔装修资金1500块。之前在微博上看了很多北欧风的装修,所以就打算搞成北欧风的。从某宝上买了各种需要的东西 不用怀疑,我只是一个人,女!23岁,单身,爱健身,要开始装修了~ 贴墙纸的那天,我姐带着孩子来看我,但是由于刚会爬的孩子要人照顾,我姐就没能帮上忙,不过还好,我够汉子,也算优雅的把墙纸贴完了,那天的感觉就是:老子这辈子都不想再贴墙纸!!! 地板贴是很便宜的那种皮革的~~~感觉还不错喔 那久的状态就是白天高负荷上班,晚上回到宿舍一个人搞装修~~~日子过得辛苦又充实 好的,话不多说,接下来就是上成果图了 整体差不多就是这样~~~ 嘻嘻,我还买了花,取了名字:李卷卷 桌子上的那块铁网是路过去废铁站问阿姨要的,北欧风哟 不知道你们觉得怎样,我觉得我还是棒棒的 然后,下班有时间我就做饭吃 当然,除了工作,我还喜欢健身 最后,来猜猜我是哪家银行 爱我 行,追求卓越 难道你不赞我?
比起知乎其他大神来说,我这样的改造确实算不了什么,性子急的宝宝们可以直接拉到最后面看的。我有点啰嗦,说了好多废话,哈哈哈哈,你打我呀,打不着 坐标:深圳宝安。 户型:一房一厅。 房租:1000。 便宜的原因是八楼无电梯,是一个喊了外卖都不想下去开门的地方,所以被迫性的,以后要自己做饭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当时决定租这里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因,嗯~有个大天台,虽然是跟另外一家租户合用的,但是依旧抵挡不了我想要租下它的心。❤后来发现我无力改造,不过打扫的干净一点,放几盆绿植,看看夜景吹吹风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所以接下来除了安装一些东西之外,其他的都是自己动手,好了,先上图 这是打开铁门的样子 一进来左边就是阳台。后来打算做厨房处理。。 原因没啥,就因为这边的出租房都喜欢把厕所和厨房放一起 最重要的是,这次租的房子厨房和卫生间居然没有门可以隔开!!!!! 你看吧,理由就是辣么粗暴... 为什么知乎发图老是闪退啊,我快毛躁起来啦 空荡荡的客厅觉得还可以,后来添置了一些东西突然就觉得好挤。 最后就是卧室了,我想以前住的应该也是女孩子吧。。。特征很明显嘛 房子本来保有的东西不多,大件的就两张床,为了扩大空间,让房东搬走一张,然后接下来,就是。。 撕撕撕,刷刷刷,因为这个墙壁实在是,太黑了太黑了。。 不过刷墙之前,那些要掉不掉的还是得清理干净先。 本来是要上腻子粉的,但是我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不懂呀,所以,没上。导致后面刷了墙也是坑坑洼洼的。 这是第一遍,对了,据房东说,刷墙漆是不能一天刷完的,我没百度,所以我刷了三天,一天刷一遍,不知道真假,不过有一点蛮对的,就是刷墙的时候不要来回滚动,一次性拉一道线就好了 还有就是请你选一套自己不想要的衣服,不然。。。 我觉得你改造出租屋之前,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和格局布置,这样能更好的帮你节省开支,知道什么适用什么可用什么不用。 总而言之,就是我开始买买买了,东西大部分某宝上买的,各位有喜欢的也可以私信发我,我看看怎么把链接给你。 第一次玩知乎,啥都不会。 对了,这个墙漆是实体店买的,130一大桶,刚好够我刷整个房间,客厅下半部分是贴瓷砖的,所以省了不少。因为我不是马上住,所以在油漆选择上面大家可以自行参考,毕竟我不是专业的。 后来,我请了帮手,当然,自己小伙伴,不用付人工费 我把门也给刷白了,因为起先那颜色实在是不喜欢,后来网上买了下面这货,更加觉得,刷白没错啊 主要是不贵哦,才6块9 我比较喜欢素色,所以选了浅灰色墙纸,这贴墙纸真的是大工程啊 所以无可避免的,被我贴皱了,好在后来慢慢掌握一些,整体看着也还可以了。 对了,这装饰画真的是提升逼格的利器啊。 个人很喜欢 坚持不弃更!!! 工作原因,基本周末更新。速度嘛。。。可以跟乌龟对比 今天下班过来主要就是打扫房间。 奋战了三小时 对于这个厕所,大家有更好的意见吗?主要还得省钱 现在打扫完整体就是如下。明天去宜家看看,有没有好的可以搬回来 之前看到评论说我小伙伴是个男人,嗯。没错,今天特地让“他”出来露露脸 出发宜家。 有时候自己开车不是件好事,因为你大部分时间会浪费在堵车和找车位上。。。 所以一天过去了,房间没啥变化,就是买了些必需品 另外我觉得数字油画就是个坑。眼睛都花了... 今天搬家了,居然刚好赶上下雨,我觉得应该没谁跟我一样幸运吧。 我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私发链接我觉得太麻烦了,下面我就把我在淘宝上买的都截图发上来,你们可以看着店铺名称或者其他你能找到的方式去找吧 。 我看很多人都喜欢我床上的四件套,这个也是我淘宝上买的,去年就买了的。其实不太贵也就六七十。还挺舒服的。你们也可以直接搜四件套,应该很容易就找到 网上买的就辣么多啦,还有一些是宜家买的。今天拖地脱了不下10遍,为了以后可以欢快的赤脚蹦哒。啊哈哈哈。。。 其实我觉得变化最大的还是房间,其他地方只是添加了一些摆设而已,不过生活嘛,是自己的,无论房子是不是租来的,你生活的舒适才是真的,折不折腾,全凭个人喜好。 卧室基本就是这样了,挤了点,但是踏实了 。 下面就是客厅卫生间和阳台了。 不要有很大的期待哦 哈哈,不过收拾的干净点还是可以的 你看 好啦,到这里就全部更完了。其实加了滤镜会更好看,但我还是放了原图。 天台大致就是收拾干净,门口放几盆绿植了,因为隔壁还有一家租户,不是很方便,不过晚上很凉快哦,给你们看几张夜景 放个微博:范范其实怕麻烦 嘿嘿 谢谢你看到最后。浪费的流量我不做赔哦。
29,973,028
72
18
第一次带孩子去旅游,有哪些婴儿用品必不可少?
带娃出行,选择携带物品的难点在于既要尽量精简又要面面俱到。 奶粉奶瓶哺乳巾,证件湿巾尿不湿这些常规操作很多朋友都概括的很全了,这里不再赘述。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进阶版的: 一、压缩毛巾:有无纺布的,也有纯棉的。一个有瓶盖大小,几天的旅程抓上几个塞进包里,不占地方。 遇水膨胀80%~90%,用起来跟正常毛巾一样,柔软、吸水性好。用完就扔,很卫生,避免了背着湿哒哒的毛巾四处跑,又重又担心会漏水。 我们在外住宿的时候,经常全家拆一个毛巾,叶女士用完我媳妇儿用,我媳妇儿用完我用(这家庭地位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二、便携马桶:大一些已经能自己上厕所的宝宝非常推荐!小马桶收起来的时候比一根香蕉大一点点,不占地方。 宝宝需要用的时候展开,套上塑料袋,拉完臭臭直接把塑料袋密封一收,干干净净,完美。 而且小马桶的马桶圈都是软的,宝宝坐起来也不难受,我已经看好了,今年双十一准备囤一个。 三、推车挂钩:能够将妈咪包等重物完美挂在婴儿推车后方,极大节省家长(主要是爸爸)体力!平时小小两个挂在推车上一点不显眼,也不碍事。 有一点提醒大家注意:推车上挂过多重物,座椅上没有东西时推车容易失去平衡向后翻(惨痛的教训啊!) 出行记得备几个! 四、免洗洗手液:出门在外不能保证每顿饭前都能有适合宝宝洗手的设施,那就用洗手液代替,按压设计,直接出泡沫,孩子小手搓搓,干净方便。 注意:小宝宝是不能接触酒精的,所以儿童洗手液都是不含酒精的。 五、压缩烧水壶:各大酒店爆出卫生问题后,我家就买了压缩烧水壶。 我家买的那款长这样: 主要是硅胶材质,压缩后手掌大小,不算占地方;烧水也很快 稍有不足的是容量不大、每次只能烧600ML水;烧开时整个壶都滚烫,稍不留意就会被烫着。 六、隔脏睡袋:这个我十分推荐! 还是在各大酒店卫生问题频发后,我在网上搜到了这款睡袋,当即买了一个210*160CM的大睡袋回家。 这个睡袋设计特别巧妙:完美的隔绝了人和酒店的被子、床单、枕头的亲密接触,而且纯棉材质,睡起来十分舒服。 七、分装袋:最初知道分装袋,是通过这个 这袋子高颜值,放进行李箱多治愈!买买买! 买回家后没让我失望,不仅好看也好用。半透明材质,里面物品清清楚楚,容易查找。袋子大小配套,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搭配。 叶女士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分开放、鞋子和衣服分开放、用的和玩的分开放,清爽利落,干净卫生。 八、碘伏消毒液棉棒 这个很好,需要消毒时取出一根,掰断有标记的一头,棉签管里的碘伏溶液会自动流向另一头。 无菌环境不重复使用,不会和其他消毒液交叉污染。而且使用方便,不需要再像过去一样用架子夹。 出门带一小盒,宝宝磕了碰了涂一涂,安心省心。
一个有轻微洁癖的妈妈带宝宝出门旅行,对于他的物品清单真的是让我斟酌了好久。 享宝八个月的时候带他去了趟三亚,第一次带他出远门我做足了功课。就怕小宝宝在外面不适应新环境,遇到突发情况,搞得我手足无措。 这是我整理的三亚出行物资清单,给大家一个参考,希望能帮你们查缺补漏。 小宝宝坐飞机,需要准备的用品清单: 1、出生证明、户口本 按《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运输规则》规定: 购买婴儿票、儿童票时,应提供儿童、婴儿出生年月的有效证件,如出生证、户口簿等。 如果宝宝比较乖,不抗拒陌生人给他照相的话,建议出行前给他办一个身份证,因为出生证明体积大,真的不太方便携带。(身份证办理的时间好像是14个工作日,具体时间请咨询自己所在地的派出所。) 2、便携婴儿车 婴儿车是可以一直推到登机口再进行托运的。 3、安抚奶嘴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的时候宝宝的耳膜会有不适的感觉,可以让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宝宝的口腔做吸允动作时可以减少他的不适感。 我建议最好给配个安抚奶嘴挂绳,因为他们真的会随手一扔就扔地上了,在飞机上去卫生间清洗也不方便。 类似这种的,可以夹在他们衣服上,安全又卫生。 4、宝宝奶粉、奶瓶、水瓶、保温杯、哺乳巾。 如果宝宝不喜欢安抚奶嘴可以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给小宝宝喂奶。亲喂的宝妈可以准备一个哺乳巾,避免尴尬,随时随地想喂就喂。 吃奶粉的宝宝需准备:奶瓶、水瓶、保温杯、奶粉、奶粉分装盒/袋 强烈建议准备一个奶粉分装盒或分装袋,按照宝宝一次的奶粉量装好,安全卫生,还方便。 上飞机前在宝宝奶瓶里灌好温水,等飞机起飞或降落的时候再兑一些保温杯里的热水,调好温度,把奶粉倒进去就ok了。 5、宝宝的婴儿餐、辅食、小零食 有的航空公司是可以提前预定婴儿餐的(基本都是亨氏的婴儿果泥),宝爸宝妈们最好提前一周给航空公司打电话问问哦~ 小宝宝第一次长时间做飞机或高铁避免不了哭闹,美食诱惑必不可少,选择宝宝平常最爱吃的小零食,哭闹厉害的时候给他们吃一些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情绪。 6、小宝宝的围兜,餐具、牙咬胶、玩具 7、纸尿裤、护理垫、湿巾、纸巾,棉柔巾、 小宝宝什么时候会拉臭臭没有一个固定时间,飞机上的卫生间空间又比较小,伸展不开。我当时就带了护理垫,打算享宝要是拉臭臭了,就把座椅中间的扶手打开,把护理垫平铺在座位上,这样宝宝躺在椅子上就可以轻松给他擦屁屁换纸尿裤了。 8、婴儿背带、腰凳 小宝宝在座位上坐烦了可以带他在飞机或高铁上溜达溜达。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一会,和漂亮的空姐聊会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9、睡觉用的小毯子 宝宝睡着了用,毕竟公家的都没自己家的干净。 10.护颈枕或小靠垫 如果宝宝在飞机上睡着了,躺在大人的臂弯里总归没有小靠垫枕着舒服。 住酒店需准备的用品清单: 1、宝宝自用的床单,被套 2、宝宝便携浴盆 享宝有一个这样的充气浴盆,出去旅行洗澡还挺方便的。 也可以选择一次性浴缸套罩在酒店的浴缸里。 3、打气筒 游泳圈和充气浴盆用 4、宝宝洗发水、沐浴露、身体乳 5、宝宝遮阳帽,防晒霜、 6、宝宝泳衣、换洗的衣服 、袜子、鞋子 7、宝宝睡袋 晚上开空调,享宝总会踢小毯子,我怕他着凉就给他穿婴儿睡袋,他睡得舒服我也睡得安心 8、纸尿裤、防水纸尿裤 9、浴巾 10、驱蚊贴、驱蚊液、痱子粉、护臀膏 (强烈推荐德国贝娜婷的这款护臀膏,其实德语翻译过来应该是“万能膏”,烫伤啊,蚊虫叮咬啊都可以用,享宝被蚊子叮了以后,抹上这个他就不怎么挠了) 11、便携烧水壶 酒店的烧水壶我真的不敢用,更不敢给宝宝用。 12、奶粉 为了避免宝宝出现水土不服,建议使用纯净水充奶粉。 13、婴儿香皂 给宝宝洗手,洗衣服用 14、小案板、小刀 给宝宝切水果、蔬菜用 15、辅食机/辅食料理棒 (我用的是博世的料理棒,可以根据宝宝月龄转换研磨程度) 16、电煮锅 怕宝宝吃不惯当地的饭菜,可以带个小电煮锅,给小宝宝熬点粥,蒸一些紫薯、白薯之类的吃。 15、耳温枪 (宝宝突发身体不适可以及时检测体温) 16、宝宝用的药 退烧贴、退烧药、止泻药、消炎药、碘伏、创可贴、去火药等。 17、蒲扇 驱赶小飞虫、蚊子之类的 18、折叠衣架 晾晒宝宝衣服 嗯嗯 ,大致就是这些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30,002,348
66
43
HIV 阻断药原理,为什么 72 小时内才可以阻断?
貌似HIV性传播是病毒感染生殖器粘膜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然后这些细胞前往淋巴结和T细胞接触。本来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APC),它们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但被感染的APC反而在呈递抗原的时候把T细胞也感染了。一旦淋巴结的T细胞被感染,病毒就在人体内建立了“根据地”,这时候再清除病毒就不可能了。所以72小时就是病毒进入淋巴结的时间点。 HIV通过细胞接触传播。本来细胞间的接触是细胞交流的重要途径,但这个途径反而为病毒传播大开方便之门。很多病毒都会这一招。
HIV药物名称如下 TDF:中文简称替诺福韦,商品名韦瑞德 AZT:中文简称齐多夫定,国内大多使用国产仿制品 3TC:中文简称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 EFV:中文简称依非伟伦,商品名施多宁 NVP:中文简称奈维拉平,国内大多使用国产仿制品 LPV:中文简称洛匹那韦立托那韦,商品名克力芝 阻断药常见是上述药物组合,跟治疗药物基本相同。 通俗的说阻断的是HIV的各种酶。 1.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HIV反转录酶。 代表药物: 地拉韦定、依非韦伦、依曲韦林、利匹韦林、奈韦拉平 新药:替诺福韦 2. HIV蛋白酶抑制剂,有专利的,特异性抑制HIV蛋白酶。 代表药物:洛匹那韦 后续的几种新型蛋白酶抑制剂还在研究中,例如Breeanavir,Darunavir。名字都是那韦结尾。 3.通用病毒聚合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同样可以治疗乙肝病毒感染。 阻断药不是一天一颗,一天吃很多个,一天又吃很多次,吃了副作用明显。 72小时,病毒载量肯定超过100万单位了吧,极有可能整合在了感染者的基因组里面,吃啥都不管用了。
30,011,413
109
39
如何在地铁上优雅地看书?
优不优雅不取决于你,也不取决于书,取决于地铁客流量。 别穿上了撞色高筒袜就把自己代入伦敦老士绅,在中国上了地铁你就已经和优雅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出门带摄影师团队么?给谁摆拍呢? 真喜欢知识买个降噪耳机多订阅点付费有声内容,保证你一天24小时不够用。
国外的部分地铁下面是真没信号,没办法刷tiktok,instagram,twitter。 之前看到新闻就说在2024年估计伦敦的地铁会全面覆盖信号。 在有信号的路段,一个个手机刷的飞起,其实人类都差不多,看书可以让自己爽,刷短视频也爽,老外也是人,也喜欢这样婶的。 当然也有老外地铁或者火车上不刷手机报本书看,都挺好,别打扰到别人就行,你爱干啥干啥,没人有空管你。
30,067,655
502
79
如何保证高考理综选择题不错?
高考理综选择题和平常做的选择题绝对不是一个难度的!!你一定要相信我!! 我们平常做的那些模拟题,譬如生物第六题基本是遗传学中的高难度题目,化学的水解平衡也是出现一些新的酸根离子之类的,或者说物理的电场磁场加动量,在高考里真的基本不会出现的。反而是一些基础的延伸,在高考题里频频出现,所以注重基础这话是一点没差(就像化学生活那种题错了才真后悔)。 每天可以定时定量训练选择题(也是为了提高速度),但不宜过多,比如今天我做5套卷子的生物选择题,明天做2套物理选择题,每一套尽量利用课间时间做,这样才能更好的估计你的速度,也是为了做后面的题估计时间(抱歉我不是大佬,我理综没啥空余时间)。 最重要的是要敢写,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不要怕物理多答一个结果错了,你应该怕我明明可以多得几分我凭什么不拿。写完就尽量不要更改,除非发现明显错误,因为反复更改不仅会让你自己越来越紧张导致后面的题目出错,而且会导致你的潜意识里有这种改动的想法,这样长期下去,可能你就不敢下笔写答案了。 至于真的遇到模拟题里面高难度的题目了,你不会也没什么关系,选择题虽然有百多分,但是浪费过多时间而丢了后面的分数这才是真的可惜。(如果是大佬想去C9的当我没说,选择题肯定不能丢分的)
理综全国卷选择题共有21道,占分值126分,每道选择题6分,分值之大,令广大考生们直呼,错不起!不仅如此,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留给你做选择题的时间并不多,必须控制在50分钟内,否则会影响到后面做大题的时间。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想要靠选择题拿高分,相对还是较容易的。(毕竟不用写计算步骤,靠蒙,靠猜,靠运气都可以!) 下面一起来研究,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拿满选择题的分值吧! 1、选择题平时这样练,高考得高分 选择题一般会考你对概念的掌握、常识的积累以及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生物和物理科目一般会涉及概念的考查,所以平时一定要把课本上的知识点逐字逐句多念几遍,有一点看不懂都不行。因为知识点足够熟悉了,这类选择题才能答的又快又精准;对于考查题目分析能力的题,如物理的受力分析、化学的元素推断等,只要平时上课注意听老师讲课了,一般都可以轻松掌握。 反之,想要补功课的考生,一定要把课本中的定理、公式、例题、概念和原理熟练掌握。尤其是概念和原理,因为这两点是选择题的主要考查内容,如果不熟悉,分分钟掉到命题老师设下的陷阱里。 考前每天刷一套理综选择题,练题感。做题时给自己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理综21道选择题就设置40分钟,锻炼你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这样高考时才能用最少的时间拿到最高的分数! 刷完题,将反复出错的题记录到错题本中,总结错题原因和经验,留意常设陷阱的知识点,比如,有无空气阻力、有没有给g的数值等,时常复习,大考时会绕过很多坑。 2、答选择题又快又准的技巧 选择题是理综得分的关键,想要高分,就要保证生物和化学全对,物理一般会有一二道难题,尽量保证不出错或只错一个。能用到的技巧都在下面了,注意看~ 你是否觉得做选择就要按照ABCD的顺序,一项一项来判断呢?其实不然,正确答案往往隐藏在后方,我就是倒着看选项的,按照DCBA的顺序看选项,不要问我为什么,这是经验 ,做多了你就知道了。如果确定正确答案了,剩下的选项就可以不看了,节省时间做下题。 面对单选题,如果有两个选项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那这两个选项就都是错的,直接排除。 物理多选题,一般有两个正确答案,如果拿不准也不要纠结,宁愿只选择一个最为正确的选项,得3分,也不冒险多选一个,扣6分。 当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需要计算才能得出结果时,那你一定不要先急着计算。因为有些选择题的计算步骤堪比一道大题,计算过程极其容易出错。这时你可以先去判断其他的选项是否正确,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省时又省力,还能避免计算出错,提高正确率。 善用二级结论,尤其是物理科目的天体运动的计算、速度计算以及生物遗传题的结论,非常实用,可以帮助你省下更多时间,为后面的大题做准备。 3、答题注意事项 做选择题,尽量按照题目顺序作答,以免丢题漏题。对于没有把握的题在草稿纸上备注题号,方便之后复查。 做题时,审题要细,注意题目中的“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很多考生都被这些关键词给坑过,冤枉死了~ 做完选择题,一定要注意及时涂到答题卡上,并且检查有没有涂错,避免出现该涂A,涂成了B,或者是第二题的选项,涂到第三题上面。 如果你盯着一道选择题已经三分钟了,说明你真的是不会做,不要耽误更多的时间。建议凭着你的运气,选一个看着顺眼的,千万别空着,只要选上一个答案,你就有四分之一的可能蒙对,但空着肯定是零分! 生物的前三道选择题,因为刚开始考试心理紧张,又为了抢时间,往往不到 3分钟,最多不过5分钟就做完了。所以准确率极低,建议情绪稳定后,一定要复查! 理综科目,150分钟内要完成300分的题,时间相当紧张了,尤其是在大考的紧张气氛下,复查的可能性实在渺小,就算有时间也决不充足。所以你在解题时要力争一次到位,不要寄希望于第二遍的复查上。如果有时间复查,在没有特别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改动第一次的答案,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30,078,700
1,267
131
为什么国内生态环境这么差,环境专业的就业却一般呢?
学了八年环境,刚回国几个月在等博士毕业证,接触了几家环保企业,对这个问题描述的现象深有同感,写写我自己的想法。 写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接触的这几家环保公司,第一个是一家湖北天门市中型水处理公司,有自己的实验室,老板很随和健谈,和我聊了很多国内环保现状,按他的话说就是现在国内搞环境的公司大部分是利用环保这个噱头,技术粗糙,捞政府的钱,然后再靠资本市场运作赚钱,这位老板还是在美国留过学的,对水处理有自己的想法,可惜的是毕竟他们厂能负担得起的实验室设备一般,甚至我觉得在那里实验危险系数不低,所以我一天后婉拒,离开。 第二家是武汉某知名上市水处理环保公司,投了简历以后没想到这家大公司搞了个大阵仗面试我,董事长一干人等坐会议室一排,面无表情就开始各种提问,我能回答的问题是澳洲那边水处理的现状,答不了的是中国污水处理现状,结果被该董事长一顿批,觉得我本科学习牛X,博士是浪费生命,中国需要的是基础技术,知道怎么应对各种基本检查。他说的最屌的一句话是只要污水能应付检查不喝死人就行了。。。。。真不敢相信是从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嘴里说出来的。 第三家是在一段旅途上偶遇的年轻创业者,做膜的,本科毕业后在环保企业工作五年不爽自己干,好在有一些固定客户,在这一行混的还行,但对这个行业的前景并不乐观,简单来说就是认识中国的环保还停留在粗放式发展的阶段,都是落后的技术,应付着政府政策,环保行业要发展是肯定要转型的,而什么时候转型看来就有点遥遥无期了。 经历了这些人和事之后我在想,中国现阶段真的是环保行业很好的发展阶段吗?答案是no,尽管政策在呐喊,媒体在曝光,但在金钱和环境的抉择面前绝大部分的国人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环境吧,在生存哲学盛行的社会谈环境保护还是太奢侈了吧。 中国现在的环境还是持续的恶化吗?是的,就以现在的污染速度和敷衍地处理速度,以及人口增长和全民环保意识的缺失注定环境问题总体是在持续地恶化。 所以现在中国的环境行业在等待一个拐点才能到黄金发展期,那时候每一个学环境的学生肯定能轻松找到工作,就像今天的人工智能一样。 我只希望在咱们越接近那个拐点的时刻,受环境破坏所带来伤害的人不要太多和太惨。 --------------------------------------------------------------- 没想到第一次答题一天之内有那么多前辈后辈及感兴趣的人看到,受宠若惊 感谢大家的关心,其实我本人并不悲观 我想我们学环境的人确实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抗得了压力,还能在生活中偶尔逗得了X的心 :)
环境保护是公共问题,过去国家对这一问题并不重视,导致 (1)公共岗位少,各地环保局+环境监察的编制数应该不会多于城管队;BTW,环保部的编制那是出了名的少。 (2)企业需求少,因为政府监管不严,过去企业要么不用装污控设备,也不需要招专业环保技术人员;要么只需要招一个两个,检查来的时候能开车给展示一下设备运行就行了。 其实这几年整个环保产业还是有较大发展,无论是市政公用工程还是环保设备制造都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而得到了迅速扩张,甚至部分领域已有成“红海”一说。掌握核心技术的工程师,比如能够作为核心骨干管理运营垃圾填埋场、焚烧厂、污水处理厂,或者企业内部污控系统的人才还是短缺,毕竟我国开始这个专业领域的职业教育历史不够久,高质量的院校数量也不多。 但是也分专业啊。题主做环境化学,属于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相对于现实实践,走得远了一点。 按照我粗浅的认识,目前国内环保产业的发展,还是抓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控制,并且主要依赖一些入门级的技术,就是我这样的本科基础也能说上几句的程度。在以扩大数量覆盖面为主的发展阶段,当然谈不上质量的进步和精细管理。这种情况下,企业哪里有那么多的岗位留给环境基础科学呢?而科研院所的岗位更是有限的,所以,贵专业毕业之后转行一点都不奇怪啊。你估计也不大愿意到哪个基层的污水厂当个月薪几k的化验员。 总的来说,环保产业的发展,跟政策的关系太密切了。现在整个环境领域里就业方向最稳定的是环境咨询,硬的包括环境工程咨询,中间有环境影响评价,软的有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各种规划各种报告。所有的这些岗位,大都是政策的产物。政策不要求“三同时”,工程咨询要少一大半业务; 政策不要求环评,全国的环评工程师就要失业; 官方不强调可持续发展啊生态文明啊,哪里来的那么多规划啊报告啊软性文件。是政策的进步创造了这一个专业领域的就业市场。想想90年代,再想想现在,20年来,环境领域的各项产业确实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要说环境污染,90年代的污染,也足以让人不舒服了。比如淮河,比如滇池。 但是我们的发展确实还在半路,看看我们的各项环境指标就知道,我们现在还真的只是在抓主要矛盾。至于民众,现在只是对PM2.5啊二恶英啊重金属啊等大概念一知半解,要等到以后深入普及VOCs, PCBs, POPs等“小”污染概念,社会对各种微量污染物的治理都非常重视的时候,才会有大量的环境化学专业的就业机会吧。 其实岂止在国内,国外这种实验室基础学科,就业也很一般。我高中同学在美国环境毒理学博士毕业,在美国也没有找到对口工作而转行了。 没有什么可遗憾的。环境保护本来就是一种价值观而不是一种独门技术,除了生态学外,你看我们无论是科学技术层面还是社科理论层面都以其他通用学科为基础,“环境”往往是一个定语,就像环境化学的本质是化学,环境经济学的本质是经济学一样。退回到学科大类去就业,不妨看作曲线救国之路。如果有一天全社会都重视了,那么环境方向一定会涌现出大量的包括应用和基础研究层面的需求。那个时候我们的所学就能派上用场了。 作为环境领域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虽然我不知能否毕业,不知能否找到一个对口的工作,但是我坚定地相信,只要中国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么我们一定会看到这一天。
30,078,700
694
72
为什么国内生态环境这么差,环境专业的就业却一般呢?
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45531.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6.4%。环保市场繁荣,但环境科学/工程等专业就业差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这些工作机会都被谁抢走了? 环保行业有许多细分领域,我们看看环境专业的需求到底怎么样。不想看的直接拉到最后看结论。 一、政府、事业单位 二、企业 1、环境监测 (1)设备供应商:生产自动监测设备,包括水、气、土、噪声监测设备等。先说研发,气监测,较少招环境专业的,以光学、电子、计算机专业为主;水监测,招环境、化学、电子、计算机等;土壤监测,招光学、仪器、电子、计算机等;噪声监测,不需要环境专业的。生产和销售也不需要环境专业的。代表公司:聚光科技。 (2)监测服务提供商:包括监测仪器运维、第三方检测机构。运维随便什么专业都行,仪器都是自动化,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第三方检测,环境、化学专业都有需求。代表公司:谱尼测试。 2、污染治理 (1)水生态修复: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海洋修复。技术层面需要环境、生态专业,这个其他专业不好替代;工程方面,不好意思,不怎么需要学环境的。 (2)地下水与土壤修复:地下水、城市棕地、农田土壤、矿业用地等。技术层面需要环境专业;工程方面,不好意思,不怎么需要学环境的。代表公司:北京建工修复。 (3)污染治理设备供应商:挖掘机、化学药剂、大棚、覆盖膜的生产……这些都不需要学环境的吧。 3、废水、废气、固废处理 (1)污水处理公司:技术和工程设计需要正牌环境专业的,施工、运维也需要一小部分。代表公司:碧水源。 (2)固废处理公司:除了专业处置固废,有的公司还制造固废处置设备。技术上不怎么依赖环境专业的,也需要化学、土木、机械、电子、计算机、化学等专业。代表公司:桑德环境。 (3)其他非环保行业公司的环保部门:这些部门的职责是,处置生产制造型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使其达标排放。通常一个部门只有几个人,负责日常维护、指标监测,设施的建设依赖外部专业环保公司。代表部门:五粮液的环保部门。 (4)废水、废气、固废设备供应商:水泥、钢筋、吊塔、布水器、化学药剂……这些都不需要学环境的吧;不过除尘器之类的可能需要那么一点点环境专业的。 4、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1)清洁生产与工艺改进:根据各个行业情况,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来优化生产工艺,不需要学环境的。 (2)节能减排:因为涉及到回收处理和末端处理,所以需要一些学环境的。 (3)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设备:锅炉、药剂、管道……这些都不需要学环境的吧。 5、环境经济金融 (1)环境交易类公司:碳交易、排污许可权交易、节能量交易等,需要一些专门的环境经济学人才,其他的需要金融、经济、计算机类专业。代表公司:北京环境交易所。 (2)券商、投资机构:环境产业投资,需要少量具有环境专业背景的人做技术层面的支持和产业研究。 6、咨询公司 (1)专业咨询公司:为EHS、环评、环境管理规划、清洁生产、政府招标采购等提供咨询服务,需要环境、安全、化学、气象、管理等专业。代表公司:挪威船级社的相关部门、专业环评公司。 (2)平台性网站:搭建行业和细分领域信息平台,提供资讯、会议、培训、中介等服务,通常属于一些国企,但隐姓埋名不透露,需要一些环境、生态专业的人做行业研究,做编辑,写文章。代表网站:中国环境修复网。 7、环境数据服务 (1)云服务与大数据:主要需要学计算机的,环境专业的也就是做一点支持。代表公司:北京思路创新科技、其他IT公司。 (2)遥感服务:需要GIS、计算机专业的,环境专业的也就是做一点支持。 三、非营利性机构 1、环保NGO 像WWF这样的,不是需要项目管理、对外合作、对外宣传,就是需要去保护动植物,学新闻、管理、动物、植物、生态的多好,哪里还需要找环境专业的人。当然,也有一些NGO需要。 2、学会、协会、基金会等 具有政府背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等。这方面不太了解,不过也不大需要专门环境专业的。 结论:国内生态环境差,节能环保市场繁荣,证券公司都想来分一杯羹,但是看上面这些环保细分领域,除了环评、水气固废处理,其他的几乎都不需要环境专业的人,而是更需要其他的专门人才。以上没有具体数据支持,不知道每个细分领域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具体比例,但应该与我估计的差不多。一个大杂烩专业,暴露的可替代性和朴实的业余气质,注定打酱油。
国内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都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还有些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等分支专业!但比较少!环境科学偏化学分析~向监测方向偏!环境工程就是工科和设计有关!主要就是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比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这些专业都戴着环境的大帽子!环境来环境去的!不要以为别的专业不懂什么是COD,不要以为你懂什么三级处理,什么SNCR法就显得很专业!其实不然啊!环境专业的知识面广度方面没得说,天文地理水文气象化学物理等都学!说直接点就是环境学是建立在其他的多个专业的基础上的!你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通!只是大概学了下而已! 相比这些基础专业的学生你就是比别人多学了点环境学的理论而已!但就专业来说根本没有这些基础专业的学生学的扎实!比方环境科学主要学的就是化学方面的知识,但和化学专业同学比化学方面的专业程度绝对不行! 就业方面来说和大环境有关!虽然天天喊生态建设但难度很大!经济发展还是第一位的!往细了说可以这样理解!环保基本就是和工业企业有关!污染企业要环保就得强设施!一套三级污水处理没个一两千万搞不起来,一套几十平米的袋收尘没个千万建不起来!有老板说建这个都是小钱!但建好了运行费不低啊!一吨污水处理成本少说两三毛!一条布袋少说400元以上!一年没个三四百万搞不定!不建不行建了环保局让你装在线监测天天监控超标就罚款!开停都得报告!稍微不注意就得有蹲局子的危险!运行成本,人力成本,心理压力……,哪个老板愿意真心实意去搞环保?环保监管部门的压力也很大!好好管吧把企业弄得要死不活没有GDP!不好好管吧怕蹲大狱,一个字难!所以环境专业的在企业在政府干本专业的都不好干!压力很大!而且待遇一般! 另外,污染治理设施生产商一般都是从传统制造转过来的!这些企业的确需要环保专业的人才!但不多啊!因为这些制造企业搞研究的都要博士之类的大牛!搞出来一个新技术就全国范围卖产品赚钱了!至于基层可能需要一些环境专业的人去搞调试!但不一定别的专业的搞不了啊!这些公司一般在省会建办事处然后就服务各地州就基本够了!其实也要不了几个人得! 这两年环境监测逐渐市场化!监测公司要的是会干活的不一定要环境专业的o!环评,环境监理等等环境相关的专业公司其实人员不一定就是非要环境专业的!但取得职业资格的注册工程师基本都是本专业的!呵呵!全国有多少人呢! 你算过全国有多少高校吗?现在环境专业基本在每个学校都有!这个专业普及基本是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了!你算算全国培养了多少环保专业的学生! 我是06毕业的!环境科学专业!一个三流学校!估计你们没听过就不说校名了!工作换了好多了!但还算幸运事业单位招考进环境监测站了!月薪不到3000!算是在环境监测的同行里高的了!我大学同学43人,到现在干环境相关工作的只有5个人!据说比例挺高的! 心凉了吗? 同学,没的选择!明明是门技术!但感觉用不到正道上!感觉你学识渊博,那就活你来干吧 ,因为别人不怎么懂!感觉数据还行,领导说了不行,要符合政治要求…… 心凉了吗?我是拔凉拔凉的! 你是学环境专业的吗?祝你好运!
30,083,453
934
603
长期炒股的人有哪些经验教训?
给一个我觉得最重要的经验吧! 如果你通过交易在短期赚了很多钱,例如你有十万二十万,然后很短的几个月做到了六七十万或以上,我建议你存50%到定期或者买入长期的国债逆回购。 我亲身经历告诉我,资金量在短期超过你的心理控制极限时,你无法从市场上赚到钱。你可能会变得忽视风险,从而导致某一次的巨大亏损;也有可能你会因此承受不了巨大的账户资金波动从而浪费很多很多机会,而这些机会都是在你以前资金规模较小的时候敢于重仓参与的。 当你的资金量从一个阶梯到另一个阶梯的时候,有的人会变得越来越激进,有的人会变得越来越保守。我就属于后者。 越来越激进的人最后只会落得资金波动曲线起伏巨大,怎么赚来的怎么吐回去。淘股吧很多这种人,几个月从十几万做到上百万,觉得自己悟道了,然后风险偏好越来越高,后面市场风格变化开始亏钱之后不服输继续赌,然后赚的钱又都赔了回去。 我比较幸运,在做交易之前就有几十万手线上扑克的游戏经验,这种剧烈的资金曲线波动在我未参与金融市场之前我就已经体验过很多次了。我当时花了很长时间才使得自己的扑克曲线从上下起伏变得平稳陡峭。 在几十万手牌局里,你会经历让你感觉信心十足的上风期,也会经历让你感觉沮丧无比的下风期。在上风期的时候要什么牌来什么牌,哪怕自己决策失误都会被运气修正。而下风期则恰恰相反,你感觉自己是不是被针对了,各种冤家牌和badbeat。 上风期会让你无视风险,什么牌都敢玩,下注和跟注越来越激进;下风期会让你束手束脚,即便是好牌你也会玩的非常被动,生怕被坏运气击败。 正是因为过往的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你觉得你靠自己能力赚钱的时候,实际上很有可能你只不过是处于一种临时的上风期而已,你赚钱的能力只不过是整个交易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概率的力量。这部分你是无法控制的。 上风期你还感觉不出来,但是一旦下风期来临,你就知道保守一些的资金管理策略有多么重要了,因为它不会让你因为坏运气而失控上头,不会让你在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之间摇摆,因为你早有预案,通过稳健的资金管理策略你熨平了波动曲线。 交易和扑克其实是一样的,想要成功就必须懂得管理自己的账户资金波动。过大的资金波动会使得你心态发生变化,心态一旦变化你的交易策略也会跟着变化,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不稳定。 我在扑克中从低额桌逐渐走向高额桌的时候并非一帆风顺,每一次晋级都伴随着我的心态不稳定,导致升级失败不得不重新降级回到原来的级别再反复尝试晋级。整个过程十分令人痛苦,但是你又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盲目地强行晋级只不过是让你亏更多的钱罢了,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心态去驾驭这个级别的游戏。 所以我给出的中肯建议就是我开头说的,如果你的资金曲线短时间开始陡峭的时候,不要走的太快,避免陷入过度自信或过度保守的状态。只有想办法稳定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才能做好交易,我们控制不了概率,但是我们只需要控制好不受到概率波动的影响,就已经赢了一半,剩下的无非就是交给时间和频率罢了。
1,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炒股票一定要靠自己,不能盲目跟从股票老师炒股。 即便是那人水平真的很高也不行,赚不到钱的。 跟了水平不高的更惨,只有被割韭菜的份。 新手喜欢跟股票老师炒股,往往也分辨不出股票老师水平的高低,所以更需要有炒股要靠自己的觉悟。 我作为一个长期有人想跟着我炒股票的股票老湿,说出这话大概会更有说服力。 倒不是说不能学习别人的方法,而是要学以致用,不是抄以致用。 任何人的方法,只要是科学合理的,符合逻辑的都可以学习,吸收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再去应用到市场上才是自己的。 方法可以分享,赚钱不能分享。 2,实事求是,不要纠结于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机。 新手和半新手容易纠结于到底是选择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机之类无聊的想法,炒股票是一个系统工程,赚钱可以有多种方法,只要能控制好风险,能够挣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股票价值分析也好,技术分析也好,经济基本面分析也好,交易心理分析也好,量化交易也好,只要有利于挣钱的方法都可以用。 巴菲特主要搞价值投资,索罗斯,利弗莫尔,徐翔他们主要搞趋势投机,西蒙斯搞量化,他们都能挣很多钱。 只有傻瓜才纠结用哪种方法,挣钱的人都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例如我就采取的是价值加趋势的思路,价值作为安全底线,趋势和技术分析作为进出的依据。 3,不要轻信内幕消息。 不要轻信,是因为我并不否认有人确实可以利用消息挣钱。 但有用的信息真的很贵,你找一个真正的专业人士付费咨询,一个小时费用三千,还只是普通的信息,你付得起吗? 真正有用的研究报告,一份报告卖几十万也是有的。 真正内幕消息,一句话也可能值一个亿,你能不能买得起? 事实上是你买得起也没地方买。 至于那些不要钱,各种群里面流传着的小道消息,基本上都是烟雾弹,不是假消息就是滞后,过了时效性的消息。 这就是我基本不根据消息炒股票的原因,因为在信息层面上,散户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但股票价格是真实的,时效性大家都一样,机构席位是可以比我快那么一点,那也是毫秒级的,根本不存在明显的时效性差别,只要你不是做高频交易,那就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技术分析其实才是对散户更公平的一种分析工具,大家各凭智力就能够挣钱。 至于基本面分析,机构还是比散户更有优势,机构可以去做大量的实地调研,也有专业团队做专业细致的基本面分析。 单纯看财务报表,很多东西是看不到的,可千万不要傻到以为看报表就能够完全了解一个企业的基本面。 散户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懂得扬长避短。 所以我虽然也看基本面,但对基本面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业绩中上,基本面相对全性就可以,有时候还会选择国企背景的股票,这样安全性更好。 当然,这样也不是百分百安全,至于其他不可控风险,用资金管理去做风险控制就可以了。 我选择以技术分析为主,基本面分析为辅助,也并不是因为技术分析是万能的,而是因为技术分析是对散户最友好的一种方式。 技术分析也会有局限性,所以还需要其他方面作为辅助判断。 如果能够把你所懂的知识融会贯通,考虑的越全面,成功率就会更高。 4、不要上杠杆。 很多高手都是死在杠杆里面,只要不上杠杆,股票是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就是多赚和少赚的区别而已。 但如果上了杠杆,赚钱的难度就会成指数倍的增加,随便一次大洗盘都可以让你爆仓。 事实上主力也经常暴力洗盘,故意让杠杆资金爆仓来割韭菜。 期货的困难也在于高杠杆,期货如果不上杠杆,其实会比股票更简单。 5、不要追求短期暴利。 炒股票慢就是快,只要控制好风险,永远不要出现大亏,平常小赚小亏,偶尔大赚,通过时间和复利的积累,最终就是暴利。 大家去看一下自己的交易记录就明白,很多人都是赚了一两个月,几个月的钱,一两天的大跌,或者几天的大跌就亏没了,反反复复坐过山车。 这里面还有资金管理和买卖点选择的问题,例如低位不敢重仓,高位又大胆出击,刚开始下跌就不断补仓,真正到了低位又没钱买,结果总是在上涨的时候轻仓,下跌的时候重仓,赚了指数亏了钱。 一个良好的资金曲线,应该是回撤控制的很好,平常小赚小亏,偶尔大赚,最终曲线就是加速向上走的。 其实跟一个股票走势也是类似的结构,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小涨小跌,偶尔就来一波大涨,最终结果看那就是一个大牛股。 反之,一个股票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小涨小跌,偶尔就会出现一波连续大跌,最终看那就是一个大熊股。 想要做到永远不出现大亏,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只买优质股,不炒垃圾股。 2)、逢低买入上涨趋势的股票。 3)、永远不追高。 4)、破位要止损。 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基本就可以实现永远不出现大亏。 只要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赚钱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0,083,453
427
104
长期炒股的人有哪些经验教训?
1. 抄底逃顶都是教科书式的美好期许,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收益即可。 2.一天24小时,8小时睡觉,8小时上班,放在股票上的时间不要超过3小时。 3.买股票相当于暗恋,是自己的事情,不要满世界找人说,盈亏自负。忍的住跌,也经的起赚。就是一种不需要分享的秘密的快乐、或煎熬的感觉。 卖股票就相当于前任,都分手了,拉黑完事,千万别在社交平台继续关注ta,ta幸福与否已经与你无关。反复回头看卖掉的股票同样如此,它翻倍、它落九天也再和你无半毛钱关系,不必言说,给自己找不痛快。 4.仓位的控制还是重中之重,现在我基本控制的可以,半仓操作,进退自如。 5.炒股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千万不要沉迷其中。除了炒股票,生活中还有很多别的有趣的事情、有趣的人,等待我们发现。 我是 @木槿 ,相对稳定盈利的交易员,公主号:朝颜随笔,持续更新中…
1 做股票的时候就是做股票,不要心怀杂念想中午该吃啥 2 大多数人一涉及到钱脑子容易短路,所以少和炒股的人交流。 3 学会做一个负责的人,进场就进了,别念叨自己为什么着急进了。出了,就出了,别念叨自己为什么着急出了。只要我妈一念叨,我肯定会训她,语言对思想有很深的影响,念叨只会让自己深陷其中。 4 模拟炒股没用,有资金入场和没资金入场不是一个东西。 5 用不着借钱炒股,没钱不如多干活。 6 消息和基本面完全是两个东西。 7 不要有赌徒心态,赌徒基本上不得善终,除非你想像赌徒一样。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交易避坑指南 关注我 @陆十四忆白 ,全品种交易员。虽然不直给,但分享栗子,教你如何理解交易。 另外的身份是,占星师and魔术师。 往期回答整理: 回答整理(一) 回答整理(二)
30,115,784
1,884
832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付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你以为只是一场出游,天下事弹指可定,兴尽便返,然而却再无归期……
李儒很可能练过千斤坠 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 (接第九回)却说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当下李儒扶起董卓,至书院中坐定 当时的董卓很胖【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至少得三百斤。这么一个高速移动的胖子,撞到李儒以后居然是董卓摔倒了!李儒不仅没被弹飞,还有余力把董卓扶起来…… —————————————— 问题不在于董太师倒没倒,在于李儒没倒呀!我上体育课的时候被正在赛跑的同学撞过,120斤的同学都差点把我撞翻一个跟头,更别说一个三百斤的大肉球了。再加上李儒的名字给人的错觉,就好比方唐镜变成了张无忌一样
30,115,784
3,831
1,473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历史最大的魅力在于,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经历那些人,事,会喘不过气来。 三国演义里谁出场跨度最大?不是曹操,不是诸葛,不是赵云, 廖化,这个蜀中无大将,才让人记起并嘲讽的家伙。 廖化第一次出场。关羽带在桥头和人妻爱好者曹操告别——曹操为此失去了这辈子最爱的一个男人(郭嘉贾诩不算,敌对立场才是真爱,才虐,才有看点)——一转头,嫂子不见了!典型装逼不成,反丢人。这时候廖化来了。 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关公曰:“二夫人何在?”化曰:“现在山中。”关公教急取下山。不移时,百余人簇拥车仗前来。关公下马停刀,叉手于车前问候曰:“二嫂受惊否?”二夫人曰:“若非廖将军保全,已被杜远所辱。”关公问左右曰:“廖化怎生救夫人?”左右曰:“杜远劫上山去,就要与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问起根由,好生拜敬,杜远不从,已被廖化杀了。” 黄巾锦衣,持枪跨马——出场倒也不错,子龙之类也就这样了吧。需要一提的是,廖化当时想跟随关羽的,结果关羽没有答应。 再次出现就是在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投靠刘备成功,被安排为副将,助关羽守荆州。然后,定成都,破汉中,攻城略地没有他。关羽这边霸气十足的重头戏——单刀赴会和水淹七军,也没他什么事。直关羽败走麦城,化单骑出去要救兵被孟达弹掉,廖化“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挺心酸。 后来猪哥北伐,廖化干什么了呢?运粮左军领兵使,我知道,会有人说运粮是很重要的差事,我知道,可是换你你愿意吗?同样的,跟马超一起来的马岱,是平北将军、陈仓侯。这时候,他四十多了。 六次北伐,老一辈的武将陆续陨落,廖化跟小强一样,坚持了下来。终于,在六出祁山时,木牛流马一战,追击司马,取得头盔一个,得了头功。我想,这就和一个连续奋战十年高考的大爷,最后一次考上清华差不多吧。那个庆功宴上,这个年迈的老头子,应该开心得跟个孩子一样吧。 秋风五丈原,姜维上位,那时候他六十岁左右,地位仅次于姜维夏侯霸。“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在那些夜晚,是否会摸着虎符发抖,是否会在兵营兴奋地来回走动,是否会仰望星月,回忆起曾经逝去的英豪,枭雄曹操,多智诸葛,无双吕布…… 以前他什么都没有,只是仰望着那群才智超群的豪杰——为他们鼓掌;现在,他因为资质,什么都有了,却没有听到 任何掌声,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到今天,也没有…… 蜀汉灭亡后,称病不朝,迁徙洛阳途中,逝世。 这个男人,生于黄巾起义,死于三国末期,他见证了整个时代的变迁。他做过山贼,当过军人,是典型自下而上的人物,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个社会的体系。曹操袁绍之类大家,只了解上层社会;阿斗只知后诸葛时代,他却见证了所有的一切。 他无能也默默无闻,亲切得就像是普普通通的我们。他不属于新的时代,他宁愿把自己流放到那个群英荟萃的时间,就算知道这自己是那么渺小。他足够的老,也在平静中死去。死去的时刻,阿斗在说:“此间乐,不思蜀也。” 最后放一个三国志中廖化的武将图,这是一个网友玩的汉中剧本发现的——一廖化在这个游戏里,101岁才第一次生病,身上什么都没有,全靠自己养生,在112岁的时候死去。 (注明下,这是光荣游戏《三国志》) 再说一个不让人察觉的点:刘备入川,劝说刘璋投降,邓艾偷袭成都,劝阿斗投降,是同一个人, 谯周。
众所周知曹操有头风病。 但诸位还记得濮阳大战时之事吗? “吕布迎头赶上,曹操以手掩面。吕布用戟在他头盔上一击,问曹操在何处?操指道,前面骑黄马者是他。” 不愧是温侯,一暴击给老曹留下了多年隐疾。
30,190,734
318
42
比克大魔王为啥不知道龙珠?
其实漫画里给出过解释了。 比克之所以不知道龙珠的事情,就是由天神的经历还有比克的身体构成来决定的。 在那美克星遭遇了气候异变时,大部分那美克星人灭亡了,而卡达兹的孩子(天神)乘坐宇宙飞船来到了地球。 而卡达兹的孩子在地球的云泽比特高地生活了很久。 且头部遭受过重创,失忆了。 他记不起自己为什么会在云泽比特高地上,也记不起自己是什么人! 终于在经过了30年的漫长等待,失忆了的天神开始游历世界,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类,感受着人类中各种情绪。最后,在听闻地球存在天神殿,决定去拜会神仙。 而在卡达兹的孩子决心要继承天神之位时,却被上任天神拒绝了。因为上任天神感知到了,埋藏在卡达兹孩子体内的邪恶! 在卡达兹的儿子经过非常严格的修炼后,他把体内的邪恶逼出了体外!而这些邪恶后来化成了比克大魔王。 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一个点。 那就是,比克大魔王是天神排出的邪恶意念化为了实体。他的肉身,是凭空创造的,而非是从天神身上的肉身构成的。这一点的话,动画还是比较形象的展示给了我们看。 那么为何我要强调比克大魔王的肉身问题呢? 其实在赛亚人篇的时候,天神讲述了一个事情。 龙珠是天神制造的,但他制造的时候,总感觉在哪里见过似的。 这是由于那美克星人的身体潜意识影响了天神有了创造龙珠的念头。 在龙珠超格兰诺拉篇里就提及了,那美克星人的特殊性。 那美克星人在去往其他星球定居时,会制造龙珠来作为勇气、力量的象征。 对于那美克星人来说,龙珠并不是满足私欲的东西,而是作为希望的象征,鼓励那美克星人们勇敢,克服困难! 而天神就算是失忆了,他制作龙珠的初衷,仍然与那美克星人保持高度的一致! 那么很显然,在失忆的情况下,天神仍能制造出龙珠,是他那美克星人的身体里的潜意识推动的结果。 而比克大魔王的身体呢,却是凭空创造的。是由天神的邪念在地球自主创造的肉体。他同样也失忆了。认为自己是地球的魔族,并想要征服世界! 由于他的身体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纯粹的那美克星人的身体,而是由邪念自主创造的肉体。 自然而然的,比克大魔王就不会对龙珠有任何异样的情绪,也不会记得龙珠的事情。 假如比克大魔王是天神用蛋吐出去的话,那他就会对龙珠有不一样的情怀了。 以上的话,就是在漫画里给出的解释,在我看来,是完全说得通的。 但事实上,读者应该都知道,鸟山明本身是想在孙悟空击败天下第一武道会时完结龙珠的。所以当时创作比克大魔王时是没有考虑那么多的。但在他开始连载赛亚人篇时,应该是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才会给出天神失忆、创造龙珠时脑海深处有祖先的记忆这样的设定来的。 但真说不上是bug。
神是那美克星人卡达兹的孩子。他跟卡卡罗特一样,拿的是超人的剧本,在母星遭遇灾难时被父母装进太空船送往地球。 来到地球时因剧烈的撞击而失忆,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在云泽比特高地过了几十年孤独的生活后,终于鼓起勇气离开了高地和飞船,踏入人类社会。 他发现,自己的实力远远在地球人之上。虽然长相跟地球人类不同,但龙珠世界有大量动物型、怪兽型等类人智慧生物,地球人对他见惯不怪。他也一直以地球人自居,而自己超强的实力,使他认为自己是个天才的武术家。 在游历人间的过程中,他很可能跟武泰斗等顶级武道家有过交流。那美克星人与生俱来的气息武学天赋,给了武泰斗相当的启迪,催生了地球系气息武学,并经由其弟子龟鹤二仙传承下去。 后来他听说有神的存在,于是想方设法上神殿见到了前代神,希望继承神的位置。 前代神对于这个天才的能力极为认可,但认为他内心深处还潜藏着一些邪恶的东西。(武泰斗很可能也察觉到了这份隐藏的邪恶,因此他依托气息武学开发了足以与之对抗的魔封波,作为最终的保险。) 通过更加刻苦的修炼, 他将这些邪念排除出体外,成功继承了前代神的衣钵。那些邪念能量则幻化成了老短笛,祸乱人间。因为只是一团能量,所以他被小悟空穿胸击杀后不是留下尸体,而是发生大爆炸。 但他吐蛋生出来的后代都是有血有肉的正经生物,新短笛也是根正苗红的那美克星人,所以也有着那美克星人善良的本性。后来他口口声声喊着“我纯粹邪恶我要统治世界”,恐怕也不是“我内心愿意这么做”,而是“我记得我爸告诉我应该这么做”。 神原本是龙族天才,身兼龙族的魔法天赋与战斗型的战斗天赋,按照大长老的说法,赛亚人绝对不可能杀死他,换超级赛亚人来还差不多。分离之后,神只保留了相对完整的龙族天赋,战斗型天赋则全都被邪念老短笛带走了。 成为神后,他遵循着血脉中的本能,制造了龙珠。 这件事发生在分离之后,老短笛又不是正宗的那美克星人只是一团邪恶能量,既没有龙族天赋也没有这份血脉记忆,他当然不可能知道龙珠了。
30,234,606
255
17
为什么心理学的研究都爱做中介调节作用?
为什么心理学研究都爱做中介调节作用?因为这两种方法可以回答两种常见的科学问题,一个是机制通路问题,一个是边界条件问题。 假设,你发现某个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比如神经质人格(x)可以预测抑郁症状(y),神经质程度越高,则抑郁症状越严重。得到这个效应之后,我们自然可以再继续追问两个问题: 1. 神经质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影响了一个人的抑郁?(机制通路问题) 2. 是否在所有情况下,神经质都会导致抑郁,这种关系有没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发生改变?(边界条件问题) 中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比如你做了一个新研究,发现反刍思维(过度沉溺于自己的负面想法和情绪)中介了神经质和抑郁的关系,神经质高的人,更容易陷入反刍思维,进而导致抑郁的提升。这样就为前面发现的神经质对抑郁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解释机制。 调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回答第二个问题。比如你又做了个新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调节了神经质和抑郁的关系,那些在生活中总遇到烦心事的人,如果神经质比较高,就更容易抑郁,而那些一直顺风顺水的人,即使自身的神经质比较高,因为没有环境的激发,依然不容易抑郁。这样就为神经质对抑郁的影响找到了一种边界条件。 诸如此类,先发现x->y的现象,再深入挖掘背后的机制通路,并寻找边界条件,这是科学知识增长的一种常规套路,不管是心理学,还是其它学科,都是如此。现在你在心理学论文里看到的那些中介和调节分析技术,是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针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测量数据,发展出的一套适用于这个领域的统计解决方案。
如果简单解释的话: 中介效应:a变量对c变量的作用是通过b变量实现的。 调节效应:d变量对f变量的作用会受到e变量影响的。 至于为什么见的多…因为比做实验简单呗,还不用背风险。
30,234,606
392
40
为什么心理学的研究都爱做中介调节作用?
不仅仅是心理学,社会科学中有定量分析的学科,除了经济学之外,有不少都很喜欢做中介和调节。因为这对于理解『自变量是如何解释因变量』非常的有用。 首先,在数据的意义上,什么叫做叫做A变量「解释」了B变量呢?这个一般来说是通过变化来度量的——当B变量的变化能够被A变量的变化能够按照某种映射关系对应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说A变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B变量。这样就非常容易理解所谓的「中介」和「调节」。如果说变量C「调节」了A和B的关系,其实就是说A的变化对B的变化的影响程度,和C的数值有关。 举个具体的例子,说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如果数据支持这样一个结果:智商越高,学习成绩对学习时间越敏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智商正向的「调节」了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的关系。这里自变量直接影响因变量,而调节变量只是改变了影响的强度。如果说变量C「中介」了A和B的关系,最极端的情况,也就是完全中介下,加入了C之后,A的波动会变得无关紧要,因变量B根本不在乎A。这说明因变量B之前随着自变量A波动,只是因为A影响了C,C影响了B。仅仅因为没有控制C,所以在回归中才出现了貌似A直接影响B的情况。一旦把真正起作用的C控制住了,A就变得无关紧要了。还用成绩作为例子: 我们假定这么一个场景:老师预先给了100道题,说随机抽10道考,那么显然如果能把这100道题都做出来,那么成绩就可以拿满分。所以这个时候做题的数量,从概率上决定了成绩的高低,而学习时间仅仅决定了做题的数量。在没有加入做题的数量之前,学习时间会非常显著,但是加入了做题数量之后,时间其实就变得无关紧要了:无论一个人学习10小时还是20小时,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时间,而是他/她做了多少道题。体现在「学习时间」这个变量的显著性被几乎彻底的「抽空」了,这时候就是完全中介。但是如果学习的场景没有这么严格,考试的范围也不固定,那么是把学习时间都用来做题,还是说分出一段时间来看概念呢?这时候加入「做题数目」这个自变量,可能确实也会抽空相当一部分的「学习时间」,但是如果有额外的「学习时间」用来读书加深理解,可能对学习成绩也有正面的影响,加入「做题数目」之前,「学习时间」三颗星显著(p<0.01), 之后变成一颗星显著(p<0.1),这个时候就可以说「做题数目」是一个部分中介变量。无论是全部还是部分,这都只是程度的区别,在统计上一般是通过Sobel检验来判断的。 大部分社会科学(非生物向),因为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人或者组织的行为、气氛、产出等等,如果真的要搜山检海,每一点都要追求到详细的物理、生物学上的「机制」怎么来的,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有太多不可控制和观察的因素。所以很多时候论文往往是通过基础数学和概率理论(信号理论,风险理论等等)和生物、神经的证据打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各种推理和合理猜测来叠床架屋,最终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解释。 中介和调节,本质上也就是对真实机制的一个极大简化。无论是完全中介还是部分中介还是上面讲的调节,都是一个机械的统计过程,也就是「关联」,中介和调节只是相对来说更加复杂的「关联」而已。数据本身无法解释彼此,本身并不代表任何必然或者因果的关系。能够解释的是理论,这也就是说,单独回归出来一个结果,在研究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个结果完全可能是偶然的。 一个合格的标准,就是变量的测量能过了信度和效度检测,然后通过回归或者其他的统计检验,能够做出来数据上的「关联」,并且这种关联和论文中提供的理论推导的结果相吻合,这个时候就可以认为理论得到了数据/实验的支持。满足了这个合格的标准,如果研究的课题非常的有趣和有意义,都已经足以在大部分的社会科学领域发非常好的杂志了。如果实验过程或者数据比较优质,能够容许一些去除干扰,推断因果的手段(如工具变量),那么就是非常稳健的结果了。 经济学杂志也刊登很多具体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比较类似的课题,经济学实证论文和领域专业论文相比,经济学论文的执念往往在分析方法,就是如何用各种计量方法来从数据中得到「因果关系」,单独搞一个调节或者中介,数据吻合的再好,大概率也是无法过审的,因为总会有人提出各种各样的内生性问题来反驳文章中所声明的因果不成立;而其他领域的专业论文执念往往在度量和实验设计上,就像心理学里面各种复杂的量表和实验设计来度量五花八门而又无法直接观测的各种变量一样;所以经济学论文中较少单独拿出来长篇大论来说变量的信度和效度,而在心理学中经常会花较大篇幅来探讨。
首先要明确的是,所有的方法都是要基于回答什么样的问题的。而很多心理学问题,都是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或者“这种情况在所有人身上都适用吗?” 那么,要解决这俩问题,就要分别用到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了。 回答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也就是尝试去解释机制。 比如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抑郁,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一系列理论以及生活经验,我们猜测可能是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系与引导,更容易出现社交孤立,孤立久了所以更容易感到抑郁。所以“社交孤立”就是这里的中介变量(M)。 研究中介作用对于实际应用也很有帮助,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自变量X,但是我们却可以在X到Y的通路上做手脚。比如,把留守儿童的父母叫回农村并不现实,但我们知道了孩子们是因为社交孤立才抑郁的,我们可以用其它方法比如社交技能训练啊、寻求其它亲属的支持、老师同学给与更多陪伴等等,来减轻他们的社交孤立,进而避免抑郁。 回答问题“这种情况在所有人身上都适用吗?”,也就是规律的适用边界问题。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抑郁,但并不是所有留守儿童都会抑郁,有些孩子反而在没有父母的关爱下学会自立自强、茁壮成长。那么这里就要引出一个调节变量“心理韧性”:韧性高的孩子,留守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而韧性低的孩子,被留守就会增加他们抑郁的风险。 同样地,研究调节作用也能对实际应用提供帮助。比如我们知道了心理韧性低的孩子更容易因为留守抑郁,那么我们就可以多关注这部分孩子,而不是浪费资源在所有孩子身上了。 以上例子都是胡思乱想来的,并不知道有没有理论支持......希望足够通俗易懂有所帮助。
30,246,012
69
11
在拳头公司(Riot Games)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
谢邀~ (纯文无图,有缘再补) 嗨,很高兴可以来到知乎上和这里关注英雄联盟的玩家们交流。我在两年前加入的拳头,一直在做和玩家沟通相关的事情。“在拳头工作是怎样的体验”是经常被大家问到的问题,不同的人也会因自己的职责不同,加入拳头的时间不同,自己的经历不同而有不一样的答案。所以我想分享的更多是个人的感受吧。 能加入拳头在我心里一直以来都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作为一个LOL的玩家,能在做这个游戏的地方和一群同样热爱游戏的人天天待在一起,想想就令人兴奋。果不其然,入职后看到这群家伙特别对待游戏的态度我就觉得特别欣喜。大家都应该知道“打桌游”是什么回事吧?就是让朋友散伙,情侣反目的一项活动。在这里时常发生的事情是大家七八个人一起打一局桌游花45分钟,然后争论90分钟,再开下局45分钟,再争论90分钟……印象最深的争论话题是“如何看待桌游中的最优解(Meta)?” 不过在每次面红耳赤的争论之后,大家都会觉得非常有意思,并且有时会让互相更欣赏对方。 工作方面和我们对待游戏的态度也非常相似。就像我们对如何玩游戏有不同的看法一样,我们对每一个项目该如何去做,大家也会有不同的声音反馈给负责人。我们把这些声音称为“挑战”,并且默认这些挑战都是善意且具有建设性的,这可以很好的帮助项目负责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对于帮助我们做出玩家喜欢的东西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在拳头是做玩家沟通相关的工作。我所在的团队不久前搬到洛杉矶办公室,我们团队一直在重新思考如何在离中国玩家距离这么远的地方做可以为国服玩家们带来价值的事情。我们首先会思考的问题是,在大前提是服务于国服玩家的情况下,我们在这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大家一开始很自然地想到有不少令人头疼的劣势,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非常实际,那就是时差,既一定程度影响了我们与国内合作伙伴们的沟通效率,又让我在接受国服信息时受到了些许阻碍,例如LPL的播放时间和大部分LOL主播们开播的时间是我们凌晨三四点,大家关心什么,流行什么,喜欢什么。这些信息都可能会有所延迟。还有的劣势就是纯粹地理位置上造成的,使得我们很难组织或者参与一些线下活动,去面对面了解大家的想法和需求。 至于优势,我们能够想到的对玩家们最大的价值就是有机会让设计师们更及时更高效地听到国服玩家们的想法和建议,也同时让设计师们的想法理念能够以更快更准确更适合于国服玩家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大家。所以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一款直播的栏目,旨在将美服PBE上最新上线的内容让国服的玩家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同时也可以在直播中与我们互动,来了解设计师们的想法。这个栏目说实话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所以这里并不是植入广告啦,而是想分享工作体验对吧?我们一开始就和国内相关的同事讲了这样一个想法。大家都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可以去尝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我们面临了很多选择,是我们自己去直播,还是找主播直播?分别有何利弊?我们是去测试服匹配路人,还是开黑演出节目效果?分别有何利弊?我们是在自己晚上的时间(国内的中午)直播,还是在国服的晚上(我们的凌晨)去直播?分别有何利弊?我们是希望只有最关心新讯息的玩家收看,还是希望有更多的玩家都能看到?还有很多问题我们都需要去思考和权衡。也许作为负责人,我最后可能做了一系列错误的选择,但是在过程中,团队中的小伙伴们都是一直积极的配合并给予如何去提升的反馈。现在,我们决定花一段时间去思考该如何全面地提升这样一个栏目,从最基本的定位开始思考。这里就不对细节作过多讨论了。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好玩的事情,例如最近拳头内部的Rumble锦标赛。我是第一次参加Rumble,目前在和不同小组的队伍打练习赛阶段,感觉自从第一赛季和一群大学生开五黑组队排位后就没有这么认真地对待过英雄联盟这个游戏。队员间互相去认识,聊自己擅长的英雄,探讨战术,请教练,找替补,刺探对手的情报,为每场练习设定目标,在每场比赛结束后做总结……亲身体验之后真的激动地发抖到想爆粗:“我喵,这他喵才是竞技游戏的乐趣!” 之前我们还拍过一个关于Rumble的纪录片,链接在这里:http://lol.qq.com/v/detail.shtml?id=50125&e_code=lolweb.videosearch.r6 以上仅仅是自己一些工作体验分享,很难面面俱到,在此窥豹一斑,望能抛砖引玉。
有空我一定要来好好写一写,不过其余三层的回答全是假的是什么gui
30,246,012
770
173
在拳头公司(Riot Games)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盟妹邀请了大学毕业就加入拳头,且负责团队招聘工作的Lexy从她的角度描述在拳头工作的体验,既有个人经历,也有作为一个HR的视角,enjoy~ (Lexy版本的新英雄逆羽·霞) 大家好,我是Lexy。2015年8月,我本科毕业加入了拳头,来到了香港办公室,这是我的第一份全职工作。从那时到现在,我尝试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其中包括招聘,周边客服,MSI外场活动区域,全球总决赛翻译等,一直到现在的玩家沟通和社区~ 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拳头的工作体验。 拳头的工作环境跟一般公司不太相同,很多企业都会有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时间,以及每天需要完成的KPI等不同规定,但是在拳头,这些一律都不存在。任何一名拳头员工都有权利最有效的使用自己的时间以及假期,比如说你习惯晚上工作,那你就可以晚点来上班晚点回家,如果你累了想休息一下,那就可以去打一盘游戏,如果你喜欢看比赛,那你就可以请假去看比赛之类的。 (公司的员工网吧) 很多玩家经常会问我,为什么想要进拳头工作这么难?分两点来说吧,一,拳头想要招的人是热爱游戏的人,二,是打从心底想帮其他玩家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游戏生态环境的人。 第一点热爱游戏并不难,我相信大部分的玩家都是热爱着游戏的,但是能够把热爱变成想为其他玩家改变现有的游戏环境,就是难点所在了。我本科刚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拳头,本身也是一个英雄联盟玩家,在拳头工作感觉既幸福又不时会很苦恼。你可以做到的东西和项目太多了:只要你能想到,就都有机会可以去做。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一个新进职场的人,你怎么去决定哪些应该去投入时间,哪些就该放弃呢?我刚进拳头的时候,同时想做三个项目,玩家社区,招聘和电竞,但是我的实际精力并不能同时做到这三个项目,但是我的直属领导依然鼓励我去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所以我就三项都做了…… 我来给你们举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例子吧... 刚刚入职拳头的时候,我的主要职责是团队建立的招聘工作,拳头内部的竞技赛事还有一些周边团队的客服培训业务。其实工作量已经不少了,尤其又涉及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新人,我很想证明我的价值,恰巧又赶上了上海GDC(游戏开发者大会)的召开,所以我就跟老板商量,想在GDC期间做一个线下招聘活动,在得到许可后,我立马跑去找了很多家不同的供应商去谈具体怎么落实。起初,我有好多想法,比如包一个场子,设置一个小网吧,请总部的设计师过来交流,再划出来一个小的美术画廊交流区等等。在我写这份企划期间,同事都很乐意给我提供一些反馈意见,但没有一个人跟我说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为我有自己的决定权,所以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咸鱼,就盲目的写好了一个企划,去和老板展示了…… 结果并不难猜到吧…… 这个企划被打回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在策划过程中已经偏离了想要达到的目的。 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去筹划这个企划,虽然并没有落实,依然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拳头招人难。一方面,拳头希望你能坚持自己的理念,永远不去做你不认同的事情,但同时也需要你的理念与拳头的相看齐,才能互相帮助把英雄联盟做得越来越好。 (公司大堂里的安妮和熊熊~) 这件事情也让我学习到了如何正确分配自己的时间,学会承担事情没有做好的责任。拳头是个能让你成长很快的地方,周围的同事都会去鼓励你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并会尽可能帮助你,但同时,拳头也是个能让你很快失败的地方,你需要一直给自己施加压力,不断做得更好错误更少,不然很快你就会被超越,被有能力的人取代。 当然了,在如此大的压力下,还是会有有趣的事情的,比如有的时候你可以去画师那边看到他们设计的新皮肤,或者去英雄开发组那边看到新英雄的理念等等,也能够和我们的解说们聊聊选手等,甚至可以跟同事一起开桌游局、切磋炉石传说等其他游戏,所以可以说是个既甜蜜又酸涩的地方~而且,拳头的员工餐厅做的真的很棒哈哈~ (公司的员工餐厅)
简单说说吧,总部位于加州圣莫尼卡,我并没有在那边,因为rpn在别的地方,现在游戏开发者明显少了,检测人员明显增多,我们的组长负责数据链阶段读取分析,而我们只是敲代码而已。公司这几年规模不断增大,亚洲也创下了2700万人一天在线,不是小数目。2008年整了800万美元,腾讯、Benchmark Capital 及Firstmark capital作为投资者也进来了,腾讯随后获得《英雄联盟》中国大陆代理权。大陆地区的服务企鹅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当年考虑的时候,只有腾讯有这个能力,其他代理都是渣渣,事实证明也就是这样。听说季度汇总,中国收入是北欧的总和还要多17倍,果然豪多!!!对了,aosen目前反馈来看还比较早呢,估计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推出。还有不要老说削弱刀妹之类的,如果你们看,刀妹已经好长时间没削了。对于游戏平衡方面,公司主要不是削,真的,目前我们考虑最多的还是尽量在排位上做到能出现大多数英雄,尽管现在30个不到... 我们目前生活得比较惬意,比原来三星好多了,由于保密工作除了ad能讲游戏方向,其他人完全不能说话,手机摄像头不用贴起来了。宿舍是有的,两人一间。冰箱,空调。电影院,游泳池都有,连卫生纸你都不用买,全部加起来50刀一个月。(图片不是我们宿舍,我们比这个干净) 你的英语水平可以考试,过认可的等级,加钱,但不多两千左右。培训有的,基本不交钱,但软件你要自己买,很贵的,一个几百mb的竟然能19刀,这都算便宜点。我们平时比较休闲,主要忙的时候是晚上和过节,但和国内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级上,听我百度朋友说,他最忙的一次是过年,他负责网络维护,春晚吧还有其他几路,全是爆满,分分钟都有可能死,整天推上吐槽,多陪父母不要看春晚,不要玩手机。相比他,我们幸福多了,外国人人口不算多,游戏玩家自然少,并且网络完全处于空闲状态,我就没见过爆满的时候。 去年收入9亿多刀,我觉得今年创10亿问题不大。公司科技产品会送的(已经过时的googas),希望能收获一个新的iphone年终。对于皮肤问题,尽管能用,但绝不是随便用的,在内部你能随便用,但大家都是自己人,都可以用,也就没优越感了,对于外部,也能用,但不是我们,是技术部的事了。大概过程基本就是用皮肤打游戏,但群众是看不出来的,只有他的电脑能显示,并且还有一台电脑,收取数据做日后的分析。英雄肯定是所有都能用的啦,并且在调试阶段所有装备都要匹配一便,看有没有因为皮肤或者新英雄属性变得巨强大的人。现在分的更细了,测试这方面数据的已经不是我们了。我们原先的一部分人和后来又加入的人去测试这个了,对了别以为这个就是打游戏找bug,其实很枯燥的,你见过garen出魔装的吗?寒冰出肉的吗?这些都要试。顺便说一句,寒冰已经重做了,这应该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纪念,寒冰出来一直稳定没有被改,我们觉得攻速加成低,于是和tristana那次改了,然后就没动过,内部虽测试了几版,但最终没改。基本就是这些了,其实最为我们也知道,游戏寿命10年就了不得了,何况这种游戏,全世界lol火是公认的,但市场份额还不是压倒式的,如果能像当年cs和魔兽那样,估计钱绝对多多。由于当年网络不发达,加上盗版,游戏在中国基本上不赚钱。现在说是,中国赚钱,日本不赚钱了,貌似还是不感兴趣。好了就说这些吧。bye 更:2015.9.2 好多人问最近那个厉害,有空看看最近盖伦。
30,246,301
615
48
是什么让你决定不再触碰爱情,宁愿一生与孤独相伴?
原答已删。 写下这篇回答是七年前的事。 和她的故事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事了。 事实上我与她之所以会分开,至少90%的责任在我。 现在来看,这些七年前写的东西实在是太过美化自己了。 遗憾终究会有。 悔只悔少年人的虚荣多情,恨只恨少年时的荒唐不羁。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爱。 人生如棋,变幻莫测。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样的话,能骗百样的人。 爱情还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没有人喜欢吃屎。 而我就是那坨婀娜多姿的shit。 我们一直都在流浪。 欺骗自己的都是在用谎言安慰自己。 你笑我也笑 你哭我也哭 你笑你自己 我笑我自己 你哭是有你的故事 我哭是有我的故事 最后我们却感动彼此 却不因彼此而感动 你找到真爱了么? 找了,找了四个 然后呢? 发现都不是真爱。
30,246,301
506
82
是什么让你决定不再触碰爱情,宁愿一生与孤独相伴?
我觉得爱情的对立面不是孤独。有时候爱一个人也是孤独。 因为爱不是占有。 其实不管有没有爱的能力,人迟早都要习惯孤独。
当意识到“爱情只会让人变得没有安全感”的时候。
30,300,772
45
20
柔性电子 Flexible Electronics 目前的主要挑战是哪些?
Flexible electronics 分为microelectronics和macroelectronics,前者以逻辑计算为主,后者是以显示和传感作为主要应用,将在下面讨论 a) 如果讨论microelectronics以microprocessor为应用,发展方向是缩小晶体管尺寸和提升性能和集成密度,摩尔定律。现在intel已经在做10nm和7nm的技术,但对于flexible microelectronics,单晶掺杂硅基材料有~1000cm2/Vs量级的迁移率,但是其本身是易碎材料,不具有flexibility。关于上位答主提到的John rogers的transfer printing我自己做了1年多,深知其中的弱处,简单说来几点: 1 转移的硅厚度不均匀,而且alignment会成为后续fabrication的问题。 2 heat management无法解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热不用多说,transfer printing是不可能克服这个问题,rogers本人也已经放弃microprocessor的方向了。 性能优于硅的flexible材料: 1 单根碳纳米管Mosfet,迁移率100000cm2/Vs, 并且可以有效克服short channel effect。但缺点在于scalability,无法有效大规模制造 2 二维材料以现在最热的黑磷,迁移率有500cm2/Vs 左右,也能满足microprocessor要求,还在试验阶段,不稳定。 b) 如果讨论以传感器和显示技术为目的的macroelectronics,迁移率只需要1-10cm2/Vs就已经满足要求。 这种情况下,organic materials,二维材料,碳管作为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都能满足要求。而且在技术上难度都不大。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相信不久就会有基于新材料的主动矩阵的显示屏和传感器出现。 但是运算中心microprocessor想变成完全flexible的是非常困难的也是问题的焦点,最大问题再于提升manufacturability和处理散热的问题。时间有限,只能粗略的写点,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主要还是性能问题。 相较于传统硅基电子器件,柔性电子器件由于所用材料的关系,性能普遍不好。比如organic flexible MOSFET和CQD flexible MOSFET,载流子迁移率和硅基器件比相差两到三个数量级。而且消费电子品要求器件20年的寿命,这些材料根本无法达到。可以参见苏纳所崔铮教授关于printing electronics的一个talk,很不错。 那为什么要用这些呢?还是加工过程的问题,这些材料可以弯折,也可以印刷,可以用solution process来避免传统PVD CVD的过程。这就形成了一个大矛盾。 UIUC的John Rogers用transfer printing的方法把硅电子器件和flexible器件结合了起来,个人感觉这很有前途。但说到底,他的这个技术应该非常tricky,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大规模应用。 总结一下,flexible electronics目前急需技术上的突破。如果没有的话,20年内前景也是很堪忧的。很有可能像solar cell一样,成为另一个政府投资的黑洞,科研人员的大坑。
30,304,624
35
23
胶原蛋白到底是什么?
胶原蛋白美容的前提是自身合成 胶原蛋白(Collagen)是不溶性纤维型蛋白质,是韧带和肌键的主要成份,胶原蛋白还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它使皮肤保持弹性,而胶原蛋白的老化,则使皮肤出现皱纹。 看来,胶原蛋白确实有利于驻颜,但这里有个非常关键的前体,必须是人体自身的胶原蛋白。 自身胶原蛋白和摄入胶原蛋白有何差别呢? 想一想平时摄入食物,如果我们吃了一块肉,它不会马上成为我们身上的一块肉,如果能量过剩,或许它会成为脂肪囤积起来,但如果人体需要能量,比如在做运动,或者脑力劳动,它就会转化成能量被消耗掉。因为从食物转变成营养,其中必须经历消化吸收的过程,胶原蛋白也是同样的道理。 胶原蛋白是一种蛋白质,注意它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它进入人体以后,会被降解成为氨基酸片段才能被吸收,然后那些氨基酸片段再组合成人体需要的各种蛋白质,各个组织才能利用这些蛋白质。 你吃任何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都能达到这个效果,因为是不完全蛋白质,胶原蛋白在人体的吸收利用率反而不高。蛋白质最好的食物来源是鸡蛋、牛奶等,因为是完全蛋白质,这些食物在人体的吸收利用程度较高。 简单来说,就是你吃了胶原蛋白,补的却未必是胶原蛋白,人体更需要什么蛋白质,就优先合成哪种蛋白质。 胶原蛋白治痘印无根据 如果内服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外用呢?我看到有一些“胶原蛋白”护肤霜,理论上胶原蛋白外用同样难以吸收,但为了具有说服性,我还是查阅了一些文献,目前没有权威文献能证实外用胶原蛋白的效果,倒是有一些反驳的说法。 伦敦大学药学院生物物理化学前教授哈德葛夫特认为:“如果它(胶原蛋白保养品)真可穿透皮肤,进入到血液里面,那它就得归类为药物。”而英国巴斯大学药学教授盖伊态度更坚决:“许多这类(胶原蛋白)产品称,胶原蛋白可穿过皮肤的上层组织,进入真皮层,并强化原本自然形成的胶原蛋白,这较有争议。” 雅芳还因为宣称产品“在48小时内可以重建肌肤的胶原蛋白”这种不实广告而遭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警告。 另一方面,痤疮的形成是在皮脂腺,与毛囊孔的堵塞、痤疮杆菌的生长有关,治痘印则需要加速角质脱落和皮肤更新,这些都与胶原蛋白无直接关系,也说明胶原蛋白与治痘、消痘坑差的比较远。
一般人只知道胶原蛋白填充于皮下组织,让皮肤富有弹性——其实远远不止于此,哺乳动物 20% 的蛋白质都是胶原蛋白,构成了全身大部分的结缔组织,肌腱、眼球、血管、骨骼,都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 我们目前已发现多达 28 种胶原蛋白,但人体中有 90% 的胶原蛋白都是纤维状的 I 型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本身不能被皮肤吸收,营养价值也极低,其中 90% 以上的氨基酸都不需要从食物中补充——无论是吃还是抹,胶原蛋白产品都没有用。 胶原蛋白主要在细胞内糙面内质网上合成,需要以维生素 C 为辅因子完成关键的羟基化过程,所以适当补充维生素 C 就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但也要适可而止,维生素 C 吃多了会中毒。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或观看完整视频,请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
30,304,624
152
29
胶原蛋白到底是什么?
题主所说产品中:血橙、硅、维生素C……这些成分都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那么何为胶原蛋白呢? 胶原蛋白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无支链的纤维性蛋白质。作为一种生物高分子物质,胶原蛋白也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而构成它的胶原蛋白分子呈三螺旋结构,长且坚韧、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胶原蛋白具有支撑、连接、保水、保护细胞的作用,同时还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代谢、运动等,对美容有很大的作用。 它可以补充皮肤各层所需的营养,也可以让皮肤保持水分、弹性,减少皱纹,增强皮肤中胶原活性,有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美容、祛皱、养发等功效。 胶原蛋白是我们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皮肤中占70%以上、真皮中占80%以上。胶原蛋白是真皮层强有力的后盾,没了它,真皮层结构便会坍塌。当宝贵的胶原蛋白逐渐流失,胶原纤维恢复能力便会逐渐减弱,一旦肌肤受到拉扯,纤维网就会变形或断裂而无法复恢原状了。
胶原蛋白是主要由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组成的、螺旋链状的结构蛋白。题主所说的产品成分里并没有胶原蛋白,其主要有效成分是VC和硅。VC由于可以抗氧化,减少胶原蛋白的破坏,同时是胶原蛋白合成中必须用到的营养物质(帮助脯氨酸变成羟脯氨酸),故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硅这种东西很神奇,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且有研究显示内服硅可以提升皮肤胶原蛋白含量,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我的公众号:冰寒护肤 欢迎关注,随时更新你的护肤知识库。
30,330,452
54
20
如果哪吒生活在现代会怎么样?
吃自助火锅可能会被收三个人的钱
说的还是不准确,应该是 是地方军区司令的儿子砍杀东南亚的太子 不料这个军二代大哥在国务院 二哥是米帝高管 师傅更是米帝司令 国主也只能认栽 哈哈
30,330,452
142
92
如果哪吒生活在现代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其实是历久弥新的,提出这个问题的时间是2015年,可以说是非常寸。那个时候既没有魔童降世,也没有哪吒重生,甚至还没有非人哉。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把《魔童降世》《哪吒重生》《非人哉》都全部摆进去。 而问题描述里说的“官二代 到处闹事”不就是说的那个成为魔童的哪吒吗? 虽然哪吒这一人物形象出现在很多作品中,但其实他是将哪吒放到一个符合当时当地的语境下去讲述的,没有脱离原始神话文本的故事。面具人对李云祥说:你不是哪吒,你不够哪吒。 可是如果这个新文本没有新意,那读者为什么不回去看旧文本呢? 如果这个新文本有新意,就更加需要注意逻辑是否断裂,尤其是对于神话故事的复写。 重写神话故事是互文性的功能之一,或者说互文性的目的就是要将典故中的神话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进行展开。 神话故事的复写有两种大的类型,一种是借用这个设定重讲故事,另一种是借用这个结构重讲故事。 前者就是《魔童降世》,在这部电影下的哪吒和原故事结构没有逻辑关系,他们用看起来相似的模样,完成了对于神话故事的二次复写,一段神话故事的开始,往往就是一段模糊不清的记忆——于是哪吒的精神而不是哪吒的故事成为了继承者。 借用的设定可能会保有一些残存的元素,这些元素会选择高辨识度的特质来展开,他们在现代生活的故事是全新的,与旧故事没有关系,但是借用了旧故事中的设定,这种设定更加接近于物语消费。比如《非人哉》里的哪吒,个子长不高、是藕、非常喜欢龙,这些设定和其他神仙妖怪的设定进行碰撞,结合形成现代社会下的喜剧故事。 后者当然就是哪吒重生。 上文已经说过了,哪吒重生在叙事结构上没有更多的新意,他的重点着陆到了世界观和视觉奇观上, 于是哪吒的故事而不是哪吒的精神成为了重点。 李云祥为什么如此嫉恶如仇?为什么不肯接受东海龙王敖广的低三下气的道歉?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敖广这么做是装装样子,但是也正如他的哥哥李金祥所说,有这么多钱完全可以为喀莎打造一条全新的好腿,并且让她的下半生过得更好。 最后,李云祥还是为喀莎打造了一条机械腿,不知道钱从哪里来,可能是面具人给的吧,毕竟面具人也收了(敖广)不少钱。 影像作品是对现实世界的平面化复写,不仅要复写视觉,还需要复写叙事与精神。哪吒神话珠玉在前,利用已有的神话语境,降低了观众的理解难度,可是却在观众期待上生成的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就是如果拍得一样,过于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那么为什么不去看原片?如果拍得不一样,过于跳脱观众的期待视野,观众会有“被欺骗感”:我是冲着XXX来的,怎么和我想象中的XXX不一样? 解决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过往文本未被完善的细节或遗忘的部分进行补完: 上美的电影《哪吒闹海》就是对此进行的完善,还有一部央视出品的动画电视剧《哪吒传奇》也是如此。 二是通过结果-重构的方式进行,在不同的视觉风格下讲相似的故事。 我们可以认为是对“影像的拼贴挪用、类型嫁接、风格杂糅、戏仿经典”。《哪吒重生》就是这样。 这部作品更像是第二三类的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类型嫁接与风格杂糅并不是放弃宏大叙事,而是想要换个视角讲述宏大叙事,它与第四类“戏仿经典”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第三种当然就是戏仿经典了。 我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方式,看这部作品里有没有吐槽役(突っ込み)角色,或吐槽型话语。 一个简单的判断题,下面三部讲述哪吒的作品里,哪个是类型嫁接与风格杂糅,哪个是戏仿经典? A《十万个冷笑话·哪吒篇》 B《封神榜传奇·哪吒篇》 C动画电影《我是哪吒》 如果看过《我是哪吒》的朋友们会陷入迷惑,说是类型嫁接与风格杂糅吧,不太像;说是戏仿经典吧,虽然里面确实有看似吐槽的话,但也似乎不能这么归类。 是的,C并不属于上述中的任何一种,而是将复杂的神话故事在教化层面进行简化,以低龄化的转向进行改写的童话动画。 或有很多同仁们抱有疑惑,为什么我们更擅长于炒冷饭而更不擅长生成原创性的系统性的宇宙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利用神话语境降低理解门槛,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私人IP的建立并未完全成型。美国的超级英雄系列与复仇者联盟系列,都掌握在漫威和DC的手中,经过长达将近一百年的超级英雄神话漫画语境的塑造,终于养成了私人IP系列并有了完整的叙事结构。 敖丙不是说了吗:这只是是一个泥塑木雕的假哪吒。 现在你问我,如果哪吒生活在现代会怎样呢? 《我们的冬奥》也尝试过解答这个问题,于是在电影里出现了两个哪吒。
转一条马亲王11年写的微博。 他是官二代,父亲是军中大佬,兄长在西方企业工作,他的大学导师全国知名。天之骄子造就了他跋扈的性格,一次他在洗浴城与人争吵,先后杀死保安与闻讯赶来的老板儿子,还把想起诉的老板拦在法院门口毒打,社会舆论大哗,迫于压力他被判处死刑,可没过多久却又堂而皇之地出现。他是哪吒。 有朋友异议说你这段子编的不准确,明明龙宫行凶在先哪吒见义勇为。其实西游说这太子三朝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封神说:我乃陈塘关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亲镇守此间,乃一镇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与他无干,他来骂我,我打死了他,也无妨—先报了背景再认事且无悔意,太现实了
30,345,902
1,491
183
各位的 EDC(日常携带)都有些什么?
占 ………………………………………… 日常携带 1.手枪一把 2.弹匣2个,子弹15发 3.收缩警棍一个 4.催泪喷雾一个 5.狼眼手电一只 6.急救包一个 7.手铐一副 8.对讲机一个 统称八大件 …………………………………………
设计狗的日常 以上忘了把我iPhone7黑色32G放上去 下面我们一件件来 Herschel 男式 HARRISON 双肩背包 10325 之前我一直用单肩包(白金汉相机包),最近电脑啥的多了起来,单肩很吃力,找好好久(真的是好久,上知乎刷,去实体店逛,上尾巴等等地方浏览),退了四款包(都是到手后对材质、颜色等不满意),最后这款,觉得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包 这款包的用料比较厚实,电脑隔层保护性比较不错,里面的分隔空间足够我放题图的所有东西,外观也足够简洁大气。可商务可休闲,搭起来并没有突兀之处。加个内胆包,又可以当相机包出行,友情推荐一直在找包的朋友。 iPhone7 哑光黑 32G 这个不用多说了,7 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我入手的时候(4000RMB,香港人肉带回),加上我一个月总要不小心掉几次地,没敢买8。 32G 我日常使用是完全没问题的,到现在都还余 14G,主要是我有开通iCould 50G空间。 我买的这个批次好像没碰见掉漆问题(一个月已经摔了三次,几处有点轻微凹陷,但没一处有掉漆的迹象) 金士顿读卡器 这款读卡器买来好几年,3.0的速度足够日常使用,一般来用导照片。皮实,不贵,不难看,支持TF 卡跟SD卡。 东芝黑甲虫 2TB 硬盘 工作资料都装里面,买不起 SSD 的,这个又够用,所以没啥挑的了。用了几年没啥问题,但重要数据最好定时备份,机械硬盘这东西很不靠谱,说挂就挂。 东芝(TOSHIBA)Osumi EX2 U盘 64GB 金色 有时候要拷一些东西给同事,就用这玩意。读写够快,体积也不大,质量过硬。这个容量好像只有金色,没得选。 罗技 mx master 很好用的一款设计办公鼠标,每天 8 小时的话基本一星期才充一次电(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配合官方软件还能自定义很多按键,在很多时候都挺方便,提高效率。配合机械键盘,办公简直是享受。生产工具我一向支持用比较好的东西,有的钱不能省。 现在已经出2代了,但我觉得性价比不如1代,多出来的那些性能对办公来讲意义不大。 macbook pro 2015 公司配发的工作电脑,我们办公分一楼跟四楼,一般在一楼的时候就用这部,有时候出差也是它。挺好用,就是有点重。但是没办法,性能跟体积肯定是成正比的,苹果这方面做得算非常不错的了。 没装双系统,因为原系统已经能满足我所有要求。 士力架 & 曼秀雷墩润唇膏 下午经常会觉得饿,手抖得慌,影响工作,所以常备一条士力架增加热量,白色包装的没那么腻。 又因为士力架太热气,加上冬天干燥,所以老婆给买了支润唇,用了一年感觉还余好多,估计能用三年。 14 年日本亚马逊海淘钱包(不知名) 这个钱包是我刚学会海淘的时候试着拍的,300 来元直邮到手。用了几年,没觉得哪里不妥,因为现在除了拿证件极少掏出来,都是网络支付的时代了,相信很多尾巴跟我有同感。 我记得 15 年的时候,佛山小部分餐饮行业开始支持支付宝付款,当时还需要扫二维码,完了还要给收银员看两眼,现在已经全部普及了,也不用举手机给收银员确认了。 任天堂 switch 3 月份日本发售的时候,第二天在官网花 3200 入手(主机+游戏+转运+关税),主要是受《荒野之息》宣传片的影响,感觉这就是自己一直想玩的游戏。 LAMY2000 钢笔 & LEUCHTTURM1917 笔记本 LAMY2000 心水很久,之前都是用狩猎者,15年的时候狠下心升级。我这支是 EF 尖,下水流畅,书写顺滑,但不太好出峰(主要是我字写得太臭),不出意外应该是能陪我一辈子的钢笔。 笔记本是 14 年买的,每天写一页工作笔记,写了三年才用了 3/5。感觉不太适合书写中文,每行的间隔有点小。 威高(VSGO)镜头纸 之前一直用镜头笔的,这次买了 16-35 送了两盒镜头纸,就先用着,感觉还不错,湿的,擦一会就干了,机身、镜头都能用它用擦。因为我 50L 一回来就上 UV,我感觉比镜头笔好用(镜头笔我买了凹进去的那种) 佳能 6D2 + 50 1.2L 这个组合主要考虑拍小朋友用,所以老婆 怀孕7 个月的时候刚好 6D2 发售,觉得还不错就入手了。当时,这个价位我没其他选择。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对参数也不是特别敏感,这台机器已经达到我的要求。平时使用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不是专业搞摄影。WIFI 传图触摸对焦啥的,在聚会的时候也很好用,很受同事朋友欢迎。 之所以入手50L是因为F1.2的超大光圈,很适合我种键盘侠,很容易就把杂乱的背景虚掉了,成像氛围不错,对于不懂摄影的人来讲图个简单省事。并且 50L 的体积跟 35L 等比起来实在是小好多,日常挂机还算协调。 有了小朋友后出去瞎拍的时间就少了,下面是一些随手拍的解毒片。 以上,便是我的EDC,当然,有时候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带上。
30,387,584
896
21
男生需要的基本款配饰有哪些?
KJP手链 美式复古风 也适合喜欢工装风的 有皮革和棉麻航海绳不同的材质选择,浅色系棉麻绳不耐脏,越洗越旧不会影响复古感,皮革款相对比较硬汉风格,夏天容易流汗也不会紧贴着手腕。 小狮子手链 适合学生党均价100左右的鞋带手链 黑金的基础款耐脏又百搭 还有绳结系列的这些 贴心出了女生的迷你款 可以和对象戴情侣款呀 如果不是特别特别细的手腕还是戴正常款 稍微宽松点也挺好看的 马登工装的胸针 款式特别又百搭,性价比也很高,走过路过不可错过!!! 很多男生喜欢美式复古风,但是这类衣服大多色彩单一。如果配上带有独特图案的胸针,瞬间就会很出彩。男生衣柜里也很少有过于繁杂花纹的衣服,胸针可以增加点小小的图案,即使审美疲劳也可以随时随地取下,放在书包上或者帆布背包上。 手表瑞典的TRIWA 成立了十年的新品牌这款上班族戴也是超赞的 简洁中性的Falken系列 学生党喜欢偏运动型的 那还是卡西欧G-SHOCK好了 虽然也是爆款 不过黑金系列太好看了吧 briston手表 玳瑁纹表盘有种通透感,形成了弧面方形的保护框,柔中带刚也不会显得表盘很大。不喜欢帆布表带的还有皮质表带,不喜欢金圈表盘的还有银圈表盘,不喜欢黑色表盘还有白色表盘,你想要的都有。 COMEBACK邮差包其实男生除了书包还可以背这种斜挎邮差包,平时短途旅途背这样一个包,行李都可以放下了。或者和好友出去玩,要带点随身物品背书包又感觉太呆板,手提包又太商务,就可以选择这样比较简单又能装的包。就算以后闲置也可以拿来当电脑包,物尽其用怎么算都不亏哦。 还有最最重要的袜子!!!夏天防蚊 冬天防冻的中筒潮袜看到长裤永远只能穿成九分裤的长腿选手冬天路上倔强男孩们强行挽起裤脚冻得通红的脚踝 穿双好看的袜子保暖养生又潮流多好啊HUF的麻叶袜 不知道为什么 最近超迷Champion的所有 还有很多潮牌的袜子 比如Stussy thrasher还有花袜子 瑞典的Happy Socks 日本的TABIO 条纹袜 当然这种袜子鞋如果能驾驭也是可以的这双五千的Vetements也是很迷...还是去买几双袜子吧ಠ_ಠ 嗯.......暂时只想到这么多 强答一波哈哈哈哈哈哈 原回答已修改 以上都是比较偏学生党的配饰想要更加商务正装的配饰 可以看看智族GQ 不错的男生时尚生活杂志 高中的时候朋友订了一年的 女生也超爱看然后就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 喜欢的可以参考 不喜欢的毕竟也没强求 就别叨叨说各种low最后再补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配饰 这应该比较工科男哈哈哈哈哈可以撬啤酒瓶盖
夏天到了,女孩子们都在购买各种小裙子,咱们男生可不能落下,虽然咱的衣服款式都差不多,但可以从配饰入手啊~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配饰就能给你的整体增色不少! 1、太阳镜 墨镜(太阳镜)之于男人就好像口红之于女人。墨镜选的好,不仅能够防晒、遮挡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还能修饰脸型、眼型等问题,让你变得更加有型、更潮流。LV Waimea的这款墨镜是经典款,镜腿厚实、镜面轮廓大,适用于各种脸型,非常百搭。镜面带有经典的Monogram 图案以及银色五金饰钉,看起来非常帅气,适合凹造型。它的自重也很轻,带上之后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你是喜欢更有特色一点的墨镜,可以看看LV 的ESCAPE SQUARE 太阳眼镜,这款的墨镜的材质采用的是醋酸纤维,质感很棒。其整体框架的线条也是颇富现代感,看起来特别的时尚、大方。此外,因为这款墨镜的镜腿以及镜框都比较宽厚,所以它可以很好的修饰脸型,非常百搭 2、TAMBOUR STREET DIVER 腕表 手表对于男生的重要性应该不需要我多说了吧,我就直接推荐了--LV TAMBOUR STREET DIVER腕表。这款表不同于传统的潜水腕表,它不仅拥有鲜明的现代都市风格,还拥有非常卓越的水下性能,不管是日常佩戴还是特殊场合使用都很棒~而且,它还是杨洋同款!带上它说不定能拥有杨洋同款帅气。 3、饰品 饰品是男女都可以佩戴的,只要带得好,就能够大幅度提升你的时尚度~LV 的Chain Links项链就很不错,银色的金属链条上错落有致的镂刻着经典Monogram 图案,有一种古巴风格的感觉。 再配一个LV INSTINCT戒指套装,那嘻哈帅气风不就被拿捏的死死的~~LV INSTINCT这个戒指套装的两枚戒指是由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细节之处的设计也不相同,譬如一枚戒指上有凸起的 LV 首字母、另一枚刻有经典的 House 图案,对比鲜明,带在一起不仅层次感十足,还非常显气质,高级感直接拉满! LV INSTINCT戒指套装搭配同系列的项链也很棒,不会局限于某一种风格,适用于各种衣服、各种场合~ 4、腰带 皮带应该算是男人的第二张脸,是男人身份、品位的象征,穿戴合适的可以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不合适的就会...所以选择一条好的腰带真的很重要。LV的这款INITIALES 40MM 双面腰带是由Monogram帆布与小牛皮制成的,不仅看上去特别的有质感,还很结实耐用。再加上暗色钌金的LV INITIALES搭扣和黑灰色的设计,整体显得十分沉稳大气。不管是正装还是休闲装它都可以搭配奥,绝对不会有闲置的可能~ 如果不喜欢这个颜色,可以看看INITIALES系列的其他款。譬如这款是经典的双面设计,用柔软的小牛皮和经典Monogram帆布相互碰撞,再以抛光的金属LV字母勾勒外框,营造出了一种低调内敛的氛围感~比较适合温文尔雅、喜欢安静的社恐绅士~ 这款的颜色就比较跳脱了,但是很百搭,比较适合年轻一些的人佩戴~正装、休闲皆可,但最好衣服的颜色要稳重些,毕竟一个点亮眼那叫时尚,多个点亮眼就……各位自行脑补吧~ 总而言之,一点点配饰的改变就能让你整个人的状态大有不同,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目前的形象有所不满,不妨先从配饰入手~除了以上推荐的这几个,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譬如手链、腰带、项链等等……大家可以去LV的官网看看,它家最近上新了很多设计感超强的饰品,每一款都很好搭~
30,406,114
10,000
100
为什么日餐在国际上的地位比中餐高?
我觉得,外国人很多不喜欢中国菜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清楚中国菜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西餐更有点像所见即所得系统,很多菜品保持了食材原有形态,或者规整形态,就像1+1+1=3。中餐更像是编码系统,过于不走寻常路,你不知道1+1+1=什么。中餐中食材形态大相径庭,西餐鱼肉就是一块鱼加上配料,中餐鱼肉可能是鱼糜、鱼饺、鱼丸。寿司为什么全世界都敢接受,因为一目了然啊!人人都知道寿司=紫菜+米+鱼+调料。中餐因其复杂性,就很难解释清楚,就有人保持一份疑虑。 所以海外中餐为什么能成功?虽然不伦不类,但是美式中餐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公式化。炒饭是吧?就是米饭+蔬菜+鸡或虾肉,糖醋鸡类=鸡肉+坚果+酸甜酱。而据我观察,凡是容易被接受的中餐,基本都是很容易公式化的,糖醋丸子=猪肉馅+一种酸甜酱,火锅=水+直观蔬菜和肉,麻婆豆腐=豆腐+辣椒,宫保鸡丁=鸡肉+黄瓜+胡萝卜+花生+一种酸甜酱。到了饺子=面+肉馅+肉馅里不知道什么东西,就开始有初级接受难度了。 为什么北京烤鸭老外都接受,因为在外国人概念里,烤鸭=鸭肉+果木烤,甚至当面“片”给你,直观!上海小笼包为什么稍微差点?因为小笼包=面+肉(不知道混了什么)+汤汁(又不知道混了什么)。 比如以前我炖一锅红烧肉,好多外国人就只敢试一点。我把肉捞出来沥干,摆在一片生菜上面,切成片,黄豆放旁边,他们就觉得好棒棒。就是公式化了,红烧肉=猪肉+某种甜酸酱+蔬菜+豆类。有人说,那这不就不像中餐了吗?其实自古以来中餐就是讲究『色香味』俱全,只是过去一百年平民经历困苦和饥饿太久了,不怎么追求『色』,只追求『香』了。 不信你看看《食珍录》《随园食单》里,有多少佳肴是一锅乱炖形式的? 做法可以复杂,呈现需要直观。 所以要让中餐被接受,我觉得有两条: — 把中餐公式化,保持食材原样,烹饪方法拆解,简化汤水,简化调料。(短期效应,牺牲正宗性) — 有强大的文化输出,复杂的做法给外国人解释妥妥贴贴,像高端法餐那样。需要大量的工作,包括中餐做法要潜移默化出现在电影、电视、互联网、各大媒体平台中。(长期效应) 毕竟,亚文化、猎奇、异域文化,大家都喜欢一点神秘的。但是吃到嘴里的东西,谁都不敢连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往嘴里放。不是吗? =================================== 个人公众号:博说(liuyuanwaiboshuo)
悉尼流行的日餐主要有这么几大类:寿司,拉面,便当/套餐,这几个算是日餐“家常菜”。另外还有各种日式烧烤,居酒屋等。 寿司店随处可见,不一定是日本人开的,大都是有品牌的加盟店,比如sushi hub. 老板可能是华人或者韩国人。做好的寿司摆在柜台前,看上去十分养眼。 价格也容易接受,明码标价,无需菜单,指着想吃的点。对于顾客点餐几乎0门槛,生意很好,亚洲人和白人都喜欢。当然对于像我这样食量大的男顾客来说,真想吃饱还是不便宜。 拉面店近几年也是越来越多。像Yasaka, Gumshara,主打豚骨拉面,汤汁浓厚。菜单的选择也是单一模式化,几款主打的豚骨、酱油、味增汤底,配上猪肉、排骨,可加鸡蛋,小菜等。价格不便宜,是普通快餐的2倍左右,不像在日本当地是平价家常菜,在澳洲反而高端化了。顾客以亚洲人为主。菜单上通常都会配图。反正都是汤面,实在不懂就看着图点菜。味道都很不错,就是太贵不能常吃。 不像东京的松屋、吉野家主打牛肉饭,悉尼的日式套餐店通常是卖炸鸡排饭、炸猪排饭、照烧鸡肉饭、鳗鱼饭等,配上小菜和味增汤,并且针对西方口味做出了不少改良,会配上生菜和沙拉等。菜单简单易点,基本上就五六种套餐,卖相精致,价格小贵。 中餐在悉尼的流行程度我感觉不输日餐。老外接受度最高的包括南洋菜(新马为主),港式饮茶(早茶),上海小笼包(鼎泰丰)等。另外一些较为特色的中餐也相当火爆,但是客人还是以华人自身为主,比如粤式海鲜酒楼、粤式烧腊、川菜/火锅、台式牛肉面/套餐、麻辣烫/酸辣粉/螺蛳粉、东北饺子、西北大盘鸡/泡馍等。 在悉尼,排名第一的中餐我目测是南洋菜。主打南洋菜的快餐店遍地开,另外也有不少中高端的品牌餐厅比如Mamak,̣ Papa Rich。菜单通常也是简洁配图,入门款有椰浆饭、海南鸡饭、炒饭、炒面、炒粿条、喇沙。进阶版有飞饼、沙爹、通菜,肉骨茶等。白人通常会点炒饭、炒面、鸡饭这类经典款的。味道是东南亚的椰辣风味,价格亲民分量足,是中低端快餐市场霸主之一。 新马国菜椰浆饭(Nasi Lemak),卖相有些杂乱,看上去不如日餐精致,但是味道远甩日餐几条街。 新马国菜2,马来风光 (Kang Kong),辣空心菜。看上去很家常,我第一次吃完就沦陷了,成为了忠实的回头客。 港式饮茶(早茶)也深受白人喜欢,经常看到纯西方面孔的一家人毫无困难地从餐车里点出一笼笼虾饺、烧卖、叉烧包,熟练地用筷子夹着吃。各式甜品和油炸小吃也是他们的最爱。当然像凤爪肠粉牛百叶这类的他们一般敬而远之。其实我个人感觉在饮茶餐厅里点东西门槛还蛮高的,纯新手如果没有老食客帮忙,真是两眼一摸黑。在白人中如此流行的原因,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可能是因为适合家庭,菜品多且口味清淡,大人小孩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点心。 上海菜主打中高端市场,主打改良过的西式中餐。通常是连锁品牌,中华传统风格装修,精致的西式菜单,加上卖相极佳的菜品。有的店里会把部分厨房设置在店门口的玻璃柜台后面,客人可以边吃边看后厨师傅扯面捏包子。外国顾客比例很高。价格不菲,但是品质和味道值这个价。 日餐给人的普遍影响比中餐高端。其实主要因为日餐在海外几乎打不进低端市场,无力与中餐泰国菜汉堡炸鸡等平价快餐竞争,只能被迫走中高端路线。东京街头随处可见六七百日元吃到饱的松屋,在海外反倒流行不起来。而中餐则占据了各个生态位,大到海鲜酒楼,小到街头外卖馆,尤其在低端快餐市场更是秒杀日餐。与主打蜜糖鸡宫保鸡丁黑椒牛肉的街头无名快餐店相比,装潢精致的回旋寿司连锁店自然显得高大上。但是和同是中高端的上海菜、港式海鲜相比,日餐只能算是“小吃”,地位并不高。
30,406,114
1,154
211
为什么日餐在国际上的地位比中餐高?
先说结论,中餐地位已经很高了,但是日餐厉害在于,寿司太牛逼了 因为“外国”,“国际”实际都是很大的概念,我想题主想问的是为什么日餐在那些“主流”或者“掌握话语权”的国家中地位那么高。所以我们也主要考虑美国、欧洲这些“外国”。 为了体现寿司有多牛逼,我用Google trend比较了“寿司”,“中餐”自2004年以来的“流行度”,并加入“汉堡”作为参考,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寿司不仅以微弱优势干翻了老外们热爱的洋食代表大汉堡子,也干翻了“中餐”这一宽泛的概念。为了更进一步进行比较,我又查询了中餐的两道“菜品”(dish)——麻婆豆腐和“点心”。相较于寿司这道“菜品”近年来80+的“流行度”,“点心”的流行度一直维持在6左右,而麻婆豆腐是2。 我一直主观地认为寿司与左派以及其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所相关,而依据世界各地上述三种食物类型的流行度,与我的主观印象有所吻合。 从上图可以看出,寿司在我们印象中偏“左”的国家非常流行,比如北欧四国和加拿大。而中餐所流行的国家虽然不多,但是包括现在世界的二强——中美,还有之前日不落的英国。 同样的,在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左派精英喜爱寿司,而传统的华尔街之狼们更喜欢中餐。至于传统的中部各州,还是喜欢大汉堡子。 通过上面一桶没头没脑的分析,我发现一个简单地结论。那就是哪中国人多,哪里中餐就多。中国移民首要去的就是这些英语国家,而这些英语国家的中餐也展示了不错的“流行度”。可通过和寿司相比,比较可能的解释就是,中餐在国外的流行还是基于同胞移民海外的“中国胃”,是基于一个庞大的移民群体的基础上的。或者说白了,中餐很大一部分还是要靠海外侨胞,而寿司已经独立成长。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很多老外中午可以去外面吃,而晚上不会没事就在外面吃。 所以窃以为,要说什么风格的料理流不流行,要看看午餐的表现。 关于老外午餐的选择,我在另一篇答案里提到了类似的情况: 中餐在外国到底是否真如传说中那么受欢迎? - 魔鬼筋肉人的回答 - 知乎 由于老外中午很少有打盹(siesta)的习惯,所以中午吃的东西也往往不太“厚重”。而且老外肠胃都壮硕,偏爱冷食。比如三明治,比如吃草,还有就喝点酸奶吃两片饼干的。而寿司本身非常符合这些条件,还酸甜口味,还为了老外们改良的上面涂了好多酱,还一口一个,所以很容易就被老外们接受了。 日餐恐怖的在于,除了寿司,其他食品在午餐也是非常恐怖的存在,相较于中餐: 到了晚上,我感觉老外们不会没事在外面吃饭。什么是没事在外面吃饭呢,就是你吃饭只是为了吃饭。而老外们如果在外面吃晚饭,往往是“有事儿”。意思就是说你吃饭时为了谈事儿、谈恋爱、公司聚会、朋友鬼混等等,你为了这顿饭要捯饬捯饬自己。 在这种场合,往往会感觉中餐“差点档次”。诚然日餐常常标榜自己多么高级多么考究餐厅档次多高,也确实有一些中餐厅做到了档次,格局很高。但我觉得晚餐并不是中餐和日餐走出去的主要战场,老百姓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午餐才是。而就像许多其他事情一样,我也觉得不论中餐日餐,只要往高端做,都会趋同和融合。 本文的一点贡献在于: 日后的研究方向:
这个其实不是问题。。。因为据我观察在美国一大半以上的日本餐馆都是中国人开的。
30,427,510
109
19
大家是如何适应日本大学院(特别是研究室)生活的呢?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研究室生活,时隔数年,恍若昨日。 我的教授是一个中国迷,革命分子,日本共产党员,毛主席忠诚的学生和卫士。。 他父母是旧满洲国人,抗战结束后遗留在中国,一直呆到1955年才被送回日本,同年生了我教授。。 他父母喜欢毛泽东,老说那时候是个人人平等,每个人都积极向上的时代。我教授言传身教,天生就对中国有好感。 收我作京大研究生的时候,我在国内,日语也就N2。花一个礼拜看了他的理论书,写了篇狗屁不通的长篇大论发过去,他看我一心向善。。就直接收我了。 之后在生活各方面,也给了我很多帮助。 所以首先,理想的教授应该要喜欢中国,最好去过中国,对中国人至少不反感。 最好收过能作为榜样的中国前辈。如果前辈不靠谱,那即使多喜欢中国,也会扣印象分。 身边有例子是,教授为了拿到研究经费而收了中国研究生,结果院考时出尔反尔说院生已满,再等一年。。 还有入了院生后,百般刁难,不让毕业的极品。所以一个尊重中国人的教授是前提。 经过诸多波折考上院生后,分配了研究室。不过我因为住的离学校超近,就在学校里的一个寮,所以从来不去研究室,研究桌早就成了别人的仓库和お土産库。 我们教授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以研究结果来考核这个人的研究态度。 研究结果让老师信任你了,前辈们,助教们自然也不得不信任你。 老师不信任你,别人想跟你好,也好不了。 我当时也是紧密围绕在教授课题中心,对于研究过程,做到報連相(報告、連絡、相談)。 教授很忙,没空管那么多学生,但是又要对学生负责,所以很两难的。 主动报告商量后,教授就知道了我的研究程度,可以给予指导。 更重要的是,让教授知道我是个有问题会讲出来的人,而不是闷炮要自己去盯,自然就放心不少。 让教授信任,放心是最基本要做的。让教授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比研究结果还重要。 不是要刻意去讨好教授,而是要告诉他你收的是这样一个人。 当然,适度的讨好,也是必要的。 逢年过节送点教授喜欢的礼物。认识的女生会自制蛋糕点心给教授,让见不着妻子的教授感受到了中国女学生的贤惠温柔。。 回国时买点土产,给研究室的大伙发发。忘年会,饮会什么多留意教授的盘子有没有空,酒有没有喝完。礼仪要入乡随俗,要日本人化。。 总之,研究室是一个紧密围绕在以教授为核心的利益团体。说直白的,那些个前辈大咖,要搞研究要当老师,要拿奖学金,要出名,都巴望着教授的恩泽。 教授很难做到雨露均沾,所以有勾心斗角,有攀比抢话也是比较正常的。 虽然每个研究室文化都不一样,但是这个利益本身是共同不变的。 把研究室当作个小社会,重视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尽量融入日本人文化,也是留学的一笔财富。 教授是一个把你从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考上院生前),带到一个稳定充满希望的路上的引路人。就从这一点,就应该特别感谢教授。怀着感恩之心成为一个让教授信任放心,甚至需要的留学生,多牛逼~ 以上是我的一些研究室心得,仅供参考。
作为某旧帝大文科大学院毕业生,按自己学院情况和的朋友文科学院的情况来看, 我只能说大多数都是放养型。 放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教授不想管你,而是个人感觉文科生的性质,和留学生最后的出路决定的。 工科和理科我不太了解。个人认为是因为大家都在帮教授做课题,都要用实验室做实验的原因,所以教授肯定要负责好每一个人。毕竟有些作为RA(研究助手)是有钱的。 但文科生感觉多以看书看文献为主,你一周大多数在看文献然后整理,然后定期汇报给教授,或者在ゼミ上发表。一般的教授就只要求出席每周的ゼミ,完成好一学期1-3次的发表。有些教授觉得开ゼミ的话每个人个课题差别太大,开ゼミ听的人估计也不知道另一个讲什么,所以也会存在不开ゼミ,只接受个人指导的情况。也就是你主动去办公室找老师,叫他对你研究作出指导。 2.留学生的出路: 文科留学生几乎90%都是读完大学院就工作。教授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也就是读博的人。教授在百忙当中,要对你进行日常的指导是不现实的,毕竟这样回报也不大。特别是留学生来大多数就为了拿个硕士镀个金,而日本人读大学院大多数都是研究道路。所以教授把精力放在读博的人身上,忽略读完硕士就毕业的学生也是很正常的。 教授性格: 我相信大多数教授都是正常人。指导的时候给点意见,有空就闲聊一下。飲み会也像朋友一样跟大家聊天。爱喝酒的教授你就跟他多喝几杯。 题主在读理论经济学的朋友大概是遇到性格不好的教授吧,但相信大多数并不是这样的。 一般遇到这样的教授,我个人建议是,不读博的话一周就忍一次而已。只要顺利毕业就行。 关于研究室日本人氛围: 我觉得大部分日本人都是很喜欢跟你说话的。当然假如你日语不好交流困难,双方想分享有趣事情时候也会发生障碍。日本人英语也不好,所以更没可能用英语去交流吧。一个研究室再多也就1-2个奇葩,其他正常的话,只要你主动搭话,渐渐关系就会好起来。 在日本久了其实个人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日本人冷漠内向之类的。而是感觉到他们和中国人其实区别不太大。而且少了很多礼尚往来等社交,反而觉得和他们相处来很轻松。
30,526,032
134
53
有什么适合日语初学者看的日剧吗?
白熊咖啡厅(动漫)。 无口音,语速慢,情节温馨治愈,几乎每集都有很多近音词冷笑话,挺适合学单词的owo。 重点是!这部剧简直良心,#声优不要钱系列#,连酱油角色都是名cv,给你节选一下不完全的声优列表你就懂了。反正这部剧我前前后后刷了五次。 另外我要提醒你!在学日语的话千万不要看交响情人梦电视剧版,你会被竹中直人大叔的奇怪口音带跑的! 角色配音
《孤独的美食家》 秉承着不吃饱怎么才能好好学习的原则,娘娘特地在美食剧中找到了一部适合学习日语的剧。 每当五郎走在半路突然天降神谕“饿了”,“下面该吃点什么好呢”,同学们,你们的日语学习课堂就开始了! 五郎的台词为什么适合日语初学者,娘娘总结了以下几点: 语速慢 相比《legal high》雅人叔的连珠炮,五郎吃饭时的内心独白,速度慢到绝对可以让你去练听力练习了。 这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经典台词,然而同样是短短的20秒时间里,五郎就说了下面三句话: 台词简单 太复杂的料理做法和原理,我们也看不懂啊,所以简单粗暴的“好吃”反倒是能一语击中观众的味蕾。 搞笑吐槽 教你如何正经而严肃地吐槽,五郎真的是一个隐形的段子手啊~ 30分钟的软广非但不枯燥,还妙趣横生,看着五郎青筋直爆,嘴角变成反括号,说什么也很想去日本尝一尝这些美食啊,所以赶紧学好日语吧。 总体评价 不好好吃饭的美食剧不是一套好的日语学习资料。
30,554,486
107
54
地铁安检有必要吗?
借用《是,首相》里的一段话 “我们的军队是干什么的?” “是为了让他们认为我们在保卫国家,博纳” “让苏联人吗?” “不,当然不,他们知道我们保护不了,是让英国人认为”
有必要。为很多无劳动技能的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避免他们因无业沦落为犯罪分子。 咱们就说北京吧,不知道北京有多少安检,三五千估计还是有了。好像他们的学历水平都是中专,缺乏足够的劳动技能和培训,不干这份工作他们能干啥? 制造业工人?他们不想干,另外他们也没能力胜任。 房产中介?习惯了板着脸,会对买房卖房租房的客户笑一笑吗? 继续深造?每年几百万高考大军,哪个学习能力不比他们强? 他们被先进安保技术取代也就是几年的事,如果今后几年还招聘的话,可能得算是算扶贫福利事业了。 PS,对他们没什么特殊感觉,只是陈述些疑虑。
30,555,807
135
38
写纪录片脚本(加画外音)结构应该是怎样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之前占了很长时间的坑没答,现在补上,相信题主已经不需要了吧(奸笑脸)。 好吧,知乎报复我了,因为发布时网络问题修改的所有东西都没了,重写一遍,灵感全无,报应啊。 整理心态重来。 题主要拍的这个作品其实是介于商业宣传片和纪录片之间的一种体裁,也就是既有一定的商业性,可以作为marketing的手段或素材,在本质和表现形式上又属于纪录片。 这种体裁我操作过……无数次!不瞒题主说,答主我一度是圈内最专攻这个方向的导演之一,我们一般把它叫行活。答主大概09年曾经在豆瓣上写了一个很火的帖子,讲行活的拍摄手法和一些内幕,可是找不到了,号也早就被封,想来也未必完全对题,就重新针对题主这个case讲讲心得吧,希望帮的上。 我就也不纠结于脚本与否了,从头开始说吧:一般来讲,这种拍摄都是【先散拍,后剪辑】的模式,也就是先跟着双机位瞎拍吧,然后再看着办。 1,第一步往往是拍摄(可以想到你的疑惑脸)也就是现场导演用新闻拍摄手法的景别和节奏去纪录整个论坛。 1.1,双机位建议一个肩扛一个上设备(摇臂、轨道和复杂的架子都可以)。用固定机位+移动设备的话会很闷(low)。 1.2,开场通常是全景,所以建议在开场前、坐满前、开始后和离场前拍四组大全景,必须要看着监视器!这四个镜头非常重要。 1.3,入场签名和合影这种花絮一度很流行,现在不知道,拍了没坏处。 1.4,你现场没有导播切像,而且我很担心你两个机器的光线等画风不一样,让能够剪到一起的镜头很少,俩机位很难做到完美配合,那么请多拍空镜头。 1.5,同样是配合带来的问题,两个机位可能同时拍出废镜头,而如果这时机录还有杂音,可能就需要放弃一整段素材,建议单独录音,有电源接个cool edit就行,不用太好。 1.6,有单独采访的话一定要做采访提纲,否则就是浪费带子。 2,然后才是写脚本。先要把拍摄素材看一遍,做笔记记好哪分钟有哪些内容,然后开写。两部曲简单粗暴有效,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们。 2.1,既然有解说,建议先写解说。 2.1.1,解说可以完整的勾勒出整个结构!写的时候段落就明确了。 同时要说一句:中国人一般不习惯《家园》或者《海洋》那种解说跟着镜头走的片子,冷不丁冒出一句解说,这不符合他们的认知习惯。别忘了你的作品是要有一定商业职能的。 2.1.2,解说的分量应该和同期声平衡,一般是350字每分钟(加上适当的空镜头)具体看你的安排或者配音,赵忠祥会慢一些,我本人和一些主流的配音会保持在这个范围之内。 2.2,然后策划你的镜头和内容。如果需要3D或者图型包装提前准备一下。NGC一般是会拉一条时间轴出来,然这个文档里操作,把镜头描述写进去。字幕组有更高明的手法,我离开这个圈子之后就没关注过了,只能对后辈们的神奇软件叹为观止了。 2.3,解说和其它内容里面稍微能够容纳一些承上启下的内容会使整体操作比较从容(放空镜头)。 2.4,整体的段落无论是三段论还是五段论,都建议是封闭结构,也就是首尾要是领起和总结,意味深长的隐喻、“他们就这样一直生活下去”(大概就是点点点)、“他们会活下去么?”(就是电影《破绽》这种)等这种艺术化很深的纪录片手法其实不太适合题主您。 2.5要是想用大牌配音的话写完之后别急着送去配音,先剪,大牌配音里唯一一个会补录的已经去世了。 3,剪辑和制作。 3.1,简单点吧,你肯定理解不了marketing部门是怎么想的,所以在镜头创意和结构不出现大妥协的情况下尽可能听他们的。当然官僚损毁艺术的价值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一件事。 3.2,和你的剪辑师配合好,弥合拍摄时出现的问题(再周全的计划也一定会出现问题)。 3.3,说下怎么判断就算剪辑成功哈,只要结构不乱,解说和同期声相映成趣,片子起承转合很明白,关键人物的点睛发言在该粗线的地方到位了,就算是成功了。 请注意,注意!题主您的片子的文件性是远远大于艺术性的,没人会去“欣赏”这种论坛,观众需要知道里面的信息,所以梳理这些信息非常关键。 总结一下:这种片子的大逻辑和纪录片是反的,因为你在事前根本不知道论坛的闪光点是什么,所有事情看起来像擦屁股,所以要注意过程风险控制。 以上,顺便纪念我年轻时从事的导演事业。
谢邀! 其实看到这个题目还是蛮有压力的,因为对具体情况不熟悉,也给不出很贴合实际的建议,故而只能泛泛而谈了。 题主提到的那些纪录片,在我们这个圈子里被称为“院线纪录片”,而目前在电视台播出的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其实严格意义上被称为“媒体纪录片”,也有搞院线纪录片的同仁称之为”伪纪录片“的,这个话题见仁见智。 对不起,我跑题的毛病久治不愈,又犯了…… 至于题主提到的这个活动的纪录片,让我们先谈谈结构吧! 一般意义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片子划分出几块内容,这样思路会比较清晰、也便于操作。 我个人一般比较喜欢”三段式“或者”四段式“的结构方法。 所谓”三段式“,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提出主题: 这一部分中,要开宗明义的提出全篇的主题,你想要表达什么、想要观众对什么感兴趣,基本上就都在这一部分中了。 以前做调查报道比较多的时候,第一部分就会将猛料和吸引眼球的新闻关注点在这一部分扔出来。 2、阐述主题: 这一部分,就要对前面提出的观点和主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如果说第一部分是”what“,那么这一部分就是”who“、”where“和"way"。 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有现象背后的分析、各种观点的交锋碰撞,各种有趣的故事,等等等等…… 3、升华主题: 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全篇的结尾,前面的该出现的现象也出现了,该分析的原因或者说有趣的、激烈的、吸引人的观点和故事也都讲的差不多了,这一部分就是要对前面的观点进行升华或者说延展。一般抒发感怀就在这一部分。 以上是比较简单的“三段式”专题片结构方法,简单但是好用,对于最基础的“把事情说清楚”的要求来说足够了,不过貌似现在央视很多年轻编导连顺顺当当讲一个故事的结构能力也欠奉…… 嗨,又跑题了…… 下面我们讲讲“四段式”。 其实就合写文章一样,做专题片也分个“起承转合”,没错,这四个字就是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讲事情的缘起,提出概念或者提出悬念,然后您所提到的那些个重量级嘉宾就要在这个桥段出场,并且告诉我们他们为何参与这个项目的原因了。 第二部分就是“承”: 在开始之后,故事会怎样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进展?各位大佬的体验如何?最初的兴奋和直观的感受是什么?都要在这一部分展开。 第三部分:“转” 这里的“转”,就是所谓转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话就成了宣传片。在整个体验过程中,会不会有一些意外?会不会有矛盾、会不会对参与者的三观造成影响?或者改变了哪些固有的看法?人生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这一部分其实是最精彩最需要导演功力的地方。 第四部分:合 天下大道,分久必合。经过几天的体验,各位的新鲜劲过后,人生中某些东西也随着这次素食之旅发生了转变。那么在结束的时候,他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形而上的感悟,这一部分主要是抒发感怀用的。 以上是我个人从业以来比较常用的两种结构方式,简单,但是直接实用。 至于解说词的写作。 鉴于您这部纪录片是跟随式拍摄,实际上是发生了什么你就写什么。 我个人的观点,这类片子,解说词是故事情节的延伸和补充。 有些在同期声素材里没有的内容,而你又想表达它,就可以为它写一段解说。 或者对观众体验不到的场景进行描述和说明。 解说和采访,互为倚靠、或者互相推进。解说提出的问题,用采访或者同期声来解答,然后再抛出进一步的问题,如此层层递进。 或者再建议你来个强势的。 事先设计好几个梗,让参与者按照你提供的方向走,这样可控性就大大增强。 这就是属于导演意识介入了,如果纯粹是为了纪录,那就最好不要这样搞。 才疏学浅,乱写了一堆,贻笑大方了!
30,637,810
218
75
CPA 考试难在哪里?
一:哪些人说难? 每次考试,看看考场,考场有一半座位是空着的。 每次考完,考友交流,有一半考友是没看完教材的,或未全面学习的。 每次考试,考友们交流,有一半未做完题的。 这一半,一半的。虽然数据不太准确,但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报名的不去考试,去考场的未准备好,准备好的未充分应对考试。总之,你懂的。 吐槽考试难人群分析:那么哪些人会吐槽呢:报名未参加考试的,到考场未做完题目的,考试未充分准备的, 吐槽考试难心理分析:吐槽考试难的人,由于出于惯性思维方式,都是找客观原因,没时间,工作忙,有其他事情,题目太难,题目太偏等等。 吐槽考试难吐槽意识分析:未找到失败的真正原因,不是不愿意找,是出于思维,惯性思考,有意识,潜意识逃避问题本质,所以“你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二:考试到底难在哪? 1.从借口出发,没时间?---是缺乏时间管理,还是未养成一贯的对时间的懒散态度?改变一个人对时间的观念和时间管理的态度和意识,这个你说难不难? 2.自我的管理角度。备考就是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从学习到考试的输出,如果进行这个任务的活动管理,建立起一套任务的管理计划,任务的管理效率,跟踪等你说难不难? 3.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效率点,一个人学习的效率点,有的人很难自己找到,那么你要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效率点这个事情难不难?
CPA考试之难,并不仅在于它涵盖的知识面范围太广,更是因为绝大多数考生,都还没有真的做好考试的准备。 1、复习不够专注。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之余挤时间备考,干扰因素多、学习效率低; 2、学习动力不足。除了那些对自我要求严苛的人以外,CPA考试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没有非得通过不可的理由; 3、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行业本身理解不足。多数考生不论是刚毕业、还是基层财务工作者、甚至做过几年审计的人,都还对注册会计师存在的意义、工作内容以及需要运用的知识和逻辑不甚了解。 所以,作为一个对本行业一脸懵逼相考生,面对这样一个通过不了也并不会怎样的考试,在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下,遭遇到海量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时,任谁都会在走出考场的时候感叹一句 “CPA考试也太TMD难了吧”。
30,642,722
57
29
如何理解博弈论对经济学的影响?
《史记》中记载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博弈——田忌赛马。田忌,这位公元前 300 多年时齐国的将军,接受了孙膑的建议,赢得了与齐威王的赛马比赛,也赢得了 2000 多年前的这场静态博弈。 第一个创立博弈论的是伟大的科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ouma)。人们常说这位聪明的匈牙利人「拥有世界上最好用的脑瓜」。冯·诺依曼 6 岁能心算 8 位数除法,8 岁学会微积分,17 岁发表第一篇数学论文,23 岁获得布达佩斯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冯·诺依曼不仅为人类发明了计算机,并且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1944 年,他和奥斯卡·摩根斯顿发表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博弈论的创立。 严格地说,博弈论并不是经济学的分支,更不是经济学家的发明,但是每个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求助于数学家建立的「博弈帝国」,来解决经济分析面临的种种困境。 在商业领域,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是永恒的。尽管我们在前面知道了竞争、市场、寡头这些描述市场结构的术语,然而在真实的问题研究中,更多的是讨价、还价、威胁、许诺、冲突这样充满「火药味」的语言,这些都成为博弈论的语言。 然而,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博弈论才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成为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其中更主要的努力源自另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约翰·纳什。 约翰·冯·诺依曼 2002 年,一部名为《美丽心灵》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风靡全球。该片讲述了美国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传奇一生。当观众被影片中表现的爱和美丽心灵所打动的时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那个孤独的老人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纳什出生于一个美国军人家庭,21 岁便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博士学位。据说当他报考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写的推荐信只有一句话:「他是一个天才。」 然而,天才纳什却遭遇了诸多不幸。他在 1950 年和 1951 年完成了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尽管这两篇论文日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但是这个伟大的发现当时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和爱因斯坦的冷遇。因为骨子里挑战权威、藐视权威的本性,纳什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但就在这时,纳什不幸患上了强迫性精神分裂症,此后精神错乱困扰了他很多年。 电影《美丽心灵》海报 于是,在普林斯顿校园里,常常有一个衣着怪异的「幽灵」喜欢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留下稀奇古怪的信息。这时,母校普林斯顿大学向他张开双臂,特意留出一个闲职让这位昔日的天才有个栖身之地。多年来,纳什的妻子艾利西亚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一直陪伴并照顾他。 最终,上帝眷顾了这个「怪人」。数十年后,奇迹出现了,纳什终于康复,他由「疯子」变回了「天才」。1994 年,瑞典皇家学会决定把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纳什,却只因为纳什将近半个世纪前写成的那篇只有短短 27 页的博士论文。当被问及得奖对他的生活有何影响时,纳什只说了一句:「我现在可以去咖啡馆了。」 晚年的纳什依然住在一所普通的房子里,艾利西亚依然照顾着他,而在普林斯顿大学,每天落日的余晖下仍然可见纳什散步的身影。纳什传奇的一生就如同一场人生博弈,半生疯狂的代价是赢得了暮年的声名。 纳什发表的关于博弈论的研究论文,为现代博弈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第一次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的存在,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他的研究也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 今天,几乎任何一本提到博弈论的书都会讲到「囚徒困境」,并且对此的描述也几乎相同。
亚当斯密说:市场有只手,但我看不见。 冯诺依曼说:我觉得这只手可能在博弈论里。 纳什说:我把这只手从博弈论理给捞出来了,从此大家都能看见了。 古诺说:这不就是我之前看到的那只手吗。
30,744,007
42
16
我想从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合适的创业团队或公司?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涵盖的领域实在太广,创业公司也是雨后春笋难以尽数,不如只聊聊“人形机器人”这个具体点的方向。 其实更通用的叫法是“仿人机器人”或者“类人机器人” (对应英文是humanoid robot),通常是指具有和人相似的肢体结构、运动方式、感知方式等的一类机器人,并且往往特指能用两条腿走路的双足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大体又可以分两个方向:小型的,教育和娱乐用途;大型的,科研和特种用途。前者的代表有aldebaran公司的NAO机器人,后者的代表有Honda公司的Asimo机器人和Boston Dynamics公司的Atlas机器人。就国内而言,研发大型类人机器人的商业公司目前应该是没有,创业团队应该也没有,只有科研机构在实验室里做;小型类人机器人有一些,但是几乎没有做出名气的公司,也没有像NAO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 类人机器人这种形态是影视作品里最常见的,但也是离现实最遥远的。 首先,因为要做这样的机器人,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都非常高。以目前整体成熟度最高的类人机器人Asimo为例,Honda从1986年开始研究至今,在这种几乎看不到任何短期收益的项目上,以理想主义的态度持续投入快三十年,才做出勉强接近正常人类行动能力的类人机器人。被Google收购并且在DARPA Robotics Challenge中一战成名的日本初创公司Schaft,其创始团队和技术实力也是来源于在类人机器人领域极富盛名的东京大学JSK机器人实验室。对于类人机器人而言,从电机、到双足和手臂运动控制、再到环境感知和复杂任务规划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极具挑战。哪怕是小型教育娱乐的类人机器人,要做好可靠的高性能的舵机、稳定的灵活的运动控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其次,即便勉强解决了各种技术问题,目前类人机器人具备的行动能力还远远谈不上具有实用价值,而高昂的成本更加让这个市场显得小众。做大型类人机器人,中规中矩可以直接买现成的牛逼点的电机,整个系统成本至少人民币百万数量级;想做出点突破的,像Schaft改电机或者Boston Dynamics搞液压,烧钱更加没边。即便在类人机器人界算是玩具级的NAO也是一万美元级别的“玩具”啊。这些昂贵的机器人,非常不耐摔,但是又非常容易摔倒。在那些实验室测试视频里,机器人永远都被安全绳索吊着,估计不小心摔一下,听见的都是真金白银倒进水里的声音吧。 总结一下,类人机器人的特点基本上是“难做”、“死贵”、“没用”。这样的事情还要坚持去做,只能说是情怀满满,如果竟然做出来了,那简直逼格爆表。希望国内赶紧出现这样有逼格有情怀的初创公司啊!
1. 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院长余凯辞职创业做深度学习芯片,公司名叫地平线,刚成立算极早期吧 2. 颐和园有一个叫格灵深瞳的视觉智能创业公司,虽然黑得很厉害,但是理念是极好的,若是坚守理念也是有前途的,不过它成立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去不能算早期员工了 3. Face++. 小有名气,人脸识别做得比较出色。 4.依图科技。计算机视觉起家的,效果做的不错。 国外就多了,我比较喜欢的几家是: 1. 被google收购的deep mind,不知道还算不算创业公司了,但该公司成立时间确实不长 2. numenta - 较大地借鉴了类人智能,团队神经学背景较深 3. - 创始人曾是numenta的联合创始人,后因为方向上的分歧,自立门户,Elon Musk、Mark Zuckerberg参与了对其的投资 机器人方面有:JIBO, blue frog robotics, ez robot, alpha 2, bionic bird, iRobot, CogChar
30,774,735
298
193
怎样才是优秀的前端工程师?
从某一两个维度去定义优秀的前端工程师会显得比较狭隘,用词太宽泛似乎对所有的工程师甚至其他行业也适用,所以还是罗列几组场景对比好了: 场景一 A 写的代码每次来需求都需要大面积修改,需求做的越多代码越看不懂 B 每次也加很多代码,但是需求做的越多,整体结构越清晰,尽管有些细节处理有点恶心 原因是 B 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早期就摸清楚了业务的打法,owner 了业务的前端开发,所有的业务方默认他是技术接口人了;二是用到了几个设计模式,把代码布局得十分清晰,并做好了未来多人开发的技术架构设计。 场景二 A 写了两年代码,做了十几个项目,啥也没留下,无任何产出 B 干了一年,在三个大项目中抽象了两套通用解决方案,沉淀了七八个常用组件,开发了三个小工具,并推广到团队 原因是 B 每写一行代码就在思考,以后能不能不写这行,能不能少写一行,别的同学有没有可能也在写这行;还在思考,不同项目整体工程环节是否存在缺失或者雷同,等等。 场景三 A 遇到了一个线上问题,特别着急,到处找人帮忙看问题,一会儿联系同事,一会儿联系客户,一会儿联系用户 B 遇到一个线上问题,上机看日志,预发断点调试,重跑测试用例,远程抓包… 因为 B 平时遇到问题从不回避,硬着头皮也要向问题冲过去,对各种环境、工具和业务流程已经十分熟悉;你给他描述症状,他可以立马定位大致问题。这是基础能力扎实,和经验丰富的体现。 场景四 A 在大型项目中扮演着民工角色,成天被人催着赶工做需求 B 在所有项目中都扮演包工头角色,技术兼任 PM 因为遇到复杂的场景,B 总是能够拆解问题,有计划的安排解决问题,上传下达,做好风险把控,有预案,有效跟进,而且每次都能拿到较好的结果。 场景五 A 来了需求,第一句话是,我没空,往后排期吧 B 会问清楚需求的背景,产品的思考,运营的思考,对产品的整体推进作用,后期的策略,以及衡量结果的数据维度等等,最后还会适当修正需求 因为 B 从来都不把自己当做一个前端开发,他觉得产品是团队的,是公司的,好的内容他会接受并执行,不好的不认同的部分,产品必须先说服他。他平时就善于站在不同角色(合作伙伴、用户、老板)的角色去思考问题。 以上,手机码字,列举几个场景,不同场景背后对应的优秀工程师能力在表达上可能存在重复,仅供参考。
聊一聊我们团队的八卦吧: 排名不分先后顺序,想到哪写到哪 -------- 1号同学: 1. 在我们前端团队整体方向由PC转去做Mobile Web的时候,却没有被分配到相关的任务,心里自然是很不开心啦,自己的能力又不弱。后来就主动去找老大要Mobile的活做。 2. 有天上班,主管扔给我一本书前端著作,上面赫赫的标着同事的名字,我心里的第一反应是:“哈哈哈!同名吧”。但是本着逗比的本质,假装说道:“哇,真的嘞!”,本还等着同事说“是同名的啦”。结果等到她羞羞的一句:“不要笑啦,写的不好!” ( ⊙o⊙?) 卧槽真的是她写的,这作者的照片都是她,每天大家都在加班,她是怎么抽出时间来写这本书的。 3. 最近他的第二本前端著作又要出版了,完全也不声张,就弱弱的告诉我们,之前一点动静都没有。。。Orz -------- 2号同学: 背景: 研究生是搞大数据分析的,校招过来是面的Java,后来因为本科学的是“工业设计”,被问到没有兴趣做前端,然后就入了前端的坑,在内网上她的title还是“研发工程师”,我们都是“前端工程师” 1. 入职之前几乎没怎么写过前端,算是没啥基础吧。但是当时还停留在PC时代,各位前端们是知道IE的恶心的,此同学前端技术进步之神速。几乎每一两周产出一个业务组件,组件质量高等,文档典范,代码思路清晰。最后的结果,仅半年不到,他的作品占了PC业务组件半壁江山。 2. 周报的文笔奇好,同时小花样奇多。在我们都在用markdown写周报的时候,这个逼居然在markdown中加入 `<span style="color:red;">` 这种标签写出了彩色的周报,在第一次见到的周报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操,这个逼又炫技!”。 3. 邮件特有才,特别的每次产品上线的release邮件。虽然作为一个摩羯男,但是这逼居然能写出那种逗比运营风格的release邮件,满篇的暴走漫画逗比表情。 4. 毕业半年开始带师弟,一年P5晋升P6,颤抖吧! -------- 3号同学: 1. 坚持每周发一份前端技术小报,汇集各种前端技术动态,已经发布有30期。可以参见: 2. 维护我们的前端开发工具集,将代码编译构建时间由40秒左右降低到10秒(具体降低了多少倍,我忘记了,大概我的感受是这样) 3. 技术话题终结者,每次大家在群里积极的讨论一个技术问题,然后他来一句:“这个用XXX不就可以了么?”、“这个我以前也遇到过,用XXX解决”、“这个XXX利用YYY已经解决了,可以参考链接ZZZ”。 4. 团队技术分享会常客,找不到别的人分享,就找他 -------- 4号同学 : 1. 几乎以一己之力,扛起我们的mobile web开发的kissy mini库和业务组件库 2. 团队技术分享会常客,找不到别的人分享,就找他 -------- 5号同学: 1. 称号“全民师姐”,人品超好,有问必答,讲解十分细心。 2. 曾经被测试同学缠身,很多webview层面的BUG搞不定,求助“全民师姐”。然后她在周末各种威逼native的开发工程师,愣是给全解了。 -------- 6号同学: , 1. 《十日谈》系列文章对于初级前端工程师有指导性作用,可以参见 2. 翻译的作品对于前端工程师的影响也无需多言 --------- 还有各种奇葩八卦: 1. 交往过20+个女朋友的前端工程师 2. 白天屌丝,晚上在夜店约妹子的前端工程师 3. 能扣篮的前端工程师(曾经) 4. 在某社区关注了几百个美女的前端工程师 5. 玩个桌上足球还要整个天梯排名的前端工程师 6. ... 7. ... 8. ... 9. ... ... 102. 男前端工程师几乎都有女朋友(老婆),非应届女前端工程师全部已婚
30,799,019
11,000
217
《英雄联盟》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英雄联盟的小兵的设定是:初阶召唤者通过召唤节点制造,“没有心智意识的小兵”。 然而赛娜偶尔可以从小兵身上抽取灵魂碎片。 初阶召唤者显然不能制造灵魂,这属于“造物主”的工作范畴了。这意味着这些灵魂本身就属于小兵。 那么也就是说,小兵本身有灵魂,只不过大多数的小兵现在没有了。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所以,掩盖在召唤师峡谷是“和平的战争”这一设定下,可能隐藏着一个可怕的现实:战争也许从未停止。这些声称是“被召唤的无意识的小兵”,极有可能是被抽取了心智意识的普通人类。然而,这一技术并非完美,仍有少许小兵保留了“灵魂”。尽管如此,出于某种监管,他们在厚重的盔甲下,只能像其他人一样,按时出发,一步一步迎接死亡,无一幸免。那些残存的灵魂是他们最后的呼救信号。 这已经是往好了想了。如果你再思考一些细节,比如:他们口袋里无缘无故揣着一些数值固定的钱,无疑是被故意安排的,这一安排是为了诱导召唤师将他们击杀。 嗯,不能再往下说了。 每场游戏,都会有超过1000只小兵死亡,没有人在乎,他们命如草芥。 善良如我,之所以漏那么多兵,无非是不忍心亲手杀死他们罢了。
源计划的寒冰,拳头在里面布了一个很大的局。 先来看几句游戏台词 “反抗不是徒劳,而是人性” “源代码,掩人耳目” “意志总能战胜程序” “我的人性无法被覆盖” “人性并不是一种缺陷” “新的伤痕总能让我想起,我仍然是个人类” “加入这次反抗吧” 还有与其他源计划角色的对话 对亚索:“你放弃了你所拥有的一切,但这仍然未够” “你曾经为了荣誉而战,你为了力量牺牲了你的荣誉” 对剑姬:“我要求决斗” 对卡特:“你不是唯一为这场冲突留下伤痕的人” 对艾克:“你站错了边,小子” “你已经为这项事业献出多少条命了” 对劫:“从暗影中回来吧” “你只不过是某人的残影” 对奥巴马:“赛娜会为你的转变感到羞愧的” “用圣枪净化你自己吧” 对日女:“不要让他们掐灭你的光明” 还有一句不知道对谁说的“找回你的记忆,然后奋起反抗吧” 再来看源计划的宣传片,剑圣被疯子科学家当成了试验品 日女的盾和剑被当作研究物品 包括之后剑圣和剑姬一起走出去看到的世界 已经不是曾经的瓦洛兰大陆,而是一个新的文明,而且可以看得出是一个科技文明,完全没有了魔法,曾经的瓦罗兰文明已经逐渐衰落或者被毁灭了。而从他们完全不认识剑圣日女这些曾经的英雄来看,后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且魔法的彻底消亡,英雄的死亡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才能毁灭如此辉煌的文明呢? 从宣传片还可以看出,虽然劫和剑姬,奥巴马同属源计划,但显然是对立的关系,从以上大致可以分析出: 曾经的瓦罗兰文明已经不复存在,有两家势力掌握了同一种技术,复活了已经死亡很久的英雄,保留了他们部分的肉体和战斗的本能,甚至还有一些能力,被当做了生物兵器,取名为源计划,而寒冰可能觉醒了曾经的记忆,开始反抗这些势力
30,823,960
27,000
3,237
古代的食物是不是比现代的好吃?
某人穿越到先秦。「里边请,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那抱歉,客官,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而且西红柿是美洲货,清朝末年才传入中土。小店目前只有鸡蛋,要不您点一个?」 「什么鸟店!连碗面都没有,馒头包子总有吧?上一屉!」「这位爷,也没有。馒头包子得等到蜀汉诸葛丞相伐孟获才有,抱歉了您呢。」「擦!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抱歉,咱是在关中,水稻原产亚热带,得翻过秦岭才能种,咱也没有。」「要死了!那就来个大侠套餐吧,二两女儿红,半斤熟牛肉……你捂我嘴干吗?」「客官,小点声!朝廷严禁私宰耕牛,被人告了可是充军流放的大罪,万万不敢啊!」「得得得,酒我也不喝了,茶水总有吧?」「茶?那玩意儿到汉朝才有,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咱也不可能有。」 「干!那就不吃饭了,上点水果吧。大热天的,来半个西瓜。」 「呃,西瓜是非洲特产,要到南宋汉人才有种植……」 「没有西瓜,苹果总有吧?」 「真抱歉,苹果十九世纪才从欧洲传入我国。客官,您别点水果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像什么葡萄啦,芒果啦,石榴啦,草莓啦,菠萝啦……您现在都吃不到。」「你他娘的店里到底有什么?」「粟米的窝窝饼,您蘸肉酱吃,我还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店啊?」「瞧您说的,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 「没有辣椒,用大蒜代替也行。」 「真不好意思,大蒜的种子是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小店只有花椒,只麻不辣。」 「那你们就不能炒个青菜?非要开水烫白菜?」「客官您有所不知,铁锅到宋朝后期才能生产,所以没法炒菜。况且炒菜要用菜油,菜油得等到明朝后期普遍种植油菜花以后才有。」 「好吧,其实你们可以用花生油……」 「花生可是美洲植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传播。直到乾隆末年,花生都还十分罕见。」 「顶你个肺啊!那就来份烫白菜吧,多加点香菜。」 「嘿嘿,香菜原产地中海,张骞出使西域后……」 「去你大爷的!我真恨不能一黄瓜拍死你!」 「黄瓜?黄瓜原产印度,也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 「没有黄瓜,我就用茄子捅死你!」 「嘻嘻,茄子来自东南亚,晋朝时传入我国的,隋炀帝就特别爱吃……不但爱吃它,还爱玩它。」 「……」「客官您还要什么?」「……」「喂,客官……客官您别走啊!」 (部分内容出自《唐朝穿越指南》,有增改)
溥仪患肾癌即将去世,他对前来探病的弟妹,出身日本华族家庭的嵯峨浩说,他想吃日本的鸡汤面。嵯峨浩听后非常感动,因为大伯哥多次说中国菜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她认为大伯哥在这个时候想吃日本料理,是对日本料理的肯定。嵯峨浩赶紧回家为准备溥仪准备日本鸡汤面。当时,嵯峨浩的娘家担心嵯峨浩在中国受苦,经常从日本寄一些食品给她,其中包括60年代在日本很有影响力的日清鸡汤方便面,溥仪去溥杰家做客的时候吃过好几次,评价很高。于是嵯峨浩用日清方便面给溥仪提供了最后的一餐……(关于他们当庶民样本这事情……) 溥仪写回忆录给自己洗地的时候,认真的批判了御膳房的厨艺。我觉得他这一段可能是发自内心。慈禧太后一顿几百菜道吃了一辈子,对平民生活时代接触的炸猪皮仍然情有独钟。
30,859,763
2,606
197
如何看待「性侵案中性侵者和被害者双方都有过错」的这种言论?
以前我常去小区附近的一家健身房,因为去的时候都是上午,所以人很少。 每次我都会遇到一个穿着白色背心的健身男,大概是我冷冷的表情看起来不好亲近,所以好几次他打算搭讪都被吓退了。有一次我发现他拿着手机正在拍照,而且是站在我身后! 这个猥琐男! 我想都没想就冲过去把手机夺过来,删了照片。男子不以为然,说,不过是拍个照片啦,这么紧张干嘛! 教育他的事儿太麻烦,我口头上警告一下后就不了了之。过几天,我又撞到他跟另外一个女孩搭讪。 女孩子大概十八九岁的模样,正被他双手搂抱着腰肢亲自“辅导训练”,过一会甚至直接拿手去摸她胸和臀部,面上还装出一副正经的神情。 女孩涨得满脸通红,却任由他摆布,完全不懂得拒绝和反抗。 我走过去,假装认识她,把女孩叫了出来。 你不知道他在侵犯你么?! 女孩低着头,眼泪汪汪,囧得面皮发胀。她知道不对劲,知道这个猥琐男在找借口占她便宜,可是她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 也是,十几岁的女孩,要么揪着女同胞脱衣扇耳光放肆得很,要么老实得跟小白兔一样,连骂人用词都没学会。 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被坏人牵制的裸条女生? 一个成熟的成年女性,对性侵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是很强的。所以多半变态都会把手伸向不太懂事的少女甚至女童。 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别提保护自己,连自己正在遭受侵犯都可能懵懂未知。 就像那个借口辅助女孩训练的健身男一样,很多人打着堂而皇之的理由实施侵犯,遇到这种情况,就算意识到不对劲,女孩子们也多半不知所措。 中学的时候,我肺炎犯了半夜去到医院,没有任何人陪同,晚上值班的男医生借口听心率,很多次把手伸到我衣服里面(说得不够清楚,让大家误解了:请问听诊需要用手捏乳房检查有无硬块,抚压腹部之类吗?),当时我吓得完全成白痴状态,事后连跟老师说的勇气都没有。 懊恼和自我责备是当时的第一感觉,就像那个在我面前低着头红着脸的女孩一样,被侵犯已经让人感觉恶心和无法容忍,而事后觉察自己当时的毫无反抗,会更加厌恶自己,把所有责任不自觉地往身上揽。 过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的身体肮脏不堪,当然这种事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只是下意识地会讨厌异性的碰触。后来我去搜了大量的资料和书籍,发现类似遭遇的女孩有很多。 她们大多数跟我一样“愚蠢”和“怯弱”,既不敢反抗,也不敢跟任何人说,独自消化,费了很长时间去修复自己。 这些隐秘的罪恶压迫得我喘不过气来,而我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倾诉口,等我强大到可以轻轻松松化解遇到的侵犯和危险时,已经过去很多很多年了。 你看,现在有大量的类似事件被曝光,越来越多的人站在受害者一方,疏导女孩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机构也越来越多。 可是,这些都是成年后强大的我看到了解到的,我还是没法帮助以前的自己,就像现在还是有那么多僵硬着身体忍受侵犯的傻逼女孩一样。 那些该有的保护和声音并没有真正传达给到需要的人。 我看到的只是一群用了很长时间修复自己的成年人,互相揭露伤疤,告诉过去的自己,你当时应该怎样,以后避免怎样,见到别人遭受同样事情时该持怎样的心理去看待...... 也许我过于消极,但是看看裸条事件被曝光,就该知道,即使受过高等教育,在面对可能有的侵犯和伤害时,少女们普遍的智商反应是何等低下(我不否认是女孩的虚荣心作祟,但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不是去指责,而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对这个事情严重性的认识这么低?为什么她们遇到侵害时候只会一再妥协?)。 且不论那些驱使她们以身试险的虚荣心,在面对一步步迫害时,她们告诉了家人和老师朋友了吗? 没有,因为我们没有给到她们可以告诉的包容、信任和保护。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惩诫也是长期的事。当犯罪成本越来越低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伤害。“如果社会不承担起它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在丛林法则中苟存。” 因为那些侵犯,并没有造成实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所以遇上再恶劣的行为,即使我有心想惩诫坏人,也只是获得一个算不得惩罚的结果,而这个过程,我得耗费巨大的心力物力,一遍遍证明自己不曾撒谎,把伤害咀嚼无数次,还要向别人形容它的滋味。 这让我感觉很无力,我们应该向谁寻求有力的保护? 被骂成傻逼女孩的有很多,骂这些话的人,我想他们应该都很强大,可以保护好自己吧。这样一想,我才觉得没那么难过。 那些傻逼女孩,有时候连什么是侵犯都不懂,遇上来自熟人甚至伴侣的伤害时,也只会一味的忍让,顺从,甚至原谅。而屈辱感却一点点被浇灌成长,直到吞噬自己。 而我,总算跟过去的傻逼自己告别,却也是轻轻松松原谅了侵犯自己的人,放任他们去伤害其他的傻逼。 因为,我没把握,在恶狠狠地警告甚至反抗后,我会面临什么样的伤害,而这个伤害背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保护我...... 指责裸贷女孩虚荣的,建议看看这个,很多事情不是我们看到的这样简单。http://mp.weixin.qq.com/s/nnOoVi1Z7ybF6aJQa9A-ZA
首先衣着暴露没有标准,假如全世界女性都穿的像阿拉伯妇女,那露手腕的女性就是衣着暴露;假如全世界女性穿的都像沙滩晒太阳,那只有全裸才能算是衣着暴露了。所以,衣着暴露是没有标准的,说女性衣着暴露是过错,就是不对的。 其次,衣着暴露和性侵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事儿我说不准,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题主你应该说明女性衣着暴露和性侵几率之间的关系。在没有数据说明之前,你的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最后,任何人都没有任何资格和权力因为别人的过错而自己犯下过错,别人的错误不是你的错误的借口。
30,859,763
1,418
625
如何看待「性侵案中性侵者和被害者双方都有过错」的这种言论?
在你说出“双方”的过错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已经脱离了理智的范畴了。 其实这问题真的是知乎月经题了,而且每次提出来回答平均质量就下降一大截,主要就是以前回答过的人看得累了都不想回答了。 比如说这个: 再比如说这个: 题主你知道我看到你邀请的时候有多无奈咩? 其实本来觉得一句话就够了,然后发现不行,每次这种问题下都有能激怒我的让我说更多话的回答。 比如说这个: 不好意思我要保持友善,但是这个回答直接就把我激起来了。 知乎上科普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性侵和衣着暴露没啥关系这种常识你们还不知道啊?性侵常发生在熟人间你们也还不知道啊? 这种常识性错误先不说了,其实这还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们理所当然地觉得女性被性侵之后,应该要在心里默默觉得“这是我的错,这是我的错,我怎么这么不小心运气这么差。” 就是你们这种人默认女性应该有的耻感,让很多女性不敢报警,让很多男人横着走,让社会敢于进行受害者有罪的推定。 看看知乎上各种匿名非匿名的遭遇过性侵的,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啥“这不是你的错!” 你呢?“我不会说这是你的错的,但是你自己心里应该是这么想的。” 凭啥啊! 好吧,我今天就再论述一下,这不是你的错,别人不能说,而你自己也不能这么想。 首先,我们从“公正世界假设”开始,这也是在知乎反复说过的了,那就是这个假设是错的,这个世界是不公正的。 不公正的一点就是,安全感是假的。 很多觉得女孩子自己注意安全就行的人,其实是使用公正世界假设,“你这么做是对的,所以没有坏事会发生在你身上”“坏事发生了,你肯定有啥做错的地方”。 其次,我们讨论一下“普通人”,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遇到的普通人。 我知道有些人生活里就是小心翼翼怕死怕得要命的人,比如说我真的认识随时带生存包就算去个地方五分钟也要找好逃生线路的,这种人如果真的发生了大灾变也许的确能活很久吧。 同时我也认识一些人基本上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找死。 而大多数普通人,不是生存专家也不是作死的,他们的安全意识一般,自我保护能力一般,你也不应该用生存专家的标准要求他们。 好了可以引出我想说的了,一个普通妹子,有没有被性侵,大多数时候只是看运气(是否生得好看也算在运气里),而和她自己做了啥没啥太大的关系。 很多时候,她偶然遇到一个人的一瞬间,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很多人可能太沉迷于公平世界里了所以没法接受这个现实。 就好比这两天乱跑的那个韩国人,一路接触过的人被传染了,那不是他们的问题,他们也许会感叹自己运气不好,但是他们不会懊恼自己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根本不会有人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就好比今天我看到一艘游船翻了,应该是死了很多人,那不是他们的问题,他们的运气真的很不好,但是那不是因为他们“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那也就是说女孩子不能防止自己被性侵了”。 我问你,如果要防止有病的韩国人到处乱跑传染人,是不是应该督促韩国政府好好管好病人,或者督促边检检查得更细一点,而不是督促被传染的人注意安全。 要防止轮船翻掉死人,是不是应该督促严厉的质检和安检还有驾驶员领航员的素养,而不是督促游客注意安全。 本来要减少强奸,从让女性小心入手就是错的啊,这么说的人其实心里已经认为“强奸是由女性引发”的了,在他们眼里女性已经错了。 认为女性小心就行了的人,我还要问你“你有啥办法杜绝谋杀么?”“你有啥让世界和平的妙计么?” 你可能遇到变态的亲戚,师长,同事,上司,或者路人。 我不会假惺惺地站在高处告诉你“其实你只要不要做这个那个就能幸免遇难了。”因为那并没有什么卵用。 但是我会告诉你“那和你的穿着没有关系,和你的行为没有关系,你不是空手道黑带或者跑得不够快,你也不是不够聪明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运气不好遭遇不幸,这不是你的错。”
理智的看待性侵案件的话,只有侵权一方有过错。
30,968,665
119
25
专业的啤酒品酒师是如何品鉴一款啤酒的?
谢 多位邀 首先,此文针对的是精酿啤酒,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不用往下看了;如果你喝的就是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燕京啤酒、乌苏啤酒、雪花啤酒以及其他我都记不住名字的啤酒。那么也不用往下看了。 正好最近中国第二届家酿啤酒节开幕了,重头戏就是评测全国各地爱好者们的自酿啤酒(然而并没有我什么卵事)。不过有朋友去当评委了,明儿我问问他国内是怎么评的。 先说国外通行的Beer judge法吧。 一般来说,精酿文化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会首先按照不同分的分类进行品鉴。比如今儿要评的是IPA(印度淡色啤酒啊)或者Stout(世涛啤酒)啊,分类完之后;拿到一款啤酒后,从off-flavor开始,大意是啤酒不该有的味道、香气,比如有日光臭(保存不好比如阳光直射产生的类似于臭鼬一样的臭味)、异戊酸(啤酒花坏掉产生的奶酪般的臭味)、金属臭(酿造过程中机器生锈、或破碎产生的金属臭味)的等等,有的话就要标出来。 然后根据啤酒分类再进一步排除,比如评比Pale Ale(淡色艾尔啤酒)你拿个Stout(世涛啤酒)来,那肯定也是要排除。 排除掉之后,剩下的就是大体上没问题的啤酒,对这些进一步进行品鉴。 通常来说,最主流的分类是五个项目(在ratebber等啤酒网站上也是这五个分类) AROMA(香气) APPEARANCE(外观) TASTE(味道) PALATE(口感) OVERALL(整体) 每一个单项满分的数值,不同的比赛、标准有细微的差距。 1.香气(一般满分是10分) 其中香气主要评测项包括麦香、啤酒花香和其他香气,但是,并非麦香、啤酒花香越浓就得分越高,而是应该根据啤酒的特征来评比,比如,IPA(印度淡色艾尔啤酒),啤酒花香气越浓郁则应该得分越高,但是一瓶Brown Ale(棕色艾尔啤酒)则应该啤酒花越淡得分越高。具体每一类的特征,可参考我这个答案 其他香气则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有水果香气、烘焙麦芽的香气、坚果的香气甚至于药草、花卉等小众味道。这些都算是加分项。 2.外观(一般满分是5分) 外观主要评测项包括颜色、泡沫和挂壁,同上一样,并非是颜色越重得分应该越高,而是应该根据啤酒的分类来,比如Stout(世涛啤酒)、Porter(波特啤酒)就是越黑越好;皮尔森则应该是越金黄越好;泡沫一般应该持久、不宜太厚或太薄,挂壁则是国人比较陌生的词,他英文原单词是Lacing 大意是啤酒泡沫褪去后,留在杯子上的泡沫痕迹,像蕾丝边一样,越好看约好(其实我也不懂为什么这个要作为测评项)。 3.味道(一般满分是20分) 味道测评评测想比较多,主要就是麦芽味、啤酒花味、其他味道、平衡、后味等。这就要求品鉴人要很熟悉各类啤酒的味道。比如什么啤酒应该是麦芽味重、什么啤酒应该是啤酒花重、什么啤酒应该有果香;几种味道平衡的是否好,会不会过酸或过苦;后味是否绵长等等。 4.口感(一般满分是5分) 这个比较简单,主要就是酒体强度、杀口感。 5.整体(一般满分是10分) 品鉴完之后,对其整体印象再进行一个打分。 累计的总分,就是一款啤酒的得分了。
多谢 邀请 我就是个业余酒鬼,也没有参与过专业的啤酒品评,不过Beer Judge Certification Program(BJCP)网站上有详细的品鉴流程,有专门的scoresheet来记录品鉴数据。 从这些步骤可以看出来,专业评委对酒的评测第一个是要全面,第二个就是要量化。这些对评委的专业素养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对普通爱好者来说呢,比如我,首先肯定不是每个指标都会量化,另外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普通爱好者平时喝酒的时候不会那么客观全面的去品评一支酒,都会掺入更多的个人喜好,如果有某种特长的话有一些缺点可以忽略,比如对IPA来说,我喜欢香气浓重,口感干脆的,即使口感稍微单薄点,味道稍微苦点,涩点,哪怕稍微有点酸味都没关系。
30,969,900
135
71
你们是怎么熬过司考路上最艰难的时光的?
今天距离2017年司法考试还有38天,从五月开始全新复习,每日学习时间基本保持在10小时+以上,但是因为前期基础太差了,所以弥补得非常吃力,我们的老师在上课时没怎么讲刑事诉讼法,所以对这门法基本上要自学,说实在的……虽然对于刑诉已经停过了瓶颈期,但是那些日子里的无奈和苦闷至今历历在目。 现在在万国集训,从7月6日到9月11日,每天早上六点半起来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晚上刷题和看讲义到一点多,因为太焦虑了,早于这个点根本睡不着,现在感觉陷于行政法和商经知的泥潭中,自己面对着还没有太大把握的刑法民法,真是觉得压力其实蛮大的。 唯一的喜悦恐怕就是在民法,民诉和刑诉等几个部门法测试拿了前三?其实有一些题目是猜的。 我觉得,其实最难做到的,是排除杂念,这段时间里,我对司考的信念和信心起起落落,真的其实挺难受的,因为实在太难熬了。不管如何,希望今年有个无悔的结局罢。 还剩21天了其实都知道,模拟题比真题难这个说法是安慰人的,但是我就是搞不懂,同样是第一次做,我做真题就是感觉真的很流畅,我就算是连猜带蒙都能踏到点,最高正确率能有九成,最低也不低于七成,我就算不会那个概念,我都仿佛感觉各个选项里有蛛丝马迹,有那种所谓的「能够刺激嗅觉的物质」,管理还是领导,可以还是应当,谢谢其实我真的你让我画框架出来,引领我排除错项,到最后我未必懂这个,但是能做对。但是做模拟题真的就只能十道题对两三道,二模估分只有270左右。说实在的,用「模拟题太难所以其实没问题」这句话来逃避,也没什么意义,其实也没有难过,也没有说想放弃,一切都其实还是井然有序,只是突然感觉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了。 2017.9.17,终于结束了差点做不完,卷四算是我学法律这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巅峰之作了,除了字写得不是很好看,因为还剩半个小时的时候我还有民法和民诉没做,所以这两题写得也很简略,开场第七题答错了位置写了两行,真是靠强大的心理素质才维持镇定把整张卷答完。我在写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时候,脑海里很难控制住的浮现出每天六点钟起床背书的情形,想起在去吃饭的时候拿着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背的情形,人流在我身穿过,我一圈一圈的走着背着书。终于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但是,我们不能休息,一方面来说,成绩没有出来,一切都是未知 2017.11.21 this part of my life…… this little part…… is called"Happiness” 寻求者都会找到,祈求者都会得到。 当你最艰难的时刻,就是幸福在敲门的时候。
说说我自己的心路历程吧!我不是一个靠天分吃饭的人,所以我曾经也和大部分法考生一样,在备考途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和难题。我也一样崩溃过,心里面也想要放弃过,但万幸我都坚持下来了,才有了现在许多学员眼中“蓬松”的蒋四金…… 之前的我很一般,我人生真正的转折是司考,那场2013的司法考试。备考的时候好累,前期看书慢,看了很多也记不住,学多少忘记多少,学完去做题,正确率也不高,一度想放弃。身边的人也一个一个放弃了,尤其到了暑期,大家都回家了,我那会真的好想回去。 但我最后还是没有回家,我知道我回去肯定废了,要毕业了,没有证就没工作,家里也没什么资源能帮我,只能靠我自己!于是我选择一个人留在宿舍,呆了一整个暑假,这两个多月基本没跟谁说话,每天7点多起床,中午休息1小时,晚上12点睡,其他时间全在图书馆。 上厕所和排队的时候在刷题,每天可以刷15-30个题;去图书馆的路上我在听音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我也在听音频,每天三顿饭,大概有2-3小时这样的时间,一门科目加加速,基本一周就可以听完,我基本每个科目听了三个老师。 6月开始脖子不舒服,很难受,就找颈椎操视频做,晚上用热水冲脖子,腰也开始僵硬,难受就站着听课,把除了学习的其他所有APP都删了,那会开始掉头发,开始失眠焦躁。。。。 7月变得非常焦躁,集中不了精力,总觉得很烦,于是就开始每天跑步40分钟,真的很有效果,压力消解了很多,意志力也强了很多,第二天精力会很充沛!跑步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听课了,我买了个MP3听音乐,那会我喜欢上了摇滚,我觉得很有力量,我那会听U2,枪炮玫瑰,后海大鲨鱼,万能青年旅店,低苦艾,郑钧。。。。那会印象最深刻的专辑是《告别摇滚》,尤其是里面的《夜色》,最让我有力量的歌是U2的《With or without you》、万能青年旅店的《秦皇岛》,最让我感动的是低苦艾的《红与黑》。 8月实在不想听课,就逼自己定量做题,规定自己半小时做一个章节的题,然后休息几分钟对答案,逼自己2天做完一套题,我当时把真题做了三遍,模拟题做了两遍。 9月考完,我就知道我肯定可以过,最终也是高分过。 我庆幸我7月挺住了,咬牙坚持下去了,从那时起,我突破了自己的边界。 之后,我感觉自己没什么不能突破的,于是国庆后,我决定考研,凭借之前训练的备考效率,短短两三个月冲刺,就顺利考上了西政的研究生。再之后,我都不会觉得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事,只需要努力做就好,每年我都在突破自己,后面试着讲课,讲多门,试着编写推背图,试着开公司,试着做APP,试着做CPA这些新项目。 这一切,都是起源于2013年的司考,我庆幸那年的7月,我挺住了!我突破了!那年的7月,改变了我的一生! 最后,致正在备考的你: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熬,很累,可能现在还在上班,回家还要接着学,身边的灯都熄了,你的灯还亮着,很孤单。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很痛苦,感觉之前学的很多都忘了,又要咬牙学新的,新的又听不进去。 但我想告诉你,世上但凡有价值的事,就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没有一件不需要长期努力的就可以做到的,没有一件不突破自己的就可以完成的!因为它有价值,所以它难!因为它很有价值,所以它很难! 如果你现在突破了自己,以后的人生就会走的更高,更远,看到更美的风景!但如果你放弃了,你就和前几年的自己没有任何区别,永远都在自己的舒适圈,永远都在那! 考试本身不难,难在坚持!难在保持效率的坚持!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转折点,都会经历考验。 天下无易成之业,亦无不可成之业!
30,985,663
166
12
有哪些描写夏天的古诗词?有哲学意味或者抒情浓一点的?
这个回答里有100句描写夏天的古诗词,喜欢的话可以拿去哦 1、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小池塘里,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炎热的夏季,享用着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镇的李子和瓜,真象冰雪一样凉啊!竹制的方床上,还在做梦呢? 2、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 3、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1、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诗经·豳风·七月》 2、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3、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4、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5、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6、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7、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隋·杨广《夏日临江》 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9、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0、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12、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3、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14、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 15、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唐·贾弇《孟夏》 16、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7、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 ——唐·高骈《山亭夏日》 18、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19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2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2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22、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23、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5、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2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7、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28、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0、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更多关于夏天精彩的句子,可以看看这些回答:
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
31,026,425
31
19
雅思有必要上一对一吗?
大三下,想去英国读研,水平5-5.5这不就说的是我本人吗 ,不过是三年前的我本人哈哈哈,作为上过两种一对一的老学渣了,自然是要跟大家说一说那些年,我踩过的坑。 一开始复习的时候也是看了各种经验贴,自称学渣到学霸的进化,看了给我高兴坏了,这不就是给我准备的吗?结果呢,就是自学从5.0考到了5.5。结果发现人家是真的进化到学霸了,但绝对不是学渣啊啊啊啊啊啊啊,一两个月自学考到7、7.5,那能是学渣吗?各位学渣兄弟姐妹千万不要被蒙蔽了双眼。 (此时甚至想哼一首“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 自学效果甚微,那不就得寻求帮助吗,于是乎,我就在某宝上找了高分高评的机构去报了人家的保分班,看着人家那下面的评价,一水的一个月上岸,5-7分的逆袭,我也就没多评估评估也就报了。 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啊,老师只管布置任务和批改作业,每天就按照他们安排的日程走,也并不会根据我的基础和弱项针对性练习,我花了一对一的钱但是没享受相应的服务,这让我很不爽,保分协议是说保证总分7,写作小分6.5,结果后面考了三次,最好的成绩也才6.5,写作6,真是心疼我的钱。 第二个一对一是机缘巧合下学姐推荐给我的一个线上的私教,我试听了几堂课,再加上学姐对他赞不绝口,价格又还比较合理,冒着爸妈混合双打的风险,还是报了,结果跟了他一个多月吧,也就跟雅思分手了,最终分手的成绩单:8 7.5 7.0 7.5 所以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要是基础跟我一样差,就问问你周边出国的学长学姐,看有没有靠谱的一对一私教推给你,千万不要去某宝上找那些刷出来的高评的机构,还有大班课,绝对就是坑,老师机械式的讲课绝对不适用于雅思学习上。 所以,在选择之前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一些机构的营销手段骗了,并且机构还有中间商赚差价,不如直接找老师来的划算! 跟着这个一对一老师最大的感觉就是一点,因材施教,他会通过测试、对话一步步去了解我,去明白差在哪里,然后去给我制定专属于我的计划,而且每天都要有反馈,上课、补作业、复习、练习的时间安排的都很合理,而且人特别好,会不时就鼓励我,所以学习过程中压力也不至于太大。 总的来说,就是高效利用时间,针对性的提高,交互及时且有效。 其实我一直是比较想要在写作上有提升,结果考试出来给我惊喜最大的竟然是口语,7.5分也是我想都没敢想的,当然写作7.0我也特别满意了,成绩单出来那天第一时间给我妈打了个电话,开心又激动。 写作7.0,我连读语言班的钱都省了,当然得给我妈报个喜啦~ 去英国读书了之后,我也保持着学习雅思过程中的阅读习惯,我发现,在学习雅思的过程中真的给我产生了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看见Netflix里面有比较地道的俚语会忍不住查找和积累,久而久之,朋友也都说我的英语说得越来越像native speaker了。 所以呢,针对我的经历,我也想给大家一点真诚的建议: 最后,祝福各位可以早点屠鸭成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心想事成!怀挺!
原创内容,禁止搬运转载!!! 我觉得不能说是有没有必要,而是看是自身情况,如果英语基础比较好,时间也比较充分,完全可以自学。但比较差,自制能力又不行的话找老师比不找老师会更有针对性。 雅思不像四六级,雅思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需要扎实的基础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朋友,本身英语基础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做题技巧就更别说了,所以雅思该不该报1对1,各位烤鸭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就可以了。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备考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我的备考之路一共花了3个月,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成功经验就是:一定的英语基础+完整的备考雅思计划+老师的技巧引领。 01 听力 听力部分是我英语中最拿手的部分,听力考试的特点是对关键信息抓取的能力。比如听到题目问的是人名、地名、日期、数字等特殊名词要准确听清楚。 同时还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联想的能力。比如选择题问谈话的某个具体内容,你可以相对预测一下谈话者会怎么引出这个答案。当然这个能力的形成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在无数次试错中掌握一些简单的出题规律,也就是出题人的惯性思维。 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功底,但是毕竟是要面对考试,技巧和方法也是同样重要的。在YT雅思的课堂上,老师会给我们一些总结好的定位词以及总结错题的方法,比如,错误原因是词语未听见还是长难句不理解等,而这个方法也同时适用于其他三个科目的练习。 02 阅读 我练习阅读的第一步是明确自己哪个题型的不擅长,进而练习相关题型。比如我觉得填空题做的更加顺手,更容易找到定位词语,对于填空题的练习量我就会相对减少一些,而把精力放在错误率更高的选择判断题上。 练习笔记有点凌乱...... 另外,雅思阅读考试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点,就是出题的规律,例如在2018年我参加的的这场考试中填空题只占了三四题,其余大部分都是判断题,这也对我们重点备考什么题型有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阅读的答题速度非常重要,这是需要反复练习的。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掐表做套题的时候,第三篇阅读还剩好几道题的焦灼的心情。 所以我建议在考前至少三周开始有计划的练习套题,而且我建议掐表时间为五十分钟,这样真正在考场上才会更加游刃有余。我备考的最后一个月的练习频率是一周做完一本真题,包括阅读所有不会单词的精读和错误点的总结,而这些总结往往比题目更加精华。 同时,老师经常会给我们做一些考点的总结,特别是判断正误理解的部分,让我在做题中少走了很多弯路,而且课后遇到的问题在微信联系老师,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很快收到回复,我真的特别特别感激。 03 写作 写作部分我认为能写出来并不难,尤其是对于从小到大经历无数应试作文的中国学生,但如果想写得出彩,逻辑自洽,则需要有大量的训练。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老师讲解的几种不同题型的写法和高分句式,对我帮助特别大。在我的写作备考中,我着重强调了逻辑这一部分的练习,仔细思考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是否有逻辑,比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是否恰当。 关于逻辑的练习很繁琐很烧脑,但是很重要,我认为各位烤鸭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真的是让人头秃 除此之外,写作我认为也是需要限时练习的。我身边有个朋友就是在考场上由于紧张等杂七杂八的原因,没能完成整篇的写作,最终以残篇遗憾收场。这就是写作对于熟练度的考察,不容轻视。 04 口语 口语部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积累,不论是话题词汇还是连接词语,尤其是口语老师给的答题模版和一些高级的口语词汇,都要有一定的熟练度才能看到题目的时候快速反应,在规定时间内脱口而出。 但是口语最难的就是坚持,坚持每天都开口,真的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不过为了能顺畅的度过考试,为了能在见到雅思口语考官的时候胸有成竹,练习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口语还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自信。无论是准备是否充足,在面对考官的时候一定要自信,云淡风轻的表达,做到自己准备的最好就可以了。大忌就是唯唯诺诺,怕说错。 而我自己的屠鸭经历也表明,即使我犯了一些语法错误,我流利的对答仍然能让我拿到一个相对的及格分数。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害怕犯错,能在平时试错是最好的,即使到了考场上也千万别慌,思路清晰,敢于表达,分数一定不会辜负你平时的努力的。
31,026,425
53
14
雅思有必要上一对一吗?
我觉得学雅思,要不然就自学,要报班就报一对一。 可能会有很多人不认同,但是我自身的经历得到的结论就是英语补习大班课纯属浪费钱,更何况一对一的网课可能比线下的大班课还要便宜些呢。 成绩单: 最后一次考试8分激情上岸 (然而前面是多少血泪史 我们可以从课程的内容、成本和自身学习时的反馈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课程内容 我上的大班课,老师上课给的内容可以总结成:发资料发资料发资料 背课文背课文背课文 做练习做练习做练习(口语课有点区别,就是会和同学练习对话) 上了半年绝望雅思课,最后考了个6分。距离当时我的7分目标遥遥无期。也和写作课的老师交流过这个问题,因为我的写作和口语最差。得到的答复是:这种方法是市面上用的最多的,方法没有什么问题,重要的是坚持…… 信你就有鬼了。 我上的线上一对一课,写作老师也会给我发资料,但绝不是发完了事,一定是上课的时候会仔细讲这份资料的重点,怎么利用,需要我做哪些事情来利用好它,最后必须有一个课后任务,是下一次上课时要上交给老师检查的。这样的资料学习才是有效的。否则我们自学就好了,网络资料也是一大把,何必花钱找老师呢? 课程成本 我报的线下大班课价格是2w+,一个班十几个学生,四科课程四个老师,机构简直赚死了……上课周期是一年,每周周末上整两天。具体一节课多少钱大家可以自己估算一下。 后来报的线上一对一价格是按照课时计的,时间安排上也比较自由,一周一节两节三节随意。主要看你自己的时间紧迫程度和需要的学习强度,消化时间之类的。我当时报了全科,每科十节课,前后上了三个多月的课程。花了2w不到。紧赶慢赶赶在申请季前考出来的。 可能平均到一节课的钱是前者更低,但最后的总成本和收益显而易见是后者更有优势。 激励反馈机制 我这里说的激励反馈机制,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一对一课程最大的优势,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强互动。同样一个老师,在两个小时内要教一群学生和教一个学生,教法肯定是不同的。一对一的时候,老师了解你的薄弱点,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和任务布置都是针对你的。同样正式因为你知道这一点,你就会有更强的动力去完成作业任务。给我上听力课的老师不但给我定计划,课下都不忘监督我……害。 总之,人都是需要鞭策的嘛,可能我解释的不够清楚,但实际学习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正向反馈,真的很重要。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一对一的课程的所有优点都需要建立在找到靠谱老师的情况下,所以大家报名还是要谨慎哈~比心~
这个要看情况 研究生的话,雅思至少要6.5分起 如果申请的学校有单项分数要求的话,应该会需要一对一补一下,但是这基本上都是后面的事,报名不用急于一时。 以题主现在的情况,明显单词什么的是目前首要的问题。这个水平花钱找个人陪你学会不会很亏?如果花了钱还没听懂是不是就更亏了? 个人建议 1、基础词汇 先快速背一遍基础词汇,新概念?或是四级词汇书?自己看情况选。月份星期都拼不出来的还是背一遍新概念再看别的吧!别耽误时间,每天尽可能的多背,记得复习! 2、听力、阅读 听力 精听吧,亲试最有效的办法,没有之一!单词、口语、听力一把都抓了,但是记得背! 可以跟读,练练发音和口语表达 这个网站做精听最好,也是没有之一!!! 阅读 单词不好、语法不好、写作下不去笔 精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记得单词,加上听力的,就当做雅思的核心词汇了,记得背熟、听熟、会用。 长难句的构架用来练语法。其实雅思考的语法没有多高深,真的不会,买本雅思核心语法书,新东方、新航道的都行。要不就是多练多理解。 写作、口语 多找好的作文和语音,听完之后仿写、仿说!但是仿的是构架和逻辑,不是换个单词继续说同样的内容 好的例子记得背下来,写作文和口语的时候,都是可以支撑自己论点最有力的东西。 (比如说当年作文用烂的司马迁、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是一个道理)
31,179,849
174
36
是不是喜剧创作最难?如果是,为什么?
首先我个人觉得任何一门艺术的创作里,都有难的那一批人,也有不难的那一批人,这个取决于创作者想要什么,不取决于艺术门类。说“搞笑比煽情更难”“笑比哭难”的人,我猜测大概率是在表达一种情绪,就是“我当下从事的工作很难”,大部分人其实都理解,不管是什么,想出一个精品,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客观的话说完了,那作为是喜剧编剧,我也在这里“发发牢骚”,大概说一下我个人做喜剧的时候感受到的难点,并不是要说我是个多精益求精的人,而是简单聊聊我在写东西的时候,最吃力的地方,和最感觉到边界的地方,也许在其他编剧眼中,我遇到的问题,早就跨越许久,那就是听我一个喜剧圈儿里的小孩儿牙牙学语几句。 我在看小说的时候,经常产生一个疑问,就是这些艺术家是怎么能做到这么精准击中我内心的?难道这本书是专门给我写的么?看看销量,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被击中了,那人家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在几百几千万人中,甚至还跨越时间的维度,仍然准确的打到我的内心?他对于生活得有多深的洞察?对人本来的面目得有多清晰的描绘?简直令人感叹。 听起来是在说别的艺术,但是有个道理我一说你就明白,喜剧比小说更通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笑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知识圈,做喜剧需要做的就是在尽量大的圈子里找到共同的内部梗,如果你能找到地球人的内部梗,那你的喜剧节目必然就能穿越国界,甚至穿越时间。找共鸣太难了,想把作品穿越时间,留在人心里,太太太难了。 我经常想,喜剧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就是“第二遍”,因为很多梗,尤其是语言梗,都来自于预期违背。我给你建立一个方向,然后第二句话话锋一转,笑点就来了。但是这只能是第一次,第二次,你知道我要往哪边拐了,还会再上当吗?就很难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优秀隽永的喜剧作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个人观察,首先得有足够强的共鸣或者感情输出,也许你看第二遍不会开口笑了,但是你无比认同这个作品,就愿意多看几遍。然后就是,可能得有足够多的细节,让人每次看都会有新的发现,也是一种好办法。再然后,少用语言包袱,多在感情和关系上下功夫。 这么说着好像是我找到方法了,但是其实能做到这些很不容易,一个好作品的诞生,我自己修行够不够放到一边,还得天时地利人和,有好的演员搭档,好的导演,好的工作团队,和愿意舍弃一些东西的投资人。再说,能做到经典的方法有很多,大师们高深莫测,已经走了很远,我辈只得奋力追赶。 说了很多不着边际的,不知道对谁有用,也不知道是否说到点上了,还是那句话,什么行业都有在前面的开路者,和聪明人,像我这种笨蛋,只能多看多想,一直观察,一直学习,才能勉强跟上他们的脚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不管是哪个艺术门类的创作者,也有那么一点点追求,就一起努力吧。加油。
喜剧是目的性很强的节目种类。带有很重的任务,很强的使命,它的唯一价值就在于让观众开怀大笑。一旦不好笑,就是失败,没有别的讨论余地和评价标准,没有别的剩余价值。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不搞笑就太搞笑了。而正剧不同,它的功用性没那么明显,你可以从中看到各种截面,进行各种解读,光影声画都让它有翻身逆袭的机会。 其次,从喜剧创作来说,它难就难在,包袱只要用过一次就不能再用了。 很多人都说过“我这辈子就指着这笑话活着了”,每回不经意想起来都能笑半天,但是那都是自己搁心里头体会品味,你要一个人大庭广众对你表演两次,或者明目张胆抄袭人家一次,都绝对是再low没有的效果了。 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也不可能连续两次被同一个包袱击中。 不搞笑就失败,不满场就冷场,喜剧就是这样凶险的艺术。没有天赋的人万万碰它不得。
31,179,849
126
53
是不是喜剧创作最难?如果是,为什么?
很多人以为喜剧演员容易患抑郁症,大家还能从中解读出很多深层次原因,比如喜剧的悲剧内核,优秀喜剧演员把正能量都给了别人等等。 可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科学的统计数据表明喜剧从业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更高。只不过,如果喜剧明星得了抑郁症,这种反差特别容易带来新闻传播和大众关注。而那些默默因抑郁症逝去的普通人根本没人关注,也没人去微博排队缅怀,好像从不存在一样。 所以同样,也不是喜剧创作最难,而是所有优秀的作品都很难创作,无论喜剧还是悲剧,优秀作品永远是少数。只不过这些年来,低质量的喜剧骗票房相对容易。尤其是在各种类型电影中,喜剧的相对成本最低,走运了就是下一个《孤岛惊魂》(是的,劣质惊悚片最搞笑哈哈),赔了也没多少钱。所以太多小品、段子拼凑一下就上大银幕,劣质多了,就衬托精品喜剧创作更难了。
人的一切思考都是被笼罩在【死亡】这个终极问题之下的,也就是说,人天生就是不快乐的,越思考越不快乐。 而悲剧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与人对于死亡本能的恐惧相一致,人在体验悲剧的同时就是在试图接近自己对于终极问题的思考。 我们看完悲剧,哭完以后,会有一种奇怪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就是来自于悲剧的体验与我们思维本能的一致性,我们会本能的认为,这种悲痛、惆怅的情绪是合理的,是应该的,是必要的。 喜剧则恰恰相反。喜剧体验与我们的【悲剧】本能相违背。 在我们开怀大笑以后,我们的本能会告诉自己:这是不对的,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一切最终都是会结束的。这个情节很好笑,那个人物好有趣,这些都没有意义,这都是假的,因为你内心中知道,根本没有快乐的人,所有的这些故事这些人,都是在骗你。 所以喜剧一定是“夸张”的,哪怕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只要我们觉得好笑,就肯定是“夸张”的,是让我们觉得虚妄的。 这种情绪一直存在与我们的潜意识中,所以我们并不喜欢那种从头笑到尾的“闹剧”。不管是周星驰还是金凯瑞,我们真正喜欢的喜剧中往往会存有那么一丝“淡淡的忧伤”,这种“淡淡的忧伤”能让我们在欣赏喜剧的时候,至少能够心安理得一些——伟大的死亡啊,你看,我并没有逃避你。 说到底,人类就是一种不快乐而且还矫情的动物。喜剧对于我们来说,就如同烟草,虽然抽起来舒服,但是抽多了有害健康。 而创作喜剧,就像是推销烟草,你的烟草真的质量好的话,别人会上瘾,质量太次呛到别人的话,只能得到白眼和嘲笑而已。 所以写喜剧好难啊,好的喜剧,就是要让人既有吸毒的快感,又没有毒品的危害,甚至还要有丰富的营养......
31,237,389
3,084
86
在火星上看地球,地球也是一颗星星吗?
NASA曾经公布过一些地外探测器拍摄的地球照片。 最经典的当属旅行者一号的惊鸿一瞥: 这张照片又叫做“暗淡蓝点”,是1990年2月14日,由旅行者1号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之一,显示了地球悬浮在太阳系漆黑的背景中。 火星车曾经拍到过地球: 上面这张照片是好奇号在火星上拍摄的,可以看到火星的夜空中一颗亮星闪耀,那是它的故乡——地球。从放大图上看,你甚至可以分辨出地球的卫星——月球。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是2014年1月31日傍晚,此时太阳刚落下大约80分钟。
廢話少說,直接上Stellarium模擬—— 就是今天,在火星表面赤道某處(不重要)觀測,地球的亮度可達−1.5等以上。 作爲對比,下方實際距離更遠的金星反而更亮,接近−3等——這充分表明金星的反照率比地球高得多。 觀測上講,地球是火星的三顆內行星(軌道在火星軌道以內)中距離最近者,正如金星之於地球(有兩顆內行星)一樣。地球表面對水星、金星運行規律的觀測結論,同樣適用於火星表面對地球的觀測。 視直徑的問題 @狐狸先生 已經講了。根據軌道數據通過簡單的計算可以得出,在火星表面觀測,大距時地球與太陽的角距最小有36.2°,最大有47.4°,平均約41.1°——如此來講,除亮度稍遜外,與地球表面觀測金星差不多。 與金星不同,地球還有月球這顆天然衛星。若計算亮度時與地球近似視爲雙星,月球的亮度對雙星系統的總亮度大約有幾十分之一的貢獻,事實上可以忽略不計。 另外,我倒是挺期待人類五十年內能登上火星的—— ——或者至少能穩定部署望遠鏡。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十五時零六分————— \\
31,237,389
315
184
在火星上看地球,地球也是一颗星星吗?
如果你对天文观测有兴趣,欢迎关注我的专栏呀: 以下为原答案: 楼上已经有Stellarium模拟的了,我再补充一下吧。 从火星上看地球,大概是这样的。左上角显示地球照亮率大约50%的时候,星等是-1.88。这个星等,大概相当于从地球上看天狼星(比天狼星亮一点点,天狼星是地球上能看到除太阳外最亮的恒星了)。与此同时,火星上看金星的视星等是-3.11(照亮55%),比地球上看到的金星平均亮度略暗一点点。火星上看木星的视星等是-1.24(照亮99%),比地球上看木星的平均亮度亮一点点。 用量角器测一下地球的视直径和地月的视距离吧: 这是什么概念呢?从火星上看地球,地球的直径占据了你视野大约18角秒,而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视直径有30角分也就是1800角秒~也就是说,火星上看到的地球直径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直径的 \frac{1}{100} .而地月视距离,54角秒,相当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直径的 \frac{1}{33} . 下面是用目镜插件模拟的,如果我把我的小黑(Skywatcher牛顿式反射望远镜,焦距750mm,口径150mm)抬到火星,用我的OR4.8mm目镜(算下来放大率是156倍)看到的地月系统是这样的 而蜗壳天协最长焦距的马卡(1800mm)用这个目镜(375倍),看到的是这样 为了让各位有更直观的印象,我们把地点切回地球,地点选在合肥,看到的火星是这样 视直径9角秒,照亮86%时星等-0.04.也就是说,地球上看火星比火星上看地球直径小了一半,亮度嘛,因为与照亮率和距离有关,我就不分析了。-0.04等要比前面的-1.88暗一些,大概相当于织女星的亮度。 这是从地球上用那个150mm马卡加上OR4.8mm目镜看到的火星 因为软件加上的光晕,看不太清楚。实际观测的时候,能看出火星是个很小的小球球(与恒星不同,恒星无论放大多少倍都是点,除非你看的是太阳【警告!不要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你的眼睛造成永久性的损伤!请使用巴德膜或太阳滤镜!】,或者你镜子有问题),如果地球上和火星上的天气都不错,能脑补出来一些细节部分(什么你问我有什么细节?我没上去过我不知道)。 下面放点稍微专业的图吧,有人看再解释,能看到这里已经很不容易了 最后感谢小可爱们耐心看完呀~
没去过火星,不过可以简单推理一下。 无论是地球还是火星,主要的亮度来源都是反射太阳光。地球的直径是火星的2倍,距离太阳更近一些(1 AU vs. 1.5 AU)。所以在反照率同样的情况下,地球会比火星能够反射更多的太阳光。因此在火星上看地球,可能会比在地球上看火星更亮一些。 同样的,因为地球的直径更长,所以在火星的夜空中会大一些。从地球上,火星最大的时候大约有25角秒。反过来,地球在火星人眼中大概是50角秒。这和木星最大的视直径类似。理论上人眼的分辨能力可以达到20角秒左右。但是在实际观测中因为星星相比于背景非常亮,即使50角秒的天体在人眼看来依然是一个亮点。
31,265,720
486
29
对于刚入门的戏剧爱好者来说,有哪些戏值得推荐?
如有错别字请悄悄地暗通假处理好嘛%>_<% 作为音乐剧爱好者,俺先推荐几本作为入门级的相关书籍: 其次,在这里推荐两个网址: 最后,在这里推荐一些我百听不厌的几部音乐剧: 先说这三部,俺当然知道你们要推荐Les Miserables和Phantom of the Opera喽,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两部,又何必再多说呢?唯一能谈谈的就是版本的不同以及不同版本cast的对比喽。 ================================7.3更新 第二弹============================ 写在前面: 刚才看到发问题的亲写到了孟京辉,在这里要说一下,个人认为孟の话剧不大适合所谓的“刚入门”的亲们去看,他的剧意向太多,对白时而散漫时而紧凑,个人风格还是有些明显的。如果有机会的话推荐去中央戏剧学院的小剧场和实验剧场看戏,每年冬夏两季中戏大三大四表演系导演系的学生都会又连续几场的演出,票价也非常合理,剧目都算得上是国内外(我觉得以国外为主)戏剧的经典之作。 回到我更了解(其实就是看的多=,=)的音乐剧上,本更推荐三部: ================================7.6更新 第三弹============================ 在知乎逼格这么高档的“回答”社区里,我的帖子得到这么多亲的“like”尊的是好high森,抱歉因为各种琐事耽误了更新,说好的肉也没有补上。既然这样,那么今儿我先在这里再加几部剧吧...详细的解说让我慢慢来(解说好快还真的是看心情的活儿)... =================================7.17更新============================== 抱歉因为工作居然忘了更新,下班回家之后真的懒的不想码字了,趁着周五午休大小老板都不在的空闲小更一下(暂时搁置上一更的肉)。本期重点介绍三部百老汇(Broadway)的音乐剧。以及,虽然我更新的速度确实是满的有目共睹,but!我期望最后能把我觉得有特色的Musicals都推荐给各位,而且我还没写Les Miserables捏!
只说音乐剧这一边,前几天试图看了一些舞台剧发现暂时还没有欣赏能力。 虽然有这么多的推荐,但是大多数人的入坑之路无非就是 看了一部剧-我去男主好帅/唱歌好好听/演技好好-搜一搜他还演过什么-我去他演这个也好帅(虽然有可能只是龙套)-诶这个龙套小哥看上去也不错哟-搜一搜他还演过什么-我去这个剧也有他!次元墙破裂了!我要咋了!-诶这个龙套仿佛也不错⋯⋯ 不过如果这些推荐太眼花缭乱了,还是有一个好办法的 《Hey Mr.Producer》致敬麦金托什的一场演唱会,都是麦金托什制作的音乐剧,可以听听看自己喜欢哪个歌然后搜一搜全剧来看。 《Glee》也是改编很多音乐剧,不得不说电视剧比音乐剧好下手多了。 《Broadway, American Musical》一部2004年的纪录片,茱莉做主持,然后也是从新世纪开始往前看吧,遇到好听好看的段落就记下来搜一搜全剧。 如果要推荐的话还是有的 首先音乐剧不在乎欣赏水平高低,只在乎你喜欢的题材和曲风。 如果喜欢摇滚乐,推荐一下: 《Rent吉屋出租》 《Grease油脂》 《摇滚莫扎特》(我更爱法扎) 《罗密欧与朱丽叶》(你们不觉得Verona有种强烈的叛逆青年感觉吗?) 《Jesus Christ Superstar耶稣基督万世巨星》(歌曲传唱度极佳,2000版本Jesus和Simon还超级帅) 如果喜欢流行乐,特别是旋律性强,能够KTV点唱那种: 《妈妈咪呀》 《高校音乐剧》(我已经过了瞧不起HSM的中二病阶段了,现在觉得只要是能够普及音乐剧文化的作品都是好作品,不管吸引到的是年轻小姑娘还是大爷大妈) 《Glee》(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美剧(烂尾也是很可惜的,一直到前三季都很好看),里面有很多的流行歌曲也有很多的音乐剧翻唱,其中演过的Glee版Grease让我直接喜欢上了这一部上世纪的作品,他们改编的西区故事中《America》在舞台效果上也更好。主要是一种俊男美女而且对LGBT格外友好) 迪斯尼的音乐剧也是很保险不会出错的选择 《狮子王》《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只要是看过原著至少能够做到对故事情节理解没有大问题,而且电影里面的主题曲已经很好听了,改编成音乐剧也不会差的。 《Wicked》一个是音乐好听,然后就只剩下喜欢绿色了。 如果喜欢舞蹈,看到舞台上的舞蹈就容易兴奋: 《猫》(还用说么还用说么,有人真的是喜欢这个故事情节吗?难道不是因为Jellicle Ball爱上的?不要告诉我你如果看了二十遍以上还是因为《Memory》) 《西区故事》 《芝加哥》有什么比两条大长腿更让人兴奋的呢。 还有一些老牌音乐剧,如果喜欢好莱坞歌舞剧的感觉可以试试: 《窈窕淑女》 《雨中曲》 《屋顶上的提琴手》 《音乐之声》(我在用一种隐晦的方法表达我对这部剧的无感) 一些近年来的新秀如果想要和已经入坑的筒子交流,不妨用这些剧让话题丰富一些: 《Book of Mormon》 《Hamilton》(等一下就有大型花痴了) 《Sleep No More》(qiao神奇) 当然有一些剧目是属于。。你只要看了一遍,入坑率极高,跳坑率极低,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此生已满足感极强,甚至有可能为了这些剧改变自己的理想、职业、性向。 《Hamilton》(这部剧。。完全不知道怎么形容,我在感觉自己正在见证又一部悲惨世界级别音乐剧的诞生,在见证它的火爆,我将会亲眼看到它写入历史书中。一部嘻哈音乐剧,一部有街舞的音乐剧;一部MotherFucker当歌词的音乐剧;一部白人是少数族裔的音乐剧;一部编曲亲自演男主并兼职卖票当售后的剧。) 《悲惨世界》(无可置疑,这部剧的格局非常大,但是着手点又很细微,从人物身上能够看到一代人的特点,虽然只是大革命的冰山一角,但是从各个层面讲述了法国社会的动荡,讲述了平凡的人在这样的社会中艰难地生活。) 《Elisabeth》(德剧中标杆性的作品,茜茜公主的经历就非常传奇,但是在这部剧里面引入了死神的角色,让这部剧变得非常魔幻,宿命一般的结局又将茜茜公主每一个决定衬托得更充满悲情。从一个人身上能够看到一个时代,就是这些剧让人最震撼的原因。) 如果希望能够在国内就看到现场版: 七幕出品-《Q大道》《一步登天》《我,堂吉诃德》 亚洲联创-《猫》中文版(已经不演了我只是缅怀一下);《Jekyll&Hyde》;《寻找初恋》 狮子王也在制作中文版 《摇滚西厢》看到前面也有推荐,确实不错 谁能告诉我小柯音乐剧好看么。。。
31,352,602
4,822
168
你吃过哪些好吃的雪糕?
这个问题我要来答一下,现在的天气真的太热了,比起烂大街的哈根达斯,来推荐一些其他牌子吃过还觉得念念不忘的雪糕! 更新于2022年3月份,南方地区天气又开始热了,又给大家更新了几个雪糕的新品进去,都是亲测觉得好吃的哈哈哈~ 夏天的第一支雪糕,好利来必须拥有姓名!好利来近年与喜茶、阿华田等超知名品牌联名,且他家的半熟芝士一直是最出名的!!这个芝士夹心的雪糕真的浓郁不腻,咬开夹心芝士简直了,奶香浓郁,口感绵密!连着吃两根也不会觉得腻! 还有好多款口味,亲测下来抹茶味以及黑糖奶茶味最得我心哈哈哈哈! 钟薛高的冰淇淋做的很精致,形状很美观。老树北抹茶雪糕与手煮茉莉雪糕简直必试!特别是手煮茉莉味有这淡淡的茉莉香味儿,一根份量不大,吃完不会觉得饱腹感很强,甚至还想再来一根有点多~~~~ 光明乳业的知名度不必赘述,很多乳业推出奶砖,但数光明的这款奶香最纯正、浓郁,因为加入了鲜奶~ 这和结冰一瓶纯牛奶的口感完全不一样,它更新鲜。本来想吐槽它平平无奇的外表,甚至有些老气 ,尝过一次后发现,原来是为了衬托它最纯正的奶味惹。 常坐办公室的小可爱们可以这样 喜欢快乐肥宅水的小哥哥可以这样 想美美哒又嘴馋的小姐姐们可以这样 一块鲜奶砖无数种吃法~~~ 最初爱上8次方是因为它一颗颗独立的,可以和大学舍友一起分着吃(完全不会基情四射)。一口一颗,嘴巴融化了脆皮的外壳巧克力后,里面的雪糕还是坚硬、冰冷的,一颗可以含很久~ 除了上面的草莓味的,以下还有两款炒鸡喜欢的款式~~ 白色款的芝麻脆皮为精髓,无敌香~ 绿色款的精髓在于浓厚抹茶 味,抹茶控的福利~ 这一波联名从官宣开始就赚足了噱头,本来还略显排斥,后来“真香定理”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它属于那种配料听起来没什么,但是叠加后的层次感真的一绝! 优质清凉的膏体为基础、加上Q弹的啵啵和厚实的果肉增加口感、以及画龙点睛的奶盖和黑糖浆增添风味~ 锡兰茶底☕️+黑糖啵啵+黑糖酱 入坑这个牌子是因为李佳琦你敢信?!女朋友一开始让我买这个拍的时候,说是李佳琦推荐,我…?!我只知道李佳琦推荐的口红已经“残害”了无数男朋友的钱包,现在竟然来推荐雪糕! 其实李佳琦推荐的是这个牌子的另一个系列,但是我和女朋友都认为鲜果系列最好吃,尤其是它的西瓜味和草莓味,果汁含量都高达42%,妥妥的维生素C呀!就连底层的干奶酪都是安佳进口的!豪啊~ 话不多说,撸就完事,毕竟李佳琦就只推荐过一次雪糕 你懂的!Oh My God,买它!! 其实一直以来八喜在我心目中没有任何分量,直到无意中吃了巧克力口味的!一口下去瞬间从冷宫逆袭回到朕的排行榜中! 因为生牛乳占的比例大,以及选用了上等的可可粉,使得八喜巧克力口味顺滑和浓郁!真的就是那种一口就能让你爱上的纯正巧克力味 ~(骨灰级的巧克力爱好者跪着推荐 ‍♀️!) 我知道很多人会推荐明治的炼乳红豆味,但今天我要推荐一个宝藏口味:蓝莓酸奶味。一开始我是因为我妈很爱吃雪糕,但又不能让她吃这么多甜的,所以选了这款,没想到从此是我家冰箱常客,无限回购N次!不,NN次!! 外层的蓝莓冰 真的有毒,你舔的时候,会忍不住一直吸 几乎全部雪糕吃完后,都有种甜甜的感觉,身体心理都会有负罪感~ 至于这款嘛…吃完身体上的负罪感还是有的(毕竟是雪糕啊)但是嘴巴是酸酸的蓝莓味,好家伙,心理上毫无负罪感~ 方方正正的牛奶冰糕超级好吃的网红雪糕,入口奶香浓郁冰冰凉凉啊啊啊 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抬不矜持了我)牛奶跟朗姆葡萄两个口味都都超!爱!的! 这个雪糕的一盒几十块可以吃超级久,而且送的包装盒超级硬朗,吃完了还可以用来做收纳盒子,简直超级划算!! 好吧,评论区因为雪糕单价偏高被喷成狗了,所以我整理了一下,回答了下面这个问题~~ 这个回答就是一些性价比极高且在你楼下便利店都能入手买到的雪糕款了,这些雪糕相信不用我说,你肯定也吃过啦~~~~不过相信我,本答案推荐雪糕虽然单价偏高,但你试一下还是会在某个嘴馋的时刻,打开淘宝回购一下的~~~
既然雪糕那么冰,那热量四舍五入就等于没有啊,今天安利几款超级好吃的雪糕!从网上购买比较方便,而且都是融化包赔的,大家放心购买哈~ 1.德式黑啤 最近吃过最最最好吃的雪糕没有之一!首先它的外观虽然是啤酒的形状,但是没有很刺激的酒精味,吃起来有甜度也有酒香,还可以吃到黑麦,味道真的绝了。 而且里面的酒心一口咬出来是可流动的,吃起来超级香,也不会很呛,淡淡的味道有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2.中街1946 中街的雪糕入口即化的口感超级香,贵真的有贵的道理,连我爸这种平时不爱吃雪糕的人也说味道很好。 之前我买的是半巧和原味款,半巧的口感就像在吃进口巧克力,原味的奶香非常浓郁,甜而不腻的感觉~ 还有全家福系列的10种口味!可以一次性吃完中街的口味,特别是麻酱原味流心巧巧这几款,吃了一口就被惊艳,有种舍不得吃的感觉~ 流心巧巧里面的巧克力爆浆真的咬一口就停不下来…光是看图片我就要流口水了… 3.东北大板 它来了它来了它带着新品走来了!还是我们熟悉的东北大板,甜筒的口感超级脆,那个脆皮咬一口都满满的幸福感,外面的巧克力薄薄的一层不会很腻,里面的夹心也好吃。 而且这个榛子巧克力的口感有点像费列罗,香味特别浓郁,味道真的绝啦~ 4.伊利苦咖啡 伊利的好多雪糕味道都没话说,苦咖啡是每年到了夏天必须囤的,从小到大一直都没有变过的味道,脆皮真的太绝了,夏天吃不到都想得心痒痒~ 还有奶提子,甜甜的提子味雪糕真的是夏天必备,里面的提子比单买的葡萄干好吃多了,每次吃到都有一种惊喜感! 而且它是我吃过的雪糕里最解渴的一个,有种淡淡的奶香,希望里面的提子可以加倍啊实在是太好吃太好吃了。 以及小卖铺每次路过都要买的小布丁,童年回忆啊,有一次连吃了三个头痛的要死,但是还是很喜欢小布丁的味道! 5.好利来冰淇淋 这款新出的芝士冰淇淋口感真的超特别~跟店里卖的感觉没什么区别,甜而不腻,5个口感我都吃过,抹茶的味道特别正宗,一点都不会苦。 原味有一股浓郁的奶香味,特别是黑糖奶茶的这款,咬一口里面的芝士非常惊艳,甜而不腻,是会忍不住想回购的味道~ 6.钟薛高 钟薛高的造型我一直觉得都蛮可爱的,好几个的口感都超级好,海盐味道有浓浓的牛乳味加淡淡的咸味,咬一口的味道好过瘾,还有特牛乳味的奶味真的太好吃啦!!最喜欢的就是特牛乳!! 里面的夹心酸酸甜甜的,吃完也不会很渴,而且它的冰棒设计是可降解的,真的拍胸脯安利啦! 7.奥雪珍珠奶茶冰淇淋 这个珍珠奶茶的冰淇淋真的特别又好吃,里面的珍珠只要冻的时间不是太长就很Q弹,真的有在吃珍珠奶茶的感觉,还挺奇妙的~ 8.须尽欢冰淇淋 须尽欢的冰淇淋外面是鲜果外皮,里面是酸奶,还加了益生菌,酸酸甜甜的口感很好,不会很甜,连续吃的胡萝卜味和紫薯味都出奇的好吃!有种蔬菜和雪糕的结合体,超特别! 9.旺旺冻痴 旺旺新出的旺旺冻痴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的旺旺碎冰冰,味道又多又便宜,特别是旺仔牛奶味,回购好多次啦! 夏天到啦雪糕真的怎么都买不够啊!什么时候才能发明不长胖的雪糕啊(我在做梦) 更多食物安利欢迎关注我 @巴洛克有一只兔 我的其他高赞回答↓
31,358,240
1,070
422
不可抑制地对母亲态度很差,我应该怎样调节这种心理?
多谢 的邀请! 题主二十多岁,成家立业的年龄,现在与母亲的关系模式还停留在青春期——对妈妈的感情既厌烦又内疚,想离开又躲不远。 有很多孩子和母亲的关系,都会呈现出水深火热的局面。因为中国的亲子关系,通常是没有边界的,母亲和孩子经常处在共生的状态,彼此分不清哪些感受是自己的,哪些感受是对方的,哪怕是孩子已经长得牛高马大,已经结婚生子,做母亲的还是把自己和孩子混为一谈,很少去想到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要放手让他过自己的生活。 在审视亲子关系的时候,我们还是尽可能地不要去过多责备妈妈,因为处在妈妈的角度来看待女儿,又是另一种看法和体会,每个人都会在关系里百感交集,却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沟通方式。 中国的妈妈往往对孩子的感情是比较纠缠的,如果妈妈和爸爸的关系不够好,爸爸的家庭角色不强,那么所有的教育重担会落在妈妈的肩上,妈妈惟恐照顾不好孩子,管教不好孩子,则会采取不理性的絮叨、过多的管束、事无巨细的安排等让孩子喘不过气来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管理,而不会过问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题主似乎就是在妈妈的无孔不入的管教下长年得不到舒展而产生了对妈妈的极度愤怒,这个愤怒是指向和妈妈的关系,而不真的认为妈妈不好。 孩子通常到了十二岁以后,就需要面对和妈妈的分离,从身体和心理上,都要经历一个分离适应期,这是独立的需要。很多时候妈妈觉察不到这一点,无意识地妨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同时妈妈也不愿意孩子离开自己(心理上),妈妈需要孩子象小时候那样依恋自己,围绕在自己身边。 所以,妈妈可以一晃二十来年,把孩子当成最初的那个小baby来看待,问一些无意义的话,说一些关心不到点子上的话,企图一直要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但给孩子的成长需要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孩子在青春期一方面要求自己能够在家庭中独立,另一方面情感上还是不得不依赖父母,经常会陷入尖锐的心理冲突。他希望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妈妈能够提供帮助,然而经常会发现,妈妈不但帮不了,还帮倒忙;他希望自己在受到外界伤害的时候,能够得到理解和关心,但妈妈又粗枝大意,完全感受不到他心理变化。 在这种情形下,孩子对妈妈滋生了很多的愤怒,任何不经意的询问,都会让孩子控制不住发火,气不打一处来,有的人甚至于连妈妈的声音都听不得,继而和妈妈争吵、抬杠、顶嘴、冷嘲热讽。 孩子就想用这种激烈的对抗方式来挫伤妈妈对管教自己的积极性,想要攻击妈妈的纠缠,想要通过引起妈妈的不满来宣告自己的独立,想要告诉妈妈自己不再需要妈妈。 这个时候,妈妈是孤立无援的,她想和孩子在情感上结成联盟,想感受亲情,希望孩子需要自己,但她始终没能意识到孩子已经长成大人,是一个完全能够对自己的事做决策的成熟的人,她不知道应该和孩子保持一种让彼此都能够独立的空间距离,她应该放手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私人生活和独处的机会。 你越挣扎越不搭理她越厌烦她,越不合作,她就对你越机械式地管理,把你当成一个不听话的小孩,需要用更多的管束来表达她对你的爱,这个结就越来越打不开,一直滞留在你的生活中,无论你是三十岁,还是四十岁,无限循环下去,你和妈妈的关系就很难达成和谐。 你如果能够领悟到,自己对妈妈的这种难以克制的愤怒情绪,是针对和妈妈的关系的,那么就容易处理了。你想要和妈妈保持距离,想要和妈妈有一个全新的各自独立的关系,不想被妈妈过多地关注,不想回到青春期的感觉,那应该怎么办? 让自己表现出成熟的样子给妈妈看,不再去顶撞她,不再排斥她,通过和她平等对话来实现你的独立,你只有传递出一种你不需要妈妈终日絮叨也能过好自己的生活的自信,妈妈也就会逐渐不再纠缠你,不再把你当成小孩子来看,而是会尊重你的个人边界,不再说那么多搔不到痒处的话,不再做那么多不必要的事了。
在家庭关系里面,不可抑制地对母亲态度很差,这里面透露了很多潜在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人对长辈方面存在情绪。比如母亲的控制欲过强,生活中事事都要控制说教,内心非常讨厌他们的说法,于是会采取反抗、对峙的态度来表达内心不满。 即使没有说教,也有可能形成条件反射,一旦她们问你“平时工作怎么样啊?”,你也会下意识地回复“我工作好不好关你什么事?!” 本来你内心并不是想这么表达的,但是长期受家长控制的做法,在你心里已经形成了定势,想要改变这样的说话习惯非常困难。 归根结底,这里面揭示了一个本质:和母亲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起来是亲子关系,实际上两个人的内心距离并没有那么近,碍于亲情的关系之下不得不维持,产生了强烈的内心冲突。 因此,要想摆脱对母亲态度很差的做法,去进行调节,首先要认识的就是“接纳自己对母亲态度差的感受”,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换句话说,当母亲对你控制欲过强的时候,你有这样的反应是很正常的。 就像你和朋友交往,你对朋友很好,但是朋友总是骂你、指责你,对你有不好的评价,这时候你还会和他有进一步的接触吗?肯定不会,你会第一时间想着逃离对方,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会让你感觉不舒服。 如果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才能开始调节,否则起不到任何效果。 为什么这么讲?这是因为很多人在面对亲情关系的时候,会陷入一个错误认知。“他们是我的父母,对我有恩,有血缘关系,无论怎么样我都得原谅他们,理解他们。”这么去想的话,是不合理的,它忽视了事情的客观性和发展规律,把事物本质和做法抛在一边而不顾。 举个例子,你考试考了98分,在班上考了第一名,回到家以后很想父母夸你一句。可是却得到他们的冷嘲热讽,说你怎么才考98分,你看隔壁小红,考了100分,你怎么不像她一样? 听到这番话,你会觉得很委屈,明明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还要被说?这时你就要去接纳自己的感受,在内心鼓足勇气,坚决面对父母对你的压榨,要有合理的态度去明辨是非。“我没有做错,你这么说我是不对的,这不是我的错,我不能认同你的做法。” 我承认你是我的长辈,我尊重你,但我有捍卫自己感受的权利。 错了就是错了,伤害已经产生,我们就不需要刻意压制自己对于对方不满的情绪,对父母不满也是可以接受的,它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过错。 其次,摒弃母亲改变态度的期望,做好长辈不愿改变的应对策略。在家庭关系里,大家不要对长辈的改变抱有期待,做好自己,把个人的事情安排好就好了,千万不要有“父母会改变,他们会转变想法”的期望。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观念、价值观、看法都有较大差距,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会有很多无法理解和沟通的地方。 你的工作,你觉得很好,她觉得不行,非让你考公务员,说公务员稳定,你得这么做;哪怕你苦口婆心地跟她说你现在的工作现状,她也不会听你的。在她的认知里,是摆脱不掉“公务员稳定”的价值观了,对于新鲜事物,她们也不会认同。 此时你最好的策略就是“不理不睬”。无论长辈怎么说,不用太认真,敷衍过去就行。回到自己的生活里,你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这里的不理不睬,不是指与母亲断绝关系,而是做到“情感隔离”,用成人的方式来摆脱对家庭的依恋关系。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和决策,我想做什么事,只要喜欢,不违背法律和社会规范的行为都可以去做,哪怕你们阻止我也要去。 有这样坚决的态度,那么在面对家庭关系的时候就会轻松一些,它不会让你陷入“要不要听父母”的冲突里。 自信一点,人就会活得开心。 最后是人格独立。不要有太多的负罪感,也不要觉得对于家庭需要付出什么,尽到赡养、照顾的责任就已足够,你的人生、工作、婚姻都可以自己做决定,你想要做什么,都可以不去听父母的意见去完成。 这不是叛逆,也不是对父母不尊敬,而是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自尊的感受。 我喜欢当漫画家,你就去学,父母反对你可以不听;我想结交比我大6岁的男朋友,你喜欢就可以交往,父母说不喜欢这么大年纪的,你也可以表示拒绝。 这些过程都没有对与错,是个人生活的选择而已,好与不好,都可以去面对。父母也无权干涉你的自由和想法。 你会发现,一个人态度越坚决,跟父母脱离依附关系,生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渐渐地就会对长辈释怀。因为你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了,不管什么事都自己去承担,父母的意见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学会成长,人格独立,从内心彻底与父母分离,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是调节心理的关键。与父母顶撞,表示不满,潜意识背后也有“我对自己不自信,要听他们的,不然会过得不好”的心理在里面。 这三点做到的话,与家庭的关系就会变得和睦,对母亲态度很差的做法就会减轻很多。 PS:本文已授权微信公众号乐达源心理发表,如需商业合作文章转载请私信联系。
31,370,246
6,497
3,453
有哪些误导性护肤理念/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正确护肤理念?
以范冰冰的小红书为例,我们来扒一扒一些常见的护肤误区。(范小姐的公关团队不要跨省抓捕我啊) 最近最热闹的事莫过于范冰冰在小红书上化身美妆博主,公开自己的护理秘籍,一时间引起无数猪猪女孩的围观,都想一探“冰”柜里都藏了些什么好东西。 作为行走的广告牌,冰冰的带货能力自然不言而喻,但是不是大明星讲的方法都对呢?大明星推荐的品牌就一定适合你吗?对此,希望注重科学护肤的仙女们一定要仔细甄别,不要任何安利不经思考都一口吞。下面我就来仔细扒一扒范爷小红书里的知识误区。 上面的截图是范冰冰小红书内容。范冰冰面膜狂人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之前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范冰冰有一个专门的冰箱放的全是面膜! 真是可怕,这种天天敷面膜的观念不知道要误导多少人。 面膜在皮肤正常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天天敷!我们的皮肤最外一层叫角质层,正常的角质层是肌肤的保护屏障,天天敷面膜,把角质层天天泡在湿润的物质里,会导致角质层脱落(过度保湿),从而引发皮肤屏障受损的炎症,有个词叫做“水合性皮炎”,说的就是这个。 那为什么范冰冰可以天天敷?你只看到范冰冰天天敷平价面膜,却没有看到人家每年砸在脸上身上的巨额保养费,那些天价的皮肤管理和医疗美容,没人家那种财力和资源,还是不要随便效仿人家的方法,请按照科学的方式护理吧,面膜一周2-3次即可。 都啥年代了,还在用自己DIY的东西护肤?金锁,你清醒一点,都21世纪基因技术护理时代了,咱们能别把吃的都往脸上糊,身上抹吗? 很多的消费者确实有自己DIY泡澡,DIY面膜的执念,特别是面膜,试问哪个爱美的女生没用黄瓜敷过脸呢?一是自制面膜成本低,方便,二是纯天然食材做成的面膜貌似更安全。But—— 其实现在的有机护肤品,完全可以满足既有效又天然的需求,何必自己捣鼓呢。 敏感皮用食盐,白糖去角质???这是打算把皮肤当皮球吗? 敏感皮就是因为角质层(皮肤的最外层)受损,所以容易引起皮肤泛红,红血丝,干痒,还建议用食盐和白糖去角质?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食盐和白糖颗粒的边缘都是很锋利尖锐的,如果是敏感皮还拿来去角质,只会把你本来就脆弱不堪的皮肤划出无数个肉眼看不见的小伤口,让皮肤变得更加敏感。 角质并不完全是坏东西,它对保护皮肤、锁住水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去角质不能太粗鲁。 如果你的皮肤很敏感,就不要折腾去角质了。如果皮肤正常,也要恰当选择去角质产品,最好用天然温和一点的产品。 听说最近范小姐开了自己的美肤品牌 Fan Beauty,看来是要进军美妆行业,不过请范小姐下次写文章谨慎一点,毕竟那么多猪猪女孩在效仿,护肤的理论还是要扎实一点。
1、就算你不化妆,也要涂隔离霜; 先涂隔离,再涂防晒,对皮肤比较好; 经常对着电脑的人,一定要用隔离霜,防辐射。 简直是护肤界中的大谎言。 虽然命名「隔离」,但不能隔离彩妆,也不能隔离电脑和手机屏发出的辐射。 隔离霜可以说是个伪产品,本质上要么是防晒霜,要么是妆前乳。 辨别「XX隔离霜」到底是防晒霜还是妆前乳就看包装上的英文。 比如大名鼎鼎的“Za姬芮美白隔离霜”其实就是防晒霜,但很无奈的是,你又无法当防晒霜用。因为上脸就会有很明显的增白效果,按防晒霜的量(达到一元硬币的量才有防晒效果)去涂,额~跟日本艺伎一样煞白了。 再比如同样大名鼎鼎的“兰芝雪纺隔离霜”其实就是妆前乳。妆前乳已经是属于彩妆的范畴了,当然要卸妆啦。 2、去角质产品能搓出东西才是好的。 想当初BA用所谓的去角质凝胶在我手背上慢慢搓出小粒粒时,忍不住惊叹这类产品的伟大发明,心甘情愿掏腰包。「搓出泥」还以为把死皮、老旧角质都揉出来了,后来补了功课才知道那不过是商家玩的小把戏,搓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卡波姆与阳离子表活形成的沉淀物。 3、相信XX能快速美白。 美白是个持久战,再好的美白产品都不会立竿见影。 皮肤代谢周期,也就是表皮细胞从形成到脱落的时间最快也是28天,这是皮肤自身代谢的规律。又因年龄、肤质状况的差异,怎么也得1~3个月,如果你是心急如焚的美白一族,那一定会让你失望。 如果你的美白产品一用立即见效,就要注意了。 在美白领域里,它就很鸡肋,不是真正的美白成分,跟粉底一个道理,只是表面遮盖,不能被皮肤吸收,不能实质上变白。 要明确一点,是它白,不是你白。 素颜霜就加了这种成分。 4、皮肤出油是因为缺水。 如果你信了,很可能将面临发痘、长闭口的风险,然鹅该出的油一点都没少。如果你不死心,再次相信“这是正常现象,说明肌肤在排毒”,我猜你是不想要脸了吧。 皮肤出油的根因是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过剩,而这主要跟体内激素、气候、饮食、年龄等有关。 5、水精华乳面霜护肤油一起上,保养做全套,皮肤就会好好。 明明是大油田还拼命用高保湿的霜和油,晚上再糊一层睡眠面膜; 明明是大干皮,还用热水、用大皂基洗面奶强力清洁脸部; 明明是敏感肌,还去角质,没事刷刷酸。(敏感肌人群可以看这篇《敏感肌怎么护肤》) 这些都是毁皮的节奏啊~~ 正确护肤不是要你大补特补,盲目求全,必须得根据个人的肤质状况,有针对性地护理。过敏了、泛红了、长痘了,该精简的时候精简,该治疗的时候治疗。 ———————————— 如果你还有兴趣了解其他(关于减肥、护发、内衣),可以戳这《有什么道理是开始注重外表几年后才悟出来的》 大家还知道什么误导性的护肤理念?欢迎知友们留言探讨。 最后感谢朋友们点赞支持(づ ̄ 3 ̄)づ
31,383,335
138
21
天文领域与五十年前相比有何大的进步?
基本上今天天体物理概论中70%的内容都是过去50年发现的, 很多学科例如黑洞,地外行星,太阳系行星探索,宇宙学,星系形成,致密天体学, 天文分子谱线学,都是在过去50年里经历从无到有到精确的发展. 以宇宙学为例,重要发现包括但不限于: 1964年 Penzias和Wilson发现温度为的3K微波背景辐射 1965年,Erast Gliner, 1980年代Alan, Guth, Andrei Linde 提出了宇宙暴胀理论 1977-1982,CFA 巡天,Marc.Davis等人主导,开展了第一个现代大型星系巡天,在CFA巡天中,玛格丽特.盖勒等人发现巨型的宇宙结构——宇宙长城,和宇宙空洞。 1989年,COBE卫星升空, 由John Mather领导的团队确定了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性质,并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图上的温度起伏,这些起伏是宇宙中星系形成的种子(2006年诺贝尔奖) WMAP卫星, 2001年升空,将宇宙学带入了精确科学时代 1983-1988,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Marc.Davis, Simon.White以及Carlos.Frenk, George Efstathiou研究了宇宙结构形成。他们的研究显示,宇宙的结构形成应该由冷暗物质主导。 1998-1999,Saul Perlmutter和Brian Schmidt领导的独立小组相继发表了他们最新测量的超新星红移距离关系。这两篇突破性的文章明确的显示宇宙学常数不为零,这说明我们生存在一个加速膨胀的宇宙中,并且这个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能量 Hubble望远镜, 2001-2005年, 精确测量了哈勃常数 2000年左右,宇宙学LCDM模型确立,天文学家开始广泛相信宇宙中暗能量占质能总组分的约70%,暗物质占约30% SDSS巡天, 2000年至今,绘制近邻宇宙的星系总图 Hubble望远镜, 2012, 超级深场观测(Hubble eXtreme Deep Field), 显示了人类在光学波段能观测到最远的宇宙 .....
这是一本出版于1961年的射电天文… 这是它的目录... 稍微提了一下氢原子谱线,在一个小角落提到了射电干涉仪,没有分子谱线,没有CMB,没有脉冲星,没有类星体... 这是对射电天文学“未来”的展望... 之后就是19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了,现在的射电天文课本都躲不开这几个内容,更不要说天天在arXiv上刷文章的有机分子、AGN、原行星盘等等,如今再看1961年的书恍如隔世。
31,412,436
669
67
对于递归有没有什么好的理解方法?
用数学代入法来理解就好。 假设我们用递归来算阶乘 f(n) f 里面用到了 f,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把式子展开即可: 看到递归了吗? 先递进,再回归——这就是「递归」。 以上是 SICP 原文(有删改)。
看一下 SICP 前两章然后做一下习题,接着你就会发现无论写啥算法不用递归就不舒服……
31,412,436
169
103
对于递归有没有什么好的理解方法?
在用递归的时候,就像前面的同学说的那样,当成一个黑盒子,不要老是想着递归这着方法,而是只是把递归函数当成一个普通的调用函数,对这个函数,你需要知道他的输入与输出。 比如最简单的n的阶乘的递归实现,代码如下。 你在写这个函数的时候,把函数定义部分代码蒙起来,主要看这部分代码 那这样看代码,你懂了吗? 如果你觉得还不懂的话,且听我下面说完。 不说性能上面的影响,递归的使用能让你的代码变得简单清晰,逻辑变得易懂,就比如下面这段代码,用非递归的方式实现阶乘。 这个函数与前面的递归函数求值是一样的,但是在函数逻辑上面差别非常大。 在递归函数里面,运用了一部分的数学逻辑在里面,能清晰看见数学等式,而非递归实现里面数学逻辑其实是隐藏起来的,是编码人员在知道数学逻辑的情况下实现,而没有体现在代码层面上。这样在数学逻辑变动的时候,维护起来是不太好的。 好哒,最后再说一句,如果递归不能让你的代码变得清晰,你自己看代码也会迷惑,那就不要生硬得用递归了。
递归要和迭代比较来看。 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因此迭代是从前往后计算的。 递归则是一步一步往前递推,直到递归基础,寻找一条路径, 然后再由前向后计算。 迭代是从前往后计算的,而递归则是先从后往前推,然后再由前往后计算,有“递”又有“归”。 通俗来讲:引自@lishichengyan 一个小朋友坐在第10排,他的作业本被小组长扔到了第1排,小朋友要拿回他的作业本,可以怎么办? 他可以拍拍第9排小朋友,说“帮我拿第1排的本子”,而第9排的小朋友可以拍拍第8排小朋友,说“帮我拿第1排的本子”...如此下去,消息终于传到了第1排小朋友那里,于是他把本子递给第2排,第2排又递给第3排...终于,本子到手啦! 这就是递归,拍拍小朋友的背可以类比函数调用,而小朋友们都记得要传消息、送本子,是因为他们有记忆力,这可以类比栈。 更严谨一些,递归蕴含的思想其实是数学归纳法:为了求解问题p(n),首先解决基础情形p(1),然后假定p(n-1)已经解决,在此基础上若p(n)得解,那所有问题均得解。 递归的定义:接受什么参数,返回什么值,代表什么意思 。当函数直接或者间接调⽤⾃⼰时,则发⽣了递归 递归的拆解:每次递归都是为了让问题规模变⼩ 递归的出⼝:必须有⼀个明确的结束条件。因为递归就是有“递”有“归”,所以必须又有一个明确的点,到了这个点,就不用“递下去”,而是开始“归来”。 下面这个求 n! 的例子中,递归出口(确定递归什么时候结束)是fun(1)=1,递归体(确定递归求解时的递归关系)是fun(n)=n*fun(n-1),n>1。